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

HD国语|粤语版

主演:周秀娜,郑欣宜,蔡瀚亿,杨尚斌,金燕玲,赖慰玲,汤怡,郑丹瑞,葛民辉,林海峰,张国强,王宗尧,周家怡,梁祖尧

类型:电影地区:香港语言:粤语年份:2016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29+1 剧照 NO.129+1 剧照 NO.229+1 剧照 NO.329+1 剧照 NO.429+1 剧照 NO.529+1 剧照 NO.629+1 剧照 NO.1329+1 剧照 NO.1429+1 剧照 NO.1529+1 剧照 NO.1629+1 剧照 NO.1729+1 剧照 NO.1829+1 剧照 NO.1929+1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29+1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29+1》改编自彭秀慧执导的香港大热同名舞台剧,主要讲述即将进入三十岁的两位女性,在面对大部分同龄女性都会面对的困扰时,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  一个是即将踏入三十岁的林若君,面对压力升级的工作挑战、双亲病重、仿如鸡肋的爱情关系......突然来袭的这些不安,令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另一个同样是即将迎来三十岁的黄天乐,却永远乐天知命,不为生活所困扰,身患癌症却坚持环游世界,寻找爱情,甚至从未因为微胖身型错过美食。  她们互不认识,性格各异,因缘际会林若君却搬进了黄天乐的家,没想到二人竟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林若君通过黄天乐的日记阅读着对方人生点滴,两个女子在空气中互相融合,观照,影响……到底是谁闯进了谁的世界?曝光魔鬼圣诞树恋爱播放列表荒村凶间七个机会大失踪深红的金子冬梅瓶装火箭圣斗士星矢:极乐净土篇探险队的荣光危机迷雾假日旅馆一团乱麻诅咒之城:玛雅罗贝尔塔误打误撞第一季谁偷了我的裤子美国恐怖故事第八季恋爱点名册黑郁金香盒子玩家日记血战莱茵河遗落荒原的爱恐龙王国爱在记忆被冻结时我的电脑会说话犬猿妖妇绝地隧战死神来了唐顿庄园中的礼仪捅马蜂窝的女孩碧血黄花1954透视画男孩与全景画女孩完全演剧手册1巨力莱拉深夜的Hello!

 长篇影评

 1 ) 三十而立,我很快乐

当你的生活被工作塞满,甚至忘记了如何独处。

当你每天只能喝红枣水养生,却不敢尝试红豆冰的爽感。

当你清晨起来又发现多了一条皱纹时,你觉得整个人生都完了。

这是三十而立的女人都会面临的问题,同样,这也是电影[29+1]探讨的主题。

电影分为两条线,一条是周秀娜饰演的林若君,一个典型的都市白领。

一面忍辱负重,一面与相恋多年的男友面临七年之痒,却因理念不同分道扬镳。

电影的另一条线是郑欣宜饰演的黄天乐,极为平凡但人如其名每天活得都很开心。

作为同名舞台剧改编的[29+1],在电影语言处理上虽然偶显稚嫩,但贵在感情真挚。

你甚至可以隔着银幕感受到,导演彭秀慧那种单纯而坚定的情感。

电影中的两条线尤以林若君那条处理的完整。亲情、友情、爱情包括职场状态都有所涉猎。电影有几个手法处理的很微妙。

首先是时空错位剪辑。

比如,林若君面临刁难自己的女客户时,电影剪辑出两种情景,一种是她假想的画面:和客户撕逼赢得尊严;另一种则是现实生活中她不断向客户委曲求全。

这样的情景,想必所有上班族都有所经历。这虚实之间的对比,愈加令人感触在忙碌的生活中,工作到底是否要左右一切?

除了剪辑,周秀娜此番的表演令人眼前一亮。

在观众以往印象中,周秀娜是性感的代言词。但这次,她努力脱掉性感小猫的外衣,每一次情感发力时,对情绪的拿捏都比较到位。

时而女强人,时而撒娇任性,时而流露出坚忍的目光,性格转换自如。

除了剪辑、表演带来的小惊喜之外,电影对于生活细节的真实呈现,也会让观众完全代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开篇林若君的朋友忙着结婚,为大家赠送喜帖里面包裹着精美的西饼,而彼时的林若君内心os的却是:送什么西饼,奔三的女人不应该送点面膜吗?

真是一语道破天机。

电影在林若君的故事中融入了更多现实成分,而相反黄天乐的故事则过于梦幻。

这也是本片问题之一:过于煽情。女导演煽情起来也是很难抑制住情感。

很明显,黄天乐的出现更像是辅助林若君的成长而存在,这个人设显然过于单薄。

而黄天乐在遭遇生活重创时那种天真,电影也并未做出合理解读,难道只是性格使然?但现实生活并非那么简单。

而那些拍照,独自旅行的梦想又显得幼稚,好在导演并没有给观众强加励志的嫌疑,可能彭秀慧就在生活中就是这般单纯美好吧!

