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2017

HD

主演:鲍起静,吴至璿,严艺文,蔡亘晏,孙可芳

类型:电影地区:台湾语言:国语年份:2017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生生2017 剧照 NO.1生生2017 剧照 NO.2生生2017 剧照 NO.3生生2017 剧照 NO.4生生2017 剧照 NO.5生生2017 剧照 NO.6生生2017 剧照 NO.13生生2017 剧照 NO.14生生2017 剧照 NO.15生生2017 剧照 NO.16生生2017 剧照 NO.17生生2017 剧照 NO.18生生2017 剧照 NO.19生生2017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失去,方知珍惜

先感谢奇遇观影团,带给我首次提前观影的机会,感恩。 以下内容涉及深度剧透,请酌情观赏 影片主要围绕4个人物展开叙述:失去哥哥的小男孩生生,肺癌末期的莉莉奶奶,即将失去母亲的单身女儿以安,失去儿子的母亲。四个人物形象,像极了生活中的你我他,仿佛多多少少都能从四个人物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很有代入感。 1.关于温暖。生生,无论是坐在打烊的肯德基,还是空无一人的家中,最缺乏的是温暖。看着同伴在母亲的嘘寒问暖中接走,然后一个人落寞地回到肯德基,真的充满唏嘘。与其说,生生给予了莉莉奶奶陪伴,同时,莉莉奶奶也给予了生生温暖。生生在帮莉莉奶奶录视频的同时,也一点点地学会打开心扉,理解母亲,学会成长。 2.关于家庭。早年丧偶,中年失子的母亲为了维持生活,晚上在便利店打工,白天在家里补眠,在孩子最需要陪伴的时候,却都是缺席的。但生活不是非黑即白,不能仅凭表面就去下定论,要知道,作为单亲母亲,搬砖与陪伴注定不能两全,不能接他放学,不能给他做饭,不能同他聊天,听他讲校园发生的点滴和成长....人生没有绝对正确的选择,一步难一步艰,艰一步,难一步,走着走着,但愿路就会好起来 3.关于需要。电影里有一幕,是以安的员工吐槽家中的母亲做个小手术就把家里弄得人仰马翻,很羡慕莉莉奶奶的独立性。但在以安视角,可能会羡慕员工母亲对子女的需要感,莉莉奶奶实在是太自私了,无论是带她去台北看病,还是辞职照顾,都遭到莉莉奶奶的拒绝。连莉莉奶奶平时发生的事情,都是别人通过莉莉奶奶直播后,转告给以安,才知道的。往深处想,莉莉奶奶作为过来人,知道,女儿有女儿的旅程,她有她的人生,更不希望女儿因她而改变她的航程。即使,莉莉奶奶也需要陪伴,即使,她也很怕死亡。 4.关于失去。“如果你丢了什么,觉得遗憾,那才是最重要的。”拥有时,不知道去在乎,去珍惜,等到后悔,已来不及,有些东西丢了,可就再也找不回来,如岁月,如青春,如健康,如爱你的人。这部片的主旋律并不是要你知道失去的不可逆,而更希望我们珍惜当下,尽量的学习,尽量的尽力,尽量的开心,尽量的珍惜身边人,人生就遗憾少一点,美好一点。 最后,剪辑,有点乱,时间线得去二刷,但不影响观感。

 2 ) 我们的一生都在奔向和解

影片娓娓道来的讲述让观众代入感极强,生死的话题是永恒的,不避讳,不张扬,直面生死。今年有很多抗癌电影,这又是一部,很有是枝裕和的风格,淡淡的讲述下揭开了生活的必然。近两年,台湾电影越来越不错。影片中男孩和妈妈,莉莉奶奶和女儿,他们因为生,因为死,彼此沉默,彼此沉重,最终,都和解了。影片的主题意义很深远。

 3 ) 生生 ——“我也想继续陪你长大,但只能到这了。”

