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狗

HD中字

主演:郭九龙,苑琼丹,田洺赫,郭涛瑞,彭伟锋,麦家琪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6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那狗 剧照 NO.1那狗 剧照 NO.2那狗 剧照 NO.3那狗 剧照 NO.4那狗 剧照 NO.5那狗 剧照 NO.6那狗 剧照 NO.13那狗 剧照 NO.14那狗 剧照 NO.15那狗 剧照 NO.16那狗 剧照 NO.17那狗 剧照 NO.18那狗 剧照 NO.19那狗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那狗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安仁首部本土电影《那狗》据了解,影片由安仁本土青年导演李彬耗费四年时间,根据发生在安仁的真人真事改编而成,广东东莞市华视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投资拍摄。 讲述了一个从抗战时期走过来的老人乃狗,看到村民们为了生存和更好的生活都远赴他乡务工使得土地荒芜后,痛心疾首。老人不忍看到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成果就此荒废,老人决定去外地,劝说村民回乡发展。爱,简单我还是觉得不妥卡兰克疯狂前女友第二季时间井里的人完美无瑕1999隆美尔龙女降妖记埼玉歌者2外滩探秘 第三季断线2012猎杀禁区海的女儿20岁的恋人网红是怎样炼成的尘行者纹身室沙雕兄弟打丧尸 5曼哈顿的槲寄生第66届黄金时段艾美奖颁奖典礼鹿鼎记黄晓明版蜂蜜与四叶草第二季将军府来了个小厨娘极乐女忍者冷血长官放开我情深意浓症状盗窃童心犯罪家族三个侦探 第二季心魔2009要钱不要命熊出没之雪岭熊风动态漫画·歪嘴战神开创盛世洪拳与咏春辛普森一家第二十三季美凤有约怖偶龙凤娇

 长篇影评

 1 ) 绿色亲情路

影片开头就是父亲为儿子整理邮件,在父亲送儿子一人去邮路的时候,从中可以看出父亲对儿子的担扰,还有老二的表现明显描绘给出父亲在这条路上所付出的精力与感情。当父亲陪着儿子上山,父亲的步伐往山上走,儿子在回头找父亲表达了他的急切,从着急到父亲从山上下来,表现儿子对父亲一种紧张 担忧 思念。纸飞机,父子两人都触景生情,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愧疚儿子对父亲的心疼。 父亲对儿子的内疚,儿子对父亲的理解,一步步他们的感情在不断亲近。在邮路上,父亲为儿子交代邮件的送向,特别的事例,比如哪家秘书与村民不和要送到村民家里,以及亲自送汇款给那个病了的老头。还有五奶奶,孙子从未回过山里,而父亲十天半个月会去送“信”给五奶奶。这些父亲详细地告诉儿子该注意的地方,他们也有摩擦拌嘴的时候,不过到后来儿子不断理解了父亲这种做法。当儿子知道父亲摔下山,更加体会了父亲的不容易,这条邮路的不易。

父亲的回忆,走这邮路不仅是身体上的辛苦,精神上更幸苦,不时常回家。多次回忆到父亲回家的场面,回去一次,儿子长大了不少,但也与父亲疏离了不少。儿子很少喊他爸,在儿子知道父亲多次淌冷水之后,在后来他们一同去邮路的路途中,儿子把父亲背过溪,并喊了他爸。他高兴的同老二说表达自己的激动与喜悦,一路从头到尾父子俩的感情在不断了解彼此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之后逐渐走近。

绿色的大山,绿色的邮路,父亲在绿色的大山里走了一辈子,影片的最后的也是被绿色覆盖, 儿子走上了这条路。绿色在继续延绵、邮路没有断掉,父子亲情更加增进,那个人,那条狗,依旧在邮路上行走,在山中穿行。

