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2012

HD

主演:阿列克谢·沃特考夫,维塔利·基什琴科,瓦列里·格里什科,德米特里·贝科夫斯基-罗马绍夫,格拉西姆·阿尔基波夫,亚历山大·巴赫夫,维塔利·多吉耶夫,弗拉基米尔·伊利因,卡尔·克兰茨科夫斯基,克里斯蒂安·雷德尔,克劳斯·克鲁伯格,维尔马·比埃里,德科马登斯,迈克尔·施内克,乌·钱金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语言:俄语年份:2012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白虎2012 剧照 NO.1白虎2012 剧照 NO.2白虎2012 剧照 NO.3白虎2012 剧照 NO.4白虎2012 剧照 NO.5白虎2012 剧照 NO.6白虎2012 剧照 NO.13白虎2012 剧照 NO.14白虎2012 剧照 NO.15白虎2012 剧照 NO.16白虎2012 剧照 NO.17白虎2012 剧照 NO.18白虎2012 剧照 NO.19白虎2012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白虎2012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40年代早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激烈的持久战使苏联军队和德国军队都日渐疲惫。德军一辆极具攻击性和破坏性的巨型坦克“白虎”,屡屡将苏军的坦克轰炸得机毁人亡。而这辆势不可挡的强大武器,总是从战场的硝烟中幽幽出现继而转瞬消失,没人能够确认它的真实存在,当然也无人否认。苏军指挥官决定建造一辆超级坦克T-34坦克的变种,与之抗衡。操纵该辆坦克的车长伊凡·纳季亚诺夫(阿列克谢·沃特考夫 Alexei Vertkov饰)是一位传奇人物。他曾在操纵坦克时,被“白虎”轰炸得体无完肤。死里逃生的伊凡不但活了下来,更拥有一种读懂“坦克语言”的特异功能。他坚信神秘的德军坦克“白虎”确实存在,并决心摧毁它。  由俄罗斯导演卡伦·沙赫纳扎罗夫执导的战争影片《白虎》,入围2012年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影片,并入围2013年第3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国外展映单元-俄...灵殇一拳超人 第二季 OVA6到了30岁还是处男,似乎会变成魔法师动画版回西藏芭比与思佩的保姆大冒险我在避暑山庄修钟表如果是你,或许可以相恋死亡之王1990东四牌楼东拉斯维加斯第三季阿富汗骑士丑女无敌完美季我不是男闺蜜吸血鬼检察官我的高中时代好汉两个半第四季万家灯火一切为了杰克森惊恐岛第一季珠光宝气1994求生之路古利亚瓦西亚!末路狂花欲孽迷宫决斗恶虎岭此碑无文一路顺风2016天空上三公尺回归故里基督营玩偶特工第一季温布尔登结婚为什么大明幻世录之恋羽奇缘甜蜜爱丽丝超级女警(粤语版)2023山东卫视元宵晚会陈秋霞回来了一起乐队吧他们在岛屿写作:无岸之河恋爱中的肉食女子新飞越比佛利第三季

 长篇影评

 1 ) 白色虎式流水账

来篇流水账。
对于影片孰优孰劣,基本赞同豆瓣 @曼斯.雷德 的 【你需要稍微懂得一点德意志和俄罗斯】文中所述。至于电影本身,是更偏于作者电影,还是部被军迷津津乐道细节充沛的钢铁洪流片,大抵是不用太认真。我的观点向来是:苏俄的战争电影,永远是要场面有场面,要细节有细节,要深度有深度,要反思有反思,甩天朝几条阿尔巴特大街。
同行敬兄对影片对声音细节的表现和完全用镜头来推进情节的部分赞不绝口。
据大能分析,从姓氏上看,导演是亚美尼亚人,其父是个戈尔巴乔夫分子。不过这都不影响导演用瓦格纳渲染白虎幽灵般的神威,继而恨恨滴说战争永远都不会结束。
诚然,从当年的超级大国,沦落为金砖的一砖,且还不是打头阵的板砖,俄国人的心理,在究竟是向西还是向东,或往南还是往北的纠结中,略见失衡。比如2008年商业与说教结合完美的【我们来自未来/Мы из будущего】,2009年的捉襟见肘的向中国抛媚眼的【道/Путь 】,史料从不会缺失,类型可以各种尝试,但对神圣的卫国战争,绝不允许任何军国主义那些鼠目寸光得了便宜卖乖之流肆意诋毁。
 
