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勒博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

已完结

主演:弗兰·勒博维茨,马丁·斯科塞斯,Michael Alexis Palmer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弗兰·勒博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 剧照 NO.1弗兰·勒博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 剧照 NO.2弗兰·勒博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 剧照 NO.3弗兰·勒博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 剧照 NO.4弗兰·勒博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 剧照 NO.5弗兰·勒博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 剧照 NO.6弗兰·勒博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 剧照 NO.13弗兰·勒博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 剧照 NO.14弗兰·勒博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 剧照 NO.15弗兰·勒博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 剧照 NO.16弗兰·勒博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 剧照 NO.17弗兰·勒博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 剧照 NO.18弗兰·勒博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 剧照 NO.19弗兰·勒博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长篇影评

 1 ) 时尚知识分子

第一次知道Fran竟然是从介绍知识分子穿搭的时尚视频里,西装大衣,中分卷发,有力的走姿。

Fran表现出很多小动作好白男啊啊啊,吐舌头舔嘴,说话张开双手的动作,但是看得没有觉得油腻不适,suki

第1集只是在吐槽纽约人不看路,第2集感同身受的点好多。

「我住在我父母的家里,我记得自己躺在草坪上,抬头望向天空,心里想:“我要如何离开这里?”我不希望你们觉得我的童年是狄更斯式的,并不是这样。但还是不适合我,并不是成长环境不好,只是说:“不,对我来说,那不是正确的环境”」

「音乐让人更快乐,不会伤害人类。大多数让你感觉上变好的东西,都是有伤害性的,所以音乐非比寻常,它就像一种不会杀死你的毒品。」

本来觉得还是做成播客比较好,画面有啥必要啊!但是很喜欢里面夹得时代小短片,以前的广告什么的,感觉好有意思,窥探到历史一角。

第五集太犀利了啊啊啊笑死我了,怼的主持人哑口无言,对啊男的掌控世界所以体育才这么重要,“那要这样说,我更希望有更多女性去参加国会而不是体育运动”

 2 ) 妙语连珠、顶级吐槽,网飞这新片真是怼人教科书

还记得去年的颁奖季吗?

《1917》势不可挡,《寄生虫》杀出重围。

《乔乔的异想世界》《婚姻故事》也成功分走一杯羹。

然而在漫长的奥斯卡战线中,有一部口碑傲人的黑帮史诗,几乎陪跑了整个颁奖季。

集齐了罗伯特·德尼罗、阿尔·帕西诺、乔·佩西三位影帝的《爱尔兰人》,奥斯卡10提0中。

这部厚重苍凉、匠气十足的“教父2.0”,就这样结束了它的颁奖季之旅。

年近八旬的马丁·斯科塞斯坐在偌大的颁奖礼堂,望着更年轻的电影人发表他们对艺术、对这个产业的看法。

一时间所有人都在感叹,属于老马的时代,可能真的过去了。

虽然《爱尔兰人》抱憾而归,但马丁带着老一代电影人不灭的情怀与风骨,始终在路上。

他们迎着崭新的气息,却也从没放下对“旧”的执念。

怀旧主义,似乎成了这些导演的大多作品,心照不宣共享着的内核。

伍迪·艾伦曾用一部《午夜巴黎》,畅想了一场黄金时代里“流动的盛宴”。

而马丁也为他的城市纽约,拍出了一部充满怀旧质感与文人精神的纪录片——

网飞出品,豆瓣9.1,外媒夸上天。

事实上,这并不是马丁第一次为纽约拍摄纪录片。

早在七年前,他就以杂志《纽约书评》五十年的发展为线索,拍出了一部揭示纽约浮沉历史的《争鸣五十年》(The 50 Year Argument)

而这一次,马丁找来了自己的多年好友、毒舌的公众演说家弗兰·勒博维茨(Fran Lebowitz)

《公众演讲》里那个又A又飒、侃侃而谈的西装女子,曾给多少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马丁为弗兰拍摄的纪录片《公众演讲》

在《假装我们在城市》里,她再次携手马丁,穿梭在纽约的大街小巷,发表自己辛辣独到的见解。

从如今纽约客逐渐同化的生活方式,到曾经危险与乐趣并存的七十年代;

从现代人对灵感的漠视,到对城市艺术那些繁荣岁月的追忆。

跟随着弗兰的脚步和马丁的摄像机,我们也得以去捕捉那些仍残存着的、这座城市“旧”的灵魂。

那么,弗兰·勒博维茨究竟是谁?

