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华鬼魅系列:迷离夜

HD粤语

主演:任达华,元秋,邵美琪,骆应钧,林雪,梁家辉,陈慧琳,颜卓灵,童爱玲,陈滢,邵音音,陈静,顾美华,卢海鹏,陈丽云

类型:电影地区:香港语言:粤语年份:2013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李碧华鬼魅系列:迷离夜 剧照 NO.1李碧华鬼魅系列:迷离夜 剧照 NO.2李碧华鬼魅系列:迷离夜 剧照 NO.3李碧华鬼魅系列:迷离夜 剧照 NO.4李碧华鬼魅系列:迷离夜 剧照 NO.5李碧华鬼魅系列:迷离夜 剧照 NO.6李碧华鬼魅系列:迷离夜 剧照 NO.13李碧华鬼魅系列:迷离夜 剧照 NO.14李碧华鬼魅系列:迷离夜 剧照 NO.15李碧华鬼魅系列:迷离夜 剧照 NO.16李碧华鬼魅系列:迷离夜 剧照 NO.17李碧华鬼魅系列:迷离夜 剧照 NO.18李碧华鬼魅系列:迷离夜 剧照 NO.19李碧华鬼魅系列:迷离夜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李碧华鬼魅系列:迷离夜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赃物》穷困潦倒的中年人关富强(任达华 饰)无工可开,渐入绝境,他怨天尤人,憎恨命运的不公。正所谓穷则思变,一生穷怕了的老关剑走偏锋,铤而走险盗取他人骨灰,企图勒索赎金求活。黑天黑地,人鬼难分;《放手》提倡音乐驱邪的风水师父何可(梁家辉 饰)迫于高昂租金准备关张,在最后一天他邂逅一对自称撞鬼的夫妇,因感事态复杂,遂将夫妇介绍给同行好友水晶占卜师王兰(陈慧琳 饰),但他的最后一天营业却没这么简单结束,紧接着一名紧握左手的学生妹找到何师父;《惊蛰》惊蛰祭白虎,朱婆婆(邵音音 饰)照例来到鹅颈桥下摆摊打小人。是夜,先后有阔太太(顾美华 饰)以及名为梁震婴(卢海鹏 饰)的客人上门。当朱婆婆准备收摊之时,一名面容阴森的少女坐在旁边,要求打小人报复三男一女。  本片根据李碧华短篇故事改编。亡命游戏禁婚令朽木伊万娜美式主妇第一季浦安铁筋家族夜孔雀泰山的秘密宝藏变节:潜罪犯(粤语版)FAKE MOTION -乒乓球之王-番外食神国语梦洒满乡青春期3:游戏青春霸爱总裁境·界调皮爸爸TV版国语明日之屋狐狸小姐不好惹空中浩劫 第十四季精武陈真2019颜色杀机跟踪者轮回七次的恶役千金,在前敌国享受随心所欲的新婚生活偷龙转凤泰语罗马的命运我为喜剧生第一季就这样 第二季玛格丽特和朱利安洗衣店这里发现爱一骑当千 Great Guardians插上!死亡旗挽歌边缘世界第一季毒花劫苏珊娜·安德勒1983板球世界盃新少年包拯旺角大家姐怪谈新耳袋 绝叫篇 右 牛女人类的竞技场

 长篇影评

 1 ) 是人是鬼,都很辛苦

《赃物》,生活的苦。

养自己就够难了,其它连布娃娃都养不活。是人是鬼,都求着一个归宿。生活是寻找归宿的迷离路途吗?我不知道。迷离夜开宗篇,其实我看的有些迷离,剪辑有些混乱,想表达的东西很多,但那种透出屏幕的苦,很涩。

《放手》,爱情的苦。

再一次女性视角,这一次男人渣到骨子里。爱情里的这种拷问:Ta到底爱不爱我?是不间断的,是只要有让你怀疑的事件发生,就会挥之不去的。爱情开头越甜蜜,结局往往越痛苦,也是人性,人总是得到时获得的快乐,填不满失去时感到的悲伤。如果你历经多次甜苦交替,爱情的苦尝了个遍,还没有变鬼——那就只会麻木,嚼着像是甘蔗渣。