我在看片时,同场的很多女观众都看哭了,这说明电影真的做到了“共鸣”,虽然每个人的共鸣点不同,但能戳中人心已经实属不易。

 2 ) 有的男导演只看到了你的罩杯,而女导演,看到了你罩杯下的乳腺癌。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都市焦虑

三十而立VS三十而下

不知是不是只有女性对年龄敏感,30岁就像一个诅咒,令多少女人闻之色变。林若君身上遇到的问题,可谓是都市轻熟女在这个年龄段所可能遭遇的问题的集大成者:升职、婚恋、住房、父母养老。所有曾经美好的、值得憧憬的,或者井然有序的,仿佛一夜之间都坏掉了,让人糟心。但是坏得好像又不够彻底,没能让你想都不想就把它处理掉,反倒是看上去还不错,或者丢掉代价太大,总之,你进退维谷,百思不得解。

以前大学同宿舍的同学跟我说:一个问题,你要是3分钟还想不出答案,就不要想了,因为再给你30分钟,你还是想不出来。她这句话,拯救了我的拖延症。让我可以在做方案无思路时,果断换脑做其它,调整好状态,倒是水到渠成的做完了方案。

后来的后来,我又听到了一个说法:一个东西,当你不知道究竟还该不该要它,那就——不要。也许有偏颇的地方,但在放在这部电影中,还真是再合适不过了。男友该不该和他分开?分。工作是不是该辞掉?辞。

都说三十而立,就是这个“而立”,倒逼得人紧绷到“瘫痪” 。时移事易,三十而立,这个上古时期遗留下来的产物,真的应该在现代语境下,好好推敲。古时的人们,十七、八就谈婚论嫁了,成家后立业,拼搏了十来年,自然可以而立了。但是现代教育制度下的人们,大学毕业已经二十二、三,如果再到硕博满街的大都市,三十岁时才不过工作几年。古代的婚姻凭父母、媒妁之约,好赖都已成定局;现代的男女们,在花花世界里,一边孤独一边狂欢。更不用提这丧心病狂的房价了,租房搬家,拎包入住,才是都市标配。

所以,三十,没得可立。

成不了家,立不了业,双亲在,而远游。我们,是被时代抛弃的巨婴。

29+1的你,焦虑吗?嘴上说不焦虑的你,转身就倒在了出租房里冰冷的地砖上。

转回来,说这部《29+1》,导演是彭秀慧,香港女导演。女导演镜头下的女性都美出了一种独特的味道,包括还在档期中的《神奇女侠》,也是女导演。女性导演塑造出的女性角色,不但视觉美丽,还赋予她丰富的精神特质,坚强的、或者脆弱的;聪慧的、或者矛盾的。对于女性情感的捕捉与刻画也无尽的细腻,不会让你出戏,会让你在银幕中,看到自己。

有的男导演只看到了你的罩杯,而女导演,看到了你罩杯下的乳腺癌。

想哭泣的你请尽情哭泣,我明白你的焦虑。请拥抱你的焦虑,面对你的内心。看淡得失,找回自我,明白有舍有得。选择了,就全力以赴,尽力了,就愿赌服输。这才是你真正的三十——“而立” 。

 “Men always gone, but girls still here.”

她她电影

 3 ) 故事不同,但伤口相似

很久没有有感而发到要打开电脑认认真真地记录此刻的思绪和感觉。

也许早就不流行再像当年一样在blog和空间里洋洋洒洒,总认为这样是矫情。

现在的票圈主流都是寥寥数语再配个图,不泄露自己的真情实感,保持神秘感才是成熟。

可人都总有不吐不快的时候,都总有渴望表达和宣泄的时候。

这一篇,与其说是影评,也许更像是自己的心情日记。

2017年6月6日,看的是彭秀惠编剧、执导的《29+1》。

彭秀惠也许在导演界还是稚嫩新人,但早已是舞台剧界的老手。

全片舞台剧气息浓厚,很多细节草线蛇灰、伏线千里,运用的长镜头意味深长,加上恰到好处的配乐,倒不太像电影了,反而有点像音乐特辑,即使情节薄弱,但感染力惊人。

故事情节很简单,就是2个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女生,准备经历三十岁的故事。

女主角林若君,貌似什么都有,有身材与美貌、有疼爱自己的父母、有处于上升期的事业、有相恋多年的男友、有聒噪可爱的中女闺蜜。

可仔细想想,父母啰嗦絮叨、工作营营役役、男友貌合神离、闺蜜日益疏远。用她的话来说,她就像刹那间一脚踩空了楼梯,父亲过世、辞去工作、与男友分手,忽然就什么都没有了。

相比之下另一个女主角黄天乐就逊色多了,也许是心太广、所以体很胖、父母过世多年、事业十年无成、身边只有七岁就认识的一个好朋友张汉明、两只龟和一堆黑胶唱片。

可她总是这么快乐,哪怕有癌症三期,也比林若君快乐太多太多。

2个女生之间的氛围对比实在太过强烈:林若君散发的都是负能量,痛苦的得让人不忍直视,而黄天乐的片段则太过阳光幼稚。直接运用这种过分的割裂,也许是因为导演想述说的并不是两个不同的女生,而每一个女生身上的光影明暗,是一种“一体两面”。

