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疗愈法

HD国语

主演:王亚迪/肖纳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年份:202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爱的疗愈法 剧照 NO.1爱的疗愈法 剧照 NO.2爱的疗愈法 剧照 NO.3爱的疗愈法 剧照 NO.4

 剧情介绍

爱的疗愈法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深夜赶路的女学生田晓娇惊愕地发现一个外表丑陋,令人恐怖的“白色幽灵”在坟地中诡异地向她招手。恐惧万分的她连滚带爬夺命而逃,最终慌不择路被“白色幽灵”围猎在荒野草丛中,发出绝望的哀嚎! 三年后尹大宝欢天喜地的把田晓娇娶进门。婚后第二天深夜,尹大宝被一声凄惨的叫声惊醒,当年纠缠田晓娇的“白色幽灵”找上门来了! 去了医院,才了解到田晓娇患有精神分裂症已多年,她为了和大宝结婚而隐瞒了病情。 大宝起初愤怒怨……白狼行动勃朗特姐妹极限乔丹大追捕美国谍梦第二季征服2011她唯一的选择塞涅卡糊涂侦探第二季别让我走2010大兵日记异世界悠闲农家去海边吧菩萨咒弗兰西斯·哈封神降魔2桃山气海她的危险男友无尽世界棱镜阿什比当男人变成女人嫌疑人动态漫画·凡人默示录第一季业余纪录片密爱游戏花开时节绅士刑警3离别秋波股神3之控庄者凡人英雄摸金笑尉(下)梦与狂想的王国亡命之徒乔那森·图米的圣诞奇迹运河风流日出城市巅峰拍档第十四季凭火决狱丑闻 第五季死者田园祭超粘人朋友鉴你所见:峡谷大战

 长篇影评

 1 ) 发现了好东西!

文章字数/2000字
阅读时长/5分钟

出处:我在B站发现了好东西!

周末花了2天时间,看了一部豆瓣9.1高分纪录片。一个病人拍了一部关于他的医师的电影纪录片。

01 纪录片《施图茨的疗愈之道 》

观看地址:小破站
这个纪录片吸引我的3个理由
·3000人打了9.1分高分!
·据说可以治疗精神内耗。
·挺真实的对话过程。
影片只有2人,主治心理医生菲尔·施图茨与其患者乔纳·希尔(导演/演员)。
影片拍摄的初衷,是导演觉得医生的方法对他的人生有积极的帮助,所以他想用一天的交流时间,把它记录下来,使更多人的生活能过得更好。
开头导演说这部片子记录了一天的谈话,但后面导演却坦言:
实际片子拍了2年,他们每次都是假装在一次性对话,拍摄场景也只是绿幕搭建的。
导演自我剖白:
我怎么能拍一部讲述人们展示脆弱和克服问题的电影,却不肯展示自己脆弱的一面?这很虚假,感觉是在编故事。
跟医生坦白后,他们一起成就这部真诚满满的纪录片!
-
如果你曾看过《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也许你想找人聊聊》,就会知道它们最终还是要让你明白,你只能自己勇敢面对问题。
而该纪录片提及的方法,与传统治疗方式不一样,大大刷新了我的认知!
传统的疗愈方式,大多是引导患者说出更多,心理医生只是在倾听。
但这部片纪录片的医生,不希望病人带着希望来,带着一无所获离去,所以他会给出可以直接使用并且有效的工具!比如:

02 金字塔:提升生命力

适用于失去方向,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的人。
当你迷失方向的时候,只有你的生命力能够引导你。

金字塔把生命力分为3层:

1.身体:你与你的身体的关系
让身体更好地运作,睡好觉、吃好饭、健康运动。
别觉得简单,这一部分在精神状况好转因素中占了85%
2.人际:你与其他人的关系
你的人际关系就像悬崖上的钉子,能将你重新拉回到生活中。
关键是你要主动社交。可以主动邀请别人吃饭,即使你觉得对方很无聊也没关系。某种程度上,那个人代表了整个人类。
3.自己:你与你自己的关系
决窍就是以日志的形式写作。你写下来的文字就像一面镜子,反映了你潜意识里正在发生的事情。写下来,才会让你那些不知道的事浮现。
↑生命力金字塔
这上面3个部分,我深深体会过它们的好处,所以我很赞同。所以早期我写过一篇2023年的计划是:饮食均衡、睡好觉、身体健康。
我曾经真的在这3方面的生物钟混乱过,从而emo了一阵。
后面我发现,直接跟朋友约个饭,负面情绪立刻消退,连倾诉也不用说了。
有人会问:在网上聊天不也可以吗?不一样,真的不一样。
我emo的时候,试过不断在线上换着朋友聊天(毕竟我怕只逮住一个朋友狂输负面情绪,我会没朋友hhh),还是无法缓解情绪。
后面只是出来约个饭,情绪瞬间好点。

