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傲

全3集

主演:弗雷德里克·皮耶罗,塞缪尔·泰斯,索菲·昆汀,艾玛纽尔·贝克特,萨米·瓦塔尔巴利,本杰明·瓦赞,尼古拉·卡萨雷,露·罗-伊莱科内,劳伯娜·阿比达尔,菲尼克斯·布罗萨德,梅迪·图尔,玛丽莲·坎托,齐雅拉·马斯楚安尼,杰瑞米·埃尔卡伊姆,托马斯·西梅卡,Idrissa Diabaté,Julien Lopez,Rebecca Marder,Hafid Djemaï,Stanislas Nordey

类型:美剧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18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骄傲 剧照 NO.1骄傲 剧照 NO.2骄傲 剧照 NO.3骄傲 剧照 NO.4骄傲 剧照 NO.5骄傲 剧照 NO.6

 长篇影评

 1 ) 法国3集同性恋电视剧《骄傲》(fiertes, 2018)

《骄傲》这部冷静、并毫不拖泥带水的剧情讲述,从1981年到2013年,横跨了30多年。一直到2013年,法国批准同性恋婚姻作为结束,可见这部剧集是关于同性恋权益的。共3集的剧集中,每一集都选择了对于男主人公维克多来说一个特殊的年份,并将主人公生活化的每一个节点,都带上纪录片一样准确的时间标注,像几月几日。

《骄傲》围绕着维克多的个人情感史和以他为中心的家庭关系与社会伦理变迁为中心,并将两者交织在一起。维克多从爱上一个男孩,到认识自己是同性恋,到过上同性恋的生活,并积极争取和异性恋一样的伦理和家庭,最终和自己的爱人结婚,故事讲述清晰而有条不紊。剧集并没有试图将同性恋作为一个隐秘的少数群体,宣称在某种程度上置于整个社会之上,而是在伦理和政治中,作为同样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积极争取权益,可见它是相信集体主义的,而不是威权主义的。它的斗争目标,最终就是少数群体的各种去标签化,但是却不是被整个主流社群吞没,反过来,再去压制其他的少群社群,所以它的政治目标是社会主义的,而不是资本主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伦理和政治之间,双重促进。

第一集讲述了青春期的维克多和一个阿拉伯裔的男孩之间的爱情,他们的性关系被发现,被迫出柜,被拆散,于是对于同性恋的身份认同,很快便迫切地呈现出来。维克多结识了一个比他大很多的同性恋者,并受到这名同性恋者的影响,渐渐对自己的同性恋性倾向产生了认同。他们相爱了。于是,维克多等到18岁成年之后,便离开了不支持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爱人同居。剧集并没有过多强调二人之间的情感戏,而是将二人关系所带出来的社会象征意义,呈现得丝毫不拖泥带水。这其中的社会关系象征是:年轻的同性恋者在上一辈同性恋者前赴后继的影响之下,带入圈子,并产生认同,有着不可阻挡之势。维克多绝不留恋那些退回到主流社会的深柜同性恋人士的爱情,这时候的法国,左派开始掌权。

第二集已经到了2003年。维克多和爱人塞尔日正在千方百计谋划领养一个孩子。反歧视的议题呼之欲出。因为作为同性恋者领养孩子的路几乎不可能,维克多需要证明自己是一名单身异性恋者。但是,当他需要自己的父亲向相关部门证明自己有着不可否认的异性恋性倾向的时候,他的父亲犹豫了。剧集单刀直入地将同性恋关系的触角,延展至异性恋权利领域,并遭受到原生家庭的间接的敌意。这时候的塞尔日,我们得知,已经是HIV的携带者,正在努力进行治疗和参加同性恋平权运动。HIV作为一种跟其他疾病没有任何区别的疾病,往往在法国的同性恋电影中,弱化其政治角色。他们一个主动社会平权,一个注重家庭伦理的建构。而这两样,对于2003年的他们来说,都很不容易。剧集始终都将讲述重点放在社会化事件上面,个人情感和社会伦理,相互映射。两个男主人公之间的结合更像是政治性和生活化的结合。

