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为我投票

HD

主演:内详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07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请为我投票 剧照 NO.1请为我投票 剧照 NO.2请为我投票 剧照 NO.3请为我投票 剧照 NO.4请为我投票 剧照 NO.5请为我投票 剧照 NO.6请为我投票 剧照 NO.13请为我投票 剧照 NO.14请为我投票 剧照 NO.15请为我投票 剧照 NO.16请为我投票 剧照 NO.17请为我投票 剧照 NO.18请为我投票 剧照 NO.19请为我投票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请为我投票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湖北武汉常青第一小学,三年一班的班主任为了让学生们理解民主的含义,于是在班中组织了一次班长的民主选举活动。候选者总共有三人:成成,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颇有心计的他在这次选举中不遗余力,志在必得;罗雷,作为这个班的前任班长,他有着根深蒂固的威信和指挥力;许晓菲,三个候选人中唯一的女孩,乖乖女甚至爱哭鼻子,似乎是最没有竞争力的候选人。三个孩子围绕班长的职位展开竞争,在这一过程中同学和家长也不可避免地卷了进来……  本片荣获2008年亚什兰独立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2008年芝加哥国际儿童电影节成人评委会金奖以及儿童评委会第二名。打击惊魂欲望舞场火线干探之毁灭乐坛毒舌嗡嗡鸡 第十季奇兵1990高粱红了美国队长1延南洞全球公寓可爱的你粤语版亡命之途天国与地狱1963飓风奇劫 (国语版)鏖战勒拿河破发点:大满贯之路第二季魔界转生1981野王VOICE110紧急指令室双头犬圣诞奇缘2021见习排爆手隐患~掌控黑钱的男人~动物农场嗜血蟑螂上班族妈妈 第六季第57届格莱美奖颁奖典礼唐赛儿完美陌生人(西班牙版)超级老爸爱在日落黄昏时树上有个好地方2:美术老师的放羊班监控室糖果2006拜托了!别宠我 第五季花千骨电影版夏天的秘密1982灰飞烟灭 第一季烽火侨女梦幻岛 第二季春蕾绽放乘风破浪的姐姐 第二季媳妇的全盛时代

 长篇影评

 1 ) 傻逼太多 我忍不住了

有些人真你妈装逼啊 拜托评价一部电影先查些资料不要凭臆想
  
  今天导演跟我们互动了 这部片子不是摆拍 是真正的纪录片 他在拍摄影片之前花2个月的时间和拍摄的家庭进行沟通和熟络 一般人面对镜头2周就能做到视而不见 更何况是2个月呢 所以可以说大部分的角色在镜头前保持的是最自然的状态
  导演自己也说了纪录片最重要的是真实 其实这个观点我倒不是完全赞同 但有一点 如果是摆拍 导演自己肯定会承认 因为纪录片里存在虚拟内容根本就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许多导演都乐于去讨论纪录片的虚拟性 再者说 如果是摆拍这么多群众演员怎么调度 人演员可是小屁孩 小屁孩就是天王老子 会跟你这么合作?
  你说导演偷拍只能说明您真是缺挺!你丫拿过摄像机没啊 你看过几部电影啊 你真以为导演个个都这么牛逼 偷拍都能偷拍出个完整的故事 还能跑人家里去偷拍 另外 陈伟军说了 片子拍好前他和3个家庭的家长签了版权协议 也就是说家长们必须为这个片子的版权做出一定的让步和牺牲 镜头素材的使用权在导演 家长是无法干涉的
  
  最后 我实话说吧 我是武汉人 我在武汉上的小学 这部片子讲述的根本就不是一个虚假的故事而是我或者其他武汉朋友们的亲身经历过的事 到现在我还记得小学有个姑娘老背后说我坏话 还跟坐她周围的人说下次中队长选举选她不要选我 不过丫真可怜 直到小学毕业我都是班上的中队长
  
  关于这部片子的政治性我们什么可说的 我对民主的认识很肤浅的 不及您那么深刻 但有一点我可以确定 导演肯定自己也预料不到拍片过程中小孩嘴里会爆出统治者 领导者这样的话语 甚至所谓的行贿手段 这对他来说肯定是个惊喜 因为这些意外的惊喜能让您这样的装逼者有所思考有所反省有逼可装嘛 :)

