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逃生

HD中字

主演:伊莎贝尔·于佩尔,雅克·迪特隆,纳塔莉·贝伊,罗兰·阿姆施图茨,塞西尔·坦纳,安娜·巴尔达奇尼,罗格·延德利,弗雷德·培森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198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各自逃生 剧照 NO.1各自逃生 剧照 NO.2各自逃生 剧照 NO.3各自逃生 剧照 NO.4各自逃生 剧照 NO.5各自逃生 剧照 NO.6各自逃生 剧照 NO.13各自逃生 剧照 NO.14各自逃生 剧照 NO.15各自逃生 剧照 NO.16各自逃生 剧照 NO.17各自逃生 剧照 NO.18各自逃生 剧照 NO.19各自逃生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各自逃生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这部影片围绕三个分别处在各自生命转折点的人物。群星荟萃的演员阵容,包括伊莎贝拉·于佩尔扮演的农村姑娘来到城市沦落为妓女;纳塔莉·贝依扮演一个决心放弃掉城市工作去乡下享受田园生活的职业妇女;而雅克·迪特隆则扮演一位电视节目的导演,刚和老婆离婚,处于事业低潮。  影片惊人地运用了慢镜头摄影,看上去相当优美,也正是本片使得离开商业电影拍摄有好几年的戈达尔重回影圈,受到相当热烈的反映,再次巩固了导演在拍摄创新电影的最前线地位。宫女2007神秘博士:诅咒之旅朝阳打歌中心潜行者性福结局快乐的阿南朋友 (1974)战友绝对统治帝国的崛起:奥斯曼永恒记忆祝您好运1985宇宙战舰提拉米斯 EX外来媳妇本地郎8汉纳·盖茨比告别秀:娜娜战斗民族养成记2015梅花三弄之鬼丈夫女皇之刃:王座继承者埃内斯托请你微笑勃朗特姐妹亲爱的她不是孙大圣严惩紧急呼救第三季小逃亡者1953比尔·伯尔:红石现场白宫风云 第一季末日的地球:大地震爱的终结第一季最后的球季19号消防局第四季阿伦与伙伴奥斯汀书会鬼斩君品谈第四季山海巨兽洛杉矶的夜晚雨中浪子

 长篇影评

 1 ) 人人为己,各自逃生

“肉体与头脑所栖息之事”

“是依照反复与消亡而支撑的”

“所谓的人生”

“就是更为迅速的行动”

“时机不对”

“再次下垂而伸出的胳臂”

“缓慢的步伐”

“爆发的”

“不规则性”

“造作的动作”

“这一切对空虚的不变的工作来说”

“都是不值得获取

却由抵抗而生的东西”

“这其中有着琐碎的”

“事情发生”

“有着无穷无尽”

“冗长的时间”

“笨拙的”

“无用的变动”

“突然的仓促的动作”

“重复的,手的动作”

“颦蹙的面容”

“动作的中断”

“这就是纠缠的人生”

“男A用脚勾女A的胸,女A喊“疼”,然后女A用嘴叼住男B的penis,男B发出“噢”,然后男B舔女B的臀部,女B大叫“住手”,然后女B给男A抹口红,男A若微笑,女B便亲吻他。”

墨镜王的抽帧在墨镜戈面前简直就是小学生。

“我们除了殴打外无法深入接触。”

“结晶和烟是死的两种状态。”

 2 ) 技术之外

耐着性子看完这部高达80年的作品,不禁疑惑:除了定格和慢放,再加上0到5的小标题,声音和画面的分离这些小把戏,还剩下什么?

当然,你可以从诸如Nathalie Baye从城市逃离,Isabelle Huppert在接客时的心理活动,Marguerite Duras坐在隔壁却只有画外音等等这些地方进入,但毕竟这些细节的延伸不是靠这部电影本身支撑的.它本身的内容却十分苍白.