第三集已经进入2013年。法国通过同性恋婚姻的前夜。维克多领养的墨西哥裔男孩迪亚哥已经长大,同样这个异性恋男孩在学校也在为争取自己的反歧视而不断抗争。这个生长在同性恋家庭的墨西哥裔男孩的生长环境,一点都不比他的父亲年轻时候好多少。同性恋者积极争取的反歧视运动已经开始拓展到异性恋领域,剧集将同性恋平权运动的理念触角又开始向异性恋群体领域延伸。它说明同性恋平权不可能和异性恋划清界限。首先,同性恋有异性恋的父母和亲属,也有异性恋的子女和朋友,这些关系,不管是血缘上的,还是非血缘上的,都深深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社会伦理就是这样一个复杂关系网。HIV的男友塞尔日终于不再接受治疗而死去。同性恋婚姻的最后通过,就是在他的墓前宣布。这是由塞尔日精神上的异性恋儿子宣讲出来的。这一条象征意义重大的情节,表明了他的,及其他那一代人的努力没有白费,也积极影响着年轻一代的少数群体在继续争取平权。

1、家庭伦理与社会伦理的变迁史

《骄傲》中第一集和第三集互相映衬,展示了父子关系的紧张。第一集中的父子关系是原生家庭中的父子,关于异性恋掌控家庭中父亲与同性恋儿子在争取权益中的矛盾。第三集完全转变了方向,是一个非原生家庭中,同性恋父亲掌控的家庭,在与异性恋儿子平权行为中产生的矛盾。作为儿子的角色,不管是异性恋还是同性恋,都很激进;作为父亲的角色,不管是异性恋还是同性恋,都会趋向保守。孙子和爷爷之间非原生家庭的隔代牵系,反映出了家庭伦理与社会伦理的演变。爷爷从孙子身上看到了当年的自己,父亲从爷爷身上看到了当年的自己。这种爷爷,父亲和孙子之间的三代人的伦理循环,说尽了生命继承的意义,有着伦理演变的所有美妙。而这三代人,却并不是单纯地反映出家庭伦理的变迁,因为他们并不是一个原生家庭,而是中间隔了一个同性恋,以社会伦理的方式,将家庭伦理传承下去。

2、从同性恋权益到少数群体的权益

第一集集中展示了维克多作为一名同性恋,如何从爱情走向了政治。他爱上了一个阿拉伯男孩,这个男孩因为恐惧,而收敛了自己的同性恋行为。于是,他爱上了一个真正的同性恋,这个同性恋者不仅仅可以给他想要的欲望和爱情的满足,而且还积极地为这个群体而战斗。维克多逐渐变得理性起来,他成长了,等到自己成年之后,立刻逃离了家庭,过起了和爱人同居的日子。而到了第三集,维克多的儿子已经成年。这时候同性恋权益和少数群体的权益日益结合在了一起。并不是说同性恋权益已经完全争取到了,不再需要奋斗了。而是,同性恋作为少数群体中的一部分,他们的力量更加强大了。迪亚哥作为一名异性恋男孩,他不单受到作为少数族裔群体的歧视,而且他还要面临自己有一个同性恋家庭的歧视。他所要抗争的,其实不仅仅是为了同性恋作抗争,还要为其他的少数标签做抗争。同性恋标签便顺理成章地成了少数群体标签的一部分。

