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上的惨案2022

HD

主演:肯尼思·布拉纳,盖尔·加朵,露丝·莱斯利,利蒂希娅·赖特,艾玛·麦基,艾米·汉莫,珍妮弗·桑德斯,苏菲·奥康内多,安妮特·贝宁,妮基塔·查达哈,汤姆·巴特曼,亚当·加西亚,拉塞尔·布兰德,唐·弗兰奇,里克·沃登,阿里·法扎勒,尼亚姆·林奇,埃莉诺·德·罗汉,爱德华·刘易斯·弗伦奇,拉普洛斯·卡伦福佐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22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尼罗河上的惨案2022 剧照 NO.1尼罗河上的惨案2022 剧照 NO.2尼罗河上的惨案2022 剧照 NO.3尼罗河上的惨案2022 剧照 NO.4尼罗河上的惨案2022 剧照 NO.5尼罗河上的惨案2022 剧照 NO.6尼罗河上的惨案2022 剧照 NO.13尼罗河上的惨案2022 剧照 NO.14尼罗河上的惨案2022 剧照 NO.15尼罗河上的惨案2022 剧照 NO.16尼罗河上的惨案2022 剧照 NO.17尼罗河上的惨案2022 剧照 NO.18尼罗河上的惨案2022 剧照 NO.19尼罗河上的惨案2022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选角、改编和波洛的改变

#影评/尼罗河上的惨案

这是根据英国著名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提的小说改编的。其中的框架、手法、套路我都已经滚瓜烂熟。基于当代社会议题下,必须做一些改进方有意义。这是这本小说被拍的第三个电影。

选角问题

这个电影在我看来是双女主,琳内特和杰奎琳占据戏份和拉扯,以及对全局重要程度是一样的。这个电影里后者无论是每次突然闪现及演技来看都优于前者。 还有一个选角就是琳内特女仆,第一部她可是由简铂金出演你不认识她可以,但鼎鼎有名的铂金包就是取自她的名字。 至于其他角色上的选择就没啥可圈可点了,因为其实除了上述三个女人,其他人都没太重要。且女仆完全是因为第一任演员才变得特殊起来。

改编问题

故事整体框架没变,杀人手法和杀人细节也都没变。改了一些无关重要的场景,比如三人认识的那场舞会。也改了一个重要的场景:杰奎琳发疯般的去探望受伤的西蒙,西蒙也在那短短一瞬间给她塞了纸条,告知她女仆目睹了杀人现场。这个情节没有了,波罗在最后结局推理时间又很短促,会让观影人摸不着头脑。 还有一部分改编是人物关系的重构。痛恨着琳内特的依旧是她周围那些人,编剧这次增加了里面的关系。医生附加了前男友属性,律师附加了表哥属性,而那对反转的主仆被赋予了女同性恋的角色。还有一些黑人的政治正确性问题,一部逻辑推理小说里强塞进了两个不属于它被创作时的东西,不知道该谓之幸与不幸。

赫尔克里波洛问题

这个问题困扰我一些。在我心里的波洛,就是一个毫无感情的断案机器。大雪天的波洛就该把自己围的里三层外三层而且还很漂亮,在船上也要穿精致小皮靴 ,再热天也要穿西服,不愿去泥地里,怕水沾湿自己皮靴,这才是波洛。他有着自己的固执,毫无真情实感。可这部里面赋予了他更多人性和感性,他也曾拥有过爱情,在影片结尾也暗示着他将会再度陷入爱里面。

波洛的问题令我深思,阿婆把所有的聪明才智和跳动的灰色细胞都赋予了他,理性的代名词。而拥有爱情和感性则是其笔下的汤米夫妇,最新的这系列波罗电影里:上一部的《东方快车杀人案》和这部《尼罗河惨案》,导演似乎把波罗做了更加人性化的处理,也给了大侦探一个偏感性的结局。

 2 ) 这部[尼罗河上的惨案]比《尼罗河上的惨案》里面描写的“尼罗河上的惨案”还要惨!

