德军占领的卢浮宫

HD中字

主演:路易多·德·朗克桑,亚历山大·索科洛夫,本杰明·乌策拉特,文森特·内梅斯,约翰娜·科塔兹·阿尔特斯,安德烈·切尔帕洛维,让·克洛德·希尔,皮特·罗特兹克,弗朗索瓦·斯米斯尼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其它年份:2015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德军占领的卢浮宫 剧照 NO.1德军占领的卢浮宫 剧照 NO.2德军占领的卢浮宫 剧照 NO.3德军占领的卢浮宫 剧照 NO.4德军占领的卢浮宫 剧照 NO.5德军占领的卢浮宫 剧照 NO.6德军占领的卢浮宫 剧照 NO.13德军占领的卢浮宫 剧照 NO.14德军占领的卢浮宫 剧照 NO.15德军占领的卢浮宫 剧照 NO.16德军占领的卢浮宫 剧照 NO.17德军占领的卢浮宫 剧照 NO.18德军占领的卢浮宫 剧照 NO.19德军占领的卢浮宫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德军占领的卢浮宫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俄罗斯电影大师亚历山大·索科洛夫自2011年凭借《浮士德》擒下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之后就一直在筹备新作《占领下的卢浮宫》。此次索科洛夫将镜头对准巴黎卢浮宫,将时空拽回二战时期,探究纳粹占领下艺术与政治的内核关联。影片已入围第72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蛰伏四年,俄罗斯电影大师将再度携新作亮相水城,不知能否再夺大奖,但此次作为该片的世界首映,已足够吸引多方关注。  索科洛夫一向热衷于拍摄历史与权力题材电影,其代表作“权利四部曲”中的三部分别涉及:关于希特勒的《莫洛赫》、描写列宁的《遗忘列宁》以及有关日本裕仁天皇的《太阳》。而作为艺术爱好者的索科洛夫对文化收藏宝库的博物馆也是情有独钟,早在其2002的名作《俄罗斯方舟》中就曾取景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此次新作《占领下的卢浮宫》更是直接将镜头对准世界四大博物馆之首的法国卢浮宫,定将上演一场有关艺术、政治与文化的历史纠葛。怪兽2012快相睡眠街头绝味第一季最佳女婿明日边缘海军罪案调查处第十五季盗听者亚特兰蒂斯号盖亚头脑解密第一季万物同生球王万岁2015心魔2009恭喜发财2020勇者无惧超级语文课第二季花非花雾非雾战友终极伐木达人 第一季游戏之夜秦始皇一吻定情2013法国女人1995最后的法师玉楼春白鹿版侍者邂逅UFO我亲爱的小淘气宠儿2018小棉袄戏剧训练营孤味(2020)夏尔马吉的小吃老吴的账单浮城谜事顶级大厨:甜蜜世界 第一季霍顿奇遇记我的野蛮女友房客与妈妈秘令第二季来自风平浪静的明天早春1956

 长篇影评

 1 ) 【图文影记】索科洛夫攻占的卢浮宫

《德军占领的卢浮宫》是俄罗斯大师级导演亚历山大·索科洛夫的最新作品,在2015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大获好评,场刊评价高达3.7分,位列第二。

影片中的卢浮宫

本片也是我个人的2015年度十五佳影片之一,另一部同样在形式上剑走偏锋突破常规的佳作是格林纳威的《爱森斯坦在瓜纳华托》。这两部影片正好可以对照着看,在手法和气质上还是大相径庭的:前者节奏和缓不疾不徐,以流畅的长镜头为主,叙述基调厚重悲沉,科普与历史解说所占比重不低,没有那么主观化,而后者则节奏迅急凌厉,用令人眼花缭乱的杂耍蒙太奇来向爱森斯坦致敬,满溢乐观酣畅的酒神精神,虚构和演义成分更多,是个十分个人化的本子。 作为一位不按常理出牌的作者导演,索科洛夫对运动长镜头的驾驭能力少有人及,影片中常常暗涌着流动的诗意。在2002年的名作《俄罗斯方舟》中,导演大胆采用了100分钟一镜到底的拍法,在冬宫内调集了2000多名演员,将俄罗斯两百年的历史一气呵成地搬上银幕。索科洛夫也从不忌讳拍摄涉及政治历史题材的影片,例如聚焦希特勒的《摩罗神 Molokh》、关于列宁的《遗忘列宁 Taurus》和以日本裕仁天皇为主角的《太阳》。