3、同性恋与异性恋的交织

这部剧很清晰地表明了,同性恋的平权运动从来都没有和异性恋群体彻底分开。这里面没有拉拉,没有女权,但是同性恋却在血缘和非血缘上牵扯了异性恋,这就是家庭伦理与社会伦理的线索。因为伦理的原因,同性恋不可能和异性恋完全划分出界限。很可能,同性恋就是异性恋家庭所生养,而同性恋极有可能培养出异性恋的孩子。从家庭扩展到社会,整个社会的健康有序的继承与发展,极有可能是需要同性恋作为中间人的。剧集并没有将同性恋和异性恋在品味上划出界限:同性恋在精神上传统,而异性恋在肉体上传承。它很清晰地表明,社会和家庭都是由伦理界定的。不管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都是伦理关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看《骄傲》,很容易叫人联想起美国同性恋平权史的巨制《当我们崛起》。后者以超长的篇幅,细致刻画了美国历史上的每一次运动,从上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大概整体的时间跨度相同。《当我们崛起》充满了艰难而具有冲突性的细节,在精神上有很强的煽动性。如果这些跌宕起伏的历史集中出现在几个主人公的生命中,那么唯一能够承受起如此风起云涌的生活的,也必定是伟大的战士,而不是一名常人。《骄傲》塑造的却是变迁背景下的常人生活。他们过着常人的人生,重大的历史事件从整个剧情中隐去,甚至都没有剧烈的政治性争论。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们所有的矛盾都限于伦理,而不是政治。在他们的生活中,伦理和政治同等重要,只是《骄傲》在小心翼翼地将界限限制在并不狂热的范围内。他们也就没有《当我们崛起》中那么爱憎分明的深切的爱,也就没有爱憎分明的深切的恨。当爱与恨牵扯到生存意义,就成了宗教,于是爱有多么强烈,恨就有多么强烈。《当我们崛起》中,斗争性有多么强烈,救赎意识也就有多么浓厚。《骄傲》中的一切都很中庸,就像最后维克多劝塞尔日跟他结婚时一样:“我知道我们之间已经不再那么爱对方了,但是你仍旧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们之间甚至是公开性关系,没有彼此所谓的性忠诚。法国片将丑陋的人性约束在了极为理性的范围内。所以,《骄傲》中的人在不断地求取谅解,或者达成谅解。直到最后,他们失去了,也获得了,人生总要前行。于是,电影在塞尔日死去后,维克多立刻谈了一个男朋友作为结束,理性到叫人感觉略有一些不近人性。可是,既然理性宣判了人性的丑陋,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让任何障碍,阻挡了理性生活的脚步。

 2 ) 一场不会停止的斗争

这是一部反映法国LGBT群体权利变化的历史剧集,这是一部讲述一位同志从青年到中年身边所发生之事的剧情剧集,这是一部提醒所有LGBT群体歧视依旧存在、斗争不会停止的现实剧集,这就是《骄傲》,一个值得感动亦值得思考的故事。

1981年:改变开始发生

1981年,左派领导人弗朗索瓦·密特朗当选法国总统,距离同性恋关系同意年龄降至15岁和异性恋关系同意年龄相同还有1年。(1942年,法国维希政府在《刑法》中引入了一项歧视性法律,将同性恋关系的同意年龄调至21岁,异性恋关系的同意年龄调至15岁。1974年,同性恋关系的同意年龄降至18岁,但仍高于异性恋关系的同意年龄。这项法律一直生效到1982年8月4日,弗朗索瓦·密特朗总统废除了该法律,将同性恋关系的同意年龄调至15岁。)

这一年,维克多即将18岁。这个正值青春的少年发现了自己对同性产生的吸引之情,也开始尝试与和自己相同的人体验性的滋味。这原本是一个自我探索与认同的过程,却因为维克多父亲的发现而被迫中止。本和父母和睦相处的维克多,为了暂时维持家庭关系,不得不在父母面前隐藏真实的自己,直到他遇见了塞尔日,一位在LGBT组织工作的人。

“-你不想让社会认可真正的你吗?-我不在意。”这是维克多第二次和塞尔日相见时两人的对话。维克多不想在自己的生活中表露自己的同性恋身份,哪怕仅仅是和男生一起吃饭、一起看电影、一起走在大街上,因为他认为他们身处的社会远没有如此包容。不过塞尔日对他说了一句很真实的话:总有一天,你不得不袒露真实的自我。

纸终究包不住火,在第一次发现维克多和男生接吻之后,维克多的父亲就开始留心维克多的行动。在一次又一次发现维克多是同性恋的迹象时,维克多的父亲和维克多的关系因为彼此的不同观念而渐渐产生隔阂,维克多也终于向父母袒露了自己的真实心声,他在塞尔日和自己的家庭间做出了第一次选择,留在家里。但留在家里一切并没有变化也没有好转,维克多在这些日子里并不快乐,于是在他18岁成年之际,他不顾一切,在塞尔日和自己的家庭间做出了第二次选择,只为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

