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语言

HD中字

主演:海洛依丝·戈多,卡迈勒·阿德里,理查德·舍瓦利尔,柔伊·布鲁诺,克里斯蒂安·格雷戈里,杰西卡·埃里克森,Marie Ruchat,杰里米·赞帕蒂,丹尼尔·路德维格,吉诺·西科诺尔菲,伊莎贝尔·卡尔博诺,阿兰·布拉特,斯特凡纳·科林,布鲁诺·阿莱格尔,亚历山大·帕伊塔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法语年份:2014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再见语言 剧照 NO.1再见语言 剧照 NO.2再见语言 剧照 NO.3再见语言 剧照 NO.4再见语言 剧照 NO.5再见语言 剧照 NO.6再见语言 剧照 NO.13再见语言 剧照 NO.14再见语言 剧照 NO.15再见语言 剧照 NO.16再见语言 剧照 NO.17再见语言 剧照 NO.18再见语言 剧照 NO.19再见语言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b格一斑

影片32分钟处,男主说:
I remember studying the Laurent-Schwarz-Dirac curve.
Infinite in every point except for one which is zero.
The two greatest inventions, infinity and zero.
我记得学过的洛朗-施瓦茨-狄拉克曲线——
除了在一点的值为零外其他任何点的值都为无穷(大)。
两个伟大的发明:无穷和零。

疙瘩儿你确定你木搞错?应该是“除了在一点的值为无穷大外其他任何点的值都为零”吧?

狄拉克是英国大理论物理学家,与前辈牛顿和后生霍金一样,都是剑桥卢卡斯教席的教授。以他名字命名的令所有物理学家拍手称快而令所有数学家抓耳挠腮的所谓δ-函数具有如下简单性质:
δ(x)=无穷大,如果x=0;δ(x)=0,如果x不等于0

洛朗·施瓦茨是法国数学家,菲尔兹奖获得者,他将之前被数学家拒之门外的这一类病态函数用分布理论给出了严格的定义。

好吧,这是全片俺窥得的唯一有把握说俺知道他在说什么的一块斑(尽管貌似他说错了细节,但无妨他想表达的意思)。



最后给个他自己写的影片大纲吧(imdb用的也是这个,大概别人也写不出来):
http://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2217926517/

告别语言

梗概

想法很简单
一个已婚女人与一个单身男人相遇
他们相爱,他们争吵,拳头相向
一条狗游走于城乡之间
季节更替
男人与女人重逢
狗发现自己在他们两者之间
彼融于此
此融于彼
但他们是三个
前夫砸碎所有东西
第二部电影开始
与第一部一样
但从我们变成隐喻的人类角度来看
它们不同
这一部在狗吠
和一个婴儿的哭声中结束


(看到“有关键情节透露”,俺乐了:您倒是给俺透一个啊!)

 2 ) 戒电影的电影

在法国看电影十多年,第一次碰到有人电影还未过半就退场的。

再见语言,叫再见电影才对吧。可以用来戒电影的电影。

肢解画面,破锣配乐,不如不要3D的3D(产生斗鸡眼效果的3D,只能单眼看,或是两个眼睛看到不同的画面),底片坏掉那样的色彩。都解构完了,可毕竟不是60年代了,还以破坏为乐,有破而无立。

宁愿相信再高深的道理都能用平实的形式表达出来,何必炫技,更何况还谈不上炫技。大师玩扮猪吃老虎,虽然还有人捧场,终究降格。

p.s. 纯个人感受,看完头疼欲裂。忙了一天,特地去的提前首映场。片子连片尾字幕都不好好出,搞得机器卡带似的,就黑幕了,大家习惯性要等片尾字幕都结束再走,等了5分钟,没有继续字幕,也不亮灯,观众只好手机照明,摸索出去。

 3 ) 《再见语言》截图与台词










———————————————————————————————————————————




































 4 ) 消解在双关语游戏里的3D文本

或许再没人愿意花精力去读解和阐释《再见语言》中堆砌的凌乱影像,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实验电影,故事剧情,别指望有;表达内容,想猜就猜;3D视觉,刺瞎双眼。换做别的导演,这么恣意表达艺术观念,注定要被骂死;换做别的场合,左右眼分置两个重叠镜像,估计要被观众奋起抗议。可这里是戛纳电影节的首映式,戈达尔是还在世的最顶级电影大师,人们眼球被重叠3D伤害并摘下眼镜后,竟又激动的全场鼓掌。然后,纷纷自嘲着“装逼遭雷劈”,将最高赞誉献给戈达尔。

83岁的戈达尔并没有出现在戛纳,《再见语言》里四个不知名甚至过目既忘的演员,在照相点那呆了几分钟,出乎意料的告诉大家这不知道他们在干嘛的实验电影是“有剧本的”,然后就匆匆离开,成为电影节上第一个没有新闻发布会的竞赛片。
  
