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桥

HD中字

主演:Dirk,Bogarde,詹姆斯·凯恩,迈克尔·凯恩,肖恩·康纳利,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77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遥远的桥 剧照 NO.1遥远的桥 剧照 NO.2遥远的桥 剧照 NO.3遥远的桥 剧照 NO.4遥远的桥 剧照 NO.5遥远的桥 剧照 NO.6遥远的桥 剧照 NO.13遥远的桥 剧照 NO.14遥远的桥 剧照 NO.15遥远的桥 剧照 NO.16遥远的桥 剧照 NO.17遥远的桥 剧照 NO.18遥远的桥 剧照 NO.19遥远的桥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遥远的桥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欧战尾声,盟军上下逐渐弥漫着乐观的情绪为了提前结束战争,各地盟军将领认为只要一番猛攻,便可提早直捣柏林结束战争。于是轻率地将大批伞兵空投在德军营地背后,去攻占阿纳姆的那座横跨莱茵河的大桥。不料遭遇德军的顽强抵抗,盟军付出了伤亡惨重的代价。这场堪称二战中最具戏剧性的战役,终以盟军的惨痛失败而告终。由奥斯卡金像奖得奖导演理查德·阿滕伯勒执导的战争巨片《遥远的桥》,根据科尼利厄斯·瑞恩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影片表现和讴歌了盟军在二战中浴血奋战的斗争精神,被誉为电影史上的超级战争巨片。本片的明星阵容空前强大,聚集了诸如詹姆斯·卡恩、迈克尔·凯恩、肖恩·康纳利、罗伯特·雷德福、安东尼·霍普金斯等数国的数十位明星。本片荣获1978年第31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摄影、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声等多项大奖与提名。僵尸世界大战(粤语版)独活女子的推荐那个女孩的俘虏五个光头的少年深深地恋爱学习中!亲密旅行魔女的恋爱聆听中国拜托你啦!朋友哈拉上路2:啤酒桌球赛冥王星行动中年好声音天使的坠落宇多田光首次录音棚演唱会我的绝密生涯等你爱我2015骡子国语伴我入眠魔怔世界锦绣前程1945十六个愿望沙漠风暴奇迹之味太阳之子一双绣花鞋龙屡阁2:神之夜火山边缘之恋李小龙传奇麻木 2023定制伴郎枪王那年我的初恋会痛的17岁佛莱契历险记飞跃彩虹群青领域加油,金先生!硬核风暴黑天咖啡屋之古蜀遗踪再见,我的小学老师嫁个有钱人国语撒玛利亚黑暗势力

 长篇影评

 1 ) 纯正的英国范儿

遥远的桥(a bridge too far)——这电影太老了,上大学时就看过录像。

虽然没有《最长的一日》那么经典,但有些场景让人拍案叫绝,最典型的就是桥上拿伞的兄弟。英国范儿太正了——感觉英国范儿就是特有的幽默+特有的绅士派头。扮演勃朗宁的伯嘉德最典型,无论是得意、紧张、沮丧,都不会失去那种隐忍的风度和礼数。英国人真的有意思,相比较之下,美国人的大说大笑,狼奔豕突显得野蛮而率真。

就算是James Caan,典型的老美,开着吉普,拉着他半死的兄弟在树林里和德国坦克遭遇那段,紧张归紧张,但也充满了英国式的幽默。

大牌云集啊。肖恩康纳利、吉恩哈克曼、安东尼霍普金斯(真年轻啊)、罗伯特雷德福、James Caan、Dirk Bogarde……最后还要请出劳伦斯奥利弗,演那么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老爵士真行,就那么几个镜头,把一个悲天悯人的老白求恩刻画得几近完美。

现在的电影有男女两个明星就不得了了,拍片成本一半儿搭进去了。

 2 ) 《遥远的桥》:盟军最大失败案例,二战战争电影扛鼎大片

《遥远的桥》:盟军最大失败案例,二战战争电影扛鼎大片
笑独行解题


《遥远的桥》(A Bridge Too Far,夺桥遗恨、英雄冢、铁甲铜连、鹰掠战士,美国、英国,1977)