 2 ) 他们就是不肯踏下心来拍这样的电影

中国电影有个很突出的特点,越是小成本电影越不乏令人眼前一亮的佳作,越是大投资大制作的大片,越让人失望,看完后越后悔浪费这两个小时。近年来除了《让子弹飞》,已经少有叫座的同时还能叫好的国产大片。不过,在骂声中票房节节攀升的规律,也在激励着一位位大导演前赴后继开始新一轮的圈钱。
所以像《那山那人那狗》这样的好片子已经不知不觉快要销声匿迹了。
青翠的山峦里,有一条艰险曲折的邮路,在这条路上,走着埋头苦干几十年的老邮差和刚接过班的儿子,还有一只机灵乖巧的狗。这么不紧不慢地走着,翻山越岭,来到一个又一个村庄,带来与带走人们的盼头。路走完了,故事也讲完了,新的一天开始,父亲望着儿子的背影渐渐远去。
现在的国产片已经很难觅到这样的节奏:舒缓,悠扬,朴素恬静,娓娓道来。这一切正如邮差父亲的性格,踏实厚道,沉默内向,几十年如一日地走着这条山路。层峦叠嶂、山清水秀的美丽风景,用脚丈量起来可并不那么容易,何况还背着沉重的邮包,一走就是三天。开始看的时候,我有些担心这会不会是山村女教师一类的主旋律歌颂片,后来证明这实在是低估了导演。自始至终,你不会觉得这位老邮差的形象有多么高大,他是那么普通,也没什么光辉的事迹,倒是一系列小事儿时刻记在心上,替五婆的孙子给她老人家写信念信,给和村委会打过架的人单独送信,收信时检查没贴邮票的自己贴上,他很憨厚,却很细心。这一切做得是那么自然,自然得让人不觉有什么特别,工作如此,亦复何言。
片子的主题,是父子之间那深沉而朴素的情感。几十年的隔膜,让性格都不大活泼的两人,最初赶路只能尴尬地沉默着;然而,也正是在这沉默中,父子彼此之间开始了真正的理解之旅。男人之间的交流,无须语言上的沟通,一步步走过流着父亲血汗的路,什么都清楚了。当儿子在溪中背起父亲的一刻,无论是长大的儿子,还是老去的父亲,想必都很幸福吧。三天的路,儿子了解了父亲一辈子的辛酸、幸福与成就,父亲也感受到了儿子的成长,两个男人还是那么沉默,却没有了尴尬的陌生感,取而代之的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放心托付。
一部简单的戏,演员不多,却颇多亮点,父亲的憨实、刘烨的青涩都恰到好处。陈好的登场绝对惊艳,笑靥如花,清纯可人,把侗族少女的活泼灵动演绎得淋漓尽致,让我一开始都不敢认,这部戏里还有……陈好?导演真是目光如炬啊,一下子就挑中了日后大红大紫的两位影星担当主角……(如果陈好算是女主的话……)
要知道,拍电影的时候是1999年,那时的刘烨与太祖形象差之甚远,那时的陈好和万人迷还不沾边,那时的中国青山绿水还是有不少没被污染的,那时的中国电影还是能不搞花里胡哨讲个好故事的。如今,一切已经物不是人也非。大陆电影已经和大陆人一样,太过浮躁,现在的导演盼着投资越大越好噱头越多越好炒作越猛越好,可他们TM就是不肯踏踏实实本本分分地讲个故事!不知不觉中,那山,已经和那人那狗的背影一起,渐行渐远……

 3 ) 那山、那人、那狗

雨是无声的风是沉默的
路是哺育的你是安静的
手是粗糙的脚是疲惫的
头发是零乱的你还是安静的

外面纷扰的梦是延续的
我是眷恋的你是守候的
歌还在唱着世界已变了
我总想远方哪你还是安静的

  那山那人那狗,很文学化的名字。初次听闻,是源自传播学老师不着边际的胡侃,不想时至今日,两三年的光景倏忽而逝,当年还算时髦的流行句式,现在鲜有人再提及。职业的奔波常让人疲惫不堪,无暇像大学时代那样拥有闲适的时光来发散式的阅读,连沉静下来观影的时间,都显得如许珍贵。于是惟恐遇着那些糟糕的文字和影象,破坏了一个夜晚的美好心境。

