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气盛

HD

主演:蕾切尔·薇兹,简·方达,迈克尔·凯恩,保罗·达诺,哈威·凯特尔,内芙·加切夫,埃德·斯托帕德,马达丽娜·珍娜,马克·科兹莱克,亚历克斯·麦奎因,艾米莉亚·琼斯,波佩·科比-特曲,汤姆·里皮斯基,克洛伊·皮里

类型:电影地区:意大利语言:英语年份:2015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年轻气盛 剧照 NO.1年轻气盛 剧照 NO.2年轻气盛 剧照 NO.3年轻气盛 剧照 NO.4年轻气盛 剧照 NO.5年轻气盛 剧照 NO.6年轻气盛 剧照 NO.13年轻气盛 剧照 NO.14年轻气盛 剧照 NO.15年轻气盛 剧照 NO.16年轻气盛 剧照 NO.17年轻气盛 剧照 NO.18年轻气盛 剧照 NO.19年轻气盛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年轻时欠下的债

年轻时欠下的债

  看着一个个平静的镜头,随着一个个迟暮的老人井然有序的步伐,随着安详的人们一动不动泡在水里,大家的心便随着裸着的中年妇女一起在水面漂浮,一种发自心内的安定随之而起,一种忘掉一切的安详感也从心底而来。影片的人物们都是社会的佼佼者,不,不能说是佼佼者,而是世界的艺术家,球星、影星、指挥家、编剧、导演、攀岩者,每个人都饱受过生活的洗礼,每个人身上都背着无数非凡的故事,而他们本身又是一群对生活极其敏感的人,一个与世隔绝的瑞士度假酒店把这群人聚集在一起,因为不同的目的他们来到此处,看起来一方面所有人都安定和祥,一方面又都心事重重,不管怎样,他们都开始了一段被他人介入同时也介入他人生活。电影的缓慢的节奏,平铺直叙的手法,反而给人一种很隐忍的冲动,就好像你能预料到一样,每一次爆发,妇人的耳光,希特勒的拍桌子,僧人的漂浮等等,平静的瞬间仅有的几次爆发,都被处理得如此自然,大家似乎都在等待这一刻,他来得比预想中稍微慢了一拍,但你知道他会来,正如大家在等弗雷德出场指挥时的感觉一样。



用身体感受世界
  牙套按摩女在片中出现多次,要么在按摩,要么在跳舞,随着音乐的节拍,跳的舞也越来越妖娆,而一切的解在于她在片中的最后一句:I don’t have much to say.(我没什么话说)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不说话,不会说话,不喜欢说话成了一个人的罪过,成了一个人的弱点。的确,不说话的人大多对这个世界要求很少,他们索取的欲望甚至常常都不足以让他们开口,所以也就不必麻烦。而牙套妹,就是这么一个格格不入的不说话之人,她感知世界的方式十分简单,用触觉感受他人,用舞蹈感知自我。
  片中有好几个镜头顺着她细腻的手在弗莱德老迈的身体上一下,又一下的揉下去,我不知你感受到了什么,但我真是太享受这几个镜头了,那种润滑倒心底去的放松,那种放空一切的安详,我的心仿佛都在被温柔抚摸一般,这种感觉好似小时候不小心撞到东西后,弄疼了自己之后,母亲的温柔抚摸,只不过这一次,年长者变成了被抚摸人,年轻人却成了抚摸者,治愈的不是肉体,而是心灵。
  所以人们到底为什么害怕触摸呢?
  
戴眼镜的妓女
关于戴眼镜的妓女,片中没有提供太多可以分析的空间。第一次出现,是与妈妈一起来,最后一次出现在与米克之后的早晨,亲吻了妈妈之后独自离开,我推测是妈妈得了某种病需要在这个酒店疗养,但因为没钱所以她做上了妓女,米克应该后来给了她一笔不小数目的钱,这笔钱足够把妈妈留在这个地方疗养,自己便又启程奔赴他方。
这个妓女给我的感觉是她应该涉世未深,所以各种表现都十分羞涩,特别在最后与米克一起散步那一段,她始终低着头,一个以出卖自己身体为生的人在一个男人搂了她的腰之后居然羞涩得手都不知该往哪放。如果让我大胆猜测一下,这个女生从小就被家庭所牵绊,不得已干上了这一行,虽然床上很有经验,从未有过情感经历,所以当米克花一大笔钱索求的不是她的身体,而仅仅是她的陪伴的时候,她被吓到了,说不定,她恋爱了。


沉默不言的夫妇

这对夫妇一共有4个镜头,前两个镜头两人沉默不语,低头吃饭,从动作和穿着来看,都是出身贵族,而第三个镜头妇人突然站起来给了丈夫一个耳光,照例,谁都没说话,丈夫挨完耳光后继续喝着汤,好像这巴掌是他应得的,并且早就预料到迟早会挨的一样,这明显是犯错之人的举动,并且犯什么错大家心知肚明,因为自己社会地位或是尊贵出身所带来的骄傲(pride)而不能把情感大方释放出来,不能像平常人那样撕逼,所以只用沉默来表达愤怒。而总算到了第四幕,两个最不应该的人,在最不应该的年纪,在最不应该的地方打起了野战。。。
  解放?移情?释怀?这些都不在妇人响彻整个树林的叫唤声中变得那么无足轻重。



演希特勒的金发小哥

 这小哥是来为新的角色(希特勒)做准备的,在酒店他基本只做一件事,就是观察,所以影片中有大量他的特写,他唯一的苦恼就是世人只记住他演过Mr Q,一个使他成名但又令他无比痛恨的角色,当世界小姐问他是否为出演过这个角色而感到高兴时,他哑口无言,一方面这是他所有成就的根基所在,一方面这又是所有问题的根本原因,这种矛盾的态度显然无法用简单的情绪来诉说。当他以一身希特勒行头出场的时候,当他拍下桌子的那一掌,当他对着小女孩敬纳粹礼的时候,他想通了,他要演绎desire,而不是毫无意义的horror,他以前没有想通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并没有准备好,没准备好怎么演希特勒,没准备好是不是要演。但在小女孩所讲,反正永远都不会准备好,所以没什么好担心的。于是他要回归自己,追随内心,跟他看的诺瓦利斯诗句一样。
 I’m always going home.
 I’m always going to my father’s house.”




弗雷德所爱的人

弗雷德一生大概爱过三个人,一个是吉尔达布莱克,未曾得到过的初恋,一辈子都难以忘怀。
他的妻子,不用多说,the only one who can sing Simple song.
另一个只是推测,正是影片中名字出现多次的俄国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影片中出现过他的线索是据女儿描述他曾请他来家里作客,仰慕他的才华,据好莱坞演员说:you hang out with SV for a while.这里的hang out是一个很模糊的说法,可以翻译成鬼混。再者,最后在去看他妻子之前,他首先就去看了一下斯特拉文斯基与他妻子的墓地,说明交情应该非常不简单,我想他应该是真的爱这个作曲家的,并且他女儿也说他曾经向一个男人表白,这个男的想必肯定不会是其他人。而这个人教会他的,是不要做一个智者,因为智者品味太差, 所以弗雷德说他最终没有成为一个智者,而是与那位导演米克一样,成为了情绪的人,只不过他认为情绪是被夸大了的,不真实的。在那位导演死前说下“emotion is all we’ve got.”后,弗雷德,这个从来不说情话,从不浪漫的人,总算踏上了威尼斯,向自己的妻子,同时也向斯特拉文斯基告白。
  米克死后,弗雷德坐在木桩上,不远处一个人跳伞下来,说“ I don’t think this was where I was supposed to land(这不是我应该着陆的地方)“,本来正要哭泣的弗雷德突然强扭出一道微笑,这种微笑只有过来人看年轻人犯蠢时才看得到。
  傻瓜,你怎么知道你会落在哪。