美国作家、评论家、公众演说家、业余演员。

她曾在马丁的《华尔街之狼》里有过惊鸿一瞥的短暂亮相。

也因讽刺幽默、一针见血、阴阳怪气的评论风格闻名,被称为“当代多萝西·帕克”

弗兰无疑是个有趣又有境界的人。

她从小就喜爱读书,但非常讨厌数学。

对于自己挂了6次的代数科目,她直言:

“第一次学就觉得学不懂,也没兴趣去懂。”

因成绩太差,她曾辗转多所学校,最终还是选择从高中辍学,去往纽约生活。

初来乍到的弗兰为了谋生,零零散散地做过许多杂活。

她曾帮学生写论文、当过清洁工、跑过出租车司机。

后来陆续产出了一些影评书评,被慧眼识珠的安迪·霍沃尔(《访谈》杂志)相中。

安迪和弗兰

在杂志社工作的几年,弗兰有机会与各种各样的艺术家打交道。

她见证了先锋理念的相互碰撞,积累了许多珍贵的写作素材。

在七十年代文化解放浪潮的影响下,弗兰也培养起了特立独行的个人氛围与风格——

穿上西装,指间夹一根香烟,走遍全城大大小小的酒馆。

弗兰好友、摄影师Peter Hujar镜头下的她

弗兰最妙的一点,在于她对生活的不妥协。

当所有人都被日常琐事磨平了棱角、蚕食了激情,她却始终保持愤怒,对一切都“充满了各种看法。”

作为一个低产的作家、“高产的”演说家、全职的杠精,弗兰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愤世嫉俗。

有人让她描述自己的生活方式,她回答道:

“我绝不使用‘生活方式’这个词,这就是我的描述。”

——浑身都散发着一股知识分子的优越感与臭脾气。

被问起待在纽约的原因。

“如果我能想到另一个地方,我早就去了。”

她承认自己是个自命不凡的人,但又表示不是“不好的”那种自命不凡。

其他人拼爹、炫富、秀文凭,而自己只是喜欢否定不同意见、对别人的决定指指点点。

很多人被她气得暴跳如雷,她四两拨千斤地回击:

我说这件事人们该这么去做,又不代表我真的能做什么决定。

如果你认为我有能力去改变这些事,你气我那还算合理。

但如果我真的能作出任何改变,我自己从一开始就不会愤怒地提各种意见了。

“我愤怒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意见太多,却没有权力。”

杠精的严密逻辑

她也拒绝使用手机。

因为在她看来,那些被手机主导的现代人,生活还蛮可悲的。

她曾在第七大道上遇到过一个骑单车的孩子。

那人一只手在发短信,另一只手拿着一块披萨在吃,仅仅用胳膊肘控制着单车。

完全就是在挑战极限。

他的注意力全都在手机上,当然没注意到路过的弗兰。

差点被撞到的弗兰觉得难以理解。

因为她每天都很担心,怕自己在过马路时被车撞死。

但这个骑单车的人,却相信他不会出任何事。

而就算是不发短信、不吃披萨、不用胳膊肘汽车。

弗兰表示,自己也不会疯到在第七大道上骑单车。

她觉得很神奇,纽约街头每天竟然没有几万人被撞死。

因为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几百万人里,只有自己会看路。

“纽约人忘了如何走路。”

弗兰说,这是最糟糕不过的事。

接着她和马丁谈起从前的纽约。

那个时候的街头有很多讨厌的人,但大家都遵守着一个默认的规则:

“当两个人迎面走过时,各自朝旁边让一让。”

所以一天结束时,所有人都还活着。

很匪夷所思对吧,这不是明摆着的吗,哪里谈得上稀奇呢?

可事实是,现在的纽约人,能做到“让一让”的,真的少之又少。

他们不是在玩手机,就是抱着旁若无人的态度、封闭地过着自己的生活。

对此,弗兰真是气得不行。

所以有时她会故意等那些人撞过来,然后迎着他们不爽的眼神,轻飘飘地说一句:

“酒店大堂里竟然还有别人,惊讶吧?”

现在的纽约人,对生活、对他们脚下这座城市的敬意太少了。

他们似乎从未想过,这座城里还有其他跟自己一样,在“生活”的人。

那些人不是观光客,他们也需要每天赶往各种地方。

赴约、纳税、喝糟糕的咖啡。

在擦肩而过时,他们值得你那一秒的注意力。

“这个城市里真的是还有其他人的。”弗兰咬牙切齿地提醒道。

“假装我们在城市吧。”

