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毁灭

HD

主演:布鲁诺·冈茨,亚历山德拉·玛丽亚·拉娜,科琳娜·哈弗奇,乌尔里希·马特斯,茱莉安·柯勒,海诺·费尔希,克里斯蒂安·贝克尔,马蒂亚斯·哈比希,托马斯·克莱舒曼,米歇尔·门德尔,安德烈·赫尼克,乌尔里希·诺登,比吉特·米尼希迈尔,罗夫·凯尼斯,尤斯图斯·冯·多赫纳尼,迪特尔·曼,克里斯蒂安·雷德尔,戈兹·奥托,托马斯·林平泽尔,托马斯·蒂梅,杰拉德·亚历山大·海德,Bettina Redlich,海因里希·施密德,安娜·塔巴赫,迪特里希·霍林德布穆尔,乌尔里克·克鲁比格尔,卡尔·克兰茨科夫斯基,Jürgen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奥地利,意大利语言:德语,俄语年份:2004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1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2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3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4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5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6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13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14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15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16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17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18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19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帝国的毁灭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这是一部纪实性电影,逼真地反映了希特勒人生的最后12天,第三帝国最后的日子。  苏联红军已经攻入柏林,希特勒(布鲁诺·甘茨 Bruno Ganz 饰)和情妇爱娃(茱莉安·柯勒 Juliane Köhler 饰)也躲到了掩体下。爱娃知道自己是来陪希特勒一起共赴黄泉的,但她并 不后悔。即使在她向希特勒为妹夫求情遭拒绝后,她也和希特勒一起举办了最后一次的婚礼。  希特勒的忠实追随者戈倍尔(乌尔里希·马特斯 Ulrich Matthes 饰)决心全家一起陪着元首殉葬。他共有7个孩子,他和妻子坚决不让自己的孩子们在没有帝国的天空生长,在希特勒和爱娃自杀后也一同自杀。令人不胜感慨。  历史的真实通过镜头一幕幕重现。拯救林荫大道亚莉姗卓·阿斯卡拉特:我说话比较直绿巨人浩克国语推市营业中·与凤行专场怪客2015热血痴心掌声满屋欧杀人王曼森大耳窿方法派拆弹专家2为人师表出差十五夜2.画画兄弟哥们儿噢!我的鬼神死亡录像4:启示录机器人笔记食戟之灵 贰之皿洛迪星际旅行6未来之城大码头永结同心旋风少女第一季面孔19687号房的礼物绝处逢生我盛大的希腊婚礼3小偷家族(国语版)黑帮暴徒绷带俱乐部黑暗斗士拳族血浓于水2004新封神之哪吒闹海青春最好时赏金娇娃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白宫风云 第五季恋爱换乘云端第一季印度连环杀手档案:德里屠夫

 长篇影评

 1 ) 推荐几本有关“帝国毁灭”的书

1945年5月8日邓尼茨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三帝国正式覆灭。而4月30日希特勒自杀以及5月2日柏林沦陷,是第三帝国实际上的灭亡。

如果要全面了解“帝国覆灭”,需要阅读官方正史。因为第三帝国从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后就显出颓势,盟军诺曼底登陆后只剩垂死挣扎,直到柏林战役被苏联一剑封喉。

但大多数读者不是历史学家或发烧友,大家更关注第三帝国最后阶段的命运,即柏林战役和希特勒之死,于是出现大量这方面著作。有的着重讲述柏林战役前因后果,有的专注解密希特勒最后结局,两者在叙事上又必须缠绕在一起,互为因果,形成了所谓“帝国毁灭”这个主题。

讲述希特勒之死的鼻祖,是1946年出版的《The Last Days of Hitler》(我没查到有中译本),作者是英国人Hugh Trevor-Roper(1914-2003)。他战前是牛津大学一名年青学者,战后由英国军方指派,调查希特勒死亡真相详情,军衔少校。经过几个月的调查,他在1945年11月公布了一份不算长的“希特勒已经死亡”调查报告。

要知道,柏林最早被苏军攻克,希特勒最后丧生并火化的总理府地堡先被苏军彻底搜查,大部分目击希特勒死亡的亲历者又都被苏军俘虏,盟军拿到的信息和证据非常有限。同时苏联方面对于希特勒的最终命运封锁消息,甚至斯大林亲口对艾森豪威尔说过“希特勒逃走了”。

在这种情况下,Roper仍然可以提交一份确定希特勒死亡的报告,且其中细节经过历史验证基本准确,只有小的出入,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在铁幕徐徐降下之际,重重打脸苏联。这次打脸也导致了那些被苏军俘虏目击者的悲惨经历:他们被严刑逼迫,目的是签署错误的证词,以推翻英国人的报告,比如逼他们承认希特勒像懦夫一样服毒自杀,并由副官补了一枪。

次年,Roper将调查内容予以丰富,出版成书。作为官方代表,他可以调阅官方保密资料,采访到所有可接触的当事人,因此他的调查结果是全面、细致而可信的。但也有以下短板:

1、 很多更为重要的当事人当时都在苏联关押,他根本采访不到,他采访到的主要当事人其实只有三个。

2、 受当时紧张的大环境限制,即便是他能采访到的人,出于各种原因,未必愿说、敢说实话。

所以,其中有些细节是错误的。比如:他引用了希特勒司机肯普卡很多证词。肯普卡在希特勒死后暗堡成员突围时幸运地被盟军俘虏,是最早对外发声甚至出书的当事人。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我猜他认为其他知情人不会重见天日,就有些肆无忌惮——证词水分很大,把很多没亲历过的事情都安在自己身上,后来数十年逐渐被其他当事人甚至他自己推翻。

【下图:《帝国毁灭》电影中的肯普卡。我本可以附其真人照片,但为了与经典的电影对照,故使用电影剧照。下同。】

即便如此,本书受到影响的只是一些细节,比如希特勒是朝自己的嘴里开枪还是太阳穴;婚礼举行的日期;是谁抬了尸体等等。核心内容和框架是准确的,“希特勒已经死亡”这个结论是确定的。这本书作为里程碑,至今仍被历史学家参考和引用,并且为今后同类专著设立了重要的基调。

我并未阅读本书,尽管孔夫子上有卖。我了解到上述内容是通过其它书作者对本书的评价。尤其是《希特勒暗堡》作者O’Donnell与Roper同时代,作为记者亲身参加过Roper的报告发布会,目睹了Roper当时风头无两的神采:“。。。穿着一身毕挺的战时皇家空军中队长的制服,向记者们流利地作了一番辛辣的、然而是故作克制的陈述,竭力驱散几个星期以来从东方滚滚而来的有害的宣传气氛。”

我个人不强力推荐阅读本书,因为本书出版之后数十年间,大量亲历者浮出水面,提供了更多更新的材料,本书有些内容已经过时。但如果是历史发烧友,想从历史发展角度去了解二战刚结束几个月盟军得到的信息,进而与后面的专著进行比较,此书是必看的。作者成书年龄32岁,非常年轻,后来回到牛津大学,成为深受尊敬的二战史专家。【推荐指数:3星】

《The Last Battle》1966

(中文版《最后一役》,中信出版社,2018年5月第2版,王义国译,董旻杰校译)

第三帝国败亡,主要人物要么死亡,要么入狱,极少逍遥法外。在柏林沦陷前逃离的,基本都落入西方盟军之手,如邓尼茨、戈林、希姆莱、凯特尔、约德尔、施佩尔、海因里希这些高级军官。

【下图:依次为《帝国毁灭》电影中的戈林、希姆莱、凯特尔元帅、约德尔大将、帝国部长施佩尔】

而在总理府地堡留到最后,见证柏林最后沦陷以及希特勒自杀的目击者,基本都在突围时落入苏军之手,如希特勒飞行员鲍尔、随侍林格、副官根舍、孟克少将、医生申克、暗堡话务员米契等,大部分是中级军官。

【下图:依次为电影中的随侍林格、副官根舍、孟克少将、医生申克、暗堡话务员米契】

冷战从二战结束即开始,东西方相互敌视,上述当事人口供以及相关信息,东西方互不交流。那时,西方记者或者历史学家都无法获得希特勒之死最确凿的证据,因为这些证据被苏联独占。而苏联,出于各种原因,没有任何一部类似Trevor-Roper的被公认为可信的报告或书籍面世。

