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决战

HD中字

主演:皮埃尔·若利韦,让·布伊兹,让·雷诺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1983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最后决战 剧照 NO.1最后决战 剧照 NO.2最后决战 剧照 NO.3最后决战 剧照 NO.4最后决战 剧照 NO.5最后决战 剧照 NO.6最后决战 剧照 NO.13最后决战 剧照 NO.14最后决战 剧照 NO.15最后决战 剧照 NO.16

 剧情介绍

最后决战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此片是卢贝松再影坛还没没无闻时,凭著一腔热血,旺盛活力与爆发力, 突破一切传统,挣脱一切商业机制下的樊笼,冒著无色彩,无对话,无明星等大讳所完成的电影。当影片完成时,因宣传无门,于是卢贝松带著这部影片参加瑞士阿沃基影展,一举拿下评审特别大奖及影评人奖,因而打开他的国际知名度。解剖核子战后的文明废墟,因为无色彩,所以这是一部黑白色调的电影。冷暖群芳逃出无人岛回来后填满警中警二十岁之恋1962我们的啤酒有多棒?那家伙的声音诱爱入局烈性摔跤抑郁症和我血缘关系2009终极目标泰版我可能不会爱你Live Escape大侦探第八季超前聚会学院版少年嘻哈梦喜剧乱如麻妖怪名单第二季伊万·杰尼索维奇一声惊雷雷普利医院革命第一季金手指1980明日传奇 第二季无声的战慄栀子花开橘子酱男孩[电影版]鬼扯蛋防弹武僧(粤语版)我们的歌2023可可岛的秘密如果这叫恋爱感觉会很恶心单身毒妈 第四季刑事吉永诚一 泪之事件簿开封奇谈当我飞奔向你断了心弦返乡的旅程青春之星消防员舞会七号房的礼物2019周末大行动1990人间的条件(第三、四部)

 长篇影评

 1 ) 且看吕克贝松的蜕变

我们渴望预知未来,因为人类有无止尽的好奇心,既使今天知道明天会死也难以遏止人类好奇心的强烈渴望。而我们对未来又是充满着无边际的悲观情绪,因为我们似乎从今天看得到明天,什么都在朝着更坏的方向发展。

83年有一位青年虽然默默无闻,却有着无比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敢于突破一切传统,挣脱一切商业机制下的束缚去尝试拍摄一部没有对白的黑白影片。在20年后他成为了法国影坛举足轻重的人物,却一直在制作《郁金香方方》这样的商业电影。这个人就是赫赫有名的吕克•贝松,看起来时间真得会改变一个人,当我耐心的看完他真正意义上的处女作《最后的决战》,忍不住如此想着。

我不知道怎么评价2003年的这部《郁金香方方》,虽然这并非吕克•贝松亲自执导的作品,但却是被称作欧洲好莱坞派的影人吕克•贝松所一手操作的。《郁金香方方》是一部有明星、有大场面,却又什么都没有的空洞电影,甚至不能算作是一部成功的商业影片。在20年的光阴中,吕克•贝松开始蜕变成一门心思赚钱的商业影人,他也深悉这一切,所以他在执导的《圣女贞德》宣告失败后便开始仅仅挂名制片。号称只拍十部电影的他,只剩下最后一部作品可以出手,他变得越来越谨小慎微,永远只是挂名制片人,他甚至开始变得输不起。在没有十成把握之前,他只是守望,毕竟不希望收山之作只是像《郁金香方方》这样的商业烂片。

坐在电视机前看《最后的决战》是沉闷的,没有一句对白的电影已经让我变得不太适应了,加上没有色彩的画面显得了无生趣。而电影中的世界也是一样的了无生趣,废墟、荒漠、人烟稀少,一副核大战后毁灭的人类世界。我们在不少电影中都看到过这样的描绘,可是在1983年,吕克•贝松却是想象力超前的。这部电影虽然没有过于复杂的情节,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却具有强烈的实验性。

