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师(原声版)

正片

主演:梁朝伟,章子怡,张震,宋慧乔,赵本山,小沈阳,王庆祥,张晋,卢海鹏,冯克安,刘家勇,张智霖,金士杰,徐锦江,刘洵,尚铁龙,罗莽,吴廷烨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 / 中国香港语言:汉语普通话 / 粤语年份:2013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一代宗师(原声版) 剧照 NO.1一代宗师(原声版) 剧照 NO.2一代宗师(原声版) 剧照 NO.3一代宗师(原声版) 剧照 NO.4一代宗师(原声版) 剧照 NO.5一代宗师(原声版) 剧照 NO.6一代宗师(原声版) 剧照 NO.13一代宗师(原声版) 剧照 NO.14一代宗师(原声版) 剧照 NO.15一代宗师(原声版) 剧照 NO.16一代宗师(原声版) 剧照 NO.17一代宗师(原声版) 剧照 NO.18一代宗师(原声版) 剧照 NO.19一代宗师(原声版)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电影来去匆匆,只有风格永存

昨天和朋友们去看了《一代宗师》,随便说两句不成文的,我一向看电影赶不上院线的热闹,这次终于吃了口热乎儿的。

1、这电影肯定会引起争论,所以首先得站队了,反正也跑不了,先明确表示我很喜欢,仅代表我个人,我们三个姑娘一起去看,出来后两个表示喜欢,一个态度不明。这里只陈述客观事实,不想吹捧,出来的时候想起邦妮有一次皱着眉头评价某电影的一句话,这电影,得挑人!所以不推荐给所有人。不给观众贴标签,也不对观众乱下结论,我只能猜测一点就是,和我口味像,和我比较像的,可能会喜欢……谨慎推荐给这些朋友们,但您要觉得不好也别来找我。

2、这是我第一次在电影院里看王家卫的电影,看王家卫电影这么多年,到现在还能给我特别的观影感觉,就是你总能把他的电影连在一起看,看这个电影,就想起那部电影,不管它的这部电影和上部电影间隔了多少年,看梁朝伟一出场,我就想起张国荣,想起阿飞正传,想起当年的所有人,死的死,走的走,忙的忙,现在只有梁朝伟老哥儿一个人跟他玩儿,那样的聚会,再也不会有了。这种感觉真的奇怪,别的导演没给过,梁朝伟咱也经常在别的电影里见,从没让我想到过张国荣。后来一场梁朝伟和章子怡的对手戏,我也一下子被穿越回了几年前,好像2046里两个人的故事的延伸,跟着回忆起来,一下子就带入了,难过了。这种感觉,就像你和导演,和两个演员,和戏里的人,和戏外的自己,我们加起来是一个故事。大家一起走过来,这种感觉,别的导演没给过我,别人的戏一部是一部,王家卫是所有的戏都是一部戏,所有的戏,都是生活的延续。他的电影本身就像个人儿,从少年,到青年,到老,它会长,还能变老,这是个挺有意思的事儿。

3、从看2046开始,王家卫就在回忆,每次我都在想,这个人身上,生活里到底发生过什么?

4、我个人非常喜欢一类导演,这一类导演有个名单,北野武,昆汀,王家卫,阿莫多瓦……这名单总结一下,其实就是创造了自己浓郁的个人风格的人,而且用他们的风格影响了很多人。前两天看安迪·沃霍尔的哲学,他说“有些人使他们那个时代的美人,而他们的样貌也相当时尚,然后时代改变,品味也改变,接着十年就过去了,假如他们依旧保持相同的样貌不做任何改变,假如他们把自己保养得很好,他们依然是美人。施拉夫餐厅曾是它们那个时代的美人,但后来他们试图追赶潮流,然后一再修改,直到他们魅力尽失,结果被一家大公司收购。

5、安迪·沃霍尔说的这就是风格,其实就是蔻蔻夏奈尔(懒得切换输入法)那句“时尚来去匆匆,只有风格永存。”的解释版。其实很多艺术家之所以最后成了,都是因为这句话,因为最后确立了自己的风格,哪个行业都是如此,别以为找到这个风格,确立这个风格很容易,在这么多人玩剩下的各种东西,各种尝试里,创造出一种和别人不一样的风格,这是最不容易的。同样的,“电影来去匆匆,只有风格永存。”,当然对电影的理解,这只是其中的一种。但是这些人,是把着理解做到极致的人。做到极致了,就无人代替了。

6、王家卫就是这样的导演,一代宗师从电影技巧来讲很多毛病,很多问题。但是在华人导演中,能确立自己风格,并且一直有风格的,没几个人。李安也有风格,但是他更隐蔽,没那么符号化。

7、没有风格的人总是对风格这种东西不服气,还有些人半路抛弃了自己的风格,说到这里我就想到冯小刚,他最大的失策是放弃了自己的风格,他没有像安迪·沃霍尔说的那样努力撑过最萧条的时期,所以你看看现在……我也不是要故意说冯导,只不过他真是我一顺手就捡起的最大的栗子。

