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祈祷和恋爱

HD中字版

主演:朱莉娅·罗伯茨,哈维尔·巴登,詹姆斯·弗兰科,比利·克鲁德普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0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美食、祈祷和恋爱 剧照 NO.1美食、祈祷和恋爱 剧照 NO.2美食、祈祷和恋爱 剧照 NO.3美食、祈祷和恋爱 剧照 NO.4美食、祈祷和恋爱 剧照 NO.5美食、祈祷和恋爱 剧照 NO.6美食、祈祷和恋爱 剧照 NO.13美食、祈祷和恋爱 剧照 NO.14美食、祈祷和恋爱 剧照 NO.15美食、祈祷和恋爱 剧照 NO.16美食、祈祷和恋爱 剧照 NO.17美食、祈祷和恋爱 剧照 NO.18美食、祈祷和恋爱 剧照 NO.19美食、祈祷和恋爱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美食、祈祷和恋爱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年轻干练的伊丽莎白·吉尔伯特(朱莉娅·罗伯茨 Julia Roberts 饰)是《纽约时报》的一名人气作家,她经常周游世界,撰写相关的旅游文章。她的生活同样令人欣羡,丈夫史蒂芬(比利·克鲁德普 Billy Crudup 饰)帅气潇洒、气质不凡;饮食无忧、优哉安 乐。然而伊丽莎白却渐渐感到空虚和恐慌,似乎着周遭的一切都不是她真正追求的。伊丽莎白决定走出变质的婚姻,寻找自我。在漫长的离婚拉锯战后,她踏上了周游世界的旅途,在美食、祈祷和恋爱中,认真地思考人生的种种……本片根据伊丽莎白·吉尔伯特(Elizabeth Gilbert)的同名自传改编,著名影星布莱德•彼特担任该片制片人。©豆瓣巨星养成记(国语版)魔游纪4:白骨之姬幸福请你等等我掠食城市最强喜事À Table!哈林教父第三季至尊神探七星镇二妖来自远方2021少年往事亿万富翁的有钱人生哈啰!毛小孩夺命生死咒世事无常末日孤舰第五季幸福的时光跳芭蕾舞的男孩罗英锡的吵吵闹闹SEVENTEEN篇重任在肩第五季耳光响亮爱是一场温柔幻觉不幸中之万幸解放石家庄我的空姐女友二重身之镜魔重生 下部龙门飞雪:寻龙教最美的青春我是真男人白色巴士终极突破爱情处方伪装者第二季体感予报玛雅蜜蜂历险记3:金球争夺战虫煞失路人决战死亡谷匪徒们金星怪兽鄂尔多斯风暴帕特里克

 长篇影评

 1 ) 超级烂片

1、风光片不等于好电影。
2、畅销书不等于好电影。
3、三个旅游大国的美妙风光+畅销书作家+金牌编剧+明星制片人+帅哥美女+动听音乐不等于好电影。
4、纠结生硬的四十岁大妈不等于心灵强大的女子。
5、之所以给这个电影评一星,是因为没有零星可选。

6、如果这个所谓心灵成长的片子算是一部轻喜剧的话,倒是颇有几个包袱,让人忍不住骇笑:

1)liz三段情感关系都莫名其妙:第一段,8年的老夫老妻有问题却不明说,两人想法一有差距就偷偷跑掉,没有丝毫沟通。

根据片子中的暗示,貌似是liz的丈夫人到中年事业无成忽然想去考研,liz就断定此人不成熟不可靠。真可笑。如果她的丈夫真的属于晚熟那种人,试误了半辈子到了中年才终于直面自己只喜欢/只适合学术这条路呢?那么他才是真正地直面了自己的内心,是心灵终于成长起来的那个人。而且他敢于否定之前的半生从零开始,这种勇气绝不是一有问题就撂挑子的那位大嘴女小资可以比的。

第二段:和舞台剧演员的姐弟恋,莫名其妙地开始,莫名其妙地结束。给她叠内衣、私自篡改她的剧本就可以轻松俘获她的芳心,但想要持续下来,要求却不是一般的高,感觉这位作家姐姐的恋爱标准真是“宽进严出”。其实看到后来,我隐约觉得这里面似乎有个激情恋爱/现实婚姻的双重标准甚至相反标准的深刻问题,但电影似乎不愿意深入探讨,于是就显得草率且奇怪。

第三段:看不出那个巴西高龄帅哥到底好在哪里。而且他主动/安排一场boat trip的浪漫举动却让liz激烈反对,确实显得有点欠考虑。其实,看着他俩在boat前激烈吵架甚至liz豪迈发出“我不需要通过爱你来证明我爱我自己”的宣言时,我唯一的想法是,巴西帅哥也太自以为是了吧,以为自己可以准备两人的行李,万一大嘴美女有自己独特的行李需要准备呢?比如,她每天都需要奇特化妆品、有奇怪的个人习惯或者每天都需要痔疮膏,这些行李巴西帅哥无法替她准备而且她也不想让他知道呢?两人吵得那么凶,其实也许只是以为,他因为先征求她的同意,而不是擅自替她同意。呵呵,女权主义终于来了,这也许就是原著的中心思想,但电影的表达却用了如此别扭的一种方式。

2)Liz在三个以I开头的国家的旅行,竟然处处遇到彻悟人生真相的民间身心灵高手。意大利理发店里的顾客和理发师教导美国人要学会享受而不是娱乐,在印度学习冥想的德州离婚大叔教导liz把心灵清空才能接受新事物,印尼那两个连英语都说不利索、气质极端疑似大忽悠的巫医,教导liz“平衡”和“爱”!

