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寡妇

HD中字

主演:斯嘉丽·约翰逊,弗洛伦丝·皮尤,蕾切尔·薇兹,大卫·哈伯,艾尔·安德森,维奥莱特·麦格劳,欧嘉·柯瑞兰寇,O·T·法格本,威廉·赫特,雷·温斯顿,赖恩·基拉·阿姆斯特朗,米歇尔·李,拉娜·布隆代尔,Claudia Heinz,露西·詹·穆雷,乔治亚·柯蒂斯,约恩·巴特勒,库尔特·岳,奥利维尔·里希特斯,安得烈·拜伦,卡利·内勒,罗伯特·普拉尔戈,贾辛特,乔希·亨利,阿里娅·布鲁克斯,泰·赫尔利,马里安·洛伦西克,茱莉亚·路易斯-德瑞弗斯,亚当·普里克特,史蒂芬·萨姆森,乔基姆·斯卡利,Liani Samu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8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黑寡妇 剧照 NO.1黑寡妇 剧照 NO.2黑寡妇 剧照 NO.3黑寡妇 剧照 NO.4黑寡妇 剧照 NO.5黑寡妇 剧照 NO.6黑寡妇 剧照 NO.13黑寡妇 剧照 NO.14黑寡妇 剧照 NO.15黑寡妇 剧照 NO.16黑寡妇 剧照 NO.17黑寡妇 剧照 NO.18黑寡妇 剧照 NO.19黑寡妇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说说不上心的漫威吧

就不详细讲述全片,单挑两场戏来说下这部影片的核心缺陷。一场是很多人或许没放眼里的追捕戏,一场是比较受瞩目的黑寡妇与模仿大师的第一次作战。在我看来,这两场戏暴露的问题是一样,即影片不懂得制造必要的戏剧张力。我是感到相当疑惑的,虽然以往漫威经常被吐槽这有毛病那不行,但必要的娱乐性与观赏性是持续在线的。但这部影片简直垮到让人怀疑漫威影业就是在挂个名帮圈钱。可能也是因为此前有三部极为无趣的漫威剧集在先,这样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不算特别意外。而第四阶段的前景就目前的质量来看,并不太乐观。


影片在开篇不久设置了一场2分钟的追捕戏:国务卿罗斯针对娜塔莎发起追捕,本以为大功在即,却发现扑了个空。它一方面展现了黑寡妇在内战后的不易处境(交代现况);同时须利用双方之间潜在的矛盾冲突来制造戏剧张力(赋有谍战电影一贯的悬念感与氛围);让观众重新看到这个角色机敏过人的一面(塑造角色)。

虽然这段情节看似简单——无非就是一个人去抓另一个人然后被对方溜了,可真正要把它拍好需要主创对视听调度有着极其到位的把控,得让观众相信:一股威胁正逼近我们的主角(引导预期),随后惊讶地发现威胁早已被主角机智破除(推翻预期)。若是创作者把控到位,观众会(在预期被引导时)绷紧神经为主角捏把汗,然后(在预期被推翻后)惊呼主角机智;若是不到位,观众只是坐在椅子上干巴巴地等着看追捕方扑空,等着这场戏演完好提早进入到下个场景。

《黑寡妇》即是属于不到位的那一种,因为它没能够制造出让观众为主角深感担忧的巨大威胁。尽管影片又是搬出罗斯,又是展示一队又一队的人马枪械,但矛盾双方的力量在观众心中并没有达到必要的平衡,或是让人相信敌方可以压制我方,从而让观众缺少一种不安的情绪。

虽然观众心里都清楚,娜塔莎并非雷神或是惊奇队长那样的超能战士,也是凡人之躯,可被这些枪弹伤害,但是过去一系列漫威电影已经让黑寡妇在观众心中有了很高的地位,而这种情感总让观众愿意无条件相信她甚至赋予无比的信仰值:她可是一个复仇者呀!无法看见或相信潜在的矛盾冲突,导致观众并没有因为追捕的到来而担心娜塔莎的安危(引导预期失败),也不会因为娜塔莎早已逃之夭夭而感到惊叹(推翻预期失败)。它反而可能令人产生一种疑惑:就凭这点火力来抓黑寡妇,是看不起复联,还是看不起观众的智商?

于是在推翻预期的那一刹那,影片并没能制造出多么强烈的戏剧效果。未感受到威胁临近的观众也没有因威胁的解除而松了口气。观众的反应更像是:害,也就只能这样演了。


这场戏拍得好该是什么样?眼前其实有一个可参考的现成案例——电影《碟中谍5》。

同样在开篇不久,CIA下令对IMF特工伊森·亨特进行追捕。这场戏本质上与《黑寡妇》所做的事情是一模一样的:引导观众预期(有人要抓到我们的主角了) ,随后迅速推翻预期(敌人扑了个空)。

之所以《碟5》是成功的,就是因为它清晰地展示了威胁是如何一步步逼近我们的主角,让观众以为亨特摊上了大麻烦,从而顺利引导并推翻预期。

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明明矛盾双方的力量并未达到此前所述的必要平衡,为什么观众不认为罗斯能威胁到一名复仇者,却相信CIA能伤害到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阿汤哥?

我认为有两点原因。第一前面提到,观众总是无条件相信甚至神化一个自己熟悉的角色,而《碟5》创作者正是意识到了这点,已经提前削弱了伊森·亨特在大家心中的主角光环。回忆一下,在这场追捕戏之前,我们的主角经历了什么?