 2 ) 从《请投我一票》看纪录片的道德问题

首先要说,我认为《请投我一票》是一部优秀的纪录片。拍摄技法纯熟,结构紧凑,情节曲折精彩,而且我相信,导演做到了最少程度的刻意摆拍。从思想内涵上看,也是足够深刻,那么多国际大奖,乃至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可不仅仅是因为西方人对中国政体的偏见而已。

但是这一切,确确实实又是导演一手安排出来的。稍有政治头脑的人都会明白,在中国这样一个缺乏民主传统的国度里,要完全照搬美国的民主模式搞一次选举实验,必然会演变成一场闹剧。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厚黑学传统和官场文化,决定了在如此规定情境下,这些尔虞我诈,这些人性黑暗面的爆发事出必然。

没有谁的内心本是恶的,没有谁想把自己内心丑恶的一面刻意展现出来。老师和家长们都天真地认为,这是一场素质教育的实验,是对孩子的一次有关“民主”的教育,是一个激励他们自强的契机。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所理解的民主,是我党几十年来不遗余力灌输出来的“人民民主专政”。这场实际上由老师和家长指导成就的“民主选举”,遵循的还是具有中国国情的“潜规则”。对孩子来说,当班长的目的倒是很单纯很明确:我要别人干吗就得干吗。面对这种天真的对权力的渴求,让人反而感到亲切可爱。

导演所做的,就是挖好这么一个坑,让他们跳进去,而后的一切就不再需要刻意安排了,精彩的闹剧自然而然地上演:拉帮结派、欺骗攻击、施压贿选……大棒加胡萝卜,无所不用其极。我们在哈哈大笑之余,不禁脊背一凉——原来这就是丑陋的中国人。

不能不说导演是高明的。在尽量保证纪录片真实性的前提下,充分地挖掘了人性的贪婪,抨击了中国的政治,乃至畸形的教育。但我却对此感到恶心——在我看来,导演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人道。

记得司徒老师说过,你夸赞的好不会因你的夸赞而变得更好,你批判的坏也不会因为你的批判而转变。一部纪录片,能够展示问题,引起人们的思考足矣。展现出的人性本质,才具有传世的价值。导演确实挖掘出了人性的丑恶,但却是用的不人道的方式——对于恶,不是加以疏导,而是创造环境将其激发出来。从纯技术的角度,这部纪录片是成功的,但是它却对其中的当事人,特别是几个无辜的孩子造成了永久的伤害。也许这段童年的阴影,会毁掉他们今后一生的幸福。导演在法律法规上没有任何失误,但却沦丧了道德。

相信对于大多数纪录片工作来说,选择这项艰辛的事业,最大的收获在于生活印证了自己的理念。我们都希望世界变得更好,我们的所作所为不一定能够改变世界,但只要心中有希望,生活就是美好的。面对世间的丑恶,我们能做的,就是坚守自己内心的信念。我想对于一个纪录片导演,最开心的时刻应该不是作品获了什么样的大奖,有了多么大的收益,而是自己的拍摄对象真诚地为此说谢谢的时候。

