枷锁

HD中字

主演:阿梅德奥·纳扎里,伊冯娜·桑松,Aldo Nicodemi,Roberto Murolo,阿尔多·西尔瓦尼,Teresa Franchini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1949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枷锁 剧照 NO.1枷锁 剧照 NO.2枷锁 剧照 NO.3枷锁 剧照 NO.4枷锁 剧照 NO.5枷锁 剧照 NO.6枷锁 剧照 NO.13枷锁 剧照 NO.14枷锁 剧照 NO.15枷锁 剧照 NO.16枷锁 剧照 NO.17枷锁 剧照 NO.18枷锁 剧照 NO.19枷锁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后半段和前半段不在一个水平-看《被解救的姜戈》

前半段真的很好看,到大闹小镇以后,亮明身份,赏金猎人要去杀那个三兄弟,他们说要一个一个种植园去找,结果第一个就找到了,后面的重头戏竟然是去救姜戈老婆希尔达。医生为什么以身犯险去帮他,就因为希尔达会说德语,她的名字是德语里女神的名字,好歹把医生和她扯上点什么值得去救她的关系吧。再说了,为什么要绕这么一个大圈子去接近坎迪,你直接出个天价说要买这个女黑奴,他们也会理你的吧。
就算前面就是这样的情节,后来他们被识破,破财了12000美元,医生因为无法忍受要求握手而向坎迪开枪。医生开枪还能说的过去,因为他是反对黑奴制,崇尚自由的。那个叫大仲马笔下火枪手名字的黑奴被狗咬死,成交的时候还要奏贝多芬的致爱丽丝,最后还要求握手与之同流合污。这点对于境界高的人可能是无法忍受,但医生的枪里不可能只有一发子弹吧,按他的枪法不可能杀了坎迪就被崩了,他的死以及后面更牵强的剧情(姜戈为了救希尔达被俘,然后没被杀掉给了他逃跑的机会让他大反攻,希尔达也没被杀最后他俩大团圆了)完全是为了成全男主角,可恶又可笑,那个老管家怎么可能不杀了他们俩。
不喜欢男主角,因为他的境界要差的多。医生本来想救那个本可以被恶狗咬死的黑奴,但被姜戈制止了,说会露出马脚,医生就真的听他了。对于医生来说一样是救人,难道希尔达的命就尊贵一点吗?姜戈对自己的同胞是一点没有同情心,还振振有词的说是医生教会了他残忍(他杀的第一个目标,被杀人的孩子也在场)。既然怕露出马脚,在和坎迪的餐桌上和希尔达眉来眼去,倒不怕露出马脚,而且罪魁祸首就是他们俩,被老管家看出破绽,导致牺牲了医生。
医生死了以后,这个剧也就没看头了,俗不可耐。

 2 ) 被逼的愤怒

暴力、恐怖影片我基本不看,因为不敢。这次在国际航班上,隔壁座位的大叔看这部片子,瞥见居然有个容貌清丽的黑人姑娘,所以鼓起勇气点开这部电影。一边看一边被吸引进去,导演不愧是暴力美学诠释者,屏幕上都是四溅的红色,要是没有彬彬有礼温情脉脉的克里斯托弗·瓦尔兹,我简直怕了!我好喜欢这样的配置,简单的故事,不简单的人性;直接的暴力,复杂的内心。小李的表演要讲几句的,是不是他接的都是差不多的角色,感觉和飞行家和了不起的表演风格雷同啊!这么多年,你长点心吧。

 3 ) 你只能成为自己

听闻Christoph Waltz再次得了奥斯卡,我宽慰不少:医生,你可以瞑目了。 影片里我最喜欢的一幕,是最后莱昂纳多想要再给医生一个下马威,坚持要他过去和自己握手的时候,两人之间的对峙。 这时的医生被女仆弹的《献给爱丽丝》搅得心烦意乱,黑奴被虐杀的一幕在眼前不断回放,良知告诉他,他本可以不死,只要自己愿意救他,而他当时选择见死不救,正是为了伪装自己的身份。如今身份败露,功败垂成,那么黑奴的牺牲便毫无价值。医生的恼怒,不在于钱,在于一条人命白白牺牲了。 莱昂纳多饰演的角色显然没想到这一层,他是个没有同情心的人,恻隐之心起到的移情作用在他这里不管用,他只以为医生是输不起。偏偏最后,医生还对他说了些希望永远不见之类的硬气话,于是他的骄傲被触犯,决定痛打落水狗,把对方的这最后一点锐气也挫掉。 他叫住正要离开的医生,说:在我们南方有个习俗,当一桩交易完成之时,双方要握下手,表示诚意。