这是一次对路人党极不友好,对原著党则是一次彻底的折磨的改编。

肯尼斯·布拉纳在2017年,改编过阿婆的名篇《东方快车谋杀案》,结尾处暗示续集《尼罗河上的惨案》要来了。

但《尼罗河上的惨案》的定档也是一波三折,从最开始的2020年12月跳到2021年的9月,然后跳到2022年的2月11日。

而这部电影中国大陆很早就引进并且译制完成了,但由于国外档期一直蹦来跳去,所以迟迟没有定档,最终,这部迟到的谋杀案晚于国外一周跟我们见面。

作为阿婆的书粉,因为有了前“车”(东方快车的车,翻车的车)之鉴,所以走进影院前还是比较担忧的,毕竟见识了导演在[东快]里的魔改。

事实证明,“爵爷”肯尼斯不仅喜欢魔改,还特别爱加戏,导致这部电影几乎全面崩盘。

可以说,这部[尼罗河上的惨案]比阿婆的小说《尼罗河上的惨案》里面描写的“尼罗河上的惨案”还要惨!

01

阿婆的原著故事本身并不复杂,说到底就是一个带着阴谋的三角恋导致的命案。而小说的特别之处在于第一起命案发生时,已经接近小说的一半篇幅,在前面小一半的篇幅里,阿婆都在铺垫各种关系与冲突。

读过小说的朋友知道,这部小说里出现的人物是比较多的,但阿婆安排他们的出场很有意思,都是以两三个人为一组出现,这两个人是一对母子一起来的,那两个人是一对母女一起来的,那三个人是一对亲戚加一个护士,通过几个“小团体”,读者将故事里的人物自然而然地串了起来。

原著里的人物关系图

在故事层面,除了主线,还有两条支线伴随着主线展开,一个是“瑞斯上校查案线”,一个“女主珠宝丢失线”,这一主二副三条线,使得故事本身已经非常饱满了。

所以当我看完小说觉得,这个故事如果要搬上荧幕必定是一次不小的挑战,不管是人物的设置还是故事线的处理都是需要进行改动的。

在之前1978版和2004版电影中,基本都在“删减”“整合”两方面下功夫,比如两版都删掉了“瑞斯上校查案线”以及吉姆·范索普这一角色,78版将上校和英国律师的身份进行了合并,两版同时也删掉了一些人物。

78版的改编痕迹比较大,04版更还原小说。但两版电影的改编都很成功。目前在豆瓣都收获了超过8.0的评分。

到了肯尼斯·布拉纳这里,导演不着重于“删减”和“整合”,反而在做“增加”:加人物、加情节、改关系、改人设,统统魔改!而且整个影片的节奏把握的非常差。

人物这里,取消了瑞斯上校这一角色,那自然“瑞斯上校查案线”就不存在了。

相反的,前作[东快]里的布克回来了,充当了原著里上校和蒂姆·阿勒顿的角色,布克扮演了蒂姆·阿勒顿的角色,上演了“女主珠宝丢失线”的故事,却走了奥特本夫人的结局。真不知导演这是玩的什么小心思。

温德尔沙姆勋爵本身在小说里就没多少戏份,就占了开篇的几页篇幅,一个活在角色描述中的人物在影片里代替了贝斯纳成为医生;

女主在美国的财产托管人变成表哥;

范·斯凯勒成为女主的教母,护士跟表妹的角色合并,你以为合并就完了?那你太弱了,范·斯凯勒居然和自己的护士是同性伴侣你就说意不意外!导演你这加戏加的有点过分了。

而奥特本母女改为侄女,奥特本夫人原本是一位㝍情色小说的作家,改成歌手,并且和女主早年间有一次不愉快的经历。

罗莎莉·奥特本

02

如果说次要人物的魔改尚且能被接受,那主要人物的塑造才是崩盘的开始。

女一号林内特找盖尔·加朵来出演可能就是看中了颜值这一点,除过年龄问题,原著里林内特也就二十刚出头,林内特的英伦范,独立干练,心细,高傲几乎没有表现出来。

林内特·里奇卫

西蒙·多伊尔的选角也挺失败的,前两版的西蒙演的都挺文质彬彬,04版的西蒙甚至非常秀气。

04版西蒙

对比一下,阿米·汉莫显然有点过于“伟岸”了,而且那两撮八字胡是怎么回事?那隐约露出的胸毛是怎么回事??那尴尬的演技又是怎么回事???