1999年:看似平等的权利依旧是一种奢侈

1999年,法国政府颁布了《法国民事互助契约》(PACS),在法律上承认同性伴侣的民事结合关系,但拥有民事结合关系的同性伴侣并不能完全享受结婚伴侣的保障和权利。

这一年,维克多35岁。在和塞尔日一起生活的第17个年头,他们第一次迎来了可以在法律层面上一定程度承认彼此关系的机会。但他们在平日和他人的相处中也依旧发现,自己想争取的和其他人一样的平等权利仍然没有实现,甚至在有的人眼中依旧是天方夜谭。

“-你们是在争取一种权利,来让你们与众不同。-我们虽然与众不同,但不能就此否认我们本应享有的平等权利。”这是维克多在和父亲谈论收养问题时彼此的对话。对于维克多的父亲而言,他不理解为什么同性伴侣可以抚养孩子,哪怕他并没有深究过他们是否有能力抚养好孩子,他以社会广泛存在的偏见和歧视为缘由指责他们会给抚养的孩子带来伤害,哪怕他们已经承受了一辈子的偏见和歧视,哪怕错的明明是他人狭隘的偏见和歧视,他仅仅因为他们是同性伴侣为由而下出定论——他们不该抚养孩子。

维克多父亲的观点其实是当时整个社会主流思想的缩影,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无知且错误观点,隐性歧视才依旧在社会蔓延,在收养孩子、遗产继承、医疗保障等方面显现出来。原本看似平等的权利对于LGBT群体而言依旧是一种奢侈,哪怕他们只是想要和其他人一样,拥有别人已经拥有的东西。

2013年:这是一场永无休止的斗争

2013年5月17日,在已经经过法国参议两院的投票通过后,同性婚姻法案通过了法律层面的最后一步裁定审核。同日,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签署了该法案,同性婚姻在法国正式生效。

这一年,维克多49岁。在他和塞尔日一起生活的第31个年头,他们第一次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结婚机会,两人共同抚养的孩子也转眼间成为了小伙子。伴随着新一代人的成长,旧时代社会遗留下来的偏见和歧视依旧没有消除,他们的孩子迭戈在学校里仍然时不时会受到一些同学的嘲笑和谩骂,即使学校的老师强调学校不允许同学发表歧视性言论,但这依然于事无补。迭戈也在自己和两位父亲的经历中逐渐明白,依旧要靠自己争取平等权利和反歧视。

相比于迭戈在学校的遭遇,维克多在前往同志游行时的遭遇更应得到关注和警醒。虽然同性婚姻已经在法国得到认可,但社会的歧视和偏见反而愈来愈演化得更为偏激。近年来,针对LGBT群体的暴力攻击呈现出逐年上升态势,仅仅是在街上牵手,或者走过同志酒吧,都有可能成为恐同分子暴力攻击的目标,一些受害者甚至因此丧生。但这些恐同分子的暴力行径不会阻挡每个人自由去爱,自由去生活的步伐,维克多和迭戈在这场袭击之后也依旧会前往LGBT组织参加活动,维克多依旧会向其他人表达自己的爱意,因为他们都曾经在黑暗中生活过,所以他们不会再惧怕这些歧视和威胁,他们会继续以真实的自己骄傲地生活着。

写在最后

《骄傲》这部剧集用短短三集的篇幅展现了法国32年间的社会变化,也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走在真正做自己的道路上时的艰辛与不易。从藏于黑暗到被看见,从不法之徒到结婚伴侣,改变正在发生,但偏见和歧视一刻都没有从社会中消失。没有凭空得来的权利,没有触手可得的自由,这是一场不会停止的斗争,我们追求平等,我们不惧偏见,我们胸怀骄傲。

