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

HD

主演:余男,于谦,乌吉穆,邵何之杰,徐玉兰,高鑫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3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亲·爱 剧照 NO.1亲·爱 剧照 NO.2亲·爱 剧照 NO.3亲·爱 剧照 NO.4亲·爱 剧照 NO.5亲·爱 剧照 NO.6亲·爱 剧照 NO.13亲·爱 剧照 NO.14亲·爱 剧照 NO.15亲·爱 剧照 NO.16亲·爱 剧照 NO.17亲·爱 剧照 NO.18亲·爱 剧照 NO.19亲·爱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亲·爱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陆雪妮(余男 饰)是一名日企的高管。最近,日本母亲的离世使她身心倍受打击,白天神情恍惚,夜里经常被骇人的梦魇惊醒。原来,母亲是战争留下的遗孤,多年来,雪妮一直和孤独的母亲及年幼的儿子步步(邵何之杰 饰)相依为命,身边除了一个可以信赖的律师(于谦 饰)外,她再没有可以说知心话的人。就在母亲的后事处理完结时,一个东北老太太的突然出现又在雪妮的心头打响惊雷,原来她才是自己的生身母亲,雪妮不得不接受这个严酷的现实,但五岁的儿子并不喜欢这个来自农村的老太太,一家人在磨合中相处着。为照顾母亲和儿子的感受,雪妮准备换一下目前的工作。在一次例行体检中,母子的血缘关系却发生了惊天大逆转......依恋2022疾速反击奔跑吧!兄弟2015黑镜 第六季Merry Queer夺虎连环计成年人的谎言生活魔鬼银爪推拿2014老大2法国制造远在韩国的儿子刺刀英雄锅匠,裁缝, 士兵,间谍产科医生2014我的美国舅舅走向欢畅一个女大学生的告白16岁症候群约会大作战4黑暗天国的邮递员特种部队大电影横道世之介佐州自救兄弟2倚天屠龙记邓超版Hello锦衣卫靛蓝我的野蛮女掌门永别了傻瓜女神捕之迷局恩仇结东北偏北天星之爱渡江探险爸爸的小白屋恣意佳人第一季高达破坏者:对战记录靶鸽杨梅洲2012肖劲光大将甜木兰 第二季谁是超级英雄雾的子午线超胆侠 第二季

 长篇影评

 1 ) 勉强算是好看了

整个剧情觉得蛮牵强的,旁白有种在看玄幻片的感觉,好不接地气。用战争做旁白背景,把一步现代剧拉回到还没改革开放的年代,给我感觉像是一部民国时期的片子,加上配乐也是,酒吧里黑人歌手还唱着老爵士群众跳着Waltz,Excuse me?我记得女主母亲立遗嘱的年份是2011年。现在魔都人民都带这么玩的么?细节就不说了,光说这个虚构的故事本身,和自己感情最深的养母走了,而没有感情的生母出现了能不能接受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女主似乎也没有反抗就接受了。再而发现这位重新认识的母亲根本就不是自己的亲身母亲,女主貌似也撒撒野就了事了。总体觉得不够戏剧的冲突,一切都平平淡淡的一笔带过,把太多功夫花在华华丽丽的女主精英白领的生活和农村母亲的对比上,说的是一个农村大娘如何适应魔都新生活的故事?

再说了,女主的养母美智子在剧情后半段开始念的旁白把我给吓的,我以为会出现那种人格扭曲的对白

美智子:”我太喜欢雪妮给我安排的生活了,喜欢旅游,喜欢按摩,喜欢做指甲,喜欢咖啡店俱乐部,喜欢韩剧.”(总的来说就像风流贵妇买买买!逛逛逛!吃吃喝喝玩玩乐乐的生活!)

