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angle

26集全

主演:金在中,李凡秀,任时完,白珍熙,吴妍秀,李润美,金秉玉,卢英学,金所泫,朴孝俊,林河龙,申承焕,朴孝朱,孙智勋,郑智胤,洪锡天,张东稷,金惠恩

类型:韩剧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14

 剧照

Triangle 剧照 NO.1Triangle 剧照 NO.2Triangle 剧照 NO.3Triangle 剧照 NO.4Triangle 剧照 NO.5Triangle 剧照 NO.6Triangle 剧照 NO.13Triangle 剧照 NO.14Triangle 剧照 NO.15Triangle 剧照 NO.16Triangle 剧照 NO.17Triangle 剧照 NO.18Triangle 剧照 NO.19Triangle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Triangle韩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江原道舍北地区最底层,野狗一般的许英达(金在中 饰)和狐朋狗友们吃喝嫖赌,打架诈骗,无恶不作,和在赌桌上对局的富家公子哥尹杨夏(林时完 饰)俨然分出两个世界的人。美丽女孩吴静熙(白珍熙 饰)的出现,让贵公子和小痞子的对抗进一步升级。与此同时,刀头舔血的英达不可避免卷入凶杀案件之中。在此期间,他遭遇作风彪悍的首尔地方警察厅广域搜查队刑警张东秀(李凡秀 饰),分处黑白两道的英达和东秀,以及挥金如土的杨夏,在激烈碰撞的同时,渐渐知晓彼此之间令人难以置信的渊源与联系。   童年凄苦的命运,让三个男人拥有了跌宕曲折的人生。欢乐喜剧人 第二季致亲爱的法官大人石雨披荆斩棘第三季团建不打烊灵幻小姐少年包拯之双鱼诡事 2024维京出逃记雪谷之狼赫尔克里士我的妻子有发育障碍书店海怪心里有数美女总裁爱上我执法者:巴斯·里夫斯第一季作为恶役大小姐就该养魔王御狐之绊第二季官场现形记劫富六壮士第一季拜托了!别宠我 第四季殊途同归 第一季副总统又见三星堆魔力大篷车不安感第一季特工的特别任务少年魔法师 第三季风雨里程魅祸啦啦队无敌当家6:明星贝多芬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果然有问题 第三季荒原奇遇某星球的散文气球漫游记爱莎机器魔偶倒蛋部队铠甲勇士刑天苦钱懒虫陷情记我盛大的同志婚礼说谎者游戏

 长篇影评

 1 ) 买单、道德自恨,以及生存与颜值

一、约会

买单可以入选约会时最尴尬的场景之一。账单的横亘出现显示了此次约会的成本。你们的关系没有想象中的超越性,彼此相处的愉悦感经由边际效应递减,不足以再支撑更多一顿的吃亏。在心不在焉边聊边玩手机的约会里,没有人想做冤大头。

考虑成本这件事本身当然不够性感和浪漫,女人痛苦的是她无法令对方不计成本,而这会极大地挫伤她的自尊心。

所以当女人说这和钱没关系的时候,有一部分是对的;而当男人说这和钱没关系,而是关乎公平时,也是对的。钱说,你们都说和我没关系,我看其实有关系。

所以你们永远也沟通不到一块去。就像你在酒店里按遍了按钮,也没按到那盏常亮灯的开关。

二、游艇

按摩池里的女人对漂亮女服务员说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厨师们在甲板下面一边为上流阶级准备着食物一边放着国际歌;

痴迷马克思、醉酒缺位的船长,因为道德上的自我仇恨丢弃了职责,带着船上的所有人驶向毁灭。

三、孤岛

阶级逆转,没有把生存技能外包出去的人成了最有生存资本的人,而过去的资本主义大佬则谈起了按需分配。另外,果然颜值才是硬通货。


鲁本·厄斯特隆德是这几年我最关注的导演之一。洪常秀的尴尬美学是含蓄且克制的,而鲁本的尴尬喜剧风格是狂放不羁、让人想要大笑的。对多人表情的调度是他的强项。期待他把尴尬戏剧的艺术继续发扬光大。

 2 ) 双金棕榈导演鲁本·奥斯特伦德的男人三部曲

(欢迎在我的B站频道,观看《悲情三角》视频版影评)

Part 1:Ruben Östlund 是谁?

这位导演的性格实在是太有趣了!

他经常在采访里说,自己是拍滑雪影片出身,进电影学院之前对电影史完全不了解——是个门外汉。

一方面他喜欢瑞典大师罗伊·安德森的电影,

一方面他受教于哥德堡电影学院老师的教诲

“Look into the core of the pain to be a human being.”

于是,鲁本·奥斯特伦德就从自己的生活出发,

开始摸索电影应该如何挖掘:“生而为人的痛苦”。

他先是拍摄了一个短片,关于自己的父母时隔21年后,第一次谈论两人离婚的始末。

鲁本·奥斯特伦德对这种,人们会本能的「闭口不谈」的事情特别敏感。

他特别想去追问,为什么人们不愿意开口谈论某些问题?

比如一夜情之后,两个成年人会如何对话?

比如和女朋友约会,如何讨论到底该谁买单?

