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电影

正片

主演:卡瑞尔·罗登,Jenovéfa,Boková,Martin,Pechlát

类型:电影地区:捷克/德国/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法语言:捷克语年份:2015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家庭电影 剧照 NO.1家庭电影 剧照 NO.2家庭电影 剧照 NO.3家庭电影 剧照 NO.4家庭电影 剧照 NO.5家庭电影 剧照 NO.6家庭电影 剧照 NO.13家庭电影 剧照 NO.14家庭电影 剧照 NO.15家庭电影 剧照 NO.16家庭电影 剧照 NO.17家庭电影 剧照 NO.18家庭电影 剧照 NO.19家庭电影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在隔阂当中充满疲惫,慢慢老去

    慕名已久的片子,找了也很久,昨天终于如愿以偿。

    关于一一的意思,有人说是一一道来的叙事方式,看了豆瓣上的评论,大多是将每个个体抽离出来加以点评的。然而我想,一一的意思,应该是指那一家子的人,他们生活在同一个屋檐底下,彼此经历着自己情感的折磨和内心的困惑,却互相没有交流。在舒缓的节奏中,表面的生活看似漫不经心,可是内里却有多少的风起云涌,而这些风起云涌都只属于他们自己,哪怕是最亲的亲人,都不能关注,甚至无法理解。
    洋洋的受人欺负对他来说一定是一件很困扰的事情,婷婷好几次都用到“又”这个字,足以说明这一点,可是没有人帮他去解决这份困扰;洋洋对于身后那一半世界的好奇也始终都只是他个人的好奇,他对女生第一次萌动的感情也一样只是他自己的--甚至在从游泳池里爬出来以后,浑身湿漉漉的他也一样没有受到家人的关注--即便是看到了大人也只会以为是淋了雨吧!
    婷婷所经历的初恋要比洋洋更加惊心动魄,尤其是那个血腥的结尾,向我们昭示着青春的危险!而这份惊心动魄和她对婆婆的愧疚一样,也依然只是她自己的,他的父母对此一无所知,甚至一无所知得有些理所当然。
    最后终于说到简南俊夫妻,之所以放在最后,是因为他们是这当中最叫人绝望的。小舅夹在两个女人之间被折腾来折腾去也还有些人情味道,而这一对在外人看来相敬如宾、不吵不闹的夫妻,他们两人的世界竟然如此地隔阂。那隔阂不仅在于简南俊向初恋情人表白的那样“除了你我从来没有爱过任何人”,而在于当妻子哭诉生活的无意义的时候,他丝毫不能理解那种感受,他只是给了一个及其表面的答案,终于将她赶到无处可去,无家可归的境地。而第二次他们的对谈仍旧延续着这一次的轨迹。如果说父母对孩子的忽视还是一种不经意的行为,那么这样一种哭泣中的倾诉、这样一种最直接的情感需求的表达,却糟到了根本的挫败,在这种挫败当中,甚至丈夫的情感出轨都变得没有了意义。
    影片的结尾,当简南俊坐在婷婷身边(而不是走道另一半的妻子身边)的时候,他拉起了婷婷的手,放在自己的手心里面,这几乎是整个影片当中最有温情的一个镜头。这个镜头让我们想起简南俊在日本时候说的“女儿就像情人”,似乎向我们展示了那么一点沟通的希望。可是连这一点暗示都是苍白无力的:情人又如何?简南俊和情人之间不也是互相隔阂的吗?这甚至是他们分手的直接原因,也是胖子最后杀人的原因。简南俊对婷婷生活的忽视,正好也为此做了最佳的注释和证明。
    整个影片当中,婆婆的存在是一个象征。在这样一个放眼望去比比皆是的家庭当中,对于身边的人来说每一个人都只是一个没有情感回馈的植物人,他们对他来说也是如此。他们的存在就像是中文简体的“一”字,单独存在的时候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当和另一个“一”一起存在的时候也仍然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两个笔画之间即没有呼应也没有牵连。这样存在的“二”(a two)和“一”(a one)又有什么区别呢?父母、夫妻、情人、兄妹无不如是。就是在这样的隔阂当中,我们的心终于充满疲惫,慢慢老去。
   
    除了这个核心主题的完美表述外,整个片子的一大特色是充满细节--如果你看不到这些前后呼应的细节,一开始一定会觉得它琐碎,没有耐心将它看完(而的确有些人是在男主角踏上日本这段之后才觉得它有意思的),然而我却喜欢它进展中的每一分钟,从开头到结尾。然后震惊于这部电影所传达的信息量之大、震惊于导演的叙事能力、画面和片断的组接能力--三个小时对一部电影来说的确很长,然而要想在三个小时里面充分地展现一个时代一个地方一群人的生活,我想这的确是需要天分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杨德昌是个天才!《一一》这样的电影,让我接下来看的《千里走单骑》全然失色,或者我就不应该将它们放在一起相提并论,《千》只是对某种情感的表达渲染,而《一一》才是真正对生活的观察和思索!

 2 ) 这是你的生活吗?

小的时候拍合影,会有人在后面轻敲你的头,然后假装若无其事. 那时候,是你觉得你什么都懂,大人有时也很傻的幼年,但是偶尔你的言语会让大人哄堂大笑或夸你聪明. 大了一点,上了幼稚园或小学,会喜欢上一个男生或女生,总会不由自主的看他,关心他做的和要做的每一件小事. 其实这样的喜欢也不会有结果的,但会在心里留下一道浅浅的纹路,最后会忘记他的样子忘记他的名字,但你会一直记得当年你留意过的那些细节. 然后,就开始有爱的萌动,可能是看到别人在爱情里幸福的样子自己向往,也可能是青春的时候有太多秘密想和一个人说,自己知道那个人不是家里的父母,不是同性的朋友,开始他会是最陌生的一个人,后来他会是最亲近的一个人. 所以,你会很想为他做一些事情,也会凭添很多烦恼,但是你觉得只要为了他为了爱,什么都是值得的.你这样做的时候会有人说你傻,会有人告诉你做的不对,但是在那个时候为了那个人,哪怕是错了,你也认为是对的,也是要做的. 那些为了爱而犯的错误往往会影响你终生,但你从不曾后悔过,因为那是义无返顾的爱. 这个时候,是你的初中或高中,父母也都忙,他们会关心你的学习你的生活,告诉自己该做什么不做什么,但是他们不曾了解过你,或者他们想了解而你又不想告诉他们,宁愿写在日记本上或告诉他. 老师和同学是陪伴我们青春时间最长的人,但是始终我们在内心对这个世界有自己的认识,或许认为这个世界是美好的,或许认为这个社会是污浊的,我们就这样一边成长一边改变着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慢慢的世界不曾那么美好,社会也不再那么污浊. 我们渴望长大,不喜欢被别人说成一个孩子.好象长大了就可以做很多事情,就可以无拘无束,可以把自己向往的生活全都变成现实.和朋友约定长大了一起去那里旅游,和恋人说好长大了就结婚生子,对未来信誓旦旦,急切的飞向苍茫的天空把自己年少的忧愁一扫而光. 然后在我们要长大的时候开始在离别和失去中慢慢懂得人生的另一种滋味,开始体会到第一次窒息般的心痛,第一次的为爱痴狂,第一次的离别奔赴,第一次的尝试独立... 只是那个时候的我们还不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总想要更多,更多,更多.快乐本身没有满足感,伤心在快乐的背后,所以我们在爱情和友情里受伤,然后回到亲情里舔舐伤口,才知道父母所能给予的是永远的温暖. 青春给我们的惊喜太多,有好的也有坏的,我们没有时间思考,不断的在接受中匆忙的做出决定,一错再错.后来,累了,疲惫了,心也慢慢的麻木,不再信奉天长地久,不再相信海枯石烂,怀疑每一个人乃至怀疑自己,不敢再把自己托付,但是又没办法对自己好一些.道理我们都明白,可以说给朋友听或者劝慰别人,但是当问题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又那么的无能为力. 所以,我们看书,我们听歌,我们看电影,或者更多...有时候是想让自己做些事情不至于无聊,有时候是想让自己开心或者看上去过的好一些,但是事实是我们在自己在这个世界的海洋里找寻关于人生的答案和回声,这一生,我要做什么样的人,我要怎么活,我们一直都在问自己又求自己给自己一个阅后的批注. 慢慢接触到这个社会,纷纷扰扰,悲欢离合,这是内心外面的世界,包罗万象.却发现原本不同的自己慢慢变的和别人相同,有一样的作息,一样的学习或工作,穿一样的邦威,吃一样的肯德基... 但我们都忽略了,阳光也是一样的,季节也是一样的,人都是一样的. 然后就开始独立,真正的独立,生活上的经济上的工作上的,经历了一个心理或生活困苦的时期才开始独立起来.慢慢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什么,但是,却又那么难,那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适合自己的恋人,适合自己的朋友,适合自己的工作,然后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就这样在一个个城市里迁徙,回头看的时候会觉得自己的每个决定是那么的茫然但又必须. 因为已经上路了,不再是父母陪伴的直条大道,而是遍布这个世界的每一条路,都可能有我们的足迹,我们要自己去选择,自己去摸索. 对于整个世界而言,我们好象是渺小的蚂蚁,在一些地点在一些场景里,我们常常会这样想. 社会就这样,我们身入其中必须改变,但还好,我们可以选择自我雕琢或被动打磨,把必须的责任和自己选择的责任一一的放在人生的行囊里. 有时候我们的背包一塌糊涂有时候我们的背包井然有序,会停下来回想过去,才发现最初的美好.有的人拼了命的回头找寻却两手空空疲惫不堪,有的人继续前行不曾忘怀.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人也这样.我们的父母就会这样想,看着我们成长起来,发现我们身上有他们的影子,但仅是影子. 他们的每一天也都是新鲜的,因为没有人活过两次,人生是条单行线,永远在路上,永远在前进. 疯狂越来越少,冲动渐渐没有,对于安稳平安的生活却越来越渴望,还是会发现很多东西不是年少手中的漫画或玩具,想要就可以买的到,也发现很多时候那些人那些事自己曾经可以拥有的,但是那时没有,也就错过了,再也无法回头. 但是回忆越来越多,在每一次春夏秋冬的变迁中慢慢累积,也就有了触景生情,物是人非这些词汇. 当我们知道过去的离别就是永远,现在的再见不会再见的时候,是因为我们知道对我们最好的父母都会老去. 人生有这样两扇门,父母在的时候我们只看到我们进来的门,但是当父母离去我们就感觉到那扇离开的门.我们想给自己找个伴,年轻的时候为了轰轰烈烈的爱情,年老的时候是为了仿佛阳光般的温暖. 人,生来就是孤单的,但是可以一路不孤单. 人,生来就是这样的,但是可以活出不一样. 今天,在我人生的一个折点看了一一,在冬日满屋的阳光里流泪... 不知道这些话是因为我在这个时期想说,还是这个电影让我想说,这不是我的废话,是我对于这些道理的再次参透. 我爱的人,你还好吗? 爱我的人,我希望你好. 我想,我已经准备好了. 不再自卑,不再彷徨, 已经准备好去面对陌生的和未曾相识的你, 一起面对生活,快乐和不幸 那是我的理想,也会是你的理想. 好好的把过去收起,好好的将未来展开, 和你,和朋友,一起上路,善待家人. 最后是关于片尾的台词,这个剧评里唯一和电影有关的: 婆婆,对不起,不是我不喜欢跟你讲话,只是我觉得我能跟你讲的你一定老早就知道了。不然,你就不会每次都叫我“听话”。就像他们都说你走了,你也没有告诉我你去了哪里,所以,我觉得,那一定是我们都知道的地方。 婆婆,我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所以,你知道我以后想做什么吗?我要去告诉别人他们不知道的事情,给别人看他们看不到的东西。我想,这样一定天天都很好玩。说不定,有一天,我会发现你到底去了哪里。到时候,我可不可以跟大家讲,找大家一起过来看你呢? 婆婆,我好想你,尤其是我看到那个还没有名字的小表弟,就会想起,你常跟我说:你老了。我很想跟他说,我觉得,我也老了... ... 杨老先生,谢谢你,给我准备的这份感动,你在那边也会好的,我祝福你. 这一次,我很想让更多的人看到我的废话, 如果你觉得这不是废话,请点推荐, 这会是这部电影和你送给我人生的礼物.

