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间道3:终极无间(国语版)

正片

主演:梁朝伟,刘德华,黎明,陈道明,陈慧琳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年份:2003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无间道3:终极无间(国语版) 剧照 NO.1无间道3:终极无间(国语版) 剧照 NO.2无间道3:终极无间(国语版) 剧照 NO.3无间道3:终极无间(国语版) 剧照 NO.4无间道3:终极无间(国语版) 剧照 NO.5无间道3:终极无间(国语版) 剧照 NO.6无间道3:终极无间(国语版) 剧照 NO.13无间道3:终极无间(国语版) 剧照 NO.14无间道3:终极无间(国语版) 剧照 NO.15无间道3:终极无间(国语版) 剧照 NO.16无间道3:终极无间(国语版) 剧照 NO.17无间道3:终极无间(国语版) 剧照 NO.18无间道3:终极无间(国语版) 剧照 NO.19无间道3:终极无间(国语版)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无间道3中,陈慧琳饰演的心理医生的重要性!

       我个人分析,陈慧琳饰演的心理医生李心儿在无间道3中至关重要,她其实是将刘建明推向深渊的人。
陈永仁在最后一次见李心儿的时候,就应该已经将刘建明是黑社会卧底的消息告诉了李心儿,以备不测,陈永仁死后,因为没有证据,所以李心儿没有举报刘建明,而是与杨锦荣、沈澄合作,策划了针对刘建明的抓捕行动。
       杨锦荣和沈澄想要直接和刘建明接触是不容易的,因为身为黑社会卧底的刘建明,警惕性会很高,不会轻易相信别人,李心儿是个女人,而且不是警察,更容易被刘建明接受,而且作为陈永仁的心理医生,刘建明会主动去接触,因为刘建明怕自己有把柄留在李心儿那里,但是正因为李心儿是心理医生,她最大的武器就是心理学。
       那么李心儿采取了哪些行动呢?主要的几点:
1、李心儿主动和刘建明碰面,故意让刘建明送她回家。
2、主动告诉刘建明,陈永仁跟自己说过很多事,都记录在笔记本里,引刘建明去偷。
3、主动告诉刘建明,笔记本密码就是照片上的车牌号,让刘建明去看陈永仁的心理报告,引刘建明进入陈永仁的心理世界。由于精神压力过大,刘建明逐渐进入了陈永仁的内心世界,逐渐开始精神恍惚,这个时候李心儿近一步采取行动。
4、刘建明接到电话,第一个是听到了陈永仁的电话录音,这个录音不是幻觉,是李心儿播放给他听的,紧接着第二个电话,李心儿说刚才你怎么不说话?目的是催眠刘建明,是刘建明以为刚才出现了幻觉。然后告诉刘建明收到了录音带,逼刘建明撞车。
5、在医院,刘建明已经人格分裂了,幻想自己是陈永仁,在刘建明和陈永仁的角色中互换,这个时候,李心儿在旁边看着,眼神中透露出对刘建明的恨。
6、李心儿多次对刘建明进行催眠,表面上看是帮助刘建明放松心情,实际上是引导刘建明的人格分裂。
       在这个过程中,杨锦荣和沈澄不断地对刘建明进行骚扰,是刘建明疲于应付,身心疲惫,心理防线逐步被打开,最终掉入陷阱。

 2 ) 无间道

《无间道3:终极无间》讲述了一个普通而又精彩的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在这个背景上,编剧根据自己的想象,勾勒出一幅生动的风情画,表现出一个消逝的、令人伤感的英雄世界。影片中导演刘伟强娴熟、巧妙地运用了大量闪回境头,以人物思绪的变化作为事件的衔接点,时空交错表现得自然、流畅,不显丝毫斧凿痕迹,很多场面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显示出刘伟强等导演过人的艺术功力。 该片摄影和音乐的出色运用构成了刘伟强的银幕世界,特别是影片用旋律表现幽怨的主题方面,导演刘伟强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功力。片中刘建明不断回忆起被陈永仁质问的场面,音乐烘托的运用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刘建明失落的心境,令观者为之神伤 。

 3 ) 双面间谍不好当,大家要学韦小宝

上次在完全无知的情况下看了无间三,果然啥也不明白,第三集出了名的时空混乱,我又没看过前面的,估计看的时候根本没意识到片中的时空转换,连谁是活着的谁已经挂了都一无所知。现在看了前面两集,才算了解前因后果,虽然还是糊涂地够可以,这片子时间点太多了,讲述的事从1991年到2003年,又从来不肯按照顺序说,第一集从91(好象是)年直接跳到了02年,大部分在拍02年的事,第二集分别拍91年,95年,97年,第三集一会子拍01年,一会子拍03年,反正看这片子要记忆良好精神集中头脑清醒,否则头大无比。
 