医生说:我不是南方人。(转头又要走) 莱奥纳多大声说:但你在我的房子里,所以我坚持握手。 医生说:坚持?坚持什么?坚持和我握手吗?那么我恐怕就要坚持不和你握手。 莱昂纳多:你知道在我眼里你是什么吗? 医生继续一副无所谓的态度:是什么?我不知道。 莱昂纳多:我认为你是个输不起的人。 医生回击:我认为你是个胜之不武的人。 莱昂纳多:在奇卡索郡,如果双方不握手,买卖就不算完成,那些签了字的文件就狗屁都不是。如果你不和我握手…… 医生:如果我不和你握手,难道你就不要那一万两千块了?我不信。 莱昂纳多转向他的保镖:布奇先生,如果这个黑奴控德国佬不握我的手,而这个黑奴要离开,你就开枪毙了她。 保镖缓缓举起了枪,对着女黑奴。 医生这时五官都扭曲了,他说:你真的坚持要和我握手吗? 莱昂纳多已经看出了对方的屈服,得意洋洋的伸出一只手:我坚持。 医生无奈地摊开双手,说:如果你坚持的话。 然后他大踏步过去,抬起自己的手,袖口里弹出他的秘密小手枪,碰的一声把莱昂纳多打死了。 我喜欢这一段,和我喜欢《Heat盗火线》的理由是一样的,前者用一个片段、后者用一部电影的长度,都告诉我们:在以自己为尺度的人生里,你其实是没有选择的。 医生明知道,他开枪打死了莱昂纳多,自己势必要在满是对方武装的屋子里凶多吉少,但就如他开完枪后转身说的那句话一样:“对不起,但我就是控制不住。” 可以说这是洁癖,也可以说是底线,又或者是自尊。 每个人的自尊在不一样的地方,医生的自尊并不在“输”这件事上,他的底线在于不得不屈服于自己憎恶的人,这是他的自尊所不能忍受的。一个人的底线决定了他会做出什么样的事和不会做出什么样的事,通常这两点也就决定了一个人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这个时候,如果他不开枪,他就不是他。

在《Heat》里,导演用阿尔·帕西诺和罗伯特·德尼罗两大神级演帝展示(是展示,不是说明)的也是这个道理。帕西诺饰演的警察和德尼罗饰演的大盗,各有各的问题:帕西诺已经离过一次婚,有个精神极度焦虑的女儿,现任女友总怪他爱工作不爱自己;德尼罗生里来死里去,向往家庭的温馨却始终孤身一人,遇到喜欢的女孩也不能像个普通人那样去爱。在决战的当晚,帕西诺的女儿自杀未遂,女友在医院又惊慌又恐惧的照看,帕西诺也说,我会留下来,哪儿都不去,这时谁都知道,留下来毫无疑问重要于他的警察职责,倘若这时帕西诺选择不去追捕德尼罗,谁都会认为合情合理。但,这个合情合理“合”的并不是人物的内心,而是世俗道理,所以当女友对他说,你去吧,不要紧,这里有我的时候,帕西诺立马一路狂奔出医院——内心的选择,往往超越世俗对错。 而德尼罗,此时已经成功逃脱,载着自己心爱的女人开在一条畅通无阻的路上,也是在这里,德尼罗再一次展现了他微妙而精深的演技:他的手指反过来挡在唇边,眼神闪烁不定,脸上有掩饰不住的焦躁,看向坐在身旁的女伴时,会突然露出不好意思的笑,而郁闷的女伴却完全不知道他此刻的挣扎。只是,明眼的观众们看到德尼罗的表现已经知道:他会回去。他的内心有一种规则,一种自有的正义,驱使他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都要回去杀了那个出卖兄弟的叛徒,即使这样做会失去唾手可得的幸福和自己的一条命。面对女伴时不好意思的笑,是一种双重的羞愧,不仅是对女友的歉意,更是一种被人看透的恼怒,因为自己的举动正好印证了当初帕西诺坐在桌对面时对自己的预测:“所以如果有一天,如果有那个必要,你会毫不犹豫地抛下你爱的人,就这么融入人群中悄悄走掉吗?” 德尼罗很淡然地回答:“是的,我会。” 导演最犀利的地方,就是在这部片子里抛弃了传统警匪片的核心对立,即身份上的对立、光明与黑暗的对立。在公路上,当二人从各自的座驾上走下来,心平气和又饶有兴趣的进入路边的咖啡店一起喝咖啡时,这个对立便不存在了。这时两个人都想知道,能和自己并驾齐驱的对手是怎样一个人。两人像普通人一样坐下来,聊天,然后和平地离去。这个过程中,观众也知道了造成两个人对峙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偏执,都是一样的偏执。我对犯罪很在行,我做的很好,我就做了,也许经商也可以赚大钱,但我就是不会去做;我是一个好的侦探,我对抓捕罪犯很在行,那么我就做抓捕罪犯的工作,经商可以赚更多的钱,那又如何?我就是不会做。世上所有其他的事,都是这个道理,你可以成为任何人,做任何职业,但一旦认定了后,就很难改变了,不是没有条件,而是你不会做那样的选择。世上只有一条路,就是你正在走的路。 在最后关头,也是编剧的导演都给了两人选择——而且是更好更合理的选择:留下来陪伴亲人修补关系的裂痕,和带爱人远渡他乡幸福之国——是为了让观众明白,这并不是一个是警一个是匪的问题:单靠责任感并不能使一个警察在女儿自杀未遂还趟在医院的时候就去追捕罪犯,而德尼罗冒着生命危险回去清理门户也无关金钱。两人都没有选择那条更好的路,是因为他们无法忽视内心最强烈的欲望。最终,当德尼罗死在帕西诺枪下时,帕西诺压抑住自己那份难以言喻的心情,惺惺相惜地握住了德尼罗的手,直至他断气,其实是在唏嘘另一个自己的命运。 终于写下这一篇早就想写的评论,也是为了白纸黑字的告诉自己,屈服吧,遵从自己的内心并没有错,无论世俗告诉你什么,你只能成为你自己。

