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和

已完结

主演:王冰,吕中,马少骅,孙淳,李光洁,孙宁,徐敏,郑天庸,戈治均,廖丙炎,张洪睿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03

 剧照

走向共和 剧照 NO.1走向共和 剧照 NO.2走向共和 剧照 NO.3走向共和 剧照 NO.4走向共和 剧照 NO.5走向共和 剧照 NO.6走向共和 剧照 NO.13走向共和 剧照 NO.14走向共和 剧照 NO.15走向共和 剧照 NO.16走向共和 剧照 NO.17走向共和 剧照 NO.18走向共和 剧照 NO.19走向共和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走向共和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当中的二三十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对于中国,则是风云变化的几十年。在这当中,中国自二次鸦片战争后,又经历了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二次革命等。其中,中国结束了清朝的统治,走向了民国;新思潮开始传来,旧制度渐渐走向衰退。千疮百孔的中国也正向着更光明的明天前进着。在这二三十年的历史河流中,留下了许多亦正亦邪的人物,慈禧太后(吕中 饰)、李鸿章(王冰 饰)、袁世凯(孙淳 饰)、孙中山(马少骅 饰)等他们被记载在历史课本里,和中国的历史相挂钩。借由这部剧,让我们再回顾一下那个时代,那个风起云涌变化万千的时代。前路虽然艰辛,但我们也正一步步向前迈进。©豆瓣浪子燕青2004我的街区第一季靠近上帝斧头狂魔史酷比:湖怪的诅咒赤子心浪子情搜神记:南海美人鲛你的倒影迷失海湾第二季青春夜佰味 第三季迷离时空(原版)第四季主厨的餐桌:披萨锦衣卫之炼火记侦察记我家的英雄剧版米歇尔·福柯随风而逝YAKITORI:行星轨道敢死队那些年我喜欢过的男孩杀无赦2:Ⅱ同盟热血狂篮抓马侦探2半岛行动一脚定江山一个姑爷半个儿沉睡魔咒(原声版)半月交响曲柯萊特龍幽灵战队相棒第十一季DOUBLE DECKER! 道格&西里尔律动人生轻松自由所有美好的东西2010青春突击爱情攻略 小姐誘心爱闯关富江3:冤有头战争2015我的英雄学院第七季不可饶恕2013喜临门政治黑幕

 长篇影评

 1 ) 历史不是像教科书上那么弱智!!

我初中和高中的时候,学历史,总觉得为什么近代史部分的人物和事情那么混乱唐突。现在看了《走向共和》以后才明白,历史人物是很丰满的,历史书只是为了当局利益而筛选过了。(当然我这个我能理解,历史上哪个国家不是如此?)但是我们人民需要知道真相。
李鸿章:一改历史书上卖国贼的形象。是个很懂官场技巧并且很有作为的当朝支柱性任务。签订各种卖国条约实属无奈之举,都兵临城下了,不签行吗?就算他不签,历史上也会出现其他人签。然而孤木难支,他一个人无法改变清廷腐朽的现状。
袁世凯:极有才干,先后收到李鸿章,荣禄,张之洞,庆王爷的举荐,可见他当上大总统不是一个意外的政治“暴发户”,而是有一定资历的。然后他比李鸿章更加谙熟官场潜规则,很会巴结顶头上司,很有城府。不过越来越提高的官位让他野心爆棚,当上大总统的他经过作为的人一唆使,帝王梦很顺理成章的爆发了。
孙中山:近代伟人,大公无私,做事有韧性,经过10次革命推翻清廷。——试想历史上还有谁有这么大的耐心。可惜做事过于理想化,二次革命过于鲁莽,让袁世凯抓住把柄,间接加速了封建制度的回潮。把大总统让位于袁世凯实属无奈之举,孙中山每次都是借力革命,其自身军事力量积弱,辛亥革命时,如果不用大总统之位利诱袁世凯,革命军是不是会被强大的北洋军扼杀不说,自己阵中估计也要倒戈。
慈禧:微微比教科书上的形象好一点,但也不咋地。表面上十分英明,但是遇到自己的核心利益,从不放弃。袁世凯琢磨着她的心思,建立了12年的准备立宪期,就是为了不损害老佛爷的有生之年的利益。
康有为:虽然君主立宪比封建专制先进,但是他走进了一个死胡同,脑子转不过来了。还害得想维新的光绪帝再次被软禁。在民国建立后,依旧像回复帝制,完全不懂时代潮流,固步自封。
梁启超:早期跟康有为搞君主立宪,但是在得意弟子徐锡麟的惨死和孙中山的民国建立后,重新改变了政治观。不过对于袁世凯抱有幻想是他的一大败笔,还好能及时清洗头脑,坚持立场。


其他人物,就由大伙儿一起说说看吧。反正这个电影让我对于近代史的认识改变了很多。虽说是历史小说,总归有杜撰部分,比如说“罗文”这个国民党员的浓缩体,但是我相信大部分东西都是真实的。退一万步讲,此剧当中,人物形象相比教科书上,极其丰满。我儿时的教科书上的人物形象太苍白了,太唬小孩了。就这一点而言,此剧就够贴近现实。至于为什么会禁播此剧,我估计是他动摇了统治者的一些治民理念和传统观念。
而且,此剧中也没有给出光绪之死和赵秉均之死,这两大近代悬案的答案,给予观众一个适当的想象空间。

对于喜欢历史的朋友们而言,此剧值得一看。

 2 ) 看《走向共和》,做历史笔记

对近代史不熟,所以借此机会熟识人物。

第一集

阎敬铭
1817-1892,字丹初,清代朝邑县(今属大荔县)人,清光绪皇帝时东阁大学士,为官清廉耿介,是我国历史潮流上为数不多的理财专家,有“救时宰相”之称。
长得“气貌不扬”,对恶势力的关键却是“心雄万夫”。他在户部为官十四年,就因严正无私,“为吏胥所畏”。1859年,湖北巡抚胡林翼奏调他去湖北,为湖北的军队办理粮草后勤。他公正耿介,一丝不苟,胡林翼和继任湖北巡抚严树森都向皇帝推荐他,说他是国家少有的贤才,如做法官将使“弄律有准”;如做理财官则“必无欺伪”。湖广总督官文也看中了他,但官文“贪庸骄蹇”,阎敬铭对他很不满。

盛宣怀
1844年11月4日—1916年4月27日,汉族,出生于江苏常州府武进县龙溪,逝世于上海。字杏荪,又字幼勖、荇生、杏生、号次沂、又号补楼、别署愚斋、晚年自号止叟,还有思惠斋,东海,孤山居士,紫杏,愚卿等号。
清末政治家、企业家和福利事业家,官僚买办。1879年,署天津河间兵备道。1884年,赴粤办理沙面事件;同年,署天津海关道。1885年,任招商局督办。1886年,任山东登莱青兵备道道台兼东海关监督。次年,在烟台独资经营客货海运,航运范围不仅扩大到山东整个沿海,而且还开辟了烟台至旅顺的航线。1891年春,在烟台设立胶东第一广仁堂慈善机构。次年,任直隶津海关道兼直隶津海关监督。1896年,任铁路公司督办,接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奏设南洋公学于上海。1902年,任正二品工部左侍郎。其一生创造了中国的诸多第一,被后人誉为“中国商父”。他不仅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和洋务运动的开拓者与奠基人,更是中国近代工业史和洋务运动史的缩影。

翁同龢
清代书法家。字叔平,号松禅, 别署均斋、瓶笙、松禅、瓶庐居士、并眉居士等,别号天放闲人,晚号瓶庵居士。咸丰六年(1856)进士。官至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参机务。光绪戊戌政变,罢官归里。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书法艺术家。卒后追谥文恭。学通汉宋,文宗桐城,诗近江西。书法遒劲,天骨开张。幼学欧、褚,中年致力于颜真卿,更出入苏、米。工诗,间作画,尤以书法名世。晚年沉浸汉隶,为同、光书家第一。当时的书法家对他的书法造诣之高十分敬佩。
道光十年四月二十七日(1830年5月19日),翁同龢出生在北京城内石驸马大街罗圈胡同寓所。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应院试考中秀才;咸丰二年(1852年)应顺天乡试中举人;咸丰六年(1856年)殿试一甲一名,考中状元。1857年被授予修撰,供职翰林院。以后被咸丰帝破格擢为乡试副考官,先后典试陕西、山西。同治四年(1865年),翁同龢奉旨在弘德殿行走,授读同治帝。 光绪元年(1875年)又奉旨在毓庆宫行走,授读光绪帝,前后达20余年。翁同龢学识渊博,除了正常教授《四书》、《五经》等儒家必读课外,还特意安排了许多中外史地、科技和早期改良主义著作,新学旧学兼顾,中学西学结合,循循善诱,引导光绪帝关心现实政治,留意中外大势,清除积弊,力振纲纪。翁同龢把他经世致用的教育思想渗透在他从政、从教的实践活动中,对近代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堪称近代教育的第一导师。翁同龢的教育使光绪帝扩大了知识领域,为以后发动维新变法运动打下了思想基础。

醇亲王
爱新觉罗·奕譞,生于道光二十年九月二十一日(1840年10月16日),卒于光绪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891年1月1日),道光帝旻宁第七子。奕譞生母是道光帝皇贵妃乌雅氏,与第八子钟郡王奕詥、第九子孚郡王奕譓是同一个母亲所生。
在道光帝的九子中,除第四子奕詝继位皇帝(咸丰帝)和早死幼殇者外,最出名的两个人,即第六子恭亲王奕和第七子醇亲王奕譞。奕出名,是因为他在同治、光绪二朝掌权久,政绩卓著;奕譞出名,则是因为他家连续两代都出了皇帝,前一个是奕譞的儿子光绪帝载湉,后一个是奕譞的孙子宣统帝溥仪。   
奕譞的学识和才智都不及恭亲王奕,但他在官场上的遭际却远比奕顺利。奕譞深谙“明哲保身”之道,为人谨慎谦卑,不因身份显贵而稍露锋芒,这是他一生荣显未遇蹉跎的重要原因。但奕譞的谦卑与政治的懦弱从来是同义词,尤其在专横跋扈的慈禧太后面前,他除了俯首听命,很少真知灼见。所以尽管他在诡谲多变的政局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在政治上却几乎无所建树。


汉阳铁厂
汉阳铁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1890年诞生的汉阳铁厂,是当时中国第一家,也是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从此,中国钢铁工业蹒跚起步,被西方视为中国觉醒的标志。
1890年由湖广总督张之洞主持在湖北大别山下动工兴建,1893年9月建成投产。全厂包括生铁厂、贝色麻钢厂、西门士钢厂、钢轨厂、铁货厂、熟铁厂等6个大厂和机器厂、铸铁厂、打铁厂、造鱼片钩钉厂等4个小厂。创办经费最初定为246万余两 ,1892年清政府增拨42万两,到建成时,实际支出500万两左右。因计划不周,所购设备不适于炼制大冶铁矿提供的含磷较高的矿砂,所炼钢料不符合铁路钢轨的要求,钢铁生产陷入困境。   
1896年4月该厂改为官督商办企业。为解决材料和设备问题,1898年开发江西萍乡煤矿,用马丁炉改造全厂冶炼设备,以制造钢轨。由于此项改造耗资巨大,1898年向德国资本求贷,1899年与日本签订“煤焦铁矿石互售合同”。   
1904年又以大冶矿山作抵,不断向日本资本借贷。至辛亥革命前,有炼铁炉3座,炼钢炉6座,约年产生铁8万吨,钢近4万吨,钢轨2万余吨 。抗日战争时期 ,汉阳铁厂部分冶炼设备内迁重庆,其余被日军侵占。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接收,作为敌伪产业清理结束。   汉阳铁厂遗址在现今武汉市汉阳区琴台大道,目前为武汉钢铁集团汉阳钢厂。

第二集

赵凤昌
1856-1938,清江苏省常州府武进人(今属常州市区),早年曾入张之洞幕府,深得信赖,曾参与谋划“东南互保”。辛亥革命前后居上海,与政界人物江浙名流来往密切,其居所成为南北双方非正式的议事之所,得以参与机密,出谋划策。因是幕僚出身,注意保存来往函电、文稿,其价值连城的“赵凤昌藏札”计109册36函2729通(件),今藏国家图书馆善本部。  

第四集

张謇
1853年5月25日——1926年7月17日,字季直,号啬庵,江苏海门人,祖籍江苏常熟,生于海门市长乐镇(即今常乐镇)。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
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他创办我国第一所纺织专业学校,开中国纺织高等教育之先河;首次建立棉纺织原料供应基地,进行棉花改良和推广种植的工作;以家乡为基地,努力进行发展近代纺织工业的实践,为中国民族纺织工业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
1853年出生于江苏海门常乐镇。1869年考中秀才,1874年(同治十三年),前往南京投奔原通州(今南通)知州孙云锦。 1876年(光绪二年)夏,前往浦口入吴长庆庆军幕任文书,后袁世凯也投奔而来,两人构成吴长庆的文武两大幕僚。1880年(光绪六年)春,吴长庆升授浙江提督,奉命入京陛见,张謇随同前往。同年冬,吴长庆奉命帮办山东防务,张謇随庆军移驻登州黄县。1882年(光绪八年),朝鲜发生“壬午兵变”,日本乘机派遣军舰进抵仁川,吴长庆奉命督师支援朝鲜平定叛乱,以阻止日本势力扩张。张謇随庆军从海上奔赴汉城,为吴长庆起草《条陈朝鲜事宜疏》,并撰写《壬午事略》、《善后六策》等政论文章,主张强硬政策,受到“清流”南派首领潘祖荫、翁同和等的赏识。 1884年(光绪十年)随吴长庆奉调回国,驻防金州,袁世凯留朝鲜接统“庆字营”。不久吴长庆病故,离开庆军回乡读书,准备应试。 1885年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1894年(光绪20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辰设恩科会试,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1904年,清政府授予他三品官衔。1909年被推为江苏咨议局议长。1910年,发起国会请愿活动。1911年任中央教育会长,江苏议会临时议会长,江苏两淮盐总理。1912年起草退位诏书,在南京政府成立后,任实业总长,1912年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总长,1914年兼任全国水利局总裁。后因目睹列强入侵,国事日非,毅然弃官,走上实业教育救国之路。1926年7月17日病逝,享年73岁。