03 第X部分:人生反派

什么是“第X部分”?如果把我们的一生比作一部“做人”的好莱坞电影,那“第X部分"就是反派。
它会在你觉得你需要做什么时,告诉你:你是不可能做到的,放弃吧。
我们既无法摆脱它,也需要它的消极性。
人生电影里没有反派,也就没有故事。因此我们也不会成长、改变及变勇敢。
我上次推荐了播客,其中提到一个例子。
有位创始人,因为从事冥想事业认识了很多经历过负面情感的人。
他问那些人一个问题:
你愿不愿意把那些负面的情感从你的生命中除去?如果有机会重来一遍,你愿不愿意规避掉那些事情?
大部分人回答说:如果人生中不是因为那些特别难熬的时期,或者那些特别痛苦的经历,我们就不可能取得我们目前的成就。如果真的能够回到过去,有机会去改变,可能我们也不愿意去改变。
虽然我不想认同上面所传达的观点,但联系我自身情况,确实是这样。人是什么时候才懂得珍惜所拥有的东西?当他曾经失去过。
我试着想,没有这些负面的过程会怎样?
那会是平平凡凡的一生,因为没有痛苦的对比,也就衬托不出快乐。幸福是衬托出来的。

04带屎珍珠串

每件事都是价值相等的一颗珍珠,我们要做就是串珍珠。采取行动,不去考虑背后的意义)。
只从我采取行动的角度,看待自己,不管是失败还是成功,都要继续前进。
每颗珍珠都有屎每件事都有不完美的一面
在小圆圈里面,都有一个小黑点,称其为屎,它指的是你的每一份努力。
无论你做什么,珍珠里都有屎,暗示事情总不会完美。
什么是赢者?真正的赢者不是那个总是做出最好的决定,或最成功的人。
赢者是愿意凭着信心行事,然后承担结果的人。如果结果是坏的,那么就重新开始循环。
这就关联到《终身成长》里提到的成长性思维
成长性思维的人在遇到困难和挑战时,会倾向于更加乐观和积极。他们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我理了一下逻辑:
就是相信自己的努力会有用,所以愿意先付出努力。他或许会成功,或许会失败。但如果一开始就否定自己,那就真的是自己把自己的路堵死或者变窄道,那又怎么“有机会”成功呢?
所以“自认为”的不可能做到,并不是事情真的一定做不到,而是你一开始,就不让自己做到。

 2 ) 疗愈从来都是相互的

这部纪录片是导演乔纳·希尔拍摄的自己与心理医生菲尔·施图茨的一些对话,旨在希望通过这部影片,向观众介绍让他受益的一些心理治疗工具。而在整部影片的呈现中,绝不仅仅是介绍工具这样一个浅显的目的,而是通过他们之间的对话,向观众展现出了一个比较简短的心理咨询过程。 在影片中有两个很有趣的前后对比,第一个对比是在影片开始不久的一个部分,话题提到了希尔的哥哥,所以施图茨希望他能深入聊一聊自己的哥哥,而希尔觉得影片的主角不是自己,所以拒绝了聊这个话题,而随着影片的进展,希尔也更加多地聊到了自己,包括也聊了自己的哥哥,甚至在后面他与施图茨的话题分量不相上下了。第二个对比是我们知道施图茨是心理咨询师,而希尔则是他的咨询者,可在后面居然是希尔向施图茨提出了很多问题,然后施图茨开始剖析自己,他们的身份调换了过来。 通过这两个有趣的前面对比,我发现当一个人在疗愈他人的时候,同时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敞开自己,而且也会被疗愈着。其实“倾诉”是一件既痛苦又畅快的事,因为当你需要倾诉时,往往是因为遇到了一件让你产生负面情绪的事,然而当有那么一个人愿意听你倾诉,并稳稳地托住你的情绪,则又会让人产生被保护着,很安全,很疗愈的感觉。心理咨询师也是人,也会有自己的负面情绪,也需要倾诉,所以施图茨和希尔在倾诉过程中其实是在互相疗愈着。

 3 ) 【一些个人受用的点记录】《施图茨的疗愈之道》

1. 最底层是与身体的关系,要照顾好身体,让身体更好地运作。

三大要素:运动、饮食习惯、睡眠。

中间层是与他人的关系,抑郁的时候,其实并不会终止自己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就像把手,帮助你把自己重新拉回到生活中。关键在于必须采取主动,如果静待对方/他人主动,就并未真的理解这个原则。你可以邀请某人一起吃饭,就算觉得ta无聊也没关系,不管怎么样都会带来积极的影响,从象征意义上来说,那个人代表了整个人类。

最顶层是与自己的关系,必须与自己的潜意识建立关系。这个不用多说了,因为这个是我做心理咨询最大的课题。

Let it go,在自己的生命力上下功夫。

2. 现实(Reality)

心理咨询师也强调让我回到现实。

现实有三个要素是没人能逃避得了的:

痛苦、不确定性、以及不间断的努力(原文constant work,我解释为不间断的苦劳)

这些是无论如何都得忍受的,必须学着去爱上应对这三样东西的过程。

我最近读的《克服忧虑》也一直在强调,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而锻炼出这种能力并且对这种能力培养出自信,可以更好地面对不确定性。