历史影像记录

电影片段

现场搬演

照片

图解说明

卢浮宫内画作

在《德军占领的卢浮宫》中,索科洛夫打破了纪录片与故事片的界限,将电影片段、历史影像记录、搬演、名画、历史文献、照片、图解说明等手段穿插杂糅,而低沉浑厚的男声画外音则贯穿始终,将看似零散的素材整合到一起。这种旁白很容易让人想到历史纪录片,但与众不同的是,这个画外叙述者不仅全知还全能,能自如地在俄语法语间切换,时而打破“第四堵墙”向观众发问,时而与画面内的人物互动交流,在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时空中肆意穿行。导演甚至还会跳出来打板,而场记板上片名一栏赫然写着“德军占领的卢浮宫”。林林种种突破常规的手法,都是导演延拓电影边界的勇敢尝试。

片场打板

你依然能看到索科洛夫标志性的运动长镜头。在展现卢浮宫内的藏品时,镜头始终缓慢移动着——艺术品太丰富了,而影片试图承载的时空又是如此广博,没有时间驻足细品,流动的镜头正如流逝的时间,暗涌着忧伤的诗意。在叙述间隙,你还能看到航拍的鸟瞰长镜头,以及360度横摇,卢浮宫外貌及周边的景致一览无余。导演在形式上玩的花活还包括变换画幅比(这两年比较著名的例子包括泽维尔·多兰的《妈咪》和贾樟柯的《山河故人》)和分割画面等,连同前文提及的各种间离手法,似乎都在不断地提醒观众:你现在看的只是一部电影,不要被貌似纪录片的外表所迷惑,也请你注意我的个人想法吧!

时常插入的航拍镜头

的确如此,导演始终在不停地抖私货,发表个人对卢浮宫、对历史、对艺术与政治、对文明与战争的看法。而纪录与虚构手法的无缝交织,也非常便于潜移默化地传达作者本人的思想,最大限度减少了突兀说教的违和感。 姑且不论这些私人看法的正确性如何,只要它们大多能启发观者的思考方向,就是尽可能通达或接近真理的一种途径了。试举几句片中的这类“金句”: “但孩童却总是冷酷无情的,尤其是当他们的父母沉睡时。这就是20世纪的开端:父辈们沉入深眠。” ——言简意赅,一阵见血地点出了二十世纪人类历史的部分本质,是那种“细思恐极”的话。 “也许,这博物馆的价值远超整个法国,谁会想要没有卢浮宫的法国呢?谁又会要没有冬宫的俄罗斯呢?” ——博物馆与国家的关系,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状的关系。 “一件作品可由全宇宙释义,而决定它陨灭何处的只有战争。” ——后半句点出战争对艺术的戕害,前半句让我想及罗兰·巴尔特的“作者已死”论,反过来看,有多少文化艺术是源自战争的呢? “也许这一切都不曾发生过,也许一切都是我们欧洲人编造出来的,也许一切只是我们的梦。” ——卢浮宫内许多艺术品等同于战利品,阐释的自由更多在于胜利者和收集者一方。 “在卢浮宫,一切都是关于人类,人类的挣扎,爱恨,屠杀,忏悔,谎言与哭泣。” ——人性和人类历史的一种总结。 “艺术保护者的利益与极权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相一致。” ——有一点石破天惊,但又有话只说了半句的感觉。 尽管形式上相当先锋,但影片的主线清晰明了,围绕着德军占领卢浮宫的历史展开,向观众普及了不少历史知识,包括卢浮宫的设计建造史、第三帝国占领法国的来龙去脉,以及德军对“Kunstschutz(艺术保护)”的态度等等。主要人物就是希特勒的艺术管理官沃尔夫·梅特涅(Franz Wolff-Metternich)和负责抢救艺术品的卢浮宫馆长贾克·乔札(Jacques Jaujard),尽管他们两人分属敌对的国家,但梅特涅(很想知道他是不是那位19世纪奥地利首相的后代)会说一口流利的法语,参战前已游历过卢浮宫,对法国文化也抱有一份敬重之情。出于同样对艺术的珍视态度,梅特涅也尽量拖延时间,帮助保护了卢浮宫里被事先运走的艺术品。 影片另一个穿插其间的支线是现代的遇险海员与旁白者的无线电交流。乍一开始,旁白者即展露心迹:“我深陷书本的包围之中,自说自话。” 而船员的回应是:“你现在就像个海员,我们也常常自言自语。” 这话似乎是导演个人的主观表达,但若把这艘在风暴中挣扎的航船视为对古老艺术品艰难传承与保护之路的隐喻,便也可理解成艺术保护人的内心状态。从断断续续的只言片语中,观众终于得知,船上装载的集装箱里有些重要的大型博物馆的艺术品,这个支线的意味也就毋庸置疑了。 值得一提的是,遇险船员的话语和着疾风骤雨的音效出现,搭配的画面恰是杰里科的名作《梅杜萨之筏》,画中落难船员饥渴难耐、痛苦呻吟的场景使人如芒在背,如此声画组合(用米歇尔·希翁的术语叫“视听合约”)更突出了这一支线的象征意味。本片另一处颇有美感的匹配叠化也令人印象深刻:从巴士拉出发、途径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到马赛港的文物运输路线示意图逐渐过渡到雕像持弓搭箭的手,不仅由于路线走势与弓箭轮廓的相似与重合而起到了软化转场的作用,更指明了武力侵略与卢浮宫艺术来源的关系,可谓神来之笔。