二战战争电影永恒经典大片。理查德•阿滕伯勒(Richard Attenborough)代表作。根据爱尔兰作家同名非小说作品改编。全景式演绎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号称“市场-花园行动”的阿纳姆(Arnhem)空降战役的全过程,突出表现盟军空降兵的困窘遭遇和悲惨命运:英军第一空降师被包围、得不到补给和增援,八成将士有去无回,波兰军第一空降旅在空降中和渡河时成为活靶子……结果为盟军在付出两倍于德军的伤亡代价后下令空降部队撤退。盟军最大的一个失败案例。“一座太远的桥”,异想天开与急切冒进的沉重代价,证明所谓德军已丧失战斗意志的说法纯属谬论。宏大壮阔,真实丰富,鞭辟入里,淋漓尽致。德克•博加德(Dirk Bogarde)、迈克尔•凯恩(Michael Caine)、肖恩•康纳利(Sean Connery)、爱德华•福克斯(Edward Fox)、吉恩•哈克曼(Gene Hackman)、安东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等主演,全明星阵容。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男配角等四项大奖。

【笑独行按:史载“市场-花园(Market-Garden)行动”发生于1944年9月17日至9月25日,系由英军蒙哥马利(Bernard Law Montgomery)元帅提出并主导,企图借由一步到位的空降部队(市场)与快速推进的装甲部队(花园)的协同作战,夺取荷兰境内主要航道桥梁,绕过德国“西部壁垒”齐格菲防线(Siegfried)跨越莱茵河,直插德国腹地,速战速决,在圣诞节前结束欧洲战争。事后,蒙哥马利元帅认为该行动成功了九成。Arnhem或译安亨。该影片为公认的二战战争电影扛鼎之作。其间负责夺取阿纳姆桥的英军第一空降师上校拒不投降、坚持战至无力抵抗,终为守桥德军装甲部队所俘的情节颇感人,而由谢尔(Maximilian Schell)扮演的德军上将的风度和气度则尤其令人印象深刻。该影片有片长不一的两个版本,即175分钟的国际版和158分钟的芬兰版。在下所见为带国语配音、有两条中文字幕的D9影碟,片长为175分钟。IMDb该影片评分为7.3分。】

影片DVD影碟封面与海报

http://sc3h.photo.hexun.com/66701078_d.html(DVD影碟封面一)
http://sc3h.photo.hexun.com/66701143_d.html(DVD影碟封面二)
http://sc3h.photo.hexun.com/66701147_d.html(海报一)
http://sc3h.photo.hexun.com/66701152_d.html(海报二,日本)
http://sc3h.photo.hexun.com/66701155_d.html(海报三,德国)

 3 ) 贺新郎/《遥远的桥》有感

艨艟别三岛。诺曼底,千帆竞渡,六军横棹。南北二师冠飞将,西西里事重蹈。争意气,哪管算庙。自诩神兵从天降,下荷兰,黄龙欲直捣。提劲旅,卜难料。

万朵奇云破残晓。阿纳姆,孤军困兽,天荒地老。步卒无计驱血肉,枉填独逸虎豹。待援兵,眦裂首翘。咫尺天涯已泡影,旌旗渐远楚歌渐杳。桥下冢,魂未了。

 4 ) A Bridge Too Far

欧战尾声,盟军上下逐渐弥漫着乐观的情绪。为了提前结束战争,各地盟军将领认为只要一番猛攻,便可提早直捣柏林结束战争。于是轻率地将大批伞兵空投在德军营地背后,去攻占阿纳姆的那座横跨莱茵河的大桥。不料遭遇德军的顽强抵抗,盟军付出了伤亡惨重的代价。这场堪称二战中最具戏剧性的战役,终以盟军的惨痛失败而告终。
由奥斯卡金像奖得奖导演理查德·阿滕伯勒执导的战争巨片《遥远的桥》,根据科尼利厄斯·瑞恩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影片表现和讴歌了盟军在二战中浴血奋战的斗争精神,被誉为电影史上的超级战争巨片。本片的明星阵容空前强大,聚集了诸如詹姆斯·卡恩、迈克尔·凯恩、肖恩·康纳利、罗伯特·雷德福、安东尼·霍普金斯等数国的数十位明星。本片荣获1978年第31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摄影、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声等多项大奖与提名。