徐桐
1820~1900,清朝大臣。字豫如,号荫轩。汉军正蓝旗人。道光进士。1860年以前任翰林院检讨,实录馆协修等职。同治帝登位后为其师傅。1900年,支持慈禧力举立溥儁为大阿哥(即皇储),废光绪帝,遂被任命为溥儁的师傅。义和团运动兴起后,主张借助义和团排外,支持慈禧太后对外宣战。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自缢身亡。著有《治平宝鉴》。
1870年以后,先后任太常寺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内阁学士、礼部右侍郎、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顽固守旧,嫉恶西学。1898年戊戌政变后,因不择手段攻击新党,得慈禧信任。
徐桐有名,不在别的,而在于庚子之变中,他上吊“殉国”。《清史稿》说他“守旧,恶西学如仇”,是比较顽固的人物。他家住在东交民巷,与各国使馆相近,他就在大门口贴上“望洋兴叹;与鬼为邻”的对子,来表示自己对洋人的憎恶。他的儿子徐承煜,和他一般是守旧卫道之士,却酷爱洋人的洋烟卷,每日吞云吐雾,只是不敢让他老爹看见。

伍廷芳
1842~1922,本名叙,字文爵,又名伍才,号秩庸,后改名廷芳。汉族,广东新会西墩人,清末民初杰出的外交家、法学家。
伍廷芳祖籍广东新会,出生于新加坡,3岁随父回广州芳村定居,早年入香港圣保罗书院,1874年自费留学英国,入伦敦学院攻读法学,获博士学位及大律师资格,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个法学博士,后回香港任律师,成为香港立法局第一位华人议员。   
洋务运动开始后,1882年进入李鸿章幕府,出任法律顾问,参与中法谈判、马关谈判等,1896年被清政府任命为驻美国、西班牙、秘鲁公使,签订近代中国第一个平等条约《中墨通商条约》。主持修订法律,提出了包括删除酷刑、实行陪审和律师制度等一系列先进主张。 辛亥革命爆发后,任中华民国军政府外交总长,主持南北议和,达成迫清室退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出任司法总长。1917年赴广州参加护法运动,任护法军政府外交总长、财政总长、广东省长。1922年,陈炯明叛变时,因惊愤成疾,逝世于广州。广州越秀山上有伍廷芳墓园。

丁汝昌
1836.11.18~1895. 2.12,晚清北洋海军提督。字禹廷。安徽庐江县人。早年参加太平军,当太平军大势已去的时候,被迫随队叛投湘军,不久改隶淮军,参与对太平军和捻军作战,官至记名提督。1879年,被李鸿章调北洋海防差用。1881年1月,率北洋水师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带“超勇”和“扬威”巡洋舰回国。1888年出任北洋海军提督。在威海卫之战中,指挥北洋舰队抗击日军围攻,但未得到上级命令,无奈港内待援,致北洋海军陷入绝境。弹尽粮绝后又无援军来援的希望,拒绝了伊东祐亨的劝降和瑞乃尔等的逼降,服毒自尽以谢国人。

刘步蟾
1852-1895.2.10, 字子香,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州市)。清末海军将领。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1875年被送往英国学习枪炮、水雷等技。回国後,由李鸿章推荐,升游击,会办北洋草房,协助制定海军军制、营归。1895年赴德国购领船舰,任北洋水师右翼总兵。1894年中日战起,黄海战役中丁汝昌受伤,他代为督战指挥,鏖战三时许,多次击中敌舰。次年,为威海卫海战中英勇抗敌,以身殉国。

第五集

刘公岛
位于威海湾口,距市区旅游码头2.1海里,乘旅游船20分钟便可到达。它面临水云连天的黄海,背接湛蓝的威海湾,素有“东隅屏藩”、“海上桃源”和“不沉的战舰”之称。刘公岛北陡南缓,东西长4.08公里,南北最宽1.5公里,最窄0.06公里,海岸线长14.95公里,面积3.15平方公里,最高处旗顶山海拔153.5米。岛东碧海万顷,烟波浩淼,岛西与市区隔海相望。全岛植被茂密,郁郁葱葱,以黑松为主,多达2700余亩。
1888年,北洋海军成军时,在岛上设电报局、水师学堂、建北洋海军提督署、铁码头,成为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北洋水师的诞生地。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就发生在该岛东部海域。

万木草堂
中法战争后,康有为为了宣传其维新变法思想和培养变法人才,于1891年(光绪十七年)租借“邱氏书院”作为讲学堂,创办了万木草堂,聚徒讲学,宣传改良主义思想,开展政治活动,成为戊戌变法策源地。1892年,万木草堂迁至卫边街的邝氏宗祠(今广卫路附近)。1893年,因来学者众,遂迁至广府学宫仰高祠(今文明路广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宫内)。习惯上,人们将康有为在这三址所办的学堂统称为“万木草堂”。

第六集

小村寿太郎
1855~1911,绰号鼠公使,日本杰出的外交官。无论是在宏观的外交战略上,还是在具体的外交技巧上,都表现出超乎常人的“才华”,小村的外交生涯又与日本“大陆政策”的形成与发展恰好一致,在日本推行“大陆政策”的每一个重要问题中,小村寿太郎都有“卓越”的表现,特别是作为外务大臣,他在 “日英同盟”、“日俄战争”、 “满洲问题”、“日韩合并”等重大事件的处理中,都使尽浑身解数为日本谋求最大限度的权益。 
小村寿太郎是积极主张侵略中国的所谓“日清开战论”倡导者,被称为“开战之急先锋”。出任驻华代理公使后,他竭力搜集中国的军事、政治、经济、产业、民族风俗,以及列强在华活动等情报,“源源不断地送回本国”。由于小村寿太郎身材矮小,为人狡猾奸诈又善于盗窃情报,到任后不久,北京外交使团各国公使就送给他一个“鼠公使”的绰号,以讽喻他向老鼠一样狡黠机诈。   
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后,小村寿太郎被任命为驻朝公使。1896年经陆奥宗光推荐,任外务次官。1898-1900年先后任驻美、俄公使。1901年转任驻华公使,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活动及《辛丑条约》的签订。1905年以全权代表身份出席朴次茅斯会议,签订日俄《朴次茅斯和约》。1908-1911年任第二次桂太郎内阁外务大臣,签订《日俄密约》、吞并朝鲜、收回关税自主权。1911年11月病死,被授予侯爵。

吉野号
“吉野”号快速巡洋舰是中日甲午海战中的日本海军主力舰,是其联合舰队第1游击队旗舰。甲午海战中,就是它在逃跑中侥幸用鱼雷击沉了我民族英雄邓世昌所指挥的“致远”舰。甲午海战后,它又参加了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1904年的日俄战争。
“吉野”舰原为清政府洋务大臣李鸿章向英国订购的当时最先进的快速巡洋舰,目的是用来增强北洋水师的实力。可本来用于购置战舰的银子却被慈禧太后挪去修颐和园,李鸿章只好被迫放弃购买该舰。而当时的日本为了从火炮和速度上压倒北洋水师,达到占领朝鲜和中国的目的,19世纪90年代以后,便把建设和扩充海军力量的着眼点放在添购速射炮和购买快速巡洋舰上。于是,那艘本来属于中国的战舰被日本抢购了去。
但是仅仅凭借日本当时的政府的收入仍不足以支付费用过于之巨的“吉野”号,为此日本天皇为筹集资金购买“吉野”,甚至宣布自己从此到击拜大清国一日只吃一餐,皇太后捐出了自己的首饰,由于天皇的举动激起民众的民族自尊,使得民众踊跃捐献购买“吉野”,日本商人和民间发起了“‘吉野号’募捐会”,后来募集到的银两可以买三艘“吉野号”。半年后,日本政府把吉野开回了自己的港口,首任舰长为日本海军大佐河原要一。值得注意的是,他是邓世昌的同学,同在日本海军兵学校第2期毕业。

福泽谕吉
日本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明治时期杰出的教育家。他毕生从事著述和教育活动,形成了富有启蒙意义的教育思想,对传播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对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而被日本称为“日本近代教育之父”、“明治时期教育的伟大功臣”。庆应义塾的创建者。


第七集

陆奥宗光
1843——1897年,是日本明治时代的政治家和外交官。中日甲午战争时期的日本外务大臣。日本外交之父。天保十四年生于纪州藩(和歌山县)幼名牛丸、小次郎,又改陆奥阳之助。

庆王爷
奕劻(1838~1917),中国清末大臣。满族。爱新觉罗氏。乾隆帝第十七子永璘之孙,永璘第六子不入八分辅国公绵性长子,过继给永璘第五子不入八分镇国公绵悌为嗣。
884年(光绪十年),慈禧太后罢斥恭亲王奕䜣,因缘得接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 主持外交,并进封庆郡王。次年设立海军衙门,受命会同醇亲王奕譞办理海军事务。1894年,封庆亲王,权位渐崇,而庸碌无为。

第十一集

伊东祐亨
1843-1914,Ito Sukeyuki,甲午战争时以海军中将衔任联合舰队司令官,战后封子爵,升海军军令部长。日俄战争时任大本营海军幕僚长,后受封为伯爵。获海军元帅称号。
祖先为饫肥藩主伊东氏.家徽庵木瓜.父亲伊东佑典,萨摩藩藩士.伊东佑亨初名金次郎,后改名四郎右卫门,又改名四郎,最后改为佑亨。号碧海.自幼对海军感兴趣,在江川英龙的学校学炮兵,后入胜海舟的神戸海军操练所与坂本龙马、陆奥宗光共同学航海。萨英战争时从军.参加过戊辰战争。

第十三集

淮军
晚清在曾国藩指示下由李鸿章招募淮勇编练的一支军队。因为兵员及将领主要来自安徽江淮一带,故称“淮军”。1861年(咸丰十一年),太平军向上海进军,上海守备清军不能抵抗,外援英军未到,是时曾国藩为两江总督,总督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四省军务,湘军驻安庆,上海地方官绅派代表向他求援。曾国藩早有用湘军制度练两淮勇丁的计划,即命他的得力幕僚李鸿章招募淮勇,于1862年3月(同治元年二月)在安庆编成一军,称“淮勇”,又称“淮军”。其后,淮军乘英国轮船,闯过太平天国辖境,前往上海,与英、美各军合作对抗太平军。
是中国近代军队的前身,曾是清的主要国防力量。

第十四集

荣禄
1836-1903),清末大臣。晚清军事家、政治家。字仲华,号略园,瓜尔佳氏,满洲正白旗人,出身于世代军官家庭,以荫生晋工部员外郎,后任内务府大臣,工部尚书,出为西安将军。因为受到慈禧太后的青睐,留京任步军统领,总理衙门大臣,兵部尚书。辛酉政变前后为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所赏识。官至总管内务府大臣。1903年病死。谥“文忠”。编有《武毅公事略》,著有《荣文忠公集》、《荣禄存札》。
1874年,同治帝死,荣禄参与确定载恬继承帝位,为慈禧太后所倚重。1879年,因忤慈禧太后,又被劾纳贿,降二级,去职10余年。1891年底,起任西安将军。1894年,允准入京拜贺慈禧太后60寿辰,适逢中日战事紧急,留京再授步军统领,会办军务。战后,授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督练北洋新建陆军。1898年6月,百日维新期间,授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为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的得力人物。旋即内调中枢,授军机大臣,晋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节制北洋海陆各军,统近畿武卫五军。策划立端王载漪子溥俊为大阿哥(皇储),谋废黜光绪帝。1900年义和团运动中,主张保护各国驻京使馆,镇压义和团。1902年1月,随慈禧太后返京后,转文华殿大学士,管理户部事务。

第十五集

孙眉
1854~1915,字德彰,号寿屏,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人,孙中山胞兄。孙中山倡导革命大业,得到孙眉物质、精神的支持和鼓励,对他的革命生涯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后又参加革命,奔走湛江香港两地,进行反清活动。

徐世昌
1855-1939.6.6,字卜五,号菊人,又号弢斋、东海、涛斋、水竹邨人,汉族,远祖浙江省鄞县人,落籍直隶天津卫(古属东海郡),出生于河南省卫辉府府城(今汲县县城内曹营街寓所)。
前清举人,后中进士。自袁世凯小站练兵时就为袁的谋士,并为盟友,一文一武,互为同道;1905年曾任军机大臣。徐世昌深谋远虑,颇得袁世凯的器重;但他又能与袁保持距离,进退有度,在袁称帝时以沉默远离之。辞掉总统职务后,多次拒绝日本人的劝诱,不供伪职。徐世昌国学功底深厚,不但著书立言,而且研习书法,工于山水松竹,被称为“文治总统”。

孟恩远
1856——1924,字曙村,又作树村、树春,天津市南郊区西泥沽村人。前半生穷苦潦倒,靠卖鱼虾为生。1894年在马厂参入编练过定武军。1895年,袁世凯创立新军,39岁的孟恩远开始入伍,从此步步高升,至民国初年竟当上了吉林督军,惠威将军。他拥有今汉治区境孟瞿阝、大辛、福田三村及清河农场的大片土地,还在天津投资经营面粉、棉纱等工商企业。当时,可称得上天津东南有钱有势的第一家。但是,孟恩远的发迹却颇为蹊跷。

赵秉钧
字智庵,1859年生于河南汝州。袁世凯委以创办巡警的重任,翌年初,命其担任保定巡警局总办。1902年5月,袁世凯命赵秉钧担任保定巡警局总办,同时还奏保他为“知府加盐运使衔”,赵秉钧“参照东西成法”拟订警务章程,创设警务学堂。