鲁本·奥斯特伦德认为,如果他的电影能给到观众一个契机,

去谈论这些事情,那么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所以他把观众拉进电影故事的方式非常特别,

那就是制造一个典型的 Ruben Östlund 困境。

Part 2 Ruben Östlund Situation

以他最近的「男人困境三部曲」为例。

在《游客》中,是丈夫也是父亲的Thomas,

因为害怕雪崩而丢下了妻子和孩子,

事后却无法承认和面对自己的胆怯,最终彻底崩溃。

在《方形》中,艺术策展人 Christian

因为丢了钱包和手机,

向一整栋楼的居民散步恐吓信,

私生活的失控也导致了他在工作上的失职,

个人信誉和职业生涯尽失。

在《悲情三角》中,模特Carl先是被困在与女友的不对等关系中,

之后又面临了更大的生存困境。

也许是多年拍摄滑雪电影的经历,

鲁本·奥斯特伦德的电影总是喜欢从「一场雪崩」开始。

首先,设定一个空间场景,

可以是雪山、度假村、艺术馆、游艇或小岛等等。

然后,让身处其中的角色,遇到一场意外,

可以是雪崩,丢钱包,沉船等等。

导致他们犯下一个错误,这个错误不大,

但是却有些丢人,至少是你不想在公开场合承认的那种。

鲁本·奥斯特伦德特别喜欢去探讨,现代人在道德困境下的反应。

也就是人在自私自利的本性,与维持社会身份和道德尊严之间的矛盾。

经典的「鲁本·奥斯特伦德困境」让会角色面临两种选择,

一种是直接认错,也是他故事中的角色通常不会选择的解决方案。

另一种就是否认,故事中的男性角色通常会为了面子,

让一个「小雪球」越滚越大,发展成一个人的情感、家庭和职业危机。

最终,整部电影变成一场社会实验和人类观察,

通过把观众带入人物的困境之中,

引发大家去思考自己会如何反应。

鲁本·奥斯特伦德尤其对自己的生活圈层感兴趣,

正因为知道欧洲人不喜欢谈移民问题,

不想面对阶级差异和意识形态的问题,

他才一再的在电影里去挑战现代社会中的信任,

去刺破那些人人平等的谎言。

甚至用一整部电影,抓住中产阶级精英的小辫子不放,直到他们完全崩溃。

鲁本·奥斯特伦德说自己的创作灵感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Youtube Video,Google Image 和社会调查。

他说自己对一个生活中的问题感兴趣后,

就会在网上搜索,例如 Worst man cry 的视频。

在画电影分镜的时候,会到谷歌图片里找灵感。

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会去看很多社会学研究资料。

看多了鲁本·奥斯特伦德的采访,

我觉得他本人就像他电影里的角色一样。

例如在谈到《悲情三角》的创作时,

他说自己就曾和身为时尚摄影师的妻子争论到底谁该为晚餐买单。

So, if you go the Hôtel Martinez (Cannes, France) and you look into the elevator shaft you probably will find a 50 euro bill there.

如果你去到戛纳的 Martinez 酒店,在电梯井里很有可能找到50欧元纸币。

在《游客》被瑞典选送奥斯卡角逐最佳外语片时,由于没有入围,他在酒店里哭到崩溃。

Part 3 空间、建筑与社会隐喻

让我们说回社会学研究,

这次重看鲁本·奥斯特伦德的三部电影,他选择的空间都非常有趣。

例如:《游客》最后的巴士,《悲情三角》中的游艇,

相信大家都能感觉出来其中对于社会或者国家的比喻。

你可能甚至会觉得,这个想法有点简单,

例如荒岛实验,把社会阶层倒置之类的。

这谁都想得到,但是就是这样的简单类比,

近些年不断地出现在金棕榈的电影里。

早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就提出了著名的「船喻」,

将一个社会或国家的治理

比作指挥一艘在茫茫大海上颠簸航行的木船。

他将集体公民比作这艘木船的拥有者即船东,

船东是所有者,但是缺乏必备的航海知识;

喧嚣的政客是吵闹的水手;

而哲学家(哲人王)则是观星者兼掌舵人,

他知晓船的航向并熟练掌握着驾驭船只的「航海术」。

尽管水手们自夸掌握着这一技术并总是积极地向船东争取掌舵权,

甚至不惜动用酒精和毒品、并贬损作为掌舵人的哲学家,

但实际上他们一无所知。

借助这一隐喻,一个国家治理的现状显得通俗易懂。

这一隐喻,显然在《悲情三角》中被挪用。

只不过,导演似乎在其中另外添加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学的「大厦隐喻」。

这一空间隐喻将一个社会整体分为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代表着文化与政治的权力结构,

对应的经济基础代表着生产方式与劳动关系。

上层建筑在影片中被简化为富商与贵族游客,

而中层则是中产阶级消费者,以及保证整个游艇正常运转的服务人员,

以领班为代表负责执行体制的规则,满足贵族乘客们的愿望,就算是船长也能不例外。(擦并不存在的船帆)