运输路线与拉弓上箭的匹配叠化

卢浮宫能有数量可观规模宏大的藏品,直接得益于拿破仑的侵略战争。于是索科洛夫又和我们开了一个玩笑,让拿破仑的鬼魂于卢浮宫内深夜时分寂静无人时现身,一边炫耀自己的丰功伟绩,不断强调自己是卢浮宫里“几乎一切艺术品”的由来,同时又与旁白进行交流。继片头之后,法兰西共和国的标志——Marianne(玛丽安娜)女神再次飘然而至,与法国皇帝一同静坐赏画,口中却不断念叨着“自由,平等,博爱......” 拿破仑继续老调重弹:“这就是我......这也是我......一切都是我......” 让专制皇权的代表与自由民主的象征并肩而坐,表示两种思想的对比,这还真是一个绝佳的方式,最关键的是它能让观影者留下足够深刻的视觉记忆。

玛丽安娜与拿破仑

最为动人的一幕来临了。沃尔夫·梅特涅和贾克·乔札面色凝重地坐着,画幅比又一次切到了1.33:1,旁白向两人告知他们各自的未来经历和死亡方式,画面间或跳转至两人“未来的历史影像”。乔札会受到表彰,迎娶第三任妻子,官至文化部长,但在报纸上猝然得知自己被解雇,于几日后去世。“在你死后,乔札先生,关于你的纪录将会消失,只剩一些照片残存,我找不到任何活着的、能够说几句关于你的事的人”。如此的凄凉哀伤,曾叱咤风云的重要人物在身后也留不下多少确切的印迹,何况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呢?梅特涅在战后会被免于起诉,环游欧洲,获得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在罗马工作,于85岁时庄严入葬。“德国输掉了战争,你感到惊讶吗,梅特涅先生,它何时曾赢过呢?”

乔札与梅特涅静听旁白预言

乔札墓地的航拍镜头

“真是一派胡言!” 乔札怀着复杂的心情离开,电影结束了,我也心潮起伏,难以平静。你可以说影片的最后一句话正是自嘲式的自我指涉,但看了本片后,的确有什么东西在心中变得和原来不一样了。 【版权所有,禁止转载】


更多电影推介、精彩评论与相关分享,请关注公众号:冰红深蓝电影

 2 ) 拿破仑的幽灵游荡在卢浮宫

这类题材的电影最怕平铺直叙,自信满满的索科洛夫自然会另辟蹊径。虽然没有采用《俄罗斯方舟》中历史性的一镜到底,但仍然让历史伟人的幽灵(在本片中是拿破仑)作为导演诉说着家珍。也许只是因为导演是俄罗斯人,所以开篇顺理成章地以自己祖国的历史为切入点。托尔斯泰、契诃夫等等,十九世纪过来的大师们在同一时期睡着了,父辈们沉睡了,怎么也叫不醒,醒着的年轻一代诉诸暴力。通过“ppt”,旁白,为数不多的几个角色,将卢浮宫的历史,尤其是德军占领时期的情况,以及二战前后的德国、法国、苏俄情况清晰地呈现了出来。“没有卢浮宫,法国还是法国吗?”拿破仑的幽灵游荡在他自豪的卢浮宫,说艺术才是他战争的目的。借用角色若亚的台词,“一派胡言”,你把艺术品聚集在在一起,你知道它不会毁于战火?还不是要藏在各地的城堡里。如《俄罗斯方舟》一样,电影成了一种对历史的溯源考察和思考,人类的历史充满了沧桑,索科洛夫视角中的悲悯和忧伤是人之常情。

