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

HD中字

主演:扬·阿尔蒂斯-贝特朗,格伦·克洛斯,雅克·冈布兰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09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家园 剧照 NO.1家园 剧照 NO.2家园 剧照 NO.3家园 剧照 NO.4家园 剧照 NO.5家园 剧照 NO.6家园 剧照 NO.13家园 剧照 NO.14家园 剧照 NO.15家园 剧照 NO.16家园 剧照 NO.17家园 剧照 NO.18家园 剧照 NO.19家园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家园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经过四十亿年的漫长演变,地球变成一个物种繁多、资源丰富、奇特美丽的蓝色星球。然而自人类出现以来,我们只用了二十万年的时间,便将地球的宝贵资源消耗殆尽。珍稀物种灭绝,原始资源奇缺,污染日益严重,人类以及地球的明天将何去何从?   导演扬恩?亚瑟经过15年的筹备,历访50多个国家拍成此片。本片素材长达488小时,拍摄周期为21个月,共动用88,000名员工,从澳洲海底的大堡礁到非洲肯亚高原的乞力马扎罗山;从亚玛逊热带雨林到戈壁沙漠;从美国德萨斯州连绵不断的棉花田到中国上海、深圳的工业城镇。影片以上帝的俯瞰视角向世人展现地球的绝美以及日趋危急的现状。明天并不遥远,但我们该选择怎样的未来?女人们的谈话2022热血男人帮铁血雄风(普通话版)五鼠闹东京神龙赌圣之旗开得胜天籁梦想松江往事急诊室的故事 第十五季秋收起义无忧花开2016穿梭阴阳界灵魂摆渡3戏命师之阴阳师乌斯特雷姆诱人小恶魔手枪大屠杀内衣教父下篇无法呼吸乐战三国惊天告密保罗2011麻辣教授辣手美人心快乐星球之三十六号火星追击魔法使的新娘魔发奇缘无法抗拒的他白鬃野马邪恶力量第十四季代笔情人81号农场之疯狂的麦咭卑鄙的人我叫鸡小贱超级小郎中之降龙戒太空熊猫英雄归来

 长篇影评

 1 ) 唯美震撼的环保纪录片《Home》

上周五(6月5日)晚饭后,头脑开始迟钝,赖在躺椅上拿电视遥控器漫无目的地快速翻台,突然一段壮观的航拍画面闪入眼帘,让我精神一震,立马停住在香港明珠台并一直看完......这是一部讲述地球环境变化和资源使用的纪录片--《Home》。

《Home》所有画面都是航拍的,让我以从未有过的角度注视地球:从两极到喜马拉雅,从亚马逊热带雨林到格陵兰茫茫冰原,从城市森林到戈壁沙漠;犹如魔法球的黄石公园大棱镜温泉、恍如外星的大峡谷、宝石花纹般的大堡礁……一系列波澜壮阔自然景观让人不得不感叹造物主的完美设计。航拍下,万里长城、上海摩天大楼、我居住的深圳、曾经到过的印度乌代浦尔的“湖中宫殿”,这些熟悉的景象,在全新的视角下带来了震撼的感受。

震撼的,更多来自于看到人类对地球制造的巨大伤痕:海地只有2%面积覆盖着树木的光秃秃山头、马达加斯加山坡上被雨水侵蚀得满目疮痍的深坑、只剩下20%冰川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这一切,触目惊心!是否此前看到的美景有一天也会沦落至此?!

