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女幽魂1960

HD国语

主演:乐蒂,赵雷,杨志卿,唐若青,郝履仁

类型:电影地区:香港语言:国语年份:196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倩女幽魂1960 剧照 NO.1倩女幽魂1960 剧照 NO.2倩女幽魂1960 剧照 NO.3倩女幽魂1960 剧照 NO.4倩女幽魂1960 剧照 NO.5倩女幽魂1960 剧照 NO.6倩女幽魂1960 剧照 NO.13倩女幽魂1960 剧照 NO.14倩女幽魂1960 剧照 NO.15倩女幽魂1960 剧照 NO.16倩女幽魂1960 剧照 NO.17倩女幽魂1960 剧照 NO.18倩女幽魂1960 剧照 NO.19倩女幽魂1960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倩女幽魂1960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明末清初,山河离乱。落魄书生宁采臣(赵雷 饰)遍寻旅店不得,不顾他人劝阻落脚闹鬼的金华古寺。宁与古寺中的方外侠客燕赤霞(杨志卿 饰)相谈甚欢,后夜逢女鬼聂小倩(乐蒂 饰)。小倩以美色诱人,中计者无不被她的主人千年树精姥姥(唐若菁 饰)吸血而死。小倩本欲加害采臣,但为其忠厚耿直感动,不忍下手,两人渐生感情。姥姥得知此事,势要除此二人。不得已,宁采臣求助燕赤霞,一场人鬼大战就此展开……  本片获第十三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探长薇拉第十季地狱厨房(美版)第二十一季太空终界第二季逍遥法外第一季女皇之刃:无限萨尔瓦多课后战争活动第二季一千滴眼泪邪恶力量第十五季伊利亚:杰拉姆2垂花琴木不是孤单一人2022微商二郎神之战神归来恶搞之家第七季宝贝赳赳第五季狂风飞絮橘子酱男孩犯罪现场调查第七季沙漠风暴千岁新娘老大夫 小大夫白鲸记来了 来了 终于来了内衣少女国语土豆星球2013QR3幸运兔精灵泽西女孩热血高校美国:一部电影小镇谋杀案青春MT机动战士高达水星的魔女第二季惊魂手银河解放前线约会在纽约艺术对决如我之狼第二季冬之华抓壮丁女人花1994

 长篇影评

 1 ) 玉簪、為誰輕墜?


白蓮花就是小倩,小倩就是白蓮花。形影相憐。但為什麼是白蓮花?白蓮花能使人聯想起什麼?

我想起了南宋遺民的詠物詞,《水龍吟.白蓮》。

南宋滅亡了。帝后陵寢被西僧楊璉真伽發掘。陪葬珍寶劫掠一空,尸骨不全,慘不忍述。幸有紹興人唐珏不畏強禦,召集同志收拾遺骸秘密遷葬,並種冬靑樹作標記。

唐珏也是一位詞人,曾和周密、王沂孫、張炎等名家結社聯吟,以龍涎香、白蓮、蓴、蟬、蟹等微物為題,各作詠物慢詞,寄託遺民之痛,並誌宋陵被盜之哀。詞學名家夏承燾綜考前說,推測龍涎香託喻宋帝,白蓮則是后妃。

唐珏等人,都是宋遺民。燕赤霞和寧采臣呢?雖然還沒受清人統治,但轉眼之間他們也將是遺民了。明遺民。燕赤霞說:「招魂而湘江有淚,從軍而蜀國無絃」,分明是引用抗清少年夏完淳《大哀賦》的句子。原文還有前兩句燕赤霞沒道出:「國亡家破,兵敗身全」。非常可能燕赤霞參加過抗清戰爭,而深知大局之不可為。入清之後,他應該會繼續修真入道,遁世終老。寧采臣呢?他也做好了遺民的生活準備,已經棄儒從商,苟全性命不求聞達,入清之後將再沒有出仕與否的煩惱。這兩人甚至明朝還沒亡透就過起遺民生活來啦,非常有趣(或許這正是當年香港的南來人士他們的心境寫照)。

如果寧采臣、燕赤霞是遺民,那麼聶小倩便是遺鬼。她死的時候似乎還是崇禎初葉。早逝,讓她不會受到新朝代、新文化的摧殘或污染。她原本應該屬於遺民的前朝記憶中那最美麗永恆的一章。