孙科
1891.10.20一1973.9.13,字哲生,广东中山人,孙中山独子。1910年加入同盟会,1917年任第一任广州市长,1923年、1926年两次再任广州市长,1931年任南京政府行政院长,1932年任立法院长,主张速行宪政联共抗日,1947年任南京政府副主席,1949年辞职旅居香港、法国、美国等地,1965年任台湾“总统府”高级咨议,1973年9月13日病逝于台北。

徐勤
1873—1945,号雪庵,早岁入邑庠,字君勉,广东三水县人。庠生出身,康有为十大弟子之一,维新派的报刊活动家之一.1895年在上海创办《强学报》,出版仅两周即停。1896年协助梁启超办《时务报》。在该报上发表《中国除害议》一文,抨击科举制度,受到张之洞干涉,文未登完而中辍。1897年随梁启超赴长沙任时务学堂教习,同时给澳门《知新报》撰稿。不久,被康有为推荐为日本横滨大同学校校长,大力进行维新变法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在旅日华侨中影响很大。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追随康有为在海外流亡多年。1889年在美国旧金山与梁启田创办保皇党机关报《文兴日报》进行论战达两月之久。失败后前往广州,创办《国事报》,继续同革命派报纸进行争辩。辛亥革命后在天津作寓公。1945年去世。

第十六集

三合会
(英文:Triad)又称洪门三合会,为历史上著名的反清秘密组织,始于清朝康熙、雍正年间。现在实质上的三合会已经不存在,由于很多华人黑社会组织根源都可以追溯到清朝的洪门三合会,因此现在一般用来泛指由华人组成的黑社会犯罪组织。

王士珍
1861—1930,字聘卿,号冠儒,汉族,河北省正定县牛家庄人。
凭借过人的才智和卓越的政绩,得到以袁世凯为代表的统治阶层的青睐,先后担任军政要职,直至北洋政府国务总理,被誉为北洋“三杰之龙”。

曹锟
1862年12月12日-1938年5月17日,出生于天津大沽口,字仲珊,是中华民国初年直系军阀的首领,曾靠贿选而被选举为第五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芦沟桥事变后拒绝日本所请出面组织新政府,因其保持了民族气节,被国民政府在1939年12月追赠为陆军一级上将军衔。

小站
位于中国天津市东南,临马厂减河。以产优质水稻“小站稻”著名。19世纪末,北洋军阀袁世凯曾在此编练新军。

直隶
中国旧省名。宋制,地方行政机构以州令用劲,其直属京师者称直隶。元不属诸路及宣慰司或行省的府县,亦称直隶。明、清不属府而直属布政司的州称直隶州。特指今河北省。

珍妃
恪顺皇贵妃(1876年—1900年)他他拉氏,满洲镶红旗人,人们一般习惯按她曾获封的珍妃来称呼她。清朝光绪皇帝的侧妃,也是最为受宠的妃子,生于光绪二年二月初三为礼部左侍郎长叙之女。
光绪十四年(1888年)10月初五慈禧太后选定其弟,副都统桂祥的女儿叶赫那拉氏为光绪帝之后,同时封珍妃与她的姐姐瑾妃为嫔,时瑾嫔15岁,珍嫔13岁。光绪二十年,两人同时晋封为妃。珍妃其祖父乃陕甘总督裕泰,其父长叙曾任户部右侍郎,其伯父长善乃广州将军,珍妃与其姊瑾妃自幼随长善在广州长大。珍妃10岁那年,长善卸任广州将军,她与姊姊随同北返北京。 1889年,珍妃两姊妹被入选宫中,13岁的她被封为珍嫔,15岁的姐姐封为瑾嫔,嫔为九等宫女序列中的第六等,直至光绪二十年甲午春(1894年),因慈禧太后七旬万寿加恩得晋嫔为妃,前面还有皇后、皇贵妃、贵妃三个等级。光绪26年(1900年)8月初,八国联军集结兵力进攻北京,慈禧太后挟持光绪帝慌忙出逃。[行前,命太监将幽禁于北三所寿药房中的珍妃唤出,推入位于慈宁宫后贞顺门的井中淹死。当时,珍妃年仅25岁。

第十七集

刚毅
1837-1900,清末大臣。字子良。满洲镶黄旗人。笔帖式出身,累升至刑部郎中。1877年刚毅以平反杨乃武和葛毕氏案(杨乃武和小白菜案),受奖励。1880年,为广东惠潮嘉道。次年,升江西按察使,后为广东、云南布政使。1885年,擢山西巡抚,请设课吏馆,手辑牧令须知诸书,分讲习,诏饬行各省。治套外屯田,建分段、开渠、设官三策。1886年,调江苏巡抚,苏患水祲,先后濬蕴藻河、吴淞江,以工代赈,民德之。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以附和主战言论,召授军机大臣,补礼部侍郎。1898年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时,力主废黜光绪帝,得到宠信。次年,又至江南,广东等处,以筹饷练兵、清理财政等为名,替清廷大肆搜括财物,并散布“宁赠友邦,毋与家奴”等卖国论调。义和团运动发展至京郊时,曾被派至涿州等地探察义和团虚实。回京后,向慈禧太后力言义和团无他心,可借助以对付外人,主张围攻各国使馆,以实现废黜光绪帝。八国联军攻陷北京,他随慈禧逃往西安。后被慈禧作为替罪羊在菜市口斩首。

徐承煜
(?—1901)字楠士,汉军正蓝旗人,徐桐之子,清末官吏。拔贡。以户部小京官晋迁郎中,累官刑部左侍郎。已,联军入,桐仓皇失措,承煜请曰:“父芘拳匪,外人至,必不免,失大臣体。盍殉国?儿当从侍地下耳!”桐乃投纟睘死,年八十有二矣。而承煜遂亡走,为日军所拘,置之顺天府尹署,与启秀俱明年正月正法。命下,日军官置酒为饯,传诏旨,承煜色变,口呼冤,痛诋西人不已。翼日,备舆送至菜市,监刑官出席礼之,已昏不知人矣,寻就戮。和议成,褫桐职,夺恤典,旋论弃市,以先死议免。

 3 ) 万方有罪 罪在朕躬

慈禧太后并不是我在《走向共和》中最喜欢的人物,然而之所以选择她来做分析,是因为从她身上可以看出封建专制政体下一个国家治乱兴亡的根源。 《走向共和》的剧情几乎一直围绕着国体政体之争,而国体政体之争的背后又是权力分配之争。封建专制、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各方势力各种思想你方唱罢我登场,疏陋如我,并无法断定其优劣,故本文只想从慈禧这个人物对待绪、康、李、荣、瞿、岑、袁等人的态度来谈一谈封建专制政体之下的治乱之道,俟以对中华民族的今天有一点微弱的启示。愚以为,在《走向共和》中,慈禧的作用就好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历史车轮下各位英雄乃至枭雄的人生轨迹,是故分析慈禧,也就能见出各位英雄的志向襟怀。 观罢《走向共和》不由感慨,其内圣外王之说,诚有以乎!有言道:欲知一国之兴亡,必先观其内,一国之内为百姓,百姓之内为法制风气,而天下之风气,必起于天子。 孔尚任在《桃花扇》小引中问道:“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崇祯帝说“诸臣误我”,然而慈禧恐怕不能如此推卸责任。满清之亡,固然是亡于腐败的宗室吏治,亡于袁世凯这样的乱臣贼子,然而慈禧也难辞其咎。 孙中山先生在剧中有言,“我们不是不信任袁世凯,而是共和政体本身就是对任何个人的不信任。”那么所谓的专制集权,也便是对某个个人的极度信任了,孙晓说,这种信任的基础建立在在位者是一位“君子”,否则天地间的一切都会失序。如果说权力就好比一把刀,那么约束这把刀的刀鞘便只有两个字——道德。 “天之历数在尔躬”,“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百姓有过,在予一人”,从这些至诚的诰文,到孟子笔下的王道霸道之争,再到程朱陆王笔下的天理与人心……如果,道德的烛光仅仅照亮了瞿鸿禨一人,那么封建专制这柄闪着寒光的宝刀何以在我中华大地上横行数千年?古有圣君,今有贤臣,李鸿章在,张之洞在,岑春煊在,瞿鸿禨此生不孤矣!因为,他们都是阻止这柄宝刀滥杀的刀鞘啊! 乌托邦本身都是美好的,然而为何乌托邦一旦落实到现实中就会走样?因为无论何时都会有一种聪明人,无论制度本身有多么完善,他们也依然能够玩弄制度于鼓掌之中:第一在于执行制度过程中的双重标准,第二在于借制度之名行私欲之实,所谓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片面地强调一种制度的优劣是可笑的,因为任何制度的执行者都是人,而任何制度的执行最终都依赖于人的心。只不过所谓的封建专制过多地依赖了君王一个人的心而已。在《走向共和》前半部分展现的这段历史里,也就是依赖于慈禧太后一个人的心。 集权本身并没有错,关键还是在于掌权者的心。袁世凯弄权,李鸿章同样也弄权(甚至后期孙中山先生也不免暂行权宜之计,在国民党内搞集权),然而一者为私,一者为公,手段一样,动机不同,那么性质也就大不相同了。纵观中国近代史里对慈禧的批评,无非是说她专制集权,然而我以为慈禧之过,却不在集权,而在于她少了一样东西,又多了一样东西,她少的那样东西,叫做担当,而多的那样东西,叫做私心。 先说担当,私以为权责永远应该是统一的,《英雄志》中有云:“然太后虽为弱女子,亦可能有英明处,何以言为病灶?其实这个病,不是病在她这个人,而是病在这件事,她抓了权,却不肯担责。她不担责,却又抓了权。故而有责者无权、有权者无责,做错事不知痛,便如行尸走肉……” 再说私心。天子之内有私心,无乃社稷苍生之祸欤?平心而论,我对慈禧是有三分敬意的,她决非昏聩不堪毫无政治头脑的权谋家,人谁能无私?君和社稷,私心和公心,一般情况下两者是不矛盾的,然而等到发生了矛盾冲突,非要作出取舍的时候却要怎么办?圣贤给了我们答案:礼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然而慈禧不能做到,义利发生矛盾时,公义总是让位于私欲,大是大非面前一旦退让一步,便埋下了断送江山社稷的祸根。 《走向共和》第二十六集的主要事件是义和团运动失败之后辛丑条约的签订。如果说之前慈禧太后决意和洋人决一死战,让我看到了一个民族的血性。那么这一集中慈禧太后的形象则远远颠覆了之前给我留下的好印象。在位者一旦做出决策,便应该赌上自己的一切为这个决策负责,义和团运动的失败,用慈禧自己的话说是“死得光彩”,某种意义上说,慈禧的这个决策虽说愚蠢,却并没有错,然而面对洋人的问罪,慈禧竟然不惜牺牲一百七十四名“祸首”,不惜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将决策的责任完全推到主战官员身上,将失败的后果完全转嫁到人民身上,只是因为“我真是不想死啊……” 为了保住自己一个人的性命,甚至想让荣禄做自己的替罪羊,甚至答应洋人的一切条件,将天大的重担全部压在了李鸿章一个人的身上。弄得荣禄元气大伤,李鸿章油尽灯枯,“祸首”们蒙冤而死,为国尽忠的义和团死得轻于鸿毛。义和团抵御外侮,何罪之有?那一百七十四名主战官员何罪之有?对比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时说的“如果一枪能抵一亿两白银,那索性再打我两枪好啦”,人格之高下立判。 “朕躬有罪,无以万方”,说的是君主一个人犯了过错,不能让所有人代自己受过。“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说的是任何人有了过错,都要由君主一个人代为受过,这句话是慈禧经常挂在嘴边的,然而观其行止,却是“朕躬有罪,加以万方”。抵御外侮本来是正义的,慈禧承认了那一百七十四名主战官员是“祸首”,也就等于自己抹杀了义和团运动的正义性,自己打折了自己的脊梁。 然而这位昏君身上映照出的却是一位位贤臣的人生信条。正如梁启超所言:“没想到,中堂大人还是摆脱不了这个下策……我为中堂大人可惜啊”。对于儒生而言,比生命更重要的莫过于“名”。“世上最难写的,莫过于自己的名字。庆王爷,您还年轻,今后的路还长,让我来替您签了吧”,看到这里泪如雨下,中堂啊中堂,你究竟为的是什么呢? 签完辛丑条约的中南海西花厅,长长的谈判桌两边所有的人影都隐去,只剩下桌上摊放的一张张卖国条约,李鸿章一个人坐在桌边,灯光渐暗,渐渐地李鸿章的身影也消失不见。我相信导演安排这个镜头是有深意的。山河破碎,然而却只有一个人会为了这张卖国条约心痛,甚至心痛得耗去最后一丝力气。长长的谈判桌边,李鸿章很孤独,这里没有庆亲王,没有光绪,甚至也没有慈禧,很快地,也就要没有他了。 中堂,若你不在了,下一回……还有谁来卖国呢? 我并不会如梁启超一样为李鸿章不值,因为我懂得他,但我相信慈禧永远也不会懂。她以为这就是对她一个人的忠。 在第三十九集第四十集中,慈禧常常提到的一个词便是“忠”。因为这个忠字,她疏远了瞿鸿禨、岑春煊,却亲信了袁世凯和庆亲王。当袁世凯交出自己所有的兵权时,他也从慈禧那里得到了莫大的信任,如此以屈为伸欲擒故纵的把戏实在令我冷笑不已,而慈禧竟然完全被蒙蔽。如果说在戊戌年袁世凯的观望态度让慈禧有所察觉,那么之后他下的赌注却足够大,也骗过了慈禧。 君王为何每每亲佞臣,远贤臣?在于佞臣每每迎合了君王的私心。慈禧的私心在其权位,于是袁世凯便制定了十二年的预备立宪期,保障了慈禧的利益,却贻误了中国走上君主立宪之路的唯一时机。 然而看到袁世凯的种种演技,我却不禁冷笑,袁世凯何忠之有?他不过是抱那个最粗的大腿而已,等到把自己的大腿变得比谁都粗的时候,便会图穷匕首见,什么忠义,什么情分,全都不过是骗小孩子的玩话而已。而瞿鸿禨岑春煊不同,正如瞿鸿禨所言,太后正是看中了他这份“定力”,可惜瞿鸿禨的定力何曾定在慈禧太后一个人的身上? 因为所谓的离心离德,慈禧远贤臣,又因所谓的同心同德,慈禧亲小人。慈禧曾说,做臣子的最关键的在于忠心和能力,然而何为忠?当然我不否认这世界上真的有忠于某一个人的愚忠,然而这恐怕也就是狗对主人的感情罢了。何况,慈禧身边连这样的愚忠也没有。袁世凯忠于她,李莲英忠于她,不过是从慈禧的利益里可以为自己攫取更多的利益罢了,不过是私心和私心交换和勾结,何忠之有? 所以,慈禧不懂李鸿章,也不懂瞿鸿禨和岑春煊,也就更不能懂得孙文。在这天地间,儒生们只会忠于一样东西,一样高乎这世间的东西。 “吾本息机忘世、槁木死灰之人,念念在兹于古之忠臣义士、侠儿剑客,读其遗事亦为泣泪横流,痛哭滂沱而若不自禁,今虽不能视富贵若浮云,然立心之本,岂能尽忘?我身入梏炬,我心受梏方,天地大无耻,吾对之以二字,曰……正道!” 正道,就是做对的事情。 这就是儒生们毕生的道统。当李鸿章抽着陀螺说出“卖国!”当岑春煊半夜在关帝庙前勒马大呼“臣救驾来迟”,当徐桐面对一丈白绫说出“臣领旨谢恩”……这并不是对慈禧一个人的愚忠。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尧舜本来就是没有私心的,儒生们又岂会忠于君王一个人的私心呢? “天下为公”并不是孙文一个人的独创,从本质上来说,孙文的思想其实并没有脱离儒家思想的范畴,所以说他是一个儒生也不为过。我看这个思想便是“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便是“廓然大公”吧。封建君主专制便是建立在君是圣君,臣是贤臣的基础上,若是君臣都没有私心,那么自然同心同德,做臣子的又何必单单忠于君王一人,乃至一家一姓之天下呢? 这也就是孙文曾想在国民党内搞集权的原因,因为他知道,权力在他一个人的手里是妥当的,因为他没有私心。故窃以为,政体本身并无绝对的优劣之分,权力本身并没有变,从专制到宪政,变的只是分配权力的方式。所以关键还是在于掌权者的心,心正者,即便集权,也能为天下兴利除弊,心不正者,即便宪法在上,谁又来秉公执法呢?即便有人执法,法不责众,你又奈我何?从专制到宪政也就是从自律到他律的过程,自律倘不奏效,他律又何尝尽能奏效了? 正如剧中所言,宪政的宪字,就是限制的意思。然而,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正者何须限?须限者又何尝正?可见宪政本身也不过是一个可笑的悖论而已。 ---------------------------------------------------------------- 咏篆香为李中堂作 夜来谁共西风寒,独上高楼思悄然。 宛转焦心随漏浅,淹煎白首伴更阑。 芬芳任我形为烬,庄正由他迹作烟。 但得残息还一寸,宁使妖氛在人间。(完全出律了 泪……)