《惊蛰》,死亡的苦。

死亡在这里得到了特别的表现。看见头掉进锅里,身子还在抖,我想起那句:“老汤,屁股在树上呢。”起因是死亡,便回报给了所有施暴者死亡。死亡前的恐惧凝固在他们的眼睛里,这是至苦吗?这样的苦抵消了当时强奸杀人的快感了吗?这是永恒的疑问,永无解答,徒留一地肆意的血与浆。打小人,其实就是如今的网络暴力,人们都乐在其中,不可自拔。只有当死亡降临到小人身上,当死亡从网线那一端传过来时,人们才会开始反思。

苦啊!苦啊!苦!上述的一切,都是苦。是人是鬼,都很辛苦。

 2 ) 《迷离夜》最后一个故事《惊蛰》

《迷离夜》最后一个故事《惊蛰》果然是个荡气回肠的故事,故事由陈果导演,邵音音主演,在看故事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个习俗:打小人。
相传惊蛰之日,也叫白虎日,惊雷四起,万物逢春,蛇虫鼠蚁妖魔鬼怪都苏醒了,所以小人多作怪,当天靠着白虎神威震慑四方,打小人会事半功倍,所以在惊蛰当日,会出现很多老太太,手持鞋底板,在湾仔鹅颈桥下聚集打小人。这些打手来自香港个个角落,大家都有一套自己的口号,一边打一边念,比如:打你个小人嘴,让你有东西不能吃;打你个小人肚,让你肠穿又肚烂;打你个小人脚,让你有鞋不能穿……,这种咒语是自创的,也有代代相传的,总之能有多毒辣就多毒辣,能有多犀利就多犀利,反正每个打手都有一套自己的FreeStyle。

那么有人问,这打小人到底有没有用,非常难说,这种打小人的习俗其实在不同的地方会演变成不同的方式,比如将讨厌的人的生辰八字,嵌入纸人用针的压胜之术;日本的用钉子钉在树上;也有人说是东南亚的蛊术。更多的时候这是一种解恨和宣泄,打过小人之后,看到讨厌的人受伤或者生病,都会联想到是打小人作祟,当然这也可能只是一种心理暗示而已。

我们的故事正式开始,邵音音演的角色叫朱婆婆,她平时捡捡破烂,在惊蛰这天,会去鹅颈桥下打小人,打一次50元,全套300,而且要花很大的力气,可以说是非常辛苦,一晚上只要你肯花力气,那么赚的钱比捡几个月的垃圾要赚的多,这一天朱婆婆来晚了,因为她的儿子带着孙子难得回来吃饭。

朱婆婆摆摊没多久,就来了一位富婆,富婆原本要打二奶,以及二奶的肚子,后来转念一想既然开打了,那就连她的媳妇一起打。在她的眼里,儿子娶了这个女人,就目中无娘了,现在夫妻两人撂下孩子又出去旅游了,大小老婆都要打,富婆还贴心的把结婚照上儿子的那一半扯去,让朱婆婆看准了打。

打完之后照片不能烧,富婆要拿回去压在香炉底下,压满一年,再烧,真是又狠又阴毒,富婆走了之后,正好和一个女孩擦身而过,但是回头这个女孩就不见了。

富婆走后,朱婆婆撒了一些米去晦气,正好撒到了隔壁的老婆婆,还引来了警察,最后给了点钱息事宁人,邵音音把一个斤斤计较的市井老太太演的十分到位。

朱婆婆第二个客人是卢海鹏演的黑社会大哥大梁震婴,朱婆婆笑了他的名字(我理解的这个梗是和粤语林正英发音相同),他想打那些阻碍他上位的小人,他嫌弃朱婆婆力气太小了,自己打,越用力越好。

差不多夜已深,朱婆婆也准备收摊了,她发现有个女孩子坐在她的摊位前,她奉劝女孩早点回去,她已经很累了不再做生意了。那个女孩也没有想要走的意思,朱婆婆一回头,发现这个女孩子披头散发,只穿了一只鞋,她心里一惊,赶紧坐下来,做完她的生意再走。

女孩子要打四个人,三男一女,不知名小人,而且要亲自打。朱婆婆看着女孩打小人,回到箱子里,拿出一只染血的白布鞋,告诉女孩,穿上鞋,上奈何桥会舒服一些。女孩接过鞋子,没有穿,而是狠狠的打起来了。

随着女孩每一次敲击小人,往事历历呈现在朱婆婆面前。当天晚上,她亲眼看到这个女孩被三个男生劫持上了一辆轿车,也是亲自在车下捡到这只带血的鞋子,几天后报纸上赫然印着女子疑似被人奸杀,就是这个女孩子的脸。