《Home》(中文译名:家园 / 地球很美有赖你 / 卢贝松之抢救地球)是一部法国制作的非盈利影片,于2009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首播,并在全世界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通过电影、电视、DVD和互联网同步公映发行。而我刚好碰上了明珠台在香港地区的电视首播。

《Home》的导演是著名法国摄影师、生态学家、环境保护者Yann Arthus-Bertrand (扬·阿尔蒂斯-贝特朗),Yann Arthus-Bertrand专门从事空中摄影已超过30年,极具声望。他的空中摄影作品集《Earth from Above(空中看地球)》被翻译成24种语言,销售量超过3百万册;同名的免费摄影展在全球110个城市展出,观众达1.2亿人次。而《Home》便是Yann Arthus-Bertrand 30年空中摄影和环保工作的一次动态精华荟萃。法国著名导演吕克·贝松 ( Luc Besson, 《这个杀手不太冷》、《第五元素》导演) 则担任《Home》的制片。

整部影片拍摄时间跨度18个月(在上海的镜头中可以看到建设中和完成后的"环球金融中心"),共计217天穿越54个国家120个拍摄点,使用装在直升机上的Cineflex高清摄影机拍摄了733盘录相带,样片总长488小时。影片拍摄得到巴黎春天集团(Printemps-Pinault-Redoute)1000万欧元的资助以及许多著名品牌的赞助,包括YSL, Gucci, Boucheron, Ellos, SomeWhere, Stella McCartney, Avenue, Alexander McQueen, Bottega Veneta, Sergio Rossi, Puma等。

让影片增色不少的电影配乐,是由法国著名作曲家Armand Amar创作,并由布达佩斯交响乐团和上海音乐学院打击乐团演绎。影片音乐中融汇了蒙古、亚美尼亚、伊朗等国的吟唱和器乐,使影片犹如冥想般舒缓又带着淡淡的哀伤,以另一种方式,传达了对地球家园现状的不安及深切怜爱之情。

我们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已经存在了45亿年,她孕育出来的万千物种长期一直相互依存。但只有20万年历史的人类,却快速掌控了这个星球并为所欲为,过度索取资源,打破了亿万年来的固有生态平衡。在《Home》里面,我们了解到: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食物需要,全球一半的谷物用于饲养提供肉类的牲口,生产1公斤牛肉就需要消耗1万3千升的水;为了生产纸浆而砍伐原始森林大量种植桉树,生物的多样性被人为破坏,快速生长的桉树,抽干了地下的水分,快速消耗地球的资源。 过去50年,人类对地球的改变,比前面20万年还要多,令这个美丽的蓝星球千疮百孔:大河断流,资源枯竭;冰川冰冠快速减少,气温上升,气候反常;森林消失,物种灭绝......

* 20%的世界人口消耗了80%的地球资源
* 全球军费开支多于援助发展中国家经费的12倍
* 每天有5千人死于受污染的食水,10亿人没有干净的饮用水
* 10亿人在饱受饥饿
* 全球超过50%销售的谷物用于喂食牲口与生化燃料上
* 全球40%耕地质量下降
* 每年有1300万公顷的林地给毁灭
* 1/4的哺乳动物、1/8的鸟类、1/3的两栖动物濒临绝种,生物品种的死亡率快于自然速度1000倍
* 75%的渔产品已耗尽或面临耗尽
* 过去15年的平均温度是有纪录以来的最高
* 冰冠的厚度40年来减少了40%
* 到2050年,可能导致多达2亿的气候难民
 
长此以往,电影《Wall-E》里面,整个地球变成垃圾场的命运将不再是科幻情节,也不再遥远,但人类有能力整体移居外星球的日子还遥遥无期,人类正在毁灭自己唯一的家园!

人类早已是地球的统治者,但不能再充当肆意妄为、目光短浅的独裁者,而应该作为地球的管理者,用智慧的远见,与其他所有物种去共同分享、去挽救去持续保育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让我们欣慰的是,许多国家、许多人已经在行动:以取之不尽的太阳能、风能替代不可再生的石油、煤炭;重植林木,建立起更多的自然保护区;有节制可持续再生地伐木和捕鱼;减少使用、替代、再用、循环、回收,做一个负责任的消费者……

正如《Home》影片最后所传达的信息:“现在已不再是悲观的时候,让我们立即联手,重要的不是我们失去了什么,而是我们剩下的还有什么。”是继续破坏直至毁灭还是行动起来拯救我们唯一的家园?答案就在你的一念之间!