看电影的这一天,离30岁很近很近很近,近得都不敢去数到底还有多少天。

只知道每一秒都在倒数,那种无能为力,简直发呆一秒都是在犯罪。

小时候觉得30岁就是中年人了,马上就要轮到自己了就会隐隐有点大限将至的急迫感。

就像是考场上,交卷时间马上就到了,别人都从容交卷了,只有自己手心还握着汗津津的笔,竭力思考着剩下3道不会解的数学大题。

真的好想问问每一位已经经历过三十岁的女性,当年此刻的她们是什么样的心情。

是无所谓、是期待、还是害怕?是从容面对还是惊慌失措?

电影中林若君说的那种难受的流泪法,就曾经有过:泪水不停流过脸颊、经过下巴、落在心口、滴在地上。原来有人理解真好,光是这样就足够令人感动了。有时候有共鸣,也许并不是故事相同,而是因为伤口相似。

三十岁是一个阶段的终结,成人世界无所不用其极地向你演示这个社会的运作方式是多么残酷。看着身边人的角色不停变换,为人夫妻、为人父母、几乎都站稳脚跟。与之相比的自己,明明也努力做好每一分钟,但结果偏偏不能如意,生活没有想象中的顺利幸福,心灵更是苍白迷惘,内心空虚得好像从来没有盛载过任何实质的东西。根本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为了什么而活。甚至发现无法和人好好相处的原因极有可能是因为,连和怎样和自己好好相处,都做不到。

土星围绕地球一周需要三十年,这个周期被称之为Saturn Circle。每一个人踏入三十岁的前2年,都会受土星影响而作出改变,也许是受到挑战需要面对、也许是遇到阻滞令人恐惧。

从来都不相信星座,总觉得这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早已被玩烂成肤浅无知的迷信教条。可对应Saturn Circle,回想到这2年的境遇,又真的可以说得通。不想再回忆和复述自己经历过什么、有多惨、有多难受,毕竟生死之外无大事。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priority,有选择就有代价,也许只是恰好连续选错了而已。而这些经历是宝贵的,它会让人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会令人知道自己从前有多么不堪、会让人学习宽容和忍让,还会让人体会到什么是“他朝君体也相同”。

如果我们都是需要通关打大Boss的超级玛丽,那么作为一个撞过煤气阀而侥幸全身而退的人,我大概已经额外奖多一条命了吧。

希望用这一项难得的bonus,把之前发生的一切都折叠打包好,放进抽屉里,然后好好渡过人生第一个Saturn Circle。

其实人生每个阶段都是由零开始。

别害怕,从新出发。

 4 ) 三十而立

何時開始,年齡成為都市女性的禁忌。更是暗許自己不再慶祝三十歲之後的生日。彷彿它對應的只是體弱色衰和青春流逝。

反覆抱怨自己無力對抗卻頻頻出現的家庭情感,工作壓力等問題。一股腦怪罪於時間頭上卻忘了這就是真實生活的際遇。

如果三十歲前經歷過的萬般挑戰,未能助妳提煉出智慧及心境去提升更成熟魅力的自己,還不知感恩並勇敢向喜愛的生活靠近。那「三十而立」這話,就不是說給你聽。

接受每個決定所帶來的利弊。祝福妳,在歲月中,得到更到的愛與勇氣。感恩時間,感恩經歷。

 5 ) 学会和孤独对话,与寂寥作伴,跟弄丢的自己和好如初

她说:“人生每一个阶段都可以从零开始。”这是伴随着结局最后一幕出现在荧幕上的字。

29岁的林若君(周秀娜饰)和同年同月同日生的黄天乐(郑欣宜饰),呼吸着同一片天空下的气息,被同一块土地滋养。2005年,她们不约而同地踏进人生的三十岁。30岁……是电影里提到过“土星周期”——土星需要约三十年的时间自转一周,也就是说,将人比喻为土星的话,人每每踏步进入这一周期之前,一定会经历各种不顺、挑战、棘手的问题等。但一旦你跨越过这个周期,那么你的人生将会打开新的局面,翻过一页新的篇章。30岁,对女人来说,同时也是一道坎。

电影里的林若君,面容姣好,身材窈窕,妆容精致,打扮得体,闺蜜男友相伴,还事业有成。看似人生赢家的她,面对三十岁的到来,是不是能够一如既往地从容面对:

1)面对人生,“你们年轻人,好像总是喜欢换东西。东西坏了就换新的。我的意思是,你们总是喜欢去放弃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

