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眼睛

HD国语

主演:二后生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4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挖眼睛 剧照 NO.1挖眼睛 剧照 NO.2挖眼睛 剧照 NO.3挖眼睛 剧照 NO.4挖眼睛 剧照 NO.5挖眼睛 剧照 NO.6挖眼睛 剧照 NO.13挖眼睛 剧照 NO.14挖眼睛 剧照 NO.15挖眼睛 剧照 NO.16挖眼睛 剧照 NO.17挖眼睛 剧照 NO.18挖眼睛 剧照 NO.19挖眼睛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挖眼睛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二后生五十出头,是个唱二人台的江湖艺人。游走在内蒙古河套地区。  二十四年前,他在一个村子卖唱时认识了三女子。三女子有男人,家境苦寒,男人让她跟上二后生卖唱养家。不料日久生情,二后生要带三女子远走高飞。男人知道后叫上自家的两个兄弟,把二后生诓到村里,挖掉了他的双眼。二后生死里逃生,保全性命。后来便把这段经历编成了二人台曲子,曲名叫《挖眼睛》。红及内蒙晋北一代。  纪录片《挖眼睛》记录了二后生的日常生活,追述了那些不堪的往事。呈现了他以死延生的人生境遇。黑暗弥漫爱与平成之色男一根木头第一季愉悦法则两个独立包装的女人克拉克未麻的部屋19 十九路易斯安纳鱼子酱沉默的证人三个少年第二季赌局风云之诈和反恐疑云进击了,我的高歌万紫千红我的英雄学院:两位英雄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跨时空救兵老人交响乐团长江一号2008惊情四百年麻辣教师 GTO (2012)黛西的日子海上恶魔通灵少女奇遇记聚宝盆2003生命无限公司附身2022双重危机1999天使特警剧场版第一部觉醒篇后浪夜车2007焚尸人我的女神室友斗娜速度与激情7恶搞之家第三季星际传奇3爸爸来了大汉风之荥阳对峙环球神奇度假屋第二季DEAW 13:泰式单口喜剧2022义民之夜在新竹县兼职罗曼史小刀会知法犯法末日战士2024

 长篇影评

 1 ) 奈若何兮

在中国北方的内蒙、陕西、河北一带,流行着一种民间曲种,叫二人台。以呼和浩特为界,分为东西两路,各具特色。在广袤而贫瘠的大漠,二人台舞台的台上台下,艺人看客,像这曲种本身一样,寻着各自的活路。
在内蒙古河套一带,有个二人台艺人,叫二后生,算是在这块台子上唱出了名堂。远近的剧场、看客,不分生熟,约略都对二后生这名号有所耳闻。
二十四年前,二后生在一个村庄演出时,结识了个婆娘,都叫她三女子。三女子有男人,家境贫寒,决定跟随二后生一起卖唱养家。一来二去,日久生情,二后生欲娶三女子为妻。三女子男人知道后,以三女子为诱饵,引二后生回村,自家兄弟三人一场伏击,挖掉二后生双眼。事后,二后生住院四十天,数欲自绝,自家哥哥日夜守候,直至平复。行凶男人入狱六年,其两兄弟不日即出。
二后生无力复仇,与三女子再未谋面。日后,二后生将此番经历编作二人台唱段,曲名就作《挖眼睛》。大凡见者,看在眼里,动容;听在耳中,揪心。
这血泪传奇,在传闻者的口中是一番模样,在徐童的镜头里是又一番模样,在二后生自己的唱演中,则另有一副模样。无论有多少镜像、几多变化,这经历结结实实地烙在二后生自己的生命里,从未抹去,终将继续,且容不得二后生对它做丝毫更改。这,大约就是传说中的命运。
这故事太强大,以致隐约有了命运的面庞。镜头在此,必然显得弱。徐童仍然采用他惯用的仰拍,行云流水,几乎没有目光落在镜头上,就像它不在。二后生探母、全本《挖眼睛》都是相对独立而完整的影像模块,看得人咬着牙,流着泪,唏嘘不止,精彩绝伦。但纵观全片,并没有讲出二后生这传奇经历以外的事情。观者体验到的精彩,仍会归为故事的精彩,而非电影的精彩。而这故事的主线,观者在观看开始不久,便得以了解了。这是本片的尴尬,也是镜头在这个故事面前的尴尬。二十四年前的实况无从再现,这使得那番经历是在每位观者自己那里得以重建,并非受助于记录影像,这也不可避免地降低观者对于影片的观感。在片子末尾,徐童用出事现场的实地黑白照片,与二后生舞台上的全本《挖眼睛》构造了一副双线的平行蒙太奇。这也许是再现实况的最佳选择,至少之一。尽管如此,镜头仍旧摆脱不掉无力。故事太强大,又过去太久。
徐童把二后生的人生境遇称作“以死延生”,这说法看似荒谬——生,如何以死来延得呢?二后生置自己于死地,而后生。这“后生”,说来不是他仅凭一己之力得来的,可这“死地”,他是切切实实地走过一遭。生与死,说起来太重,做起来太难。
活着,是需要能量的。不单单是正能量,也不单单是负能量。

