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玛格丽特的午后

DVD

主演:热拉尔·德帕迪约,吉赛勒·卡扎德絮,帕特里克·伯利奇,弗朗索瓦-格扎维埃·德梅松,莫拉娜,让-弗朗索瓦·斯泰弗南,克莱尔·莫里耶,索菲·吉耶曼,梅兰妮·贝尔内尔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佛兰德斯语年份:201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与玛格丽特的午后 剧照 NO.1与玛格丽特的午后 剧照 NO.2与玛格丽特的午后 剧照 NO.3与玛格丽特的午后 剧照 NO.4与玛格丽特的午后 剧照 NO.5与玛格丽特的午后 剧照 NO.6与玛格丽特的午后 剧照 NO.13与玛格丽特的午后 剧照 NO.14与玛格丽特的午后 剧照 NO.15与玛格丽特的午后 剧照 NO.16与玛格丽特的午后 剧照 NO.17与玛格丽特的午后 剧照 NO.18与玛格丽特的午后 剧照 NO.19与玛格丽特的午后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与玛格丽特的午后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肥胖、粗俗而不失善良的50多岁男人基曼(杰拉尔·德帕迪约 Gérard Depardieu 饰)住在母亲花园旁的房车里,平时打理菜园,和朋友们泡小酒吧,时而和年轻女友安妮特(索菲·吉耶曼 Gisèle Casadesus 饰)在小窝里浪漫温存,过着平静的生活。然而,他的内心却有着不为人知的脆弱和苦楚,母亲在不想要他的情况下怀上了他,从来不知道父亲是谁;老师因为他的愚笨嘲弄;哥们儿喜欢他却又常常嘲笑他。女友想要个孩子,他却因自卑一直不肯答应,导致两人关系紧张。  有一天,基曼在公园里遇到了一边养着鸽子一边在大声读小说章节的玛格丽特(吉赛勒·卡扎德絮 Gisèle Casadesus 饰),他荒芜的脑袋里开始萌芽。知识渊博的玛格丽特是一个退休的农艺学家,几乎花了她一生的时间用来周游世界和阅读文学作品。从此,基曼把午后的时间交给了玛格丽特的阅读......男人背后的女人私人住宅人生海海僵尸100:在成为僵尸前要做的100件事恐怖俱乐部2004白宫水管工泯灭天使表象下的真相湿婆神新难兄难弟之湘军进城我的幸福结局诡影直播间小镇春色大力神重生特别使命噩夜军团101真狗英语南城警事第四季姐姐走了古曼没有面孔的眼睛大屋下的丫鬟人人都恨克里斯第二季完美的骗子博斯第一季摩玉玄奇波涛汹涌毒刺入喉菜鸟评审员梦魇三皇家历史上的弥天大谎第一季自由之缰第三季长爱假日特雷弗·诺亚:天黑黑心慌慌觉醒:仿生浩劫女特警金光御九界之仙古狂涛触摸邪恶记忆2023五月的青春小直是小学五年级生新闻播音员第二季冰河急先锋美味情缘2007大逃脱 第三季

