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奇缘(粤语版)

正片

主演:克里斯汀·贝尔,伊迪娜·门泽尔,乔纳森·格罗夫,乔什·加德,圣蒂诺·方塔纳,艾伦·图代克,塞伦·希德,克里斯·威廉姆斯,斯蒂芬·安德森,玛雅·威尔逊,伊迪·麦克勒格,罗伯特·派恩,莫里斯·拉马奇,珍妮弗·李,莉薇·施图本劳赫,伊娃·贝拉,斯宾塞·莱西·加纳斯,泰里·布朗,杰西·科尔蒂,杰夫·马库斯,塔克·吉莫尔,保罗·布里格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 / 冰岛语年份:2013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冰雪奇缘(粤语版) 剧照 NO.1冰雪奇缘(粤语版) 剧照 NO.2冰雪奇缘(粤语版) 剧照 NO.3冰雪奇缘(粤语版) 剧照 NO.4冰雪奇缘(粤语版) 剧照 NO.5冰雪奇缘(粤语版) 剧照 NO.6冰雪奇缘(粤语版) 剧照 NO.13冰雪奇缘(粤语版) 剧照 NO.14冰雪奇缘(粤语版) 剧照 NO.15冰雪奇缘(粤语版) 剧照 NO.16冰雪奇缘(粤语版) 剧照 NO.17冰雪奇缘(粤语版) 剧照 NO.18冰雪奇缘(粤语版) 剧照 NO.19冰雪奇缘(粤语版)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冰雪奇缘(粤语版)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四面环海、风景如画的阿伦黛尔王国,生活着两位可爱美丽的小公主,艾莎和安娜。艾莎天生具有制造冰雪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能力越来越强,甚至险些夺走妹妹的生命。为此国王紧闭宫门,也中断了两姐妹的联系。悲哀的海难过后,艾莎(伊迪娜·门泽尔 Idina Menzel 配音 )终于到了加冕的年龄,各国王公齐来祝贺。艾莎战战兢兢,唯恐被人识破隐藏了多年的秘密。然而当听说安娜(克里斯汀·贝尔 Kristen Bell 配音)将要和初次见面的南埃尔斯王子汉斯(圣蒂诺·方塔纳 Santino Fontana 配音)结婚时,依然情绪失控露出了马脚。在此之后她逃到山中,构建了属于自己的冰雪王国,而阿伦黛尔也陷入可怕的寒冷之中。救僵清道夫粤语素颜恋爱有理由DORONJO后代我想一周休四天海上诊疗所铁将军阿贵杀手布鲁漫长的告别1973暴君第二季大明悲歌玩偶骑士一代人的故事:教皇方济各与智者们恋战冲绳(原声版)告密者2013奥匈情史(下)(普通话)尽管如此 千辉同学也太甜了木兰尼:逆转胜小子一路向南魔法科高校的劣等生 来访者篇祖国古宅老友记:2023圣诞特别集职场杀手节食王国第一季荷尔蒙小学风云第二季芝加哥急救第七季加加林完美帝国捕风捉影解救街头舞魂动物星球之惊奇之岛最佳拍档3:女皇密令(粤语版)24小时第四季2001太空漫游国语冬爱石子和羽男-这种事情也好告吗?条子骇客(国语版)怕见你的泪大道之源浴火凤凰2015土路都有盐味道她和我的父亲(原声版)

 长篇影评

 1 ) 大爱冰雪女王

看了不下十遍,主题曲听了不下一百遍。每次看到Elsa一个人走向雪山那段都激动不已。人,一旦妥协,就离平庸不远了。感性的倔强叫任性,理性的倔强是魄力。

其实有的时候人看事物都被思维定势而太狭隘了,比如电影里的true love,大多数人都会想到是爱情,但电影偏偏说的是姐妹情。

爱是一个含义广阔的词,我们需要不断去理解它。Anna虽然可爱任性,但是比起Anna,我更喜欢Elsa。爱就是试图努力去将梦中的世界变为现实,银魂里面说“与其想着怎样华丽的死去,不如想想怎样华丽地活下去吧!

强烈推荐观看!!配乐好听哭!!

