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杀手2015

HD

主演:艾米莉·布朗特,本尼西奥·德尔·托罗,乔什·布洛林,维克多·加博,乔·博恩瑟,丹尼尔·卡卢亚,杰弗里·多诺万,劳尔·特鲁希洛,胡里奥·赛迪罗,汉克·罗杰森,马克斯米利亚诺·赫尔南德斯,艾伦·D·柏温,迪兰·科宁,马修·佩奇,约翰·彼得·贝尔纳多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5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边境杀手2015 剧照 NO.1边境杀手2015 剧照 NO.2边境杀手2015 剧照 NO.3边境杀手2015 剧照 NO.4边境杀手2015 剧照 NO.5边境杀手2015 剧照 NO.6边境杀手2015 剧照 NO.13边境杀手2015 剧照 NO.14边境杀手2015 剧照 NO.15边境杀手2015 剧照 NO.16边境杀手2015 剧照 NO.17边境杀手2015 剧照 NO.18边境杀手2015 剧照 NO.19边境杀手2015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边境杀手2015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美国与墨西哥的边界有一块灰色地带,那里是毒贩和杀手们的天堂,他们在此交易火并,完全视法律为无物。凯特(艾米莉·布朗特 Emily Blunt 饰)是联邦调查局的探员,心里怀揣着惩奸除恶的正义理想,她来到此地,加入了联邦政府特种部队,成为了马特(乔什·布洛林 Josh Brolin 饰)的部下。  亚历桑德罗(本尼西奥·德尔·托罗 Benicio Del Toro 饰)是曾经卧底在毒枭身边的前任特工,马特找到了他,希望经验丰富的他能够成为行动小组的战略顾问,然而亲历过地狱的亚历桑德罗完全不按常理出牌,他的所作所为时常刺激着凯特脆弱而又敏感的神经。随着调查的深入,死亡的气息笼罩着行动组内的每一个人,一次又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凯特的三观开始发生动摇。美国女人那些特立独行的猪亲爱的第二季蓟城风流月光照耀如常松花江上公主的品格真心话大冒险2012大陆版黑镜第二季僵尸世界大战一切安好飞天女郎结婚的秘密日常警事西游伏妖篇粤语非礼勿视2陕辣香辣绞刑架海军罪案调查处第六季寂静夜我们关系的基础知识狼2021律政英雄2001一起来看流星雨动画版东之伊甸剧场版1:伊甸之王私人诊所第一季西游·伏妖篇大牌筵席至激杀人犯绝命毒师 第三季圣诞遇到爱五台山儿女英雄传扬帆远航大湾区2024新年音乐会一路上有你浮生一日赌城煞星

 长篇影评

 1 ) 法外之地 正邪无存——美国电影《边境杀手》与禁毒战争

原载于《 看电影·午夜场》2016年第3期,限于杂志社规定的篇幅,总觉得没有说透,颇为意犹未尽:

2015年5月—9月,加拿大法裔导演德尼•维尔纳夫指导的美国电影《边境杀手》,先后在法国戛纳电影节和美国公映。这部成本3000万美元的电影赢得满堂喝彩,获得了第68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摄影提名,并在全球席卷了8000万美元的票房。英国最畅销的电影杂志《帝国》甚至将其列入年度十佳电影。从题材与情节看,其似乎是犯罪片或动作片,实际上却有着更为宏大的叙事背景——美国的禁毒战争。

我为利刃 你为棋子

在历史上,美国与墨西哥不乏龃龉,亦有过战争。墨西哥政府不再“妄想”后,毒品却再次使美墨边境成为敏感地区。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开启“禁毒战争”,重点打击拉丁美洲国家的毒枭。之所以称为“战争”,而不是简单的打击犯罪行动,不仅因为有美国情报部门和美军的直接干涉与援助,还因为其地域范围横跨国际、洲际,时间范围更是持续至今仍没有结束。

《边境杀手》虚构了美国禁毒战争中的片段:在亚利桑那州钱德勒的突袭行动后,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特种武器与战术部队(SWAT,亦称“霹雳”小组)的女特工“凯特•梅瑟”被上司调往美国国防部与中央情报局(CIA)特别行动组构建的特遣队,协同打击美墨边境的贩毒组织。期间,她结识了身份不明的“顾问”,实为执行暗杀任务的前墨西哥检察官“亚历杭德罗”。最终,在美军“三角洲”特种部队的参与下,特遣队捣毁了美墨边境的运毒地道。“亚历杭德罗”以刺杀行动完成了复仇,美国政府也实现了整肃边境秩序的目的。“梅瑟”却惊恐而悲哀地发现,在禁毒行动中,自己不过是政府利用的“棋子”。

CIA与FBI都是美国的情报系统。总体来说,CIA主要对外,FBI则隶属于与CIA平级的司法部,主要对内,但亦有权调查境外事务。CIA局长也是美国情报委员会主席,负责协调全国13个情报机构的工作,其中包括FBI,但只能协调而无权指挥。CIA没有在美国国内的执法权,除非行动中有其他具备国内执法权机构的人员参加。在电影中,CIA不得不拉上FBI的“梅瑟”,以获得在美墨边境突袭运毒地道行动的执法权。“梅瑟”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棋子”。