 3 ) 人人都很孤单

前阵子,一个一直游荡的比较high的同学跟我报备,她正在跟一个男生暧昧,曰“感情游戏”。
那个男生我认识。
这事儿我不太愿意评论。于是在界外绕了很久,本质问题并未涉及。今天早晨,走在上班的路上,我忽然叹了口气,很想跟我同学说:他是个孤单的人,你不要欺负他。

这两天莫名其妙的找到了时间,看了向往已久的《苏州河》和牧象说过的《一一》。
美美很孤单,虽然有男朋友,还有老板,有像真的美人鱼一样在水中翻转的工作,还有认错人后一直在身边的马达,她仍旧很孤单,她想要证明自己真的被重视,像被马达重视的牡丹一样隆重的被重视,可惜,即便她离开了,她的男朋友面对着她的“来找我吧”,仍旧只是喝了一瓶酒,然后沉默的等待下一场恋爱。美美的男朋友很孤单,他只有在家里等待美美自愿出现的份儿;面对马达的介入,他除了能让美美的老板揍人,剩了的就是眼睁睁看着美美为了马达沉默的歇斯底里。牡丹也很孤单,马达背叛之后她就那样平常的生活,再没有明朗灿烂的笑容,凌乱的长发,头也不抬的“欢迎光临”,没有起伏的语调,刻板模式化的用词。马达也很孤单,挣钱,看碟,遇到牡丹,背叛牡丹,同伙都死了,寻找牡丹,追随美美,离开美美,找到牡丹——我本来以为马达和牡丹、“我”和美美,也许会相安无事的生活,只是导演没有我这么俗。马达和牡丹死了,重逢后马上就死了,车祸。也因此,美美消失了。
但是,《苏州河》没有让我有太深刻的印象。也许视角独特,但仍然只是一个平常的故事,除了沉默,我找不到想要倾诉的东西。

《一一》不同,昨晚看完后我直接睡了,没什么感觉。但是今天早晨,满脑子都是《一一》的人物,语言,眼神,背影。

我沏茶的水彷佛不太开,茶叶簇拥在水面,不肯沉没。

简爸爸(NJ)有一个初恋女友,他跟她说从来没有爱过另外一个人,可是阿瑞还是一言不发的在夜里退房走掉了,并不跟他再吃一顿早餐——难道不上床做爱就不是爱吗?阿瑞是个很强势的人,如同简爸爸一直记得的,阿瑞跟他说的第一句话“喂!你要跟我说话就快点,我都快被你急死了!”阿瑞要他考电机系,他考了;阿瑞很怕他以后会养不活自己——这是借口吧?我不理解简爸爸那样一个讲求快乐做好人的人,那样爱音乐的人,怎么会一直一直的爱着阿瑞。可是,洋洋也在慢慢的爱上“小老婆”啊!!!简爸爸喜欢抱着胳膊,微微驼背的站着,低着头,抿紧了嘴。我每看到他这个样子,就觉得这个人很值得爱,哪怕他只爱另一个人。
简爸爸很孤单。他并不知道要怎么办。

简妈妈在婆婆沉睡之后才开始寻找自己。简妈妈的恐慌恐惧是我最理解的一种——忽然有一天,你发现自己每天每天的生活一成不变,每天每天的轨迹一般无二,如果对最亲密的人叙述你每天的生活,你居然每天每天都在重复那些话,几分钟就说完了——好像自己是个傻子一样的生活着。
这次回家,妈妈威胁我说:你是要用后三十年自由的代价,换取三十年平稳的生活;还是要用后三十年潦倒颠沛的代价,换取这三年的自由?这个话题,我当然衡量过,很多次,非常多次。去年的折腾就为了这个。我最大的希望,就是每天过的让自己记得住,每一天都没有白活——即使,那天我只是睡觉看电视,我也能让自己觉得这一天过的真难得。
简妈妈去了山上,跟法师修行。可是法师下山,让简爸爸付钱。所以因为婆婆的过世简妈妈下山回到家里,跟简爸爸聊天的时候,她很困惑的说:山上山下,好像都一样,只不过,山下是我在每天重复相同的话;山上他们变成了我,我变成了婆婆——法师们难道自己不困惑吗?
简妈妈很孤单,她和简爸爸谈完之后的笑容很舒展,但是我不知道她是不是会觉得温暖。

婷婷读女一中,闲了弹钢琴,懂事,乖觉。后来,她有了一个要好的女生朋友,再后来她有了男朋友。可是,一眨眼,女朋友没有了,男朋友杀人了。而且,因为她的好奇,所以忘了倒垃圾,然后,婆婆去倒垃圾了,摔倒了,沉睡了,过世了。婷婷拿着那只纸蝴蝶,充满哀戚。她投入简妈妈的怀里,压抑的哭泣。婷婷重新,开始孤单。

洋洋单纯、善良,是简爸爸的翻版。他不爱热闹,热闹意味着女生会合起伙来欺负他。偶尔他会找场子,但也仅止于突然在女生围坐的餐桌上弄爆气球,吓她们。可她们会马上投入各自母亲的怀里大哭:妈妈,你看洋洋啦!!!那场景让我牙根痒痒,哭笑不得。洋洋不喜欢吃大餐,他喜欢吃麦当劳,而且吃得兴致勃勃曙光在前雄鸡一唱天下白——对不起,我真的在看那个情节的时候想到了这些词~~~洋洋开口就会让人很想撞墙:爸爸,是不是我们只能知道一半的事情?你知道的事情我不知道,我知道的事情你不知道。我们看得到前面,却看不到后面。(舅舅)你看不到自己的后面,所以我帮你。想来,如果“小老婆”在高中的时候听到洋洋说过的这些话,也会像阿瑞那样,爱上洋洋,然后要求洋洋别要那样天真,然后要他一定要考某个系,再去担心洋洋是否能养活她,然后离开他,然后再重逢——真奇妙,洋洋比“小老婆”矮,简爸爸也比阿瑞矮。我是看到洋洋练习憋气,从游泳池水淋淋的胜利归来,脸上带着幸福得意的笑容的时候,开始担心,洋洋也会一直爱着一个人,然后孤单下去吗?!

想到这里,我忽然突兀的轻轻唱:我想我会一直孤单,这样孤单一辈子。

阿弟很孤单,云云很孤单,大大很孤单,美国很孤单,小燕很孤单,莉莉很孤单,蒋妈妈也很孤单。

大田——当然,他也很孤单,但是,他很快乐。虽然他是个日本人,但是我真的很欣赏这个角色。他是个好人,多才多艺的好人,是个理想化的人物吗?导演,你快说是的。呵呵。

所以,既然人人都很孤单,孤单的人,何苦为难孤单的人?其实,我懒得跟我同学说这些话,因为她虽然孤单,却未必,会像我这般伪善。 :)

 4 ) 一一录音简析

杜笃之和杨德昌是一对黄金拍档,杨德昌没有固定的摄影师,但录音师从《光阴的故事》开始就一直用杜笃之,从那时起他们一齐开创了许多台湾电影录音史上的第一。《一一》作为杨德昌毕一生之功的集大成之作,录音的精致和用心是十分值得留意的。这里举一些我注意到的典型例子,供诸位品评。

开场的婚宴前云云来大闹,她进门之前,我们可以听到敏敏打电话的声音是在左声道,表示了她的位置,然后云云向右走去找婆婆,这时候敏敏从左面入画,把她拉走。二人从右面出画,下一个镜头只对准婆婆和婷婷,以及婷婷和简南峻,这时候你可以听到云云和敏敏争吵的声音只出现在右声道。这一段录音可以清晰准确的提供人物位置以及人物的运动方向,空间感非常强烈,尤其是左右声道的切换,很简单但很实用的把远近关系体现出来了。可以称之为声音的镜内调度。

婚宴中从NJ遇见阿瑞后闷闷不乐开始,洋洋去扎破气球吓唬女生,我们一直可以听到画外“美国”等人劝酒的叫喊声,但同时又可以清楚的听到镜头里诸人的对话声,这应该是两个录音合在一起的,用不同的电平高低来体现出层次感,再到最后镜头给到“美国”劝酒的时候,这一段镜内的调度是超赞的,每个人动作表情各异,录音也极度清晰,可以十分明了的分辨他们讲话的内容,虽然乍一听一片吵嚷,但是有用的信息都是很大的嗓门喊叫出来的,完全压过其他环境声,而且这是没有用无线mic的。