最想说的就是“北京国际电影节”,极其山寨感,糊弄其事。放映俄罗斯电影,且还有主创与观众的见面会,连个好的俄语翻译都不找,而英语翻译也让人无语。一个年轻的男主持人,在翻译观众提问“影片末尾希特勒说的话是否是导演想说的”(这问题也够二的了)后,自作主张加了“密斯脱阿道夫希特勒”,而且还一个劲的“密斯脱”——嚓,尔怎么不说“我的元首希特勒”啊。又观众问“是否采取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相结合的手法”,主持和女翻译都把两个关键词翻译不上来,导演干听了半响,只好来了一句,像我常挂在嘴边的:Sorry ,my English is not good...
 
原来想问的问题,被一个奋勇的男观众抢着问了。估计至少也是个军事爱好者之类,对罗刹和德意志的死磕史不陌生的——战争,战争永远不会结束,对吧?
其实提问并不是真的想问什么,主要是表达关注和热情,或至少是告诉导演,俺看懂了,俺心里想的跟您是一样一样一样的啊。
终于在见面会结束前抢到了最后一个提问的机会,嗯,当仁不让了。于是说,“导演您好!我很喜欢看俄罗斯电影,也很喜欢您的《白虎》。我们中俄两国曾有过相同的历史,我想问您,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在二战结束后又过了半个多世纪,您这样来表现德国(好吧应该加上法西斯)在战争中的行径,同样也适用于表达我们中国人对日本的情绪。”
话毕,竟听见观众席有若干掌声。但主持人几乎求饶了,翻译得磕磕绊绊,观众席中也有忍不住大声提示的,最后,居然是一位金发娜塔莎(我心里强烈的肯定这么漂亮必须是熊家的姑娘)自告奋勇说:“我懂英文也懂俄文,可否让我把这位观众的话翻译给导演听?”——哎呦,姑娘您简直是神仙妹妹!我差点喜极而泣了。
于是就请她翻译……
姑娘用好听的俄文说了很长一段,导演遂很赞同很肯定地说了“Yes!”终于我可以放出大招,准备了好久的“思罢喜罢,达瓦里希!”
 
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见面会结束。
快走几步,没来得及追导演,只追上那位娜塔莎,再次表示感谢,并说我只是一普通观众,对电影节的细节做不到位感到很遗憾,谢谢她把我的意思都转达给导演。姑娘大力赞同我,同样对主持和翻译的不专业表示遗憾和些微的愤慨。我问您是俄国人吗,她说是的。——啊,一个说流利中文的熊家美女是多么美妙啊。
 
果断合影。
 
电梯间里,居然有操着京片子的大妈说你看吧他们还安排了托呢问小日本什么的。
 
……

 2 ) 异想天开的奇诡解构

打从苏联没了以后,新沙俄的大导演们对于卫国战争便常年处于一种矛盾的心态,既不愿认可苏联,又渴望继承胜利的荣光,于是全副精力似乎就都放在了琢磨如何淡化碍眼的镰刀锤子红五星上了。然后么,就跟中国现在的文艺界一个德行,看不上过去时代的成果,然而自己捣腾出来的东西花里胡哨热闹非凡就是不知道整个一什么玩意。最近二十年战争题材里看过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星星、黎明是直接翻的苏维埃文学暂且不论,有直接掉转立场的《无畏上将高尔察克》,有回避意识形态的《布列斯特要塞》(结果还是和白俄合拍的),有杜撰情节把斯大林往死里黑的架空片《间谍》,有改动历史强行黑一把的爱情片《女狙击手》,有战斗描写完全照着《兵临城下》胡来的《列宁格勒》,有明知能气死老兵偏要执意瞎拍的《斯大林格勒》......难得正常些的《我们来自未来》还是部穿越片。

本片显然是异想天开解构卫国战争达到新高度的产物,未必是导演本人的意志,但折射出了新沙俄社会在历史观上的新尝试。之前看简介是奇幻战争片就颇有些犹豫,但考虑到本人并非兵器粉,象征隐喻什么的也似乎颇能体现格调,战争幽灵这个主题听上去还挺宏大深刻的,遂一观之。结果么,背景基本淡化,人物基本虚化,情节基本扯蛋化。艺术上倒是颇具探索精神,但除了表现出新沙俄对现实处境的焦虑不安心理之外我反正什么也没看出来。不得不说上升到民族精神以及东西方对抗的高度这种剑走偏锋另辟蹊径的手法确实很有几分创意,别的不论,苏联红军的旗帜不就首先名正言顺的忽略掉了么,主角又忘了姓名来历,并且自言姓名来历不重要,于是连苏联二字都不必提了,因为不重要。