本霸霸我只是想提问,这是经历过战争的母亲饱受了大半辈子贫困的而且还是个战争遗孤的女人能有的心灵写照?给我的感觉倒像是皇室公主或者有钱人家大小姐的那种对白. 并不讨论什么身份才能干什么事说什么话这种话题,我只是觉得旁白有时候在刻意让自己听起来洋气一点有种生搬硬套的感觉。还是说导演对旁白处理的不够好到了后半段我觉得完全没有了慈母的光辉形象。

纯属个人见解。

 2 ) 放下小陌生,拿起大相爱

文/司马平邦

亲,是人与人间物理性的关联,爱,是人与人间化学性的情感。

有了前者,必然有后者,但有了后者,却未必有前者。

而若没有前者,却有后者,那便是大爱。

有些电影的故事所以好,对创作者来说,他们是用倒推的方式,即让两个本来没有任何物理性关联的人,发生出那种化学性情感,甚至是先固化了他们的化学情感,而再去回头建设他们那本来毫无关联的物理联系。

几年前,导演蒋钦民曾拍这一部叫《纯爱》的电影,表的便是当年参与侵略中国东北的日本拓荒团团民1945年在日本战败后从黑龙江省的各地汇聚到哈尔滨,再悲惨地离开中国回到祖国的往事,一段如此历史条件下,却发生在一男一女,一个中国人一个日本人,之间的化学性情感――爱。

2011年,黑龙江省方正县,地方官不知哪根筋搭错,居然给当年死在那条逃亡归国路上的日本开拓团团民立了一块巨大石碑,以期促进日本友好引进日本投资,没过多久,这碑便被愤怒的中国老百姓给砸了。

这便是当年那批几万人的开拓团团民的命运,他们不算是日本军人,但却参与了对中国的侵略,他们又大多命运悲惨,只不过是军国主义的炮灰。

这亦是一种复杂而难以言述的命运和情感,其实本人小学的美术老师亦曾经是日本开拓团团民当年留在中国的遗腹子,在1990年代他已经是成年人后,回到祖国,所以,这次在观看《亲•爱》的时候,我第一个就想到他;电影中余男饰演的陆雪妮的养母,其实从1940年代到1980年代的生活与当年我的那位美术老师的经历多半相似。

他在小学时教了我很多基础的画画技巧,是一个随和愉悦的人,所以,至今我也难以将他与方正县那块冷冰冰的“鬼子碑”上写着的侵略者们联系到一起,其实,这也就是一种情感,超越或者掩盖了理智的情感。

虽然,这些只是《亲•爱》这部电影的铺垫,但若不能对这种复杂微妙的情感有所体验,也很难体会到创作者在电影中的用心。《亲•爱》是哈尔滨籍女导演李欣蔓的处女作,能创作出这样一部电影,我相信与她地道的东北人身份有莫大关系,也许在她的成长过程中也与我一样遇到过那位老师之类的什么人吧。

李欣蔓给自己的电影设立了一种复杂的,用常规语言难于言述的“化学性情感”,但让她可以正确充分地表达出这种情感的,还是她同时也找到了一种较为个性化的“物理性关联”。

驻上海的一家日企的高管陆雪妮(余男饰),在自己的日本母亲的逝世之后,她一直被悲痛和噩梦缠绕,这让她有机会知道自己还有一种被隐瞒的身世,她曾是母亲当年从中国回日本时领养的中国孩子,而她的母亲美智子,曾是一位日本开拓团团民的遗腹子,亦由中国的普通家庭养大,1984年由哥哥接回到日本。

另一位来自东北农村、操浓重黑龙江中部地区口音的老太太――她的生母从天而降,打乱了陆雪妮的生活,虽然这对经历迥异的母女终于在磕磕绊绊中找到共识和谅解,而陆雪妮的儿子步步更先期接受了这位突如其来的姥姥,不想,一份体验报告却显示,其实她们之间的血缘关系本是一场误会,一位当年失去了女儿的农村妇女,和一位当年被人领养的女孩,其实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物理性间隔),但她们最终能不能拥有可以超越这种物理性间隔的亲情(化学情情感)呢?