《假装我们在城市》,正是从弗兰的个人角度来看今天的纽约。

这部纪录片一共七集,每一集都围绕现代生活的一个方面展开,艺术、交通、健康、职场等等。

但两人的对话很自由,拍摄场景也是跟随着弗兰的脚步随意移动。

其中最有趣的,是皇后区艺术博物馆里的纽约全景模型。

这个模型占地近10000平方英尺,总耗资高达67万美元,完美复刻了当时纽约城的每个角落。

值得一提的是,它于1964年建成。

那一年的纽约,作为世博会的主办城市,向全世界展示了自己的风采。

而如今,这个城市充满灵性的边边角角,却在被“不看路的人”忽略。

比如地面上创意十足的铭牌、涂鸦、小广告。

比如消失在时代广场的咖啡馆。

取而代之的,是可笑的临时休息椅,和丑到家的假植物。

在弗兰和马丁絮絮叨叨的对话中,我们能感受弗兰对这座城市的不满。

但这一种不满,也是带有温度的。

正是因为热爱、因为对这座城市还抱有期待,才会花心思去关注那些令人不满的地方。

“抱怨有用吗?没有。”

但还是要抱怨。

因为这座城市值得。

因为这座城市在未被剥夺它的浪漫灵魂前,也曾热烈地发着光。

虽然在这部纪录片中,大多时候弗兰都是在针对如今纽约的种种问题,作出尖锐又幽默的评论。

但在那些轻松的话语里,我们能感受到的,还是她对过去的纽约那一份沉甸甸的怀念。

这个城市如此,电影业又何尝不是这样?

快餐文化崛起,很多人失去了鉴赏艺术的耐心。

胶片在被遗忘,老一代电影人在被迫退场。

市场成了主导者,视效大片占领全球,文艺电影夹缝生存。

但庆幸的是,电影人的精神不死。

《寄生虫》的导演奉俊昊,在奥斯卡的领奖台上说道:

“在我学电影的时候,有句话我熟记于心。

‘最私密的往往就是最有创意的。’这句话出自伟大的马丁·斯科塞斯。”

当时全场的人都齐刷刷地起立鼓掌,向马丁致敬。

那个在姆爷表演时一脸“地铁老爷爷看手机”的老马,不好意思地起身,对大家挥了挥手。

两代电影人遥遥相望,老一代的梦被传承,新思想也破土萌芽。

艺术的力量,生生不息。

*本文作者:吃吃

 3 ) 关于BGM

喜欢Fran 喜欢里面的声音,收集了电影里的音乐歌单 :分享Romainkai的歌单《Pretend it’s a city 假装这是座城市》http://music.163.com/playlist/5463353071/19448639/?userid=19448639 (@网易云音乐)

 4 ) 推荐13部关于纽约的电影

8.0 纪录 纽约街景地铁景象画外读信 信中的人情冷暖与异乡画面交叠 对异乡的感受每分钟都太真实 写给母亲的诗 像是杜拉斯的影像书写 用声画对位展现浓烈乡愁

7.5 爱情文艺 献给雨天曼哈顿的情书 闪烁着梦幻光彩 对爵士乐的钟情 讽刺电影圈百态 十年来最刻薄最可看 就爱灰色天空和虚伪的人们 极尽浪漫与自嘲的剖析 质感轻盈又沉重

6.7 急救医生无力回天时的无奈崩溃 不再拘泥于救生才能打开心结 用通灵的眼透视挣扎的灵魂 纽约底层人民的血泪众生相 夜戏堪称典范 地狱般残酷而浪漫

6.0 童年 迷影博物馆听障 影像声音设计顶级 给默片和纽约的情书 彩色黑白两条线交叉剪辑 无声的倾诉很动人 奇巧而真挚

6.3 犯罪悬疑动作小说改 剧情人设到位气氛超棒 灰暗冰冷的格调 独具一格的惊悚气息 节奏优美人物塑造传神 细节处处体现90年代的纽约 小男孩极为出色 男主越老越有劲

7.1 犯罪悬疑人性黑幽小说改 拆迁故事 城市建基于罪恶的土壤上 复原50年代的纽约油彩饱满 爵士乐大赞 配乐与画面相互缠绕的段落太妙 妥瑞氏症演得神灵活现

6.8 将中产送回过去重审自我 少年向往中年的成就 中年追忆少年的轻狂 非常纽约充斥着小资的自恋和自怨自艾 嘲讽攀龙附凤现象更衬出真诚干事者的落寞

8.3 歌舞爱情 艺术家纽约生存写照 立意表演无懈可击 生活化贴近真实 感人至深久久难忘 人生态度令人感怀与热爱 主演全是96原卡

8.7 喜剧 电视剧版纽约我爱你 关于爱的8个真实故事 缘分奇妙至极 让人蠢蠢欲动有所期待 认清和找到自我 不管和谁在一起都不放弃自我 细节很动人

8.4 纽约色情产业浮世绘 自由放纵的70年代 商品社会脆弱的亲密关系 客观剖析底层被欲望驱使的人生 有种真实残忍的美感 露鸡比露奶多

7.6 爱情 12个短片 写给纽约最奢侈的情书 市井百态尽显其中 更具包容性风格更多元 用快节奏叙述自己的特立独行 段落之间缝合漂亮互有交错 极具文艺范又不乏浪漫气息

