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美尼亚大地震

HD

主演:康斯坦丁·拉夫罗年科,玛丽亚·米罗诺娃,维克托·斯捷潘尼扬,塔特夫·欧夫基迈恩,米卡耶尔·波戈相,Michael Janibekyan,Sos Janibekyan,Armen Markaryan,Arevik Martirosyan,Asmik Aleksanyan,萨比娜·阿赫梅多娃,Mikael Aramyan,Marjan Avetisyan,阿尔焦姆·贝斯特罗夫,Arsen Grigoryan

类型:电影地区:亚美尼亚,俄罗斯语言:亚美尼亚语,俄语,法年份:2016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亚美尼亚大地震 剧照 NO.1亚美尼亚大地震 剧照 NO.2亚美尼亚大地震 剧照 NO.3亚美尼亚大地震 剧照 NO.4亚美尼亚大地震 剧照 NO.5亚美尼亚大地震 剧照 NO.6亚美尼亚大地震 剧照 NO.13亚美尼亚大地震 剧照 NO.14亚美尼亚大地震 剧照 NO.15亚美尼亚大地震 剧照 NO.16

 长篇影评

 1 ) 感想

泪流满面…

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真是卑微…

以前看一个评论说,每当国内哪有地震,就会看到朋友圈里都是:去灾区救灾,路上。祝安好。之类的字样。觉得这样蹭灾难的热点十分令人厌恶。

当时觉得有些苟同,但现在想想,真的地震灾区,应该会很需要大量人手的帮助吧。如果那样的朋友圈能宣传让更多有能力的人去帮助灾区人民,也不妨一件好事。

 2 ) 这部灾难片,果然没失望

首发于[流量君]

微信公众号dotammm

转载请注明出处

《亚美尼亚大地震》I俄

Землетрясение

1988年可以说是亚美尼亚多灾多难的一年

与阿塞拜疆的战争刚刚打响,1988年12月7日11时发生的6.9级地震又把列宁纳坎和斯皮塔克两座城市化为废墟

电影以此为背景,还原了这场真实发生的地震灾难,同时讲述了地震之后感人至深的救援故事

目前豆瓣评分人数不足,但半数以上观众给出了四星以上的评价

该片一开始是亚美尼亚作为好莱坞最佳外语片的候选而提交的,只是后来不知什么缘故被判为条件不符,从而换了另一部作品

诚然,作为“曾经的候选”,这部影片也完全可以算作一部制作精良的电影

影片开始于8年前的一场严重车祸

这也恰好奠定了全片沉重和悲情的情感基调

与众多灾难电影类似,影片开头设置了一段细节化的“灾前铺垫”

有孩子们的嬉戏打闹,也有人们忙碌而愉快的生活写照

背景乐越是欢快、场景越是其乐融融,越是与灾后的废墟形成强烈对比

白胡子老头老伴儿的大声呵斥与责怪

俩人为了日常琐事拌嘴不休,转眼又会和好如初

有市集里,可爱的儿子和温柔的母亲在买肉时逗趣的一幕

母子俩人开心地等着爸爸回来过节

还有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慢慢逼近的特写镜头

给人一种强烈的紧张感和紧迫感

另外也有最为显著的震前征兆:

动物的惶恐不安

以及,人类的懵然不知

莫斯科时间1988年12月7日10时41分,北京时间15时41分

当地震爆发的那一刻,一切都显得那样猝不及防

地动山摇之后的亚美尼亚

一切笼罩在悲怆和死亡的气氛之下

前一秒还在快乐嬉闹的孩子

下一秒已经躺在了满地废墟当中

刚刚还和儿子一起买肉等待丈夫归来的年轻妈妈

这一刻已经永远倒在了年幼的儿子身边

早餐前还在互相拌嘴吵架的白胡子老头和老伴儿

转眼间,一个受伤,另一个生死未卜...

地震将斯皮塔克镇彻底夷平,全镇2万多居民大多数都罹难

地震总遇难人数为五万多,50万人无家可归,受灾人数100万,然而整个亚美尼亚的人口不过300万

除了死亡和诀别,地震中也总有那样一些感人至深的画面

有好不容易逃出来后,又义无反顾的折回大楼义务救人的年轻人

也有在坍塌前及时救出被困女孩的陌生男子

还有那个最终兑现了诺言,终于挖出老伴儿的白胡子老头

以及

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性援助

美国政府和个人在地震后5天就向苏联提供了660万美元的援助;

伦敦募捐到180万美元;欧洲共同体及其成员国提供了3780万美元的援助

以色列、沙特阿拉伯和巴林同苏联没有外交关系,但都提供了援助

中国红十字会先后运送了两批总重23吨的食品、御寒衣服等救灾物资支援灾区

这是苏联历史上最大规模接受国际援助的一次灾难事件,也是苏联军队最后一次作为人民子弟兵执行救灾任务

被西方宣传媒介称为“史无前例的国际大援助”

