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斯克

HD中字

主演:科林·费尔斯,蕾雅·赛杜,马提亚斯·修奈尔,迈克尔·恩奎斯特,马克斯·冯·叙多夫,奥古斯特·迪赫,史蒂芬·威丁顿,潘妮拉·奥古斯特,马提亚斯·施维赫夫,扎特科·巴瑞克,乔尔·巴斯曼,马格努斯·米兰,伊娃·范·德·古奇特,古斯塔夫·汉马斯顿,约翰·霍林沃思,皮特·布科夫斯基,布贾内·亨里克森,彼得·西蒙尼舍克,拉尔斯·博格曼,蒂伊门·戈瓦尔茨,米格伦·米切夫,海伦娜·赖因科德·纳曼,彼得·普劳格博格,阿斯克·邦,马丁·布拉姆马赫,克拉多·德·克拉伦,菲迪迦·斯图肯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库尔斯克 剧照 NO.1库尔斯克 剧照 NO.2库尔斯克 剧照 NO.3库尔斯克 剧照 NO.4库尔斯克 剧照 NO.5库尔斯克 剧照 NO.6库尔斯克 剧照 NO.13库尔斯克 剧照 NO.14库尔斯克 剧照 NO.15库尔斯克 剧照 NO.16库尔斯克 剧照 NO.17库尔斯克 剧照 NO.18库尔斯克 剧照 NO.19库尔斯克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库尔斯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库尔斯克》的故事聚焦2000年俄罗斯核潜艇“库尔斯克”沉没事件。彼时进行作战训练的库尔斯克号艇内鱼雷自爆,118位船员全部罹难。事件也成了历史上最严重的潜水艇事故。 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是当时世界最先进、最大的战术核潜艇之一,专门用来攻击航空母舰,曾被媒体誉为“航母终结者”。像“泰坦尼克”号超级油轮一样,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也曾经被认为是“永不沉没”的潜艇。我的夏日甜心逃路双雄青春纪录大码头分手别把锅带走白眉大侠留下他打老蒋吧残酷的彼得战鼓擂腼腆英雄百家拳之洪拳钢琴,独奏血腥Friday狙击精英:绝路反击木乃伊归来国语远足惊魂外卖骑士血行者空中浩劫第二季异形4奇趣马戏团:吸血鬼的助手地狱厨房(美版) 第二季外交风云玉面桃花总相逢之大力少女娇蛮追爱记雨色可可 第一季少奇同志在安源国际杀手的真实回忆录日落巴黎胡达的沙龙黑蛇呻吟七星镇二妖女高怪谈3:狐狸阶梯动态漫画·一剑独尊姜戈与姜戈命运交织庭院里的女人孟买之音危机的X佳节好声音81号农场之保卫麦咭女人的色彩本能第二季东京女子图鉴 東京女子図鑑郊狼小分队

 长篇影评

 1 ) 【电影】19012[3.21]《库尔斯克》

库尔斯克的名字最为人们所熟知,是二战时,在这里发生了人类历史上最大型的坦克会战,苏联人从此取得了战场主动权,攻守逆转,一路长途奔袭直抵柏林,但我首次听说这个名字,却是源于一艘出了事故的俄国潜艇。记忆里,库尔斯克号的沉没是那年夏天印象最深刻的事件,虽然随着时间流逝,后续报道逐渐淡出新闻,但我还是记住了它,多年后重遇,自然有着不一样的感觉。

对潜艇,俄国人的感情是特别的,国力差距之下,潜艇是大洋中美苏差距最接近的兵种,在这场以安静著称的冷战里,潜艇尤其般配,所以奥斯卡、台风、共青团员号这种水下怪兽,苏联是一艘接一艘地造。电影里,库尔斯克号的巨大、威严与阴森让人印象深刻,它凝聚了苏联最核心的科学结晶,充满了神秘,代表着帝国的荣光,却也成为了帝国倾覆的最好象征。

