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曼波

HD国语

主演:舒淇,高捷,段钧豪,竹內淳,竹內康,钮承泽,陈顗亘,徐慧霓,彭康育

类型:电影地区:台湾语言:国语年份:200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千禧曼波 剧照 NO.1千禧曼波 剧照 NO.2千禧曼波 剧照 NO.3千禧曼波 剧照 NO.4千禧曼波 剧照 NO.5千禧曼波 剧照 NO.6千禧曼波 剧照 NO.13千禧曼波 剧照 NO.14千禧曼波 剧照 NO.15千禧曼波 剧照 NO.16千禧曼波 剧照 NO.17千禧曼波 剧照 NO.18千禧曼波 剧照 NO.19千禧曼波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千禧曼波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年轻生命的消耗像是一首风驰电掣的摇滚乐,以热情洋溢的节奏,疯狂起始,然後又在某个浑然忘我的时刻,曳然而止。电音感官的放纵、暗夜生涯的浪荡、过渡爱情的沈沦、江湖义气的不归路,都是多少热血灵魂曾经走过的无悔无憾。  一个年轻女孩活在她自己的异世界里,写着虚幻颠簸的年轻故事。迷幻的时序,跳跃的空间,所有事件都在若有似无的混沌里进行。  女孩名叫Vicky(舒淇 饰),带着五十万存款,跟小她两岁的双鱼座男小豪(段钧豪 饰)拍拖。小豪是无业游民,以极度自私的方式爱着Vicky。他精准计算着她下班回家的时间,检查她的各种帐单与手机通话记录,并且嗅窥她身上的气味,然後在发现不寻常的蛛丝马迹之後,歇斯底里地发怒,让猜疑迷惑了年轻冲动的心智。  两人这样互相折磨着,不平衡的恋情难以长久。Vicky为了养小豪而在酒店当公关,她有一群玩伴,带她在PUB里认识了捷哥。捷哥年长而成熟,他们在一起像是大哥骄纵着小妹。Vicky开始觉得她需要到另一个世界,於是在一个苍白的日子里,她想要离开,离开小豪,离开这个岛屿的不安,她想要逃得远远的...珍妮和朱诺86 -不存在的战区- 第二季 86―エイティシックス― 第2クール上层男孩 第三季神探蒲松龄(粤语)沉默的姑娘正义的天秤呆佬拜寿11号监狱十万火急兔子和公黑狱风云飞女芝芝那个我最亲爱的陌生人我的极品闺蜜爱,来的刚好忧郁万花筒震荡2019女人三十还能做美梦吗?绝世宝贝自杀游客人约离婚后妖女鬪師公猫咪days终极格斗(国语版)斗转乾坤地狱自拍荷叶之屋铁血英雄重击天津德云社成立二周年系列专场第三场女子特战队过年好小戏骨:三笑寻亲记诗人与他的情人鬼娃娃间谍教室杀出狂人镇幼儿园的男阿姨泪竭丛林的鱼2小刺猬与魔法石玛丽·弗朗辛

 长篇影评

 1 ) 千禧曼波

曼波是一种舞蹈,有人也用它形容人们进入催眠后的狂热状态,酒精,香烟,电子乐,毒品,爱情。

我再也没看到过留着波浪长发像舒淇那么美的女人。她在通道里边走边抽烟,身姿倾动摇曳的甩动着头发,背后的摄影机能够捕捉到身体的每一寸都是那么快活。那是她在整部电影里最美的时候。在这之后,无论是在酒吧,还是在豪豪的家里,她都只是一个在爱情里受尽折磨的困兽,凶猛又脆弱,她的每一次用力挣脱,到最后都会成为一种反作用力,狠狠的砸在自己身上。

她跟豪豪分手了,豪豪就是有办法找到她,打电话给她,求她回来。 反反复复,像咒语,像催眠,她逃不了,又回来了。她告诉自己,存款里还有五十万,五十万花完了,就分手吧。 这都是十年前的事了, 那是2001年,全世界都在迎接21世纪, 庆祝千禧年。

十年后舒淇的画外音淡淡的,毫无情绪的用第三人称诉说自己的故事,观者被她情绪淡漠的独白带入与声音完全不同的视觉世界,灯光迷离的disco舞厅,她坐在吧台的脆弱无助,豪豪和Vicky尖锐的对决,她对过去伤害的稀释能力那么强,那些她以为将一辈子都无法痊愈的伤害,也都在意想不到的时间和经历的重重叠加后消失不见了。谁都没想到爱上一个糟糕的人,从自己的世界里坠落,掉入另外一个世界中,是件这么痛苦的事情。爱情的反复并不是无常的,就像电子乐重复的片段,重复着等待的是最后一次的爆发。影片中没有过多的描述两人相爱后同居的甜美生活,只有大段的争吵,情绪激烈的碰撞,身体的角力和两个人在逼仄的空间中沉默的对峙。

豪豪是个不善表达的男孩,他沉默内向,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个人带着耳机在卧室中听电子乐,吸毒。他和Vicky唯一情感上的互动就是他像个狗一样去闻Vicky的皮肤是否沾染上了别的男人的味道,然后去翻看她的皮包,去寻找一切可以拿来质问的可能。无论过了多少年,女人去陪酒赚钱养活吃软饭的男友这种故事听起来都是对爱情最大的讽刺,Vicky的低卑,和她的小心翼翼,最终还是被豪豪极端的情绪消化的一干二净。