本文由Jansen Wong原创,配图版本首发于个人博客http://www.plusview.com/blog ,保留版权。

 2 ) 《家园》:人类的未来在这里

   同样还是经过朋友的推荐,我在第一时间看了今年的纪录片大作《家园》(有译《地球很美有赖你》6月5日全球上映,提醒下,这天是世界环境日),看过之后我在校内签名档留言曰:最近很少有令我激动的纪录片了,《家园》除外。

      是的,这就是《家园》带给我的第一感受。最近我又看了几遍,终于可以动笔写下我的感受。除去我对纪录片本身的热爱之外,《家园》带给我们的画面冲击和深度思考是最吸引我的地方,按照官方的说法,这是一部以上帝的视角俯瞰整个地球的片子,因为里面所有的镜头都是航拍的。

     让我们先来看看为了这部100分钟的纪录片所花费的精力和投入吧:导演扬恩•亚瑟经过15年的筹备,历访50多个国家拍成此片。本片素材长达488小时,拍摄周期为21个月,共动用88,000名员工,从澳洲海底的大堡礁到非洲肯亚高原的乞力马扎罗山;从亚玛逊热带雨林到戈壁沙漠;从美国德萨斯州连绵不断的棉花田到中国上海、深圳的工业城镇。

       从片尾的国别风景赏析里也能体会到导演的艰辛与执着,估计很多国家很少会有电影拍摄剧组光临,而那里的人们也很少见到航拍的飞机,因为他们都在争先恐后的仰头观看,那个神奇的大鸟。比如布基纳法索,比如莱索托,比如海地等等,给我们呈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地球。

      影片总体可以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地球的历史,地球生物的演化过程等;第二部分介绍人类出现之后带给地球的巨大变化,人类的伟大文明等;第三部分是高潮部分,介绍上世纪特别是后半叶以来的工业文明带给地球家园的巨大摧残和破坏,地球生态系统,气候环境的紊乱,人类无节制发展带来的沉重后果等;最后一部分导演有意加快了解说进度,以比较急促的口吻向我们介绍我们近10年来已经采取的措施和达成的共识,向我们展示面对过去的罪过我们人类所能采取的补救措施,并暗示人类的未来仍在我们的手中。

    要是从欣赏地球美景的角度来看,只需看前两部分,由于是航拍,视角和我们平时所看到的大有不同,再加上很多我们平时根本无法看到的景色也一并收入眼底,比如南北极,比如高山大漠,比如森林大洋,等等,原来我们的家园真的很美丽,美丽得让我们觉得有点不真实:这是我们的家园吗?

       就在这时,一串串的数字和场景把我们拉回到了现实,我们消耗的石油,我们砍伐的森林,我们排放的二氧化碳等,这一切在告诉我们,过去的50年我们对于地球环境的破坏超过了人类20万年历史所带来的破坏,这就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前年,美国副总统戈尔下台之后投身环保事业,拍了一部自己现身说法的纪录片《不愿面对的真相》,那是一部评价很高并且影响深远的片子,但画面的精美相比《家园》差的很远,更多的是人们记住了饱受蹂躏的地球的样子和戈尔富于感情的演讲,也许这正是人们对于《家园》的评价:华而不实。人人都喜欢,但不是人人都会领教片子的真实意图。

       大部分人只会记得前半部分地球美丽的镜头,而被后面的镜头震撼之后就是忘却,甚至连最后的“加入我们——美好星球基金会”(join us www.goodplanet.org)的呼吁根本没有看到,在加上历史15年的准备,88,000员工的参与,50个国家的航拍所耗费的燃油,这些都是真正环保人士所批评的地方。