我尤其欣赏李导演为了结构这对奇妙、纠结的亲与情,而为本片设置的特殊结构――声画错位,即当年的日本女人美智子给中国养女留下的一封封书信,成为陆雪妮与她新认的中国母亲再一次找寻回失落的亲情的线索,画外声音的陈述,与画面内容的表达形成了严重的内容错位,但无论是观众还是画面中人,又都因由这种错位渐渐找到故事背后真正的人生感悟;又或者说,越是当这种声画错位趋向分野强烈之时,处于错位中两个人的情感却越发靠近,也就是说,物理性间隔越大,化学性融合越强。

这就是好电影的力量,它能够动用画面的、音乐的、表情的电影语言,亦能启发暗示的、窥隐的、互动的情感诉求,一起为这个故事看似不可能达到的终点筑路修桥,尤其让如此复杂、纠结的历史背景和如此复杂、纠结的人际关系下的思想和情感可以由如此复杂和纠结中突破而出。

情感的突破,恐怕才是这部电影内容的最终诉求,导演并没有为这样一对误会亲情的母女和这样一个假性的家庭树立一个必然的终点,而只是让她们的情感和愿望正在突破物理性的藩篱。

虽然,私以为,电影到此就嘎然而止,有点儿落入开放性结局的小俗套,不过,看过它半个月以来,我自己也无法为片中人找到一个更为合理的结局,《五灯会元•释迦牟尼佛》里说:“佛曰,放下著。”这更多的是指心灵上的放下,放下一点贪嗔痴,放下一点执着,放下一点愚昧,而《亲•爱》要表达的,应该是放下间隔、放下陌生和放下犹疑吧。

 3 ) 亲与爱

这部片子好好,其实没有血缘可以爱,有血缘是亲,所以这个电影的题目亲和爱之间家里一个符号。雪泥的养母不是亲但就产生了爱,而雪泥后来认识的亲母(在发现是假的之前),因为血缘的关系(亲),所以很快双方就产生了爱。所以这部电影阐述了世界上两样最重要的东西 “亲与爱“;

然而电影表达的不是这些,雪泥的养母是日本人,来到中国后,长期生活在这,后来回到日本呆了2年后,又强烈的想回到哈尔滨。因为她养母觉得自己是中国人。日本是他养母的血缘,但是她却长期在中国生活,有他丈夫的墓地等,所以对中国产生了爱,所以她也分不清自己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

雪妮随着养母去了日本呆许多年,在那成长,后来又回到中国,在上海工作,但是偶然的机会,当日本公司派她回日本时,她当场答应了,但是后来回到家后几天又拒绝了,因为中国是她的血缘,是她的亲。又阐述了亲与爱的融合,对一个人来说是不可辨别的。

最让我感动的是,这部片子的母女之间的感情,养母和亲母对雪妮之间的不同感情。养母的旁白很感人,特别是当诉说:怕被苏联人发现,母女请求军官赐予自杀。

人世间的最伟大的两样东西,亲与爱,这两样我们永远也分不清哪个对我们更重要,因为他们是融合的,在一起的,永远不要给自己出这样的问题,珍惜亲与爱。

 4 ) 评价親•爱

          总是讲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里都有着几块软软地不能让別人触摸的东西,我觉得其中必有亲人、爱人的一席之地我们需要他,但一不留神又会被他伤害。不昰有句话叫伤害你的永远是你最爱的人吗。爱与亲在影片中的两大主题互相交叉又互相平行。并不复杂的人物关系纠结在几个主角的内心世界,准且狠。加上三位杰出表演才能的女演员(主角以及二位母亲)美丽的画面和音乐足够私人收藏资格。

 5 )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一个烂导演是如何毁掉一个好剧本的

不想看烂导演的,可以直接跳到分割线后的好剧本。

第一幕:墓地
白色十字架,鸟鸣,雷响,受难耶稣,唱诗班,牧师致悼词,一袭黑衣的余男牵着小男孩站在墓碑前,然后蹲下抚摸墓碑上母亲的名字(李奷华和高岛美智子,说明母亲是一个有故事的女人),一滴泪划过脸庞。

满满的文艺范儿,觉着这应该是一部挺感人的文艺电影。

第二幕:家里
母亲的旁白响起,这时候该跳回到过去了吧,就像章子怡的「咱爹妈」一样,因为很明显故事在她妈妈那里。然后她洗澡了,(刚开始我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为什么导演要拍她洗澡拍她的屁股和大腿),她也确实回忆了,是一些文革和母亲的片段,想来母亲在文革中肯定是遭受过羞辱的(剪头发),何况她是日本人。