8、王家卫的电影没有哪部是完美的,但是很多人一看再看,而且特别有意思的现象是,他的电影如果在电视上重播,你总会停下看两眼,从哪一段都能开始看,都觉得还挺好看的。因为故事早就看过了,能一直重复被欣赏的,还是风格。

9、从电影院出来的时候绿老师表示疑惑,王家卫干嘛想拍叶问?今天早上想起电影里的一个细节,叶师傅和武林朋友交手,对方说,你们咏春拳不就那三板斧——摊,绑,扶(这三个字不知道记得对不对),叶师傅微微一笑说,打你够用了。王家卫的电影,招式也不多,变化也不多,也就那么三板斧,不过做到极致,打很多人,够用了。

10、因为这风格的一脉相承,让一路跟下来的老朋友,有一种惺惺相惜,在电影的最后,宫二对叶问说了句话:“人生的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看王家卫的电影就是这样久别重逢的感觉。这感觉,别人给不了。所以你可以批判他,但无法取代他。

11、最后一句,以上只是作为一个普通观众的个人观感,对电影本身只表示谨慎推荐。

 2 ) 有些道理,只能太晚明白



这几年时常感觉到无人可念,心里空落落的。倒不是说心灰意冷,或者赌一口气,就是心里没人。即便故意去想,浮现的也都是一团团看不清的影子。偶尔也会梦到几个人,醒来后即没想过预示着什么,是不是藕断丝连,是不是余情未了,更没想过趁残念未消去联系,去相见,依旧像往常一样刷牙洗脸,更衣吃饭,面无表情。

一三年看《一代宗师》时,看到章子怡饰演的宫二说,都说人生无悔,那是赌气的话。若真无悔,那该多无趣啊。看到这儿,窃笑。果然,王家卫还是王家卫。王家卫的电影,除了张震,其他人是走不出来的。

香港导演,尤其那些爱拿江湖说事的,说来说去都是一件事:出来混,迟早要还的。王家卫也一样,不过他说的不是江湖,不是世事,是情,还的不是劫数,不是人命,是心。就如《东邪西毒》里张曼玉饰演的大嫂说的,以前我认为那句话很重要,因为我相信有些事说出来就一生一世。现在想想,其实说不说也没有什么分别了,因为有些事情是会变的。我一直以为自己赢了,直到有一天看到镜子,才知道自己输了,在我最美好的时间,我最喜欢的人也不在我身边——可不就是把心给葬了么。

其实宫二跟大嫂有点像,实际上,王家卫电影里的所有人都很像。宫二也说过类似的话:我在最美好的时候遇见你,是我的运气。我没时间了。
有人借此说,王家卫变了,心死了。以前的王家卫是《春光乍泄》里的何宝荣,在黎耀辉离开之后哭得用牙扯被角;是《东邪西毒》里的慕容燕,在荒漠中的一棵树下哭得眼角纹路飞了天。而《一代宗师》里的宫二却说:我选择活在我的岁月里。然后吸一口烟,摊在寂静里,任往事袅袅,随风而去。颇有一副爱咋咋地的潇洒劲儿。

其实,人是不会变的,王家卫也不会。宫二又何尝不是赌了一口气,跟自己赌气。所有人都在跟自己赌气,一个又一个独孤求败罢了。只不过宫二向叶问认栽了,像终生认栽了。至于她跟没跟自己认栽,她自己知道,王家卫知道,你也知道。

前年的《一代宗师》上映之后,褒贬不一。从影院出来时,哥们说,还是甄子丹的叶问好看。我附和:是啊是啊。我想起曾向这位哥们推荐雷蒙德·卡佛,给他看我最喜欢的那篇《大教堂》。哥们看完后说,什么玩意儿。哈哈哈哈,我笑了很久,这就是他的可爱之处。是的,我第一次看跟他感觉一样。这次重映再看就喜欢得不得了了。倒不是归功于3D效果和更通透的剧情,而该归功于这两年间我刻骨铭心地爱过一个人。

多年前,有一个段子流行过一阵。问,分手之前想问你最后一个问题。答,爱过。我以前曾说过类似的话——要想和一个人过一辈子,得确保你们在相遇之前,心至少得死过一回。其实这些都是骗人的鬼话,谁的心肯死。人是不会对自己的心下死刑的,至多判个无期。只不过世界很小,命也不长,人心是耗不得的,便只好把那些人压在心底,压得奄奄一息,假
装他们过去了。