但是小倩的芳魂卻被姥姥擄掠了。姥姥是什麼?它是一種身份不明的外來邪惡力量,控制小倩的靈魂,玷污她的貞節,利用她殘害遺民的志氣和生命。原本只該存在於遺民追憶中的美麗遐思,一朝重現形體,竟是如此不堪。永恆的傳說變成了人間的噩夢。唯有搬移她的骨骸離開姥姥的勢力範圍,才能讓小倩重獲平安。

回頭一看,遺民唐珏從番僧手中搶救出南宋后妃的骸骨秘密遷葬–––原來唐珏就是三百六十多年前的寧采臣和燕赤霞。

唐珏的《白蓮》詞也很有意思:

「淡妝人更嬋娟,晚奩淨洗鉛華膩。泠泠月色,蕭蕭風度,嬌紅斂避。太液池空,霓裳舞倦,不堪重記。歎冰魂猶在,翠輿難駐,玉簪為誰輕墜。○ 別有淩空一葉。泛清寒、素波千里。珠房淚溼,明璫恨遠,舊遊夢裏。羽扇生秋,瓊樓不夜,尚遺仙意。奈香雲易散,綃衣半脫,露涼如水。」

「玉簪」,又出現了。不是玉簪花也不是髮簪。《倩女幽魂》詩中「玉簪」的真正出處,就在這裏。

唐珏的筆法,寫到中間換過。前半片,是明寫美人暗喻白蓮,後半相反。這種寫法讓人覺得后妃的芳魂,原來是依附到了「別有凌空一葉」的白蓮花上。

這並不奇怪。詠物詞寫到最後總是招魂。不是還魂,是招魂。一切美麗的往事,已不可能再恢復形體了。但我們善於追憶之人卻可招來它們的魂魄(也就是我們自己的情意),將之寄託到別的事物上,融合為一。哪些事物?自然界的草木蟲魚最好,因為他們隨處可見,而且生生不息,可以永遠提醒著我們:別忘記過去,別忘記當時的自己。


--------------------------------------------------------------------------------------------

2011年10月7日補記:

剛才看到網友 等待戈多 的留言(http://movie.douban.com/review/3508020/),突然想起一件有趣的事。

要考證電影故事設定的年歲跟地點不容易(可能是永曆年間、嶺南)。但故事發生在南京政權覆亡之後的一個中元節,倒是肯定的。

這讓人想起了什麼?

孔東塘的《桃花扇》傳奇,就是結束在中元節(乙酉中元,1645年)。遺民們追悼故國,祭奠先帝,人間做完了超薦安魂的法事,死節群臣也就遙升仙界。彷彿自此天下太平,大家可以回家安心過活。

但是遺民們顯然遺漏了什麼。---- 遺露了那些沒沒無聞但同樣在改朝換代中受盡苦難而死去的男男女女。那些人民,孤魂野鬼。

在又一個中元節現身的小倩,她是什麼呢?放在桃花扇的脈絡底下,她成了一個最好的提醒,甚至控訴:你們的追憶以偏概全,你們的超渡掛一漏萬。你們只懂得追悼王侯將相,你們忘了人民。你們忘了我們。我們,和你們這些遺民實無二致的我們。


 2 ) 浅论李翰祥笔下宁采臣的文人气节

李翰祥是香港电影人中为数不多的“文化”型导演,他的电影中充满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意蕴,处处散发着古朴典雅之美。李翰祥电影表现出其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样式和文化功能。

《倩女幽魂》的故事脱胎于清代蒲松龄的文言文小说集《聊斋志异》中的《聂小倩》,原文千余字,本是一篇不起眼的小故事,以当今之眼光看来,颇有些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但在李翰祥的大刀阔斧之下,将其改编成为一部凄美的爱情故事,并成为了87版《倩女幽魂》直接借鉴的故事蓝本。

李翰祥作为香港电影人中为数不多的“文化”型导演,其电影作品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及古朴典雅的美学风貌,一直被后人津津乐道。李翰祥身上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印记和对中国历史审美尺度的把握造就了香港电影史的一段传奇,在他的作品中处处掩映着儒家传统的泛伦理主义倾向。