3. 不确定性

再提一句不确定性。

真正的信心是活在不确定性中,然后继续前进。

赢家不是那些总是做出最佳决定或是看起来最风光的人,而是实行那个循环的人。

循环:愿意承担风险,秉持某种信念,承担结果。如果结果是不好的,就重复那个循环。能做到这样是最好的。

4. 影子

影子需要关注。但他需要的不是外界的关注,不需要奥斯卡奖,他需要的是“你”的关注。

当你长期对他缺乏关注时,当你不尊重他时,他会让你做出具有破坏性的事。

问问自己的影子,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对缺乏关注的事实做一些弥补。

如果我满意真正的自己,其他人的看法对我造成的影响就会减少很多。

重点不是影子的样子、好看不好看,重要的是持续与他产生连结的过程。

与影子同步的概念,是一种完整的感觉。完整意味着我不需要其他东西,“这样的我就是完整的我”,这是一种自由的感觉。

这就是心理咨询师对我说的,要关注我的阴影人格,关注我的trickster人格。他已确确实实地在一些场合破坏过我的人生,但我们是一体的。

5. 理想/幻想与现实

你陷入幻想,认为有一个完美的世界,进入这个完美的世界,神奇的事就会发生。

但不能忘记现实的三要素,痛苦永远不会消失,不确定性永远不会消失,而且无法摆脱不断努力的需要,不论如何,每个人都得这么活着。

咨询师也说过,关注现实。

 4 ) 闭嘴,听我说 (Shut the Fuck up and Listen to Me)

施图茨说,Pain, uncertainty and constant work,这三样东西是我们无论如何都要忍受的、无法逃避的疾苦。我感觉三者顺序应该反过来:首先你需要持续地工作(或努力地生活),这一过程中你要面对太多的不确定性,正是因为有不确定性的存在,你要因此承担未做好准备所迎来的苦痛。 那当我们走入黑暗,或正在与黑暗共舞时,要用什么方法缓解? 与自己的黑暗的影子对话,与自己难以接受的一面对话。仔细问问自己,ta(黑暗的一面)对你的感受是什么样的?你对ta的感受又是什么?你会对ta说些什么?不断溯源后你可能会发现,你对自己的这一面包容太少。当ta在特定情况下跳出来时,你总是急于逃避,或者干脆完全放手让ta干预自己的行为。 每当有人伤害或者辜负我们时,我们总希望对方能做出一些行为来平衡我们内心的不甘、委屈,但这完全是浪费时间。在这种不公平的事情上来回打转,常常忘记自己的眼睛应该始终向前看。 要常常设想处在一个完全由爱组成的宇宙中(这是最理想情况,施图茨说你想要反驳的话shut the fuck up),然后将这些爱化作一束能量,传导到你恨的、你讨厌的、你厌恶的人身上。如果你能够将这种爱传导给自己厌恶的人,那么这个世界上还有谁是你所不能容纳的呢? 两人在片中有一个共识,心理咨询最好的样子应该是:“病人”来了,跟咨询师聊了,问题不一定解决,但“病人”一定要感受到能量从身体穿过。 所以,“我在听你说”“我理解你”“我会这样默默地陪伴你”等传统心理咨询方法都比较扯淡。告诉我应该怎么做,我是来寻求解决之道而不是来锻炼我的表达能力的。 就像在Active Love这一工具里,施图茨说:I know it sounds nuts, but just shut the fuck up. Do what I tell you. Don't prejudge it and see what happens.(我知道这听起来很扯,但你他妈给我闭嘴,照我说的做,不要预判会发生什么,静观其变。) 太令人安心了不是吗?

 5 ) 被称为“好莱坞里一个公开的秘密”的心理咨询师是如何治愈整个好莱坞的?---《施图茨的疗愈之道》详解

电影里希尔讲了这样一个笑话:“在你讲述痛苦的时候,你的咨询师拿着你的钱却只是安安静静地听你讲,你的朋友却会在你讲的时候疯狂插嘴,不请自来提出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建议。”

于是你想起上周的一天晚上,约了朋友喝酒想要倾诉一下。两三杯下肚,你刚准备大倒苦水,只听对面飞来一句:“其实我最近......”紧接着就是一篇即兴五千字的演讲稿,从跟初恋第一次牵手说到孩子最近进入叛逆期,你感觉从盘古开天地听到了新中国成立。Ta终于讲完,但你刚才那几句卡在喉咙里还没说的话早就没了耐心,滑回肚里找不见踪影。于是讪讪刮肚搜肠,找到两句安慰的话应付了一下,“不对,搞反了吧。”你默默地想。

心理咨询师的风评也不太好。即使没做过心理咨询,你也听说过咨询师好像就是一个听人抱怨的职业,职业素养高低主要体现在保持微笑时间的长短上,并且,听一小时抱怨居然能拿五百块。不过Stutz肯定不会同意这种说法,他在跟你混熟以后会笑着说:“你的这个评价不太准确,如果病人每次来的时候能少讲一点他们的破事的话,我可以退他们两百。”然后你们两个人一起大笑。

Stutz的弟弟在三岁的时候突然去世,为此父母崩溃。他说他的童年在那一刻就结束了,而后在又二十多岁的时候突然罹患帕金森,从此起床变成他生活中最困难的事情之一,而从坐着到站起来的时候,他的体力会让他先认真地思考是不是值得这样做。

但他在讲笑话的时候你完全不会意识到他身体会有如此大的缺陷,只有片子里不停出现的他手颤抖着吃药和费老大劲才能站起来的镜头提醒着你。

这样一个人,同时也是“好莱坞里一个公开的秘密”。他是好莱坞最受追捧的心理医生,在他那里进行心理咨询的包括好莱坞里最顶尖的编剧、演员、制片和CEO们。

他是如何做到的?