       但即便这样,人们还是给予了比较高的评价,在IMDB里,共有2422为观众投票,总体评分为8.5,相比国外的观众,来自豆瓣6192个投票里,总体评价为9.3分,并且有71.3%的观众给出了5星的评价(包括我在内),国内外的分数相差是个很有趣的现象,也许值得研究,但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难道是因为影片展示了中国现代化的巨大成就?(影片着重讲到了深圳20年的变迁和上海正在建设的高楼大厦)

       现在让我们来重温下里面展示的部分数字:

世界20%的人口消耗80%的资源;

全球花在军事上的资金是援助发展中国家资金的12倍;

全球每天有5000人死于饮用受污染的水;

全球有十亿人没有安全饮用水;

近十亿人口在饥饿边缘挣扎;

超过一半的谷物用来喂牲口或者用作生物燃料;

全球四成的耕地质量下降,段时间内难以恢复;

每年有一千三百万公顷的森林消失;

每4只哺乳动物、每8只鸟类动物、每4只两栖动物里都有一只濒临灭绝;

生物物种的灭绝速度是自然速度的1000倍;

四分之三的鱼类生存场所面临消失或正处在危险的边缘;

过去15年的平均温度是有记录以来最高的;

40年来冰冠的厚度减少四成;

到2050年,全球将有二亿五千万气候难民;

      这就是我们的家园,我们对地球环境的破坏正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而我们正在饱尝我们的行为带来的恶果,比如我现在正处在室内温度高达35度的温度下写这篇文章,而此时已是夜晚十点,这十分反常且罕见,今年上海的高温日已经达到12个,并且还会持续,往年的平均值只有9天。要知道大暑尚未来临,紊乱的气候,糟糕的天气,我们必将承受自己行为的惩罚,而能否承受得了,现在不得而知。

       我们能做什么?《家园》利用最后的20分钟向我们展示了人类过去十年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就,以及各国人们达成的共识,但是这些相比之前的破坏,实在微不足道,杯水车薪。but it's too late to be pessimistic. 我们不能抱怨,没有退路,必须面对现实,去遏制这个疯狂的地球,控制自己贪婪的欲望。

      提高教育程度,特别是贫穷国家的人们;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因为太阳60分钟发散的能量足够人类消耗一年,而关于风能,《家园》这么说到,丹麦利用风能发电提供了其20%的电力,而试问地球的哪个角落不刮风?我很喜欢编剧的这个反问,虽然不能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但毕竟这是一种乐观的态度和美好的愿望,影片里说,只要我们能像植物那样高效率的吸收太阳的能量,一切就不是问题。可是问题是如何做到像植物那样呢?

       “ 重要的不是我们失去的,而是我们拥有的”,是的,充分珍惜和保护我们所拥有的,科学合理的加以应用,这才是我们应该做出的决定。关于人类的未来,我们要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虽然“格陵兰冰川的融化速度超过了最为悲观的估计”,但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仍要做出正确的决定。

        It's up to us to write what happens next together(未来将由我们一起书写)——这是影片末尾的一句话,语虽简单,但意义深远,并且包含多重含义,未来无论是好是坏,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人类一手写就。这就是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但愿是好的结果。

       这句话还给我们一个暗示,就是无论如何,我们人类必须携起手来,共同面对,共同解决。

       这,才是人类的未来之所在。

【说明】文中IMDB和豆瓣评分结果为截至本文发表时的统计数据。

 3 ) 与变形金刚无关,与MJ无关

看会儿新闻,南方洪涝又甚是严重,似乎重大灾害现象出现的频率愈来愈高,说不清几分是天注定又有几分是遭报应。无论是未雨而绸缪或临渴而掘井,环保意识必须高昂的扬起头了。停下敲键盘的双手,自问最近有没有做什么破坏环境的事又有没有做什么积极环保的举动,竟答不了自己,真是可怕,当一切成为生活的习惯,便遗忘了用一杆准则去衡量行为的对与错。
洪涝过后,去植一棵树。