自1960年《倩女幽魂》上映以来,演绎过宁采臣这一角色的演员不下数十位,但在广大影迷心中想必只对张国荣这一版较为熟悉,究其原因,多半是因为张国荣本人的人格魅力所致。

1987版《倩女幽魂》

在1987版中,张国荣所饰演的宁采臣,虽属于文人范畴,但更多的设定接近于现代的“傻白甜”一类角色,讨好观众,但并非是中国传统的胸怀天下的文人形象。反观1960年赵雷这版宁采臣,尽管同样贫穷且堂堂正正,但其不仅醉心于诗书字画,他在看到国破山河之时,同样有兼济天下的雄心抱负,这种入世的士子情怀,正是儒家学派所主张的志存天下、积极用世的精神思想。同样,在小倩投怀送抱的环节中,60版里的处理在今天看来,宁采臣的煎熬更让人感觉有些扭捏作态,但此种更加符合中国传统文人的典型形象。相比而言,张国荣版的宁采臣更加敢爱敢恨,甚至可以将其简单粗暴地理解为一个具备现代思维和当代价值取向的一个“古代人”。

1960版《倩女幽魂》

作为从小接受传统教育,并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学素养的李翰祥而言,我们基本可以从其创造的角色中管窥到他的性格和价值观念,在他笔下的宁采臣更加具有风骨,且傲然于世,被礼教束缚,又遵从自己的内心。李翰祥出生于乱世之中的奉天省,彼时正是各系军阀混战的时代,在他出生的第三年,张作霖惨遭日本人暗杀,随后他随父亲移居热河承德,在日军进军热河之后,又随亲属转战北平,他的童年经历势必也影响到了他艺术生涯的创作方向,因此才有了借宁采臣之口说出的那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可能也正是李翰祥对于乱世之中的文人墨客的人格向往。

李翰祥作为黄梅调电影的集大成者,同时开创了香港风月片、宫廷片,他的创作生涯之长近似大陆导演谢晋,可以说他引领着那时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每一个十年的潮流。李翰祥在生活中同样极具书卷气息,在他身上散发着浓郁的文人气概,这也便是其电影中书生形象更加贴近古典史实的缘由所在吧。

 3 ) 随感乱记

第一次看李翰祥导演的电影,选了倩女幽魂。他与胡金铨应是同时代,仅看布景、服饰和器物,还是符合古代风格的。画面颇美,色彩相比胡金铨似乎丰富华丽一些。

背景却是明清改朝换代之乱世,发生在南明,宁采臣和燕赤霞都是心怀家国的有志之士。两人谈论时事,皆有驱逐鞑虏、恢复中原之心,也都有国破家亡、胸怀沉郁之悲,短短时间就有意气相投。这也为燕赤霞帮助宁采臣抵抗妖鬼袭扰做好了铺垫。用语文雅,偏书面化,古典戏曲影响在配乐、服饰、布景和对白等各方面,节奏相比于现代还是偏缓的,和胡金铨一样是传统文人色彩较重的电影。

颇为有趣。男主角叫赵雷,和一歌手同名,长相俊朗,但挺像沈腾,忍不住想笑。女主角是乐蒂,娴静与灵动兼备,表情丰富自然。才子佳人的传统戏码,夜间宁采臣闻琴音而误入庭院,见到美人弹琴吟词,表达出寂寞惆怅而求良人之意。宁采臣趁小倩不在,擅自改词又被发现,小倩责其荒唐逾礼,但见宁采臣改动得颇妙,又心生欢喜。两人讨论诗画,互生好感,由误会而生情。聂小倩请宁采臣为自己的荷花鸳鸯图题诗,宁采臣吟了三句,姥姥闯了进来,怒斥其归。夜深聂小倩孤身来破庙,让宁采臣补完题诗,一番拒迎来回,写下最后一句只羡鸳鸯不羡仙。聂小倩拨灯花时,有意使烛火跳上外衣,顺势解衣投入宁采臣怀抱。宁采臣虽觉得不妥,有所推拒,但情势如此,也就半推半就。但宁采臣最终还是坚拒美人诱惑和情意,把持住自己,不失正人君子,只是聂小倩含泪离去,显得可怜。