让我们谨记“人道”。

 3 ) 真实煮饭仔游戏

有时候很郁闷,中国地下电影,或者说独立电影,我对之的观影经验竟然全部来自西人电台。去查相关资料,也只好先从西文开始查起,好比讲,今天这个纪录片,导演weijun chen,就着实查了半天。但是也庆幸,幸好有看到。
原来他就是拍《好死不如赖活着》的导演。那片子里的艾滋村民青光光的脸,到现在一提起片名就条件反射地跳出来。
厉害啊,陈为军!
了不起,值得致敬。
阿特台还附了一个XINGHUANG GAO在德国的小伙子的前言介绍。其实不用他介绍,大家也都明白陈导的微言大义。
片子拍的节奏紧凑,数管其下。撇开意义不谈,纯技术上的安排设计等等都行云流水,剪辑密致,大刀阔斧,决无拖泥带水,镜头非常淳朴,但真实有力。竟然还不乏平淡中的幽默闪光,太有灵气了,这种叙事功力绝对只在贾章柯之上。
当然,假如是拍出《好死不如赖活着》的人,也真不足为奇了。
经过大苦难的人,有大勇气,必有笑对人生的黑色幽默。
在德国的GAO倒真诚,直接说出心中感言,设若竖子小儿尚知民主,中国下一代,下下一代也许真的民主有望。
虽然在片子中,这整个的是个流程性的笑话。
三年级的八岁小孩子在老师的策划,家长的言传身教下如提线木偶般一本正经地竞选班长,乃至贿选,互相攻击,披露缺点,幕后直白的暗算,或干脆恼羞成怒地辱骂,这一切,中国式成人思维跟性格折射在天真的小孩身上,是多么地荒诞,多么地搞笑。好像是另一种真实煮饭仔游戏。
然而即使是这搞笑,却也是民主的组成部分。
这荒唐的蹒跚起步,却是在成人世界里全盘的禁止,名义上的大块文章。
以小见大,片子的确拍的好,让我们这些废柴们莞尔,但那其实是苦笑来着。
说实在话,我真觉得,学校跟老师,扭曲的家长们,真是在毁人不倦上无所不用其极啊。可是大家都太扭曲了,所以即使看到儿戏一样的玩笑一样的哪怕仅有一点形式主义的“民主”,也都好像曹兵听到前方有梅一样,竟然心底深处还闪出一些或许,可能的微光来。
这算幸还是更深一层的不幸呢?


youtube的片断: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70Tqkm1lkQ

 4 ) 方向性失误

作为一部纪录片,挺好,我以为。
但我很想知道,是不是像有些评论所说,这果真是一部摆拍的纪录片。
究竟是“为拍而选举”还是“为选举而记录”。
若是拍摄目的在先,那么整个选举的过程能否体现全部的真实性呢?
若是没有拍摄部分的参与,这件事是否仍呈这番激烈呢?

希望知情人告诉我。

再说到片子涉及的内容,小学生民主选举班长。
我们姑且以肯定整个事件的真实性为前提。

我觉得,这个选举在理念上发生了方向性的失误。
它既来自孩子天性中的某些素质,又毫无疑问地应该归咎于家长和老师。
首先,选举是为了什么?为了让全班同学体验一回“民主”?为让参选者获得一次竞选经验、经历?为符合“新学期 新要求”的口号?
老师并没有做足准备工作。简单的一句解释“每个同学都有发表意见的权利,我们自己选择自己的班长”,我真不知道孩子们会怎样理解。
我们为什么要有发表意见的权利?为什么自己选自己的班长听起来是件不错的事儿?
候选人对此又是怎么看的呢?
事实上,三个候选同学,以小胖子成成为首,开始了以互相拆台,恶意攻击为手段的竞争。

我记得在片子的某处,有个普通同学的声音说“就看明天谁把谁打败了”(类似的话)。看来,选民们也在三个候选者越演越烈的争斗中,形成了“打败和压倒”就是胜利标准的概念。

三个“班长”最后演讲时,说的基本是些空话漂亮话,是家长前一天晚上教的话,“我要做班级的管理者,而不是统治者”……我不相信成成真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当然,他的确知道“打人”可以变成“统治者”的标志和把柄。有意思的是,成成很爱在台下骚乱的时候,非常严厉地爆发出一句“别说了!!”之类。在我看来,这样的威慑,也很有统治性。

罗雷最后取得了胜利。我倒是有些快感——小姑娘的弱势让人印象不深,成成的霸势又叫人不禁反感。
但是,罗雷的获胜是不是和他爸爸的两次聪明的慷慨有关系呢?是不是有很大关系呢?我真想知道“选民”的想法。

现在就该说说家长这个角色了。
罗雷打人,他爸爸怎样教他辩解?“小孩子犯错,大人也是用打的……”
成成的妈妈,貌似没说过什么特别不入耳的话,可是通过成成时不常烦躁起来对妈妈的一副赖样儿,我也能想象摄影机背后的一些情况了。