而且陈永仁和刘建明还分别用两个人演,也很混淆,我老觉得那是两个角色。尤其是余文乐和梁朝伟的个性差太多了,陈永仁这个角色97年还是余文乐式的沉默有型青年,为什么01年就变成量朝伟式吊儿郎当的二五仔了呢?而且余文乐有些表情不足,很难想象长大了会变成梁朝伟,梁朝伟的表情就没那么单调。陈冠希还是很漂亮,和刘德华也算神似吧。其他演员都是著名演技派,虽然曾说过无间道就是一帮香港老头大集合,不过角色演技都很有保障,连胡军都演地不错(角色好吧?)吴振宇的演技果然很妖,他演的角色看着最过瘾,表面上很斯文,但是就算不知道他的身份,也会觉得他很可怕,是不显山露水的那种真正的老大。不过说起来无间道的黑道头目外型都很平凡,仅出现一次的倪坤完全是普通听评弹的老头,穿着家常汗衫和拖鞋,完全看不出是“香港黑道龙头”,还有“四大家族”的头目都是四个形容委琐的大叔,穿着很普通的T恤,跟菜场里卖水产的一个样。看来无间果然是“香港黑道浮世绘”,不像其他黑帮片,老大都要穿黑风衣做小马哥状。
 
看完三部,仔细一数,人都死光了啊?这片子真是残酷,白道黑道不断的KILL角色,每一集都要死好多人,根本就是两败俱伤,警方打击黑社会真是惨啊!基本上主要人物都挂了:黄SIR死于2002年,被韩琛拷问卧底不得后从天台摔下。枪战中傻强被击中死去,中枪后还救出了陈永仁,但是陈永仁最后和刘建明互相识破,被韩琛卧底B所杀,B死于5分钟之后,被刘建明所杀。韩琛也被刘建明所杀,为洗清身份灭口。十年前一切的开始是原老大倪坤被暗杀,倪坤出来一下下就死了,策划者是黄SIR和玛莉姐,执行者是刘建明。倪永孝一年之后复仇,杀了四大家族。四年后又查出真凶,分别暗杀黄SIR和玛莉姐,错杀了陆启昌,玛莉姐被刘建明出卖,在机场被撞死。陆启昌安插在倪永孝身边的卧底被查出后立刻被除掉。倪永孝在枪战中被黄SIR杀死。第三集剩下来没死的刘建明和新登场的杨锦荣智斗一番后互相枪击,杨锦荣死去,刘好象变成了植物人。至此除了陈道明之外,无间道上所有人物一个不剩都死了(大家在冥界继续斗吧)。
 
看下来的感觉是安插卧底是非常损耗的做法,互相都能安插卧底,所以其实自己没占到多大优势,但是不安插又不行,只能看谁的卧底更加强。陈永仁和刘建明两个卧底的存在使黑白两道信息高度透明,但是互相牵制,谁也灭不掉谁,但是卧底也有一定作用,至少可以保命,于是接着再斗,真是没完没了,所以叫做无间道。大家都为了身份问题烦恼,陈永仁因为出身不能当警察,只能用卧底身份换取将来的警察身份,要从黑道卧底的刘建明手中拿回真实身份;刘建明一心想换掉自己的身份,自己身为内鬼还整天查内鬼,非常自我矛盾。说到一个人的身份之多之复杂,大家都比不过清朝著名人物韦小宝,他的第一重身份是政府官员,第二重身份是天地会香主,第三重身份是邪教组织神龙会神龙使,虽然最后穿帮再也混不下去,但是前面脚踏几条船一点问题也没有,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角色转变飞快,到哪里都吃得开,也懂得利用各种身份的资源获利其他身份。韦小宝应该到现代做“无间道心得”讲座才对。

 4 ) 韩琛也曾是傻强

看到的影评有说刘建明,陈永仁,傻强,刘医生的,还没看到说韩琛的。

韩琛也曾是傻强一样的性格,愿意去相信别人,好像谁都可以当朋友,在黑社会混,对警察态度也很友好。在黄sir跟他聊完天说要不我带你走后门吧,韩琛说不用了,走前门习惯了,谁说不可以跟警察交朋友的。倪永孝的父亲死了时,警察差点和倪永孝打起来,他也立马过来劝阻:“倪家已经少了一个人啦”。说话总是和和气气不轻易得罪人,也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不去计较太多,把老大的位置也给了倪家。老婆打电话来说了好几遍倪永孝要杀他也不愿意相信,他觉得倪永孝不会伤害他,毕竟他并没有对不起过倪永孝。直到自己老婆死后,他才开始学了黑社会的招式,叫人去恐吓倪永孝的家人,泰国佬说要解决(杀光)倪永孝家人时,他第一反应也拒绝:“做人不要那么绝吧。”