这是计程车司机对林若君说的话。原本只是说现在年轻人不像他们那一辈,鞋子烂了补三次都舍不得丢掉。比起修理东西,年轻人更喜欢再买新的,那样比较快。林若君喜欢逃避问题,她因为无法容忍男友不爱打扫的生活习性,选择自己默默承受隐忍默默升职默默赚更多的钱,好在未来结婚时自己出得起钱,请得起菲佣打扫家里;林若君男朋友喜欢逃避问题,每每跟林若君产生争执,他就以“出差”为借口来达到彼此冷静,他也不喜欢去解决沟通他跟林若君之间的不合适;林若君的姐妹淘也喜欢逃避问题,“如果我老公哪天在街上跟别的女人拥抱亲热,你千万不要告诉我,我宁愿我什么都不知道。”;林若君面对她爸爸,也喜欢逃避问题,没办法忍受爸爸越来越严重的老人痴呆,没办法权衡工作和生活的时间分配,她也一直逃避回家吃饭陪陪家人……其实很多人都是林若君,或者她的男朋友,又或者是她的姐妹淘。就算是三十岁,还是没有勇气去面对自己,面对真相,面对不合适,面对残酷……宁可编织一堆又一堆的理由,去搪塞现实,去构筑幻想“或许不去解决就不需要解决了”。

2)面对爱情,姐妹淘说:“谈那么多年感情,不结婚就等着分了。”

林若君跟男朋友谈了快十年的恋爱,是在林若君失恋的那一个晚上,杨子豪哄了她一整个晚上,花了两三个小时听她哭,再花两三个小时逗她笑。我想喜欢大概是一种本能,你真的很喜欢很喜欢一个人的时候,ta在,你就想要掏空自己来对ta好,倾尽所有,在所不辞。十年快要过去了,杨子豪愿意花在林若君身上的时间却一直在递减。那天晚上,林若君在电话里说:“不如我们再聊一会。不如下个月我们去旅行。不如你再说多一些你的事情。”杨子豪只是一直回答:“好呀。”再无别的。如果爱情是烟火,注定了会泯灭,那么我燃烧的慢一些,稍微没有那么炽热,可不可以让它逗留的久一些……杨子豪又说要出差三个礼拜让大家都互相冷静一下。三个礼拜过去了,期间林若君辞了职,爸爸过了世,她还“遇见”了开朗女孩黄天乐,她的生活发生了巨变……她在厨房里做饭,等着杨子豪的到来。一见面只是紧紧地抱着对方,省略掉一切别的问候。林若君一直在问他这三个礼拜的事情,杨子豪却总是不耐烦地有一句没一句回应着。“不如你讲一下你的事情?” “你到底想知道什么?你问啊。” “我只是想更了解你……三个礼拜其实可以发生很多事情,我只是想听你说。你相不相信女人的直觉。其实你根本没有出差对不对……”“对不起……”杨子豪的摔门离去,林若君坐在原地喃喃自语:“我还没跟你说我爸爸过世了……”直到爱情就像她桌上做好的饭菜一样冷掉,她也只能够扔掉放弃掉。喜不喜欢,在不在乎,在你愿意花多少心思和时间上,就可以感知得到……

3)面对亲情,“不如等你好了,我们再一起去吃饭,我已经很久没有跟家人一起过生日了。”

林若君的爸爸得了老年痴呆症已经很久了,最近的事情都记不住了。只记得小时候跟林若君的点点滴滴,去戏院看戏,去冰室喝奶茶吃蛋挞。只记得林若君的手机号码。只记得想要林若君回家吃饭……所以他不管任何时候,深夜也好,林若君在公司忙的焦头烂额的时刻也好,爸爸总是任性地给林若君拨过去并斥责质问她说:“又是你说要回来吃饭的?!你怎么还不回来!”他是个病人,他哪知道那么多工作的忙碌和不得已,他只记得他还很爱你,很想你,也很想见你。林若君的爸爸还是离开了,还没来得及跟林若君吃上饭,陪她过三十岁的生日。让我想起了我的外公。外公离开的那一年也是查出了有老人痴呆症。我也是林若君,那时候我真的好小,12岁,也总是嫌弃外公不记得事情、嫌弃他给我们添麻烦。嫌弃他怎么再也不如记忆里的那个他一样高大、灵活……但我现在嫌弃我自己,嫌弃我当年没有好好珍惜他还在的时候,嫌弃我当年没有更懂事一些去对他好去陪陪他,嫌弃我当年的所有嫌弃……昨天看了金士杰老师主演的话剧《Tuesday with Morrie》,面对死亡,我们都害怕,所以我们都回避,以为那样就可以不去面对和接受死亡。可是那时的我们还太年轻,所有因为无法面对而转换出来的表现都是可以被原谅的。因为爱,是可以原谅一切。我又一次在剧场哭得像个无家可归的小孩。可能也是外公的离开,让我在往后的成长里,变得“不那么爱逃避”了一些……至少在大部分时间里,我还是比较愿意去解决问题。

4)面对孤独,“你有没有过一个时刻,觉得其实自己什么都没有。”