好了,啰嗦了这么多,该说说我认为正确的方向了。
小孩子愿意当班长,是因为班长是班里最“好”的学生,可以“管人”。这是多少年来我们被灌输的观念。
现在,大家连民主都谈开了,那么班长的意义,也该更新换代了吧。
老师在这点上具有全部的责任。
三个候选人,展开思路的第一步,绝不该是想方设法压倒别人,而是思考自己为什么想干班长,为什么适合干,要干什么。(“光荣的面子”和“神气的权威”必须放在最最后。)
比如,“我觉得我很有号召力,班里举办集体活动的时候,我能煽动大家都来积极参与,这样咱们的活动就能搞得很精彩很丰富”;“我学习成绩不错,又很热心,要是身边的同学遇到难题,我愿意帮他解决,我还可以带动其他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这样做,于是,咱们班的学习成绩就能一起提高”……这都是很实际很具体的想法和做法,比一百个“我要发挥聪明才智,敢于管理乐于管理善于管理”都强。
即使你要表现自己比别人强的一面,也可以很平和地告诉大家,“我在行动的能力方面可能比**强一些,因为我承诺要干的事情,就会马上去干,一分钟不耽误,大家可以从我每天***的表现看出来。而这个优点对当班长,做管理工作很重要”
不要揭人短,以扬己长。
你也许觉得我设想的“自我陈述”,逻辑性过于强,超越了小学生的驾驭能力。可是,他们在以另一种激烈的方式进行口舌之战时,所用语言的逻辑性也足以让人“刮目相看”了。何不将其能力转移至我所说的“具体做法的陈述”中!
小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呀。

这样,大家听了候选人的陈述,自会判断出谁当班长对大家更有好处;不再困惑于强势压弱势的局面。

老师和家长应该给予的指导,就是启发孩子对班长这个职位的认识、自己的责任和能力,绝非为孩子之间的勾心斗角煽风点火。
说到头,孩子能不能有正确健康的认识,根儿全在家长身上。
所以,哎……

最后,老师也该事先规定,候选人不能以送礼物或类似形式赢取支持。
这简直是把贿赂的魔手种植在孩子心里。

这对孩子的潜意识发展非常不利。可怕之极。

民主选举,不是为搞而搞。孩子们理应知道它的目的何在,孩子们也有足够聪明的脑瓜去知道。

“别以为我们什么都不懂。是你们的方式,扭曲了我们的认识。”

最最后,我还想说,如果我是老师或家长,我要给孩子灌输一种“游戏精神”。即“玩儿就玩儿得投入,并且全力以赴;就得以遵守‘游戏规则’为前提;赢要赢得光彩,输更要输得有气度。拿得起,放得下。”
输决不是耻辱和无能,而是了解别人强于自己的地方,收获自己的努力和整个“游戏经历”带来的快乐。没当上班长,没关系,知道自己的不足,证明你有进步的可能性,失败带来的痛苦,是承受挫折的锻炼。除此之外,孩子还应该用积极的心态去配合当选者,不要因为自己的失败而冷漠下去。

不要以为这些貌似精神压力的要求对于孩子是一种苛刻。
是独生子女的娇生惯养阻碍了它的可行性。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此反思。

