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基我的爱

HD中字版

主演:艾米莉·莫迪默,杰拉德·巴特勒,杰克·麦克洪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04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法兰基我的爱 剧照 NO.1法兰基我的爱 剧照 NO.2法兰基我的爱 剧照 NO.3法兰基我的爱 剧照 NO.4法兰基我的爱 剧照 NO.5法兰基我的爱 剧照 NO.6法兰基我的爱 剧照 NO.13法兰基我的爱 剧照 NO.14法兰基我的爱 剧照 NO.15法兰基我的爱 剧照 NO.16法兰基我的爱 剧照 NO.17法兰基我的爱 剧照 NO.18法兰基我的爱 剧照 NO.19法兰基我的爱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法兰基我的爱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法兰基(杰克•麦克艾尔 饰)随母亲莉兹(艾米莉•莫迪默 饰)与外婆搬到了苏格兰。九岁的他是个失聪儿童,聪明懂事,对父亲充满期待。他经常给船员父亲写信,还挂着父亲所在的船的航海图。可是他不知道,一切都是母亲的善意的谎言,虚构了父亲的一切,事实上他们到处搬家就是想要摆脱父亲残酷的家庭暴力。而每一封“父亲的回信”都是莉兹所写的,为了就是不让儿子难过。  法兰基得知父亲的船即将靠岸了,想见父亲一面。莉兹没想到真的有这样的一艘船存在又不忍心告诉儿子所有真相,只好在朋友的帮助下找了一名陌生男子(杰拉德•巴特勒 饰)假扮父亲,可爱的法兰基很讨他的喜欢。  他们三人相处愉快,正当“丈夫”要离开,莉兹告诉了他法兰基的失聪是因为真正丈夫的施暴。而他们之间也似乎有着若有似无的感情。  莉兹拒绝了即将逝世的丈夫戴维要见儿子的要求,不久她便告诉法兰基,父亲已经逝世了。莉兹又取得了儿子的信,原来聪明的法兰基已洞悉一切……滇味生活人工夏娃第三季那家伙的声音英雄起飞绝夜逢生 第二季初恋的故事2001老喇叭新传神奇动物:邓布利多之谜诊所惊魂少狼第五季疾速王后黄金部队绝不低头黄河魂哆啦A梦:大雄的平行西游记热辣奇多的诞生战栗情谋夜间来客1942一日成交模仿章鱼武士老师明日边缘(粤语版)老妈的三国时代傲骨之战第一季猫和老鼠四川方言版大病回到高中时 第一季恶梦小姐梦影版星际旅行:下一代 第二季屠夫我的时代新神探联盟从曼谷到曼德勒直弯爱侣多田君不谈恋爱战神传说国语西涯侠3个半小时绝密跟踪(国语版)太空救援(国语版)

 长篇影评

 1 ) 口是心非的孩子

‘如果你没有办法来,我能理解’,他写道。随和又详细告知‘父亲’足球训练的详细时间和地点。。。旁白读着Frankie写给父亲的信,平静的童声中藏着孩子最朴实的期待,我们都懂,因为我们年幼过,也那样诚挚期待过。

是的,我懂得你的难处;
但是,我真的很需要你。

如果,我只说出了前半句,你能不能自己听懂后面的话呢?

其实,那才是我真正想表达的。

口是心非,很可爱,也带一点心酸。

过去的十个月里看电影不多,今天也是打着练听力的口号上了BBC的网站,结果这部苏格兰口音浓重的电影一打开就无法停止,为那宁静的色调,像褪色的胶片,旧旧的老房子,却那么真实和温馨的生活味道。

我喜欢带着这种气息的片子。不知道别人怎么样,反正我是常有那种晚上失眠很难过的躺着却哭不出来的感受,这个时候我就需要这样一部电影,能够让我感动到哭,眼泪从心底流出,不需要费劲心思用语言表达什么,但却能得着深深的安慰;哭过了,心中留下的是温暖。

关于爱,关于生活,关于阴霾的天气和夹着雾的清晨的阳光,需要安静的心去体验,只是每天的生活更多交给我们的是浮躁和担忧。

对不起今天我没有很多时间去回味这部好片子,不过没关系,因为我知道我会再看它,也许这一次所看到的爱,下一次会有新的发现——这是期待:)