我的公众号:龄官(lingguan1123),主要发布原创剧评,欢迎关注。

 4 ) 瞿鸿禨反腐的下场

晚上看走向共和到第40集,袁世凯派人收买吴毓鼎弹劾他的老师瞿鸿禨,这个看上去很不可能的事情,袁世凯这么分析:一个正直忠诚又有才干的御史,要是能够出面弹劾瞿鸿禨,他一个人就比我北洋一个镇的军队都要有力量。没有什么人不会被收买,就看你的筹码有多大,现在还没被收买,是还没碰到像我袁世凯这么大的庄家。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一次大赌局,就看发生在何时何地。

 

基于这样的分析,这件事居然还真成了。当然,剧情安排瞿鸿禨大人主动推动了这件事。瞿鸿禨自持一腔正气,却屡屡得理而受挫,恍然大悟下,对学生这么反省他的反腐生涯:

 

“咱们打了一张牌叫整肃吏治,表面上看,正气凛然。昨儿个我才想明白,老佛爷不看重这个,她也不在乎你贪污腐败。可是你跟她离心离德啊,你就死定了。这一点啊,这么些年,咱们就没有想明白。”

“你看看人家,玩着、闹着,又搞女人、又搂钱财,可是政治上永远正确,屁股坐的永远是正确的地方,那才是真高!咱们从一开始啊,就败了!”

 

这么一醒悟,就自知逃不过这一劫,主动帮学生写参劾自己的奏折,还告诉学生要怎么做。就这么被革职回老家了。

 

 

看了这一段,深有感触。结合冯仑讲的那句话,“最可靠的人是最危险的,这是无数的大哥用性命换来的。所有的人愿意忠诚,他一定是要额外的回报的。当没有额外回报的时候,忠诚就变成了所有跟你对抗的资本”,就能大致揣测到大哥们的心思。为什么大大小小的大哥们一再说,“有些人,是有忠心没有才干,这个嘛,还可以让他慢慢历练;可有的人,是有才干没忠心。我告诉你,这样的人,我是不会留着他的”,可是做小弟们的就总也不能明白呢?

 

打着道义的凛然大旗,固然能得一些赏识,但不是被袁世凯这样的大哥拿来当刀(如吴毓鼎),就是被慈禧这样的大哥所厌弃(如瞿鸿禨),很简单,刀有时也会割到自己的手,除非,你长在大哥的手指上,只会砍别人,永远不割到自己。

 

回过头我们想想腐败问题。我们做个角色互换,如果你是大哥,你希望你的小弟们都很清廉、天天对着你苦口婆心、说这个那个都有问题,还是希望你的小弟们虽然贪财好色,但是听话懂事、能读懂你的小心思?记住你是大哥,你的目标肯定不是做孔圣人。有句话叫“无欲则刚”,无欲无求的人,可以为师为友,做小弟?大哥在你面前会没信心的。当年的王翦就很明白,带军打仗路上还一个劲儿派人向秦王请赐田宅,秦王这才相信他绝无二心。

 

水至清无鱼。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同在大池塘,一起染吧,用不着你独清,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5 ) 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公罪后人论--清末民初“大人物”详细分析

“望門投止憐張儉,直諫陳書愧杜根;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公罪后人论”

---谭嗣同

或许“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此二句更为世人所熟悉,然而这版本是康有为改的。不错,改后全诗霸气外露,豪迈千云,符合就义之气节。然而原诗叙述口吻更为客观,是时代的缩影,是清末民初“大人物”们的缩影。而《走向共和》将这些人物的性格和明争暗战有血有肉的陈列出来,不失为历史普及的好材料。从而使人好好品味那些早已熟知却不甚了解的人物。

康有为:既然从谭嗣同的诗开始,那不妨先看看其师康有为。文革期间,红卫兵破坏他的坟墓,说他是 “古今第一大保皇派”。那么,他究竟是不是呢?仔细了解发现,他当然配不上“古今”二字。然而说他是民国第一大保皇派,却是错不大多的。当年康有为联合张勋拥戴溥仪复辟,连摄政王载丰的积极性都不如他。张勋就更不用说了,看他那吊儿郎当的样子,简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康有为戊戌后流亡海外搞“保皇派”,处处为难孙中山。每天叩拜光绪所赐的衣服,训梁启超忘恩负义。后代历史学家研究他和他的弟子很难,因为他总是隐瞒事实,鼓吹自派学说。但我幼时所知的康有为,是怀着进步思想的,是清朝改革派,是为变法鞠躬尽瘁的伟人。怎么会这样?四个字:其人迂腐。这种迂腐,杨度也有。用袁世凯的评价:康有为书生气过重,过于纸上谈兵,不办实业。说白了,康有为是一个满脑子被君宪理想占据的人,这是他人生的全部。只要有机会,就不会管任何局势,实力,缓急去大刀阔斧的实现理想,是个死脑筋。自觉有理在手,恃才傲物,听不进良言。因此,他的想法虽然是好的,却怎么也不能实现。这不得不说是专制主义的毒害,忠皇之心太过于根深蒂固,科举制度下的书生是改变不了的。

梁启超:那为什么梁启超就改了呢?为什么辛亥革命一成,他就回国赞成共和,不搞君宪了呢?难道他不记得谭嗣同就义前要他坚持这理想了,抑或他的学生徐锡麟转投共和打动他了?不是。用李鸿章对他的评价:“卓如,你老师不如你睿见,你迟早该自立门户”。这说的意思是,梁启超会顺应时代潮流。康有为参加过3次科举,连末代状元张謇都说南海先生才是真大才。但监考司徐桐认得出康有为的卷子,总以其主张过于狂放为由,不让中举。所以他直到40多岁才得光绪召见,这种知遇之恩从此为康有为悲剧的人生打下基调。但梁启超一开始接受的就是康有为的君宪思想,未受科举毒害。以谋求万民幸福为任,对国体的立场并不坚定。他没有和清皇直接接触,所以不会犯历史错误,顺应潮流。袁世凯称帝时想找梁启超做君宪顾问,张勋复辟时想拉拢他,他断然拒绝,正是如此。当然,我们不得不说,李鸿章劝他自立门户确实为后世做了好事的。像后来梁启超组建进步党,帮蔡锷离京等等。如果没有梁启超斡旋,还真不知胃口大的袁世凯会把民初的政治体系毁成什么样。

慈禧:慈禧自己说:“我这个人,最要面子”。这大概就是她整体的写照了。简单说来,就是要让自己过的舒舒坦坦,有头有脸。她要的手下,最看重忠心,其他次要。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奕匡贪财的程度在清朝恐怕仅次于和珅,可她就凭他忠心,让他坐到了军机首辅。而瞿鸿机清廉爱民,慈禧一听人家说他有自己的小揪揪,马上革职回籍。慈禧做事最爱争。恭亲王奕昕朝政上争不过她,最后直接出家了。后来李鸿章找奕昕说,这太后怎么就管她寿辰,不理北洋备战甲午了呢,我要不要争争?奕昕说,这个嫂子阿,我最了解了,千万别和她争,服从就是了。也就是说只要属下摆出一副万事都是为了服从和孝敬太后的样子,那具体这是个什么事,根本无所谓。李鸿章深知这一点,所以一句:太后之事无小事,哄得慈禧心花怒放。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她不给北洋水师钱买炮弹,却拿这笔钱去修葺(仅仅是为了修葺就花六十万两银)颐和园。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她开始赞同变法还政光绪,后面又追杀戊戌六君子。还有她向来谨慎,但一看外国支持光绪不支持她就向十一个国家宣战导致辛丑之变了。另外开始恩宠岑春煊后又怕其为康党革职查办也是因为她性格上问题。用她在戊戌政变后说的话,我就是担心谁不让我过舒服日子,要是真这样,我决不放过他。一志金钗就几万两黄金的太后,恐怕是清朝第一人。但她又不全是负面的。以上这些历史错误,是因为她一些传统的女性思想作祟,过于保守和爱面子。然而她的政治觉悟却很高。她甲午之后不罢免李鸿章,后来力保袁世凯实施庚子新政,都是因为她明白谁是能帮助清朝延续统治的。在她当权的时代,她树立了自己的绝对权威,训练了一班绝对服从的奴才,力保政策的执行力和国家的统一,对人的体察细致入微。如此,她又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了。总而言之,慈禧是并不比道光,咸丰们差多少,但她总也不开明,走不出个人观念狭小之限,以致于耽误了很多事。除了上面那些以外,还有就是没有为国家培育多少栋梁之才,把皇亲国戚宠坏了,间接覆灭了清朝。

光绪:通识历史教育中的戊戌变法容易培养学生片面同情光绪而憎恶慈禧。然而,一个人总是多面的,而历史的偶然总是脱离不了背后的必然。慈禧在戊戌政变中的表现此前提到,是因其自身性格观念所致。而光绪的失败,自然事出有因。除了无实权军权之说外,我觉得还有如下些原因。首先不妨看看,光绪帝载载湉是个什么样的人。咸丰皇帝死时没有儿子,慈禧把醇亲王奕譞的儿子过继过来做太子,是为光绪。奕譞体弱有病,代朝廷检阅北洋水师后吟诗一首,结果被慈禧怀疑不忠,说了两句吓死了,胆子就这么点大。这样看来,他儿子光绪不屈于慈禧的权威才怪。再者,光绪过于操切,变法一开始就裁撤六部,废军机大臣,让杨深秀刘光第这些六品以下完全没有权势和人脉的人直接处理奏折,必然引起官变。这么没头脑的决策只能说明光绪和康有为一样,只有热情抱负,不管实情局势,没有政治觉悟太天真。还有个小原因,就是翁同龢提前下野。由于奕昕突然病死,走之前说翁同龢不忠,导致慈禧下定决心将他革职。结果是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都在外地,朝堂上无人与刚毅徐桐对抗。康有为是翁同龢介绍给光绪的,如果变法时他仍是军机大臣,变法时间或许不会这么短。另外,光绪被毒死也是因为他太天真的缘故,公开表现出一副和慈禧袁世凯耗时间的样子,于是非慈禧所能容了。

载丰:其实清朝的灭亡,载丰“功”不可没。光绪无后,慈禧便生了立溥仪为继之心。但溥仪太小,所以他便擢拔载丰为军机大臣让他先行历练。可是他做的事基本就是和袁世凯作对。这种只看私人恩怨不顾国家大局的举动只能用娇气来形容。结果知道慈禧死,载丰也没学出什么经世治国的本领。他将所有要职都给皇亲国戚担任,最后完全腐化了清廷。在兵权上又没斗过袁世凯,遇乱世没有变通的能力,只得被赶下台了。后来孙中山到访载丰,觉得他在清廷逊位的事上做出了贡献,简直是莫大的讽刺。