Vicky在一次朋友聚会中认识了捷哥,捷哥是和豪豪完全不同的男人。他有复杂的社会关系,他从来不会拒绝任何的麻烦,所以他的麻烦格外多。但他会给Vicky煮面条,家里也收拾的很干净,像一个正常男人一样,甚至比一个正常男人还要好,只是他的麻烦实在太多了,以至于他们类似爱情又类似友情的关系被夹断在麻烦之中。据说侯孝贤在决定拍这部片子之前,在酒吧中泡了两个月,每天都有人把口水吐进他的耳朵里,他选择从夜晚的混乱中捕捉城市的光影,用凌乱的长镜头去记录这些城市动物的爱情和毁灭。我总觉得我也有个豪豪,可能每个人都有一个豪豪,但是我希望我永远都不会遇见他,就像和城市中若干人的擦肩而过 一样,我们也可以这样,把本应共同承受的痛苦缩短在这一秒钟的相遇中。

 2 ) 分析《千禧曼波》(场面调度、摄影、美术设计) (10:21-16:46)

一、场面调度 1、片段中对比最强的区域是小豪的房间,是画面中最突出的色彩,浓郁的蓝色,与房间暖色调的灯光形成强烈对比反差,营造出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小豪的世界和女主(Vicky)的世界,显得格格不入。 2、影片整体的灯光风格偏低调风格,霓虹灯式色彩美学,使整部影片画面充满了暧昧、迷离,让人感到焦躁,不安。

片段中随着女主脚步,小豪的出现,小豪处于画面背景(暗处),有偷窥、监视的意味(此时女主处于前景,我们能够更细致观察到女主的表情,可以看出女主长时间处于这种与小豪的关系中)。 3、此时镜头角度稍仰角,代表着小豪处于强势地位,给女主压迫感。画面中两位演员处于画面中间,突出主角,景框很紧,较封闭,人物被门框框住,给人一种压迫感,也分隔了两位主角。

5、人物大多以四分之三侧面角度面对摄影机,这种安排倾向使观众好像在偷窥角色的生活,表现了两位主角之间感情的疏离感,以及女主似被囚禁在自己的空间中。

6、距离关系:两位主角是个人距离,表现两位主角关系的疏远与距离感。 二、摄影 影片女主以第三人称视角去讲述自己的故事,将自己隔离出来,在回忆中寻找新的自己,多用中近景,让观众保持一定的距离感,成为第三方视角。

1、大量的门框、窗框分隔,拟窥视视点。将人物困在环境中,给人压迫感,女主被小豪逼到门框里,背景是小豪房间,框住了女主,代表着女主是被小豪控制禁锢的,压迫的,女主被困在了这里,在两个人的关系中,小豪在这个家中,是随意进入女主房间的,而女主不曾进入小豪的房间,小豪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在这段关系中,两个属于两个世界的人,而小豪一次次入侵女主的世界。 2、影片小景别中仅有人物清晰可辨,前后景往往虚焦模糊,配合霓虹灯式色彩美学,营造出一种既贴近人物身体、又疏离缥缈的朦胧气息。 3、小豪房间充斥着浓郁的蓝色,蓝色代表着忧郁,孤僻,也表现着小豪强烈的占有欲,跟女主的房间对比形成反差,形成两个不同的世界。

4、多用浅焦镜头,将观众的视角聚集在女主身上,表现女主的情感状态。

5、此画面中构图很拥挤,且人物处于画面边缘右侧,中景,镜头稍俯拍,将人物逼入角落,绝境,主角陷入无助。影片中无论是酒吧还是家里的都充满了迷幻的光影,充斥着暧昧、迷离与不安。 三、美术设计

1、整体风格偏写实生活化 2、家里的布局是非常杂乱,拥挤的,房间很小,符合人物阶级(底层),以及桌上放满的酒瓶香烟,这都体现了人物的身份,以及主人公的喜好(抽烟喝酒) 3、房间里的灯光是五颜六色的,以及墙纸等让人看的非常眼花缭乱,充满了虚幻,营造出酒吧的感觉。小豪的房间是浓郁的蓝色,都是非常灰暗的,总是放着摇滚乐,给人一种狂躁不安的感觉。这也符合突出小豪(抽烟、喝酒、吸毒)这样一种人物形象。 4、象征:女主房间的墙上全部是一个个被框起来的东西,女主是被禁锢的、压制的、控制的。从房间布置灯光色彩来看,女主的房间和生活空间几乎是充满着红色(无论是衣服还是家具),这也象征着女主内心的热情和疯狂、同时又是虚幻的,而小豪的房间浓郁的蓝色,一冷一热,两位主角对比明显,以及营造出两个不同的世界,也能预料女主和小豪最后的分别是必然的。 5、影片中女主的穿着总是背心,短裤,是非常随性的,也是性感的,也符合女主的职业在酒吧工作。

(以上全凭自己理解,不喜勿喷!欢迎大家来交流!)