 2 ) “Frozen Heart”——迪士尼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开场歌曲之一

看过电影的每个人都记得“Let it go”,喜爱“Let it go”,却往往忽视了这个开头。
我要说,如果说“Let it go”是全片晶莹剔透的一块冰制拱心石的话,那么“Frozen Heart”就是全片坚不可摧的基石。


事实上,这是一首极重要的歌曲。作为采冰工人的采冰号子,歌词内容看似歌咏坚冰、歌咏采冰,其实已经总括了全片的内容。

谁有一颗“Worth mining”的the Frozen Heart?
谁有一颗需要“Beware”的the Frozen Heart?
谁在“Cut through the heart, cold and clear”,“And break the frozen heart”?
谁要“Strike for love and strike for fear”,“See the beauty sharp and sheer”?
为什么“Watch your step”?
为什么“Let it go”?
为什么Ice既“Beautiful! Powerful!”又“Dangerous! Cold!”
为什么它“Has a magic can't be controlled”?
………………………………

“Frozen Heart”已经告诉了我们一切。我们只需要在接下来的影片中去发现这一切。


“Frozen Heart”,这首歌的言语在全片中是最平实的,韵律是最鲜明的。
歌曲里充满北方人(Norse)那古老的、刀砍斧劈般有力的头韵。头韵如冰镐般劈开了坚冰,这首歌也如头韵般开启了全片的帷幕。
旋律也是斯堪的纳维亚式的大巧不工,坚毅朴实却回味悠远。


更重要的是,这首歌还平衡了整部影片的结构。采冰工人是一大群最朴实最普通的社会下层的大老爷们儿,采冰的过程虽经过编排却是全片最为现实主义的场景,与影片主体双女主/公主故事/魔幻场景取得了完美的平衡。而Kristoff和Sven恰好可以作为承载/沟通二者的木板。


老实说,当我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曲的时候,我的整个眼眶都湿润了。再来回味一下它的歌词吧,我坚信,即使把它放进萨迦乃至《魔戒》的中土供英雄们吟咏,它也丝毫不会显得平庸:

Born of cold and winter air and mountain rain combining...

This icy force both foul and fair——

Has a frozen heart worth mining.

Cut through the heart, cold and clear.

Strike for love and strike for fear.

See the beauty sharp and sheer.

Split the ice apart.

And break the frozen heart.

Hup! Ho! Watch your step! Let it go!

Hup! Ho! Watch your step! Let it go!

Beautiful! Powerful!

Dangerous! Cold!

Ice has a magic can't be controlled.

Stronger than one, stronger than ten.

Stronger than a hundred men!

Born of cold and winter air and mountain rain combining...

This icy force both foul and fair——

Has a frozen heart worth mining.

Cut through the heart, cold and clear.

Strike for love and strike for fear.

There's beauty and there's danger here.

Split the ice apart!

Beware the frozen heart......








感谢迪士尼,你们做到了。你们一直都能做到最好。






最后祝各位豆友新春快乐,合家幸福!!!

 3 ) 冰雪奇缘

这仍是一部有迪士尼标志性特色的百老汇风格的动画片。在100多分钟的电影中共收录了9首歌,有独唱的小调《IN SUMMER》,有对唱的情歌《LOVE IS AN OPEN DOOR》,更有《LET IT GO》这样入围奥斯卡奖的豪迈而抒情的歌曲。百老汇风格的动画不是迪士尼的专利,但毫无疑问,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做出超越迪士尼的歌舞动画。在迪士尼影片中,歌曲与剧情已经完美地结合起来,以至于你无法分清究竟故事是串起那一首首犹如珍珠般闪耀的歌曲的线索,还是歌曲已然成为剧情发展到那时那刻所必须采用的一种修辞方式。

在《冰雪奇缘》中,迪士尼这艘能跨越时空界限、并时常穿梭于现实与梦境之间的豪华游轮,又带全世界的观众来到了北欧。你可以在此尽情欣赏北欧的城堡、北欧的森林、北欧的冰雪世界和北欧的风土人情。影片第一个镜头就让人有意外的感觉——从冰面下方向上仰望,等待运冰工人破冰的那一刻——这个镜头实际奠定了整部作品超凡脱俗的基调。随着运冰人铲破了坚冰,观众也仿佛瞬间进入了这个北欧世界,再听到那段极富地域特色的雄浑有力的“劳动号子”,想不把身心交付到影片中都不可能了。