对集权国家的观众来说,政府强制权力大的氛围,会让他们觉得电影中CIA的行为是一种多余。而在美国这样的法治国家,当政府需要行使强制权力时,“程序正义”却是必须遵守的原则,哪怕经过了变相利用,而沦为形式。

在钱德勒的突袭行动中,美国联邦调查局女特工“梅瑟”,手持M4A1式5.56毫米卡宾枪潜入匪徒的巢穴。

美国车队前往墨西哥提取毒枭,墨西哥联邦警察为其护航,“福特”式警用卡车上架设有M249“米尼米”式5.56毫米通用机枪。

精锐武器 内藏杀机

缉毒作战是低烈度武装冲突,因此《边境杀手》中装备的看点也就成了各种轻武器与民用车辆。各种重型武器与车辆,例如美军M1025“悍马”式突击车、M923式军用卡车,以及加拿大制造的“灰熊”轮式通用装甲运兵车,都只以“惊鸿一瞥”的方式出现。

在电影中,男女主角似乎都更青睐奥地利格洛克公司的产品。“梅瑟”的个人自卫武器是“格洛克”19式9毫米手枪,“亚历杭德罗”配备“格洛克”17式9毫米手枪。或许是为了保证一枪毙命,在杀死毒枭“福斯托•阿拉尔孔”与其一家妻小时,他改用了德国“黑克勒—科赫”Mk 23式11.43毫米手枪,并装有消音器。在片中,墨西哥贩毒武装还装备了比利时FN 57N式5.7毫米手枪、瑞士“西格绍尔”P226 DAK式9毫米手枪与意大利“贝雷塔”92FS式9毫米手枪。

在钱德勒突袭行动中,美国FBI狙击手使用“雷明顿”700 PSS式7.62狙击步枪,装备“利奥波德”Mk 4式瞄准镜。警匪冲突中常见的霰弹枪,在片中却很稀罕,只有匪徒使用过一支银色的“莫斯贝格”590式“水手”型12号泵动霰弹枪。美国执法人员、“三角洲”特种部队与墨西哥联邦警察都广泛装备美国M4A1式5.56毫米卡宾枪,美军使用的型号多装备EOTech式全息瞄准具或战术握把。“梅瑟”的上司“马特•格雷弗”使用的M4A1是丹尼尔防御公司生产的特殊型号,装有Mk 18式战术导轨护手。

美国车队提取毒枭“吉列尔莫”的片段极为精彩,节奏紧张而流畅,快捷而精确。五辆黑色“雪佛兰”运动型多用途汽车如行云流水一般,车距几乎不变,仿佛绑在一起,高速往返美墨两国。负责接应与掩护的墨西哥联邦警察,装备美国M4A1与“柯尔特”Model 933式5.56毫米卡宾枪,“福特”式警用卡车上架设有M249“米尼米”式5.56毫米通用机枪。

在返程的交通堵塞中,墨西哥贩毒武装愚蠢地试图抢夺人质,却迅速遭到歼灭。“亚历杭德罗”最初使用MP5A3式9毫米冲锋枪,后来又穿帮地换成了MP5SD3。美军“三角洲”特种兵使用了德国G36C式5.56毫米突击步枪与M4 MOE CQBR(室内近战机匣)式突击步枪,后者是气枪,因而是纯粹的道具。墨西哥毒贩使用的枪械包括德国MP5A3式9毫米冲锋枪、美国M76式9毫米冲锋枪与俄制AKMSU式7.62毫米短突击步枪。其均为短小的自动枪械,适于隐藏在狭窄空间,片中在车内使用,符合战术规范。墨西哥联邦警察中的毒贩内应,使用俄制AK-103式7.62毫米突击步枪。

突袭运毒地道的战斗片段伊始,在无限的夕阳下,美军武装人员戴着装有夜视仪的头盔,手持突击步枪,以剪影的轮廓没入黑暗的地平线,一派临阵的绝美与静谧的肃杀。没有雄壮的音乐,没有激战中的大呼小叫,镜头进入夜视仪视角后,战斗只剩密集的枪声与无线电中冷静的信息传递,似乎每个人都成了精确的杀戮机器,尽显特种作战的冷峻气质。

在押送毒枭返程的交通堵塞中,美国车队遭到墨西哥贩毒集团袭击,“亚历杭德罗”手持MP5SD3式9毫米冲锋枪。实际上,这是个穿帮的镜头,因为之前他手中的武器是MP5A3。