不然,夜里要梦干什么。

王家卫常用梁朝伟,他不经意间的眼神很适合他的电影。但我却觉得,梁朝伟应该从来都不知道自己在演什么,他只要负责美和放电就行了。就像一个人在灯火阑珊处对你一瞥,你以为这一瞥是前世之约,于他只是灯光太强,蛰了眼。《一代宗师》里的叶问也是,叶问其实没多少用处,于电影负责架构时代背景,于感情负责充当宫二爱过的对象,起个符号作用。这部电影里,王家卫是妥妥地附在宫二身上了。那个宫二的眼神从头到尾都没有变,但前一半是硬撑的,以为自己要赢。后一半是真情流露,心想,这样的,就这样了吧。把人物弧光掰平了的,估计除了王家卫还没有导演敢这样做。

这就是时隔两年之后,我重新喜欢上《一代宗师》的原因。尽管重映之后的武斗场面美到了极致,章子怡也美到了极致,但这次我是搭着心来看的,而不是当成简单的功夫片。就像那个前年陪我去看电影的哥们,你要看叶问,就不该看王家卫拍的。贴着王家卫标签的电影,即使电影名称起得再商业也不是商业大片,王家卫的所有电影都不该有名字,或者说所有电影都该叫《王家卫》。他永远都在用同样的方式说同样的故事。但他说的这件事,永远都不会无聊,因为我们也在经历着同样的事,用一辈子——

打打杀杀,不如浪迹天涯。

这个道理,只能太晚明白,而你心里的那个人,永远比你明白得更晚。

 3 ) 人生若无悔,该多无趣啊。

男女之情,近有近的亲厚,敬有敬的長远。有梅边柳边,就有高山流水。而儒家的忠孝有多动人,就有多累人,它让人心怀使命,不得解脱,生命却也因此充满仪式感,致命的迷人。

宫二说出心里有过,抬了眼晴看他,这是一个女人破茧的时刻。之前千难万阻,一旦说出来,便过了沟坎,无比坦然了。她看他,原也不为了什么,只是放开对自己的绑缚了。

《悟空传》里,猴子师从菩提老祖,说他的梦想是与众仙平起平坐,呼朋唤友。而玄奘说:"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众生,都明白我意;要诸佛,都烟消云散!"这正像叶问答宫二:"你我没有恩怨,只是一段緣份。"庄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有恩才有怨,有情才有仇,你我云淡风轻各自过去一生,何来恩怨。叶问予宫二的这份淡然的解脱,连同那枚扣子,自此干干净净地在封存在时间与灰烬的盒子里。

《金瓶梅》的作者自以为只写了跟三言二拍差不多的粗陋故事,不外借几处淫笔说说因果报应,他不知道他笔下的人物鲜活可感,被挤压在天地间,好人不一味莫名其妙地好,默默打着心里的算盘;坏人不无端地坏,日子里也有顾念和担当。我相信完整版的《一代宗师》更丰满地塑造了人,为此即使像《东邪西毒》那样等上十几年才能在影院得见,也是值得的。