 5 ) 真实的东西往往有点残酷

事实上我从来不认为孩子天生是善良的。
如果真的有善良的孩子,那也多数是那些乖巧的女孩儿,男孩儿通常都很邪恶。
我把纪录片的在线地址发给我的一个武汉朋友观看,他看完坚称这是一部摆拍表演的纪录片,因为“太邪恶太令人厌恶了”,他有点儿受不了,而且他声称自己的孩提时代相当纯洁。
但这毕竟都是现实,现实往往是有点残酷的,虽然我不否认我的朋友当年可能非常纯洁,但是我坚信回忆多少欺骗了他,关于儿时的邪恶,已经被我们的大脑浑不吝地摒弃了,而留下了一副天真无邪的模样。
其实所谓的天真,无非是成年人把不切实际的愿望投射在孩子身上的幻想,成年人自己从孩提时代走过来,学会了逢迎变脸左右逢源,正在成人世界如鱼得水的时候,才反省到自己的虚假和邪恶。殊不知其实从孩子开始自己就已经学会了那一套,不过只是那时候使用得相当笨拙,很容易就被戳穿,十分可笑。
他们便误以为成年之后他们正丢失了孩子般的纯洁,殊不知只不过是他们的邪恶技巧越来越高超而已。
片子里残酷的不仅仅是孩子,在身后推波助澜的大人更是为孩子们出谋划策不遗余力,但在这方面我们似乎不能怪这些成年人。他们从一早开始就知道人生的路不太好走,他们必须一开始就把成功经验灌输给这些孩子,乘他们还没到玩命叛逆的年纪,让他们逆来顺受习惯成自然,方才可以在这个世界好好地生活下去。
这让我想起【大逃杀】里的野外生存训练以及乱七八糟的选秀活动,现在这个世界越来越像一个大型选秀场了,结果是总得有一些胜出者存在下来,其他人惨遭淘汰,搞不好的就是死亡,剩下的还得继续pk,你说,现实怎么能不残酷呢?
但是导演陈为军的主旨似乎应该是善意的,他觉得这所学校的素质教育成绩相当优异,而他拍的这部纪录片也是反映这所学校优异成绩的一个侧面,并没有太多的政治隐喻或者其他。
但是用到“民主”这个词,怎么能让人不浮想联翩呢?
导演陈为军是武汉电视台的人,而拍出过同样反映孩子“邪恶天性”的《幼儿园》导演张以庆是湖北电视台的人,湖北这个地方确实出了不少人材,而湖北纪录片人的拍摄手法相当相似,当初张以庆拍摄《幼儿园》耗时耗力为了孩子们习惯镜头,而陈为军和这帮孩子则通过三个多月混熟后方才进行拍摄,前期工作相当事无巨细。
片子的风格沉稳流畅,拍摄过程的双机位搭配恰到好处,景别多样剪辑有序,浑然天成的一部作品!

 6 ) 给英国学生看这部片子

前几周要在系里给大一新生上政治学入门的seminar,导师跟我说尽量找跟你研究议题相关的,又能有点儿视频资料给大家讨论的。找来找去,这部片子长度和趣味性都比较好,于是就决定选它了。我所在的是一所英国中等偏上的大学,新生90%是英国本地人,多半是working class家庭出身;一些人都有海外志愿者的经历,不过去过中国的寥寥可数。这里摘几个课上学生们的反应中比较有趣的地方。

1 本地学生普遍不理解为什么家长和小孩为什么要这么费尽心机当上班长,问我“在中国当班长真是很大件事吗?why take it so seriously?”对这个问题其实有个“官方答案”,就是这部片子的外国资助方做了一个专门的影片背景资料库,其中有提到是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导致家长们如此较真。这样理解其实还是有问题的,毕竟想赢的不只是家长,Chengcheng和Luo Lei不也是发自内心地想赢吗?他们在家庭的熏陶下早就品尝到了权力的滋味。

另外我也问学生,如果你们在学校参加竞选,家长会帮忙吗,怎么帮?绝大多数学生都说不会,哪怕需要他们给意见,家长们也都只会各种鼓励brilliant, perfect之类(这种鸡汤喝多了也要不得啊),根本不会插手。只有一个学生说他爸妈有帮他在家训练演讲技巧。

2 几个最出色的讨论来自一组女孩子。当问到是否对这个选举结果满意时,不少男生都说:满意啊,反正现实政治就是这样,政客都是靠各种心机上位的。但是这几个女生说,其实在这种选举中选谁都是一样,选上台的只能是独裁者。因为那个可能最nice,最体察他人情绪的女生会被攻击“太柔弱娇气”,是这种选举氛围里所不容的,所以选来选去都是同一种有独裁气质的人上台的。这话算是一针见血了。

最让我受到触动的是来自一个看上去年纪明显比周围人大一圈的女生。在小组讨论里她很自然地提起自己的儿子,又说,影片里的男生女生总是被教育要勇敢,不要哭,要勇于面对困难什么的,但是为什么老是要这样鼓励小孩呢?不勇敢又能怎么样,不勇敢的人还是可以有自己的活法不是嘛(让我立刻想起正好前两周脚扭了去看医生,医生也反复跟我说了好几次“don't be brave",疼就喊出来,以及赶紧吃止疼药...)