燕赤霞是曾经从军入伍的壮士,有恢复家国之心。他操持陕西口音,住在破庙中,白日作山中猎户打扮,手持钢叉,挂着一只野雉。夜里换了武士装,在庭中舞剑,唱着壮志难酬的词曲。这也引来宁采臣与两人的一番交谈。

美色、情意、金银,皆不能动,塑造了一个很有节操的正人君子。聂小倩前番还算因才生情 ,第二次见面就是有意引诱,以娇弱可怜之态、欲私奔之言主动诱之,却不想仍被宁采臣拒绝推开。 乐蒂古装很美,以古典美人著称,但我觉得她的面相现代感较多,脸是长的鹅蛋脸,额头显短,鼻子修长高挺,眉眼距离嘴巴较远,眼神明亮如水波,有种清丽高雅的美。

宝剑有灵,自飞而出,杀伤妖邪。说实话,宁采臣的扮演者赵雷真的很像沈腾,不仅长相,甚至声音也有几分相似。看到末了,人鬼同车,急行于荒山迷途,颇有惊怖之感,比现代许多恐怖片的氛围都来得好。

 4 ) 世事不可为,且向山林觅

摄影、灯光、美工如同工笔画,一丝不苟。角色的妆容和服装古色古香,看见这样“正经”的小倩解衣色诱宁采臣,居然觉得有点不习惯。布景很是简陋,为了不穿帮,金华古寺的山门缩在墙根角,很不大气。

老妖出现时的魔幻打光,估计那时比较少见,小倩在宁房里,背后的窗户纸破得如同骷髅。虽然是因陋就简,胜在心思到位。助导胡金铨大概没想到二十多年后自己的飘逸空灵会被徐程二人拿来彻底翻新这部名作吧?

听到惨叫,燕赤霞先来看宁采臣,亲疏立分。貌似狷介之士,内心其实还是很热血的。古庙中的人妖之战呼应着世间的正邪交锋,明清交际的乱象,华夷之辨混淆,燕赤霞问:“依宁公子的看法,中兴大业尚有可为吗?”宁答:“本朝的疆土还有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四川云贵,正规军就有几百万,再加上各地绿林豪杰所领导的义师,不下几千万,怎么说事不可为了呢?而且台湾的郑成功隔海而治,有险可守,是我们中兴最大的希望!”慷慨正气,这些话放在当年的海外,估计能引起不少共鸣。李版燕赤霞救宁采臣,是为大义折服,程版则是为其痴情所动,呼应不同时代的诉求。就是这一点正气,挽救了李翰祥的猥琐,成就了全片的典雅古风!那时候。没想过,二十年后回大陆来拍清宫戏吧?

奇怪的是,兵荒马乱的世道,还有人去赶考,中原不是已经沦陷了么?

最后两人携手淡入古案的画面,小倩偏巧被搁在书面上,李的内心深处,其实还是赞同那位书生所谓“书中自有颜如玉”的。他后期片子里的男主角,一个也逃不过姥姥的毒吻。

李版有明确时代,无明确地点,程版时代地点都不明,但那种笑看人间、扶正驱邪的气脉是贯通的。我很好奇,新版能拍成啥样?审计员和富二代的爱情故事?什么时代出什么片,值此时世,我且拭目以待。

 5 ) 张彻影评19600826

这张影片表现了李翰祥的多方面才华,证明他不止能拍古装宫闱片与朴素的像《后门》一类作品,也可以导演恐怖神怪片,以言在康城夺标(本片曾参加康城影展),则感不足,原因是缺乏内在的感情深度(这在我当初仅看到剧本的时候,就如此说了,在我别处写的杂文里,便判断其难于获奖);但以恐怖神怪片论,则置诸同类的一流外国片(无论西片与日片)中,也无逊色,我想本片是应有不坏的卖座纪录的。

西片中的恐怖神怪片,可以近年崛起的汉默公司(Hammer)诸作为代表,但他们除了恐怖,还是恐怖,其中没有美的境界。过量的恐怖,有时使人嫌恶;日本的恐怖神怪片,则胜此一筹,其中往往有美的境界,即使是妖异的美,也可免于过量恐怖的积累,而缺乏调剂的嫌恶感。本片是可与日本同类的一流作品媲美,特多美的境界;尤其是赵雷为乐蒂的画题诗时,一句“十里平湖绿满天”,乐蒂刚用柔声读出,立即抛开写实的拘泥,诗境以画面形象表现出来,配以合唱,顿兴“天上人间”之感!其中美的境界,自不止这一处,这当然与《聊斋志异》原著之美有关,但我读剧本时,颇憾已减去原著之美;如今看到影片,在李翰祥的处理下,至少已使原著之美,部分重现了!