1955年西德总理阿登纳访问苏联,为冷战稍微带来一些缓和。于是在当年,苏联释放了最后一批德国战犯,其中就包括上述重要目击者,这些人很快辗转来到自由的西德,开始对外发声。又过了10年,到了1965年,被盟军判处20年徒刑的施佩尔(唯一活着的帝国主要部长)也出狱了,

可以说此时大部分活着的当事人都是自由身,并基本都在美国控制的西德。而此时,当事人经过多年的沉默,外部环境不再紧张,西方自由的社会环境不再压抑,他们有欲望说出真相,并且身体健康记忆力旺盛。于是在1966年,基于对关键目击者的采访,一部伟大的作品《The Last Battle》(最后一役)诞生了。作者以难以置信的毅力和绝不杜撰的求实精神,采访了各个方面的重要当事人,内容全面、详实且非常接近事实。此书一经面世,蜚声世界。

作者是生在爱尔兰后入美籍的记者Cornelius Ryan(1920-1974)。1944年D日,他作为英国《每日电讯报》战地记者亲身参与过诺曼底登陆。1959年,以同样采访当事人方式写成的关于诺曼底登陆的《最长的一天》出版,并拍成电影,令他声名远扬。几年之后,他开始筹备本书的写作。凭借名气他可以顺利约访诸多当事人(他书中写到在赴苏采访前他甚至得到时任总统肯尼迪的接见,肯尼迪还就如何采访苏军强奸问题给过他智慧的建议),包括战时盟军最高统帅、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威尔;英军陆军元帅蒙哥马利;德军柏林战役指挥官海因里希大将;苏军方面,除了已被斯大林打倒的朱可夫之外,其它高级将领如崔可夫和科涅夫。仅列举上述一线明星,就可想而知本书的受访者阵容。

作者成书时46岁,精力旺盛、思维敏锐。《最后一役》堪称史诗巨著,它以柏林战役为主题,把战役发生之前欧洲战场局势,苏美英德四方各自的立场与博弈,描写得大气磅礴、惊心动魄。而对于战役策划、筹备与推进,各方的排兵布阵,战争中平民的遭遇,又写的细致入微,令人身临其境。大到盟军不进攻柏林的决定,小到易北河上一次强渡;上至斯大林的权术,下到一名柏林少年手中的反坦克火箭筒,好像尽在读者眼前。1945年4月16日凌晨4点朱可夫140架防空探照灯发出的亮如“一千个太阳”的恐怖白光,以及紧随而至两万门各类火炮齐射带来的诡异狂风,仿佛让人置身其中,亲眼见到尸横遍野残垣断壁的柏林。

而所有这些内容,“无一句无出处”,全部是通过采访当事人和研读第一手历史资料获得,绝无主观臆造和道听途说。这种写作方式费时费力,但完成的作品,因为经得起历史检验、能让后人最真实地重温历史,而成为世界的宝贵遗产。

读Ryan的二战三部曲(还有一部是讲述1944年9月盟军市场花园行动的《遥远的桥》),我总会情不自禁想到中国的《史记》——当年的太史公,应该也是抱着这种历史使命感书写的吧。

《最后一役》中,关于希特勒在暗堡里最后的日子以及自杀,描述非常简略,以寥寥数笔带过,同时因为当事人证词的矛盾和错误,也存在一些小问题,比如那著名的自杀枪声是否被人听到。但即便如此,以作者极度认真和追求真凭实据的态度,以及对关键目击者的详实采访,本书对希特勒之死的描述大体准确。尤值一提的是,苏联官方在1963年本书作者采访时首次对外确认“希特勒已经死亡”。此前苏联方面从未公开承认过,哪怕Roper的报告已经发表18年。

另一方面,关于希特勒尸体的发现和身份确认,作者的信息不可避免全部来自于苏联方面,这些说法后来被历史证明是错误的,是苏联方面出于政治目的一直编造的谎言。读到这里,不禁为作者和这部伟大的作品感到惋惜,这也许是本书唯一失实之处。但这就是时间的魔力,在时间面前,任何伟大的人都无法摆脱局限。

在我读过的关于帝国毁灭的书籍中,《最后一役》以其气吞山河的宏大视角和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堪称伟大,无出其右。还有,与下面几本书相比,本书是唯一不仅采访盟军和德军,也采访苏军的。今天我们认为很容易很自然,但1965年前后,正是东西冷战最严重的时候,西方人眼中的苏联已经被妖魔化。一个美国记者,能够客观公正写出苏联在柏林战役前后的立场、战略、战术和军纪(当然也详细描述了苏军进入德国对平民犯下的罪行,比如大量的强奸),在当时是非常可贵的。

此书翻译极其流畅精准,请来军事专家校译,整体阅读感受极好,加之印刷精良,这个版本是有收藏价值的精品。但我有点小看法:当译者和校译者发现原文有错误(大多是原著中军衔的错误)时,采用的做法是在译文中直接修正,并在译注中说明。我个人拙见:本着对原著和作者的尊重,译文应该保持原汁原味,对于这些错误,应该如实翻译,然后在译注中说明事实。

【推荐指数:5星】

《The Berlin Bunker》1979

(《希特勒暗堡》,世界知识出版社,1983年10月第1版,秦梅王彩芬可铮译)

《The Last Battle》出版后,又过了13年,出自历史学家、记者以及当事人的关于希特勒之死的书越来越多,这些著作其实各有侧重,视角不尽相同,但都不得不面对同一个问题:希特勒最后在地堡里都经历了什么以及最终命运究竟如何。对于这个问题,所有著作都必须涉及,因为它太重要太引人注目。于是在1979年,一部专门阐述这个问题的精彩作品诞生了,它是美国记者James P. O’Donnell(1917-1990)撰写的《The Berlin Bunker》(希特勒暗堡)。

O’Donnell与伟大的《最后一役》的作者Ryan很像,他比Ryan还大三岁,也是二战亲历者。因为精通德语,二战时在美军领导一个无线电情报连,专门负责监听德军无线电,上尉军衔。战后,他立即转业成为《新闻周刊》记者,常驻柏林,打探二战后西方人关心的各种新闻。

1945年7月,在希特勒死后两个月,刚刚转业的他随美军进入已被苏军占领并浩劫的柏林,还亲身下过希特勒的暗堡。

那时暗堡的控制权在苏军,但已经以他们认为彻底的方式搜索劫掠过,花园里包含疑似希特勒在内的十几具烧焦的遗骸已被运走,苏军认为暗堡已经没有保密价值,因此对盟军是半开放的,很多英美人士,甚至包括丘吉尔首相,都下去参观过。

作者下去时,暗堡里设施、家具还都在,遍地狼藉,甚至一些自杀者的尸体还在里面发臭(可见苏军的工作效率,这点我实在无法理解)。但是,他那时还没有写书的想法,反而是30年之后,他开始用与Ryan同样的方式,通过采访当事人,写成了这本《The Berlin Bunker》。

这本书,采访的人数众多,且逻辑性、故事结构、文笔都极好,可读性非常强。更为巧妙的一点,与《最后一役》严格以时间为主线(各章节没有主题)不同,《希特勒暗堡》每个章节设立一个主题,通过一位或几位当事人讲述自己亲历的故事,同时兼顾时间发展。

《希特勒暗堡》的主线如题,非常清晰,紧密围绕暗堡这个环境,叙述希特勒最后日子、死亡、以及暗堡中其他人的命运。可以说恰好与《最后一役》形成互补,后者着力描述的是战役的进程。

叙事方面,读者会感觉对面坐着一个讲故事高手,作者在严格基于采访材料的基础上,设定悬念,安排起伏转折,前后呼应,却丝毫不哗众取宠。对于诸多当事人对同一件事不同的证词,作者采取的做法是:经过甄别,筛选出作者认为最可信的证词,组织在一起,只给读者讲一个故事。

这样,读者就像看一部惊险电影,一气呵成,非常过瘾。而作者基于自己强大的分析能力和旁征博引的资料储备,组织起来的内容非常接近事实,相对于此前各种书籍,错误非常之少。

通过读这本书,即便不了解作者,也可以很容易发现作者是个极聪明、逻辑性强、善于推理的人。例如,关于希特勒的死法,之前大部分专著都采用“朝右太阳穴开枪”的说法,这一说法经过最先进入房间的林格和根舍的确认,肯定是无误的。但是,作者大胆提出另一种结论:希特勒在开枪之前一秒钟咬破了氢氰酸玻璃剂,这是最保险的死法。作者的依据是:在4月30日(希特勒当天下午1530自杀)凌晨,希特勒秘密召见了哈斯医生,询问什么自杀方式最保险,这是哈斯医生的建议。

