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裂鼓手

HD

主演:迈尔斯·特勒,J·K·西蒙斯,保罗·雷瑟,梅莉莎·班诺伊,奥斯汀·斯托维尔,内特·朗,克里斯·马尔基,达蒙·冈普顿,Suanne Spoke,马科斯·卡锡,Charlie Ian,杰森·布莱尔,科菲·斯里博伊,卡维塔帕蒂尔,C.J. Vana,塔里克·洛维,卡尔文·C·温布什,迈克尔·D·科恩,艾普尔·格雷斯,马库斯·亨德森,亨利·G.桑德斯,温迪·李,米歇尔·拉夫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4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爆裂鼓手 剧照 NO.1爆裂鼓手 剧照 NO.2爆裂鼓手 剧照 NO.3爆裂鼓手 剧照 NO.4爆裂鼓手 剧照 NO.5爆裂鼓手 剧照 NO.6爆裂鼓手 剧照 NO.13爆裂鼓手 剧照 NO.14爆裂鼓手 剧照 NO.15爆裂鼓手 剧照 NO.16爆裂鼓手 剧照 NO.17爆裂鼓手 剧照 NO.18爆裂鼓手 剧照 NO.19爆裂鼓手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爆裂鼓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岁少年安德鲁(迈尔斯·特勒 Miles Teller 饰)成长在单亲家庭,一心想成为顶级爵士乐鼓手。某晚他在学校练习时被魔鬼导师弗莱彻(J·K·西蒙斯 J.K. Simmons 饰)相中,进入正规乐队,同时也开始为追求完美付出代价。安德鲁越是刻苦练习,与外部世界越是隔膜。唯一理解他的是弗莱彻,但后者的暴躁与喜怒无常扭曲了这段师生关系,更让安德鲁耳濡目染,连带自身的性格亦发生变化。最后当安德鲁终于登上纽约音乐厅的舞台,他才惊恐的发现原来弗莱彻一直等着将他打入尘埃......  《爆裂鼓手》讲述一名少年在严师督教下,以非常规手段挑战自己的极限、追逐爵士乐鼓手梦的热血故事。主人公热爱打鼓,但过度的投入让他失去对音乐的初衷,进而演变为生命的负荷以及师徒间近乎疯魔的对决。电影不只有音乐人的苦痛,更让人看到传统励志背后的残酷真相。 《爆裂鼓手》获得第30届圣丹斯电影节最高荣誉评审团奖。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2一日成才西安虎家Hi 室友非凡的公主希瑞第三季百变校园放映爱诈欺游戏天使陷落智取威虎山2014亏成首富从游戏开始零度以下亡者归来第一季暗杀教室国语追金行动情敌复仇战六发子弹的手枪致命距离1993外科医生爱丽丝狗神2001赵树理总之就是非常可爱~制服~OVA甜蜜的家2023有可能知道的人天马行空的铃木麻理惠的怦然心动之道灰色惊爆OH!必胜奉顺英新相亲大会 第四季斯巴达克斯第一季猛龙过沟2病毒VIRUS极主夫道 电影版鬼公子炎魔涨潮小屋杰克2014飞砂风中转 飛砂風中轉法外狂徒利勒哈默尔第三季鬼吹灯之龙岭迷窟2020局中劫

 长篇影评

 1 ) 并非你想象的励志电影

作为今年圣丹斯的获奖影片和奥斯卡热门,影片的上佳口碑主要来自于紧凑的剪辑、优质的表演和对于师徒关系非常规的刻画。诚然,影片的剪辑凌厉而准确,除结尾处有少许松懈,整部电影更像是一部动作悬疑片,节奏一再加快,冲突一再升级,影片结束,107分钟不知不觉中过去。影片对于音乐的处理也相当不马虎,体现了对于细节的重视和专业精神。

然而,如果将电影解读为描绘师徒关系,以及少年经历魔鬼训练,超越极限,从而实现自我的励志电影,大概是个误会。片中鼓手和指挥从始至终是纯粹的互相利用关系。鼓手其实从未得到特殊待遇——他始终是乐队中和其他乐手一样微不足道的一员,随时被指挥予取予求,玩弄于鼓掌之间。在鼓手坦陈指挥对于乐队的虐待,间接导致指挥离职之后,酒吧相遇,看似一番肺腑之言,实际上指挥已暗暗设计陷害,如若没有鼓手最后的破釜沉舟,一个乐手的生涯就要万劫不复(影片一再强调在卡内基演出对于音乐生涯的决定性作用)。即使仇人之间,若有一丁点原则和不忍,做事尚不会如此残忍,何况师徒。

鼓手本身也并非传统的善良天才少年。一定的才华和逼迫自己到极限的决心也许天才少年皆有,但是本片主角个性中的偏执和阴暗才是他一直被指挥吸引,也是指挥最后透露出欣赏的主因——鼓手一定程度是年轻版本的指挥,同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影片中有诸多巧合,其中鼓手丢失首席鼓手让他代为保管的乐谱一节,其实颇值得思量。鼓手是否真的如观众期待那样无辜?未必。台词给出许多暗示:首席为自己辩解时说自己因身体有恙不能记谱,指挥早就知晓(那么其他乐手自然也知道)。鼓手在事发之后毫无愧疚,也从未想过补偿。键盘手似开玩笑让鼓手不要动自己的谱子,未必不是防人之心,等等。鼓手在争夺首席位置、与女友分手和佯作无辜答应指挥帮助演出时也同样毫无愧怍。因为同样认同追求卓越就要牺牲自我、他人,以至阻碍道路的一切,鼓手才会被指挥一番话吸引从而上钩,因为指挥的人生哲学实际道出了鼓手的心声。整部影片细述了鼓手从安德鲁到弗莱彻的渐变,最后一幕父亲在后台观看鼓手的独奏,眼神中惊恐多于欣慰,因为眼前的少年早已不是曾经一起吃爆米花开玩笑的儿子,技术上的提升和人性的嬗变相比已经显得次要。