  好在,这部为朋友誉为最爱的片子是好的。看过后,不由得将湘西,这个原本在沈从文先生的《边城》中神秘化过的地域,再次怀想成“异邦”式的超凡脱俗。整部片子,唯美而诗意,满目的绿色,满目的温情充盈其间,随着飘忽闪烁的影象静静的流淌。就仿佛描摹一幅水墨写意的长卷,吟颂陶谢二人的山水田园诗,过后身心得到涤荡,你禁不住会感觉到神清气爽,宠辱偕忘。

  这近乎是一片在现代工业文明的铁蹄下幸存的世外桃源,拥有郁郁青青的山林,明眸般的泉水,弥漫着的雾霭,袅袅升腾的炊烟。一位即将退休的老乡邮员带着他的儿子,穿梭在他走过千万次的邮路上,与环境那么和谐地交融,他们生于斯,长于斯,仪式般的交接班在晨曦中开始。没有面目可憎的教化,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件,惟有行走,行走既是一种最基本的事实,又仿佛成了一条清晰明朗的线索,串联起他们自己的回忆、经历,以及那些收信人的生活。

  恰是因为影片从头至尾透露出的浓浓的本土气息,那些平凡、质朴而真挚的故事打动了我们。父亲的形象是传统的,在我们的心目中,父亲就是这样,为了生计而常年奔波在外,因而父亲是陌生的、严厉的,是用来仰望和敬慕的,甚至让人心生畏惧。而母亲则代表了固守和等待的传统意象,母亲和孩子天然联系在一起,因而母亲是平易的、慈祥的、勤恳的,细辨孩子对父母的感情,其实是存在很微妙的差别的。

  儿子的形象亦是传统的。儿子起先对父亲的疏离和代沟到了不肯喊一声“爸爸”的地步,而这一次的子承父业,却给予了他对乡邮员这个职业,对父亲这个人慢慢产生深切的理解的机会。饰演儿子的刘烨不似陈坤那样的花样美男,没有他那样风流和油滑气质,却多了一份沧桑和硬朗,淳朴可爱的紧。

  父子二人一步步跋山涉水,心灵一步步靠近,无数动人的细节触动我们易感的心。儿子背着父亲过河时父亲流下感动的热泪,面对儿子却又故作镇静地掩饰过去;儿子在山顶上凝望着父亲落寞的背影,复绽放出谅解的微笑;父亲在追赶被风吹走的信的时候,儿子担忧地失声呼喊他;儿子和父亲一起洗脚,在睡梦中还是像孩子一样将腿搁到父亲的腿上,父亲流露出宽厚慈爱的笑容;还有父亲在最后目送着儿子独自上路的时候,将狗推向儿子走的方向时昂扬的神情。男人间表达的感情,无疑更为含蓄,更为深沉。两个男人的互相谅解最终交汇在对他们同样深爱的女人:母亲的理解上。末了,一句“她也不容易”,多少沉甸甸的深情和体谅饱含其中。

  最爱穿插在故事中间的父亲的回忆,年轻的父亲和母亲的爱情实在可爱,那些用光影营造的唯美画面让人不由的联想到岩井的影象语言。说不完的老话题,老故事,却无可替代的经典和永恒。甚至让人感觉影片是刻意地将那些最能体现文化韵味的人物和故事糅合进去,安详的老奶奶,纯朴的乡野少年,美丽的侗族女孩,他们都在静静地等待着,一封信,一个人,或是一个新的世界。怀抱着希望的生活是多么充满生命力啊。

  我毫不讶异那些抨击封闭的小农思想和家长制权威的人,那些自诩为持有女性主义的信念的人的非议。他们会跳出来不厌其烦地强调那些陈词滥调。然而,对《那山那人那狗》提出这些异议是有违我们的本心的。每每与人论人生,我们理想中的生活模式居然依旧跳脱不出老庄和禅宗,跳脱不出解甲归田和归隐山林。

  影片充满了对生存方式本身的哲学叩问。儿子的疑虑,不正是观影者的疑虑吗?