游艇的底层还住着水手、厨师和清洁工,

影片还特意强调了作为乘客的俄罗斯商富商,

由于没有见过引擎室的工作人员而发生的争执。

「大厦隐喻」在另一部金棕榈影片《寄生虫》中也尤为明显。

这些比喻对于我们来说,甚至已经不算是「隐喻」了。

更重要的是导演如何把这个比喻用影像和空间呈现出来。

《寄生虫》给人印象深刻的转折,

是一场暴雨带给不同居住环境的人,怎样天翻地覆的影响。

而《悲情三角》里我最喜欢的桥段,

是借用晕船和生理系统的崩溃,

让乘客们不再能伪装出体面的模样,

把他们打回原形,还原为人的样子,

在生存危机下被独孤、绝望和恐惧笼罩。

而清洁工们听着摇滚乐,彻夜打扫乘客们的污秽,

他们集体的工作形态,相互协作的效率,

与上层乘客们处在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

《悲情三角》里的阶级分化不仅仅是空间上的,也是心理上的。

比如二刷的时候,你会发现第一次推开Carl的房门,

问他要不要客房服务的就是 Tolet Manager Abigail。

他们之间的一门之隔,也是是两个阶层之间,

默认地选择互不打扰,避免接触的生存法则。

一旦产生交集,也可能是毁灭性的。

例如 Carl 的投诉让水手丢掉了工作。

一旦 Abigail 有机会跃升社会阶层,

也有可能会对阻碍她的人产生杀意。

空间上的隔离只是电影的表层结构,

而导演要指向的是我们内心的阻隔,

只有我们意识到了自己在回避问题,

才会想到为社会空间的固化做点什么。

Part 4 Ruben Östlund 的悲喜剧

鲁本·奥斯特伦德的故事,

总是关于难以抉择的道德和生存困境,

但是作为观众的我们却看得乐在其中。

因为他太擅长把观众放在第三视角了,

在公共空间里比如《游客》里的清洁工,

《悲情三角》里的出租车司机等等。

在故事场景和私密空间里,

导演还特别喜欢设置小孩和宠物的在场,

制造一个严肃场景的同时,

却充满了戏剧化的气氛。

再加上巧妙地利用空间里的环境音,

例如《游客》里漫长的上山传动带一直发出诡异的声音,

就像这个正在被沉默和谎言肢解的家庭。

《方形》里的艺术装置,

不断地打断一夜情过后的男女对话。

而《悲情三角》租出车里的雨刷器,

制造着这对情侣之间的尴尬气氛。

还有那些一直出现在我们视野里的昆虫,

都是导演特意用后期特效创造出来的,

让观众产生【临场感】的元素。

最后,鲁本·奥斯特伦德说自己的电影很简单,

在一个空间(Space)里的,

一个群体(Group)中的个体,

如何试图保全自己的面子(Face)。

故事通常围绕着三个关键词

也就是讨论一个重要议题(Important),

关于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Sad),

深陷其中的人却略显滑稽(Funny)。

于是,就形成了这三部电影里的

三个男性角色(Tomas、Christian、Carl)

在《游客》获得成功后,

鲁本·奥斯特伦德说他早就想好了,

下一部电影《悲情三角》要搞个大的,

从时尚圈、到亿万游艇,再到无人荒岛。

并且他的下一部作品也确定了,

故事将发生在一架封闭的飞机上,

名片暂定为《娱乐系统暂停》。

相信你肯定也会想看看,

现代人会如何在飞机上度过

没有娱乐节目的十几个小时。

鲁本·奥斯特伦德在拍摄电影之初,

就说自己一定要拍摄与观众互动的电影。

他和制片人 Erik Hemmendorff 在成立「平台 Plattform Produktion」 电影公司的时候,

更是扬言要做一个不撒谎的制作公司。

他一再地用电影去挑战观众们的底线,

讲述几个移民的孩子如何打劫中产阶级白人的小孩儿。

去展现一个家庭中男人的崩溃,

更是拿所有阶层的人来开玩笑,

把艺术圈和时尚圈的人都讽刺一遍。

很多时候,投资人们都认为这将是鲁本·奥斯特伦德的最后一部影片了,

结果20多年来,他和最初的制片人一路搭档,拿了两个金棕榈!

这个当年的电影门外汉,没有理由不开心!

好啦,感谢你看到这里,

以上就是我在大银幕二刷《悲情三角》,

以及回顾「男人困境三部曲」的感受。

欢迎分享你对影片和导演的看法。

好电影和书一样,值得被反复观看

我是小玄儿,我们下期再见

2022年11月10日小玄儿记

-----------------------------------------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

欢迎在 B 站或 Youtube 关注「小玄儿的深夜聊碟」

//space.bilibili.com/1340064530

每周五更新,北美新片测评&电影蓝光套装收藏

蓝光碟收藏|帕索里尼「生命三部曲」 讲述的快乐与僭越的体验

蓝光碟收藏|雅克·塔蒂 TATI|景观社会里的小人物

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你们的每一个关注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

 3 ) 三出好戏

一部关于位置的电影

一、

影片从一开始就在试图做位置互换。男女主角同为模特,这是为数不多的女性收入碾压男性的行业,而Yaya的收入是Carl的三倍。尽管如此,Yaya还是故意对餐桌上的账单视而不见,等待自己的男朋友乖乖付钱。Carl的愤怒不止是因为总是自己掏钱包,更是源于Yaya昨天明明说过“下次我请”,但却没有做到。这种被人们习以为常的性别程式一旦被打破,场面就会极度尴尬,而这也是戏剧张力的来源。

作为一名男性,在Carl固执地发出诘问时,我的心理活动很矛盾,既有代入角色后对男人锱铢必较的羞耻感,又有胸中积怨被他人一语道破的暗爽。这证明我其实也是这种程式的被动接受者,以及主动执行者。而Yaya在向Carl坦白自己是故意不付钱的时候,却表示自己并不会因此觉得尴尬。这多少让我觉得有些不满。主动买单似乎被视为男子气概和风度的象征,在导演制造了男女收入的悬殊以后,这种刻板认知也丝毫没有被打破,但仔细想来,这究竟有什么道理呢?

Yaya最大的问题,在于明明故意不付钱而撒谎。她后来说,她只是需要验证假如有一天自己怀孕了不能工作,自己的丈夫是否会照顾自己。这个理由是合乎逻辑的,但是在争吵以后才讲出来,多少有点像是临时给自己找的借口。至于Karl究竟是不是如他所说,并不是为了钱,只是为了公平,也未可知。郭德纲有句话很有意思,只要有人说“我说的不是钱的事”,那他说的其实就是钱的事。毕竟就像之后的船长念到的,没有人会对着镜子说自己看到了一只野兽,人只会努力找到某种方式证明自己是正确的。

二、

Carl光鲜的外表之下有小人的阴毒和龌龊。当Yaya穿着比基尼躺在甲板上,微笑着和赤裸上身的大胡子水手打招呼时,Carl醋意大发,执拗地说服Yaya不该这么做,甚至故意说水手很有型,问Yaya是否同意,Yaya有意无意地表示肯定,这让Carl更为光火。如果只是这样,那就是恋爱中最常见的占有欲爆发的情形。但Carl偷摸跑到领班那里打小报告,说有水手在甲板上光着膀子抽烟不太合适,就是纯粹的小人之举了。