 4 ) 十大关键词参透《被解救的姜戈》

为了祭奠《被解救的姜戈》暂时无缘公映,把以前的文章发出来,我们其实很想支持正版,支持电影院,可惜没有机会,也怪不得一众影迷们私下尝鲜了。 这里总结出了《被解救的姜戈》的10大关键词,将这部电影里到外扒个精光,了解本片凭什么倍受影迷推崇,缘何获得第85届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一起进入西部暴力世界,体验“昆汀style!”

1、骑马的黑人——自由主题“弗里曼”

姜戈的姓氏弗里曼,Freeman直译自由人;妻子布鲁姆希达的名字,在牙医的故事中,是等待屠龙英雄杰克弗雷德解救的公主的名字。两位角色牵动着整部电影的主题,也就是自由。 南北战争之前美国南方的残酷奴隶生活自然成为被描述的重点,开场饱受鞭刑的黑奴,背部的伤疤特写历历在目;曼丁哥角斗(起源于西非民族集团的格斗)、恶狗撕咬血肉横飞的惨烈。卡尔文·坎迪为首的种植园主似乎并不关心棉花的产量,只是想方设法的折磨黑奴取乐,因为在当时的社会阶层中,人的价值是根据肤色区分,对黑白之间平等是没有概念的,黑人永远没有自由。本片从片名上看——《被解救的姜戈》,一个开场就被还以自由身的黑奴,自由的主题无疑显得非常超现实。 《被解救的姜戈》电影海报上那根铁链,与《断锁怒潮》异曲同工,后者正是一部以解救黑奴为题材的作品,而本片铁链后红色的背景更预示着电影中,打断的锁链通往自由之路铺满了血腥。在姜戈回忆与妻子逃出种植园的情节中,背景音乐是六座葛莱美奖提名的新灵魂乐派男歌手亚当·汉密尔顿的名曲《自由》,他灵魂式的嗓音,舒适的清新风格配上的却是惨烈的故事。 而最大的自由写照在于“牛仔姜戈”,片中多数出现姜戈骑马的镜头,象征着他是一名牛仔,而且是黑人牛仔,这是前所未见的。西部电影中牛仔代表着不羁的自由,出现在一个黑奴身上,不难理解片中所有白人那异样的目光。结尾之处杀往种植园时摘掉了马鞍,这个寓意非常明显。在牛仔的含义中,马鞍是其最重要的行头,可以没有马但不能没有马鞍,有马鞍代表着我是一名代表着西部精神的牛仔,用句现在的话来形容:这就像一个穷光蛋每逢出门就用肉皮擦嘴一样,就是为了充门面,即便我不是牛仔,我也有马鞍向别人显摆。 姜戈故意去掉了马鞍,为的是证明:老子没有马鞍,但老子有马!这个举动为的是要嘲讽那些光有马鞍没有马的伪牛仔,属于昆汀对历史的戏谑,从而更为洒脱。

2. 通心粉——意大利西部片

通心粉西部片,很多观众对这个名词属于雾里看花,虽很常见但具体内容有些语焉不详。通心粉西部片是意大利著名导演塞尔乔·莱昂内在上世纪60年代创造的一种新类型的西部片。通篇在欧洲拍摄,带有强烈的欧洲电影风格,表现的却是美国拓荒时期的故事,演员也经常用美国明星,比如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查尔斯·布朗森等人。 莱昂内并非是意式西部片最早的导演,却是将其定义为一个类型的先驱。意式西部片与美国片有着完全不同风格,比如莱昂内著名的《镖客三部曲》系列,伊斯特伍德这些角色都是亦正亦邪,遵从为钱卖命的守则,黑白界限模糊,带有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风格。这与以约翰·福特为代表的美式西部片中约翰•韦恩等人冷峻漠然、高大威猛的西部英雄完全不同。 意式西部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成本低廉,暴力色彩严重,当时的意大利Giallo电影(犯罪、惊悚、恐怖题材)风行,这种风潮也蔓延到西部片中,多数意式西部片充斥着廉价的成本,血腥镜头比比皆知。这些都是美式西部片所不齿的,很多影评人认为意式西部片玷污了西部电影神圣的沃土,因此用“通心粉”(Spaghetti,意大利面,通心粉Macaroni的说法来自于日本)来讽刺这些片。直到70年代,通心粉西部片运动逐渐颓势,1973年莱昂内监制、亨利·方达主演的《无名小子》成为通心粉西部片的告别演出,1975年彻底消亡。但在后世最著名的粉丝主导下,于21世纪再次出现。 众所周知,当年昆汀还是音像店打工族成员之一,且甚是喜好这种B级风格严重的电影,通心粉西部片更是其最爱,在“卖碟”之余观摩甚多,对其后世风格影响严重。比如昆汀非常喜欢的一部西部片《伟大的寂静》中,通篇雪景中的血腥就让当时的碟店小子非常震惊,在其后世多数作品雪景血腥这种“白里透红”的镜头很常见,如《杀死比尔》和本作。 《被解救的姜戈》是一部典型的通心粉西部片,这与如《大地惊雷》这些美式西部电影风格南辕北辙,应该说“不同个导演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西部”,昆汀的西部片中,镜头突然拉进的面部特写,断断续续的背景音乐,在主角漫步的脚下,是一片充满着暴力与嗜虐成性的西部大地,正是通心粉西部片的特征。