3 几个seminar小组带完,有几个学生默默留下来跟我聊了很久。一个是全家来自伊朗的学生,他说他从这部片子里想到了很多伊朗的选举,虽然是伊朗是有投票的,但是有更多的宗教因素干扰(同时他也不理解为什么中国在发展学的课上被当成发展中国家的案例,还是共产党执政的但是在学校里能碰到那么多中国学生有钱来上学);另外一个是来自肯尼亚的,他说他在肯尼亚的高中经历过跟影片内几乎一模一样的选举:雄心壮志的同学和费劲心思想要帮助孩子的父母,贿选情节也屡见不鲜。他说,肯尼亚连总统选举都是这么玩的,大家早都默认这一套了,所以就要从娃娃抓起了啊。

总之一周内看了7遍这个片子,居然没有觉得特别厌倦,作为入门的讨论材料还是不错的。我在另一个场合给这批学生看了另一部纪录片《中国市长》,看完这两部基本上就能对中国的政治文化+实际运作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了。

 短评

8/10。在枪杆里出政权的红旗下长大,即使改民主环境,暴君依然会采取萝加大棒的方式继续执政,虽然同学在成成的舆论引导下质疑暴政,但排挤对手的起哄、群嘲来打击信心的行为带有暴力意味,无形中站在了暴政的逻辑上。从开头两位学生第一次听说民主的迷惑神情来看,学生们宛如乌合之众根本不懂民主的需要,只想借民主的东风换取切身的利益,于是结尾失败的支持者们嚎啕大哭,别的选民纷纷离开座位手舞足蹈。剪辑上将徐晓菲准备才艺表演和窗口处张望的成成进行衔接,表现成成打探对手的急切,而罗雷背住父亲的话在政治演讲上反击成成是骗子,窗外继父竖起大拇指,讽刺的是罗雷言辞拒绝过继父对民主的解释,自认为民主是不控制他人思想,但残酷的竞争使罗雷丧失了民主理想,对家长的使坏言听计从。摄影机的介入(帮成成询问民意)则隐喻了媒介是政治喉舌。

5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這應該是驚悚片~

8分钟前
  • Shiaolin
  • 力荐

民主的关键在于最后那张贺卡。

12分钟前
  • 层归
  • 推荐

强烈推荐 但我不喜欢。。看这片子还是不要太政治化 多从教育的角度去思考比较好吧 有点伪记录片的味道 比如说家庭场景 究竟怎么才能去拍得到?另外一个 剪接得不错 同是电视台出身 人家的水平咋就这么高捏

15分钟前
  • 周鱼
  • 推荐

第一次看,一直没敢看是因为六度空间关系,07年三年级和我是同龄,江那边的我和周围人正被父母按头在奥数班学习,哪有空选什么班长。在官僚作风最严重的区里上学反而没有经历这些,见到的是阶级差距。但小学同学和许晓菲后来成了初高中同学,当年轰轰烈烈的小升初花钱跨区择校遍及全城,现在也不过是商场里从事餐饮服务业的芸芸众生;演讲脱稿连任班长的罗雷并没有读大学而是去了职业学校,他爸这时候请全班坐轻轨,几年后武汉地铁全面发展,中专学历前途一片大好;落选的成成学到最宝贵的经验大概就是比同龄人更早切身领悟拼爹找关系和送礼的重要性。导演着实很坏。

17分钟前
  • 冷水浴缸
  • 还行

完全被程程震撼,不是说他多么功利多么有心计,是因为他就是一个天生的政治家!从他身上我看出了个道理,想做什么天赋太重要了。虽然他最后失败了,但是问题不在他在别的地方。改天写个影评再细说。

22分钟前
  • Helenhelen
  • 力荐

每次看国内同类型的纪录片都不知道怎么评价,好或者不好,不管怎样其实还是蛮真实和现实的。小孩子的片子一现实看着笑着心里就更难受了。

27分钟前
  • 如花就是小妖
  • 还行

记得我加过的,怎么又变成想看=。=看完这片除了通常的感叹小孩世界堪比成人官场之外,同时觉得成成这个小胖子演得非常好,简直就像是一个草根出生的油子政客;罗雷的演出是本色的,和他的家族身份合拍;单亲家庭且有老师背景的许晓菲力不从心,也是到位的。三种候选人,往深看,是三种国人的家族认同

29分钟前
  • 文泽尔
  • 力荐

目瞪口呆,如坐针毡。所有你能在米国政坛上看到的竞选手段在这个小学里都能看到!