美国中央情报局武装人员与“三角洲”特种部队准备突袭美墨边境的运毒地道,残阳似血,兵如幽灵。

“亚历杭德罗”手持装有消音器的“黑克勒—科赫”Mk 23式11.43毫米手枪,逐一射杀毒枭“阿拉尔孔”及其全家。

法有所短 杀有所长

片尾,“亚历杭德罗”打死手持俄制AKMS式7.62毫米短突击步枪的保镖,潜入了毒枭“阿拉尔孔”的庄园。他曾是墨西哥的检察官,“阿拉尔孔”曾砍掉了他妻子的头,将他女儿扔进硫酸桶。复仇之际,他毫不客气地射杀了毒枭的全家。或许有观众期待男主角“人性爆发”,放弃复仇或放过毒枭的妻小,但导演显然选择“冷酷到底”。“原谅”是权利而非义务,怀着灭门之恨,坚持复仇或放弃复仇都是人性,但要求必须放弃复仇则是没人性。

最终,男主角达成了复仇目的,美国政府除掉了无法无天的墨西哥毒枭,整肃了边境治安。同时,美国政府也扶植了新的毒枭,统一了美墨边境毒品贸易的乱象。只有怀揣着法治理想的“梅瑟”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却不得不在男主角的逼迫下签署了免责声明。她从钱德勒突袭行动归来时,观众或许还以为她已经是老练的干将,却没想到在边境的惨烈杀戮与政府的阴谋中,她只不过还是个未经污染的“白莲花”。实际上,有秩序的环境中才可能存在“法治”。美墨边境的隔离墙内才有法治,隔离墙外的法外之地,只有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作为女主角,“梅瑟”的形象逐渐变得天真、幼稚、脆弱与无助。因而观众中的部分女权主义者就将这部电影打上了“直男癌”的标签。这种“女权癌”式的上纲上线,完全无视现实。有人讲道理才能谈女权,在无政府状态的混乱下,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是雄性的理性、冷酷、残忍、杀戮与嗜血,而不是白日梦般的批判与空喊。

从尼克松开启“禁毒战争”以来,美国已经投入1万亿美元,将4500万涉案人员关进监狱。然而,胜利却依旧茫然,似乎比“反恐战争”更遥遥无期。归根到底,是因为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毒品消费国。毒品从墨西哥流入美国,枪械从美国流入墨西哥,非法进入墨西哥的枪械有90%来自美国。19世纪的墨西哥总统迪亚斯曾这样哀叹墨西哥的不幸:“离上帝太远,离美国太近。”贩毒集团横行,枪杀法官、检察官、警察局局长、市长,甚至警察也参与毒品与枪械的走私,墨西哥政府束手无策。电影中,裸尸被吊在桥上的镜头绝非虚构,而是墨西哥的日常。有人天真地以为美军越境进入墨西哥消灭毒贩就能解决问题,殊不知这样唯一能造成的结果就是美军撤离后,再产生一批新的毒贩。与其陷入无边的泥潭,还不如扶植能统一局面的毒枭,再对其进行控制,反而能整肃边境的乱象。能解决这种问题的,并不是评判正邪的法治理想,而是强制力与杀戮。一如电影的片名《Sicario》,在西班牙语中,其意思为“职业杀手”。