——山里人为什么住在山里?传说山里人是神仙的后代,而母亲却说,因为人住在山里,就像脚放在鞋子里那样,舒坦。

——父亲说:人心比腿更累。

——乡邮员成天走那么多路不枯燥吗?父亲说,有想头就不枯燥。想头大一点说就是理想。
 
  我很想也能如此的带着平静的心,诗意的栖居在这个大地上。如海德格尔所言的“劳作地居住在大地上”,“技巧地居住在大地上”,“自由地居住在大地上”,尤其“以审美的人生态度居住在大地上”。在这里,父亲平实的语言已经道明了一切。

 4 ) 挺好的影像穿帮得一塌糊涂

久仰本片的大名,片花都看过不少。不过真的看到这片子是去年,还是从后半部分看起的。当时给我的直观印象,它讲的是一个发生在的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湘西的故事,多少带着些现实主义。等到今天完整观赏的时候,片头的字幕让我愣住了:“这个故事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湖南的西部地区。”不像啊!?于是我特地关注了本片的道具和场景设置,果然就看出了好些问题。

穿帮镜头一:第22分钟,村委会。儿子在邮包里拿信时,旁边挂着“三心三为意见箱”,“三心三为”指的是“心系农村、为民办实事,心系群众、为民排忧解难,心想发展、为民脱贫致富”,这是“三个代表”提出之后才有的一个说法;
穿帮镜头二:第36分钟,五婆家。信封里的十元钞票是第四套人民币。而事实上,第四套人民币共11种纸币,采取“一次公布,分次发行”的办法。1987年4月27日首先发行50元券和5角券,1988年5月10日发行了100元、2元、1元和2角纸币,1988年9月22日,才发行了10元、5元和1角纸币;
穿帮镜头三:第53分钟,大树下。父亲从挂树上的邮箱里取出信件时,最上面一封信贴的邮票是国家邮政局1998年5月4日发行的“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1998-11J),面值50分,辽宁省沈阳邮电印刷厂印刷。而底下封信上的5角钞票自然也是不符的。

除此之外,片中还通过收音机播放了三首歌曲,依次是姜育恒的《驿动的心》(1987)、Michael Learns To Rock的That's Why (You Go Away)(1995)和蔡琴的《恰似你的温柔》(1980)。很显然,前两首歌曲的年代都不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麦克学摇滚的音乐更是完全脱离了那个时代。还有蔡琴唱完后出现的“朵而胶囊”的广告简直是无语了,人家同年上映的《一个都不能少》里“可口可乐”的广告多少还与剧情有些关联。值得一提的是,《恰似你的温柔》和《驿动的心》都是梁弘志的作品,在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段日子里,由其本人制作了一张精选自己作品的CD。收录其中的18首歌曲不但全部由他自己挑选,各个曲目的顺序也是他安排的。而这两首作品分列第一、三位。

其实这片子拍得挺好的,温情而不煽情,受教而不说教,唯一不适的是信被大风吹散那场戏的处理,觉得有点过了。它的影像也异常的美丽和精致,特别是色调的运用,不时让我联想起张艺谋当年的《红高粱》,好久没有在国产片里看到这么精致的自然场景了(那些所谓的大片除外)。本片要传递和表达的思想放在什么时候都不过时,反倒我觉得儿子的有些想法恐怕超前了那个时代。如果把本片放置在90年代倒是挺合拍,不知为什么要在片头刻意注明时间和地点。既然注明了,那就应该注意穿帮的问题啊,很可惜,这个问题完全被导演忽视了,包括有些演员的服装恐怕也经不起推敲。还有一个问题是,如果不注明地点,我不会介意对白使用普通话,而既然说了是在湘西,那演员说着带北方口音的普通话就有些蹩脚了。