 3 ) A Pure Person

《A Pure Person》是林强为[千禧曼波]创作的原声带之一,十四年前的电子迷幻乐。第一次出现在影片开头舒淇在长廊上快走的长镜头,蓝色的灯光,蜷曲的头发,指尖未燃尽的烟,长达四分钟。她一边跑,时不时回头,好像后面有人追随她,最后兴奋地用手划着圈跳了起来。

画外音一边说“她跟豪豪分手了,豪豪就是有办法找到她,打电话给她,求她回来,反反复复,像咒语,像催眠,她逃不掉,她又回来了。她告诉自己,存款里还有五十万,五十万花完了,就分手吧。”

她说,“这都是十年前的事情了,那是2001年,全世界都在迎接新世纪,庆祝千禧年。”就像在说别人的事一样。

侯孝贤和朱天文再次合作,把焦点对准台北都会青年,以他们的情感纠葛来映射城市的病态。摄影和节奏很王家卫,但是台词很口语化,于是我把电影看了两遍,才稍许搞懂他想表达什么。

舒淇饰演的基隆女孩Vicky,在台北交了一个有严重强迫症的男友豪豪,这么说还算侮辱了强迫症。他在她回家后,像操纵木偶一样褪下她的衣服,闻她的脖子,直至全身,有没有其他男人的味道。而她就像被玩坏了一样,摊在椅子上任他摆布,骂了又有何用呢?他不让她参加高中毕业考试,然后就在台北租了间房住在一起,醉生梦死。他为了钱偷了他爸的劳力士表,结果他爸报了警,上门搜索。他为了不去参军,把自己搞得很瘦,把安非他命当饭吃。看到她电话卡上距离长长的两个孔,质问她打给谁,暴力相向。于是他对Vicky近乎病态的占有欲把她逼走了好多次,但豪豪就是有办法找到她,打电话给她,求她回来,反反复复,像咒语,像催眠,她逃不掉,她又回来了。

另一个在Vicky生命中像大哥又像情人的角色,是高捷饰演的捷哥(高捷的黑道大哥之路也是蛮稳定的)。他能在Vicky无家可归时,给她一张沙发,一碗面,一条毛毯。他说,不要去制服店上班了,那里是非多,在他的咖啡店工读的大学生,一小时80块,过得也很幸福。

《A Pure Person》在后面出现的两次都是捷哥开车带着她。第一次她是个挣脱枷锁的小女孩,身子探出天窗,跟迎面的空气SAY HI,开心时吸两口烟。第二次,她是只受伤的兔子,倚靠在捷哥肩头,看看天窗,却没有力气挥动双臂。

 捷哥终究会离开,留下一堆看似有用却无从下手的信息。但只有在捷哥面前,Vicky才能真正的成为一个pure person,无需隐藏脆弱。

后来Vicky来到了竹内两兄弟的家乡,北海道的夕张,人口稀少的煤矿山城,每年二月大雪纷飞,夕张电影节开幕,街道上挂着老电影的巨幅海报。她把脸埋在厚厚的雪里,她挂念捷哥,她知道捷哥也一样。