他不争不抢,乐观快活的样子,大部分原因是来自老婆,他满足于这样的生活。可失去老婆后,他没有了快乐源泉,他知道不再会有谁能跟老婆一样完全不顾其它就对自己好,说着那句:“我很简单的,只要我男人好。”

韩琛失去老婆后,傻强是最讨喜的角色了,因为傻强是韩琛最亲密的手下,待了太多年了,学到的样子都是他原来的。

与其说韩琛也曾是傻强,不如说傻强是原来的韩琛。

傻强就是干什么事都觉得好玩为主,在牢里被陈永仁揍了一顿还一直笑,就连哭着说我爸死了都那么滑稽,那个揍了他一顿的陈永仁只说了一句你别哭了,他就整个身子都靠过去了。百分之百地去信任陈永仁,为他头砸啤酒罐,为他隐瞒那十分钟的去向,受着伤也要开车带他离开,即使他说因为陈永仁是他唯一的手下,但在他心里其实远远不止,就如同韩琛把枪给泰国佬,说因为我把你当朋友时一样坚定。

———————————————————————

而陈永仁的拼命,身为警察的付出,并没有多少人知道,但他却为了所谓的正义一次次出卖身边人,其实他和刘建明,都一样在身不由己,不论是当好人还是坏人,其实并不重要了,而是他们都背叛了最信任他们的人,他们都是悲剧。

人嘛,要么如同韩琛,从傻和单纯变得精明甚至心狠手辣,要么如同陈永仁一样强调我是个好人为了正义和以后的成功而看不到身边的幸福,要么如同刘建明一样,当个表里不一的伪君子。

这世上,谁都在受苦。当一辈子傻强,就是幸运。

 5 ) 终极解密

在PPTV首页看到《无间道3 终极无间》的广告,有梁朝伟、刘德华、黎明、陈道明、曾志伟等联合主演的电影,有什么好不看的呢?

2个多小时中,我连喝水的时候都不敢走开,深怕漏过哪一个重要的线索。
终于可以说,无间道3 真的非常精彩!可以说是香港电影的骄傲。虽然没有无间道1那样惊艳,也足够可以载入史册。我一直不看好拍续集,往往好片的续集,都不怎么好看。但是看完3,我有让刘伟强拍4的冲动,总觉得这个故事应该还没结束,还想继续下去。

1里面省略的细节,2的后续,都在3里完整了。
      陈永仁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这是我特别佩服梁朝伟的一点。陈永仁是一个黑帮混混,但是他身上却有一种凛然的正气。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算是面无表情,也非常清晰地传达给我们这一点。而梁朝伟将这个人诠释到,似乎就活在我们身边一样。就算3里,梁朝伟的戏份没有刘德华的多,可是关注的目光,所有的线索还是都在梁朝伟的身上。我们一直被灌输的思想是,好人一定会有好结果,正义最终会战胜邪恶。所以观众无法接受陈永仁的死亡,或者不能接受他死亡理由如此简单。所以才有了无间道2和3.
     而刘德华饰演的刘建明恰恰相反,他明里是警察,其实却是内奸。刘建明的眼神动作也隐藏着这个讯息,让观众去发现和寻找。刘德华的演技也是毋庸置疑的。角色方面就没有陈永仁来的讨巧。3里面大量的是刘建明心里戏。他想做一个好警察,站在正义一方。可是踏出一步再也回不来,他在过两种身份的生活,但是没有信念的支持,让自己越来越痛苦。曾经他求陈永仁给他一个机会,把陈永仁看做是他的救赎者,陈被杀后,他的希望也破灭了。只能不断对自己心里暗示我是好人,最后在镜子里把自己看做是陈永仁,自己来找警察的内鬼,把黎明饰演的杨锦荣作为目标。最后事实真相揭露后,把自己逼上绝路。
     我开始觉得刘到最后,是人格分裂,可是看到有评论说,他并不是人格分裂而是把自己认为是好人,颠倒黑白。后来我发现,刘建明其实是缺乏承认自己是坏人的勇气,他一直在逃避。从来不敢面对自己做过的错事,也不敢承担起错事的后果。本质上,他是一个懦弱、自私、不负责任的人。最后无法面对众人,只能自杀。
     3里面出彩的还有2个人,一个是刘锦荣,一个是陈道明。前大半段,接近三分之二,杨锦荣和陈道明的身份都是扑朔迷离的。他们俩的演技真的是亦正亦邪,任何可能都可能是结论。我有一个地方很不明白,就是曾志伟出卖了梁朝伟,逼得梁朝伟和陈道明交火,关键时刻黎明出现。陈道明认出黎明不是曾志伟的人,黎明也认出陈道明不是沈澄,他们是怎么认出对方的呢?我这里看不出来,陈道明是怎么看出来,黎明不是sam的人。这是三个人合作的开始,也是关键的地方。

