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医道

已完结

主演:内详

类型:综艺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6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葛洪医道 剧照 NO.1

 长篇影评

 1 ) 大医精诚

b友:初识葛洪大名是在杜甫写给李白的诗里,“未就丹砂愧葛洪”。原以为就是一个炼丹术士,怎么这样被大诗人推崇?看了纪录片才知道他的伟大,学术界一般称葛洪是道教神仙理论的集大成者。致敬! 那么,什么缘由促使我看这部纪录片的呢?首先,神友家乡居南阳。南阳野生艾草有什么神奇之处呢? 南阳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气候温暖湿润、良好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这里成为野生艾草的产地。 相比普通地区的艾草,南阳野生艾草、叶片更宽、厚,根茎高大,黄酮含量高,精油出油率高,燃烧发热量大。香气浓郁,全身都可以入药! 其次,我一直不懂妈妈珍藏家里的艾绒有何用。

艾草可以做成足浴包,朋友前几天送了我一大袋足浴包泡脚用,《黄帝内经》记载,“寒气升,泡脚驱寒,消百病。” 对于湿气,最好的去除办法就是泡脚。 乾隆皇帝是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非常注重足部养生,泡脚时更是会加入中药。坚持“晨起三百步,晚间一盆汤”。我因为节约,泡完一包留着第二天晚上再泡,问了中医朋友:足浴包是不是可以泡两次脚,今天一次,明天继续接着用。回复:节约可以,我一般直接扔。没买过足浴包,一般是家里的过期药(特别提醒:市面上能买到的艾草,大多是陈艾,挥发油含量低,不适合煎汤泡浴)

再次,我跟深圳有一定的缘分,这里离罗浮山也挺近,曾老在罗浮山就论道过。 罗浮山四季常青,中草药1400多种。罗浮山也是道教名山,葛洪修行的地方,罗浮山很多道场、寺庙环境特别好。 葛洪跟罗浮山似乎有冥冥之中的缘分,广东药膳的盛行与他有关,平常老百姓的煲汤也是对葛洪的传承。23岁的葛洪第一次来罗浮山,他叔父是道士,妻子是道士,岳父也是道士,他自己也是道士。一家子都成了神仙;葛洪的师父郑隐教导葛洪一辈子的目标不是追名逐利,而是追求生命的真理 葛洪目睹战乱中的老人被旁边经过的2个道士不屑一顾,当时他的医术还不够高明,亲眼看到老人在自己面前死去,他意识到:自我修行又能如何?他想:修道之人还是要先用医术济世渡人,于是将游历转变为中医学习之旅

首先采用采药辨药的方式,直到今天学医人依旧保持这样的传统。和今天相比,1700年前的葛洪遇到的危险更多更大 西北有金芥茶,南方有金线莲。葛洪来广东的目的之一就是寻找石菖蒲,一般长在石缝里。

葛洪跟嵇康的后代嵇含是好朋友,朋友的含冤而死,让葛洪决定做三件事:山中修道,著书立说,医术惠及百姓。葛洪首先把他在民间收集到的各种秘方整理成一本书《玉函方》他第一次提出给百姓的药要方便、便宜。葛洪由儒入道,抱朴子的内外两篇分别是他的出世与入世思想,老子《道德经》里面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见素抱朴。 葛洪一面在罗浮山上著书立说、炼丹问道,一面为山上的村民义诊,这些生染怪病的村民骨节剧痛病状惨烈,大家都认为是苍天的诅咒,葛洪未曾见过这类疾病,他彻夜思考仍不得病因。他想起在岭南地区采药瘴气弥漫的情形,这种怪病会不会和这些状况有关,葛洪惊人的发现起红疹子的病人身上附着一种极为微小的虫子,热利于物不利于人,他开出令人大吃一惊的药方,用针把患者皮肤附着的虫子挑出来,将十片大蒜放入热灰后贴在病处,病人逐渐好转,葛洪医术高超的口碑不胫而走。这是世界最早关于恙虫病的记述,比美国医生帕姆在1878年的记载要早一千五百多年,葛洪把这些记录在《肘后备急方》,《肘后备急方》记载了最早的咽部异物剔除术,最早的疮痈引流术,最早的洗胃术,对于不能正常排便的病人用了最早的竹管道尿术。

当时的岭南因为有五岭阻隔,很多医生不愿意来此行医,葛洪就把北方的中药知识带到岭南,邓铁涛老头子也说葛洪开创了岭南医学的先河

我现在有点理解他们为什么隐居,都是乱世出来的大医,对生命孜孜不倦地探索,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你争我斗的阿修罗战场。因为真的很无聊,赢了又能怎么样。fo法的自在也是拿得起放得下,没有一定要怎么样,可入世也可出世,看机缘和使命。

他老婆是用艾灸的高手,葛洪传奇的后半生又该有怎样的故事?

葛洪曾自述相貌平平,不善于结交攀附,但鲍靓却在木讷的表现中看出葛洪真实的心性品德,他做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年长很多岁的葛洪(OS:我焯。。。这是嫁给白胡子老头啊。不过这种挺多的,基本都发生在医生讨老婆上)鲍姑在中医史上地位显赫,也是第一位有名有姓的女针灸学家。这对神仙眷侣常常在山上一起辨药采药,研习医术,充分利用罗浮山这座天然的中医药宝库为百姓治病,葛洪和鲍菇还在罗浮山脚下搭建茅草棚屋为百姓义诊(罗定昌的老婆好像也是因为他人特好,五十岁嫁给了八十岁的罗定昌)葛洪和鲍姑改善了传统的艾灸方式,采用隔姜灸、隔蒜灸等方法,他们还共同研究出99种灸方,其中20多种治疗急症的灸法,包括治疗猝死,中风,虫毒,尸厥,胸痛等等。这些灸法奠定了艾灸学的雏形。