 2 ) 另一朵百合花

法兰基是一个羞涩柔和的聋人(非生理性无法说话)男孩。他并非天生如此,耳聋只是他那个狂躁的施虐狂父亲家暴下的产物。但那时的弗兰克还很年幼,所以他的母亲—利兹决定带着孩子逃离,为了坚定自己,排除软弱,她带上了强硬的母亲一起。她们过着频繁搬家的生活以免被丈夫追查到下落。但是利兹决定不告诉法兰基这个坚硬冷酷的事实,而是为他织了一张温馨的网。她告诉法兰基,说他的父亲是一个飘扬海上周游各国的勇敢海员。法兰基一直深信不疑,并且坚持与自己的“父亲”通信多年,在信中交流感情,触摸彼此的生活。

而实际上,所有的信都是利兹在当地的一个小邮局寄出的,以法兰基父亲的名义。借以这些信,她修补着那个白色小谎言,同时也窥视着法兰基的内心,生怕他在没有父亲、缺少男性气质的家庭的成长中出了一丝一号的差池。

法兰基在信中书写自己最近做了什么,交了什么朋友,上一次心情有波澜是什么时候等等。利兹随意捏造了一艘在邮票上看到的船的名字,没成想有一天,这艘船居然真的航到苏格兰港。法兰基开始期待,那个在信中亲密地称自己“亲爱的法兰基”的父亲、勇敢高大见多识广的父亲,会不会来见自己呢?

利兹遇到了一个难题。在多重考虑下,为了不让法兰基伤心,也为了让他更投入这个谎言,她决定雇用一个男人来扮演“一天的父亲”。

这个故事很像我们小时候阅读理解总见到的那个故事:一个女孩儿很自卑,后来,她突然开始收到匿名的百合花,在每一年她的生日,从未迟到过。她的母亲加入了她的幻想,她们都猜测那可能是某一个暗恋她的害羞男孩子送来的。一年一年,这些话陪伴女孩度过了起伏的青春期,实现了自我认同,她不再自卑,开始阳光的面对生活。后来她成人、恋爱、结婚、生子。那些曾经占据生命中最大部分的百合花慢慢退居二线,她都有点遗忘,但更多是习以为常。她一直不知道究竟寄花的人是谁,直到母亲去世的那一年,她没有收到百合花。从那以后,她也一直没再收到过百合花。

不同的是,那个故事中的女孩儿有父亲的陪伴,但是法兰基没有。而且另一个更大的不同是——法兰基从一开始就知道信是母亲写的。但他没有拆穿,而是将计就计,用母亲的方式让她知道自己的想法,告诉她我很好。

片中涉及家暴只是寥寥几句话,我们无从推测法兰基是否记得那件事,但是法兰基受此伤害是肯定的。从精神分析角度说,就算有“童年失忆症”而无法唤起对确切事件的记忆,其留下的坏影响,也一定是显著的。家暴让他的父亲从此缺席,家暴留下的“礼物”让他从此无法听到世界的声音而被磨练成一个唇语高手。虽然他一直是“幕后高人”,了解这一切事情的运转、走向,却还是没有控制住加入了这场戏。他为”爸爸“和妈妈创造出了空间,他偷偷藏下了”爸爸“给自己的适合打水漂的石头,他在小伙伴刺激他”我打赌你爸爸不来看你“的时候情绪失控地抚摸着墙壁上的游船瓷砖。

他终究只是个小孩子,也许家暴让他太早懂事,太早了解了大人的辛酸,所以变得善于察言观色和隐藏情感,却总会有坚持不住的时候。他的情感需求有时候被这个太在意不伤害他而有点不知道怎么去爱实际中的他的母亲忽略了。因为背着这个太沉重的担子和“谎言”,这个母亲是神经质的,一旦法兰基接近这件事情的真相(她并不知道法兰基的洞明),她就开始手忙脚乱地掩盖。法兰基被同伴怂恿去翻母亲的衣柜来找“爸爸会不会来看我”的证据时,利兹脸色阴郁地走了进来,怒斥他们,对那个来做客的小女孩亦毫不留情。如果我是法兰基,一定会很伤心的。我是聋人,但那不是你的错;我没有父亲,那也不是你的错;但是如果我的母亲出于保护而游荡在过去却不肯参与我的现在与未来,这就是你的错了。