李鸿章:曾国藩给李鸿章的遗言是,凡事退三步。这是曾知道李鸿章不喜归隐,操心诸多。甲午战时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平生最敬重李鸿章,不光点名要李来马关签约,后来还钻研梁启超所写的李鸿章传。再后来,载泽端方的五大臣到日本考察宪政,伊藤博文公开批评清朝没有给李鸿章发挥的余地。从伊藤的表现我们得以窥斑见豹知李鸿章是清末难得的有才干和头脑的人,且政治手腕也不输张之洞等人。然而他被迫背下了许多骂名,实属无奈。这才干方面,众所周知,创立轮船招商局,培养清末第一官商盛宣怀,修铁路办铁厂,创建当时亚洲第一舰队北洋水师。办洋务是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当年张之洞的汉阳铁厂面临破产,是李鸿章用官督商办救的。所以张之洞虽然总想与李鸿章争,却又不得不服。李鸿章担任内阁总署(相当于今天的外交部长)时,手腕很硬,外国人对他又恨又怕,他的继任者奕匡连他的十分之一也不及。鄙人幼时见不平等条约的签字均有李鸿章在场,对他颇有偏见,现在想来,是不对的。慈禧每每派遣李去谈判,自是信任李的能力,而且李鸿章确实能争回一些利益。但每次都要去签不平等条约,任谁都不愿意,所以李鸿章这份为国分忧的心难能可贵。他在马关被日本乱民一枪击中脸部,近70岁仍不退缩并以此减少战争赔款,让人钦佩。所以,后来梁启超劝李鸿章不要去签辛丑条约,说以先生之才可以领导革命做民国总统,何必出此下下策遭后人唾骂。但他回应说: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事。他心底并不是不知清廷制度之腐,只是不想首鼠两端,打自己一巴掌。后来奕匡在辛丑条约上迟迟下不了笔,李鸿章说:“这天下最难写的就是自己的名字,你路还长,让我这七旬老人来写吧。”在感人至深同时敲响了晚清缺少像李这样后继儒才的丧钟。

甲午中日战争,在我看来,必然是对清朝打击最大的一场。洋人在晚清的眼中一直是外来势力,所以吃败仗只是无奈,过一会儿便好了伤疤忘了痛。然而日本却是自古是中国的藩国,输了颜面何存。所以这一仗乃是敲山震虎,让中国人痛到骨子里,间接催生了后面的各种革命。从这个角度来看,倒要感谢日本这个催化剂了。《走向共和》中对于甲午战败原因分析是比较客观的。从军心来看,北洋水师建立已久,官僚腐败,而提督丁汝昌软弱纵容。日本新式海军受天皇感召,满脑子民族主义,来势汹汹。从装备来看,日本吉野号战舰是新式的,航速比北洋最快的军舰还要快7节/每时。话说这吉野号本是李鸿章订购的,岂知慈禧怕修颐和园的钱不够,不愿拨款,日本趁机出高价买去。所以北洋战舰大而慢,日舰小而快。从决策上来看,李鸿章下令死守威海卫,而光绪认为战不能退,士气不可泄,冒然出击,直接导致战败。可笑的是,李鸿章竟然要承担全部责任,辞去直隶总督。另外,古书兵法上所讲一鼓作气的策略我认为是纸上谈兵的。装备,军力,地利,分兵,战点这些才是实的东西。孙子兵法也没说一腔热血蛮干能嬴的,关键要巧。

翁同龢与瞿鸿机:洋务派之外的清朝朝臣,除了徐桐刚毅这般未开化的顽固保守派之外,就是翁和瞿这样懂古典政务自恃清高的大臣了。徐桐和刚毅对洋人的那种视为怪物的观点最终也每让他们有善终。鼓动义和团的下场就是被洋人逼死。翁同龢与瞿鸿机有看点正是因为他们若放在别的朝代,则可视为为官清廉,大公无私的典范,可惜在清末民初的大环境下,只能落得悲哀的下场。他们的共同点,则是心胸都很狭窄。翁同龢在钱财上为难李鸿章,打小报告这些做法在他自己眼里认为是对的,因为他认为自己满腹经纶,品行端正,骨子眼里看不起办洋务的大臣。就像瞿鸿机与袁世凯作对,一开始不过是因为看不起袁世凯没有科举出身。他们可以办政务上的事,却生怕科举等与自己相关的制度被否定,只因担心自己的名誉有损。如此这般导致他们在政治改革上出于下风,得不到统治者的青睐。而且更为天真的是,他们认为自己在乱世中虽不至于有大作为,但为官端正清廉,可明哲保身。然而慈禧却不看重这个。一旦挑拨,慈禧就罢免他们。归根到底他们在朝为官没有摸清统治者的脾气,这样再自恃清高反而容易招到统治者的厌恶的。“杨翠喜”案斗不过袁世凯正在于瞿鸿机自恃有理,去不知程序上有讲究,最终被人反咬。另外,瞿鸿机被其徒吴毓鼎参劾一案我倾向于是瞿自愿的。事实上,就算吴不参劾,瞿被慈禧架空事实已在,被罢迟早,瞿不如做个顺手人情,送其徒一辈子荣华富贵为上策。

荣禄:荣禄这个人一直是不喜出头但心里有个样子的。所以比起李鸿章,慈禧更喜欢他。当年翁同龢一状让荣禄去凉州待了20年,他一声不吭,足见其忍耐力之好。慈禧觉得亏待他,所以让他在甲午之后接了李鸿章的班。他知道自己才干不如李中堂,所以一切保持原样,上朝议事也不发言。但这并不代表他是没有主见的。他自知光绪大动根基的变法不可行,任刚毅和康有为在朝堂上吵而一言不发,其后在颐和园一跪就是两天,以看太后脸色。后来他力保袁世凯,要求严惩刚毅许彤以平洋人之气,这些都看出他在关键问题上还是很有见的的。这种隐而不发的个性恐怕更为可怕。戊戌变政里,荣禄悄然用兵,秘密操作,才使得慈禧在政变中大获全胜。

袁世凯:事实上,李鸿章对于袁世凯的培育,荣禄让袁世凯在天津大练新兵,以及二人后来联合推举袁世凯接任直隶总督等等,在历史大潮下,是没有错误的。一则袁世凯在办事上确实是有这个能力,二则晚清实在是缺乏一些又忠又厉害的人才。李和荣禄都知道袁世凯是一只饿虎,所以临死前对袁的劝诫都是不要生出谋逆之心。没想到后来果不出所料。这样一个枭雄,从其人生的经历来看,没有什么亏的。军机大臣,总统甚至皇帝,他都尝过。从被人追杀寄人篱下到叱诧风云呼风唤雨,袁世凯学会了谨慎和自保。只要能保住或上升自己的地位,他是不在乎政治立场的。用他自己的话说:“政治上可以犯罪,但不可以犯错。” 这大概是他处事观的写照了。他能从团练升到军机首脑,因为他知道和谁在一起能被统治者青睐。他在戊戌变法中站对立场,也是出于他的政治嗅觉极高。他善于把握别人的关键人物的喜好和弱点从而笼络别人,譬如奕匡和李莲英。这使得他在慈禧晚期如鱼得水。同时,他心机极深,诡计颇多,例如“杨翠喜案”中他抹杀证据的手段以及强调西式的传讯方法让载丰无功而返。他心知慈禧死后,载丰必然发难,所以深植党羽,掌握实际兵权,却又在慈禧面前演一出移交兵权之戏。间接导致了后来载丰被罢黜倒台。我相信,任何一个与其同时代的官员都不会愿意与这种人为敌的。瞿鸿机的下场就是明证。在“宋教仁案”后毒死内务总理赵秉钧体现了袁世凯心狠手辣的一面,间接导致了段祺瑞和他的离心离德。孙中山在法治的地区长大,政治手段是比不过在清廷的人治系统下打拼的袁世凯的。袁世凯钻《临时约法》的空子,让大总统的职权接近皇帝就是他手段更为狡猾的例子。袁世凯称帝一事是让他身败名裂。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他受清廷政治系统的毒害。袁世凯看了半辈子皇上的尊贵,觉得自己是中国的华盛顿,功劳比皇上还大些。况且虽然他这个大总统权利无限,但做黄帝是他的心愿,使得他犯了政治错误。其次,杨度也责无旁贷,这个死脑筋火上添油了一把。再次,袁克定伪造的媒体体气氛也让袁世凯认为称帝的时机到了。这个错误导致了袁世凯含恨而终。当然,袁世凯的出现对于历史的推动是有正面贡献的。除了最后的称帝,他确是审时度势之人。庚子新政中力陈变法,坚决废黜科举的措施都与他看清世界局势有关。而最后他虽位居首席大臣,却仍然不愚忠于清廷,也和他认为革命的大体趋势是不会熄灭的是分不开的。所以作为一个政客,他的精明几乎是无可挑剔的。但对于民主的贡献,他的价值观还是受限,这确实是他个人的悲哀吧。

北洋幕僚:

徐世昌:跟随袁世凯最久,对他最熟悉的莫过于徐世昌了。与袁世凯最交心的也是他。组建天津新军的阵容,在东三省为他安插势力,以及后来料理内阁事物,徐世昌都出了力。徐世昌知道袁世凯心狠手辣,野心勃勃,所以他总是很会躲乖退隐。而袁世凯念在旧情,也从未把他怎么样。辛亥之后力荐袁世凯出山,反对袁世凯称帝,都能看出他识得大体,是能辅佐君王的好文臣。

段祺瑞:在这一干直系军阀中,赵秉钧忠心,但不得不为“宋教仁案”赔上性命;张勋愚昧;冯国璋喜欢躲在暗处;曹琨鲁莽;段祺瑞则狡猾。袁世凯民国以后重用的军人就是赵和段。赵死后,段任陆军总长,掌握了军队的总指挥权。在袁世凯手下,段祺瑞确是表现出对袁世凯言听计从,心甘情愿做打手。但实际却利用袁的信任,培植了自己的死士。等到袁世凯称帝时,段祺瑞便可以站出来反对了。最后毫不客气的要挟袁世凯交出陆军权,活活气死了袁世凯。袁世凯认为段祺瑞最像他,但段祺瑞却背叛了他,这也是一种悲哀。但段祺瑞总算是袁世凯的实际继承人,在府院之争中黎元洪兵力不如段,最终落败。张勋不成气候,也必然被段祺瑞直接消灭了。

杨度:我不明白为何君宪派的人都容易变的书生气。康有为如是,杨度也好不到哪里去。他和孙中山说要公平竞争,大大方方的把黄兴介绍给孙中山,最后直接导致了兴中会的壮大。他是个光明磊落的君子,但好胜心太强,所以一直不服孙中山的理论。最终成了策动袁世凯称帝的引子。他对政治上的交易操作,总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但一听君宪,就一股脑干劲。我们姑且把这个叫做瘾吧。至于他后来又变换政治立场,大概也与他不服孙中山有关吧。真是世外奇人。

孙文:最后在看看孙中山。其实人们对他的了解很深入,他的伟大也无需赘述。孙文首先是一个执著的人。和君宪派的许多人一样,他对自己的主张矢志不渝。这种思想让他一次又一次的起义,革命了还要二次革命。知道民主为止。但他早期直接陈书李鸿章,和康有为争论,却是没必要的。因为上面两人的政治观与孙文明显不同。除了很烈,孙文也很纯粹。他心中的理想大于他对于权力的追求,这是很难得的。这才使得他愿意让位给袁世凯,加快了共和的进程。但他这种纯粹使得他政治主张有余,政治手段不足,被非革命党人窃取许多革命果实。他的刚烈,纯粹,以及不懈的努力,最后终于让民国不至于倒在摇篮里。这也算是天数使然吧。用毛主席的话就会是,孙文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6 ) 慈禧太后向列国宣战——吕中老师在《走向共和》中表演赏析


慈禧太后向列国宣战
——吕中老师在《走向共和》中表演赏析
文/荞麦花开

题前:
正餐上桌前,先来一碟开胃小菜。世人皆知陈寅恪记忆力惊人,他在一次上课时,脱口而出“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19字(蔡鸿生《仰望陈寅恪》一书p5-6:多少年来,人们往往被寅恪先生的记忆力所震惊,甚至传为奇人奇事。我也有同感。大学时代听讲《长恨歌》,到释“温泉水滑洗凝脂”一句,他连带提到清故宫武英殿之浴室,一口气就念出了西太后那长达19个字的谥号“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如数家珍,令人瞠目结舌。)——慈禧太后谥号之长,为历代皇后之最,陈寅恪竟一口道出,关键是这还不是背诵十三经、前四史中的经典段落,属于所谓不需要占用有限大脑库存的“无用”文史冷知识,着实把听讲者镇住了。——这件轶事内里深处或暗透此一消息:对于如寅恪先生这样的前清遗少遗老们而言,大清孝钦显皇后是相当令人肃然的一个存在。这位实操大清帝国末造甚或整个中华传统帝制时代末期最高权柄长达半世纪之久的女性,到底有何魅力?