3、姜戈——用黑人题材致敬

昆汀早在十年前就完成了《被解救的姜戈》的基本构思——黑奴变成赏金猎人。“姜戈”在欧洲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几乎通心粉西部片中都有一个姜戈,属于标配,只要看到这个名字出现,就意味着该片是一部“通心粉”。电影片名就取材于1966年的西部片《姜戈》,但并不是简单的致敬或者翻拍,因为后者主角是一名白人,本片与《姜戈》除了都是暴力色彩浓重的通心粉西部片外,没有半点共同之处(《姜戈》的男主角弗兰科·尼罗还在片中轧了一个角色,曼丁哥格斗失败的奴隶主,并且对Django中的“D”不发音清楚明白,致敬味道)。 “姜戈”是一个典型的吉卜赛人名字,出现在一个非裔黑奴身上是不可能的事情,这就属于昆汀用自己的方式,致敬中又带着颠覆。 昆汀选择黑人题材拍摄通心粉电影是有原因的,《姜戈》的导演塞吉奥·考布西就是昆汀非常喜欢的导演(那部《伟大的寂静》正是出自其手),在他的电影中不但暴力色彩最为张扬,而且种族主义严重,比如在《姜戈》中红围巾团伙屠杀墨西哥人,《印第安人乔》中赏金猎人剥下印第安人的头皮作为标记(《无耻混蛋》中的致敬)。 因此在《被解救的姜戈》中,昆汀把考布西的“中心思想”全部糅合在本片中,与他暴力风格最相似的就是南北战争前的美国南方,选择一名黑人当赏金猎手可以将考布西式种族主义推向极端。 黑人牛仔、甚至是南部第一快枪手,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本片是在当代美国普世价值基础上描述历史,更加突出了主题。

4. 血腥优美——暴力美学的立场

从《杀死比尔》到《无耻混蛋》,昆汀对暴力美学的热爱贯穿于他创作的始终,沉迷于对于暴力细节的刻画,《被解救的姜戈》作为一部以暴力为己任的通心粉西部片,在暴力场面上更加不含糊。但昆汀对暴力的一味宣泄有理可循,暴力解决问题是很片面的,但在电影里,这种方式却被表现的非常正确。 在《无耻混蛋》中背景二战,将纳粹定义为十足的恶棍,所有的暴力施加,希特勒被打为肉泥这就变得跟众望所归一样。在《被解救的姜戈》中,故事发生在南北战争前两年,当时的密西西比州正是南部种植园经济最为发达的地方。园主的黑奴制这对于的从小读着南北战争历史的美国本土民众来说,种植园经济代表黑暗的过去。尽管片中种族主义问题非常敏感,但本片实则是“在一个邪恶的地方发生的正义故事”,属于旗帜鲜明的拥护以奥巴马为首的白宫领导班子的作品。 因此在这个前提下,昆汀所谓的暴力就名正言顺了。很多电影都采用欲扬先抑的这种方式,为的是让结尾绝地反击更能调度观众情绪。而本片“抑”的部分通篇存在,大段时间表现奴隶主如何虐待黑奴,到了该“扬”的地方,稍微缓和观众的心态,然后加重“抑”的部分。这些情绪堆积到了结尾,就像一个即将爆发的火山,到了“忍无可忍,无需再忍”的程度,非暴力不合作,才让最后“为了达达尼昂”的屠杀,炸掉庄园是那样的畅快,棉花上的鲜血、引燃的炸弹引线,也能如此优美。 本片在自由平等正义的前提下,把握住观众的情绪,用正能量的方式宣泄暴力,也就是暴力之后要加上“美学”的真正含义。

5、头盖骨——人种与奴性

片中卡尔文·坎迪关于黑人头盖骨三处凹痕代表奴性的那段理论实属谬论,因为根据人种的不同,黑种人颅骨区域受太阳直射的影响而显得宽大,他对比的牛顿和伽利略都是白人,所以没有这种现象。 这段情节指桑骂槐,奴性并非天生,而是自作所为,讽刺的指代了塞缪尔·杰克逊饰演的黑人管家史蒂芬。坎迪口中声称上一代黑人管家至少有机会杀掉自己的父亲逃走,但却没有这样做,而史蒂芬也是如此。 这个黑人代理着庄园,刚出场时甚至与自己的主人开了一系列玩笑,他几乎与白人平起平坐,还看出了姜戈的端倪,在他心中甚至将自己也当成了白人。但在饭餐那场戏中,如摇尾狗般的阿谀奉承,随声附和却显出了骨子里面的奴性。同一所庄园中,史蒂芬的奴性与布鲁姆希达的反抗对比强烈,头骨三处凹痕只是人种的特征,而奴性则是一类人的特征。 骑马的姜戈象征着自由,而史蒂芬永远也无法骑马,因为他腿脚有问题,是个跛子,但更讽刺的是,史蒂芬的腿瘸是装出来了,老爷子腿脚灵便着呢。这说明他可以骑马,但自己故意放弃了这个机会,放弃了自由权,这就是奴性。