象征、隐喻不是问题,但光靠符号如何撑得起一部作品,乐谱还要讲个节奏,电影整体的节奏把握和细节处理实在令人困惑不解。由于本片已经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战争片,饱受军迷诟病的军事上的常识性纰漏反倒无伤大雅,人物的符号化处理也并无不可,但背景和人物在最初的创作意图中就是游离于时代之外的,缺少了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情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可是我们看到的是什么,为象征而象征,为隐喻而隐喻,构筑起整部影片主体框架的主角与白虎的三次交锋,充其量就是个故事,还是残缺浮泛的,几乎没有情节、没有高潮可言,侧面的渲染和前两次正面对决都如同赶场,白虎出来在小猫面前张牙舞爪一番随即收工,战壕真实派的光荣传统半点没继承下来,一个坦克之神就打发了。这尚可用欲扬先抑解释,然而第三次就是期待已久的高潮,观众的情绪也被调动到了顶点,结果高潮中途哑火,戛然而止仿若一盆冷水当头泼下。不过世事无常,天有不测风云,也并非不可理解,只需一个漂亮的收尾,一切都不是问题。然而,战争部分至此就基本结束了,是的,结束了。其实我很疑心此等情节处理是导演刻意为之,何况一山还有一山低,《白色虎式》起码还能按照事件的发展态势娓娓道来,没往里头插一些乌七八糟的玩意儿,在重构历史观的尝试中也不像《俄罗斯方舟》那样恶心的贵族气直冒。

结尾稀里糊涂胜利了,一点没看出苏联红军把侵略者赶出国土、红旗插到敌人首都的架势,反倒是谈判桌和冰淇淋费了不少笔墨,莫非是想暗示所谓的德意志精神其实只是一种装腔作势实则自欺欺人的东西?不过在导演心中这大概也不重要,应该只是为了接下来的重头戏顺理成章。咱也没必要多说,毕竟万里长征还只走完第一步,《胜利节》不是你想唱想唱就能唱。影片的最后,经过漫长的铺垫,真正的点睛之笔终于现出真容,既是句点,又是片子的又一高潮——由生死叠加态的希特勒发表的闭慕词。从这一重量级龙套的选取中不难发现,导演终于想起这是二战题材了,问题在于前边铆足了劲玩架空,除了那个白虎精神附体喊话的战俘全无半点涉及所谓德意志精神,战俘也只那独一份,突然冒出来难道不嫌突兀?一直到洽降为止也压根不是司令部风格,而老希的演说又如此具有超越时代的战略眼光,临了玩上这么一手,究竟是升华主题还是拔高主题呢?

从文本本身出发,只有一种解释可以让逻辑通畅,即卫国战争确实只是漫长交锋中的一道火星儿,而德意志也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手。支撑这个逻辑甚至不需要什么深刻的论述,实际上只要目光可及处盘踞着一个大家伙,西方就不可能真正放松紧惕,不管那个大家伙叫做苏维埃联盟还是俄罗斯帝国。问题在于,毛熊的现实历史维度中并不存在一个抽象的超神坦克手,拥有的只是千千万万变成白鹤飞翔的阿辽沙,然而他们在导演的视野内似乎无足轻重。当年有钢铁同志坐镇,如今大概只能妄想克里米亚检察官有朝一日化身叶卡捷琳娜了。

 3 ) 世间的战争没有停过

       离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越来越近,描写二战的战争电影也获得了更多的关注。白虎,也译为《坦克大战》是2012年俄罗斯投拍的二战电影。
    然而影片并没有更多的笔墨刻画战争场景,没有多少枪林弹雨的大场面,而是围绕一辆幽灵般神出鬼没的白色虎式坦克和一个犹如坦克之神附体般的苏联士兵之间展开。
    在一个无神论国家,苏联的战争英雄却多多少少带着神的光环,一个可以和坦克对话,可以听从天上坦克之神引领的,全身烧伤90%以上还能奇迹自愈的坦克兵,发誓要找到炸毁无数苏联坦克的白色虎式,并k.o它。两次面对面的交锋,两次各有机会,双方却都没能达成最终目的。随着二战结束,白虎更加彻底的消失了。
    影片最后,在小胡子的谈话中,为了拉拢更多的欧洲国家,他甚至说出了:我一直爱着犹太人。也再次证明,德国依然视俄国为最大敌人。代表德国战斗精神的白虎,可能隐藏20年、50年或是100年,有如神助的坦克兵依然警惕着,时刻准备着。
    世间的战争从没停止过,无论何时何地。