在刚刚做完任务、以为自己最安全且最放松警惕的时候被敌人捅了一刀,虽死里逃生却也孤立无援。这样的故事编排让观众看到了一个元气大伤的英雄人物,明白此时的他难以承受过多的压力。若是一头狮子伤得够重,即使只是一只老鼠也能搅得它心神不宁。所以此时此刻,即便只是“区区”的CIA,观众也相信阿汤哥可能会因此陷入巨大的困境之中。

而当后来发现威胁早已被解除时,观众一方面惊叹亨特这个老奸巨猾真是牛逼轰轰耍了自己耍了CIA,一方面也为安然无恙的主角松了口气,重新恢复起对他的超高信心。可以说整部片的故事编排是相当精准用心的,它知道要让观众的情绪在观影过程中有起有伏。

而《黑寡妇》在追捕戏之前都干了些什么?

15分钟的family回忆戏

这样粗暴的故事编排显然是创作者对故事理解不够到位所致,简单地认为叙事就只是在把每个事件一一成列出来:既然这个说完了,那咱们就开始说那个吧。这就导致追捕戏失去了应有的戏剧张力,在片中存在的意义只是提醒大家:嘿,咱们这片是接在《美国队长3》后头的,我都特意让罗斯露面了,你们要记得啊,别搞成《复仇者联盟4》以后了。

第二个便是追捕戏本身的视听把控。两部影片都在一开始都给观众展示了三个视角:追捕领头、追捕执行、被追捕对象。《碟5》将视角主要扣在追捕执行(突击队)与被追捕对象(亨特)身上,努力制造出双方处于同一空间的欺诈效果。通过运动的镜头、频繁的剪辑和声效(亨特的喘气声),创作者让观众看清楚了这次行动中的每一步,让观众深信威胁临近(预期引导完成)。

可《黑寡妇》却把视角主要放在追捕领头(罗斯)与被追捕对象(黑寡妇)身上,只是让观众了解一些无关紧要的对话:“噢,求你别抓我”、“不行,你是逃犯”。这种矛盾双方之间的不必要互动淡化了威胁的存在(预期引导失败),使得谍战电影应有的悬念感与氛围荡然无存。

虽然追捕戏只在2小时电影中占据不起眼的2分钟,但它却足以展示一个创作者的能力与态度。若认为以上还不具有十足的说服力,且来看影片的反派设置: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同样错误的重演。只是这次把问题暴露地更明显。


我们看到在夜间移动的娜塔莎忽然被一股莫名而来的敌人攻击,然后与模仿大师进行了几回合的切磋,随后逃亡。虽然上演了一场正反派之间展开的战斗,可它又一次犯了个同样的错误:未能让观众感受到威胁的临近以及解除。失去了戏剧张力使得这场戏变成让两人为过招而过招。以至于它最终又上演同样的结果:让观众干巴巴地等着这场戏演完,好提早进入到下一个环节;而不是让人沉浸与享受着这场戏本身,期待主角如何应对敌人、如何从威胁中逃脱,以及期待主角和反派的下一步行动。

同样,用一个成功案例举例说明——《美国队长2》中的冬兵。我们亲爱的尼克·弗瑞同志本来开着爱车悠闲地在街头晃荡,忽然间遭遇一股莫名而来的袭击,随后边打边逃祈求保命,却还是在路上遭遇冬兵同志的围堵并险些送命。

为何这个设置是成功的呢?首先,尼克·弗瑞所遭受的第一击打乱了观众的心绪,让人初步感受到威胁的来临:我堂堂神盾局局长居然在光天化日之下被人袭击,什么情况?威胁从何而来?

由于对局长的高度信任,观众即便不知道答案,却也会迅速恢复镇静,相信这位同志能扭转逆势。尼克·弗瑞也不让观众失望,死里逃生,逐一冲破重重障碍。

到这,这场戏本身已经可以说得上充满很强的观赏性,因为观众在创作者有意制造出来的一片混乱之中感到深深的不安,并期望尼克·弗瑞的种种应对。

但创作者也没有就此罢手,非常聪明地让我们的反派角色冬兵出现在了正确的位置,给尼克·弗瑞带来了几近毙命的一击。这让刚刚才找回安全感的观众又一次感受到了威胁的临近。

尽管尼克·弗瑞逃到了美国队长的住宅,但冬兵很快追来,再杀大家一个措手不及。虽然这个角色到目前为止都没给观众上演过一场激烈的格斗,但他已经在大家心中建立起了自己的威严形象。谁今后看了他不感到危险,不为我们的美国队长担心受怕?毕竟连复仇者的创始人都被整得半死不活。

反观《黑寡妇》,你不会因为寡姐驾驶的车被炸翻了好几圈并一头扎到桥边,就担心主角就此坠入河里;不会因为反派忽然出场就认为主角有了大麻烦。因为不恰当的设置导致必要戏剧张力的缺少,观众只是在等着看寡姐赶紧从车里爬出来,盼着她尽快和模仿大师切磋两手,盼着双方赶紧打完散场。不管模仿大师挥了多少拳,不管我们的主角被踹了多少脚,观众始终没有从中感到明显的压迫感。

当冬兵的面罩被摘下时,观众与主角的心情都变得复杂起来:对方依旧是一股可怕的威胁,可自己有不忍心对他狠狠下手。于是当美国队长和冬兵于第三幕相遇并展开对决时,那是一个情绪无比强烈的时刻。

可模仿大师这个角色在大家心中什么也不是。当其真实身份曝光时,观众有看《美队2》时那种复杂的心情吗?它的第三幕点燃了大家的情绪吗?