瞄一眼票房,变形金刚2不出意外火得不行。午夜场,邻座是一个父亲带着五六岁模样的儿子,想着我们把自己的童年回忆传承给了下一代,几十年后我们染黑了最后一根白发他们花白了第一根黑发的时候,仍能有着同样幼稚的集体回忆,无比温暖。可是电影散场以后,不知这位父亲有没有找到感动,不知那个儿子会不会留下驿动。无论如何戏里都流露出这样一种意识,之所以要击退霸天虎因为人类才是地球唯一的主人,擎天柱舍命救山姆是仆对主的效忠,而擎天柱的复活一定需要山姆亲自完成,这不是一种救赎,更像是人类驾驭汽车人生命的高姿态。变2是失败的,因为它没有传达出本该有的爱与责任,当我们画出一条生物链时,就没有想过人类和万物是地球上平等的居住者,不知道霸天虎是不是这条生物链上更高级的消费者,而人类选择消灭它请它离开这条生物链。可是作为自认的主宰者,人类爱过地球吗,我们到底是在捍卫地球还是只是在捍卫我们的附属品捍卫我们自己而已。人类视角的电影带着人类期许的结尾拉下了帷幕,在赞声与骂声之中,有没有人想过当人类生命的帷幕终有一天因我们自己的行为而被拉下时,会有汽车人誓死保卫吗。
走出影院后,去youtube看一部免费的Home。

换几个频道,几乎所有电台都在纪念MJ,如果从箱底挖出他的旧闻MV音乐堆彻在黄金时间算是纪念的话。MJ曾在流行音乐的霸主地位并不会因为他的去世而放大或缩小,他在音乐史上的影响力已经发挥到了极致,如果真的有诚意要纪念MJ,更应该延续MJ对慈善业的倾力,一个不是真心关爱地球的人是写不出Earth Song的,这支歌的MV在14年后的今天看来还是如此震撼。可是人们都喜欢把严肃过滤,大多媒体竞相将MJ的去世打造成一个更大的娱乐。于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变得更不适宜用娱乐的方式传达,而要用应试教育的精神极权主义的手段去传达去实践环保。
八卦完今日的娱乐新闻,花同样的时间去wwf之类的网站看几篇文章。

这些年有很多宣传环保的优秀纪录片或是书籍,可是震撼过后留下了什么,即便形成了集体的意识,怎么去构成集体的行为。如果让你明天捐10元给环保机构,省一下饭钱即可,如果让你明天少做一件伤害地球的事情,你会做什么呢?

 4 ) 地球很美有赖你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水、土、木、空气,没有东西是自给自足的。片子看了两遍,每当现实的数据显示出来的时候,心一阵阵疼。1小时29分时长,有1小时20分的时间来总结人类种种恶行后的结果,原以为一切都美好……

    过去50年,世界人口增长一倍有多,同一时间,我们把自己的岛屿——地球,所作的根本改变比过去二十万年都要多。
    
    仅50年,地球发生变化,是历来人类从未体验。越来越快……
 
   
    石油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舒适,1升石油=100双手在一天产生的能量,美国三百万农夫产生的谷物可以喂饱二十亿人口。而这些谷物并非供给人口,大部份用于喂牲口。这些牲口可能一生未见过草原。一队队的卡车运来数以吨计的谷物、黄豆和丰富蛋白质颗粒,最终变成一堆堆肉。

    越来越快,距离不在以公里量度,而是多少分钟的车程,汽车成为舒适和进步的象征。如果每个社会都跟随这个模式,地球不会只有九亿,而是五十亿。


    自1950年起,世界人口增长一倍,渔获从每年1800万吨,剧增至1亿吨。也许哪天你在高级餐厅吃到的某条鱼种,可能是世上最后一条。

    地球上每十条大河,就有一条年中数月不能流出大海。缺少约旦河水,死海的水平线索每年减一米。印度可能是下世纪最受缺水影响困扰的国家,过去二十年,他们挖掘了2100万口井,为了找到水源,井越挖越深,在印度西部,己有三成水井被废,地下含水层开始干涸。