 2 ) 超度怨气极重的二后生

★★★★☆ 最后一段戏感染力极强,也能感知到极重的怨气,而且主人公已经去世了,这种怨气对受到情绪感染的观众来说,极其不利,建议大家少看。 以下为咒文,见着为二后生念一遍,以此功德,度二后生脱离苦海,往生极乐,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哆夜。哆地夜他。阿弥利都婆毗。阿弥利哆。悉耽婆毗。阿弥利哆。毗迦兰帝。阿弥利哆。毗迦兰哆。伽弥腻。伽伽那。枳多迦利。娑婆诃

 3 ) 挖眼睛和直面人生

我觉得越长大越喜欢那种直面人生的人。

而西北人就有这种猛烈。

没有人会挖眼睛吧?也许有?

在太多的电影里面,包括郝杰的美姐和光棍儿,我发现爱情真的是个球。算毛啊,毛也不算。

我不喜欢苟且生活也不喜欢妥协生活因为妥协的太多了。还是喜欢挖眼睛这主题。

但是这个很生猛。主人公也很生猛的活着。

东北唐晓雁不是一样生猛吗。我看她比金星还猛。她爸爸老唐头也一样生猛。问题是居然当了制片人了。猛。

还有麦收里面的妓女,也是很生猛扎实的人。

我觉得主题选择和导演性格有关吧。因为他缺这块,所以总是找这块来拍,看来导演很懦弱。

不能接受的是他在妓女不同意的情况下还把东西曝光了。这,缺德。让小姑娘一辈子承受社会舆论。就算是妓女也不用受这份罪吧,家人看见了咋办? 导演缺德。

作品还行。切入角都是生猛的人。

佩服这些人。

 4 ) 谜一样的风土人情

在纪录片课堂上看到的这部片子,徐童在纪录片届算是很有成就很有思想的导演了,这片子就是想了一个唐小燕的亲戚挖眼睛被挖眼睛的故事。
     很喜欢他表达故事的结构方法,但是,挖眼睛这个人我是真的不喜欢,我承认他也许是有魅力的,但是他并不是我欣赏了。
     于是
     the end

 5 ) 鸟儿为什么唱

      鸟儿从此不许唱
      花儿从此不许开
      我不要这疯狂的世界
      这疯狂的世界

      片中奚秀兰的这首《疯狂世界》让人听得寒毛倒竖。一个被挖掉双眼的男人似乎更像是被人切掉了根,失势那天他已然死去——世上苟活是二后生的皮囊,他嗓音尖厉,表情木然,靠羊油,赌博和哼唱自己来营生——或者营“死”。

      在接下来的80分钟里,从开头的二人台到结尾的《挖眼睛》,少言寡语的二后生似乎只剩下了唱,长的,短的,黑的,黄的,白的,红的……我们看足了“鸟儿拼命的唱”,却在影片里难以寻觅“鸟儿为什么唱”,难以寻觅为什么他“不要这疯狂的世界”。