The Tools

Stutz在弟弟去世以后就一直在承担父母的崩溃,相当于是他父母的咨询师,他父亲有一天对他说:“如果你长大后没有成为一个医生,这个家就不欢迎你。”而在他10来岁的时候,甚至开始会有很多大人愿意向这个小孩子倾诉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很难想象这一切对一个十多岁的小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后来,他还是走上了医生这条路。

依靠着四十多年精神科医师及心理咨询师的执业经验,对弗洛伊德的自由联想法的反向使用,同时借鉴了荣格的“原型”理论,Stutz创立了一整套属于自己的治疗体系,他称之为:“The Tools”。这套工具,是他作为一个咨询师治愈力的核心。

要理解“The Tools”,必须先理解它之所以能够产生效果的一些前提原则,这其实是Stutz治疗体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因为如果你无法对这些原则产生认同,你就无法真正从“工具”中获得你想要的治愈。

现实原则:

aspects of reality:pain 、uncertainty 、constant work

Stutz认为,人活着,有三个问题是你一辈子都需要去面对的课题。

永恒课题之一:痛苦

不管是病痛、衰老这种身体上的痛苦,还是在你追求成功之时必然产生的一些失败,这种精神上的痛苦,在你生命的长河里,会持续不断的浮现。而不管是爱情、亲情还是金钱,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可以完全解决所有痛苦。

永恒课题之二:不确定性

人类是地球上唯一可以在头脑中感受未来,长时间计划自己生活的物种,但是这种能力同时带来了永恒的不确定性。当你思绪飘到未来的时候,对某事结果的担心引发的那种焦虑,就是人类在面对不确定性时最本能的反应。

永恒课题之三:持续的努力

当我们被案头各种琐碎繁杂的事情埋住的时候,我们本能的会去想像一种不用努力的生活,想象它会是多么轻松与美好,以至于有时候我们会忘记,如果没有努力,休息也就不再是休息。人需要努力,就像需要休息一样,这绝对不是让你安于一份消磨自己的工作,或者说给搞垮自己身体和精神的996去找理由,而是说你应该去找到一种平衡。而不是去幻想一种不包含任何努力的生活,努力可以来自任何领域,它不一定是来自工作。

努力给生活带来的意义感,是一种终极的自主感觉,它会让你清楚的知道你生活里面创造出的果实都来源于你自己的努力。

之所以叫一辈子的课题,意味着,这三个课题并不存在一个完美解。它们会不断在你生活中重复出现,你只能想办法改变你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改变你如何看待这三者,改变你如何接受它们并加以行动,世界上并不存在一种happily ever after的生活。

我们通常只会想到自己想要什么,我们想要成功想要金钱想要好的亲密关系。但我们往往又会遗忘掉这些欲望中会永远包含着这三个课题,你需要持续的努力才能成功,你需要面对不确定性才能在投资中获得回报,你需要不断沟通不断付出才能经营好亲密关系。一个选择好好面对这三者的人,会在跟这三者的相处中变的坚韧和成熟,在越来越懂得如何处理这些课题的同时,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一个一直选择逃避这三者的人,只会迎来更大的痛苦:脆弱感和失控感。

“生活的秘密是,接受你永远不会知道所有的答案,没有人会知道所有的答案。而幸福取决于你如何去接受这一点,以及你如何在接受以后去行动,但是首先是要接受它,因为如果你不接受,你脑子里总会用可以克服它或消除它的想法,但是这是你无论如何都无法完全做到的事情。”---Stutz

但如果连你一点点能量都挤不出来,是真的再也不想努力了应该怎么办?Stutz会告诉你,先从提高自己的Life force开始。

Life force的三个层次

自我原则:

1. Life force:

我把它称之为生命力量。在生命力量的三个层级中,最基础的,是你与自己身体的关系:包括锻炼、饮食和睡眠习惯。不管你相信与否,它对你精神状态的重要性会占到85%。去年对我影响最大的人之一,神经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Andrew Huberman说过:“神经系统本身与我们脑子中“我”这个概念实际上是一体的。”所以好好照顾你的身体,其实就是在好好照顾你的精神,这甚至不是因为你的身体和精神会互相影响,而是因为它们实际上是一个东西。

三个层级中的第二层,是你与其他人的关系。就像《被讨厌的勇气》中提到的阿德勒的那句话:“一切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进化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类之所以需要朋友、需要社会支持、需要跟其他人建立链接,是因为自从几十万年前人类起源开始,一个孤独的人一个离群索居的人就意味着生存的几率大大降低,这是深深埋藏在我们神经系统底层几十万年来的根本需求。所以“孤独”这种感情和感受,实际上是你的神经系统在告诉你,你需要社交了。所以Stutz说,人际关系是一副抓手,是把自己拉回到正常生活的一个着力点,但是你必须主动,逼自己开始主动的和人接触。如果你没有能量主动,起码不要拒绝别人。