 2 ) 《边境杀手》电影化叙事研究

一.影片概况
     《边境杀手》是一部2015年上映的警匪动作题材影片,由加拿大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导演,编剧泰勒·谢里丹,著名摄影师罗杰·迪金斯掌镜,主演艾米莉·布朗特,本尼西奥·德尔·托罗,乔什·布洛林,影片获得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摄影提名,以及第68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提名。
  二.主创介绍
  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是近年来好莱坞最炙手可热的作者型商业电影导演之一,其作品《焦土之城》、《宿敌》、《囚徒》、《边境杀手》、《降临》等均受到影迷热捧,2017年新作《银翼杀手2049》更因其在科幻商业电影类型中置入的深厚人文气质以及一贯的缓慢节奏而备受关注。编剧泰勒·谢里丹在《边境杀手》之后接连创作了《赴汤蹈火》和《猎凶风河谷》,形成其关注美国现代社会之外的荒蛮地域的“美国边境三部曲”。摄影师罗杰·迪金斯被称为奥斯卡最佳摄影奖的无冕之王,擅长细腻微妙的影调处理,通过剪影、航拍等方式刻画人物、烘托氛围。
   三.片段分析
  1.影片第24分钟-30分钟缉毒车队深入华瑞兹市一段的航拍镜头分析
  华瑞兹是美墨边境一座毒品泛滥的城市,是南美毒品进入美国境内的港口。城内盘踞着数支从事毒品交易的团伙势力,持续的武装冲突使这座罪恶之城处于法律真空状态,而主人公一行人的目的就是深入这座城市,将一名重要线人押送到美国境内。这是女主人公凯特第一次直面缉毒一线,押送任务中缉毒队伍人员组成并不正规,上级马特、亚历桑德罗等人对毒贩实施非人道的处理方式,这些都冲击到女主人公的法律意识和道德底线。
  针对上述剧情需要,摄影师罗杰迪金斯对这一段落的拍摄采用了大开大合的镜头设计,从视角上来看,分量最重的是在车内拍摄的凯特视角部分,这是整个段落的主轴,摄影师用中近景时刻关注凯特的表情与动作,让观众与主人公一同感知险恶丑陋的边境现实对内心秩序形成的强大冲击。除此之外,摄影师还用车外机位摇、跟等方式表现华瑞兹市民的生活状态,并时刻让铁链一般的缉毒车队出现在华瑞兹的街景中,营造表面平静下危机四伏的强大张力。除了这两种较为常规的拍法,摄影师罗杰迪金斯还大量运用了气势恢宏的航拍镜头来创造氛围、推动叙事。
  段落开始的航拍镜头从美国境内的小镇出发,在浑厚低沉的配乐中缓缓向前推进,在航拍镜头强大的表现力下,美墨边境的不毛之地直扑人心.这是与建立在钢筋混凝土地基上的现代文明社会截然不同的荒蛮之地,沙漠上稀疏的荆棘绿植,令人刺痛感十足.连续航拍的剪辑时刻保持着低沉有力的节奏感以及几何构图的形式感,从沙地,到富人区城市,跨越边界,再到贫民山区,灰压压一片贫民窟的住宅区,更是令人透不过气。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影片第26分钟处的一个航拍镜头,镜头从下方在公路上飞驰的车队上方向左前方拉开,车队在画面右下方变得越来越小,而巨大的城市区域重重地压在画面左上方,这种悬殊的大小对比给观众造成冷峻压抑的观影体验,并与整个段落的节奏铺排和悬念营造契合一致。
  2.影片第82-89分钟缉毒队趁夜色出发突击运毒地道一段的夜景场面分析
  这是发生在影片后三分之二处的一段重头戏,讲述缉毒队获得情报,对贩毒团伙所在的地道进行突击收网。维伦纽瓦与罗杰迪金斯在设计本段落时采用了极为风格化的视听设计,即采用极其写实的方式处理夜景场面,在低照度的情况下不使用任何戏剧性的人工照明效果。
本段落从黄昏时分的荒野雷雨开始,给整个段落定下肃杀的情绪基调。缉毒队在地道附近整理装备的时候,黄昏的“magic hour”即将结束,随后一前一后两队特种兵缓步出画,背景是黑幕降临前最后一抹淡淡的晚霞,所有人物都采用剪影的方式进行拍摄,这些黑影渐渐隐没到画面下方浓郁的黑暗中。摄影师通过这种极为独特的画面处理将“恶魔潜行”的观感准确地传达给了观众。
  进入夜景场面后,罗杰迪金斯并未采用常规的夜景打光方法进行拍摄,而是保持场景的真实黑暗状态,采用模拟人物主观视角的红外成像摄影机、夜视摄影机进行拍摄,甚至对黑暗场景进行直接拍摄。罗杰迪金斯在访谈中表示,“这场戏做好莱坞传统的那种月光照明毫无意义,既然是完全黑暗的情况下,如果观众看得见角色,那故事里的角色怎么会看不见彼此呢?”除了追求真实带来的极强的临场感,这种极端化的摄影处理还进一步完成了电影的风格化表意。
随着情节的推进,主角一行人趁着夜幕摸到了地道入口,队长下达了武器解禁的口令。从此入洞,凶险无比,队员可自行判断处理。镜头中,洞口透着幽蓝色的天际,打头阵的是亚历桑德罗,他右手持冲锋枪,左手从腿上拔出一把军刀,人却从未停止前进,当身体从镜头中心移动到左侧时,逆光只看到一柄短刀的剪影在画面中心。紧接着镜头切到女主角的主观红外成像视角,镜头跟着地上亚历桑德罗留下的脚印缓缓前进,同时听到前方传来搏斗的声音。镜头继续向前推进,观众跟随女主角的视野,看到地道内两个守卫已经被割喉,倒地身亡。这种处理方式延续了之前营造的凝重冷峻的气氛,避过了千篇一律的动作戏份,反而以一种极具真实感和代入感的方式令观众对发生在黑暗地道中的死斗充满想象,带给了观众无法言表的冲击力。
3.从影片第108分钟-第115分钟的结尾片段看全片“沉默”主题的表达
《边境杀手》的故事本身并不复杂,无非就是涉世未深的FBI女探员在正义感的驱使下卷入非常规的跨国缉毒行动,法外制裁、黑金交易、相互利用等等肮脏现实,冲击并摧毁了她的理想主义和传统正义观。凯特这一人物设计与经典影片《沉默的羔羊》中朱迪福斯特饰演的女探员史塔玲十分相似,但人物发展走向却截然相反。
《沉默的羔羊》中,史塔玲也是一个脆弱又坚韧的菜鸟探员形象,被上司推到食人魔汉尼拔面前,调查连环杀人犯水牛比尔。面对凶险的环境和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史塔玲得到了汉尼拔的帮助,在抓捕水牛比尔的同时也打开了自己童年的心结,得到FBI内部嘉奖,完成了正向的成长转变,最终从沉默中走出。而《边境杀手》中的女探员凯特则与之相反,她被上司从绑架案调查推到缉毒战线,成为老奸巨猾的组长马特与一心报仇的杀手亚历桑德罗共同利用的一颗棋子,其存在的意义只是为肮脏的缉毒任务获得一个合法的身份。而这个过程中,她以往的行事原则,道德准则,被完全打破而不再适用。她的理想主义受到第一次冲击,她也试图否认排斥,企图利用惯常的正义法律程序去缉拿嫌犯,不但无济于事还反而遭致危险。最终,凯特不得不在亚历桑德罗提供的法律文书上签字,结束了她无果的反抗,最终在沉默中迷失、挣扎、破碎。
香港电影《阿嫂》中曾讲述过一个关于两只羊的故事。有两只羊分别掉进了狼群,第一只羊为了在血雨腥风的狼群中生存下来,它改变了自己,让自己比狼更加凶狠;而第二只羊不愿意改变自己善良正直的本性,同样是为了求得生存,它改变了狼群。但是在现实中,大多数人既没有能力改变别人,也没有足够的勇气改变自己,沉默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3 ) 身处边境,何去何从