本片导演说结尾实际是悲剧,主要媒体的影评也多少在这一点达到共识,大概正是为此。片中固然有励志的成分,但是成功的代价是少年纯真的丧失,如果本来尚有纯真的话。结尾高潮处影院中的观众畅然拊掌,其实是庆祝这种扭曲哲学的胜利——鼓手大概经此洗礼,从此更加坚定目标,不顾旁人,不择手段,从而一帆风顺。更可怕的是,等他自己成为别人的老师,恐怕也要把这样的哲学传递下去了。相对于严师是否定出高徒、学艺之路如何逼迫自我突破极限这类常规主题,影片提出的问题更集中于追求极致(无论目标是艺术的完美还是名利的丰收,也无论是否关于音乐)和葆有灵魂的平衡取舍。

(评论中对这一点讨论较多,这里介绍导演在一次访谈中对影片的解读:
http://www.rogerebert.com/interviews/rise-of-a-star-death-of-a-soul-damien-chazelle-on-whiplash
在写这篇影评时没有注意到这个访谈,但感觉对于人生得失、成功代价等浮士德式命题,影片还是明显传达出了想要触及的意图。

其中他谈到影片和《黑天鹅》、《摔角手》等影片的类比,谈到影片结尾鼓手肉体虽然完整,灵魂已然残缺。他对于观众认为影片结尾是胜利略感讶异:
"Sometimes I get worried that—no, worried is the wrong word, because if people enjoy the ending, then that’s great. But I had always thought, when writing the film, that the ending had always veered a little more on tragic than triumphant. In terms of a lot of responses to the movie, at least from what I’ve seen, the ending seems to be interpreted as a little more triumphant than tragic. Again, that’s not something that I’m upset about. If anything, it makes the movie more enjoyable for people, but it has been a really interesting thing to observe. I had always intended it to be a pretty dark ending.")

影片提出了命题而没有给出态度和答案(除去结尾处为烘托气氛对二人稍作美化之外),这样的处理无可厚非。然而若非要苛求这样一部口碑之作的话,影片对于所谓“师徒关系“的探讨略失狭隘。除去片中所有冲突集中在两位主演身上,导致其他角色过于扁平以外,片中冲突和台词都过于激烈和刻意,仿佛非此不能体现师徒之间相爱相杀的复杂情愫,非极端手段不能表现极致。实际任何有过良师,或是毕其心力追求一门学问技术的人,大概都能体会,即使最平淡温和的交往,也能有惊心动魄、触及灵魂的时刻。谁说期待、失望、奋起、收获和骄傲只有在顶级的音乐学习中才能获得。在思想交流,思维相逐之时,师徒之间体验的是一种深层次的信赖和交融,难怪一些西方学者将之比喻为爱欲,因为彼此的暴露,接受和进入。但是世事如此者又何必只有爱欲可以概括,这种比喻未免有失偏颇。而音乐之所以经常作为表现题材,是由于在音乐中,上乘的交流通过音调、音色和节奏的和谐而具体的表现出来,带给人精神上的愉悦。仔细聆听影片中的音乐,尤其是鼓手加入指挥的乐团后,其表演趋于精准,也同时承载了更多痛苦、暴力。顶级的表演固然要求极高的技术水准,也应带来更多超越世俗层面的喜悦和哲思,在这一点上影片有夸大暴力的倾向,而正是这种认为只有极端的情节和表演才能表现思想上的震撼的思维方式,造成影片情节过满,缺少留白回味,思想上缺乏深度和格局,无法迈入值得长久品味的佳片行列。


———————————————————————————————
最后补充一点影片题外的话。关于人生道路的选择和指导技艺提升的方式,影片本身提供了一种别样视角,挑战了传统的价值观,有让人耳目一新之感。高度戏剧化的情节也与影片风格统一。但是我想影片并无意传达“倾轧他人、压榨自我为成功唯一途径”的观念,至少对此命题的态度是开放的。

由于职业音乐家的生活和观众距离较远,容易使人产生关于这个命题的误解。影片中二人的成功模式在实际中是极为罕见的。纽约客的一篇影评
(http://www.newyorker.com/culture/richard-brody/whiplash-getting-jazz-right-movies)
批评影片“彻底误解爵士乐”,忽略爵士自由的音乐灵魂而过分强调滥用权力和恶性竞争。评论中指出影片歪曲Jo Jones向Charlie Parker扔钹的事例为其服务:Jones其实并未扔向Parker,只是扔在地上以作提示。而Parker也并非受到刺激回家一人苦练,而是开始系统的音乐学习,博采众长,同时参与乐队演出积累经验。我并非爵士乐迷,但我所知古典音乐家的求艺道路也和片中迥异,尤其是到了男主角这个阶段(技术接近成型,职业道路渐渐明朗),学习侧重在技术细微之处的提升,以及演奏音乐性的把握,以实现优秀到杰出的飞跃。每天长时间的练习绝非和自己“死磕”练到伤害身体(事实上职业音乐家和运动员一样有系统的方法应对伤病),而是极为系统的处理每一不足,重复正确的演奏方式而非试错。

影片中指挥这样的指导方式更是罕见。对技术的永不满足和人身攻击乃至伤害有天壤之别,而欲将学生生涯扼杀在卡内基音乐厅的舞台上更是骇人听闻。音乐家中确有严师,比如大提琴家Janos Starker。他的学生曾编了笑话以示其严厉,说几个大提琴手去见上帝,上帝问他们师从何人,说罗斯特波维奇等大提琴家的皆被遣入地狱,直到有人说Starker,上帝说,好了,你去天堂吧,因为你已经知道地狱什么样了。但是Starker严厉到什么程度呢?他的学生回忆最难堪一次是自己拉得略有跑调,老师轻吐一口手中香烟幽幽说:“你再跑成这样就别说是我教的了”,而已。然而这样的方式建立在彼此信任和尊重上,未必比片中指挥法西斯式虐待给学生带来的震颤和激励要小。何况音乐成就最无法注水——演奏直接反映才华高低,天才和常人的差距一听便知,实在没有必要勉强。


———————————————————————————————
如果你觉得这篇影评有点意思也许也会对这篇有兴趣: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movie.douban.com/review/8183417/