但是,哈斯医生在柏林沦陷时被苏军俘虏,1946年死在集中营,作者是怎么知道这个秘密谈话的呢?原来听到希特勒的死讯后,哈斯医生马上就跟同事申克医生(《帝国毁灭》电影里那个光头医生》)

详细讲述了这次秘密谈话,并坚信希特勒采纳了他的建议。申克医生在接受作者采访时,将哈斯医生的话告诉了作者。这是多么周折却又有力的证据,一般的作者可能不会发现。作者还补充,用手枪自杀的人死后一般会紧握手枪,但希特勒的枪滑落到地上,这是服毒的症状。

当然,我本人认为,即便上面叙述全为真,也无法确定希特勒最后时刻采纳了哈斯的建议。这个问题在下面还会论述。

可以说,在专门写希特勒最后日子的书当中,这是最有价值的一本。它集真实和精彩于一身。换句话说,读者想知道的,应该知道的,这里都有了,且有凭有据,强烈推荐。

成书时,作者O’Donnell是62岁,想想这是一个记者人生阅历最巅峰之时,能够写的如此精彩也不足为奇。但这本书也有一个问题:采访时距离1945年4月已经过去整整30年,当事人的记忆会模糊或不那么准确。即便如此,此书的内容在出版后并未受到严重质疑。【推荐指数:5星】

《The Last Days of Hitler: Legends, Evidence and Truth》1996

(未查到中文版)

时间又流淌了17年,到了1996年,二战结束已经50年,绝大部分当事人已经去世或面临去世,这是一个收集历史记忆的临界点。同时,关于希特勒之死的书已经足够多了——已经没有更新的内容引起读者新的兴趣了——这还是对年龄大的读者而言。至于年轻的读者,也许根本不关心希特勒死亡的那些细节。

在这个时刻,一个德国历史学家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重新梳理了这个二十世纪最悬疑的事件。他就是Anton Joachimsthaler(1930-)。成书时66岁,正是历史学家最好的年纪。

他比Roper, Ryan和O’Donnell晚一代,生于1930年。作为历史学家,他研究第三帝国已经几十年了。经过阅读众多的希特勒之死相关书籍,他发现在很多细节上,众口不一,谁都无法说服对方,这导致没有一种说法是获得广泛认可的。其实这很正常,你我都有这样的经历:同一件事,不同的参与者在事后的描述各不相同,尤其是过去很多年后。

2019年4月,我联络几个大学同学,询问多年前一次班级象棋比赛的经过,每个人的说法竟然都不一样,且都信誓旦旦。可见,历史是没有细节的,换句话说,历史记载的细节没有很高的可信度,对于历史,我们只要把握大体脉络、时代背景、历史意义、人性折射,就可以了。

偏偏Anton Joachimsthaler是个极度认真的德国人,对于希特勒之死这个二十世纪重大历史事件,他认为产生史实错误的原因,就是以讹传讹:第一个作者引用了一句不准确的叙述,在经过多次转载之后,就会被“洗白”而成为事实。正是所谓的“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成了真理”。

于是,他花了几十年时间阅读整理各种材料和当事人证词,以希特勒之死为主线,把所有重要证人的证词——有些是一致的可以相互验证,而有些是矛盾的——都集中在一起,让读者和他一起观察、分析、判断。所以,这本书是阿加莎风格的,读者必须具备波罗的大脑和推理能力,面对相互矛盾、纷繁复杂的证词,去找到那个唯一正确的事实。

比如,就“希特勒的尸体如何被火化”这个问题,作者引用了负责搬运尸体和点火的副官根舍、随侍林格、司机肯普卡的大段证词,以及后来查看火化情况的四个希特勒保镖的大段证词。最后得到结论:希特勒的尸体已经被完全烧毁,几乎没有残骸遗留。而四个保镖当中,有一位的证词与所有人都不相同:他声称亲手埋葬了希特勒烧焦的尸体,此时希特勒的面目竟然还可以辨认。作者认为此人的证词是不可信的。

还有,就“苏联人什么时候确定希特勒已经死亡”这个问题,作者引用了希特勒两个牙科技师(首席牙医未被苏联俘虏)的证词,称苏联人在5月初就曾向他们出示了希特勒和爱娃的烧焦的假牙齿桥,他们也立即确认这绝对属于希特勒和爱娃。最后作者得到结论:苏联人其实早在希特勒死后一周就确定希特勒已经死亡,但此后斯大林还对艾森豪威尔说“希特勒逃跑了”,这里一定有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

这种大量引用各方证词的写作方法,与上面两本书非常不同。上面两本书的作者都是记者出身,他们多年受到的职业训练,是经过自己的梳理,给读者讲“一个”精彩的故事。而本书作者Anton J.是个历史学家,我感觉他是个吹毛求疵、有精神洁癖的历史学家,他不但要告诉读者事实是什么,还要同时告诉读者还有哪些不是事实的东西在混淆视听,以及它们为什么不是事实。

在他眼中,Ryan和O’Donnell的书都有错误,而这些错误都是因为轻易引用了不准确的证词造成的。

比如他指出,Ryan的《最后一役》中说暗堡有一条密道通向外交部,其实这条暗道并不存在。而O’Donnell则照搬了Ryan的暗堡地图,也展示了这条密道的存在。

他还指出,O’Donnell认为莫瑞尔医生(希特勒最信任的贴身医生)离开之后希特勒情绪稳定,是因为莫瑞尔走之前给希特勒注射了加倍的镇静剂,这也是不对的。因为根据更多的证词,莫瑞尔是在希特勒一度精神崩溃后被驱逐走的,此时希特勒知道希姆莱背叛他,不再信任何人,尤其是医生,他担心被注射昏迷之后希姆莱把他交给敌人,于是不再接受任何注射。

根据上面两个例子,我们发现Anton J.指出的问题都是小问题,不影响历史发展。但我想说,这就是真正历史学家的态度。这种求真求实的态度,促使作者不厌其烦地搜集、对比各种证词,同时加以判断分析,最后得到唯一的结论。我想现实中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一定也是这样工作的。

上面说到阿加莎,举两个作者当侦探的例子:

关于希特勒自杀时是否同时服用氢氰酸的问题(其它书里都称氰化物,而本书作者经过化学性能分析,认为应该是氢氰酸)。作者首先咨询了医学家,获得了氢氰酸的致命原理——极易挥发,可以瞬间进入血液,麻痹神经。服用氢氰酸的结果有两个:剧烈抽搐并立即死亡;全身散发浓烈的苦杏仁气味。而希特勒如果经历抽搐,太阳穴流出的血会溅的到处都是,但实际上血只是垂直流到了地毯上。

【下图是电影画面,现实中,地毯上的血迹不在此处,应该在沙发扶手侧面】

同时,在搬运和安放希特勒尸体时,林格和根舍都没有闻到尸体散发任何异味。而搬运爱娃尸体的根舍,却闻到了强烈的苦杏仁气味。

【下图是电影画面,实际上,希特勒尸体在前,爱娃尸体在后,而只有希特勒上半身裹着毯子,爱娃没有裹毯子。根舍抱着爱娃没有错,但抱着希特勒脚的是林格(电影里是马丁鲍曼),抱希特勒肩膀的是几个希特勒保镖(电影里是林格)。】

戈培尔六个孩子死亡的小屋里,也充斥着浓烈的苦杏仁气味。

我个人支持Anton J.的说法,并非因为他的分析,而是从心理学角度,咬碎玻璃剂同时扣动扳机这种方式过于冒险,且没有先例,而且没有必要。我怀疑这种双重保险的自杀方式仅存在于当时紧张气氛中口口相传的理论上,除了哈斯自称跟希特勒讲过,暗堡里没人采用甚至没人了解这个方法。希特勒的亲信马丁鲍曼,在突围时自杀,只服毒未开枪。

(马丁鲍曼的尸体在1972年才在他失踪地点附近的地下被发现,这是Ryan在写书时还不知道的,却可以被O’Donnell写在书里。所以有时候历史的逐渐清晰是需要时间的。同理,除了已有铁证的,我们无法确定今天认为的事实若干年后会不会被推翻。)