Life force的三层结构其实很像马洛斯需求的金字塔,只是更多是关于人的精神状态,我们对食物生活水的需要,就像精神对良好身体的需要;对人际关系的需要,就是马洛斯需求中层的归属与尊重需求;而在顶层,与自我的关系维度,Stutz这里更多讲的不是追求,而是人在脑中自我叙事形成一个个很小的结,但是结打多了,就会在精神上出现危机,比如当你觉得自己很懒惰,又不知道如何改变,有个小人在脑子里不断批判自己的时候,当你把这些小的结都解开了,你与自我的关系就会变得通畅起来。

马洛斯需求

2.Part X: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Part X,Stutz说它是the judgmental part,the antisocial part of you,是你不断在脑子中评价自己的那个部分,是那个不愿意向外去表达去社交的部分,它是你内心里告诉自己“你做不到”的那个声音,voice of impossibility

Part X试图阻止你改变或成长。

人在面对压力时最常有的两种选择,是战斗或者逃避(fight or flight),Part X就是那个在你内心深处明明对这件事很渴望,但是还是会告诉你,“快逃吧,你不行”的那个声音,它是你内心里住着的那个大反派。不管你战胜多少次这个大反派,鼓起了勇气去行动,它,都会回来。

3.The shadow:

与Part X不同,Part X是关于行动,关于未来,而the shadow,是每个人都有的那个阴影,是你讨厌自己的那一点,是你为自己感到羞耻的一面。它可以是你藏在无法控制的购物欲底下的外貌焦虑,也可以是你与父母发生矛盾时,那看似是攻击性,实则是对突然陷入到与父母那种不好的交流模式中的本能反应,它是那个你不接受的自己。你的阴影需要关注,但是不需要外界的关注,它需要你的关注,Stutz说:“It's the acceptence of a true self.”

4.The snapshot(aka the realm of illusion):

“快照”是脑中那个“如果我有500万一切就都会好了”的念头,是脑中那个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完美图景(完美工作、完美对象、完美生活), 你会用它来评价自己的现状,而无论怎么比,你都不会对现状满意,它使你无法感恩当下拥有的生活。

The tools:

1. Radical acceptence(主动全然接受):

在一切事物中寻求意义,好的事情对我们来说容易接受是因为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到它好的一面(好的比较明显),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困境一定有它的意义,我们需要训练自己用一种新的目光新的角度来看待困境,在困境中看到那些对你有好处的积极的一面,在你的脑子不断建立这种即刻的条件反射,不要允许自己去做判断,不要允许自己告诉自己任何负面的东西。因为只要找到意义,我们就可以不被消极的情绪所支配,并且开始行动,如果你能在困境中找到积极的地方,你就能在任何情况下找到机会。

人在面对任何事情的时候,有两种状态不会让你陷入负面情绪的漩涡,一个是接受一个是行动,Radical acceptence起到的作用也就在此,它能帮助你接受现状,也能指导你接受现状后的行动。对Stutz来说,帕金森让他创造出了属于他自己独一无二的治疗方式。对希尔来说,拍摄前夜的失眠帮助他找到了几个第二天拍摄的新点子。

2.String of Pearls:

每一次行动,都是我将下一个珍珠串在串上的时刻,每个珍珠的价值都等同,也就是不管是完成一次大考还是打起精神从床上爬起来去健身,当你没有能量的时候甚至连仅仅起床也可以是一颗珍珠,所有行动的意义都相等,小目标中同样蕴含着巨大的意义。

每个珍珠身上都会有黑点,它代表没有珍珠(行动)是真正完美的,追求完美主义很多时候是行动的敌人,不要做那只布里丹之驴,那只饿死在两堆一模一样的干草面前的驴,因为它不能对究竟该吃哪一堆干草作出任何理性的决定,我们需要做的是那个不停把带有黑点的珍珠一个个串在项链上的人。这个mindset也很像对我很有帮助的一句座右铭:”Every action is a vote for the person you want to become.”它来自詹姆斯·克莱尔的《掌控习惯》。

Hill这时候开了一个玩笑:“我的mindset恰恰相反,我每做一件事的结果都是屎团,但是这团屎里面一定有值得我去学习的珍珠。”Stutz大笑:“这句话我偷走了。”

3.The sun is always up there:Part X就像一团黑云,它会挡住阳光,变成了你当前的心情,但是太阳是永远在那里的。记住这点非常重要,同时这点很像是正念冥想里的一个概念:念头像是海浪,一波又一波,但是海面终会恢复平静。只要观察情绪,不要参与其中,就能安然渡过,这也很像行为认知疗法里的那句:”You are not your thoughts.”