 3 ) 章节标点

没准哪天会补完评论~

——————————————————————————————————

6'0"

-1. Sauve Qui Peut 各自逃生(即电影标题)

6'32"

0. La Vie 生活

10'6"

1. L'imaginaire 想象界

23'49"

2. La Peur 不安

43‘27“

3. Le Commerce 买卖

 4 ) Slow Motion

主人公指代戈达尔本人,三个人物和男主人公的关系暗示着工作,金钱,和性。联想到这是戈达尔10年封镜之后的第一部作品,是其对于自己生活,自身与电影关系的阐述,一个阶段性的总结。最后的场景契合主题各自逃生,上课的一段 戈达尔一如既往加入了自己对电影的态度。Slow Motion 产生一种不真实的美感,不只是作为起到间离效果的电影术,其作用就像《快乐的知识》中对于声画世界的解构方法,而这次解构的对象是时间影像。

 5 ) 【Slow Motion·來一個慢動作,讓你有點冷不勝防】

如果在不知道導演是誰的情況下先看電影, 我敢肯定那導演就是高達(Jean-Luc Godard)。剛開始的“慢動作”出現在Nathalie Baye騎著自行車的畫面,如果在看電影前沒有看過簡介的朋友,應該會以為影片因品質問題而影響播放,怎麼說,這還是一部80年代拍的電影。不過,只要你知道導演是高達,你就會知道他又在玩他的影像風格。

電影中的三個角色都處在各自的人生轉捩點。Isabelle Huppert演繹一個跑到城市當妓女的鄉村女孩;Nathalie Baye作為一個與Isabelle相反的角色,是希望放棄現有工作下落到鄉村生活的女人;Jacques Dutronc電影中的名字也叫做Godard, 從外表來看,頗有導演的打扮,不知道是否別有用心。其實他的確是演繹著一個與妻子和女兒分開的電視臺導演。三人絞纏不清的三角關係,讓觀眾赤裸裸地體會到愛情的痛苦。在影片中較為突出的是,拍攝手法和場景的轉換。所提到的拍攝手法就是如電影名字《Slow Motion》那樣,間斷地利用慢鏡頭甚至定鏡來表現影片那時正需要表達的情緒。從一開始發現這種慢鏡頭,我就不斷地在觀看過程中期待這些慢鏡頭會再次來臨。記得特別深刻的慢鏡頭處理有兩處,一處就在一對男女用餐的時候,男方突然向對面桌的女方撲去,然後男方將女方抱在懷裏。一個如此之快的一連貫動作在現實生活中的速度上應該是相當的快,導演在這裏運用慢鏡頭將男女之間的愛情進一步深化,讓觀眾能更有時間去想想愛情中的種種浪漫,雖然還是有會意的一笑,可能到最後還得自己感受受傷,不然,在旁觀看的Isabelle也不會想男方問了一句:she seems get hurt。另外一處慢鏡頭出現在Jacques被汽車撞倒,從汽車碰到他的衣服開始到Jacques在車子前蓋上翻滾一周到落地,也是短短的幾分鐘的事件,導演卻用了慢鏡頭拍下這一幕。倒在地上的Jacques在喃喃自語著:I am not dying…..I am not dying。在汽車被撞倒在地,還能偉大得關心自己的愛情,因為還有事情沒有完成,他覺得自己不會死。至於影片的場景轉換,很少導演會用這種方式來拍成電影。從零開始到五,一幕幕的場景轉換,標有顯著性和帶有暗示性的場景標題,讓觀眾像看一劇劇連貫的戲劇,到最後高潮才迭起。單單看慢鏡頭和戲劇性編排的拍攝手法就不由你不覺得高達是有理由成為帶領法國電影新浪潮的大師。

影片片頭的藍天使我想起我離開巴黎時在飛機上拍下的短片,完全有中異曲同工之處(我認為),他是用來引入黑色粗體字的名單,而我用作Kings of Convenience某首歌曲的MV。 每次到了影片的最後,我都習慣性地猜測導演的落幕戲會出現在哪里,很“遺憾”,我這次居然給高達蒙了,不須很好交代故事結尾就這樣突然黑下來,使當時在等結束音樂響起的我在第一排坐位上愣了數秒。

 