我在想未来

  很明显,这个角色演的就是马拉多纳,早已走过人生辉煌的他如今靠年轻时的成就依然闻名于世,与年轻时强壮矫健来比,已过暮年的马拉多纳早已变成步履蹒跚,走几步甚至需要呼吸机的大胖子,属于他的时代早已过去,等待他的,只有病痛与衰老的折磨,空虚与人入中年的困惑在他脸上一览无遗。这个毫无未来可言的昔日球星,当看到年轻人在球场上飒爽的英姿而被问到在想什么时,他毅然回答到:“在想未来。”
  那么对他而言,未来是什么?不,他不在想未来,或者说不在想他的未来,他的未来比望远镜里的景色更近,更加可以预料,没什么好想的,他在想的是他的过去,或者说,别人的未来。


陪我走完最后一程

对于美国导演米克来说,到底什么是一切?他的电影?Brenda?还是他的初恋吉尔达布莱克?编了一辈子故事的米克在人生的最后一段时间想起了自己的故事,想起了那个儿童时期与初恋一起牵手走过公园,这段不能对老友直接诉说对回忆,被他以当我学会骑自行车的那一刻来描述,学自行车的隐喻实在不能更妙,学自行车的好处在于,只要你学会了,便一辈子都忘不了,甚至哪怕你都忘了你会骑,只要一坐上去,那熟悉的平衡感就会从身体里重新激发出来。对于米克来说,吉尔达布莱克开启了他人生的窗,可能也是唯一的窗,他所有的情感都从这里而来,他拍的50多位女性角色灵感也都从这里而来,哪怕他已经到了甚至记不住吉尔达布莱克这个人的年纪,他的情感, 他的情绪,他的爱还是能瞬间激发出来。他记不住任何之前的童年时光,因为他的人生那一刻才刚刚开始。于是,在死前,他不想留什么遗言,正如世界上大部分的生命一样,而是想重温那个儿时开启他人生的时刻,也是他一生最美的时刻,与心爱的女孩再走一段路。所以当他与那位戴眼镜的妓女走在空灵的长廊时,他看起来像当年一样的紧张,但这一次,他比当年更进了一步,他不仅牵了女孩的手,他也搂了女孩的腰,对他来说,或许这就是圆满。





年轻时欠下的债

影片的人物大多是步入老年的长者,但却取名Youth,着实耐人寻味。年轻时向这个世界索取太多的人,到了老年要将这笔债连本带利还给这个世界,以空虚的方式,以孤独的方式,年轻时得到的越多,老了便越是要饱受这种滋味,或许变老并不是一个逐渐显现的过程,而是有一天,你坐在窗台上,突然意识到自己老了。
正如英国老戏骨迈克尔·凯恩说的,他能清楚地感觉到时光的流逝。“我曾经接受过一个剧本,读完之后退给导演,告诉他:这个角色太小了。后来导演又把剧本寄给我说,我不是让你演那个恋人,我是让你演那个父亲。”
  好多曾经轻而易举的事在那天以后再也做不了,所有的人生追求已经远远度过了巅峰,再继续追求将注定无功而返,那么唯一还值得思考的问题,便是在这场衰老的战役中,如何体面的、留有尊严的举起白旗,退出战场,把曾经的辉煌尽可能保留,靠着无数段年轻的回忆,继续苟延残喘的活在这个世上。




人类社会始终是并且还会持续是一个带有偏见的社会,世界小姐就是应该胸大无脑,好莱坞演员就是应该放荡不羁,天才就是应该有人格缺陷,人就是飘不起来。这就跟设定人物性格一样,而人远远比他的性格,比他的职业,比他的职业要复杂得多,片面而武断的总结一个人体现的只是根深蒂固的嫉妒,是,再怎么优秀的人也是人,也有弱点,但是别傻了,首先,那绝不会都是你想的那样,其次,这跟你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以前一直有个习惯,就是给某事情找个主题,看电影尤其如此,但看完这部电影,我不仅找不到主题,反而觉得找主题这种事情太傻了,这部影片涵盖的主题实在太多太多,友情,亲情,爱情,婚姻,理想,衰老,含蓄而深沉的爱,疯狂而诱人的性,那么你人生的主题是什么?还记得登山者的话么,他有一次登山,在山顶居然发现了一个床头柜!我的天,这难道不是惊喜么!山顶怎么会有床头柜?!于是你肯定想知道里面到底有什么,打开一看,卧槽!空的!一下子惊喜又没了,它就是这样,它给你一点意外,当你因为这点意外的出现而去期待更大的惊喜时,却发现什么都没有。这不是人生,而是生活。

 2 ) 并非世界否定你,而是你未认清自己

《年轻气盛》的故事场景全部发生在一个瑞士的高山度假疗养酒店,无论是躺在热气蒸腾的温泉池中被浸泡,还是赤身裸体在幽暗的桑拿浴室中被蒸发,还是一排排松弛、下垂的衰老肉体排着队游走,电影中的这些场景都与西方宗教绘画艺术中的地狱景象不谋而合。似乎在隐喻,虽然故事的主人公都是社会名流:著名指挥家、导演、演员、球星、世界名模,虽然身处在风景绝伦、享受奢华的高端酒店里,虽然肉体被按摩,但精神却都在经历炼狱般的过程。

而片中最令我难忘的,是他们自我否定的内心历程,理智与情感的天人之战。

每个人的人生中,每天都在经历着各种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但是由于每个人的态度不同,对待自我否定的认知不同,所以每个人的经历也就截然不同。自我否定需要极大的勇气,但有时也会带来极大的裨益。优秀的自我否定,不但是一种能力,更是一门艺术。

首先说片中的巴林杰父女这条线。

巴林杰是个当年经常和斯特拉文斯基一起混的音乐节,斯特拉文斯基去世后,他俨然就成了继承其衣钵的人,他在威尼斯交响乐团任指挥,经常来到瑞士这家度假酒店度假。因为斯特拉文斯基曾经和他说过,理智的人没有品位(intellectuals have no taste),为了成为斯特拉文斯基,为了能够毫无遗漏地继承他所有的天才和品位,于是,巴林杰也发誓要做一个不理智的人。这段对话后来出现在巴林杰在好莱坞演员特里的对话中一带而过,却是巴林杰一生追求的写照。

所以,在面对女王特使的会面中,巴林杰竟然有些不礼貌地在翻阅世界小姐的新闻,他在以种种看似不理智的、不守规矩的、癫狂的艺术家式行为,来证明自己可以是斯特拉文斯基的继承者,以弥补自己的天赋之缺。

这就是为什么,在女儿莱娜的口中,巴林杰是一个十足的混蛋,他从不关心妻子,从不关心孩子,没有拥抱、没有亲吻,有的只是告诉他们:安静点,爸爸在作曲;安静点,爸爸在创作;安静点,爸爸在和重要的人讲电话;安静点,爸爸在和斯特拉文斯基会面。斯特拉文斯基仅仅凭借天赋,用最简单的乐器,就可以信手拈来地在战争环境下的瑞士取得成功,天赋欠佳的巴林杰却要献出毕生的时间和精力,才可以在和平的年代,仅仅搏得一席之地。