并且从Carl看钻戒的反应来看,他确实还是对昂贵的账单很敏感。有人说他之所以这时候看钻戒,是因为刚刚投诉完水手,想要冒充富豪确保领班能严肃处理被投诉的水手,我觉得有道理。Carl是本来要回甲板,突然又转头回来看戒指的,很可能就是临时想到了这个方法。

三、

油腻的IT富翁想和美女搭讪,但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经验,犹豫了很久,最后鼓足勇气走到吧台,请求Yaya和化肥商的情妇帮他拍一张照片。Carl和化肥商人此时就坐在一旁看戏,形色间满是对IT男的嘲弄。但姑娘们突然邀请IT男和她俩合影,IT男瞬间激动起来,“你们这么做对我意义重大!咱们现在就去柜台,我给你们买表!我摊牌了,老子刚把公司卖了,富得流油!酒保快开一瓶最贵的香槟,拿三个杯子!那是你们的男朋友吗?他们要喝吗?拿五个杯子!”

这位IT富翁是个粗俗到滑稽的角色,也许他在自己从事的领域很厉害,但当他试图吸引异性的时候,却发现自己除了以财富作为筹码之外没有任何魅力,他憋坏了,只要美人们稍微给他一点好脸色,他就忍不住要把自己的富有叫嚷出来。男性魅力的缺失让金钱成为了他寻欢时的唯一武器。但悲哀的是,这个武器在很多时候还挺好用的。

化肥商人的情妇在拍照时让Yaya多露点肉,而Yaya则主动在IT男身前热舞。倒不是说她们是因为见财起意故意当着男朋友的面卖弄风骚,但显然她们并没有把男人们最在意的脸面当一回事。特别是Yaya,之前大胡子水手的事让她明确知道Carl会吃醋,但她依然我行我素,好像观察Carl对此的反应对她而言是一件有趣的事。正如她开头所说,她是一个擅于精神控制的女子。这种只顾自己高兴而将男人玩弄于鼓掌之中的心态,也是一众名媛的心理侧写。而Carl和化肥商的脸色早在女人们和IT男合影的时候就已经变了,他们脆弱的男性自尊也很可悲,同时,也正是这种脆弱助长了女人们挑逗心态的萌发。

回到房间后,Yaya还故意问Carl是否吃醋,而Carl并没有就此质问Yaya,反倒是和Yaya演了一出AV剧情。这也是男人最常见的处理方法,用性方面的征服来消解自己丢失尊严的挫败感。

四、

影片第二次身份的置换,是化肥商老婆提出要和女服务员主仆互换。但这个所谓的互换是虚假的、恶性的。表面上看是施惠,其实是自以为是的“恩典”,是居高临下颐指气使的命令。老富婆枉顾员工们需要完成的工作,先是让女服务员穿着制服下泳池,进而让所有人去玩水滑梯。镜头始终对准服务员笑意盈盈的脸,尽管内心充满反感与排斥,尽管可能会给她带来麻烦,甚至她已经把NO说出口了,但受过严格训练的她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个荒谬的要求。

这里另一个值得注意的角色是领班。因为要准备船长晚宴,她最开始是想拒绝这一无理要求的,但酗酒的船长紧锁房门,而她不想自己去拒绝顾客,所以去找大副替她拒绝乘客。她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把船员们培养成上述那个服务员的样子,满足顾客的所有需求。而当风险来临时,她自然要把责任推开,让别人来承担。要不怎么人家能当领班呢。

五、

由于船长终日酗酒,只和领班隔着门板进行互相听不清楚、驴唇不对马嘴的沟通,船长晚宴最终被定在了暴风雨来临的星期四。镜头开始随着船身的摇曳而倾斜,每个人都扭曲地站在餐厅里。但富人和精英阶层依然努力维持着高贵的风度,准备享用上好的菜肴。船舱晃动导致了严重的晕船,有人开始呕吐,而其他人依然故作姿态地端坐在餐桌前。但呕吐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化肥商的老婆。别人劝她喝口水,她坚持要拿香槟压一压,好像喝水止吐有失她的贵族风采。一杯香槟下肚,腹中翻江倒海,秽物愈发猛烈的喷射出来,甚至溅到了邻桌人的身上。场面逐渐失控,有人开始离席,剧烈的呕吐此起彼伏,一时间餐桌和地板上一片狼藉,而领班还在分发姜糖,试图挽回早已崩塌的端庄和仪式感。

很快,餐厅里只剩下了船长(一个美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化肥商人(一个俄罗斯资本家),两人开始了各自信仰的箴言大比拼,最后醉醺醺的跑到船长房间里,用广播继续高呼自己的主张。而游客的房间里,有人吐得痛不欲生,有人拉得肝肠寸断。马桶里迸发出腌臜的急流,船舱被秽物淹没。第二天,海盗炸掉了游艇,众人四散漂流。其中一对卖军火的老夫妻被自己研制的手榴弹炸死,也算因果报应。

这是整部影片最荒诞的桥段。这艘游艇就像我们的世界。两种主义激烈对抗,互相制裁,政客们对自己的主张高谈阔论,资本家们维系着表面宁静下的高贵姿态。但事实上,世界正在下沉,令人发指的暴行、荒谬可笑的时事、难以预料的变革、无法消除的苦难,都从未停止。导演所做的,就是将这个虚假的世界击碎,让文明的假象于顷刻间崩塌。