他不戴助听器,也是为了不让母亲内疚,而他早已释然自己听不见的事实,还能对同伴的嘲讽一笑置之。

孩子在家庭中,往往充当着纽带与治疗者的角色,他们是家庭的观察者,而越是投入这种观察的孩子,对家庭的关心也就越多,法兰基就是如此。他试图治愈过去留给母亲的伤以及她的自罪,希望能够一起开始新的生活。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孩子不知道、不懂,所以很多家长在孩子面前吵架,孩子劝阻安慰,却被家长挥到一边说“你不懂”;我们以为孩子不知道,所以在有些小事情上欺骗他,比如告诉他游乐园里有怪兽,然后回避孩子想去游乐园的愿望自己窝在沙发里看报纸。而实际上,他们知道爸爸妈妈因为某一个阿姨吵架;游乐园根本没怪兽只是爸爸不想跟自己去。

孩子的心那么脆弱,又是那么值得爱护。

 3 ) 樸素靜好

這部是英國女導演Shona Auerbach的首部劇情長片,製片Caroline Wood和編劇Andrea Gibb都是女性。向來喜歡女性導演的手筆,女性的細膩和含蓄,在處理細節時常能別具一格。三個女性聯手,竟就拍出這樣好極了的電影。

這部電影真是無一處不好,劇情、節奏、畫面、剪接、配樂、演員、色調、張力、後勁,樣樣讓人滿心歡喜。

在蘇格蘭海邊的一個小城市,一個陌生人的善意,一個期待父愛的孩子,一個深愛兒子的母親,這三個孤獨的人,用謊言小心翼翼的给予彼此愛。Lizzie為了要逃離丈夫的家暴,帶著Frankie不斷搬家。為了要給失聰兒子不虞匱乏的父愛,Lizzie虛擬了一個航海家父親和兒子通信。那些信是一個母親和孩子最私密愛的語言。真相大白後,Lizzie和Frankie並肩坐在海邊,那個景象有一種樸素的靜好。像一日的開始,天剛濛濛亮,一切無法言說,卻自有生命的力道。

那些人跟人之間的善意,那些濃得化不開的母愛,不用靠煽情的劇情和演技,就能讓人熱淚盈眶。喜歡Shona Auerbach這種說故事的方式,好像什麼都沒說明白,但就是讓你感覺到了。--「感覺到了」,是一個很微妙的點,是一種自然而然讓人情緒飽和的魔術。

這部電影台灣沒上映,我英聽不行,英文字幕看得也吃力,是為一憾事。不知道該怪片商還是怪自己不爭氣。就怪片商好了。:(

 4 ) 假爸爸应该不是水手

如今偏爱这种慢节奏电影,话语很少,细节很多,看过以后,回味无穷.
看后,我就一直在想,电影里的这个假爸爸到底是不是一个真正的水手
结论是,不是.
理由如下:
1、妈妈瞎编的船居然存在,就已经很巧合了,如果朋友玛丽随便找来的一个人居然是真正的ACCAR号上的水手,那真是偶像剧了,显然,我们这是一个符合生活基础的写实电影
2、第二次的见面,假爸爸要求一定在码头见面,结果,法兰基看到爸爸在船上,有一个镜头,爸爸下船时,给船上的工作人员塞了钱,从侧面证明,他是给钱才上去的,他并非船上的工作人员。这就呼应了第一次见面结束,爸爸一定要求要在码头见面,并且说他有些事情要做。其实就是假爸爸希望给法兰基一个惊喜,让他看见爸爸荣耀的时刻,加深对父亲的信任。
3、玛丽最后承认,假爸爸是她哥哥。更加呼应了她只是就近抓了一个可用的人来帮忙。这个人极有可能就生活在他们的附近。
所以我很看好这两个人后来的发展哦,因为如果他不是真的水手,就不会真的离开~~