尾声

几年前的一天,Hill的哥哥因意外突然离世,Hill说那天是他人生中最困难最崩溃的一天,当他来到Stutz的咨询室里的时候,Stutz为他拍了一张人像照片。

四年后再次看到这张照片,照片上的Hill有种异样的宁静,就好像“被剥去了一切虚假,照片里我还坐在沙发上的这个事实,它推翻了一切不重要的东西。”

Stutz对他说:“它摧毁了一切你曾经以为离开就无法存活但其实并不必要的事情,照片里的这个人从地狱回来了,完完整整的,我非常喜欢的是,这场归来是以一种平淡无奇毫无戏剧成分的方式发生的。虽然看起来可能不像,但是我认为这张照片就是胜利本身。”

Stutz有一段穿越了40年的亲密关系,因为另一方的家庭原因和他帕金森的原因,这段关系在40年间断断续续。在讲述这段故事时,Stutz会皱眉会咬嘴会试图用他一贯的玩笑转移话题。于是希尔马上对调了心态,穿上了咨询师的那个角色,用几个问题引发了Stutz自己的思考。Hill问他是否想要再联系那个人,去讲述他现在对两个人关系的感觉,Stutz说他有这种冲动。因为Hill的引导,Stutz也发现自己真正的问题所在:“我觉得我潜意识里好像错误的把治愈(对帕金森的)这件事和亲密关系链接在了一起。”

“但帕金森是不可治愈的。”他意识到正是自己这种错误的信念(part X)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他对亲密关系的恐惧。

在影片结尾,已经Stutz给她打过电话了,对着镜头他说:“她是我在这世上最亲近的人,我们年轻的时候不想谈恋爱,主要是因为我,我没有意愿去维持这段感情,但现在我有了。”Hill:“你后来联系她的时候,你们的对话怎么样?”

Stutz:“在这段对话里我发现我没有全心全意投入的去做一件事。”

Hill:“你觉得你们俩人之间谁更害怕去尝试一段真诚真实的亲密关系?”

Stutz:“100%是我”“你觉得你能够抛开恐惧去尝试吗,或者你想去尝试吗?”

“是的,我打算尝试。”

“希望的结果是什么?”

“希望这段关系能work out。”

在二刷这部电影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这部电影除了介绍了Stutz的tools以外,电影的另一个本体,正是两人在咨询中建立的这种关系。为什么整部电影会如此治愈你我,可能就是因为,一个咨询师和一个病人竟然也可以生长出一种既是朋友又互相治愈的关系。

对了,开篇Hill讲的那个笑话其实只是笑话的一半,整个笑话是这样的:“在你最抑郁无助的时候,你的咨询师拿着你的钱却只是安安静静地听你讲,你的朋友在你讲的时候却会疯狂插嘴,不请自来提出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建议。实际上你真正需要的是一个安静听你讲的朋友和一个可以真正给予你人生方向和指导的咨询师。”

片尾快结束的时候,在聊到面对失去这个课题的时候,Hill很正经的说:“我明白我需要接受失去并且带着这种接受活下去,但是这世界上还是有那么几个屈指可数的人是我真正不想失去的。”

Stutz说:“我也不想失去你,但是我能怎么办呢?”然后笑了。

Hill一边点头一边装模作样地盯着Stutz:“I think we should get married.”(我觉得我们应该结婚。)

Stutz顺着他:“I wanna a preup then.”(那我要签个婚前协议。)

两人都笑了。

PS:

Stutz以及他的合作者Barry Michels创建的TheTools网站:

//www.thetoolsbook.com/

网站里有更多tools,可以直接应对到生活中的某类情况,比如当你感到愤怒、后悔、自责等,使用tools的时候有点类似冥想以及催眠的体验,是一套需要不断实践去内化的mindset,在彻底内化后可以立刻改变你看待逆境的视角,将不愉快的经历变成一次机会。

 6 ) 施图茨的疗愈之道 对话过程回顾

施图茨与传统的精神科医师所主张的在治疗过程中“要始终处在旁观者的角度,不要干涉病人的过程”不同,他给了病人可采取的行动和工具来让他们感受到变化和前进的动力。

工具就是能够立即实时地改变你的内在状态的东西,它把通常为不愉快的经历转化为机会。工具改变你的情绪,并让你看到自己的情绪不会一直遭下去的希望。基本上就是你在那一刻在脑海里进行的一种实时可视化练习。


PART 1

LIFE FORCE(提升生命力)

提升生命力是迈向疗愈的第一步,这一工具适用于所有失去方向或者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的人。要想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要想认清自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激活你的生命力。因为当你迷失方向的时候,只有你的生命力能引导你。

从生命力的三个层次进行改善(从低到高):

🔹 你与身体的关系:让身体更好的运作(运动、饮食习惯、睡眠)

🔹 你与他人的关系:主动维持人际关系

🔹 你与自己的关系:激活潜意识(写作)

PART X(反派、阻碍力量、不可能之声)

第X部分,是了解你的工具如何运作的关键。在逆境来临时,你将直接面对第X部分,它激起人们心中原始的恐惧,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想阻止你改变或成长,想阻止你进化,想阻止你充分发挥潜力,想搞砸你的人生。

🔹 人类无法摆脱PART X,所以将不可避免的面对现实的三要素:痛苦、不确定性和不间断的努力

🔹 因为无法摆脱,所以我们要转变看待它的态度:将PART X的消极性视为促进成长的积极因素

🔹并且学着爱上应对现实三要素的过程,在逆境中创造新事物


PART 2

导演坦白在制作电影的过程中,他一直在抑制自己因拍摄不顺利而带来的的纠结及焦虑情绪,意在不破坏这部以施图茨作为主角的电影,而“假装一切都好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的现实让他倍感孤独,无力前行。导演本人躲在完美的背后也违背了电影“讲述人们展示脆弱和克服问题”的初衷。对此施图茨建议不要逃避自己的脆弱性,要积极地、诚实地进行谈论,如果你想前进,你就必须展示脆弱,因为每个人都需要帮助才能前进,失败、弱点、脆弱性让我们与世界相连。