当然了,演员的表演我还是非常赞的,特别是出演父亲的滕汝骏,我向来喜欢这种能够控制自己表演的演员,非常节制。还有“老二”这个动物角色的设置也很到位。片中重复最多的一句台词是:“这是我儿子。”这话我听着特别熟悉,特别有感触。在爸爸单位玩的时候,他总是这么向别人介绍我。此外,还有一句儿子的旁白:“出门在外的人总是有很多原因顾不上想家,倒是家里的人更牵挂他们。”这句话,让我心颤。

 5 ) “山路电影”,质朴情怀

        看《那山、那人、那狗》的时候,我心中突然蹦出对它的定义,“公路片”,但是这部影片并没有卡车、跑车、公交车,而是父子二人邮递员之路。或许,将之与“公路片”相比的还是其中相似的一种情怀,在路上,看一路风景,也探内心风景,人、景、情交融,总是有种别样的情绪。就算它是部“山路”电影吧,这也很有中国特色,中国的山路在乡间、大山上自然的延展,将一个个小村落连结,行走于其上,步伐缓慢,不似公路上的速度,却更能体察眼前的景色和内心的世界。

        儿子高考落榜,走出大山的希望阶段性破灭,父亲作为山村邮递员,在退休之前希望儿子接班,当上“国家干部”。影片的整个过程,尽现父亲对儿子的爱,同时也是中国亲情中那种含蓄内敛的爱,这样的爱不会有直来直往的促膝长谈,或者深情的拥抱。这份爱就在于那种“不放心”中,担心儿子第一次出行会出问题,担心乡亲们不了解儿子的身份,于是,他陪伴儿子去走自己邮递员生涯的最后一次邮路,也是儿子邮递员生涯开始的第一次邮路,这份两代人的交接平淡自然,又包含亲情。

        然而,这份交接又在自然中包含着些许冲突,同样地,纯朴的大山里的感情下,也不会有那么激烈的冲突,父子间因为经历的不同,观念上有着自然的分歧。父亲将山外的信件一封封传递到乡亲们手中,却并未好好的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也没有因为邮差的身份与外界的交流加深一层。他只是恪尽职守,过河时要小心邮件不要被打湿,一阵风吹来他会死命追赶被风刮起的信件,在到一个村庄之前他会小心的整理信件,这些细节在影片中逐步勾勒了这个老邮递员更丰满的形象。同时,在闭塞的大山里,每一次邮递员的到来承载的也是村里人的一份希望,我至今还记得上大学时,每次班上拿信的同学拿着一叠邮件走进教室时,众人期盼的眼神,大家都希望能有远方与自己有一丝关系的人们最新的消息。父亲显然深刻理解自己的职责,他也尽量不让这种希望落空,片中一段,盲眼的五婆每次都等着孙子实际上并未寄来的信件,善良的老邮递员却总是杜撰这样的信件,念给五婆听。

        儿子接受着外界更新的观念,他身上仍有山里人的淳朴,但是也结合了更多务实色彩,对于邮递员身份,他的第一反应是“国家干部”,而非父亲对这个职业深深的理解。同时,他更多把邮递员当作一份职业,所以,他不能理解父亲给五婆念不存在的假信的行为,在他看来,未寄信回家是五婆的孙子的不孝,父亲的行为是对这种自私行为的纵容和自欺欺人,一种权责明确的“新”观念也在他身上明显的体现。两人也一路会为一些看起来鸡毛蒜皮的事儿发生些争执,父亲更坚信脚下走过几十年的路,而儿子则希望更多改变。看到这些,我才更深刻理解了为什么父亲对儿子出行那么不放心,因为这看似小小的寄送信件的工作,也寄托着一个人的责任和价值观。这一路上,却也是两人相互理解的过程,记得看《野草莓》时,功成名就的主人公年老后在梦中回忆往昔,那份对旧日未能把握旧爱的遗憾就令我唏嘘。本片没有类似那么强烈的表达,却同样淡淡地让记忆在父亲脑中闪回,他想起了对自己妻子和儿子的亏欠,这份记忆带着一丝感伤,也是父亲对自己人生的反思。但是,他的付出也不是没有价值的,一路上从乡亲们对他的尊重,从五婆听完信件后的满足中,儿子也真切的感受到了父亲这几十年来为大山里的乡亲们带去了什么。