 5 ) 《遥远的桥》

这是1977年上映的一部电影。记录了二战盟军的一次较大的战役:市场花园行动。为了更深入了解这次二战史上最大规模的空降行动的来龙去脉,我又看了一遍美国科尼利厄斯·瑞恩的同名著作。500多页,花了两天时间。

影片全方位的记录了这场战役的各个层面。引用了大量的史实细节,编导确实是做足了功课。我谈感想就不用顾忌什么剧透了,既不悬疑也不惊悚。这场战役的结果可以用“惨败”来形容。不久后的另一场阿登反击战,盟军好歹在后来顶住了德军的进攻,虽不胜也不能说是完败。而这部影片中,从头到尾都是令人丧气的表现。

整个战役是英国的蒙哥马利拍脑袋想出来的。计划很简单:由南到北,101空降师占领艾恩德霍芬;82空降师占领奈梅亨;英军第一空降师和波兰伞兵旅占领阿纳姆,控制下莱茵河上的阿纳姆大桥。然后英军第30军一路北上,绕过齐格勒防线,跨过阿纳姆大桥向东,拿下鲁尔区。这样,柏林就遥遥在望了。影片虽然没有表现蒙哥马利暗自窃喜的状态,却通过勃朗宁上将把这种志在必得的狂妄表现的淋漓尽致了。然而战场上的实际情况如何呢?

首先是稀里糊涂的侦察。毛主席早就说过:“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本来荷兰的抵抗组织是很完善的一个系统,除了游击战之外,还不断的向伦敦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情报。在影片里还可以看到盟军的侦察机不断的低空侦查,把德军的部署拍成照片送到了统帅部。可到了盟军这里,却把这些情报不当成一回事。以为当面之敌都是些老弱病残。有所谓“胃”营(老弱)和“耳朵”营(病残)之称。实际上,南面的德军第十五集团军已经从安特卫普撤离到了艾恩德霍芬附近,当然是残部,却也有八万之众。北面的党卫军第九、第十装甲师正好在阿纳姆休整,虽然不是德军有意所为,毕竟是处于以逸待劳的有利状态。盟军全然不知,正在准备高兴的把鸡蛋往石头上碰呢。

其次是乱七八糟的指挥部。诺曼底登陆之后,盟军中普遍弥漫着一种轻敌的气氛,在盟军指挥部中更是如此。人们琢磨的不是如何去消灭对面的强敌,如何去审慎的策划下一步的行动。拿蒙哥马利来说,心里想的是怎样和巴顿的第三集团军争风吃醋。巴勒莫的耻辱始终萦绕在他的心头。打仗一贯稳健的他这次却想出来这个大胆的主意,就是为了比巴顿先到柏林。而艾森豪威尔只顾得和稀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批准了这个计划。在影片中,这种统帅部中的轻敌麻痹情绪也有很多的描述。比如,在指挥部的情报官员富勒少校将侦察到敌人坦克的照片拿给勃朗宁上将看时,勃朗宁却不屑一顾。

勃朗宁:“我不该担心这些的。”

富勒:“但那些确实是德军坦克。”

勃朗宁:“它们应该已经失灵了。”

富勒:“可上面有枪炮。”

勃朗宁:“我们也有。”

富勒:“如果坦克真的坏掉了,为何还要隐藏?”

勃朗宁:“那不过是它们的正常程序。”

富勒:“但是我们收到了荷兰地下组织的情报。”

勃朗宁:“我看过了。蒙哥马利也看过了。现在你听好:这类照片有数千张,有多少显示有坦克?”

富勒:“只有这几张。”

勃朗宁:“你真的想我们因为这三张照片,取消D日这个最大型的行动?”

富勒:“不是,长官。”

勃朗宁:“这几个月,连续十六次的空降行动,因某些原因被取消。但这次我们一定要成功。而且没有人会取消这次行动。你明白没有?”