 2 ) 打击乐爱好者路过小解

所谓“小解”,不是嘘嘘,也不是我要解释什么,只是片子让我颇有感触,想谈谈自己的见解。
首先我庆幸自己没有走上职业鼓手的道路(曾经几乎要选择进修打击乐专业),或者说努力成为鼓大师的道路,原本我就感到这条路的艰辛,看过此片,更觉得荆棘丛生。
片中有个镜头给了一张海报,上面写着:“If you don't have ability you wind up playing in a rock band.”片中翻译:“少壮不努力,老大玩摇滚。”爵士的确是最难的音乐风格之一,对协调和手速都有极高的要求,我便少壮没有足够努力,只能跟着乐队(当然风格并不是摇滚),连爵士最基本的Swing也打不流畅,或者说右手一旦Swing起来,军鼓和地鼓便几乎闲置了。说这么一段,主要就是想表达,爵士真的非常非常难。

关于鼓说得差不多了,来说说片子。

影片大量的快速剪辑,首尾照应,并且用爵士乐贯穿了全片,非常有特点,可惜这方面我知识浅显,还是分析人物比较有话说。

Andrew是影片的主角,一个年轻有为的鼓手。在学校他有些沉默,难以融进学校的圈子。同时他好强的性格贯穿了整部片子,就像简介中说的,他对“伟大”有不懈的追求。
我认为对Andrew性格最好的展现在家庭聚餐的一幕,家人们只关注从事橄榄球和模联的晚辈,对Andrew打鼓的事业却忽视,即使Andrew在自己的领域比另两位兄弟在他们的领域出色得多。Andrew在家人的忽略和轻视中感到不满,他开始攻击自己兄弟的事业。我认为这是他好强性格的完美展现,分明知道自己将成为一位出色的鼓大师,可是目前连自己家人的认同也得不到,对比之下,在热门领域平庸无比的表兄弟却能得到大家的关注和褒扬。同时,这一幕也展现了人们对这个行业的偏见,这也许也是大多数人对音乐从业者的偏见。
模联和橄榄球并非坏事,可是在美国太多人关注这两样了,以至于器乐在他们眼中一文不值,在国内人们会关注其他事物,可偏见却是一样的。
除开这一情节外,还有许多地方体现Andrew的性格,比如每次受到打击他都会拼命练鼓,比如为了练鼓他和自己的女友分手。分手一出真是我最不能理解的地方,让我联想到了《观鸟大年》等一系列影片,人物为了自己的追求放弃了爱情和家庭。可我总是觉得两者之间是可以达到平衡的,只顾个人追求的人,不免有些走火入魔,这样的狂热让他们伟大和出色,可这样的成功对我这个平凡的人而言得不偿失,并没有太大意义。
说完Andrew,来说说片子最有亮点的人物Fletcher。
若影片塑造一个鸡汤式的老师,像《春风化雨》、《自由作家》、《放牛班的春天》之类也许会让大多数人更易接受,可片子偏偏塑造一个手段残忍凶狠,满嘴的脏话的强壮的光头老师。辱骂和耳光是家常便饭,并且他几乎不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我相信应该没有一个学生喜欢他。
他魔鬼式的教学方案的确有一定成功,比如他曾经的学生Sean,可惜Sean在离校几年后上吊自杀。Sean的死让Fletcher非常痛苦,他特意给现在的学生放了Sean的作品,而且不苟言笑的他当场留下了眼泪。这时我们看到一个对学生充满爱的老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眼睛。
另外Fletcher在酒吧和Andrew的对话,我想也是他真实想法的表达,他认为大师都是被逼出来的,只有最残酷的手段才能造就大师。
Fletcher的形象可以说是十分立体,十分真实,并不是纯粹的坏当然更不是完全的好,他只是一个为自己的理念付出一切的人罢了。
话虽如此,我却只是佩服影片中Fletcher人物形象的塑造,我个人是彻底否定Fletcher的理念的。
先有酒吧谈话时Andrew的反问:“比如...你逼的太狠,下一个Charlie Parker反而退出了?”
我认为Andrew所说极有道理,并非每个音乐奇才都有超乎常人的承受能力的,自杀的学生Sean就是最有力的佐证之一。
可是Fletcher依旧沉浸在自己造就大师的梦中,他回答说:“不会,因为下一个Charlie Parker永不会气馁。”
可是不会气馁的音乐天才Charlie Parker真的还需要一个人来逼他,他才能成为大师么?

不同意归不同意,有一点我确实相信的,那便是Andrew和Fletcher这样的人永远都会有少数人成为他们的知己,他们会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并且取得极大的成就,即使这期间几乎所有人都怀疑他们。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存在,他们会继续依照自己的道路前进,而我们会持续不理解。

P.S. 片子很棒,可是有一点我觉得不科学。为了提升速度,鼓手一般都是很放松的,不会像片中Andrew一样那样用力。只有上万次放松的、稳定的击打才可能让自己的手速有一丁点可以忽略的提升,片中用尽全力的死磕只有发泄时才那样,手型糟糕,力度混乱,很不利于速度的稳定和提升。不过,我完全同意死磕才是表现奋斗的最好方式!

 3 ) 我这都是为你好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做了一个关于高考的噩梦,所以忍不住想多说几句。
我在给这部电影的短评里写道:如果我是那个老师的学生,我大概也会自杀的吧……有人在我广播下回复说:你懂个JB,没学过音乐的人都不会懂 。
我确实不懂,学音乐就一定要惨成这样?历史上的音乐大师都是在如此残酷的练习中成长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就没有一点点喜悦?支撑他们坚持下去的只是“一定要成功、一定要争气、一定要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这唯一的动力?