 长篇影评

 1 ) La tête en friche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爱上了法国电影。不是因为电影里动听的法语,也不仅仅因为那些干净唯美的画面或是曲折动人的情节,只是因为那些或深或浅地埋藏在电影中打动人心的地方。它们悄无声息地浸润着电影的每一寸土地,直到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那片土地早已开出一朵小花。
    至今所看过的法国电影,都不约而同地具备了同样的特质。不论它们讲述着怎样的故事, 采用着怎样的叙事方式,南辕北辙的电影也终会在某一点殊途同归,那就是,被感动。是不矫情,不做作,不虚伪,不刻意,真真实实地被感动。是电影被自己感动,我亦被感动的感动。
    《与玛格丽特共度的午后》,也是这样一部打动人心的电影。整部影片没有复杂的故事线索,缓慢的叙事节奏让人忘记时间的存在。电影只是讲述着一个平凡人再普通不过的故事,但正是这样的平凡与普通,才能够轻易走进许多人的心。
    勒曼在公园里数鸽子,玛格丽特在长凳上看书,他们于是在阳光灿烂的午后相遇。头发苍白的玛格丽特为年轻人勒曼朗读,勒曼闭起眼睛想象文字里的画面。生活如同午后的阳光,晴朗而温润,似乎每天都是相同的模样,但却不知它正悄悄发生着改变。当勒曼和玛格丽特在各自的生活中经历了或喜或悲的变化后,电影以一个巧妙的结局,送给了观众最温暖的打动。
    看电影时,就一直想做一件事,那就是把影片中那些美丽的台词记下来:
    “如何去想象一个没有鸽子的城市,没有树木和花园,没有挥动着的翅膀,没有沙沙作响的树叶,这样一个灰色的世界,一切皆以既定。人们望向天空才得以知晓季节的更替。和煦的暖风吹过,我们才知道春日以至。或者是,货郎从郊外带来的一揽子春花,才让我们感受到这仅售于市场的春天。”
     “在这样年轻的时候,敏感的阶段,被人如此爱慕是很难的,这让人有所期盼。我们寻觅、期待、等待。说到母爱,是在黎明时分立下的永远无法兑现的誓言。每一次一个女人拥你入怀,紧紧地抱着你,都仅仅是聊以慰藉。我们总是在母亲坟前恸哭,像一条遭遗弃的狗。”
    “这不是典型的爱情故事,但爱和温情都在那里。她以花为名,一生都在文字中徜徉,形容词环绕于周,动词像野草一般疯长,有些另您不快,但她却温柔地植入我这块硬邦邦的土地和我的心。爱情故事里,从来不仅仅有爱情的存在,有时,是一种很简单的‘我爱你’,没错,我们相爱。”

 2 ) 玛格丽特的字典

在爱与柔情之间
一个奇特的发现

她没有别的称呼
以花为名
依书而存

形容词像及地的长发般柔软美丽
动词如杂草一样坚韧,傲然

有些停下来
静悄悄地走进我心里。

在爱情故事里,超越爱情

有时候
不仅仅是爱情
然而我们,彼此深深相爱

一个不同寻常的相遇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遇见了你

她是那样的小巧灵动
清新秀丽
有着花朵般的名字;

他给了我一本书
页面在一瞬间展现在我的面前

请不要离开,请等一等
现在还不时候,亲爱的小花朵
请让我走进你的生活
请让我了解你的一点一滴。

在爱情故事里,超越爱情

有时候
不仅仅是“我爱你”
然而我们,彼此深深相爱。



 3 ) 邂逅别人的故事 阅读与聆听之间

记得很早以前《第十放映室》做过一期关于法国电影的专辑,还记得里面的有句话好像是这么说的:法国的电影同样带有法兰西民族的个性,处处流露着浪漫的气息和人文的思考,并永远显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明媚的午后阳光下,欣赏一部浓郁的法国文艺片,就好像坐在街边露天咖啡馆品读一篇美丽的散文。而我,只是无意间在一个夜晚与《与玛格丽特的午后》相遇了。

文艺片不需要后期的电脑合成技术,不需要演员们吊上威亚飞檐走壁,它只需要缓慢舒适的叙事、应景应情的音乐。当然,作为一部温情浪漫的电影,要是镜头中有和煦的阳光或者润泽的小雨,就更加带给观众画面感了。

影片中的主人公沙兹(中华语言果然要比最美丽的法语更加博大精深,神一般的音译——“傻子”)是一个肥胖、邋遢、不会读书、不善表达的小人物,长期与其他一帮小人物混迹于小酒吧,他有一个爱他善良一面的客车司机女友,也有一个带给他生命却未曾给予他足够关爱的母亲。无欲无求、无惊无喜中,沙兹就这么不明不白的度过了50载光阴,直到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在公园的长椅上,他邂逅了95岁的玛格丽特。

对于95岁的玛格丽特,才50岁的沙兹的确跟所有年轻人一样迷茫。关于19只鸽子的名字,关于随意乱起的自己的名字,名字标签的主人的来历,话题就是这么一步步打开,哲学的思考也是一层层的深入,包括我们的生命在内,我们创造的一切是美丽追求后得到的结晶还是一次次的意外之获?