但这都是十年前的事了。

PS.豆导在里面长发飘飘的形象很让人惊喜,他也算一个促进剧情发展的关键人物。

 4 ) 关于人的成长

《千禧曼波》

影片的开头,舒淇在电子音乐中快活潇洒地向前行走,她手里拿着未吸完的烟,时而回头往后望去。虽然不能立马知道她所处的场所,但在她头上晃过的一盏盏白炽灯便暗示着:这是一个可以在夜里穿梭于灯光之间的年代,人们不一定会在夜里睡觉,夜晚也不一定是静谧的,电子音乐或许会充满夜里每个亢奋的角落。灯光交错,城里的人们在其中穿梭如同梦境。舒淇在影片开始表现出她的潇洒、不羁、时髦,看上去她似乎什么都不在乎,只在电子音乐里、白炽灯光里跳跃穿梭着。她是一个城市里的女孩,她生活在城市里。 话外音响起,女声平静地讲述:“她跟豪豪分手了,豪豪就是有办法找到她,打电话给她,求她回来,反反复复,像咒语,像催眠。她逃不了,她又回来了。她告诉自己,存款里还有50万,50万花完了,就分手吧。这都是十年前的事了,那是2001年,全世界都在迎接新世纪,庆祝千禧年。”一个女人在讲述十年前的自己,那时候是千禧年,在她看来别的人都在迎接新世纪,而她却纠缠于豪豪与她的情感里。这部电影并不是讲千禧年发生了什么,而是讲一对恋人在千禧年里发生了什么,导演所讲的是存活于个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精神、情感内部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千禧年,台北这个现代都市里。都市的设施、生活方式已成形,成为了小豪、Vicky这样的青年的生活的一部分。对于Vicky这个高雄来的女孩来说,她所感受到的台北便是这样的,酒吧、制服店,喝酒享乐。台北对她的吸引力停留在这一层面上。小豪和Vicky在DiscoPub认识,Vicky喜欢那样的场所,她在其中感到自然,而小豪大概不是特别喜欢那里,他沉默寡言,不大通晓酒吧里的运作法则。但他们在DiscoPub相识,说明他们之间有共通之处,这一共通的地方就在于他们都不愿意去面对酒吧外面那个世界。酒吧是公开允许非理性存在的场所,人们带着自己的伤感、愤怒、茫然、痛楚来到这里,以发泄放纵的方式处理内心的情感,处理自己的生活。酒吧里的人在跳舞与喝酒之中忘掉生活中的难题,暂时使紧绷的理性意识放松,不去理会这个世界对自己的要求。大多数人只在无法解决生活难题的时候去到酒吧,而Vicky则长时间待在酒吧里。她和小豪都是拒斥外部世界、城市规则的人,她以在酒吧里生活来抵抗,因为酒吧里不会出现什么绵延而悠长的生活难题,而小豪以待在自我世界里作为抵抗的方式,因为在自我世界是安全的。他们都不想去外部世界寻求意义,他们不理解、认同这个城市主流规则的运转方式,其中小豪甚至完全排斥外在于自己感情的世界。或许他们都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这种抵触,而正是在无意识当中,Vicky以遗忘抗拒,小豪以封闭抗拒。这是人在面对陌生事物本能的反应,抗拒以保护自己。他们遇到的或许是城市生活的难题,但延伸开来,这又那么像是人的生存困境。 Vicky十六岁就出来玩了,几乎每个礼拜六从基隆坐火车跑来台北,在火车上呼饭。她和小豪一起在台北租了间房子。Vicky对台北的感知仅停留在DiscoPub里。她想要远离在基隆的生活,那里的生活在她看来是要否定、抛弃的,她想融入城市,但又找不到入口,就只好选择了这一简单的方式:在城市的酒吧里消磨时日。这时候她虽在城市里,但又并不真正在城市中,她和小豪住在台北里,但这间房子又像是独自存在的,他们不与外面的世界建立深刻的关系,Vicky虽然会和房间之外的世界打交道,但她并不投入什么,这种联系是薄而脆弱的,直到她之后认识了捷哥。而小豪的精神状态完全止步于这间公寓,甚至止步于那间透着暗蓝色灯光的放电子乐的房间,止步于他的心。他们住在一起,但没有恋人之间的状态。Vicky从酒吧回到公寓,换了在家的便装,准备收拾堆放在桌上的烟、酒一类的杂物,在这段时间内只有她一个人出现在画面里,我最开始以为她一个人住,而之后镜头转向卧室旁边的房间——那间专属于小豪的暗蓝色房间——小豪坐在灯光底下抽烟,这时候我才知道Vicky并不是独居,而是有恋人相伴。这里大概有两分钟的时间,二人没有任何肢体接触和言语交流,之后唯一的肢体接触也让人对他们之间的关系感到绝望——小豪拉开Vicky的衣服,把鼻子贴着她的脖颈嗅,我以为他是在要求性,但渐渐发现他只是在分辨她身上的味道,也就是在确认Vicky的肉体是否仍只属于他一个人。小豪不相信Vicky,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怀疑是否会伤害到他爱的人,在这个时候他只在乎自己的怀疑是否是真的,只想确认Vicky是否还是他独有的。 我渐渐发现当小豪遇到一些阻碍的时候,就会去到那间专属于他的房间,戴上耳机玩他的电子音乐。那间暗蓝色的房间对小豪的意义,大概像酒吧对Vicky的意义。小豪不论戴不戴耳机,他都是封闭的,电子乐无时不在他脑海里游荡,他对自己孤独的内心无时不感到痛苦,小豪从没有笑过。他无意去了解Vicky的内心世界,他几乎不开口说话,一开口便是对Vicky步步紧逼的质问。