      尽管我们知道这并不是一只旨向精准的片子,同以往徐童的片子一样,它用极致真实的镜头语言传达朦胧却冷冽的人生哲学。在他的影像里,弱势化为强势,微弱化为剧烈,边缘化为中心,独像化为群像,群像化为生态。我们看到穷人们的愁苦与悲情,怯懦和英勇,愚钝与机锋。当命运无情的戏弄他们,他们往往做出惊人之举,而这些举动近乎传奇。

      二后生的故事本身是足以打动人的。不出意外的话,《挖眼睛》也应该成为徐童的一记重拳,他打在人们的心口,让人们憋屈,也让人们觉得疼——但它并不。素材的缺失和单线凌乱的叙事干扰了视听。我们尴尬地发现,我们无法像《老唐头》,像《算命》,像《麦收》那样,保持着层层递进的好奇,把自己完全投入进去,将身心毫无戒备的交给徐童。

      记得“猜火车”的放映会上座无虚席,所有人都满怀渴望地盯着屏幕,想从里面发现好奇,发现视野,发现智慧,发现徐童甚至发现自己,但相信只有少数人在经过了牵强的自我暗示和曲解之后做到了。

      我们看不到徐童在前面作品里的从容和自信,《算命》和《麦收》中凌乱却稳健的叙事全然不见。从零散的情绪和各种夭折的伏笔中,我们甚至可以推测出,将近一年的拍摄并不顺利。
      
      片子是骗子,一部片子支持观众们看下去的是一个假定的终点,一个天大的秘密,和一个永不偷懒的思维挑逗方式。本片的纪录价值是很高的,甚至高于了它镜头蒙太奇的意义总和。冗长又无线索支撑的采访,仅仅是在形式上服从着徐童的意愿;没头没脑的跳剪也只是……跳剪,他们承担了营造影片气场的功用,却对叙事和讲述于事无补。

      在人物的塑造上,镜头散乱无序。徐童并没有将他对采访使用的擅长延续到本片,二后生有两句点睛之笔,却没有足够的眼白,最惊心动魄的核心事件却没有其他当事人的采访。

      徐童以往塑造人物绝不单单只把镜头对准人物本身,而是同样也对准同阶层的人们,他让他们诉说,讲述,哭泣——这些内容可以和核心人物没有任何关系,它们也不承担主要的叙事,却肩抗了整整一个生态——就像是插在肉体上的刀子永远比刀鞘里显得锋利——当他把生态尽量逼真的还原出来,主要人物立刻变得寒光逼人。但这次,对于其他几位卖艺人的零星采访没有做到这一点。

      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徐童似乎并没有打算在这部作品上进行更深层的思考和更极致的探索。交流中他坦言,他手中掌握着二后生当年的恋人三姑娘的VCD,里面纪录着另外一个版本的《挖眼睛》,是一个长达三个小时,更加惊心动魄而且把二后生妖魔化的《挖眼睛》。但遗憾的是,出于我们不知道的原因,他不想放到影片中。二后生的母亲由于赡养问题对二后生有难以言表的隐情,她对待自己儿子的复杂感情,不是那个章节结尾的那个长长的镜头能够承载的。导演宁愿在每次放映结束用口头讲述来补充这些内容,也不愿再重新审视逻辑,审视故事。

      唐小燕女士的几次出现是这部充满绝望黑色的影片的一丝喘息,她的鲜红色的羽绒服在寒冷黑夜的侵浸下显得格外温暖。唐女士是伴随着徐导作品的一个重要人物,观看徐导作品的观众每次在影片中见到她都会会心一笑,像是在享受一个共同的秘密。

      但不可否认的是,她在影片中的几次出现仍显得多余,她并没有被叙事依赖,并没有承担任何视角,甚至她的落泪都是多余的。她更多的是一种情感体现的需要,这种情感的体现还是架设在徐童自身之上的,架设在小范围观众的已知之上的——这是种危险的尝试,充满作者色彩的尝试。

      一位作者是否该更加作者?一部作品是否该更加作品?