一部关于生与死的电影。“我有我的人生,你也有你的人生,我们都要学会放手。”亲情是一生的羁绊,当我总说要与过去的自己和解,也许先学会与父母和解,他们何尝不也是第一次当父母,他们也会害怕,彷徨,孤独,背对我们擦干眼泪转身继续坚强。

所以,永远都不要爱得太迟。

(鲍起静演技撑起了整部电影。)

 4 ) 生老病死,一叶千秋

千禧年伊始,台湾著名编剧吴念真(《一一》当作洋洋父亲的扮演者)带着杨得昌最新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作品《一一》来到大陆做文化交流访问,在记者会上,面对媒体的某个问题,吴念真先生给出了这样一个回答:生老病死,一叶知秋。

英国社会学家卡尔·波普尔在《the poverty of historicism》一书中提出:只有少数的社会建构是人们有意识地设计出来的,而绝大部分的社会建构只是“生长”出来的,是人类活动的未经设计的结果。

这段话,放在《生生》这部影片当中的解释就是,有机体生命的消逝其实并不是有意设计的过程,而是自然主义学说的衍生品。鲍起静老师所扮演的奶奶,在得知自己命不久矣的时候,便将直播这一年轻的生活方式纳入自己生命中最后的时光。而与此同时,一个名叫生生的小男孩,他的哥哥前不久刚刚因为一场意外交通事故而离开了这个世界,母亲整日郁郁寡欢,冷落了他。他翻开哥哥生前的手机,发现哥哥在生前很喜欢看一位老奶奶的直播。于是呼,他便追寻这位老奶奶的踪迹,与她在物理世界里产生了交集。

虽然本片讲述的是一老一少两个人的生活琐事,但在主客体方面,则是通过另外两位配角来推动故事的发展。生生的母亲在自己的大儿子意外去世之后,慢慢地不愿意在家中长呆,而是通过上夜班的方式来试图抚平自己的伤痛。这一举动无疑冷落了小儿子生生。而在某日清晨她回到家中找不到生生时又表现出来了诚惶诚恐,说明她内心深处始终是不安的。片中的台词很好的作出了解释:现在,我只剩你了。

这不禁让人想起前不久已故香港著名男演员廖启智。廖先生生前有过三个儿子,但不料小儿子五岁时便因病去世了。如果原来没有得到过,或许并不会有所感受。但世界上最疼的无非就是让人曾经拥有,而后又硬生生给夺取。

影片的另一条线索则是鲍起静老师扮演的奶奶的角色跟其女儿以安之间的互动。以安是一位三十八岁的单身女子,一个人在台北工作生活。平日里最放心不下的便是生病的母亲。跟大多数中国母亲不同,鲍起静老师所扮演的母亲非常独立,并且从不参与女儿的私生活。年轻时一个人从香港嫁到台湾,人到了中年又一个人把丈夫伺候离世,一个人养活女儿读大学。现在也是一个人面对着生老病死。很多观众都不明白为什么这个奶奶会如此抗拒女儿的提议,女儿回到家乡,她不同意,让她搬到台北与她同住她也不同意。一直到她昏倒在家,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时候,她才道出了真相。因为在十多年前,在她丈夫快要离世的时候,她一个人照顾自己心爱的人。那个时候,她就明白,没有人愿意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即便是自己的亲人,即便是自己的女儿。看到这一幕,我真的泪流满面。原来,普天下的父母尽管做错过很多事情,但随时随地都在为自己的子女设身处地地着想。

影片的最后,奶奶活过了一百天,离开了人世。以安将母亲生前的东西收拾好,准备将房子卖掉。生生也与母亲搬离了原来的住所,开始了崭新的生活。

生来病死,一叶知秋。

 5 ) 平民影后殿堂级的表演,永远值得一篇好影评

前言:我写的影评不算好影评,我只是觉得每一个认真演戏、全力以赴的好演员都值得一篇好影评。

正文:《生生》吸引我的并非情节,它情节简单、低调简朴,看起来也很难拥有像商业电影那样的高票房,但《生生》却铺就了一方小型的专属舞台,令一名影后再一次得以淋漓尽致地表现自己精湛绝伦的演技——也让我们有幸再一次,欣赏到金像奖影后鲍起静那炉火纯青、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表演。