无间道不是悬疑,它只是在讲破案的故事,没有什么太多故弄玄虚的地方,但是真正做到扣人心弦,丝丝入扣,层层推开。虽然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但是无间道的出现,让华人甚至世界看到了港片的水准。这样的电影,不仅有故事,有内涵,还有对人性的剖析和警示。不是教育片,却胜似教育片。怪不得,香港年轻人愿意考警察,电影电视的宣传功不可没。警察不是只是靠武力,更是整个社会正义的维护者和执法者,面对诱惑、高明的罪犯,更多的用智慧和坚定的操守来解决问题。如果陈永仁有一点动摇,他也许会落得黑道火拼牺牲品的下场,从他成为卧底的那天开始,他其实就没得选择。只有把罪犯全部抓住,他才能真正的自由。

近年来的电影,很少让我有冲动去写文字来纪念。无间道3 是一个。
我庆幸自己活着有梁朝伟,刘德华,黄秋生,陈道明,黎明等等这样一批有出色的演员的时代
可以看到,这样出色的香港电影。
佛曰:“受身无间永远不死,寿长乃无间地狱中之大劫。”

 6 ) 【致敬无间道系列】对不起我是个警察 VS 我想做一个好人

听闻无间道系列已经十年多了,迟迟没有看,
究其原因,不是没时间或者了无兴致,
而是觉得静静地同时看完三部曲才是最好。

就如同教父三部曲一样,三篇史诗,
只看过一部可能会觉得是个好片子,
但是对整体剧情的把控和理解并不可能到位。

三部曲放到一起说,这是自使用豆瓣以来的首篇影评,
妥妥的致敬无间道系列,以下有剧透,慎看。
另,仅是本人理解,欢迎讨论不同看法。
未完待续,随时添改,请勿转载。
——————————————————————————————
我想说这是一部本质探讨佛学,外表用黑帮包装的哲学电影。

一. 背景篇:
首先从佛教背景着手,
无间道取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可有两种解读,看似对立实则相通:
1.即无间地狱:
音译“阿鼻地狱”,梵文“Avicinar Aka”,阿者言无,鼻者名间,“阿鼻”的意思就是无间。无间地狱是八大地狱之第八,也是八大地狱中最苦一个。
堕入无间地狱的,都是极恶的人,犯了极重的罪,就被打入无间地狱。在无间地狱之中,永远没有任何解脱的希望,除了受苦之外,绝无其他感受,而且受苦无间,一身无间,时无间,行无间。
无间地狱极大,广漠无间,打入地狱的阴魂,无法脱出,因为没有轮回,所以将永永远远在地狱中受苦,作为生前穷凶极恶的报应。

2.即无间道:
道是指众生轮回之道途,而道有四种:加行、无间、解脱、胜进。
加行道指断除烦恼,是获功德之初级阶段;无间道则是指开始断除所应断除的烦恼,并由此进入解脱道;解脱道指已从应断除的烦恼中解脱出来;胜进道是四道中最高也是最后的境界。

知道了这两点背景,让我们来剖析下电影系列中出现的佛教台词:

1.《涅盘经》第十九卷:八大地狱之最,称为无间地狱,为无间断遭受大苦之意。
2.佛曰:受身无间者永远不死,寿长乃无间地狱中之大劫。
3.阿者无言,鼻者无间,为无时间,为无空间,为无量受业报之界。
4.无间有三,时无间,空无间,受业无间,犯忤逆罪者永堕此界,尽受终极之无间。
5.《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如是等辈,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以此连绵,求出无期。

——这五句话,全部是针对无间地狱所进行的描述。

结合周易中的命理说,一旦走上无间之路,两人便踏上了无法回头的命运——因无间之道没有回头之路;两人苦苦寻求轮回而不得——因为无间之中无有轮回。

刘建明:结局坠入无间地狱,而又走在无间道上。
陈永仁:结局并非解脱,而是永远受尽无间之苦。
关于这两个人的结局分析,下文的人物剖析会详细写到。

—————————————分割线——————————————
自刘健明与陈永仁在警校的首次相遇始,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而无间道的故事也自此开始,过去构建现在,现在创造未来。