 3 ) 观后感

与其说这是一部剧,不如说这是一部纪录片。这里面涉及的话题挺多-亲情,爱情,各种矛盾冲突。

看完剧的第一感受是Serage深得我心,从一路支持男主实现个人身份认同,到冒着生命危险挺身而出为同性群体争取合法权益。最开始我以为他只是一个老练的花花公子,只觉得他无趣,看到最后,他是那个让我最难受的人。被男主父亲误解,受他威胁,患病艾滋,男友在外沾花惹草,幸运的是有一个理解他爱他的儿子。我个人真的很喜欢这种默默陪伴型,不管你需不需要我,我就在那里。我们的生活不需要有太多跌宕起伏,大起大落,只要我们两个人在一起就好。毕竟在人的一生中,大起大落的时刻只有那么几个瞬间,大部分都是单调,平凡,重复。

至于亲情,男主父亲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人。最开始为男主感到悲哀,怎么就没有遇到一个开明的父亲呢?但骤然间,我又理解了这个传统古板的父亲。他从小就被教育只有异性恋是正常的,社会上普遍的价值观也是如此。与其说他是为了自己的面子不肯接受,不如说他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接受,去了解,同时知道儿子性取向的方式也多多少少让人接受不了。后来,他抵触儿子的性取向,不仅仅是受到传统价值观的影响,还有爱子心切这一原因,在同性恋备受争议的时代,他舍不得也不敢让儿子去冒险。父亲性格转变的原因,一方面是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缓解,还有一方面是时代的进步,社会思想逐渐变得开放。我在男主父亲和他孙子谈心的时候,也理解了这个老父亲的不易。

而男主儿子是一个让我觉得真实的存在。在一个同性恋家庭,在同性恋备受讨伐的时代,他个人也很矛盾。一方面想要保护爸爸们不受他人指点,另一方面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处理这种感情。在为父亲出头后,却被父亲误会,那种委屈溢于言表,那一瞬间,我感同身受。但他遇见自己喜欢的女孩就直接表白,敢闯敢追。我真的很喜欢这种性格。

 4 ) 片名是《骄傲》,故事确是生活本来的模样

法语课上学到形容词的那一课,我看到现实主义是一个褒义词。看完这部法剧,觉得对法国人来说确实如此。片名叫《骄傲》,但是它实际上只是描绘了一个法国中产阶级同性恋的一生(穿插着从人们口中介绍法国三十年的平权历程),将生活的苦难直接放在你的眼前。不同于美剧,它没有盛大的游行,没有统一的口号,它只是告诉你,无论如何,接受下去然后生活。整个片子的曲调很平淡,将人的态度变化表现在行为和语言上。因而我很喜欢男主父亲这个角色,在我看来他可不是老顽固,他只是一直在爱着自己的孩子。从不认可到一直默默接受,支持孩子。反倒是男主,也许是被保护得太好,上了年纪也依旧像个孩子向父亲表达不满,不过性格也变成了他曾经最讨厌的父亲的模样。 整个故事没有多少理想主义的气息,将同性恋最真实的生存状态表现了出来,没有美化也没有诋毁。

年轻的时候,如何完成自我认同,如何出柜,如何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穿插年代是左派上台)。

青年的时候,如何维持与伴侣的关系,如何面对是否拥有孩子的话题,如何面对职业中可能存在的对于性取向的歧视(穿插年代是同居法案)。

中年的时候,如何让孩子面对别人对于他家庭背景的非议,如何面对疾病,如何处理好和收养的孩子的关系(穿插的年代是同性婚姻法案)。

故事中关于,原生家庭关系的探讨很深入,主人公和父亲的对峙到和解。以及新式的同志家庭关系,主人公与收养的孩子的关系从互相不理解到互相理解。(收养的孩子真的一直在爱着他的俩个爸爸,反而主人公觉得孩子没必要为他们而去抗争,只希望孩子过好他的生活,像极了他自己的爸爸)。故事另一个有趣的点就是,没有通过大场面去表现同性恋如何去争取应得的权利而是平平淡淡简述他们带着苦涩的生活和最朴实的愿望。故事也没有直接去美化歧视的问题,反而将它朴实讲了出来,从父母是左派但依旧不理解和支持,到领养的难度重重,再到主人公想第一次决定陪伴男友,儿子和她女友一起参加彩虹游行就被恐同的人袭击。故事只借主人公父亲之口道出歧视的根源和如何面对歧视。当然,我们肯定希望一切会变好。

最后,《骄傲》骄傲在何处?生活并不总是精彩,但是拥有努力生活下去的勇气就值得骄傲。就像故事中所说,不是所有同性恋都是英雄。《骄傲》给我们展现了,平凡同性恋在时代洪流中的生活,无论如何,他们都不该被隐去。Bon courage!