戈培尔夫人也是仅服毒而死,随后戈培尔开枪自杀。

(下图是电影画面。戈培尔夫人被丈夫开枪打死是戏剧化虚构)

有记载的唯一使用这种方式的是外交官赫韦尔,见《希特勒暗堡》第272页申克的回忆,电影里也清晰地拍出赫韦尔咬碎毒剂同时开枪的细节。(值得注意的是,说希特勒开枪同时咬碎毒剂的也是申克。目前只有希特勒和赫韦尔使用了这种自杀方式,且出自同一人之口。)

已经病入膏肓、身体控制力极差的希特勒,在这个生死关头,他最可能会采取的应该是最保险的方式:仅朝太阳穴开枪。

关于希特勒是向嘴里开枪还是向太阳穴开枪的问题。青年团领袖阿克斯曼说他看到希特勒尸体“两个太阳穴都流血”,认为这是“向嘴里开枪导致太阳穴爆裂”的结果。于是作者找到了枪械专家,研究了希特勒用于自杀的那款手枪(7.65毫米PPK,也是007的标志武器),

那款手枪在研发时进行了大量射击实验以搜集数据,它的射速只有297米每秒,不足以令头颅爆裂(需要超过300米每秒)。另外,其它两位目击者林格和根舍都看到希特勒右太阳穴上流血的弹孔外围,有一圈黑色烧焦的痕迹,枪械专家认为这恰恰就是枪口距离太阳穴很近或者紧贴造成的火药燃烧对皮肤的烧灼痕迹。由此得出向太阳穴开枪的结论。

看,这本书简直就是理工科直男的宝典。

这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绝大部分证词来自于已经发生在1945~1960期间的官方审讯或取证。作者在1990年代的确采访了尚在人世的为数不多的当事人,但采访内容仅作为辅助和佐证,他几乎全部的证据都是有出处的法律文件。我们知道上面两本书恰恰不是这样:Ryan和O’Donnell明明可以引用这种现成材料,却舍近求远,亲身去采访诸多当事人,以获得第一手材料。

这两种方式,哪种方式写出的东西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呢?

Ryan和O’Donnell的方法,是记者的方法。记者的产出是“新闻”,是当事人提供的第一手资料。而“新闻”是“历史的草稿”。所谓“历史”(在这里不是指历史事实,而是指历史记载),正是建立在无数当事人证词基础上,经过甄别、分析、判断、提炼而成的——对过去发生事实的尽可能接近事实情况的陈述。所以说,Ryan和O’Donnell是历史的第一记录人,他在用他们的毕生所学和令人尊敬的敬业精神,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帮助尽可能多的历史亲历者,讲出他们的经历,让这些经历不会随着主人的离世而消失,而主人也因这些经历鲜活跃然纸上而获得永生。所以严格地讲,Ryan和O’Donnell是在讲述“人的故事”(他们自己也承认)。而历史——History,难道不就是人的故事么。

而Anton J.,有意坚持尽可能使用官方书面材料,我私以为,他作为历史学家而非记者,可能有个基本的立场:同样一个当事人,面对法官和面对记者,哪个证词更加真实可信呢?当然是前者。所以说,在证词真实性方面,Anton J.的方式没有劣势。

那么全面性呢?我们都明白,看几十年前的审讯记录,和面对面采访这个当事人,效果完全不一样。前者是固定的内容,没谈到的就永远无法获得答案,且无法追问。后者更加灵活,可以随时插入各种问题,令产出更加丰富和全面。

在读本书之前,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读完本书,尤其是看到后附的长达八页半的密密麻麻的参考文献,我的顾虑没有了。

第一,参考文献极多,其中短短的一个条目,比如《Musmanno Papers》,就是一个美国法官Musmanno上尉在1945-1948三年间审讯200多名当事人的全部审讯记录,现藏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Duquesne大学图书馆。第二,不妨幽默地说,采访时长是当事人决定的,而审讯时长是法官决定的。第三,当事人可以不如实回答采访的问题,但必须如实回答法官的问题。第四,法官或审判员的问题,总是全面而滴水不漏的,况且他们有的是时间去审问。

综上,这三本书各有所长,都是经典。而本书,是一本学术气息极浓的真正历史学著作。但丝毫不枯燥,同样极具观赏性。反而,如上面所说,让读者有一种看侦探小说的烧脑快感。

作者成书时66岁,也是学问和精力巅峰之年。看得出他很有个性,爱憎分明,在书中多次流露出对一些人的看不上。比如,对苏联记者Bezemensky出的《希特勒遗体解剖报告》,他数次提及并鄙夷之极,意思是“你们苏联人连遗体都没找到,解剖个啥?”在他眼中,苏联人是为了政治目的到处说谎的骗子,是为了政治目的不择手段折磨逼供当事人说假话的强盗。还有,对希特勒司机肯普卡,他流露出对一个满嘴跑火车的人的鄙视。对希特勒最年轻的秘书荣格,他认为这位女士的很多证词都不知从何而来,不太可信。

强烈推荐本书,虽然没有中文版,但不难读懂。【推荐指数:5星】

《Der Untergang》2002

(中文版《第三帝国的最后十四天》,新星出版社,2016年1月第1版,陈晓春译)

这个书名非常熟悉吧,这便是大名鼎鼎脍炙人口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德国电影《帝国毁灭》的原著。

上面说过,叙述希特勒之死的专著已经多的不能再多了,虽然各执一词,但经过多年的沉淀和梳理,基本上事实已经清晰了。当然,出版热可以到此为止,想了解事实的人去挑几本书去看就好了。但是,也有人认为,应该有个NB的人站出来,把这所有细节串在一起,不再去重复那些不实之词,讲出一个最完整、最真实、最无可置疑的故事。

德国历史学家Joachim Fest(1926-2006)就是这么认为的,同时他认为这个NB的人正是他自己。

FEST绝对称得上NB,他是研究第三帝国史的权威,代表作有《希特勒传》和《施佩尔传》。2002年,他集所有相关著作之大成(上述各书都在其中),参考这些著作和文献,完成了本书。出版后大热,于2004年被改编成电影,成为高分德国电影之一。

本书中文版名为《第三帝国的最后十四天》,仅看译名,有哗众取宠之嫌。关于本书的中文翻译,稍后着重吐槽。

这本书的时间线,是从1945年4月16日凌晨朱可夫发动柏林战役开始,距离希特勒自杀的确十四天,这就是中文译名的由来。

它涵盖的内容,基本围绕着希特勒的命运展开,但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是“集大成”,他不再吹毛求疵,而是尽量简洁地把所有重要时间点和事件串了起来。同时尽量客观,对于同一细节现存争议的不同的说法,他尽量都拿出来陈述,但最后不像Anton J.那样得出一个结论,而是不置可否,保留争议。的确,正如上面我的感悟,历史记载是没有细节的,很多细节已经注定湮没在岁月之中,找不回来了。

比如,究竟有没有人听到那“著名的枪声”,

【下图是电影中听到枪声的瞬间。荣格回忆,她带着戈培尔的孩子们在上暗堡吃面包,突然巨大的枪声传来,戈培尔的儿子大叫“正中靶心!”。荣格是唯一声称听到枪声的人,且有理有据,给这件事凭添神秘。我个人就此很困惑,因为上暗堡的餐厅距离希特勒自杀的起居室有一段距离,枪声即使有也不会特别清晰。而同时,站在希特勒门口的根舍和阿克斯曼却声称没听到枪声。这两种说法至今都保留着,正如历史上无数类似的争议,可能永远无法得到验证澄清,就看后人采信哪个了。】

本书并未纠缠,而是把各种说法都放在这里,并给予客观的简短分析,但并未得出结论。

显然,这种写法对于读者来说,不如上面两本书看着过瘾,我读的时候就有这种感觉。但当读完了所有这些书,再次审视本书时,我仿佛明白了:

作为德国权威历史学家,FEST写这本书时已经76岁了,希特勒和施佩尔这两位大咖的传记都早已写过了,所谓荣誉、权威地位,对他已经不重要。(事实上,电影公映后两年,他便以八十高龄去世了。)而且,第三帝国最后十几天的故事和希特勒之死,在过去五十多年间已经被嚼烂了,各个角度、各个细节,几乎都被掰开了揉碎了分析了无数遍。作为一个即将走完一生的历史学家,他要做的,不是为了满足任何人的好奇心而去研究希特勒死亡的方式,而是想用他毕生所学,让读者跟随他的叙述,去思考:希特勒为什么会这样?德国为什么会这样?第三帝国为什么会走向崩溃?这对一个民族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阅读本书,必须调整好自己的期望值。如果本着猎奇的心态,一定会失望。