我最初认识鲍起静,是通过许鞍华的《天水围的日与夜》,这部电影令人赞叹,堪称俗世安魂曲。每次我看过它,内心总感到平静又温暖。《日与夜》成功之处,在于它没有任何的说教和煽情,而是把很多人生起落与五味杂陈,跟那些细碎真挚的生活日常细细密密缝合在了一起,整部电影自然、坦诚又满溢着生之热爱。

鲍起静在其中饰演在超市打零工的贵姐,她幼年失学,早早出来打工,用自己菲薄的工资供养了三个弟弟读书成人。后来她失去了丈夫,只身抚养了儿子。在贵姐身上,丝毫看不出对生活的抱怨和愤懑,她日日勤俭持家、烹饪着简单可口的饭菜,忙里忙外,以轻松无谓的心态,抵御了命运的无常起伏。爱出爱返,贵姐帮助过的亲人和邻里,也在以不同的方式回馈着她的温情和照看。在香港这个繁华大都市,有清贫家庭偏安一隅,中式传统深厚的人情交往在其中流转。鲍起静的表演朴素真实,跟这个简单平凡却心志淡泊善良的女性完美贴合,这种充满生活气息和生活阅历的气质,令电影拥有了平凡而久远的滋味。

鲍起静可以演绎平凡女工,也可以演绎《月满轩尼诗》中泼辣艳丽、斤斤计较的老板娘,身为一个演员,她的演技和阅历随着时光的推移而日渐醇熟。时间对于一个有悟性有觉察心的演员来说,真的是好事,让她真正能了解生活,观察到各种各样的人生,觉察人生本质上的滋味和道理,进而把握住和演绎好每一个角色。

她震撼到我的第二部电影,就是恐怖片《僵尸》。鲍起静在其中饰演的梅姨,与自己的丈夫冬叔在廉租房相依为命。但冬叔被坏人设计,失足跌落楼梯惨死。梅姨无法接受丈夫死去,听从了术士阿九的蛊惑,将丈夫制成僵尸,以期待丈夫能起死回生。

在他们清贫孤独的老年生活中,彼此的爱成为了梅姨生活的支撑和慰藉。丈夫猝逝,对于梅姨的打击可想而知。在丈夫跌落楼梯、扭断脖子的那一刻,梅姨从沉睡中惊醒,她惊栗着直望向前方,预感大事不妙。在制作丈夫成为僵尸的过程中,梅姨备受痛苦和煎熬,脸上的老年斑凸显,她对着僵死的丈夫哭诉自己的孤独和恐惧。但丈夫没有复活,而是变成了坏人借尸还魂的工具,她含着热泪走向丈夫,与他同归于尽。

贫苦老人的孤寂和无助,底层生活的无望,痛苦和恐惧穿透了银幕。梅姨是个善良的人,却连遭不幸。在廉租房那栋贫苦而空寂的生活空间里,人和鬼都在拼命挣扎、强撑度日。他们都是社会的弃子,亲情成为了他们活下去的唯一支撑。《僵尸》在讲述一个僵尸复活、危害人间的恐怖故事的同时,直击人心深处,那黑色的脆弱和孤绝。

《生生》里的鲍起静,饰演了一个倔强的母亲莉莉奶奶。她独立生活,虽然年逾花甲,但依然开着自己的出租车过活,直到癌症击倒了她。在病倒进入病房抢救的那一刻,鲍起静奉献了炸裂级的表演:她拼命要自己坐起来,女儿忍不住发脾气,说她太自私。她才说她不想让女儿受累,她好怕死。鲍起静真实而生动地演绎了一个热爱生活独立女性,逐渐被衰老和绝症征服的残酷过程,她在面对死亡时复杂悲怆的状态。就在疾病拉着她往末路上走时,她依然爱着自己的女儿、依然热爱着生活。