从世界一头来到另一头,尽是满目苍痍,沙漠、废墟,残存的人类为了食物和能源如原始状态般争斗,一副人类文明毁灭后的无政府状态。主人公一幢废弃的大楼中孤独的阅读、手淫,然后出去寻找能源,渴望从废弃的汽车中寻找到有残存电力的电瓶。而另一头一位矿主通过控制着一个侏儒小人来获取地下水源,从而奴役着一群工人为其采矿。

主人公依靠着矿上掠夺来一个电瓶,从而驾驶着自己建造的简陋飞机逃去寻找另外的世界。一路上尽是无边的沙尘暴,地球的全面沙化是我们的未来吗?为什么电影中的未来的世界不是四处海洋就是遍地沙漠。能源的衰竭、环境的恶化,在所有的明眼人心中一切都是无可避免的。未来不会变得更美妙只会以这样悲哀的局面收场。

主人公的飞机能源用尽,坠落在一个小镇。一样的满目苍痍,一样的人烟稀少,主人公在一间间废弃的房间内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和食物。空中开始下起雨,一条条的鱼从空中落下,光怪陆离且匪夷所思,这场鱼雨为主人公提供了足够的食物,他甚至还找到了一些喝剩下的酒。一切又似乎找得到解释,暗喻着地球沙化造成龙卷风的随意形成。

故事的另一边,后来一直在吕克•贝松的作品中出任重要角色的让•雷诺开始登场,他所饰演强壮的乙企图用食品罐头作诱饵引诱一位老者丙开门,从而闯入他的住所。但是每一次都被机智的老者丙所躲过。就像是一座城堡的攻守双方,一方总想攻入,一方坚守住,然而直到那时我们还不明白这是为了什么。当乙与主人公相遇,企图将主人公置之死地。主人公虽然最终逃脱,但在激战中受了重伤。

丙救了主人公,没有原因没有理由,也许是怜悯和同情,也许是寂寞和孤独,他把主人公留了下来,给他食物,和他打乒乓球,还教他一种类似吸烟的享受。再到后来,丙甚至还以他为模特在墙上作画。当丙察觉到主人公对他画在墙上的女人充满了兴趣,于是便蒙上他的眼睛带他去看自己“珍藏”的一个年轻女人。从这时似乎能看得出老者丙通晓着各类知识和艺术,几乎是人类文明的守卫者。而乙就好象是一个暴力的征服者充满着可怕的破坏性,企图撕碎人类的一切残余文化。

当有一天,乙终于攻入城堡,而丙又被空中莫名奇妙坠落的石块雨砸死,而女人最终死在乙的手中,而乙又最终死于主人公之手。末落的世界陷于光怪陆离的旋涡之中,主人公失落地回到最初的地方。当主人公在片尾杀死矿主,释放了侏儒,并将一切还给了工人们,侏儒带他见到了矿主的女人,仿佛是人类最后的希望。

吕克•贝松用镜头营造出一个黑白的末世地球,文明的破败,以及女人的匮乏导致“性”成为最昂贵的奢望。一切都映衬着年青的吕克•贝松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是一种冲劲,不考虑商业性的勇气,这也是我们现在再也不能够看到的。


文:眉间尺



 2 ) 【转】《最后决战》——最初的吕克贝松

一直认为一部小成本独立片一定要风格化,如果不巧这又是你的第一部电影长篇就更要风格化。其实我们看到的许多成功范例也正是如此。
  
   吕克·贝松的第一步就风格化的很够劲。故事背景被设定在一次全球性的核毁灭之后,不必关心具体是在下个星期三还是70个世纪以后,反正这个星球已经他妈的成了一堆核导弹的炮灰。于是,吕克·贝松很顺水推舟的选择了黑白摄影,而且放弃了人工照明这一使黑白画面视觉饱满的王牌。采用自然光的下场就是影片中光亮的部分有阴影感,而黑色的部分缺乏高光有混浊感。基本上可以说电影中的颜色不是黑白而是深灰和浅灰,这样的效果倒是绝妙的符合电影的基调。
  