        不知道“边境杀手”这个译名是谁取的,非常好,准确地点明了影片的关键。“边境”表面指美国与墨西哥之间的交界地带,是影片故事发生的地点;实则指法治与暴力之间的交界处,这是影片深层探讨的主题。
       普通的影视剧里主角都会戴上光环,一路开外挂,披荆斩棘,人挡杀人,佛挡杀佛。《边境杀手》里的梅瑟没有享受到这样的待遇,影片故事梅瑟从头到尾都在打酱油,被人当棋子一样利用,结尾还摧毁一下三观。
       影片以一场绑架案的营救开场,结果发现没有人质,却有因为毒枭争斗而惨死的一群人的尸体。而且这次行动中梅瑟还有两名兄弟牺牲了。为了将犯下如此罪行的人绳之以法,给死去的兄弟讨回公道,梅瑟自愿深入一线,加入专案小组。注意,讨回公道和报仇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随着剧情的进一步发展,观众和梅瑟一起越来越了解到事情的不对劲,首先在运送毒贩吉尔莫的途中,专案小组在有平民的地方与一些墨西哥武装分子交火。接着是专案小组为了引蛇出洞,故意制造事端,将迪亚兹的银行帐户全部冻结,最后是梅瑟发现真相,专案小组找她来,并不是让她参与破案,而是利用她作为方便自由行动的通行证。这时就会明白当初不选雷吉是因为他是法律高材生,对专案小组不利,而专案小组的目的也不是将罪犯绳之以法,而是要恢复麦德林秩序,将贩毒组织压制在政府的可控范围。
       得知真相的梅瑟眼泪掉下来,三观完全被震碎,影片可以清楚地看到梅瑟的精神是如何一步一步崩溃的,事态的发展跟梅瑟想得完全不一样。梅瑟的想法是找到证据,起诉罪犯,走正常的法律程序,但梅瑟的想法在复杂凶险的边境之地并没有太大的可行性。
       梅瑟信仰的是法治与正义,与之相对的是亚历桑德罗,他信仰的是以暴制暴,马特是为了建立麦德林秩序,而亚历桑德罗是他达成这一目标的刽子手,亚历桑德罗的目的就是复仇,杀掉杀害自己妻女的人。
       亚历桑德罗这个人物是很耐人寻味的,他可怜可恨又可怕,在他与终极大Boss对决时,他以牙还牙地让大Boss眼睁睁地看见他杀死了自己的妻儿。镜头画面为对称构图,意寓此刻的亚历桑德罗与大毒枭是一样的,他为了消灭恶魔不惜把自己也变成了恶魔。他可恶地利用梅瑟,嘲笑梅瑟维护法治的理想,用生命威胁梅瑟作假证,但他也不是一个完全冷血嗜血的人,在运送吉尔莫与墨西哥武装分子交火时,他起初并不想杀他们,而在大Boss家里,他也放过了那个无辜的女佣。
       讽刺的是,影片在高潮处揭露亚历桑德罗曾是一名律师,他从法律的捍卫者变成了完全蔑视法律的私刑者复仇者。从他个人的转变,他与梅瑟的对立,都表明了法治与以暴制暴的对立与斗争,而他个人的转变是否说明了法治在穷凶极恶的边境地带其实是鞭长莫及的呢?
       影片中以梅瑟的屈服表明暴力压过了法治,但影片显然不是在歌颂以暴制暴,影片的态度和梅瑟的处境是一样的。梅瑟最后放下了举向亚历桑德罗的枪,表明她依然坚守底线,没有变成私刑者,影片依然认同法治。影片的内涵其实也是纠结的,它一方面愤恨私刑与暴力,但又对法治的无能感到无奈。影片最关心最同情的是那片利益战火下的焦土。
       虽然第二条故事线占据的篇幅很小,但是影片确实是双线叙事。第一条就是梅瑟与专案小组的行动过程,另一条线是墨西哥警察西尔维奥的生活,作为警察却帮助毒贩运毒,这是令人发指的,可却也能理解,因为他是乱世中挣扎求生的小人物,他也是迫不得已的。另一方面,他又是个慈爱的父亲。
        影片多次强调家庭,尤其是孩子,毒枭迪亚兹出场时,后景是他的孩子在游泳,亚历桑德罗遇到前同事问候了他的妻子与孩子,马特在隧道完成任务后也问了队友的妻儿的情况,对决大Boss,依然表现的是他与妻儿共享晚餐的场景。影片通过不断的强调,向观众传达了一个观念:无论是毒贩,运毒警察,还是来剿灭毒贩的专案小组,大家都是有家庭的人(除梅瑟),都爱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可为了利益,大Boss残忍地杀害了亚历桑德罗的妻女,亚历桑德罗为了复仇也杀了他全家,在复仇的过程中,又使运毒警察家破人亡。影片悲伤地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相互迫害的悲剧,悲悯地注视着那片战火纷飞的边境之地,由衷地呼吁它停止杀戮,因而影片才会以墨西哥儿童足球场上的枪声作为结束。