 6 ) 其实想短评

感觉已经不会打分了,跟着拍摄一次之后觉得戈达尔的每部都很有创意,可能我看的太少了,但是抽帧,镜头的转换虽然没那么精致但还是好丝滑。虽然前半部分挺好睡的🥺听我姐妹说旁边一哥们都打鼾了,但也不影响他后半部分的观影体验,是个正常人也睡不着吧。。。几个骑自行车的镜头好喜欢,映后主持人问喜欢哪个中文翻译的题目,人人为己还是各自逃生,我还是果断选了《各自逃生》。三个卖淫的场景真的不好评价,好平静…好支离破碎,只能说,真会玩…4个人一层层,就像机械连动机关一样.那个最后的吻也好值得品味。有个女生说的我大受震撼,她说最关注的最能共情的就是那个小女孩,餐厅那个场景,妻子渴望得到钱,小女孩渴望礼物,但却只被丢了几件衣服,最后那个结尾,她慢慢路过一个路演的交响乐队,留下她的父亲生死未卜。在阴影中追上她的母亲,然后突然走入阳光,最后又回到另一片阴影。封神的镜头。

 短评

你以为你的自行车代表行动,其实它只代表词语(mots)。

7分钟前
  • tomshiwo
  • 力荐

在戈达尔看来,女演员和妓女的相同性在于,都是贩卖自己的身体,不过实存与虚构的区别。卖淫的题材作品常见于戈达尔电影,本片亦不例外。于佩尔(真名)扮演的妓女的三次卖淫。第一次和名叫“戈达尔”的导演,第二次和变态大叔,第三次的4P,都无一列外涉及到电影和卖淫的亲缘关系。

9分钟前
  • 荒也
  • 推荐

蔡老大对我高达的再启蒙

12分钟前
  • TTTZB
  • 还行

70s的色情影像氾濫,電影 vs. 賣淫。Slow Motion,王家衛?

15分钟前
  • HurryShit
  • 还行

那个段落:“男A用脚勾女A的胸,女A喊“疼”,然后女A用嘴叼住男B的penis,男B发出“噢”,然后男B舔女B的臀部,女B大叫“住手”,然后女B给男A抹口红,男A若微笑,女B便亲吻他。”娘,多色情的连环游戏。

18分钟前
  • 米姐起飞
  • 还行

triste, 法国人想太多了,肉身和大脑是两个机器运作,中间没有齿轮协调,这片子是给现在被语言/话语思考主导的人的寓言书。

19分钟前
  • Adieudusk
  • 还行

重看,最轻盈的高达,美景好看,音乐也好听。他打破视点的控制,电影自由飘动,在一场戏进行时突然切到街外空镜,主角的情绪也可附着到零碎的龙套上,或由突如其来的慢动作打开新维度,你永远不知道接下来会出现什么,这令它能包容世间万物。从《我略知她一二》到本片再到《电影史》,一次完整的进化。

21分钟前
  • TWY
  • 力荐

周星驰电影里 左右慢动作抽如花的创意,或者大内密探里扮女慢动作甩头的创意,应该出自此片。

24分钟前
  • 点点
  • 推荐

于贝尔真年轻

25分钟前
  • 绿山林的Vian
  • 还行

说实话我对中后期的戈达尔的作品兴趣不大,那个时候他的电影已经基本不侧重叙事了,手法上又反传统,让普通观众很难看进去。这一部其实还算进行了叙事,不过第一遍依然没看进去,即使了解了剧情也很容易走神,不过看第二遍感觉要好得多。伊莎贝尔·于佩尔为拍这片牺牲很大啊。

29分钟前
  • stknight
  • 推荐

声画错位、slow motion、乱七八糟、不知所云。长城上喝可乐的小孩原来80年就出现了。于佩尔还有婴儿肥,为了迎合客人的喜好做各种戏谑的性服务也是让人忍俊不禁。【GCJM】

30分钟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推荐

7。加入了慢镜头

35分钟前
  • Mannialanck
  • 推荐

以各自的方向,各自的速度逃离生活。撕裂的声画被戈达尔处理的如此自然优雅也是够神奇的,而影片中的慢镜头也正如他本人所期望的那般兼具情感与暴力。

39分钟前
  • MapleSaki
  • 力荐

8.5/10。①刚和老婆B离婚、事业低潮生活不如意的男电视导演;B离婚后的规划:离开城市去乡下工作田园生活、尝试写小说、出租房子、采访导演杜拉斯等;来城市打工被皮条客强制当妓女的农村女孩于婆(和她的妓女同伴)的被压迫生活。②通过兀自变化的剪辑(比如一条故事线进行着却突然切到另一条甚至切到街头空镜,这模糊了故事脉络且削弱了戏剧性)、忽然出现/中止的配乐、各种突然的慢镜头(比如各种性爱/暴力段落)搭配上鲜艳精美的摄影美术+大量舒缓配乐+不少诗一般的台词营造了自由轻盈却又有些沉缓的诗意(较契合故事中受挫但不失乐观的三主角,但多少还是有错位)。③主情绪电影不该玩多线并行叙事(问题同质于《不散》)。