那么一个日本女人为什么来到中国,她在文革中经历过什么,这个故事一定不平凡。

但是,余男继续在现实里穿行,坐车,上班,回家。。。直到她的中国妈妈出现,完了,余男注定要被这个被导演丑化的农村老太太钉死在现实里了。

第三幕:马路
经过捡菜叶和扭秧歌几件事,由于生活理念的冲突,老太太离家出走,余男在马路上来回寻找。音乐为了配合她的焦急情绪也越来越急促,但显然用力过猛,配乐和镜头失去了平衡,太过高亢,而且最紧张的时候镜头不是聚焦在余男身上,反而在几个路人脸上晃来晃去。

更悲催的是,当老太太出走的时候,这部电影就已经没什么好看的了。因为余男一定会去找她,而且一定会找回来,而且她的性情一定会转变,也一定会理解老太太进而和睦相处。因为这不就是中国版的《雨人》和《第八日》吗?单纯而真诚的“雨人”最终感化了现代都市人那倔强而孤独的心灵。。。

于是我们看得先前一直绷着脸的余男笑了,面对老太太的农村生活习惯(转着碗喝粥)时她笑了,面对上班时间讲笑话的下属时她笑了,面对佐藤时她也笑了,但她不是一个人在笑,我分明看到导演在背后偷笑。。。看,我的人物被感动了,性情转变了。。。

但是由于导演采用双线索叙事,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不仅要说清楚日本妈妈和中国妈妈的故事,还穿插着职场生活,东西方文化差异,城乡生活差异,导致余男和老太太相处的时间并不多,交流互动不够深入,导致人物性情转变太过突兀,不够自然。

由于暗线(美智子)不能跟明线(老太太)打架,而“讲”故事又要占用大量时间,于是这些旁白就出现在了余男洗澡的时候(我终于知道导演为什么让余男洗澡了。。。),回忆的时候,照镜子的时候,坐车的时候,玩的时候。片中五次出现余男坐车(拍车外景),三次文革回忆(这里最不能接受,像惊悚片一样,还伴随着尖叫),六次雪地回忆(小美智子和妈妈),三次树下回忆(小雪妮和美智子),本来电影就只有98分钟,这些镜头又大大压缩了明线剧情的容量,使之过于简陋。

导演本来有个好剧本,就是丰富而曲折的日本妈妈的故事,可是导演却舍本逐末,拍了简单而直接的中国妈妈的故事,把美智子的人生用旁白“讲”出来。这只能说明导演功力欠缺,只会做简单地模仿,驾驭不了复杂的剧情。


----------------------------------------------------------------


要不是有美智子的故事支撑着我“听”完电影,我恐怕早就把它Shift+Del了。再看第二遍的时候,一边写影评,一边抄录美智子的旁白,越写越觉得这要不拍成电影实在太可惜了。而且它具有很强的影像化效果,读着读着就能在脑海里想象出来。
为什么现在中国的电影不能脱俗?因为电影里没有人味儿,人物外在活动虽多却体现不出内在的美。而在这个故事里,一个历经磨难却依然坚强、温柔、美好的女性形象跃然纸上。