 2 ) 不是黑寡妇,是白圣母

想当年我也是为了首映看过零点场的人,但唯一一次就感觉被喂了💩,那一次是复联四。这一次不是首映,但还是一样的感觉。

看黑寡妇,更希望是看到看黑寡妇作为黑寡妇的一面:她是怎样变成黑寡妇的,经历了怎样的训练,执行过哪些任务,有怎样的心里变化。而不是像石乐志一样:你怎么能抢别人车呢,抢车是不对的、你追杀我,但我不忍心让你摔下去,所以我要救你、你们要杀我,但我不会和你们打、知道你要杀我,但我你肯定还有人性,我要把你放出来、你还要砍我,但我还是不想跟你打,就是玩

到底是什么把黑寡妇变成白圣母了?原来是family!我知道你会在爆炸最后一刻逃出来,我知道你会在被雪崩掩埋前一刻把人救出来,我知道你出了严重车祸依然会安然无恙,我知道你被一群人围殴还是不会挂,我知道你从几千米高跳下去可以随手拿到降落伞,我知道你即使不要降落伞还可以安全落地。只是因为你被家人强化了,有家人,没困难!唐老大需要你!

最后再说一下片尾彩蛋,这好像是漫威带起的头,然后被一众电影学了过去。我开始对彩蛋是不以为意的,以为像以前龙叔电影结尾那种片花可看可不看,直到我听说灭霸在复联里就出场过,才知道漫威这种操作之恶心,让观众在电影院坐上七分钟,再给你一分钟的彩蛋做奖励。你坐不下去?没关系,你只是不会提前知道灭霸会出场,尼克原来call了惊奇队长,伊莲娜下一部会跟谁打。以至于现在是个电影都会想着字幕前字幕中字幕尾有没有彩蛋,放映员都学会快进给你看了,真是太棒了!

哈哈又想起了一个,加油站那场戏真是,一个长对话,两个机位,交叉剪,一下托着头,一下环着手,一下又拿着饮料,全是穿帮镜头,看得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3 ) 《黑寡妇》——自我消解的女人,美国梦的工具人

从《叛谍狂花》到《红雀》《安娜》,美国电影里的一成不变的俄罗斯女特工形象,基本可以总结为:美艳性感的俄罗斯女特工爱上美国男人,叛国倒戈,投向美利坚的怀抱。结构虽然简单老套,但有用,充分满足了阿美丽卡红脖子们的美国梦,我将其称之为美国电影版汇源肾宝。

而黑寡妇显然也没有脱离这个套路,暧昧过美国队长,钢铁侠,鹰眼,一度与温柔好男人班纳博士稳定交往。在《黑寡妇》这部电影里,她和Yelena则是更加直白,也更加抽象地爱上Uncle Sam,和他所代表的民主自由的美利坚。在《复联四》里,她毫不犹豫地牺牲自己,成全了鹰眼(典型的美国中产人物形象代表,有妻有子有house,另一个美国梦的象征)——一个没有美式中产核心家庭的人成全一个又美式中产核心家庭的人。

是超级女英雄还是Male Fantasy的完美投射?——Cool Girl Trope

Cool girl is hot. Cool girl is game. Cool girl is fun. Cool girl never gets angry at her man. She only smiles in a chagrin-loving manner and then presents her mouth for fucking. She likes what he likes. —— From Gone Girl

而对于Natasha来说,她即是与男性超英一起拯救世界的“兄弟”也是一个性感美丽可以是满足男性观看者愉悦的女性角色。当然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她是一个次级角色,与她在漫画宇宙中有着更为强力,和领导力的设定不同,在MCU电影宇宙里,她在各个方面都被弱化了(这里并不是说MCU漫画宇宙就更加女性友好),她只是一个为其他男性角色提供支持不会盖过他们风头的,又能为电影增加一些打斗和香艳场景的角色,俗称工具人。

当然了,如果一个Cool Girl,她只是和男人称兄道弟,她只是喜欢车,体育,或者其他一些传统意义上的有男子气概的活动,那么她并不是一个Cool Girl。对于Cool Girl最重要的一点是她的这种男孩子气的性情要被装进一个性感得毫不费力的女性身体里。比如,《钢铁侠2》中Natasha初次登场,她是神盾局派去史塔克工业的卧底,她所扮演的角色是钢铁侠的秘书,可以使用多种语言,但是钢铁侠最感兴趣的却是她的内衣写真。更不用提她在多部MCU电影里,她的服装,表情,动作,行为都是为了迎合male gaze而被过度性化的,以及镜头过多的聚焦于她的胸部,臀部等带有性暗示的部位。

在黑寡妇的个人电影里,漫威似乎对此前的male gaze做出了反思,它通过Yelena之口来调侃Natasha之前那些过度性化的姿势。可见之前华纳通过《神奇女侠》大吃女权饭让漫威非常眼红。Yelena不仅调侃了Natasha在漫威系列电影的性化姿势,她自己更是一个以身作则的毫不“性感”的女性,电影里多处描绘了她对性感姿势的不适,和多次强调她穿着舒适实用的衣服——那件拥有很多口袋,很能装,很方便的背心——对应了时下西方女权流行的对时装行业没有口袋的批评。

不得不说,漫威在黑寡妇个人电影里,为了讨好西方主流女权确实下了“一番功夫”。

回到Natasha和Yelena这两代黑寡妇,虽然Yelena取代了Natasha所代表的旧式Cool Girl,从取悦男性走向取悦女性,相较于Natasha她的形象是进化的,当然她还是长得很可爱。但是除了摆脱Cool Girl被作为性凝视客体之外,她是否能摆脱做男性超英的附属品:一,是否不在作为男性超英的暧昧对象,为男超英的感情线服务;二,不为“兄弟”(男超英)牺牲。这两点也应该纳入考量范围。