所以,与其说这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篇论文,实际上本书只有九万字,就是一篇论文的长度。作者精炼但全面地叙述了第三帝国最后的十几天的重要事件,并未纠缠于历史上各执一词的诸多细节,却在叙事中穿插了四个思索性章节,以分析希特勒的性格、思想和命运。因此,本书是一篇让人去思考的提示,它需要读者之前已经阅读一些第三帝国史料,以此为基础,去获得启发。

如果看过本书和电影《帝国毁灭》,你会发现相似度不那么高,电影中的很多细节并未在书中出现,反而来自其它的著作,如《希特勒暗堡》。其实原因正是我上面说到的:本书目的不在于叙述细节,而是提供思索和启发。《帝国毁灭》电影,聘请FEST作为顾问,而并非照搬本书,可以想见,FEST在担任顾问时,一定提供了包括但不限于本书的诸多细节作为电影基本素材。

对于本书的价值和历史高度,我想已经说明白了。下面说说本书的翻译。

翻译毁了这本书。

首先,很明显译者是不具备军事常识的。

第11页:海因里希。。。刚刚“收复”了前面的防御阵地,这样一来,炮火攻击基本上是没有收到任何效果。

如果没有看过《最后一役》,我肯定要被翻译搞晕了。通过翻译精准的《最后一役》可知:海因里希了解苏军“地面部队进攻前必用炮火狂轰”这一套路,于是设立了两条防线,掐算时间,在苏军炮火准备开始前,让防御部队撤出前沿阵地,退到第二条防线,导致苏军的万炮齐发收效甚微。译者把“撤出”译成“收复”,意思完全相反。

第11页:数百门高射炮“低垂”的炮膛里炮弹齐发。我也是通过《最后一役》可知,这里指的是德军火力缺乏,把高射炮拉来“平射”,给苏军造成大量伤亡。

类似例子有很多,令我阅读时频频出戏,无法集中。

除了军事知识匮乏,本书整体翻译生硬,语不达意和疑似错误(虽无法对照原文,但很明显不合理)随处可见。真是随处可见,无法全部列举,这里举一个典型例子:

第175页:在这些年里,在叙述第三帝国终结阶段时,混入了一些错误。。。绝大部分错误是由经历者常常矛盾的证词引起的。这是Anton J.写的《The Last Days of Hitler: Legends, Evidence and Truth》的功劳。。。

意思变成了这些错误是Anton造成的,产生相反的语义。这种错误是“致命而低级”的,只会出现在低水平的学生身上。即便德文水平不高,翻译完了再看一眼中文,也会发现问题。而译者、编辑、出版社竟然任凭这种低级错误存在。

我查了一下译者,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一位资深教授。我不想对他进行评论,恰恰相反,我坚决不认为本书是他本人翻译的,这种翻译绝对不是教授水平。很可能是他接到这个工作后,委托麾下学生(还不是高水平的学生)完成,他也未认真校对。出现这种情况是有可能的,因为2004年电影大热,此书中文版2006年上市,很有可能是中国出版商想借电影赚一笔,仓促翻译了本书。该老师很忙,只是挂个名,让自己的资浅学生操刀。这只是本人猜想,我希望我的猜想是真的。上外德语教授的水平绝对不该如此。【推荐指数:4星】

《Bis zur letzten Stunde》2002

(中文版《帝国的陷落:希特勒女秘书回忆录》,文汇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陈琬译)

同在2002年,本书德文版出版,作者是希特勒最年轻的秘书荣格Traudl Junge(1920-2002),便是《帝国毁灭》电影女主。电影是根据上面的《Der Untergang》和本书共同改编的。

Junge年轻漂亮,慕尼黑人,从小热爱舞蹈,但二战爆发后,国家不需要舞蹈演员,而更需要秘书,于是她通过妹妹的同事的朋友,进入总理府成为一名秘书,并于1942年经过层层选拔,成为了元首的秘书之一。在十个候选人中,早有消息说她的胜率最高,因为她不但长得像爱娃,还和爱娃一样都是慕尼黑人。希特勒对慕尼黑这个纳粹党起家之地有偏爱。

【下图是电影画面。希特勒与五位候选人握手时,一开始就注意到了排在最尾的女主。实际上前来面试的是10个人,希特勒首次见面时也没有对女主表现出特别关注,电影进行了不伤大雅的合理的戏剧化调整。】

【电影中,希特勒在握手时高兴地说“来自慕尼黑的姑娘!”这个情节是虚构的,但是合理的虚构。】

希特勒有四名女秘书,第一秘书Wolf,第二秘书Schroeder,第三秘书Christian(就是电影里希特勒发怒时在门外哭的那个),

Junge是最资浅的秘书,跟随希特勒也最短。前两位都跟随希特勒十多年,并都未婚。只有她和Christian结婚了,结婚对象都是希特勒身边的军官。Junge的丈夫开始是希特勒的随侍,后来主动要求上前线,阵亡了,她年纪轻轻(24岁)便成为寡妇,Junge是她丈夫的姓。

二战期间四名秘书一直跟随希特勒转战各地,最后进入柏林总理府暗堡。4月22日下午那次著名的军事报告会(电影中“元首的愤怒”)之后,

希特勒认为大势已去,人性化地命令所有工作人员逃往南方继续抗战,他自己则打算留在柏林等死。次日,前两位秘书都遵命离开了,而她和Christian却年轻气盛地表达愚忠,要和元首呆到最后,

同时决定留下来的还有爱娃和戈培尔全家。

于是,Junge就成了4月30日希特勒之死的最后见证人之一,也是唯一一位信誓旦旦听到那神秘的枪声的证人。5月1日夜,她跟随暗堡剩余人员突围,编在第一组,与孟克、根舍、Christian在一组。

与众人分开后,她被苏军俘虏,并在1947年幸运逃到西德。在这里,她把在希特勒身边的所见写了下来,作为记忆的留存,以及事实的证明。但并未公开发表。

后来,有关希特勒的出版热开始以后,她与其它当事人一样,开始频频接受各种采访,上面各书的作者都采访过她,她的叙述成为上面各书的重要证词。1973年著名的BBC纪录片《The World at War》,她和林格作为希特勒身边人出镜,讲述希特勒之死的经过。那年她53岁,扎着一条彩色丝绸围巾,看上去高贵而有气质。

2004年电影公映时,她已经去世,但首尾都用了她2001年(81岁)的采访画面,同样扎着鲜艳的丝绸围巾,这可能是她认为最美丽的打扮方式。

2000年,一位德国女作家米勒找到了她,希望她的经历能够出版发表。此时她已经八十岁,不可能再动笔写什么,于是就把1947年写的回忆录拿出来,再由米勒把她进入总理府之前和突围之后的经历,写成两部分,分别附在回忆录前面和后面,便成了关于Junge一生的完整传记。便是本书。

我读本书最大的收获,便是了解了生活中希特勒的样子。因为作为秘书,作者是不参加正式会议的,要么在办公室处理文件,要么是在希特勒与政府要员、军事将领开会之后,陪元首喝茶或进餐。所以作者看到的希特勒,都是在聚光灯之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甚至家里的样子。这恰好是对看多了希特勒官方形象之后的一种补充。

看《帝国毁灭》电影希特勒进餐的场景时,我不明白在地堡里希特勒为什么不与将军和高官一起吃饭,而是与自己的秘书和厨师。

这本书让我了解到,希特勒身边有个类似私人朋友的心腹圈子,包括爱娃、爱娃的朋友、希特勒的秘书医生和朋友,这里包括极少数政府人员,如戈培尔和施佩尔。至于帝国二号人物格林,三号人物希姆莱,以及那些元帅和将军,无论多么位高权重,却绝不是希特勒的朋友圈,平时希特勒是绝不与这些人一起吃饭或喝茶聊天的。这很类似中国古代皇帝的“外朝”和“内廷”,外朝就是工作关系,谈正事;而内廷则是彻底放松下来,吃饭喝茶侃大山。而“皇权”与“相权”很多时候甚至是对立的,更不会成为朋友,尤其是1944年7月20日暗杀事件之后,希特勒对军方彻底失去了信任。