 4 ) 你需要稍微懂得一点德意志和俄罗斯

豆瓣上的每部电影,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过度解读的影评。但是这部“白虎”,怎么解读都不会过度。这不是一部普通的战争片,一定要说是,它也只是一部扯到两个民族生存斗争“大战略”的战争片。它是一个露骨的政治寓言,明喻暗喻指代漫天飞舞,甚至赤裸裸的宣传说教直接扔在观众脸上。虽然遗传了俄国电影传统的闷,却又搭上了现代欧洲“作者电影”的车,导演兴之所致,爱扯啥就扯啥,结构叙事什么的都滚他娘,只有中心思想一直很专注。镜头语言算得上有力,但如果要完全理解,你需要有俄国人/德国人和中国二战迷宅男的闷骚,还需要懂得一点德意志和俄罗斯。

我最喜欢的镜头是白虎在少校(情报军官)的视角下第一次出场。东欧春日静谧的树林,小睡醒来正在恍惚,洪荒巨兽无声出现,虎式88炮巨大的炮口消焰器昂首挺立,犹如过度发达的龟头直指T34的菊花。接着瓦格纳的宏大音乐响起。这一幕噩梦的感觉营造得相当成功。白虎是什么,到这里不言自明:德国人的武力,德国人的征服欲望,德意志民族强迫症一样的不安全感,俄国人永恒的噩梦。瓦格纳已经够明白了,前面安排那个被俘的党卫军用大白话说“白虎是我们德国人的战斗精神”,简直是大败笔,你要玩作者电影,就不能去照顾小白的接受度。导演这个错误后面还会一再地犯。

现在先跳到最后说说元首的镜头。有人说那是一间“豪华的别墅”,有人说那是不是暗示希特勒二战没死,导演听了会吐血。那不是什么豪华的别墅,那是“瓦尔哈拉”,日耳曼神话中战士死后灵魂永恒居住的圣殿。屏风上的裸女,是神话中在瓦尔哈拉群集侍奉战士英灵的女武神。背后的巨幅壁画,战象云集,是亚历山大征服印度的战争场面,欧洲“优越文化”征服东方的终极楷模。元首的客人是个犹太人,西服头发眼镜的造型犹太得不能在犹太,而且元首也明说了。这一段的政治说教,直白到令人发指的程度。希特勒为了拉帮结伙对付俄国,不惜跟自己最恨的犹太套近乎(还“其实我爱犹太人”),说俄国是最大的邪恶,已经不是欧洲人(德国向来宣传俄国受中亚蒙古影响太大,已经成了半野蛮民族)。嘀咕了一阵民族优越,超人哲学之后,影片的结尾犹太人眼镜反光,渐隐于迷雾之中,很拙劣的表现“阴谋”的手法。

俄国人仇恨犹太人的程度,并不下于德国人仇恨犹太人,或者俄国人仇恨德国人,或者德国人仇恨俄国人。历史上的反犹排犹,俄国的劣迹比德国深远得多,只是比不过二战德国的大爆发。甚至二战后犹太人翻身,德国人装孙子的时候,苏联还在继续排犹。电影结尾在导演民族主义的高潮迷梦中,两个死敌尽弃前嫌,勾结在一起,准备再给俄罗斯挖坑。这也过于幼稚和迫害狂了一点,跟全片玩深沉的调调极不和谐。导演在一部寓言片里跳出来说教,就是给自己挖坑。

这样调戏元首,也对不起元首的伟大偏执狂性格。但是片中对德国人的另一处调戏却十分精彩,反正我是看笑了。三个德国军官签完投降书吃饭,一派古典普鲁士贵族风范,对葡萄酒挑三拣四,结果人家甩过来三个冰淇淋,几个土老帽都没吃过。这也是导演对德国二战败因的总结。草莓冰淇淋,不是什么俄国货色,倒是美国物质文化的代表。德国人成天秀民族优越感,玩精神原子弹,物质上却干不过西方,生生被美国的制造业给压死了。