   这是一个疯狂的时代,在所有的秩序都被几缕鬼魅般的核辐射死亡凋零之后,这是一个前现代和后现代交相辉映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里,有一群人居然活了下
  来,这大概是一个最大的悲剧——对他们自己,也对这个世界。
  
   电影的开场镜头是在一个空荡荡的公寓中,一个年轻人和充气娃娃做爱的场景,在后面的情节中不断穿插的他自慰的细节强调了在这种环境下,女人已经成为一种战略资源这一事实,也为后面的剧情做出了铺垫。
  
   回到影片的第一场戏,它交待了这个世界的生存状态。不知道是由于核辐射还是空气污染,人们都无法再发声,当然就无法再说话。人与人之间丧失了沟通的能力,也就随之丧失了信任或者同情。食物和水源重新占据了生活的全部内容。一群悍的“汽车党”占据了唯一一处水源,他们奴役一个侏儒,只有他能通过狭小的管道取得未被污染的地下水,每次他取回水之后,又会被重新锁回那个愚蠢的汽车后备箱中。在这里,弱肉强食成为唯一正确的法则,这是一个爱因斯坦、弗洛伊德、甘地或者耶稣基督都过时了的时代,达尔文成了这个世界的统领。于是片头的年轻人投了一个汽车蓄电池装到他自制的飞机上,逃离了这个见鬼的地方,降落在另一个见鬼的地方。这个新地狱比起原来那个的唯一区别是,看起来,它在成为废墟之前曾经是一个还算像样的城市。而这里有一个比汽车党更简单粗暴的让·雷诺。在这里吕克·贝松也为这部即无颜色,再无对话,又无音乐的三无电影设置了一处剧情悬念——让·雷诺守着这么大一座城市为什么一心想要进入那个该死的外科诊所?那个老的都快死掉的医生又为什么要精心为自己家设计重重的保护?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导演显然在这个外来年轻人身上投注了自己的浪漫情怀。他在小酒馆里安家的时候,还忘不了找一幅画装饰他的家。在一段超现实主义的天上下鱼的短暂喜悦之后,年轻人不慎闯入让·雷诺的地盘,重伤逃脱,被老医生救了下来。在这里诞生了电影中最温情的段落,两人吸氧后艰难的吐出含混不清的两个字“你好”,他们没有了沟通的能力但至少还有沟通的欲望。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逃离孤独的幻想,当信任已经成为一种传说的时候,相依为命就更加弥足珍贵。老医生在诊所的墙上,图腾般的画下一个女人的肖像。我们不知道这是他的女儿还是别的什么人,我们同样不知道她被关在那个见鬼一样的九曲回廊的尽头是为了保护她,还是她收了辐射。但看到每天老人送饭时那些缓慢而又小心翼翼的动作,一股彩色的暖流涌上我的心头。悲剧总是在最温暖的时候作出一些疯狂的事来,一次祸从天降的天上下石头砸死了老医生,同时野兽般的让·雷诺冲破了诊所的两道铁门。年轻人凭感觉终于找到了女孩所在的密室,但让·雷诺已经等在门外了。这一场绝望的打斗中,年轻人在救生的本能和复仇的荷尔蒙的双重刺激下小宇宙爆发打死了让·雷诺。当他欣喜的奔回密室时,却只能用一声悲凉的嚎叫面对已经被奸杀的女孩横陈的尸体。
  
   哀莫大于心死的青年坐上他的飞机,带上一把发射信号弹的手枪,回到了他来时的地方。他手刃了汽车党的头领,他用释放受奴役的侏儒的行为,表达出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悲悯。
  
   影片的最后,年轻的吕克·贝松用他悲天悯人的情怀,给了我们一个笨拙而又美好的结局。被解救的侏儒把年轻人带进一个洞穴然后走开了。洞里关着一个金发裸体的女人,女人脸上惊恐而有诧异的表情,和青年一低头羞赧的微笑,让我们想象出另一对亚当和夏娃的故事。