42分钟前
  • 持人的摄影机
  • 力荐

没看出思想,但看出了幽默

43分钟前
  • Eric Cartman
  • 还行

十天前在法文中心看后,心里一堆零散的思绪,无法诉诸完整、连贯的表达。这是第一次看戈达尔作品,在他自主赴死的第26天。而在这之前的九月份,恰好在资料馆的特吕弗诞辰90周年纪念放映,看了特吕弗的几部重要电影。感到,《各自逃生》这样的作品,首先在展示,电影还可以是怎样,特吕弗的“安托万系列”尚有一贯的视角主体,而这部作品,在我的观感里,几乎没有一致性的东西。那些像是放映事故的慢镜头,突然地出现,一些拥抱、暴力、甩头,一些人类行为就获得了更突出的注视和体认。受派遣而去的远方办公室里的四人行为,离奇的爱欲仪式,让我想起六年级以来的住宿生活里,男生寝室热衷的话题,以及我的男同学们成年以来的爱欲生活——那些被时间长度与人人有之而冲淡的荒诞不经。还有一些对片段的片段感想,模糊不清了,可以再看。

45分钟前
  • 王周鹏
  • 力荐

92/100 #第6000# 在一系列video essays后“重返”电影界,佯装回归主流世界,实则展现相当多的脱节和过程的阻塞,对“系统”本身以及它如何转化为基本人际关系的系统性虐待进行了观察性的描述。这样的描述有时体现在性别上,如父权制和资本主义之间的感知联系,或者男性对待异性类似于所有者对待工人的方式,性工作成为两者之间的纽带,身体的商品化是资本主义的决定性结果,也是男性对女性的潜意识行为。对“慢动作”的模拟(或许只是在剪辑时放慢速度,而不是以更高的帧速率拍摄)是电影中最“实验性”的技术:效果是显著的,使图像变成一种锯齿状,只有在电影的开头它是美丽的,其余时间则被用来突出一种随意性,减慢速度,所以我们甚至可以识别出最细微的情感暴力时刻,帧之间运动的锯齿状本质激发了观众本能的反应。

49分钟前
  • Pincent
  • 力荐

在戈达尔眼中,妓女和别的职业没什么不同,或者说别的职业和妓女也没什么不同,看看那位不愿意再在电视台出卖灵魂想要回归乡野的白领女性,那位自以为拥有一切却仍要向妓女寻求安慰的“戈达尔”,他们又比出卖肉体换取灵魂自由的伊莎贝拉高贵多少呢?

51分钟前
  • 盲忙
  • 推荐

戈达尔的女性观在劳拉·穆尔维那篇知名的论文(《洞与无》)中被详尽论述过。而我想提及,戈达尔在这部电影中作为导演的出演与在场方式是通过与杜拉斯的影片《卡车》的互文实现的。影片不仅虚构了杜拉斯将出席电视台访问的情节,还通过穿插剪贴《卡车》的声带,朗读书籍《卡车》的后半部对谈(中文版也保留了这部分内容),以及驾车的过程中名为戈达尔的电视导演目睹公路上的一辆卡车并配以杜拉斯的访问声带,来呈现导演穿插于叙事和段落章节之间的评述(有关写作、电影制作与女性的处境)。这部分导演的遐思如同《芳名卡门》的前史,而片尾Cécile穿过的那支小型的交响乐团留下青年人莫可名状的神情,则可被看作是《芳名卡门》的幕启了。

55分钟前
  • 鹌鹑之丘白桃挞
  • 推荐

非常诗意化的视听处理,配乐上的不同节点的演变,居然将某些悲剧桥段,喜剧化。有意思。而故事中的人物结构交替进展,王家卫90年代的几部都市片的灵感源头大概在这部电影里都可以见到。而重庆森林里的林青霞的金色假发,墨镜与风衣的造型,又是否出自最后一个篇章里的于佩尔的造型呢?有趣的。

59分钟前
  • Danny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