我不幸成长在一个高考压力特别大的地方,从小到大我接触了太多弗莱彻这样的魔鬼导师。在我的中学时代,有骂女生是“贱逼”的老师,有骂谈恋爱的学生“恶心”“变态”的老师,有罚站一天不让吃饭的老师,有一边打学生一边叫喊“打死你我愿意坐牢”的老师……在看这部电影时,我的脑海里反复浮现出这些老师的暴怒的表情。他们和弗莱彻一样,在冷静的时候都会语重心长地告诉你:“我这都是为你好,我打你骂你我的工资又不会长一分钱,我是恨铁不成钢,是为了让你成才,为了让你考一个好大学呀!”而家长们总体上也是认同这种教育的,因为他们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打是疼,骂是爱”这些根深蒂固的价值观。
也许有人会讲,成为一个音乐大师怎么能够与考上一个好大学相提并论呢?但是我们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来看,这两件事不过都代表着一些世俗的成就而已,它们有着极其相似的社会属性。

影片里男主角问老师:“难道就没有一个度吗?不会有一些天才因为受不了如此严苛的教育而选择了放弃吗?”老师斩钉截铁地回答说:“如果他放弃了,说明他不是天才。”(大意)这是多么武断的判断,而那个轻飘飘的“放弃”又是多么残酷!“放弃”可能意味着终生的郁郁不得志,一辈子的心理阴影,甚至像影片里的Sean Casey一样选择自杀(他在成为大师之前自杀了,说明他不是真正的大师)。
弗莱彻在讲到这个学生时哭了,但是并不是因为后悔自责而哭,而是觉得自己的心血白费了,一个有可能成为耀眼明星的乐手非常不争气地死掉了……有意思的是,弗莱彻说那个学生是出车祸死的,我觉得恰恰在这个细节上体现出了他身上还残存着一点正常的人性(而不是他的哭泣):他还是惧怕社会舆论的,他下意识里认为学生的死是与自己有关的。
我读高中的时候,每年都有学生自杀,有一回有一个高三的学生跳楼自杀了,他的母亲看到他的尸体的第一句话居然是:活该!谁让他不听老师的话……当我听说这个消息时,我幼小的心灵确实受到了极大的冲击。难道成功就那么重要?比生命还重要?一个人或一小部分的成功必须建立在对绝大多数的精神蹂躏之上?真的必须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有人说这部电影是反励志的,它要揭露的恰恰是传统励志背后的残酷真相。或许是这样——虽然我没有看出这一点——但是在我的友邻里给这部电影好评时几乎都是在说:特别燃,特别激情,特别励志。

当然了,一个人追求成名并没有什么错,成名之路也必然是艰辛的,但是我相信艰辛的同时,也必然是伴随着温馨、愉悦和满足感的,不可能像这个电影里表现出来的那样:自始至终只有残酷、血腥和紧张。电影里鼓手之外的其他乐手在表演时也只能看到他们的恐惧和拘谨,没有一丝享受的神情。有些写作者也喜欢反复强调写作有多么苦,我一向是反感这种观点的。写作也好,音乐也好,绘画也好,它们都只是人类的爱好而已,它们并不天然比看足球、打扑克、踢毽子具有更崇高的地位。如果真的有那么苦,真的一点快乐都感受不到,何苦不换一个爱好呢?

莫陶客在广播里说了一句话我特别赞同,他说:“即使苦逼,即使痛苦,就算手里全是血,心里一定是有爱的。这个(片子)从头到尾就没有爱。”我后来回想了一下,这部电影有一个小地方还是表现出了一点爱,那就是男主角小时候打鼓时的录像画面,那里面他笑得很腼腆很开心,他一定是感受到了爱,感受到了录像的人(可能是他的父亲)的支持和鼓励才把自己的这个爱好一直坚持下去的,而不是从小就想着成为一名伟大的鼓手。
影片的最后似乎预示着男主角最终抗住了所有的压力(他选择跟女朋友分手似乎也是对的,因为那个女孩很快就跟别人好上了,比起成为大师,这点损失算了什么呢?),最终走向了大师之路。他或许真的会成为大师,但是世间多了一个这样无爱的大师真的比没有强吗?我表示怀疑。