至于恐怖感的本身,李翰祥不用一些丑陋使人嫌恶的事物来制造,只从气氛上渲染,这是恐怖片的上乘手法;而只要气氛渲染得够,这手法也是最有效的。正如庸手之写恐怖小说,写些“青面獠牙”之类,其恐怖感绝不如“面无五官”;因为前者是实体,再恐怖也有限,后者是想像,而想像之恐怖却是无限的——气氛则是帮助观众作无限之想像,故永远比恐怖的实体为好。

在本片中,李翰祥从头到尾,大体都能以气氛控制着观众的情绪。但因上述理由,一见实体,便成败笔!虽然他这实体用得极少,两次是老妖的原形,一次是让老妖和剑客对打了一场,但这三次都是败笔,使观众自无限退到有限,觉得不过如此了!

这类影片,情绪操纵在导演手里,演员只要型对,反应恰当便可,故难作也不必作深刻的批评。乐蒂饰聂小倩型和反应都好,赵雷饰宁采臣型不错,但反应稍嫌迟钝,不足符合剧情要求的节奏。杨志卿(饰剑客燕赤霞)与唐若青(饰老妖)都称职,剧作者王月汀客串了一番,倒也不差,余者便无甚可说。姚敏的音乐与何鹿影的摄影,都大有助于全片的气氛。卢世侯的服装设计,用色甚好,我个人尤其欣赏他在乐蒂身上用的金色和黑色。录音则有一个大毛病,乐蒂奏琴一场,远近不分,使引人入胜的感觉,全不存在。


B站视频:

cut1:小倩奏琴,远近不分

cut2:小倩奏琴,分远近(按张大导演意见调音)

cut3:十里平湖绿满天

cut4:十里平湖霜满天(徐克版)

 6 ) 人有可憎之人,鬼有可亲之鬼

人有可憎之人,鬼有可亲之鬼。是一种对现实无情的控诉,也是一种对理想悲剧式的追求。

美丽与善良、坚贞的爱情,都是人们内心的追求与向往。但是,现实往往如愿吗?未必。嘈杂的尘世,可以把人一个个都变得面目可憎,丧失人性本身具有的美好。于是,作者把一切的美好,都寄托在了女鬼小倩身上。

小倩本是官家之女,十八岁即夭死他乡。小倩的灵魂,是没有受到污染的,在最美好的年纪,化作了一缕芳魂。小倩的出现,美丽、善良、幽怨、哀愁,代表了一种人间所没有的高洁。十里平湖绿满天,玉簪暗暗惜华年,让人可亲、可爱、又可怜。把一缕芳魂,葬于好人家,算是对逝去的美丽,最好的纪念。质本洁来还洁去,有一种黛玉葬花式的悲剧情怀。

写鬼故事的好处,是可以让故事的发展有无限的可能。最终,采臣与小倩是在一起了,还是没在一起,无从得知,可以充分地想象。

也许,我们所处的真实世界,并不是我们所认识的现实世界。人和鬼,阴和阳,也并不是严格的区分。美好,注定是长存天地之间。而人间所有的污浊、丑陋,都像黑山姥姥一样,终将进入黑暗的地狱。

可见,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并不为搜录奇闻异事,实则是尝尽了世态炎凉,同时又寄托了对理想更深层次的追求与思索。

邵氏1960年的《倩女幽魂》,是《聂小倩》搬上荧屏的始祖。在商业片泛滥的香港,此片可谓是一股清流。李翰祥导演此片,对古典美的表现、与对蒲松龄原著的阐发,堪称鬼才。樂蒂饰演小倩一角,则更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美丽与哀愁,成为了永恒。

 短评

摄影、灯光、美工如同工笔画,一丝不苟,布景简陋。助导胡金铨大概没想到二十多年后自己的飘逸空灵会被徐程二人拿来彻底翻新这部名作吧?那种魔幻的打光估计那时比较少见,小倩在宁房里,背后的窗户纸破得如同骷髅。听到惨叫,燕赤霞先来看宁采臣,亲疏立分。人妖之战呼应着人间的正邪。