倒不如请[CMBYN]里的另一位来演,不过若是把他请来,对于搭戏的加朵年龄又太小了。

最不能忍受的还是咱们的肯爵爷饰演的大侦探波洛,上部里就被吐槽彻底颠覆波洛的形象,这部里导演在魔改的路上彻底走到黑了。

首先无端端的加了一场战争戏,解释了波洛为什么要留胡子,你觉得观众在乎吗?在上部里就有一小段追忆凯特琳的戏份,这部里直接加了一段原创戏。

不仅如此,这部里波洛还和奥特本夫人有那么一段不清不楚的暧昧,结尾处居然剃了胡子观看奥特本夫人的演出,这是波洛吗?给波洛加感情戏你是认真的吗?

而且这部里波洛继续上演全武行,“手杖控毒蛇”、“持刀追凶手”、“持枪道真凶”!眼疾手快,健步如飞!要知道波洛探案基本就是聊天、散步、谈话。

要说还原度最高的,还得是大卫·苏切特饰演的波洛,要是真有波洛这个人,那大概率就是这个样子:

大卫·苏切特版的波洛

03

本片最致命的一点就是导演把一些东西“放大了”。

波洛在原著里就是一位有点小自恋,小自负,过分讲究整洁,时不时来一句法语的和蔼可亲的比利时的小老头,导演将这些特点过度放大,导致波洛成为一个自恋、自负的强迫症,把死者的脚拨弄一下是什么骚操作?

78版波洛

小说中故事是围绕“爱情”这一主题开展,但主要是三个人之间的纠缠,本片将爱情这一主题过于延伸,延伸到了配角身上,布克为了爱情最后意外殒命,还有那段同性伴侣的设置,大可不必,还有最不能忍的波洛的感情戏。

而且影片在节奏上做的也非常不可,对于将近一半的时间来铺垫第一起命案,影片前面的节奏就显得非常跳跃,比较杂,原本靠“三角恋”的冲突支撑起来的篇幅在影片里也没表现出来,都是靠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来走过场。第二起和第三起命案以及最后的结局又明显比较赶。节奏的失控造成了观影体验的下降。

还有为什么说对路人粉不友好,波洛在揭示真相的时候都是慢条斯理,层层递进,前两版均是如此,而肯爵爷饰演的波洛这语速,恨不能一口气给你说完,观众可能还没反应过来,波洛都说完了。

而且再说这部电影的埃及尼罗河沿岸的布景有多华丽壮观?倒也没觉得,就算有,对于一部侦探悬疑电影来说,这只是锦上添花的部分,你不能当做雪中送炭啊!

再者就算你魔改成这样,原著里是有一些名台词的,你好歹说说名台词也是加分项啊!名台词就是送分题啊,你也不说!!!

所以,这是一部另原著党十分失望的改编电影!我甚至觉得肯爵爷根本不想拍电影,他只是想演一个过度自恋的波洛。

虽然结尾并没有关于下一部的预告,但影片里波洛曾说去当个农民,改良西葫芦瓜的桥段,隐隐觉得肯爵爷下一部可能要对《罗杰疑案》下手了!在这里恳请导演手下留情啊!

由衷的希望各位路人党省下电影票钱去买一本原著小说读,比电影实在多了!

 3 ) 导演是如何完美避开任何一个优点的?

毁原著的罪人,有点自知之明好嘛!下次别拍了行不!路人党会以为阿婆的推理小说不过如此!其实这版跟阿婆小说有什么关系?阿婆小说的精神内核和重点一个没抓住! 马上去找了78年版重看洗眼睛。简直天上地下! 导演太自恋了,自己形象气质没有一点像菠萝🍍没点数吗?非要演还给自己加一战戏爱情戏内心戏枪战戏,你这跟菠萝🍍有屁关系?真以为会有人感兴趣?菠萝🍍的幽默亲切一点没有,这个沉闷又无聊的大叔是谁? 所有角色全部面目模糊,看完根本记不住特征。给加朵加戏还是正面人物戏(演的还差),导致后面林内特招所有人记恨没有逻辑支撑,作为推理剧连矛盾都没树立起来,人物之间的关系莫名其妙。两个凶手不知道是导演的锅还是本身的锅,演技很差,浮于表面。其他角色连互动都没几下,更别提个性特征了,完全工具人。

更别提30年代背景,非要加上黑人,有色人种,同性,以及公众场合大跳男女OOXX舞蹈等庸俗设计……这可是30年代啊!优雅的时代啊!