然而,第一次对他人生的否定来自他的女儿莱娜,巴林杰说能够理解女儿男友出轨的痛苦,却被情绪激动的女儿道出了他所有的人生秘密:多次出轨,妻子知晓但一直隐忍,他甚至尝试同性性行为(也是他努力践行斯特拉文斯基那句忠告的佐证)。

巴林杰是一个拥有自我否定勇气的人,他接受了女儿的否定,甚至很快就对她说,我确实无法理解你,我不能假装可以理解,就像在反问演员特里你竟然看书之后,就立马承认自己是一个怀有偏见的老人。

巴林杰自我否定的勇气也积极影响到了女儿莱娜,她在被出轨男友否定之后,先是相信了他指责她床上功夫不够好的话,但很快就在一次噩梦中醒来,并告诉自己和父亲说,那并不是真相,那只是男友的一个借口,并且很快选择了相信感觉,与登山教练暗生情愫。

最后,老友导演米克的死,让巴林杰的内心产生了变化,尤其是巴林杰对米克说,情感有时候是被高估的,但米克在自杀前对巴林杰说,你说情感是被高估的,但是情感只我们唯一拥有过的东西,说完就跳楼自杀。

米克坠楼之后,巴林杰坐在椅子上不动,久久无法回神,呼吸急促,一方面是因为米克的死震惊了他,另一个原因,是米克的话让他感到了愧疚,因为他一直以来不想成为斯特拉文斯基所说的“没品位的理智人”,但其实他一直都没成功,而米克天生就是不理智的,是凭直觉和情感做事的,或者说,巴林杰一直以来对斯特拉文斯基那句话的理解就是有偏差的,他以为不顾家庭、不带情感、专用于音乐创作就可以成为天才,但实际上,那是错误的,艺术应该是情感的表达,因为情感是唯一存在过的东西。

于是,他去斯特拉文斯基墓前看了看,大概是觉得自己从前领会错了,于是他改变了拒不受邀指挥《简颂》的想法,尽管之前他认为那是只有妻子才可以唱的曲子。

而莱娜以为自己了解父亲,知道他的各种不忠与人生秘密,就是了解了他,直到得知父亲始终为母亲保留《简颂》而备受感动,才知道自己并不完全了解他,再到最后巴林杰去病房探望失忆的妻子,说孩子们或许并不理解我们曾经的经历,莱娜对父母的认知始终是不完整和片面的,她之前的看法不断地被否定。

再说导演米克父子的线。

他们是很一脉相承的父子,都是凭借感觉做事的人,所以当米克得知布兰达无法出演他的电影,那个片子就无法拍成的时候,直接跳了楼,而儿子也是为了一个床上功夫好的女人,就离开了青梅竹马的漂亮女友莱娜,这对父子都是情绪的动物,他们凭借直觉和情感活在世间,进行创作。

所以,尽管米克可以对着望远镜对身边编剧团队的年轻人教导说,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但是他自己对于旧日情怀却沉迷其中,他始终一厢情愿地认为是他一手早就了布兰达,但最后特里道出了真相,你或许是个伟大的导演,但并不是一个伟大的女演员塑造者。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最后他选择了自杀,因为他在山坡上开天眼一般地见到了曾经所有和自己合作过的女演员,他们穿着剧中角色的服装,然后虚心地向他求教,该怎样的表情,该怎样的步伐,该怎样的动作,但他知道,自己其实不是一个的女演员塑造者,自己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感谢这些才华出众的女演员,所以他最后向她们脱帽致敬,这是他自我否定的一个过程,但对于一个感性的人来说,这种自我否定是极其痛苦的,所以在完成了自我否定之后,他选择了自杀。

再说演员特里的线。

他为了思考一个角色,来到酒店,然后细心观察酒店里所有的人,他沉浸在一种怀才不遇的情绪中,觉得全世界都只认识他扮演过的机器人Q先生,而在那个片中甚至看不到他的脸,他觉得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并没有完全被社会所认知,所以他总是带着一种愤世嫉俗的劲头。

然而,他遭遇的第一次否定来自于一个被他视为花瓶的世界小姐,她说,我当选世界小姐时是开心的,但是你成为Q先生时,你开心吗?

我开心地取得了成就,你却一直因为你的成名作而备感委屈,这两种情感确实不是一个等级的,后者似乎更为失败甚至荒诞。

特里开始时认为,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轻率的退让,才让Q先生成为了他的标签和符号,但是在之后的种种经历中,他才渐渐明白,那并不是轻率,正像后来那个小女孩对他说的,原来没有人是准备好了的,他的成名实属偶然。

并非世界否定你,而是你未认清你自己。

这就是为什么他在化妆成希特勒之后,顿悟了一切,因为一直以来他没有做出选择,他演Q先生时穿着盔甲、挡着脸,他根本不知道要表达什么选择,但是当盔甲卸下,面对每一个观众时,他必须去选择,表达欲望还是表达恐惧,而是最难的。他演不了希特勒并不是因为他不会表达恐惧,而是他不愿意看到恐惧,不愿意看到观众因为看到他而恐惧,他习惯了被膜拜。

那一时刻,他知晓的并不仅是要表达欲望,他更知道,之前觉得世界因为Q先生低估他,这是自己的多么幼稚的看法。

相对于上面这些人物的“有声”线索,影片中还存在一条“无声”线索,请理解我将马拉多纳也归于这条无声线索,因为他对白很少,此外,还有那对不说话的老夫妇,还有按摩女孩,和年轻的应召女。

马拉多纳一边让女助手给他按摩踢网球踢到血肿的脚,一边望着远方说,我看到了未来。我觉得这个场景是整个影片中最有意义的地方,因为在米克教导年轻人的时候,年纪大的人对未来应该是无力的,因为几所不及,但此处马拉多纳仍旧满怀期待地想象着未来,自己可以重新驰骋于绿茵场上,如果是米克在教导人时是在假装理智,那么此处马拉多纳表达的就是真的情感,尽管可能他的梦完全无法实现,但那是他现在存在的唯一意义。

而且,马拉多纳在片中是一个没有自我否定的人,他即便拄着拐杖仍旧要给球迷签字,在温泉池里也要炫耀自己就是左撇子,到底是他的骄傲造成了他今日的肥胖与颓废,还是没有自我否定过的人反而心怀信念?

而按摩女孩,从来无话可说,不会用言语表达,所以一直都在默默地练着跳舞机,这仿佛是对白世界之外的另一个世界,只有肢体运动、没有语言交锋的世界,而导演片中安排这样一个安静的、无言语的世界,似乎也是在对主人公种种前后矛盾的对白世界的嘲讽,一个世界的存在,就是对另一个世界的否定,或者参照。

我甚至觉得,布兰达脱口而出那一句:没有这些烂电影,生活照样要继续,既有可能就是本片导演的一次自我否定,他通过主人公之口,道出了这个困扰他的问题,甚至对自己、自己的作品呢、自己的行业都来了一次彻底的否定,这种自我否定的勇气是惊人的,但至少可以看出他思考的深度和坦诚的内心。这种坦诚的自我否定,贯穿了片中的很多人物,巴林杰,米克,莱娜,特里,有人在自我否定之后变得更从容,有人一死了之,有人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内心。不过有一点,自我否定最好放在年轻时来做,免得一生虚掷,入戏太深,最后像米克一般无法自拔。