“我以前觉得自己很独立,可是爸爸过世,妈妈回了内地,我辞掉了工作,男朋友出差,我才真的发现原来我真的很依赖。我真的太依赖了,依赖上班,下班依赖朋友。黄天乐,你一个人的时候都做些什么呢?可能我真的不太懂的怎么跟自己相处。”

我经常耳边会响起一首歌的旋律“我一个人吃饭旅行到处走走停停,也一个看书写信自己对话谈心。”这大概也是我现在生活的真实写照。没有人能够在任何一个新的环境下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可悲哀的事情是我一直都在转变到不同的新的环境里去。所以我只能逼迫我自己去习惯给自己相处。很多人都很害怕跟自己独处,所以大部分人都选择跟林若君一样,依赖身边能依赖的一切。而我大部分时间里,选择了和自己呆在一起。

很多人经常问我:“你平日里自己一个人会去做什么?”我说看看电影或话剧,看看书,写写日记写写影评剧评,去街上走走,看看身边的人流,看看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去那些好看的店里瞧瞧别人的设计美学,去那些好看的蛋糕店里换换心情,去长跑10公里去游泳1000米,去买菜做一桌丰盛的饭菜……一个人能做的事情真的太多了呢;

很多人还会问:“一个人去完成这些事情,不会觉得孤单或者尴尬吗?”孤单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孤单也是一辈子的事情。至于尴尬,为什么要因为人的本性而尴尬呢,而且为什么在你张开双手拥抱生活的美好的时候而觉得尴尬呢?这是值得思考的。你没有办法强求爱你的人总在你身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和步调,我总是这样懂事,不愿意对方改变自己原有的步调来配合我。任何的卑微退让都会引来未来的情感讨伐,毕竟谁付出都想要有个回报。可能我真的太知道怎么样跟自己平静相处,大概心如止水,也不过是这种状态。哥哥以前说:“我真的很害怕说你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会没有办法再去接纳别人来陪你度过后面的生活。”可我还是拥有爱人的能力啊,爱可以改变一切。我始终相信。如果未来那一个人,能够让我很爱很爱,我又何尝不会抛下所有转身回头去拥抱爱呢。

也许在遇到爱之前,我还需要孤独很长一段时间。而这些孤独给予过我的珍贵时光,正好够我来沉淀和升华,拥有一个有趣的灵魂,才值得拥有更好的感情和爱。可能我还是希望能和你环游世界,但在那之前,我可能还是想先自己一个人把想看的世界看遍,想走的路走遍,想认识的人相识遍,做一个拥有有趣灵魂的人;在那之前,我想先学会跟自己、跟最亲密的家人好好相处,学着拥有大人的成熟稳重懂事、也学着不丢失女孩的真诚真心、学着怎么样才能和你好好过以后的日子;在那之前,我想先做到真正的不依赖,做一个经济上独立有担当的大人,做一个心灵上坚强的孩子。

我最心底简单而美好的愿望从来都没有泯灭。

“一屋,二人。三餐,四季。”

5)面对选择,“有很多时候我们因为太忙而忘记了最开始时的初衷是什么。”

林若君在接受上司Elaine的升职说了这么一句话。这个时代,我们都很忙,以至于很多时候我们都忘记了我们为了什么而忙。能不能够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和梦想,梦想这个东西你还有吗?你现在做的事情,有让你离你的梦想更近一步了吗,你快乐吗?其实人从出生懂事后,就被浪潮推着往前走。被推着去上学念书,被推着去高考选志愿,被推着从大学里到社会上……你总是被“委派”任务要去执行,你何曾打破过这样的宁静和顺遂停下来去思考作为一个个体,最根源上的欲望和好奇:“我做这个是为什么?我是谁?我该成为谁?我怎么样去成为那样的人?”很多人没有尝试过要去打破,因为思考后的变革一定是翻天覆地的,很多人更愿意去接受没有一丝波澜的日子。这也是一种选择,没有对错。而“人一旦作出了选择,一定会需要承受一些失去和付出。”如果作出了选择,就坚持不放弃地走下去,走下去就一定会有结果。

6)面对另一个自己,“原来真的当我们被某些事情逼到一个地步时才会学着计划将来的一些事情。”

电影里弱化了“黄天乐”这一条线的剧情。黄天乐,是一个长相身材平平,在一家唱片店打工了近十年,开心就笑,不开心更用力地对着天空笑的开朗女孩。她在三十岁的到来前查出了癌症第三期,这也许是最老套的剧情,也是最遭短评人抨击和诟病的一点。

林若君看过黄天乐的日记,日记里的黄天乐是那么快乐开朗,对比着自己眼下痛苦百般的状态,她不甘地质问黄天乐:“你有没有试过眼泪流过脸颊,经过下巴,流进心上那种感觉。你一直活得这么没心没肺是不是从来都不知道眼泪的味道和伤心的感觉。”但其实,癌症晚期时日无多的黄天乐又怎么会不清楚伤心难过害怕无助的感觉……