      当我们丧失了多元的视角,丧失了稳健的叙事,当我们的观看模式被态度和真诚度可疑的侵犯打破,我们也就丧失了对人物的情感投入,导演就很难再保证这些风格粗砺的影像能够带给观众什么。

      更不幸的是,《挖眼睛》逗乐了很多观众。在二后生和母亲冗长的聊天中,观众几次哄堂大笑,让笔者误以为自己置身《乡村爱情》观影会。这种“逗乐”本身却让人乐不起来。虽然观看的方式有很多种,但在场的导演应该明白观看自己作品的最佳方式绝不应该是哄堂大笑。

      徐童终于不再是孤军奋战,他现在有了唐女士,有了翻译,推广,有器材商的支持,10000多个微博粉丝和就像他在放映之前伴着马条的歌曲播放的宣传片那样长达7分钟的声望。大胆的跟拍,冷静的机位,原生态的拍摄手法再加上凌厉的跳剪,随手捕捉到的零碎影像,结尾伴随着轻快歌曲的全片回顾形成的割裂感……这一系列招牌动作始终在提醒着所有人,徐童自己已经被徐童了,他似乎很难再跳出来。

      现场一位年长的从业者提醒他应该找个剪辑师,理由是剪辑师可以帮他跳出来。照理类推,他也应该找个心有灵犀的摄像师,这样他就可以更跳出来。但他看上去却似乎不怎么在意。他已经习惯了游侠式的工作手法,习惯了在一部作品的核心工种都写上自己的名字,与其说他在拍纪录片,倒不如他在苦行修炼。他反对商业化,但他似乎并不反对模式化;他不想参加武林大会,却还是打算孤独地练就武林绝学,并且和他鏡头中人一样孤独——为什么要成为大师?我只想成为传奇。