地震无情,电影多处使用了俯拍镜头

上帝视角俯视着苦苦挣扎的人类

然而,救赎是俄罗斯电影永恒的主题

和《唐山大地震》一样,电影的侧重点也在“人性光芒、大爱无疆”

在如此深重的苦难面前,也是对人性良善与丑陋的考验

那些清平岁月里的情仇恩怨也都在对生命的珍重和挽救中得到忏悔与救赎

不过,与《唐山大地震》比起来,这部电影的剧情显得不够紧凑,而且人物太多造成焦点分散

不过对于传统格局下的灾难呈现,不必强求有太多的伸展

它的感人效果与描述力度是最重要的评判

影片胜就胜在,能用凄婉的配乐和无对白的长镜头展现灾后人们最真实的状态

——舍命救援、痛失至亲、死里逃生……

很容易让人感同身受

回顾人类历史上几次大型的地震灾害事件中,我们中国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作为一个地震多发国,在防患于未然显得尤为迫切,譬如建筑物质量问题、地震知识宣传等等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大灾当前,除了生命,一切都显得那样微不足道

那么在平安喜乐的安稳岁月里,能珍惜的就珍惜吧,能包容的就包容吧,能释怀的就释怀吧

 3 ) 灾难面前你所厌恶的人所爆发出的闪光点值得深思

故事安排的很值得一提 灾难之后没有太多宏观救援场面 刻意刻画出了几个灾难前后有些鲜明对比的人物转变故事

因为女婿让自己的女儿未婚先孕 觉得自己丢脸的老丈人 在知道女婿为了救在医院里没有逃脱的儿童牺牲了自己 从而转变了对女儿一家的看法

8年之后因为事故失去父母的孤儿青年再次遇到让自己失去双亲的肇事者 目睹了大叔挡刀救他 为救援女孩 其他人制服小偷赢取了先机 大叔8年牢狱回家没能亲眼见到自己幸存的儿子 而大叔的儿子因为地震从此失去了双亲 对青年来说见到大叔幸存的儿子何尝不是看到了车祸幸存下来的自己 另外大叔与他的妻子致命伤口的位置相同

最后就是被女青年厌恶的墓地管理员送的桌子救了女青年 墓地管理员一直默默的搬运尸体 这何尝又不是他对死者尸体的尊重与他职业的延续

另外就是一伙灾难之前人五人六灾难之后小偷小摸的人渣 自己生还下来第一反应是去扒客人手上的手表

影片最后已经停止的时钟再次动了起来 灾难结束生活仍要继续 幸存的人更好的活着才是对死者最大的安慰

ps:电影剧情这么安排显得过于刻意了 但这没什么不好的不是么

 4 ) “墓地”上的圣徒

发生在1988年12月7日的亚美尼亚斯皮塔克大地震,只有6.9级,伤亡人数却达2.5万,是前苏联历史上最大规模接受国际援助的灾难事件,也是前苏联军队最后一次作为“子弟兵”执行救灾任务的事件。 这部《亚美尼亚大地震》,很尊重历史背景,但对此点到即止,主要着力塑造小人物群像。 看时难免想起冯小刚版《唐山大地震》,实则大相径庭。 《唐》片时间跨度大,戏剧感强,铆足了劲儿煽情。《亚》片除了开篇短暂梦忆部分其他所有事发生在四天内,真实感强,情绪表现与情感表达沿袭了俄罗斯文学的处理方式,气质深沉。 有良善有丑陋,有和解有救赎,好看。 最喜欢的角色,是那个“墓地领导”,震前“以权谋私”追姑娘,震后把自己当成马,一趟又一趟无语无休地拉尸体,仿佛接受天启变为圣徒。 其实,所有参与救援者,都是“墓地”上的圣徒吧。 P.S. 新年第一天,我为啥看这种亳不轻松愉快的电影?!

 5 ) 大奖

一年一度的农历春节来临,生活在东北农村的程家老两口(李保田 & 赵丽蓉 饰)满心欢喜地等待儿女回家过年。去年的团圆饭不欢而散,因此母亲更加盼望这次能过个愉快的团圆年。

不久,子女们陆续回来:长子(六小龄童 饰)木讷老实,大媳妇(丁嘉丽 饰)泼辣刁蛮;干部大姐夫(葛优 饰)不走正道,在外拈花惹草,还强逼妻子堕胎;小儿子(梁天 饰)不务正业,贪图享乐,只知道伸手要钱;父亲最疼爱的二女儿当初忤逆父命嫁给架子工(申军谊 饰),如今自食其力干出事业的小两口也再次归来。

看似喜庆祥和的兄弟妯娌们却各有各的小九九,不知今年的年夜饭该如何收场……

赵丽蓉籍此片获1990年第4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最佳女主角大奖。

 6 ) 亚美尼亚大地震

没想到是真事改编的。29年前,前苏联亚美尼亚地区发生的这场6.9级地震,把两座城市夷为平地,2万居民罹难。
查了一下,真实的灾难要比电影残酷悲惨的多。影片摄影、特效和音乐都可圈可点,选取的几家和几个人物,在剧情表现上也细腻平和,用一种安静的力量表达自然灾害下的生命的脆弱和希望。