 4 ) 皇帝的新衣

我就搞不明白豆瓣上的装逼犯们了。听音乐的时候对那些有着特别好的演唱技巧的歌手嗤之以鼻,说音乐的信仰和态度才是最重要的,糙点都没关系。看电影的时候又因为拍摄手法和背景音乐把一部片子推崇为神作,卧槽这么小学生的故事和剧本都没关系么?拍摄和配乐是还不错,可是真的能称得上惊艳么?这到底是电影还是MV?拍摄和配乐都只能是加分项,故事和内核才是最重要的啊同学们啊!说到黑暗的内核,这片子应该是我看过的最没意义的黑暗主题片子了,全程剧情为了黑而黑,女主的作用就是充当正义的代表全程目击,喝迷糊差点被坏人上了就是她对剧情的全部贡献了,其他时间里没有她完全不影响剧情的发展。好吧我知道导演是维伦纽瓦,可是他真的什么都没穿啊!

 5 ) 旷野之上,群狼之争。

2015到九月份为止上映的这么多片子里,好片不少,但真正能让人眼前一亮的也就只有Sicario. 在北美电院上映一到三月是一些烂片dumping ground, 四到八月是五大公司画饼挣钱的暑期对战,而真正瞄准各大电影奖项,可以一争高下的片子一般都选择十月到十二月份拍档。纵观2015年剩下这四个月的各大强片,Sicario的开领先锋,为彼此的角逐占取了上风。

此片的上映是带着导演光环的。加拿大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三部曲,如果用颜色来形容-Prisoners是压抑的蓝,Enemy是迷茫的黄,Sicario是绝望的灰。丹尼斯片子的最大特色就是气氛,导演和摄影搭档Roger Deakins用不同寻常的镜头和陈述方式让观众体会到不敢呼吸,不敢闭眼的紧迫感。抛开了Prisoner过于铺垫和Enemy太过注重气氛渲染,Sicario继承了两者长处,让故事发展和气氛互补互助,融为一体,察觉不到刻意的边策,一切水到渠成。Deakins用从上而下俯视墨西哥的角度呈现了旷野中潜伏的危机,十五分钟进出墨西哥的桥段,从正面诠释墨西毒枭已不是秘密的凶残,在这样的土地上,规矩权限都不用再遵守,群狼混战,只有生死为输赢。

喜欢导演丹尼斯的原因是他对观众的信任。电影这个媒介如果将很多事情说的过度明白反而失去了观众自主想象的能力。片子Sicario给了观众一个大背景,墨西哥贩毒之争,一个接入点,EB的角色FBI地域刑警角色,一种情绪,身在其中却对任何事情都无法信任的焦躁,这之后的一切都只是观众自己的思考,就像EB角色涉入困惑的区域,观众也只能靠自己的双眼去找寻主题和原因。

墨西哥警察的副线巧妙在在片子结尾让主题得到升华。EB角色对真相的执着,想利用司法对所谓“坏人”施下的恶行审判,这是美国现实社会典型的正义主义,黑白之间并无灰。然而当迷雾一层层散开,真想如此尴尬不堪,等不到父亲回归在墨西哥踢着足球,听到枪声惊恐不堪回头的孩子,只不过是这荒野之争下的受害者罢了,美国的介入,冠冕堂皇的拯救计划更是让主角最初下定决心铲除毒害的意念更加可悲。与其说此片是anti-American, 更不如说其为truthful-American, The truth? America is not as glamorous and righteous as we want to believe.