可即便有发布会,即便大神驾到,媒体记者们又能提出怎样的问题呢?“你究竟想说什么?”,这样的问题,十有八九会被老头子以其最擅长的无意义双关语敷衍弹回,就像他在50年前的电视纪录片《当代电影制片人》中做过的那样。那是1963年的法国东南部小城安纳西,被问及与其已然疏远了的家人关系时,刚成名的导演回答:“戈达尔一家就像狐狸的一家(Il y a des Godards comme il y a des renards)。”像戈达尔在儿时常在家中玩的恼人游戏,他用文字游戏转变着问题实质,“Godard”(戈达尔)和“renard”(狐狸)谐音,采访者和观众无法从中得到任何确定的正反面意义。

源自莎士比亚的遁词,抑或双关语,是戈达尔对待语言的一贯态度,也是屡屡呈现于其标志性跳接镜头里的宣言式声响。作为新片题旨的“再见语言”,虽然在极度抽象的实验中瓦解着一切语义,却也继续着那些费解的遁词游戏。

游戏的场景,在戈达尔长大的瑞士沃州莱芒湖(日内瓦湖)畔的小城尼翁——场刊上国籍已归为瑞士的他,也回到湖畔安度晚年。游戏的谜题,在俄国作家索尔仁尼琴与文学调查实验、法律欺诈事实与法律否认自身暴力属性、民主刚果首都金沙萨与刚果河湾、无限和零这两个伟大发明等多对诡异的喻体间呈现,而两对男女在寥寥数笔的室内和湖畔表演中,又提出“要孩子还是要狗?”、“可能制造一个非洲概念吗?”等多个无法回答的问题。

已婚女人和单身男人,相爱、争吵、打架,狗儿流浪于城镇和乡野之间,季节更替,男人女人再见面,狗儿似乎成了他们中一员并且能说话了,第二部电影开始,一切周而复始,从经过多层隐喻的人类,直至狗吠和婴儿啼哭结束——这是戈达尔给出的“剧情简介”。在拍摄完成这么一个“剧本”后,他又以华贵的古装,请出曾于1816年,在他居所附近写出《西庸的囚徒》之英国诗人拜伦,“关于革命的愉快讨论,朋友们的好机会”,英语也笨拙的玩耍起法语的双关游戏。

他拥抱却又破坏着新世纪的3D技术。这并非戈达尔第一次使用3D拍摄电影,2012年,他就曾与格林纳威和佩拉一道,为当年的欧洲文化之都葡萄牙北部小城吉马良斯,拍摄了合集《3X3D》,以彻底抽象的视觉符号,以及旧电影素材和散文朗读,表现数码独裁带来的三个灾难。这一次在《再见语言》中,3D更彻底成了破坏性力量,开头不久,他就简单粗暴的在一个黑屏上,将“2D”两个字书写在平面,而将用两台佳能5D MarkⅡ制造出的“3D”浮现在偌大的影厅正中。接下来的时间中,那些在变形中被拉到眼前的船头、狗鼻子、人脸,都是以这两台“无敌兔”完成的。他恣意的将画面颠来倒去,用完全失真的色彩填充景物,甚至以左右眼重影的3D影像极其不悦的去刺激观众感官。

曾适用于《阿凡达》的那句赞美“不看3D就等于没看”,也同样适用于戈达尔的这部实验电影。眼睛烧焦、震耳欲聋、极其不和谐的碎片,Twitter上面这些换做其他电影都理应是批评的词藻,到了电影大神这儿,就成了顶礼膜拜的褒义词,“在他一贯的独裁框架内,大师以3D介质再一次解放了电影图像,也同样让电影死亡”,有评论模仿着戈达尔模棱两可的双关宣言。
 
这位大艺术家晚年的《再见语言》,或许可以让我们将其在艺术各领域中进行某种横向比较。譬如音乐领域,以实验噪音颠覆传统听觉美学甚至科学的John Zorn;譬如绘画领域,那个在“70岁时追求7岁孩童画画境界”的西班牙天才毕加索。那么,如若戈达尔非就返老还童,拿影像素材当橡皮泥随意拼接,观众们又表现出怎样的回应态度呢?无论装逼膜拜还是反智批评,都又是一段段可以消解在大师遁词游戏里的字母而已。

 5 ) Enemy of Narrative Films and 3D Technology

I have to disagree with all kinds of short descriptions that tell us about the story in this film--because there is simply no story, or to say, everybody sees a different story. Different from his early films in which we can still figure out fragments of narration, Goodbye to Languages completely jumps out of the limitation of films.