7分钟前
  • 风间隼
  • 推荐

古色古香,充满古典韵味,相比于87新版,这部老版更让人喜欢。李翰祥和蒲松龄一样,在聊斋故事中还有一些别的表达,“国之将亡必出妖孽”、“往往人之可憎有甚于鬼者”。老妪骷髅猛回头,和希区柯克《惊魂记》如出一辙,巧合的是两部作品都诞生在1960年,中西大师的一次暗合,别样两生花。

9分钟前
  • 津五渡
  • 力荐

宛如读罢笔记小说之绝妙好文,纵是人物粗线条刻画,结尾突兀,亦天然一段婉转风流古意盎然。杨志卿有侠气,赵雷有书卷气,乐蒂有鬼气,唐若菁有戾气,皆恰到好处。小倩月夜急速独行小镇,表现鬼气绝佳手段,比吊威亚不知高明多少

14分钟前
  • 痴人十二少
  • 力荐

还真是没有一句废话的佳片。

16分钟前
  • 花二刀
  • 力荐

7/10。李翰祥这版坐实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是南明政权抵抗清军侵略的战乱时期,剑客代表对时局迷茫的隐居者,一段呤诗舞剑的表演将深厚的家国情怀展露无遗,书生因心系国家大事夜难眠,带有强烈的文人风骨不为小倩的美色和财宝所诱惑,姥姥是邪恶势力的象征,书生在剑客的帮助下战胜老妖、和小倩结为夫妻,暗示对中原人击败敌寇的期待。可以看出徐克的翻拍充满了敬意,连宁采臣和小倩定情信物的鸳鸯戏荷画及画中提到的诗,都是相同的。李翰祥十分注重东方美学的含蓄庄重,台词文白夹杂、文雅工整,用音乐音效传达古寺的阴风阵阵,小倩对宁采臣的吸引在于大家闺秀的风范,棋琴书画样样精通,人鬼相遇的情感发展欲拒还迎,削弱了之后各改编版中刻骨铭心的绝恋成分,同时剑客战胜老妖的动作戏被有意简化了,没有构建出更丰富的人物和曲折的情节,有些沉闷。

19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三星半,幽暗华丽,古色古香,布景真的是李翰祥特色,比起徐克那版的旖旎缠绵,这一版本更多是抒发文人情怀,正如燕赤霞的剑舞与宁采臣的对话,无处不是那种怀才不遇时乖命蹇的气氛。再次表白乐蒂!!!!乐蒂演古装,真的是无处不美,无处不古典!演美色惑人的女鬼也还是端庄中带点儿微嗔。

21分钟前
  • 易思棠
  • 还行

赵雷像纪委书记,是现实读书生的写照,有报效之心,有贪图闪念,心眼多,话藏半句。张国荣版则更多是赤子的善与真,与小倩兼有友情。小倩不及她自己的苏三风流婉转。整体风格简直像从童年的小人书(有一本改自《聊斋》的《鸦头》)上走下来的

23分钟前
  • 山下猫
  • 还行

f083ed2c 赵雷真俊美。初觉得虽无程小东的传奇色彩,却更具聊斋其味。但委实不成节奏,赘余也多。乐蒂本是美人,虽扮鬼也不用把嘴画那么大吧,王祖贤比她更对得起“月夜不寐,愿修燕好”。

28分钟前
  • bloom
  • 还行

李翰祥懂得收,徐克能放不能收,诗不如旧,电影也一样。

32分钟前
  • 大灰狼
  • 推荐

我OUT了,现在才知道倩女幽魂改编自蒲松龄的书;乐蒂的古装扮相可真没书上她的时装照片来的漂亮,脸型和嘴巴都显得偏大,不过李翰祥的服装造型依旧是赏心悦目,里面乐蒂大概有四套衣服造型,搭配的都是古色古香,现在几乎销声匿迹的“步摇钗”,所以即使我对传说中的“古典美人”乐蒂的姿彩有所失望,却也沉浸在那精致的发钗中;杨志卿的燕赤霞很有爱,赵雷的宁采臣怎么也比他的正德皇帝要好得多,虽然演技上没多大成色,但也可算得上是俊朗,再加上角色本身还是很让人认可的;查了一下原来江山美人也是李翰祥导的,不过倩女幽魂还是比前作要好,戏里的乐蒂还是比那戏里林黛要好些,赵雷的角色也是好些,这样写下去我才发现,两部戏里的主要角色除了女主,基本就没差

