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1979

DVD

主演:陈冲,刘晓庆,唐国强,王佳宁,曹小敏,葛存壮,王彪,傅祖成,陶白莉,周森冠,徐光明,徐元奇,李世江,李小婉,张跃萍,赵万德,邱丽莉,袁苑,隋永清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1979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小花1979 剧照 NO.1小花1979 剧照 NO.2小花1979 剧照 NO.3小花1979 剧照 NO.4小花1979 剧照 NO.5小花1979 剧照 NO.6小花1979 剧照 NO.13小花1979 剧照 NO.14小花1979 剧照 NO.15小花1979 剧照 NO.16小花1979 剧照 NO.17小花1979 剧照 NO.18小花1979 剧照 NO.19小花1979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小花1979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桐柏山区一户穷苦人家为生计卖掉了亲生女儿小花,之后又收养了一个转移红军留下的女婴,他们给这个女婴取名也叫小花。十几年后,小花(陈冲 饰)的哥哥赵永平(唐国强 饰)为了躲避抓丁投奔了革命队伍,在一次战斗中负伤掉队,幸被女游击队长何翠姑(刘晓庆 饰)所救,而何翠姑正是当年被父母卖掉的另一个小花。此时,赵小花在进入桐柏山区的解放军中打听哥哥下落时巧遇亲生母亲周医生(白莉 饰),母女相逢却互不相识,后来周医生同情这个可怜的小姑娘,于是收她作干女儿。就这样,十几年前失散的亲人在战火中又一次重逢,他们为实现共同的理想又聚到一起,谱写了一曲壮烈的英雄之歌。  本片改编自小说《桐柏英雄》,在1980年的第三届电影百花奖上获最佳故事片奖。陈冲凭借本片获第三届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通以及南斯拉夫第九届“为自由而斗争”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黑钱胜地第三季抓狂的安娜合家观赏走向共和未删减版火影忍者剧场版:忍者之路骑遇友趣的日子圣地亚哥,意大利全职杀手(粤语版)成长珍宝岛不容侵犯瑞奇·热维斯:世界末日继承高校披荆斩棘第三季团建不打烊乞力马扎罗山管制塔玄奘袈裟快乐奇迹粤语重整旗鼓超时空堡垒老猫忽然遇见你隐藏杀手泰版我可能不会爱你加油啊,李先生三个冬天远足惊魂离开马拉喀什温莎王朝第一季极度危机(原声版)禁断动画43卡诺亚罪犯被害人玛丽·弗朗辛笼中鸟侏罗纪统治爱火游戏选帝侯大街59成长不容易第三季家有超能迪翁第二季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姊姊妹妹站起来

 长篇影评

 1 ) 水平一般,地位显著

1.至少算是个好电影。

2.唐国强老师年轻时候就一股领导人的风采。

3.剧情方面拿到现在看有点狗血。

4.刘晓庆比陈冲好看。

5.技术方面还是很前卫的,其中有三个地方印象深刻
(1).小花穿过树林时镜头变成数十年前小花娘在镜头里奔跑的场景,色调也换成黑白。
(2).小花和永生相聚时画面围着两人转。
(3).翠姑倒下时画面由主色调为红色转换成蓝底白点,再在现实画面和蓝地白点里来回切换,这种意识流拍摄手法相当小众。