二. 人物篇:
无间道系列中,不只是刘建明和陈永仁,
几乎所有的主要人物都走在无法回头的无间之路上,
且听我慢慢分析:

1. 刘建明
无间道三部曲主角,由刘德华扮演,陈冠希扮演青年。
经典名言:给我一个机会,我只想做个好人

无间道系列中不折不扣的悲剧性人物,
之前提到过,最后在无间之中饱受无轮回之苦。

第二部中,97香港回归之前回答Mary问题时提到家人移民国外,
结合对Mary的爱慕,也从侧面解释了刘建明为何会加入黑帮。
加入黑帮一两年后,接受黑社会大哥韩琛的指示加入了警队,
这也能从侧面解释第一部中反水韩琛的合理性。
(本来做黑帮的时间就不长,做警察的时间都有了10年左右了,反水也正常)

加入警队之后与被赶出警校的陈永仁初遇,
“我想和他换”这句话,其实是他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
即——“我想做一个好人”而非一个打入好人之中的卧底。
自此,从一开始就埋下了刘建明悲剧的命运,
最终这种我想做好人和其实我不是个好人的矛盾心理会导致精神上倾向于自我否认进而自我毁灭。

让我们按照时间线整理下刘建明的故事吧:
17/18岁,加入黑帮,接受Mary的唆使,而Mary是接受黄志诚警官的唆使,除掉倪坤。
——————————————————————————————
插播:倪坤死后,倪永孝子承父业,
也因此黄志诚才派同父异母的弟弟里陈永仁做卧底,
剧情自此开始展开。
也就是说,事情起源于黄志诚的出击(第二部),
而黄志诚最终也死于自己布的局之中(第一部)。
刘建明的故事始于Mary终于Mary。
陈永仁的故事始于卧底终于即将走出卧底。

可以看出,所有人都没有走出这一格局,是轮回也是无间。
—————————————插播结束—————————————

一两年后,也就是20岁左右,接受黑社会大哥韩琛的指示加入了警队
同年,陈永仁被开除出警校做卧底,
同年梁锦荣同在警校就读,宿命开始。

三年之后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
12年之后,一路升职,到达高级督查位置。
2002年,与陈永仁斗智斗勇,陈永仁亡
十个月接受审查后返回高级督察职位,
洗牌的同事被梁锦荣怀疑内部有人洗案底,
2003左右,33岁左右,双方对峙,自杀未遂。

纵观刘建明的经历,很好的诠释了无间道,
我想做一个好人,就是刘建明的悲剧开始。

由于电影已有相当长的年份,而且很多地方已经被分析的不错了,
因此,这里只挑几个地方重点说一下:

1>.关于刘建明反水韩琛
提供情报的时候,刘建明会叫韩琛爸爸,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为了避免其他警官,如黄志诚的误会,
也许吧,但我觉得自家人移民之后,韩琛和Mary是刘建明接触到的最初可信任的长者,
因此心理上有些亲切感的当做父亲也说不定。

也正是因为韩琛的情报,最初刘建明才会平步青云,
然而,自韩琛黄志诚针锋相对之时,
刘建明心中的我想做一个好人的台词便频频出现,
一方面难以放下顺风顺水的光明警察生涯,
加上Mary等各方面的权衡之后,他也是这么做的,
是真心的想做一名好人,决定做一名尽职尽责的好警察。

于是做出了选择,说他是良心发现也好,为了自保也好,
总之是在黄志诚死后同陈永仁合作除掉了韩琛。

之后便以为自己可以安心的做警察了,却不想,
无间之中无解脱之道,已入此路,便无法逃离。


2>.关于刘建明间接杀Mary
间接害死Mary是毋庸置疑的,
但有人分析过是青年刘建明得不到的就要毁灭,
我觉得并不是十分妥当。

应该说是借刀杀人,更为现实一点。
打电话通知倪家Mary的行踪,
然后给Mary打电话,
如果Mary接电话了那么也许就不会死,
如果不然,则必死无疑,
刘建明不是想毁灭,而是想赌Mary是否对他也有爱。
可惜赌输了,所以自己含着泪看着Mary在自己面前被撞身亡。

另外通过电话这个小细节,不禁要问,
刘建明是怎么知道倪家的联络方式的?
大胆推测一下,如果刘建明是倪家、韩琛的双重卧底呢?
我们知道韩琛在泰国遭遇情况之后,刘建明一度说过韩琛已死,
不然Mary去找他,那么他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另外,韩琛死后,刘建明可能不给自己找新的老大么?
那时的刘建明还是个小兵,换言之,还是黑帮思维。
退一万步说,韩琛死后,倪家也有可能找到刘建明。