《冰雪奇缘》的英文名是“Frozen”,意思是冰冻的,可是你一点也不会感到寒冷,反倒会觉得暖意融融。影片讲述了一对公主姐妹从被迫分离到再相聚相依的故事。会使用冰雪魔法的姐姐艾尔莎,为了不伤害亲人而选择了隐藏和逃避,可是逃避让她更加孤独和恐惧。普通却活泼开朗的妹妹安娜,一直在寻找真爱,总是用自己最坦诚的一面示人,她不知道姐姐为什么总躲着自己。影片其实遵循了一个经典的故事路径——将误会推向深渊,再用爱去填平它。实际上姐妹彼此之间的感情牵绊从未消失,即使她们数年未曾说话,即使两人相隔两地,她们的内心都坚信彼此仍然珍爱着对方。

当艾尔莎出走来到雪山之巅的时候,她所演唱的那曲《LET IT GO》是影片最高光的时刻。忍受了多年的孤独,艾尔莎在这一刻抛弃了她所有的烦恼与顾虑,解除了一切身心束缚(包括她的手套和皇冠),当她用魔法创造了一个通往山顶的阶梯的时候,当一座冰雪城堡随着音乐的旋律奇迹般搭建起来之时,每位观众似乎也都把自己心中那些来自生活中种种的压抑与不快给抛开了。Let it go,让它们去吧!事实上,艾尔莎用魔法创造了两个雪人:一个是渴望夏天的小雪人奥拉夫,它在丛林中巧遇(或者说迎接)安娜;另一个是恐怖而凶猛的雪巨人,它把安娜赶出了冰雪城堡。奥拉夫是艾尔莎和安娜小时候玩耍时无意间创造出来的,它也是两个人友爱的象征,而雪巨人则是艾尔莎畏惧和抵触世间一面的展现。值得一提的是,影片最后真的实现了奥拉夫享受夏天的愿望,这种不可思议也让每位观众感到迪士尼动画将梦想实现的神奇力量。插句题外话,奥拉夫让我想起了国产动画《雪孩子》,因为雪人总是用来表现友谊,而且这个意向只有在它融化时才能得到升华。《冰雪奇缘》作为迪士尼又一部公主片,它在王子与公主的爱情方面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创新,平民王子和性格公主的搭配只是完成了一种基本设置。它真正的精彩之处就是两个公主的关系设定,以及爱能让冰冻的心融化的主题。安娜的爱融化了艾尔莎因恐惧而刻意强加给自己的禁锢,而艾尔莎的爱也融化了安娜所遭受的冰冻魔法。一边是各式各样的冰雪,一边又是暖意融融的爱情与亲情,《冰雪奇缘》带给观众完全相反的奇妙感受让观众享受到100分钟的美丽梦境!

 4 ) (在美国看)终于说了点现实的:你不能嫁给你才认识一个晚上的人

又是一部迪士尼的经典公主系列电影,刚开始小时候的妹妹真是萌翻了。不得不说这部电影在美国火爆了,本人在的高中,看过的人都激动得很,每天都在唱:Do you wanna build a snow man?~~
刚开始,大家想必都在为公主爱上了另一个人,那那个王子怎么办,而王子后来却腹黑了,看到王子假惺惺地说各种谎话的时候,我不尽爆了一个粗口:Fuck you! 至少这次迪士尼教了一些现实的东西,不可以嫁给一个才认识一天的人。那么以往那些,白雪公主,你怎么可以嫁给只是亲你一下,调戏了你一下的人?灰姑娘更是只和王子相处一晚!那么Frozen里的妹妹绝对是最背的公主了,同是一晚,人家认识的是从此幸福快乐生活的王子,你认识的是差点害死你全家的在家里排第十二位的王子(?!)不过妹妹真性情,我喜欢!比起以前那些什么善良的,其实就是个想巴结高富帅的绿茶婊可爱多了!
而本以为姐姐会转变黑暗系,却实际没有(比以往的真实多了!公主在王宫生活那么多年,没有理由变黑暗系嘛~)本以为会有经典的公主一吻来解围,却发现实际是部姐妹情深剧(迪士尼终于跟上潮流也来部百合剧了!)这些转变都是大家可以看到的,为久违的新创意点赞!)
再说迪士尼创作Frozen这部剧的那个绘画分公司,以前也创作过各种各样可爱的人物,这次又成功创作了超可爱的暖心小雪人!!!!!大爱小雪人啊,实在是太可爱了!!!“Do you think she knows how to knock?"
笑翻>< 最后那里:Someone worth melting for.更加是暖心好雪人WWW
值得学习的是小雪人的乐观,即使最后要融化了也没有悲伤~
总之是一部很开心很搞笑的剧,大家快去看看吧~放松下心情

 5 ) We are all gods hidden from ourselves.