7.2 三段式文艺小品 三个纽约客的故事 风格各异个性十足 伍迪·艾伦最戏谑最生活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和女儿的私人童话 马丁·斯科塞斯镜头音乐相得益彰真性情

7.6 喜剧默片 写给纽约的情书 献给默片的挽歌 旧事物拼命坚持也不免淘汰 小聪明的桥段结合的太微妙 细节充满创意和灵感 外景保留了大萧条前期的纽约

欲知片名,加入Q群:70字标签检索群(643753465)。

我给几万部电影做了标签,长度70字左右,能让人在1分钟内了解作品的优点,支持任何关键词检索。

 5 ) 为什么犹太人不吃培根,因为太好吃了-《假装我们在城市》分集金句整理(更新中)

《弗兰·勒博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于今年1月在Netflix上线,是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和作家弗兰·勒博维茨共同出品的纪录片,其主要以对话的形式并夹杂着一些采访和提问来呈现弗兰·勒博维茨对纽约生活的全方位吐槽。

在近期的美国娱乐节目《周六夜现场》,一小品对《弗兰·勒博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进行了恶搞。小品全程是Fran随便讲几句,Martin都狂笑。

当我看完全七集纪录片后,发现SNL小品的演绎太精准了。

弗兰是谁

弗兰·利波维兹(Fran Lebowitz,1950年10月27日-)是一位美国作家,演讲家,业余演员(曾在《华尔街之狼》扮演法官)。

代表作有《都市生活》(Metropolitan Life,1978年)和《社会探究》(Social Studies,1981年),弗兰自称花了十年生闷气后又出了儿童书《Mr. Chas and Lisa Sue Meet the Pandas》(1994年)。

弗兰出生并长大于新泽西州,在被高中开除后,于1969年搬到了纽约。

为了维持生计,弗兰最初一开始做过清洁工,出租车司机和pornography写手。

在21岁时,她开始为一个小杂志写书评和影评,杂志的创办者就是查尔斯·明格斯(Charles Mingus)的第四任妻子Susan Graham Ungaro。

查尔斯·明格斯(Charles Mingus Jr., 1922 – 1979) 是一位美国爵士贝斯手、作曲家、乐队领队。
他被视为20世纪美国爵士乐的标杆人物。

随后,弗兰开始为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工作,写专栏 "I Cover the Waterfront"。

1978年,她出版了第一本书《都市生活》(Metropolitan Life)后,开始不断接受采访和上电视并成为当地的名人。

弗兰对她的犹太人身份的认同来自于其种族和文化,但与其宗教含义无关。

她自称从7岁起,她就已经是一位无神论者。

E01 Pretend it's a city 假装它是个城市

弗兰被提问“你是怎么描述你的生活方式的”,弗兰回复道“我绝不会用生活方式这个词”。

弗兰被问“你会看不起人吗”,她回复道“有一些自命不凡是不好的,我的自命不凡不是针对你父亲是谁,你读的哪所学校,你在哪里长大,而是你是否同意我的意见”。

纽约地铁L线由于气味暂时关停了,弗兰说平时地铁车厢也不是紫藤味的高山村庄。

随后提到了911后的空气问题,即便在80个街区内人们都能闻到粉尘,Christine Whitman作为负责人仍表示空气没事,现在数千人得了癌症。

纽约生活物价这么贵,没有人负担的起,然而住在这里的八百万人somehow做到了。

弗兰说自己从未想生活在过去的纽约,这直接总结了一个半小时的伍迪艾伦的《午夜巴黎》。

E02 Cultural affairs 文化事务

“为什么犹太人不吃培根?因为太好吃了!”