6.配乐简直牛逼,加上李谷一老师那个嗓子,配乐高于电影系列。

结语:非电影爱好者没有看的必要,电影学院生必看。顺便了解一下大导演黄健中,哦,对了,他后来拍了一部电影叫《过年》。

 2 ) 中国电影史笔记

这部电影从内容到形式的探索都带有一定的叛逆性质。创作者抓住原作中人情味最浓的部分,紧紧围绕何翠姑赵永生和赵小花三个人物的命运,在一个情字上做文章,渲染了兄妹之情姐妹之情母女之情同志之情。叙事方面改变了以往平铺直叙的方法,大量运用了闪回,将过去的回忆与眼前的现实形成对比,带着人物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在抒情的同时叙事,使叙事重点突出,浓淡有别。 这部影片高度发挥了摄影艺术造型表现力的作业,学习外国电影的经验,使色彩也成为一种叙事手段,将彩色片与黑白片交插,形成对比,沿着人物思想感情的线索结构全片。 在影片中,共有12段黑白片插入彩色片中。 在表现战斗场面时,影片制作者用了红的单色来处理,不用枪炮的效果声,而用抒情的音乐来衬托。 影片最后,翠姑中弹抱着小花倒入水中,溅起无数郎花钱,翠姑浮出水面,仰望城楼,翠姑带着欣慰的微信,渐渐沉入水中,此处用的慢动作,天空出现彩色的光圈。这一组镜头拍得很美,是一种理想化了的、诗情画意的悲壮美。 影片在内容上尽管力求沿着人物命运去书写战争以求新意,但是它的故事,毕竟是个老故事,并不给人新鲜感。如何讲述这个故事,绘之以声色,动之以情感,使观众产生兴趣,这是导演在形式上所探索的问题。

 3 ) 40年前的偶像剧?

1979年的电影,够怀旧,这部从小就听父母提起的电影,只知道那个跪着上楼梯的感人桥段,终于一观全局。
谈这部电影,绕不开演员阵容,18岁的小花真的找18岁的陈冲,还有24岁的刘晓庆。按现在的话来表述,嫩到可以掐出水来,天然的年轻气息扑面而来。后期被刘大妈虐了无数次的角色违和感,终于第一次感受了一把刘晓庆的决无违和感的年轻角色表演。每一个笑容都是这么真真切切的稚嫩,可惜跪爬楼梯少了份坚毅感。年轻的陈冲都认不出来,明显还没长开,表演稀疏平常。唐国强,记得这电影的某宣传海报赫然写着“奶油小生唐国强”,戏里阳光气质一览无余,健康积极向上。这3主演一摆出来,看着都舒心,这部是不是当年的偶像大片啊,摆在现在也是可以拼掉一票小鲜肉和女神。葛老爷子,表演名单里显示他一人饰演2角,愣是没找到另一个角色,不过戏里面展现了一下他的肌肉,妥妥的。另外还要提一个人,李谷一,这100分钟的电影里面有10分钟是她独唱主题曲2遍。
故事背景是国共内战期间,某村某地区被国民党某军官(葛老爷子)一家霸占,早年共产党转移时,连长及军医夫妇的女儿被迫遗留在这,被联络员留在了一家刚卖掉小女儿的赵姓乡亲家里。由于刚卖掉的小女儿叫赵小花,所以把接收的女孩子直接叫赵小花。期间,国民党在此为非作歹,军官其中的一个恶行就是杀了小花的父母。国民党还在此拉壮丁入伍,小花的哥哥赵永生(唐国强)在小花(陈冲)的掩护下逃跑,顺利加入共产党军队。18年后,该共产党转移部队又回到这个地方,而赵永生所在的部队作为先头部队打了一仗,赵永生英勇负伤。这里还有一段对待国民党伤员的片段,红色思想严重的一个片段,无法评价。何翠姑(刘晓庆)即原来被卖的小花,是游击队员,抢救了部队伤员赵永生,在后有追兵的情况下,不得不选择走山路运送伤员,为了保持担架的平衡,在担架前面的翠姑选择跪着爬楼梯上山,膝盖血肉模糊,终于顺利转移了伤员。说实在,这段演出,加上配乐,情感渲染极佳,确实挺感人的,所以成为那个年代观影者的印象深刻桥段,是有它的道理的。小花来部队寻找自己的哥哥永生,结识了队医,为后面的母女相认做伏笔。共产党军队第一次赶走了恶霸军官,恶霸的副官被迫投降,小花要为爹娘报仇,永生要号召党的以德服人,不肯,产生一点剧情小波动。然而恶霸军官又打回来迫害村民,共产党军队不得不再次会战以完全铲灭此恶霸势力。又见识了一次搭人梯,真心惨烈。早期抗战电影这些卖惨的片段真不少,说句老话,为解放事业而做出个人牺牲的例子比比皆是。最终会战翠姑为了保护小花而中弹,所幸没死(尼玛中4弹掉水里还能不死),最终与永生相认,全剧终。
故事红色思想非常严重,符合当年的时代要求,剔除掉这一点,故事大概框架挺不错的,2个小花身份的揭示是很棒的一点,有点换子疑云的意思,但这电影没完全拍出来这个效果,浪费了好卖点。在那个商业电影全不发达的年代,电影的完成度不错,还是那个疑问,这是当年的偶像剧吧••••••