导演是如何完美避开任何一个优点的?

 4 ) 是尼罗河上的惨案惨,还是《尼罗河上的惨案》惨

这个题目是豆友的一则评论的说法,正中下怀,借来用用

充满不适感的一部改编。

不适之一:第一幕黑白的色调,追忆波洛的过去,倘若只是写失去爱人对波洛的打击也就罢了,非要来一出兵不血刃屈人之兵,来秀一下波洛的智商,然而战场终究还是战场,血腥难逃,这一点恐怕并不会让观众更喜欢这位比利时大侦探,至少让我倒足了胃口,而后牵强地把胡子和爱情联系到了一起,在影片的结尾,又来呼应一笔,就好像阿Q的句号一样,非要画圆不可。

不适之二:盖尔加朵饰演琳内特似乎也并无不可,然而这样一场混乱的出场,把原本令人惊艳的琳内特和加朵生生捏造成了一个惟性是瞻的富婆,而这也是电影中不适之三:杰姬和西蒙的出场。两人以舞蹈出场,和书中的描写并无太大出入,然而这番舞蹈的场面,让我深刻理解了原作中莎乐美·奥特本太太的观点,理解了何以罗莎莉会说她:心中没有上帝,只有性。这番舞蹈仿佛就是在众目睽睽之下的做爱,而在神庙上的一出前戏,更是把这段话演绎得淋漓尽致。私以为奥特本太太在小说中本无足轻重,虽然颇有点女版劳伦斯的风范,但也并非是在解释琳内特和西蒙之间的爱。也许是我理解不够。另外,我也觉得西蒙的选角看不出魅力何在,若是年轻时的小李子,或许还可以让琳内特心动几分。

不适之四:电影里的波洛完全不像小说中的波洛,不够冷静,也不够绅士,也不是那个爱成人之美的月老了,只剩下咄咄逼人和为爱昏昏,不知道是如何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最为不适的是,这位波洛还身手敏捷地来了一回舞刀弄枪的追逐大戏,一点儿也不像来自阿加莎笔下,更像一位硬汉侦探的形象了。

不适之五:原作中确实描写了种种爱人,有因爱发狂,有因爱生恨,有爱而不得,也有如愿以偿、终成眷属,有志向相投、比翼双飞,所以爱的种种,与惨案相比,也是众生相。而电影中的爱,表现着实肤浅,只剩下苍白的呼喊罢了。

如果只是冲着加朵来看,或是看一看尼罗河上的风光,那就看看吧,如果是阿婆的粉丝,还是算了。

 5 ) 看了一部《波洛自传》

虽然看了上一部《东方快车》基本上就知道很烂了,还是忍不住花16新刀去看看到底能烂到什么程度。

感觉爵爷找出了一种翻拍波洛新思路,就是反正你们已经知道结局甚至推理过程了,那么我就放飞自我吧。推理无所谓直接走过场就行。

所以波洛说表哥律师推了石头,律师就懊悔抱头了,一个没有任何推理和证据,一个没有任何反抗就认了。

所以波洛和博尬聊的时候,一句come on就死了。之前一部里面所谓“大声说”“慢慢说”都用不着了。

所以最后指认凶手的时候也不用任何抵抗了,直接就殉情了。真是搞不懂手帕上就算有颜料和男主有啥关系。更不要说去找打在桌角的第一发子弹了,反正观众看过第一版应该会知道?