明明是吃喝玩乐的旅行,为什么她遇到的每个人都是心灵大师,都如此喜欢说教呢?答案大约是,跟“长副包子相就别怪狗老跟着”一样,在一个决定心灵成长的人眼里,每个人都有导师的潜质吧,呵呵。

3)一个细节:liz在印度冥想时睡着了,一起参加冥想的同学讽刺她是唯一睡着的人。看了让人超级不爽。难道在冥想中睡着是一件如此罕见甚至不可原谅的错误么?有多少人之所以求助心灵大师,就是因为内心有太多情绪的乱流,无论如何都睡不着觉。所以,能够放开焦灼公然入睡,这应该算是瑜伽课的功劳,应该把客户在课上恬静酣睡的照片裱好挂起来呢。

此外,如果liz真的不是因为宁静而是因为枯燥而入睡的话,那应该检讨的不是学生,而是导师。如果你的课本、你的教学风格如此枯燥无味、无法吸引学生,那么大师们是时候去反思了。

4)不管国内还是国外,近年来似乎都有个流行课题:旅行是寻找自我、心灵成长的万金油。但许多利用旅行来“寻找自己”的举动都属于矫情且软弱的逃跑。而主人公们的结局,大约都是终于知道,跑遍全世界也逃不开自己软弱心灵的魔咒。心灵的问题,还请到心灵里去找。求诸于外,只能你浮财耗尽、年华虚度,最后除了空空的行囊以外,你什么也得不到。






 2 ) 因为都曾遇到过。


庆幸自己买了碟片,舒舒服服的调整好灯光和音量,窝在房间里看了《美食、祈祷和恋爱》。喜欢看女主角Liz一个人安静的享受美食;在旅行中去新认识的朋友家度过一个美妙的夜晚;骑着单车在田地里奔驰;听一位像神父般的人说话,并相信他......这些场景,因为我都曾遇到过,所以看完,会感动的掉眼泪。


喜欢《美食、祈祷和恋爱》里的台词。
1.有时候,为了爱失去平衡,也是平衡心灵的一部分。
Sometimes to lose balance for love is part of living balanced life.

2.当你想一个人的时候,给他光,给他爱,然后放下。

3.我也有一个这样的盒子,不过里面装的都是国家地理杂志和时代周刊的旅行专栏,里面有我想在死前去的所有地方。
I have a box just like this, except it’s filled with National Geographics and The Times travel section--All the places I wanna see before l die.

4.每次凝视你的眼,我都听到海豚的拍手声。
And when I look into your eyes, I hear dolphins clapping.

5.最终,我开始相信我称之为“寻求物理学”的理论,这是一种跟万有引力一样真实的自然界的力量。寻求物理学的法则是这样的:如果你有足够的勇气抛开你所熟悉和让你安心的一切,包括你的家、你的痛苦、你的怨念,开始一段真理寻求之旅——外在的内在的都可以——如果你真的愿意把旅途中所经历的一切都看成一种暗示,如果你把旅途中遇见的人都当成导师,最重要的是,如果你准备好去面对并原谅你身上并不讨喜的特质,那么真理就不会离你太远。通过自身的经历,我不禁开始相信这一法则。我找到了我的关键词。它的意思是:“我们跨越过去吧!”



一个人真正的生活平衡,也许就是Eat、Pray、Love。学会去享受美食,热爱美食;学会祈祷,感恩生活带给你的一切,无论是悲伤还是愉悦;学会去爱,爱自己,爱别人,爱世界。其实生活中的变故就是在教你,如何“随心,随行”。 也许有一天,我们都能做到“笑要笑在脸上,发自内心,甚至发自肝脏。”




 3 ) 尋找自我的平衡

這部戲的英文片名其實已經可以說明內容了。

Eat,吃。
Liz在羅馬享受了美食,學會了難唸卻十分浪漫的義大利文,在那裡她重新找到活著的喜悅,享受美食是多麼幸福的事,而她此刻就在這裡,重新燃燒她對生命的熱情。

片中一位義大利同伴說得很棒:「妳們美國人只懂得娛樂,不懂得快樂!」我想,這或許就是散漫悠閒的義大利人,跟自討忙碌的美國人,最大的不同吧!

這部戲衍生至我們的生活,是否會覺得自己活得很渾渾噩噩呢?