富勒:“明白了,长官。”

然后没过几天,富勒被通知,他身体不好需要休假。

直到行动前,大多数官兵都认为这次战役就是一次轻松的旅行。指挥英军第一空降军二营的科斯中校在出发前,交代勤务兵:“我的小礼服呢?”勤务兵不解的问:“你真的会用上它吗?长官。”他答道:“希望可以。”他想到的是,在战场上也许遇到的不是德军,而是无数个拿着鲜花迎接解放的荷兰美女。那位波兰伞兵旅旅长苏沙鲍斯基早就感觉到这个计划行不通,但是人微言轻,想给蒙哥马利写信又不敢,知道说了也没用。只好自我解嘲说:“要是真的我的士兵被屠杀,有没有这封信就无所谓了。”

就这样,三万五千名勇敢的盟军士兵被送入了虎口。

我以前当兵时候,我们的副团长在训话时经常这样说:“有了一个好的上级,即使死也会晚死几天。”可是在影片中我们看到的是相反的情况。在阿纳姆大桥的争夺战中,将士用命,奋不顾身,打退了德军的多次进攻,可是最后,还是没夺下大桥,仅在英军第一空降师就有7000多人伤亡和被俘。影片结尾我们看到,师长厄克特带着剩下的两千人垂头丧气的狼狈逃了回来。表面上看,盟军是败于德军,而实际上,是死于统帅部的狂妄和无知。

第三是准备仓促。我们熟知的战术原则中有一条,叫做四快一慢。这个“慢”指的是攻击发起的时机要慢。然而我们在影片中所看到的,勃朗宁通知第一空降师师长罗西·厄克特少将的准备时间只有七天。一场史上最大规模的空降战役,只有七天时间准备,这是无论如何都不可想象的。如此仓促,使得计划中的登陆场离阿纳姆大桥有七英里的距离,空降时又丢失了大部分的吉普车,全师人员只得步行前去。这样一来,德军则有了充分的准备时间。结果只有三个营接近桥面。其余部队完全被德军分割包围。师长也被也差点被德军活捉。

再看德军方面。开战的时候,德军确实一点准备也没有。德军统帅莫德尔对盟军突如其来的空降行动完全懵逼,曾有几次判断失误。然而很快就清醒了过来。组织部下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的抵抗。终于以优势兵力和正确的决策取得了胜利。这其中体现了德军良好的军事素质和应变能力,也可以看出此时的德国还远未到强弩之末的地步。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德军对待俘虏的方式。毕竟已经是进入了文明时代,他们对待放下武器精疲力尽的盟军官兵是很人道的,还是在战斗间隙中,就允许盟军伤兵转移到德军的医院里救治。同样,在盟军坚守的坑道里,也收留了许多德军伤兵。莫德尔还亲自给饿的半死不活的科斯中校递上巧克力。这种情形如果放在未开化的日本军队那里,不知道又会有几次巴丹死亡行军了。

从影片中我们还看到,空降行动这种作战样式在当时还是很初级的。组织起来也非常复杂。许多规律性的东西还没来及总结。空降作战遇到的多是遭遇战,没有传统作战中那么清晰的战线,也没有重武器供使用,那么出其不意的行动是取得主动的关键。可惜在市场花园行动中,我们看到的都是慢慢腾腾的行军,无所措手足的判断和决心。而德军的反击倒是稳健可靠的。再就是英军30军的行动。只知道闷头沿着向北插,和空降部队毫无协同。侧翼也没有保护,遇到德军袭击,在公路上更不可能迅速展开。一辆辆的坦克叫公路边的德军火炮打了个七荤八素。

影片除了正面描述这场行动外,对细节的描写也是可圈可点。如谷克少校偷渡占领索恩桥;一个士兵抢救自己负重伤的上尉差点把医生毙了;夺桥战斗进行中,房间中的老太太要打车去别处,结果被流弹打死;士兵去抢空投物资送了命,结果空投包里面是一堆贝雷帽;拿着阳伞战斗的上尉。等等。这些细节使影片生色不少。

影片还特意拍摄了阿纳姆小镇上那座十五世纪的圣西比乌斯教堂。

美国能够拍摄这样打了败仗的电影,这本身就令人思考。是自信还是自由?