33分钟前
  • 玫瑰水母
  • 还行

这个版本又古朴又精致啊!音乐很棒,用了很多theremin吧... 道具,灯光和布景非常细腻,很有舞台剧的感觉啊。

38分钟前
  • 七 仔
  • 力荐

乐蒂的长相约束了一代代的女鬼啊(笑)这才真的才子是才子,佳人是佳人,剑客是剑客,各自都是有规矩的。半段爱情故事,半段隐侠传说。时代背景宏大但虚写,发案(?)地点精确且细置,一个鬼故事的“现实感”就产生了。宁采臣带着小倩骨灰赶路-->遭遇姥姥那一段好看死了。

43分钟前
  • 小斑
  • 力荐

胡金铨是明式家具,宋单色釉,删繁就简,古意盎然。李翰祥是元青花罐,清硬五彩,宫闱市井,以俗为雅

46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十里平湖绿满天,玉簪暗暗惜华年。 若得雨盖能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

49分钟前
  • 无心
  • 推荐

以其时来看,剧本、灯光、特效、音效、表演,舞台置景,还有这种古典文学意境,本片可谓相当新颖。当彩色电影成为主流之后,彼时的邵氏鬼片使用了往后华语鬼片广泛使用的这种大冷色调美术风格,异常鬼魅阴森。李翰祥的国学修养可见一斑。7.8

50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邵氏早期的logo: http://images.blogcn.com/2006/4/11/11/connie_326,20060411205049.jpg

54分钟前
  • Connie
  • 力荐

竟然用到了表现主义手法,李翰祥你真的太强了。从《梁山伯与祝英台》到《倩女幽魂》,看过李翰祥原版后才知道翻拍不值一提...

57分钟前
  • 大宸
  • 推荐

好喜欢这个版本!小倩端庄、淑女又对爱坦荡,念完诗直接一把抱住宁采臣给我笑死,然而更搞笑的是小倩半夜来找他:老实跟你讲,我是鬼ˊ_>ˋ。还有后面宁采臣去燕赤霞房间躲姥姥,大半夜找别人聊天,燕赤霞跟他说我不聊我困了,他说那您请睡,燕说我打呼声音太大你住在这不方便吧(鄙夷)宁采臣说我不睡我就坐在你这待着,死黏ing!那种尴尬的场面真的笑到我打滚.....宁采臣总是一副要被非礼的表情太传神了!噢对,我发现66版画皮女鬼的配音跟小倩一样耶,这个顿顿的声音真的好有辨识度,一听就感觉对方是个好人(

58分钟前
  • 迷蟲朋克
  • 力荐

3.5;修复版的色彩太美了,古典味台词蕴藉婉约,亭台错落,花草疏落,布景相当精致,颇有戏曲舞台风味;人物皆一派端庄;搭配以西式惊悚(窗上的移动影子、窗格的破烂、夜幕蓝色烟霭的氛围营造),在小体量的空间内腾挪移转,叙事效率高,几无废言。以明清易鼎之际为虚焦背景,言之以“国亡则必有妖孽”,可谓对现实的虚妄指涉——人间的正气流失,倒映至幽冥彼岸亦妖气蒸腾,终须一柄利剑刺破虚假肉身。

1小时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為聊齋的《聶小倩》添上「南明」背景,又刪去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末段,耐人尋味。趙雷書生扮相不錯,「明知廟有鬼,偏向鬼廟住」的大膽王設定卻有些讓人失笑;樂蒂頗具古典氣息,但不適合紅脣濃妝,以致於看起來比三年後梁祝裡還老。以鬼片說來,六〇年代李翰祥的中規中矩的棚內景,與仿效自好萊塢的西式配樂、嗚嗚音效自是過時,自原作延伸出的書畫情緣為鬼怪作品增添不少東方雅韻,卻不啻為啟發《山中傳奇》、《倩女幽魂》之作。

1小时前
  • 侯二六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