大陆科班演员远胜于港台演员之一大独门绝技,是当众大段台词戏,笔者时常回看摩挲譬如唐国强诸葛舌战群儒、骂王朗、斩马谡(《三国演义》),陈道明康熙乾清宫怒斥群臣、八达岭颁旨永不筑长城、千叟宴敬酒(《康熙王朝》),焦晃康熙承德戒得居怒斥众阿哥(《雍正王朝》),王冰李鸿章威海卫怒斥北洋众将(《走向共和》,配音为吴俊全)……这些经典桥段。个人窄目所及,女演员演历史剧唯一能与上述“须眉”抗衡——甚或精采过之者,舍吕中老师其谁?《走向共和》(68集海外版)25集慈禧向列国开战一场大段台词戏,在我心中是历史剧中最霸气无敌的存在啊,看了各种热血沸腾,第一次赶脚老佛爷个人魅力爆棚,其振作士气(煽动人心^_^)的功力与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希某某必可一战……
这里是谈戏的精彩,慈禧此举是一时嘴炮痛快祸国误民神马的就不多及了。(按:细绎史实,历史上慈禧并无向列国宣战之实。这个放最后分剖。)按《走向共和》里演来,慈禧对与列国开战其实是颇有顾虑的,哪怕在事先看了义和团“刀枪不入”的神棍表演之后,她还是内心清楚这些都只是把戏,跟列强能不打尽量不要打。但列强粗暴地竟去践踏老佛爷的心理禁忌——逼其归政皇帝。这无疑是捋虎须批龙鳞了。但见慈禧拿着放大镜看“洋人发来的照会”,面容无波;应该是看到列强逼其归政皇帝之语,抬眼,凝思,“哼!”;剧集特写镜头——手中的放大镜颤抖(这种特写镜头是摄影出身的导演张黎的强项,《大明王朝1566》中也多用);“啪”地合上外国照会红漆封皮,手中放大镜子扔在封皮上;一众臣子感到风暴前雷霆前的可怕窒息,胆颤默立,太后却只是利落简单丹田蹦出两个词六个字:“敲钟,叫大起儿!”——吕中的表演是有收有放,有抑有扬,大抵慈禧平常之态为内敛平稳,故而偶露雷霆之威才更为慑人;这一点,“飘风骤雨不可久长”、一味只有高亢的斯琴高娃似乎就逊色一筹。
“叫大起儿”是清廷“土话”,召集四品以上官员朝会为“叫大起儿”。剧里演来,但见数百官员顶戴补服色色鲜亮站得黑压压宫内殿外都是,张黎的摄影是一列列扫过去,那个壮观啊。《左传》:“国之大事,唯祀与戎”,更何况是“攘十一戎”,召集在京所有中央委员召开七千人大会,实属题中应有之义。大清掌政皇太后也是正装庄容出席,脸上粉打得惨白,一如她即将面对的严峻形势。
如此大事,皇上也被从瀛台请来与闻。太后眼中噙泪,压抑着哽咽以尽量平淡平稳口气道:“你们怎么不说话呀,都哑巴了?大清的臣子们……你们就眼睁睁地瞅着,让洋人欺负我吗(最后一句泪声压制不住)?”
——“主辱臣死”。不论我们今日如何斥骂慈禧,但在当日清廷臣子心中,特别是饱读经史的儒士臣僚心中,皇太后抚育本朝两代皇帝,灭长毛剿捻子任用曾左李张缔造同治中兴……在臣下心中确乎是朝廷权威、纲常伦理、天下大统的代表,且是唯一代表,主辱臣死,圣母皇太后受辱夷狄,那就是我中华大国受辱夷狄(昔日之夷狄——清廷,其时确已是中国文化上制度上的代表),臣子万死莫赎啊!王国维殉清,也是殉中华文化之亡,因清之亡,实在已表示中华文物之衰亡……说远了。且看吕中演来,说道“让洋人欺负我吗”一语眼噙热泪,语虽平淡而内中更有一股女人独有的受辱可怜之意,“圣母”皇太后之“圣母”二字,味道全部出来了。
理学儒宗徐桐身感“国耻”“国辱”尤其强烈,第一个跪下:“微臣无能,万死不能辞其咎!”接着殿内外所有臣下黑压压跪下。
太后继续给力:“你们死有什么用……我要洋人死!”(说到“要洋人死”咬牙磨腮,这咬牙磨腮好如降龙十八掌“亢龙有悔”而蕴有余力,强自压抑着的愤怒仇恨比一味高亢如斯琴高娃老师所演孝庄太后用胸腔“喷出”大吼似更令人颤栗其雌威。)
刚毅、徐桐等领头放炮:“向洋鬼子宣战,打!”一个满臣,一个汉臣;一个是无脑热血武人,一个是理学清流“圣人”;一个是我大清皇太后不能受辱(满族家法),一个是我中华皇太后不能受辱(中华文化)……于是乎群情汹汹,必欲与洋人决一死战,满殿喊开打!
皇上冷着脸一脸病倦站起身来,准备泼冷水;正拿手绢儿揩泪的太后侧脸一惊。
皇上从不能打、打不过的角度“以史为鉴”,一腔郁闷不敢吼亲爸爸,只能大吼刚毅“你疯啦!”:“甲午年间,面对日本一个蕞尔小国,我大清败了。如今,面对的是西洋十一个国家。开战?刚毅,你疯啦!”
太后适时将最高层分歧扼杀于萌芽:“皇上累了,歇着去!”确保朝廷不是“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而是“只有一把号,吹的我的调”。皇上躬身答“是”,悻悻而退,殿侧呆着。
然后刚毅徐桐继续一唱一和,把“大清陆军+义和神拳”说得天花乱坠,不过“不和谐”声音也出现了,蹦出两个主和派,“义和团乱民而已,朝廷利用他们向各国开战,这是拿江山社稷、万方生灵当儿戏!”……瞬间朝堂乱成菜市……
太后一看,不得不放大招了——叫身边的李莲英将杀死德国公使克林德、绑在殿外的恩海传进来。
拿小民做戏,微言大义诙谐讽谏排除异音定下主调,是《走向共和》一剧的擅场,后边戏袁世凯办新学也是找了个叫花子到朝堂唱段子,这且不表,且看太后与杀了德国人的恩海对话:
太后:“洋人很厉害的,你不怕吗?”
恩海:“不怕!奴才没别的本事,就能杀洋人!”
太后:“说得好!洋人也不是那样了不得的。大沽口炮台一仗,不是打得洋人狼狈逃窜了吗?(按:大沽口炮台一仗其实是打败了,炮台失守。剧里演来是刚毅谎报军情,慈禧受到蒙骗。史实并非如此。)我本不想要洋人的命,此前还一直违驳众臣的意思,等待他们的改悔。可我等来了什么呀!(手中拽着洋人照会,高高举过头顶,振臂一声厉呼“可我等来了什么呀!”——同时大赞张黎的镜头运用,从上往下俯拍全景,气场满满。)”
“圣母”皇太后雷霆怒吼一声“可我等来了‘什么’(重音)呀!”缓步走下御座,来到跪地的恩海身前,轻声唤道:“恩海!”(吕中老师的年龄、演技、眼神、神态、语音,确乎把“圣母”二字演得很到位,这“恩海”一声,恰如一位慈母对儿说话。)
恩海眼噙热泪:“奴才在!”
太后:“亡国就在眼前,可这朝廷上,却出现了卖国贼,你说该怎么办哪?”
恩海大声答道:“乱刀砍杀!”
太后:“好!今儿个,这事儿就交给你了。(起身对刚毅)刚毅,你都听见了吧?”
……于是两个忠正直言主张不可开打的臣子被杀鸡儆猴了。
本来,按国际公法,杀德国公使克林德的恩海也必须要杀,这是大清国在世界面前的交代。不杀,就有了与全世界闹别扭对着干的意气了,而且是强烈意气。太后继续以平淡平稳语气轻声对恩海道:“恩海!为了我大清,你杀洋人去吧!”这既是太后对兵勇的懿旨,又是慈母对赤子的嘱托,但见恩海眼噙热泪热血效死喊声“嗻!”镜头切回,已是太后目送恩海远去后,站在大殿门口的背影,两边躬身肃立着王公大臣——她真正痛切的懿训,大幕要拉开了。
接下来,吕中所演慈禧太后这篇长篇训话,其痛切人心,令听者下泪,历史剧中似唯陈道明所演康熙皇帝于乾清宫怒斥群臣可比。从话剧演员具体的表演艺术分析,二位老师的大段台词戏总体上有一共同特点,那就是有平有兀,有收有纵,蓄势待发处如大江平铺,陡然震怒处如怒海澎湃,而神妙莫测令人醉心处尤在其波澜非止一叠,而是如长江三叠浪,浪浪叠更高,一段壮阔汹涌的交响大曲乃由几段有抑有扬的段子曲共同谱成。详析:
太后转过身来,沉痛凝重的目光在群臣身上扫射一遭,开口了,却是“从头说起”,开篇便振聋发聩:“这国难,非自今日始啊!”以下先全文照录这大段台词:
太后:“这国难,非自今日始啊!明朝的时候,葡萄牙人偷偷登陆我澳门岛,从此就赖着不走了。几经交涉,至今也没还给我们。我大清入关以后,国泰民安,咱们关起门来,好好过了两百年的好日子。可到了道光朝,英国人来了,他带着鸦片来了。洋枪洋炮,逼着咱大清把香港割给了他,还闹了个五口通商。以后没几年,英国人和法国人合着伙儿又来了,把你们的咸丰皇上赶到了热河。文宗驾崩在行宫,京师百官星散,英法联军火烧我圆明园,那是我大清的万园之园哪!国宝让他们劫掠一空,又逼着咱们订立了北京条约。从此,西洋可在我大清内地传教了。日后的祸根,当时就这么种下了。以后,法国人想占我南陲,跟咱们打仗;日本人要占朝鲜,也跟咱们打仗。这些都不再说它了。可大国也好,小国也好,强国也好,弱国也好,各有各的风俗,各有各的信奉。可为什么一定要信你西洋的耶稣和天主呢?这就整天是教案了。义和团起来了,他受不了洋教的欺负,他不能不起来呀。就这么着,我拿洋人怎么着啦?我没怎么着嘛。小民杀了个洋教士,德国就出兵占了我胶州湾,没什么,咱们谈谈;意大利趁火打劫,什么也不为,张口就要我大清的三门湾,这个,叫我给回绝了;还有美国,说要利益均沾,别的国家占了我大清的便宜,他也得占一点,不能落下了!这都没什么,咱们都可以谈,只要咱们还能和平共处着。可怎么着了?他是得寸进尺,居然要管起我大清的家事来了!俗话说,揭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脸。可那洋鬼子偏偏就蹬鼻子上脸,居然要骑到我的头上了!你们都知道,我呀,就爱护个脸面。可我的脸面是谁的?是大清的脸面,是咱们老祖宗的脸面,我不护着点行吗?!所以说呀,今儿个咱们遇到的国难,不是今儿个一日的国难,是几十年来的旧恨新仇!这战争既是逼到这儿了,咱们就旧账新账一块儿算!这战争是洋人挑起来的!皇上说了,咱们打不过。这就是说呢,打了,就是个死。可不打,也是个死。让人打死,总比让人吓死的好。至少死得光彩!”
吕中老师所演慈禧太后这段包羞发愤、蹈厉壮烈的开战前宣言,是历史题材制作中难得一见的经典段落。个人以为,就气势之壮烈而言,可堪媲美者,历史“剧”中则陈道明在《康熙王朝》中正大光明殿痛斥腐败一段;历史“片”中则《大决战 淮海战役》中毛蒋隔空对话下定战役决心一段——前者语意之沉痛差相仿佛,后者语气之悲壮内在神似。把两段台词恭录于下:
《康熙王朝》剧质素固不能与《走向共和》与《大决战》相比,但陈道明此段台词确乎足以振聋发聩,动人心魄。
康熙:“当朝大学士,统共有五位,朕不得不罢免四位;六部尚书,朕不得不罢免三位。看看这七个人吧——哪个不是两鬓斑白?哪个不是朝廷的栋梁?哪个不是朕的儿女亲家?……他们烂了,朕心要碎了!祖宗把江山交到朕的手里,却搞成了这个样子,朕是痛心疾首,朕有罪于国家,愧对祖宗,愧对天地,朕恨不得自己罢免了自己!
还有你们,虽然个个冠冕堂皇站在干岸上,你们,就那么干净吗?!朕知道,你们当中有的人,比这七个人,更腐败!朕劝你们一句,都把自己的心肺肠子翻出来,晒一晒,洗一洗,拾掇拾掇!
朕刚即位的时候,以为朝廷最大的敌人是鳌拜;灭了鳌拜,以为最大的敌人是吴三桂;朕,平了吴三桂,台湾,又成了大清的心头之患;啊,朕收了台湾,葛尔丹,又成了大清的心头之患。朕,现在是越来越清楚了,大清的心头之患不在外边,而是在朝廷,就是在这乾清宫!就在朕的骨肉皇子和大臣们当中。咱们这儿烂一点儿,大清国就烂一片!你们!要是全烂了,大清各地就会揭竿而起,让咱们死无葬身之地呀!想想吧,崇祯皇帝朱由检,吊死在煤山上才几年哪?忘啦!那棵老歪脖子树还站在皇宫的后边,天天地盯着你们呢!”
下录《大决战 淮海战役》毛蒋隔空对话一段台词为笔者精校,自信是网络上最佳善本。
[蒋介石]徐州地方,历代大规模征战五十余次,是非曲直难以论说,但史家无不注意到,正是在这个古战场上,决定了多少代王朝的盛衰兴亡、此兴彼落,所以古来就有问鼎中原之说。
[毛泽东]战役发起以前,对隔断徐州、蚌埠,完全孤立徐州这么一大坨敌人,我们尚不敢做这种估计。对黄维兵团加入淮海战场,我们一直很担心。现在看来,正是蒋介石破釜沉舟,调集了他最大的一个战略集团,南线战略决战才显得这样非同小可,这样有声有色。
[蒋介石]当年先总理领革命军,分三路会合徐州,兴师北上,光复徐州的第二天,清帝见大势已去,宣告退位。民国十六年四月,也正是在徐州城郊,我有幸亲率数十万健儿,征讨北洋军阀孙传芳、张宗昌,大获全胜!
[毛泽东]我讲过,抗日战争快不得,解放战争拖不得。现在看来,这个话,没有错。照一般规律,总兵力和装备不超过对方,绝不可进入战略决战。也不尽然。解放战争两年多,我们滚大了,我们打精了,我们积累了有利决战的条件。好比凹凸镜,向着炎炎的烈日,百倍、千倍的光度聚合到一点上,白热化了,冒烟了,不能不燃烧了!
[蒋介石]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在谈论着项羽被困垓下,仿佛这中原古战场,对于我们注定了凶多吉少。二十年前,我从徐州踏上征途,开始了第二次北伐,中华秋海棠叶遂归于一统。本党本军所到之处,民众竭诚欢迎,真可谓占尽天时,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犹在眼前。短短二十年后,这里竟至于一变而为我的葬身之地了吗?!
[毛泽东]所谓战略决战,简单说,就是,赌国家的命运,赌军队的命运。这个“赌”字啊很不好听,可又找不出一个更恰切的字来代替它,就是这么一回事,“啪”的一下,押上去咯!正是因为如此,事情临到了面前,又禁不住心扑扑地跳,哪有这个道理呀,心跳的什么呢?我们不怕燃烧,我们不怕白热化,我们不怕烫着这里、烫着那里,我们的手,不能发抖哇!
[蒋介石]无论怎么讲,会战兵力,是八十万对六十万,优势在我!
[毛泽东]六十万对八十万,这是一锅夹生饭,夹生就夹生,也要把它吃下去!
——回过头来说慈禧太后开战前“宣言”。细玩文义,这段宣言气势壮则壮耳,“文理”其实是有点欠顺畅的——换句话说,吕中老师台词的“气”壮,并不能完全洗去慈禧太后宣言“辞”不壮之嫌。分析如下:
按,本次势不得不与列强刀兵相见,肇端是教案。教案一事,复杂万端,非本文数言可剖分明白。大致说来,洋人的教会在中国主要是行善,也不排除部分打着上帝耶稣的幌子干帝国主义的勾当的行径。中国的底层百姓固有受惠于洋教会对之感恩者,更大多数的则是“愚夫愚妇”,受外国欺凌而发泄于教会。这中间的摩擦事故,极易如火星般引燃引爆受外国欺凌几十年来的国人敏感的民族自尊心这一火药库。曾国藩处置天津教案,身陷其中如坠泥潭,千般小心终是措置万难,一代“完臣”几于“晚节不保”背着“汉奸卖国贼”的骂名黯然离开天津……教案之难处,可见一斑。就事论事,多数教案肇事方实为国人之愚妄无知者;但一个处置不善便是“卖国贼、大汉奸”,众口铄金,可不畏哉!梁任公在大著《李鸿章传》中以椽笔勾勒天津教案,要言不烦:“李鸿章办外交以天津教案为首。时值发捻初平,内忧甫弥,无端而有津民戕教焚法国领事馆之事起(同治九年)。法人藉端要挟,联英美以迫政府,其欲甚奢。曾国藩方任直隶总督,深察此事之曲在我,而列国蹊田夺牛手段,又非可以颟顸对付也。乃曲意弥缝,镇压津民,正法八人,议罪二十余人。而法人之心犹末厌,必欲重索赔款,且将天津知府知县置诸重典。国藩外之应付西人,已极竭蹶,而内之又为京师顽固党所掊击,呼为卖国贼(京师湖广会馆将国藩匾落拔除摧烧,即此时也。),白简纷纭,举国欲杀。于是通商大臣崇厚,恐事决裂,请免国藩而以鸿章代之。明诏敦促赴任,是为李鸿章当外交冲要之滥觞,实同治九年八月也。”慈禧太后迟迟未下定决心与洋人兵戎相见,一来最核心的原因自然是打不过;二来或许有哪怕咱们吃点小亏只要洋人不生事便好的心理;三来,若说她高居九重完全不清楚她治下的国人多是肇端在先,似也不可能。洋人是触到了她的痛处,逼其归政皇帝,这是涉及到最敏感的权柄问题了,她故而“不能不燃烧了!”(《大决战 淮海战役》毛语)
捋清了老佛爷的心思,再来看这段宣言,于其内部纹理便清晰了然了。
1.“这国难,非自今日始啊!明朝的时候,葡萄牙人偷偷登陆我澳门岛,从此就赖着不走了。几经交涉,至今也没还给我们。我大清入关以后,国泰民安,咱们关起门来,好好过了两百年的好日子。可到了道光朝,英国人来了,他带着鸦片来了。洋枪洋炮,逼着咱大清把香港割给了他,还闹了个五口通商。以后没几年,英国人和法国人合着伙儿又来了,把你们的咸丰皇上赶到了热河。文宗驾崩在行宫,京师百官星散,英法联军火烧我圆明园,那是我大清的万园之园哪!国宝让他们劫掠一空,又逼着咱们订立了北京条约,从此,西洋可在我大清内地传教了。日后的祸根,当时就这么种下了。”——这是讲列强侵凌中华的旧恨新仇,全是煌煌正理,没得挑。太后一步步引石铺街,切入本次战火的肇端:“从此,西洋可在我大清内地传教了。日后的祸根,当时就这么种下了。”
《康熙王朝》中陈道明康熙乾清宫怒斥群臣,起先是一大段“追忆逝水年华”,自己一生怎么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亲征葛尔丹,最后才清楚这些都不是大清的心头之患,“大清的心头之患不在外边,而是在朝廷,就是在这乾清宫!”吕中慈禧的大段“懿训”,也是以一大段“述古”起头,却不是追怀光辉岁月,相反,是追忆“受辱”岁月,从明朝开始葡萄牙人占我澳门,到本朝英军带着鸦片来叩开国门,再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文宗北狩驾崩热河……这确然是一串血泪史国难史啊。