We are all gods hidden from ourselves.

一、论出柜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对我的这种解读有异议甚至感到不舒服,但我觉得影片中的种种暗示已经明显到忽略都不好意思了,想来这样的解读绝对不仅是我一个人的选择。就像X战警系列,那些被家庭排挤、被试图用药物“治疗”的拥有超能力的变种人,在每个设定上都巧妙地对应着同性恋者(被家人误解、被家人试图隐藏、被宗教团体试图“治疗”,不说BTQ是因为后者好像不是主要隐喻对象),如果说这种歧视可能影射含义有很多,那Mystique在第一次站在Magneto身边说出的那句”Mutant and proud”的时候还找不到”Gay and proud”的一丝丝踪迹的人,我也觉得没办法了...

扯远了,言归正传。Elsa与生俱来的魔法让妹妹快乐却让父母害怕,他们甚至让她隐藏起自己的能量。“害怕”和“隐藏”这两个元素是如此熟悉,像针一样直直扎进心里。Elsa倒是对自己的能量没有那么害怕,只是因为父母的教育才一直把自己的内心锁死。在我看来全片感情能量最大的迸发就是在Let It Go配乐的那一段,Elsa暴露了自己的魔法,怕被追杀,逃离城市到雪山上开始施展魔法释放自己。多少年的隐瞒和压抑终于在come out的那一瞬间被彻底冲破,从此wild and free. 看Elsa一个人在雪山有一点心疼,但看她用她的创造力和能量给自己建了一座新的宫殿时心中又充满了无限自豪。每一次挥手都对应着节拍合适的音乐,想不被感染都难。

The cold never bothered me anyway. 这句话反复出现,总觉得bittersweet. 是庆幸?是自由?是对这一刻到来如此晚的悔恨?

二、论一见钟情之不靠谱

不是说一见钟情不可能或不可信,只能说第一印象即正确判断的可能性比较小(简奥斯丁写了一整本书来论述这个点)。选择相信一见钟情是个人自由,不过我一直觉得有些比较狗血的动画片中的一见钟情场面为有些男孩女孩在“爱情”中极为幼稚埋下了祸根,想想他们就是看着这种东西长大也挺可怕的。不过Frozen里的一见钟情并没有这么浅显,不是一个英俊的国王碰到了一个唱歌好听的公主然后一起唱了一首歌就产生了chemistry,而是,就像歌词中承认的,表现两个同样长期压抑的人遇见之后会有一种理解,甚至会因为这种认同感觉得对方的出现使得一切都变好了。(当然了片中恐怕是Anna一厢情愿)一开始并不知道Hans会是坏人,只是听到“To the pain of the past/We don’t have to feel it any more” 心里忽然不安起来,觉得这两个人并不是坠入爱河而是在一起逃避着什么。

三、论英雄救美与自救

这些年为了吸引女性观众,动作/冒险类电影的女主角,或者叫女配角,个性越来越丰满,能力越来越强,但大多数还是逃不过被男主,甚至刻画不多的男配,拯救的命运。当trolls的首领宣布Anna需要真爱来破解魔咒的时候,我就开始隐隐担忧。要是Frozen再重现睡美人或者白雪公主故事里的那种路人级别的王子的救命一吻,那也太跟不上时代了。我曾设想让Elsa来救Anna,但编剧比我高出了一个层次,让Anna来救Elsa. Anna需要的那种能破除魔咒的“an act out of true love”只有来自自己,付出给别人的时候才足够高尚,最终解除了自己身上的魔咒。

四、些许怨念

其实最吸引我的人物是Elsa,因为她内心蕴含了强大的能量,在影片过程中她一点一点成长,解锁自己,先是理解了自由,然后理解了爱。可惜影片的重点更多落在了Anna和她的爱情故事们上。我觉得Frozen已经很完美了,如果在Elsa身上花更多笔墨,就改编成心理片了吧...不过总觉得一个探索内心的故事,会比简单的承担责任或者寻找真爱的故事更有深度,当然这也是个人偏好而已。