像上面说的这场婚宴一样,《一一》许多场景都很强调画外环境声,比如阿弟给儿子办庆生宴时候,阿弟、小燕、美国和立忍在屏风后面讲话,这时候我们可以清晰的听见云云等人在屏风外说笑的声音。这时候镜内的话题集中在云云不请自来这件事情上,而画外云云的高一声低一声的讲话正好辅助了这个话题,形成了对立。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是用声音做镜外调度。

《一一》里的录音经常喜欢声音先于画,在摄影机还没有摇到位置之前声音先入画,比如在医院,简南峻跟大婶说话的时候看到阿弟和美国走来,迎上去。我们先听到他们的讲话声,然后摇镜头,才看到他们走来。接着的这个镜头非常精彩,透过医院的窗户拍摄里面的对影,而且不是简单的对影,而是可以看到景深里人物运动的对影,在远端美国、立忍和大婶三人的动作十分清楚,而且美国的声音仍然清晰可辨,可以想象,那时候摄影机对着玻璃,而话杆向着相反的方向,但是却没有入画,录音位置把握的非常仔细。

《一一》里的对话很繁密,为了清晰的体现对话,许多场景演员用无线mic的清晰度是与机位不一致的,比如下面四个人吃完饭讨论和大田合作时的车内对话,机位在车窗外,却没有听到车外的马路上的嘈杂,隔着玻璃听到的声音却是演员嘴边录到的音量。同样,云云和阿弟在咖啡馆里的录音也是隔着玻璃,却十分清晰。

录音的位置有时离机位很远,比如洋洋从胶卷店跑回学校,在操场被女生抓的时候,机位是在楼顶俯拍,而录音则是在操场上,可以听见清晰的脚步声。

有时录音采用声画对位,声是为了体现画所没有表达出的环境信息,这个镜头是透过学校监视器拍洋洋跑回学校来,但因为没有明确介绍这个监视器是学校的,所以录音就用学生的朗朗读书声来强调这个环境信息,而不像我们常看到的方式是给校门一个镜头,所以声音可以完全不同于画面提供新的信息。

声画对位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那段B超镜看胎儿的时候,声音是大田作游戏介绍,内容的契合是完美的而深刻的,把两种截然不同的信息整合在一起,赋予新的意义。

总体来看,《一一》对声音的处理已经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用心和精细,应该说单从录音这一点,《一一》已经可以成为后世模仿学习的对象了。

 5 ) 纪念杨德昌君

1,眷村的孩子

看完《一一》已是凌晨,屏幕在墙壁上映出苍白的微光。我像是被一记流弹击中,全身瘫软在床上,一股复杂的情绪在体内涌动。我知道我应该为这部杰作而欢呼,应该为这部厚重、深沉的影片说点什么。但在那一刻,我被绵软的生活肉身压抑着,实在无话可说。

这三个小时,几乎叙述了整个人生。漫长而匆促,层次复杂,线索繁多。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每个人都在展示着他(她)的人生阶段所要面对的困境、矛盾、尴尬、窘迫,他们一步一步跟着影片在人际关系的漩涡中发牢骚或是沉默,少有情绪的高潮。影片结束了,剧中人物与我们的人生似乎还在继续。现实也如同杨德昌电影的独特手法,声音与画面的背离、冲突和戏剧性。我看着停滞的画面与乱糟糟的房间,那些人物却依旧在脑中走动,做出表情,沉默的静止,或是哭着说起一段富有哲理的话来。

而后是《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以下简称《牯岭街》),而后是《麻将》、《独立时代》、《恐怖分子》。2007年6月29日,杨德昌走完了这一趟人生的全部旅程。他的思想就像他的电影那样复杂、深邃而丰富。对于这个充满荒谬与悖论的世界,对于这一座座沙漠般浮躁、嘈杂的都市,对于一个个将人拖入尴尬境地的陷阱、漩涡,杨德昌先生的眼中究竟有着怎样的世界?怎样的人生?他那副黑框眼镜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冷静眼神?一时间竟无头说起。想一想,那就从他的出生地——眷村开头吧。

1949年至1960年代,于国共内战中失利的国民政府,为安排被迫自大陆各省迁徙至台湾的中华民国国军及其眷属,在台北、新竹等地兴建房舍。其中包括日据时代所留下的带着日式风格的旧宅。这些因战争而颠沛流离的人们从此扎根于眷村,生活、繁衍、老去。2007年,台湾电视节目鬼才制作人王伟忠历时五年,制作了纪录片《伟忠妈妈的眷村》。在片子中,他带着温和的目光浏览那些已经白发苍苍的眷村人民,记录下他们对眷村生活的怀念,以及眷村即将被拆除,他们被迫搬进水泥楼房的感伤。那些老人说起曾经的艰苦岁月时,几乎都带着回味的表情。而且对如此环境下人们的坚韧与勇敢,以及彼此之间的互助温情多有感动。片子前后都用了范玮琪的《那些花儿》作为背景,也深化了此片怀旧的气息。

然而,回忆总是会将残酷的现实美化。可以想见,刚刚从枪林弹雨中逃生出来的人,惊魂未定,便被生硬的扔在这片荒凉破败、形同废墟的处所。没有社会背景、经济基础,却又无法回到家乡,与自己的亲人重聚。他们只有凭借自己的双手支撑着破碎的生活,忍耐而坚韧的生存下去。这是一群没有根的人,注定一辈子客居他乡。他们的生命就像破砖碎瓦,被随意轻贱的扔在了因战争而一毛不生的焦土之上。

而他们的孩子,则像瓦砾堆中探出头的野草。为了生存,他们只得把根茎伸进黑暗阴冷的现实环境狠命的吸取养分。大人们的忙碌、辛苦,无暇顾及教育孩子。与当地人的隔阂、矛盾,以及外部局势的风云变幻,社会环境的艰险诡谲,还有人心叵测,逞凶斗狠。这些孩子只能凭着自己的判断与勇气,如同藤蔓一般孤单而蓬勃的生长起来。

杨德昌的电影中,有关眷村的元素俯仰皆是。从表层上看,那些操着各地口音的人物便是眷村的一大特色。在《牯岭街》中,从被砖拍小孩的四川话、父母聚会的上海话,山西话、闽南话,语言如同人物所处环境般荒乱繁杂,而隔阂也由此产生,剧中的人物由此陷入更深的误会。即使在《独立时代》这样完全以都市为主题的“浮世绘”里,杨德昌也安置了一个带着山东口音的中年出租车司机,他用自己的简单质朴,反衬出作家陷入形而上思考不得自拔的可笑。

还有暴戾,在千头万绪乱麻一团的生活困境将剧中人牢牢缠住的最后,似乎只有暴力才能解决一切问题。在《牯岭街》中,小四用一把匕首结束了与青春有关的压抑、痛苦与爱情。他用力的把刀刺入他心爱的女孩小明体内,狂怒的喊着:“你没有出息啊!你不要脸,没有出息啊!”重复着他父亲教训孩子的话。小明软弱的倒下去,满身血污的他却还未预料到后果,呼唤着:“小明,你站起来啊!快点站起来啊!你不会死的,相信我!”直到发现事实,才悲泣着跪下。
而在《麻将》中,从骗局、情感纠葛和父亲自杀的事实坠入绝望的红鱼,拿着手枪近乎癫狂的吼叫着射击老于世故、看穿世事的邱董,随后痛哭失声,指着自己太阳穴的手枪举起又放下。面对这个被刺穿后虚幻苍白空无一物的生命,他已完全找不到救赎之路。还有《恐怖分子》里老实沉默的李立中,拿着警察朋友的配枪,带着妻子背叛离去、升职愿望泡汤的失落,带着北野武式黑色幽默,平静的杀死情敌、主任和自己。暴戾的杀戮之后,通常是一段平缓的情节结尾,它们则好像是问题解决后的清新与哀伤。
而通过对暴力双方的分析,便能触摸到杨德昌思想中某些内核。在《牯岭街》中,当小四捅入匕首之前,小明站在他的对面,不耐烦地说:“怎么你跟别人一样啊,要改变我?可是我就跟这个世界一样,这个世界是不会变的。你以为你是谁?”在剧中,小明是众多矛盾冲突的主要诱因,而她本身也是个颠沛流离、与母亲相依为命的苦孩子,但在小四的心中,她象征着一切美好、圣洁、纯真,他要拯救她,他不允许别人来玷污她。
而在《恐怖分子》里,李立中想解决掉的,是他平静生活中的所有障碍,是这个世界曾经欺骗、愚弄过他的人。他沉默的解决掉他们,就像解决生活中的一个个难题。而《麻将》中的红鱼呢?在他面前聒噪不休的邱董代表着一切骗局、虚伪、狡诈,所有的伪善、空虚、丧失灵魂与信仰的躯壳。他象征了一切浮在真实之上的迷幻泡沫,这让刚刚从破灭的幻梦中跌下来的红鱼无法忍受,他必须靠癫狂的枪击打破所有的谎言与骗局。他失去理智的扣动扳机,一边声嘶力竭的吼叫着:“让你感觉一下死的滋味,怎样?有没有死的感觉?”“告诉我你活着干什么?你这样活着跟死了有什么不一样?”他逼迫着血肉模糊恐惧颤抖的邱董,表达着他对这个势利虚伪社会的责问与反抗。而杨德昌也用这样的暴力震撼着观者的心,用这一个个血腥的场景和愤怒的叫喊来戳破我们已习惯虚伪的笑脸,来警醒我们已麻木苍白的内心。在红鱼无力自杀悲嚎倒下的同时,一阵笑声很快地响起,像是一个旁观者对这场惨淡收尾的闹剧发出嘲笑;而在《牯岭街》的结尾,狱监随手把小猫王送给小四的录音带丢进垃圾桶,则暗示着无论用何种暴力解决,隔阂与冷漠依旧存在。