對生活的熱情不再,每天過著相同的生活……真是一點也,不快樂阿。

而快樂卻是如此簡單,不需要廉價的啤酒廣告提醒你:「嘿!現在是歡樂啤酒時間!」
只要你願意,隨時都可以放鬆自己,好好享受一切平凡的事物。


而單單只是享受美食,當然不能解決Liz的問題,她需要一個解答、一個方向,於是她告別浪漫的羅馬,改往印度前進。

那兒她找到了精神導師,但是在靈修的過程,她卻感覺不到平靜,離婚的罪惡感、對前夫的愧疚……她明明曾經如此愛他,為何熱情不再、激情不再了呢?想到前夫幾近失控的反應,想到前夫與自己的過往……一切都"曾經"如此美好,但是她卻只覺得空虛,為什麼呢?

這樣混亂的心思,她無法靜下心祈禱。
甚至覺得痛苦,覺得毫無意義。

在這個時刻她卻遇到了一個很嘴砲,但是說話卻很中肯的德州男人,Richard。

還有一個年僅十七歲,卻必須嫁人,而無法學習她所期盼的心理學,一位十分有想法的印度女孩。


忠言逆耳,Richard雖然說話很欠揍,可是卻句句說到心坎裡,他的出現無疑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轉折,也可以說,大大地改變了Liz的心態。

她無法原諒自己,前夫的原諒、眾人的期待什麼的,根本不是最重要的,她如果無法放過自己,那別人也永遠不會放過她。

在Richard說完自己的心聲後,Liz獨自留在屋頂,她想起了與前夫史帝芬的婚禮,她那些彷彿栩栩如生的回憶,在她學會靜下心祈禱後,變得不再刺痛她、不再是痛苦……

這是Pray,她在印度,學會了祈禱。
冥想不再是痛苦難熬的事了,她在這裡得到了心靈的平靜,不一定是為神祈禱,而是為任何一個人、甚至是為了自己。


最後她回到了峇里,她去找了一年前一語道破她未來人生的藥師,一位可愛的、沒有牙齒的老人,Ketut。

她已經重新燃起生命的熱情、得到了心靈的平靜……而現在,她需要的是,重新再愛一次。
這也是Richard在離開印度前,對她說的最後一句話。

她需要的是,重新再愛的勇氣。
這是她、是Richard、是史帝芬、甚至是這世界上,每一個為愛心碎的人,都需要的。

也就是最後一項,她必須在峇里,這個爛漫輕鬆的小島上,要去體會的……Love,愛。


整部戲可以說是一種輕鬆得令人難以置信的步調,片長將近兩個半小時,可想而知這部戲的一切,美麗到導演有多麼捨不得剪掉任何一個畫面。

從羅馬的美景、印度的風情……一直到峇里的悠閒,還有什麼地方,是比峇里這個度假勝地更適合,來一場艷遇的呢?

Liz在這裡,遇到了同樣為愛心碎,同樣不再相信愛情的Felipe,她逐漸打開心胸,接受這一次愛情的來臨。

但是她要的平衡呢?是否又要因為愛情,而失去自己的人格呢?不再有自己的步調,全都為了對方而活,那這樣的愛情,又與之前失敗的婚姻,有什麼差別呢?

最後Ketut又再度道破了她的疑惑。

總之在峇里,她找到了真愛,也是整部戲,最浪漫的結局。


這部戲沒有什麼激情的部份,非常的簡單,而且平凡。音樂卻用得恰到好處,讓人聽了真的很舒服。好幾幕都是輕鬆得讓人幾乎以為,自己也身在電影其中。


當作看旅行紀錄片吧!不要當作愛情片,更不要想像它有多麼特別,它很普通,就因為如此平凡的故事走向,才更貼近生活,更貼近我們的心啊。

仔細回想劇情,很多地方真的很有意思,也談到了現在人們生活的疑惑。

愛情是什麼?而奉獻又是什麼?生活的熱情……又是什麼?