爵爷找出了拍阿加莎的新路子,就是把探案变成了《波洛自传》?配上那出戏的黑人布鲁斯,配上那些悲剧故事还真是挺成功的。这不禁让我在想爵爷到底在演员和导演上有何才能,能有那么多资源?可能戏里莫名按上的波洛“自大”的标签,爵爷还是蛮享受的。他大概真的以为这个舞台就是他自己演的波洛的了。

对于我们这种7080后来说其实问题不大,一笑而过。倒是可叹对于那些没有看过原著没有看过以前版本的00后来说,会不会他们觉得阿加莎、波洛,那些推理只是过期了的配料,大家来看看肯爵的“自以为是”的独角戏和加朵美女就好了。如果那样那真是太不公平了。

~~~~~~

捎带做个广告:有在新加坡🇸🇬的朋友可以私信我一起玩。

 6 ) 改编不是原罪——《尼罗河上的惨案》

看电影那天本来是有一场很重要的面试,但是很不幸,失败了。坐在地铁上搜索电影,下午两点十分的一场,出站已经两点了,想到下一场将近五点,还是果断买下——宁可冒着错过片头的风险,我也不想等待。电影院隔壁是一家茶百道,好在人不多,我居然还去点了一杯葡萄冰沙才取票,果不其然电影迟了。

电影院人不多,万达的IMAX厅,连我在内不到十个人,可见行业越发不景气。对观众来说,人不多倒是一种享受,排除了干扰因素,更能沉浸入电影的世界里。错过的不多,刚开始是黑白的一段战争景象,我反复确认自己是不是进错厅了,怎么没有尼罗河,后来终于画面一转,才知道前面是在铺垫波罗侦探的成长故事。本以为我不知道剧情,应该能沉浸到故事中,跟着一起破案,看到二十分钟左右,等人物关系都交代出来,我竟然恍惚记得自己读过原著,凶手是谁记得尤为清晰。可惜剧透的人是我自己,骂都骂不出来。

看完了出来觉得还不错,起码值回票价:尼罗河风光不错,还近距离参观了金字塔里的景象,演员看着都很养眼,锦衣华服在沙漠中的豪华酒店翩翩起舞,非常上流。在几个知识网站搜了评价,发现骂声一片,说没拍出原著的味道,又援引1978年的版本,总结:改了太多,叙事稀烂。

叙事确实稀烂,波罗侦探这个人没立住,弄成了满腹牢骚的怪胡子老头,很难让人产生好感,偏偏又花了大量笔墨去说他的过去,剧情中又反复回扣,略显生硬,不够巧妙。倘若塑造的讨喜一点,跳来跳去的剧情和台词也许更能让观众接受,甚至还会像某三集片一样,粉丝天天在英国官方账号底下求更第五季。人设立不住也没关系,关注放在案件上,强调案件本身的离奇也是种不错的方法,但是导演显然非要强行去完善侦探的人设,给了大量镜头。我后来一查这个片,发现导演和侦探的演员是同一个人,终于理解了原因。不建议导演和主演是同一个人,容易过于主观,把握不住力度,变成自嗨。自嗨不是坏事,片子好,嗨了,是锦上添花;片子不好,观众看着导演嗨,不明所以。

当然,其他地方做的还是不错的。盖加朵演的神奇女侠早已深入我心,但是这里明显演出了区别,把年轻女富豪的表面优雅友善,内里狡猾傲慢表现的很到位——坦然抢了闺蜜的男朋友还委屈巴巴求和“真心还想和你做朋友”“你是我唯一不图我钱财的朋友”。(可笑的是,杰奎琳就是图她的钱财才设下圈套让她钻,这是个很巧妙的讽刺)

演软饭男西蒙的演员艾米汉莫,前段时间还被曝出食人癖,闹了好一阵。带着这个滤镜再去看他这个角色,表面憨傻实际上会装又心狠手辣,看得心惊肉跳,效果到了。

杰奎琳的演员也有这种滤镜,太像“小丑女”了,角色一股疯癫劲,偏执冥顽,最后的结局也顺理成章。

其他角色各有特色:佛系教母和她的傲慢女陪护,心怀鬼胎的经纪人表哥,歌手母女精明又自尊自爱,女画家刀子嘴豆腐心,其实非常爱儿子,侦探的挚友虽纨绔但是愿意为了爱情改变自己,在金字塔放风筝又是那么天真浪漫……

我趁热又看了1978的版本,但是人物没有这部这样出彩,只是交代自己的故事,完成了就退场,不会让人牵挂他们的未来。但是新《尼罗河》里,角色不再是“工具人”,在侦探片里等着被杀、被怀疑、被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而是更加深刻立体,闪耀着自己的魅力,让我与他们共情同感。