自己的母亲无意间的怀孕诞下了沙兹,而沙兹与玛格丽特的相遇也是例外。童年的沙兹是不幸的,从小没有父亲的榜样指引,还因为身材肥臃脑子也不够机灵而不被母亲喜欢,在学校也受到老师的嘲笑······不知道是不是得罪了上帝,沙兹就这么在自卑中一天天长大,他甚至不懂得人际交流的艺术,在朋友想要自杀和因失恋痛苦时,他总找不到正确的话题和方式,反而使场面更加尴尬难堪。

沙兹又是幸运的,这么一个老大不小的下里巴人也有一个懂得欣赏他的善良的女友,并且让他在步入衰败的老年之前遇上了精神不衰的玛格丽特。

沙兹问过女友到底喜欢他什么,像他这么一个人,不会阅读,不会写字,没有专业技能,但女友回答说,你有爱就够了!这么浪漫温馨的答案对于天朝人民来看是多么的假大空,但在一个充满爱和自由的世界里,这一切其实是如此自然。在天朝眼里,法国的优雅是红酒、是香水、是皮包;但真正在法国,优雅首先表现在谈吐上。沙兹绝对是谈吐上的失败者,但一个不优雅的人并不等于他不善良。我们不是要寻找优雅的绅士,真正首要的是寻找一个善良的灵魂,从这点来看,沙兹的女友是个极其聪明的女人。拥有这样一个女友是沙兹的福气,所以不要去想那个从未照顾自己的父亲,想想身边有这么一个关心自己的女友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故事没有交代沙兹如何认识的女友,但与玛格丽特的相遇真的就是一场意外。这个年老瘦弱、被侄儿送来养老院的文艺女老师给沙兹上了一堂深切的人生阅读课。

读书在学生时期曾给沙兹带来噩梦般的经历,所以沙兹从来都不知道书中会有那么多知识和动人的故事,而孤独的老人玛格丽特也正好需要一个虔心的聆听者。读书是一个人谈吐的表现,读过什么样的书,就会拥有相应的谈吐能力。

阅读,也是力比多和攻击性的双重升华。当沙兹尝试用书中学来的语言与那些屌丝朋友交流时,很明显那群屌丝朋友在表现出惊讶之余有更多的羡慕嫉妒恨。“是做爱而不是搞”,在肉身的快感体验中又升华了精神上的满足。

阅读同时也是倾听,读着作者写出的故事,是倾听着作者的诉说,沙兹能做一个好的聆听者,为什么不能做一个好的品读者。善良的沙兹自然拥有丰富细腻的感受能力,只是这些感受能力被童年时的责备所压抑,他感受不到母亲的爱,感受不到父亲的存在,所以他以为自己更感受不了冰冷的书本里的世界。当遇到玛格丽特老人播放的有声书吧,这种倾诉的渴望被潜意识里的自己感受到,这种感觉就像睡在温暖的摇篮里,听妈妈讲那些动人的故事,沙兹从小缺失的母爱在这一刻得到弥补。

终究是年龄太大,沙兹尽管努力练习认字,但也已度过了学习技能的最好时光,字典对他来说太困难也太无趣,里面全是晦涩的字母排列和毫无感情的注解,比起玛格丽特的朗读片段,这本厚厚的字典有太多多余的文字。玛格丽特没有因为沙兹无法练习识字而沮丧,相反更加注重去挑选那些生动有趣的片段读给沙兹听。于是,一个人的阅读变成了两个人的互动,阅读与聆听之间,两个人都感受到交流和想象带来的快乐。

突然看得太清楚能够看到更多的美好,就也会看到一些不曾注意的瑕疵。在沙兹这个年纪,倒还是过的糊涂一点比较轻松,但有一些瑕疵还是照亮了会比较温暖,比如他与他母亲的关系。