演员方面,Emily Blunt一如既往的好,虽长了最温柔的眼睛却全身散发出一股硬气,真正让我惊艳到的是Benecio Del Toro的表现。Benecio在片子里的角色,话语不多却最吸引人,角色本身的神秘感加上最后的揭秘都给Benecio很多发展空间,这样一对比EB的角色过于单调,演技虽是无可挑剔但却少了一些角色上突破性的诠释。

看完此片又想起<真探>,真探第一季的完美和气氛都和此片很为相似,我在心里已经默默的把<真探>第二季烂剧情带给我的不愉快和记忆全部抹去,对,这片才是真探真正的后续。

原PO:http://www.mikasproject.com/blog1/2015/9/22/-sicario

 6 ) 为什么塞车戏是影史上最令人紧张的场景之一?

原文 | How Denis Villeneuve Made the Gridlock Scene in \'Sicario\' Unbearably Tense 文 | V Renee 译 | Dora Tan 校 | Solemn

故事的戏剧性来源于紧张的气氛,而构建这种紧张则依赖于故事的结构性。

丹尼 · 维勒纳夫导演的《边境杀手》中大塞车,是影史上最令人紧张的场景之一。

在这场戏中,FBI 探员凯特(Kate Macer)连同政府特遣部队的车队押送毒贩,穿过毒枭控制的墨西哥边境小镇。

到底是什么让这场戏使人神经如此紧绷呢?

电影播客 CineFix 在视频中逐帧拆解场景。

我们也做了一个一览图表,这样导演怎样构建场景就一目了然了。

《边境杀手》中紧张的塞车戏是怎么拍的

构建紧张焦灼的场景并不是只有一种办法,但是一些具体的因素是需要被具体考量的,因为这里面其实都是人体生理学的运用。

时间

制造紧张的感觉全靠你给你的观众施加一些压力,同时又让他们在内心忐忑中产生各种期待,而创造这种压力的条件完全基于时间。

这样就需要你谋划一下怎样设置这些障碍,包括逐步构建紧张感所花的时间,并且让紧张感在贯穿这个场景的过程中有起有伏。

起伏跌宕

《边境杀手》中的塞车戏足足有 13 分钟,确实有点长。

但这场戏却不让人厌烦、能紧紧地抓住观众,正是因为它的波澜起伏。

换句话说,这场戏的紧张程度并不是一路直线加强的,而是带间隙的有增有减,因此观众无法准确预期接下来什么时候有新的悬念被揭开。

或许,当特遣部队转移到墨西哥监狱之后,或者之后跨越边境回到美国的时候,观众们能稍稍喘口气,但一旦镜头移到车窗外大塞车的场景,难得放松的机会就瞬间没有了。

高潮(payoff)

我应该叫它们高潮么?塞车的这场戏里其实全是高潮,但是紧张的程度又变换莫化。

比如剧情高潮的这一部分吧,在塞车戏的末尾,双方的对峙达到顶点,毒贩之一试图拿枪,但被特遣部队扫射成了筛子。

然后这并不是最终的高潮, 而这恰好就是维勒纳夫真正展示其大师技巧的地方。

对峙中的互射铲除了敌人的威胁,这标志着特遣部队外部冲突的高潮。但是,凯特探员还有一个内部冲突没有解决——从道义的角度他们的所做所为是对还是错。

她悚惶地目睹着光天化日之下车流之中的枪战,并问道 “我们他妈的在干啥?”

然而与此同时一个毒贩从车后偷袭她,她还击干掉了对方。她声嘶力竭的咒骂让内部冲突达到高潮。

至此她的内部冲突其实也解决了,她的问题其实就是她想要寻找的答案。

以下是 CineFix 做的信息图表,我们把这 13 分钟每一个场景都抽离并展示出来。在这个时间轴上你能看到维勒纳夫是如何构建这个无比紧张的场景的。

《边境杀手》的张力变化一览图

 短评

莫怪那些裝逼文青搞不懂這片怎麼能與聶隱娘齊坐金棕梠了,全片意象隱喻於畫面的伏流之中。"暴力執法"說穿了只是劇情引子,畫面真正帶出的是女主角無所不被侷限的視覺(會議室,車窗,夜市鏡,山洞)與巨大廣角鏡(空拍,衛星圖)的對比,型塑出"視而不見才是美德"的尖銳觀點。著實厲害!

5分钟前
  • 焚紙樓
  • 推荐

已经沦陷于维纶纽瓦的魅力里!镜头和BGM屌屌的!运送囚犯的过程竟然能拍得这么精彩!但是故事开头的case和后面有些脱节,想讲一男一女两个边境杀手的故事,但是关系却扭得不够紧,相比起来囚徒的剧本还是工整得多。

8分钟前
  • L'automne
  • 推荐

一直在等维伦纽瓦走到这一步,即搞出一部技术层面无可挑剔的烂片,终于等到了耶~

11分钟前
  • 喷子
  • 较差

和导演的前作都一样,剧本上选择了一个不一样的切入点,打破了常规的观影经验,想法很不错,但并不代表可以带来更好的观影体验。几位主角的角色功能性很不一样,最后电影要讲的主题也是,最有力最聪明的反而是那个看似闲笔的墨西哥家庭,剧作算计的很聪明,突破常规,能不能爽是另一回事。★★★★