Godard is definitely the enemy of films. He tries to ruin everything that contributes to the pleasure of film viewing experience. 3D technology, which is normally used to create spectaculars and viewing excitement, turns to something that creates discomfort and anxiety. The most innovative shot, I believe, is when Godard make two shots overlap: close one eye, you see the woman; close the other eye, you see the man. With the use of 3D, Godard pushes cubism further--now you can see the well-rounded angles of not only an object, but the entire space.

At the end where he shows all the big names his films refer to, this 84-year-old man can not be seen as a crazy person who is just being crazy, but someone who knows a lot, thinks a lot, and expresses a lot.

 6 ) 颠覆3D

《再见语言》是今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中的神片,神到看完电影所有人都一边发愣一边鼓掌,一边绞尽脑汁地打着影评的腹稿,却怎么也想不出该如何评价这部姑且可以被称之为“电影”的作品。想来想去,徒劳无获,只得从嘴边气若游丝般地吐出几个字:大师就是大师。

从严格意义上说,《再见语言》是一部实验影像,无奈戈达尔档次太高,随便拍一个短片就是戛纳级别的。这位83岁的老导演在先锋的道路上狂奔了数十载,以至于近几年他的每一个新动作都会成为现象级的事件。对于媒体们来说,还能有什么比坐在电影院里看一场戈达尔的新作更能提升逼格的?就算睡七十分钟又何妨,电影结束睡醒了,照样能赶上鼓掌口哨的致意时间。于是,《再见语言》的戛纳首映变成了一场争位抢座的酣战,导致开场前半小时,能容纳2300人的卢米埃尔影厅就坐得满满当当。

在影片宣传手册上,戈达尔倒是相当认真地手写了电影梗概:想法很简单,一位已婚妇女和一位单身男人相遇。他们恋爱,争吵,流泪。一只在小镇与城市间游荡的狗。四季轮回,男人和女人再度相遇,狗也出现在他们身边。它者合一,一又化为它者,他们是三个人。前夫砸碎了所有,第二部电影开始了,和第一部一样,却又不尽然。我们从人类的故事过度到隐喻,并由狗的吠叫和婴儿的啼哭结束。

不过,并不要指望这个意识流梗概能帮助你读懂电影,《再见语言》玩的还是戈达尔最擅长的抽象游戏,这位一向拒观众于千里之外的导演再一次彻底决绝地打破了电影语言的规则,在3D技术的帮助下,影像愈加光怪陆离:倾斜颠倒的镜头、过度曝光和失焦、多次出现的画面重叠、不稳定的音量、字幕的有意缺失……几乎所有损害观影体验的招数,《再见语言》都用了一遍。全裸的男女、街边的座椅、奔走的狗(这只出镜率极高的狗真的是戈达尔自己的宠物)、远洋游轮、浴缸里的血……不关联的意向相互拼接,“像外太空的编码”一样令人费解。毫无感情的画外音勾勒出冷峻与漠然,在死亡来临前的氛围中,一种对政治与现实的厌恶感缓慢地升腾起来。

《再见语言》的游戏性中,沉淀着晦涩绝望的哲学思考,用电影中的话来说,这本身就是一次“充满文学性的探寻”。电影像一部章节小说,被分为“自然”和“隐喻”两个部分,主要的画外音对白也都是来自戈达尔私人藏书中“名人名言”。或许是尼古拉•德•斯塔埃色彩浓烈的抽象画给予了戈达尔灵感;或许是雨中朦胧的玻璃窗让他发现了莫奈般的瞬间;又或许是被小说家莫里斯•布朗肖的反叙事理论所吸引,电影用掷地有声的“Adieu”和破碎图像向结构主义所限定的语言概念告别,转而投身用不同的图像实验打造出一套独立的话语体系。电影中“自由的男人”和“已婚的妇女”让人想起戈达尔拍摄于1966年的《男性、女性》。经过五十多年的时间,对马克思可口可乐时代的具象讨论变成了形而上的哲学探求,戈达尔的语气也变得愈发女性主义。

早先被问起如何看到3D技术的时候,戈达尔毫不掩饰自己的鄙夷。但在《再见语言》中,成就他的却是这项“白痴的技术”。两部佳能5D2使他能够在银幕上实现文字的叠加,亦能用自带的重映展现女性周旋的纠结。视觉奇效打造的戈达尔式迷梦,更是完全颠覆了人们对于“3D必是大片”的认知。

原载于2014.6月刊《电影世界》

 短评

把这部病态的“实验电影”作为我对他的第一次接触是个极其错误的决定,希望后面补他的片不会这么倒胃口。不要问我为什么不敢打分,没逼,认命。

7分钟前
  • Ocap
  • 还行

将其在艺术各领域进行横向比较。音乐是实验噪音的John Zorn;绘画是“70岁时追求7岁孩童画画境界”的西班牙天才毕加索。那么,如若戈达尔非就返老还童,拿影像素材当橡皮泥随意拼接,观众们又表现出怎样的回应态度呢?无论装逼膜拜还是反智批评,都又是一段段可以消解在大师遁词游戏里的字母而已。