      祝他好运。

 6 ) 《挖眼睛》与民间二人台

《挖眼睛》(2014)是徐童的第五部“游民”纪录片,该片首次放映至今已经过去六年,但得到的关注和讨论似乎远不及所谓的“游民三部曲”。究其原因,主要是《挖眼睛》中所展现的二人台是一种边疆地区的民间艺术,身处文化中心的学者和观众对它感到既新鲜又陌生。个别关于《挖眼睛》的评论关注片中主角二后生的盲人身份和弱势地位,拿该片和《推拿》(2014)进行比较,甚至对二后生和三女子能否重燃旧情津津乐道。这类观感及评论所体现出的“同情心”和“八卦心”让这部生猛鲜活的纪录片变成了《光棍儿》(2010)和《美姐》(2012)那样的故事片。但这部纪录片真正的价值,除了徐童导演对“游民”这一群体的持续关注外,还在于它展现了二人台真实的民间状态,从而成为一份具有文献意义的民间戏曲资料。《挖眼睛》所记录的影像,接通了二人台百年前的生存传统。这一份资料,是《走西口》(1962)这样的官方戏曲片和任何电视晚会曲艺节目都无法提供的。  一 二后生是当下非常有名的二人台艺人,但他的名声仅限于蒙晋陕冀的乡镇旗县、苏牧嘎查。一方面,在今天那些杂七杂八的视频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不难找到二后生的演出视频,但另一方面,在任何官方的二人台志书、宣传和学术文章中,都见不到他的名字。他在民间的名声之大和官方书面记载中有关他的空白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据徐童讲述,影片的拍摄灵感源于著名编剧芦苇,但芦苇也仅限于听说过这样一位民间艺人。对“游民”的持续关注让徐童还未联系二后生就已决定拍摄他。在没有任何引荐的情况下,徐童直接与二后生联系,与之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之后由一个三人组成的团队陆续拍摄约一年左右形成了《挖眼睛》。独立纪录片的民间视角,让二后生第一次从塞北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受众群。但不得不承认,二后生虽然看起来走出了蒙晋陕冀的文化圈,然而由于独立纪录片的影响范围非常有限,二后生仍然没有改变他的民间身份──独立纪录片的状况也是如此。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独立纪录片与二人台的相遇,并非偶然,是共同的民间身份让这两种艺术走到了一起。 二后生最令导演徐童感兴趣的并非他演出的二人台,而是他的“游民”身份和传奇经历。从徐童的“游民”系列纪录片来看,二后生无疑是最为典型的人物。虽然苗苗(《麦收》,2008)、唐小燕(《算命》,2009)、历百程(《算命》)等人的知名度较高,但二后生比他们更具“游民”特点。首先,二后生是标准的体制外人员,比唐希信(《老唐头》,2011)更加远离体制;其次,二后生的盲人身份使他更易被社会边缘化,而苗苗、唐小燕都是健全人,相对而言,更具主体性;最后,二后生作为二人台江湖艺人,其游历的地理范围更广,远超历百程。这与二人台这种民间小戏的生存方式有关,也与蒙晋陕冀的地理空间有关。二人台从清末诞生以来,就以“游吟”的方式广泛传布于塞北大地,其演出形式被当地人称为“打土滩”,从田间地头到乡镇集市,从婚庆典礼到丧葬仪式,任意一块有人的地方,都可以演唱二人台。而蒙晋陕冀地处农耕与游牧交界地带,广阔的高原草原之上,稀疏散布的乡村就成为二人台四处游走的舞台。或许正是二人台的游牧文化背景吸引着徐童进入二人台江湖艺人的世界。翻看斯文·赫定在1930年用镜头记录下的达茂旗草原深处的二人台艺人,会感到二后生身上这种“游民”的味道更加浓烈。二后生之所以“传奇”,在于他为了与三女子私奔而被剜去双眼,继而又将亲身经历变成二人台唱段《挖眼睛》。这样的故事足够生猛血腥,足够吸引观众,但在二人台的江湖里,又并不令人意外。二人台的江湖中从不缺乏这样的奇人异事:计子玉(1901—1984)九岁失明,但吹拉弹唱念做打无不擅长;巴图淖(1911—1967)虽患有腿疾,但踢腿翻身样样不差,还因为演唱出色,人称“巴师傅”;1949年之前,大量的二人台艺人包括二人台祖师爷云双羊(1857—1928),很多时候演出的目的不是挣钱而是为了换洋烟。这些第一、第二代二人台艺人,不是讨吃要饭的就是贫农匠人,还包括很多残疾人士。