 4 ) 偶爾失衡,或許才能真正平衡

我會想看『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完全是因為預告中女主角的一段話:『我需要改變,十五歲起,我不是在戀愛就是在分手,我從沒為自己活過兩個星期,只和自己相處。』 這話聽起來相當可怕,卻是許多人都曾有過的真實處境。 就像電影中的女主角,她既是自由的旅遊作家,也擁有愛她的丈夫,過著人人稱羨的生活。表面上看來不予匱乏,但實際上她卻從來不曾想過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因為她不曾和自己獨處超過兩星期,只是在空虛的時候不停填補。以愛情的甜蜜填補,以愛情的破碎填補。她的心總是五顏六色,多彩多姿,從來沒有只為自己空白的一刻。 很多人都和女主角一樣,很少一個人,總有談不完的戀愛,最後再從戀愛對象中選擇適合結婚的人共度一生,從此過著像童話故事般幸福快樂的生活。 然而,事實的真相並非如此,當她在婚後八年終於意識到兩人對未來毫無共同期許,即使丈夫依然深愛她,她仍然無法阻止自己想離開的心。 只因她的另一半,並非她真正的另一半。 大部分的人婚後不會再追求自我感受,除非對方有出軌的事實,否則大多會選擇和平共處,儘管兩人已是貌合神離,就算內心深處渴望改變的聲音不絕於耳,還是寧願選擇充耳不聞。因為我們都害怕平靜的生活被毀滅,害怕已經沒有力氣承載另一個陌生的開始,害怕不珍惜擁有,幸福就會轉瞬即逝。 【毀滅,是轉彎之路】 然而,如果眼前的幸福並非真正的幸福,我們是否有足夠的勇氣將它徹底毀滅? 女主角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情況下?選擇勇敢離開。她親手毀滅了別人眼中的美好生活,果決離開的背後,依然背負著至深的愧疚,但這卻是她人生第一次帶著空白的心為自己而走。 她在以美食和美景聞名的義大利盡情享樂,她毫無節制大吃義大利麵和披薩,完全豁出去的將自己交給這個陌生的城市。以往一向習慣以愛情填補空虛,這次換以美食來填補,讓身體一直處在飽足的狀態下,她的心似乎也起了微妙的變化。 雖然還未找到內心深處真正的答案,但至少她開始可以對自己微笑。   “吃”與“愛”似乎是維持身心平衡的重要依據,兩者缺一不可。 有人失去所愛,會藉由改變吃的習慣,改變自己。原本極為節制,可能變得肆無忌憚;原本毫無顧忌,也可能因為失戀而自動停止食欲。 我想,這應該是一種自我療癒的本能,在為自己重新填補或讓自己開始匱乏的過程中,放棄一直以來的習慣,放下習以為常的安全感,當我們不再依賴熟悉的感覺而活,才真正開始獨立生活。 毀滅,未必是敗壞,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反而讓你看見轉彎之路。 也唯有打破表相的幸福,真正的幸福才會露出一線曙光。 這,就是改變。 【改變,是面對的開始】 改變,不是為了逃避無法解決的困境,而是為了面對心靈深處最懼怕的聲音。 她離開宛如人間天堂的義大利,轉往物質相對匱乏的印度,想藉由清修的方式,理清混亂的內在,重新與自己對話。 赫然發現,認識自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開始,她幾乎無法靜坐冥想,總是才坐了一會兒,就感到煩躁不安,過往的愛與恨如潮水般急速湧向她,她沒有離開,只是繼續焦慮的以食物填補。 拼命想找解決之道,才知道唯一的解決方法只有:坦然面對。 面對自己曾經的錯誤是因為無法一個人的恐懼,面對曾經愛過的人再也無法攜手共度人生的事實。當她坦然面對了自己最脆弱之處,所有壓在心上的重擔忽然變得輕盈,同時由內而外產生一股沉靜的力量,以柔軟的態度包覆過往所有的愛恨悲歡。 於是,她原諒自己的脆弱,開始擁抱一個人也可以美好的時光。 她讓我知道:一個人,可以是孤單,也可以是滿足。 我喜歡在餐廳看到一個人獨自用餐的自在畫面,能在人人為伴的地方,一個人也安然自得,這需要極大的自我能量,才能安於他人異樣眼光的注視。 又或者,我們總是難以自處,才不斷需要他人的陪伴,好填補時感空洞的內在。但這終究是治標不治本的方式,沒有根的自我,不管在哪裡?都找不到歸屬感。這就是為什麼有時候兩個人反而比一個人更寂寞,一個無法和自己相處的人如何能維持兩人之間的和諧? 所有失敗的關係,挫敗的關鍵都是不敢面對脆弱的自我,因而難以接受兩人之間可能不盡完美的真相。 從不曾為自己活過兩星期,到開始一個人生活,她試著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試圖從中找到一種由內而外,以自我為出發點的平衡感。 【真正的平衡,是從失去平衡開始】 最後,她帶著全新的自己飛抵多年前曾啟發她改變的峇里島。白天潛心修行,夜晚享受大好人生,維持在一種身心平衡的難得美好狀態。 她體會到維持平衡的最好方式就是和一切保持距離:不過度修行,也不享樂過度,她不想再將自己陷入萬劫不復的處境,只想完整保有好不容易失而復得的自我。 她以為,這就是她千里迢迢追尋自我所得到的最終答案。 直到一段意外來臨的愛情,打破了她為自己重新建立的平衡關係。 在她不想戀愛的時候,愛情來了。她感到困惑,甚至有些憤怒,彷彿是上天特意和她開的玩笑,笑她無論如何都逃離不了愛情的誘惑,逃離不了就是不能一個人的魔咒。    於是,她斷然拒絕愛情,也拒絕可能幸福的機會。然而,她並沒有因為放棄愛情而回到先前擁有自我的安全感,她再度回到離開美國前的混亂狀態,她以為自己全部好了,卻沒想到令她不知所措的循環又開始了。 這似乎是每個人情感受傷之後的必經之路。當自己終於花費一番力氣找回自己,終於可以不再為愛情失去平衡,想一個人靜靜生活的時候,偏偏愛情又來了。我可以理她不願再徹底陷入的心情,這當中有好不容易找回自我的努力,也有害怕再重蹈覆轍的危險。 心,畢竟受傷容易,修復難啊! 所以很多人在受傷過後,寧願選擇封閉內心,也不再輕易接受另一段感情。 但峇里島德高望重的智者卻告訴她:『有時候,為愛情失去平衡,是平衡心靈的一部分。』 這話有如醍醐灌頂,我也跟著恍然大悟。 所謂維持身心平衡,並非為了保持原狀刻意拒絕自然來臨的感情,如果順其自然是維持身心平衡的秘訣,那麼,此時自然為愛情失去平衡,當然就是平衡心靈的一部分。刻意忽略或排斥,反而才是另一次身心失衡的開始。 明白任何事的一體兩面,我們才能看見自己缺失的部分。 『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是一個人的旅行,也是不同層次的自我認識:當我們敢於毀滅原有的生活模式,才能看見轉彎之後更寬廣的路;當我們改變了對待自己的方式,才能真正面對彼此的問題;當我們不再害怕偶爾失去平衡,或許才能達到真正的平衡。