 3 ) 《年轻气盛》:那么近,那么远

(芷宁写于2015年11月5日)
    意大利导演编剧保罗·索伦蒂诺似乎处在个人的才华喷涌期,抛开多年前的创作不提,2013年的《绝美之城》就令无数人倾倒,今年的《年轻气盛(Youth)》也是一部悦动耳目、打动心脑的佳作。
    影片的行进模式有着作家电影的意味深远、余韵袅袅,整体被呈现得舒适流畅、赏心悦目,有种越看越沉醉其中的迷人气质。有别于《绝美之城》在表现形式上的宏大丰沛,《年轻气盛》有着涓涓细流般的细腻贴心,经过119分钟的观影,观众似乎既浮光掠影地领教了这个世界是何等的凶顽不堪,又在蓦然感触时看到它也可以变得那般温存,还在时光的流逝之间体会到岁月之美,且不论凶顽不堪也好,温存美好也罢,都被该片再现地充溢着令人欲罢不能的沉迷之气。
    有此种沉迷,大抵是因索伦蒂诺再次将人类生存的现状以轻巧伶俐又不失凌厉的手法呈现了出来的缘故,片中人所在的地域虽离大多数观众并不近,但他们的言行举止、所思所想却离观众很近,仿佛是一种替代般的存在。年华易逝,衰老变得势不可挡,心有余而力不足已为常态,信心崩塌,原以为牢固的基石也能瞬间化为乌有,平静难觅,想要获得却又无从得到,看似拥有却也飘忽不定,一边是自我疏解,一边是纠结郁积,一边是勉力而为,一边又是赤裸裸的断裂……在这期间,观众的内心跟随角色的诠释有所起伏,但又好似寄情于景,在自然面前,人类的痛苦趋于渺小,终因片中的迷人风光仿佛能消弭痛苦一般,人们只是经过了生存中的困局,却还过得去,心中的伤犹在,但采取极端决绝行为的终究是个别,大多数人选择继续走下去,看看还会有多糟,或者多好。这一切的观影体验恰似波德莱尔的那句话:“我有时感觉到我在大量流血,仿佛一道涌泉有节奏地啜泣,我听到血在哗啦哗啦地长流,可是摸来摸去,却摸不到伤口。”
    将片名《Youth》译为《年轻气盛》,倒不如另一个译名《青春》来的贴切,来的通透。时间、青春这样的命题是很多创作者都痴迷的,也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终极命题,更是许多受众感兴趣的文艺题材。索伦蒂诺将自己的解读经由“老艺术家”的度假表达了出来,在这个看似时光悠长、闲散安逸的时空里,各种故事和情绪反而易滋生蔓延,索伦蒂诺拆分打散了故事的整体性,以点线面入手,以客观观察或主观描绘的视角,讲述了人们逝去的时光和余下的时光。逝者长已矣,来者犹可追,在怅然若失中留着一点点的希冀,于徘徊茫然间露出一抹温情。
    影片在情感方面涉及了友情、亲情、爱情、露水情缘及理解之谊,在散落的故事碎片的选取上触及了名誉、创作、体验、落差、调试等等,并在看上去惯常的行为中加入了突发事件,将主角、配角乃至群像们的心绪状态做了画龙点睛的提点,在思想深度上,影片似乎涵盖了生与死,过去与未来,孤独与相伴,灵魂与肉欲等等,可谓林林总总,却也都可统归于“Youth”这个主题,这是索伦蒂诺的聪慧之处,也是他的用意之一。
    可以说,影片拍得很文艺,首先主角的身份就十分文艺,片中迈克尔·凯恩饰演的指挥家、音乐家弗雷德与哈威·凯特尔饰演的著名女性题材导演米克,似乎代表着两种不同的艺术——音乐与电影,然而这两个美的不同形式却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促成一个好命题的好体现。
    虽然在很多问题的讨论上,弗雷德和米克都显示出作为老男人的共性,如在温泉遇到美女时的失态,但在更多的时候,这两人表现出了在心性方面的巨大差异。相较于退休赋闲的弗雷德的心态相对平和,面对女王特使的相邀都无动于衷,一把年纪了还在为自己的最后一部电影绞尽脑汁的米克则显得孩子气了许多,他召集了一拨年轻人一起创作讨论剧本,仿佛想要从年轻人那里汲取新鲜的养分,结合自己的资历和经验,制作出一部传世之作。似乎很多导演都拥有着很长的青春期,例如伯格曼。英格玛·伯格曼曾说:“在外面的世界里我感到寂寞。因此我在情感的范围中寻求庇护。不管那是否只是幻影。58岁那一年我才走出青春。”趋于青春,这似乎是一个创作者的创作优势,却也是当事人必须面临的症结,一旦处理不当,便会带来负面后果,一如米克。
    在处理子女的情感问题上,米克也显得激进,以为自己能左右负心儿子的想法,而弗雷德的方式则成熟温和了许多,他倾听着陪伴着伤心哭泣的女儿度过难关。两位老人在关于一对老夫妇的相处关系方面的打赌,弗雷德总是赢,并不是说弗雷德有多高明,而是他早已浸入到老年人处变不惊的状态罢了,这点是还试图挽留青春的尾巴的米克所不具备的。不同的心性,决定了不同的结局,一如塞林格所言:“一个不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个理由而轰轰烈烈地死去,而一个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个理由而谦恭的活下去。”
    在关于过去和未来,年轻与衰老的比拟中,米克曾有过一段经典的台词:“当你年轻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切看起来都非常近,那就是未来;当你老了看到的就会是那样,一切都那么遥远,那就是过去。”当受了打击的米克眼前幻化出他拍摄过的所有女性形象时,或许他已经确定自己无法看到未来了。
    对于一个好的电影题材,音乐的应用往往起到既接近又辽远的作用,更能将过去与未来衔接。当弗雷德终于抛开心魔,出现在皇家演奏会的指挥台上时,他那首最著名的曲子《simple song》终于响起,仿佛一种追忆,一种抚慰,当岁月流逝,所有的东西都消失殆尽的时候,往昔歌曲的回响好似空中飘荡着依恋的味道,让旧时袭上心头,给予慰藉的温存。
(杂志约稿)

 4 ) 《年轻气盛》:一群不年轻的家伙教给我们的人生八大苦

《年轻气盛》:一群不年轻的家伙教给我们的人生八大苦
文/葵子酱
这是一部很奇怪的电影。
片名叫做《YOUTH》,年轻气盛——主角却是两个老头儿,和一个中年女人。
 <图片1>
或者说,这片没有主角,是一部不太典型的群像戏,并且大咖云集。
第一眼看到海报的时候,我天真地以为这是一部香艳的情色片,于是迅速把它排进了我的观影日程。
 
当我看了十分钟,我就知道,我被海报骗了。
而这个谎言,如此美好。
里面的风景美得令人窒息,对话绵长幽深,让人想一直就这么听他们絮絮叨叨下去。
 <图片2>
人生八大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
里面的每个角色,都是一苦的缩影,却又相互重合。

YOUTH
这不是甜蜜的青春,这是回望的青春。

 

Fred的烦恼:爱别离。
对妻子的思念汹涌如潮水,淹没了威尼斯城。
“这首歌,只有我逝去的妻子能唱。”
第一个老头儿叫Fred,许多人会非常眼熟他。
 

他最近一次出现在大荧幕上是在《王牌特工》里,扮演Arthur。不过,这个老爷爷出演过很多作品,随手一截,是这样的。
 

Anyway,是个很棒的老爷爷。
Fred在电影中是个已经退休的指挥大师,甫一开场,就有一个号称英国女王特使的光头前来拜访他,啰啰嗦嗦一大堆,大意是,大师啊,您行行好吧,我们女王大人指定了要你指挥,还要给你授爵位呢,您随便制定哪个女高音我们都能给您弄来!天涯海角!海角天涯!
然而大师很淡定地说,你走吧,我这朵高岭之花不是你能摘的。(误)
 