曾经,那面北方舰队的蓝白军旗威震四海,但当苏联解体,传奇都成了故事。电影不吝于刻画北方舰队的窘迫,水兵发不出军饷,只能靠典当才办成婚礼,陈旧的赫鲁晓夫楼,锈迹斑斑的船坞,还有大半支年久失修,静静被海水腐蚀的“陆上舰队”,那要再加上燃料泄漏的鱼雷就真是再正常不过了。潜艇失事后,迟缓的救援,官僚的各级政府,紧缺的物资,故障频出的设备,都在一点一滴吞噬着幸存者的生命。这是人祸,但不单只是电影里那个时代所造成的,远至库尔斯克号下水前,远至苏联解体时,远至开启军备竞赛那天起,悲剧的种子其实早已被埋下了,库尔斯克号不过是这其中被掩盖的重重矛盾的一次集中爆发而已。当水兵们竭尽全力,用国家也一定会为我们竭尽全力来鼓励自己,艰难支撑了96个小时的同时,水面上的人们却仍在继续着政治游戏,水兵们的不幸不在于任何个体的责任,他们不过是扮演了帝国坍塌时扬起的灰色尘埃而已。

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就像苏联曾经辉煌的大厦,要真说有,那只能把这份执念寄托于爱人。Find another man to love. I'm a moment for you, but you are my forever. 西方叙述者在谈论阴森的政治故事时,为北冰洋带来了人文关怀的温暖。水兵的妻子痛哭不已,她为自己在丈夫临行前,因为家具装饰的小事而与丈夫生气,却错过了在相处的最后一刻吻别的机会而伤心自责,虽然仍是一段悲伤的回忆,却还是比直面海底下的绝望要舒坦得多。

电影开始于一场东正教的传统婚礼,第一次亲眼目睹,甚是惊艳,却不曾想这是为了呼应片末一场送别118个人的东正教葬礼,曾经在婚礼上牵着爱人的双手,与爱人深情对望的眼睛,现在都已经沉入了寒冷刺骨的北冰洋海底。118个生命熄灭的同时,是118个家庭不可修复的伤,尤其是那些世世代代为俄国海军前赴后继的人们。国家源于个体,当国家都不愿守护个体的尊严,那国家又何来的尊严?

还是那个一如既往不曾让我失望的欧罗巴电影公司,西方的视觉也许不一定绝对严谨与深刻,却也足够忠实地还原了库尔斯克号事件的始末,唤醒了人们关于冷战余波的回忆。

精彩,推荐,不收藏。

 2 ) 潜行浩劫96小时

想写一片影评,因为电影是真实事件改编而有些别样的感动。

很多时候会为了一个“本故事纯属虚构”的电影默默抹泪。离席时感慨:戏如人生。虚构的故事令人感动是因为这样的故事“可能真实发生。” 亚里士多德说过:“可能发生的事情比历史更哲学,更能反映事情的本质。”

但若发现一切戏剧性的情节都是真实发生的,又不得不有更严肃的思考。真实的故事,却因为和我们的惯性思维有些冲突而充满戏剧性,多少是有些讽刺的意味。在这部电影里,戏剧性如:

1. 传说是人类史上单舰火力最大的海军武器装备,竟然在演戏时发生鱼雷自爆的低级错误。

2. 一次爆炸后短短两分钟又发生第二次爆炸。

3. 一号二号三号四号舱均被炸毁。但仍20多名船员仍在紧张又恶劣的环境下冷静地关闭好一道道隔离门,坚守各自岗位,并最后秩序撤到舰尾。

4. 俄国派的救援艇,老旧落后还需要持续充电12h才能使用。每次救援不成返航充电时电影院都发生一阵哄笑声。

5. 负责组织和调动大家情绪的大尉在海水齐腰时哆嗦着绝望地写了一封遗留信件。

6. 明明有最佳救援时间,却因为政治因素拖了整整96小时都未能精准救援,导致最后无人生还。

每一个细节却都是真实发生的。这样想着又有些唏嘘。电影的结尾往往会给大家一个期望的结果: 奇迹发生了。因为主角的信念和坚持,努力与拼搏,他成功了!但现实往往是大家心里不愿意接受和面对的——在客观条件的限制下,主观就如海市蜃楼的梦境一样,看似美好却遥不可及。

只是这样的客观条件让人充满遗憾。再加上一些政治因素,更让人心生厌恶把那部分客观条件作为失败的情绪发泄口。

抛开政治因素不谈,我在想那些船员如何在等待中绝望,又互相鼓励给予希望,最后又绝望地死去。大家就像在光明和黑暗之间,要么被黑暗吞没,要么在光明中消失。大尉一开始安慰情绪失控的船员说:“想一想!如果现在遇难的是我们其他的兄弟,在岸上的我们一定会不遗余力地救他们吧!”

情绪失控的船员楞楞地说:“会!一定会!”