许多二人台作品实际上也都是源自二人台艺人的亲身经历,这些毫无文化的江湖“游民”除了以所见所闻编演二人台之外,还能依靠什么呢?因此,《小叔子挎嫂嫂》《舅舅挎外甥》也许根本就不是什么虚构故事,而很有可能就是二人台艺人身上真实发生的故事。《卖老婆》《顶灯》也都是二人台艺人的真实写照和无奈现实。《混五更》《十八摸》如果没有艺人的真实生活,都是从哪儿来的呢?就连“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样的移植剧目,也被二人台艺人加入了很多与性爱有关的切身体验。 二人台江湖原本如此,《挖眼睛》中的许多生猛惊人之处就是那样自然发生了。二后生和六兰兰在影片一开始的二人台唱段几乎全是由脏话和生殖器连缀而成的。二后生有过与三女子的壮烈爱情(很像商业剧中的爱情噱头),但二后生可能并不真的想要为爱情献身。二后生当下的感情生活不能说混乱,但也并非正常。二后生在片中开玩笑“她是我妹子,你是我把子(姘头)”。二后生评价六兰兰不是好人,不仅与有妇之夫生活在一起,还背着他跟另外的男人联系。片中商都县兴艺东路二人台剧团[2]团长李财评价以二后生、六兰兰为代表的二人台艺人“最没道德”。这或许是摄像机镜头“重压”下给出的标准答案,但它似乎隐含了一种高高在上的权力感。有观众在放映会上表达看法:《挖眼睛》最吸引人的地方除了二后生的“壮烈爱情”外,还有葬礼上人们嬉笑怒骂、玩钱赌博所带来的那种强烈反差。似乎我们已经习惯了葬礼上的正襟危坐和严肃庄重,受不了一点点“轻松”。观众建议徐童可以更多展现这种葬礼上的反差。这位观众的建议徐童或许并不感兴趣,因为那已经与“游民”主题关系不大,但这位观众的疑问则揭开了二人台艺人所生活的真实世界。没错,在边鄙的乡村,人们在葬礼上并不一定都是痛哭流涕庄严肃穆的,而有可能是谈笑风生的,甚至干一些不着边际的事情。片中,一边是亲人哭丧,另一边则是披麻戴孝的人在赌钱。人们骂骂咧咧,热热闹闹,几乎让人想起庄子的鼓盆而歌。或许从这一个生活景观来理解那些满嘴生殖器的二人台艺人就不那么难了。二人台艺人所在的这个江湖或许是“没有道德的”,至少不符合城市中产阶级的体面的道德,也与社会主流价值观有那么一段距离,然而这才是二人台艺人以及二人台艺术的深厚土壤。 但经历了“戏改”的二人台则完全被权力规训了。那个对孙玉莲动手动脚的太春被改造为具有“人民性”和“战斗性”的老实农民,那个总是对村姑讲“荤段子”的牧童被改造成乐观朴实的农民小子。二人台艺人在1949年后成为代表、委员,的确过上了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好生活,但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是显而易见的。一直发展到今天,二人台有了舞台上的大戏,有了国家艺术基金的强力支持,有了知名导演的鼎力加盟,但这些剧目在网络上的点击量似乎总也比不过二后生六兰兰;在婚丧嫁娶的场合和百姓日常生活的节庆中,看到的也总还是那些所谓的“荤戏”和老剧目。《挖眼睛》贡献给我们的,就是这些主流视野外的二人台状态。巧合的是,《挖眼睛》还记录了二人台老艺人郭有山和他的徒弟李财。郭有山评价二后生的表演是“糟粕”,“永远登不上大雅之堂”,但又承认“很受观众欢迎”。这前后矛盾的评价哪一句才代表了二人台的真实状况?郭有山老艺人曾于1958年加入商都县十八顷人民公社业余剧团,曾参加过河北省文艺汇演,曾任大队党支书,而二后生只是在蒙晋陕冀的大地上游走演出。 对《挖眼睛》的理解,需要回到二人台及其文化土壤,否则,充其量就是城市中产的“东方学”,充满了对塞北乡村的猎奇和想象,或者用道德的名义将其打入蛮荒之地。有专家评论徐童的纪录片是经过了大量的田野调查,但徐童回复得好,所谓的田野调查是自上而下的,而自己的拍摄是自下而上的。正是这个“自下而上”,与二人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们冲破了道德、政治和宗教的狭隘性,一同进入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二 《挖眼睛》中展现的二人台影像,承接的是二人台百年的民间传统。单单用“民间性”来概括这一传统还不足以提炼其特质,中国几乎所有戏曲从根上都来源于民间,“民间性”只是说出了地方小戏的出身,而并未指出它的精神特质,况且,很长一段时间里,“民间性”被替换为“人民性”,进而演变为阶级斗争的大旗。