6、大怪牙——摇晃的黑色幽默

电影中,牙医舒尔茨马车上的大怪牙非常抢镜,还有很多特写,用时髦话来说,很萌。这是昆汀电影的标志——黑色幽默。 昆汀电影中的黑色幽默很有特点,唠唠叨叨没完。比如《落水狗》粉先生因为小费的话题讨论了半天;《低俗小说》里萨缪尔·杰克逊杀人之前唠叨个没完,《无耻混蛋》里瓦尔兹神经质般的东扯西扯。这就是昆汀的特点,将一段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情节或者设定,在特殊的环境下重新演绎,让观众感受到其中的荒谬,产生喜剧效果。 《被解救的姜戈》中黑色幽默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讽刺3K党(这个组织在电影发生的年代还没有出现),用床单蒙面双眼掏洞,乔纳·希尔抱怨视线受阻,然后众人对面具质量和必要性展现激烈的讨论,如果观众专注这段情节,无疑被带入了昆汀的世界中,似乎忘记了原本紧张的气氛,却突然回到主题,顿时牵扯住观众的吸引力。 同时莱昂纳多的角色也很有意思,卡尔文·坎迪是个标准的法国名字,他也非常喜欢他人用法语“先生”来称呼他,但自己却不懂法语,讽刺了南方种植园主的故作姿态,装模作样。 而且昆汀也喜欢幽默自己,就像《恐怖星球》中那个下体腐烂的猥亵大兵,本片中昆汀客串的角色,死的“轰轰烈烈”。

7、乱炖——莫里康内+饶舌乐

著名作曲家的埃尼奥·莫里康内吐槽曾经多次合作的昆汀用音乐没有整体一致性,关上了再次合作的大门。《被解救的姜戈》就没有合作,里面的音乐都是莫里康内以前写的曲子,另外还有一些古老的西部民谣、时髦的黑人RAP,五花八门,倒也符合昆汀的特征。 音乐的杂糅,体现的是昆汀 “乱炖”的特点。其他导演拍片之前都实现琢磨好一个类型的电影,只有昆汀是在创造类型。本片虽说属于通心粉西部片,但绝对不是简单的复制,比如黑人主角,自由主题,甚至还有德国元素,这都是以往没有的。昆汀的价值在于,将以前的类型拿来所用,并在其中加入了乱七八糟的东西,除了自己的东西没有什么都有,还都是“分段式”的,但这些组合在一起,就是自己的产物,自己的味道。 回到音乐,首先莫里康内的西部片音乐非常有特点,马蹄般的节奏、口哨的旋律和将人声当作乐器的使用方法,简洁动人的旋律为通心粉西部片的音乐树立了典范,本片不可或缺的。除此之外,詹姆斯·布朗、杰瑞·戈登斯密斯,逃跑时的灵歌,庄园火并中的饶舌,策马奔腾时的民谣,毫无章法,但都有一个作用,为烘托电影的气氛而使用。因为昆汀的电影类型杂糅,为了服务这一段的主题,音乐风格当然也要多变。 其中姜戈雪地练枪的情节,背景音乐来自李·范·克里夫主演的西部片《愤怒的末日》,后来被吴思远导演的《鹰爪铁布衫》使用,辨识度极高。

8、贝多芬——德国人的爆发

西部片中出现一个德国人,是一个非常另类的特色,让《被解救的姜戈》中存在大量的德国风格,比如反复出现的德语“再见”、会讲德语的黑奴,也就是牙医舒尔茨象征的符号,严肃认真,理想主义。 美国南方种植园是欧洲农庄的翻版,后者的农奴制度从欧洲10世纪中期持续到19世纪中叶被废除。电影的时间中,德国还没有成立,那是还是普鲁士,普鲁士王国早在1807年就废除了农奴制,是欧洲最早废除农奴制的国家之一。在影片中,舒尔茨来自一个早已废除奴隶制度的虚构“德国”,当时欧洲人的普遍心态都认为农奴是落后的表现,而此时美国黑奴制正值火爆,因此欧洲人自然对美国人瞧不上,舒尔茨选择在美国本土当赏金杀手,杀你们的人还赚你们的钱,也是这个缘由。 文明人与野蛮民族,前者充满了强势,因此片中舒尔茨处处给美国人下马威,就连从庄园买一个黑奴,都要想个花招来坑蒙拐骗,不屑于给你钱。没想到却被眼中的落后民族将了一军,还被后者以胜利者的姿态强求握手,这是舒尔茨爆发的主观原因。 但此举的客观原因在于德国人的办事方式,德国人向来以严谨、理性化著称,当解救失败后,一边却响起了贝多芬的《致爱丽丝》,色调明朗、情绪欢乐,同时他脑海中不断闪现与大仲马小说《三个火枪手》中同名的“达达尼昂”的死状。贝多芬与大仲马的作品都是平等、自由的象征,严谨的德国人是决不允许这种场合下自由的作品被如此玷污,多种因素集合下,所有才有“我实在忍不住”的举动。 而舒尔茨一心一意帮助姜戈解救妻子的情节,其动机为两点:首先他讨厌这种奴隶制度,这与废除农奴制的欧洲人看不起美国人一个道理。其次依然很德国化,非常讲究原则。布鲁姆希达名字与“等待被解救的公主”的名字同名,让姜戈帮助自己赚取赏金的一句承诺,都是他的动机。 舒尔茨,这名崇尚血统纯正的日耳曼人,在南北战争前与一个黑奴合伙对白人暴力相向,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也就引出了下面的观点。