 4 ) 天才悲劇仍勵志

  最近在港上映的《Whiplash(鼓動真我)》在今年在Sundance電影節上收穫了最高獎項——最佳劇情片大獎,以及觀眾劇情片大獎。從該片的預告來看,它又只是一個“嚴師出高徒”的故事。華語片中,去年的《激戰》、今年的《Kano》都是按此一套路,觀眾雖然喜歡,但不免有些疲勞,而且題材又不像拳擊、棒球此運動類那般豐富,只是打鼓的故事——對很多不太瞭解音樂的人來說,鼓點如何變奏都是單調的——那麼這種故事,在已經看過更多類似影片的美國人眼裡,竟然能拿到兩項大獎,還是在口味刁鑽的最知名的獨立電影節上,這種矛盾的存在,本身就能非常吸引電影迷們走進電影院了。
  《Whiplash》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它打破了傳統勵志片“嚴師出高徒”的模式。當觀眾的期望一步步走向“男主角將成功”的時候,它卻一次次地偏離了觀眾的期待,反而製造層層遞進的懸念。作為“徒弟”的男主角和作為“嚴師”的老師二人之間的關係,也是不斷脫離傳統的路數一直在變化的——傳統的關係是,對抗-瞭解-欣賞-互助,而此片當中兩人的關係是欣賞-瞭解-對抗-瞭解-對抗-欣賞?-對抗?,甚至在“對抗-瞭解-欣賞”之間形成了死循環。兩人的關係改變頗受大環境影響,譬如,男主角有新的競爭對手出現,兩人的關係就成了對抗,因為老師更愛優勝者,男主角不滿老師用這種激將法;再譬如,男主角發生車禍,無法完成比賽卻硬要完成比賽,最後導致演出失敗、老師顏面掃地,男主角還被迫退學,兩人關係一下子急轉直下、勢不兩立。可以說,兩人沒有按照成百上千部勵志片的模式那樣,互相幫助成長,而是在互相抗爭之中前進,甚至讓人看到男主角確實被激發出來的天才潛力。打鼓本身是一件很有激情的事,但花招太少、程序單一,節奏、力道和速度,鏡頭可以加強,卻不能凸顯,因為鏡頭本來就該完成這一功能。更重要的是劇作的層次,導演靠劇情不按理出牌和兩人關係的不斷反轉來將打鼓一事拍得劍拔弩張,讓人腎上腺素激增,從而和男主角一起在揮汗如雨的鼓點聲中得到滿足感。
  影片提出了兩種關於“嚴師出高徒”的價值觀,一為劇中老師所代表的只認天才不認人的極端激將法,一場“誰走音”的戲將他的態度表現得淋灕盡致,觀眾和學生一起嚇破了膽、皺起了眉,而他卻沈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覺得自己培養出了最優秀的學生(自殺的薩克斯風手);二為傳統的“只要努力就能做到”的鼓勵式培養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在戲中並沒有一個集中的代表人物,但它零星地散落在男主角、男主角的女朋友、男主角的父親和後來要男主角作證的律師身上,以及你、我這些觀眾身上。因為這是更為普世的價值觀,是我們一開始看戲便預設好的。所以在觀影過程中,我們自己便能體驗到這兩種價值觀的衝撞。我們和男主角,甚至和那個自殺的優秀薩克斯風樂手一樣,對老師的價值觀產生了信念,自己傳統的價值觀受到了動搖。對這兩種價值觀的取捨,影片雖然沒有正面給出答案。它把老師的價值觀所培養的這批“天才”都描繪成了悲劇式人物,包括男主角在內,但它卻無疑是認可這種價值觀的,認可老師說的“如果不是天才,那他就無法繼續下去”這種觀念,從最後結尾停在男主角瘋狂的震撼的個人秀上我們就可以窺見:它想講的成功是極端的,這種成功亦有其中的悲壯之美。
  如果把這出戲的劇本畫成一條拋物線,它的頂點部分出現在“男主角脫稿打鼓”、“男主角出車禍-仍要堅持打鼓”和“男主角瘋狂打鼓反制老師”這三處。其中,男主角出車禍是最讓人驚嚇的,因為觀眾的期待在於“男主角一定會趕回去並順利完成演出所以一定會中斷其表演的車禍是不會出現的”,然而車禍發生了;車禍發生之後,男主角竟從車內爬出堅持回去參加比賽,並立下豪言“不能完成便玩完”,觀眾的期待便再建立為“他能咬牙創造奇跡”,但卻並沒有,他越打越失敗,最後直接倒地,退學,一敗塗地。在《Kano》中,同樣也有類似的段落,即最後一場最重要的比賽中男主角的右手受傷,一次次嘗試和努力都只換來失敗。但兩者卻有本質性的不同,《Kano》是典型的主角光環,是找個藉口告訴觀眾,這支隊伍是陰差陽錯才沒有拿到“the best”,雖然輸了,但他們其實仍是“the best”;《Whiplash》只是把問題拋給觀眾反思,男主角為甚麼要這樣堅持?他這樣的堅持是有意義的嗎?就如同整部影片想問大家的,就算明知成為天才是悲劇的,你也願意堅持下去嗎?
  《Whiplash》大獲好評得到的意義,在於它為勵志片提出了一個探索的新方向。誠然,劇中的轉折跨步太大,可能讓已經習慣了勵志片套路的觀眾們跟不上以及想不明白。幾次轉折,看似是劇本寫作到走投無路時所採取的“神仙搭救”套路,其實卻是合情合理的,在現實中會遇到的最普遍影響最嚴重的幾個外因縮影。即,矛盾地存在著的真實。主角不用成功,也不用找到台階下成為“無冕之王”,甚至戲內人物的堅持也是有爭議的,只要有血有肉,價值觀拋得鏗鏘有力,觀眾便能擴大同理心和包容心去理解它。這種勵志的效果,倒更可能在殘酷的現實之中將人激醒。