🔹完美并不存在,但其不可能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

STRING OF PEARLS(珍珠串)

继续前进,我是把下一刻珍珠串在绳子上的人

🔹不要急于给每一个行动贴上价值标签,我们只需要先行动起来并保持前进

🔹真正的自信在于生活在不确定中并且继续前进

THE SHADOW(阴影面)

每个人都会有阴影面,每个人的阴影面都略有不同,但另一方面,每个人的阴影面都是一样的,因为那是让他们感到羞耻的一面。与阴影面同步,这是有望改善你和你的阴影面的关系的工具,尤其是你觉得自己有必要成为“最完美的自己”的时候,我们的目标不是要表现出色,而是要使用这个工具,然后包容接着发生的一切。

🔹找出你的阴影面,你要看到它,才能专注于它并且知道应如何应对它

🔹倾听你的阴影面,问它对你有何感觉,你是如何对待它的,它对你的忽视有何感受

🔹关注你的阴影面,你能做什么来弥补长时间没有关注它的事实

🔹与阴影面同步,意味着我们将获得完整性和更自由的感觉

THE SNAPSHOT(快照,亦称幻觉之城)

快照是PART X的产物,它意味着你在寻找完美的体验。快照的本质是什么?它是不会动的,是静止的,它没有深度。在这种情况下,你拍了这张快照,然后因为它而搞垮自己。

🔹不管你获得了多么高的成就,都依然需要意识到完美并不存在,人们将永远与现实的三要素共存

THE MAZE(迷宫)

迷宫总是涉及他人,也是PART X的产物,“一旦对方补偿我,我就放下这件事” 你觉得他们亏待了你,而你对公平的追求让你的人生搁浅了。

🔹放弃从他人那里寻求公平的想法,转而从行为本身去获得满足感

ACTIVE LOVE(主动连结的爱)

想象自己被一个完全有爱组成的宇宙包围着,你吸收了宇宙中所有的爱,然后温柔而有力地把它全部放在你心里,在那一刻,你是整个宇宙的爱的主要领导人,而你要做的是,你要看着你生气的人、你讨厌的人、你鄙视的人,然后把你集中的所有的爱,传送到对方身上。你毫无保留,你给予一切,你感觉到你的爱进入了对方的身体,你俩合而为一。

🔹给予爱能帮助你重新获得掌控感,这不是为了原谅别人,而是为了让我们从不公平、失衡的迷宫中主动解脱出来

RADICAL ACCEPTANCE(全然接纳)

🔹在消极事件中找出积极意义,并训练出应对消极事件的反应能力

🔹善于从微小的事物中看到价值

🔹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一时的得失之中

THE GRATEFUL FLOW(感恩之流)

感恩之流是带你突破云层的工具。感恩之流不是你感恩的东西,而是创造这些东西的过程。最经典的用法,就是在你的思绪失去控制时,不要与它们争论,而是为自己所拥有的而感恩,寻找你想尽可能经常处于的那种舒适状态。

🔹挖掘和寻找你感恩的东西,创造源源不断地感恩之情,这个过程本身就会改变你的心情

LOSS PROCESSING(丧失处理)

丧失处理,是帮你处理丧失的工具。

🔹不执着的效力意味着我们能努力去追求一样东西,但也有接受失去它的能力

🔹丧失处理不是让人了无牵挂,而是在每次面对丧失,试着走向不执着,不让恐惧剥夺自我完整感


导演在片尾提到制作这部电影对他的帮助之一是意识到即使是那些被我们仰慕的人,也免不了会遇到我们所遇到的问题,他们也仍然像其他人一样,经历着身为人的挣扎与奋斗。施图茨的整个设定就是,我们永远摆脱不了痛苦、不确定性和不间断的努力

能看到脆弱的一面,是一件很唯美的事,永远不会有知道所有答案的人,那就是人生的秘密。

接受你永远不会知道所有的答案,没有人会知道所有的答案,快乐取决于你如何接受这一点,以及你如何看待它。

 短评

Fill说他和Jonah有同一种病,都会“不断通过讲笑话来回避自己的真实情绪”。比起纪录片中展示的一些tools,这两个人相互之间能做到这种程度的袒露是最打动我的部分,咨询与被咨询的界限模糊了,更多是全然的信任与交付,感受到关系的流动与共振,以及自我剖析中的巨大力量。其他地方虽然理论基础但Fill的归纳和展现方式非常有他的个人风格,也对我有所启发——人必须与三种东西共存:痛苦、不确定性、日复一日的努力。重建生命力的要点:运动(比起自律,改变看待它的角度更有效)、饮食、睡眠;与他人的关系;与自我的关系(写作能帮你发现不知道自己知道的东西)。每个行动的价值是同等的,努力的进程就是在绳子上串上一颗一颗的珍珠,尽管每颗珍珠里都有屎点,但没关系,还是要持续不断地串上珍珠。

6分钟前
  • 渣渣
  • 推荐

每个行动都是带着屎的珍珠,需要你亲手串上,它们拥有一样的价值。

8分钟前
  • Valerie
  • 推荐

看完后对自己说:Asshole, be grateful

10分钟前
  • 你的朋友小张
  • 力荐

心理医生也有心理问题,能像他一样去分析自己的问题,将心理问题袒露出来,用这样的方式,把他解决问题的工具教给你,是一件很勇敢坦诚的事情。

13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过了心情极差的两天后看完似乎有被治疗到一点。这么personal的互动模式很特别,我也好希望my therapist just give me advice. 话说网飞是不是可以介绍Neal Brennan去看看Stutz.