    2025年前,水荒问题会影响二十亿人。

    
    自1960年起,砍伐的速度越来越快。阿马逊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其面积己缩小2成,森林让给牛场和大豆田。

    婆罗洲曾是全球最大生物品种的摇篮,现在己被打破,灾难源于生产全世界销售最高的棕榈油,它不单可以食用,还可以生产化妆品,清洁剂,以至越来越普遍的另类燃料,树木的多样化被单一化取代。

    另一过度的是制纸浆的桉树,过去五十年纸张需求增长5倍,桉树底部寸草不生,因其落下的叶有毒,令其它植物不能生长,它们生长快速,耗水多。

    树木提供3/4生物品种的栖息地。被我们一再破坏。而世界超过二十亿人口依赖炭。

    50年来贫富悬殊从未如此严重,今天全球一半的财富掌握在2%的富豪手中。这种不相称导致人口迁移,拉哥斯的人口在1960年只有七十万,到2025年将增至1600万。

    四十年来,冰冠的厚度过减了四成,它在夏天的面积逐年下降,2030年会全部消失,另一说法是2015年。在格陵兰表面,湖泊己开始形成,融化的速度连最悲观的科学家,十年前也预计不到。

    气候变暖。在西伯利亚等严寒区,地面长期结冰,称为永久冻结带,隐藏下面的是气候定时炸弹,沼气。此温室气体比二氧化碳的浓度强二十倍,释放的沼气会令温室效应恶化到无人预料的程度。

     越来越快……

    全球花在军备上的资金是援助发展中国家资金的二十倍
    2050年地球1/4的生物濒临绝种,生物品种死亡率比正常速度快了1000倍
    每天有5个人因饮用受污染的水死亡
    十亿人在饥饿边缘挣扎
    全球一半的谷物用于喂牲口和作燃料
    全球四成的耕地质量在下降
    每年有13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
    最近十五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
    
    我们得到地球四十亿年的遗产,却只用了二十万年改变它的容貌。

    人类只有十年的时间把暖化的方向逆转,我们炮制了自己都无法控制的现象,我们只有很少时间去做改变。

     
     拯救地球,从身边事做起
     
     单面的纸反面接着再用,水笔用完了只换笔芯就可以,少用一次性的物品。同时也是支持环保工作。不乱扔垃圾。如果家里有书本、干净的衣服要扔掉,可以整理起来,寄给一些贫困的地方。
     节约用水,不要浪费。
     如果不是非常非常需要汽车来代步,暂时不要买汽车,它所耗的汽油和对空气的污染都很大。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会发明太阳能汽车,到时又要更新换代,得花不少银子。
     如果可能,每年种一颗树,种不同的品种,不要让我们的树木最后被棕榈树、桉树所取代。
     推荐身边的朋友都看这部片子,还要教育下一代要有环保意识。

     还有很多很多,大家都能先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
     1、如何将太阳的能量最大化开发。太阳60分钟发出的能量,相当于人类一年的消耗;
     2、循环利用资源?最简单纸张,在中国,回收的工作是最难。中国现有的资源回收的公司,回收的都是国外的“废品"。

 5 ) 家园

所有的画面都是航拍的,从澳洲海底的大堡礁到非洲肯尼亚高原的乞力马扎罗山;从亚马逊热带雨林到戈壁荒漠;从美国德克萨斯州连绵不断的棉花田到中国上海、深圳的工业城镇。影片持着客观冷静的视角,向世人展示地球的绝美以及日趋危及的现状,用奇特美丽的美景唤醒世人,请珍视我们唯一的地球家园。 影片配乐也是一大亮点之一,有一种神秘感,时而沉静,时而激荡,与影片节奏搭配得严丝合缝,给观众带来舒缓轻松的感觉,又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仿佛传达着对地球家园现状的不安及深切的怜爱之情。