 5 ) 被嫌弃的地才的一生

这是一部我永远也没办法公正的当做一部电影来评价的电影。 看这部电影的每一分钟,我的神经元都在飞速的调集着一模一样的回忆,凭着兴趣入行的新人,魔鬼特训官导师,层层重压下的精神崩溃,羞辱的眼泪,恶毒的诅咒,电影行至一半,男主为了拿到鼓棒准时参赛,出了车祸还要爬出来继续往前赶的画面一出,我手心脚心全在冒汗,恨不得马上操起电话快捷键按1拨号给那个人,什么都不说,就特么的骂一句——“你妈逼!” 那让我想起了当年,在外地的小宾馆里挺尸,发高烧到39度,喉咙肿到话都说不出来,还被逼着三点睡六点起,提着熬夜写完、滚烫发热的新闻稿奔赴发布会现场的日子。 人人都爱天才,天才是什么,是举重若轻,是灵光乍现,是下笔如有神,如果人生下来脚边就画了一条起跑线,天才是爹妈直接把他生在了终点。 但是这样的天才究竟是什么样,我没见过,相信大多数人也都没见过。我们只见过在各个领域各自成功的人,而天才未必成功,成功的人也未必是天才。 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地才。地才是什么,是蚍蜉撼树的微小妄想,是大众笑料的预备军团,是不成功便成仁的孤单行军。就像它的创造者蔡依林一样,资质一般,样貌平平,从歌坛里万千甜美少女里杀出一条血路,没有老天爷赏饭吃的歌喉,那就苦练杂技掰大腿,哪怕下场是被暂停截图党截出无数黑历史,被广大本质歌迷模仿嘲笑淋逼吸。 得了天才病,却只有地才命。 比如我当年,性格内向,笨嘴拙舌,长得又胖,念书的时候万年讨不到老师喜欢,永远是最后排,永远是忽视对象,唯一拿得出手的是语文成绩,尤其作文,小初高大,议论抒情散文诗,换了十来个语文老师,没有一个扣分超过2的。叫上台朗诵,贴板报公示,作文比赛拿奖,我以为这是老天爷赏给我的唯一才华。 而当我遇上了电影里那位老师同款的一个上司,在她手下写了一个礼拜,她把我叫去单独谈话:小黄啊,你虽然在各方面都非常一般,但是呢,短板决定能力高度,说不定像你这样平均的人,最后反而能走得最远呢? 耳光就是这么的响。 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我可以拍着胸脯保证,电影里那对师徒相处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一个呼吸每一帧都是如假包换的真实,一滴水都不掺。人无完人,师傅的凶残里包含了多少玉不琢不成器的恨铁成钢,又捎带了多少私人生活不如意的私愤,没法衡量,泥沙俱下,你只有两个选项,滚,或者迎着耳光站稳。没空吃饭,没空睡觉,上厕所要小跑着去,手机二十四小时待命,为了听训洗澡洗到一半顶着满头泡泡接电话接了整整一个半小时,挂机之后头发都硬了,梆梆的。期间的过程我也在我的书里写了一些,但更多的过程没法写,没办法写,连我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是从那样的境遇里挣扎过来的,我见过凌晨两点、三点、四点、五点的北京城,在那里,在终于改完稿子回家的出租上,我不敢打电话给我妈,只敢对着没接通的手机嚎啕大哭。 什么梦想,什么拼搏,那个时候,最希望的不过是好好睡一觉,然后在睡觉的途中死掉。这样就不用第二天继续站回到她的办公桌前,被她拍着桌子把稿纸摔到脸上了。 可是就是这样,宁愿去死,也没想过主动辞职。那时候就想拼着一口气,听她说一句:这次写得挺好,不用改。 很多人讨厌电影里这种教育方法,觉得偏激,残忍,神经病。作为一个过来人,我也同样觉得偏激,残忍,神经病,但是啊,有时候我回过头想想,自己撑死是个地才,懒惰、拖延、犹豫、举棋不定、自命不凡的毛病一个都不少,若不是交给了这种人开地狱模式整治一番,也许今天只会顺流而下,平庸得更加彻底吧。 当然也并不是说现在就不平庸,就像这部电影里最后的结尾一样,哪怕你已经超越了对手,又超越了自己,超越了更高的自己,甚至超越了心中的神,高潮也不过最后一秒嘴角上扬的一瞬。今后的路,仍旧像黑屏之后的银幕一样黑。 而我折腾了三年,脊椎侧弯,颈椎强直,严重慢性疲劳,其实说起来什么都没干,就是敲键盘写文章而已。三年时间,我不过是从一个小白,变成一个三流的撰稿人,又变成一个三流的小说写手,又又变成了一个三流的编剧而已。 我以为我已经越过了极限,但站在那里之后,发现自己只不过才刚刚拿到了入场资格证,比赛,现在才刚刚开始。 而更更更可悲的是,在你心中无比重要,无比圣洁,值得为之付出一生血汗的这件事,对别人来说,只不过是一件不知其所以然、也不想知其所以然的小事而已。就像男主在饭桌上无论怎么强调自己的鼓打得牛逼,人们也宁愿去认可自己看得懂的三流橄榄球运动员。就像我跟我妈说我终于写出一本书了,写出一个剧本了,我妈也不过笑嘻嘻的拍拍我:呀,终于可以靠吹牛皮吃饭了嘛。 这个世界从不善待努力的人,努力了也不一定会成功,但是知道自己在努力,就是在这个庸庸碌碌的世界里活下去的动力。 被嫌弃的地才,可能也就是这样想着过完了自己的一生吧。