我准备先把导演那个“露骨说教”的错误手法说完---因为实在太多,再说我都烦了。最露骨之处就是“疯圣”坦克手最后一次露面,说白虎过多少年都还会出来,老子一定要灭了他。这是俄国人对二战后德国赤裸裸的不信任,总是害怕有一天德国复仇主义,德国的战车还会卷土重来。这一段的话没啥意思,最后玩消失更没意思,但是这一段之前在柏林的街道上,放下武器的德国军人行军的镜头,却是十分NB。看过兄弟连的倒数第二集吗,美国将军看着长长的德国战俘队伍感慨说,这支军队,即使战败投降了,也是带着傲气行军。白虎中的这个长镜头就是“带着傲气行军”的最佳诠释。俄国人害怕德国人的尚武传统,真是害怕到骨子里去了,理解得多么深刻!

说到“疯圣”,这是俄国神秘主义的深厚传统。俄国人从来就认为一些民间草根,外表半疯狂状态,口出妄言的人,具有通神的性质,其实是行走于人间的圣人,是来带领俄国人民干大事业的,相当于圣经中的弥赛亚。从俄国人受到萨满教跳大神的影响开始,这种传统就流行于俄罗斯民间,小疯圣不计其数,影响巨大的大疯圣有普加乔夫,拉斯普京。甚至朱可夫这样的人物,也会在大战前抓一把土闻闻,然后跟手下说自己对战役的预测,手下敬若神明。白虎中的小强坦克手,就是典型的疯圣。导演干脆就把他上升为俄罗斯的战魂了。90%烧伤满血复活---俄国1941年被德国那样爆,揉揉屁股又是一条好汉。他满脸天真,嗓音童稚,以前干过啥混账事不记得,只记得被白虎爆过菊。名字不重要(姓俄还是姓苏不重要),老婆孩子不重要(老百姓日子过什么水平,开不开心不重要),重要的是跟德意志战车死掐到底。

希特勒不是说,俄国已经中亚化,不算欧洲文明了吗,于是坦克三人组中干脆弄个中亚人(一张标准蒙古脸),取个标准俄国名字,老子就这样你咋地?

泥泞小村子里的坦克战,导演最痛心的就是最后路上那坑,俄国战神掉进去粘了泥,打爆了炮膛,让起火的白虎给跑了。苏联在二战分赃会议中,一直建议给德国最严厉的惩罚,摧毁工业基础变成农业国。结果西方列强吸取一战的教训,不以惩罚为宗旨,而是扶持德国重建。这大概就是那个坑了。其实俄国的主张,是部分实现了的,日耳曼精神的两大发源地之一东普鲁士(另一个是巴伐利亚),战后被俄波全部瓜分,东德被苏联挟持几十年,要不是冷战开始,苏联需要东德做社会主义优越性样本,说不定真给农业化了呢。

现在两德统一,德国一跃为欧洲领袖,像导演这样的大俄罗斯极端民族主义分子,怎能不深沉,忧郁和神秘喃?

解读到此结束,顺便说两句技术流军迷的视点(其实这是电影的细枝末节)。片中的德国坦克,全是俄国坦克底盘改装的,白虎的底盘是JS-2。炮是真的虎式88炮。炮塔和车身装甲,估计就是简易材料新做的了,尤其是履带前护板,虎式绝对没有那个形状的。白虎那个射速是来搞笑的,看到白虎连发打小强的时候,如果你是军迷你就该明白这不是一部二战片了。片中的苏联装备,倒是货真价实,那一排Su-152,其他哪个国家也拿不出来。

装备制服上的小细节,十分用心。情报军官拿的冲锋枪是德国MP-40,这是事实,二战后期苏联军方十分欣赏MP-40,把缴获的枪发给一些军官和精锐部队作为护身近战武器。情报军官穿的迷彩是美国货,这也是事实,44年开始美国就开始效仿德国大规模生产迷彩军服,并供应苏联了。

 5 ) 白虎的象征

这是一辆神出鬼没的坦克,象幽灵一样发动致使的攻击。不知道它何时、何地、哪个方位出现,在它消失后,遍地搜寻却没有任何痕迹。

而一个号称能与坦克对话的神人,要捕捉住这个坦克。他就象能从风声、草声、残破的铁皮里看到白虎,他一直静候。两次近距离交手,他能不受损伤的存活。也许他是能听到坦克的指引,不然,在漫天大雾里,他怎么找到了那个村庄?居然没陷进沼泽地。