 3 ) 散文电影:一种女性化书写

所有伟大的虚构电影都倾向于纪录片,就像所有伟大的纪实文学都倾向于小说。
——让-吕克•戈达尔,1985:181—182

一、

戈达尔的这句话已经为我们标示出一个悖论:虚构将抵达真实,追求真实将自身瓦解。我们也许可以举出两部电影来说明这一论点:《阿玛柯德》与《少年时代》。(扩展阅读:http://movie.douban.com/review/7373465/

这种现象,尤其是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之后,不断被揭示出来。新现实主义在影像真实性上所带给我们的有两点:基于理念变革形成的制作新方式,实景拍摄、非职业演员、自由创作等等;同时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电影在还原现实的感知上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后者被另一一场运动所标示——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道格玛95运动”追求手持摄影的真实质感让影像在捕捉现实的能力上迈出了一大步。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当影像不断地“真实化”后,某种自我瓦解便在内部产生。电影看起来与纪录片越来越接近。这种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不是被欧洲电影人所预见,而是借助几乎发生于同时的伊朗电影人的一系列杰出创作被告示出来。

20世纪90年代的伊朗电影遵循两种模式:一种继续在传统新现实主义旗帜下进行创作,包括马基迪和戈巴迪的儿童电影;另一种则是在前者基础上,将虚构的强力注入影像之中,典型是阿巴斯、莫森•玛克玛尔巴夫和帕纳西的创作,这两股并进的势力一直延续至今。而阿巴斯在1990年创作的《特写》,不仅在时间上、同样也在创作手法上为这股运动画下了起点。同样,“乡村三部曲”成为民族影像的杰出典范:伊朗电影人已经从“捕捉真实”上升至“暴露虚假”。

二、

以上是从剧情片向纪录片渐进的视角发展出的一条路线,下面我们想将反方向从纪录片入手尝试开辟出另一条路线。

某种程度上,纪录片天然地保证了影像之“真实”,那么从何时开始,“虚构”开始侵入其中。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也许需要我们从一场“现代与后现代”的论争中下手。在七八十年代,法国继结构主义之后卷起了后结构主义运动,这场运动的主将德里达、福柯、罗兰•巴特等悉数放弃了“理性”、“真理”、“进步”等宏大的叙事。德国哲学家自然也抵御不住这场甚嚣尘上的论争,哈贝马斯在《现代性:一个未完成的规划》中作出回应,称启蒙运动远没有完成,后现代仍未到来。对此,利奥塔以一本专著《后现代状态》反驳了哈贝马斯的观点。在利奥塔看来,启蒙运动无非是一种“大叙事”,而在现代社会碎片化的形态下,只有“小叙事”才能相对成立。这里所言的小叙事指的是一种具有偶发性,受到时间、条件限制,只能部分起作用的叙事。

这种新的观点,导致了客观性和权威效力的瓦解,反映在纪录片制作上,结果自然就是客观性所赖以存在的假设(那个恒定不变的客观视角) 变得不再可信;在现在看来,原先公正与制作真实话语的能力只能被当作一种修辞手段。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非虚构第一人称电影”的产生。导演开始尝试在纪录片中加入个人喜好、判断与思考,通过第一人称“我”的发声,通过随机的个人意见来削弱自己的权威。虽然看起来这无非是另一种修辞,但在一个权威已经消解的世界,这种手法建立了一种诚恳真实的话语,进而尝试与观众进行沟通。

三、

拉斯卡罗利将这种新的影像类型命名为“散文电影”,将其看成是对剧情片和纪录片两种分野鲜明的影像类型的融合——“前者是电影人把摄像机作为灵活、透彻、精辟的手段进行个人表达的欲望;后者则是和观众直接沟通,与自我选择的实在的观众建立联系的愿望。”

但在我看来,“散文电影”仍然需要将我在上文所提及的发生在伊朗电影中的情况作下分明。在伊朗电影中,剧情片仍然是基本形态,只是在其中加进一些虚构成分,可以看成是剧情片向纪录片靠近的举动。但在散文电影中,保留下来的则是一种纪录片形态,导演在其中加进虚构成分是作为一种对剧情片的模拟来发出个人的声音,更像是纪录片向剧情片靠近。
 
下面,我们来讲讲散文电影的运作方式。在拉斯卡罗利看来,散文电影的运作可以概括如下:“我、作者,在反思一个问题,和你、观者分享我的想法。”她将散文电影分成日记、记事本和自画像电影三大类别,相应的文本承诺如下:“我在记录我亲眼目睹的事件和我亲身经历的印象和情感”(日记);“我记下想法、事件和存在,以备将来之用”(记事本);“我在展示自己”(自画像)。