 4 ) 三板斧足以成大师

看完《一代宗师》,很多人会持跟我一样的观点:叶问不是想象中(过往形象)的叶问,但王家卫还是那个王家卫。如果不算第一部的《旺角卡门》和上一部的《蓝莓之夜》(大概也是评价最差的王家卫作品),《一代宗师》是商业元素最强的一部王家卫作品。但即便如此,轻言观众会买王家卫的帐,好像也不太乐观。在我看来,由于暗藏各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完全消化《一代宗师》绝对需要看个两遍以上。争议不可怕,从《阿飞正传》开始,王家卫的电影从来都是伴随着争议,不过,时间自会证明一切。 当王家卫跟着小资风被消费完毕后,这已经不是属于他的最好时代。于是,《一代宗师》加入了袁和平的动作,中国观众熟悉,外国观众喜爱。回想《东邪西毒》,王家卫把动作场面拿来当转场用,这一次,《一代宗师》的动作戏则成为了关键卖点,拳法套路,有迹可循。显然,真正让《一代宗师》变得不一样的东西是徐皓峰的武林,王家卫的怀旧套上了徐皓峰关注的民国时代,他借叶问,追思逝去的、被人遗忘的武林。可如果只有硬邦邦的武林,只有一场接一场的雨中车轮大战,那么,王家卫就不是王家卫了。所以,当《一代宗师》露出爱情片和文艺片的面目,我想,熟悉王家卫作品的观众简直要热泪盈眶。 没错,预告片中以一敌众的雨中大战就是电影的开篇,这看上去更像王家卫故意喂给观众的蒙汗药——眼前电影明明就是一部明星领衔的华丽商业动作大片。近乎无可挑剔的摄影灯光,被拍烂的雨水也成了王家卫的掌中玩物,特写、短镜头、慢镜头,连环不断的组合拳,确实让人眼花缭乱。结果,一到叶问开声讲独白,王家卫的感觉就来了,尽管传记片不时常用此般拍法,但王家卫以爱讲独白著称,对着镜子、墙壁、空气,他的电影人物个个擅长跟自己对话,此乃一板斧,台词有味,腔调迷人。 就像叶问感慨的四季春冬,人生冷暖。进入金楼,《一代宗师》立马变成了暖色调,服装、美术、道具、布景,处处精致考究,一眼就能看出是王家卫的金字招牌,此乃二板斧,技术过硬。把风流之所变成高手过招的地方,像小脚女人的一段打斗,像叶问和宫二近乎热烈缠绵般的贴身打斗,这也算一番新意。更多时候,电影开始让我想到了侯孝贤的《海上花》,由室内戏引出了封闭的武林世界。及至不让宋慧乔(饰演叶问妻子)说话,说是怕出口伤人,冷不防又想起了梁朝伟出演《悲情城市》的轶闻。如果怕对不上口型,又找不好配音,那么,让非本土演员闭嘴好像是件有趣的事。 真正让我一阵心乱的地方是字幕卡,在当代电影里面,一旦出现字幕卡,除了展示故事文学性,帮助观众深入了解人物时代,那绝对是跟艺术片或文艺片挂等号的。而在《东邪西毒》、《花样年华》、《2046》等片子里,王家卫都用过字幕卡(字幕卡用得最传神的华语片也包括《悲情城市》等)。这名作者导演还继续引用了一些过往的梅林茂配乐,随便混搭,仍是动人。 《一代宗师》几乎没讲叶问的个人大成就,没有痛揍日本人,没有带一笔李小龙。在没有大BOSS的情况下,打的都是一帮不算对手的对手,与宫二的过招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决。影片截取了影响叶问的几个关键人物,其中的重中之重正是宫二小姐。很多人说,张艺谋和李安懂章子怡,但就之前的《2046》和这次的《一代宗师》来看,王家卫似乎有过之而无不及。章子怡几乎成了后半段的关键人物,风头盖过了内心翻滚但又刻意封闭的梁朝伟,尤其是摄像机长时间聚焦下的表情特写,几句标准的王家卫台词,一行泪垂落,她的表演确实大大超乎意外。可能在这个瞬间,宫二小姐与其他王家卫作品的痴男怨女合为一体,他们不给自己留有退路,活在当下却封锁了内心,只能喟叹过去。而一部“动作电影”的高潮部分不是锋芒毕露的打斗,反而是一段暗潮涌动的真情告白,或许,这就是王家卫的得意之处。 影片的时空线索不仅是跳跃式的,而且被有意打乱,一会天南一会海北。王家卫继续给片中人物设置了时间问题,由1950年的大年夜带出了十年前的大年夜,由宫二的不知所踪引出了大南茶室的离别感言。几次拍照定格,一是给时间标记号,再者是注视叶问的人生变化轨迹。在鸦片细节的带动下,《一代宗师》有如Once Upon a Time in ROC,民国往事。有些段落是幻觉想象,有些段落又是清晰真实,来回往复,几十年一梦。 无缘再见宫家六十四手,对叶问来说是一种情感的失落,对编剧徐皓峰来说,那却是民国武林的不复存在。他们的缺憾都指向了过去,然后合二为一,这便是贯穿多数王家卫的时间主题。无论是阿飞和周慕云的60年代,何宝荣跟黎耀辉的97大限,周慕云小说里的2046,这些人总在试图找回记忆却不得其法,这就是王家卫的三板斧。无数人深知王家卫的成名绝技,尝试模仿搬用抄袭挤兑,无奈,个个不得其法。偶有一些致敬者,学得三两皮毛,就让很多人兴奋不已。 如果从完整性来看,《一代宗师》依然留下了明显的弊病,张震段落无头无尾,有如当年《阿飞正传》“又一个阿飞”的登场,但又像是无心插柳。东北师徒的合力搞笑只是很小篇幅,但看完下来,始终跟那些过于明显的历史事件一样,缺少回味的空间和可能。不过,即便如此,《一代宗师》依然是一部可圈可点的重磅制作。君为其易,我任其难。在华语片习惯投机取巧的今天,有一个烧钱疯子还敢拍这样一部野心之作,那当真是一件幸事。【凤凰网 http://ent.ifeng.com/movie/special/grandmasters/content-6/detail_2013_01/07/20893139_0.shtml

 5 ) 事关《一代宗师》的种种断想

1,分两头说。目前影院上映的《一代宗师》未定剪感很严重,部分素材调色不统一,但这和王家卫一直以来持独有语法叙事是不同层次的问题。电影本身质量造成的明显不满意,和电影风格造成的本能不适应,水酒交融地混在一起。谈一个点,往往顺着就谈向另一件。反驳也会这样。

 

 

2,所谓“王家卫从来都不会讲故事”,不管是表达怨念,还是偷懒开脱,都是小蝌蚪按照自己样子找妈妈,根上都立不住的话头。

 

 