既然说回了Natasha和Yelena这两代黑寡妇,不得不提地是她们在电影中多次被提到的特性,被Red Room绝育。在这里我先跳过对《复联2》中Natasha因为自己不能生育,而自认为是怪物这种生殖羞辱的批判。我想想先问一个问题:女性的解放是否要以女性的自我消解为代价?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一个运动消解了运动的主体,那么一定是女权主义运动。女权主义运动,尤其是自由派女权主义参与并塑造了社会性别的这个概念,否认男女的基于生理差异而产生的一系列区别,与平权运动合谋衍生出了一套类似于性别流动主义等“民科”。这种不顾事实与后果的行为,还得到了一些所谓的科学支持,这些为了政治目的服务的科学家在根本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证据的情况下,强行得出一些他们所列出的数据根本无法印证的结论。

这种对女性的消解,基本包括两个方向。一,对女性这个性别的消解。在经历了,数千年男人教育女人应该是什么样的,现在又由男人来定义什么是女人。《美国平权法案》里,男性运动员被允许在不做手不吃药的情况下,只要他宣称自己是女性,就能以女性身份参与女性运动比赛。这种平等是建立在否定女性性别的平等,不是女人,是来月经的人,而他们则是比女人更女人的”女人“。

第二个方向,是对女性自然生育能力与器官的消解。女性的性征被称做洞与肉,女性的生育力则是负累。女性追求平等的是像男人一样,初级是自我厌弃自己的身体与生育力,终极是通过手术做一个没有生育力的次级男人。Red Room所有的女生都被做了绝育手术,似乎就像是像是优秀特工的成年礼,只要还有女性的生育力,你就不是一个优秀的特工,只有“像男人一样”不能怀孕才有可能是一个优秀的特工。

父权制社会本身就是如此的矛盾,厌女但是又必须依赖女人进行繁殖。一方面,他们训诫女人,像女人一样,你就没有社会价值,只有家庭价值,所以只能是第二性,是男人的从属;另一方面,他们又训诫女人如果像男人一样,有社会价值,没有家庭价值,是怪物。其实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所处的位置,受尊重与否,受压迫与否,与她们符不符合女性的规范无关,只与规范由谁制定有关。只要制定规则的还是父权制,那么女性无论是去迎合资本父权,要像男人一样,还是迎合传统父权,女人要有女人样,都不是女性的出路。

 4 ) 工具人娜塔莎拯救工具人的工具电影

7.9日IMAX刷完。

对于复联四寡姐身死,当时的意难平让我对《黑寡妇》的单人电影产生了过高的期待。

以至于观影结束,在理智和情怀里一时难以找到支点。

本片不是大家所期待的黑寡妇的起源电影,甚至不能给迟暮的英雄一个配的上的精彩故事。

说白了,一代MCU黑寡妇,做起了工具人,用一部电影的时间来引入二代黑寡妇。

下面进入吐槽,有剧透:

1.出现的布达佩斯梗,原以为在这部电影里能够还原一下当年的惊险,结果,就这?

布达佩斯任务承载着寡姐和鹰眼的友情,迪士尼就不能做个人给我们粉丝发个糖?再给个最后机会升华一下两人友情?

所以这部片子告诉我们,布达佩斯其实就是个失败任务,还给了寡姐一个前作里从没有提过的心魔。

2.亲情

是不是西方人对亲情的定义就是这么的浅薄?

看不出这三位天降的家庭成员在娜塔莎的心里有什么羁绊或者纽带。

寡姐脱离红房子那么多年,也没有寻找过她的假父母假妹妹。假父母在二十年里的时间里也对这两个小姑娘不闻不问。

编剧和导演为了圆这个Family桥段,能不安排一点让假父假母在这漫长的二十年里寻找解救寡姐寡妹,哪怕是关心她们的桥段。

从电影里只能看出假父更加关心和爱护素未谋面的美国队长,假母怕是对自己家的猪还要比两个女儿上心。

看到最后寡姐说她有两个家庭的时候,我真觉得小姑娘太可怜了。

3.反派

依然是“就这?”

一部电影的精彩与否,反派是否出彩也是重要的元素。

可是这部电影里的反派,我就想说你们是干嘛的。

红房子在之前的电影里,被描述为前苏联的特工组织,从文化教育,精神上洗脑到学习各种格斗技能无所不用其极。

这是洗脑啊洗脑!!!

结果科学家的小喷雾喷寡妇们一脸!

就觉醒了?

老子不干了?

寡妹可是六岁就被带近红房子被洗脑的特工,结果也是轻轻一喷

好的我觉醒了。

?????????

一个人从小被灌输的三观,就这么毫无铺垫的一喷没?

再说Boss和模仿人

虽然我没get到寡姐一家的亲情,但我明显感觉到了boss对他女儿的爱啊!

布达佩斯任务只有女儿才能引boss出现。

女儿被炸以后被他救出,打造成了超级英雄模仿人。甚至办公桌上都是女儿的照片。

而且积极想要弄死把女儿毁容的寡姐。

这么一看,父爱如山啊!!!

反观寡妇寡母,hello,你们谁啊?

模仿人:

这个boss真就是搞笑的。

到最后战斗意志也是一喷没?

在没有任何铺垫她对父亲的所做作为反感的情况下,一喷没真的就是侮辱观众智商了。

凭什么啊?

素未谋面的陌生人把我炸的毁容,毁我童年,又杀对我不离不弃的老爹,甚至毁我事业?

就一喷没了?

就这????