也许正是不断的杀戮与殴斗,使得杨德昌的电影中散发着与眷村相似的死亡气息。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那便是电影中对生命、对死亡的思辨。影片中时常出现剧中人冗长的对白,一语双关,既像是情节的自然发展,又像是导演想对观众说的话。在很多电影里,杨德昌似乎想借着角色的嘴把他对人生的理解全部讲给我们听,那些剧中人物对着屏幕说完大段大段关于人生、死亡、社会、个体的思考,就像红鱼在沉闷枪声中那段声嘶力竭的追问;就像洋洋母亲在静躺的婆婆面前失声痛哭,语无伦次;就像《牯岭街》中的小四、小明和少年们;《麻将》中的红鱼、“香港”、伦伦;《独立时代》中的琪琪、Molly、小明;《恐怖分子》中的李立中和他的妻子……他们全部都面对着人际关系、现实困境、情感纠葛以及欲望所组成的生活漩涡,困境重重,死气沉沉。除了用狂暴或讽刺的杀戮来换来剧中人的新生,似乎已别无他法。

唯一的例外发生在2000年的《一一》里。这次,人们当然还是陷入困境,被欺负、被冷落的少年洋洋;情窦初开,又对婆婆卧病心存愧疚的姐姐;即将成为父亲,却又莽撞幼稚的舅舅;还有在事业、情感上矛盾犹豫压力重重的父母。只是这一次,杨德昌并没有安排一场暴力来解决掉这些问题。53岁的他似乎已经明白了生命还存在其他更为平和的延续方式,人类的伟大也正是在面对困境甚至死亡的威胁时依然坚韧和不屈的意志。影片在热闹的婚礼中开场,以清冷的葬礼结束。情节并没有始终被令人窒息的阴郁悲观笼罩,而是在偶尔多了一抹温暖的亮色。杨德昌呈现给我们的现实,已经从当初打破一切、戳穿一切的愤怒,变为了《一一》中忍受痛苦、平静面对的忧伤。

其实,他的电影中还经常展示的,是个体与社会的对抗。对于每个角色,影片中的现实与旁人组成了他眼中的世界图景,他身处其中,感到压抑,无力挣脱。但他同时又成为别人的牵绊与圈套。大家便在这张网络中彼此忍耐、争斗,相互欺骗,直到在某个时刻,其中的人被无休无止的闹剧所激怒。杨德昌在阐述创作意图时说:“《牯岭街》不是一个单纯的谋杀案件,促成杀人事件的是整个环境,凶手是整个环境,甚至小明自己。”

在此需要提及另一个词语:距离。无论是电影,还是杨德昌自己的生活,他都与现实,与社会保持着距离。这也是眷村的气味之一。这种习惯促成了他的冷静和理性。其实,对于眷村的孩子来说,他总是孤立的,他与眼前这个阴沉的环境相向而立。就像小四一样,对他来说,父亲言传身教的原则性与现实格格不入,他无法在混乱、凶狠的校园中保持独立,他的爱情,他的苦闷、困惑无处倾诉,他阴郁的坐在黑暗中期待救赎,而女神一般光明、纯真的小明背后,也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和阴影。这个沉默的少年,面对着强大、沉重而阴暗的世界,已无路可走。而在其他影片中,无论是面对都市还是眷村,杨德昌都保持着有距离的观望。正是因为这种冷静理性,他被称为“台湾社会的手术刀”,他以精准的镜头语言,看似疏远,实则无比贴近的解剖社会现实的肌体,触摸着角色与观者的脉搏。
有一个画面最能代表杨德昌阴郁、绝望、疏离的特质,那是在《牯岭街》中,山东一派被血洗。雨夜里,目睹了整场杀戮,惊魂未定的张震,拿着他从片场偷来的电筒,缓慢的跨过那些横七竖八的尸体。斑驳的土墙上血迹未干,有的人被砍得血肉模糊,却还在呻吟着全身颤抖。外面滂沱的大雨渲染着萧杀的气氛。他用电筒照着垂死挣扎的山东,看着他一边呢喃一边用尽力气抓住菜刀并举起它,然后和赶来的女人抱在一起。张震喘着粗气,神色惊慌,在女人的绝望哭泣中朝屋外走去。外面的夜色和屋内一样黑暗,手中的电筒发出微弱的光线。背景惨淡,步伐蹒跚,他瘦小的身影在巨大的黑暗面前已无处可逃。他唯一的命运,是被这黑暗所吞噬。
而我们这些在生活中绝望,或是被绝望逼得麻木的人,我们除了被这强大的生活漩涡套牢之外,还能做出什么选择呢?

2、抒情与疏离

台湾导演蔡明亮曾说过,侯孝贤、杨德昌和他自己在本质上都是以电影作笔的知识分子。把这三位并称为台湾新浪潮“三驾马车”的导演放在一起加以比较颇有意味。他们的镜头都与人物保持着某种距离,不过区别也显而易见。如果做一个不太确切的比喻,侯孝贤的镜头就像是母亲的目光,温柔慈爱;杨德昌则如父亲的眼神般冷静、严肃;而蔡明亮则完全是陌生人的旁观,漠然、阴冷。侯孝贤缓慢的移动着镜头,随着镜前人物的动作,镜头悠悠流淌。这样的节奏本身便充满柔情,再加上自然晕染开来的单线条叙事。即使在《千禧曼波》、《风柜来的人》,在《最好的时光•青春梦》这样激烈、动荡的青春故事中,一个又一个的段落镜头,也像是母亲温柔怜惜的注视,它们安抚着受伤、疲累的孩子,更不用说《童年往事》、《冬冬的假期》这样本身以回忆为基调的影片。而蔡明亮有时连镜头也不动,如同监视器那般冰冷固定着,凝视着人们被寂寞、情欲驱赶,呆滞无望的生活,寻找着救赎。蔡明亮站在一旁,冷眼旁观,并不伸出援手,甚至还带着幸灾乐祸的表情,反讽带来反思,这样的冷漠凸现出工业社会中人类的孤立与异化。

而杨德昌又有所不同,他冷静地看出问题,深知个体内心的焦虑与社会暗处的症结所在。但他并不以戏谑的方式讲述,他只是呈现。呈现出个体的困境,现实的逼仄,随后利用角色的对白进行思考论辩。所有观者都将在这样的呈现中受到拷问,杨德昌虽然客观、理性,不动声色,但我们却可以强烈感觉到他的心脏正与我们紧紧贴近。因为他所呈现的正是被我们忽略同时却又正将我们困住的生活剖面。他如同父亲般一面显得严肃、冷峻、不苟言笑。一面却在内心里理解并关注我们。作为“台湾社会的手术灯”,他剖开人性的躯体,照亮我们不曾察觉却已腐臭不堪的阴暗区域。

如前所述,杨德昌这种冷静疏离的观察,与他的眷村成长经历大有渊源。杨德昌曾自述起他的沉默寡言,与老师的敌对,对人的不信任。有论者认为他一直重复着某些主题:被压抑的少年生活,被成人世界排斥的失落。在初试身手的《光阴的故事•指望》一段中,他精准的描写出面对爱情初萌与身体发育的少女情怀,和幻想长大,却受到冷落与挫败的少年。从那时候起,杨德昌电影中的孩子们,就一直如此孤立于他们身外的世界。他们被忽视,反过来用置身事外的眼光看待成人社会的光怪陆离。这样的眼神除了客观,还带着不解产生的无动于衷。而我们习以为常的社会生活在这样的审视中变得荒谬可笑,或是绝望可悲。在《一一》中,杨德昌设置了洋洋与婆婆这两个旁观的角色。洋洋是一个内向的孩子,用他的沉默固执的抵抗着来自父权社会的强横威严。而且还用照相机拍下别人的后背,因为“你们看不见,我拍给你们看啊!”这句话也成为导演自己的理念宣言。据此,众多论者认为杨德昌从来没有离开过他的眷村,他永远都是那个旁观的孩子,沉默着躲在暗处,看透了我们的忙碌与热闹表象下的迷茫本质,然后截取生活中那些被人忽视的阴暗,来让我们惊讶、震撼。

更有意味的是婆婆这个角色,影片开始不久,她就因意外瘫痪倒床,陷入植物人的沉睡状态。为了配合治疗,NJ要求家庭成员每天都要逐个同婆婆讲话。因此,这些人坐在静默的婆婆面前(也就是镜头前),开始了他们的自言自语。结果,这一看似普通的情节却成为每个人脆弱的时刻。平时开朗多话的舅舅,在婆婆面前嗫嚅失语,无法接受这种自我的审视;姐姐紧张的袒露自己的愧疚,祈求婆婆的原谅;NJ缓缓地说起生活的平淡、琐细,对生命的容纳、理解,而他的老婆却在审视中痛哭流涕,苍白的人生经不起审视,它的空虚、重复与雷同的表象不堪一击。

这就是杨德昌独特的洞察力,他并不用侯孝贤感伤柔和的段落镜头,也不用蔡明亮凝滞到荒谬的静止与奇异故事。他的魅力在于他只用一个个平淡无奇的生活细节,一段段平铺直叙的白描,来反证出社会本身的荒谬与人类的孤立。这种特质在《独立时代》中得以彻底展现。影片中的每个人物都身处繁杂的社会关系中,看似热闹和谐。真实的处境却是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应对着这些关系,对抗着毫无头绪的复杂现实。无论是以笑脸为面具的琪琪,还是做出玩世不恭姿态的小波,以及衣冠楚楚稳重文雅的小明。他们都只能靠着自己的方式,去面对影片里由四位大学同学扩散开去的关系网。每个人都在努力挣扎,自身与别人眼中的角色形成矛盾。他们在生活表面互相依赖、联系紧密。但当一个一个情节密集的展示出来,观者都能轻易地发现他们的孤立。尽管貌似亲热、甚至肌肤相亲,他们却永远只在自己的空间生活,彼此疏离、隔阂巨大,中间挡着厚厚的偏见与误解。