“反过来,我们遇难了,他们现在也一样。”

就这么一点点微弱的希望,就像海水中简易的电夹粗糙地夹在发电机上发出的一点微弱的灯光一样。在漫长的等待中听到第一次救生艇接驳的声音时,所有人都激动地敲锣打鼓,近似癫狂。可是没一会儿,又听到救生艇离开的声音。

反反复复。每一次等待的时间都是12小时。因为电影说救援艇要12h才能充满电。第三次救援艇来的时候,大家躺在湿漉漉的铁管上,头也没抬。救援艇再次离开,大家眼神无光,毫不意外。

大尉问小胖船员:“你爸爸死的时候你多大?”

"3岁。"

“你对他有什么记忆吗?Tell me the truth.”

"Nothing."

他的孩子也就是两三岁的年纪。也许他去世后,他的孩子对他也只有依稀的印象而已。但是小胖船员告诉他,虽然记不清父亲,但是他能感觉到他一直在自己心里。

大副在留给妻子的遗书中写道:“没有什么是永恒的。Find another man to love, for I'm the moment in your life but you are my forever.”

也许他这一刻生命即将结束,但是妻子却成为了他一生的永恒。而他于身边其他的所有人,都不过是流星划过的一瞬间,其他人的余生将不复有他。就像命运一样。你不知道哪一刻会戏剧般的发生在你身上,定格为你生命中的永恒。而你从此只是芸芸人类中的一瞬,过了这一瞬就是虚无。

 3 ) 尘封的记忆

当年在新闻上看到这一悲剧事件时,还没有什么直观感受。如今快20年过去了,已为人父的本汪再回过头来看潜艇上的一百多位牺牲的官兵,才对那种家中妻儿绝望的心情和军方腐朽思想的顽固,有了共鸣……

莫名其妙的140字限制,非要凑齐足够的字数才能发表。有意思吗?莫名其妙的140字限制,非要凑齐足够的字数才能发表。有意思吗?莫名其妙的140字限制,非要凑齐足够的字数才能发表。有意思吗?

 4 ) 《库尔斯克》

刚开始看的时候,以为这部电影讲的是二战时的库尔斯克战役,后来才知道不是。《库尔斯克》号是一艘俄罗斯的核潜艇。2000年出事故沉没。艇上118人全部遇难。俄国人和中国人的某些特点一样,比较爱面子,所以这样的糗事自己是不会拍成电影的,所以只有由法国人来拍,捎带恶心一下俄国人。

影片的中文字幕不知道是谁翻译的,就像电脑的笨拙翻译一样胡言乱语,找遍了字幕库,大同小异。许多地方看不明白,所以只能写出有限的观感或错误的观感了。

影片描述了《库尔斯克》号出事的前后经过。这艘潜艇在苏联解体后,停在码头任它生锈磨损,到本世纪初才刚刚修复出航,参加了北方舰队一次演习。鱼雷发射时,突然自行爆炸,又引发了其它几枚鱼雷相继爆炸,船员大部分立刻死亡,剩下的二十多个人,在米哈伊尔带领下,坚持了几天后,未能获得援救,相继遇难。

影片自然是站在西方立场上叙述这个事件的,我也只能在按照编导的意图来理解这个事件。不过心里很明白,这是电影不是真实事件本身。

影片中所说的施救过程令人着急,俄罗斯的救援船开过去之后,,已经对接上失事潜艇了,电池却不够用了,只好离开,用了大半天时间才修好,再一次对接,又出现其它问题,只好求救于北约。于是,无休止的外交谈判和政治博弈开始了。谈判的双方此时第一位的想法已经不是救人,而是国家的尊严和潜艇的机密。人的生命则放在了另外的位置。而潜艇上剩下的人已经无法等待了。在延宕了许多宝贵的时间之后,最后的结果是北约的救援船打开了潜艇,里面只剩下被海水浸泡着的尸体了。

记得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曾经有一架苏联的米格-21叛逃到了美国,美国人喜不自胜,马上开始研究。却惊奇的发现,里面的各种武器和动力系统都很先进,只有逃生系统非常简陋。或许这也是东西方人之间观念的区别,对生命的重视程度不一样。这种思维在影片中也得到体现。(可是反观西方,真的就那么重视生命吗?尤其是敌对一方的生命。此中的劣行同样不胜枚举)。总之,应有的善行一旦介入了政治,就变得那么虚伪和丑恶。