1、雪妮,不要难过,死亡不会将爱分开,我在天堂永远守护着你,我相信你会理解我的安排。
2、我永远也忘不了接你回家的那天,下了很大的一场雪,爸爸高兴地堆了个大雪人儿,摔了个大跟斗,爸爸说你是大雪送来的女儿,就叫雪妮吧
3、我们现在住的房子很大,可我还是喜欢在哈尔滨的家,双层门斗儿,吊铺,泔水桶,露出白木茬儿的桌子。午后温暖的阳光照在上面,我们母女俩安静的做着布娃娃。俄式的老房子墙很厚,可以隔掉邻居议论我们的声音。
4、是不是所有的女儿都觉着妈妈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虽然妈妈的样子越来越模糊,可我依然觉着她是最美的。我要让雪妮骄傲,不管邻居背地里怎么拿白眼看,反正我们永远都和别人不一样,我们过我们的生活,干嘛要改变呢?我对着镜子盘头,雪妮拿着我的有机玻璃发卡,也学我的样子。我们不像母女,倒像姐妹。
5、小时候你问我,为什么是日本人?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你说日本人什么样?是呀,什么样?我没觉着和中国人有什么不同。一样早起在副食店上班,一样做两掺面的馒头,一样端着饭碗吃饭,是哪里人不是我能选择的。
6、我们没有血缘,但我却如此爱你,就像我的中国母亲,抚养了我这个没有血缘的日本孤儿。感谢上帝,让我拥有你,做母亲使我有力量面对生活,哪怕是那些苦难。
7、对,就是在副食店门口撞到你的那天,你说不想去上学,同学骂你是日本鬼子,往你身上吐唾沫。你没哭,我却哭了。不是人家怎么待你,是我不知道怎么让你快乐。我们毁了一条棉被,做了好多布娃娃,我哄你说晚上钟响过十二下,它们就会活过来,到时候都是你一个人的朋友,陪你玩。你高兴地给每个娃娃起名字,让她们都姓陆。
8、一九八四年,我们到了日本,你跟我说的第一句话是,妈妈,我们可真穷啊。是啊,在哈尔滨那时候,你和我去“八杂市”,看见掉在地上的菜叶就捡。临入秋,我们坐在门口,一勺一勺地做煤球。爸爸刚去世,有一天你高兴地递给我两颗核桃,说是理发馆那个从不讲话的朝鲜女人给你的。还有街头的粮店,那个和善的面条爷爷,每次看到你都会抓一把碎面条,我们就在炉子上烤着吃。有一次你悄悄告诉我,邻居家的小孩儿偷吃麦乳精和猪油,被他们的妈妈打,你说你很幸福,妈妈从不打你。我的小雪妮,我怎么舍得,你是我艰苦岁月的礼物,再说我们家也没什么可吃的。
9、我一直想问你,你爱不不的爸爸吗?你那么有主见,为什么在婚姻的选择上这么草率?是因为我曾开玩笑的对你说,你快错过当妈妈的年龄,我也快错过当外婆的年纪。雪妮,你让我担心。
10、我想念北方的雪啦,你说冬天休假带我去瑞士,我知道你不喜欢回哈尔滨,就连爸爸的墓你都迁来上海,在这点上你几乎不征求我的同意。我的小雪妮,如果你真的想做一个坚强的女人,那你必须走出童年的阴霾。
11、我从不对你提起,我希望自己也忘记,可怎么会忘呢?也是个大雨天,爸爸摔在地上的脸已经变形,但我还能认出,我守着他越来越苍白越来越冰冷的身体。雨水将血一点点冲净,真好,这样雪妮来,就不会看到爸爸落地时的疼痛了,看过太多的死亡,我以为自己不会再有眼泪了。雨越下越大,我又看到了妈妈从怀里拿出的那个饭团。活下去,我要活下去!我还有雪妮,我答应过带她去郊游,我还要给她烙张大糖饼。他们剃了我的头发,我可以带帽子,这顶我最喜欢了,是阿尔巴尼亚花纹。
12、每天放学你就往家跑,你说最期待晚上,我们挂起窗帘,我轻哼歌曲跳“华尔兹”,你总是抿嘴笑,虽然是偷偷跳,可很开心。我和爸爸是在青年俱乐部认识的,我穿着鹅黄色的连衣裙,他走到我面前,不会跳舞,还踩了我的脚。你追问,后来呢?后来他就往我们家的窗子里扔纸团,那是夏天,我们偷偷在江边的一棵大树下幽会。