 5 ) 似水柔情

        英文是DEAR FRANKIE, 译名可以是《亲爱的弗朗基》、《弗朗基 我的爱》,不得不说,后者的翻译仿佛夹杂着微微的轻叹,有一种气息萦绕的温暖感觉。
        可爱的九岁半的小男孩弗朗基听力障碍,聪明了得,又会读唇语,又善用人心(纯褒义)。他的妈妈莉兹多年来不间断地以父亲的名字和弗朗基通信以分享心情,并描绘想象中千山万水的风景。莉兹向弗朗基描述,爸爸是一位海员,随船漂泊四方,可惜没有机会登陆上岸。莉兹还杜撰了船名,以增加可信度。
        弗朗基和妈妈、外婆一起生活,片头就出现三个人搬家的场面,弗朗基对此习以为常,妈妈焦虑惶恐的脸上,并没有搬到海边的憧憬。这个谜题,直到接近片尾处才揭晓,弗朗基的亲生父亲暴力成性,将弗朗基打成聋儿,莉兹为保护儿子,离家出走,四处搬家,以避免被他找到,也为了避免自己忍不住跑回那个家。
        最不凑巧的事情发生,杜撰的船名对应上了实物,同名的船即将在他们暂时居住的小镇停留。弗朗基知道了这个消息,从之前,通过地理课,图书馆的课外阅读、弗朗基已经留意到这艘船的行踪,而亦敌亦友的小伙伴的挑衅更激起了他的好胜心,忐忑地定下赌约,弗朗基既期待又犹疑地热望着父亲的出现。
        莉兹深爱弗朗基,独自到海员聚集的酒吧,却被误认为“特殊工作者”,莉兹只是想找到一个“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只需要一天角色扮演的男人来保护弗朗基小小的、不该被戳破的心愿。
        通过朋友玛丽的帮助,莉兹和”爸爸“约见,拟定报酬,关键是将她和弗朗基几年来的通信情况进行交代。赴约的“爸爸”无与伦比地帅,沉稳深邃,高大威武。弗朗基并不知道母亲暗地的经营,既不敢触及妈妈内心的隐痛,又无法阻止自己对爸爸的向往,便在赌约的最后一天,也就是莉兹约好让“父子”见面的那天玩消失。终于见面的两人从一开始的尴尬沉默,逐渐升温,细心的“爸爸”读了弗朗基的信件,带来了弗朗基心仪的礼物。对于弗朗基喷薄而出的感情,热烈激动的拥抱,“爸爸”微微错愕,并不适应。然而一整天的相处之后,“爸爸”主动提出第二天继续的约会。泼辣嗜烟的外婆以各种不友善考验这个陌生的男人,却也和莉兹一样,在最后答应的“爸爸”额外的与莉兹、弗朗基一起相处一天的要求。在此时,“爸爸”已经走进了弗朗基的内心,知道他真正的需要。
        正因为如此,所以第二天晚上,当在party上,弗朗基的“小赌友”再次邀赌,打赌弗朗基不敢约台上的女孩跳舞时,“爸爸”才会鼓励:“如果你敢邀请她跳舞,我就敢邀请你妈妈跳舞。”似假如真的邀约,两个人翩翩起舞,而预想中会走向那个女孩的弗朗基,却在前行后转身,在女孩噙满笑意的等待中,痴痴欣赏起“父母”的温情共舞。在弗朗基的内心,这是比前一天更加美好的相处吧。
        片尾,莉兹按习惯去邮局取弗朗基写给“爸爸”的来信,却在信中获知,弗朗基早已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他在与“爸爸”分别前问:“will you back”,这个已经声带并没有损伤,却已经许久不说话的孩子,愿意用他生硬艰涩的吐字,和明知道不是生身父亲的“爸爸”交流。
        至于露出破绽的那一刻,我想,应该还是酒吧里玛丽微醉后和“爸爸”的聊天。聪慧如此的弗朗基,又怎么可能被轻易地蒙混过去。所以,之前见到“爸爸”初一刻的惊疑,将“爸爸”挑拣来的“王牌打水漂石”偷偷藏起来的暗爽,与每一位相熟不相熟者介绍“这是我爸爸”的洋洋自得,只有确信,才会有那样真诚的喜不自禁。而最后获得认同的,也必定是真心的付出与交流,而不是那个生死垂危之间、只为满足自己临死遗愿强求见面而对以往的暴行无所悔改的所谓“血浓于水”的父亲。

 6 ) 冷暖


冷暖
文/苏七七

1.