朱婆婆不敢发声,只能静静的看着女孩子打小人,小人已经打烂了,当年劫持她的三个人,第一个在按摩院血溅当场。第二个在天台打麻将,突然起身开始了他的表演,纵身一跃从天台下去了。

朱婆婆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是心里十分恐慌,她赶紧打电话给她儿子。她儿子,孙子还有媳妇一起坐电梯出大厦,但是电梯到达底楼后,媳妇和孙子动弹不得,儿子一人接听朱婆婆的电话走了出去,高架上发生了一起车祸,高架碎片直接插入朱婆婆儿子的胸膛。

朱婆婆看到儿子的惨状,她后悔当初不该放任儿子犯下弥天大错,当天就是看到儿子参与了这场劫持,所以默不作声,现在追悔已经来不及了,女孩还在打小人,三男一女,现在就剩下个女的了,只见一辆车突然行驶到朱婆婆面前翻车,把她压在了车下,其实细想一下,助纣为虐的人更可怕。

朱婆婆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儿子定死在眼前,但是无能为力,她只有不断的念叨着是自己不对,用自己的命去换儿子的命,女孩终于停下手中的鞋子,流泪不止,原本熄灭的蜡烛重新燃烧起来了,朱婆婆被人从车底拽了出来,她虽然大难不死,但是心如刀割!

这个故事讲完了,我不由的重新去找了一下导演的作品,原来他就是《三更饺子》的导演,早期还拍过很多各种电影,戏路也十分宽广,这部电影和原著区别蛮大的,原著内朱婆婆和犯人没有任何关系,她只是因为害怕而没有举报,最后只能看着女孩惨死,她留了一只鞋,等女孩回来取,相比原著,无脑护犊的电影版朱婆婆更有冲击力。