黄天乐说:“我们没有办法改变即将发生的事情,我们可以改变的是对待这些事情的态度。”虽然那句话很old school,但的确我们都不知道意外和明天,谁会先到来。所以对于没有把握的事情,就按照心里更喜欢的模式去做吧,不要再害怕结果的好坏。

拥有的人才会害怕失去,而能够舍弃拥有的一切从零开始的人才能拥有更多。黄天乐深知自己时日无多,她便变得无所畏惧了,连明天都有可能会被剥夺的人,那么面对生活,她还有什么可害怕的呢?她开始辞掉工作,开始写自己的传记,开始计划第一次出国旅行……导演一定是张国荣的忠实粉丝,她给了黄天乐“日落巴黎”的梦想,黄天乐在重病前决定了一场巴黎的朝圣之旅。这些其实也是林若君内心最渴望实现的事情,黄天乐替她先做了。林若君追随着黄天乐的脚步也来到了巴黎,她们在铁塔下相遇,像是各自遇见了另一个自己。

电影最后定格在两人相遇的画面,在张国荣的歌声中悄悄落幕。

-----------------------------------------------

这是今年第二部(第一部是《一念无明》)让我在电影院哭成泪人的电影,大概从电影1/4我就开始不断掉眼泪,直到电影的波浪高潮把我推向泣不成声的崩溃点。20岁以后的日子里我很少会哭,除了感动的事情,哪怕再难过的时刻,也大多是憋在心口上难以启齿的苦闷,那些简易的烦恼和没完没了的繁琐问题都被我很快地自我消化掉。我有一个认识了快十年的学姐,我还记得她曾经说过我自从出国以后就把自己铸造的好坚强哦,我二十岁那一个夜晚她送我的礼物是一个无声的拥抱。那个深刻的感受和情感我会记一辈子。我是很硬朗,可是我也很害怕“感同身受”的事物去触碰我埋藏心底的软肋,我最害怕的话,不是“你是个独立独行的怪人”,而是“其实我们都一样,你不用害怕孤单。”这样一句话,足以让我心底防线和筑起的高墙崩塌毁灭。我还需要独自前往风雨里闯,像一个大人,我还不可以在这个时刻软弱。但其实也真的不是超人,真的会有忍不住的时候,所以看这个电影的时候哭了将近一个半小时,直到看完回宿舍写下这个影评。

这些年,阐述“30岁人生”的女性电影越来越多,三十岁的沈佳宜永远都会是柯景腾的最爱,三十岁的林真心还能够和真爱徐太宇相遇,三十岁的李安生只能抱着林七月的孩子独自坚强……三十岁的林若君,在日落巴黎,遇见三十岁的黄天乐,遇见世界上另一个自己,那一个“曾经想象却又没有勇气去成为的自己”。

希望在我29+1的那一年,我还是可以很开心地鼓起勇气跟自己说:“不如,我们试着从零开始?”

 6 ) 女人30,是一战还是一站?

2017年,我整整30岁。

在30岁的这一年,我结了婚,换了一个城市生活。像是又一次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许多的事情,从零开始。我不得不去适应一个新的生活方式,不得不去了解新城市的人,找新的朋友。

我无法单纯地总结这一切,到底是好还是坏?起码有一种状况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新的环境与状态之中,我从来不敢有一丝偷懒。总想在这一段路的起跑线上,可以走的多一点。也想着,付出全部的努力把要做的事都做好。

生了孩子的朋友跟我说,得趁早生孩子,过了30岁,身体会大不如前。创业的朋友跟我说,多赚钱见世面,是女人的安全感。出门倒垃圾都在盛装下楼的朋友告诉我,漂亮才是女人的第一生产力。

这些我全部都认同,又觉得全部都空洞。

30岁女人的矛盾,大抵都如此。

还有一个月过30岁生日的林若君,也陷入在同样的矛盾之中。每天早上都一百个不想上班,却又不得不早早地起床、化妆、选衣服、赶车,开会。结束这一切,和朋友们吃饭,收喜帖,被人问什么结婚。认识十多年的朋友变的没什么话聊。在深夜打个电话给在出差的男朋友,只是换来很累,早点睡的只言片语。

好吧,既然生活这么无聊。那就努力工作吧。

工作的回报果然高于其它一切付出,30岁的林若君升职成了总监。接管了超级厉害的女老板依琳的接力棒,不得不像依琳一样,每天早上要最早一个来办公室、最后一个离开。因为公司钥匙在林若君手上。小姑娘们穿着吊带吃着红豆沙吹着十几度的空调,热情似火。坐在办公室的林若君却围着围巾、喝着热的姜枣茶。

依琳跟林若君说,每30年,是土星的一个周期,这代表你的人生会发生很多变化和考验。

这个说法是真的。

客户的刁难、男朋友的不冷不热、家人生病。住的好好的房子,被房东通知一周内就得搬出去。一向认为自己独立坚强的林若君,面对于这些考验,根本应付不过来。她问大家,你们有过这样的体验吗?没来由的就哭了起来,眼泪顺着脸一直流。