 6 ) Frozen是不是百合并非重点

Frozen这部电影的功绩是,首先离开了传统的迪士尼王子公主模式,开启了女性独立的新时代。男性要么心怀阴谋,要么是辅助角色,拯救女性的是女性,主导剧情的是女性,结尾还是女性。第二个功绩是,文本的暧昧指涉产生的隐喻。艾尔莎的处境有同志隐喻,被要求隐藏,被歧视,被当成怪物,只有在黑夜的异境才能充分自由与释放。但这还不算完全的自我认同,只有亲人的接纳与包容才能获得真正的和谐。因此let it go之后再怎么自信的艾尔莎,看到寻来的安娜还是会恐惧,因为自己的异能对亲人还是伤害,这是因为没有走出自我的局限,尚无法控制它,如果无法控制,恐惧的伤害就会发生。
虽然表面上展现的是艾尔莎的异能,其实观众一定会想到同志,以及“骄傲做自己”的感觉,这在let it go里得到集大成的展现。很妙的是安娜与汉斯的对唱以及地精撮合安娜和克里斯的歌曲(这是必须为两男角配备的主题歌)里面都有可以视为写给艾尔莎的句子,前者不断出现的door意象(结合从小到大安娜与艾尔莎之间关于door/gate的情节),后者中的压力恐惧会让人选择错误云云,不都是对艾尔莎的证明么?还看到有说雪宝就是艾尔莎的化身,所以I love you也说了,喜欢夏天喜欢拥抱也说了,”Some People are Worth Melting For“更是含义深刻,甚至可以将这句话套用在冰雕态的安娜身上,那值得融化的,不正是艾尔莎么?但同时不正也是艾尔莎冰冻的心值得为安娜融化么?
文本的暧昧之美就在于它只给观众/读者提供现象,对文本的诠释权利掌握在观者手中。所以经常看到剧迷将每句台词每个场景截出来,每句话都力图分析得十分透彻,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最有意思的是在每一个细节中挖掘隐喻的无穷感,觉得越想越妙哉,将这些线索整理起来,看出了一幅幅的地图,恍悟原来是这样!这本身就是欣赏带来的乐趣之重要来源
关于过度诠释的好玩与危险,《傅科摆》给出了十分强悍的假设。三个明知道在虚构的人,对世界疯狂诠释,胡乱联系,结果玩大了,真的惹来坚信不疑之徒的追踪,最后搭上生命祭奠了这虚无。但说实话,看到他们的诠释,定力不强的读者只怕也会信以为真,此时还真是要学习逻辑课才行。表面的联系是普遍的但不是任意的,可只要抓住一些共同点就能得出足够多的脑补,全看你是不是艺高人胆大。
文本既然只提供了现象而将诠释的权利交给观者,那么隐喻就是无穷无尽的,也就没有标准的答案。每一个场景,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都可以做出多重诠释,这才是文本暧昧性的魅力,因为它将文本变成了无限开放的空间,让它足以放置对隐喻的众多诠释,也就让不同种类的观者有了寻找自己需要意义的可能。
与其为Frozen是姐妹亲情还是暧昧百合辩解不休,甚至指责对方狭隘,不如感叹它是好电影,能够经得起这么多诠释,这就是妙处所在。大家怪迪士尼故意打擦边球不点明,急得只想”怎么不亲下去“,为什么一定要亲呢?地精只说了解开冰冻魔法需要an act of true love,然后俩地精才举例说a kiss of true love,意思很明显啦,不一定要kiss,只要是”真爱的举动“就行,那姐姐为啥不能拥抱呢?况且克里斯抱了那么久也没有用(所以不完全是?),其实安娜在雪宝点出克里斯之前完全没想到这点,脑袋蒙蒙的以为汉斯才是,但在汉斯黑化后,雪宝点出了真爱的意义“真爱就是将别人看得比自己重要”。安娜舍身救姐的行为本身已经证明了谁是真爱,真正做出act of true love的,除了艾尔莎,亦是安娜自己啊!
这样的分析可以延伸到每个细节,并做出无穷假设(反正编剧也没给出官方解释),被刷过无数次的拥抱然后妹妹I love you啦,结尾的有爱滑冰啦,脑补停不下来的观者细节癖发作,恨不得用每句话当定理解出这道证明题,更加上官方的访谈啦,周边的画册剧本啦,然后诞生出许多让我观之兴奋的同人图文(不乏小黄图文),试图证明姐姐妹妹是真·爱。怎么不是真爱呢?姐姐那么怕妹妹受伤害为此可以一辈子躲着,妹妹在自己和姐姐的生命之间选择了后者,争论的焦点仅仅在于这种爱到底有没有身体欲望,有没有想扑与被扑的欲望。哎呦喂脑洞开太大。
电影狡猾(或者说一贯纯洁)地一笑:”我只会给你们展现到这里哦,至于黑屏后的故事,完全由你们建构的诠释逻辑去发展它的可能吧!“
观者也狡猾(或者说一贯无辜)地一笑:”我当然知道迪士尼想展现什么价值观啦:亲情的修复、面对自我的勇敢、女性的独立、成长的学习等等,这部电影都极好地展现出来了。“
所以迪士尼怎么不明确呢?它是如此鲜明地一以贯之自己的价值观。既然迪士尼已经完成了它需要表达的,这些情节可能含有哪些更深的隐喻,就将诠释的权利交诸观众好了。
迪士尼止于它需要止的,但它通过情节引发了观者“不止于此”的兴趣。
——FROZEN編劇的Twitter上有網友問她:
「我們想知道Elsa是不是同性戀,還有Let It Go是不是一首出櫃歌?」
她回應:
「我想這點最好還是別講明吧 :-)」(Think this is best left unsaid :-))
——即使艾尔莎的处境无限接近同志的隐喻(结合美国正在推进的同志婚姻合法化运动?),和将它坐实还是很不一样,因为后者将只有一种解释,前者则可以衍生出更多。当观者抓耳挠腮感慨为何不给出确定答案时,不妨回转过来想,正因为没有确定的答案才让它有了包纳更多意义的可能。为什么不向更广泛的意义开放呢?况且世界上有那么多可以为之赞叹的美好东西?
“百合”是一个描述“女性之间具有强烈连结感”状态的词,以区别有着明确身体欲念的les,它是一种状态不是一个定则。认为百合是创作者“预设”在文本中,只待观者发掘和解读,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握有正确的工具,于是争论蜂起。百合是观者而不是创作者主导,描述观者看到文本中两个女性具有“天然连结关系”时感到的某种朦胧模糊快意时使用。它只能暗示不可明言,暗示的范围就不是创作者可以把控的了。创作者可以照亮他想照亮的东西,却无法把握观者可能从阴影中解读出什么暗示。诠释的权利在观者手中,他人怎能代替自己的感觉?一个人感到朦胧模糊的快意,由此建构了一套“百合”逻辑,另一个人看到相同的内容却无动于衷。既然人和人是根本不同的,共情虽有但差别仍在,即使排出一个个细节,言之凿凿地说服,反倒是越俎代庖了创作者的工作。
谁说亲情和百合不可相容?或者说它们之间的界线本来就很模糊?况且什么是百合?我认为百合指的是女性之间强烈的的依恋与连结感,如果两个同性角色之间能够给观众一种强烈的“天然连结感”,即他们/她们的行为、情感、思考方式只有在关涉到对方时才会出现,并且不明确涉及身体欲念(即使细节癖发作从每一句话里都看出它可能的走向)。百合的暧昧之美在于,它给观者提供无限的想象空间,让他们将诠释的自由延展至无穷。这无穷可止于何处?止于任何可以止于之处。