其实在上一个故事,我就很希望陈小婷能干掉渣男老师,但是最终用释怀来结束。这个故事的女鬼,我真是由衷的佩服,给个赞字,她报仇的干净利落,绝不伤及无辜,朱婆婆媳妇和孙子,被她定在了电梯里,真的是好鬼啊!三个故事都讲完了,最后一个《惊蛰》比另外两个故事更为完整,而且情节铺垫自然,人物演绎的也很有张力,属于本场最佳。


~~~~~~~~~~~~~~~~~~~~~~~~~~~~~~~~~~~~~~~~~~~~~~~~~~~~~~~~~~~~~~~~~~~~~~~~~~~
感谢@unundead的回复,果然对粤语不懂,我瞎说了,谢谢哈~
梁震婴=梁振英
上任香港特首
所以才有所謂“為香港消災”的說法。
跟林正英八竿子打不著

 3 ) 评论李碧华鬼魅系列:迷离夜 李碧華鬼魅系列:迷離夜

TMD恐怖片拍的太好了就不适合在电影院放了,会出人命的。大半夜一个人看大屏幕,我的小心脏啊~~看恐怖片吓得喊出来,这好像还是第一次,不过,真挺过瘾的。电影阵容很强大,梁家辉陈慧琳都干上了。三个故事,其实一个比一个恐怖系数低,第一个最吓人,最后一个基本就没什么了。感觉港式恐怖片拍好了比美式的吓人多了

 4 ) 为邵音音表演点赞,对朱婆婆角色说“该”

当李碧华联手安乐公司推出鬼魅系列时,众恐怖片迷奔走相告,大呼老式经典鬼片又回来了。怪谈啊,三段式结构啊,夹杂着各种民俗传统的都市传说啊,爱恨嗔痴恩怨情仇。六位导演,六段风流。

六个故事,六种风格,要排个先后,说难也难。

《赃物》任达华小人物演的到位,导演处女作却太追求意识流,枝蔓太多,线索没有串起来,各种解释不清,好像一张张得过大的网,收不起来。
《放手》神棍神婆搭档联手卖萌,而且遇上的还是一个能讲道理的鬼。不阴森,非常卡通化的都市传奇小故事。感觉都能单独做成一个系列,就起名《何哥兰姐工作事件簿》神马的。梁家辉老戏骨真心而恳切地对人说话时,常让我直接想起“真心人”。至于Kelly,眼睛已经大得不能再大,还顺便黑了美瞳一把。
《惊蛰》最惊艳的片子。各种细节,前面有铺垫,后面就有解释。后面有镜头,倒回前面,就会发现前面原来此地还有伏笔。诸多线头最后能阴差阳错都收拢。就这点而言,《赃物》远远不及。烟火气最浓厚,配乐也极好。
《枕妖》画面极其清晰唯美,韩片风。故事倒是古典聊斋式的,并不新鲜,类似故事早年《阴阳路之红噹噹》就讲过。有些细节没有解释和处理,但大体能自圆其说。在《奇幻夜》里这节故事莫非主打“情欲”?裸戏床戏如此多。
《迷藏》典型脑残扎堆鬼屋找死型故事。恐怖桥段也有,多不新鲜。实话实说,受过香港过去二十年恐怖片洗礼的,大概不会觉得这片有多吓人,实在是各种桥段用烂了。而且no zuo no die的主角,真心让人烦。
《黑伞》线索散乱,最后的警示语也不知所云,跟故事主线没一毛钱关系好吧。完全就是为了突出最后一个血腥大反转么?最后妖性大发时,他也不是靠伞制服敌人的啊。估计在《奇幻夜》里这节故事主打“血腥”。

我的感觉是《惊蛰》>《放手》>《枕妖》>《赃物》>《迷藏》>《黑伞》,《奇幻夜》整体比《迷离夜》低一档,影片本身也更三级。

再来细说我最爱的《惊蛰》。作为三段式鬼片的压轴之作,果子陈的《惊蛰》火候功力比当初拍《饺子》时又进步了。将香港的民俗展现得淋漓尽致,光怪陆离的大都会里却保留着最传统的诸多习俗。长镜头和群戏非常自然,仿若纪录片。细节设置也极其到位,比如拾荒为主业,打小人为副业的朱婆婆,用的手机不过是七八年前的老款诺基亚1110——对比《赃物》中落魄的老关用的还是触屏智能机,是说明老关虽然穷,但也赶时髦么?原著中有关惊蛰的介绍,这里转化为阔太拿到的鹅颈桥惊蛰宣传单。由阔太车上默念有关惊蛰和打小人民俗的来源演化,搭配鬼妹妹果决的复仇,再好不过的旁白效果(虽然“魇胜”并不仅仅是“打小人”这么简单)。