 5 ) 那些有的没的都是我在想的

意大利-印度-巴厘岛
美食-祈祷-遇到爱

意大利的确是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国度,对于意大利的爱不知从什么开始,只能用着迷来形容,看到罗马的小巷和混乱,竟也不那么讨厌,不过不知道亲身去体验会是个什么感觉。

印度的meditation让很多人为之着迷,其实有时候他们并不清楚那到底是什么,颇有跟风之嫌疑,只是,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些人体会到meditation的真谛,多多少少还是会悟出些什么。

巴厘岛,everyone has a love affair in Bali. Is that true or it's just a dream like all the Hollywood movies?

 6 ) 世界末日前的艳遇

“刚毕业那年,去西北的一个小城出差。在酒店的一个派对上,他走过来,突然牵起我的手,把我拉出了人群,我们一起去了广场,蹲在路灯下面,聊天喝啤酒到深夜。第二天他带我去沙漠、等夕阳、抽便宜的烟、坐在破烂的出租车里打kiss,胡子拉渣的司机从后视镜里很纠结地瞅着我们,我们哈哈大笑地抱作一团,恶作剧般拿了一件衣服挂在出租车中间挡起来。窗外就是大漠孤烟,那么美……奇怪的是,至始至终,我们没有做爱。”

混合烟草酒精和漫天尘沙的情景,朋友Suki的这段回忆就是一部公路电影,她到今天还保留着Estée Lauder的香水Intuition,一个空空如也的瓶子,放了七八年,搬家的时候偶尔会打开闻一下,香水金黄色的液体和沙尘一样消散殆尽,她想思索一下是否还能找到汗水和琥珀混合的“直觉”,那个清晨,他比她先离开那个城市,去火车站送别,她把香水喷在了他的衬衣领子上,“你记着,这就是我。”像一个巴黎香水广告片一样,几分钟后,故事就结束了。

聊着这段经历的Suki,在三个月后马上要成为新娘,准备结束6年的爱情长跑。尽管不准备操办婚礼,但似乎还是患上了婚前焦虑症,总会半夜三更地接到她打过来的电话,“我睡不着,最近工作压力太大了。”我们都知道那不一定真是工作的问题。Suki的未婚夫很爱她,第二天醒来看着床边空荡荡的皱床单,他总有种女友移情别恋的错觉,而我们对他俩的态度则在“七年之痒”和“是否是真爱”之间的旁观判断中摇摆不定。一天夜风吹过, Suki无意间起想起这个沙漠的故事,还有那个不知姓名的陌生男人,她突然扔掉烟头,很玩味地笑了起来。

几天后,收到Suki发来的短信:“正在火车上,帮我请假,我要提前度蜜月去,一个人。”很意外,也突然之间觉得,有那么一点点开心。

【完美的艳遇是没有完成的爱情】

福楼拜说,要是一个男人从未在一张陌生的床上、一张他将永远无法再次看到的面孔旁醒来;如果从未在黎明时分离开妓院,生理上出于对生命的彻底厌弃而产生从桥上跳进河里的念头,那他就缺失他渴望得到的某种重要的东西。这种重要的东西是什么?福楼拜是一个直白的人,尽管性压抑是让福楼拜想从桥上跳下去的原因,因为那是在维多利亚的童话时代。不过他的话传递到现在,依然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如果我们没有让自己失足过,也许永远不会明白什么是完整。如果我们没有让自己冒险过,也许永远不明白自己究竟要去哪里。

那种重要的东西可能是激情、可能是自我、可能是组成我们心脏的其中一块。它不会平静地出现,它需要一点暴风雨,一点幽默感,和一点放松。也许,Suki是去找寻,这种感觉去了。

而谈到“艳遇”这件事,如同福楼拜所描述的角度,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是一个男人性质的命题,相比之下,男人更愿意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艳遇”,女人则要羞涩的多。如果一个男人经常艳遇,我们会说他浪漫,如果一个女人经常艳遇,我们会觉得她“不正经”吧?这些标准不同的枷锁,已经套了多久了?