 3 ) 长“短评”(拷贝大神评论)

1 吕克贝松处女作。空白语境下的原始文明和黑白混沌中的清醒浪漫,失语状态与末世情结。在一个人迹行将湮灭的时空里,在文明已经消失、废墟林立的荒凉景况下,语言已经失去功能了。

2 废墟中的艺术传承:绘画和音乐都在废墟里延续着寿命。导演对艺术的拯救功能是倍加重视的,在末日来临前夕,人类要回归最初的原始形态。虽然这时候人类所剩下的就是力量、欲望和艺术。

3 二战和六十年代风波之后,西方的末世情结被反复激起并且体现于各种各样的艺术形态里。然而导演没有预期那样激进,并未对暴力和性欲进行强烈的正面渲染。而影片里的人物都具有知识和理性,他们会开飞机和汽车,会用试剂探测水是否被核废料污染,会存储和煎炸食物。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都对艺术有强烈的需求。 4 在当时那样每个导演都在追求电影拍摄技术的突破、画面色彩效果的精良、人物对白独特的年代,吕克贝松反其道而行之。抹掉了影片的颜色,清除了影片的对白,镜头运用的却都是好莱坞式的自然角度跟拍形式。 在一群男人从楼下上来追杀第一男主角时,用了一组后来延用在《这个杀手不太冷》中极其相像的镜头:两段空楼梯俯视,约五秒钟后,一个人出现,一系列上楼动作,约三秒后,再一个人出现,两秒后,又一个人,接着一群人接连不断的涌现镜头中。在《这个杀手不太冷》中,那群FBI上楼来到玛蒂尔塔家的那组镜头也是类似:长走廊的静止凝视,约五秒后,一个人持枪者出现,一系列前进张望动作,约三秒后,再一个持枪者出现,两秒后又一个,接着群人接连不断涌现。这样的镜头排列给人一种设置悬念,然后流畅且不停冲击的紧张压迫感。

5 吕克贝松现在着力于商业电影的开发和制作,并有很多的商业计划将要开展。据其说法是要生产电影生物链,以商业得来的资金投放于年轻导演的新作品中,只是不知道他这个奶妈前途怎样。就这一点而言,他显然和我们国家转型中和已经转型的导演是不一样的。

 4 ) 蛮荒、无望

 Besson幻想出的是一片荒无人烟的沙漠,一座人迹罕至的废墟。在这样的蛮荒之地,看到没有来历的人,看到裸露的无奈的性,看到野蛮的杀戮,还好Luc没有让我们的希望真正幻灭,于是也看到了一丝温情。所有的这一切,在无言中进行,在黑白中进行,原本的温情,似乎也变得苍白无力了。但又隐隐触到坚定的信念,磐石般。这就是Luc,这个一心要毁灭什么,又建立什么的导演。

       影片主角的出场很巧妙也很隐喻,于充气娃娃做爱时的呻吟,翻看书本却念不出字来,冒着生命危险偷别人汽车的发动机,自制了飞机决心飞出蛮荒之地……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描述着即将毁灭的世界,那么无望,那么死寂。人与人之间,只有利用,没有信任。所以我说Luc是在毁灭,毁灭着观者心中美好的现实,也正是不现实的现实,他看到的现实,也许才真是现实,于是,他坐着主角的飞机,也要飞出这片蛮荒地,结果,失败,降落在另一片更无望的土地……这一片无望土地确实无望,除了互相利用的人类,甚至连一花一草一树都没有,没有生命可以存活,只有自相残杀的人类而已……如此荒凉,如此无望……

http://mazinganlan.blogbus.com/logs/5402235.html

 5 ) 我不只是一只野地动物



这是一部黑白无声电影

是在一片荒芜的地表

沙漠 大楼 废墟

你可以想象那是在战后

或是在远离文明社会的与文明社会同步前进的野地

总之这里

没有几个人

是一片广阔的荒芜



一些想要活下去而追寻食物与领地的生命

那是一个个强大的人类

一个个强大的不只是想要食物的动物

这个电影中人的欲望与野地动物一样

他们仅仅为了食物可以去杀死其他生命

仅仅为了领地可以去抢劫烧杀

他们运用智慧促使杀戮获得成功

 