自此,大胆判断一下,刘建明是韩琛和倪家的卧底,
再加上警察身份,实在是三重卧底。
这也能呼应第一部中Mary对刘建明说的话,
即一个人到底能有多少性格。
不然的话,这些细节就可有可无不用表现了。


3>.关于我想做一个好人
自韩琛黄志诚针锋相对之时,
刘建明心中的我想做一个好人的台词便频频出现,
黄志诚死后同陈永仁的合作,表明他也是这么做的,
是真心的想做一名好人,一名尽职尽责的好警察。

但是这便有了悖论,以刘建明的视角来看:
一方面——我想做一个好人,
另一方面——可是我曾经是以黑帮卧底的身份加入警察的队伍中的
那么,我究竟是黑帮身份还是警察身份?

要想完全成为警察身份,就要去解除黑帮身份,那么如何解除?
只有一种办法,就是消灭掉证据,
为此即使消灭掉知道我黑帮身份的一切事物和人也在所不惜。

如果不洗底,迟早会被人知道我的黑帮身份,即使不被查出来,
我也改变不了自己黑帮身份的事实,无法逃脱内心的煎熬
——想做好人但是事实上我却是黑帮

可是消灭证据,就要杀人,
这样一来,即使成功洗白,也无法逃脱法律的制裁,
即使作为警察身份,最后也会成为一个罪犯。

我究竟该怎么办?

就是这样不断地煎熬,导致了刘建明人格的分裂,
在他心中,为信仰殉职的陈永仁是好人的化身,
于是潜意识里把自己分裂成了好人的陈永仁,
并将陈永仁想要逮捕的刘建明当做自己的使命。

4> 第三部最后刘建明的崩溃
有些人觉得最后的结局设定的不太合理,
而这恰恰是我个人觉得最为合理的部分,
也是无间道系列设计的最终高潮部分。

上文分析过了,刘建明长期处于精神的煎熬之中,
这样大的心理压力,最终会导向自我否认,进而自我毁灭。

最后对峙梁锦荣的高潮,
刘建明左口袋是从心理医生李心儿手中拿来的陈永仁寄来的录音带,
右边口袋是自己从梁锦荣保险柜中拿来的同韩琛对话的录音带。
紧张时刻,注意观察,刘建明拿出的是左边口袋中的录音带,
这次乌龙加上梁锦荣的双重刺激直接导致自己的彻底崩溃。

缘何?
一方面现在的刘建明把自己当做了陈永仁,
把梁锦荣当做了刘建明自己,
作为陈永仁的自己拿出了指证对方刘建明是内鬼的证据,
那么我要消灭内鬼刘建明,对面站着的不就是刘建明么?
我要彻底除掉他,只要这样做我就真正成为好人了!

但是万万没想到,
自己眼中刘建明的梁锦荣竟然说出了跟陈永仁一摸一样的台词
——“对不起,我是个警察”。
如果他是好人的话,那么作为陈永仁的自己究竟是谁呢?
难道我是刘建明?可是我明明是个好人啊!
于是刘建明彻底失控,
——“我只是想要做一个好人,为什么你们不给我机会?!”
所有人都沉默,只有刘建明一个人在声嘶力竭的质疑反问。

5>.最后剖析一下,刘建明究竟是真疯还是假疯?
如果是真疯,不知道自己是刘建明了为何还质问别人不给他机会?
如果是假疯,为何饮弹后见到Mary还会打出摩斯电码“Mary我爱你”?

这样来看,真疯的话,行为不受控,最后无意识,无疑是悲剧。
假疯,想自首进而饮弹却不幸没有死成,
余生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也是毋庸置疑的悲剧。

我觉得纠结这个其实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我们只需要看到这样一个事实,
就是最后刘建明不论是真疯假疯,
都无法逃离无间之道的悲剧命运就可以了,
做不到用死亡逃离,最终无法逃离命运和无间道,
这也是影片最后希望通过刘建明的悲剧告知的最后道理。

永堕无间,没有轮回。

2.陈永仁

其实陈永仁这个角色,分析起来没有刘建明复杂,
因为他单纯,单纯的将自己是个好人走到最后,
单纯的相信自己的信仰,单纯的将警察身份忠实贯彻到最后。
但是,这样的单纯,依旧摆脱不了被命运的玩弄。