影片展示了一场发布会,借以平息家属和媒体的担忧。参会的海军上将在说了一通片儿汤话之后,米哈伊尔的妻子站起来质问:“我不是专家,可是我也不傻。但是你不该说谎。我们有孩子有丈夫在潜艇上,我要知道他们的生死,至少他们还有多少时间?”海军上将回答:“你的丈夫和孩子都发誓要用生命保卫这个国家。”这时,米哈伊尔的妻子彻底愤怒了:“难道让我的丈夫白白牺牲?你正在浪费时间,你想让他们去死。你们下地狱去吧!我们只要求正义!”面对这些冷血的高官,水兵的亲人们除了悲哀的等待,能有什么办法?

有人曾经说过:“死亡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亲人的突然去世,对妻子、子女无疑是巨大的悲哀。可对于还有希望生还,却因为种种原因不去施救,让人们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死去,这更是无比沉重的打击。这伤痕将伴随他们,永远不会平复。他们的生活不再有欢乐,只有无尽的悲哀和痛苦。如果他们心中还有上帝,他们将一遍又一遍的质问:“这是为什么?”

在失事的潜艇内,最后的时刻即将到来。米哈伊尔向旁边的占有借钢笔,打算给儿子留几句话。面对战友的疑问,他说:“我儿子米沙还小,他对我的记忆将是非常模糊的。”战友安慰他说:“不,不会那样的。我感觉到我去世的父亲,我知道我的母亲爱他,他也爱我。他一直是我的一部分。”米哈伊尔说:“这就是我要告诉他的。”在结尾的祭奠仪式中,那位海军上将走到米哈伊尔的儿子面前,这孩子执拗的拒绝握手,用这种方式,表达他的怨恨。以及对父亲的爱和思念。

我在想,这段故事如果讲给几万年前的原始人听,他们一定会觉得很惊诧:“为什么要把几百人放进那个铁棺材里呢?”回答一定是:“为了保卫我们的国家,抵抗敌对势力的侵略。”反过来,如果问北约,他们的回答一定是同样的。这回答肯定令原始人更加不解了。毕竟“敌对势力”这个词太新了。人类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人们的思维更加趋近于理性,可是,越是进步越是理性,人类距离自己的本性就越加遥远。近代有过许多“理性”的战争和“理性”的屠杀,相对于原始人维持自己生存的猎杀和械斗,不知要残忍多少倍。更有越来越多的人死于毫无价值的事件中。现在是这样,在很长的未来中,一定也是这样。那种企望战争消亡的愿望当然是美好的,可是在我们这一代和以后的几代人中,是没有什么指望的。然而,我本人仍然在做着这样的梦。

现在,我很怀疑理性的进步性。一件事情,一种观念,当它走向了极端的时候,终要向自己的反面去转化。在未来的人们的信念中,也许相信感觉更可靠,对自己更安全,对社会更有意义。想不好,瞎想。

本人评分:6.5。

 5 ) 人命能值多少钱呢

这部电影看完就一个感觉——愤怒,尤其是当我知道这不是故事而是事实的时候就更愤怒了

这场悲剧从来就不是天灾,而是彻头彻尾的人祸

首先,事故是由一颗鱼雷引起的,而这颗害死了一百多条人命的鱼雷在爆炸之前已经出了问题,明知道有问题却不去解决,为什么呢?因为要按照操作流程和上级命令行动,太TM可笑了,原来人命跟流程命令比起来如此轻飘飘

然后,开始救援,我可以理解面对这种突发事故一开始是没有太多信息可以对外公布,也可以理解突然要救援,很多东西一时半刻没办法立即就位,但TM的连个备用电池都没有,所谓的军事强国是不是太可笑了,如果这种事发生在二战以前,发生在第三世界国家,那么或许情有可原,但2000年啊,俄罗斯啊,有脸说是发达国家??