在故事情节反转前,朱婆婆这个角色更是让人大爱,邵音音把一个精明市侩自私护犊子的小市民母亲演的活灵活现。跟客户的讨价还价,打小人时的妙语连珠,跟临街卖报阿婆的对骂,(那阿婆看到朱婆婆儿子死在自家摊旁的门上,第一反应不是惊恐,而是咒骂母子两人都跟她过不去,当妈的常把米撒她身上,当儿子的平日不干正经事,如今死在这里让她以后怎么做生意,实在让人喷饭。得给那阿婆演员也点一个赞) 发现女鬼本来面目时的惊恐,回忆起往事后的百感交集,惦记着儿子安危的焦急,倒在车下看到儿子尸身的绝望,挺有血有肉的一个角色吧。但我给邵音音的表演点赞,不耽误我对朱婆婆这个角色说“该”啊。

有网友看完此片,觉得她“见死不救还隐瞒不报,本是罪有应得,但却原来是母亲为了保护儿子,她的行为虽然不对,但是甘愿代替儿子而死的伟大母爱却令人不能不感动。” 可惜,我半点没觉得感动。当年看了部《全民目击》,总算见识到了一个当爹的是能爱女儿爱到什么程度。这片某种角度上看,说的是一个当妈的能爱儿子爱到什么程度么?

让我们回到故事开始。人声鼎沸的鹅颈桥下,朱婆婆的同行说她来晚了,再晚连位置都没了。老太太怎么说的呢?她喜滋滋地说来晚了,是因为儿子回来吃饭——就跟普天下任何一个盼着成年后的子女常回家看看的老人一样,殷殷慈母心。打了一晚上小人,既累且乏,准备收摊时,却碰上一个坚持要她接买卖的姑娘。朱婆婆本想拒绝,无意中发现女孩一只脚赤足时,却恍若雷击,立马答应。那时观众大概也只会觉得这打小人的果然第六感雷达惊人,看到客户光了一只脚,就知道是鬼。再后来闪回她读少女遭奸杀弃尸荒野的配图新闻,才知道这姑娘已死的消息全港皆知。她理解姑娘含冤而死心有不甘,甚至递上她在目击姑娘遭劫持时捡到的球鞋,让她打小人。那时我以为她见死不救知情不报,是怕得罪本地小混混,就像原著设定那样“她看见一个少女,被四个年轻的古惑仔截劫,并以刀威胁上了一辆车。自己怕事,不敢做声”。老太太虽然选择明哲保身没能救下姑娘,但至少心存怜悯和慈悲。可随着姑娘打小人的节奏越来越快,老太太明显越来越不自在,神情凝重,听着街上喧嚣,救护车消防车一辆辆出动,呼啸而过,开始原地团团转。看着点着的线香一根根熄灭,更是意识到什么,终于掏出手机给凶手之一示警,最后更是恨不能以身代之。这时观众才恍然大悟,艾玛,原来故事开始,朱婆婆所谓的回家吃饭的儿子,就是当初奸杀少女的凶手之一。这时才能理解,为啥混混们行凶被朱婆婆撞见,不是大骂“老不死的滚开”“识相的一边去”这类恐吓之话,相反,司机微微把眼转开,不愿面对——这是做坏事却恰巧撞见母亲的不自在。为什么朱婆婆在女孩打小人时,如此心神不宁——这是做了亏心事,就怕鬼上门的最好例证。

既然是母子,当初的朱婆婆还是一个必须明哲保身,只能“见死不救”的角色么?难道还怕坏了儿子的好事,儿子报复她?如果她拦下车,另两个小混混会不给哥们的老娘几分薄面么?也许女孩的命运就能就此被改变。可是没有如果。她就那么走开了。
        
警察调查情况时,她选择隐瞒不报,当然是为了儿子不入狱。“本是罪有应得,但却原来是母亲为了保护儿子”——凭什么“母亲为了保护儿子”就突然高大上了呢?最见不得这种母爱论。你家孩子的命是命,别人家孩子的命就不是命?自家孩子做了恶事,当妈的某种程度助纣为虐了,也没见你做啥补救,人家一条命都送了,你儿子牢都不能坐?最后惩罚上门了,才想起来求情,情愿代死,你早干嘛去了?连求情时都半句没提“是我儿子对不起你”,一句话的道歉都没有。相反,只是说“我是安仔的妈妈,你让我代替他死吧。这个是我的儿子,你千万别让他死,让他坐一辈子牢。求求你,别杀他了”——瞧瞧,遇上报仇的厉鬼了,就觉得不如让儿子坐牢了。要没这鬼复仇呢,牢都不用坐。
  
问题是,要代死早死啊,怎么没见她在看到报纸报导女孩遇害案后,在圆滑地应付了警察问案后,羞愧地自杀,代替儿子以死谢罪?等人家有本事复仇了才想到代死,人家没本事复仇时你在干嘛?还不是欺软怕硬。那“甘愿代替儿子而死的伟大母爱”,不过是看到女鬼不放过儿子要来报仇了,没办法了,才愿意一命换一命,代替儿子去死。可笑的是,本来这位好妈妈就是人家要索命的三男一女中的女啊(这个包袱甩得真好,在车砸向朱婆婆前,怎么也没想到一女指的是朱婆婆,还以为另有一太妹帮凶呢)。你一个本来就是要被索命的人,有什么资格代替另一个要被索命的人?车都砸你头上了,你还当自己是无辜路人甲呢,想代死?你有这资格吗?真是划算好买卖。
               