4.小细节

一群俄罗斯人在养猪场用俄罗斯口音说着英文。

明明你们在片头一点口音都没呀!!!

算了,吐不动了。

 5 ) Quantum of Solace

这部电影让我联想到007:Quantum of Solace(007:至少的宽慰),哪怕它给予了粉丝一些宽慰,也只是一份至少的宽慰。

娜塔莎在复联4里的死很廉价——明明对Vomir所知最少,还派两个最弱的去……加之为了把全部的情感集中贡献给小罗伯特·唐尼,娜塔莎没有葬礼。对于真心爱护角色的粉丝们来说,这些都是意难平。现在等角色死了以后才推出个人电影,粉丝们觉得你在卖情怀因此希望获得一些体面点的操作和补偿不过分吧?抱歉,它没做到。也许主创会说,这是个人电影,不要其他角色参与以免被说蹭热度,但我觉得如果影片里能有如史蒂夫、山姆、克林特的参与,或者至少在彩蛋里能给娜塔莎一个体面的葬礼,哪怕其他成员不出现,只让那些存在于复联4背景故事里被娜塔莎收养的孩子们出现也是好的,但结果只有一排孩子们送上的礼物聊作代表以及一个看上去似乎并没有人定期维护的墓碑……我真的觉得娜塔莎好惨!不用像《红雀》里那样赤裸裸地呈现观众也已经知道她很惨——一个从小被间谍组织非人道训练与摘除生育器官的女孩儿。现在个人电影里她又以最沧桑的面孔挨最毒的打,虽然嘴上说自己有两个家,但一个家的成员在内讧,于她人生中最重要的命题里不出现(史蒂夫在对抗冬兵时、承受佩姬去世时她在吧,克林特在失去家人时她也在吧……她的个人故事里为什么就不能哪怕有一个战友像她那样不离不弃呢,这个故事明明应该有一个更好的样貌),而另一个家的成员明显是一次性的,莫名地来莫名地走,最终她还是孤零零的一个人,我的意难平还是在那里……她值得被更温柔地对待。

平心而论,影片的质量不差,这也是为什么我打了4星,但它的背景、处境和意义太杂糅与特别——它是超级英雄电影史上第一部既是起源又是完结的电影,也只有IP文化扎实的MCU能搞出这样的作品。作为起源,它要交待角色的动机,给角色内心最深处的命题(自我认同与归属)埋下线索,作为完结,它要把之前电影里挖的坑填上,对线索作出回应,完成人物弧光,同时不能和之前电影里呈现的形象发生冲突。显然,编剧将娜塔莎自我认同和归属关键词放在了复联4里她所说的“家庭”上,而且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所谓“圣约之血浓于子宫之水”,这些年有太多电影聚焦“we are伐木累”的主题了)。

“快去买手办”

这本来是一个极好的命题设计,自然,复联就是对娜塔莎童年家庭缺失的最好补偿,但一方面内战里这个家庭崩了,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演员片酬……因此复联其他角色不能出场,使得填坑的回忆部分和自我归属部分都没有老面孔扶持(罗斯将军你不算,爱死死去),于是便只能增添之前从未提过的新人物、新设定来完成对既有命题的回应,于是娜塔莎在复联之外凭空多了一个原生家庭(还多了一个不知道哪里来的男闺蜜),而为了给这个家庭设计冲突,红房子居然还在,兵力还挺强(那这些年她们干嘛去了)……然后剧情主线就设计成了半路得知红房子还在,为了挫败红房子顺便聚集了原生家庭,然后顺便地达成了原生家庭的和解、顺便地解决了内心的罪恶感(which by the way其实和主线没任何关系),然后这个过程里娜塔莎发现崩了的家庭是可以救起来,于是打算去监狱救人……但我们知道,后来复联两位家长和解很大程度上并不是靠娜塔莎……而本片中这些新人物、新事件在MCU前后故事线里是个什么定位根本不用管,于是我也就真的不关心这些新出现的人物和情节怎么发展……要不是皮尤憨萌可爱且在彩蛋里和瓦伦蒂娜女爵一起出现,喻示着她之后可能会常驻,这个完结篇真的就是个因为最合适的角色来不了所以整了个临时班底一次性用完算逑的货了。但这样一来,这部电影推出二代黑寡妇叶莲娜的目的就更昭彰了,更显得功能性盖过了故事性,这在复联4的廉价死与意难平之后,更容易惹人反感。所以我能理解为什么有人说这部电影没有存在的必要或者存在的不是时候,以及为什么这部电影成了MCU第三阶段以来第一部在映前遭遇大量差评的电影。

这部电影让我联想到007:Quantum of Solace(007:至少的宽慰),不仅因为欧嘉·柯瑞兰寇是里面的邦女郎,大卫·哈伯也参演过,蕾切尔·薇姿更直接就是丹尼尔·克雷格的妻子,片中还出现了《007:太空城》的片段,也因为那部电影同样是为了未完的故事,强行接续了一堆完全没有记忆点的一次性人物和事件,最后成了007系列最无存在感的一部。当然Quantum of Solace这个短语用来形容这部电影也很贴切,《黑寡妇》这部电影哪怕给予了粉丝一些宽慰,也只是一份至少的宽慰。

【微信公众号:开至小路】

====================

本来想着另开一篇,但还是就写在这里吧。

超级英雄的完结篇究竟应该是什么样?