从心理治疗的角度,与玛格丽特的邂逅还修复了沙兹和母亲的原生家庭关系。在影片末段,当沙兹发现母亲孤独一人死在荒凉的阁楼里,还是留下了伤心的泪水,而在料理母亲的后事中,他也才发现母亲隐藏着的无法正确表达的对他的爱。虽然我们在影片的一个片段中看到了母亲为保护儿子将男友撵出家门,也得知母亲在生病前就早已靠打工攒足了钱为儿子买下了房产,但她依旧是一个不会照顾孩子、不会表达爱意的母亲,其实母亲要是如此憎恨这个儿子又怎么会在没有父亲的情况下生下他呢?不会表达的母亲教出了一个不会表达的儿子,所以一切的亲情也只能在无言中表达了。

最后的时光,最后的阅读。玛格丽特那么脆弱衰老的身躯却蕴含着生命的光辉,只是玛格丽特的白内障和家庭经济条件已不允许她继续留在这这个有书读的养老院了。沙兹理解老人的沮丧和痛苦,就像他可能再也听不到她的朗读一样。沙兹为她送花、制作拐棍,并尝试自己读一些短篇的诗歌、小说,虽然他的口还是那么不听使唤,但他还不想像失去母亲一样突然又失去这么一位重要的老人。

这个世界最美好的情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可以是直接的畅快,也可以是含蓄的沁人心脾

间接表达是含蓄的爱,“我不讨厌它”就是“我很喜欢他”,之前的沙兹在朋友圈中就是说话太过直接而不被讨好。母亲对沙兹的爱始终隐藏在含蓄中,女友对沙兹的支持体现在含蓄的行为中,玛格丽特对沙兹的接受表现在含蓄的交流中。而沙兹呢,他对母亲、对女友、对玛格丽特、对生活的爱不也是含蓄的吗?虽然他口口声声抱怨母亲不爱他就不该生下他,虽然他一直自卑不敢与女友去生下属于他们的孩子,虽然他一直在玛格丽特面前表现的足够自信,虽然已年过半百的他就没有感觉自己有过轰轰烈烈的经历。而故事的最后,他轰轰烈烈了一回,在没有任何证件许可的情况下从养老院接走了彷徨中的玛格丽特······