弗兰提到第一次(在某件事上)没有任何天赋是小时候学习大提琴,她随即认识到了自己可以通过练习能变得更好,而不是优秀。大佬果真是早早就认清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事情了。

弗兰对于人们关于自己真正喜好但不擅长的事情的建议是,自娱自乐不要打扰他人就好,人们没有必要去展示任何事情。

她批评人们现在喜欢去晒任何小事。

“音乐家和厨师为人类大部分愉悦感负责。”

在接受斯派克·李(Spike Lee)的采访时,弗兰表达了对艺术和体育的看法。

艺术是人们去观赏一个最终结果,人们会反复地去欣赏这个作品,但体育在于整个竞技比赛的过程,当比赛结束输赢已定,人们不会把这一场比赛再重新看一遍。

为艺术鼓掌,而不是价格。弗兰提到了毕加索作品在拍卖时,当画作出来后现场是鸦雀无声,当拍卖结束后,人们为被拍出的高价鼓掌。

她对查尔斯·明格斯(20世纪美国爵士乐的标杆人物)的评价是个十足的吃货,让唐人街厨师都跑出来鼓掌那种。

一向目中无人的查尔斯·明格斯对另一位音乐家Duke Ellington却毕恭毕敬。再自大的人都有一个其敬重的人物。

E03 Metropolitan Transit 大都会交通运输

弗兰提到了纽约出租车司机开车太疯狂,她年轻的时候还谎称自己怀孕了,好让司机能够减速。

在提问环节,一个西班牙女人开始讲自己被警车撞,然后开始诉讼纽约这个城市。弗兰和马丁忍不住打断,这不是提问,这是在讲故事。

一个地铁站为了重修关停五个月,弗兰忍不住吐槽这些狗狗的马赛克画像,在真正重要的问题解决前,艺术装置完全没有必要。

弗兰对于“度假”的态度也格外有趣,“我出门不是为了度假,而是为了赚钱,好让我能(不出门)继续住在这里”。

E04 Board of estimate 审计部门

弗兰表示自己不喜欢写作,一直不满意自己的工作,随后意识到了自己就是讨厌工作。

弗兰谈到MeToo运动时,提到了反对浪潮(backlash)和撒谎的可能性。

她的态度更为细致和接地气,她的重点放在了普通女性上。

MeToo运动能够被引起重视是因为女明星们的参与。要明确的态度是,这种演艺圈的潜规则当然是不好的。

对于女明星来说,你可以选择不去接某部戏而避免受到侵犯。但对于在酒店整理床铺或从事类似工作的女性来说,她们很难有选择的余地。

弗兰说自己当年不去做服务员是因为要得到排班需要和领班睡觉。

E05 Department of sports & health 体育与健康部门

这一集,弗兰表达了对现今的养生,体育,度假项目,和一些所谓的挑战的负面态度。

在接受Spike Lee的采访中,弗兰说自己讨厌体育。她喜欢穆罕默德阿里不是因为他是一个伟大的拳击手,而是作为一个有象征意义的人物。

Spike Lee说体育的意义也很有道理,体育给予了观众一份认同感,并且对于黑人来说这也是他们最先改变自身地位的手段。就是他不断打断弗兰说话和咄咄逼人的态度有点烦。

斯派克·李,美国导演,凭借《黑色党徒》获第91届美国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

而极限运动只不过是人为的,没有必要的,自我编造的挑战。

“挑战是你必须要做的事情,而不是你编造的事情“,并且现实生活就足够挑战了,这一段和小崔脱口秀说过的一段所表达的意义类似。

E06 Hall of records 户政部门

开场弗兰说道,人会持续犯错,但年龄越大,能找的借口越少。

弗兰被提问有没有“guilty pleasure”,她说既然是乐趣,就不该有负罪感。

弗兰小时候到了7:30半就被要求上床睡觉,之后她问她妈为什么,她妈说过了晚上7:30就忍受不了她继续吵闹了。

片尾,弗兰说,真正年轻的人是意识不到年华逝去的,当你意识到了,证明你的年华(开始)逝去了。

E07 Library services 图书馆服务

开场,弗兰被提问“你认为存在令人窒息的political correctness吗?”,弗兰说我的呼吸很顺畅。

太佩服弗兰这种四两拨千斤的说话方式。

弗兰说,“如果你把一本书掉在地上了,你要亲吻它一下”,这是她在犹太教堂学到的对祈祷书的态度,她也将此应用到了别的书上。

弗兰在年轻时为安迪沃霍尔工作写专栏,声称二人关系不好。在安迪沃霍尔(1928-1987年)去世两周前,她把她持有的所有安迪沃霍尔的作品卖掉了了,为了支付公寓的维修费。弗兰真是没财运啊。

二人的犹太人长相也太明显了!

1978年,当弗兰受邀为《新闻周刊》写专题,她的父母对此格外惊讶。

弗兰的父母不看《时代周刊》(因为当时的老板亨利鲁斯是反犹人士),但是看《新闻周刊》(Newsweek)。

其写的专题就是为青少年提供意见,在纽约公立图书馆售卖的冰箱贴上就引用了其中的一句话。

弗兰从成名到现在,她的服装造型和说话态度几乎没有变化,果真大佬在年轻时就决定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6 ) 假装我们在纽约

弗兰很生气,因为她是纽约街头唯一看路的人。她要起草一份宣言,标题就叫“假装我们在城市”,以警示那些目中无人的挡路者——这城里还有其他人呢!