“美人迟暮,英雄末路,都是世上最无可奈何的悲哀。这种悲哀最令人同情,也最令人惋惜。”——《多情剑客无情剑》古龙

在IMDB上用superhero检索,可以搜到5329个结果,但老实讲,这么多作品和角色,真正意义上有完结篇的没几个。超级英雄就如同侠客,其结局无非两种,成功或成仁。成仁则须杀身,功成则可身退,前者如乔峰郭靖,壮烈不朽,后者如杨过张无忌,温柔浪漫。当然作为超级英雄电影来说,后面这种情况里还可单列一种情形,就是“成功只是阶段性的,生活还是要继续”。所以一共是三种情形:1.死;2.隐退;3.继续。

自1978年以来的现代超级英雄影视里,真正够得上第1种情形的只有扮演金刚狼17年的休·杰克曼和扮演钢铁侠11年的小罗伯特·唐尼。不过钢铁侠的完结不是在其个人电影里。当然帕特里克·斯图尔特版X教授也在Logan里退场,但鉴于詹姆斯·麦卡沃伊版作了无缝衔接,角色的独一无二性被剥夺,情感分量被大大稀释。至于CW版绿箭侠这里不提了。实现第2种的有克里斯蒂安·贝尔版的蝙蝠侠和克里斯·埃文斯版的美国队长。采取第3种模式的,在MCU之前那个三部曲真的就是三部曲的时代,单人电影能拍到第三部的只有托比·马奎尔《蜘蛛侠3》和韦斯利·斯奈普斯《刀锋战士3》,像地狱小子、恶灵骑士、神奇4侠甚至后来的超凡蜘蛛侠都只能撑到第二部。这样比较看来,一个超级英雄角色能被同一演员长久演绎,且能在个人电影里退场,无论对于角色还是对于演员来说都真的是一份殊荣,因为只有当这个角色和演员真正做到合二为一,观众普遍认同,且作品质量、商业运作、演员私德都达到一定水准,才能经过时间考验最终获得这份殊荣。

因此,《黑寡妇》很特别,我甚至觉得作为个人电影它可以单列成第4种情形。斯嘉丽·约翰逊演了这个角色11年。它是完结篇,但死亡发生在之前的复联4里、墓碑出现在片尾彩蛋中,所以退场的仪式感被分割得很碎。同时它又承担了讲解起源故事的功能,却又是通过在【偶然撞上】的新事件里用回忆和解释性对白来完成。所以两头都不圆满。

当然最不圆满的还是这个故事。我之所以用【偶然撞上】来形容,就是因为假设复联没有发生内战,娜塔莎不需要逃亡,犯不着让男闺蜜把布达佩斯安全屋的邮件带过来,那她怎么摊上这摊子事儿?同理,叶莲娜是咋想的?还指望复联端掉红房子?她既然觉得娜塔莎不会来布达佩斯安全屋,那她把解药寄到安全屋作甚?整个解药从安全屋带到娜塔莎手上然后又被娜塔莎带回安全屋的故事线纯粹只为了让模仿大师登场秀一波突袭。然后,既然娜塔莎认为红色守卫可能知道红房子的所在于是去营救,说明她知道这个曾经所谓的“父亲”就在监狱里,所以她就一直放他在里面待着?说明他们之间也没什么感情嘛。然后刚好,之前她完全不知道还活着的“母亲”,经过一番短暂谈话,被她“策反”了;然后又刚好,曾经被无辜波及的Antonia原本一直是内心的刺,现在她没死,而且还被她禽兽不如的父亲给改造了,相比之下,被娜塔莎毁容的罪恶和他父亲比起来真的不算什么了呢……于是这个故事就成了:没想清楚怎么办的妹妹打算找姐姐,但找到姐姐纯属意外,姐姐这么多年从来没想过找妹妹和爸爸,能遇见也是意外,然后意外发现红房子原来还存在、妈妈原来还活着,甚至姐姐这些年没被红房子暗杀只是因为红房子怕被索尔一锤子端了(所以复联组建之前那些年Dreykov是在养伤吗?)一家人通过对话解开心结是意外收获,更大的意外收获是发现原来当年害死的无辜小女孩没死,且相比于娜姐姐她更恨她爸爸,所以干掉她爸爸是一举两得——虽然她爸爸这些年并没有主动惹姐姐,要去干他纯粹是路见不平;虽然娜姐姐其实也不清楚把她爸爸干掉后Antonia会不会一样恨自己……

有人说本片像美队2,确实。但最大的区别是,美队2里主角一行身在局中,连史蒂夫未知的一段过往都是这个局的一部分,于是主角们设法发现真相实现破局,过程里悬念的营造是自然的。而本片更多是情节推着角色走,因此会有人说这部电影里娜塔莎存在感不强。

 6 ) 再见,黑寡妇

1、从《钢铁侠2》中惊艳登场,到后来的《复仇者联盟》、《美国队长2》、《复仇者联盟2》、《美国队长3》、《复仇者联盟3》…等电影中大放异彩,黑寡妇这个角色,在MCU中是仅次于“钢铁侠”,而高频出现的英雄,加上如今的这部《黑寡妇》,黑寡妇一共参演了8部电影。

2、从一开始,2010年的《钢铁侠2》,黑寡妇不过只是一个性感尤物的形象,单薄的衬托着钢铁侠的风采,这个角色没有来历,只是身手了得,亦正亦邪,身份多面,只是由于观众喜爱,而逐渐丰富了起来,变成了MCU中不可或缺的一员,直到最后变成复仇者联盟团队中最真心之人,《复仇者联盟4》中舍生取义的悲情英雄桥段,当真让人肝肠寸断。