 4 ) 关于影片《小花》的音乐分析


    在中国现当代电影史上,电影《小花》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作品。它通过对赵小花为寻找失散多年的哥哥的所见所感,以及永生、小花、翠姑三兄妹经过战火的洗礼之后的团聚,表现兄妹三人的情感以及他们的回忆相互交织、穿插,从而来推进剧情的发展。从该影片可以看出,导演注重从情感和意境人手,追求更深刻的真实。
说起《小花》,大家印象深刻的一个是演员,一个是音乐。这是影片成功的两个重要因素。演员唐国强﹑陈冲﹑刘晓庆等将剧中人物演绎得声情并茂﹑活灵活现,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兄妹情。而我主要是针对小花的音乐进行简单的分析。
  电影《小花》的音乐运用是很成功的。李谷一饱含深情的声音舒缓、优美,而且歌曲配合影片,更感觉像是主人公在倾诉自己内心的语言,十分亲切、真实、感人。
     首先是对主题歌的分析。歌曲《妹妹找哥泪花流》,这是电影《小花》的主题歌。从这首歌的歌词,可以表现出影片的主要情节,切合影片的主题。它一共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就是影片开始后不久,部队在行军,小花走在行军的队伍中,寻找哥哥。可是她没找到。而此时有主题歌的伴随,表现了小花心里的失望与悲伤。接着第二次主题歌的出现是影片的结尾,何翠姑为了救赵小花而身负重伤在抢救。赵永生去看她,两人相认。这时,主题歌《妹妹找哥泪花流》再次响起。用此音乐来结束整个故事,音乐十分深沉,加上那发自内心情感的吟唱,再一次表现兄妹之间浓厚的感情。主题歌在片头和片尾两次出现,起到前后照应的作用,同时也为影片营造了整体的情调和氛围。
     其次,主题歌的旋律作为主题音乐在影片中一共出现了13次,起到贯穿发展整部影片的作用,配合剧中人物情感、性格、命运相关的发展,同时也为剧中戏剧性冲突的发展和高潮的出现发挥重要作用。
     第一次:当小花看到硬币,得知哥哥的消息后,急忙跑着去见哥哥。这时响起了主题音乐。音乐在这里衬托出了小花见哥哥的急切心情。
     第二次:赵永生在山崖下负伤醒来,并救了一同掉下山崖的国民党兵。这里表现了赵永生的善良。
     第三次:游击队长何翠姑救起了负伤的赵永生。这里主题音乐的产生,体现何翠姑的关怀。同时也是一种暗示,人物情感的一种暗示。
     第四次:在去卫生队的路上,周医生回忆起自己的女儿。当时音乐响起,有一种难忘怀恋的感情融入其中。
     第五次:在卫生队里,周医生认小花做自己的干女儿,此时主题音乐的响起,并一直延续到晚上周医生再次回忆起自己的女儿。音乐在这里起到了烘托周医生想念女儿,思念女儿的作用。
     第六次:当赵永生复原后,在门口遇见何翠姑,把她认成幼时被卖掉的亲妹妹。这时主题音乐响起,侧面反映出了赵永生迫切见到妹妹的心情。