而索科洛夫的电影被归入第二类,即“记事本电影”。于是,我们有了一个分析《德军攻占的卢浮宫》的基础。

四、

《德军占领的卢浮宫》既然是索科洛夫个人的“记事本”,因而可以写进各种不同类属的主题:历史、政治、艺术……;以及容纳各种不同的影像类型:照片、记录影像、虚构影像……从而成为一个“大杂烩”:将个人所思所感悉数通过影像的方式展示于观众。如同我们在展开别人的一个记事本之时,通过笔迹、涂改、写下的文字、画下的草图等等,将窥见对方的秘密。观众作为一个交流对象,也在观影过程中不断“窃进”索科洛夫这位创作者的内心。

这就是散文电影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传统纪录片的特质所在:观众并未被看成是一个与作者平起平坐的交流对象,观众召唤而来也不是为了分享作者的经历和思考过程,而是作为一个他者来“偷听”这些自言自语的私人话语。在《德军攻占领的卢浮宫》中,我们就是这样的一位他者,“偷听”到索科洛夫面对德军攻占下的卢浮宫所产生的感受与思考,进而不断从中获取自己的认知和见解。而电影中的那个画外音,就是创作者尝试与观众建立共谋关系的秘密武器。

在《德军占领的卢浮宫》中,索科洛夫的这个声音如同为机器自身所携带,机器生成为一具发声器官。一方面,它与影像进行双向交流,另一方面它与观众进行单方向的沟通。前者在《俄罗斯方舟》中已经进行过尝试,在《德军占领的卢浮宫》的结尾,这种探索更进了一步。索科洛夫让诺亚与梅特尼希并排面向观众坐在一起,并向两人告知各自的命运走向,这种奇特的方式已经超越了打破第四堵墙这种低级创意。后者(与观众建立沟通)在电影中,则是两次对观众的直接发问表现出来——“你清楚吗?”“你明白了吗?”,均是创作者与观众单向沟通的尝试。

在某种程度上,通过这个画外音,屏幕所代表的摄影机成为连接影像与观众的中介,那个平面(屏幕)成为贯通真实空间(观众观影的空间)和虚假空间(影像所处的空间)的过渡装置。这当然是一种新的影像制作方式,可以极大拓展影像的展现力。

五、

在此,我还想指出,观众对某一类电影形成的误区。某些时候,彼得•格林纳威的电影被认为与“散文电影”具有某些相似性,但在《爱森斯坦在瓜纳华托》(虽然是一部虚构的剧情片,仍然值得探讨)中,作为创作者的彼得•格林纳威无时无刻不在散播强力意志的冲动,与“散文电影”开放的特质有本质区别。《爱森斯坦在瓜纳华托》中的爱森斯坦无非是他彼得•格林纳威一个人的爱森斯坦,无法生成为任何观众的爱森斯坦。(这实则是一部集权电影,破解了任何观看的可能性,观众只能被动接受一个“彼得•格林纳威式”的爱森斯坦,没有任何沟通的可能。)

即便彼得•格林纳威与索科洛夫在动用各种影像类型、影像密度上存在某种相似性,但本质的区别在于,“散文电影”从来不会将创作者观点强加于观众,而是通过建立沟通让观众自己去看、去思考;彼得•格林纳威电影中暴露出强烈的男根主义,剥夺了边缘话语发声的可能性。彼得•格林纳威的电影因而可以看成是“主观电影”,“主观电影”与“散文电影”的区别就在于前者仅仅是主观的(甚至是强力的),后者既是主观又是自传式的。

我们或许可以更进一步,提出一个新的观点:即“散文电影”是一种类似女性化书写的影像形态,而另两类影像类型(集权电影与法西斯电影)则是男性书写的典范。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论题,需要建立在大量的研究之上,虽然我相信此点,但我恐怕无力再深入了。在此抛出这一论题,留给有志之士继续研究。

(注:散文与女性书写的亲密关系,也许可以先从文学史上去寻找,日本文学为我们提供了极佳的例子。)

--------------------

扩展阅读:《私人摄像机:主观电影和散文影片》(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5849703/) (意)拉斯卡罗利
 
这本书非常有创见地探讨了散文电影的三种形态:日记电影、记事本电影和自画像电影。但我觉得,还可以加上一种类型:书信体电影。这一类电影虽然不多,但已经被创造出来了,比如《鸿雁传影:维克多•艾里斯与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往来影笺》。

 4 ) 《卢浮宫法国疯》里俄国人的哭声

这部有PPT嫌疑的电影是由俄国人压力山大古苏若夫拍的。在电脑上只看了十几分钟然后开始昏昏欲睡。他絮叨无比的旁白是最好的催眠曲。不过这次在影院我却看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

他的前作《俄国方舟》还没看,据说这部电影与前作风格极类似。

导演一直坐在一间书屋里对着一台电脑或者一堆资料深沉地思考。那艘装满了博物馆宝贝的船与他断断续续地联系着,那就是他思考的全部,文明的结晶人类智能的精华在暴虐凌乱的历史中何去何从?