3、黑寡妇从电影内外来看,在MCU当中的成长都是一种野蛮的自发生长,她的人格丰富起来是建立在广受欢迎的影迷群体之上,换句话说,对于黑寡妇其人其角色而言,漫威一定不是从一开始就设定好方向的,这也导致了黑寡妇在集团内部异常混乱似有若无的感情线,《钢铁侠2》中和钢铁侠暧昧不清,《美国队长2》中和美国队长真真假假,《复仇者联盟2》中和绿巨人你侬我侬,整个MCU前面三个阶段,也还一直忆起与鹰眼的一段当年情。初代复仇者联盟六大英雄,五个男性英雄中,除雷神意外,都都都少少与黑寡妇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让这个女性角色总有点附庸意思,导致这个局面,归根结底,是黑寡妇个人角色成长线的不清晰。

4、在角色登场MCU 11年之后,个人单体作品才姗姗来迟,是以上观点的最有力佐证。

5、从人物设定出发,《黑寡妇》中的黑寡妇是大体符合观众预期的,初代复联的中后期,黑寡妇不再是某个男性英雄的陪衬,而是有着非常鲜明的个人色彩,对集团像家一般真心,对打击邪恶则当仁不让身先士卒,有着极强的正义感,这些在《黑寡妇》中都延续了下来。

6、但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姗姗来迟的《黑寡妇》单体电影,其故事重点好似并非MCU一脉相承的补充和延续,他没有重点去讲黑寡妇的身世起源,没有去填补和鹰眼在布达佩斯的过往,尽管故事的主线均围绕着布达佩斯以及红房间而展开,时间线去放置在《美国队长2》和《复仇者联盟3》之间,让人很是狐疑。

7、黑寡妇的结局,我们早就知道了,电影《黑寡妇》从各方面看,不论故事内容还是上映时间,都相对后置,实在无法承担起斯嘉丽版黑寡妇银幕最后的绝唱重任,让人失望。

8、很显然,漫威有意在布局下一代“黑寡妇”,在电影《黑寡妇》里,黑寡妇的“妹妹”相当出彩,性格甚是活泼,身手与姐姐旗鼓相当,电影内的戏份也不少,吐槽起姐姐的打斗造型桥段,让人印象深刻,贡献不少笑点,彩蛋里也埋下了即将出演《鹰眼》剧集的伏笔。

9、疫情发生之后这两年,漫威仅推出了《黑寡妇》这一部电影,包括疫情前的《蜘蛛侠2》,今年陆续上线的剧集《旺达与幻视》、《猎鹰与冬兵》、《洛基》以及仍未上线的《鹰眼》,其实都或多或少交待了一些“后灭霸时代”初代复联英雄们何去何从的信息。

10、老的人归隐或逝去,新的人学着自己成长,也总有更新的人加入,承接衣钵或使命,继续出发。

11、电影的彩蛋,露出了黑寡妇堆满鲜花的墓地,还是会想起《复仇者联盟4》当中那决绝的一跳,多少前尘往事,坚定信念,爱恨情仇,一并闪回,黑寡妇贯穿MCU十余年的银幕往事,终成为了你我共建的美好回忆。

12、再见,黑寡妇。


题图:《黑寡妇》海报

公众号后台回复“黑寡妇”,获取电影观看资源。

你还可以:

中国医生:嗯,好哭

革命者:比隔壁要好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点赞赞赏转发到朋友圈,你的鼓励是我的动力,你的沉默会让我也沉默。

永远年轻,永远要对世界发问,如果你有问题,请点击:所有人问所有人

原文来自我的个人公众号:突突 isTukTuk

 短评

这真的是漫威写的美强惨人物巅峰,最终还是对寡姐产生了无限怜爱。真的是一个被爱了那么一下就满足了的人,她始终只是在守护自己认为的’family’,mental control这回事,从原漫画改编到这里很不错了,感恩编剧没有给她写感情线。有点可惜的是没有看到她个人化的愿景,但也算稍微更往前走了抛出个人和集体的问题。没有什么大脑洞,但也足够过瘾了。爱爆斯佳丽。

8分钟前
  • FeiY
  • 推荐

就这?且不说逊于漫威基本盘,连基本A级商业片水准都没达到。所谓的美队2后系列最佳格斗戏就是看了眼近些年热门片照猫画虎,东挪一点西拿一些,挥拳软绵绵,调度笨拙。甚至连mcu最引以为豪的叙事节奏这次都糟得奇差无比。大半年下来mcu从剧到电影持续吃错药。

9分钟前
  • 很差

走的是苏联女间谍/杀手成长老路线,看着看着感觉就有点串。除了姐妹情深对手戏演的好,打打打之外似乎也没有什么高潮,妹妹是可爱的。

14分钟前
  • XU
  • 还行

沒帶任何預設進場,看完覺得比想像中好,漫威一貫地人物影視比主線劇情好。我還挺喜歡這種冒險故事的。彩蛋氣哭!寡鷹涼了多少年了還不被放過!唉,小娜,我還愛你。

17分钟前
  • 塔图因种树露西
  • 推荐

音乐还不错,女性团结在一起手拉手,挣脱腩人的控制才是王道。醒醒吧姐妹们!

20分钟前
  • Enrika
  • 力荐

漫威终于把这棵摇钱树上最后一片叶子也摇下来了……

22分钟前
  • 张小北
  • 还行

感觉漫威现在都套不出什么气场足的反派了,没有好的反派怎么撑场面啊.