3,张大春徐皓峰邹静之都贡献了自己的积累与气息,那些守在各地请王家卫吃饭给他讲传奇的各门派也贡献了岁月流转之后的回响。但拍还是导演自己的事。金楼怎么样的流光溢彩,阿姑里怎么样的卧虎藏龙,英雄怎么样的风流倜傥,记忆再怎么样会蒙上一层美好的色彩,堂子里的姐们也不会把自己摆拍成那个样子,所以,别当真。

 

 

4,王家卫要的是凝视。无数凝视交错,织出那个烟霾中的舞台。几乎所有重头打斗,他都花了力气去拍看客。隔着窗子、帘子、门槛、沾满雾气的双层火车玻璃,但又没太多表情。为什么?那就是属于各位主角罩的场子。有看客隔着,能把他们推得再远一点。放烟火气,反就把他们拉回来了。所以,别当真。

 

 

5,时不时想起乔怀特那版不太招人待见的《安娜卡列尼娜》。要李翰祥拍金楼,少不得门口要先吐两口唾沫,多大高手能脚底不沾泥啊,又不是婠婠。最后,也想假设,达伦阿伦诺夫斯基拍这个题材,会是怎么一个景象。

 

 

6,其实无非就是,为着一棵树,王家卫走进了一片树林,但出来的时候,他只抓了一把叶子。

 

 

7,众所周知——当然也没那么众,万达影厅二刷购票时,身后有女生在问《一代宗师》谁演的——王家卫电影诞生于剪辑台。他用尽自己的所有储备,他忽悠投资商的能力,他飞稿写散句的能力,他磨演员的能力,他驱动张叔平叶锦添杜可风等人出干货的能力,去拍下他能拿到的最好素材。然后,回到屏幕前,点上一支烟。这是个什么故事呢?作为吃王家卫这套的人,会觉得就当看片花又怎么地了。

 

 

8,故事,是什么?经常有人在用这个词。罗伯特麦基和唐家三少互望一眼,差别不比舒克看夸克小。

 

 

9,他一直这样。别人通常都是123456789,有点特色的可能来个891234567,诺兰玩个性弄个918273645,大红。他偏偏到了1和2之间,就给你分出1.1、1.13、1.314来,你越急着想知道下面发生什么事,他越给你细分。纷纷扰扰断风云。片尾曲一响,你忽然发现9出现了,但是,当做3也可以……中间那些东西呢?拍啦!剪啦!多年来一直如此。

10,所以王家卫剧本里真正常规意义的长故事总是很少。人物曲线过于复杂,执行起来似乎是件很累的事。起承转合在他看来,都是只会跟着情绪走,所以常常也走不远。十年与一瞬,沧海桑田,只要都在发呆,没有差别。《花样年华》里两人吃饭,吃着吃着,旗袍都变了。

 

 

11,群戏结构,每个人来段自己的故事,时间倒很快也就过去了。这套美学跟冈萨雷斯还真不太一样。

 

 

12,有句老话,台上的是疯子,台下的是傻子。这有个因果,台上够疯,台下才会心甘情愿做傻。那怎样才算疯子呢?胡乱揣测:一,有极强的表现力,不轻言细语,甚至不太在意你是否注意它,二,自身阐释逻辑一定完整统一,具说服力,恍惚间你也觉得沙县小吃开这么多是否真有蹊跷,三,坚定,无可置疑的坚定。一部电影,三者总需要有一面够强,大多数电影走二,而王家卫基本先抓一。如果出一不能教你折服,那就基本会败在二上。当然败了就败了,他又不是叫宫家卫。

 

 

13,他从来不琢磨怎么用情节让你移情,也不用对白来表达矛盾的推进。好莱坞叙事规则总是说,3分钟让你认识主角,5分钟让你意识到主角的处境,倒数10分钟主角做最后一个选择。他真懂,就不这么干。这也是个选择。

 

 

14,用大明星,一方面是商业考虑,一方面绝对是拿明星脸押着你往前走,多忍一会儿,说不定就进去了。进不去,看MV也好哇……

 

 

15,所以王家卫怎么可能不靠旁白,不靠音乐来推片子,他一辈子不会走进dogma95的领域。缺了这些被学院摒弃的技巧,他在那无数段落与段落的可能之间,自己也找不到规则来连接。别人写对白是怕观众不懂此人与社会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他是生怕观众太明白,就忽略了去关注角色此刻一闪神就跑掉的小念头。实在弄不懂的铺垫,旁白就明明白白告诉你。这种招,现代片是好使。失恋,失意,失业,多一两个镜头都嫌多余的事。进民国,还是进入到传统认知忽视的一个阶层。悬了。

 

 