 6 ) 你对我不屑一顾,我也一样

这世界上有许多人同时无法理解这样几件事:乔布斯为什么死得早,科比性格为什么那么扭曲,爆裂鼓手中的导师弗莱彻为什么不是反派,而是正派。 在张亮写的关于乔布斯的万字长文下,曾有人发表了这样的评价:然后就是因为他是乔布斯所以他对自己身体病情犯下的错误也被冠以“他始终如一的反抗常识、厌恶权威。他不知疲倦地在每件事情上寻找属于自己的方法,并异乎寻常乐观的相信事情总会像他所希望的那样发展。”这样的高帽?内心简直呵呵。 我内心对他是怎么看的呢?我内心对他同样呵呵,正如他内心对张亮的言论呵呵一样。事到如今,我总算开始承认的事情是,这个世界在关于如何存在这件事上是有一道天堑的,天堑两端的人彼此无法理解,而且互相怒斥、鄙夷、嘲讽、攻讦。而我之所以站在乔布斯、科比、弗莱彻这边,不仅仅是因为我内心有着成为像他们一般“One Of The Greatest”的妄想,而且是因为我真正理解他们。我对自己的立场是如此坚定正如我的反对者们立场同样坚定,我对他们嗤之以鼻正如他们对我同样嗤之以鼻。 我必须要说,张亮说的是对的,而我绝不仅仅随口说说而已,我这么说是有理由的,我这么说依据的是我多年以来的经历。乔布斯在患癌之后自己制订食疗计划、吃马粪、请灵媒,各种离奇手段层出不穷,轮番劝阻毫不理会,最后年仅56就一梦不醒。科比年轻时就争老大,殴打队友,不顾医生建议经常性带伤比赛,最后伤病满身,毁谤丛集,生涯就此为止。弗莱彻发疯一般地虐待学生,语言暴力, 背后下黑手,最后落得被学校开除,到酒吧卖艺的境地。他们的下场惨吗?惨。他们曾经的光辉炫目吗?炫目。绝大多数揶揄乃至嘲笑他们,对他们“晚年”所作所为不屑一顾之人,之所以无法理解这一切,关键在于无法理解他们的荣光和污点本为一体,是捆绑在人性之上镜子的两面。没有这一面,另一面无从谈起;没有另一面,这一面无人在意。人心想往的“全能的英雄”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这样一种看似矛盾的个体,这就是那个被我称为“伟大的副作用”的事物,正是这些“副作用”成就了伟大的关键一环,而也是这些伟大,使得这些“副作用”看起来是如此的可笑,可你数尽古往今来各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几乎总能在他们的伟大背后找到那点可笑。 如果乔布斯像人们期望的那样“宽容”“善意”,放弃他的狂傲和幻觉式的现实扭曲力,那他还能成为一个超越时代的存在吗?如果科比正是一个一触即溃,一推就倒,脆弱无比,连垃圾话都不会喷的“意大利来的小男孩”,他如何用即使十次投篮不中我也要接着投篮的自信和责任感站上篮球的巅峰?如果弗莱彻不像疯子对待自己的学生,如何能让学生培养起真正坚不可摧的自信,血泪俱下的坚强意志,和赢得残暴竞争的勇气和信念?如果这些英雄们总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更加完美”,事实上他们根本不会变得更加伟大,他们只会变得什么也不是,事实就是这么简单。 片中的一幕,激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却触动了我深深的同感。主角安德鲁因为自己约会的姑娘没有理由的选择了现在念的大学而感到诧异,又因为彼此互相的陪伴必然会导致浪费时间和不理解而选择了分手。很多人,尤其是姑娘,会觉得不可思议:这男的还是人吗?可我并不会这么觉得,虽然他做的十分决绝,毫不仗义,但他行为的目的并没有错。本来就不是一路人的人就像我前文提到的彼此鄙夷的人一般,即使一时达成共识,也总有一天会爆发出根本的矛盾。这样的人本来就不应该在一起,在一起了也应该立即分开。 我曾在短暂而失败的留学之后被迫选择了一个十分差劲的大学,在开学的第一天,我就遇到了一个姑娘,这个姑娘与我留学时心仪的一个上海女孩是如此相似,瞬间击中了我的内心。我用尽了我能想到的一切办法,最后却失败而归。可也就是在那之后我慢慢意识到,而直到今天我坚定如铁而庆幸不已的是,我们当初幸亏没有在一起,我们在一起,除了惨烈的分手或彼此空耗的时间,不会有任何好的结果。我最大的幸运,就是和她根本没有开始过。 我曾有一个十分有资格谈论恋爱的朋友说过这样一句话:恋爱真的具有摧毁一个人的作用。虽然他后来改口了,我也不能说完全赞同这句真的有些太过偏激的论断,但我必须要说,这句话的确有其合理性。恋爱是这样一件事,如果你的对象层次高于你,那么你便陷入了自我感觉良好的境况中;如果你的对象层次低于你,你则很容易形成自以为是的情绪;如果你的对象与你持平,恋爱这件事,则几乎把你死死的定在了你所处的境界,既不会前进,也不会后退。最好的恋爱,也是最应该的恋爱,是那些双方彼此互相成长的爱情,但很遗憾,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这种恋爱的数量都分外稀少,也就是说,残酷的真相正是:要么你时常需要为了更远大的事情放弃爱情,要么,你就只能承认,爱情使我停在了我现在所处的位置,而且我也不打算继续向前了。 当年如果我成功和那个只是表面看起来像真爱的姑娘在一起,我的青春必然像身边无数人一样空耗在无意义的聊天、聚餐、打字和吱呀作响的床板上,我还不知道要绕多久,才能真正绕到我想走的那条路上——甚至我会永远与之失之交臂。我想走的那条路,我今天知道,是我本性决定我必须走而不走就会因违背本性而无法获得幸福的路,而为了走上这条路和在这条路上走的尽可能的远,尽可能的接近梦想,我必须放弃许许多多的事情。 所以,当我看到这一幕时,没错,我心中有着对姑娘的同情,有着对小伙儿的训斥,有着对爱情甜蜜的那一丝回忆,但终归,我充分的理解它,我理解它就像我确信理解“伟大的副作用”一般,基于我的本能,也基于我多年以来无数的遭遇。 我尊重一些伟大的成功者,他们更加宽宏豁达,温润如玉,我也敬重那些出身本身就良好,日后又闯出自己一片天地的人。这些人因为既有的条件和机缘巧合,所以内心底里本身就很充盈,也更有底气,他们不需要经历非常多残酷乃至残暴的事情才能抵达自己想要的远方,也正因为此,所以我对他们也仅仅是尊重,并不崇尚,更不崇拜。我所有的一切和我所经历的一切都使得我更相信决绝的苦,血泪的残酷,震天撼地的意志,和抵住折磨即征服的逻辑,我远远比很多人都更崇尚强权,崇敬竞争,而为了能在这种痛苦万分的境况下能顶住而不倒下,一个人需要在他的人性中埋下更多乔布斯、科比和弗莱彻。 时至今日,每当我看到关于我所列举的这些人与事的议论,我都比那些人所有的不屑一顾都更加不屑一顾。那些关乎伟大和崇高的非议,于我不过是围绕着战士嗡嗡作响的苍蝇一般。他们既无足够的了解来支撑自己的理论,更无足够的阅历来阅读远超自我世界观的人和事。一个即使并不想像他们那样走上自虐之路的人,所应该至少有的也是对其的尊重和理解,但在大多数发表这类观点的人身上,我看不到这种理解,我看到的只是狭隘。 当我选择走上理解和复制“爆裂鼓手”的道路时,我所最为清晰而明白的一点是,我最终达成所愿的希望极其渺茫。然而,这一切都不能阻止我继续坚信,更不能阻止我继续前进。对于我这样出身和经历的人而言,迫不得已终止在前进的路上,比说服自己不动,舒舒服服的停在原地要快乐一万倍。我宁愿我曾经朝着成为偶像的路上前进过而相距甚远,也不愿别过头去,说,我实在看不懂,他们为什么要…… 当他们对我们不屑一顾时,我们对他们有着与此对应的不屑一顾。从原则上来讲,世界就按照这样的方式被分成了两半,每个人的使命,都是按照自己本真的样子前进到死,任何妄图说服自己违背本性的行为,都是荒谬且无效的。

 短评

在戛纳看的唯一导演双周片,圣丹斯最佳。重心都在打鼓上,就像剧情交代的那样,连恋爱都没时间谈。老师的魔鬼咆哮,师生的互相报复,对打鼓的大段展示,追求速度,咬牙打颤,流汗流血...电影结束后全场欢呼鼓掌,像看了一场酣畅淋漓的现场演出

4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燃!爆!了!相信每个练过乐器,或者在艺术表演方面付出过汗水的人都能找到深刻的共鸣,那种对严师又敬又怕,想汲取他们的能量却感受被逼至悬崖的窒息感,想在技术上完美再完美一点却发现音乐远不止这些的惊喜与恐惧... 片子就像里面的爵士乐,是肾上腺素爆发的血汗结晶,它不完美却无可取代