也有学者用“民族性”“地域性”“综合性”等概念指称二人台的艺术特色。上述概念或许都能从二人台百余年的历史中找到对应,但似乎都不能令人满意,也都没有与《挖眼睛》对话的可能。此外,还有一个现象颇值得玩味,即如何评价二人台“荤戏”的问题。有豆瓣网友在《挖眼睛》条目下评价“终于找到比二人转更黄的艺术形式了”。荤不荤黄不黄或许无法比较,但二人台的“荤戏”以及二人台艺人的精神状态的确让人无法回避。二人台“荤戏”在1949年后被当作“封建糟粕”从舞台上剔除,却草蛇灰线般一直在民间留存。改革开放后,有学者用现代化的观点评价二人台“荤戏”,认为“荤戏”展现的男女之事都是人性需求,至少在封建落后的时代起到了性启蒙的作用。这似乎犯了巴赫金说的“用完全不适用于它们的近代(现代──引者加)尺度衡量它们”的问题。但无论争议几许,二人台的“荤戏”还是在民间演着唱着流传着,纪录片《挖眼睛》鲜活地展现了这一点。 或许可以用“肉身性”来加以解释。这个概念源于巴赫金的狂欢诗学,更源于对二人台传统剧目的再发现。肉身,是二人台理解世界的出发点。可以说,肉身是否舒适、肉身是否自由,构成了二人台的整个世界,吃喝拉撒睡都是二人台的核心内容。 在二人台中,头等大事是吃,这是肉身的首要需求。现存200部传统二人台剧目(作品)中,直接以饮食为剧名的约20部,间接以饮食场面为故事背景的约20部。在这200部传统二人台作品中,出现的饮食约100种,仅主食一类就有近30种,包括米、面、包子、馍馍这类北方常见主食,也有麻叶儿、拌汤、莜面、拿糕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主食。许多剧目一开篇,旦就对丑说“问一声三哥你想吃什么”(《西城歌》),或“问一声白头哥哥吃什么”(《拉骆驼》)。这些美味的吃食对肉身充满了诱惑。人们用“肥楞楞的羊肚子”(《顶灯》)来安慰老婆,用“鲜红的樱桃”(《打樱桃》)来“把心火泄”,甚至还为莜面创造出一套形象的江湖话语。饮食还成为人们理解世界的本体。形容女人白净是像“面条条”(《聘闺女》),形容人不知廉耻叫作“半夜吃了个烧山药”(《小叔子挎嫂嫂》)。还有那句著名的二人台唱词“西瓜大,月饼甜,不如四哥的酣水甜”(《四哥当长工》),爱情在二人台这里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是具体的味觉。 二人台对肉身没有粉饰与拔高,也没有贬低与排斥,歌颂美好,也正视肮脏。美好的部分一如其他艺术作品那样“桃粉擦满面,嘴唇胭脂抹”(《二姑娘得病》),肮脏的部分似乎让二人台更感兴趣,不仅生殖排泄器官齐上阵,连屎尿屁都一应俱全。《钉缸》中,三绺毛想象一位女性神仙拥有巨大的肉体,不仅“柳叶弯眉扁担长,樱桃小口好比城门大”,而且“奶头担在城隍爷爷的眼窝上”。就连这位女性神仙的排泄物也可以引发山洪。“闺女们尿尿是芫荽韭菜葱,媳妇们尿尿是黄瓜茄子蒜,老娘娘们尿尿是葫芦倭瓜”(《二姑娘得病》)。这些夸张诙谐的身体描述,在二人台作品中随处可见。 肉体与肉体的交媾生殖也就不在话下。最早的《走西口》中,太春几乎就是《挖眼睛》开篇中二后生所表现的那样。而更为直接的展现集中在争议不断的“荤戏”中:《摘豆荚》中,以旦的口吻,回顾了其被日本兵强暴的过程;《混五更》以演唱的形式展现了男女交媾的过程;《十八摸》同样以演唱的形式表现了男女交媾的过程;《鸡踏蛋》借助公鸡母鸡的追逐过程来表现男女关系;《孟繁芸》则以数板形式展现了鞠美林迫于现实与光棍媾和的故事。二后生和六兰兰在台上的部分唱词就是这个传统的延续。 《挖眼睛》和二人台无疑都是自下而上的。可能这也是它们生猛但永远无法登上“大雅之堂”的宿命。二人台是蒙晋陕冀这片荒芜之地的绿洲,因为它所关注的肉身充满了原始的生命力。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就像土地上生长的种子,任凭野火来烧,但始终潜滋暗长。无论是拔苗助长还是温室大棚,都不如广阔土地上生长的种子那么顽强。这种生命力不服从于任何束缚,所有强加的外力都必须遵循土地的规则方能孕育成苗。而二人台的游牧文化背景,让二人台艺人拥有广阔的地理空间和文化空间去驰骋对肉身的追求。《走西口》的太春不是去了草原吗?《小叔子挎嫂嫂》不是也去了口外吗?徐童不是去了乌兰察布找二后生吗?是的,去往下面,去往边缘,才能找到这种原始的生命力。《挖眼睛》和二人台都是边缘的,边缘的才是锋利的。