这样的疏离引发了“儒者的困惑”。《独立时代》的英文名叫做“A Confucian confusion”,这部影片的内容是儒家所强调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即“礼”。但是,儒家的最高境界是通过最细小的人际关系的正确处理达到最大的政治目标的实现,也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在杨德昌的镜头中,当个体用尽全力去应付身边出现的所有关系后,他们收获的却只有孤立、误解,以及对荒谬生活的困惑。于是,在影片中,杨德昌借助“作家”这个隐喻式的角色表达了他对这种矛盾的困惑。“作家”写了一本孔子在世的故事,人人都喜欢他的为人,但是同时也都认为他是装出来的,最终让他得到了身败名裂的结局。原本在古代成为准则的理论,在现代社会却变成陷自身于囹圄的枷锁。而“作家”还悲哀地发现,没有人能逃离出这种悖论。“死了还不是转世来到这世界上,要将这种命运永远这样重复下去。”这究竟是理论本身的脱离实际,还是现代社会的浮躁、虚伪导致了个体的异化?导演没有给出正确答案,倒是用剧中角色给出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解决。一个操着山东腔的出租车司机对撞车的“作家”说:活得好好的,想那么多干嘛?一句话如同当头棒喝,让他骤然发现其实每个人都依靠自己的视角生活着,但其实,生命中还有更多的东西等着我们去寻找。他充满希望的发现,战胜虚伪不一定要去死,还可以真正诚实的活下去。这是杨德昌的电影中不多的亮色。幽默的是在片尾字幕中打出角色名是“出租车司机(孔子)”。似乎,杨德昌正是期待观众们接受作家的理论,接受以真正诚实的活下去来克服这个社会的虚伪与浮躁。

可是在整部《独立时代》中,仅有“作家”一个人从理论上看到了这样的实质,其他人却还是在繁杂的社会罗网中孤军奋战。不过,希望与温情总是在绝望的间隙中流露出来。其实,在这样低沉阴郁的影片中,导演与观者就像剧中角色的关系一样疏离。杨德昌并不想迎合我们,甚至也不在乎我们是否真正理解。他只是讲完他的故事,说完他的理论。但这两种关系却也有显著的区别。剧中人的疏离是冷冰冰的,他们都在用尽全力抵抗眼前的困境,无法分心去相互理解,无法关注彼此,拥有的只是肤浅的交流与短暂的依赖。但当我们看完这一幅幅浮世绘场景过后,杨德昌的目光在银幕背后显现出来。他的目光中带着温情,隐藏着怜悯、期盼。他在等待着剧中人的醒悟,等着观者能从中看到自己的症结所在,他用镜头解剖出淤血、肿瘤,逼视着我们的内心。他将之看成一种拯救,“对我而言,拍一部悲剧是出自于关怀,是有正面效果的。”

同情节一样,杨德昌的镜头朴实、干净,如同白描,平缓的叙述,并不带过多的感情色彩。他多用中远景镜头,也时常采用平视俯视的角度,勾勒出人物的渺小与卑微。而镜头的空间,却又如同周传基先生所说:“在杨德昌的影片中不缺纵深空间,不缺运动。这是电影的两大幻觉部分。”他的电影几乎都拥有多线索叙事构架,每个角色自成一体,但又自然的彼此联系,汇成一幅层次丰富的画卷。在《恐怖分子》这样的片子中,形式甚至已经大过于故事本身,朴实与夸张的画面交替出现,沉闷与暴烈、幻觉与真实,直到最后也无法让人分清。而故事的最后又总能用一个看似结局的情节来总结全片,并将之前的众多线索握在一起。正如同论者评价《牯岭街》所说:“四个小时的积蓄,一刀刺出,整个世界,土崩瓦解。”

这便是杨德昌的抒情与疏离,他旁观着这个世界,旁观着生命中的悖论与矛盾。一面向我们展示出冰冷的真实,一面却又热心的为我们出谋划策。在他的电影中,除了充盈的冗长对白,绝望无处不在,生机若隐若现。而在这样的情节背后,我们猜不透杨德昌看待人生的真实态度,是像卡夫卡般只看到荒谬与圈套,还是像加缪那样获得绝望之后的热爱。我们只能通过影片,去默默的同远在天国的杨德昌秘密交谈。我不知道他会对我们说上一大堆理论,还是沉默严肃地逼视着我们,或是对荒凉都市里的芸芸众生,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来。

3、一生

1985年,杨德昌与前妻离婚,转身与歌手蔡琴走进了婚姻的殿堂。这段婚姻维持了十年。才子与佳人,电影导演与著名乐手,貌似天作之合的婚姻却不如它的表象那样美好。婚后蔡琴不但答应了杨德昌维持“柏拉图爱情”不要性爱的要求,而且放下自己的事业,全身心支持丈夫的电影。在杨德昌执导的《独立时代》里出任美工、演唱插曲,后又帮助他宣传筹拍《牯岭街》。十年的无性婚姻与全心付出,其中的艰辛恐怕只有当事人明白。在分开后的一次演唱会上,蔡琴曾因为太投入歌曲,禁不住在台上自言自语:“像我这样受过伤的女人,如果碰到一个对象,到底还要不要恋爱?”只有知道内情的人,才能领会这句话背后的伤心与悲戚。杨德昌逝世后,蔡琴在公开信中如此评价:作为一个女人,她给我的寂寞多过于甜蜜。作为一个观众,我们痛失了一个锐利的记录者。

对杨德昌私生活的关注,让我们成为了他的电影中讽刺的那些人。“他们不知道该怎么生活,所以只有等着人来告诉他们。”可是,了解他的生活,有助于更好的理解电影。何况,他的电影那些带着哲学思辨意味的对白和独语,如果联系上他在现实中的导演身份以及我们的关系,将是极富有意味的。在《独立时代》中的“作家”与主持人夫妇,几乎可以与他和蔡琴的关系划上等号,“作家”的遁世与思考,主持人辛苦维持的公众形象,旁人对他们关系的猜测关注。而杨德昌即使是在叙述自己的时候,也从不露出激越或者伤感的情绪。他的理性浸透在冷峻的镜头和白描的情节中。

杨德昌最初读的理工科,在美国读计算机,后来才转入电影。因此,他的电影中少了很多侯孝贤的柔软细腻,却多了赫尔措格的冷色。理性的人多是孤独的,他的很多朋友都证实了这一点,在陈国富看来,杨德昌是个离群索居的人,“是一个永远在思考却苦于表达的人”;李立群则认为他是“没有梦想的人”。

与理性相伴的,却是他的“红色”。第十届上海电影节上,宣传《吴清源》的张震用“红色”来形容他心目中的杨德昌,“他是红色的,我跟他合作的时候,他总是带一顶红帽子,那是我对他最深的印象。”想来,张震口中的红色,除了指示杨德昌电影中的暴力,更多的则在于他内心深藏的悲悯和热情。在他冷静的影像表层之下,是他无时无刻不关注着社会、人性的热心肠,他解剖阴暗、袒露荒谬、揭示悖论,其实是为了与观者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去摒弃虚伪,还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

但是,杨德昌的红色,并不是热情亮眼的,而是低沉、克制的暗红色。从眷村长大的孩子,到被老师讨厌的学生,再到国外的种族歧视和文化冲突。他的成长经历一直受着外部的牵制阻碍。这也许直接造成了疏离的气质。他旁观着生活、社会、欲望、焦虑,甚至也包括爱情。

对于爱情,他充满不信任,无论是《恐怖分子》里对婚姻的厌倦情绪,《独立时代》里相互依赖的短暂关系,还是《麻将》中完全欲望,毫无感情的接触。他最多在影片的最后留给爱情一线生机,比如琪琪与小明在电梯门口的拥抱,比如伦伦和马特拉在街头的凝望。但自《海滩的一天》开始,他的影片中便充满对爱情、对婚姻质疑的现实解剖。在《青梅竹马》中,他写下这样的台词:“结婚不是万灵丹……美国也不是万灵丹,和结婚一样,只是短暂的希望,让你以为一切可以重新开始的幻觉。”当他写下这些的同时,正是他和蔡琴相识并陷入情网的时刻。

当然,对这个被经济发展冲昏了头脑的民族,对于在社会变革中无所适从的我们来说,杨德昌电影对个体与社会的关注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他的每一部片子刻画出人类在面对飞速变化的外部环境时内心的苦闷与慌乱。他所描述的困境很快将降临到我们头上。也许到那时,更多的人才能发现到杨德昌的先知先觉,和他的忧虑与思考的价值。

而现在,杨德昌已经远离了我们。除了他留下的八部半作品,我们已无法与他交谈,无法看到这个带着一丝嘲讽笑容的男人怎样冷眼旁观整个世界,怎样化身为角色在电影中一遍又一遍地告诉我们他的态度。放眼现在的电影院,随时上演的都是浅薄的恶搞与感伤,观众们像傻子般欢笑,被色彩和特技轰炸,被粗陋的怀旧与爱情故事煽得泪流满面。没人会注意到一个孤独深刻的思考者,没人愿意坐上三、四个小时倾听别人冗长的劝诫。更没人愿意看到自己的卑微、虚妄与可笑,在别人的闹剧中看到自己奉为圭皋的价值观与处事原则是如此的脆弱、荒谬、不堪一击。危机已在我们体内发芽,若不加以控制,势必像小四所面对的荒芜压抑那样膨胀,直到成为无法承受之重。那时,我们才能想起杨德昌的电影,想起他早就告诫过我们这一切危机和困境,告诫过我们的步伐太快,心性太躁,才把自己与社会变得面目全非。

有时,我甚至觉得,杨德昌就是那个躲在银幕后面的孩子,他坐在阴影中,从来没有长大过。他带着眷村孩子的警觉与惶恐,对眼前变幻不停的世界充满困惑。他做了很多尝试,试图走到银幕的另一边看看,试图通过推理获得答案。有时他感到绝望,有时又看到一丝生机。他沉默的记住它们,冷静的讲述它们。在现实中,杨德昌的确是个从未长大过的孩子,他的两任妻子,蔡琴和彭铠立,都为他扮演了“保姆”的角色。帮他处理外交事务,承担她电影的策划、筹资工作。现在,独在另一个世界的杨德昌,是否已适应了一个人的生活,还是一如既往的冷静观望着地球上胡乱奔走的芸芸众生。每当想起他,我都不由得记起《一一》结尾的那一段话,也许这最能代表我们想对杨德昌讲的。洋洋站在婆婆的遗像前,用童声念出他写在本上的文字:“就像他们都说你走了,你也没有告诉我你去了哪里,所以,我觉得,那一定是我们都知道的地方。婆婆,我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所以,你知道我以后想做什么吗?我要去告诉别人他们不知道的事情,给别人看他们看不到的东西。我想,这样一定天天都很好玩。说不定,有一天,我会发现你到底去了哪里。到时候,我可不可以跟大家讲,找大家一起过来看你呢?婆婆,我好想你,尤其是我看到那个还没有名字的小表弟,就会想起,你常跟我说:你老了。我很想跟他说,我觉得,我也老了... ...”钢琴声缓缓响起在宁静的深夜,开始打出字幕,漫长的时光里,我们经历了那么多的悲欢离合,内心已经充盈着人生百味情绪。而就在恍惚之间,我们已经过完了我们的人生,看完了旅途上的风景,杨德昌陪着我们,给我们说完他看到的故事,然后,我们和他一起都老了。

