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未了

HD中字

主演:卡拉·埃莱哈尔德,爱德华·费尔南德斯,桑蒂·普雷戈,娜塔莉·波萨,路易斯·贝尔梅霍,费尔南多·巴尔维德,帕特里夏·洛佩斯·阿奈斯,英玛·奎瓦斯,卡洛斯·塞拉诺·克拉克,路易斯·扎赫拉,爱诺亚·萨娜塔玛蕊,米瑞亚·雷伊,路易斯·卡叶赫,达芬斯·巴尔杜兹,豪尔赫·安德鲁,佩普·托萨,丹妮·卢克,米克尔·伊格莱西亚斯,马尔滕·丹嫩贝格,卢卡·佩洛斯,阿尔弗雷多·维拉,亚历克斯·维拉赞,哈维尔·加里多·加西亚

类型:电影地区:西班牙语言:其它年份:2019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战争未了 剧照 NO.1战争未了 剧照 NO.2战争未了 剧照 NO.3战争未了 剧照 NO.4战争未了 剧照 NO.5战争未了 剧照 NO.6战争未了 剧照 NO.13战争未了 剧照 NO.14战争未了 剧照 NO.15战争未了 剧照 NO.16战争未了 剧照 NO.17战争未了 剧照 NO.18战争未了 剧照 NO.19战争未了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战争未了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西班牙1936年夏。著名作家米盖尔·德·乌纳穆诺决定公开支持有望肃清国家混乱局势的军事起义。 他即刻被共和党政府解雇,不再任萨拉曼卡大学校长。与此同时,弗朗哥将军设法将他的部队加入反叛阵线,并私下着手准备成为战争的总指挥。面对冲突带来的血腥,同事遭受的监禁,乌纳穆诺开始质疑起自己最初的立场与原则。弗朗哥将总部搬到萨拉曼卡并被任命为国家元首后,乌纳穆诺前往他的住处,提出了请求.....  上映日期(西班牙):2019年9月  2019年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官方选择(主竞赛单元)危险境地黑镜 第四季康熙大闹五台山月刊少女野崎君永不沉没的莫莉·布朗朋克武士摄影记者之死:阿根廷黑金政治秘密联络维京传奇:英灵神殿第二季我变成野兽的夜晚第三季玛丽亚凯莉天后再临世界巡回演唱会黑金打开一颗心爱上入殓师一脚定江山看不见的朋友 我的麻吉4個鬼末代福晋兄弟连第一季兜风伸冤记杀手之王粤语金田一少年事件簿N记录的地平线 第三季 圆桌崩坏伤疤的故事无名记忆欢迎来到谋杀镇第一季芭芭拉2012万物又灵云中落绣鞋风满楼2015神秘匹兹堡女孩的战地滑板课欧罗巴部落大追击幻城解忧杂货店(粤语版)城市猎人1993猎人天堂2谍网 第一季offer尽调局笑咏春海上有片红树林针脚药师寺凉子怪奇事件簿碰碰狐音乐电影:奇幻城嘉年华

 长篇影评

 1 ) 战争背景下的人性@撕扯

1935或36年西班牙内战,在两个阵营的中间,西班牙某所大学的教授夹在中间,最后选择发出自己的声音,一个战争背景下的故事,反映了战争对每个人的摧残,撕扯得让人感受到难受。

西班牙历史上处于欧洲非洲文化交集处,宗教战争锻炼了好战开朗热情的民族,因为对这个国家的兴趣看了这个片子,才知道他们的文明民主历程并不长,到内战结束推翻了佛朗哥的独裁统治,才在1977年进行民主选举。

战争未了,这世界并不太平,俄乌战争已经两个多月了,依旧持续,多少人生又将被撕裂!

 2 ) 观《战争未了》有感

看完了电影,我觉得有必要做一下观后感,理清一下自己的情绪。在观影的过程中,我主要有两种感受。一种是主人公无力的抗争,这也是电影,大部分时间在讲述的。作为一位姿势分子,作为在西班牙文坛享有盛誉的人,在真正能够决定国家前途的关键时刻,却显得十分无力。这种无力感脆弱感来的非常真实。 第2种是主人公最后的高光时刻,也就是面对长枪党军人的演讲。虽然演讲内容十分的格式化,没有新意,但也足够令人感动。,这个时候电影的主题就真正显现了,即表现知识分子的良心,即表现,笔杆子的力量。 然而回归到现实当中,情境却要复杂得多,电影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表现知识分子的高尚人格与良知。情绪渲染,也似乎倾向于认为知识分子的挣扎是对的。然而回归到现实当中,挣扎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各种主义,各种学派,各种思想吗?是但也不是。各种主义都是实现最终目的的手段。最终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正义,为了良知,为了生命。然而现实世界是非常残酷的,它并不是按照这样完整的一套按照知识分子设想的程序运行的。

 3 ) 战争末了

西班牙1936年夏。著名作家米盖尔·德·乌纳穆诺决定公开支持有望肃清国家混乱局势的军事起义。 他即刻被共和党政府解雇,不再任萨拉曼卡大学校长。与此同时,弗朗哥将军设法将他的部队加入反叛阵线,并私下着手准备成为战争的总指挥。面对冲突带来的血腥,同事遭受的监禁,乌纳穆诺开始质疑起自己最初的立场与原则。弗朗哥将总部搬到萨拉曼卡并被任命为国家元首后,乌纳穆诺前往他的住处,提出了请求.....