 5 ) 我觉得可以上9分的好剧

这部剧真的很好,寓意深刻。平权、爱、家庭、勇气、成长、包容、接受……虽然因为是短剧,剧情稍显仓促,但完全不影响这部剧内涵之深,感人之切。一点也不输当下大热的SKAM。良心强推。希望大家都能在人生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勇气,直面自己的感觉,接受好的坏的,经历喜悦痛苦,最后变成自己想成为的人,爱自己想爱的人,也许并不一定能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但仍然对世界充满善意和热情。

 6 ) 2013年5月18日

年轻的Victor渴望拥有同类,夜色中来到一所同志公园,点烟消解寂寞时遇到Serge.

饰演青少年Victor的是96年出生的Benjamin Voisin,Serge的出演者是Stanislas Nordey,两位演员相差正好三十岁。剧中Sélim是Victor的第一个gay friend,由99年的Sami Outalbali饰演,在这部法剧之后他出演了著名的英剧《Sex Education》。我喜欢Sami浓黑的眉毛和Benjamin有点邪魅的笑容。

《Fiertés》讲述了1981年到2013年之间的故事,大背景亦是François Mitterrand到François Hollande执政下的法国同志婚姻合法化历程。剧中Victor的父亲把选票投给了François Mitterrand。Mitterrand执政下,法国在1985年颁布性别反歧视法,同性恋者亦可在部队服役时公开其性倾向。影片记录的最后一天2013年5月17日,法国宪法委员会认定同性婚姻与领养法案合宪。第二天,5月18日,Hollande签署法案完成立法。一天前,5月16日,巴西同性婚姻合法生效。5月17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1990年这一天世界卫生组织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名单中删除。2005年开始将这一天作为「国际不再恐同日」。

有时我们以为欧洲国家崇尚自由,民风开放,实现同性婚姻合法是自然轻松的,以此辩护说我们不适合这样。历史提醒纠正这些谬论,如剧中展示,在合法化这条路上有许多像Serge一样奋斗的人。

Victor父亲虽然拆散了他与Sélim,又反对Serge接近他,究其原因,父亲并不是恐同者,父亲恐惧社会对儿子的歧视与伤害。出柜对大部分同志来说是极为困难的事情,现实中很多人选择和Sélim一样隐瞒终生,过娶妻生子的日子。如André Aciman所写「许多人活得好像自己有两个人生可活,一个是模型,另一个是成品,甚至有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版本。但你只有一个人生,而在你终于领悟之前,你的心已经疲倦了。」选择婚姻的人不会改变什么都想要的贪欲,更不可能抑制自己对同性的渴望。Sélim与Victor重逢后,两人重新发生关系。他解释这些年寂寞时瞒着妻子在外面与人幽会,谈话中我才明白Victor出去找人时,Serge在沙发上的黯然——他知道并同意Victor与别人发生性关系,只有观众和Sélim还在疑问,Victor是否背叛了他?没有父亲的祝福,没有世俗婚姻的保障,Victor从18岁开始一直与Serge相伴,年长的Serge包容宽厚,身患艾滋病的他有时也会绝望说出:Tu restes avec moi par fidélité à une histoire qui en fait est finie. (你与我在一起只是忠于一段已经结束的关系。)

影片开始时,Victor要去工地,女友对他说Je t'aime(我爱你),他回头笑笑走开。这是让人心寒的反馈,又坐实了如果表白后没有听到「我也爱你」就是不爱的恋爱真理。类似桥段可以在《Sex Education》第三季中体会。Victor对Serge说过很多次Je t'aime,相守不易,Serge是他最深的依赖。青少年时,父亲悄悄终结掉他与Sélime的同性关系。中年后,再次由Sélime的妻子不动声色出手解决。有些人恐惧出柜后如果家人觉得恶心怎么办,值得注意的是,亲人最关心的是实际问题。身份认同只是第一步,生活具体到柴米油盐,签字授权每一步。