本人评分:7.5。

 6 ) `

空降兵好像水母
士兵从住在荷兰的孩子处得知路上有坦克埋伏 但主帅不想让计划有任何影响 于是掩下情报 但正是这个埋伏让盟军坦克和士兵伤亡惨重 幸亏有空军投弹炸掉埋伏才能胜利
由于通讯设备原来只在干旱的沙漠中使用过 从没有在潮湿的环境里接受过检验 所以它们在荷兰全部失灵 飞机投下补给物资时大多投到德军占领区域 英军第1空降师只能干瞪眼
夺桥的最佳方法是夺取两端 我需要有人带领士兵划船过河 他要够顽强、够经验、还要够笨 船那面有消息吗? 我们确知它们会浮 其他一无所知 不知有多少艘、有多大 而河流很宽 水流也湍急 若有更多好消息我乐意相告 船来了是划艇
他们占领奈梅根桥 向阿纳姆挺进时坦克部队停下 因为长官说不能让坦克开道 必须等地面部队
医生建议德国人收容受伤士兵 他们撤退 德国人同意了 医生牧师自愿留下 为保险 长官命令受伤士兵佯作防御
撤退时查点人数发现一万人的空降师只剩下不到两千

 短评

70年代最好的战争片,场面真实宏大,看不出电脑制作的痕迹。尤其空降场面,真实。

4分钟前
  • 棉麻主义
  • 力荐

101空降师戏份极其之少哇,安亨被困的红魔部队为第一重点,次之属82空降师,加文个人的戏份就挺多,相比之下泰勒简直隐形人了,辛克(好吧那个不叫辛克)的戏份都比他多。再然后是30军的爱尔兰近卫团。波兰第1独立伞降旅到片子临近尾声时才空降下来。最后大家都在营救红魔。

8分钟前
  • Favillae
  • 力荐

1A bridge too far,遥不可及。2Except try. You can do that, can’t you?3“Pleasant journey. 一路顺风。”“I don't feel much like sleeping.”

10分钟前
  • 凤凰Rosy
  • 还行

近三个小时的影片并没有让我觉得枯燥,处处洋溢着英式幽默。从最初的草率空降,到最后的难以为继,形成强烈反差。对战场的描写几近写实,比如30军第一场遭遇战的炮火延伸,相当专业。窃以为算得上是二战经典影片之一。

14分钟前
  • 休眠火山
  • 力荐

我认为本片是英国史上最好的二战片之一,远比《最后的空降兵》来得出色

18分钟前
  • [己注销]
  • 推荐

A bridge too far. A movies too long.當年我在電影院看這片,中間居然還有休息時間,可見片真的夠長,但是大明星太多了,要交代的事太多了,導演顯然沒有足夠功力詮釋這場經典戰役,如果沒有看過原著的人看完此片應該還是一頭霧水

19分钟前
  • 波斯貓
  • 推荐

1,一小时18分左右,那个桥头堡白天盟军没攻占下来,晚上再动手???难道德军都是傻子?!你都明目张胆来打了,竟然没人增援桥头堡也没加强戒备。2,单兵抢空投物资那段,明知道空投地被德军控制了,但至少为跑过去的兄弟掩护一下,拿枪朝敌人射击压制一下也好,但竟然盟军都在看热闹。3,各种人物多,领带多,各路部队多,根本分不清谁是谁,谁在哪儿,谁要去哪儿,以及在那儿的是谁。虽然是纪实改编,但在影片中呈现的太杂乱,让人理不清。4,2小时10分后拖进度条快进。5,不推荐研究军事和历史的观众观看。