他先请教俄罗斯的两位己经永远不会说话的文学大神列夫托尔斯泰和契诃夫,契诃夫的那句话像预言一样贯穿全片:在浩瀚的大海上,一浪高过一浪,它们残酷无情,毫无悲悯。这就是历史巨轮下的人类和他们创造的辉煌精美的文明共同的命运。

但是卢浮宫似乎成为了一个例外。德国人占领巴黎后居然与法国的公务员合作,一起保护卢浮宫里的艺术品不被运往德国那些嗜血同时嗜好艺术的战争狂手中。

巴黎因为有卢浮宫而成其为巴黎。站在凡尔赛宫的皇家寝卧前,法籍中国裔三代移民导游向我们介绍,从路易十四开始甚至更早,法国皇帝们就致力于创造能流芳百世的艺术殿堂。他说了好几遍"流芳百世",笃定而骄傲,仿佛他的血液中只有法兰西。

片中科普了卢浮宫通过几代法王逐渐建成的历史以及玻璃金字塔下的地下王国,曾经我们的圆明园也是几代帝王造就,却毁于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八国。当导演质问为何德国人攻打前苏联时毁灭了那么多博物馆和图书馆,我们却连问的机会也没有。

卢浮宫在历代法王经营下变成了一个世界最大的收藏珍稀艺术博物馆皇宫,最终跨出变成全民共享博物馆这一步的是拿破伦,卢浮宫前人声鼎沸,川流不息,人们在帝王们金弋铁马烧杀抢掠来的珍宝前感受着现代意义的自由平等博爱。

因为卢浮宫,纳粹也承认,巴黎就是欧洲文化之源,有了卢浮宫,其它的冬宫,城市博物馆都成了二等货色,摧毁也不足惜,这就是纳粹们的精英思维。于是,我们看到巴黎在投降后照样歌舞升平,德国人对巴黎人只是监控,但并不干涉,以至于接手卢浮宫的德国伯爵甚至为了心中至高无上的艺术与纳粹党魁巧妙周旋,令行不止。

路易十四太阳王在几百年前制定的国策最终证明了他的眼光独具,他要用美和艺术征服世人。这种征服将使被征服者从心灵上永远成为献上膝盖的奴隶。这种征服也包括入侵者。

但是诚实地讲,德国人还不是真正的没文化真可怕的野蛮人,最可怕的是距我们才几十年前发生的天朝的文革浩劫,我们忘记了美和丑的标准,我们违心地放弃了天性所爱的美的事物,从此,我们变成了比野蛮人更可怕的丑陋的当代中国人。

作为一个俄国导演,他心心念念地比照着同人不同命的俄罗斯城市遭遇的战乱和摧毁,作为一个中国观众,我觉得他至少还当着全世界哭出了声,而我们,站在历史的宏大叙事里,被隐匿了,被注销了,被屏蔽了,被自我给淡忘了,我们连哭都哭不出来。

作为中国宝宝,心里苦啊!

 5 ) 意识流伪纪录片?

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是资料馆的缘故,观众席对这个片子的生理反应是差不多的。开场大概到半个小时左右,我发现我困了,不停打哈欠,眼皮很沉。这种情况是不多见的,我对所谓的闷片抵抗力不差。更令我惊讶的是,我周围的其它观众不知为什么,也同时在这个时间点上表现出了困意,真是惊人的巧合!