在纽约生活了五十多年的作家弗兰·勒波维茨,对这座她离不开的城市和其间的当代生活都有诸多不满。

作为弗兰的多年好友,同样深爱纽约的马丁·斯科塞斯显然了解也欣赏她的愤怒。继2010年的纪录片《公众演讲》后,马丁在Netflix原创纪录剧集《弗兰·勒波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里再次将镜头对准了这位手上无权却意见多多的友人,捕捉她在访谈、演讲、城市漫游和咖啡桌对话间的连篇妙语,一同为纽约献上一封辛辣而真挚的情书。

都市观察家的生活意见

1980年前后,两部有关纽约生活的随笔集《Metropolitan Life》和《Social Studies》奠定了弗兰作为作家、评论家的江湖地位,也让发表意见、评判事物成为她此后的主职工作和风格标签。

《假装我们在城市》是一部弗兰的意见集锦,也是她观点密集而结构松散的建城宣言。全剧共有七集,除开与剧集同名的第一集,剩下六集的标题都取自纽约的某个政府部门名称,为弗兰信马由缰的漫谈划定大致方向。

但即使有预设主题,也不要指望弗兰会照本宣科。她有太多的话要说,对任何人事物都有一箩筐的意见要表达,金句和妙喻层出不穷,名人趣闻和年代轶事信手拈来,最终把所有命题发言都全部变成自由发挥的爵士即兴。

在“文化事务部”里,弗兰赞美天赋在人群中分布的随机性,讲述因才能不足而放弃大提琴的童年往事和曾获得的“班级幽默风趣奖”,但一转头,她又开始对当下文艺环境大发不满,一针见血地批评人们在拍卖场上为了成交价而不是毕加索鼓掌;

在“预算委员会”中,对房地产市场不敏感也阻止不了弗兰对纽约的摩天大楼发表高见。她不懂建筑但懂衬衫,所以,在城市建筑上彼此借鉴的纽约和迪拜,到她嘴里,就成了互相抄袭的布克兄弟和拉夫劳伦;

而在“体育与健康部门”下,大烟枪弗兰又犀利地嘲讽起了养生,认为“养生是一种贪婪,”责怪硅谷刮来的保健邪风,吹得纽约街上三分之一的人都背起了她看不惯的瑜伽垫……

听弗兰说话是一种纯粹的享受,哪怕是少数略显陈腐的论点,经她的坦荡和诙谐一包装,都成了值得摘抄的箴言。而比言语更迷人的,是弗兰那独一无二的人格魅力。弗兰尖酸又真诚,对自身的局限性有着清醒的认知,谦虚地表示“人只能理解同辈人”,但到了每次开口表达意见的时候,却仍是强硬无比地爱憎分明,毫不妥协,也从不抱歉。

已故作家托妮·莫里森曾建议弗兰把文字中的“你”换成“我们”,以表达一种对读者的邀请。但显然,弗兰不喜欢“我们”,而《假装我们在城市》也延续了她的这种距离感。

对于观众,弗兰既不亲热也不讨好,她就像一个脚步过快的导游,一路撒下聪明的词句,完全不在意身后的游客能否跟上。但尽管如此,我们仍想紧随她身后,再听听她还有什么话要说。

旧日纽约消亡史

皇后区艺术博物馆的“纽约全貌”展区,是《假装我们在城市》中反复出现的一处场景。宏伟的纽约市微缩模型间,穿着鞋套的弗兰小心翼翼地跨过大桥,活像空降纽约的哥斯拉。

不管弗兰在谈什么,她的话里永远只有一位主角:纽约。她和纽约之间的爱恨纠缠在剧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纽约对她来说是《尼伯龙根的指环》一样庞杂繁复的大麻烦,却也是一处从不无聊的文化天堂。

噪音,地铁,游客,房价,市长,干洗店,时代广场,装置艺术……弗兰对纽约的种种怨言虽然幽默但不新奇,大多时候只是在重复和加深现代人对纽约固有的刻板印象。而在表层的抱怨之下,那些对旧日纽约的快照式追忆,才是整部剧里更为珍贵动人的部分。

69年就来到纽约的弗兰是一位联通各界人士的活坐标,也是许多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她见证了O.J.辛普森案件宣判时的万人空巷,也呼吸过911后覆盖城市的“烟尘”;

她曾为安迪·沃霍尔工作,看过拳王阿里与弗雷泽的世纪之战,还被爵士传奇查尔斯·明格斯追着跑过第七大道;