22分钟前
  • zj@99
  • 较差

7/10。重温。太事无巨细了,但许多段落拍得非常美,具有史诗般的气魄:荷兰的田园风光、摇摆的时钟,教堂上方空降的盟军如天女散花般飘落,像郊游般轻快的行军,受到满街的鲜花旗帜和欢迎人群,这与他们尊严丧尽的最终失败形成反衬,结尾处一群盟军伤兵坐在废墟的坟墓之上,唱着圣歌等着德军走来,夕阳下收容盟军的荷兰人一家流离失所,一个孩子模仿军步走在最后面,英国对胜利的渴望以战争带来的伤痛为代价。作为一部由美方控制的英国片,显出冷峻的幽默气质,例如盟军装甲部队遭遇林中的一群精神病嘲笑、英军挥舞着雨伞走上敌占桥、拼死抱回的物资袋装着不需要的红色贝雷帽,当战争的血腥、眼泪被指挥层看成一场冒险游戏,英国人恪守的尊严、规则也无法挽救这一切。

26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小时候看过的老片,最近又找出来看一遍,话说当时的电影还是蛮严谨的,该说德语的说德语,该说荷兰语的说荷兰语,对比翻译配音的就不行啊

28分钟前
  • Jackie Huang
  • 力荐

群星云集都不足以形容阵容。“市场花园”,兄弟连中印象最深的那一仗。相比之下,本片更宜做战略分析教材片。。。BTW,两个凯恩爷爷当时是多帅啊,康纳利爷爷说他不止穿苏格兰裙好看,穿制服其实更诱惑。。。

29分钟前
  • annie妖
  • 推荐

很可惜的一部電影,一部很好的原著,卻因為動用太多知名演員,而分散了戲劇張力。裡面動員的武器裝備幾乎都是真品,甚至真拿反戰車火箭打爆了一輛古董戰車,以現在的觀點來看,簡直就是浪費。

31分钟前
  • DMC
  • 还行

将军争风吃醋,部下尸横遍野,“市场花园行动”就这样成了“坟场墓园行动”。

36分钟前
  • 思考的猫
  • 推荐

可怜的英国空降兵,伞兵就是用来包围的,还拿不到补给,因为队友把补给投到德军阵地了,一万人,回来的只剩下两千人.........

41分钟前
  • 獨孤求敗
  • 推荐

不知道如何,也许是当年看的版本不清晰的原因,对本片没什么感觉。

44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巨星卡司拍出的70年代最佳战争片,尤其是空降那段,场面相当宏大。还有年轻时候的安东尼霍普金斯。

46分钟前
  • Singin'in rain
  • 推荐

“演员阵容,印象深刻,可数量太多以至于很少有人能逃脱龙套的印象;战斗场面,印象深刻,拖得太长导致思绪游移;对行动各个方面的关照,印象深刻,却滞慢了叙事的节奏与方向。三个小时过后,导演似乎已让观众切身体会到了那种饥困中在泥泞的荷兰土地上吃力跋涉的感觉。”……话虽如此,还是标个四星。

50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四星半,略冗长,看着堵得慌。两军都有一个自以为是的领导,都是不信情报。空降的画面真是壮观凄美。

54分钟前
  • 艾晨
  • 推荐

终于明白,为何国军在解放战争时期,总是近在咫尺,不能救援! 本片,也仅仅离开1英里而已!

59分钟前
  • 老羊
  • 力荐

蒙哥马利的骄傲与自大令盟军乃至荷兰平民都付出了惨重代价,但盟国有的是时间。而拼尽全力最后一搏的德国人已经没时间庆祝了。所谓胜利也不过是濒死前的回光返照。英国人的固执与死板简直令人抓狂。这部群星璀璨的大戏严肃到有些沉闷,但意义非凡,正如提起珍珠港首先想到《虎虎虎》而不是《珍珠港》。

60分钟前
  • 咖喱娜
  • 推荐

太多的大场面的铺陈,空投伞兵那一段非常震撼。这是一部彻底的反战片。战争中的残酷,人的决策、天时不利,都会让大批无辜的士兵、人民丧失性命。痛失亲子的父亲、为救上尉不惜犯险犯军规的中士、哀叹为何不停战五分钟的母亲、尝试和平停战的德军将领,都在用自身的角色衬托着“正义”之战的不正义之处

1小时前
  • LoudCrazyHeart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