 短评

近些年看过最好的迪士尼动画片。纵然有很多部影片的影子,但是拥有很独特视角,聚焦于姐妹情,而不是传统的王子公主幸福地在一起。人物刻画深刻,所有人都有多维不单一的性格,引入两个女性主角也是前所未有的。音乐绝对是百老汇级别的,并且是storytelling的完整组成部分,不是为了唱而唱。精彩至极!

4分钟前
  • 爱幻想的小孩
  • 力荐

两个女主没亲上去真是太对不起观众了···

6分钟前
  • decidels
  • 还行

论世俗偏见对于同志自我认知及出柜的影响。

8分钟前
  • É
  • 推荐

看女王头也不回,身披大氅,踏水成冰,呼啸而过,我默默地在心底念着“帅呆了,女王应当如此”,并噙了几滴泪。

13分钟前
  • danyboy
  • 力荐

拯救公主的不是王子的爱情之吻,而是女王姐姐的亲情拥抱,当然最后公主和穷小子依然相吻了。姐妹百合挺令人浮想联翩,我也乐得接受迪斯尼的开放暗示。Elsa的能力很有点“同志隐喻”,从小被要求隐藏,长大后被众人当成怪物,自己也活在恐惧之中。Let it go是自我解放的出柜之歌,骄傲于“我就是我”。