再然后,那么多国家排队等着给你们救援,方案都给好了,只要几个小时就能把你们自己的战士救回来,连帮忙的条件都没跟你们谈,一分钱都没要呢,你们居然拒绝了,因为怕泄密……what,就你们那破船,泄个屁密,就你们那破救援技术,已经够全世界嘲笑你们到地球毁灭了,你们还有啥可拒绝的,你们的脑子是被海水淹坏了还是被北极圈冻住了

结果,悲剧悲剧悲剧,所有的人都死了,该死的不该死的都死了,我相信最后的那二十多个人如果在天有灵,他们一定希望在爆炸的第一时间就死掉,多活的那九十多个小时完全就是一种煎熬,在逼近的绝望中等待死神,还不如什么都没意识到就结束了好

看完以后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人们愿意花百分百的时间精力物力财力去研发一个能致人于死地的武器,却不愿意花哪怕千分之一的部分去想一下怎么救人,人们制造核武器核潜艇航空母舰,却连一块儿救援艇的电池都没有,对了,也不能说没有,那些电池拿去给富翁们看泰坦尼克了……人命到底算什么,值多少钱?当人命遇到制度规则命令的时候,它不值钱;当人命遇到国家尊严的时候,它不值钱;当人命遇到国家秘密的时候,它不值钱;当人命遇到了有钱人的消遣喜好的时候,它依然不值钱……那么人命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值钱一次,也许当它消失的时候吧,毕竟买一个墓地,一个骨灰盒,办一场葬礼可是所需不菲

也许有的人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慷慨激昂,说人要先为大家然后才能为小家,那是战争年代,如果在和平年代都没办法拥有一个小家,那么大家还算个屁

这几年的新闻里我们依然常常看到牺牲看到悲剧,当我们为了那些逝去的生命惋惜的同时,是否该先想想如何提高我们的救援能力,当然,这可能永远只是我的美好幻想了,毕竟世界的竞争从来都只看谁比谁富有,谁能先弄死谁,为什么要救援呢,人命又不值钱……

 6 ) 国家的尊严和颜面取决于对个体的态度

这起史上最严重的潜艇沉没事件已载入历史,时间并不久远,各种原因和细节分析资料很多,影片也没有当事国家俄罗斯参与,并且,影片节奏过于缓慢,因此,从观影体验和内涵上,只是一部勉强合格的灾难片,那种灾难片特有的危机时刻、生死关头的紧张和焦虑、与死神赛跑的刺激和张力、希望与绝望完全没有表现出来,这个比较遗憾。

但是,这起事故确实有很多令人唏嘘感慨的地方。

为了国家的所谓颜面和利益拒绝外部援助的将军、新闻会上军官的官腔十足和官僚作风、陈旧破烂没有备件的救援设备,宝贵的抢救时间和机会在毫无意义的浪费,这些情节,都让人感觉到潜艇上的官兵只是一堆可以随时随地被牺牲的棋子,这种画面其实我们也都很熟悉,就不便展开了,印象中历史上还有全艇官兵誓死不上浮的英雄(脑残)行为。

其实想说一个国家、一个集体的尊严和颜面,完全取决于它们对待每个个体的态度,如果个体都没有尊严和颜面,国家哪来的尊严和颜面?

感觉影片最好的部分是开头和结尾的窄幅画面段落,非常感人,尤其是开头部分,很短的时间展示了浓厚的亲情和战友情,当然还有昔日强大的帝国海军的窘迫和衰落,令人唏嘘不已。

十九年过去了,长眠于巴伦支冰冷海底的官兵的子女已长大成人,对这个深深的创伤,国家依然沉默着。

 短评

为这样的领导卖命,真是悲哀。没有家,哪有国。

9分钟前
  • gtxyxyz
  • 推荐

俄国人的真实事件找一群欧洲人用英语演还是有点违和。剧情流水,节奏平淡,片子没什么重点,总的来说非常一般。即使不知道这个事件,看了开头也能猜到结尾。导演本可以下手再狠一点,用力讽刺一把当时的政局,结果就这样一笔带过了,未免有点可惜。

11分钟前
  • Rocrw
  • 还行

雖用歐洲實力演員也因應發生的年代帶點類紀錄片的手法,但俄國事件卻用歐洲人英語演....整個失色很多也讓人難入戲略可惜。

13分钟前
  • 蘋果臉
  • 还行

香港票房很好 忍不住去看 這是什麼奇怪的組合和設置呀 丹麥導演 俄羅斯背景的故事 法國演員英國演員主演 大家還都講英文 一唱歌就俄語 媽呀我好亂 看完明白票房不錯的原因 要能夠令所有人什麼都看得懂真的不容易!完全沒有不明白的地方 淺顯易懂 老少咸宜