有一天罗浮山的村子突然爆发瘟疫,他们先勘测环境,病原是被粪池污染的河水,他们先取罗浮山的山泉水给村民喝,再集中艾灸。 先肚子痛的就太仓穴14壮,手足冰冷的灸三阴交,转筋者灸涌泉六七壮,干呕的灸间使左右各7壮。经过这样的集中治疗,感染的村民很快恢复。瘟疫过后,罗浮山泉水能治病的消息传遍岭南地区,人们争相来山中求水(OS:噢噢,难怪这个牌子矿泉水销量不减。。。不过是因为当时条件有限,相比起被污染的河水,只能喝山泉水)

葛洪和鲍姑在山间遇到不慎跌倒的樵夫,葛洪的小夹板局部固定法开拓了中国骨科治疗的新纪元。葛洪在罗浮山炼丹的过程也记录了世界上第一次对化学还原反应的描述

东麓白鹤观,西麓黄龙观,北麓酥醪观,南麓冲虚观,历时千年的纠缠,依旧香火连绵。葛洪的道场吸引大批弟子,成为岭南道教的一代宗师。葛洪的弟子中有一位得意门生,黄野人,他就是后来被人尊称的黄大仙,他的名气比葛洪更大,从香港传播到东南亚。

葛洪在南阳行医治病时明确记载了天花的症状和流行情况,比西方第一次记录天花的阿拉伯医学家雷萨斯早500多年。

在几千年浩瀚的中医史 张仲景的伤寒,王叔和的脉理,皇甫谧的针法,李时珍的药材,每一位医学大家都有着体系的研究,而葛洪针对治疗方法的简便廉验平民化的定位。 葛洪去世一百多年后,道医陶弘景增补了肘后备急方,著成肘后百一方,延续了葛洪济世医民的足迹。 据当地人说,葛洪在罗浮山仙逝后鲍姑带着弟子到广州越岗院一面修道,一面继续为百姓治病,鲍姑祠的香火倾诉着百姓对她的思念

 短评

葛洪鲍姑,抱朴守一,肘后备急,泽被后世!

9分钟前
  • 希望希望有
  • 力荐

入世 出世 济世!最近对中医萌发很大兴趣

10分钟前
  • Du du hast
  • 力荐

从儒入道,由道入医,由医辅道。外儒内道。对人生的探索,悟出于国可建大功,而对于手无寸铁之民又有何用?

11分钟前
  • 天秤座的攝雨家
  • 力荐

看了四集本草中国,才点开了这部纪录片。非常意外,看到一部好的片子,封面太有欺骗性了。比本草中国要好的不知道多少了。不论是配乐,还是解说,策划,整个片子的结构,都展现这是有思考,有沉淀的作品。不乏味,镜头美,有内容,真的是一部很值得看的片子。

15分钟前
  • 浮生
  • 推荐

由道入医,由医得道。人生的境界逐步升华,葛洪的医学探索和实践不仅造福了当时的人民,而且还泽被后世。

18分钟前
  • ZEN
  • 力荐

超級優秀的記錄片!好棒的製作團隊!

20分钟前
  • 尹伊·樵夫
  • 推荐

看过的心得就是好多知识不能想当然,还是要认真看一下一手资料,否则很容易半瓶醋。一些不扎实的东西是看了这部片子后才意识到,并且去看原始资料的。

22分钟前
  • 力荐

学者,科学家,思想家。

23分钟前
  • 安第斯山脉
  • 力荐

文字让我知道他,纪录片带我走进他 了解他 出世而入俗 援儒入道 修行炼丹。在时代动荡下,投笔从戎 弃官行医 开急诊 预防医学的先河,倡导简便廉验的治疗方法,爱民便民的仁心仁术思想,不仅惠及当时的百姓,更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精神,泽被后世。

24分钟前
  • 椿
  • 推荐

岭南罗浮山 神仙传

27分钟前
  • 意吟子
  • 力荐

幼时丧父,少时修道,乱世为将,弃武学医,神仙道侣,救民著书,扬名建馆,葛洪鲍姑。

31分钟前
  • MMM
  • 力荐

二倍速看的,还行。艾灸鲍姑,志同道合,真好。罗浮山的林子就是比北方的深呵,景色真好。肘后备急方和抱朴子。身体好很重要,能爬山能下水能济世救人。原来岭南瘴气是这个意思。我能说葛洪的扮演者神似我高中一同学吗?憋笑:-D

32分钟前
  • 超级无敌小机智
  • 推荐

岭南多瘴气,云浮亦仙山。道医葛洪精研道与术,济世救人亦得道。

37分钟前
  • 夏映竹
  • 推荐

葛洪,一代宗师。医道两开花,其心仁慈、气节高尚、医术高超,值得被后世铭记与感谢!

38分钟前
  • 陈阿荣
  • 力荐

中医大家

43分钟前
  • 晨钟暮鼓
  • 力荐

看纪录片确实可以涨知识~

45分钟前
  • 无极仙子
  • 推荐

似乎每一个人生值得的人,都是很早明白了自己此生的使命,然后,为此奋力一生,利益更多的人

48分钟前
  • 茶溪
  • 力荐

野史杂谈看多了,第一次正面了解葛洪对医学的贡献

51分钟前
  • 哔哟哔
  • 推荐

去罗浮山拜访名山,去考中医吧加油!图书馆自学中医 隐修大仙

53分钟前
  • 吹吻橙
  • 力荐

本来想看葛洪的天人观,鬼神观,意外找到纪录片,葛洪真强啊。精神力量。

54分钟前
  • 终归大海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