1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除了剧本稍弱外,其他环节都出色的令人惊讶,尤其是摄影和音乐!导演对氛围的控制也非常出色!只需一个好剧本,他就能上天啊~~(20160416北京电影节CBD万达9号全景声厅大银幕观影,此片音乐和音效非常出色,影院观影体会尤其深刻。我发现下面的绝大数提问或疑惑,看完「电影」后其实都能明白了)

19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一部看到一半发现换了主角的电影。维伦纽瓦延续了他在“宿敌”和“囚徒”的作者风格,把慢条斯理的惊悚炖得恰到火候。几处高空航拍镜头和敲打心脏的配乐都很抓人,可惜女武神没有发挥余地啊...

2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迪金斯的摄影吊炸天了,维伦纽瓦也是够硬。墨西哥边境运送囚犯那场戏稳进年度TOP3。

26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边境杀手》比较解构的地方是,或者比较像希区柯克《惊魂记》之处在于,从隧道(时空更迭,乃至人性突变)那一段以后,电影完全进入另一种疯狂的状态。时间从白天变成晚上,主角从女探员凯特变成男特工亚历桑德罗。缉毒也不再是重点,复仇成了必须完成的使命

31分钟前
  • 荒也
  • 推荐

被烂番茄92%的评分骗了,故事平淡而漫长,也并没有任何悬疑成分,动作也只是机关枪突突突,好后悔浪费了两个小时去看这个

33分钟前
  • Amberose
  • 还行

世界变成虎狼之地,平凡者如何生存,如何自洽。本来是奔着EB去的,以为又是那种重装女战士,但却不是,而是一个隐喻,代表着程序正义、道德、秩序。她始终在场,却无法参与,她旁观和焦虑,最终就是怀疑自身存在的意义。无人机的各种长镜震撼。两个男配(主?)气场强大。

34分钟前
  • 朗姐🌈
  • 推荐

我和睡意对抗的激烈程度比这故事的激烈程度激烈十倍

39分钟前
  • 笑点低
  • 较差

第一分钟就爱上的那种电影,硬核程度难以想象,年度最佳摄影、配乐、音效跑不了

42分钟前
  • 汽车大师
  • 力荐

节奏和视角控制这么精准的片居然有人说剧本差?你们是不是只认识一个摄影师啊?

43分钟前
  • 谋杀电视机
  • 力荐

Kate这个角色的无力感不知是否刻意为之,从头到尾一直云里雾里,使整片失去了流畅感...

44分钟前
  • 伪装的甘党
  • 还行

正义邪恶分不清了,我们跟着女主体验了一番心理斗争,最终选择了自己相信的“正义”。这个本子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没将女主塑造成无所不能的英雄,甚至有些弱化女主的功能。迪金斯的摄影存在感强大,每一个画面都稳健有力,这才是大师。

49分钟前
  • 帕拉
  • 推荐

维伦纽瓦+迪金斯,两人就足以让这部电影在视觉和氛围上令人称道了。从美国进入墨西哥的连续航拍太厉害了,直接想到了十二宫的Harris Savides!但总体不如《囚徒》,主要是可惜Emily Blunt这个线索式关键人物没有写好,感觉她一直在问“为什么”。。。

54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此片拥有废话最少的男主。预告有欺骗性,让你不知道谁戏份多(笑)。非常像零黑30,却缺少它的力度,在摄影和音乐加分的情况下比较奇怪。导演果然擅长处理暴力前的张力,让人如看恐怖片般喘不过气。几近白描的动作场面也是我的菜。可是总觉得哪里缺把力,可能是过场不够利落的缘故,耗节奏。

56分钟前
  • Rebel Scum
  • 推荐

#Cannes2015#故事情节上非常的主流和商业化,世道艰险难辨正邪的主题实在见得有点太多了。用慢节奏拍惊悚片依然还是维伦纽瓦的风格,可惜《囚徒》慢节奏里的心理戏全都被各种过场戏代替,虽说即便是过场戏在狄金斯凛冽的低光镜头,壮阔的大俯拍与曼妙的微焦之下美到让人窒息啊!隧道一段剪辑大赞!

57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还行

每一帧都屏息凝神,太tm吓人了...片头墨西哥运送囚犯戏份,拍得吊炸天。不过,看完后,一直深深沉浸在本尼大叔的双眸中不能自拔,好想被他睡啊...

58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推荐

这片如果变成真人就是一个冷峻漂亮有气质却有点心理疾病的孤僻汉子or妹子,差不多就是艾米丽布朗特和德尔托罗的合体,摄影屌炸天,配乐也非常赞,大气到让人数次窒息,动作剪辑没话说,地道里那场夜戏太牛逼了,虽然知道不可能#戛纳电影节#获奖,但回味几次都觉得实在是喜欢。

59分钟前
  • 伍德与夏洛蒂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