 4 ) 想到鲁迅

鲁迅所处的也正是乌纳穆诺的时代,一个要么服从弗朗哥,要么服从斯大林的时代。

他们都知道,弗朗哥有弗朗哥的问题,但是斯大林的问题却一点也不小。

在鲁迅写给朋友的信中,他说,如果革命胜利了, 自己最好的结果就是感恩涕零地穿着红背心去上海扫马路。他还对冯雪峰说,“你们来到时,我要逃亡,因首先要杀的恐怕是我。”冯连忙摇头摆手”那不会、那不会“,鲁迅大笑道”你太书生意气“。

纵使知道日后没有好下场, 鲁迅也没有停止反对正在施暴的当权者。

在斯大林的领导下批判弗朗哥, 或者是在弗朗哥的统治下咒骂斯大林,这都不困难。鲁迅的选择是谁当权反对谁,这要是没有几根硬骨头,怕是断断做不到的。

与他人不同的是,他并没有站在一派的立场上去反对另一派,而是站在弱者、公理和良知的角度,去反对压迫、奴役和不公正。

这就注定,像他这样的独立知识分子注定是要批判当权者的。

而对于这一点,毛主席最清楚。

1957年7月7日,毛泽东在上海中苏友好大厦接见上海科学、教育、艺术和工商界的代表人士。席间罗稷南问了毛泽东一个问题,“要是鲁迅今天还活着,他会怎么样?”

毛的回答语惊四座,“要么被关在牢里继续写他的,要么一句话也不说。”

这样就很好理解,为什么死着的鲁迅,才会是那个盟主和主将,才会是那个”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马列主义战士。

鲁迅的晚年还算有租界可以容身,但是乌纳穆诺却是已经下不得这艘贼船。所以他才会奋力高呼

Venceréis pero no convenceréis“(你们能让人屈服,却不能让心信服)。

真理是不能证明的,真理也不应该被证明,真理只在心中永存。

 5 ) 战争未了:丧钟为我们而鸣

战争未了:丧钟为我们而鸣

从个人角度来讲,我更偏好于称这部电影为一部“讲述战争”的片子而不是一部战争片。导演巧妙地通过作家米格尔的视角,为我们呈现了20世纪西班牙内战时期的故事与情景。值得高兴的是,他拥有极佳的叙事手段以致于作为一个对西班牙历史知之甚少的人,观看电影时仍感觉非常流畅。

整部电影围绕作家米格尔,或引用他自己的话,基督教徒,社会主义者,自由主义者,和共和党人米格尔,讲述了他立场转变的故事。共和党人最初支持军队起义,然而朋友被捕,亲戚朋友的压力使他质问自己的内心,从而发现真实的精神追求。电影的另一条主线是陆军参谋部内部,叛军首领弗朗哥如何逐步实现独裁。当导演选择用人物作为推动情节的主线工具时,这是一件及其有风险的事,因为他需要塑造出被观众接受且符合历史情境的形象。所幸,导演成功了。

这两个重要人物都极为“普通”,换句话说,他们是完整的。我们不需要完美的圣人,因为大家都知道,有血有肉,有优点有缺点的角色才会给观众带来亲切感,引起他们的共鸣。尽管米格尔是一名校长,著名的思想家,他仍在摸索所谓的正确之路,无论是这个国家的还是他自己的。从某种程度来说,他甚至是一个懦弱的人,因为他眼睁睁看着同僚被抓走而无能为力。这更加突出了他最后决意起身演讲的勇敢,那是坚信自己信仰而产生的无所畏惧与无懈可击。

除了内容,电影在视听方面的技术应用也是毋庸置疑的教科书。导演是一个运用色彩的专家,尤其是红色,绿色和黄色。在米格尔的花园里,梦里,大片的植物是翠绿色的;演讲时,教皇的帽子,舞台的帷幕是大红色的。这些颜色饱和度很高。教堂的墙和士兵的衣服是土黄色的,行军时的杂草更加枯黄,这些构成了整部电影的主色调。虽然是一部战争片,颜色却很柔和与温柔,契合米格尔“温柔”的反抗。