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第一点是让观众“认识”他们。肤色不同或许是为了政治正确,但确实是区分角色的好办法。想描述群像,又是清一色的白人,其实很容易让人脸盲。同时,歌手母女两个人在那个年代受到的歧视,点到为止,更让人看到她们身处困境却不甘堕落,力争向上的精神。

第二点是深入挖掘。教母和陪护之间的情感被新版解读为是表面主仆,实际上是情人。是不是为了迎合LGBT不谈,这个改编确实有合理的成分。原著里两个人奇特的相处模式看上去就不太一般,强势的主人却允许这样一个“胆大妄为、口无遮拦”的看护长期陪伴在身边,用现代的视角去解读,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第三是大胆融合。原著角色很多,1978版本也基本遵循了这点,但是这版做了大刀阔斧的删改,甚至把好几个角色的特点浓缩起来。人物多的用意是作烟雾弹,谁都有可能是凶手,这是小说的高明。改成影视,就需要有取舍,为了塑造典型人物,大胆融合在所难免。比如教母这个角色,在她身上同时聚集了康米主义者、女富豪的唯一亲缘继承人、慈善家多个角色。人本来就是复杂的,多重身份让角色看起来更有真实感。特别是结局里,最视金钱如粪土的她却一人独享所有遗产,别人踏破铁鞋,出卖良心、亲情、人性,甚至机关算尽丢了性命都没得到的,她反而什么也没做就能得到,还打算继续捐献给贫穷的人,让人哭笑不得又唏嘘感慨。

其他精巧的地方也有,侦探的挚友,一个在金字塔上放风筝的男人,最后也为了爱情而死。爱情有时候让人迷失,高尚的人也会堕落去追求他的美满。偷窃不对,但他付出的代价却远超过他的罪。我又重新想到那个经典的道德判断故事:丈夫没有钱去救重病妻子,只好去药店偷药。如何衡量,对我来说依然无解。

改编的电影很少有不被骂的,尤其是大IP,好本子。剧情观众早就熟悉了,电影上映了像交作业,观众是老师来改作业,不是欣赏,是挑错。拍的贴近,无过也不算有功,珠玉在前,导演只能算中规中矩;拍的创新,是要被戳着鼻梁骂胡编乱造的,出力了也不讨好。但是时代在变,同样的作品,与当代的距离越来越远,改编可以说是用新的形式再给原著刷了一波存在感,同时也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力。1978年的技术不够,尼罗河风光、金字塔盛况没办法充分展现,如今技术发展了,能重新拍,拍的更现代、更华美,新的导演,新的面孔,新的演绎,未尝不是一件乐事。

改编不是要去取代原著,再怎么比较也没有多大意义。不妨消除敌意,权且把它当做独立的作品,去看,去品,多一点宽容。

 短评

救命,太可怕了,让人当场取消alist再也不想为了薅羊毛强行去电影院。颜值萎败(+演员本人debuff)的阿米锤演这么个莫名自带性瘾魔咒的男狐狸精谁吃得下呢,所有完全不性感的公共场合play都使我满脑乱ring“why dont we do it in the road”来缓解恶心感;金字塔特效过时得我全程惦记没打完的刺客起源,镜头和光影和剪辑全部业余得令人叹服。剧本做了一些干瘪死板的耸动改编,点缀了零零星星的white supremacy凝视和说教,头尾拧成了徒劳自恋的波洛故事尴尬补完。(以及我实在不想再听英国演员凹法语口音了,jane birkin也就算了,这么多年过去了何必何必)

7分钟前
  • Finrod
  • 较差

到点了,侦探可以说真相了,至于怎么推理出来的,你不用管

8分钟前
  • 来自土豆星球