    第七次:在丁叔恒的家里,赵永生闯进房间,然后和小花意外相见。此时主题音乐的作用是表达了两人的高兴与欣喜,这是剧中的高潮,主题音乐对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八次:小花和翠姑两人在田野里聊天,小花发现翠姑很像自己的母亲。此时主题音乐响起,并一直延续到小花向哥哥说起翠姑。在这里音乐不仅起到烘托人物情感的作用,同时又起到了一种铺垫暗示的作用,推动剧情的发展。
     第九次:赵永生和何翠姑在准备分开的时候,向她说起年幼时被卖掉的妹妹。主题音乐在这里出现,体现了赵永生对亲妹妹的思念以及渴望找到妹妹的心情,同时也起到铺垫的作用。
     第十次:何翠姑的父亲向她说起她的身世。当他们来到何翠姑出生的茅草屋时,音乐开始响起,此时音乐表现了何翠姑凄苦的身世。
    第十一次:在八路军攻打丁叔恒的战斗时,主体音乐再次响起。这时的主题音乐跟以往有所不同,比较激烈、急促。主题音乐所起到是一种渲染剧情的作用,体现出战斗的激烈。
     第十二次:战斗结束后,小花和自己的亲生父母相认。这时主题音乐响起,小花的激动与兴奋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第十三次:何翠姑受伤,做了手术后醒来,这时主题音乐一直持续,翠姑躺在病床上,断断续续地喊着哥哥。画面中不时闪现了何翠姑对哥哥的记忆。此时的音乐传达了翠姑对哥哥的思念感情,也是一种感情的升华。
    接着,是场景音乐的分析。何翠姑抬着负伤昏迷的赵永生,艰难地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为了保持平衡,她咬牙一步一步跪着上山,她的膝盖磨破了,鲜血染红了山道的石阶。这时,插曲《绒花》响起。这可以说是场景音乐,音乐给人感觉是坚持不懈﹑顽强。不仅揭示了何翠姑崇高善良的精神,同时场景音乐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创造意境。《绒花》也唱出了此时主人公的品质。
    这部影片除了在声音运动方面很优秀,声画节奏在这部影片中运用也是很成功的。
     比如,小花在发现银元之后,音乐节奏变快,表现小花的兴奋心情。这是声音节奏的变化。小花拼命跑着找哥哥一下子切到小花和哥哥遇到抓壮丁逃跑的情景,而把那硬币弄丢的事。画面很自然的过渡。然后在叙述完那硬币的事后,又很自然的切回现在,小花准备见哥哥的时候。结果这次不是她的哥哥。把回忆的情景插在小花跑着见哥哥的中间,一个作用是交代事情失散的原因以及硬币来源,同时也让画面过渡自然。这是声画节奏同时体现的地方。
     有一段画面节奏也是很记忆犹新的。当赵永生闯进房间,然后和小花意外相见。此时是整个剧情的高潮。当兄妹俩拥抱在一起旋转时,镜头切换到仰望天空旋转,两个人小时候一起躺在地上的情景,从而形成一强烈的对比与照应。
     至于声音节奏方面,在故事最后快结束时,八路军攻打丁叔恒的战斗中,主题音乐再次响起。这时的主题音乐不像前面那样抒情与悠扬,节奏加快,反而变得激烈、急促。当中的主题音乐加强对剧情的衬托,音乐节奏侧面表现出了战斗的激烈。
    总而言之,影片中的小花将悲痛化作了革命力量,坚定不移地走上了革命道路。这是一种精神,一种民族力量。影片《小花》强调了追求镜头的真实感,在音乐方面更是值得我们后人借鉴与学习的。