大师表示,我现在都退休了,不想再掺和这些事了,只想在这儿安心玩耍,安度晚年。
Fred每天被女儿安排做各种疗养,被不同的人按压揉搓……
 

Mick的烦恼:求不得。
他每天都在生活中寻找灵感,直到生命的尽头。
第二个老头儿叫Mick,在片中的设定是一位著作等身的电影导演。
 

Mick跟Fred住在一个大院儿里,每天跟一堆年轻编剧们混在一起,商讨新剧本的结局,所以他们的对话里总是穿插着莫名其妙的句子——为了用作ending。
 

Mick的团队里有一对小年轻,某日还为了争论“灵感是突然迸发还是日积月累”而吵了起来。
嗯……有什么好争的,这难道不是一个多选题吗?别以为你说的高深我就听不懂了。
 
Fred和Mick大概是一对“从年少轻狂共同走到年老色衰”的基友,两人之间有非常深厚的友谊,深厚到每天都要互相报备:“朋友,你今天尿了几滴尿?”
 

除了这个直击灵魂的问题之外,他俩还爱玩一个真心话大冒险的游戏,就是每天坐在餐厅里观察那些老年夫妻一顿饭的时间里会不会说话。

通常,Fred持否定态度,Mick则永远保有希望。
每猜对一次,赢家可得50美分。
这里看似有一个哲学命题,那就是:再炙热的感情,历经时间洗涤,都会变得平淡无味,以沉默的姿态走完全程。
观众几乎要为Fred大师的透彻和睿智鼓掌。
事实也是如此。基本上Mick从没赢过,但作为一个艺术家,他跟牛一样倔,又跟向日葵一样相信美好与沟通必然存在。
终于有一天,俩老头儿又在餐厅玩这个无聊的游戏。
观察一对老夫妇,沉默地用餐。
 

Mick无奈地掏出50美分,递给Fred。
不仅证实了以上的哲学命题,居然还目睹了老太太甩她老公一耳光,事态由静转动。
似乎又要引出一个哲学命题:相看无言之后,便是相看两厌。
作为观众的我忍不住唏嘘万分,顺便感叹一句这就是生活啊。
然而,这对老基友在小树林遛弯儿的时候,好死不死又在小树林撞见了这对老夫妇——人家正背靠一棵树动次打次干得火热,老太太销魂而豪迈的叫声把森林里的小鸟都给震飞出去了。
 

两个老基友默默地躲在一棵树后观赏完全程,Fred无奈地掏出钱还给Mick。
 

唯有性是永恒的?
抑或是,再大的争吵,都可以一泡泯恩仇。
导演的小趣味,令人会心一笑。
 
这对老基友感情好,还体现在别的地方。
有一天,Fred突然发问:老米,你还记得一个叫做Gilda的妹子嘛?我有点后悔没上过她。
Mick:……
Fred:什么?!你上过她是吗!你这个骗子!你答应过我为了我的尊严不上她的!气哭!
Mick:老福,说句实话,我都不记得我有没有上过她了。时间到底对我们的记忆做了些什么?(摊手)

 Fred被这个哲学命题吸引了注意力,立刻就忘了要计较尊严的事。
嗯,这个小段子教会我们,绕开话题,不能傻逼兮兮地指着对方身后说“看!有UFO”,而需要用一个无比深沉的问题让对方产生思考。
机智的老米,你这个实力跑题,我给满分。
 
这件事让我想到,闺蜜总是会跟我探讨一些“如何嫁给靳东”、“今晚到底翻吴亦凡还是鹿晗的牌”、“努力工作真的就能睡到王凯吗”等直击灵魂的哲学问题。
很久以后,等我们七老八十,我们也能说:
“不记得当年是否嫁给靳东了,时间到底对我们的记忆做了些什么?”
“不记得那晚吴亦凡和鹿晗为我打了多久,时间到底对我们的记忆做了些什么?”
“不记得睡没睡过王凯只记得睡了很多人,时间到底对我们的记忆做了些什么?”
——听起来,还挺像那么回事。
 

Lena的烦恼:怨憎会。
丈夫出轨,婚姻破裂,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说完两个老头儿,我们来说说开篇提到的那位中年女人。
扮演者是Rachel Weisz——
 

现任007的现任老婆,也是一朵英伦玫瑰。
她在片中饰演Fred的女儿Lena,按她自己的话说,她有两个职业,一个是父亲的女儿,一个是父亲的助理。
她父亲的基友,老米,是她的公公,虽然影片开始不久她就被老公劈腿了。
于是,Fred和Mick纷纷为她抱不平,还把这个渣男召唤过来训了一顿。渣男在两个老头儿的严刑逼供之下,说出劈腿的理由,竟然是因为小三——
 <图片16>
两个老头儿无言以对。
于是,Fred只好安慰女儿:没事,爸爸理解你。
然而,导演用一个大特写、长镜头对准Lena的脸,让她痛诉了5分钟以上对父亲的不满(这里颇有层次的演技是一个大些的赞)。大体内容就是,你丫的就只会忙工作,不关心我,不关心妈妈,别来说什么理解我,滚犊子吧。

  于是,Fred吸取教训,用另一种方式安慰女儿,告诉她,你的床上功夫也是很不错的:
 

所以,家长教育小孩的时候,最好别讲大道理,讲点通俗易懂的来认可小孩,比什么都强。


Mr.Q的烦恼:五阴炽盛
虚妄、分别、执着,追求突破,不如顺其自然。
看片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这里应该是某个名流聚集的疗养院之类的,因为除了指挥家、导演,这里还有一个功成名就但对世人的浅显认知感到万分无奈忧伤的影帝。
影帝长这样——

 你们先记住他这张脸,变装以后吓尿你们。
影帝到这里来的目的是,接了一个新角色,来休养一下,适应角色。他对Fred说,哥演了那么多角色,而所有人都只记得哥演过的那个该死的机器人Mr.Q,全程看不见脸好吗?这根本不是对我演技的认可,我hin不开心。
 

于是影帝每天都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说是在琢磨角色,其实是不知所措。
某天,他还和“环球小姐”撕了一场逼。因为对方不长眼,一上来就说:“哇!你不是Mr.Q吗!我最喜欢的机器人电影就是那一部了!”
影帝翻了个白眼,觉得这货就是来找茬的。
初登场的环球小姐长这样——
<图片21>
 你们先记住她这张不走心的脸,反转以后吓尿你们。
影帝兜兜转转,终于在一家小店里遇到了一朵解语花。
 

小萝莉不止记得他演的机器人,还记得他演的其他角色。
很多观众要问了,为什么还没揭晓影帝这次演的是什么?
前方高能——
 

竟然是元首!
影帝顶着这个妆坐在餐厅吃饭,所有可能经历过二战的老人们,一一噤若寒蝉……
 

后来,影帝拒演了,他觉得:
 

——嗯,主要是被萝莉的这句话治愈了吧。
 

生老病死
不过一刻,不过永生。
前面说到,这片大咖云集,除了以上名角,还有一个疑似由于退役太久胖成球的前·运动员(据说导演是马拉多纳的粉丝,这个角色事实上就是在写这位球星)——病。
 <图片26>
一个简·方达扮演的过气女演员Brenda(虽然满脸皱纹,但是还是好有气质好有气场),年轻时红遍全球,现在只想混口饭吃养家糊口——老。
 

捧红Brenda的导演就是Mick,按他的话说:“如果不是我当年把你从一群男人的裤裆下面扒拉出来,你还不知道在哪儿讨饭呢!”
对此Brenda表示,你怎么就知道我不喜欢在他们裤裆下面呆着呢?