        观念的冲击常常可能是激进的,而在这部温情脉脉的《那山、那人、那狗》中,我看到的却是平和的对话,父亲身上体现着时代的烙印,那是一个舍弃自我为大家观念盛行的时代,而到了转型期,儿子身上凸显的对个人价值的追求也在大山中滋长。这部影片没有可以去否定什么,也没有张扬什么,对于父亲这个角色,可以看到他的观念显出保守,但是却又真切的可以感受他为那么多人带去的欢乐,甚至看到儿子对父亲的不解时,我心头一丝担忧,今后谁又能给村里的人们带去这样的欢乐?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也有理由感到乐观,儿子也在成长,他背起父亲过河,肩负起了自己的责任,当一阵风吹的信件乱飞时,他同样的跟着父亲追逐,他也会在夜里整理第二天要送达的信件。更重要的,在山里的一场民族聚会中,他也对美丽的姑娘心生爱意,而他似乎可能比父亲能更好的平衡事业与家庭的关系。

        这部影片的风景给人清新之感,同时与人物情感也完美的融合,整部影片看下来让人感到很舒服。父亲的表演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那份岁月的痕迹被他自然的演绎,却散发着特别的魅力,与山间的邮路承载的丰富内容一样令人回味再三。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b2d2394eb5ce96c5d0c86adc.html

 6 ) 最暖的亲情

讲述的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湖南西南部绥宁乡间邮路上的一个故事:即将退休的乡邮员父亲带着第一天接班当乡邮员的儿子走那条已走了二十多年的邮路,一路跋山涉水,父子的短暂独处却改变了原来的微妙亲情关系,父子俩渐渐消除了心中的隔阂。

一趟邮路拉近了刘烨和父亲之间的距离,在过河时背起了平时话少又觉得陌生的父亲,他觉得自己长大了。可他不知道父亲在背后却默默的留下了眼泪,为了不想被儿子看破,还故意转过身去。

挺喜欢这种淳朴自然的电影感觉,不刻意煽情,却有内在动力的感人,故事如散文一样优美,形散神聚,娓娓道来,场景如山水画顺势摊开,慢调推进,赏心悦目!

 短评

讲述父子的电影里通常都有这样一个场景,父亲抽烟,儿子帮点火,然后再点自己的,父亲会说“我还不知道你也抽烟了”。有一次和我爸一起看《向日葵》,里面就有这个场景,我爸说“要给你来一只吗”,我摇头。那一刻,我没有抽烟,仿佛也多少染了老气横秋的呼吸频率。

6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背得动爹的儿子就长成了”,这是一段生命传承与融合的路程

11分钟前
  • 野僧
  • 推荐

风景非常的漂亮 年轻的社长也是小鲜肉一枚 值得静下心来看的一部片子

12分钟前
  • 不侠与
  • 力荐

能背得动父亲了,说明一个男人长大了

16分钟前
  • shabobryant
  • 力荐

很温暖的片子,父子亲情真的是很容易戳到我😭

19分钟前
  • 乔植
  • 推荐

儿子背的动父亲,就是儿子长大了

20分钟前
  • DFG F好;:《3
  • 力荐

八十年代有《驿动的心》?有那张5毛钞?有蔡琴?这么好的一部电影和民族风情,都给导演败了,而且那狗完全是跑龙套,故事叙述也太过平庸,真逊!