 5 ) 小花

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桐柏山区一户穷苦人家为生计卖掉了亲生女儿小花,之后又收养了一个转移红军留下的女婴,他们给这个女婴取名也叫小花。十几年后,小花的哥哥赵永平为了躲避抓丁投奔了革命队伍,在一次战斗中负伤掉队,幸被女游击队长何翠姑所救,而何翠姑正是当年被父母卖掉的另一个小花。此时,赵小花在进入桐柏山区的解放军中打听哥哥下落时巧遇亲生母亲周医生,母女相逢却互不相识,后来周医生同情这个可怜的小姑娘,于是收她作干女儿。就这样,十几年前失散的亲人在战火中又一次重逢,他们为实现共同的理想又聚到一起,谱写了一曲壮烈的英雄之歌。

 6 ) ~~·

这部电影是在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的,这是1979年拍摄的,正值中国电影复苏之际,《小花》的出现被形容为“横空出世”,可见当时它的推陈出新带给人们的惊喜。电影中的很多段子,爸爸妈妈他们至今印象深刻,那是属于那个年代青春留下的影像记忆。
一路把经典的中国电影看过来,《小花》像是等待了很久的礼物,看得我很是惊喜。电影中的“无巧不成书”在《小花》里尽显,编剧对于电影整体的结构能够把握地恰到好处,前有因后面就绝对有果,环环相扣,在揭晓答案时的节奏不拖沓,制造了电影中一个个的巧合。比如周医生带着小花到了部队上,大家让周医生认下这个干女儿,原因是两人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而这个在后面周医生回忆当年突围失败被迫转移将红果也就是现在的小花托付于何向东。而红果被赵家收养也是有合理动机的,因为赵家刚刚卖出了女儿小花,全家正陷入悲痛后悔的时候,这个女娃的出现无疑会让这个刚刚失去一个女儿的家更加后悔,仅仅是内疚都会让这个家庭收养这个女孩。更名为“小花”,从此这个电影就有两个小花 ,她们都有一个哥哥叫赵永生。而没有太久,在观众都在期待另一个多久出现,电影里有了营救昏迷的赵永生的游击队员何翠姑,她那张明媚的笑脸一出现,观众都基本知道这个就是另一个小花,是真的妹妹。因为那张和赵家母亲一摸一样的脸让我们判断这就是曾被卖出去的赵小花。主要的人物关系和情节在开始不久基本让观众了然于心,而主要人物的支线和一些段子如国共双方派出的水底间谍居然是亲兄弟等等情节编剧都将他们娓娓道来,。还有最重要的是,我觉得之前看得很多电影里面都几乎存在一些让我不能理解的逻辑问题,但是这部电影里几乎找不到。
《小花》里的电影语言也是之前未能见到的丰富和新颖。这部电影在当时很新颖地使用了黑白镜头穿插叙述,比如一开头赵小花去寻哥哥,一路跑跑进回忆,回忆的镜头全是用的黑白,黑白之间的过渡自然不做作。还让我很惊喜的地方在于它使用了带有隐喻性质的蒙太奇,在电影刚刚开头,一家人把女儿送走的悲痛气氛和窗外风雨中树枝上岌岌可危的面临支离破碎的鸟窝,反复了三次直到鸟窝里的鸟儿全被刮落。再从摄影的方面看,摄影的方法丰富而多变,不只是长短镜头的交替使用了。大量地使用了跟拍、移焦、特写等之前的中国电影没有采用的方式来拍摄,而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地方还有中间有个旋转镜头,应是借鉴了戛纳获奖电影《雁南飞》,妹妹哥哥躺在草地上笑,镜头高速旋转,表现的是从前到现在兄妹之情始终未变,他们的快乐是有张力的,这样的表现方式是我之前在中国电影里没有看到的。光影的运用也是不得不提的地方,很多地方如赵永生在林中被何翠姑发现时,太阳从林中倾斜,半明半暗,这个镜头或许没有太多的象征含义但是让整个画面特别美。还有片尾翠姑因为中弹躺在床上休养时,因为重伤而产生的一系列幻觉,通过主观镜头的表现为七彩的光晕,或者是逆光中的景象,让整个大大为影片增色,带有浓重的浪漫色彩。
而年轻的陈冲和刘晓庆的美和神采让我觉得青春真的该多留下些能让自己翻阅的影像,那种神韵是再也模仿不出来的。

 短评

看完24城记才想起自己儿时看过这部电影。妹妹找哥泪花流,一步步在阶梯上攀登的小花。

3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小时候农村的露天电影看过无数遍,记得很多场景,印象最深的就是刘晓庆跪在地上抬担架。因为太小,再则露天电影声音效果很差,里面好多情节也根本没看懂。今天因为看了许知远的十三邀采访陈冲,突发怀旧之情,认真看完,也终于在四十年后弄懂了故事情节。本片时代的烙印很深,有很多现在看起来很夸张的表现手法,但我认为整体的故事架构很有吸引力,如果现在以此架构重拍一次的话,我会很期待的。

6分钟前
  • 笨锅
  • 推荐

吸收了西方电影的表现手法,有意识地通过色彩的强烈对比和时空交错式的结构,将过去、现在和幻觉相互交织,而成为新中国第一部意识流战争片。同时突破了文革以来革命历史题材的爱情禁区而成为最早一部较为明显地涉及性意识的影片,以一种隐蔽的甚至无意识的方式,叙述着男女主人公欲说还休的性爱意识

10分钟前
  • 莱尼圆
  • 还行

唐国强不是奶油小生,是巧克力小生吧。白巧克力==太标致了==几乎要晕厥!