影片展示了同志情侣每个阶段的难题与可贵经历,尤其是拉长了时间看同志人生,与恋人家人如何相处,寂寞情动后如何生活,惭愧怜悯,羁绊中谅解,他的经历碰触你,若有所悟时何尝不让人难受。 在此摘录下第一集的一段对话:

A mon âge, j'ai compris, ça fait rien d'aller contre le connerie. Surtout du plus grand nombre.
Oui? Donc tu te fous d'être reconnu?
D'être quoi?
D'être reconnu pour ce que tu es.
Etre connu pour ce que je suis? Oui, je l’en ai rien à foutre. .........
Je suis venu pour baiser. Et pouis si tu veux qu'on se voie de temps en temps, c'est sympa. J'ai rien d'autre à t'offrir.

激情过后,Victor起身走人。Serge问每次都要如此吗?他讥讽Serge难道还要过月下牵手的日子吗?18岁的Victor已开始放弃对同志权利的争取,他无意改变他口中的混蛋。而Serge希望拥有真实的人生,亦为此奔波一生。

2013年5月18日,法律的赋权将福荫每一代法兰西同志群体,祝福他们,也祝愿国内的同志终有一天可以在阳光下牵手。

 短评

前两集四星水平,第三集太拉跨了,明显是时间限制所以整个剪辑节奏是尿急的状态。太多事情要交代,太多情节发生在这四十来分钟里面,呼吸的空间都没有了。整体非常法国小品的调调。调度和人物的表演都非常“直接”,我称之为一种“尴尬的浪漫”。用一个人的经历讲时代变迁,很好。而且男主和伴侣的关系,现在的我完全可以理解。不是每一段亲密关系都要放到道德惯性的模板里去衡量。

6分钟前
  • Unbeliever
  • 还行

男主好看,儿子好看,剧好看。。

10分钟前
  • justin
  • 力荐

把三十多年的同志社会运动浓缩成三集片,哪怕是日常生活,也有理由感到骄傲——因为这样的生活方式不需要别人来批准,因为他过着自己想过的生活。同性恋作为群体本来就包括千姿百态的个体,希望这个群体以奥运方阵的姿态前进很荒谬。每个人都有权追求自己的性自由和性解放,他只需要对自己负责。别人在过自己的生活,而你在键盘上仇屌。

1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本来只想看看85盛夏小男主的,结果还看到sex education的酱油法国小伙,整体颜值都挺高!这么温柔的故事甚至不像法国人拍的。。

17分钟前
  • willamette
  • 推荐

这一家人颜值绝了,法国人真是让人喜欢。但是故事讲得太一般了,特别是最后一集,明白法国电影从来不是好莱坞那样的强调冲突,但本该很有张力额地方实在是病显得太差了,就剧集质量来说最多3星。不过男主一家三代真实不愧是一家人,一样倔。

21分钟前
  • kelvinzhao
  • 推荐

(第一次看法剧,美剧美影两个世界,法剧法影竟然是一个调调,电视剧的浮躁冗长特性被磨碎在法国影视的现实主义表达中,虽然一开始可能有点不适应,但最后就发现其实挺有韵味的)A Gay's Life!三集分别是少青中,与美剧中那种dramatic(非贬义)的描写不同,这部完全可以作为一种同志生活的案例展示,以及Victor这个主人公塑造得也太成功太丰满了吧最后Victor约人的那段引人遐想,结束的那一刻突然发现一个曾经激进的少年也这样走过了大半生,第一反应是叹息,虽然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结局A

23分钟前
  • Ke
  • 力荐

横跨三十年的同志平权史,在一个家庭和一对爱侣的三个年代片段中展现,背景和前景中的人都在改变,最难得是坚守到了最后,当然不得不说这跟它发生在法兰西有一定关系。主角两个年龄的选角太厉害了,形神都极似。

24分钟前
  • 神仙鱼
  • 推荐

完全没有必要弄成三集短剧啊,就是一部电影啊!