纵观鲍起静饰演过的角色,出彩的大都是市井里的平民女性。有些故事甚至没有激烈的矛盾,仅仅只是平凡如水的生活,即便这样,鲍起静也能演绎出角色的魅力、诠释生活平淡中的真味,堪称平民影后。

有时我想,最精彩的戏剧,大概就是生活本身吧,最精彩的角色大概就是真我本色(原创影评,首发豆瓣,署名党阿飞)

 6 ) 被鲍起静老师圈粉的一天

有评论说,《生生》是继《送你一朵小红花》后的又一部探讨生命和离别的影片,没看过《小红花》无从比较,但这种以平实的角度来展现离别态度的题材,我真的很喜欢,哭了全场,头疼缺氧,连带第二天双眼皮离家出走。曾经读过一本书叫《最好的告别》,书里的很多内容已经不记得了,只是对临终关怀印象深刻,那时候边看书边想,如果自己到了人生的末尾,不得不跟世界告别的时候,希望以什么样的姿态过完最后的时光呢,是选择医院治疗,与病魔抗争下去,还是选择尽量减少痛苦地快活一段时间,然后离开呢?至今我也想不明白,因为这个选择很难,只要世界上还有让自己眷恋的人或者事,就一定会想能不能继续活下去,是不是还有机会好起来……所以我很佩服莉莉奶奶的选择,很佩服她放弃治疗在生命的最后活的精彩的勇气。作为独生子女,尤其是离家在外,看到这种故事的时候总会特别难过,我会想应该如何处理父母老去与自己生活的纠结问题,但从来都是无解,或许真的到了需要面对这个难题的时候,必定会做出当下最恰当的选择。说回电影,最喜欢的情节的是奶奶在书店里等待会不会有人借走她放在书架上的漫画,她说店员早就知道了,这个世界上会有人一起帮你维系一些可爱的小心思和小愿望,这样的感觉真好。面对生死,很多人都是歇斯底里的,是情感剧烈的,但在《生生》这部电影中,一切都显得平和而温情,仿佛离开人世只是一次普通的远行,离开的人交代好了一切准备好了放下,留下的人也不要让自己困在痛苦中,要珍惜眼前人,要继续发现幸福。

 短评

時空環境意外精準,65歲後不得駕駛的法規和租書店的租片廣告(《全面攻佔2》等)都與行事曆的日期能夠貼合。不過還是台片老毛病,場景都「乾淨」的的不太自然,例如一個忙到沒時間接小孩的夜班單親媽是怎麼有辦法維持自家房子一塵不染無衣不折?

5分钟前
  • 焚紙樓
  • 还行

杂音太多了

8分钟前
  • 还行

非常一般的一部电影小品,虽然不至于很差,但总觉得导演可以打磨的再精致一些,现在看起来还是个半成品。所幸的是包括鲍起静在内,无论是扮演女儿的,还是那个小孩的,都极有质感,算是在总体上用表演挽救了这部电影

10分钟前
  • 满江红
  • 还行

太真实了,老人的固执,与儿女的无奈。台湾电影特有的细腻感和娓娓道来的叙事,不是给人猛的一击,倒是让我隐隐难受许久。到底要如何面对生老病死,或者说面对老人弥留之际我们该如何陪伴,我想我该做些思考了。

12分钟前
  • Xl
  • 推荐

生和死的讨论总是相辅相成。湾湾电影的细腻、生活化。郊区的鸟应该向这一部学学如何低调又不容忽视地体现地域特征。鲍起静衣服颜色饱和度好高,像童话里的仙女一样安祥。

14分钟前
  • 我呼吸的空气
  • 推荐

很有意思,生活物品因为它被谁所有而具有一种生命,如果人去世了,除了让人趋之若鹜的财物,其他东西的生命也随之黯淡,变得多余,甚至也同时具备死亡的气息,令人避之不及。。。