当然,有一些人始终在刷新我们对于“女人”的看法,可以同时有四五个男友的杜拉斯,还有四五十个性伴侣,她可以跟全世界搞在一起,然后理直气壮地老去。在精神层面来讲,她作为一个打破男性霸权的女人的意义,不亚于她的才华所带来的意义。一个人敢于活成那样,才华不过是她过人勇气的产物。她被生活摧残地老态龙钟,你依旧还可以爱上她,为什么?因为她不拒绝爱。

“如果一个女人一辈子只同一个男人做爱,那是因为她不喜欢做爱。但发生一次爱情故事比上床四十五次更加重要、更有意义。”她说。就此你不能认为她是在放浪形骸,因为在她看来,爱情是极其严肃的。那些一辈子只跟一个男人做爱的女人,也许根本不明白爱情是怎么一回事。

不知道Suki的行程已到了哪里,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她绝对不是去寻找旧情。多年以前的那段艳遇,他们互相没有留下任何联系方式。“也不知道为什么。”尽管浪漫的好像这便是天涯海角的最终版本,身体和大脑一般一片空白,只是漂浮在风沙和拥抱之中,“什么都忘记了。”没有名字、没有过去、没有手机号码。

也许这就是爱了?忘记了要去占有,只有无限的融合。时间短到只有那么几分钟,让我们觉得已经足够。有一天,你遇到一个人,如此让你心动,心动到你绝对不想知道他住在世界的哪个角落。这样就好,吻一下,亲爱的,那么我们可以说再见了。最完美的艳遇就是这样,是不一定需要成形的爱情。


【我们并未失去感官,只是失去了使用感官的激情】

一个平凡女人能活成杜拉斯那样吗?也许很难。我们要承认在法国那样的土地上,先天性地飘荡着伊壁鸠鲁主义(Epicureanism)的甜腻氛围,在法国,你要是没有勇气活出自己,不要怪为何爱情找不上你。中国人对自己的身体向来缺乏浪漫想象的培养,相比之下美国人有些清规戒律的态度反而更适合我们的国情。在纽约的书架上你总是能找到一堆告诉你该如何找到自我的书籍,纽约女作家莎拉•班恩•布雷斯纳克就是其中之一,她语出惊人地告诉我们,历史上最杰出的纵欲者不是示巴女王(the Queen of Sheba),不是马塔•哈丽(Mata hari),不是玛丽莲•梦露,而是海伦•凯勒——一个又聋又瞎的女人。

为什么说海伦•凯勒最伟大的纵欲者?与莎拉本身经历的一段遭遇相关,莎拉曾因意外头部受到重创,有一年半的时间丧失了知觉,当她躺在床榻上无望地等着迷惘的未来时,突然有一天她闻到了厨房里的意大利面条在沸腾的香气,消失了一年半的感官被一点点打开,那种重获感官的狂喜,使得她一瞬间明白了海伦•凯勒,明白了她一直在叙说却很难被人们感同身受理解那段话:“把每一种感官发挥到极致吧,就好像明天将会失明!”海伦凯勒教人们“贪婪”地嗅闻每一朵玫瑰、纵情地抚摸每一样你想触摸的物品,和“生活”这位爱人抵死缠绵,难道不是最高境界的纵欲者?尽管对于没有丧失过感知功能的人来说,这样的想象尚有距离。但海伦•凯勒与莎拉还是教会了我们另外一件事情。

也许我们并未失去感官,只是失去了使用感官的激情。许多人并没有像海伦•凯勒那样瞎了,却比任何一个瞎子都要看不清生活的真谛。对生活感到恐惧的人,常常没有办法用一种艳遇的态度活着,对生命失去探索与感动的人,常常会比时间本身更能摧毁一桩爱情。

【保持自我的艳遇】

去年夏天,和Suki一起看茱莉亚•罗伯茨的《美食,祈祷与恋爱》,Suki的这次出走总是让我想起电影里的Liz,她们很像,有着一样看上去“很完美”的恋爱关系,却一样选择了要搞一次小破坏,都是属于不太安分的灵魂,不安于别人给出的答案。像电影中的Liz那样,这次Suki是不是也打算去通过旅行找到真正的回答?记得当时和她一起讨论过影片的结尾安排——“明明是女人寻找自我的一趟旅行,最后答案还是要给出一个男人,大团圆的结尾是不是有点做作了?”Suki向来有点讨厌要把终身托付给一个男人的意向,但我觉得电影中那些Liz与自己独处的那几段场景倒是留下了更深的印象:一个年近四十的女人,只带一本词典,飞到遥远的国度开始一个人的旅行,坐在广场上勺冰激凌吃,住在破破的公寓里,给自己做一份芳香四溢的早餐,享受陌生音节在唇舌上的颤抖,走上大街,去交朋友,心无芥蒂,把橱窗里心仪的丝绸睡衣买下来,像听歌剧一样地去大块朵颐一盘意大利面,不为哪个人性感,只为时时刻刻都记得爱上自己。自从她开始决心踏出这趟旅行的开始,有一种变化已在她的身上被唤醒,在经历长长的旅途后,最终她之所以会“艳遇”到那个浓情蜜意的男人,我想是因为从一开始,她的周身已经开始弥漫了一种与自我艳遇的气氛。