——整个一大段“听奶奶,讲革命”(京戏《红灯记》)语气平平,但所说沉痛,故言语无须激愤,痛彻人心者已在话中,最后到“那是我大清的万园之园哪!”一句,陡然提高音量,两眼噙泪,双手摊开,似要掏心般掏给左右两列臣子。在话剧艺术的处理上正如陈道明康熙开先一大段自述伟业“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亲征葛尔丹”语音也平顺,一直到“就是在这乾清宫!”一句开始赫然发帝王之怒,声若洪钟,雷霆崩裂,嗡嗡回荡大殿之上。——话题回转,圣母皇太后说的国耻,“非自今日始”,乃是从明朝中后期开始,则此耻已非复大清一朝之耻,甚至非明清两朝之耻,乃我华夏神州数千年未遇之奇耻!——爱新觉罗氏既已“顺天应人,抚有华夏”,则我大清自然就等于我中华,中华的主要我来做,中华的耻也须我雪。后边戏,庚子回銮厉行新政,废科举,太后也特特表示,科举非同一般,其为国之大事,不仅仅是我朝一朝之事,且是历朝历代延续了一千多年之事,“事关国家一千多年的师道尊严,典章制度,我一个人可是不敢圣明啊。这一回呀,你们都得跟着我,圣明一回!”懿训切切,太后说得明白,华夏千年之典章制度,其分量庄严,更在“我大清”之上——职是之故,“华夏千年之典制存废”,可不慎之又慎乎?“华夏千年之奇耻大辱”,可能一忍再忍乎!——不得不说,太后的语言艺术相当高(核心是理论水平高),这一下子激起了全中国无分满汉所有臣子所有民众同仇敌忾之心,特别是身上国耻感特别敏感剧烈的士大夫清流、理学儒宗的代表徐桐徐师傅,听闻太后说得沉痛,那个老泪难禁啊(编剧、导演深谙中国历史文化,老儒臣徐桐的老泪纵横剜心之痛,多个镜头特写;演徐桐的老演员表现也十分到位,感染力深沉)。
《走向共和》一剧在镜头的运用上绝非其他剧比如《康熙王朝》可比。陈道明康熙在上面慷慨沉痛大段圣训,摄影只懂下面给全景镜头,所有人都听哭了;吕中慈禧同样在上面痛切懿训,摄影给到下面却是百人百态,各尽其妙:1.皇上是一脸的不进油盐冷淡漠然——瀛台症候啊!2.庆王是个主和的,荣中堂也清楚不能打,故而这俩既不感动涕零,也不激昂喊打,脸上表情颇有不以为然然而太后又劝不下来的无奈,种种况味,全在眉际——俩人还不时交换一个眼神,这简直了……3.刚毅是一门炮,用《雍正王朝》十爷的话说那就是“狗儿的,二五眼!”所以面目狰狞简单粗暴。4.但刚毅不是儒学士大夫,身上的耻辱感沉痛感远不及徐师傅,故而镜头屡屡切给眼溢热泪的忠心老臣,这些都是讲究啊,可谓一丝不苟,处处有嚼头。
2.“以后,法国人想占我南陲,跟咱们打仗;日本人要占朝鲜,也跟咱们打仗。这些都不再说它了。可大国也好,小国也好,强国也好,弱国也好,各有各的风俗,各有各的信奉。可为什么一定要信你西洋的耶稣和天主呢?这就整天是教案了。义和团起来了,他受不了洋教的欺负,他不能不起来呀。就这么着,我拿洋人怎么着啦?我没怎么着嘛。小民杀了个洋教士,德国就出兵占了我胶州湾,没什么,咱们谈谈;意大利趁火打劫,什么也不为,张口就要我大清的三门湾,这个,叫我给回绝了;还有美国,说要利益均沾,别的国家占了我大清的便宜,他也得占一点,不能落下了!这都没什么,咱们都可以谈,只要咱们还能和平共处着。”——细味文理,这段有点小“没理”,但大道理占着。西洋教会在华行善为多,这是逐渐公开的史料客观反映的,毋庸讳言。所以慈禧所言教案的发生是因西洋教会强行传教欺辱国民一语,并不公允。但另外必须说,列强的确是抓住清廷处置教案“不公”的小辫子大肆得寸进尺,划租界、要港口、利益均沾。所以慈禧太后几句话又把主题调子定到列强欺我太甚这一主线上来了。
3.“可怎么着了?他是得寸进尺,居然要管起我大清的家事来了!俗话说,揭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脸。可那洋鬼子偏偏就蹬鼻子上脸,居然要骑到我的头上了!”——这段其实认真说来,太没道理。为啥?以“天下为公”、“社稷为重君为轻”的大道理言之,真正不能忍的是列强凭陵欺辱我国家,至于我太后个人有权无权是次要的——只要你们全部退出中国,我归政皇帝就是!“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嘛!但,太后的小九九摆明了是,你们杀我的人割我的地,闭只眼也可以过去,只要不动刀兵;但你要夺我个人的权柄,那就对不起了,宁愿社稷为墟,也要跟洋鬼子拼了!这正是“惟以一人享天下,岂为天下舍一人”!所以,我不能同意有的观众说《走向共和》为慈禧洗白的评论,该剧比《雍正王朝》等剧胜出的,是不放入太过倾向的主观态度,而是冷静客观地把人物端出来、呈现出来,不发议论不做评价,让观众自己去体会人物的复杂,品评人物的得失。慈禧有她非凡的一面,权术政略,俱有可道;也有古往今来孤家寡人共有的一面——冷酷坚忍,涉及到自身权柄,敏感异常,万事无商量。慈禧讲述列强辱华,从旧恨说到新仇,一线而下,条贯井然;实际上她没有说出的、真正刺痛其内心令其难堪的,也有一个“一线而下,条贯井然”的“从旧恨到新仇”——那就是列强对她个人的“侵凌”:如她此处愤激所言“居然要管起我大清的家事来了!”早在两年前戊戌政变她欲废黜皇帝而列国公然干预时便已有了;而她欲搜捕康有为悬赏重金购其首级,也是英国庇护康于香港英兵防卫森严而未得已;策立大阿哥也受到各国公使抵制……慈禧对洋人的仇恨,由来也已久啊!但这番必欲与洋人大战一场的核心用意或云真正用意,却不便明言出口了。值得细细咀嚼品赏的是,吕中老师在表演里,将前边儿大段波平浪静的台词里“抑够了”的情绪陡地平地掀澜,表情则咬牙切齿,动作则举臂指天,一句令百僚颤栗的“居然要管起我大清的家事来了!”从丹田里涌上,经胸腔里迸出,道尽其被欺凌之辱、对洋人之恨;然后又平缓轻柔道出“俗话说,揭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脸。可那洋鬼子偏偏就蹬鼻子上脸”,“偏偏就蹬鼻子上脸”一语特别轻柔听来毛骨悚然,话剧台词阴阳张收之妙一至于斯,跟着又是平地一声雷举臂指天怒喝“居然要骑到我的头上了!”真可谓怒海操舟而稳如泰山,波翻浪涌中将撼人心魄的剧烈情绪操控得炉火纯青,有如盘山道走怒马,稳控缰绳有惊无险,非话剧台词功力深厚之大师巨匠不能办也。皇太后,请收下臣子的膝盖!吕中老师,请收下观众的膝盖!
4.“你们都知道,我呀,就爱护个脸面。可我的脸面是谁的?是大清的脸面,是咱们老祖宗的脸面,我不护着点行吗?!所以说呀,今儿个咱们遇到的国难,不是今儿个一日的国难,是几十年来的旧恨新仇!这战争既是逼到这儿了,咱们就旧账新账一块儿算!这战争是洋人挑起来的!”——太后的“英明”之处就在于随时随地把“朕即国家”、“国家即朕”这一面大旗高高举起给臣僚看(此一点,袁慰庭大人理解最透彻。后边戏他迎接太后回銮,伏地高呼:“太后就是大清,大清就是太后!微臣的一颗心,永远向着太后!”^_^太后满意道:“这话,才可我的心!”)。如上所析,她前边儿的话看上去没道理,但由于大清圣母皇太后就代表大清,就是大清,所以她的道理顺理成章就是人家欺负我,就是欺负大清,就是大清国的国耻!我护着我的脸,就是护着祖宗的脸,就是护着咱大清的脸!这个“大道理”,其实《走向共和》剧第1集开篇,她就借修颐和园教训过儿子和臣子了,“慈训”听来,与此段差相仿佛:
“就拿这万寿庆典来说吧。知道的人说我该享享福了,不知道的人骂我穷奢极欲,谁个又知道,我这也是为的江山社稷的一片苦心哪!寻常老百姓家的老太太六十大寿,办得风光热闹,左邻右舍就会说这个老太太好福气,有面子,这户人家在这一带就做得起人。百姓如此,国家更是如此!要是连我的生日都过寒碜了,不但连我的面子没地方儿搁,朝廷的面子也没地方儿搁!还怎么个体现大清国海晏河清、国泰民安?同治中兴以来的兴旺气象都跑到哪儿去啦?这样一来,不但洋人瞧不起,连老百姓也瞧不起。洋人瞧不起你,他就欺负你;老百姓瞧不起你,他就不服你。这样就会出事,祖宗的基业就会毁于一旦!这些个道理,你们是真不懂?假不懂?还是不想懂啊?我看你们是不想懂!也就是说,你们做儿子的孝心,做臣子的忠心,都让野猫子叼去当臭鱼干儿给吃了!”
5.“皇上说了,咱们打不过。这就是说呢,打了,就是个死。可不打,也是个死。让人打死,总比让人吓死的好。至少死得光彩!”——太后水平很高,她不忘照应一下皇上前边提出的最现实的问题:咱们打不过。可经过前边儿一长段的国耻回忆录(从国耻到其实本与国耻无相干的“太后之耻”——在她的论述逻辑里被顺理成章地嫁接为国耻之最高耻辱、耻辱之极),那就是耻辱到这份儿,活着也没意思,那还不如壮烈成仁!——前文已道,陈道明康熙怒斥群臣和吕中慈禧此段戏在表演艺术上的共同特点是“有平有兀,有收有纵,蓄势待发处如大江平铺,陡然震怒处如怒海澎湃”,将话剧台词艺术阴阳张收之妙发挥得淋漓尽致:陈道明康熙怒斥腐败,当其语及“想想吧,崇祯皇帝朱由检,吊死在煤山上才几年哪”,语重心长,“才,几,年,哪”,语气尤为缓重,一字一顿,拉开间隙,似乎用尽全力挤出这四字,挤出每个字都那般艰难不易,凝眸弯腰直要把心窝子掏给臣子们——一个短暂的停顿,接着一声炸雷也似的狮子吼“忘啦!”伴随着雄浑的底气从胸腔中爆出,在肃静的大殿上滚滚碾过,康熙振臂一挥,手指全殿,“那颗老歪脖子树还站在皇宫的后边,天天地盯着你们呢!”吕中慈禧此段台词,“皇上说了,咱们打不过。这就是说呢,打了,就是个死。”一语平静淡然,若无其事,大不了就是个死,那又如何?可接下来,“可不打,也是个死。”咬牙提气,由抑到扬升一步台阶;紧接着,“让人打死,总比让人吓死的好。至少死得光彩!”不得不承认,这两句话听来令人热血沸腾!特别是一句“至少死得光彩!”大有重义轻生、一往无前之慷慨悲壮、豪迈洒脱。闻鼙鼓而不思奋击者,非丈夫汉也!本文开头我说“第一次赶脚老佛爷个人魅力爆棚,其振作士气(煽动人心^_^)的功力与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希某某必可一战”,那么最可一战者,厥推此处。
话已说得透了。太后分波破浪,走到殿旁偏房,群臣自动退后,皇上懵然抬首,惶惑起身恭立。太后凝视“恨铁不成钢”的儿皇帝,语气沉凝得如结寒冰:“今儿个我把话说明了,我这是为了江山社稷,向洋人开战。这战争结果,尚未得知。要是仗打了,还是个输,江山社稷还是不保,你,皇上,还有你们这些个大臣们,到时候别归咎我一个人,说是我断送了大清三百年的江山!”
按:这段台词是有所本的,《崇陵传习录》载慈禧语:“今日之事,诸大臣均闻之矣。我为江山社稷,不得已而宣战,顾事未可知。有如战之后,江山社稷仍不保,诸公今日皆在此,当知我苦心,勿归咎予一人,谓皇太后送祖宗三百年天下。”(《义和团丛刊》第一册,第49页)——看得出来本剧编剧是全文“翻译”了慈禧这段半文言为大白话。
太后继续道:“皇上,拟旨吧。(皇帝嗫嚅哀求:“亲爸爸……”皇上情知已无法劝阻,惊惶痛苦“扑”地跪地。这一个镜头实在令人心酸。如此母子。如此大清。)好,你不说,我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洋人欺我太甚,竟至国之将亡。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何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朕,今日庄严宣示,向英吉利国,开战!向法兰西国,开战!向美利坚国,开战!向德意志国,开战!向俄罗斯国,开战!向意大利国,开战!向奥地利国,开战!向日本国,开战!钦此。”——这段皇太后代皇帝口述宣战诏旨,语意沉凝,语势壮烈。一句“洋人欺我太甚,竟至国之将亡”笼括前边那一大段“旧恨新仇”长篇台词,编剧处理详略得宜,此处不再复叙赘述。然后简短一句“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何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却是精警异常,堪为万古名句!最后一列列排比句“朕,今日庄严宣示,向英吉利国,开战!向法兰西国,开战!向美利坚国,开战!向德意志国,开战!向俄罗斯国,开战!向意大利国,开战!向奥地利国,开战!向日本国,开战!钦此。”队形整齐,气势壮烈,配合着剧里的镜头拉开退出,如大殿内外一列列伏地跪着的大清臣子,又如似画外音渐渐远去,远去到炮火纷飞的抗敌前线,让观众看到我中华子民,是怎样壮士一去,义不复生,一队队精壮的胸膛排着一列列悲壮的人墙,朝向列强的炮口,前进,前进!排比句之用,无过于此矣!
品味了这份精短的开战诏书,让我们从令人热血沸腾的剧集现场回到需要冷静考察的历史现场。关于引爆慈禧对列强怒火的最后一根导火索——内写有逼慈禧归政光绪条款的外国照会,两部有名的慈禧著作高阳《慈禧全传》、徐彻《慈禧大传》都提到是伪造,但具体作假者不同。高著写道,端王载漪为谋求一己权柄,伪造了洋人照会,逼太后归政皇帝,挑拨慈禧对洋人的怒火。徐著则写道,江苏粮道罗嘉杰得到照会,密报荣禄,荣禄密报慈禧,慈禧遂决定向列国开战。则两处“乌龙”一是蓄意,一为无意。高著为小说,徐著为研究专著,个人倾向于认同徐著所述。但核心问题接着来了:被触怒的慈禧是不是真向列国宣战了?
全文下录所谓的“宣战”诏书《谕内阁以外邦无礼横行当召集义民誓张挞伐》:
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五日(1900年6月21日),内阁奉上谕:我朝二百数十年,深仁厚泽,凡远人来中国者,列祖列宗,罔不待以怀柔。迨道光、咸丰年间,俯准彼等互市,并乞在我国传教。朝廷以其劝人为善,勉允所请。初亦就我范围,讵三十年来,恃我国仁厚,一意拊循,乃益肆嚣张,欺凌我国家,侵犯我土地,蹂躏我人民,勒索我财物。朝廷稍加迁就,彼等负其凶横,日甚一日,无所不至。小则欺压平民,大则侮慢神圣。我国赤子,仇怒郁结,人人欲得而甘心。此义勇焚烧教堂、屠杀教民所由来也。朝廷仍不开衅,如前保护者,恐伤我人民耳。故再降旨申禁,保卫使馆,加恤教民。故前日有拳民教民,皆我赤子之谕。原为民教解释宿嫌,朝廷柔服远人,至矣尽矣。乃彼等不知感激,反肆要挟,昨天复公然有杜士立照会,令我退出大沽口炮台,归彼看管,否则以力袭取。危词恫喝,意在肆其猖獗,震动畿辅。平日交邻之道,我未尝失礼于彼,彼自称教化之国,乃无礼横行。专恃兵坚利器,自取决裂如此乎?
朕临御将三十年,待百姓如子孙,百姓亦待朕如天帝。况慈圣中兴宇宙,思德所被,浃髓沦肌,祖宗凭依,神祗感格,人人忠愤,旷代所无。朕今涕泪以告先庙,慷慨以誓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连日召见大小臣工,询谋佥同。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至于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彼尚诈谋,我恃天理;彼凭悍力,我恃人心。无论我国忠信甲胄,礼义干橹,人人敢死;即土地广有二十余省,人民多至四百余兆,何难翦彼凶焰,张国之威?其有同仇敌忾,陷阵冲锋,抑或仗义捐资,助益饷项,朝廷不惜破格懋赏,奖励忠烈;苟其自外生成,临阵退缩,甘心从逆,竟作汉奸,即刻严诛,决无宽贷。尔普天臣庶,其各怀忠义之心,共泄神人之愤,朕有厚望焉。
按:剧中本段戏最经典的台词“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何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就出自此诏书原文。编剧慧眼,功不可没。另,“甘心从逆,竟作汉奸”一语,则清室当然以华夏正统自居,故“清奸”则“汉奸”,此韩昌黎《原道》所阐《春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之义也。
——细绎诏书文义,所谓慈禧向列国宣战,其实在法理上根本是不成立的。根据国际通例,要向一国宣战,必须是指名道姓,堂堂叫阵,如甲午战争中国对日宣战诏书指点得清楚——“著李鸿章严饬派出各军,迅速进剿,厚集雄师,陆续进发,以拯韩民于涂炭。并著沿江沿海各将军督抚及统兵大臣,整饬戎行,遇有倭人轮船驶入各口,即行迎头痛击,悉数歼除,毋得稍有退缩,致干罪戾。将此通谕知之,钦此。”而所谓大清向列国宣战之诏书《谕内阁以外邦无礼横行当召集义民誓张挞伐》,并未对列强指名道姓要开战,这实则只是一篇“此件传达至地市级”的国内动员令罢了(这从诏书题目也可见);所以上面咱们激赏那一列列气势壮烈的排比句“朕,今日庄严宣示,向英吉利国,开战!向法兰西国,开战!向美利坚国,开战!向德意志国,开战!向俄罗斯国,开战!向意大利国,开战!向奥地利国,开战!向日本国,开战!钦此。”只能视为艺术的加工了~。
又及:国之大事,唯祀与戎。从朝廷制度上说,国家元首仍然是皇帝,皇太后只是“掌政”,发布对外宣战诏书仍需皇帝“玉音”。故而剧中太后对皇帝说:“皇上,拟旨吧。”如中华民国对日宣战,也不是以实质上最高领导人蒋中正的名义,而是以其时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的名义:
中华民国政府对日宣战布告
(1941年12月9日)
日本军阀夙以征服亚洲,并独霸太平洋为其国策。数年以来,中国不顾一切牺牲,继续抗战,其目的不仅在保卫中国之独立生存,实欲打破日本之侵略野心,维护国际公法、正义及人类福利与世界和平,此中国政府屡经声明者也。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在此时期,各友邦亦极端忍耐,冀其悔祸,俾全太平洋之和平,得以维持。不料强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扩大其战争侵略行动,甘为破坏全人类和平与正义之戎首,逞其侵略无厌之野心。举凡尊重信义之国家,咸属忍无可忍。兹特正式对日宣战,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特此布告。
中华民国三十年十二月九日  主席 林森