这个片子整体看下来,并不能说不好,如果非要形容我的心情,应该和这个片子的表现方式一样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复杂。

观众犯困是有情可原的。我从资料馆出来第一件事就是检查这个片子的定位,发现是“剧情片”,才明白他采用了所谓的“伪纪录片”的方式。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准确。这个取向导致了片中没有任何一丁点的戏剧元素,并且全片配以半死不死的旁白解说。试图做反差感而故作幽默的地方也完全不好笑……但是,我必须说,观影体验从半小时之后——渐渐理解了导演究竟想干什么——之后,变得好了起来。

这个片子主要有两个特点,这两个特点可以说毁誉参半。

首先,多种艺术手段杂糅。影片本身就是一部与艺术品和博物馆有关的电影,据说导演本人还是个艺术品爱好者,这也不难理解他做出这样的导演选择。片中大量出现绘画、资料影像、照片、伪纪录片、间离式的故事片,甚至还有影片最后的——影像艺术作品。这种选择虽然服务于之后一个特点以及主题的表达,但总体上我认为弊大于利。不断切换的画幅、高调度的光线和色彩设计、跳脱的调度,这些不仅很大程度影响了形式与风格上的整体性,也让影片节奏变得更难掌握——无论是对导演还是观众。

其次,也是本片最核心的概念——一种意识流的表现方式。剧情片与纪录片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剧情片通过艺术形象还原真实,本片跳脱了传统叙事、甚至是传统制式,希望得到的是一种意识、或者说思维的还原。看到最后会发现,你找不到任何一条明显地叙述顺序,影片的时间夹杂在混乱的时空、表现形式和载体之中,节奏更难把握。但是欣慰的是,导演在把握节奏上并没有太大的失衡,大多数不适感还是来源于形式的探索上。电影大体呈现出统一的态势,把一个人(也许就是导演本人)在思考德军占领卢浮宫这件事情时的思维过程展现了出来。这样,讲述的逻辑便退居其次——再者,逻辑清晰地描述二战的纪录片太多了——你将体会到那种由个人思维推进的呈现方式,看似东一句西一句的描述便由思维的一把手领导——情绪,所引领。

 6 ) 艺术的破坏

对艺术无感,所以对这个电影也无感,快进看完。期间,一直在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作为入侵者的德军会保护卢浮宫?为什么我中国人自己一直在破坏?这恐怕是个相当宏大的问题,自忖回答不了。就这样毫无考证地凭感觉随便说说吧,日后随着知识的丰富和的阅历的增加,也许会持续补充。

第一,中国自古以来(我不知道这个古是从何时开始),对艺术并不怎么重视,它属于不入流的技能,它属于“工”,位于士农工商之三,是混口饭吃的奇淫巧技。家天下集权的政府和提倡的,没人会有兴趣去发展和研究,除非生活所迫。所以,像阿房宫、北京的城墙、牌楼、故宫里面成堆的画等等,因为仇恨,因为熟视无睹,因为意识形态,就被恣意破坏。

第二,中国对“美”没有感觉,自古以来,绝大多数人一直在温饱线以下挣扎,无法读书,更别提艺术。当不知道一件东西的美好时,为什么要保护它呢?北京的城墙,代表的是封建社会,我们新中国要开放,城墙没有存在的必要。诚然,作为“墙”的功能性,确实没有必要,但它是一件历史文物,承载着文化的意义。如果城墙必须拆,那么皇宫是不是也应该拆?它比城墙更加严重地代表封建帝国主义。那里每天发生着勾心斗角的宫廷内斗,多么腐朽,为什么不拆皇宫?你们为什么要住进去?

第三,与二类似,不是识字就能保护艺术。有保护艺术意识的,需要相当高的欣赏水平,中国历史上,大概只有梁思诚提出过要保护文物,还被无情地拒绝了。

 短评

牛逼,索科洛夫的电影就是鉴别一个人有没有文化的。

5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推荐

617@和平 索科洛夫并没有用多少史料和综述,而是情景再现拍了大段做旧影像,交火法德化作高层二人扑朔雪花。艺术与政治权力博弈断史(冬宫翻错)继续催眠系。画幅比变得欢,结尾剧透趣味。调性隔靴搔痒,好奇雷乃会怎样。

8分钟前
  • mecca
  • 还行

形式方面其实谈不上有多新奇,不就是把正片、花絮和评论音轨剪在一块儿嘛。。。

9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还行

打破各种界限,没有墙,无拘无束的电影。穿梭在古与今,在剧情片与记录片之间来回转换,旁白者与影片人物直接对话,对虚构部分毫不遮掩的坦白,看得目瞪口呆。对艺术品的展示不再是单调的特写,而是富于表现力的多形式感的画面,或者由剧中人物在卢浮宫的穿梭展现。形式和内容都堪称完美。

14分钟前
  • 帕拉
  • 力荐

#4600#电影的不同材质拼贴的手法真是棒极了,虽说索科洛夫很鸡贼但是这部片儿好歹说了几句狠话。#考虑放进个人影史十佳##简直就是那种梦想自己能拍的电影#

17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艺术的战争豁免权。但有人为艺术而战。暴力的片名。文艺的叙述。剧透的结尾。没耐心看不了的电影。