挺不错的片子,豆瓣的评分未免有点苛刻。对这种真实灾难的记录,其实没什么想说的,拍的好赖不论,都是对逝去的纪念。镜头挺震撼,画面如油画雕刻般有一种历史沉重感。看这种电影时代入感很强,脑中不停想象如果是自己,该如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一切。人性无法考验,身处其中,每个人都会有本能的选择。

 短评

3星半,前面真心不错,但是后面的人物关系那么好的设定完全被浪费了,矛盾冲突也都被煽情取代,本来觉得背景音乐特别好听,可后面太多煽情桥段,背景音乐就显得有些重复和刻意。

6分钟前
  • 沙客
  • 推荐

不可多得的好片 记忆最深的是一个从头到尾都在搬运尸体的男子

8分钟前
  • aniki参上
  • 力荐

比唐山拍的好!

11分钟前
  • xiangkaiad
  • 推荐

没讲过一局大道理的台词,没对个人情感做过多渲染,每个人在这场地震灾难中都是那么的弱小无助。

14分钟前
  • 如意萬重
  • 力荐

前面铺垫的太大,涉及角色很多,真正出彩的没两个。这是根据真实事件,当年苏联基本上全国各地都有参与救灾,而此事是天灾人祸结合的结果,片中没有体现,影响整体观感。

17分钟前
  • 仁慈的父
  • 还行

大灾看人性,但过于刻意,全片在煽情,背景音乐不停。中规中矩无亮点。三星致在灾难面前坚强不倒的人类精神

18分钟前
  • 还行

太沉重了,泪目。

22分钟前
  • Stella
  • 力荐

废墟之中,依然有爱与希望。停止的时钟亦将再次转动。

24分钟前
  • 颜落寒
  • 还行

根据学院官网公布的奥斯卡外语片列表,亚美尼亚的《亚美尼亚大地震》不符规定,学院同意亚美尼亚提交另外一部电影。

27分钟前
  • [已注销]
  • 还行

比较细腻,我喜欢这种用表情动作慢慢带入你的片子。我爱看,有情有义的片子

31分钟前
  • 永远热泪盈眶
  • 力荐

煽情嫌疑 音乐好评 但仍然煽情嫌疑

33分钟前
  • KAPO
  • 还行

孤孤单单才是灾难,拥有彼此就是幸福。

34分钟前
  • 地中海皮箱
  • 力荐

亚美尼亚与俄罗斯合拍的影片,还原三十多年前发生在亚美尼亚大地震的情形,其时还处于苏联时期。影片具有浓烈的俄罗斯风味,准确地说,前苏的风格。故事较弱也不精彩,只是不停地展示灾后苦难,从头到尾不断煽情,电影配乐太响太密。影片中漏洞也不少,最让人惊愕的是那个刚释放囚犯的儿子,囚犯坐了八年牢,儿子却比他入狱前还小,逆生长?

38分钟前
  • 优游卒岁
  • 还行

前半部不錯的。

41分钟前
  • Die Katze
  • 推荐

搬尸人的视角很好,真面生死的符号。

43分钟前
  • 哗啦啦
  • 还行

一般,也是有泪有励志的

44分钟前
  • YLS
  • 还行

主调还是讴歌人性光辉的主旋律电影,比之唐山大地震的狗血电视剧剧情,片中几条线的处理还算是稍微把握住了度。煽情煽得太不掩饰,依旧只是拍出了这种片名会让人产生的心理预期,没有丝毫惊喜(开玩笑而后独自哭泣的司机令人印象深刻)。

45分钟前
  • mOco
  • 还行

苏联时代的人民荣誉感到处都是,可惜那时已经是戈尔巴乔夫时代,几年后各个加盟国就不再是一家人了。从罗斯托夫来的起重机都能一路迅速奔过来,人物设定里只有泡妞的那位奇怪。没有多余剧情,交代了几个人物在地震前的几分钟之后,毫不拖泥带水,地面开缝,房子塌了。北京要是地震了房价会怎样。。。

46分钟前
  • 完颜穆尔登格
  • 推荐

天灾无情人有情,影片以前苏联伤亡最惨重的地震为背景,着眼于几个普通老百姓自救的感人故事,导演拍得很不错,表演代入感也较强,不管场景化妆镜头等都力求真实还原,全程都忍住的眼泪在个别大泪点时还是崩了,可惜剧本过分讴歌天灾中的人性光辉,却对造成如此大伤亡的人祸避而不谈,终究有些主旋律。

50分钟前
  • yihan1010
  • 推荐

小男孩爸爸的死法太刻意了。

51分钟前
  • 阿满的草莓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