16,史诗不史诗,格局不格局,都看电影空间的呈法。当事人往往自己当要命的东西,外人远过了一座山,就收不到你的wifi了。开场宫宝森这边清清楚楚剖析完提携后辈的苦心,但南方武林还是如临大敌,步步为营。那你觉得到底谁是好人?上金楼,过三关,掰完饼还接最后的晚餐。女上男下打毕,又好言好语说给你看64手是提点你。观众总不免想,多大个事啊,又不是抢鸡蛋。搭手是什么,宫家是什么,五虎下江南是什么,什么门跟什么门是啥关系,他们又靠什么吃饭穿衣。谈不上认知。就总是容易被隔在热闹外面。

 

 

17,所以吴廷烨说“人家欺负到门上来,我们不能装孙子”然后马上接“所以我们决定了,就是你了”。又好气又好笑。这个世界,多大,多小。日本人一来,都没了。

 

 

18,王庆祥气度有,但不像靠武功走到如今地位,而像靠读书。所以有人说老感觉处处警句,其实可能从他这就开始了。一方面有些背景得靠他讲,一方面总结也得做。总之肯定是长了点,真正的高手好像没这么“苦口婆心”的。老爷子最后好像都有点说累了。反而不如卢海鹏王珏这样的哗啦啦来几句,叫人一下子就有好感。

 

 

19,四小时版本之迷思,突出的是另一个问题。既然是不走逻辑线,为什么一开始要拍这么多呢?终归看见猛料舍不得吧。不然丁连山这条线完全可以弃掉。加了他,又要讲清楚门派合并的大师,又要提刺杀背景,需解释的事必然太多,何况丁的生平也只是对武林众生的一个注脚,换个好说的人不是不能补起。但是就不。老师兄弟聊蛇羹汤,第二遍看补了背景,感慨自然多些。“太阳旗下容得下我这只鬼?”是漂亮句子。第一遍真的没法领会精神。朋友说,南方的影院看见赵本山笑的没那么多。

 

 

20,遇到删戏的强制要求。最终,爱情戏当然最好懂。最适合做主线。

 

 

21,梁朝伟好,真的好。他的放松也许是从训练班开始就有的,但他知道怎么慢怎么疾,是把角色当樁一点点打出来的。不是温和笑笑显得鼻子很大就又周慕云了,本来五官都那样长着,也没移位。差点被拆祠堂他歪嘴了,宫二把他压到楼下歪嘴了,日据时账房偷偷说这点菜拿回去给孩子,他说“怎么好意思啊”之前也歪嘴了。仔细看,一样么?

 

 

22,在大南,章子怡最后耷拉着的眼眉,够有神了。谁能想得到。一部功夫片,最高潮的这场戏,居然是女主角把连告白加发好人卡的事一起做了。这本不是什么秘密,从一约既定,万山无阻开始,观众就等着有事发生了。结果没有,那结尾这几句,算是进,还是退?

23,说真的,要真讲编故事。那得是宫若梅因古陋规矩不能挑战,叶问得知立刻快马加鞭赶往东北,雪夜八斩刀击杀马三,再一言不发赶回。若梅看到报纸后,从佛山收到了马三佩过的一枚沾血徽章。若干年后问起,叶问只说,哦,是有这么回子事。宫若梅一言不发走到门外,对着雪乡打起了六十四手。当然有点剽窃胡一刀事迹,可互动不是这么干才爽么。人嘛,就得你成全我,我成全你。可没有,宫若梅用她的固执和坚持,走到了他父亲最担心的那一步。

 

 

24,我选择了活在过去的年月里,那时的物价还比较低。

 

 

25,聊不聊这里有没有真正的爱情都是无意义的。换一个标准,世界都会变。南北武林争来争去的时候,是否会想到有一天,他们各门派招牌会挤得如同现在的十号线。而这,又不是武林了吗?所以他惦惦不忘的是八卦掌,还是那对断掌,不分析最好。

 

 

26,同理,也就别纠结张震了吧。

 

 

27,历史上的叶问,就是个很奇特的人,他没什么大志,没什么深仇大恨,深谋远虑,没有将摊傍伏变成江湖至尊法则压为己任。教拳是为吃饭。但咏春一门开枝散叶到如今的程度,赞先生决想不到。

 

 

28,而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在创造属于各自的历史。王家卫是否为这点,而拍着拍着就又从苍生,天地,回到了自己呢?不知道。

 

 

29,可以不需要知道的事太多了,比如,“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故事呀”。

 

 

30,麦克云说,我们看任何图形,都会有意无意投射成自己的脸。

 

PS:【陈清扬说她真实的罪孽,是指在清平山上。……陈清扬说,那一刻她感到浑身无力,就瘫软下来,挂在我肩上。那一刻她觉得如春藤绕树,小鸟依人,她再也不想理会别的事,而且在那一瞬间把一切部遗忘。在那一瞬间她爱上了我,而且这件事永远不能改变。《黄金时代》王小波 】电影感情高潮戏,给我类似感觉