当然,暗堡里的情况更加特殊,因为高官和将军们根本不住在这里,这里是“元首大本营”,只有元首(及其助理马丁鲍曼,相当于办公室主任)和他的指挥部(以克雷布斯和布格道夫两位将军为首)驻扎,没有政府官员和军队统帅。连戈培尔都只是在最后几天为了表达忠心搬进来住的。

【下图:从左至右——《帝国毁灭》电影中的克雷布斯、马丁鲍曼、布格道夫】

希特勒特别喜欢被大家围着吃饭喝茶的氛围,他会喋喋不休地讲笑话、轶事以及自己的奋斗史。他口才好,表达力感染力极强,也有些冷幽默(有些段子把我都逗笑了,坐火车去某地,进站时会远远看到一个人跪在站台上,原因是这个人腿实在太短),但话题却很单调,都是些大家听了很多遍的陈年芝麻,但他还乐此不疲。只有在戈培尔在的时候,他的话才会少一点,因为戈培尔更加能讲。

他开军事会议要几个小时,女士们如释重负去喝酒抽烟,因为在希特勒面前喝酒抽烟都是不行的,但一旦希特勒散会,一般都是午夜过后,他总要让副官或随侍找回女士们,来到他总理府的壁炉旁,喝茶聊天,到凌晨四五点才散。

希特勒是素食主义者,很喜欢吃蛋糕,尤其在暗堡的最后几天,他每天不停吃蛋糕。这点在电影里有个场景进行了交代,可谓细致。

作者的笔调柔美舒缓,从一个女性视角,描述了帝国元首的另一面。其中很少正面涉及重大历史事件,要么讲述希特勒的生活,要么从她侧面的视角给历史事件以注脚。比如1944年7月20日希特勒在狼堡遇刺事件,一个装着炸弹的手提箱在会议桌下爆炸,无数书籍已经讲述了此事件的来龙去脉。而Junge则讲述了她自己看到的场景以及当时的心情。

如果拿本书与电影《帝国毁灭》比较,会发现除了借用了本书的女主角,电影很少涉及书中的内容,就是上述原因。因为在重大事件的精确描述方面,本书几乎没有价值,反而是上面几本书价值更大。电影编导聪明的一点,是借用这个人物让整个故事有了一个观察者和讲述者,让观众更有代入感,同时借用老Junge在采访录像中的忏悔,把电影反战的主题予以点睛。这应该是本书对电影的贡献。【推荐指数:4星】

 2 ) 是魔,亦或是人?

《柏林苍穹下》是看过的,不过若非事先晓得,真不会认出眼下的希特勒就是布鲁诺·冈茨。他的演绎下的最后的希特勒,不是魔鬼,只是一个身体孱弱,丧失权威,歇斯底里到病态的“领袖”。却不止如此。通过女秘书荣格的一系列细节回忆,他实际上也是一个在女士面前礼貌有加,彬彬有礼的男子,是到最后一刻还认为自己一系列行径是拯救人类筛选人种的可怜的战败者,甚至由此“可怜”油生出一个年轻女人的同情,而与我们所"认识"的狂魔有了鲜明对比. 但是,导演也鲜明地揭示,年轻的秘书是十分受到年龄,女性特质和所看到的事情的局限的,她虽与纳粹共处,却并没能看到地上的人们是如何因为丧心病狂的消灭人种和无休止的非人道战争遭遇的人间惨剧。这一点通过容格老年回忆时的忏悔得到回归。 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因为被指对希特勒的描写过于人性化备受争议。但看过影片,觉察到,对于受害者来说,把希特勒视作魔鬼并不能帮助人们更好的疗愈伤口,而从人性角度冷静分析一个“人”如何演变得与人道完全背道而驰,才是对人类来说更待棘手解决的态度。

 3 ) 冷静,严肃,纪实,扼腕

二战题材的电影有很多,也有不少拍的很惨烈或很感人的,但是像《帝国的毁灭》这样强烈纪实风格的作品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自然,它是出自冷静严谨的德国人之手。由正宗的德国人来演的纳粹和由德裔美国人甚至非德裔来演是绝对两样的。德国人的那种独特的冷静和纪律,信仰和职业道德是哼哈奔放的美国人绝对模仿不出来的,比如前几天看的《猎杀U-571》里的德军就是典型美国人演的。

《帝国的毁灭》着重描述了希特勒的最后12天的历程,影片一部分取材于历史著作,更有一部分取材于片中的线索人物,希特勒的秘书Traudl Junge以及其他一些历史见证人的回忆录(诸如发生在地堡之外的剧情基本取材于军医Ernst-Günther Schenck的回忆录)。一个秘书的回忆录通常是基于亲身经历的,大是大非的史观问题牵涉较少,这就让《帝国的毁灭》中的希特勒比其他作品中的纯恶魔或喜剧角色更加有立体感,最大可能的从一个先前罕有的角度还原了这个历史风云人物的最后一刻。这也是本片最大的看点所在。

片中绝大多数人物,上自希特勒和戈培尔,下至狼穴碉堡里的电工和柏林街头尽职的军医,都是活生生的真实人物。影片的结尾用字幕交代了这每一个人物后来的命运,这给我带来的真实感和命运沉浮的感慨,是其他二战电影无法做到的。

《帝国的毁灭》的第一主角自然是希特勒,其扮演者Bruno Ganz是著名的剧场出身的扎实演技派演员,为了演好希特勒,他专门花了四个月时间研究希特勒的生平和行为习惯,在电影中甚至出色的还原了希特勒那独特的奥地利口音德语。这个希特勒正如史书记载的一般狂热,在3小时长的影片中他大概对各将领歇斯底里了七八回,每一次都那么的传神,让我由衷的敬佩这位演员的功力。另外他对待秘书这样的助理人员又是和善宽容的,他与爱娃的爱情也是真挚的,显示出了一个真实人物的立体感。这些细节显然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秘书回忆录的贡献。

3个小时的时长,大部分场景都在底下碉堡中。可能会让人感到一些漫长和沉闷,但这正是强烈的纪实风格所需要的。Bruno Ganz出色的撑起了全片的主架,同样出彩的还有周围的几个人物,以爱娃与戈培尔一家最为突出。爱娃知道自己是来和希特勒共赴黄泉的,但她并不后悔,对轰炸置若罔闻,主持着一个个舞会和晚餐,坚强的用乐观的姿态活跃了这最后的12天的地堡内沮丧绝望的氛围。她和希特勒在临终前办的婚礼也是令人叹息,主持婚礼的牧师甚至要查看元首的身份证这样的细节再次印证了本片强烈的纪实性。以撰写回忆录的秘书的视角来看,爱娃是一个积极热情,和善温柔的人,自己慷慨赴死,同时又希望其他人能够好好的活下去。

戈培尔一家是希特勒之外的另一个重心。戈培尔的演员貌如鹰隼,比我以往见到的所有戈培尔都要阴森恐怖。仅仅靠气息就已经锁定了纳粹宣传部长的不二人选。作为纳粹罪行的第二责任人,他冷酷无情的组织未成年的少年冲锋队去抵挡苏军的坦克,还发表了这样的结论:“我们从来没有强迫人民,是他们选择了我们。现在,该是他们为自己的选择献身的时候了。” 这句话不得不令人深思,战争责任是否就应该全推在希特勒和戈培尔身上?