六、

船长招待晚宴上还有件荒唐的事,有一个富婆向船长抱怨船帆太脏,应该洗一洗。船长表示这不太可能实现,因为这是一艘机动船,压根就没有帆,大副表示您看到的可能是甲板的顶棚。但富婆向自己的丈夫征求意见后,坚称有一面脏兮兮的帆。船长说既然如此,那我们会洗干净的。领班也过来打圆场,说我们会帮您解决的。而且领班其实早就接收到了这个富婆的投诉,已经向她表示过自己会帮助解决。

我相信没有人比船长和大副更了解自己的船,这艘船肯定是没有帆的。这又呼应上了船长那句话:人们都会想方设法证明自己说的是对的。他也不屑于争辩,你说是就是吧。从他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极度懒散的工作态度来看,他对船上这些资产阶级显然是没什么好感的。而领班的“过人”之处在于,她明知道你说的是错的,但出于对上流社会的讨好,她依然会对你离谱的言论表示认同。

七、

一行人刚漂流到荒岛的时候,化肥商人对黑人船员的身份有所质疑,而黑人船员则认为对方之所以不信任自己仅仅是因为自己是黑人。领班帮他们调和矛盾,一边对化肥商人说,并不是船上的每个员工我都认识,所以黑人说的有可能是实话,一边对黑人说,你不应该指控商人种族歧视,这在欧洲是很严重的指控。说完这些,领班又继续忙着查看其它游客的状况。

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时,那个失语的女人正坐在橡胶艇积蓄的海水中,向领班伸手求助,而领班让她等一等,旁边的黑人和俄罗斯商人也并没有理会她。我联想到许多现实中的情形,所有人都在关注那些关于立场是否正确、措辞是否合理的争端,却总是忽视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一百余年前胡适就说过,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吧。

八、

荒岛上的剧情和《一出好戏》很类似。与原有社会的脱节造成了资源的再分配,以及社会阶级的重塑。谁有最健壮的体魄,最强大的野外生存技能,谁就能掌握话语权。但《悲情三角》比《一出好戏》走得更远,因为这里出现了第三和第四次身份的置换,不止关于阶级,也关系性别。导演把新的领导者写成了女性,一位游艇上的菲律宾清洁工。她会捕鱼,会生火,并且在漂流途中保住了一背包的食物资源。想让她把熏章鱼分给你,你要先承认她当下的“船长”身份。而IT富翁和化肥商人的劳力士和百达翡丽,此刻只能换来在救生艇睡一晚的权利。

我看到有人夸赞清洁工甚至Yaya的坚韧,说她们是独立女性。从清洁工的生存能力来说,这种评语没有问题。但恕我直言,我感受到的完全不是这样的作者表达。我看到的是,当一个女人掌握权力后,她也开始颐指气使,巩固自己的特权。而原本的精英人士,也会低三下四,甚至摇尾乞怜。

最有趣的是,清洁工利用自己的资源和权力进行了性交易,在明知Carl女朋友在场的情况下霸占了所有人中最年轻、漂亮的男人,甚至在公共场合让Karl偷偷为自己服务。这和原始社会里男性凭借武力霸占女性,和当今社会中领导者的职场性骚扰,没有任何本质区别。而Carl说出的“你给我鱼,我爱你”这样下贱的话,则是标准的软饭男和拜金女口吻。他还和清洁工讨论是否应该和Yaya摊牌,光明正大的在一起。作为统治者的男宠,他尊严尽失,虽然尚知廉耻,但也绝不抗拒。

综上所述,导演想要讽刺和探讨的,从来都不是具体的某一类人,而是由一群人类组成的某些概念。并不是某一个资本家、某一个男人存在污点,而是当人类身处某个位置时,自然会做出一些出于本能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在普世认知下往往都是可鄙的。导演不是在说某某人坏得不可救药,而是在陈述人类本身的可悲。

九、

在清洁工分章鱼的时候,领班非常诧异。这是所有人当中阶级感最强的角色。作为中层管理者,领班的身份本就非常微妙。她在面对非富即贵的游客时奴性很强,对所有人都赔笑脸,所有要求都尽力满足,但是当她面对试图“起义”的清洁工时,她拿出了自己的官威。这其实不是第一次,在之前她找大副帮忙拒绝乘客的时候,旁边一个正在休息的员工也因为笑了一下而被她喝令回去工作。

领班的可悲之处在于,她对自己的阶层习以为常甚至深信不疑。当阶级被重塑之后,她一时间不理解为什么自己要听一个清洁工的指挥。但她很快又适应了新的秩序,在Carl和黑人偷吃饼干之后,她附在清洁工耳边说,他们应该得到惩罚。尽管她私下里也会骂霸占男色的清洁工不要脸,但在表面上,她又一次坚定地和上流社会站在了一起。看到这段描述的时候,你脑海中有没有浮现出现实中的某些人?

十、

最终,清洁工和Yaya发现这根本不是荒岛,而是度假村。清洁工拦住正要进入电梯的Yaya,谎称自己要去小便,实则在身后举起了石头。清洁工没有孩子,了无牵挂,她在这座岛上完成了从底层人民到统治阶级的跃升,还有一个年轻英俊的床上伴侣,她当然要杀死即将打破这一切的人。所有统治者都希望自己永远统治下去,无论权力范围的大小。

对于最后的开放式结局,我的理解是,清洁工杀死了Yaya,一个人回到驻地,可能是谎称找不到Yaya了,也可能是告诉他Yaya意外死亡了,听到消息的Carl在树丛中飞奔去寻找Yaya,或她的尸体。至于之后其他人究竟是继续被蒙在鼓里,清洁工保持统治,还是他们很快也发现了这里是度假村,回到正常社会,都有可能。