27分钟前
  • 羊腰子
  • 还行

作为一部爽片,黑寡妇是前一个小时完全合格的,最起码比惊奇队长要强得多。整体故事框架我认为导演在模仿美队2,不过很可惜,问题依然出在后半段主角和反派对峙尬聊这一段。1.红房子组织建立在天空中,跟空天航母一样,我很好奇美队2神盾局和九头蛇竟然没有发现这个庞然大物骑到脸上了还假装看不见。2.设定是闻到反派气味所以不能开枪打反派,娜塔莎你为啥不冲凉水澡感冒呢?为什么所有的反派总要洋洋得意地告诉主角自己未来统治世界的宏伟计划?娜塔莎和反派尬聊扇巴掌那一段简直尬出天际,真的没必要模仿黑暗骑士。3.我对MCU笑话没有什么意见,问题是有些严肃的地方不能一味的搞笑,不然就毁了娜塔莎死亡的悲剧,比如大结局,妹妹给姐姐上坟那一段,这时候加一个擦鼻涕的笑话完全不合时宜,毁了娜塔莎死亡庄严悲愤氛围。

32分钟前
  • Leon Winters W
  • 还行

《黑寡妇》也不能说不好看,但为了引出家人这条线而做的铺垫大大压缩了正片的精彩程度,而正片并未突破观众已经熟悉的黑寡妇形象,整个片子都缺乏一个振奋人心的大爆点,这也似乎显示出漫威的疲态,尤其是其第四阶段,不管是尚气、永恒族还是黑豹、奇异博士,完全没有美国队长和钢铁侠那样的领头羊,隐隐为MCU担忧起来。

37分钟前
  • 天马星
  • 还行

不够幸运的一部电影。跳空的一年。男性符号大限度被弱化,女性因弱为用为强的主旨。爆米花节奏不够,情绪从头到尾蔓延,漫威的男性观众怕是不怎么会买账吧。还是那句话,女性为主的电影极少,只要不是跌过底线,来一部赞一部,真心希望能回本。另,Florence Pugh竟然没有练肌肉…圆砣砣的肩头臂膀总在抢镜…

38分钟前
  • 安獭獭
  • 还行

三星,为寡姐卖力的武戏加一星。虽然居然有点girls help girls的趋势,编剧也像隔壁素鸡9跑来客串的family主题,但扎堆妹子打架真的很过瘾。然后看到Tangier和Budapest一直在努力认路。Anyway,寡姐的终于熬到自己的单人电影,结果结局,唉。旁边的妹子都看哭了

41分钟前
  • 小柚子×旅行家
  • 推荐

7.3/10 作为演员斯嘉丽与漫威影业离别之前最后一部作品, 同时也作为角色黑寡妇伴随整个漫威宇宙走过的最后一段旅程, 本作有太多值得期待的理由。 然而本作却未能回应大众极高的期待。 众多新角色的登场导致对于部分角色的刻画失力几分, 大量以对话推进的剧情也令作品整体的精彩程度缺少几分, 不少动作戏份也留有分量短小的遗憾。 幸好, 本作也并非一无是处。 无论是一个完整且拥有些许意外的故事, 还是对于黑寡妇这样一个角色优秀的补充刻画, 亦或是演员对于部分新角色的精彩演绎, 甚至是些许摆脱往常漫威作品全新风格的尝试, 依旧让这部时隔两年的漫威新作拥有足够的观看价值。

42分钟前
  • Seok97
  • 推荐

Natasha的pose被官方吐槽了hhhh

47分钟前
  • Steppenwolf
  • 推荐

漫威彻底走上故弄玄虚+粉丝电影的不归路了😅

49分钟前
  • 核仁烤排骨
  • 还行

作为承前启后的一部,功能性大于故事性。而且本身黑寡妇这个角色就不足以撑起一部单人电影,再加上薄弱的故事,这一部太过寡淡。

50分钟前
  • Fyphia
  • 还行

她知道做孤儿是什么感受,所以她不希望鹰眼的孩子有和自己相同的遭遇。她在一天之内过完圣诞节、感恩节、复活节和暑假,所以她希望鹰眼的孩子的每一个节日、每一个普通的日子,都是和家人一起度过的。她在圣诞节收到了礼盒,圣诞节是假的,礼盒也是空的,所以她希望鹰眼的孩子能和父母过真正的圣诞节,能收到真正的有礼物的盒子,然后拆开它们,发现里面是自己想要了很久的礼物。她是一个人长大的,所以她不希望鹰眼的孩子以这样的方式长大。她的人生是残缺的,所以她希望鹰眼的孩子能人生圆满。她放弃了自己的人生,只为让他们拥有更好的人生。因为鹰眼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们的感情已经超越了友情,上升为了亲情。而鹰眼的孩子,就像是她自己的孩子。《复联4》最后,鹰眼如愿以偿和家人团聚了。看到这一幕,她应该能含笑九泉了吧。

52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重组家庭大破寡妇集团,寡姐自带家属的谢幕演出。彩蛋扎心了...

5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6.5-7.5 还行吧…有笑点泪点勉强,剧情是以往的non- offensive 全家桶… 漫威现在是不是特别喜欢把正传去世的角色拿出来抛一下光… |彩蛋部分吐槽:妇联这一堆英雄都没有心的么,proper葬礼没有,人好像被葬在个乱葬岗,连怎么牺牲的都不明不白的,估计后面又会是一堆误会然后骗足一波回忆与眼泪

59分钟前
  • 站着说话
  • 还行

早就该出的黑寡妇(们)单电,现在来看难免显得格局小了。但大概有了话语权之后再拍才能真正完全体现单电的主旨: girls help girls. 硬伤也是很明显:剧情不够,跑酷来凑,卖卖情怀,新人上台。

1小时前
  • e|理智型神经病
  • 还行

黑寡妇竟然做了这个手势?该电影可能将遭韩国男性抵制

1小时前
  • 脸很圆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