我说,当然有啊。哭几乎是我人生中最能让自己暂时解脱的方式了。

可是,解脱也不能解决当下林若君的问题。分手、父亲去世、辞职。在什么都想做好的30岁,却突然像一脚踩空了楼梯一样,一切失去了控制。亲情、爱情、友情、事业,一个都没有守住。这个时候的痛苦、无奈 、不甘,并不是哭能释放的。

和林若君同年同月同日生的黄天乐,也在面临着她的这个土星周期。

同样是30岁,跟林若君比起来,黄天乐要“惨”的多。她很小就失去的父母,从20岁到30岁,一直在一间小小的唱片店上班。每个月赚的钱只够自己吃穿住,她长的一点也不漂亮,不会化妆,不会打扮,还长的很胖。

30岁的黄天乐,还是像个孩子一样。她的座右铭是:凡事笑一笑,自然没烦恼。即使拿到了乳腺癌的报告,她也没有哭。她只是做了一个决定,去完成一个梦想:她要独自去巴黎。

她在完成这个梦想前,已经做了很多准备。她家里的一面墙上,她用自己的相片拼贴了一个埃菲尔铁塔,张国荣的《日落巴黎》是最她喜欢的音乐电影。黄天乐还有一个自传式的日记,里面记下来这些年来,她所有的快乐的事情。

终于有一天,30岁的林若君和30岁的黄天乐,在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相遇。

你是不是很想知道,接下来的故事。

其实,我上面的说的林若君和黄天乐,是一部电影的两个人物,这个电影叫《29+1》。如果我们非要延续剧情的话,我想,你我大概是林若君又是黄天乐吧。

电影中,正经历第二个土星周期的成功女老板依琳说,现在你们经历的一切,都是选择造成的,重要的是,你愿不愿接受你的选择所造成的代价,以及,你在每一次选择时,有没有用百分之一百的心思去做好它。

我在游泳的时候,认识了另一个62岁的阿姨。

她说她从60岁时开始学游泳,用了两年时间,才终于算是学会。最开始学的时候,家人反对、同龄人讽刺,和一群孩子在池子里扑腾,自然也免不了被围观。不过,都不用在乎。她说,重要的是我自己愿意这么做。

她说,天天跳广场舞也好,我来学游泳也好,看起来不同,活法也一样,只是选择各异。不要把某个年纪是就应该是某种状态当作一种常态。

同样的30岁,林若君、黄天乐、还有我。看似都应该被划到一个范畴里面去,事实上,我们的人生大不相同。或者说,我总是穿梭在她们二人之间。我做起事也激进如林若君,偷起懒来,也是一个黄天乐。成天都盼着着我的日落巴黎的梦想快点实现。有时候,我也会迷惑,我到底是林若君还是黄天乐。

前段时间,在网上抄过一首小诗:

有人22岁就毕业了,但等了五年才找到稳定的工作!

有人25岁就当上CEO,却在50岁去世。 也有人迟到50岁才当上CEO,然后活到90岁。 有人单身,同时也有人已婚。

奥巴马55岁就退休,川普70岁才开始当总统。

世上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发展时区。 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 也有人看似走在你身后, 但其实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有自己的步程。 不用嫉妒或嘲笑他们。 他们都在自己的时区里,你也是!

生命就是等待正确的行动时机。 所以,放轻松。 你没有落后。 你没有领先。 在你自己的时区里,一切安排都准时。

所有关于特定年纪的判断,似乎都不是正确的。每一个认为30岁的女人应该如何如何的时候,无疑是在给自己一个枷锁。忘记年纪的焦虑,或许才真正是这个土星周期最应该有的变化。

曾经以为,30岁,将是人生一战。事实证明,它只不过是人生的一站。

 短评

意外的惊喜呢!30而立,其实说的仍然是找到自己的人生,做自己的事,独立自主。连我这么一个男人都能感觉到这种快节奏都市生活的寂寞、焦虑和压力,更何况女生们。而且周秀娜这演技竟然出奇的棒,泪点太到位。三星半,感觉是今年的一部算是小亮点的港片。PS:女生30岁没被摸过胸真的很可怜吗?7.3

7分钟前
  • 巴喆
  • 还行

好的女性电影是拍给所有性别的人看的。

9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推荐

好几场戏都很棒,细腻、真诚。原来不止我一个人的生活如此苍白无力,原来审视起来它还值得被讲述…但黄天乐的答案说服不了我。

13分钟前
  • 方舒逸
  • 还行

周秀娜戏里29岁失去父亲,戏外30岁在TVB演女N号;郑欣宜戏里29岁罹患癌症,戏外20岁失去母亲沈殿霞还可以这么开心地大笑着生活下去。最动人的是两人相逢一刻。爱、失去与勇敢面对不再困惑的三十岁,让两个女孩一夜长大。

17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真不该对香港电影抱任何期望的。这部片子告诉我们,要是你一直不减肥不打扮,到了30岁,你的胸可能只被乳腺科的医生摸过。