23分钟前
  • 打盹的拉布拉多
  • 还行

湘西乡土,山林溪流。长长的邮路,就是父亲的一生。村里人说,什么时候背得动父亲,儿子就算是长成了。山里人住在山里面,就像脚放在鞋里面,舒服。如果改用方言会更入味,插入曲That's Why十分突兀,导演美术设计出身,整体意境胜过技术,瑕不掩瑜。

25分钟前
  • 水仙操
  • 推荐

清新如画,刘烨的处女作?但那种纯净美好的感觉甚至胜过他在《蓝宇》里面的表演

29分钟前
  • 冉笛
  • 推荐

《那山那人那狗》,主旋律文艺片,日本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霍建起导演,刘烨主演,日本艺术院线一年未下映,大陆只卖出一个拷贝。那山,有水墨画的留白美;那人,传统中国人的民族情感;那狗,人情味儿。故事简单,影片确如装帧精致的艺术品,像好茶,慢慢品,一部男人看了都会流泪的作品。

33分钟前
  • 杨攀
  • 力荐

“山里人干嘛要住山里啊?”“因为他们是神仙的后代。”

36分钟前
  • 软糖莫爷
  • 推荐

朴素的煽情,还真是催泪。看简评,发现好多人指出背景时间不对,亲爱的们,那是被迫的好吗,这事跟导演说不着,你们得去找广电。

40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山与山之间是轻柔的溪水,是丰收的麦田,是绿色编织的蜿蜒盘旋。你与山之间是泥土无声的相印,是横亘四季的流年,是乡情沉甸甸的传递员。我与山之间是芳草流露的新鲜,是跨越青春的峰巅,是将父辈的回音追寻千百遍。我与你之间是村头小桥的遥望,是一前一后相隔的影长,是后背紧贴浓情的胸膛。

42分钟前
  • 之晨
  • 力荐

霍建起最好的电影。—— 没想到,多年后在大银幕重温这部作品时,竟会从头到尾几乎含/流着泪看完:想念老爸老妈(一起睡觉、一起洗脚、一起上山、也背过你们……),想念小朋友们,怀念我们曾经爬过的山、涉过的水……怀念童年时候自然翠绿的山林,怀念儿时遍地青葱的稻田……-17.08.06 @百子湾-资料馆

45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力荐

怎么可以有这么让人心动的组合啊!!!一直觉得刘烨特适合这样环境下的角色,山色青葱湿漉漉的石路刘烨眼神快乐又深情,况且我一直傻乎乎地觉得邮递员是世界上最让人神往的职业之一。光有这组合我就盲盲地爱上了呀,况且电影本身拍得很诚实,镜头感很稳的住。

49分钟前
  • 绿毛水怪
  • 力荐

很温情的片子,画面非常美,静静的欣赏,带你进入一段心灵净化之旅,唯一遗憾的是电影配乐有很大问题,与影片氛围不符~~影片在国内默默无闻,但在日本受到了强烈的关注,取得了不错的票房~~

51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刚巧赶上资料馆放映,导演来到现场,有这么几个点:1.时间性和非时间的问题,导演指出这部影片旨在非时间性,情节可以是过去,是现在,是未来,是任何时间,然而最主要的是在传递情感;2.刘烨在中戏篮球场“假装”打篮球,被导演无意看上了,本来还打算选郭晓东,陈坤等;3.狗是拍之前主人对它的训练,包括叼信等;4.导演是五代半导演,因为导演是属于五代的,跟陈凯歌,田壮壮等是同学。然而前期做美术,所以觉得自己能力不够做导演,后来觉得自己实在想讲故事,就拍了,恰好第六代导演也出来了,所以称为五代半;5.纸飞机的场景是扔了100多次,最后一次一气呵成纯天然拍摄的;6.人的基本感情是一直不变的。

54分钟前
  • 骄傲的shoes
  • 力荐

我出生在湘西,能切身感受到那份纯真和爱。

58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出门在外的人总是有很多原因顾不上想家,倒是家里的人更牵挂他们。”

1小时前
  • 私享史
  • 推荐

一场体谅之旅。好婆是一种代表;我们所不屑的函授大学,在车娃眼中却如此珍贵;父亲的泪水是幸福的;儿子的沉默是无声胜有声的。原以为这故事是很古老或者发生在很落后的地区,不曾想已能通汽车、有班车,可以听广播,但也因此愈显动人,徒步是一种落后,也是一种姿态。

1小时前
  • 半袖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