 高贵的,低贱的,光芒四射的,黯然失色的,这些都是人生,都是选择。
电影里非常震撼的一幕——


Mick看到了他电影里所有的女主角,她们絮絮叨叨,说着那些他耳熟能详的台词歇斯底里的、家长里短的、沉默寡言的……他拍了一辈子女性视角的电影,却发现自己根本不懂女性。
 

最后,他在Fred的注视下跳下了窗台——死。
还记得前面那位糟心的环球小姐吗?这是她光芒四射的样子。

 Fred和Mick在澡堂子里遇到她时,直言:“我们在欣赏生命中最后一道美景。”
我想,就让她代表“生”吧——新生、重生、生生不息的美丽与福祉。
 

像那个最终漂浮起来的僧侣一样,象征着希冀与无限可能。

 很喜欢导演对过去与未来的阐释——


YOUTH
这不是年轻气盛,这是青春不再。

 5 ) 我又看了一遍 YOUTH

//shimo.im/doc/qyOHEIHqYOoZHUZb

我又看了一遍。

老佛最后在疗养院对他老婆说的:他们一定从不知道,你和我都曾不顾一切把彼此看作一曲【simple song】
我留意了一下歌词,simple song 第一段是:
I feel complete 我觉得人生完整了
I lose all control 我完全无法控制
I lose all control 我完全无法控制地
I respond 回应着你

这种飞蛾扑火般的情欲,就是爱啊。
老佛对他老婆说那段话,其实是在坦白:我们恰好相爱了,自然地发生了。
而这些话在这个时候说,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只是没有说出来:它又自然地走了。
这段算是老佛对自己爱情的一个总结:它轰轰烈烈地来了,如今又冷冷凄凄地走了,就这样吧。
这一段很有意思的是,
老佛对他老婆说话的时候是:
他们……他们……他们……
而simple song的歌词是:
我……我……我……
爱情是自己的事情,生活却总是多了他们。

跳伞也是个转折点:见到跳伞之前,老佛是悲痛欲绝的,他哭着,心烦意乱。
见到跳伞员之后,跳伞员说:I think i should not land here.
然后老佛就拨得云开见月明,破涕为笑了。
他觉得是上帝在告诉他,他应该跳出来,而不是像现在这个地步。

老米最后跟老佛说的:情感才是一切。
老佛说假期结束就回家,继续循规蹈矩。
而老米说自己不要那样,他不要循规蹈矩,他是要去实践自己的渴求。
然后他就跳下去了……

布兰达在准备起飞的飞机上要死要活,对比之前跟老米的对话。她是深深地后悔了。
可能大家觉得布兰达害了老米,我却觉得布兰达成就了老米。
没有布兰达的刻薄,老米的人生不会真正完整。

老米送徒弟们回去时,狠下心来站在自己的对立面,从现实出发教育他们要学会在丛林中生存。可是在回去的路上,自己导演过的角色却挥之不去,浮世绘般过一遍场。老米的心中,怎么可能抛弃自己的理想,他摘下帽子,痛苦难受,是对自己说的违心话而自责,也是对自己无法背离自己的理念而深深自怜。他一定想起了布兰达说的:即使没有那些垃圾电影,生活也是要继续的。可是他自己知道,怎么可能继续?

老米后来带着那个妓女说,我们散步吧。我相信他一定只是送她回家去了。片中两次出现妓女的妈妈送她来酒店上夜班(第一次是在电影开场时,老米第一次出场就是在这个镜头里,表情略复杂),真是让人心碎,一个母亲,送自己的女儿去卖淫,这背后得有多么难以想象的为难啊。老米找她的时候,她穿好了衣服了,不再是性感装,说明已经是深夜,她该做的生意都做完了,等天亮下班了。这时候老米说,我去了ATM,然后借散步送她回家了。我相信,他从ATM取出来的钱一定不少,因为这时他已经决定明天要自杀了,他一定是把自己所有的钱都给了那个妓女……老米真是一个很有爱的人。我哭……

老米在跟布兰达对话之后,貌似妥协谅解了。但晚上的表演节目是:泡泡。
泡泡那么大,那么长,那么美。可还是:破了。
这里是在隐射:老米的人生信念,破了。
后面 Mr Q跟他说:你是一个时代的导演。也有个意思没直接说:只是那个时代过去了。

马拉多纳,他晚上在阳台,Angela 帮他按摩脚时,问他在想什么。
他看着阳台外面自己小时候的幻影,却说了句:未来。
妈蛋,这个简单的场景让哥伤感得眼泪都掉了下来。
未来是什么,他想要的未来,其实只是童年时跟足球单纯的欢乐。
大家不妨想想,你们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

还有按摩女,通过她我们了解了触摸对人的意义,她简直就是纯洁的象征。当我们都还是婴儿,没有听觉视觉,只能通过触摸来感觉父母的爱。触摸就是人类最原始的交流,电影刻画她,来传递电影对人的本质、纯洁的解读,是十分恰当且到位的。

老佛和医生的对话也很有意思。老佛之前一直在心里挂念着自己有病,此刻医生告诉老佛他身体什么问题都没有,他却不知所措。医生提醒他,外面等着他的,是青春。这其实是想告诉大家,放下心里的负担,你就能尽情享受生命,而享受生命,那就是青春。所以,不必可惜自己已经老了,而是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在心理挂念太多,要去享受生活。

医生转述老米跟吉尔达的事情:老米孩童时跟吉尔达牵着手在公园走了一段,那个时刻就是老米说的【学会了骑自行车的时刻】,这时候老佛会心一笑,一是心里终于放心了,老米到底还是尊重了他,没有跟吉尔达发生什么。二是对应之前看见小孩骑自行车的时候说的,老米说记起来自己【学会了骑自行车的时刻】,这种时刻当然就是单纯的快乐。老佛却想当然地说是摔跤……可见老米从儿童到老年,都是快乐乐观的;而老佛却一路坎坷,事业爱情都经历苦难……他自己也向老米坦白:自己一直都不够热爱生活。题外音就是自己太过追求艺术(或许艺术也是名利的一种吧)。后来他终于放下心理负担,去了指挥生日晚会,也是想告诉我们,老佛也终于不再在意唯一,不再在意过去,他重新变成了一个simple man,一个单纯的人。

电影还有个有意思的桥段,两个很精致的夫妇,在几次吃饭的时候都不说话,终于有一次妇人的打了男人一巴掌,然后就有了在树林野合的场景……我观察了一下,原来是在老佛的女儿出现在餐厅的时候,其实全场都注意到她的美丽动人了,而老夫妇中的老公在喝汤的时候,抖了一下手,汤从勺子掉了些出来,说明他瞄了老佛的女儿,心动走神了。而他老婆注意到了这一点,知道他动心思了,就打他了。注意她打他的时候,他是侧过身来,但没起身,而是准备好了挨着一巴掌的。这说明其实他们两夫妻是在玩SM游戏呢!两人都装得很精致,情欲却很狂野。平时都在相互盯着对方,谁先没忍住情欲而被对方逮到了,谁就受罚……
老了,玩的东西口味都挺重……
电影安排老夫妇的情节是想表达:人老了,不能像年轻人那样玩了,情欲的事情,都要藏着掖着。老妇人在树丛中高潮的那一声呼唤,真是让人动容,生命难得畅快啊。
这个情节也是相当贴题的一笔,用 OLD 来写 YOUTH。
而我们这些年轻人,更应该珍惜好时光,莫等闲,白了头,空悲切……