她开过出租,因此知道司机们常去的Belmore餐厅(Belmore餐厅也在马丁的《出租车司机》中出现过);她嗜书如命,然而钟爱的旧书店大都关张消失……

在弗兰轻描淡写的回忆里,所有的故人旧事连成线,已被拆除的建筑构成记忆的街区,她脑海中的纽约在鸣笛声和爵士乐响中拔地而起。碎片化的观点输出不足以描摹纽约的样貌,搭配上个体记忆的真实重述,才能让一座已经消亡的旧日城市再度鲜活。

最佳损友老马丁

马丁·斯科塞斯在剧中的存在感很低,他藏在背景里,鲜少提问也从不插话,只会用阵阵傻笑声回应弗兰的妙句。

但这并不是说马丁对作品的参与度低。谈话间隙,马丁会适时剪进杂志剪报或影像资料来丰满友人的表达,就像一条俏皮另类的“导演音轨”,一撮点缀性质的香辛料,为《假装我们在城市》增添多一层风味。

当弗兰谈到出租车速过快,马丁就插入一段自己电影《下班后》的片段;当斯派克·李和弗兰因体育话题产生异见,马丁就立马补充94年斯派克·李在赛场边和尼克斯队员互喷的名场面;在弗兰讲起《华尔街之狼》片场和小李子的电子烟往事后,马丁还要用自己颇有辨识度的嗓音录一段煞有介事的免责声明……

在采访中马丁曾表示,这部作品的创作初衷很单纯,他只是想和弗兰待在一起。两位老友像一对最为默契的喜剧搭档,而马丁视角下对弗兰毫不矫饰的欣赏目光,也让整套剧集在可爱风趣和愤世嫉俗间找到了完美平衡。

不过,拍摄时的弗兰和老马肯定没料到,一场疫情会彻底改变纽约的样子,也赋予了这部作品新的意义。当人潮汹涌的日常纽约暂时消失,剧里弗兰所有的抱怨都成了失去才知珍惜的怀恋,而《假装我们在城市》,也从一场针对纽约生活的吐槽大会,变成了一份封存住纽约最后活力的珍贵纪念。

虽然纽约总在变化中,但如果现在有一个能一键把纽约复原到疫情前的红色大按钮摆在面前,哪怕是最讨厌街头行人的弗兰,想必也会不假思索地一把按下吧。

 短评

谁不喜欢王尔德发型的毒舌犹太姬呢🥺

6分钟前
  • 秃头仙人锂宝
  • 力荐

算作是《公众演讲》的续集,但又因更长的篇幅与片集化而在观感上比前作更加放松和从容。依然不认为勒波维茨的讲演时时刻刻都闪耀着幽默与智慧,斯科塞斯在纪录片中也存在数次由无动于衷至附和表演性大笑的突然转变。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勒波维茨之口反观纽约这座伟大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两人对纽约的爱,通过对话引申出的电影、移民、出版、生活、建筑、出租车等等隶属于或私人或公众的调侃回想而显现。斯科塞斯继续在对话间穿插各种视频素材让语言描述变得具象却又是极个人的记忆速写,甚至还间接回顾了自己的迷影史与创作史,对《黑胶时代》首集曾展现过的The Mercer Arts Center倒塌事件的真实回忆,让斯科塞斯和他的作品成为了纽约的镜像存档,如同皇后区艺术博物馆中巨大的纽约微缩模型版图,他真的倾其一生热爱着这座城。

8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力荐

对博学多才 每个话题抛过来都能金句频出 有意思的故事和际遇多得可以讲上几天几夜的没抵抗力 虽然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很可能心气高/脾气怪到难以相处 但周末晚上打开网飞又不是为了找朋友 作为听众 这三个半小时我过得和老马一样快乐

9分钟前
  • 水包酱
  • 力荐

That’s why I live in beijing, but I already left it.对于那些想要逃离北上广,或者已经离开了的人,她一句话给出了继续留在这个城市的理由,“我来自一个环境和治安更好的城市”,在纽约寻求的不是低房价和舒适安逸。

14分钟前
  • 壶月
  • 力荐

I hate money, but I love things!!!

15分钟前
  • oowwl
  • 力荐

看完后更喜欢的竟然是马丁,谁不想要一个笑得这么大声这么捧场的朋友呢!

20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我只有一个问题想问马丁,有那么好笑吗?