 6 ) 生活是把杀猪刀

昨天带着几个练武的兄弟,去看了《一代宗师》。
一点没有失望,也解开了我内心深处,一直想不明白的一个问题。

1、关于师父的疑问。
   我师父是1932年生于青海互助,40岁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武术,43岁的时候,得了肺癌,后来被杨澄甫侄外孙赵斌收留,成了赵斌师爷的第一女弟子,从此师父每天用5-8个小时来练功,今年82岁,她说师爷和太极拳救了她的命,她要让更多的人学好拳,练好拳。师父后半生,一直在用生命践行这样的诺言,她没有文化,没上过学,应对当今武术界的浮华名利,她只是一个做“里子”的人,几年前极少人知道她,行里门人,跟她摸过手的,都佩服她得了真传,也有人诋毁说她只是一个新时代健身的代表。在师父心里,这些都是浮云,无论赞誉还是诋毁,她一辈子只为这一局诺言活着,一辈子只是练拳,教拳,来者不拒,有求必应。
   我15岁正儿八经学拳,28岁才拜的师,成了师父的关门弟子。我一直在用影像记录师父的晚年,我一直想探究师父的内心世界,想知道,为什么她后半生一直这样刻苦练拳,刻苦的传拳,在老年为什么对弟子更为严格和担心。
   《一代宗师》虽然讲的是叶问,但是突显了武侠的最高精神境界,展现了民国时期习武救国的气节以及一群拳家的侠胆刚烈。习武有三个阶段:看见自己,看见天地,看见众生。第一个是明心见性,第二个是感通天地,第三个是普度众生。叶问之所以成为一代宗师,是因为他看见了众生,以武修道。
     宫二,是民国女侠的代表,身上有施剑翘的影子,有孙剑云的影子,是集民国诸多女侠于一身的,又代表了传统武术的很多规矩和习俗。我曾遇见过一个杨式门里一个支系的传人,老人家功夫很好,说没有遇到对的人,死了带进棺材里,也不传。他和宫二一样,到了第二个阶段,看见了天地,但是没有看见众生。

2、生活是把杀猪刀。
   对于一个习武的人而言,内心保留着一种荣耀,像一盏灯,照亮自己的信仰。很多人,天天在一个角落,练拳,体验,到老了,悟出点拳理,得了些功夫。在他们的生命中,习武是件荣耀的事,从不张扬。
   但对于大部分的武者而言,最大的敌人却是生活本身。
   叶问在40岁以前,衣食无忧的时候,他可以好好练拳,40岁以后,是拳在练他。面对时代的动荡,生活的窘迫,家庭的拖累,情感的诱惑,他仍保持他内心的荣耀和信仰。宫二、马三、一线天都可以成为一代宗师的,但是他们分别停留在了不同的阶段。
   在生活面前,很多武者过不了第一关,明心见性。生活是把杀猪刀,不断蚕食你的意志力、蹉跎你的人生方向。家庭、事业、情感、金钱、名誉、诸多诱惑使得一个武者坠入到生活的泥潭里无以自拔。过不了明心见性这一关,所谓的现代武术界的高手,比比皆是,但都有致命的弱点。武术的精神也就当然无存了。当今的高手,都称自己拿了多少奖项,打败了多少挑战者,赢了多少场作秀式的擂台赛,每天活跃在媒体上,挣着做“面子”,当今武林中的“大师”都是这样出来的。
   浸淫在生活中的大师,是没有灵魂的。
  
   习武第一步是要明心见性,而只有浮出生活的水面,才能看清自己。师父四十年如一日的生活规律,雷打不动,用内心的力量,每日的实践,攻克了生活中的自己,成就了她后半生的武术生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短评

依旧是最好的王家卫和张叔平梁朝伟,是极赞的章子怡。是熟悉又好久不见的光影和台词,是爱情是人生是只愿长醉不愿醒的小矫情~~~回首看电影的这十几二十年,原来对我影响最大的华语导演,是王家卫。这真是我的荣幸。

9分钟前
  • Hana
  • 力荐

看完《一代宗师》,我在心里说:“这才是电影!”为什么王家卫拍电影速度奇慢?大概是因为他试图在每一秒的画面中都营造出高度风格化的诗意氛围。他是造梦师,他是时光雕刻家,他是本雅明所说的那种灵韵艺术创造者。只是在这个电影麦当劳化的时代,他这么拍电影是不是太奢侈了?