法兰基是个弱听的九岁男孩,长得很平常,有点儿雀斑。不笑的时候,显得有点蔫蔫儿的,但笑起来,眼睛也一起亮起来的时候,真是非常好看,让人能忽然发现,一个小人,一个小心灵可以多么快乐多么美好。电影开始的时候,他和妈妈、外婆一起又搬了次家,搬到一个海边的小镇。

镜头下的小镇是冷色调的,整个电影也大体是灰蓝的冷色调。但是这种冷色调不是坚硬的,压抑的冷色调,而是一种舒服的,清新的冷色调。租来的老式旧公寓,狭小的门厅、楼道与门都漆成一种饱满而略深的橄榄绿,中间嵌着帆船图案的瓷砖条。法兰基喜欢伸手摸摸瓷砖上浅浅浮出的帆船,这个镜头有点用意,因为妈妈告诉他,爸爸是个海员,在一艘名叫ACCRA的船上,这艘船到过世界各地,因为爸爸从各地给他寄来了信与邮票。在法兰基的床里侧的墙上,有一张大大的世界地图,一面面小旗子标出了这艘船的航程。在另外的墙上,帖了各种各样的画,鱼,船,等等,让简陋的房间显得很好看,法兰基是个内秀的孩子,他是唇语术的冠军,地理也学得很好。

2.

这个小镇是个善意的小镇,快餐店的玛丽把给法兰基的薯条装得满满的,图书馆的胖阿姨馆员借给他好几本喜欢的书,他还认识了却一个对他很亲切友爱的小姑娘。但学校里的另一个小男孩就不那么友好了,他给法兰基带来了一张报纸,报纸上写着ACCRA号要在这个港口停泊。他们打了个赌——赌法兰基的爸爸会不会来看他,其实,就是赌法兰基真的有没有爸爸。孩子的世界也有着对真相的怀疑,以及简单残酷的找到真相的方式,虽然赌注看上去只是足球卡片、邮票和小刀。

法兰基给爸爸写了信,然后妈妈莉兹收到了信。他收到的所有的信都是妈妈写的,妈妈为他虚构了一个浪迹天涯的,勇敢而细心的父亲。而他真正的父亲是他耳聋的根源,妈妈为了逃避家庭暴力而带着他离开了曾经的家。莎兹要为法兰基找到一个临时爸爸,她必须用一个新的谎来圆旧的谎,她甚至到海员们聚集的港口小酒吧去试试,但在男人们肆无忌惮的目光与哄笑中仓皇地逃了出来,她不知道该怎么办,在海边的长椅,在寒冷的雾气中茫然地坐了一整夜。

3.

扮演莎兹的是EMILY MORTIMER,她在这件电影里可称不上美貌,失神的大眼睛,潦草的发型,旧毛衣外套一件短茄克。但她把一个“普通女人”演得很好,这实际上是很难的,她的脆弱(在孩子们翻她衣柜时她崩溃了),她的坚强(在丈夫要求见孩子最后一面时她坚决地拒绝了),她的善良(但她还是把法兰基画的画带去送给了丈夫)。她是一个遭受过生活的重大打击,并且被逼得四外躲藏的单身妈妈,但她身上还是有一种魅力,这不仅来自于她尚未完全消退的容貌,丰满柔软的身材,而且还来自于她的自爱,与对法兰基的爱吧。她那种没有被压垮的美丽是很动人的,当然也得有人能领会得到这种美丽。她能竭力去 “保护”一些东西:保护孩子,保护孩子心中的爱,并且在这种保护他人中,让自己的内心也没有被暴力摧毁。

一个这样温情的电影,却又以家庭暴力作为情节的起点,这是比较难在逻辑上自圆其说的。因为,如果生活如果被突如其来的暴力淹没过,并且还在暴力的威胁中生活了很久,那么,如何才能相信温情的力量,爱的力量?而对于沉重地伤害过自己的人,还能够原谅吗?在这个电影里,导演,以及编剧,提供了一种特别合情合理的“有条件原谅”的方式。莎兹还去看望了重病的丈夫,对他不能自控的狂暴也有某种理解,但是,她让孩子远离可能的身体与心灵的伤害,不追求“亲人永远是亲人”的煽情效果,而是让他承受他必须承受的,让他得到他可以得到的——他必须承受的是,因为他对孩子的暴力,他没有再见他的权力,而因为他才有了这个孩子,孩子有着对父亲的天然的爱与期待,那么,把孩子为心目中的父亲画的画带给他,这是他能得到的最好的东西。

4.

这种非常平衡的近乎要深思熟虑才能做出的决定与选择,在电影中是很自然地呈现出来的,从一个母亲的角度,莎兹直觉地就能选出对法兰基最好的选项,而出于理解与善良,她也没有选择去“恨”自己的丈夫。如果让对他人与命运的怨恨占据了生活的话,恐怕她怎么也不会为儿子去虚构一个想像中的父亲吧?电影中有几句对白说得很透彻,她也觉得这种通信是个早晚会被揭穿的谎言,但是有时她自己也放不下,因为,在信里她真正知道孩子想些什么,而且,这些信,除了给了孩子希望,何尝不是也给了自己希望?