这里没有所谓好人坏人 对的 错的

只有生命所特有的爱与欲望

我要活下去就必须将你杀死

并夺得食物 与 地盘

 

最直白欲望的就是获得食物与领地后对性的欲望

手淫会满足那一瞬间的欲火

最直白的爱就是看见你受伤后为你养护 给你食物

分享会让生命获得那一瞬间 或者是很久很久的满足

让彼此充满信任

从而要活下去 或者是要战斗的不再是一个人

而是两个人

两个男人

女人在最安全的地方

一但男人战死

女人将面临奸淫与死亡的威胁

她们是脆弱的

就象除去坚强外表的男人的内心一样脆弱

 

这个男人在与另一个男人的决斗中胜利了

他接下来去找那个收留他并治愈他之后被乱石砸死的男人一直以来养护在秘密地方的他被蒙面送过几次食物只见过一面的女人

当他看到女人已惨死在她的屋子里时

他痛苦的一声闷哼

他要离开了

或者说要回去了

 

他回到了最初他逃离的地方

他在那一群人中找出首领并将他杀死

然后让那个被首领关押在汽车尾车库里

只有为了在细长的矿管里找出水源时才会被拉出来重见天日的矮个小男人重获自由

那一群人也在拿到首领的手指后随即离开

矮个小男人为了报答他

带他去了一个房间

他进去看见一个女人

他看了一会

千万复杂的思绪一闪而过

他随即笑笑(或许是一种无奈的笑,面对生命所特有的欲望的无奈还是什么,很复杂)

那个女人茫然了一会

也随即笑笑(就象是在换了新主人后,一边失落于自己命运太苦,一边却要讨好的礼貌的笑)

两种截然不同的笑出现后

影片结束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

这里面没有好人 坏人

只有心中有爱的人 有恨的人 有欲望的人

仅此而已

异常简单

 

 6 ) 处女作都是可畏的

  这部影片实在可以看作为一部现代版的无声影片,在八十年代拍摄这种基调的作品,很明显导演是有意抛弃某些主流的价值和方法。尤其这是besson的处女作,既然是处女作,那么作者的想象力和情绪必然有所积蓄并期待爆发(这之前他已经拍过一个短篇和我不知道的一些作业)。
  但是如果说besson单纯为了某种特立独行的风格来进行具有强烈个人色彩的表达而放弃台词,我觉得未免太低估他的思想。在一个人迹行将湮灭的时空里(其实也很难再为此定义一个时空,因为这样做已经无意义),在文明已经消失、废墟林立的荒凉景况下,语言是已经失去功能的,就如教育和法律这些组织形态,否则,暴力也不会如此无所畏惧。
  二战和六十年代风波之后,西方的末世情结被反复激起并且体现于各种各样的艺术形态里。然而导演有所保留,未必如一开始所给观众的预期那样激进,并未对暴力和性欲进行强烈的正面渲染。而影片里的人物都具有知识和理性,他们会开飞机和汽车,会用试剂探测水是否被核废料污染,会存储和煎炸食物。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都对艺术有强烈的需求,绘画和音乐都在废墟里延续着寿命。大概导演对艺术的拯救功能是倍加重视的。这些人的现代特质,使我觉得他们并不如我想象的,在末日来临前夕,人类要回归最初的原始形态。虽然这时候人类所剩下的就是力量、欲望和艺术。
  在本能冲动之外,温情也被很浓重地画上一笔,这也是为什么老医生会接纳Jolivet扮演的不明身份的年轻人而拒绝Jean Reno(他扮演的似乎是一个残存的军人)的原因。被关在牢里的漂亮女人有很强烈的象征意味,她似乎代表着欲望所在,而且被囚困许久(好像除了压制也是为了保护她)。导演有意隐去她的面容,只表现她曼妙的身材和纤细的手臂。值得寻味的是,老医生在墙上画了一副裸体女图,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让年轻人自己解决性欲之用。无论如何,老医生对人的本能是持有相当谨慎的保留态度的。在最后,年轻人竟然回到故地去解放被奴役的侏儒和另一个女人(两个女人都显得很白痴,几乎是婴孩般的)。看来影片又被赋予了导演对正义和人类文明的希望,但这并不是我所期盼的结局,尽管那样显得温和和正义一些,因此我只能给它四星。