关于爱的故事并不只有爱情,甚至没有“我爱你”,但我们仍然可以相亲相爱。含蓄的爱,更加柔情。

午后之后为夕阳,时光匆匆,语言承载的情感有限,所以爱的表达是含蓄的。而你,读懂过他(她)的心吗?只要用心感受到,希望和爱,永远为时不晚。

 4 ) 《与玛格丽特的午后》:阅读让生命变得温柔

一部简短的轻喜剧。有法式的浪漫幽默,有法国人洒脱文艺的生活,有法国电影的人文关怀。
    除却法国片中无厘头搞笑的纯喜剧,这类法式轻喜剧往往和生活困境与个体迷失联系在一起,但表现方式却是浪漫而散发着文艺气息,没有美英的严肃和混乱,也没有日式的认真和沉重,似是不经意地诉说,自有一番温情脉脉和心领神会时的忍俊不禁。
    一位“下里巴人”中年大叔和一位“文艺”老太太的邂逅,改变了彼此的生活。两人经常白天坐在公园的长椅上,面前有一群鸽子,老太太读书,中年大叔便侧耳倾听。画面永远是明亮唯美的,影片中的天气永远是阳光明媚的,一开始,这就是一部轻喜剧的基调。
    阅读让生命变得柔软,丰盈贫瘠的个体。影片一开始便用一段对计时工资的斤斤计较不惜破口大骂表现了“下里巴人”中年大叔对生活的戾气。紧接着,酒馆被人嘲笑和回家与母亲的紧张关系描绘出了他生活的粗糙和浮躁。然后,他遇到了玛格丽特,那个“文艺”老太太,她羸弱,细瘦的双腿,轻细的声音,像鸽子一样弱小,同时又有鸽子般的优雅。她尽管声音轻细,但说话永远不紧不慢,清晰而平稳,言语总是礼貌而诚恳,没有抱怨和哀叹。尽管她的处境并不好,但无论何时她都显得欢喜而自足。优雅的生命姿态在她身上显现。花甲之年,仍旧穿着粉色碎花外套,耳垂上带着珍珠花的耳钉,对事物保有好奇,对人和动物保有关爱,这是许多中国老人不具有而许多外国老人身上常见的状态。
    阅读、旅行、陶艺,或是别的爱好,当它变成习惯,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它便是今生源源不断滋养的来源。中年大叔对生活尽管多有失望抱怨,个体的自卑和贫瘠也让他走不出生活的困境,但种花养草时,他却是温柔而专注的。
    电影不时闪回中年大叔的童年,每次他的生活出现问题,影片都闪回他的童年来重现问题的根源,这种直白的方式透着潇洒和率真,也是法式浪漫的表现。影片甚至重现小说中的故事,印第安人复仇猎杀豹子的小片段透着浓浓的法式幽默。而小酒馆中三五好友的日常聊天,即使有不合之处,也多用幽默掩盖狰狞,中间出现的老板娘情人和小护士私奔的桥段更是让人啼笑皆非。母亲近乎神经质的狂躁,其恐怖也被孩子气的表现所淡化。
    因为阅读,中年大叔开始正视自己的生活,认真看待生活中的缺陷一开始并不让人愉快,当你许多年都选择模糊看待,忽略缺陷的存在,却在某一天,带着放大镜去端详它的时候,除了失落和挫败感,一时之间也没有其他。但,这正是浑浑噩噩生活结束的开始。对于中年大叔来说,几十年前,生活并没有以温柔的姿态接受他的诞生,现在却要他和生活和解。他那情绪化的母亲即使爱他,那也是畸形的爱,如果生前无法让人感受到爱,那么死后似是而非的母爱揭露又有何意义呢?
    电影在告诉我们阅读的力量。现实世界虽有局限,然书中天地却无限宽广。无论是在公园随处阅读的稀松平常,还是在磕磕绊绊的阅读中陷入沉思,亦或是电影、旅行,它们都像一场邂逅,每一本书,每一部电影,每一场旅行,都和生命中的过客一样,总会留下什么,总会让你的生命从此不同。

 5 ) 白天与黑夜不会互通有无

我们的诗人说,好的长篇小说,构建了一个世界,怎样的世界呢?人们愿意居住进去,可以诗意栖居。有玛格丽特的世界,无疑就是这样的世界。居住进去,想一想,玛格丽特正在晴美的阳光下读书,或者热尔曼正在温柔的臂弯里打磨手杖,也该感动了。这个九十五岁、与鸽子同名的存在,在呼啸的汽车上叫喊着你这是绑架时,欢乐而烂灿。往后的某一天,依然憨胖的热尔曼也许会给玛格丽特读到“如果你驯养了我,我们就彼此需要了。”他又该闭上眼睛,想到,哦,我绑架你的那一天,正如小狐狸驯养小王子的那一天。我们的生命短暂而又期冀着浓烈,能被驯养的旅途,就是安稳了灵魂的旅途。让我们被驯养,被书驯养,被善良与温存驯养。

坚硬而又多日的无情,被拿到留赠字典的热尔曼轻松撞碎。向来偏爱留存了温情与人间值得的电影,那些号称为提出问题或引起公众关注,而一片绝望的影片,愤怒而难以自恃。我不觉得在今天的人世间,至少是中国,这样的影片能让人认识到问题,能让人变好。昨日看《少年的你》,即是此种感觉。我不知道这位导演对校园暴力有多少十分深入的了解,但我确信这种影片传达出来的黑暗远多于光明。一些细节无疑是好的,但整体的黑色氛围令人想去死。(如此说来,岂不是很“好”的电影?)就像北大女生自杀的事件一样,真的让很多人冷静起来了吗?除了泛滥的同情,可能给更多人提供了教材。《少年的你》不也是吗?那样的老师我想信有,那样的同学我也想信有,可我不相信那样的老师和同学会凑到一起。