戈培尔夫人是一个气质高雅的狂热分子,在最后的几天她带着6个孩子住进了地堡。影片着重渲染了这天使般的6个小孩子,然后在最后一刻,戈培尔夫人坚决的毒死了自己的所有孩子,再与丈夫一起自杀。理由是:不能让孩子生活在没有国家社会主义的天空下。

除此之外《帝国的毁灭》还描绘了一系列外围人物,如爱娃的妹夫,鼓噪逃跑的Hermann Fegelein,纳粹德国的经济领导人Albert Speer,希特勒高大的私人警卫员Otto Günsche,坚持冲锋到最后一刻的党卫军Wilhelm Mohnke,柏林守备总司令Helmuth Weidling等等,当然也少不了希姆莱、戈林、凯特尔等人。其中军医Ernst-Günther Schenck是作为发生在碉堡之外的所有剧情的线索人物存在的。柏林已成为人间地狱,他目睹宪兵队肆意以“不抵抗苏军的逃兵”名义处决平民,也目睹了一些甘愿为第三帝国陪葬的狂热年轻人。

在这些年轻人中间有《帝国的毁灭》中唯一的非真实人物,12岁的“希特勒敢死队”队员Peter Kranz。本片对他施以浓墨重彩,描述了他从一个被洗脑的无所畏惧的小敢死队,甚至因为摧毁了苏军坦克而被希特勒授勋,直到珍视生命勇敢生存的转变过程。影片最末的场景也是他和线索人物秘书Traudl Junge骑着自行车,迎着初升的阳光,脱离了重重包围。

事实上这个人物也是有原型的,那便是下面这张真实的历史照片,左侧的希特勒在1945年的柏林为据称是最年轻的铁十字勋章获得者,12岁的 Alfred Czech授勋。然而真实的历史毕竟不会像电影中结局那般美好,我们无从知道这个孩子的命运,很可能他没能在战争中幸存。不禁再次扼腕。

http://www.fatdudu.com/2011/02/der-untergang/images/

在影片的最末,白发苍苍的Traudl Junge在采访中说道:“当我在纽伦堡审判知道有600万犹太人惨遭杀害这一最震撼我的事实,但我看不出与我的过去有任何关联。我没有罪,也不知道那些事。直到有一天我经过树立的索菲萧尔纪念碑,看到她是和我同年出生,在我开始当希特勒秘书那年,她被处决了。这时我才发现,年轻并不是借口。”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4 ) “恶魔”的本来面目

    2004年德国电影工作者以他们一贯严谨的态度,为全世界观众奉献了一部反映二战题材的电影《帝国的毁灭》。这部电影以希特勒为主角,讲述了在柏林被苏军攻陷前夕,希特勒和他的将领在柏林地堡下的最后日子。

背景

    1944年夏,整个二战战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西线,英、美盟军开辟第二战场,发动诺曼底登陆战;而东线苏联军队也开始越过国境线,由被动防御转入主动进攻。西线的盟军和东线的苏军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攻克柏林。而此时,由于西线的盟军受到德军的顽强抵挡,所以美、英军队进展极为缓慢。这给东线的苏军创造了攻克柏林的先决条件。苏军在东线首先发动了巴格拉季昂战役,机械化坦克兵团从白俄罗斯迅速闪击到维斯瓦河,兵临华沙城下。然后,苏军又冒着德军“虎王”式坦克的猛烈炮火,踏过了波德平原,抵达奥得河,距柏林只有60公里。
    在东线作战的有两支苏联军队,一支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由朱可夫元帅指挥;一支乌克兰第1方面军,由科涅夫元帅指挥。最高统帅部于1945年4月1日,从两军的驻地分界处划起,一直到柏林东南60公里的吕本,谁率先打到这里,谁的部队就担当攻克柏林的重任。开始,朱可夫的部队被称为“柏林之锁”的塞洛高地所阻,而科涅夫的部队已顺利地渡过了尼斯河,抢占了攻克柏林的先机。4月17日晚,斯大林在电话中希望科涅夫能让朱可夫的部队通过其方面军地段上的突破口攻入柏林,但被科涅夫以那样将占去许多时间并造成部队的混乱为由婉拒,并最终使斯大林同意让他的两个坦克集团军转向柏林协助攻击。就在科涅夫以为胜券在握时,朱可夫的部队攻下了塞洛高地,并抢占了通往国会大厦的要冲安加尔特车站。
    最终,朱可夫的部队笑到了最后。1945年4月30日21时50分,苏军叶戈罗夫中士和坎塔里亚下士在德国首都柏林国会大厦的圆形拱顶上升起了一面苏联国旗。这标志着德意志第三帝国的首都被已被苏军彻底攻陷。

关于影片

    1945年4月15日凌晨5时,苏军打响了攻克柏林的战役。4月20 日,在盟军猛烈的炮火下,希特勒在柏林的地堡下度过了他56岁的生日。4月29日,柏林城已成为一片火海,希特勒和他的情妇爱娃·布劳恩在他的地堡里完成了他们的婚礼。就在希特勒和爱娃正式结婚后的第二天下午3点30分,希特勒和爱娃服氰化钾毒丸自杀。希特勒在吞入第二颗毒丸后,用手枪向自己的太阳穴开了一枪。10分钟后,侍卫们将希特勒和爱娃的尸体拖出暗堡,放进总理府花园被炸开的一个弹坑中,倒上汽油焚烧。
    影片《帝国的毁灭》就是围绕希特勒生命中最后的十二天展开的。其主要情节来自于希特勒的贴身秘书劳德·荣格,她从1942年开始直至离开地堡一直在希特勒的身边工作,还记录了希特勒的遗嘱。此外,另两位仍然在世的地堡人员,希特勒的电话接线员和军官弗莱达上校的日记和回忆也为影片提供了大量弥足珍贵的史料。这些都使《帝国的毁灭》成为一部忠实再现历史场面的优秀电影。
    除了吸引眼球的题材,扎实的历史素材,超强的制作班底和一流的演员也是影片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影片的编剧伯恩·伊钦格本身是德国电影重量级的制片人,这一次他亲自操刀撰写了影片的剧本。而主演希特勒的演员布鲁诺·冈茨是德国非常著名的演技派演员,相信很多人对他主演的《柏林苍穹下》那个穿着呢子大衣的天使仍然记忆犹新。
    《帝国的毁灭》虽然在德国上映时取得了非常好的票房成绩,但媒体和评论界对影片褒贬不一。对于影片真实再现了某些历史场景以及对希特勒的“人性”化刻画都遭到了非议,认为这有可能意味着德国民族主义和新纳粹势力的抬头。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影片的珍贵之处。《帝国的毁灭》和好莱坞的战争片在处理手法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它并没有刻意营造战争的大场面,而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人物的刻画上。所以,透过影片我们看到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比如希特勒和戈陪尔。
 
希特勒

    自从二战结束后,希特勒及其党羽在大多数人们心中一直是以战争魔鬼的面目出现的,这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扭曲了他们的形象。虽然他们在人类历史上犯下的滔天罪行,但也绝不能因为这个理由就忽视了他们身上“人”的概念。希特勒无论怎样残忍可怕,他首先还只是一个人。只要是人,就会有人类的情感。而《帝国的毁灭》正是还原了希特勒的本来面目,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更真实更鲜活的人物形象。尤其是面对自己一手建立的帝国就要灭亡的时候,希特勒作为一个国家的元首也同样表现出了一般人的恐惧和绝望。当他听说戈林和希姆莱背着他和盟军媾和的时候,他的那种歇斯底里的表现正反映了他内心的惶恐。而戈陪尔最为希特勒的支持者,在最后的关头他没有选择逃跑,而是和夫人一起毒杀了自己的儿女后双双自杀,也用实际行动追随了希特勒和他们的共同追求——国家社会主义。影片的最后,当活下来的将领和士兵中有人听到希特勒自尽和德国投降的消息时,立即把手枪对准了自己。可能有人会说这样的举动正是狂热的军国主义的表现。但我认为,在战争中,任何行为都是可以理解的。他们的自杀和倭国军人的剖腹,黄继光堵枪眼其实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都是对一种信念的执着,只是表现形式不同罢了。信念本身有好坏之分,但战场上的军人都势必把自己一方的信念当作最正确的,最终结的,所以他们才能在战争不利己的情况下,把枪口和刀刃对向自己。
    60年后,再回头看希特勒,是历史选择了他。而德国法西斯的产生也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它是20世纪30年代多种因素催生的产物。作为一战后的战败国,德国人需要一个由强权领导人统治的国家。他们希望通过强有力的外交和军事政策,恢复德国昔日的辉煌。因此,希特勒在还没上台前的拉票运动中,就不断向德国人民灌输法西斯党的助主张,希望国家统一,重视国家利益。这一切都让德国人民觉得是那么地有吸引力。后来,当希特勒大权在握,他就着手建立一个极权国家,他消灭了所有反对党,建立了盖世太保,逮捕了成千上万的政治反对派并残杀了大量的犹太人。在他看来,犹太人罪孽深重,德国近代史上的种种不幸,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犹太人造成的。正是希特勒激发了德国人的民族主义热情,所以大战一开始,就有大批的德国青年愿意为祖国、为希特勒贡献自己的生命。
    最终,希特勒作为失败的一方永远地告别了历史的舞台,而书写历史的权利自然落到了胜利的者的一方。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但假如当年失败的不是希特勒,而是英、法他们的,历史又将是怎样一幅图景,这谁也不敢想象。事实上,在战争的初期,英、法甚至包括苏联,他们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并不比希特勒的高尚多少。在某种意义上,他们也是当年的“侵略者”。
    通过电影,我们要做是以史为鉴,不让悲剧重演,而不是关心布鲁诺·冈茨是不是把希特勒演得太像了。