他也尝试过和Vicky交流,他说:“我们是两个世界的人,你是从你的世界里落下来的,所以你无法了解我的世界。”但这不算是真正的交流吧,也不算真正想要交流的欲望,这只是在强调他与Vicky的不同,就像他戴上耳机、和酒吧里的人发生冲突的时候,强调他与世界的不同一样。虽然他和Vicky生活在一起,但他始终不愿意从他的世界里走出,不愿相信人和人之间的相通,仅因为人之间的不同便否定交流的可能性。 小豪的确很爱Vicky,但他的爱是他所认为的爱。他对自我世界的认同,以及对外部世界的否定、抵触决定了他对Vicky的爱只能是对她的占有,类似于对一个拥有物的占有。他用强大的自我世界构筑了一个空间,并试图将Vicky拉进去锁在里面。两个人处于未经交流便试图固定下来的状态中,小豪认为他是主人,Vicky是他的所有物,他没有把Vicky当成一个活生生的、有感觉、有思维的人去对待。但矛盾在于,Vicky的确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她不甘被小豪这样占有。从本质上来说,Vicky是不甘于静止的人,她虽然暂时停留于城市外部,但我知道她总有一天会走出第一步,接着一步一步地调整改变自己,以融于捷哥口中的正常世界。而小豪正好相反,他本质上就是那个止步于自我的人,害怕改变,害怕外界的一切伤及他的完整性。 小豪和Vicky的不同还可从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上看出。Vicky和小豪最开始都没有做事,他们会坐火车跑回基隆向朋友借一千块,或偷了他爸爸的劳力士手表去当掉,总之他们不想做事,最开始的时候他们还是一样的,都排斥城市已有的生存法则,都认为自己无需出卖什么来从城市获得什么,他们认为借朋友的钱、拿爸爸的表跟城市无关,“我们只是向我们认为的亲密的人索取”,他们完全相信感情世界,还从未考虑过感情以外的逻辑,但外部世界并不这样认为。当他们拥有自己生活的逻辑时,城市也有它自己的逻辑,在影片里,小豪的爸爸报了警,警察来到他们公寓里搜查,抓走了小豪。警察和小豪的爸爸即外部世界规则的代表。他们两人触犯了外部世界的逻辑,就要受到惩罚。 发生这件事后,小豪的本质决定了他只可能向内封锁,进入到更深的自我,并且对外部产生更深的抵触、排斥。回来之后他的嫉妒、猜疑愈演愈烈,开始是吸毒,吸毒则是封闭和逃避的表现,他翻Vicky包、嗅Vicky,不断确认Vicky是否仍然属于他。这时候他已经感受到了建立在情感之上的逻辑并不那样可靠,变得更加害怕情感上的背叛,害怕外来世界的入侵。他感觉外部世界的逻辑不可琢磨,且深受其责难,遭受到了自我与外部的冲突,对自己以前所坚信的也产生了极大的怀疑,他所坚信的被撞碎了一些,他做的则是捡起碎片,拼命补回原处。小豪就是这样一个人,遇到不同之间的冲突后,他只可能向内走去,走进去保护自己剩下来的自我的部分,不断强调且反复确认它的存在,害怕它的消失,因为在他心中,自我消失了,自己也不复存在了。 而Vicky的本质决定了她在这件事后便去了制服店上班。和豪豪相比,她是一个自我不明确的人,迷茫且不知所措,她接受了外部世界的逻辑,这也决定了她有理解并反思外部世界逻辑的可能性。在事情发生的时候,面临选择的时候,她听人意见先去做,而后再慢慢体会到所做是否有意义,再开始反思。豪豪在做事之前会反复考虑其与自我是否相冲突,而Vicky不会,她的自我模模糊糊,没有冲突与否,更没有多么痛苦。我突然想到米兰·昆德拉对男人的爱情的表述,抒情性的男人和叙事性的男人的差别,他在书中写道“前者的迷恋是抒情性的:他们在女人身上寻求的是他们自己,他们的理想,又因为理想是注定永远寻求不到的,于是他们会一次又一次失望。……后者的迷恋是叙事性的,女人们在这儿找不到一点能打动她们的地方:这种男人对女人不带任何主观的理想。对一切都感兴趣,也就没有什么失望。”对于世界,豪豪像是前者,而Vicky更像后者。 Vicky开始为城市提供肉体来获得她所需的东西。就这样Vicky一头扎进外部世界当中,而小豪一头扎进自我世界里。我看到她开始改变,试着接受城市的丛林法则,去经历现实生活,从而渐渐构筑意义世界。她开始慢慢接受外部世界的条件,开始变得独立。变得独立意味着从小豪和她以前共有的那个世界走出来,去到更大的世界。小豪感到她要离开,这加重了对自己所坚信的世界的怀疑,他曾将自己投射到Vicky身上,而这一部分的自我将要离开,这让小豪感到前所未有的痛苦。他表现得很冷漠(用来表达他对Vicky的背叛的不满),频繁地嗅她的味道,最后到了动手的地步。我在想,如果他们能体谅对方,试着去理解、沟通与交流的话,会不会结果也不至如此。而侯孝贤导演对二人的结果的处理方式有些像小豪的处理方式:“我们是两个世界的人,你是从你的世界里落下来的,所以你无法了解我的世界。”或许他们俩认为,一个人不可能从与他不同的人或物身上理解、接受到合理的东西,本质不同的人没有任何可能经努力建立起一条不断运动变化着的交流通道,他们终究会因为本质的差异而分离。就像小豪对待世界的方式一样,个体没有可能与世界心平气和地交流对话,个体与世界始终是对立的,结果只可能是个体脱离于世界生存,或世界将个体吞没。这大概是侯孝贤导演局限的地方吧。 之后小豪就再也没出现在镜头里了。但我总觉得,Vicky之后认识的两个日本男生,是小豪的另一种模样。 