社会一如既往的运行着,一如既往地快速与凌乱。杨德昌和他的电影静静的躺在回忆里,如果人真的有来生的话,但愿杨德昌的来生能轻松一些,他所看到的社会与人群也能因为他的电影少一些虚伪与凝重,多一些真诚和清爽吧。

谨以此文,纪念离去两年的杨德昌君。

尧耳写于二零零九年春

 6 ) 【过去未来共斟酌】:《一一》的剧情结构和人生对位

本文严重剧透 对于大多数第一次接触杨德昌的人来说,他的电影总让人觉得不易接近,这不是因为他盛气凌人,而是因为他闷骚,这主要和他反电影的创作风格有关。他不喜欢像传统电影那样把人物之类的信息都直接交代清楚,而是一上来就讲发生在这些人物身上的故事,一般情况下我们看的电影,人物交代的都十分清楚,无论好人坏人,我们都能对其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再看故事的时候代入感就比较强,而杨德昌的电影则不一样,看他的电影就像是突然闯进了一群陌生人的生活里一样,我们之前对这些人没有任何了解,仿佛电影开始之前他们的故事就已经发生很久了,而我们的电影是在故事的中段才开始的,这好比一部20集的电视剧,我们是从第11集开始看的,之前的10集发生了什么我们都不知道,杨德昌的电影就像是从11集开始拍的,所以他的人物一登场就让人感觉他们之间已经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至于他们之间到底发生过什么故事,杨德昌不会直接交代,而是在之后的故事里通过“雷雨式”的回溯以及这些人物的言行流露出的关于过去的蛛丝马迹让观众感受到他们之间的联系,这对创作者的功力是很大的考验。

比如《一一》开场的婚礼戏,一个戴眼镜的女人来到了这里,行为怪怪的,别人问她来干什么,结果这女的张口就是大骂,观众还不知道哪关逢集的时候,一个女孩儿(简婷婷)看到了这个女的,立马亲切的叫到:云云阿姨。

云云阿姨?哦,原来她们之前就认识,这时候人物关系略微明朗了一些,但下面的戏让人更摸不着头脑了,如果是第一次看估计是一头雾水,但如果你不是第一次看,那你可能就要高呼神来之笔了。 云云阿姨拉着简婷婷外婆的手,跪了下来,哭道:伯母,伯母我对不起您,本来今天应该是我来叫您第一声妈的。这时有的观众明白了,有的却更糊涂了,这话什么意思?什么叫“应该是我来叫您第一声妈的”

有的观众看的电影或者小说比较多,能推测出,这应该是新郎官的老相好,结果现在为他人作嫁衣裳,来诉苦来了。但问题来了,他们之前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波折和故事?我们不知道,杨德昌没有交代,叙事留下的空白非但没有让故事变得不完整,反而让人觉得这个故事更加丰富,因为它让观众感受到了很多自己看不到但又确确实实存在的东西,这样的留白也让人物变得更加真实,更加生活,因为我们平时在生活中就不可能了解一个人的全部,但却能感受到每个人身上都发生过无数故事,足以写就一本长篇小说。杨德昌的电影几乎都是这样,电影开始之前,这些人就已经认识了,而且之间发生过很多分分合合的故事,只不过我们都不知道,但我们能通过后面故事中他们表现出来的蛛丝马迹感受到这种“过去”的存在。

这是《一一》开头的一个小例子,这样的叙事贯穿了全片,尤其是简先生的初恋,这种“回溯”和留白运用的更加明显。这并非杨德昌原创,著名话剧《雷雨》就是这该手法的殿堂级神作,鲁侍萍和周朴园的恩怨纠葛只有几十句旁敲侧击的台词,但仅仅这些只言片语就让人觉得背后有说不尽的故事,甚至足以写一部长篇出来;再比如《神雕侠侣》中李莫愁的爱恨情仇,金庸只用了寥寥数语交代了一些蛛丝马迹,没有任何直接描写,但这背后的爱情,相思,背叛,仇恨却给了人无尽的想象,让人感觉这背后大有文章,这一点让作家倪匡佩服的五体投地。 这类叙事手法的特点是,他们的故事的方向是双向的,一条朝前,一条朝后,一条朝着未来,一条连接过去,而且过去的线往往不是直接回忆,而是通过朝后的那条线上发生的故事影射出来,或者通过偶尔的一两句叙旧“回溯”出来,《一一》中简先生的初恋和他小舅子的爱情纠葛就是代表之一。不同的是,《雷雨》和《神雕侠侣》能让人一眼就看明白,而杨德昌的信息则是需要多次观看才能逐渐发现,因为杨德昌处理的更内敛,从剧本到镜头语言都在刻意营造观众与故事的“疏离感”生怕观众一下子全看明白。这样处理的好处是让电影更理性,而且不会有太重的设计感,虽然说到底它还是设计的,但至少不会痕迹太明显。

杨德昌的这种闷骚加上这种雷雨式的“回溯”放在《一一》这部生活诗篇里再合适不过,因为它讲的就是对过去的回眸和对未来的迷茫,它是一部借中年人视角窥探整个人生的电影。为什么很多人包括我把《一一》奉为华语电影第一,这和把《美国往事》奉为男人必看第一是一个道理——整个人生都在里面: 电影把男主角设定为中年人,在他面前的一面是不堪回首的往事,一面是渺茫不定的未来,可谓完美对称,中年又恰巧是人生的对称中心,而电影的结构也是对称的,开场是婚礼,结尾是葬礼,开场是婴儿的哭声,结尾是逝者亲人的哭声;与此同时,初恋女友的缠绵,糟糠之妻的琐碎事对称的;简先生的初恋和女儿、儿子的爱情萌动也是对称的,同时两个孩子又是对简先生不同人生阶段的影射,真正做到了“过去未来共斟酌”……电影对人到中年的事业迷茫,初恋,性意识萌动,暴力文化,艺术的价值,电影的意义,教育问题等都有相当的反思,而且这些反思都不是蜻蜓点水式的,而是理性而诗性的,与其说这是一部电影倒不如说这是一个睿智的思想家在借电影的形式将自己对生活的哲思传颂吟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是青春版的《战争与和平》,而《一一》就是一部生活版的《浮士德》。

但总有一些人唱不这么认为,为什么呢?因为电影和文学不一样,电影比较年轻,门槛似乎也比较低,文学是个高逼格的东西早就是为人民群众所公认的事实了,而且大家从小学开始就接受语文教育,早就习惯了文字思维,对于视听语言这门有着全新思维方式的语言系统基本没有任何系统的认知,再加上电影的低门槛,让电影一直都被当做低级艺术,毕竟不认识字也能看,可是我不相信一个不认识字,一天学都没上过,根本没有任何知识储备的人,能完全欣赏得了《老男孩》(朴赞郁)《霸王别姬》里的悲剧美,我不相信一点历史常识都不了解的人能欣赏得了《西部往事》,《最后的武士》里一个时代终结的苍凉,他们撑死能大概看懂故事,至于理解多深,还是跟个人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有关,但很多人就是意识不到这一点,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放在其他艺术上可以,放在电影上就不行,有些人你要是说他看都不懂美术作品,欣赏不了交响乐,他承认,但你要说他看不懂某一部电影,那比杀了他还可怕,因为那是对他智商的最大侮辱!因此评价越高的电影,有逆反心理的人也就越多,我在推荐这部电影时面对过不少这样的问题:我不看电影也知道生活是个什么样。这一点杨德昌早就料到了,电影里给出的回击有好几处,比如借洋洋之口的回应,比如简婷婷和胖子关于电影价值的讨论。很多人宁愿把时间浪费在那些文学不叫文学,鸡汤不加鸡汤的无病呻吟的随笔、小说,也不愿意抽出3个小时的时间去和《一一》交流一下,第一他们太忙,连三个小时的时间都抽不出来;第二他们觉得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已经不差于杨德昌了。就像编剧史航在《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讲座上说的那样:现在的人都太忙了,忙的连抽出几个小时去看一部好电影的时间都没有……我们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要看电影呢?史航问,他的回答和杨德昌在电影里的回答如出一辙:一辈子太短,不还是为了多活几辈子。杨德昌在《一一》里也告诉我们,从《一一》里得出的经验至少是你个人经验的三倍还多,好吧,话说都到这份上了如果你还不看《一一》,那你真的错过了一次和伟人对话的机会。

下面的内容如果你没看过电影,建议你看后再来看,否则你根本看不懂我在讲什么,因为我不会做任何剧情介绍,这篇文章是写给看过的人看的。另外,看过电影觉得我前面对《一一》有过度解读的,看看下面的内容,看看到底是杨德昌真有干货,还是我牵强附会自己跟风脑补出来的,说句题外话我基本上没上网上查过什么《一一》的影评,本文的内容全部是我自己看电影得出来的信息,如果你觉得我们觉得某一部电影好都是跟风,那我只能用“第三人效果理论”来形容你了。 任何故事的发生都需要一些推动力,专业术语叫:激励事件,这个不论在小说,戏剧还是电影中都有运用,只不过如果我们不刻意去研究的话一般不会发现。在本片中激励事件是一个个逐步交代出来的的,首先是婚礼时,阔别30年的初恋女友和简先生不期而遇,这只是一处小伏笔,还不足以推动简先生旧情复燃;

下面,家里又发生一件事:岳母病重,简先生的生活开始被打乱;这是第二层激励事件;第三层,就是日本的大田来台湾谈生意,两个人由于世界观相同,交往渐深,这件事彻底打开了简先生往事的大门,“回溯”就此展开,本杨德昌的思考也借故事的发展一一展现。 大田的登场设计的十分巧妙,第一次看甚至第二次看的人都未必会注意到这个细节:

镜头一开始是小舅子在陪老婆做B超,画面是B超图,画外则是这样的台词: 它已经开始具有生命的一般迹象,它除了可以思考计算,它还会成长成一个活生生的新生命,成为我们每个人寄托情感的好朋友,这才是电脑游戏最广大的商机,我们目前无法超越只能打人杀人的一般电脑游戏产品,并不是我们不够了解电脑,而是我们不够了解“人”,我们自己。

如果看的不仔细,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是做B超的医生说的,但注意这台词,像是介绍胎儿情况吗?不,这是在介绍人工智能,谁在介绍呢?大田。刚才我们听到的台词是大田的翻译官说的。 真是神来之笔,把胎儿的画面和人工智能的台词剪到一块儿,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蒙太奇关系,而且这其中的隐喻不言自明,顺带还引出了大田这个人,还让原本说教的台词听起来那么自然,如果导演不这样设计,而是分成两场戏:做检查的做检查,介绍产品的介绍产品,不但那种蒙太奇的隐喻关系没了,电影也变得于丹味十足,仿佛变成了百家讲坛。这种效果只有电影能做到。 而关于那句“我们目前无法超越只能打人杀人的一般电脑游戏产品,并不是我们不够了解电脑,而是我们不够了解人,我们自己。”在电影后半段又用同样的方法隐喻了一遍。如下动图

B超过后,紧接着的镜头就是大田在介绍自己的商业理念,但这时候,大家注意,简先生的几个同事不是在走神,就是在吃东西,要不就在打瞌睡,说明他们对大田的东西根本不感兴趣。于是,唯一赞同和大田签约的简先生就成了“外交官”,公司让他和大田来谈生意,这个过程,杨德昌还顺带讽刺了一下无奸不商,抄袭成风,人心不古的台湾市场,就不一一介绍了。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谈生意基本都是饭局,在饭桌上两个人由于观念相同,无话不谈,逐渐的由产品聊到音乐,这让简先生回忆起了往事,这都是后面重会女友的伏笔: 以前我爸爸每天都在听音乐,我很讨厌他的音乐,十五岁我初恋了,突然之间,那些音乐我都听懂了,后来她离开了,那些音乐却留了下来。 大田问女友为什么离开,简先生说:是我离开了她。这在后面有很重的戏,而且又在简先生女儿身上重演了一遍,啧啧,你说这算不算报应。

这次谈心,让简先生重新回到了当年的缠绵当中,晚上,酒后微醺的他一个人回到公司,公司里一个人都没有,也没开灯,画外响着贝多芬的音乐,颇有意境,简先生开始给女友打电话,但人到中年早就没了青春的激情和感动,在电话里也只能说一些无关紧要的寒暄,至于这里面的沧桑无奈,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了。 《一一》里的每一场戏都不是胡来的,前一场和后一场一定有着某种对应和联系,即使没有直接联系,也必定和后面的某一场戏遥相呼应,比如这段电话缠绵的戏,下面接的戏又是一处神来之笔,两场戏可谓互相对称,形成了一种微妙的讽喻关系。 简先生从公司回来,刚和女友略微重温了一下旧情,回到家立马面对的就是现实中糟糠之妻的琐事,这一点虽然是设计出来的但让人高呼:神设计,太生活了!

和初恋寒暄,但却发现已经无话可谈,因为早已被生活毒打到没有了浪漫的力气

回到家立马就面对结发妻子和生活重担

而且妻子哭诉时,画外正好插入的是隔壁夫妻的打骂声,家家有本操蛋的经,两家互相映衬,生活的操蛋跃然银幕之上,而且看这段戏时让人禁不住去思考:如果当年简先生真的和初恋女友在一起了,二人的生活会不会也变得像这段戏里的那样操蛋呢?也许会,也许不会,杨德昌这样处理这两场戏也是一种微妙的开放式回答。这让我想起了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的一句话:年轻人,爱情来了一定要抓住,否则过后追悔莫及,这是我们过来人的经验。是啊,正如史航所说:过了那个年龄就没有感动了。 光看这两段戏,它对青春的祭奠展示出的情怀和风致就已足以完爆各路青春片。 第二天,邻居带两个墨镜出门,为什么戴墨镜呢,打架了呗。洋洋好奇的伸头去看,被简先生教育了一顿,洋洋则像一个哲学家一样说出了这段话:我先知道她在难过什么啊,我从后面又看不到……洋洋又问:爸比,你看到的我看不到我看到的你又看不到,那我怎么知道你在看什么呢?

这段话是杨德昌拍这部电影的原因,这一点后面分析。 由于生活压力大,妻子开始转向向神佛求助,她决定到山上住一段时间,这为简先生重会女友又提供了一层便利。

与此同时,洋洋的性意识和婷婷的爱情意识正在逐渐萌动,杨德昌对这一点的处理也是神来之笔。尤其是对洋洋性意识觉醒的处理,真实,生活,又十分神圣: 洋洋由于天天被教导主任欺负,决定复仇,复仇成功后,洋洋逃到了一间教室里,里面正在放科教片,介绍的内容是雷的产生,上面说雷是由于正负电产生的,实际上就在暗示阴阳的结合。 这时候班长进来了,洋洋一不小心看到了班长的小内内,画外音则在继续介绍:“两种对立而又相吸的能量,在小雨滴冲向地面的同时不断累积。 这时的班长正在找位子,正好挡在了洋洋前面,银幕上的光打在班长身上,形成了剪影的效果,让这一幕看起来充满童真又带着一种幼稚的神圣。画外音还刻意强调:“互相越来越不可抗拒,终于在一个闪电的瞬间,正电和负电又激烈的结合在一起,这就是雷。我们地球的一切生命应该就是闪电创造的……”

画面的光线随着银幕光线的变化而变化,把班长像一个女神一样,而一旁的洋洋早就看呆了。

银幕内雷声四起,镜头一切,切到了室外简婷婷这里,而这里正好在下雨,这是利用声音转场,绝了!

这场戏则是在交代简婷婷的爱情,这和前面洋洋性意识的萌动正好相呼应,神设计。 由于公司老板突然头脑一热要和大田签约,本来对公司极度失望的简先生再度披挂上阵,踏上了日本的旅途,关于他初恋的回溯就此展开。回溯和回忆不同,回忆是直接跳到过去的那条线上展开叙述,如《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美国往事》,《英国病人》等。本片里的回溯则是通过一些琐碎的聊天,让我们偶尔瞥见当年风景的一隅,而具体内容杨德昌则借简婷婷和洋洋两个人分别从不同年龄段影射了出来,这样以来既交代了婷婷和洋洋各自的爱情(洋洋的那应该还不叫爱情),又让人感受到了简先生的曾经,而且还让长镜头和长镜头之间形成了互相联系的蒙太奇关系,可谓“一镜多关”。 来看看杨德昌是如何展开这牵涉三段人生的爱情戏的。 首先是简先生到达东京,发现他那个梳着“波(贝)波(娜)头”的女朋友比她还先到,二人先会见了大田,然后便开始了独处。

两个人开始像年轻人一样逛街,吃饭。这时镜头切到了简婷婷这边,她在挑选衣服,俗话说得好:女为悦己者容,男为悦己者穷,简婷婷现在正在做的就是“女为悦己者容”,不过从她的外表上看,她的衣着还比较保守,说明这是她第一次参加约会。

镜头一切,简婷婷出门,她坐上了胖子的车。 简先生正和女友讨论孩子的问题。你看中年人约个会多没劲,句句都是生活现实问题,过了那个年龄哪还有什么感动。女友说自己没有孩子,想领养一个,简先生则说自己有两个孩子,然后说出了一句一语双关的话:

女儿就像情人一样,看着她慢慢长大当然很高兴,知道她迟早会变成别人的,我还是会很舍不得。

然后镜头就切到了女儿这条线:女儿真的长大了,已经开始撩汉了,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别人的。

然后两边都在讨论时间,场景也借此得以流畅切换,这是利用台词转场,不再过多介绍。 下面还是台词转场,而且两场戏恰巧形成了影射关系,简先生讲起了第一次牵手的经历,此时的画面已经过渡到简婷婷这里了,而恰巧胖子在这时牵了简婷婷的手。

镜头再度切到了简先生这里,时间过渡到第二天,这时候两个人正在争吵当初分手的原因:世界观不同,人各有志,当年简先生被女友逼着考取了电机系,而简先生对这个专业根本不感兴趣,可悲的是逼自己做自己不喜欢的事的人却是自己最爱的那个人,更可悲的是,自己最终报了这个专业并从事了这方面的工作,女友却不在自己身边了而且过得远比自己要好,真特么倒霉啊! 争吵过后,两人又恢复了平静,女友开始问一个所有人都会问但又搞不清楚的问题:你怎么会突然喜欢上我呢?对啊,人到底是怎样突然爱上了另一个人的呢,也许从第一次见面就埋下种子了吧。 简先生回答道:也许从小学就开始了吧。

这怎么可能,小学生有那么成熟?

简先生开玩笑说:我早熟。

“就希望每天能看到你,一天没看到心情就怪怪的,我记得那时候你穿得跟别人一样,但你看起来就是跟别人不一样。”这段话的情感太真实了,这绝对是杨德昌的肺腑之言,我相信每一个有过这种经历的人都有过这种感觉。 简先生刚说完,镜头就切到了洋洋这里,洋洋在偷看班长游泳,这场戏以及下面那场傻得可爱的跳水戏让我们瞥见了简先生当年的经历。 有了第一次约会后,第二波紧接着就来了: 一边是洋洋在练习憋气,一边是简婷婷在为第二次约会挑选衣服,这里的细节您可要注意了,简婷婷第二次的衣服比着第二次就大胆的多了。这些细节说明两个人的感情已经有进展了,女方的心理也开始变化。这是利用调度来表现人物内心的转变,以前说过电影只能表现表面现象,但必须能让观众透过这些表象看到本质的东西,这就是例证之一。

第一次约会

第二次约会

在下来的戏份里,剧情有着更高级的对位和映射,导演用三段互相映衬的戏让我们看到了当年简先生失败的结局,以及部分原因,这一点以前分析过了就不在分析了。 好了爱情失败了,好好谈生意吧,这一点和《美国往事》后半部分的结构颇为相似,简先生会见了大田,两人关系进一步发展,这时候的观众看到了一些希望,事业正在逐渐好转,如果这样一路好转下去,杨德昌就不叫杨德昌了,前面从第一次会见开始铺垫的那么多友谊,就是为了下面的戏做反讽准备的,大田和简先生一样是不愿意跟着时代的污流走的,所以二人惺惺相惜,谈生意本都是各怀鬼胎的“面子戏”,大田却和简先生成了推心置腹的朋友,简先生也向大田许下了签约的承诺,然而正当二人拍下友好的决定,签约已经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时,公司突然打来电话:我们已经和抄袭大田的一家公司签了,你赶快找个借口摆脱掉大田回公司吧。

这一刻简先生又被生活强奸了,强奸的凶手就是这些猪队友。

人们总说人会被生活强奸,可是我们想一下,生活是个虚词,怎么会强奸人?