老佛的女儿 LENA 也是一条很有意思的线。第一次出场是她要跟老米的儿子去HAVE FUN。结果却是噩梦一场。她演得很好,一个活泼雅致的女人,也充满了不成熟的叛逆的感觉。她在做泥SPA的时候,对自己的老爸发了一通脾气,完全看不到作为一个成年人对当年老爸艰辛创业的理解。她跟老米的儿子交往,跟这样一个渣男交往,当年她是花痴心切看到人家帅吗?另外女王的特使来在房间里的时候,她小鹿乱跳般在走廊通知老佛,特使在房间里紧张得点烟都抖了两下,显然特使不是因为老佛紧张,而是他跟老佛的女儿对上头了,一个看上了身份,一个看上了美貌。从这个时候再理解她被抛,可是一点都不意外了,因为作为大师的女儿,她更像是被宠坏了而失去了基本的价值观。在世界小姐第一次出场时,世界小姐跟Q先生过了招,明显Q先生败了,世界小姐不卑不亢,让周围的人都默然欣赏。而这时有个很有意思的细节,就是在旁边的 LENA 突然就被感染得HIGH了。她因为之前被抛,顶撞父亲之后,又被父亲间接批评(你妈妈能理解你,我只理解音乐),所以心情一直很压抑。这时看到世界小姐把Q先生的脸打得啪啪响,她一下就被感染了,情欲一下子就上来了,于是盯着爬山大叔看,满眼的欲火旺旺地烧。大叔也是吓了一跳,这既刻画了 LENA小女孩般的情绪,又映射了一下男权女权的相互关系。通过简单的一个眼神就可以表达这么多东西,编剧功力非常深厚……
电影里之所以这样安排老佛的女儿,
一来是解释了老佛并不是对女儿漠不关心,相反恰恰是关爱有佳,不然会宠成现在这个脾气?
二来也是回应了老佛散步时含着泪跟老米说的【我为孩子做的巨大的努力,到头来他们长大了却一样都不记得了】,以及老佛探访她老婆时说的【孩子们不知道父母的坎坷经历】。这个安排看是平常自然,却力透纸背,刻木三分。老佛和女儿的关系,以及老米和儿子的关系,老米跟布兰达的关系,甚至马拉多纳跟足球的关系,都会随着岁月飘忽,慢慢消失在风中,而带出了一个更宏大的命题:【人的努力和价值,跟青春一样,不会永远停留】

元首是一定要说说的,元首在1.13分才出场,出场的早餐就给度假村里的人演了一堂课,其中吃完饭擦鼻子的动作其实是在模仿老佛,之前老佛有几次这样的擦鼻子的动作,可以说是他的招牌。老佛看到他演自己的动作时,一定内心很感慨:果然是专业演员,观察力很到位。
后面1.19分时元首有跟老米说到:我研究酒店宾客有一个星期了,我精心观察了你,老佛和他女儿....... 这里也是对应之前他为什么一出场就能演出很多人的动作,因为他观察了很久。
但是!
但是,这还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既然他在酒店观察了别人那么久了,而大家居然都不知道……这才是真的功力,他一定是把自己演成了某个不知名的群众,然后悄悄地观察大家……然后选个日子,重新打扮成元首,来个隆重登场,一登场就给大家一个惊喜。
大师级的演员,做的功课也是大师级的。
这里我们可以拿 Mr Q 对比一下元首, sorry you are too young,too simple, some times ……

然后元首45度斜着身子坐在广场的舞台上,对着大导演说了一番话:
【我得选择,我得选择什么是真正值得表达的,恐惧或是渴求。我选择渴求。你们每一个人,你们让我悟道了,让我看清楚了,我不应该在毫无意义的畏惧上浪费时间。这样,我不能再演元首,我想去表达你的渴求,我的渴求,那么纯粹,那么不切实际,那么背德,都没关系,因为正是这些渴求让我们活着。】
元首的意义,不仅仅是说上面这番道理。而是,因为他对着老米说了这番道理,而老米听进去了,才有了后面的,老米面对死亡没有一丝恐惧,才让老米最终成为了他自己的演员,实践了老米自己内心的渴求。老米因为自己的纯粹的,不切实际的,背德的渴求,做出了最为真实的演绎——他跳下去了,却真正活了下去。
元首的出现,不是打个45度的酱油就完了,而是在整部电影上为老米这条线做出了最有力的理论支撑。老米这个角色因此完整而真实。

电影通过展现不同年龄段的多个社会阶层角色的人生路径,让人们思考一个问题:青春逝去,我们终将是要去哪里?
Mr Q 跟老佛的对话中引用了诺瓦利斯的:我们总是在回家的路上。
(诺瓦利斯的原话应该是 :Where are we really going? Always home.)

或者,我们从哪里来,就会回去哪里吧。

【完】

以下是 simple song 的歌词摘录

"Simple Song #3" (from the movie "Youth | La Giovinezza") Lyrics
feat. Sumi Jo, Viktoria Mullova

I feel complete
I lose all control
I lose all control
I respond

I feel chills
I break
I know all those lonely nights
I know all those lonely nights

I know everything
I lose all control
I get a chill
I know all those lonely nights

I die
I hear all that is left to be heard
I wish you would never stop
I've got a feeling
I live there
I live for you now
I leave no sense behind
I feel complete
I've got a feeling
I wish you're moving like rain
I'll be there
I'll be there
I lose all control
[violin instrumental]
When you whisper my name
When you whisper my name
When you whisper my name, whisper my name
When you whisper my name
Ooooooooh (x3)
Whisper ...
When you ...
Whisper ...
When you ...
[instrumental ending]


Read more: David Lang - "Simple Song #3" (from The Movie "Youth | La Giovinezza") Lyrics | MetroLyrics


 6 ) 终为一物,气定神闲

衰老,永远是生命中无法忽视的一部分。声色犬马下的浮光掠影,到了暮年却又显得不足一提。索伦蒂诺从《绝美之城》的罗马恢弘城市中脱离出来,落定于静谧的阿尔卑斯山的度假酒店中,来探讨关乎生命、过去、未来、性、孤独。索伦蒂诺用一部《年轻气盛》传达出了更宽广的哲学思考,用其匠气去堆砌出惊奇的影像来释然对过去回忆的林林总总。

影片中每一个主要角色或多或少都被某些事情所牵绊,对痴呆妻子的怀念,对情感寄托的忠诚、对自我怀疑的坚持、乃至对爱情失败的束缚。好在,所有的人物在影片结尾都从灰色阴霾中走了出来。这对于导演所想传达出的主题恰好结合在一起,年轻气盛之时多少还是需要一些对未来不顾一切的探索。影片中借米克之口说出了这么一段台词:”everything seems really close, that’s the future. And now everything seems really far away, that’s the past.”,突然仿若被点醒一般,不念过去追逐未来这便是导演想从中传达出的最为重要主题。

生活中所有人都在未来不确定中迷茫,又有很多人在经历生活不如意后回头看过去的幸福生活。悲喜的过程中总能从最为基本的生存矛盾下去寻找自我价值,艰难困苦的生活也罢,幸福美满的生活也罢,对于暮年之时的人们来说,过去的记忆模糊不清,那份对青春荷尔蒙刺激下的冲动和无知在随时间推移后都将渐行渐远。米克和弗雷德这几十年的好友凑在阿尔卑斯山青草白云下,因为一个女孩斗嘴、打趣,生活中最幸福的事不也就是这样对所有烦恼的不留念而坦然享受当下生活吗?