1> 看一下陈永仁的时间线:
1966年单亲家庭出生,和母亲姓陈。
1986年,陈永仁得知自己是黑社会老大倪坤的私生子。
1990年,陈永仁母亲病危住院,并在医院遇见倪坤和倪永孝。
1991年,陈永仁加入警校,同年卧底生涯开始。
1992年至1997年,陈永仁在表哥倪永孝手下做事,
期间不断里应外合给警方提供情报,间接导致倪永孝及全家死亡
香港回归后,没有返回总部,继续卧底在韩琛手下

2002年,第一部和第三部剧情,抓内鬼,斗智斗勇,卒。
11月26日 黄志诚警官死亡,傻强死亡,合作刘建明,歼灭韩琛
11月27日 陈永仁返回警队,发现刘建明就是内鬼,离开
——过了明天就没事——第二天,天台对峙,身亡。

悲剧性英雄人物的一生,陨落。

2> 陈永仁摆脱了无间了吗?
很多人分析过陈永仁的死亡其实是一种解脱,
陈永仁用死亡最终摆脱了无间道,得到了轮回。
对于这一说法,我有不同的看法。

背景分析过,无间之道,无法摆脱。
既然已经踏上了无间这条路,就不会有轮回。

对于陈永仁之外的人,看到了陈永仁的死,会觉得他得到了解脱,
但是按照佛教的观点——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佛,
通过修炼,每个人都能成为佛。
这样来看,对于陈永仁自身来说,他还是在无间之中的。

原因如下,我们考虑下陈永仁的死亡场景,
是被一个内鬼挟持着,被另一个内鬼开枪打死的。
那么陈永仁的夙愿是什么呢?
夙愿只有一个,就是“我是一个警察”,
他唯一要做的是做回警察的身份,
但是直到死,也没能收回本应得到的警察身份。
所以第三部沈凌说过“人都TMD死了,做这些还有什么用”,
表面上看是在抱怨,
实则是对陈永仁自身依旧无法摆脱无间之苦的同情。

当然了,这样说,也有不是十分严谨的地方,
其实如何解读都有自身的道理,
只是在这里,我想表示一点,
在除陈永仁之外的别人看来,他得到了轮回,
用死亡摆脱了无间之路。

但是在陈永仁自身的角度来看,
有着黑道家族背景的他,一心只想做一个好警察,
但是却无法如愿,重新被派回黑帮,
因为自己的情报,导致哥哥及全家身亡,
这些煎熬还不够,因为他是一个好人,
就只能一直坚持下去,继续为警察卖命。

但是残酷的是至死都没能实现恢复警察身份的夙愿,
即使知道了内鬼也掌握了证据却到死都没能亲自揪出内鬼,
甚至讽刺的是就连自己也是被内鬼杀掉的,
这样来看的话,他还是在无间之中备受煎熬。

——————————————————————————————
关于刘建明与陈永仁:

一个是想做风光的警察却不得不卧底见不得光,
一个是警察做的风光又顺心,却在想做好人之时不能如愿……
两个无间道上的旅伴,我想他们是心意相通的,
但是立场却又是不能转变的,这就是造成悲剧的源头。

刘建明:“我想做个好人。”
陈永仁:“行啊,跟法官说去。”
刘建明:“能不能给我一次机会?”
陈永仁:“对不起,我是警察。”
刘建明:“谁知道?”

两个悲剧人物的对峙,被奉为经典,残酷的经典。
——————————————插播结束————————————
3> 全家都死了之后,陈永仁为什么依旧帮助黄志诚?

这一点实在值得质疑,但第三部在跟心理医生交流的时候,
陈永仁自己说过,每天出卖身边人就是我的生活,
这块还是很难过的,第二部倪永孝死的时候,
陈永仁对黄志诚和韩琛的恨意是真实的。
而父亲死后2年,才跟黄志诚重新联系,
并说想要恢复警察身份,并再也不想见到黄志诚也是真实的,
那么陈永仁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前文已经分析过,陈永仁是为了信仰走到最后的,
不是为了黄志诚,而是为了“我是一个警察”这一信仰……
其实他很单纯,单纯到觉得只要完成了任务就可以不再做卧底,
重新回归警察的身份,重新回到光明的世界。

但事实上,黄志诚自始至终从没想过让他真正回归身份,
以至于“再干两年我就成了尖沙咀老大”
“三年又三年“不断从陈永仁的口中说出。

其实他是不满的,只是无从选择,
黄志诚是唯一知道他是好人是卧底的联系人,
既然他想做一个好人是一个警察,
只能坚持做下去,直到回复警察的身份为止。
而讽刺的是,最终为他恢复身份的是内鬼刘建明。