电影1:36'18''-1:36'21''时给了朱婆婆一组仰拍的特写镜头,伴随着鬼妹妹狠狠地拿鞋底打小人,一旁的朱婆婆神情严肃,投给女孩一个意味深长的默默凝视,接着垂下眼帘,皱眉转头,再看时眼神甚至带有几分狠厉。简直让人相信,如果不是少女已经死得不能再死,她甚至能让她再死一遍,不要骚扰她儿子。

想起多年前网上看到的一则简笔漫画,某人幼时杀了自己的妹妹,扔到了井里。第二天去看尸体,尸体不见了。5年后因为和朋友吵架,杀了他,然后把尸体扔进了井里。第二天去看时,尸体又消失了。10年后杀了一个很讨厌的同事,尸体又扔进了井里。第二天去看尸体,又不见了。20年后杀掉了年纪过大,不能自理的母亲,尸体还是扔进了那个井里。第二天去看时,这次尸体没有消失。第三天第四天,尸体也没有消失。第九天第十天,尸体也没有消失。最后一幅图写的是,“因为处理尸体的妈妈已经不在了”。这是何等的母爱!讽刺么?哦,肯定是会有人感动于这伟大的母爱的。多少网友大呼感动,母爱无价啊。但炮灰掉的那些人就没有母亲疼,没有孩子爱么?就你家儿子是儿子,你家母爱算母爱?养儿不教,养虎终为患,你自己死了是咎由自取,可怜了别的受害人。

谢天谢地,鬼妹妹最后没有圣母,真的如伟大母亲所愿,让她一命换一命。虽然这柔软心肠的好姑娘,最后放过了她一命。但让她眼睁睁看着儿子死在眼前,也许是比让她死更大的惩罚。谁知道呢。往后多少日日日夜夜,她是不是会悔不当初,一千遍一万遍地想,如果当初她拦了车,救下了女孩,如今儿子就不会惨死。
  
《惊蛰》片尾的警示语跟其他几则故事比,没有那么小清新,那么形而上,非常现实:“血债一定要血偿。但报仇后,只剩一片虚空”——这话说得没错。但再虚空,总不能怕了最后的虚空,前头的血债就不要血偿了。凭什么白让恶人逍遥人间。人间的法律主持不了正义时,亏得有这个魑魅魍魉的世界,让鬼魂来复仇。外国的轮奸复仇片,喜欢设定女主虽饱受凌辱,但最后一定没死,满血复活,直接血腥复仇。而亚洲的鬼片喜欢设定被强暴的女子一定也被杀害了,化为女鬼再来复仇。甭管两者谁更假,谁更理想化,血债血偿都是必须的啊。帮凶也是一样。就跟那个孕妇骗少女上楼,供丈夫猥亵,再联手杀害少女的案子一样,孕妇简直跟那个丈夫一样该死。
      
回到鬼魅系列。来看是听了人推荐,且把《奇幻夜》排在《迷离夜》之上。所以我先看的《奇幻夜》,看完虽不能说大失所望,但也觉得有些盛名难副,尤其是最后的《黑伞》,鬼片不像鬼片,倒像纯恶心血浆片,那么多脏器特写,纯靠恶心打动人么?再看《迷离夜》,心想还不如《奇幻夜》,估计更差。任达华的处女作《赃物》,开始还有几分期待,结果情节乱七八糟,枝枝蔓蔓,太多地方不能自圆其说。看到《放手》出现梁家辉一阵惊喜,待陈慧琳出场,更是笑料频出,以为这就算是本片最佳段落了,相当于《鬼4虐》《鬼5虐》中班庄·比辛达拿刚拍的段子一样。没想到最后还有陈果的《惊蛰》等着,尤其当这片对比李碧华原著,只好不坏时——二合一的陈太周太,儿媳二奶一起打,儿子丈夫分别被两个女人夺走了,自然比只被夺走一个的阔太更怨怼;横空出世的梁震婴自认“我帮香港消灾”,自然比买卖不顺的生意人更引人遐想;而女鬼要打的四男变成三男一女,打小人打到自家头上,还有比这更反讽的么?

 5 ) 惊喜回归——缅怀九零式港片

评:三星半

七月份的电影院,有排山倒海宣传的好莱坞大片《Pacific Rim》(话说,有哪一部好莱坞大片不是排山倒海宣传的,叹),有万众期待的动画片《Despicable Me 2》,中文片方面有黄金铁三角的《盲探》,以及受瞩目的周导第二部作品《天台》。在这种情形下,低调得几乎悄无声息的《迷离夜》很容易就被错过。
                        
还好,爱环顾电影院四周的我被《迷离夜》电影海报上一个久违的名字给吸引——李碧华,而没错过这部带给我惊喜连连的港片。李碧华,熟悉90年代港片的观众肯定不觉陌生,几部经典的港片/中文片皆改编自她的著作:《青蛇》、《胭脂扣》、和《霸王别姬》;这些也是我心中永恒的经典,每每重温,或品出不同意味,或依然触动心弦。此外,陈果是导演之一,任达华首执导筒自导自演其中一个故事,演员阵容梁家辉、邵音音、和陈静等,台前幕后班底强大而新鲜,不特别爱好鬼片的我毅然买票入场。