12分钟前
  • seamouse
  • 力荐

支持老人家们出门溜达的时候多拍拍家附近就好=3=。小狗帅,继续等3D。

17分钟前
  • sonoko
  • 力荐

84岁的电影大师让-吕克·戈达尔的新片,即便看不懂睡大觉也要授予戛纳评审团大奖的高逼格神作。本片穷尽了让观众不适的视听手段:不关联的意象拼接,歪斜颠倒过曝失焦变色重叠摇晃多帧率混搭的影像,不同声道音量不稳风格迥异的声音,故意留白的字幕...内容方面,解构主义存在主义左派思想明显。(9.0/10)

21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它很烂啊。”“说什么呢!这可是戈达尔拍的。”

26分钟前
  • 克隆加v239203
  • 还行

八十余年戈达尔,欲活愈老愈深欲,隐居瑞士于底心,疯言智语夺影帝。

27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还行

抱歉,我是掐着大腿看完的,管他是不是戈达尔,我就是不喜欢这种过于先锋的实验电影,反正我是看不懂,也没这能力从中提取一些什么,也活该自己明明逼格不够,还要坚持看,连云里雾里都算不上,一个小时看下来还感觉怪累,怪难受的。

31分钟前
  • Ron Chan
  • 还行

柴可夫斯基《斯拉夫进行曲》是主调,似可作剪辑点…bigger足够,看后面一串附录名单就晓得:康拉德、弗洛伊德、保罗·瓦莱里、德里达、福克纳、米什莱、阿尔托、谷克多、巴丢、布朗肖、雨果、帕兰、米耶维、维庸、普鲁斯特、阿波利奈尔、达利耶塞克、福楼拜、贝克特、萨特…

35分钟前
  • 大炎
  • 推荐

的确“再见语言”,因为已将声画分离做到最极致;不惟如此,声量的忽高忽低、左右眼的博弈、镜头的倾斜动荡、突如其来的实验噪音、文本和视效的戏谑与拼贴,无不在挑战观众的五官与认知,甚至调动知识结构,这才是烧脑片!

39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70分钟的电影,15分钟看完。电影拍的先锋,也要看的先锋,就是这么任性!

41分钟前
  • 幸运儿与脱身术
  • 较差

大师这是要告诉我们:好电影不仅应该告别叙事,也应该告别语言。据说3D版,两只眼睛会看到不同的画面,我脑补了一下,瞬间便醉了。没什么说的,牛逼到顶。

42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我打算先把蔬菜送回家,一会儿回来看下一部电影。

47分钟前
  • Mona Lishark
  • 还行

80岁的法国大爷,每一个镜头都在对观众说:“你们些个白痴。”打上五颗星,说明我真的没看懂。

49分钟前
  • PureSucker
  • 力荐

我是真的抱着虔诚的心来看这部电影,真的在用力捕捉,真的想知道他在拍什么,由于逼格太高,结果我是真的看不懂。

53分钟前
  • 银河漫游记
  • 还行

戈达尔永远是最先锋、最勇敢的导演,电影形式很像他的《新浪潮》,但戈达尔给了它更加现代化的外观,其内核仍然是古典与现代之争,语言是否真实?从古希腊到现代欧盟,从赫拉克利特到拜伦,哲学化的思想统筹了影像,文字、声音、图像究竟哪种载体更加真实,倾斜失真的画面如同修辞承载思考

55分钟前
  • 幽灵不会哭
  • 力荐

That's how you spell "fuck you audience" in a cinematic language.

58分钟前
  • SingLesinger
  • 较差

这才是真正的【不看3D等于没看】

59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两颗星星送给左右两只眼需要分开看的牛逼创举。

1小时前
  • 弗朗索瓦张。
  • 较差

电影始于疙瘩儿,电影止于疙瘩儿,电影死于疙瘩儿。电影中的新浪潮,电影中的印象派。疙瘩儿八十从心所欲而逾矩,而今得个休歇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撺掇家犬夺影帝

1小时前
  • 丁一
  • 还行

2D看了一遍,调成3D看了一遍,关掉声音再看,我不清楚哪样最好。电影的一切叙事手段都具有欺骗性,戈达尔将声音、影像和叙事分离开来,拆解电影,让你看到它们各自的功能,重新思考电影的本质,看到影像的另一种可能性,它不像电影,是因为它的数字感,它是犀利的富有诗意的实验影像。★★★★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