15分钟前
  • 鹿鸣之什
  • 力荐

迪斯尼去年年底是无敌破坏王,今年是冰雪大冒险...原来到最后是个百合片,全片音乐太精彩,从开头的劳动号子到主体旋律无不是值得下OST的...冰雪魔法效果非常赞...故事也至少不是俗套的王子公主(都说了是百合)...强推

18分钟前
  • GarethL
  • 力荐

一直很老派儿的迪斯尼,孩子们都爱看的迪斯尼,做出这种突破,意义特别重大,忍不住叫个好!《let it go》太好听了。

20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力荐

结尾处的翻转太生硬了。要完成各种意义上的解构,也不一定非让王子一抹脸一亮獠牙,瞬间变坏人吧?一部片子里就非得有个脸谱化的坏人角色麽?塑造一个“爱情不在人情在”,能够尊重女性,尊重对方的选择,优雅转身,大方洒脱的正直男性形象,更符合时代精神,也更符合爱情真谛。

22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比去年《勇敢传说》不知道动人多少倍,虽然故事非常简单但还是有加分的小反转和非常好听的音乐。再就是....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你们懂的...

24分钟前
  • CharlesChou
  • 推荐

百合爱大赞啊!不落俗套!好爱!

28分钟前
  • 力荐

pixar看到没有!这才叫「女性向动画片」。在主题设定上可解读性深了很多——「坦陈秘密获得自由」和「家人的爱融化冰雪」——成年观众完全可以作出自己的解读。除了祭出「歌唱必杀技」之外,在「真爱」这个项目上Disney终于突破自我。北欧风情还有在儿童向动画中颇反转的诡计。开头的短片加分。

30分钟前
  • 小斑
  • 力荐

我不知道是每个人看都有还是只有我们电影院有前面那段米老鼠的? 前面那段棒死了! ! 特效我看着也特别的美!!最后女主冻成了草原英雄小姐妹即视感--

34分钟前
  • Secondstar2TR
  • 力荐

somebody is worth melting for.迪斯尼的动画片又一次的超越。当真爱的举动不再局限于真爱之吻。迪斯尼的公主已经不是命运的无辜的受害者。

38分钟前
  • 香槟塔
  • 力荐

女建筑师的孤独

41分钟前
  • 叶扬 | 独眼
  • 还行

剧情,音乐非常给力。姐妹情很感人,艾莎女王盖宫殿那段音乐和画面太震撼了。闺女超级喜欢,已经刷了N遍。

44分钟前
  • 遇见彩虹🌈
  • 力荐

迪斯尼首次让出柜演员为男主配音,并通过故事向同志青少年及其家人传达出认同和出柜的积极信息,对真爱的重新定义与女权向也是自我突破。不墨守陈规也不刻意讨好成年观众,用最迪斯尼的公主童话满足全年龄受众。百老汇级别歌舞戏大赞。Elsa是首个没遇到王子的迪斯尼公主,Let It Go是出柜之歌#想太多#

49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迪士尼强势回归,拍出了久违的好莱坞五六十年代歌舞片的精气神,里面《在夏天》这场歌舞戏,雪宝带着的草帽、拐杖,以及同海鸥翩翩起舞的戏,是在向《欢乐满人间》(1964)里Bert和企鹅跳舞的戏致敬呢!去年好莱坞同期上映的《大梦想家》也是讲《欢乐满人间》搬上银幕的故事。

52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力荐

迪士尼总能在俗套和惊喜中迎刃有余,于我好于破坏王好于原始人,开头妹妹一个人在城堡里唱唱跳跳眼眶竟然有热泪划过,勇敢依旧是近几年的命题,最有笑点的动画不同于小黄人的卖萌趋势,没有刻意煽情太加分。The happiest snowman is worth melting for!

55分钟前
  • 费德里科维奇
  • 推荐

一对百合一对兽人,专注黑王子一百年!

57分钟前
  • Wendy
  • 推荐

这完完全全就是迪斯尼的出柜动画:Elsa与众不同的魔法即代表同性恋。整部电影都在影射与异性恋规范主义以及社交准则的偏离,隐瞒并懊悔自己的性取向,以及最终通过爱对自己的认可。毫无过度解读的嫌疑,Let It Go的歌词已经非常明显。特殊时期,被狠狠击中。

58分钟前
  • icebloom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