Vicky离开小豪,走投无路之际去到捷哥那里稍作停留。捷哥泡温泉的时候,他右臂的纹身以及他出入制服店等,表明他也曾和小豪、Vicky一样,排斥着正常的城市生活。Vicky在制服店工作的时候捷哥便罩着她,他深谙在城市主流社会之外生存的规则,他懂得如何在其中确保自己从中获取自己所需,且不给他人造成麻烦。他曾是一个与城市正轨生活背道而驰的人,如今也成为一个懂得遵循其逻辑而不触犯的人。捷哥给从小豪的自我世界逃出来的Vicky煮面,在她“不晓得应该怎么办”的时候,像一个爸爸一样保护她、照顾她。这个时候Vicky也开始怀疑自己目前的状态,她经历了制服店的生活,感觉到那并不是好的选择,捷哥告诉她:“你现在最主要的是回归正常。你看像我咖啡厅里的工读生打工,一个小时80块,可是他们都很充实、很开心。这就是所谓的正常。”或许在捷哥年轻的时候,也经历过这样的过程:进入丛林、无方向地寻求、怀疑后否定、继续寻求、继续怀疑后否定,最后他走到了一个他认为是有着终极意义的地方:“充实、开心的正常生活”,他认为在那里可以获得内心的充实与平静,就是让人欣慰的了吧。而这一正常生活是置放在城市当中的,但又是置放在Vicky眼中的城市之外的。 但Vicky终究是要独自面对世界的,不管这个世界怎样,都只能自己一人去面对。捷哥因为一些事情去了日本,让她如果愿意的话,随后去日本找他。Vicky只身一人来到日本,在旅店里住了一段时间,但捷哥始终没有再出现过。或许捷哥是死了,或许只是将她抛下了,他都消失了,像旅店里没有画面出现的电视机一样,无论如何都没有回应。就如同城市里人们的关系一样,人和人很难建立起深刻牢固的联系,我们彼此都很容易消散于城市当中。城市无时不在变化,人和人的联系也脆弱易断。捷哥消失了,成人世界的保障消失了,一个引导性的存在消失了,Vicky没有显示出她离开小豪时的不知所措,而是淡然地离开旅店——她已经接受了现实——去到夕张找竹内兄弟。 画外女声平静地出现:“她带着捷哥给她的电话四处游荡,捷哥离开了她。大街上都是形色匆匆的上班族、学生、家庭主妇,她让自己像他们中的一份子,吃拉面,看电视冠军。披着捷哥留下来的夹克,有着香烟和古龙水混合的气味。”那年冬天日本下了很大的雪,一片苍茫纯粹,又带着寒冷。Vicky最终感受到了现实生活的真正面貌,她开始不再要求自己与世界是不同的了,她不再将自己和世界对立起来了,她让自己像他们中的一份子,做一些日常生活里的事情:吃拉面、看电视冠军……她最终选择了融入进去。她也学会将离开的人的气味留在身上,继续生活,不再问为什么世界如此残酷,而是静静地接受了它。 Vicky之前也来过一次日本,竹内兄弟带她去了他们的外婆打理的居酒屋,他们吃了暖和的食物,去外面玩了雪。在日本的时间是充实且快乐的,带着平静的气息。这是导演镜头下正常生活的魅力。之后她穿着捷哥留给她的夹克又找到竹内兄弟,他们仍然带她在雪里散步,念招牌的名称,做一些平淡而又令她快乐的事情。这大概是侯孝贤导演喜欢的,有意义的生活吧?是他认为的在这个时代里的唯一归宿吧?这也大概就是为什么要把这个世界安放在日本的原因吧?日本人的生活看上去就是这样平平淡淡却时刻往外冒着热气,就像温火温着的关东煮。日本人这样安放他们的内心世界。捷哥也希望能这样安放,只是他不能全身而退了。 “竹内康说,夕张的冬天很冷,零下三十几度。她想,那是雪人的故乡吧,雪人在最后太阳升起的时候,融化不见了。有一次她跟豪豪做爱,她忽然觉得,豪豪就像雪人一样,在太阳升起的时候,消失不见。非常悲伤的做爱过程,即使在多年以后,她还记得。这都是她十年前的事了,那是2001年,那年夕张,大雪。”我想,雪人的世界大概就是豪豪的世界,也就是自我世界,自我固守的世界终将在太阳升起的时候融化,豪豪在太阳升起的时候消失不见,这或许意味着豪豪是不会看到太阳升起之后的世界,他不愿意他的自我世界被打破,于是选择消失。非常悲伤的做爱过程,非常悲伤的融化过程,导演在这个时候也是感慨的吧,不管豪豪多么严重地伤害到了他爱的人,不管豪豪那样难以相处接近,导演也是爱着豪豪自我的世界的,所以他才会为这样的融化而感到伤悲。这也是为什么Vicky在酒吧见到竹内康竹内淳的时候想要和他们交往,“他们让她想起豪豪,沉默,害羞。”豪豪待在自我世界之中,偶尔往外看一眼,又缩了回去,他沉默、害羞,让Vicky那样喜欢过,让导演喜欢,并为其破碎感到伤感。 诚然,在城市光影交错的生活当中,捷哥成为游走于城市规则之中的成熟的人,他懂得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懂得照顾在这城市里横冲直撞的年幼的人,最后消失于城市之中,成为了城市的一部分。豪豪固执地要待在他的世界之中,不肯从中走出,也不肯外界对他的世界的一点点侵犯,他最终会在太阳升起的时候融化、消失,因为他并不懂得与城市交流的方法,他是脆弱的,所以那样容易融化。Vicky最后听了捷哥的话,去到了正常生活里生活,去像每一个人那样生活,体验生活里细小事情带来的充实与幸福。我总觉得,竹内兄弟就像是豪豪和捷哥一样陪在Vicky身边,就算有些人离开了,消失于城市之中了,他们所带给我们的,是真正可以留在身体里的,他们是成长的一部分,他们像风一样穿过我们,然后在我们身体里留下一些什么。 2015.10.23