 6 ) 看到人类的欲望好可怕。电影看到四分之三,看得好绝望。不过我们还有希望,因为希望还有我们。

让我们来行动,不管什么非政府组织,不管什么国家政策,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因为我们已经没有时间悲观。

1、节约用水用电,水主宰着地球,而电消耗着地球。
2、少吃肉,因为它们的生产消耗更多的水和非再生能源。
3、不盲目消费:
一年也穿不几次的满柜子的衣服。
冰箱里过期的、坏掉的食品。
为了攀比、虚荣心、被所谓时尚绑架而购买的手机、MP4、电脑等等,常常没有坏就被换掉,只因为他们过时了。
看看你自己家里有多少用不着的东西,那是你的欲望,也是从地球上扒下来的血肉。
现在还有很多人,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他们饥饿、贫穷,也有很多人他们叫嚣着减肥,忍受着高血脂、高血压等富贵病的折磨,还有一些人穿皮草、购买不可思议的奢侈品。我们又是哪些人?又该是哪些人?
4、其实我们很渺小,飓风、海啸、干旱、洪涝我们无力抵抗。
   其实我们很庞大,我们点滴的行动,会产生力量,只要去做。

 短评

需要有这样的人,记下这样的瞬间。

4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力荐

纪录片也可以感人

7分钟前
  • jiyun
  • 力荐

主打宏大气场,看着不是很亲切,虽然那些鸟瞰镜头非常美。ps,在imdb观察半天才发现Luc的名字,“又名”怎么翻的啊!

9分钟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还行

最美的画面,最沉重的心情

12分钟前
  • 有猫万事足
  • 力荐

你一定要看!

1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如果我是中学教师,这部片子实用性也太强了点吧!清晰舒缓的女声解说,用于英语听力练习再好不过;我要是教地理,第一堂课也先用这片子引起娃们的学习兴趣!还有啊,哪个旅游公司提供坐直升机把这些个景色全看一遍的服务,收费几多啊??

18分钟前
  • 理想多钱一斤啊
  • 力荐

人类就是地球上的一个大毒瘤

20分钟前
  • 把渣害
  • 力荐

爱地球啊!

21分钟前
  • 薇拉
  • 力荐

悲观已经太迟了。

24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我覺得這部電影是BBC的Earth-The Power of the Planet以及Planet Earth的結合。自然之美令人顫抖,但是背後隱藏的訊息卻令人心寒。

28分钟前
  • StevenTong
  • 力荐

唯美画面

33分钟前
  • 蕾蕾
  • 力荐

逊色于行星地球很多

34分钟前
  • 豆友1576610
  • 推荐

俯瞰这地球的伤痕。We all have a date with the planet! “导演走访50个国家,俯瞰生态光影,美不胜收。” 镜头太美了,不过缺乏说服力和“号召”的力度,更多的仅是展示地球“伤痕”。还可以,但触动不多。只能算是环保纪录片里的一张空皮。

38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破坏环境只是为了让空气和水更加稀有 以便用来交易 获取利益 当然大众是买单的那位

40分钟前
  • 刘二
  • 力荐

如果真有心,不如把航拍的钱省下来捐给环保组织。这个片子真不亏为一次昂贵的“谴责”

43分钟前
  • YY
  • 很差

虽然看过不少这样的电影 但还需要时时警醒自己。画面和色彩非常漂亮

44分钟前
  • Mignon松弛地
  • 力荐

就像看着自己心爱的姑娘被狗日了……

47分钟前
  • Lan~die
  • 推荐

非常震撼我的2009年好片

50分钟前
  • 左翼
  • 力荐

研究地球的外星人必看

52分钟前
  • zing
  • 推荐

压抑感、沉重感、无力感。影片最后给了我们“希望”,但不是我没有信心,只是绝望太过强大。对于地球这个家园,人类只是在通往毁灭的路上。

56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