  • 较差

基本没有存在的必要,除非是作为埃及旅游宣传片。演技都很尴尬,Gal Gadot快成烂片女王了。

13分钟前
  • 咕咕鸡
  • 较差

我以为我不是颜控,但是未婚夫男出来之后我想就这也值得俩大美女为他爱得死去活来?

16分钟前
  • 戴圣诞帽的楼主
  • 推荐

好家伙,观影前就猜测,新版应该会加点同性之情,种族问题啥的,竟然全中!基本成了这几年好莱坞翻拍的标配了。和上部一样,波罗再次展现了动作追逐戏,这次他还加了感情戏,而且是两段! 期待未来马普尔小姐有翻拍,老太太手持双枪,肉搏歹徒!

20分钟前
  • nakedgun
  • 还行

参加蜜月旅行的一群人,上坟的衣服倒是没少带,导演用心了。

21分钟前
  • 自闲
  • 较差

尼罗河上的惨案并不惨,鲁荣渔2682号惨案才是真的惨。

25分钟前
  • 张翔森
  • 还行

导演力太差了,太差了……是怎么能把这样剧本拍得臭长的,刑侦部分语焉不详,爱情部分脚趾抓地,埃及景的大柔光太廉价,合成景毫无大银幕舒适度。一次完全没必要的重拍……@MK2OdéonStGermain

26分钟前
  • 阿茶
  • 较差

第一部东方列车不怎么好看,这次纯粹冲着盖尔加朵去的。结果比东方列车好看多了,场面阵容表演角色塑造都不错,节奏也比较紧凑。作为一部侦探片的缺点大概是推理部分太弱,角色一出场就看到头了没啥悬念,“每个人都有动机每个人都可能是凶手”的紧张气氛没堆叠起来。

27分钟前
  • 椒盐豆豉
  • 推荐

您真的觉得大家对胡子的起源感兴趣吗??

31分钟前
  • Alan
  • 较差

比《东方快车谋杀案》有进步,但华丽的外衣依然不能掩盖全片的平庸。叙事基本上是很笨拙的平铺直叙,头重脚轻在所难免。演员有几位倒是选的不错,特别是三角恋的三人。

36分钟前
  • 饮歌
  • 还行

开场十分钟先来一段一战,搞得我以为进错场,不知道自己看的是什么,看完之后我才发现,全片最好的部分居然是那十分钟。

41分钟前
  • 孔府小鱼
  • 较差

一些动物恐怖+一些异域黄金风光+一些一看就是花了大钱的强造型,Voilà!只是没想到给波洛加了这么多背景,搞得跟黑暗骑士似的。只是希望下次片头可以有一些贴心提示,我被恐怖snake吓到心脏宕机0.01秒,久久不能回神,差点在电影院痛哭。

45分钟前
  • 宝莲
  • 还行

我第一次看电影被电影本身剧透了。。。痴情女对着波洛说自己演查米恩,富家女演克里奥特帕拉,这不明摆着已经告诉你凶手是谁了吗?正是女仆杀死了埃及艳后啊,无语,删掉这个桥段就好了

49分钟前
  • 豆友203807015
  • 推荐

铺垫太长,剧情简单,缺少反转。剧本杀时代,还不如看看明侦🤣 但埃及是真的想去看看

52分钟前
  • 萝卜芽
  • 还行

改编成了一个“爱男人不得善终,搞拉拉才能活命”的故事。

54分钟前
  • 岛上的夏奈
  • 还行

《柯南的老年生活》....

55分钟前
  • .
  • 还行

肯导的表演&导演风格还是一如既往的油腻和抓不住重点

59分钟前
  • 原味乱码圣母
  • 较差

秦国大银幕第一对同性情侣

1小时前
  • Drifter
  • 推荐

哈哈,烂得我在电影院头疼。我的一个建议给到大家就是别看,要看电影版看1978版的就行了。不会翻拍就别翻拍了,服化道+风景拍摄还没78版的来得赏心悦目,剧情线改得乱七八糟,硬cue感情戏,全篇夹杂着黑人、txl的政治正确,这是在干什么啊!!你怎么敢翻拍的啊!!我真是纯纯大冤种我去看!我恨!

1小时前
  • 椰奶冻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