影片由三个故事组成,《赃物》、《放手》、和《惊蛰》。打头阵的《赃物》由任达华自导自演,平心而论,作为演员,任达华的演技毋庸置疑,轻松将口舌不清、因环境拮据而行为偏执的地下阶层人物带到镜头前;作为导演,频频凌厉切换镜头略嫌晕眩,剧情铺排不够流畅,但个人认为整体合格。李碧华的故事总是意简言駭,蕴意深厚:“我才不怕鬼,穷比鬼可怕!”,孤魂野鬼半夜敲门求收留,任达华生活窘迫害怕失去一瓦遮头而剑走偏锋;点出社会阶级下层人物的凄苦无奈,与孤魂野鬼一样,只求一个归宿。

《放手》可谓典型的李碧华式故事:一年轻女怨鬼跟随一对夫妇,看似仇恨,实为情之执念。从来在李碧华笔下,妖鬼只是一个幌子、一个衬托,人心才是她想说的重点。所谓的鬼,曾也为人,阴魂不散,只因执著二字;生死皆如斯,想想其实异常可悲。我们以为紧握双手就能抓紧渴求的人事与物,但虚情假意容易糜烂,真相丑陋不堪,早日放手方为解脱。故事并无多大新意,纯粹喜爱当中的演员,许久没在大荧幕上出现的陈慧琳是惊喜之一,不过角色纯打诨搞笑;不得不提梁家辉,演技一如往常自然细腻,让人容易入戏。真心觉得观赏他演戏是一大享受,我心目中最会演戏的的香港男演员。

陈果带来的第三个故事《惊蛰》尽显金像导演功力。农历正月27日为白虎日,也称惊蛰,广东人会在当日打小人,祛除晦气霉运,尤其是带来障碍阻滞的小人或仇人。故事借打小人之习俗点出,人生仇恨不平何其多,血债血尝、泄恨复仇固然痛快,但过后,心里虚空依然。故事进展俐落顺畅无闷场,导演功不可没。邵音音和陈静自《低俗喜剧》再度合作(话说音音姐一说粗口我就出戏想到《低俗喜剧》),陈静确实努力表演,只是觉得有点用力过猛,总觉得演员在获奖之后都有这种通病(所以最爱家辉哥,自然不留痕迹,当然这和人生历练有关),无论如何她确实有进步努力,值得赞赏。卢海鹏饰演的梁震婴讽刺特首是神来一笔,令人拍掌莞尔,典型的陈果呵。
        
个人而言,《迷离夜》是近期最有惊喜的电影,主要是因为其久违的港片风格回归。对于喜爱90年代港片的朋友如我,可心满意足地回味缅怀原汁原味的典型港产片。

-- 刊登于《电影本事movii》第37期杂志

 6 ) 第一个短片《赃物》:穷远比鬼可怕

第一个短片结尾概述:任达华饰演的贫困中年男子因在棺材房里烧冥币造成火灾被烧死,而变成鬼的任达华牵着他生前收留的两个小女鬼一起流落街头寻找归宿…

如果看这类港式恐怖片只流于看到表象和追求刺激惊悚的视觉体验,那更推荐看日本欧美的恐怖片,《赃物》这个短片的画面氛围音效如果对比日韩欧美恐怖片那着实是小儿科,但这个短片恐怖的地方在于真实,过于真实,因为穷真的比见鬼还可怕。

电影中有个很有意思的场面就是,骆应钧的鬼魂约任达华赎回他好朋友的骨灰罐时,问他做这种勾当就不怕撞见不干净的东西吗,任达华的回答大概意思是鬼有啥好怕,能比穷还可怕吗?

棺材房在香港确实存在的,一间十平米不足的小房子是一个工薪阶层打工人的日常起居,吃喝拉撒睡都在那里,曾看过一个香港家庭的纪录片,那个家庭情况稍微好点,是两居室但很小,厕所和厨房在一起,一家三口生活在那么小的空间,天呐,如果让我呆在那种房子一个月我可能会疯掉

香港那比天高的房价,是普通人一辈子奋斗都无法达到的高峰。影中的主角更惨了,人到中年贫困潦倒无妻无子,租了一间棺材房,但必须不停工作且日子要精打细算才能勉强果腹交房租(这个细节注意看当面包店的老板娘宣称面包涨了三块钱后任达华的表情),这种情况的他居然收留了两个小女鬼,在烧腊店打工还将叉烧拿给小女鬼吃,可自己都没得吃,这或许就是明明自己都这么惨却见不得人间疾苦。

电影里有一个特扎心的镜头是,三个孤魂野鬼(看样子生前应该是一家人)大半夜鬼哭狼嚎地疯狂敲打任达华所住的棺材房房门求收留。折射出很现实的问题,在资本主义社会,穷人活着都没有住处死了更别想有归宿,因为穷人既买不起房子也买不起墓地,片中任达华多次说不公平但没说到底什么不公平(这个公平不单指某一方面),可能穷人和富人最大的公平是都会死。