我也看到了其他理解方式,比如Yaya并没有死,只是另一边Carl他们也遇到了失语女人碰到的土著商贩,得知这里不是孤岛,于是Carl跑去是通知她们这个好消息。后半段我认同,但我并不认为这里会突兀地跳出一个happy ending。即使Car的狂奔是为了通知消息,我也依然认为Yaya会被石头砸死。如果是这样,那后面的剧情就是Carl兴冲冲赶到后山,到了以后才发现Yaya被杀,最后其他人回到了文明社会,Yaya的尸体却永远留在孤岛,那这就是另一种绝望的结局。

无论哪一种剧情走向,我都更倾向于清洁工杀死了Yaya,这才和整体剧情更加契合。很重要的一点是,Yaya对清洁工提出的“出去以后你可以来当我的助理”,这份善意被很多人认为是导致清洁工犹豫的原因。我最初也是这么理解的,但现在想来,我更认为清洁工并没有感受到这句话中的善意,反而会因此增加杀人的决心。因为模特助理其实会是Yaya的服务者,一个刚从服务者变成掌权者的人,怎么会对这样一个提议心存感激呢?

不过话说回来,其实清洁工到底是否杀死了Yaya,根本就不重要。清洁工产生了杀死Yaya的想法,这才重要。这并不是善恶的问题,而是位置的问题。

2022/11/30 凌晨

柳木夕

 4 ) 卢森堡公园的男男女女们

只能说不愧是金棕榈,不负电影节真正的灵魂,那就是对处于社会阶层上层的讽刺,这一次的讽刺简直就是直接黑到了一切自诩时尚的欧洲文艺青年们的灵魂深处。

为什么标题是卢森堡公园的男男女女们因为片中的这些自诩高雅的精英们我觉得都会出没在巴黎卢森堡公园附近,不管渴望去Balenciaga当模特的白斩鸡金发白男比如carl还是对欧洲人来说异域风情的tanned skin girl yaya,又或是抬着头高傲的蔑视一切的金发法国大妈,还是满口代码渴望以此泡妞的秃顶肥肚码农你在卢森堡公园到拉丁区附近转几圈一定可以碰到一打,当然,这些也是戛纳电影节以及欧洲文艺界一直引以自豪的“精英们”,在这部电影中被黑的体无完肤。

Carl是个有点姿色,自认为进步的所谓“女权男”,不过他骨子里知道他打“女权男”的牌其实是为了省钱,其实就是又想有个漂亮的模特女友又想不花钱,还摆出各种道貌岸然的理由,似乎在乎平等但是对女友又有些大男子的管控欲,而也和大部分欧洲白左男一样,看见东南亚的异域女性也忍不住的想重现一下当年的欧洲殖民地情节,最后一幕的奔跑也和他的本性一样,优柔寡断废物一个。

Yaya是一个表面光鲜亮丽的网红,口口声声强调“我朋友都说我很大方的”,但其实骨子里对食物可能还是有不安感,包括餐厅付账时的犹豫,不过她为了吃的送男友去做鸭这一幕我觉得很有喜剧感。

还有几个典型的欧洲中年白人精英就不多说了,太typical了,平时搞出一副我们要equal不给实在的搞些什么虚头八脑的团建表演,,关键时刻就开始觉得黑人是海盗。

这个片子其实与《寄生虫》,《小偷家庭》是同一种类型,《寄生虫》黑的是韩国人引以为傲的企业精英,《小偷家族》黑的是日本引以为傲的安定社会体系,而《悲情三角》黑的则是欧洲人引以为傲的时尚精英们啦,拿金棕榈有理有据

 5 ) 父权社会和阶级的解构,颠覆

鲁本值得被持续关注,这次又具象的拍了父权社会的解构、颠覆和反面。开篇就是女性凝视下的男模肉体。在工作和生活上拍出了男女地位倒置,高潮出现在电梯里Yaya侮辱性的把钱塞入Carl胸部,没错是男的胸部。游轮上总有人忍不住在伴侣跟前偷看性感美女,但拍个男女倒置版本Yaya偷看上身裸露的性感帅哥被男友抓住吃醋,就会出现戏剧性。男人理性,女人感性?片子里面会倒置一下,游轮女服务长宝拉精明能干,充满理性的目标与秩序,男船长却感性伤怀,醉酒终日混乱无能。到荒岛上后保洁大妈阿比盖尔,直接凭借个人的野外生存技能,建立了母系社会,权力就是春药,Carl成了保洁大妈的男宠,彻底颠覆了父权社会。 支线是阶级倒置和颠覆。富豪老婆喜欢角色扮演,让所有的服务员和她的位置互换玩,但下层的厨师其实正在听着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的国际歌,保洁大妈最后也实现了对富豪的真实颠覆互换,可不需角色扮演了哦。船长晚宴上,富有高尚优雅,直接颠覆成呕吐物屎尿污秽恶心,拍的非常反胃非常欢乐。

 6 ) 《悲情三角》:永恒的食物链

导演鲁本·奥斯特伦德五年内第二座金棕榈。2017年的《方形》,靠着荒诞和讽刺摘得奖杯,2022年的《悲情三角》新瓶装旧酒,加上并不新奇甚至有些老套的结尾,依然赢得评委青睐,也很有点黑色幽默。

大概大家都有很多不吐不快的话,让导演代言了。

这部电影讽刺了谁?