2015年7月30日写毕于成都

 短评

国产剧我一直都推荐《走向共和》和《大明王朝1566》。前者不再公开播放,后者收视极其惨淡,其历史和情怀永远令我潸然泪下。这两部片和其中演员都未因此得过什么奖,但奖项都太不值。我们从不缺好演员,从不缺好编剧,只是情怀没有出口,情怀也卖不起价钱。每次重看都会有新感触,好的作品禁得起年年岁岁的重复。

8分钟前
  • 秋天的黛西
  • 力荐

虽然存在国产电视剧的一系列通病,但中立的视角和史实的再现十分难得,加1分

13分钟前
  • 推荐

百年之后,李鸿章万万没想到是,还吾公道的是一部电视剧,而不是教科书。。。

14分钟前
  • 与李白大醉一场
  • 力荐

治世的时候上面要有人,乱世的时候手里要有兵,什么时候都要有银子,最好还有命

15分钟前
  • lakeblur
  • 力荐

看的时候最难过的就是已经知道了结局

18分钟前
  • 看个电影
  • 力荐

非常值得一看,有点理想主义情结的历史片,不同于一般历史片仅仅是权谋或者苍凉。

21分钟前
  • 挑灯看剑
  • 力荐

真正有意思的是06年到17年评论的变化。

25分钟前
  • 琅琊阁玄字技师
  • 力荐

看完之后超崇拜李鸿章。。。“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梁启超《李鸿章传》)

27分钟前
  • 黄业霖
  • 力荐

认识中国的一个绝佳的切入点,不仅仅是历史,还有当下

31分钟前
  • 昊明
  • 力荐

我想这片是独孤求败了,十年之内恐无人超越

33分钟前
  • 东方白
  • 力荐

要看完全版,不要看阉割版

35分钟前
  • 海马
  • 推荐

李中堂,这么多年都误会您了。

39分钟前
  • 乾隆裸衣斗貂蝉
  • 力荐

孙大炮,对不住了,我们还是搞砸了

44分钟前
  • 响亮的名字
  • 力荐

前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7分钟前
  • 裴黄婷婷
  • 力荐

中国迄今为止最好的电视剧,没有之一。一部真正尊重历史的历史剧,与各种歌功颂德剧和戏说剧大不同。慈禧、李鸿章、孙中山、梁启超、袁世凯等人的塑造非常成功,也基本真实、客观、公允(看的时候,我特意查了不少史料),与历史课本也是大不同。台词一流,极富年代特色。海外版68集。

50分钟前
  • Clyde
  • 力荐

一个在认天命的前提中求变革的李鸿章 一个有抱负没手段的光绪 一个假开明真短视很自我的慈禧 一个目的明确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会来事儿但小心眼的袁世凯 一个思维禁锢的康有为 一个不坚定的梁启超 一个立场坚定天赠模范朋友家人但实际上用着他人的血肉之躯实现理想国的孙中山

53分钟前
  • NoEnoughPants
  • 力荐

印象最深的是孙中山一脸兴奋的跟哥哥说:“这是革命牛啊!”,倒霉的哥哥...怎么就摊上你这么个革命狂弟弟...

56分钟前
  • JACKIEXIA
  • 力荐

有个评论说这电视剧十年无人能超越,现在17年过去了,仍然没有。

60分钟前
  • 吃瓜尔
  • 力荐

吾国近年最好电视剧集

1小时前
  • 行云天下
  • 力荐

中国最好的电视剧,即使把电视电影一起排名,我也把它排在霸王别姬活着前面

1小时前
  • ricky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