16分钟前
  • luer..一串字母
  • 推荐

莉莉奶奶在片中唯一软弱的一刻,就是抱着女儿说“我好怕,我也很怕”。有些人不敢死害怕死,可能也是太心疼留下来的人,就想狗狗不想让主人看到自己的死亡。

21分钟前
  • 焦糖爆爆D
  • 推荐

「我也只活到這個年紀, 以後的人生, 我也不知道應該怎麼告訴妳. 如果有一天, 妳知道了, 妳一定要告訴我.」

23分钟前
  • Q·ian·Sivan
  • 推荐

3.5。平铺直叙,但还是值得去电影院看一看吧。

26分钟前
  • 阿卜
  • 还行

三星的电影。但我还是觉得应该给四星,给的是题材,是主题,是生死,是母亲,是鲍起静。

30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20200213:一個年輕的小孩追隨過世至親活過的痕跡,與一個將死的老人邂逅。生生這個名字也暗示了這種人際關係互動中生命的延續。有意思的命題和故事。但劇作本身問題太多。只有老人一廂情願的鏡頭的展示和傾訴,缺乏小孩/女兒/媽媽的反打,關係的交匯完全沒有拍出來。

31分钟前
  • 露丝玛莉很悲伤
  • 还行

拍出了生命的洒脱和随心,也克制了煽情,比较节制且有控制力的表达。

34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还行

“我也只能活到这个年纪,以后的人生,我也不知道怎么告诉你,如果有一天,你知道了,你一定要告诉我。”一部平平淡淡毫无戏剧矛盾的电影,却能让你在最后半个小时疯狂流泪。很少能在市场上看到把老年人当主角还能把她刻画得如此可爱、生动、独立的电影,整个故事就四个人物,痛失大儿子的妈妈,懂事的小儿子,身患绝症之后开始努力把握人生的母亲和外地工作的忙碌女儿,从头到尾没有贩卖任何的现实痛点,而是平铺直叙地建立着一段忘年交,由此串起了两个家庭的温情故事。即使乐观人生依然会害怕死亡,即使不忍失去也要勇敢放手,生活如此,生命也是如此。

35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推荐

迷路大宝终归主,母女同鞋合脚穿。缸内假鱼游不断,活过百日赛网红。抖音和漫画贯穿始终,用属于年轻人的娱乐项目连接起一老一少两个“生”:面对生命将至的生 与 经历生死离别的生。片名好像杨德昌《一一》,叙事节奏也略平缓和单调。这种描写生死的简单小品是不会出错的保险题材,用来展现演员表演恰好,遗憾本片拍得温吞水、琐碎化,变成了催眠电影。

36分钟前
  • 科林
  • 较差

如何面对亲人的死亡,尽量在不滥情,鲍起静演得还是好。只不过她拒绝化疗拒绝女儿的原因,还是很中国式的“我是为你着想”才做的这些,让我天然带有不适感。“生生”是里面小男孩的名字也挺拉胯的。有很多地方声音做得不太好,就算开那么多电器,也没必要有这么多杂音。

41分钟前
  • kakakarl
  • 还行

鮑起靜小姐在香江首映後大駕親臨映後談, 在很親切地回答了影迷問題後, 又大合照, 榮幸的我和影后距離只有 0.0004公里......影片不知是否有真人改編, 幽默感人, 各演○演出太自然.....鮑姐也說要被比下去.....

45分钟前
  • 影毒肥佬
  • 推荐

3点5星。生老病死,一日千秋。四个人,四份孤独的灵魂,因为相识而改变,适合与《又见奈良》对比观看。

48分钟前
  • 奇爱博士
  • 推荐

生生不息,必有回响。噢,记错了,似乎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唉,不管怎样,有回响就可以了,还要什么自行车呢。

51分钟前
  • 张翔森
  • 还行

这是一首关于爱的小情歌。If you love me,tell me when I'm still alive;if you need me,tell me before I die.I'll disappaer but love forever.

52分钟前
  • prost
  • 还行

只能说,这种温吞水般的台式小品对于鲍起静这种老戏骨来说,太简单。

54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