《悲情三角》讲述了一对模特情侣混迹上流社会,先在豪华游艇看尽权贵嘴脸,遭遇风暴后在孤岛上看透人性无常,结尾意外发现真相,戛然而止。

电影开场先声夺人,一群上身赤裸的模特在练习表情和姿态,负责人用HM和“巴黎世家”调动情绪,模特们想象穿着不同品牌衣服该有的仪态,在随意嬉闹和严肃深沉之间跳跃。

在时尚界,廉价=轻浮,奢侈=高贵。

金钱是评价万物的标尺。

别谈梦想,别谈艺术,别谈美。

第一部分,卡尔和雅雅。

表面上他们年轻貌美,衣着光鲜,但职业生涯毫无起色,他们在一起不只是因为爱情,更为了求关注、博出位。两个人在餐厅因为“谁来买单”进行一场你来我往的唇枪舌剑,甚至一直延续到公寓的电梯。这段戏是第一部分的核心内容,两个人都囊中羞涩,想让对方付钱,但都不想张口失了体面,从假装到博弈到争吵直到撕破脸。体面、情感、礼仪、传统在金钱面前不堪一击。

第二部分,游艇。

卡尔和雅雅得到一次游艇度假的机会,上船后发现船上满载权贵富翁,员工们兢兢业业,为了多挣小费打满鸡血,英国武器制造商和俄罗斯富商等人彬彬有礼又目中无人,虚伪又傲慢。一片祥和时,他们口中说着社会主义,大方邀请船员互换身份享受度假生活;狂风暴雨袭来时,他们一边制造垃圾,船员一边擦洗清理,维持着他们的体面生活。这部分的高潮是游艇在风暴中颠簸,船长和俄罗斯富商通过话筒大肆发表政治主张,船上的权贵富豪上吐下泻,前扑后倒,狼狈不堪,从餐厅到房间,到处是污秽,到处是聒噪。在世界末日来临时,体面荡然无存。

第三部分,岛。

游艇沉没,几个逃脱的员工和富人漂流到一座小岛,众人开始荒岛求生。一名清洁工因为掌握生火和做饭技能,逐渐成为最高权力者,其他人都成为她的附庸。权力结构倒转,金钱如粪土,众人开始各施拳脚,竞争生存资源。清洁工妇人成为“土皇帝”,私欲膨胀,用资源换身体、换服从、换地位。

电影最后,雅雅和清洁工爬山时偶然发现,原来这里根本不是海中荒岛,而是一处风景度假区,隔着一道门便是文明世界。雅雅大笑,清洁工犹犹豫豫地拿起石头,满脸狰狞地走向雅雅。

这部电影讽刺了所有人。

一位富豪骄傲的说:“我们的产品用于维护各地民主。”

卡尔问:“什么产品?”

老人说:“手榴弹。”

他们会扒掉死去亲人身上的金银首饰,也会死在自己制造的手榴弹上。类似的精彩场面比比皆是。上流社会无知又自大,但始终是寄生虫,金钱至上时,他们颐指气使,活在众人头上,世界动荡时,他们唯唯诺诺,活在权力脚下,平等和智慧从来不在考虑范畴内。

作为底层民众的一员,清洁工在平时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一旦得势,就找到了释放和报复的机会,火力全开,巧取豪夺,仿佛要把之前失去的都补回来。

年轻模特作为中间阶层,耻于人下人的不堪和黯淡,没有人上人的能力和魄力,娱人愚己,歌舞升平。

电影用一个现代寓言故事说了大小两个道理:

食物链永远存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城头变幻大王旗。

外貌货币始终有效,雅雅靠它上了游艇,卡尔靠它上了土皇帝的床,艺术要生存,需要话语权的宠幸。

电影在欧洲放映时,观影气氛极好,欢笑连连,但很多观众不满意电影的设定,觉得刻意的戏谑和夸张太多,是导演为了迎合观众妥协了。

这部电影确实有这样的倾向,调侃过火流于轻浮,嘲笑过多失之中正。电影第二和第三部分常觉得火候够了该用力了,它还是轻飘飘地过去了。就像游艇上的厨房,一边放着《国际歌》,一边为富豪制作精致晚宴。晚宴绚烂,思想不过是远处的背景。

但作品依然值得肯定。

灵感来自导演鲁本·奥斯特伦德的妻子,她是一名时尚摄影师,给导演讲了很多时尚圈的故事。影片第一部分的情侣争吵,也曾真实发生在导演和妻子之间。懂得反躬自身,能够自嘲,是一种值得广而告之的优秀品质。

 短评

金棕榈给早了!主竞赛第一个五星。第一第二段>=方形,第三段>方形,讽刺政治正确和富人已经小家子气了,第三段直接起飞踢爆人类权力结构。一切从头开始会不一样吗?会也不会吧!有趣的细节还有一箩筐,得二刷!

8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B】part1六星,part2两星,part3零星。多出来的星都是给电影宫的,在家看2.5。观众反应最好的一场,很难见到非首映场充斥着掌声与欢呼。在开场惊人的切入后就开始放飞自我了,进入群戏后不断用明晃晃的符号生硬套入一表面化的舞台剧,后半彻底崩溃:(虽然但是)一前金棕榈得主拍的不如某演员转导的处女作。(虽然观感不错但)期待挂零。5.29本片拿了金棕榈之后补:还是要说,p1实在太好太好,年代级别。当场对鲁本刮目相看,爱疯了。当我疯狂觉得这绝对就是金棕榈的时候,后半段直接把我的目刮了回来。最后当我开始恶心这片时,结果还真就是金棕榈了,捏吗。

10分钟前
  • 法式曌影
  • 推荐

B+. 一次对“外表”层层外推的讽刺演绎:从时尚界的肤浅,到上流阶层的伪善,最后放大到人类本质的虚伪。扎实的剧作和精准的调度为喜剧提供了十足的可看性。Part 2像是富人的《玩乐时间》,在游艇构成的封闭空间里,实现从秩序的荒诞到失序的疯狂,最后变成字面意义上的shit show;Part 3在创意和执行上都略逊一筹,但它也是电影作为“社会实验”必不可少的延伸:通过抹平旧制度,尝试建立新秩序,最后还是被一把拍了个稀巴烂。管你是穷是富,在权力面前,天下乌鸦一般黑。2022.5.21 Debussy