如果是更残酷一点的电影,更残酷一点的导演,估计不会给这个希望留什么出路。它那么漏洞百出,矫揉造作,只好用来证实人的虚弱与可笑。但这个电影只是放缓了谎言被揭穿的脚步,它并没有把这个谎言一口气变成了真相,让那个好心的叔叔真的就成了现实中的父亲,小法兰基最后还是知道了,父亲去世了,他见到的并不是真正的父亲。但这个假的父亲满足了他精神上对父亲的需求,事实上也成了他精神上的父亲,他从这个父亲身上得到的力量,使他能够有力量去面对自己的生父并不是这样的,并且已经去世了的真相。

5.

面对忽然来到家里的爸爸,小法兰基一阵失神,他的眼睛忽然失去了所有的光彩,像是马上就要晕倒。这是一个特别好的表演。那种一下子被抽空的感觉居然是一个孩子能表现出来的。但他没有晕倒,而是坚持着镇定地回过神来。孩子为什么需要一个爸爸呢?一个从没见过的爸爸能为他带来什么呢?

这个穿着皮夹克的非常MAN的男人一出现,跟他打赌的小男孩就把一厚摞的足球卡片送上了。法兰基犹豫着该不该拿下,爸爸说:“打赌就是打赌。这是你该得的。”他带他去打水漂,教他怎样能打出好几个水花,给他捡一颗扁平的“冠军石头”。他带他去吃薯条和奶油卷。他带上他和妈妈去舞会,他和妈妈一起跳起了舞。——他满足了法兰基对爸爸所有的想像与需要,甚至他还给得更多了些。他有了一个强壮的,冷静的,耐心的,对妈妈很好的,爸爸。有一个镜头是很让人感动的,三个人,“爸爸”、法兰基,妈妈,三个人趴在栏杆前看海聊天,法兰基忽然让开了,他把“爸爸”和妈妈留在一起。他不知道爸爸为什么几乎不回来,妈妈的话里似乎暗示是她和爸爸之间的问题,他希望爸爸回来,更希望爸爸和妈妈成为相爱的两个人。孩子似乎天然懂得什么对自己是最重要的,小法兰基尤其是一个懂事得让人心疼的孩子。

6.

“寻父”是一个艺术上的母题,以寻父为主题的电影很多,拍得很深刻的也很多,比如《雾中风景》。从深刻性上说,《法兰基,我的爱》的确差之甚远,但这个片子的温情非常适度,有一种面对生活的,非常理性的态度作为温情的支撑。它的制片、编剧、导演都是女性,还是导演SHONA AUERBACH的第一部电影,但是已经显得流畅成熟。在这个女性拍的关于寻父的电影里,也有女性如何在暴力与逃避中如何面对生活的自问,答案是很不女权主义的,在电影里,单身妈妈还是要为孩子编造出一个父亲,而正面的男性形象,依然是非常传统的很“男子汉”的男性,女人与孩子在被男性迫害的时候,还在等着一个男性救世主出现,这在性别政治上似乎是很不正确的,但是这种意识形态上的完全不先锋,倒成就了这个电影质朴、家常、亲切的一面。在现有的社会中生存,作为一个普通人,还是只能渴望着一个普通人能得到最好的东西,而做不到勉强自己成为一个与社会秩序(在这个电影里是性别秩序)对抗的不普通的人。电影里的妈妈,“爸爸”,都没有在行为与道德上被拔高,都是尽量在生活的土壤里精耕细作,从最普通的形像里找到最可能的美好踏实的生活方式。

比较有意思的是,电影里最先锋的一个人看上去是法兰基的外婆,她烟瘾很大,戴着发卷,涂红指甲,她对女儿编织谎言很不满意,对女儿带回来的假爸爸更是疑虑重重。在电影里,莉兹有一句台词说:“我和妈妈住在一起,她会防止我又跑回家去。”——很多身受家暴的妇女陷身其中不能自拔,被外在的暴力与内心的恐惧拖向深渊,而这个外婆成了一个有用的反作用力,导演对于这个配角的安排也是有用心的。不过家里来了个好男人之后,那个夜晚还是显得一下子充实而美好起来,家里不再显得荒废凄凉,老太太在涂指甲,女儿洗了头洗了澡,显得精神焕发——这是电影里不多的暖色调的一个小过场。

7.