 5 ) 帝国的毁灭

战争最后的癫狂,希望逐渐湮灭的背后,信仰的盲目和狂热、人性的拷问和挣扎,在这座堡垒之中达到了巅峰,众生相的真实呈现出一副气势磅礴的画卷,将独裁者的残忍和血腥、将战争的暴虐和冷酷、将人物的挣扎和抗争展现出来。半纪录片的方式略显冗长,却足够真实而恢弘。
分明只是在描述小小地堡中的短短12天,却拍出了大气磅礴的厚重历史感。对于希特勒和众多史实人物忠实冷静的刻画以及帝国陷落前的浮生百态足以令本片载入史册。

 6 ) 转贴:影片中由荣格夫人速记下来希特勒的遗嘱

    自从我自愿参加了强加给帝国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过去30多年了。

    在这30多年中,我所有的思想、行为和生活中都充满了对自己人民的热爱与忠诚。它们赋予我作出最困难决定的力量,有的时候作出这些决定是极度痛苦的。说我或者任何一个德国人想发动1939年的战争,这是谎言。要战争并且执意发动战争的只是那些国际国务活动家。他们要么是犹太人出身,要么是为犹太人的利益而工作。

    多少年过去之后,几百年过去之后,从我们城市和纪念碑的废墟中将产生对那些犯有罪责的人们的仇恨,他们就是国际犹太人和他们的帮凶。

    我在德波战争开始前3天,曾经建议英国驻柏林大使调停德国和波兰问题,就像调停在国际监督之下的萨尔州问题一样。关于这一建议是不能够被遗忘的。它没有被采纳的原因是因为英国执政的政治阶层出于商业原因想发动局部战争,想发动局部战争的另外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受到国际犹太人宣传的影响。

    假如欧洲各国人民将被当作国际阴谋家、银行家和金融寡头们棋盘上的卒子,则那时候在这场罪恶斗争中的真正有罪的人犹太人将对这一切负责。这次不仅将有成千上万的欧洲人的和雅利安人的孩子们遭受饥饿,还将有成千上万的成年男子走向死亡,成千上万的妇女和儿童在城市大火和炸弹之下丧生。但是我决不怀疑,这次确实的罪人将受到惩罚,尽管是用比战争更为人道的手段。

    6年战争不管损失多大,必将成为往事,正像为了民族的存在而进行无上光荣和英勇的斗争一样。我不能够用已经成为我们国家首都的这座城市作为牺牲的代价。因为面对敌人在这个方向继续发起的攻击,我们的兵力实在大少了,我们的抵抗最终也将被那些变成了没有思想伪机器的人们所攻破。我想将自己的命运和成千上万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们还留在这座城市中。我不会落在将要表现新暴行的犹太人的手里,让他们大肆歇斯底里一番。因此,我决定留在柏林并在即将看到我不能继续当元首和总理之时自愿死去。我将怀着喜悦之情而死去。我意识到我们的农民和工人无比的功勋和成就,意识到青年历史上无与伦比的支援。青年组织是以我的名字命名的。因此,我向他们表达我发自内心深处的感谢,也是自然的,就像我希望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决不投降一样,只要哪里有可能,就在哪里与祖国的敌人继续斗争,忠于伟大事业的原则。基于我们的士兵的自我牺牲精神和我对他们至死不渝的忠诚,我希望,在我死后我的精神将在他们之中永存并永远与他们同在。
愿他们残酷,但是永远正义。

    愿恐惧永远不会主宰他们的行动并愿民族的荣誉在他们心中高于一切。

    最后,愿他们最终可以理解,为完成我们建立民族社会主义国家的任务,需要数百年时间并需要每一个人永远将共同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我号召所有的德国人,所有的党员、妇女和德国武装力量的士兵效忠于新政府和它的总统……

    除此之外,我命令民族和人民的政府将种族法律和与全世界的敌人——国际犹太人的无情斗争进行到底。

    1945年4月29日4时于柏林

    希特勒

       见证人:戈培尔、布尔格多夫、鲍曼、克列鲍斯。

 短评

挺客观,偏冗长

6分钟前
  • 鱼丸粗面
  • 推荐

素材啊 拿根帮帮捅死他! 尼玛死渣渣斯大林 好棒好棒的我到河北省来!!

11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除了元首全是渣渣 完全是因为鬼畜的二次元才看这片的

14分钟前
  • moer
  • 还行

渣渣,尼玛死!拿根帮帮捅死他!ps:男主很牛逼,一个瑞士人把元首的上奥地利加巴伐口音说的那么好。

18分钟前
  • Österarm
  • 力荐

落幕的时候你必须站在舞台上,我庆幸我不知道一直信仰的东西突然倒塌了的感觉。全片两个半小时可是没有感觉丝毫拖沓冗长,直击心灵的点接连不断,真的很久很久没有过不暂停一口气看完这么长的片子了。真实、痛苦。

23分钟前
  • 白日美人_S
  • 力荐

一部勇敢的片子。

26分钟前
  • TJ
  • 力荐

带给我的震撼比任何一部同类都来要得深刻

30分钟前
  • 达立
  • 力荐

我到河北省来

33分钟前
  • [己注销]
  • 力荐

自从有了元首的愤怒系列 我再也不能好好看这个了

37分钟前
  • |
  • 力荐

【B】绝望下的人性百态,没什么剧情,拍的更像是纪录片,而且我觉得是不是有美化纳粹的嫌疑?总之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向来对政治军事题材不感冒。PS.在看完N个恶搞元首愤怒的视频后,已经无法直视那段发飙戏了= =

38分钟前
  • 掉线
  • 还行

元首最后的失意时刻,帝国毁灭的萧条前夕。Bruno Ganz演技精湛!从第三帝国的视角出发,竟对元首一丝同情。对元首的赤胆忠心,至死效忠,负隅顽抗,自杀殉葬,与丢兵弃将,谋求保命,违令背叛的对比引发触动和深思。纳粹德国虽注定失败,但其宣扬的思想和形式化符号及精神却成功根植到每个人的骨子里。

40分钟前
  • 独行侠杀手阿何
  • 推荐

该片将希特勒还原成一个普通人,而不再让所谓的“魔鬼”充当人类良心的替罪羊。

42分钟前
  • 高冷的鸡蛋仔
  • 推荐

六百人的资料馆大厅几乎座无虚席,所有人安静的看完这部沉重、冷静、真实、严肃、压抑、沉闷、悲痛、漫长、痛苦的希特勒最后12天。历史重现,战争无情,电影还原的细节以及演员的表演都值得深刻铭记

47分钟前
  • 蒜 | BOY A 🌈
  • 推荐

当年共我阅兵人,点检如今无一半。戈培尔:“我们从来没有强迫人民,是他们选择了我们。”

48分钟前
  • 水仙操
  • 推荐

absolutely fair and objective

49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他们说我的萌点都是渣渣!!

53分钟前
  • 六壁坂
  • 力荐

这是一部伟大、勇敢、详尽、不煽情的电影。演赫曼的Thomas Kretschmann是个很帅的德国军官专业户,在《钢琴师》《刺杀希特勒》里都看到他。

56分钟前
  • yuanhan
  • 力荐

他共有7个孩子,他和妻子坚决不让自己的孩子们在没有帝国的天空生长,在希特勒和爱娃自杀后也一同自杀。令人不胜感慨。历史的真实通过镜头一幕幕重现

1小时前
  • (๑⁼̴̀д⁼̴́๑)
  • 推荐

即使是从传记电影的角度去讲述,本片也显得过于漫长和沉闷..剪辑上下的功夫不够,但是演员们的演技都十分到位.希特勒的奥地利沙哑口音还原得很好,歇斯底里时候的声音连我这个老德国听起来都有些吃力.战争场面不能算壮观,只能说是逼真地还原了一些场景..疯狂和破败错落有序,为那些小细节给四星

1小时前
  • 文泽尔
  • 推荐

罪孽者歇斯底里的信仰,没有任何煽情的渲染,可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有赤裸裸沉痛与残酷的直感。

1小时前
  • Ragdoll™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