11分钟前
  • 双晚
  • 推荐

纵然《悲情三角》拥有着大爆的形态,媒体场也非常慷慨地给予了爆裂的掌声。但它归根究底只是大爆笑作品而已,跟往届戛纳爆款有本质上的区别。如果说《方形》尝试以讽刺进行严肃探讨,《悲情三角》则连尝试的姿态都没有。它真诚地想逗大家开心,却没有交流的欲望。

13分钟前
  • 看电影看到死
  • 还行

今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获得者,令我眼界大开的一部新片!它是该瑞典导演鲁本的第一部英语片,他以前的《方形》就得过金棕榈奖。资料上显示此人即是导演又是作家,难怪本片如此富于原创性。非常规的三段体,每段都出现一些不同的人物和重点,一时让你难以认同,可是很快就会被吸引,其中俄罗斯的“共产主义资本家”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者游轮船长”的“沉船大辩论”最为精彩!将百年来人类社会遇到的主要社会思想触及了个遍;第三段恢复到“母系社会”及最后的隐瞒大反转也想得合理、奇妙。总之,值得欣赏,为其独创、机敏 和思想性点赞!

14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黄渤原来是金棕榈导演水平。

15分钟前
  • 无糖吐槽
  • 较差

今天的错误就是在吃饭的时候点开了这个电影

17分钟前
  • 文淇
  • 还行

游艇这一章简直绝翻天了啊我的老天爷哈哈哈!

19分钟前
  • 心生
  • 推荐

电影版白莲花度假村 笑死

24分钟前
  • 推荐

从片子筹备后期到今天终于首映,出了小小一份力,但也在长长的credit list上留了个名字,非常偶然并低配地达成在三大电影节留下私人小痕迹 :)

28分钟前
  • ZAC
  • 力荐

用最肤浅的讽刺拍最讽刺的肤浅。一个打脸全阶层、谁都别想跑的社会实验,三幕戏从秀场到游艇到“荒岛”,从个体到群体到人类,既然比烂就谁也别装白莲花了。观众群放大到全民,笑点比“方形”更下里巴人,金棕榈不给奥斯特伦德给谁?真是越想越鸡贼啊~

3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豪华游轮的榛子酱要用直升机运送,逃生舱的依云水得用肉体换取。偷吃饼干要接受道德审问,砸死母驴会得到英雄赞誉。扮演水管工是爱侣床上的情趣,扮演服务生是富人乍现的恩典。麦麸不耐仍用面条摆拍,悼念亡妻不忘摘下项链。关不掉自私的立灯,捂不住宣扬的话筒,甩不走罪恶的手雷,止不住四溢的马桶。

37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媒体场的观影氛围相当轻松,频频爆笑。《无限悲情》延续了《方形》中荒诞喜剧的风格,但社会批评其实很表面,充斥着相当符号性的表达,最终效果大概是个电影版的《白莲花度假村》。特别是第三幕借用《蝇王》里荒岛求生的母题探讨社会秩序的重建和权利反转,太想深挖主题反倒流俗,暴露了很多剧作上的短板。

39分钟前
  • 日王仔
  • 还行

第一段聪明狡黠,第二段鬼斧神工,眼球地震的程度,相比起来第三段就有些predictable。当然,这和奥斯特伦德本身大约是一个对全体人类失望透顶的cynical艺术创作者有直接关系,他应该也写不出其他的结论;但是他实在是太会写对话了!很无聊的争吵或者闲聊也能被他写得饶有趣味,功力不一般啊。说实话,我也觉得人类大概确实是完了,但是如果奥斯特伦德可以在摸索中寻到一点人和社会希望的存在,他的电影会获得巨大的升华,好期待看到那一天啊

40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41分钟前
  • 十二
  • 力荐

让人笑是一种很了不起的本事,每个包袱抖得响其实难如登天,后面有多少精准的算计不应该被视而不见。手册固然说得都对,但“人文主义危机”距离普罗大众稍显遥远,非一般的精英视角才能看透其中的做作和伪善。肤浅不肤浅得吧,至少150分钟我快乐到头都要掉,四星给电影,减一星因为它得了金棕榈。

45分钟前
  • 德小科
  • 还行

TIFF2022|观影 06|拍给中产的爽片,讽刺了权贵,底层反杀。特别喜欢开场对时尚行业的讽刺,H&M和巴黎世家,世界就是这么的两极分化。感觉导演太擅长从艺术、时尚和媒体的角度切入,可惜中间变成孤岛实验,过度戏剧化,太多屎尿屁。但是意思大家都get到了!权利阶级反转,对无脑年轻人的讽刺,更是让old money出尽洋相。太喜欢船长和俄罗斯富商对着手机互念笑话和名言那段。我痴迷前苏联政治笑话集的时候,也特别喜欢给人念知乎的帖子。但是然后呢?只是一句你可以为我工作,我希望可以帮到你,虽然不知道如何帮,这么简单吗?

47分钟前
  • 小玄儿
  • 推荐

第二幕略恶心,节奏略拖沓,其他部分讽刺到位,尤其是前两幕,经常尬到我脚趾发麻。不过,美共船长和俄资土豪推杯换盏讲的段子太老了吧…….现在发这种酱香型段子连赞都骗不到!结尾没想到Yaya是个单纯的好人,换我这种“黑心”的绝对会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电梯。后遗症:看到每个路过金发帅高个儿,我都下意识在想,他们到底会不会屈服在菲律宾阿姨的救生船里。P.S.本来就害怕坐游轮,现在更害怕了!

49分钟前
  • 宋夕
  • 推荐

如果我是Abigail的话,大概听到assistant那一句就会坚定杀心。

52分钟前
  • 旷野捕风
  • 还行

编剧 剪辑 缜密细致 无所谓联合谁别打倒谁 人类啊都是一泡污

57分钟前
  • 咯咯精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