DEAR FRANKIE是这个电影的英文片名,这是信件的起首称呼,是妈妈虚构的来信里,爸爸叫孩子的声音。在电影的结尾,孩子还在写信,收信,他和他的“两天爸爸”像是朋友一样写起了信,他也一样亲昵地叫他:DEAR FRANKIE。这是一个完美的结局,一个谎言被揭穿了,但在谎言里,有真的东西生长起来。真与假的边界显得不那么清晰,重要的是,爱,希望,沟通,这些听起来实在熟滥的词进入到事情中之后,它们不会改变事情的真假,但是,它们会改变真假的方向,并且在时间与命运的帮助下,也许就改变了事情的顺序,让真相有了铺垫,让孩子得到力量,它们不带来“革命”,但可能带来“改良”,给生活带来温情的一面,并且,让孩子能“健康成长”起来。说实在话,这基本上都是靠不那么深刻的,女人们的努力。

 短评

從Butler出現到離開這一部份展開的差了點,故事平了散了很多而缺少足夠的情感發展的鋪墊,倒是應了鳳頭豬肚豹尾的說法;整個節奏把握得非常好,敘事上的隱忍與平淡,不溫不火地鋪展,情緒卻在這種舒緩中慢慢地醞釀并漲足,最後的略顯俗套的包袱也抖得水到渠成而不會心生厭倦;Mortimer的表演是一看點。

4分钟前
  • 蘇小北
  • 推荐

小清新们喜欢的电影

8分钟前
  • Jokery
  • 还行

小成本,大感动。演员选得都很对。9 out of 10

13分钟前
  • 我呼吸的空气
  • 力荐

看哭了...

16分钟前
  • michelle
  • 力荐

哗哗哭一片儿。OST好。另外好好记住一个Gerard Butler。

21分钟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力荐

演出佳,情绪佳,配乐佳,虽然剧情未免有点老套,但泪点众多。PS,Gerald出场那一刻真是眼前一亮啊!

22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力荐

cctv6国配版,真情实感方能动人,关于爱以及如何去爱,温馨却不落俗套的英式小品。儿子给爸爸写信述说心事,妈妈假扮成爸爸给聋哑儿子回信,一来一回,这爱的谎言却无意间勾勒出人间的至善至爱。单亲妈妈的心酸,聋哑儿子的孤独,原生家庭的阴影,生活的艰辛,都在那些只言片语之间弥散开来……所以亲妈妈为什么不能和又帅又酷又有爱的“假爸爸”走到一起呢?ps,饰演妈妈的艾米莉·莫迪默演技一流,话说谁会想到饰演胡子拉碴的船员“假爸爸”的会是曾经在《歌剧魅影》里帅到天际的杰拉德·巴特勒呢?

23分钟前
  • 瑞波恩
  • 力荐

淡淡的,很美好。

27分钟前
  • amelie
  • 力荐

感谢那是你,牵过我的手,还能感受那温柔。

28分钟前
  • 亚比煞
  • 推荐

温情片。可总觉得拍的不够好…

29分钟前
  • 十九。
  • 还行

细腻温婉。虽然故事不算新鲜,但还是挺感动的

31分钟前
  • 彌張
  • 力荐

21_036。里面的两位母亲都为自己小孩付出很多,总体来讲就是关于母爱的电影,并不需要一个男人来依靠

36分钟前
  • nikki
  • 还行

Damien Rice的歌恰到好处。

41分钟前
  • 晚奀
  • 推荐

我想给十星!!!!!!!!

44分钟前
  • JKL
  • 力荐

一切都源自爱,一切又都为了爱…

47分钟前
  • 20个小明≯
  • 推荐

如此细腻动人,半年或者一年才能看到一次这么好的片子吧。

49分钟前
  • 老K脸
  • 力荐

我不说,不代表我没看到,不代表我不爱,不代表我不悲伤,不代表我不在乎,不代表我不感激

54分钟前
  • 欣闻
  • 推荐

2008-10-9

57分钟前
  • Haze
  • 还行

單親家庭的小孩看這片子應該會有更多層次的感觸

1小时前
  • 莫呼洛迦-屁股上的青春在歌唱
  • 力荐

温柔细腻,摄影配乐超赞,这样的电影配上Damien Rice的歌想不感动都难。

1小时前
  • Lavender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