 短评

78min.. 喜欢尾..

7分钟前
  • Knight Night
  • 推荐

徐童一贯的气质 和风格,太凌厉了。这是一个我接触不到隔绝着的世界。就像另一端巨富阶层一样永远没有交集。

12分钟前
  • 幽若/ty
  • 推荐

探望母亲那段太棒了。加上令人无法再笑得出的结尾。

17分钟前
  • Emma
  • 推荐

延死而生的故事。在我看来是一道飞向死亡的流光,绚烂,缄默。

18分钟前
  • 薄荷
  • 推荐

以一种完整的富有技巧的叙事组织素材。二后生的遭遇一来是模糊的却无处不在,他的营生、情人、家庭与之密切相关,却不真切。到最后他开始唱,痛楚投射在观众心上,剥出了真实,血淋淋的往事通过二人台的演绎活了过来。以二后生为支撑讲生存环境已足够,对旁人的捕捉篇幅不少,略凌乱。

22分钟前
  • Superhat
  • 推荐

三星半,依旧是江湖流民,野蛮生存,徐童还是厉害的,这么一点素材份量,却剪得这么有意思。

24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片子有一种游走的感觉,很喜欢镜头的仰视,照片的部分字幕多余了,剥夺了联想和发现的空间,感觉人物还可以挖得更深。妈妈那段太精彩了,欢笑和眼泪都在她身上,会让人对她依依不舍。

25分钟前
  • peacebitch
  • 推荐

在主人公唱挖眼睛的那一段 剪辑的处理 直接得让人受不了

29分钟前
  • lu
  • 推荐

老妈那几声二肝儿喊的,你除了想哭还能咋着。

32分钟前
  • : )
  • 力荐

片尾二后生唱挖眼睛那段戏的张力爆表!

36分钟前
  • 鲁棒青年黄大浪
  • 推荐

徐童的人生已和小雁彻底绑定,也许和二后生是一种人生。

41分钟前
  • 黑狗成
  • 还行

这种徘徊在社会边缘的“游民”身上都有很强烈的原始生命力,他们为了生存都摒弃了道德和规则,就像二后生,黄赌毒全沾,情人一堆,可是他们身上却也有着善良与淳朴的一面。真实是他们活在这个“疯狂世界”的态度。

44分钟前
  • 吉卜赛人
  • 推荐

如果直接看这一部,可能会对唐小燕的存在有一些疑问,但因为我今天是两部连看,所以没什么问题。这一部的灰暗程度胜过老唐头,被情欲折磨,死不悔改的人生。

49分钟前
  • 忘我洗澡
  • 力荐

拍故事片吧 完爆很多傻逼导演..

50分钟前
  • 朱有才
  • 推荐

想用气味来比拟感受,基调是在颠簸的车座上闻到的,裹挟着尘土的风穿过玻璃窗激起吸收着汗水污渍汽油浸泡出的劣质皮革味,还落了灰。高潮是台上顶着寒意唱《挖眼睛》时,经久不散的血腥味,太冲了以至于很难立马分辨出其中夹杂的盐味、铁器味、情欲味,但一闻到就没法剥离了。唯一轻松一点的,是对着电话那句“我想你忽闪忽闪的”,不该属于他也不该属于这里,让人疑心自己嗅觉出了错的,轻飘飘甜香。花儿为什么开呢?

52分钟前
  • 郁郁苍苍
  • 推荐

二后生和母亲那段对话太动人了。

54分钟前
  • pinkcappu
  • 推荐

血淋淋

58分钟前
  • kulilin
  • 还行

二人台比二人转猛多了,比云南山歌好吃不过矿泉水还来劲

60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还行

“游民三部曲”很精彩,到了《挖眼睛》,徐童还是徐童,游民还是游民,但二后生的素材,略显单薄,而徐童式的剪辑,也毫无进步。

1小时前
  • Clyde
  • 还行

“勤着来啊,二肝儿。”

1小时前
  • Hazel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