25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从80年代平权、艾滋风潮切入开讲法国同志的一生,谁知千禧篇和当代篇画风渐变,聚焦家庭和解、父/子身份转换,大事件变成背景补充可有可无。内容略不切题,同志骄傲和同志亦凡人是不同路径,选择了后一种又平铺直叙,难免比较平淡。

26分钟前
  • zitsunari
  • 还行

怎么说呢,开头开的挺好,后面男主open relationship,直到结尾男主突然离去后没多久又搭上另一个,还是有点别扭,,但想想似乎也没什么不对

31分钟前
  • 彌張
  • 还行

「If the law passes, will you marry? And dad, you can adopt me. → Even without paper, you are still my son.」「He's not perfect, nobody is. But being a father changes everything. We're no longer afraid for ouselves.」

35分钟前
  • Q·ian·Sivan
  • 推荐

这片后劲很大,讲述了法国gay的一生(演年轻时的演员很俊美),真的人生处处艰难,少年出柜跟父母决裂,中年要孩子阻力重重,老年孤苦伶仃,老男人男友得AIDS早去世。。太丧了

36分钟前
  • 用户vws7nehlyy
  • 力荐

喜欢这样的体量和时间节点叙事,80年代平权运动微光初现,性启蒙同步开启,跟父亲对抗,在年轻时刻拥抱自己,坦诚地爱;90年代走到中年,开始凝视滋生的欲望,蜷缩进庸常生活,又时时刻刻寻求更多认同;10年代像是安逸的,但仍要面对儿女的叛逆,顽固的一代已经年迈,自身也开始老去,只想起这一生,骄傲如斯。每个普通人的爱欲,理当如此。但愿有天都能捱到新天地。

41分钟前
  • 辣手玫瑰陆1萍
  • 推荐

给编剧跪了,爱每一个角色!

45分钟前
  • 傻乐的猫
  • 力荐

一代代基佬都在孤勇地思考,该怎么度过我们这一生才好。

47分钟前
  • 不良生
  • 力荐

相信我,男主中年之后的画风,简直帅上天!

52分钟前
  • 力荐

常见的叙事手法,平静的日常中酝酿着法国同性恋的骄傲斗争历程。

53分钟前
  • :-(
  • 推荐

想了想还是决定改成五星,3集的内容横跨了3个时代和3代人来体现平权的进程,以平权为主线,却也探讨了不少其他以“人”为主体而不仅仅是以“同性恋”为主体的内容比如父子关系的轮回,这一点我很欣赏,这部片子把同性恋群体和异性恋大众的异同很微妙地展示了出来,个人觉得这才是“同志亦凡人”的精髓,唯一的美中不足是最后一集的最后一部分由于时长的原因似乎剪辑得看起来有些拥挤突兀。第一集青少年时期的男主我不太可,但第二集往后的男主我太可了(什么方法可以几年达成这样颜值的飞跃?我也想拥有[狗头])

55分钟前
  • OliverBenjamin
  • 力荐

同性恋这一生太辛苦了,少年时要面对自我的认知,出柜家人的接受;中年时要面对相处、收养和疾病等人生问题;老了又要面对孤独与死亡……同时,还要努力为自己一步步争取权益。从来时间并不能改变任何,解决问题的永远是我们自己。希望将来真的有一天,同性恋当认知到自己是同性恋时没有任何觉得不适以及需要隐瞒的感觉,大家拥有一切平等的权益,不用避讳,不用顾忌,活出真实与自在,去爱去努力去创造去绽放……人生已经很辛苦了,人何必还要相互为难。感谢这一路为哪怕一点微小的进步付出努力的每一个人。

57分钟前
  • 惘然
  • 推荐

他只是跟着感觉走,他有错吗?父母希望他过的好,他们有错吗?他只是想有个孩子,他有错吗?他的朋友有自己的家庭,承担责任有错吗?同妻雪中送炭帮忙条件是远离丈夫,有错吗?他们之间想要一份跟异性恋一样的契约保障有错吗?他们都没错,这个世界怎么了?

59分钟前
  • 赴路都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