9、戏谑——瓦解的历史观

著名黑人导演斯派克·李就针对《被解救的姜戈》炮轰昆汀,认为他不尊重祖先,对待黑奴历史的态度太过儿戏,黑奴的暴力行为反倒比剥削黑奴的农场主还要多还要猛。诚然,黑奴的历史并不属于通心粉西部片,但昆汀对此态度却乐此不疲。 戏谑沉重的历史,本该被人不齿,但本片的关键点在于,首先立场正确,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向吻合,就像民国时期周大荒的《反三国志演义》中让刘备统一全国一样。其次,黑奴用复仇的方式杀掉奴隶主,刽子手和受害者的身份被人为置换,纯粹的宣泄。用通心粉西部片这种方式重写美国历史,揭美国人的伤疤。从真实的历史到虚构的往事,用反转的方式描写南方种植园经济与北方资本主义的矛盾,里面包含了传说中的正能量,观众可以接受,这就是昆汀崭新的历史观。 其实片中有悖历史的地方还很多,3K党的出现提前了八年,德国在电影发生的年代还没有成立。这些设定同样也是符合昆汀“乱炖”风,都是为电影主题和情节服务,其意图在于,作为一部讲述历史的电影,让观众走出历史,而彻底进入电影。 昆汀的下一部作品《杀手乌鸦》,讲述的是二战期间黑人士兵受白人虐待而奋起屠杀的故事,将与《无耻混蛋》、《被解救的姜戈》共同组成改写历史三部曲,一边瓦解规则一边创造规则,恐怕只有昆汀能做到。

10、《被解救的姜戈》与抗日神剧

也许有人要问了,《姜戈》与时下饱受争议的抗日神剧比起来,同样是戏谑历史,为什么前者大获好评,后者却饱受争议。 就像斯派克·李说的那样,以一种儿戏的方式对待历史,但昆汀的电影,包括《无耻混蛋》,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大环境下的颠覆,夸张而不扯淡。 首先,《被解救的姜戈》发生在南北战争前夕,一个黑人杀白人的故事,主题是自由,如果非要联系,可以看成是用当代的价值观取舍当时的时代背景,但细细琢磨,姜戈的行为对时局没有任何影响,没有与当时的大环境联系起来。《无耻混蛋》最后希特勒虽然被杂牌军打烂,但电影的故事发生在二战末期,希特勒最后也是死了,该片也没有左右时局的意思,只是一种颠覆的宣泄。 其次,姜戈杀死白人对黑奴在自定的框架下有着一个架空的历史环境,片中很多元素都是对历史的原创, 都具有B级片的风格,在架空环境下演绎一个暴力的故事,寻求的是一种娱乐的宣泄。 最后,双方人物个性鲜明,针锋相对,瓦尔兹老爷子饰演的纳粹军官,莱昂纳多饰演的奴隶主,都非常强硬,代表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都给主角们造成很大的障碍,正反双方的对手戏火星四射,看的爽快。 相反我们的抗日神剧,不仅没有架空历史,追求大众化,甚至还有打算左右时局的意图。正派高大全,反派獐头鼠目,脸谱化严重,打日本鬼子跟玩一样,而且粗制滥造,甚至违反物理原则。调侃历史不是不行,而是要么设定一个虚拟的背景,要么用如今的价值观来取舍。否则这样的神剧如何与昆汀的戏谑相提并论?