13、我喜欢雪妮为我安排的生活,过去的时代见不到这样热闹的景象。我喜欢美容,喜欢染不同颜色的指甲,喜欢咖啡店还有爵士乐俱乐部,喜欢旅游,喜欢看韩剧,喜欢大家听到我的笑声。我从没为年龄忧愁,活着很幸运,我要让生活看到我的幸运。
14、雪妮开始发育了,她很害羞,我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我的发育期没有人告诉我,但是我必须要学会告诉雪妮,我是她最信任的人。我们对着镜子,脱光了衣服,我指着自己的身体跟雪妮讲,今后它们会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这样对不对。我拉过雪妮的手抚摸着乳房,我告诉她那是女人最美的部位,是生命活下去的地方,不要害羞,应该骄傲。
15、回到中国,我们身边一下子冒出许多朋友,它们每天都来,认识的,不认识的,大家看什么都新鲜。你不喜欢这些新朋友,你说你还想再回到日本。
16、小时候你问起,我想你还太小,就是说了,你也不会明白。我叫高岛美智子,是日本长野县人,家里开浆洗房。一九四一年春天,我跟着父母和哥哥,以开拓民的身份在中国东北落户,一九四四年,我父亲被派去前线,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他。过了几个月,哥哥也去了,部落里剩下的全是妇女老人和孩子。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战败,开拓民开始逃亡,路线是从方正县到哈尔滨,再从哈尔滨回日本。
17、我的小雪妮,我想把世间所有最好的东西都留给你,可我能给的太少了。如果上帝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想做你的妈妈,它使我明白,爱是可以超越的。
18、真快呀,都两年半了,我的小雪妮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你日文讲得好,功课也好。如果哥哥不找,可能我们这辈子都不会见面了,三十七年了,妈妈已经不在了,哥哥说她临死都念叨着“美智子”。哥哥劝我留下,这里什么都好,可我不习惯,我已经完全不记得日语了。日本人觉着我像中国人,真有意思,在中国他们说我像日本人,我都不知道我应该是哪里人。我还是要回去的,我在中国生活了四十年,那里埋着我的丈夫。
19、一起逃难的有上千人,有几名日本军人护送。那天下了很大的雨,一下就是十几天,大家又冷又饿,很多人都掉了队。我发烧,一直咳嗽,当时我七岁。有一天,日本军人传来话,说松花江上有苏联军舰在搜寻,要是让苏军听到孩子哭,那大家全完了,军官要求大人把太小的和走不动的孩子扔下。做妈妈的怎么肯丢下自己的孩子,要死也要死在一起,大伙儿跟军官请求,自杀,军官同意了。我记得有二十个左右的母亲,拉着她们的孩子围成一圈,一个士兵拿着手榴弹扔到圆圈里。其他的人都炸死了,有两个孩子可能离得远一点,还活着,好像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一个士兵端着刺刀,浑身颤抖着,一边哭一边刺向两个孩子。
20、雨越下越大,妈妈使劲儿拉着我的手,拼命往前走,她不停地对我说,“我们一定要回到日本,我们一定要回到日本”。这句话,是我长大以后记住的唯一一句日语,做梦都记得。