  导演并没有激烈到彻底去除戏剧性,相反很重视故事的发展和表现,结构很清楚,中后段围绕年轻人、老医生和军人一温一烈两个势力及其攻守也做了很多对比和铺展。整个影片的运行还是很理性化且以戏剧性吸引人的。当然,观者肯定忘不了那样荒芜的气氛以及天上掉下的鱼。

  再来说一说当前的besson,我们都知道他现在着力于商业电影的开发和制作,并有很多的商业计划将要开展。直到某天看到他的访谈,才知道他的另一种想法。据其说法是要生产电影生物链,以商业得来的资金投放于年轻导演的新作品中,只是不知道他这个奶妈前途怎样。就这一点而言,他显然和我们国家转型中和已经转型的导演是不一样的。

 短评

其实是哑剧吧,绝对不能算默片。或者说,以前有没有title card的默片吗?小成本末日设定气氛还蛮好的。真的看不太出导演后来的方向。

3分钟前
  • \t^h/
  • 还行

这是我看的吕克贝松的第一部电影,第一次看到让雷诺。第一次被一部无色彩的沉默的电影震撼。 虽然无色彩,电影里却充满了各种光怪陆离的场面。虽然沉默,电影的张力却无限强大,以至于在92分钟里我没有片刻晃神。 从此,我开始爱上吕克贝松,爱上让雷诺。

5分钟前
  • melody盛夏光年
  • 力荐

特地下了4个G片源,看十五分钟就不行了……视听语言已经挺成熟的了,非常电影感,我不相信什么只花了几法郎拍的这个片子,应该是他已经当上了导演助理或者制片助理后撺的局,那些道具演员还有那些无人机视角怎么可能不要钱骗谁呢除非已经是电影圈的人了,当然24岁就拍得这样很生猛,但闷死我了2星

9分钟前
  • 咸蛋虾米粥
  • 较差

我居然饶有趣味的看完了。。。明明觉得很枯燥,很费解。居然还能够津津有味的从头看到尾。也算是个奇迹了。

12分钟前
  • Lilac
  • 还行

看了Luc Besson 40年前的处女作,太惊艳太与众不同了,那时候的他和让雷诺还都是无名小卒,找不到投资,用超低成本拍出了具有实验性质且想象力爆棚的末世废土影片,无对白、无色彩,甚至连女主角几乎都没有,虽然制作粗糙却极富生命力,处处体现着导演的才华和创造性,好几个场景都拍得超越了言语的表达,天降鱼雨和从门洞里伸出的那只美手令人印象深刻。

14分钟前
  • 杀手的小学同学
  • 推荐

核末日后法国人好像从来没担心过食物和水,只关心交配权。。。。题材1星,配乐1星,吕克贝松和让雷诺伟大基情的开始1星。。。。总算凑够3星了呼。。。

16分钟前
  • 农历腥臭牛年拜
  • 还行

法国式的抽疯你永远不懂。最后决战 Le dernier combat (1983http://www.imdb.com/title/tt0085426

17分钟前
  • H·今天·你·H·了沒?
  • 力荐

世界史 吕克贝松处女作,废土风格透着新人特有的冲劲和无所畏惧,粗糙但是极富生命力。没有台词,也没有色彩,镜头和音乐替代了语言,让电影回归最初的哑剧形式。俯视和广角把荒原图景尽收眼底,这种荒原也是人内心的荒原,为了一点点汽油和食物互相算计利用,仅有的温情是医生对被囚禁的姑娘的怜爱。高潮处还来了一段像模像样的追逐与打斗,对音乐的选择和静与动的运用,让业余的动作设计看上去很带感,也是贝松日后风格的雏形。