 5 ) If you insist

第一次写影评,献给今年看过的最有意义的电影。
姜戈认为牙医不是一个好人,因为牙医让他在孩子面前杀死父亲,虽然杀死的是一个该死的恶棍。在那个尔虞我诈的社会,从事赏金猎人这个高风险职业,就不可能当个单纯的好人。
从影片的前大半部分来看,这个来自德国的牙医聪明,狡猾,大胆,面对一次又一次凶险的局面,总能能从容淡定的化险为夷,直到他与莱昂纳多的对决。
老莱是一个奸诈狡猾、心狠手辣的奴隶主商人,从小生活在奴隶主家族,他早就变得残忍麻木,他适应这个环境的游戏规则,并且玩得很好,因为他也有自己的原则。
这次对决,老莱取得胜利。过程相当精彩,而老莱那炉火纯青的演技,更是把奴隶主商人的奸诈狠辣刻画得入木三分。
到此,双方都是按照规则来玩的,钱包里虽然有很多钱,老莱也只是拿了应得的12K,他更享受的是这场胜利。 作为输家的牙医,也很坦然的接受了失败。
接下来就到了这部电影的高潮,也是整部电影最耐人深思的环节了。老莱作为一个胜利者而沾沾自喜,并大方的请牙医吃蛋糕、还让乐手演奏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的致爱丽丝,尽显赢家的气度和对对手的尊重。 听到这曲子,牙医陷入了沉思,脑海里浮现出那个叫达达里奥的角斗士被恶犬撕裂的画面。贝多芬和大仲马都是崇尚自由平等的先锋,致爱丽丝怎么能作为这桩肮脏交易的片尾曲?! 而达达里奥作为角斗士的名字,简直就是对大仲马的侮辱。
一股悲愤之情在牙医心理油然而生,同时这种厌恶感也让他决定与老莱划清界限——对不起,我跟你不是同一类人。 于是他阻止了乐手继续演奏,愤怒的走进书房。 老莱觉得牙医因为输了这场对决而恼羞成怒,走进书房想安慰一下牙医,这样,他更能享受胜利带来的成就感。可是他错了,在自己眼里,牙医只是一个输不起的输家,而在牙医眼里,他却是一个卑鄙的赢家。
老莱怒了,大家都按照游戏规则去玩这场游戏,作为赢家,老子已经很尊重你了,凭什么你却不能给我尊重?于是他坚持要牙医握手完成这场交易。
当牙医伸出手走向台阶的时候,我一度认为他要屈服了,他知道开这一枪的后果。可是对于这个原则问题,他还是没能忍住。
假如是我,我会开这一枪吗?不知道,多半是不会吧。敬佩他!随后泛起一阵淡淡的感伤,为自己那渐渐逝去的血性。
后面的剧情就很俗套了,但是还是无法阻止我给这部电影五分

 6 ) 我不知道什么昆丁不昆丁 我只知道这是个好电影

什么事被提高到了人性的角度 就已经变得赋有神性

舒尔茨是个好人 当出于自我利益考虑而解救姜戈的时候 跳脱阶级的界限 顺带着提点目瞪口呆尚未回神已经被铁链和皮鞭禁锢的忘记了反抗的奴隶一把 自由是个唾手可得的东西 这就为后期援助姜戈解救埋下伏笔 他鄙视奴隶制 为奴隶主毫无人性的生杀予夺不齿痛觉 在奴隶制横行的大背景下 无差别的对待黑奴和白奴 整部电影所有被时代压榨光的人性几乎都凝结在这一个人的身上 所以他看到被狗分食的黑人而乱了阵脚 所以当他即使听到美丽侍者弹奏着他口里念念不忘的来自家乡的月光曲 居然暴躁枉顾绅士形象 粗鲁的打断 当卡尔文步步紧逼他要求与之握手的时候 舒尔茨仍旧表现出唾弃的态度 射杀不被悬赏的白人 自然意味着愿意接受惩罚 所以放弃反抗 等着布奇的射杀

被解救出来的姜戈第一次被另一个阶级的人 或者说统治者当做人而非奴隶对待 本就聪明的他开始逐渐恢复自我意识 从前期为自己挑出一身得体而绅士风度翩翩的衣装 骑在马上坦然接受别人审视开始 到后期舒尔茨死后 姜戈利用舒尔茨让他留下的第一张悬赏单为自己脱困纵马去救爱人时达到高峰 姜戈的自我意识完全觉醒 而此时受到震撼尚在笼中的黑奴A已然受到姜戈的意识影响盈眶 神枪手姜戈熟练的操枪动作 暴击白人而爆出的血雾、两次引爆而宣扬起的尘土木屑 都在宣泄着一个黑人对当下制度的控诉 姜戈只是个复仇者 冷静而自控 可以扮演好唾弃黑奴ABCDE 但是在看见自己爱人的时候突然瓦解 眼神中不自觉的流露的情感 让老奸巨猾的史蒂文看出端倪

我不知道当一个黑人口口声声的叫着别人黑奴的时候是不是真的忘了自己的种族 还是以为这样就可以凌然而上成为又一个统治者 其实却是沦为权利的走狗 出卖尊严和能出卖的一切 摇尾乞怜 践行着奴性更为深刻的表现 哪个国家哪个种族似乎都不乏这种人 ×奸并不是某个民族的特产 只是一些人拜服在权利之下 摇尾乞怜着生命或富贵 在大势下苟延残喘

卡尔文 这个时代统治阶级的缩影 对待奴隶只为自有财产 法律道德平等所有善意都避让 这个商人在知道自己被骗后 一气之下并没有直接暴力解决舒尔茨 而是用商人的办法 暴力的手段要挟其买下希尔达 这是个奸商 在奴隶制的背景之下却不能称作坏人 只是像被暴力夺走自由的黑奴一样 成为时代下的白奴