6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流畅明快鬼斧神工的剪辑给这影片增色不少,让本来可能流于乏味的地方变得有声有色让人热血沸腾。剧本功底很不错,两个主角,最普通不过的师生关系写出了让人意外的层次推进。从事故那段之后人物关系就开始变得惊喜重重,接连好几次反高潮都让人想拍案叫绝。剧本最体现基本功的地方,就是层次感。

8分钟前
  • L'automne
  • 力荐

音符般流动的炫目剪辑真是赏心悦目,结尾SOLO让全场观众High到爆血管,爵士酒吧似真似假的“自白”是全片戏肉。迈尔斯·特勒和J·K·西蒙斯的巅峰表演火花四溅。不过好几个段落完全照搬《社交网络》,不少情节设置为了追求戏剧化也稍嫌刻意。

12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我不否認在觀賞度上,這是部精彩的電影。剪輯犀利,節奏甚好,男主男配都有優秀演出。但是我不認同裡面所肯定的價值觀。亦即用肉體/精神虐待逼迫出來的人才是真天才,並認為這種"犧牲"是必要。我只能說那是終於找到男主可以互殺互陰配一對,但在那之前毀掉了多少個喜歡音樂又有才能的學生?

13分钟前
  • 裘笛
  • 还行

导演对音乐的掌控可说是登峰造极(参考前年导演编剧的Grand Piano,虽剧情极糟但钢琴演奏段落也与本片如出一辙地血脉喷张),高速剪辑全面追赶大卫芬奇,几近变态的师生角力让主角数次被逼上绝路时给观众带来一种惊悚片般的窒息快感,最后控制地位逆转的大爆发只能用三个字形容:狠!准!爽!

14分钟前
  • CharlesChou
  • 力荐

除了镜头过碎,画面过于浮夸,虚焦景深用得略过于MV风之外,其它的十分完美,整体上异常精彩。乐队特训的桥段像极了《全金属外壳》。本片剪辑难度太大了。台词非常精彩。西蒙斯的表演非常抓人。没进一种关注很可惜。

15分钟前
  • 小A
  • 推荐

是赞美还是颤抖,面对反社会人格的怒放?师徒俩用极限来磨淬才华、恨不得扼杀对方的疯狂:这个世界有太多优秀,但只有承受过系千钧于一发而不断的重量才能成就伟大。我的年度最佳,J·K·西蒙斯奥斯卡男配有戏了…

1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我在同样变态的师傅手下呆了三年,祖宗十八代被骂了个遍,没空吃饭上厕所睡觉交朋友谈恋爱,脊椎侧弯,颈椎强直,严重慢性疲劳,什么都没干,就是学敲键盘写文章。而我的极限在我妈看来不过是纸上吹牛皮而已。这个世界从不善待努力的人,努力了也不一定会成功,但是知道自己在努力,就是活下去的动力

20分钟前
  • 黄青蕉
  • 力荐

清晰果断。……另外这部电影真是不错的试金石,看看短评就知道了。只从中看到痛苦,而看不到痛苦之中挟裹着快乐的人,大概从没认真追求过什么。

22分钟前
  • 荞麦
  • 推荐

他得到了世界,他失去了灵魂。

27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推荐

J.k.西蒙斯应该能拿下男配!这片子的节奏感实在太棒了,爵士乐和剪辑简直融为一体了,还有西蒙斯机关枪版恶毒的台词,脏字就像鼓点一样密集且激烈,几场打鼓的重头戏在镜头上都是细碎古怪,靠剪辑重新赋予整体戏一气呵成且不断加速的节奏,可惜整部电影还是碎的,否则就真成大卫·芬奇了。★★★★

3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如果你还有空去琢磨片子里的不人道行为和思考扭曲的人物关系,那么你也许错过了其中最美妙的部分:节奏。整个电影的剪辑踩着每一个最扣人心弦的镜头行云流水的推进,两个主演的表演也是每一帧都没有跑调,片中所有的轻重缓急都似乎是浑然天成的组合,推着人随节奏进入到只属于艺术人生的不疯魔不成活。

35分钟前
  • 逆旅行人
  • 力荐

我身边很多朋友讨厌《爆裂鼓手》。但我很喜欢。可能因为我没觉得它在讲音乐。它太绝望了,一个注定不是天才的人,期望接近不朽哪怕多一点。正因为他追求不朽的方式如此费尽心机、如此大动干戈,简直像自毁,认真得透出滑稽,我才觉得可以和他交流。这片子当时看得我挺难过,又兴奋又难过。

38分钟前
  • 海带岛
  • 推荐

……还以为是我的驾校师傅

40分钟前
  • 张维托
  • 还行

观影体验太棒了,从头至尾都很紧,剪辑干脆利索自有节奏(尤其对音乐表演的处理),不带感情牌的好。有坎坷青春的孤注一掷,也有人生的复杂无解。这一部是编剧导演同一人才能达到的效果。映后一位观众说影片真正抓住了爵士音乐中鼓的精气神,phenomenal.

41分钟前
  • Line
  • 推荐

每年都会有这么一部SM调教片,去年是《为奴十二载》,今年就是它.....

45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推荐

虽然很棒,但我非常赞同那条一星短评的观点。影片事实上不断放大恶的细节,可当你真正乐意如此近距离观察这一层面,就已经隐含了你对它的赞美。

49分钟前
  • 小易甫
  • 推荐

拍得好暧昧,它旁若无人地搭建角落,供魔鬼和基督共眠。魔鬼诱惑基督,从石头变成面包。肉体的修为,精神的厮磨,师生之间近乎病态的关系互动,无论从剧作和剪辑,均紧迫地咬合节奏,以此达到双重共振,观之酣畅。高手间的对决莫不如此,真正的反励志,从不暗流涌动,始终刀锋毕露。

51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励志你妹,鸡汤你娘,努力就好是废话,干得不错是毒药,人们只看结果

56分钟前
  • Indecent time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