23分钟前
  • Drizzt
  • 推荐

有这么个朋友不拍下来的确不行

25分钟前
  • XU
  • 力荐

从Fran开始卖弄她对手机的那点浅薄认知,就忍不住翻白眼。Come on!! 您都从来没发过短信,哪里来这么多仇恨呢?也是,马丁斯科塞斯都能交出像《爱尔兰人》那样老态龙钟的作品,完全可想见那一群人对当今时代有多么痛恨。这个时代或许没有那么好,但也绝没有那么糟。过分傲慢而又自我沉醉,全责怪科技吃人,其实是自己的好奇心早就死尽了。另外,别再吐槽时代广场了…多少人可能攒了一辈子的钱,才有一次机会来这看看。学学尊重人吧。

28分钟前
  • momo
  • 较差

以为会以泪洗面,但是没有,一直很开心,直到最后一集纽约公立图书馆的镜头才绷不住了。纽约不是情怀,而是现实的存在,所有的烙印都无法抹去。Fran在体育那集有一句非常深刻的话,大意是,你应当直面的挑战,是那些你不得不做的事(工作、生活、活着),而不是你逃离这些后编造出来的目标和挑战。

31分钟前
  • leafalone
  • 力荐

可能这是斯科塞斯自《纽约黑帮》以后一直想做的事:喋喋不休地希望向世人系统地介绍纽约这个大都会。二人皆是知识分子,但即便从公共空间聊到私人空间,从电影、音乐聊到建筑、历史,始终还是一种陌生、异质的城市勾勒。通过电影这一媒介我们有幸见证了斯派克•李、伍迪•艾伦、吉姆•贾木许,当然还有马丁•斯科塞斯眼中的纽约,关于这座城市的传奇也将会一直书写下去。

35分钟前
  • Aloysha
  • 力荐

不得不感叹 只有NYC才能产生出“女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这种物种。不知道她们是怎么做到把受过良好教育的下城精英范和波西米亚感杂糅起来 像是街角食物卖场里永远放在货架最高一排 永远不打折的蓝奶酪和鲱鱼罐头。味道冲 但极其昂贵。弗兰看起来就像桑塔格的姊妹 再加多一个安妮霍尔 是彻彻底底的纽约风味——我真是爱惨她们的长大衣里的马甲以及随意一句就能噎死人的witty remark了

40分钟前
  • 线团的花边
  • 力荐

好潇洒的对话,傲娇而不令人讨厌的妙语连珠,不同意这是self-obsessed我觉得这是self-sufficient

44分钟前
  • 头上长角
  • 推荐

太有趣了,真的好喜欢像弗兰这样的愤怒的人啊,愤怒的来源不是排他不是怨恨,而是来自对生活的热爱、观察以及对自己和社会(包括他人)的关系的反思!!!太棒了!!幽默又风趣,关键是真实犀利的让你无法拒绝她的愤怒哈哈哈哈。最后三集很出色了,真的是像在看Stand-up Comedy(而不是talkshow哈哈哈哈),非常喜欢Fran这种古板到和过去融为一体又能自圆其说的人

46分钟前
  • Herring
  • 力荐

马丁这是把伍迪艾伦的班也给接了啊(另外他终于遇到比自己语速快的人了);纽约这城市就像老太太一样愤世嫉俗、尖刻直接、永远在咒骂抱怨,但底色仍然满怀斗志且乐观

47分钟前
  • Qtn
  • 推荐

有才又自负的人是应该这样活着的。斯派克·李疯狂卖体育明星安利的样子真的是我一个体育狗都要看不下去了

51分钟前
  • 阿瞢
  • 推荐

snobbish in a good way......可以作为伍迪艾伦电影的替代

55分钟前
  • 隐隐
  • 力荐

The fact that Martin Scorsese's only role in this series is laughing is fascinating

58分钟前
  • 蓬茅下
  • 推荐

老马负责导演、制片和提供罐头笑声,太可爱了,我宣布他的形象必须立刻代替所有圣诞老人和肯德基上校。勒博维茨的姿态太纽约犹太人了,就连她在句子之间张开嘴、舌头搅动的方式都让我想到另外几个纽约犹太人;还让我想到Jesse在和Ezra Klein那期播客里谈到的犹太幽默(不只是幽默,而是聪明——除了“wit”似乎没有更好的词),一种历史性的自贬和傲慢并存,这同时也是一种“纽约性”,对自己生活的城市永远保持着“民族志式的凝视”,观察、提炼、解释、讽刺、评判并引以为傲。她还让我看到了宽肩外套和宽松牛仔裤脚垂在西部靴外面的魅力,而且年轻时也太帅了,看得我腿软。

1小时前
  • 烤芬
  • 推荐

谁会不喜欢纽约,谁不曾缅怀黄金时代呢。犹太知识分子式毒舌太对胃口了,拳拳到肉,固执得可爱。感谢Netflix让马丁老爷子拍讲究的纪录片继续焕发青春(bushi

1小时前
  • 吴慢慢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