18分钟前
  • 寒狐传媒
  • 推荐

3+1。闯入卢浮宫,电影导演对这么大的一道题都会头晕目眩。毕竟,它的背后牵扯到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如何能够登堂入室。然而,这是一部属于索科洛夫的个人电影,他用影像,写了一篇关于卢浮宫二战历史的博士论文。对艺术品的变形摄影,也会被讥为华丽PPT,但有谁规定了,电影一定要这样或者那样。

22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将各种历史影像、照片、名画等各种艺术形式杂糅到一起,突破电影类型的界限,打破纪录片拍摄的条规,片子的本质无关乎历史,无关乎时间,无关乎卢浮宫,而是导演自己对于艺术的看法,艺术与政治、权力关系,创作者完全的介入到拍摄的主题和故事里,彻头彻尾的在抖私货。★★★★

2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多重时空的重合叠化,一首悠长迷人的影像诗歌。索科洛夫拍卢浮宫的这片,与怀斯曼拍伦敦国家美术馆的《国家美术馆》,还有詹姆斯班宁拍维也纳自然史博物馆的《自然史》三部放在一起,三种不同的别样方式展现三个不同的博物馆,十分值得玩味。 8.3分★★★★

26分钟前
  • qw0aszx
  • 推荐

没去过,学习下历史先。

29分钟前
  • 傻乐的猫
  • 还行

意想不到的是索科洛夫的電影語言會進化成如此卓越。博物館本身就具有令時空扁平化的奇妙作用(如此聯想到四方田犬彥對錄像帶出租店的類似論述)。索科洛夫對映像、介質的穿透和剪輯不也是博物館的一種形式嗎?對了,其實大浦信行的兩部《日本心中》和《天皇遊戲》也有這種「藝術片」氣質。

32分钟前
  • 熊仔俠
  • 力荐

俘虏虏俘宫,善终善后事

35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装的有点过了

36分钟前
  • 杰诺拉泽
  • 还行

打破空间屏障、穿梭古今的文本形式,索科洛夫在战争和艺术之间架起了一座呢喃自语的桥梁。不设防的巴黎,“自由、平等、博爱”与拿破仑的战争幽灵。能够让纳粹轻轻放下铁蹄的,也只有卢浮宫的浩瀚馆藏了吧?再深入一点会更有趣。

3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好巧不巧,昨天下载完,没来得及看,今儿就上了头条。关于那些拿圆明园做对比的傻逼,建议回去重学历史,当然不是课本上那些被打扮过的,搞清楚几个问题:到底是谁烧的?为什么烧?为什么发动那场战争?毁坏中国文物最多最疯狂的到底是谁?要不我给你推荐另一部电影?《PLA在巴黎》至于那些蹭热点的文艺傻逼青年,算了,不说了,我也是这么过来的。

42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说实话我不能给出任何评价,因为无论是从契诃夫到拿破仑,从自由引导人民到蒙娜丽莎,这部电影形散神不散的格调,绝非我这般下里巴人可以欣赏。如果没有足够的文学修养和艺术造诣,别说评论了,就连观看这部电影,都是对它的一种亵渎...

45分钟前
  • 饮歌
  • 还行

跟俄罗斯方舟很像 鬼魂穿梭在博物馆带你穿越历史 解说员的声音听起来很像教材走遍俄罗斯的男声 SKOLOV蜀黍是不是想把四大博物馆都拍一遍。。。

49分钟前
  • 完颜穆尔登格
  • 推荐

另一种形式的俄罗斯方舟,打破第四堵墙用真实画面和新拍的素材重写历史,大量的人物艺术品穿插,索科洛夫那文化底蕴看着还是有点晕,升格俯拍城市的镜头很销魂,北影节资料馆。

54分钟前
  • seabisuit
  • 还行

长廊游弋爬梳史料,隔靴搔痒俄语念咒。愚蠢的人类发动的战争在艺术品面前都是渣,索科洛夫的思路没有那么明确,但野心又大。

55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还行

《俄罗斯方舟》的变奏升级,长廊游弋如徜徉历史长河,溯古追今,虚实交错,推倒第四面墙,观众与导演一同进入情境;现代段落船在海洋中的困境与战火中的卢浮宫暗合,剪辑不仅打乱时空,甚至声画分离,虚拟反向构成真实;“艺术保护者的利益与极权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相一致"。

5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