而灯光是另一重矛盾所在。所有室内的场景,导演都会安排一扇窗户,照进自然光。冷色调的自然光和暖色调的人造灯,构造了一副矛盾的画面,正如我们的主角内心。拍摄人物时,镜头集中在侧面描写,半阴影半光线昭示着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处“心事”,他们在自我冲突与重建。

这部电影在技术层面值得久久的回味与评鉴,然而就内容方面,它过多地聚焦于米格尔,导演希望通过这个角色反映整个时代的矛盾与冲突。事实是结合当代时事,无论是中国还是西班牙,“内乱”当头,“战争”(我更愿意在这里称为斗争)永远不会停止,丧钟永远为“我们”而鸣,他需要挖掘更深层次地东西来“说服”我们,而不是用教科书的转镜“征服”我们。

 6 ) 我看《战争未了》

今晚,看了2019年的西班牙电影《战争未了》。它获得了第43届西班牙戈雅奖最佳影片的提名。

每个人看电影都有目的。对于这部电影来说,我希望得到关于西班牙内战的历史普及。它的确做到了。导演同时展开了两条线索。一条是关于作家乌纳穆诺在内战中的摇摆与痛苦,另外一条是佛朗哥将军在军阀乱象中脱颖而出的过程。

乌纳穆诺是当年西班牙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曾差点获得诺贝尔奖。与海明威等外国人不同的是,这位大作家深谙西班牙历史和文化传统的错综复杂。这让他在“站队”时左右不决,但每次做出决定的时候,都满腔正义,高贵而凛然。这位西班牙的良心,最终被佛朗哥软禁而死。一位哲学家对此哀叹:“我担心我们的国家将进入可怕的沉默时代。”这个评语的重要性在于,它指明了:观点不重要(哪怕是错误的观点),重要的是人们能表达观点的社会氛围。我想,即使放在今天,警世恒言仍然有效。

很久之前,我对弗朗哥的理解是单向度的:一位右翼的、亲近法西斯的、杀人如麻的刽子手。但如果放在当时的情景下看,这可能是这位小个子军人的标签之一。在这部电影里,佛朗哥与乌纳穆诺有一场对话。乌抗议佛的右翼铁腕。佛则对乌说:“我们是仁慈的,至少允许他们死前忏悔,让他们有机会上天堂。可他们连这个机会都不给我们。”

有一种观点认为,西班牙内战本质是一场国际较量。各国各种势力都渗透其中。这一点,很像后来的朝鲜战争。只不过炮弹落在了西班牙土地上而已。从头到尾,即使在双方各自的内部,意识形态的争斗从没停止过。在战场上,双方则都表现出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概。内讧较少的一方——佛朗哥——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在这方面,看看海明威的论述就可以略见一斑。

电影的结尾,描述了乌纳穆诺一生的高光时刻。面对行纳粹礼的长枪党党徒们,他慷慨陈词,表现了一位知识分子的良心。如果在别的强国,臭老九被当场打倒,几乎是必然的。但电影忠实地再现了史实:在极端分子们掏枪行凶之际,恰恰是佛朗哥夫人伸出手,护送乌纳穆诺平安回到了家。尽管在此之后,他被软禁至死。

二战之后,佛朗哥政权并未随德意纳粹覆灭,而是一直执政到了20世纪70年代,并获得了国际的普遍承认。有着“非此即彼”思维的人们恐怕无法理解这个现象。既然无法理解,干脆就回避不提好了,全当没发生过。很多人,岁数很大了,历史认知还停留在中学课本——“老师说了,不是黑体字的不考”。夏虫不可语冰,就是这样造成的。

这部电影名字起的真好:战争未了。不知在其他国家,战争“了”了没有?

2020.4.22.

 短评

最近新出的几部电影资源以二战中的西班牙为背景题材的倒是挺多。此片主要讲述的是著名作家米【盖尔·德·乌纳穆诺】为国内局势与党政军阀【弗朗哥】抗争并奔走相告的故事,战争时期作家的笔端和思想能否对抗喊着“死亡万岁”口号的拥趸,结尾字幕告诉了答案。

6分钟前
  • 秀才Bui出门
  • 还行

今天抓了个教授

11分钟前
  • 东门
  • 推荐

“知识分子的软弱性”提的多了,仿佛已经成了一个很轻巧就能说出口的词组和一顶很容易就可以给一类人扣上的帽子,可是一个人经历的苦痛与挣扎,与历史一样,又岂是一个词组能够简单概括得了的?