14分钟前
  • igrɛkonze
  • 还行

7/10 像是更加national,less international的海底版《天空之眼》;同样是Dogma95,温特伯格走上了和von Trier完全不同的道路,似乎是关注于人在不同社会角色下的善恶,善恶由个人的权利阶层意识,对国家形象的考虑等所谓“大局”而被限制甚至强行改变 - 细思极恐,不知道政府是否会在类似事件上对群众撒谎;不握手的一幕看得太痛快,装模作样的来自上级的“慰问”,除了使得上级部门自己有一个道德缓冲,并没有对受害者家属的积极影响,且明理者:还不就是你们这帮混蛋;Matthias Schoenaerts也算是变成了Vinterberg的muse

15分钟前
  • Valuska
  • 推荐

英语占领全世界系列。

17分钟前
  • 宅拾叁
  • 很差

因为国情基本一样,三观基本雷同,所以我们似乎很容易理解剧中各种人、各阶层的行为逻辑,太真实了这片子,现实到残酷。并且,这种现实事件,还依旧不断地在你我身边上演。

20分钟前
  • 韩少
  • 推荐

本以为只是新版U-571,却不是预期的剧情走向。结尾很有力量,感觉看10部开心麻花都缓不过来……

22分钟前
  • metaphor17
  • 推荐

法国、比利时合拍的电影,讲述的是俄罗斯的故事,全程使用的语言却是英语。影片中也是大牌云集,故事整体框架不错。库尔斯克事件,其实就是制度之恶,在那样的体制之下,也是必然发生的。“你们的儿子参加海军,就是要保卫国家的。”“我们养大孩子,不是为了让他白白送死的。”一个将制度置于个人生命之上的国家,是很难让人去热爱的。

23分钟前
  • 优游卒岁
  • 推荐

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爆炸沉没真实事件改编 论人是怎么对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世界渐渐失望的 最后小男孩眼里的恨意有点震撼 ps 打酱油的科林叔还是一如既往的帅........

26分钟前
  • anewpig
  • 推荐

作为电影来说,拍的比较平,比较偏剧情片一点。似乎有点黑俄罗斯的意思,不知道整个故事是不是全都照实拍的。看完查了下资料,当时潜艇后部的幸存者活了8个小时,这电影里给人感觉是好几天。

28分钟前
  • Alec
  • 还行

依导演的能力,其实可以做得比这好吧?现在看来完全是一部标准样式的灾难片,平铺直叙,亮点稍欠。另外全程英文对白是什么情况,这不是俄罗斯的故事么?

29分钟前
  • 饮歌
  • 还行

我以为他们可以得救的

34分钟前
  • 郑乔尹
  • 推荐

为啥一个俄罗斯发生的事件,要一帮人用英语演,而且明显带有很浓重的政治倾向,战斗民族的人民恐怕看了会不开心,一帮德国法国英国美国人拍的视角,必然把毛子的官僚放大,把我大英皇家海军拍成正义爸爸,一部没有任何力度的电影

35分钟前
  • oh la la
  • 还行

致远舰的炮弹,老山前线的火箭筒,库尔斯克号的鱼雷。。。

36分钟前
  • 白马狗熊
  • 推荐

一看演员表有闷骚的马提亚斯蜀黍,立马来看。西方拍了部电影指责俄罗斯因为政治原因不接受救援,嘿嘿以为大家都傻子相信救援本身单纯是救援?无论怎么说,为了那些海军小伙子和他们的家人觉得不值,这不是某一国政府的罪,而是全人类的敌意的罪。

40分钟前
  • 完颜穆尔登格
  • 还行

有一个快乐的胖子朋友是多么的重要,他可以在深海100多米冷得要命的时候给大家讲关于北极熊的冷笑话

42分钟前
  • Columbium
  • 推荐

多少还带着点政治倾向... 洗脑总是这么悄无声息的。 影片拍得不错。4星

47分钟前
  • bugz
  • 推荐

基本还原了人类史上夺走118条鲜活生命、至今最严重潜艇事故的几个关键节点。事故虽然是必然里的偶然(那款自爆的65-76型鱼雷的确是存在很大隐患),但艇尾23个人最后被溺亡却是彻头彻尾的人为灾难。大国面子、政治至上、冷战思维凌驾于人性之上,人命如草芥,把本该能回家的父亲、丈夫或儿子们,推入无底深渊。最后葬礼上几个孩子对政府代表拒绝握手的细节,非常到位。“我只是你生命里的一瞬间,而你却是我的永恒”。★★★☆

49分钟前
  • 老珂
  • 推荐

新兵的小手不能抖......

54分钟前
  • ____anybody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