18分钟前
  • 三七
  • 力荐

没有人可以逃避痛苦、不确定性和不间断的努力,首要的是提升生命力,包括身体 人际 自我三个层面。时间转瞬即逝,不要把时间耗费在力求他人给出的公平 补偿之事上,不要让这些破事儿把人生搁浅,珍珠里有污浊,也要把下一颗珍珠串在绳上。全然接纳,从自身行为中获得平衡感,应对然后从中找出积极的东西

23分钟前
  • 南熙
  • 推荐

7/10

26分钟前
  • Valuska
  • 推荐

“你必须展示脆弱 否则无法前进”

27分钟前
  • stranger
  • 力荐

你所仰慕的人同样会遇到心理问题,人的出厂设置即是如此,摆脱不了痛苦,无法逃避不确定的生活,必须忍受不间断的努力,对快乐渴望至极,却不愿直面内心阴暗,学会与失败相处,有勇气展示脆弱,正视羞耻难堪,全然接纳真实的自己,世间没有完美之人,人永远不会知道所有答案,突破云层,拥抱太阳。

32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深夜疗愈。生命力(body饮食运动睡眠people建立连结yourself书写了解)“无法逃避的现实: 痛苦,不确定性,需不间断地努力”与the X part共存,挑战得以成长“你会不会有时候觉得 谁欠你一个道歉”倾听你的阴影面talk to shadow生活必须向前推进,不被困在迷宫里。“你想追求正确还是想创造新事物?”串珍珠,每件事价值相同,不断串下一个gratefulness 在感恩之流中发觉创造,冲破乌云

34分钟前
  • Triste Sugar
  • 力荐

是谁本打算休闲但是中途拿出纸笔记起了笔记?哦,是我。

38分钟前
  • 名字特别酷的人
  • 推荐

他好爱他,以至于要拍一部一个半小时的电影去“留住”他,而这或许是一个心理咨询师或者说一个人类,最大的褒奖。感激这部纪录片,让千里之外的我,也真真切切感受了一次the grateful flow。

40分钟前
  • 明天再做是笨蛋
  • 力荐

我也想看stutz了,看他的脸就让人平静(抖抖抖抖也是(filmmaking as tools

43分钟前
  • 推荐

离开北京、走向咨询室的高铁上,难能可贵的两小时

44分钟前
  • w901_
  • 力荐

很有野心也很赤裸作品,对于我而言对therapist 坦白自己伤疤已经很难,还要把这拍出了,拍得好看,感觉这个想法很疯狂。救人难自救,感觉有时候知识不一定能帮助自己的,特别是情感面向问题,无解。想起理科太太卖心理咨询课被人骂,搞不好拍个电影会比较好🤪

48分钟前
  • 啫哩啊
  • 力荐

我们每个人,无论是谁,都要学会与痛苦,不确定性和持续的努力共存。完美这个词,不存在于人类的身上,只要是人,没有完美的,再厉害的人也会陷入情绪的漩涡,但是你可以选择,及时跳出来。二十多岁患上帕金森,年幼失去弟弟,在74他依然在治愈自己,我们都该这样做,用感恩之流去感恩,让温暖的力量充盈,看见圆满的自我。

50分钟前
  • 力荐

与自己和解并用爱包围自己,不着相,用大爱来冲淡执着

54分钟前
  • hanstveit
  • 推荐

真诚、实用、伤感的纪录片。Philip Stutz自成一套的理论和视觉化工具感觉很实在,虽然很多内核的东西都是老生常谈。自认为Jonah Hill是非常成功的演员了,成名之后依然受到那么多心理上的困扰,但其实就像Philip所讲,作为人,一生必定经历痛苦、不确定性和不间断的工作。Jonah和Philip的忘年交的友情也很感人,双方坦然表达爱和不想失去对方,可是一个70多岁一个30多岁,离别其实就近在眼前,只能靠一个又一个笑话冲淡伤感。

58分钟前
  • latitude17°
  • 力荐

是,不可能每次都赢的。不管有多害怕,先行动起来啊笨蛋。以及,不存在比书写更有用的自救小撇步了。想起Jean Rhys的「当我快乐时,我便失去了创作的欲望。我从不试图描写快乐,也不认为有谁能够描写快乐,事实上哪里有人拥有长久的快乐?但是如果可以选择,我选择快乐而非写作。」但写金句是写,写屁话也是写。什么提升生命力、激活潜意识不在话下,一笔一画连接自己与全宇宙啊朋友们!

1小时前
  • Yamayama
  • 力荐

LIFE FORCE. X PART. STRING OF PEARLS. SNAPSHOT. THE SHADOW.THE MAZE. ACTIVE LOVE. GRATEFUL FLOW.

1小时前
  • 你虎哥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