电影的象征意味很浓。比如被俘地德国人说:这坦克,你们抓不住它。这句话是德国民族的信仰;而神人最后说:它还是会来的,50年后。这是苏联人对敌人永远的防范;德国被俘的军人,走过大街,却没有沮丧。其实没人喜欢战争吧。希特勒讲那段话时,对面的人物面孔一直在阴影里。这通常表示“他”不想言明身份、不参与、不相信、仅旁听的观望立场,其实这是当时战胜国的态度。


电影里最有记忆的镜头是:当白虎出现时,那长长的炮管从镜头一点一点伸长,静默、诡异。 安静的杀戮,这样令人害怕;代表强势的车体,辗过一切障碍物,眼睁睁着着,无能为力。

 6 ) 真正的战争片

二战题材,俄国人一拍,就没美国人什么事了。最近几年最好的战争片,看完更觉得战马这叫一个狗血幼稚兼保守啊…隆重推荐德国俘虏排队经过的段落,牛逼。

 短评

呵呵,好烂的片子!

9分钟前
  • 大苹果
  • 较差

前77分钟不错,后面就烂尾了。还打得意犹未尽呢,怎么转柏林投降签字了……而且这时候对德国的嘲讽跟前面德国白虎坦克凶悍的表现成强烈的反差。没有自然的过度啊。

13分钟前
  • 沙漠中的西蒙
  • 还行

带点灵异的坦克版兵临城下,拍摄手法很不好莱坞

18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还行

电影是意识形态的载体,我并不否认,但是电影需要在潜移默化中将这种意识形态传导给观众,这部电影,我只能说,太深奥了。

22分钟前
  • Crouse
  • 还行

为了一个无聊的想法,编了一个无趣的故事。

27分钟前
  • 苏莫
  • 还行

牛逼片,接塔爷地气之作。白虎的幽灵源自人类与生俱来的恶。最后一段来自法西斯的辩解,未尝不可以用来解释二战的缘由。超五星推荐。特别是在看了俄式好莱坞《八月八日》这样的垃圾之作后。

28分钟前
  • 泥巴
  • 力荐

沙赫納扎羅夫用了「傳說」的方式去包裝一個戰爭故事。白虎的出場和坦克之間的對決實在很有斯皮爾伯格《决鬥》的感覺。比起《零城》、《毒藥,還是全世界的中毒事件》大開大合的作品,沙還是沿用了《消失的帝國》的含蓄表達方式。但是這不減他在電影一貫所有的「空間穿梭感與隱喻」。

31分钟前
  • 熊仔俠
  • 推荐

作为一个准军事盲,我路过,,,

35分钟前
  • 走来走去
  • 还行

你要把它当做战争片看你就输了。。。

40分钟前
  • 我爱关键字
  • 推荐

新沙俄导演异想天开解构卫国战争的畸形产物,背景基本淡化,人物基本虚化。上升到民族精神以及东西方对抗的的高度算是另辟蹊径,但整体的节奏把握和细节处理实在不怎么样。

42分钟前
  • 申酌长怀
  • 推荐

一般般...

43分钟前
  • Muffin_C
  • 还行

民族主义的碰撞

48分钟前
  • Yurikhan
  • 推荐

一般般

49分钟前
  • RainY
  • 还行

糊里糊涂的升华,前后不搭。

54分钟前
  • 哗啦啦
  • 较差

原来是讲阴谋论

58分钟前
  • K2·豆壳青
  • 还行

后面烂尾了?没下文了

59分钟前
  • 且行且歌
  • 还行

本以为是虎式和T-34互怼的爽片,没想到整得还挺文艺。

1小时前
  • 安东
  • 还行

虎头蛇尾。。。

1小时前
  • Carl
  • 还行

你要把这当成一部战争片看 你就错了。白虎坦克是个隐喻只要看完人人都看得出来 可是人人又都打低分的原因在于他们把隐喻想得简单了 也就自然认为这又是一部老套的战争片 其实你要结合最后希特勒和貌似是施佩尔的那人的对话 你就知道这个隐喻究竟是怎么回事 而这部电影究竟是想说些什么。草草收尾扣分。

1小时前
  • INsomnia
  • 推荐

苏粉飘过。。。德系高帅富确实不错

1小时前
  • errol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