什么是自我的艳遇?那大概是能够爱上自己,信任自己,喜欢并且愿意将每一丝优美的自我挥洒到空气中的能力。不管那个人有没有来,始终像迎接一段爱情的认真态度来迎接自己。于是,有一种若有若无的美,已经漂浮在了你的周围。这种氛围让你变得不同,你微笑、你沉思、你开口说话,当你站在人群中,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个人,能远远地就把你认出来。

我知道,那真的很难,一个人需要跋涉多久,才能变得如此信任“真我”?电影中的Liz在罗马的深夜给美国的男友写下那封决绝的分手信,不知是熬过了多少焦灼的疑问与拷问的结果?

 “有一天,我的朋友带我去了世界上最神奇的地方,叫奥古斯顿,奥古斯都大帝建造了它来收藏遗迹。野蛮人来了,他们摧毁了一切,包括奥古斯顿。伟大的奥古斯都,罗马第一个真正的皇帝,他怎么能想象,和他所知道的全世界,有一天会成为断壁残垣?黑暗时代,有人闯进来,偷走了大帝的骨灰,十二世纪时,这成为了卡罗林诺家族的一个要塞,后来变成斗牛场,再后来变成烟火仓库,现在则是流浪汉的厕所,所以你得时刻注意你的脚下……这里是罗马最安静,最寂寥的地方之一,城市已经在它周围成长了几个世纪,它就像一个珍贵的伤口,像你不会放弃的心碎,因为它伤的太完美了。David,我们都希望事物能保持原样,安于活得悲惨,是因为我们害怕改变,害怕事物变成废墟。我环顾这里,看它经受的这些混乱,这些改造、焚烧、掠夺……然后又找到了重新塑造自己的方式,然后我就释然了,也许我的生活还没有那么糟糕,世界就是这个样子而已。毁灭是种礼物,毁灭是通向变化的途径。即使在这个永恒之城,奥古斯顿让我明白,我们必须为无尽的变化浪潮做好准备,比起绑在一起,我们都应该过得更好,不要害怕分开带来的伤害。”

看着Liz含着泪按下Enter键,Suki拿着纸巾无声地擦着眼角,她说这段最感动她。毁灭是种礼物,许多事纵然包含着许多危险,但必须去经历它。




【世界末日的亲吻】

艳遇是一桩需要相互情投意合的事,假若两个人中有一方完全擦不出火花而避之不及,那就只能说是性骚扰而非艳遇。艳遇的达成必定包含一种这种想投入享受生活一回的小喜悦。只是有时候,心里的一堆旧日废墟,会阻挡我们去迎接这种新的改变。只有当我们真正地从废墟中走出来,忘记它,才能真正地快乐起来。这种快乐难能可贵,因为它短暂,又不容易被人们体会。想起很久以前有一位朋友曾经这样告诉我:

“年轻是闭着眼睛浪费的,人人都有一口好牙。等我们老了,牙齿掉完了,什么也吃不了了,于是发现,事物的味道原来是可以想象出来的。于是觉得,很多东西是我不想要的。因为牙齿没有了,所以我需要发现更多不需要牙齿的事物。可是,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东西是永远不需要牙齿的,譬如亲吻。”

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如果,有一个吻正在等待诞生。亲爱的你,今天打算怎么过?

 短评

意大利旅行,她看到热烈的情侣,本来些许失落,但桌上的一份pasta瞬间让她的寂寞面目全非。Send me love and light every time you think of me then drop it.旅行。美食。爱。契合了我所有想要的。

3分钟前
  • mayfly
  • 推荐

簡單來說她的救贖之途是用銀紙舖出來的。旅途上她遇到的人的遭遇比她坎坷那麼多,她自己輾轉反側不過無法承認自己是個胸無點墨矯揉任性的都市雜貨攤。毫無信念和信仰可言,一場但求feel good的bullshit盛宴。暢銷的愛情故事都只有一個教誨:換畫。(p.s. 中文字幕爛透。)

8分钟前
  • 何倩彤
  • 很差

影评并不好 但是我真的觉得好久不曾看过如此与心灵相契合的电影 才熬夜到现在。很多人不理解我为何热衷于独自旅行 我认为这部影片道出了我的心声 人多太嘈杂 便无法看清旅程的点点滴滴 无法仔细欣赏世界上的和而不同 无法在旅程中与自己的内心交换想法 无法净化与成长自己的内心 独自旅行我能带着自己

10分钟前
  • FloriaZENG
  • 力荐

惊 老美也有文艺片

11分钟前
  • Giggs H.
  • 推荐

有时候为了爱失去一点平衡,也是平衡生活里的一部分。——如果你够勇敢到可以放下所有感到舒适又熟悉的一切,包括你的房子和忧愁,陈年仇恨,然后出发去探索真理,不管是表象的还是心灵上的,真心注重这旅途上的一切线索,接受在这过程中历经的人都会是你的导师,而你又准备好了最重要的,去面对那些.