 5 ) 2001年寫的筆記

2001年的「千禧曼波」有一個副題「薔薇的名字」--朱天文為這電影寫的劇本(麥田出版,2001)開首就說:「薔薇的名字,這個名字是一個謎面」。解開謎面有五種方法,起點分別叫進行式、過去、現在、異想空間和未來式。「如果運氣好,我們可能會找到謎底。但也可能,我們走入一個解不了的謎境而迷失於其中。」

薔薇的名字叫Vicky。它/她在片中將謎的洋蔥一塊塊剝下,試圖指出謎底。它/她是一朵盛開的花,飽歷滄桑和年月,都不曾衰敗,遑論凋謝,因為朱天文在劇本開頭描繪了這麼一個形象:「2010年,Vicky,最in的穿戴。她毋需追趕時尚,她就是時尚。」

但我們一聽電影中的女聲旁白,稱Vicky為「她」,是否說薔薇已不復存在,旁白者終要進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而劇本末端提到Vicky等待捷哥,「像讓她頓時,老了十歲」,那麼Vicky真的心老了嗎?她有否帶著那時的心境活下去?或者這朵薔薇真的能超渡至十年後,依然鮮豔欲滴?它/她是如何過那十年?

而在電影和劇本能肯定的,是眾多的二元對立。十年後回望十年前,三年後回望三年前,現在設下未來,當下追憶過去,劇本將現在設於2001,電影把2001定位為「十年前」。

Vicky和豪豪的對立,以及豪豪與捷哥的不同就更為明顯。Vicky在片中的時間多數與豪豪或捷哥一起,順序的表達方式將Vicky和豪豪沒有歡樂,只有麻木和吵鬧的關係於前,她和捷哥的相處於後,令觀眾容易的替捷哥加分,覺得他是成熟穩重的好男人,豪豪只有衝動和猜忌,接著自動建立中年和青年的對立解讀。

可是兩個男人和Vicky的關係,以及他們的為人,卻構成新的謎面。既然豪豪不信任和妒忌Vicky,他為甚麼要苦苦哀求Vicky回來?Vicky對豪豪的第一印象,跟她與他拉拉扯扯有關係嗎?捷哥對Vicky好,背後的誘因又是甚麼?

電影的另一個謎,是北海道的夕張。Vicky聽過竹內康的說話後,究竟有沒有到過夕張?朱天文在劇本註明,Vicky到夕張是「名字的異想空間」,電影的旁述也沒有配合畫面,一同說Vicky到過那小鎮,觀眾只能猜度,夕張曾留下她的足印,或是她逃避現實的幻想國。

從2001至2010,電影和劇本留下十年的空白;今天的謎境,是否會有人在未來釋疑?觀眾或許要等待候孝賢計劃的十年十部電影工程,以每年一部電影,填補今天的空白,和提出更多的問題。

 6 ) 二十一世纪的不完整

《千禧曼波》中,侯孝贤导演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讲述了二十一世纪的Vicky和豪豪、捷哥、竹内淳的感情纠葛。“缺失”贯穿了整部电影,既是爱情的遗憾,也是二十一世纪的不安。 Vicky和豪豪的爱情是千禧年充满冲突的典型代表。“我们是两个世界的人,你是从你的世界掉下来的,所以你无法了解我的世界。”豪豪对Vicky的爱是纯粹的,也是自私的,也许豪豪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会是一场以离别结束的爱情,但他爱Vicky,太爱了,所以选择用怀疑,争吵来掩饰自己的不安。“反反覆覆,像咒语,像催眠,她逃不掉,又回来了,她告诉自己,存款里还有五十万,五十万花完了,就分手吧”,Vicky对于豪豪的态度也很矛盾,想逃离豪豪,但又习惯的豪豪的爱,也习惯了爱豪豪,纵容豪豪,但最终Vicky还是离开了豪豪,就像离开了熟悉留恋的二十世纪一样,豪豪像雪,太阳一升起就会化,二十世纪又何尝不是一场大雪,人们在阳光下不安地走向二十一世纪。 Vicky对于捷哥的感情更偏向于依赖,被豪豪打了找捷哥,出来玩找捷哥,分手了也找捷哥,捷哥是Vicky的避难所,给Vicky脆弱敏感的内心以安慰,也是Vicky在现实世界的引导。在Vicky极度依赖捷哥的时候,捷哥离开了,Vicky的生活像是被中断,也像是刚刚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不适应,Vicky被时间推着往前走,Vicky也不得不面对现实生活。“那时候是2001年,全世界都在迎接二十一世纪,庆祝千禧年。”Vicky像是与全世界异步,走不出二十世纪,在自己的世界里出不来。 竹内淳是日本人,Vicky在去夕张寻找捷哥的时候,和竹内淳相遇。台湾的二十一世纪离不开日本,Vicky去日本寻找的不仅仅是捷哥,也是在寻找过去,追忆过去。Vicky在日本看雪,开心地把脸埋在雪里,是Vicky对过去的留恋,不舍,也带着一些释然。在夕张,Vicky踏出了接触现实世界,接触二十一世纪的第一步,看行色匆匆的路人经过时,她也许对未来已经有了打算,就算没有准备好,她也要做个平凡人,融入进二十一世纪了。 影片围绕着Vicky和豪豪的情感线,延伸出了Vicky对捷哥和过去的依赖,二十世纪是过去,二十一世纪是未来,缺失是生活里的美,带着遗憾走向未来或许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短评

这样的爱情让人窒息,舒淇演的不错

5分钟前
  • 诗诗小兔
  • 还行

GET到了舒淇的美

6分钟前
  • 我的天呐
  • 还行

除了第一幕舒淇走长长的走廊一段还算可以,其他简直无一可取,让侯孝贤拍都市片,让朱天文写迷失在现代性中的年轻人的本子,这不只是差强人意了吧!?

9分钟前
  • 乔大路
  • 较差

有时候爱情徒有虚名,但我其实多么喜欢这种顽固的独占欲、歇斯底里神经质的怀疑、别扭的争吵啊,感觉青春里使不完的力气都用来谈这场忍无可忍的恋爱了。街头的旧海报、清汤拉面这种安稳的爱情,总觉得已经不是爱情而是一种需要了呢。不像电影,反而像是少年信手涂鸦写下的牢骚字句,倒也情真意切。

10分钟前
  • 凉水
  • 还行

抽烟似乎成为了一种生命的标示,在异质的光线里,会吸烟的证明还有呼吸。在2001谈论2001,世纪之交刚到来却已成历史;而这历史的一刻“反反复复像咒語,像催眠”“跑不掉,又回來了”,已叙述的事情慢几拍由影像呈现,但又有些偏离,画面成了声音扭曲的影子,追在口述的不断重复的记忆后面,到底是在讲过去、讲现在还是在讲未来?人物陷入和时间一样的游离态,在走不出的夜色和室内里(几乎没有白天室外镜头,即便目光投向外部,也是狭窄的、窥视的、反射的;室内也从来没有通向外界的门,杰哥家的门从来都是监控录像里才看到的,与室内空间完全脱节),千禧人都是迷宫里的雪人,和面目在积雪上留下的痕迹一般模糊轻薄。电影街是一条可怕的街,现实与图像弥合了,现实就是图像,雪夜寂静,人都不见了。