20分钟前
  • 谢谢不用谢
  • 还行

即使离奔3还有距离,即使是男生:但对刚走上人生拐点的我,这个故事却能如此感同身受,数度想在影院里大哭:天乐部分有点弱,但欣宜回忆妈妈(理解为肥姐)、Leslie还有黄家驹让人动容。若君的故事,会让人感叹一个演员能遇上好角色有多么的重要。我爱彭秀慧,更爱认真表演、朴实无华的周秀娜。

24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能明白郑欣宜的角色对于林若君的心境转变甚至是电影的主题表达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但这条线仍不大喜欢。更满意前半段剧情,那些失落和迷茫的段落,尤其是周秀娜的表演看着非常舒服自然,后半段较俗,关于释怀的部分说服力不足,或者说有点理想化,不过片尾响起《由零开始》时机很对,有感动的力量。

28分钟前
  • LeungChanXXX
  • 还行

3.5。感同身受,但难称多妙。美图秀秀式美学,最后解决冲突落位于鸡汤,把作品的格局限定于此。好的方面是对节奏收放自如的掌控,对几场时空错位戏码的精巧设计和周秀娜令人信服的表演。时代符号的运用不显掉价,因为布满了亲身经历的温情细节。

33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风风火火的都市白领女性在奔三的门槛坐了下来,慢慢品味人生。香港近年难得有诚意的生活小品,散发着老歌老电影的气息。哥哥的《日落巴黎》和结尾那首“由零开始”都让我分外想念...

3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周秀娜很厉害啊,完全拎起整个片,表演自然轻快、不落痕迹,为她加一星。郑欣宜的角色性格略失真,但表演上也没有尴尬硬伤。相形之下国内一众小花尤其是杨颖请扔到焚化炉好吗。

37分钟前
  • 露pp~外星人
  • 力荐

没有郑欣宜这个片子会更好

38分钟前
  • 梦工厂大爷
  • 还行

为什么影视剧中的胖子一定要开开心心,为什么影视剧中的绝症患者一定要坚强乐观,让得了绝症的、三十岁还没有过恋爱或性生活、只能请求唯一男性好友摸自己胸的肥胖女性做乐观派代表,太残忍了吧。

41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Around30的女性物语。一开头工作日的描述简直太写实,开头就透着让人喜欢的气息。周秀娜的演技、故事的节奏、几首恰如其分的剧中曲都大大提升好感。看完满脑子《早班火车》循环中

43分钟前
  • 云吞老丸子
  • 推荐

前半部分真是做的不错,有点举重若轻,却也让人印象深刻,录像带带入的黄天乐那个故事转折其实也不错,但随后的故事就变得有点整体尴尬和若即若离了。黄天乐始终是一个活在日记本里的人物,缺乏直接交流,因此所谓陌生人之间的那种影响淡了。所以,美丽的林若君和乐天的黄天乐,你来选的话,你选谁?

47分钟前
  • 方枪枪
  • 还行

粤语版,话剧改编,几乎看不到话剧踪影,成功的影像化改编。由两个30岁女性的“两生花”扩展成三十而立的大龄女青年的生活层面,内心戏有十足的演绎,能够触及观众的共鸣。但两个女性的形象比较偏执的标签化,导演用以掩饰话剧痕迹的技法也颇多,包括台词方面显得陈词滥调。

48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应该是舞台剧基础的原因,竟然算是近期看的比较惊喜的小众港片,关注的话题也很女性,估计女观众会更有共鸣吧。周秀娜表现也很好,意外发现她竟然会演戏。相对来讲郑欣宜条线略弱,个别部分比较形式,整体还不错。

5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抱著女性電影的心態去看,尤其是主題和自己那麼相關,但是觀眾卻多次出戲,因為太過單一,太過表面。開場的節奏還算吸引,但到了三分之一開始看到導演的貪心,甚麼都想說,偏說不好30歲的女生是甚麼。

55分钟前
  • Peekmon
  • 较差

还是太标签化了,好像女人不是事业奋斗型,就是乐天傻乐型,这还是出自一个女导演之手,对自我认识的衍化还停留在10几年前,可惜了。。PS:周秀娜不错,有望来年金像奖拿个提名。

59分钟前
  • 爬行隧道
  • 还行

三十而立的“立”,说的不是性格独立不依靠别人、不是建立社会属性(事业、婚姻..)标签的堡垒、不是站经济基础上的独立,而是成为一个不需依赖工作物质伴侣社交来证明/逃避与自己独处时的不知所措、清晰坦诚而完整的自己。不管三十前后,幸运银幕内外的我们都懂了,而多少人终生也不懂/害怕成为自己。

1小时前
  • 力荐

女观众都在哭,哭完却不知道获得了什么,毕竟没有一种答案是普适的。郑欣宜就是《失控的正向思考》里的典型案例,连绷着脖子往上看的姿势都相同。愿你扛得下所有的现实,捱得了真正的苦也享得了真正的福。

1小时前
  • Rhodesia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