没有选择的选择,自己的命运无从选择。
———————————未完待续———————————————

两大主角就先分析到这里,未完待续,
有时间再把其他人物、篇章、演技等内容补上。
另由于此评论,侧重于对无间道的论述,有些地方就不写了。
如果有疑问,或者其他关于剧情的讨论,可以留言探讨=w=

2014.11.09

 短评

鬼知道陈道明出来干嘛来了

9分钟前
  • 沈昆莫
  • 还行

其实俺看到最后已经不知道在看什么了 额。。。。。

14分钟前
  • 桂唯宁
  • 力荐

私心反倒最喜欢这部,有人觉得剪辑混乱,我却觉得乱中有序,解释了很多事,越看到后面越唏嘘。整个故事其实是带有很多轮回和宿命论的,还需要慢慢体会。黎明在这一部里太出彩太出彩了。

15分钟前
  • Enjoy🌈Rachel
  • 力荐

无间道的终结篇,其实就是原版无间道的续作,第二部是前作,第三部是续作,这也是一种模式。但这部续作其实才完美地诠释了所谓“无间地狱”的意义,来自心灵深处的自我惩罚,永远徘徊在心魔之中,不得自拔。剧情也是三部中最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一部,让人不得不开动脑筋判断着每一个细节的暗示和逻辑,全篇用插叙和人格分裂的幻象的手法很好地达到了导演的目的,剪辑编排十分合理,味道十足。无间道,这三部作品堪称香港黑帮电影的丰碑之作。

17分钟前
  • 润物
  • 力荐

看到评论有人说,刘德华确实想做好人,黎明为什么这么冷血。我只想说,如果刘真的想做好人,就应该忏悔,而不是为了掩盖而继续作恶。或许黎逼他逼得太紧,但即便没有黎,但凡将来有谁对刘有一点点怀疑,相信刘都会这么做。黎想要的不过是还原真相!

19分钟前
  • yocofcjx28
  • 力荐

陈道明,黎明和梁朝伟三人在码头那段真是感人,同是警察,彼此之间建立友谊和信赖不需要任何理由

20分钟前
  • 勃立二象性
  • 力荐

第一部是写陈永仁,第二部写韩琛,第三部写的是刘建明,递进还是不错的,其实第三部只是对整个故事的查漏补缺而已,圆满的句号。

23分钟前
  • 鬼腳七
  • 还行

几年前看不下去 这三天看完三部之后很难过地掉眼泪了 不知道为什么

24分钟前
  • 苹果开学啦!
  • 力荐

人物太多,关系太繁杂,很一般。

28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时无间,空无间,时空在这一部是自由穿梭的,反倒使故事叙述更加规整。善恶冲突在刘建明身上极为明显,不断否定自我身份幻想成好警察陈永仁,疗养院里敲击摩斯密码心酸地表现他真的想做个好人。杨锦荣身份成谜也是一看点。结局真好,三个年轻人交错12年的命运,陈与刘并肩享受着怀旧的歌声……

33分钟前
  • 喻鸣
  • 推荐

新加的黎明自带阴冷惊悚气质,刘德华假想自己是梁朝伟的上身还魂也传神。

37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何为无间,《无间道3》终篇做了最后的注解:行走于炼狱,没有归途。陈永仁至死没有在警署得到那间面朝大海的办公室;刘建明杀了假想的自己却也未得到救赎。这不仅是有关卧底的故事,而是每一个找不到身份、定位、未来的人的启示录。人生漫漫,常被左右,凄哉。

38分钟前
  • 深海石
  • 力荐

我是三部连着一起看才勉强把3看明白了,不然我想根本看不懂,又是时间线交错,又是人格分裂,出场人物又多,好混乱。但是3确实很经典,我就喜欢这种混乱的片子

39分钟前
  • 飞客流依
  • 力荐

其实黎明可以演坏蛋的

42分钟前
  • missfaye
  • 推荐

刘德华人格分裂的设计本来应该再挖掘一下,可惜是一部赶工之作

45分钟前
  • 袁牧
  • 还行

刘建明就是不能死,才能永远在无间地狱轮回煎熬。

48分钟前
  • 红豆♥
  • 推荐

韩琛像个神啊!什么都被他想到了。黎明死的太不值得了。

51分钟前
  • 伊豆
  • 推荐

不觉得吃老本,梁朝伟、黎明、陈道明在黑夜中终于相认的时候,我就想,终于,陈永仁不再是孤独一个人。

53分钟前
  • BreadLife
  • 力荐

梁朝伟好帅

54分钟前
  • 苏晓晓
  • 推荐

第三部简直就是大败笔,这个硬生生插入的黎明和陈道明啊。还有到最后也没有交代elva是干嘛的。

59分钟前
  • A-sun*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