12分钟前
  • 丁小云
  • 力荐

编剧是生活大家,信息量很大,像看本让人一句一想的书,从功夫到人生到三观都很饱满有吸引力,《午夜巴黎》中伍迪艾伦怀念的是欧美的二十年代,一代宗师唤起了我们自己的黄金时代,都以为习武之人粗俗,其实那些对人事物的讲究和高贵就在武林,只是早已逝去。首次不抵触传统价值观,因为它真实体面。

13分钟前
  • 好伙伴
  • 力荐

这当然再也不可能是叶问的故事,这是宫二的故事。。= =

17分钟前
  • 小all
  • 推荐

转折点出现在:张震出现的时候。之后,就仿佛进入了另外一部电影。而且,他竟然只负责这个转折。

19分钟前
  • strawland
  • 推荐

我。没。看。懂。这。个。武。术。家。出。轨。未。遂。的。片。子。呀。。。|| 2015.1.9 3D版重温,整个故事线更加流畅,男女主人公的感情也交代的更清楚。最重要的是,很多之前不懂的台词,都突然间明白了意义,隐晦、转弯不是装逼,成人的隐忍与不说,舍与得。

20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其实你不知她,她不知你。你们只是在最美的时间遇到,然后在各自心里留下了惊鸿一瞥的投影。念念不忘必有回响,那些声音附在一颗纽扣上,不动声色的将它炼化成时光的灰烬 ——其实这部片应该叫:一代宗师们的爱情。

22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伟仔坐在前面,谁还看电影啊。。。

26分钟前
  • meyean
  • 还行

张震练了两年,拿了冠军,就为了这三场戏,牛逼

31分钟前
  • 思郁
  • 推荐

世上所有的相遇 都是久別重逢。而我 又重新失去了你。每一帧都是畫。王家衛先生拍這部電影的目的其實就是想告訴大家 拖延症是世上最美的絕症。「我在最好的時候碰見你 是我的運氣 可惜我沒時間了。我選擇留在我自己的歲月裡了。」念念不忘 必有回響。隔江隔海會歸來。

34分钟前
  • 曼靑
  • 力荐

讲的是一段武林往事,王家卫在影像上的怀旧味与故事的魂是契合的。可以看成是逝去的武林或是民国传奇,带着旧味和距离感。有几场动作戏很好看,叶问金楼闯堂、送葬、火车站刀下连成线的棉絮,都是既有气势又有视觉美感。有锋有韵的台词,一板一眼的武功,徐皓峰想拍的武林让王家卫给拍成了,挺好

3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小沈阳的表演格局完全突破了王家卫气场的束缚……

43分钟前
  • 坦克手贝吉塔
  • 推荐

王家卫用一贯娴熟的手法冲了一杯叫梁朝伟的咖啡,放了一块叫章子怡的糖。于是,满屋弥漫着文艺的味道,香的窒息。然后他一转身,用一抡叫赵本山的大锤砸了一块叫小沈阳的蒜。这就是所谓的文艺二逼不分家,还过的很和谐。

45分钟前
  • 柳德米啦
  • 推荐

拆出任何一段戏都精妙绝伦,但是实在无法理解这片子的整体结构,几处突兀的段落和转场都看懵了。就像是几年时间都用来打造片段,却用刷夜的功夫拼凑在一起,极端细腻和极端大条太让人精分了。配乐也有些违和,音剪几度失误

49分钟前
  • 还行

我想看三集,一集宫二,一集白玫瑰理发店,一集叶问

50分钟前
  • Small.D
  • 推荐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我在最好的时候遇到你,是我的运气”、“说句真心话,我心里有过你,我把这话告诉你也没什么,喜欢人不犯法,可我也只能到喜欢为止了。”——台词真是句句经典

51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三年磨一剑,果然华美精致,出手便知宗师风范。《卧虎藏龙》之后再度改写武侠片景观。王氏一门,重意不重形,在势不在力,诚影林奇学。儿女情怀,时代风云,江湖恩仇,都在雨滴烟横、雪落灯斜处淡淡描出。对普通观众而言,影片叙事仍过于细碎跳跃,是个障碍。

52分钟前
  • CyberKnight电子骑士
  • 推荐

散场后三、五个外国影迷连呼awesome,对章子怡的形容都是gorgeous。电影的前五分之四接近完美,人物上章子怡的宫二比梁朝伟的叶问更加丰满,她的每一个镜头都像时尚大片。张震部分略有遗憾;宋慧乔戏份不多但是真的太美了。

57分钟前
  • viktor
  • 推荐

首先是一部王家卫电影,然后是爱情片(有信物的小爱与无形的大爱),再是民国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ROC)和逝去武林。叶问开讲自己一生,电影却把好戏留给宫二小姐。导演和主人公都在努力解决时间问题,然后跟60年代周慕云和武侠小说对接。字幕卡和章子怡很意外,平行段落的张震有如阿飞的梁朝伟

1小时前
  • 木卫二
  • 力荐

邹的文学+徐的武学+王的美学,文戏武做,武戏文唱。功夫如同看戏写字,重意不重形。它不是转瞬即逝的武林,不是昙花一现的打斗,却是再普通不过的你来我往的精神世界灯火长鸣。原版刀锐,3D在鞘里藏了藏,出鞘砍掉旁支末节,由群像变为一个人的武林,叶问是纵向,宫二是横向。武林有人进退,唯规矩不变

1小时前
  • 大奇特(Grinch)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