15分钟前
  • 烤芬
  • 还行

1.侯孝贤作品序列明显以[海上花]作为中后期的分界点,本片则进一步标志着他在主题与风格上的彻底转型,前中期的乡土回忆与家国历史至此裂变为现代化大都市中人际情感的暧昧疏离,你甚至可以说侯导有一点“王家卫化”了。2.形式上仍以长镜头为主,节奏也时而依旧静缓,但远景换成中近景,固定长镜变为游移的运动长镜,深焦镜头演进为浅景深镜头,工整的封闭式构图被看似随意的开放式构图取代。3.小景别中仅有人物清晰可辨,前后景往往虚焦模糊,配合霓虹灯式色彩美学,营造出一种既贴近人物身体、又疏离缥缈的朦胧气息。4.大量的门框/窗框分隔画面,拟窥视视点。5.汽车出隧道前的迷离光影令我兀自忆及[堕落天使]。6.杜笃之的录音极佳(获戛纳技术大奖),窗外的火车疾驰声熟悉而迷醉。7.门前的摄像头画面。8.夕张的大雪与电影海报。(8.5/10)

18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即使运动、凌乱的镜头反复出现,侯孝贤仍然是侯孝贤,不会化做王家卫的分身。该片的凌乱不等同于必须附带保质期的爱情,两者不发生在同一时空。日本的雪和香港的夜也不能相容。

21分钟前
  • 高冷的鸡蛋仔
  • 推荐

3.5,非常不侯孝贤的侯孝贤作品,少了之前的那种传统特色,多了现代性,当然故事也是个现代的悲伤又沉沦的爱情故事,vicky和豪豪之间的纠结拧巴以及和捷哥的那种朦胧暧昧,她爱与爱她的人都离她而去,蛮惨的。ps:还有那总结一般出现的故意造成时空错觉的画外音。以及,舒淇是真的美啊。

23分钟前
  • 方枪枪
  • 还行

尤其是开头几场,镜头和用光都极压抑,或者是想表达千禧的焦躁和不安吧。在随后的故事里,这种压抑的情绪反而更加纠结和让人不舒服,额,还是第一部不那么喜欢的侯孝贤。

2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这么压抑的侯孝贤还真是有点不习惯,不知道这片子没了舒淇会怎样⋯⋯颜色和音乐都很迷幻。不过很神奇的是,也没令人犯困

29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这就是我极其不喜欢的那类电影,世纪末年轻人相互折磨的爱欲,伴随着毒品和滥交,让人看不到希望的放纵。侯导年轻时混过,与竹联帮也有来往,但我真心不愿认可这样的城市,他还是拍乡土题材的电影好。另,舒淇的独白也让我很讨厌,矫揉造作。高捷真帅。

34分钟前
  •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 还行

Vicky开始觉得她需要到另一个世界,於是在一个苍白的日子里,她想要离开,离开小豪,离开这个岛屿的不安,她想要逃得远远的

39分钟前
  • (๑⁼̴̀д⁼̴́๑)
  • 还行

该片从回忆开始,到回忆结束,构成回忆的一个过程,影像风格透露出迷蒙的瑰丽色彩,勾勒出的人物也弥漫着朦胧飘逸的味道。

41分钟前
  • 爱吃烤鹅
  • 推荐

那时舒淇好年轻,穿黑色的蕾丝内衣,风尘中透着童真的无邪,诱人如蔷薇盛放,不知那是否也是她的最好的时光。

42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竹内康说夕张的冬天很冷,零下三十几度,她想那是雪人的故乡吧,雪人最后在太阳升起的时候融化不见了。有一次她跟豪豪做爱,她觉得他就会像雪人一样,在太阳升起的时候,消失不见。非常悲伤的做爱过程,其实在多年以后她还记得。这都是她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候是2001年。那年夕张大雪。

46分钟前
  • 心玦
  • 推荐

实在没什么可说的

51分钟前
  • 到底凡人
  • 较差

当侯孝贤需要用大量的废话来表达,朱天文沾上她不擅长的题材,这到底是谁替您们拍的我说

54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较差

她走在桥上的开场,足够我回味好久。来到基隆特意想走过那座桥,才知道在13年的时候已经坍塌,回眸、抽烟、长发飘荡的瞬间已经成绝响,是不可复制的动人。你说豪豪就像雪人,太阳一出来就不见了,可你殊不知在我心中你也是这样的女孩。

56分钟前
  • 后自愈
  • 推荐

mambo,一種曼波樂曲,緣於古巴的黑人音樂。電影節奏不緊不慢。似乎嗑藥,酗酒,做愛,猜疑,嫉妒,自私在侯孝賢眼中都自然的很。當愛情進入生活,就會被生活的沈重壓的支離破碎。當做愛也會感到難過的時候,能做的就是離開和狠狠的遺忘。再凌厲持久的愛,也不過如此。

58分钟前
  • 杉小爱|好姑娘,咱们走起来
  • 还行

当她走出被爱的焦虑 终于可以诚实而坦然地接受他人的暖意 但最想爱的人最能爱的年纪 还是过去了 爱里 没有两全

1小时前
  • 哪吒男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