(未完待续)

 短评

好久没有看到这么原汁原味的港式灵异片了!《赃物》任达华当导演果然还是生手,乱七八糟的,不知道要讲什么?《放手》李志毅好陌生又熟悉的导演,梁家辉的演技没说的,和许久不见的陈慧琳联手卖萌让这个故事充满了温情的喜剧元素!《惊蛰》陈果,果然是恐怖片老手,气氛血浆表演完美的融合······

3分钟前
  • Aaroncae
  • 推荐

湖4底0群4魂4怨气深,地4安0门4广4场0打小人,习4哥0上4位4长久久,盛4世0一片橐橐声

7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部分一没看懂,后两个故事挺不错的。话说陈静真漂亮。

8分钟前
  • 聚羽成翼
  • 推荐

剧情还不错啊,就是还可以拍得再恐怖点

10分钟前
  • RYZ
  • 还行

最喜欢「惊蛰」打小人,邵音音演的真好啊

13分钟前
  • LeungChanXXX
  • 还行

《惊蛰》是最直接明白的,《放手》更为简单,而任达华的《赃物》其实是很抽象的,三个都中规中矩。宣扬迷信报复的内容太多。6.2

18分钟前
  • 巴喆
  • 还行

看这部戏前音音跟我讲,“快让我女儿给你讲一下《赃物》那一段的剧情,不然你肯定看不懂任达华在干什么”

23分钟前
  • 推荐

我覺得很好看哎。很少會喜歡港式恐怖片 要麼就是結局無厘頭亂來到死 要麼就是怪力亂神到完全不知道在說甚麼。尤其喜歡第二個故事。本來一直對李碧華無感的 覺得她的故事都未免有些用力過猛 不過這力道用在鬼片上倒是剛剛好。

24分钟前
  • 曼靑
  • 推荐

连陈果都一般,气氛全靠音效。

28分钟前
  • 三七
  • 还行

好久不见的港鬼。任达华首次执导差强人意。第二个故事完成度最高,还不错看。

32分钟前
  • 天蝎小猪
  • 还行

风格太正统李碧华了,一点走味都没有,神到位,就是那种不让人讨厌的卖弄玄虚。最喜欢第二个故事,做作的成分最低。

37分钟前
  • Whatsername
  • 推荐

还不错

38分钟前
  • 郎中
  • 推荐

《惊蛰》不错,邵音音,姜是老的辣;《放手》尚可,颜卓灵,姑娘是嫩的香;《脏物》略差,任达华初执导筒,稍逊风骚。

43分钟前
  • 芦哲峰
  • 较差

老几位

45分钟前
  • Fitzzzzzz
  • 还行

赃物、简直就成了任达华的独角戏,故事阅读性不高,林雪吃货的存在也没必要。放手、能被抱住的鬼,倒是别出创意,手心中的爱更是独特。惊蛰、打小人,这是喜剧,没错的

49分钟前
  • 今生、唯爱
  • 力荐

一般吧,任达华那个没怎么看懂,其实也不是没看懂,只是感觉剪辑有问题。

53分钟前
  • Mr.杨
  • 还行

《放手》算是在故事上让我最认同的一个。《惊蛰》陈果的剧本,特别是台词很有趣。颜卓灵确实有点宅男女神的模样,不知道那颗虎牙会否成为她职业生涯的障碍。

56分钟前
  • 小A
  • 推荐

李碧华这一系列还是不错的,有种老香港时期的鬼片风格,风俗人情冷暖。

1小时前
  • Lee winchester
  • 推荐

观影@NYAFF开幕影片:非常风格化的作品。果然还是老导演比较有,2段3段是比1段高出几个段位的。李志毅的《放手》完成度最高,梁家辉陈慧琳合作卖萌~陈果的第三段故事最好,有回味~任达华表演没得说,导演嘛,还是新人常犯的错来着。没想到是都市怪谈类的作品,香港能一直拍酱紫的小故事也不错~

1小时前
  • 还行

3>2>1,陈果的《惊蛰》看得好凄凉!“打爆你个死人头”,邵音音演神婆太有戏,念念有词,比彭氏那边稳多了。李志毅的《放手》更像爱情+喜剧,尤其是陈慧琳,带美瞳会看到鬼……任达华在搞什么我也不知道,iPhone的软广告?

1小时前
  • 木卫二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