当然,这些都产生于“想”,就无法排除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可能是自已太不相信其他人,我们的大众大多数是好的。在这样的时间,这样自己和自己玩,觉得酷冷无情。病毒在大地肆掠,安然躲在一角,看电影,看书,有什么用呢?北野武说“灾难并不是死了两万人这样一件事,而是死了一个人这件事,发生了两万次。”同一个民族的那么多人,被“关押”在不同的地方,冰冷而凄凉。谁也不确定明天还能不能看到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者是儿子,女儿。这些人里头,有还在吃着奶的小婴儿,有也许刚刚谈了恋爱,有一个可爱的女朋友或男朋友的青年,有肚子里怀着小孩的母亲,也有辛辛苦苦才挣扎到晚年的老人。他们被隔离,恐慌而又无助。就是这样,却在网络里看见了不同版本的“正义”视频,用方言骂人用普通话说中国加油。“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如果这话今天说,不知道会被打死多少人。

祈求一切都被原谅,祈求我们,都相亲相爱。

 6 ) 愛的世界裡,並非只有愛情。

一個人的童年到底有多重要?這幾乎是無法預估的影響。
有時生活的重壓會讓孩子以為自己是被忽略的吧?其實只不過是因為父母本身失敗的人生,才導致了這些暴戾、冷漠和瘋狂的行為。

杰爾曼就是如此長大了。所幸他並沒有成長為一個冷漠暴戾瘋狂的男人,相當令人驚奇的是,他敏感、熱情、善良而有愛。做不同的工作養活自己,有親密的女友,種各種食物花朵,有一班常常喝小酒的老友,最快樂的事是公園裡喂鴿子,並分別給它們以名字。他唯一的缺陷是,識字不多。然而人生憂患識字始,這樣反而更好,他得以過著一種簡單滿足的生活。

童年的陰影無處不在,是以仍然感到孤單。渴望母愛。

當他在公園裡遇見九十五歲的瑪格麗特時。人生開始變得不一樣了。當他對瑪格麗特說,認為自己的母親並不愛自己,甚至從不正眼看他一眼時。智慧的老人說,正是因為並未擁有,所以才給了你發現并且期待的機會。如中梵咒。

她開始教會他閱讀。這是一種有別於「生死朗讀」和「枕邊的男人」、「奧斯丁讀書會」完全不同的朗讀記。這次讓我們記起的是加謬的小說「鼠疫」。在瑪格麗特的閱讀中,杰爾曼如同敲開想象的思維,開始走入文學與閱讀的新世界。請相信,一篇雋永優秀的文字被朗讀出來與默讀在心間真是會讓人產生極其不同的感覺。

何用字字相識呢,其實傾聽的同時也已經是閱讀。文字如同有著翅膀的小小天使,會在我們的腦海中進駐長存。

如此安靜美好。

然你要知曉,瑪格麗特的原意是河流。我們總不會永遠沉於河底靜享好時光,而這條河流不管流經哪裡,亦有變化。她的眼睛因為年邁頻臨失明,家人付不起昂貴的費用也令她不得不離開療養院。她曾經開啟了他的閱讀之旅,這一次,他成為她的眼睛,他在愛人的鼓勵下學會自主閱讀,并且將這種朗讀回饋到瑪格麗特身上。瑪格麗特開始閉起雙眼靜靜傾聽,想像著杰爾曼朗讀中的小說世界。

電影最溫情的並非是瑪格麗特與杰爾曼的朗讀時間,亦不是他把她當母親般侍奉終老。而是杰爾曼在母親瘁然去世後的最終晾解。那個倔強癲狂的女人,如此細心地保留著杰爾曼出生時的一切,並留給他一生中最安穩無憂的所在。要彌補的愛已經來不及,可是也從未消失過。它一直靜靜地安放在那裡,等待著發現,原宥,釋懷。

看膩了所有為愛情而生為愛情而死的故事過後,Jean Becker 說,在愛的世界裡,並非只有愛情。深以為然。有些感情,或不如愛情般驚心動魄刻骨銘心撕心裂肺,可是卻永比愛情來得溫柔、長久,教人眷念依戀。

 短评

她教会他阅读,他给了她一个家。有时候,这种柔情超越爱情而存在。

7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你的三明治看上去总是很好吃。你想试试嘛?这一次我想尝尝

12分钟前
  • 梦幻彩云飘
  • 力荐

其实最伟大的是“茴香女士”!是他包容了日耳曼的“蠢”,是他爱上内心纯良柔软的他!