不如意的生活往往让人绕不开对自我价值的怀疑,心底里存在主义的价值观让懦弱的情绪无限放大。意识到情感不受控制,所有人都会像米克一样选择终结吗?显然不是,索伦蒂诺并没有过分夸大米克的结束,平淡的动作,固定的镜头,从摄影中不难看出导演对其的不屑和冷漠。无论生活如何亏待了你,你需要的不仅仅是反思自己,更重要的是对触手可及的未来有着最正确的规划。即便如米克所说:“情感就是一切”,情感打击下的摇摇欲坠总不会永远雨打风吹。米克选择了恐惧,而弗雷德选择了希望,孰是孰非对于电影导演没有告诉我们太多,只是在影片结尾米克用手搭成了一个望远镜望着镜头,他是不是已经发现未来其实真的很近呢?

索伦蒂诺用意大利式的幽默去讲故事,用特有美学的运镜来掌握影片的风格,另其整部影片都凸显出作者电影的独特魅力。影片中的人物可以讲述的很多,导演对人物性格特点的塑造也趋于完美,叙事节奏上也比上一部《绝美之城》好了很多,但是总体看来影片不大气,虽然描写性表现的十分坦然,但却无法挖掘出性对于加强影片整体叙事核心的作用。虽然影片的整体观感舒适,可是正是这份舒适让影片过于平淡,凸显不出电影所具有的独特视角和故事上的感动。当然影片的摄影依旧可以拿来作为标杆,诗意的美学画面也让索伦蒂诺和马力克有着十分相像的地方。故事上的匠心独具和几句台词的画龙点睛,整部片子倒也流露出导演对其电影文本上的自信。

大抵若是真到了垂暮之年,所有事情都不再是事了吧。

 短评

成长是污泥,爱情是不染。死亡是解脱,老去是惩罚。

9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电影不错,妓女演员很漂亮,有感觉。关于老年,不太好拍,很多人没注意到,这种电影如果拍好了就是对年轻年老亲人朋友总之自己一生的觉悟,如果拍不好,就是对年轻和生命的贪婪。

12分钟前
  • 子哉
  • 力荐

“年轻时看什么都很近,那是未来。年老时看什么都很远,那就是过去。”

13分钟前
  • 赫恩曼尼
  • 推荐

索伦蒂诺美学,站位、构图及肢体动作也是苛刻,总体感觉却依然生活化,剧情也好理解,容易带入情感。一切都近在眼前的青春与一切都遥远的老年的反复对比呈现,梦幻与现实的交织,衔接与表现都气定神闲。其实片子没有刻意去区别年老与年少,他们处于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切磋互相作用。[B]

15分钟前
  • 帕拉
  • 推荐

这样一个轻松漂亮的故事,在现实的残酷与幽默和荒诞中流淌着生命的美与哲,诗意与建筑,生命是想象的世界,虚构的短篇,无为与万物,圆融无间。

18分钟前
  • 薾苨
  • 力荐

上次是罗马,这次是阿尔卑斯山,调子却出奇地一致。没有什么比艺术家回溯自我更能表达对人生的嗟叹了。这种氛围,很容易就浸入,沉迷,然后,也想去欧洲逛一逛。

22分钟前
  • Bejdlxl
  • 推荐

索伦蒂诺的构图依然绝美,只是剧本有种筋疲力尽的感觉。没有时间的重量,只有青春和苍老之间的浮光掠影,这样的电影比较适合在养老院看~(两个絮絮叨叨的老头直接去扯证吧...)

2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配乐画面依然无比美妙,欧洲电影之光啊。比上一部《绝美之城》还要脑洞大开,然而叙事和格局都更小了,不够大气,总体也弱。估计会有一堆人说生涩难懂不好看,没关系,导演本身也不是打算拍给所有人看的。

29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电影院赞爆了。是那种你看过一遍,觉得还可以再看上一遍的电影——无论是为了电影形式上的美,还是音乐旋律的美,无论远看还是近看。老套的人生命题,却讲得新颖且潮,从音乐、电影导演、编剧、表演乃至爱情、婚姻、生命都提出了看法(尽管有些观点挺教化世人的),但我选择无视它的缺陷。

34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4.5 一改索伦蒂诺上一部的绝美之城的节奏问题,这次整部电影铺的很均匀,同时因为这种均匀也削弱了整部电影的力量和气质。当然,意大利导演讲故事依旧能讲出一种特属意大利民间传奇的幽默。男人与女人,音乐家与导演,人生吧,也终究是一场旅行,爱和幽默是手里拿着的行李箱和头上戴着的帽子。

37分钟前
  • Danny
  • 推荐

到处都是随意却又标志性的典型导演签名。每个细节都有解读的空间。非常有意思。

38分钟前
  • frozenmoon
  • 推荐

好棒的卡司,好棒的演技,但是看过了费老师再来看这个真是平庸啊……某些笑话还挺好笑的,但是大多数时候说教意味浓重,而且确实不够简洁。所谓高潮段落全部女主角现身草坪那场戏能更low一点吗?(我猜这个是[深喉]那个导演的梗)一看这位老兄就是个拍烂片的……

39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理智的人没有品位可言。

41分钟前
  • 岛上的夏奈
  • 推荐

基本上就是前作《绝美之城》的姊妹篇,而且还不如前作,碍于这个关于年轻与衰老,恐惧与渴望,情感与音乐的主题算不上深刻,好在导演的匠气还在,匠气十足的剧本加上美学风格,就算片子这回拍的再怎么山寨费里尼,索伦蒂诺这套作者化的风格依旧可以很打动很多人。★★★☆

44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一点非常非常高级的......艺术鸡汤,花了大力气整出小觉悟,活在费里尼的阴影下真是惨呐

45分钟前
  • 外外
  • 还行

想到自己老了也不可能住到这么好的地方缅怀青春和人生,不禁伤感了起来。

50分钟前
  • 荞麦
  • 力荐

已不行,被一种莫虚无的做作形式感限制

53分钟前
  • XU
  • 较差

索伦蒂诺会把一个大主题分成几个分支主题。年老由心而生:失去了感知的能力(妻子与按摩师女孩对比);喜欢怀念旧事但不拆穿;摆出一副“你不懂”的姿态轻视年轻人,却被“年轻”本身所打动。马克思-集体主义-婚姻的隐喻。年轻具有弹性(女儿与登山者),两位老人最后都站了起来。黑色幽默讽刺十分精彩

57分钟前
  • 半弦月
  • 还行

八部半(导演、疗养院、拍不出片),年轻气盛(音乐家/导演、度假酒店、拍不出片)

58分钟前
  • 把噗
  • 还行

看完突然明白一些事,艺术,你比如电影,年轻时你是凭直觉去喜欢,当你决心投身其中,你想学的尽量像它们,像那些你喜欢的,好的,再那之后很久,你才会慢慢明白当初和现在你喜欢的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这之后,属于你自己的创作也许才真正开始。道理跟炒菜做饭是一样的。

1小时前
  • 老晃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