这是个好故事 除了舒尔茨死的情理之中的狗血了点 结局就是坏蛋死光 主角&女主幸福的活了下去
但是两个黑人又怎么能骑着马大摇大摆的对抗整个制度呢

整个电影都在不断的砰砰砰中探讨着时代下的种种人性 是救赎还是逐流 昆汀你怎么看

p.s 那谁的那啥有点大~~有点大啊有点大~~~~~

 短评

故事核心其实老土得很,就是男的历尽千辛万苦去救他心爱的人。但是故事人物设定实在太棒,花165分钟在这部电影上是绝对不会后悔。

5分钟前
  • Kreuzberg
  • 力荐

一开始就把我瓦叔写那么牛逼直到小李非要握手前,我都以为会玩个大圈套HE。结果瓦叔没了后一秒变无脑主旋律,如果注定正义脸机枪扫射,请问前面隐忍装坏是图个啥?瓦叔演笑面虎炉火纯青,小李的癫狂算到位,塞缪尔贱到无法直视,真心觉得不如无耻混蛋,配乐算是昆汀最差一次。但还算是好看,三星半。

6分钟前
  • 伍德与夏洛蒂
  • 推荐

前抑后扬,情绪逐级酝酿,最后半小时则以很昆汀的方式回馈观众。老式西部片通常都是杀人不见血,一声枪响一股烟,人就躺下了,昆汀这已经不是血浆了,是血雨,爆开的鲜血之雨。而鲜血染白花也成为昆汀拿手的暴力审美。慢镜、暴血加耍帅,味道都很对。姜戈拼自己名字的时候,旁边是老版的姜戈。4星半

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零,有一种类型片,叫昆丁;一,昆丁只拍这种片,但只有昆丁拍这种片;二,此片没那么完美,但已比无耻混蛋用心很多;三,昆丁可能永远再达不到低俗小说的高度,但本作足以革新西部片;四,南方口音蛋疼,有些笑点没听懂,以后我得看中文字幕版;五,原谅我用那么多分号,cuz Ima goddamn programmer.

10分钟前
  • 了了
  • 力荐

看到昆丁被炸飞那个镜头,不由地笑了

13分钟前
  • 王敖
  • 推荐

本片很好的说明了什么叫做“躺枪”

18分钟前
  • cao
  • 推荐

才疏学浅,没看出大好,又怕别人说我蠢,假惺惺给四星。

22分钟前
  • 肉腾腾
  • 推荐

就看完“我操两个小时四十五分这么快就过去了?”

27分钟前
  • 王坏
  • 力荐

或许不是年度最佳电影,但极可能是最令影迷们过瘾的电影。不再在结构上费心编排的昆汀这次采用了更为传统的单线程叙事,他向通心粉西部片、香港武侠片甚至自己的《无耻混蛋》致敬。混搭音乐、暴力、语言(特别是外语)再一次成为手下重要的道具。塞缪尔·L·杰克逊奉献了他《低俗小说》以来的最佳表演

29分钟前
  • tintin76
  • 力荐

感觉比《无耻混蛋》都要好看啊!

32分钟前
  • zephyrus
  • 力荐

昆丁稍微一用心,就足以窃笑着俯瞰众生。我觉得他最牛逼的一点是可以让所有大牌演员在他的电影里集体迷失自我,并被注入昆式狡黠腔调。当然,这种腔调不仅仅是表现在角色身上,配乐、运镜和台词通通昆丁范儿,乖、贱、粗暴、不可复制。Who's the nigger? D-j-a-n-g-o,D不发音。

35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最出彩的是两个人,德裔“牙医”舒尔茨,和庄园里的黑奴管家斯蒂芬,他们都背叛了自己的种族或者说肤色,二者的反差值得玩味。衡量一个人善恶的时候,就看他可以主宰别人命运时的选择吧,别的,都是矫饰。

37分钟前
  • 李小丢
  • 推荐

一部很high的意大利通心粉西部片,就是那种影迷们期待的痞子昆电影,竟然片中人人都觉得奴隶制很正常!诡辩的话唠神逻辑,绝不吝啬的番茄汁,类型杂糅的舒心配乐, 克里斯托弗·沃兹和塞缪尔·杰克逊神棍级的表演,最后故事又在失控中走向疯狂了,唯一的小遗憾就是影片剪辑的节奏始终慢半拍。★★★★

3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舒尔茨大夫不远万里,来到米国。一个德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强哥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基友主义的精神,每一个好基友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43分钟前
  • 芹泽虾饺菌
  • 推荐

那么简单一故事拍快仨小时。

44分钟前
  • 顾得儿白
  • 还行

握个手就能言欢,不握手只好灭门。

49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热血沸腾!三年的等待值了!那个低俗、性感的无耻混蛋又来了!

50分钟前
  • 麻木粮姜
  • 力荐

waltz魅力十足 却死的那么酱油。。。

54分钟前
  • sevenseas
  • 力荐

砰砰搅基砰砰砰搅基搅基砰砰砰砰砰搅基碰到另外一对搅基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轰隆 【咦这是什么功能?

55分钟前
  • Kardinal Waltz
  • 还行

这片的牛逼跟导演无关

57分钟前
  • sasasasa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