30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太可怕了,罗雷和许晓菲可能进入叛逆期后不会再热衷于这些事,成成长大以后绝对是那种最恶心的小领导……

31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对大多数人来说,学生时期的班干部选举或许是第一次(也有可能是最后一次)接触“投票”、“民主”、“话语权”等看似高深莫测的词语的机会。小小的选举,抓住对手弱点“泼脏水”;利用小助手”查黑料”;练习演讲“玩弄话术”;小礼物“收买人心”;尽能看穿人性百面,和孩子们的眼中装满的童真形成鲜明的对比。这部不长的纪录片竟然捕捉了这种种,可爱而又生动。

35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三个孩子都不可爱,两面三刀、玩弄心计、贿赂选民、拉帮结派、大话连篇、装腔作势。中国如果真要搞民主,一开始应该也是如此。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不适合民主,因为还有关键两条在片中是缺失的:开民智(民主知识普及教育),法制保障(看到公然集体攻击候选人和贿选,老师竟然没有阻止)。

40分钟前
  • 肖浑
  • 推荐

第二季:小胖子心怀仇恨新一年重整旗鼓偷偷造反;小姑娘愤怒转班带领二班和一班进行抗争,内外交困的班长该如何是好?他能否在四年级的开始成功竞选?第三季:班中转来了一位长相帅气性格大方的万人迷男生,班长将其看做眼中钉肉中刺,甚至两个人喜欢同一个女生,五年级的竞选不只是权力,更是爱情

44分钟前
  • 天亮说晚安
  • 推荐

伦理争议是原生的,创作的目的即是为了激起讨论,导演把自己很好地保护起来,疯狂地伸出触手去捕捉事态的发展,这种旗帜鲜明的姿态也为摄影机的暴力赋予一定的合法性,观众不需要去批判或同情片中的任何一方——因为你也是片中的一员。与其说是一场民主实验、一次面向镜头的表演,不如说是一个微小但可供参考的切口,探入中国的校园和家庭教育,让我们从熟悉乃至寻常的环境中跳脱出来、反观自身,去思考它究竟在引导孩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他们会从这次“宝贵的经验”里学到什么?

46分钟前
  • 晚不安
  • 推荐

拍的算是蛮真实了,别以为小孩子不懂什么是民主就做不出来,其实他们才反应了民主在国内最直白的状况。印象最深刻的是小胖子成成每天在家里穿着小内裤排练,即使你这么坦诚,还是无法把愚民们的心从一张小卡片背后的暴政中拯救出来。话说回来,若说不真实,大概就是小女生其实在小学才是最受宠的……

51分钟前
  • 望仔放弃减肥了
  • 推荐

从小就不以偷奸耍滑为耻,还反以为荣,父母也在孩子做选择的时候,把生命中那些最阴暗的成分像瘟疫一样传染给孩子,让孩子学着去“当面一盆火,背后使刀子”,民主与公正没有学会,民主选举中这种泼脏水、玩阴谋等等小伎俩全学会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如果国家将来交到这样的人手中,又会是一场浩劫。

52分钟前
  • 不贰🙈
  • 力荐

其实这并不残酷,因为我们每人都经历过类似的“游戏”。

54分钟前
  • 瓜。相信这个世界很变态。
  • 推荐

现在小学都已经这么震撼了,我相信这是真的....那个胖胖,坏可爱坏可爱的,他最值得肯定的一点就是始终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种人的人品成不了大气,但凭小聪明会活的很滋润.

59分钟前
  • chrissy
  • 推荐

笼子里面的赛跑。候选人都是指定好的,还谈哪门子的民主。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背后,是如来佛般面带微笑坐在最后一排的班主任。孩子们不哭,世界上比这残酷的多了去。还有啊,你们这些为了贺卡而投票给罗雷的小朋友,我真心希望你们不后悔啊

1小时前
  • 理想多钱一斤啊
  • 力荐

用小学生选班长的过程探讨所谓民主的形成,真是另辟蹊径。正因为“年幼无知”,所以一切观念都要由成人世界移植过来,如何消化那些竞争的手段,譬如争取同盟、打击对手、威逼利诱等等,越是童真,却越是凶险了,别有一种惊心动魄。而看似民主,物质的推力又如此明晰。不知这些孩子长大了会怎样呢?

1小时前
  • Mr. Infamous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