 6 ) 唯亲情,是大爱。

2013年6月29日写

最深入我心的是饰演乡下母亲的老太太乌吉穆,自然纯朴,不是演戏,却胜过所有演技,带我们感受母爱的温度,不是剧中特定的母亲,而是所有母亲都会给儿女的那份爱。亲爱,和爱情无关,最后发现也不是亲情,是一份亲·爱。

没有大明星,也就是余男、于谦,没有故意刻画的背景,也就是和一个“母亲”之间的故事,小阵容、小宣传、小成本,它几乎没有被人知道,你更不可能在地铁里看到它的广告牌,它没有像《小时代》、《富春山居图》、《不二神探》那般成为“红人”,但它拿到了第八届大阪电影节最佳影片奖,这就够了。

从《杀生》开始有点关注余男的存在,她的美和舒淇一样,不经意间才能发现,很特别的一种存在感。她其实已经超越了所谓的一线演员,她们的存在是不可代替的,但一个范冰冰、杨幂、Angelababy倒下了,还有千千万万个,只是名字不同罢了。

如果有一天你失去了亲情,你会让另一个人来代替吗?其实并不是代替那个人,而是填补那份情。人的情总是因为无处释放,所以引来无限忧伤。

 短评

这是我来北京看到的最棒的一部电影,但它注定是一个票房悲剧。那又能怎么样呢?怀才不遇?太常见,认了吧

5分钟前
  • 影启缘末
  • 推荐

哭了4次

9分钟前
  • 苦逼少年马当娜
  • 力荐

名不见经传导演的第一步作品,出人意料还不错,煽情也比较克制。如能去掉那些文艺范镜头再朴实些就更好了。

11分钟前
  • 任平生
  • 还行

余男的长相太挑战我的审美了。真是丑的。。。。。。。。。。。。。。让人看不下去了。。。。。。

13分钟前
  • 柴犬妹妹
  • 还行

这是一部文艺片,而看完电影后就知道,导演眼中的文艺片,就是空镜头,大特写,摇晃的画面,闪回的嘈杂,压抑,晕眩,冗长,太过做作了。余男依旧是那个余男,没太多表情,时不时眼角滑下一行眼泪,有深度,却抵不过松散的长度。老太太和小男孩都很抢戏,即便如此,看看桃姐,会知道之间的差距。

16分钟前
  • 阿禾
  • 还行

慢节奏,非烂片

17分钟前
  • 玩偶青春
  • 推荐

虽然稍有瑕疵,但仍然是一部能把故事讲清楚的好电影。可在前有《钢铁侠》,后有《致青春》的档期里,这部电影票房只有几百万我一点也不意外。或者说,中国现在这个畸形的电影市场上,这种片子是永远不可能进入亿元俱乐部的。

20分钟前
  • Celesteblanco
  • 推荐

爱到底和血缘有没有关系?

21分钟前
  • 21
  • 推荐

导演和演员都能静下心来,所以可以沉淀出这样的好作品。一个新导演可以把一个故事讲清楚,不做作,不刻意,不故弄玄虚,从基本开始,很好。虽说大荧幕里经常看到余男没有表情的脸,但是表演却是没话说,一如既往地不跟风,不主流,不大众,还可以接一些这样小制作的电影,可以看出作为一个基本的人的操

22分钟前
  • 力荐

亲爱的永远亲爱

23分钟前
  • 彩戏师wala
  • 还行

非典型亲情片儿。。。

27分钟前
  • L@TtE™I我亲爱的偏执狂
  • 还行

简直是余男的独角戏 女性导演的手法很细腻,适合静下心来慢慢看,看文艺片女王的走心戏,挺心灵鸡汤的。

29分钟前
  • beibeismile
  • 力荐

文艺片,国产的

33分钟前
  • Bounce l
  • 推荐

余男是一个朴实的演员。故事很好,但是手法有些拖沓。

36分钟前
  • Frankie.
  • 还行

这片子很干净,几乎完全没有多余的镜头。每一个铺垫都是为了突出主题。实在是很久没有看过这样“不啰嗦”的片子了。

41分钟前
  • 蒸蒸智障
  • 力荐

956 我们是人 是有感情的 感情到了 自然就相亲相爱

46分钟前
  • 我还是我
  • 还行

這麼多年過去了 因為悅然 隻要余男的電影 我都會去看。有時候覺得 其實這跟偷窺差不多吧。看著看著就讓很想再去讀一遍「誓鳥」。我記得有一次夢見悅然出了趟遠門囬來 她問我在幹甚麼。我說 在讀伱寫的書啊。她笑著抱抱我說 我不是在伱身邊了嗎? 我幾乎要哭出來了。那個擁抱那麽暖 簡直像是眞的一樣。

49分钟前
  • 曼靑
  • 力荐

情感戏相比较同时期的《致青春》一点不逊色,但是是另一种的情感。正像片名《亲·爱》一样表达的正是现代人普遍缺伐的亲情之爱,片名中间的那一点不能省略。虽然现代社会压力越来越大,但也不能因此省略了对亲人的感情。不管是不是因为血缘将亲情联系在一起。

51分钟前
  • 莱茵的黄金
  • 推荐

大学生电影节上看到的我。很文艺,很感动。

56分钟前
  • 抽风的猫叔™
  • 推荐

终于有空把余男的戏和中国合伙人看了。一边是家庭,一边是热血,不知道是我的心境影响了我怎么看待电影,还是电影让我看清楚自己的心境。

60分钟前
  • 柚柚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