20分钟前
  • 波尼奈奈
  • 推荐

吕克贝松超低成本的处女作,末世的氛围简单有趣悲凉,不能发声的设置和黑白画面正好模拟默片,造型卡司混搭,法式幽默和佳肴,也是觉得做成短片会更好。虽然由于制作规模不同而比较很不公平,但同时期让阿诺创世的火之战比这个就高级很多了。法国文化惊奇蓝光影展。

25分钟前
  • seabisuit
  • 还行

场景、服装、节奏和表演都太精彩了,可以说我看过的吕克·贝松最好的一部作品,情节什么的其实都不重要了,魅力完全来自电影这种形式本身的表现力,太有意思了!

27分钟前
  • 子东文
  • 力荐

不少小幽默让人忍俊不禁,吕克贝松的实验性处女作充满着想象力与隐喻。片子里可以看出在他以后导演电影的诸多痕迹,比如动作,剪辑还有音乐。让雷诺那时候就已经那么可爱了哇。 鱼雨。

31分钟前
  • Thoreau
  • 推荐

吕克贝松处女作好生猛,竟然是个末日废土流。编剧再用点心就好了。

32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无对白顶多吹个口哨,废墟一片上帝也没让仅存的生灵饿着肚子,于是天上下起鱼来,门外是仗剑而行的土匪,还黄鼠狼给鸡拜年,可惜门内有门,艺术在门内获得延续,而野蛮终究洞穿了门墙,女人这种精神食粮让男人厮斗,不觉回到了原始的争抢。

34分钟前
  • 醉梦·聊生
  • 推荐

天降鱼雨,蒙眼迷宫。废土末世无声电影,无差别拼装废品冷兵器搏杀居然拍得挺有感觉。吕克贝松的后启示录里,最稀有的资源是:女人

39分钟前
  • kylegun
  • 推荐

吕克·贝松的处女长片作品,这部多次获奖的黑白、宽银幕的科幻片,据说是23岁的他用3法郎六苏拍成的,还算体现了他的才华的。整部影片基本没有对白,也许是核战后的人类失去了说话的能力,在剧情上其实就是他1981年拍的短片《L'avant dernier》扩充而来的,也沿用了演员让·雷诺和皮埃尔·祖利维。

42分钟前
  • stknight
  • 还行

无对白,还算蛮有想象力的~

45分钟前
  • 大宸
  • 还行

末世我们从头再来~虽是不切实际的科学遐想,但风格独树一帜,在大片琳琅满目的科幻世界显现异彩~想不到那时候吕克·贝松和让·雷诺还都只是无名小卒啊

50分钟前
  • 彩虹几度
  • 推荐

吕克·贝松的风格化处女作,末世废土生存题材。无色彩无对白呼应核战废墟上幸存者的蛮荒灰色失语状态。冷处理。音乐和构图上佳。人性中的暴力与欲望并没有击退对艺术的追寻,墙上裸女画和天降鱼雨令人印象深刻。被囚禁的女子与被奴役的矮个子。三个男人间的三角关系和决斗拍得扣人心弦。(8.3/10)

54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存粹的装B电影哈啊【全片无对白哦】。。。目前为止,只有1370人观看评价。2星影评没有。我也不晓得为啥。。是不敢打低分吗?怕被嘲笑没看懂?其实没啥,就算嘲笑,也不超过1370人哈,有啥好怕的。。。

56分钟前
  • 爱多一点
  • 很差

吕克•贝松用镜头营造出一个黑白的末世地球,文明的破败,以及女人的匮乏导致“性”成为最昂贵的奢望。一切都映衬着年青的吕克•贝松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是一种冲劲,不考虑商业性的勇气,这也是我们现在再也不能够看到的。

60分钟前
  • 许侠客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