15分钟前
  • 中午吃什么
  • 力荐

“总有一天会在母亲的坟前像被一条抛弃的野狗般哀嚎” 这部分太戳泪点了。Gisèle Casadesus真是一个美丽温柔的老太太。

18分钟前
  • vivi
  • 力荐

结局的绑架太可爱。

19分钟前
  • 琦殿
  • 推荐

阅读让世界柔软,生命变无知为智慧。最后的五分钟,决定看完不删了。

22分钟前
  • Sarcophagus
  • 力荐

真美好啊,在那么零碎短暂的阅读午后延伸出的友情。法国人多可爱啊,突然想到大鼻子中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但塑造的角色永远那么乐观热爱生命

26分钟前
  • 彌張
  • 力荐

最不靠谱又最浪漫温情的典型法国片

30分钟前
  • 红烧肉日记
  • 力荐

家庭教育很奇怪,此男没有成变态,还是个好大叔

34分钟前
  • xao
  • 力荐

你甚至可以在电影中爱上阅读

39分钟前
  • 颜良
  • 力荐

是书让人发现爱,是爱让人找到书。

41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她的名字是玛格丽特,意思是雏菊,父亲不识字,写错了,写了两个t,母亲决定不改了,他们都喜欢这个名字。她送了一本字典给他。他想查迷宫没找到,接着他查了玛格丽特、安妮特(他女友的名字)和日耳曼(他的名字),以及番茄。他种的番茄有好多种,牛排番茄、黑克里姆番茄、马尔芒德番茄、圣皮埃尔番茄、钟星番茄。字典上只有椭圆番茄。他还给公园里19只鸽子取了名字。玛格丽特给日耳曼读了加缪的《鼠疫》和罗曼•加里的《童年的许诺》。日耳曼给玛格丽特读了苏佩维埃尔(不知道是哪本)。日耳曼在文字里领悟了爱。关于爱的故事,并不只有爱情。

43分钟前
  • 闲WIND
  • 力荐

在文字中相愛

45分钟前
  • Sunday
  • 力荐

这不是一个爱情故事,只是一个和爱有关的故事,关于两颗孤独的心彼此倾听,相见恨晚。老龄文艺女青年总是特别有爱,或者像李沧东的【诗】里那样让人伤不起,或者像法国人这般可爱迷人。导演在家长里短中不经意间就放大了那种法国人特有的幽默和细腻情感,感情便氤氲开来,一切是那样美好温馨。★★★★

4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在82分钟的电影里,还能把大段大段的时间让渡给书本,这就是法国人的奢侈。

49分钟前
  • 猪头妖怪
  • 推荐

一部典型的女性电影。女性电影讲的是女性的童话,因为几本书改变了男人的生命,完成了救赎,所以重新有个家就是这份救赎的回馈。比较起《刺猬的优雅》里面的门房老太,我更喜欢玛格丽特,不抱怨不忿恨,平静接受一切变化,享受阅读和生命。我想像她那样精神丰满。就连法国农夫都说得出极富诗意的句子

52分钟前
  • 饭夫斯基
  • 推荐

这个老太太的演员真的95岁了……

55分钟前
  • zitsunari
  • 推荐

“这不是典型的爱情故事,但爱和温情都在那儿。她以花为名,一生都在文字中徜徉。形容词环绕于周,动词像野草一样疯长,有些令您不快,但她却温柔地植入了我这块硬邦邦的土地和我的心。”

57分钟前
  • jumbu
  • 力荐

看哭了…… 想读很多书,想治愈童年,想真挚地爱,想优雅地老去。

59分钟前
  • O
  • 力荐

非常好看,关于阅读关于文字也关于温情,清新美好。电影中仅有的三段音乐,一段是男主角母亲去世,证明了亲情;一段是男主的女友怀孕证明了爱情;一段就是最后男主和玛格丽特重聚,证明了人间温情。

1小时前
  • 左宜右有Haak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