12分钟前
  • 半糖冰茶
  • 推荐

文人左右摇摆的尴尬。喜欢在萨莫拉的争论和结尾的演讲。“既然沉默会被理解成默认,那我必须要发声了。”

15分钟前
  • III🌙
  • 推荐

没有主义才是活人

16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推荐

乱世之中,知识分子想要蜷缩在象牙塔里,以“莫谈国事”来泰然处之是不可能的

20分钟前
  • 晚安好运©️
  • 推荐

所谓“真正的知识分子”的尴尬,就在于一旦卷入政治,那么必然会在左派与右派之间两面不是人。

24分钟前
  • Matrix
  • 还行

身处动荡时代但没有亲历战争,要如何对环境进行一个准确的判断。作为人物传记,电影可能是属于慢热的,但历史变化的感觉逐渐涌现,变化也不是在一瞬间发生。

26分钟前
  • 外出偷狗
  • 推荐

很好。

30分钟前
  • Die Katze
  • 力荐

很好👌👍

34分钟前
  • Chat Noir
  • 力荐

知识分子用「思想和良知」对抗独裁,也是当下电影语境中「政治正确」。

38分钟前
  • 451½°F™
  • 还行

“Es el templo de inteligencia, es mi templo...”

41分钟前
  • Beatriz
  • 力荐

乌纳穆诺多么痛苦啊,从怀疑站到了怀疑的反面。不是信仰造就了殉道者,而是殉道者造就了信仰;幻想产生爱情,爱情又使幻想破灭。他的存在主义式的对二元论怀疑,最终使得他有勇气在大家都说好的时候说了不。他去世的那天应该是伤心的,因为他知道后面是一个独裁的弗朗哥的西班牙了,民族主义和斯大林主义都不是他要的。他想了半天,觉得生命就是这样在永恒的理性与欲望之间摆动,摇篮就是坟墓,死亡就是母亲,子宫就是西班牙。

43分钟前
  • 李卜克内西
  • 推荐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西班牙内战,为什么西班牙人会失去自由。大作家自诩看破世事的精英,抢先站出来支持叛变,结果眼睁睁看着西班牙滑向深渊,此时以勇敢著称的他再想发声已经晚了。没多久他就去世,想来是哀莫大于心死吧。

48分钟前
  • 江左
  • 推荐

爱国影片,拍得太好了。 对二次世界大战战前的西班牙内战,做了内部形势解析。5星推荐

49分钟前
  • bugz
  • 力荐

(总有一种导演已经息影的错觉。)很扎实平淡的传记题材,也算是观看质量尚可的历史补充片,了解了Unamuno更为后人尊敬的理由和其在亲法西斯派政变中勇敢发声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每个环节没有差错,但似乎也很难投入;尤其是他在和Franco之间的交手,本应作为全片高潮,却略显“雷声大雨点小”。

53分钟前
  • 基瑞尔
  • 还行

4.0。1.亚利桑德罗·阿曼巴导演新片,导演是个类型片高手,但殊途同归,几乎所有的影片都在探讨主角内心的持守和挣扎,即使这是一部真人真事改编。2.知其不可而为之,知识分子的彷徨、勇气和责任,政客不理解,普通百姓不理解,甚至于同类也不理解。3.你可以用武力征服,但不能让人心服口服。4.如果导演能拍一部佛朗哥,就更好了。

55分钟前
  • 假迷影真胖叔
  • 推荐

换旗高歌,延长乱世,胁迫政敌,树立标签,回溯宗教极端民粹,巩固个人崇拜;五千军费,来不及道歉,异见争吵直至落日,亡妻身边躺着的陌生人,我们没错因为敌人更糟,理性敌不过口号……文艺作品也许难以抵抗全球左右分裂趋势,稍显逆耳的作品在某些国度甚至无法存在,但至少还能在别国作品中看到相似的灵魂拷问

56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3.5。一部基于真实的西班牙历史,以及撰写过《生命的悲剧意识》的西班牙存在主义作家米格尔·德·乌纳穆诺在大环境里的电影。不知道是我对作家的滤镜还是他们特有的气质,即便是拿着手杖敲门,都优雅到极致。里面的配乐很棒,但史诗级的节奏都没有把坐在我旁边的日本小哥吵醒,他睡得太香了。

57分钟前
  • Salomé
  • 还行

阿梅纳瓦尔新作,获今年西班牙戈雅奖17项提名(5中,其余奖项几乎全是输给阿莫多瓦《痛苦与荣耀》)。影片温和而克制地讲述了西班牙内战时乌纳穆诺的痛苦彷徨与佛朗哥的上台历程,呈现了知识分子在政治纷争中的无力与挣扎,无论怎么发声,怎么站队,似乎都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又无法真正改变现实。最后的演讲激动人心(独臂独眼将军vs智慧殿堂祭司:“你们能让人屈服,却不能让心信服”)。影片布光和配色非常考究,还加入了青年时期恋爱的田园图景(略有超现实色彩的闪回)。多次复现的画面:远景广角镜头中的孤独一人,尽管饱含纠结与无奈,但总有一束束明亮而圣洁的光线照射进来。(8.8/10)

60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