14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电影语言很丰富,艺术性比较高。情节现在看起来的确比较老套了。但是现在国产片没有多少有那么静心地拍摄了。

15分钟前
  • 还行

电影语言很新颖,和人物场景搭配相得益彰,今天很多国产片都达不到这个标准。

19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我小时候的感受:“陈冲姐姐真美,唐国强大哥哥真帅!”

23分钟前
  • 树上的男爵
  • 力荐

年轻时候的陈冲真漂亮

26分钟前
  • 影子的影子
  • 推荐

新时期第一次创新浪潮,以“情”为中心,以心理活动为线索,内容形式均标新立异。大量运用闪回时空交错,摄影灵活多变,有强烈主观色彩,亦可见隐喻与意识流;学习国外经验使色彩成为叙事手段,彩色与黑白交叉形成对比。刘晓庆陈冲两生花

27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如今回看,陈冲+刘晓庆+唐国强这样的演员阵容就是王炸。摄影画面的处理上,也很有一套。解放战争的现代时主线用彩色,穿插闪回十几年前的片段画面用黑白,很直观的区分时间线。葛存壮一人分饰父子二人同框出境,剪辑看起来也毫无破绽。高潮的激战与负伤段落用鲜红色滤镜渲染,刘晓庆的小花弥留之际的波光、树林、飞鸽、想象画面之间剪辑,很有些像苏联式诗意手法。李谷一老师的两首插曲听上去特别清澈,尤其《绒花》很好听。

29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推荐

就一个哥哥,看你俩怎么个分法?【当时我就邪恶了!】

31分钟前
  • 扭腰客
  • 推荐

转型时期的片子 中国人终于开始低头看自己了

33分钟前
  • 啸如
  • 还行

陈冲和刘晓庆还带着萌萌的婴儿肥,纯真的美,唐国强帅的秒杀韩国欧巴。片子整体还是浓浓的主旋律。

35分钟前
  • 三宁
  • 还行

观影盘点期,看过留脚印~

38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唐国强真嫩咩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舞台化表演…

39分钟前
  • 刘小青
  • 推荐

刘晓庆抬担架上山那段配着李谷一的绒花,太难忘了

40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力荐

7.8 陈冲18+刘晓庆24+唐国强27。这就是当年的偶像剧啊。这三个人后来一个成了皇妃,一个成了女皇,一个成了皇帝……原来男女主角在一起转啊转的拍摄手法那个年代就有了。

45分钟前
  • Skybehindme
  • 推荐

有必要重温一遍了,老妈说当年她们最爱看的就是小花了,老爹最爱看的是少林寺。

46分钟前
  • 木二开
  • 推荐

1.曾经看过一遍,对“小花”这个名字印象蛮深,也一度因此与那部《晚春》弄混过片名;2.导演是有多爱变焦镜头,画面各种伸缩,还有很多镜头的摇移不够顺畅自然,……;3.那时候的表演风格还是有些作;4.如今就会怀疑里面人物行为的合理性,比如救陌生人要跪出血的举动;5.葛存壮爷爷一人饰演两角;……

51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她就是她女儿,她就是他妹妹,他就是他弟弟,他就是她仇人!还从来没有见过如此高密度同质性的肥皂剧式角塑思路。虽然黄健中解释说在小说桐柏英雄的改编过程中有意做出大幅取舍,淡化主线突出情感。可问题这个“妹妹找哥泪花流”的故事本身的起承转合情节脉络感还是较为明显很难改变。力求形式出新固然值得推崇,仍需讲究因材施法追求风格统一。没错,小花留下了金曲塑造了明星,可这些却都是局部上的闪光亮点。整体而言,本片还是更像一部技法初探的生涩习作。黄健中抒情写意个人风格上真正成熟作品还要再等上几年去看他的如意、良家妇女……三星半。

56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