生活是由人构成的,从来都是人强奸人,哪有什么生活强奸人。

简先生身边的这些人就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些老油条,他们整天用“现实”来教育人,告诉你这就是现实,现实是个大染缸,我们必须顺着染缸走,然而他们却忘了:现实之所以会变成染缸就是因为有他们这样的人存在。这是杨德昌用剧情对这一现实的一种记录,就像洋洋用照相机拍摄自己眼中的世界一样:我看到的世界你看不到,所以我拍下来给你看。 生意失败后,简先生回到了祖国,疲惫的他大病了一场,病好后岳母就去世了,这时电影也走到了尾声,前半段积累下来的凄凉,迷茫,失败等种种负能量都在这场葬礼戏上汇聚到了一块儿,这种压抑平淡如水没有任何波澜,但却让人觉得比什么都重,这种沉重又正好和死亡的沉重相互契合。 电影的最后老人去世了,所有人也都失败了,爱情失败了,事业失败了,妻子到山上寻求神佛也失败了,小舅子的财政也失败了,洋洋的天才也始终没得到周围同学和老师的认可,同事们签约了盗版公司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婷婷闺蜜家的冲突也以凶杀而告终,所有的人都陷入到了一种迷茫当中,最后电影在洋洋的那句“我也老了”中结束了,但每一个观众都知道故事并没有结束,生活还在继续,电影带给我们的无尽的迷茫丝丝哀伤还在继续,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你能感受到这种压抑,但又觉得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且是读出来的信息越多,最后的那句“我也老了”给人的就越压抑,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只是觉得是神来之笔,等到第三次看,感受到更多以前没注意到的细节后,洋洋的最后那句话让我热泪盈眶,一种忧伤从心中泛起不可断绝。

到了这里这场葬礼和开头的婚礼实现了对称,此外本片的婴儿和老人这两个角色也是对称的,一个代表着生,一个代表着死,而且两个人都没有台词,这样一来生老病死、过去未来,人生的各个阶段基本上都被一一涵盖,一一道来。当真是“过去未来共斟酌”。

这就是《一一》,以我目前的阅读量阅历和水平也只能读出这么多东西,《一一》的内容复杂,各条线索都是相互纠缠在一起的,我把简先生这条线单独拿出来做结构分析,本身就太机械了破坏了整体感觉,所以真正的美还是要看电影自己去体会。 由于杨德昌反电影的创作理念,他的电影和侯孝贤的电影看起来都比较闷骚,很多信息要多次观看才能逐步发现,所以建议大家如果觉得这片子不错,可以多拿出来把玩把玩,好的艺术品是值得反复回味的。

一一这个片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本片的英文名叫:A one and a two,的确一一竖着写就是一个二,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但我认为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将生活的哲思通过电影一一道来吧。

PS,前面说到洋洋的哲学之问其实是拍这部电影的原因,这一点其实可以专门撰文分析,时间有限,这里就简单的说一下吧,洋洋的疑问是:每一个人看到的世界都不一样,那我怎么让别人知道我眼中的世界呢?于是洋洋学会了用镜头记录世界,这其实就是杨德昌拍这部电影的原因,洋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导演的化身:我把自己眼中的世界用胶片记录下来给你看,而且反复强调:“因为你看不到啊,所以我拍给你看。”“从一部电影里学到的经验是自己人生的两倍”把这样的掏心掏肺的内容都放在电影里可见杨德昌创作本片时有多真诚,而杨德昌似乎也早就预料到了世人对他作品的误解,他将这种委屈和无奈也放到了电影里,放到了洋洋身上,洋洋拍的东西根本不被周围的人认可和理解,“这就是艺术啊”“还挺花钱”,“艺术赚的了钱吗”,洋洋的哲学性思维促使他用镜头记录世界,然而刚一开始,这种天才就被抹杀了,这是杨德昌对台湾教育的讽刺,也是在感慨:你们根本不理解我拍的是什么。

 短评

杨德昌收山之作,获戛纳最佳导演。1."电影的发明使我们的人生延长了三倍",这部电影似乎在三小时内穷尽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2.远景固定长镜头为主,构图极佳,配乐精简,启用业余演员,极致的现实主义;3.多处对镜子和玻璃反射的利用,精妙绝伦;4.生活化的琐碎细节,金句不断,繁而不杂,意味深长。(9.5/10)

8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如果电影都是过生活,那我们就过生活就好了

12分钟前
  • Frender
  • 推荐

从一个婚礼开始,到一个葬礼结束。

14分钟前
  • 萨嘎摩哆熊猫桑
  • 力荐

你说婚姻是个什么东西呢,这种相濡以沫带来的就是相对无言,那我们到底应该找一个爱的人一起,吵架,吵到精疲力尽声嘶力竭,一起尝尽人生百态的呢?还是应该找个差不多的人,平平淡淡,看似完满,因为不曾激烈相爱,所以无从争吵。那么,NJ,你幸福么。我本以为我看懂了,想来最后还是没有

15分钟前
  • 夏小昭
  • 力荐

你知道的太多了 其实 杨德昌很像小波,那么的冷静和尖锐,你看完以后永远不记得他说了什么故事,却一直记得他的句子。

16分钟前
  • 微挺
  • 力荐

“电影发明以后,人类的生命至少比以前延长了三倍”,当我觉得自己已经看了两个小时,一拉进度条发现才过了三十几分钟的时候,我深刻地理解到了这句话

19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我这样说好了,你不在的时候,我有个机会去过了一段年轻时候的日子,本来以为我再活一次的话也许会有什么不一样,结果还是差不多,没什么不同。只是突然间觉得,再活一次的话,好像真的没那个必要。真的没那个必要……★★★★★★

24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力荐

《一一》被法国媒体形容为“生命的诗篇”,透过电影传颂吟唱,在叙述一则简单的家庭故事时,真正触摸到“情感的精髓”,以四两拨千金的娴熟技巧交待了少女心事、童年困惑、事业危机、家庭纠纷,以及对宗教的慨叹和对时事的讽刺。9.4

25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我看到了一生

26分钟前
  • 晚安小姐
  • 力荐

感觉杨德昌的电影总是很节制地表现日常生活,记录生活。看后触动,可并没发现生活之另外可能。06.12.24平安夜观影

31分钟前
  • 暖鱼
  • 力荐

杨德昌的电影剧情发展真不是一般的慢

32分钟前
  • OnJel.
  • 力荐

年轻的人无法解读的一种电影

36分钟前
  • 水湄物语
  • 力荐

以一大家子来表现整个人生,从婚礼到葬礼,一切都是轮回。许多事物我们只能看到它的一半,另外一半需要别人帮我们发现。

38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1.人们越长大就越看不到自己的后脑勺,所以影片也选择性隐晦了故事的另一面:洋洋湿漉漉笑着是被暗恋的女生救了,胖子是被莉莉诱导杀害了自己的老师。2.医生让全家人给病床上的婆婆多讲话,妈妈哭着说她发现自己每天讲的都一样,早上做什么,下午做什么,晚上做什么,几分钟就讲完了,她觉得好像白活了。3.儿女的情窦初开与父亲的初恋复燃,用神奇的蒙太奇手法重合交织在一起。4.雷电在亿万年无数次的击闪中,诞生了一切生命的最基本单位氨基酸,正如我们在无数的邂逅与接触中,而在一瞬间大脑会爱上另外一个人。某种意义上,两者都是在一刻发生的事。

43分钟前
  • 顾小山
  • 推荐

用三小时去看懂人生,看不懂,活下去就会懂

48分钟前
  • Henry
  • 力荐

人生的命题我们还没能参透,世界却把我们看老。

50分钟前
  • 狷介有乌青
  • 力荐

“自从电影发明以后,人类的生命就至少延长了三倍” “本来以为,我再活一次的话,也许会有什么不一样。结果还是差不多,没什么不同。只是突然觉得,再活一次的话,好像,真的没那个必要。” “你自己看不到,所以我拍给你看。” “没有一朵云,没有一棵树,是不美丽的。” “我觉得,我也老了…”

52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杨德昌获嘎纳最佳导演奖的影片,近三个小时的影像细腻而漫长,其间没有大起大落,只是一直温和的诉说,可看这平淡的真实,却叫人沉重起来

55分钟前
  • 战国客
  • 力荐

NJ去了日本,回忆了初恋,却后悔,勇敢的告诉敏敏,敏敏每天和不会讲话的老妈说话,突然发现原来她根本不会表达,她的生活好沉闷。洋洋拍各种人的背影,只因为他们自己都看不到自己的背影,那有没有人拍洋洋的背影给他看?婷婷是不是我自己?不是,我要当洋洋。单纯的洋洋,如果有谁胆敢取走我的单纯,那他一定,一定没有好下场!

60分钟前
  • taki zhang
  • 力荐

婆婆,对不起,不是我不喜欢跟你讲话,只是我觉得我能跟你讲的你一定老早就知道了。不然,你就不会每次都叫我“听话”。就像他们都说你走了,你也没有告诉我你去了哪里,所以,我觉得,那一定是我们都知道的地方。婆婆,我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所以,你知道我以后想做什么吗?我要去告诉别人他们不知道的事情,给别人看他们看不到的东西。我想,这样一定天天都很好玩。说不定,有一天,我会发现你到底去了哪里。到时候,我可不可以跟大家讲,找大家一起过来看你呢?婆婆,我好想你,尤其是我看到那个还没有名字的小表弟,就会想起,你常跟我说:你老

1小时前
  • 眼角的花朵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