15分钟前
  • 蒜 | BOY A 🌈
  • 推荐

花了两个小时,一颗星给各处美景。罗伯茨真的老了= =昨天我看柴静专访姚大嘴的节目,她狂推这部片,真是她这一年的写照吧= =谁不渴望过这样的生活呢,但是不是每个人都像女主那么幸运,遇见好人好事

18分钟前
  • 江南小野花
  • 推荐

女性向电影,换句话来说基本上完全是拍给女人看的。我是女人的话一定是5星9分,甚至10分。可惜我是男人。。。。还是未能击中。。三振

21分钟前
  • 中雪君
  • 推荐

看得穷人自卑啊!美国人太有钱了!才会让没有任何问题的婚姻,因为女主角太闲而走向崩溃,女主角可以在什么都不要的条件下,离婚后,可以去世界潇洒,旅游一年,完全不担心生活费,还能在外国请私人语言老师。住豪华别墅(巴厘岛那座)。还能说什了,只有有钱人能感悟生命!

24分钟前
  • princessmana
  • 还行

不是很能理解这种感情,倒也不是说女主角矫情,毕竟人家是纽约中产阶级,物质丰富了当然要有精神追求,可我这种连活着都很吃力的人真的就很难理解她的想法了,严格来说不是她的问题,不是电影的问题,应该是我自己的问题(贫穷的原罪吧)。

25分钟前
  • 曾良君
  • 还行

“心伤不是坏事,说明你曾经付出过。”更喜欢台版的译名《享受吧,一个人的旅行》。大多数人这一辈子总会有所改变有所失衡,但敢于承认且作出改变的人并不多。虽说电影被分成三段式,但两个半小时的长度还是多少需要再压缩。有人说这是一部无病呻吟的影片,但我觉得很多东西只有经历过才能明白。★★★

30分钟前
  • Q。
  • 还行

这是必须到了一样的年纪,去过一样的地方,经历过一样的危机的女人才会给五星的电影。对于大众来说也许就是作逼

33分钟前
  • 黄青蕉
  • 力荐

如果你想到你只有一辈子,就不会觉得女主矫情。很多中国人,总好像他们有无数条命似的,动不动就为极端无聊的理由,比如什么爸妈的意思、孩子的想法,别人的闲话,狗屁一样的传统……就浪费了一辈子。我四十岁了,一直离经叛道,也一直富裕舒服。人类世界真的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年轻人为什么都如此保守?

36分钟前
  • 蝴蝶不梦庄周
  • 推荐

作为2010年观看的最后一部影片,似乎有一些将来意义。正好符合我现在的状态。但我不能去环游,不能去诵经,可仍旧有很多方法, 让我彻底抽身于如此糟糕的2010,投身于充满希望的大部分被计划好的2011,从此刻起,我要认认真真地度过2011年。happy new year!

41分钟前
  • 王稷和泡泡
  • 推荐

最近这种所谓的“独立女性必看电影”最终结局仍旧逃不过找个男人嫁了去,这种俗套的结局一而再再而三,那还“独立女性”个毛,简直就是毒药。当然了,本片的外景一流,各地风光啥的,就当国家地理杂志看看好了。

44分钟前
  • 龙哥儿
  • 推荐

仅意大利已够满足标题了。Javier Bardem一如既往的艳遇不二人选

48分钟前
  • 眠去
  • 还行

這實在是一個討人厭的女人,不為人著想,欠缺主見,萬事只講fu,有負擔就要走人的公主病患者。不要覺得女性觀眾會買帳好嗎?!

53分钟前
  • 裘笛
  • 很差

我不明白一个女人去追求自我有什么不好。我不明白寻求自我平衡的过程怎么碍着你们了。你们说矫情说没必要,你们觉得自个儿活的有自我吗,有梦想有追求吗。除了结尾收的不太好以外,是一部很好的电影。

55分钟前
  • 汪拾叁
  • 还行

饭祷爱这个译名不错。

58分钟前
  • 不知谓
  • 推荐

美国安妮宝贝的治愈系。

59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我一直觉得,述说悲剧的最佳方式,是幽默。换句话说,任何的苦难,我们不妨都用轻松的口吻表达出来。人生嘛,不过如此。恩呢。

60分钟前
  • 南菜园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