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老兵彭国臣

HD

主演:彭国臣,彭松柏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其它年份:2018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川军老兵彭国臣 剧照 NO.1川军老兵彭国臣 剧照 NO.2川军老兵彭国臣 剧照 NO.3川军老兵彭国臣 剧照 NO.4川军老兵彭国臣 剧照 NO.5川军老兵彭国臣 剧照 NO.6川军老兵彭国臣 剧照 NO.13川军老兵彭国臣 剧照 NO.14川军老兵彭国臣 剧照 NO.15川军老兵彭国臣 剧照 NO.16川军老兵彭国臣 剧照 NO.17川军老兵彭国臣 剧照 NO.18川军老兵彭国臣 剧照 NO.19川军老兵彭国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川军老兵彭国臣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是蒋能杰导演发起的抗战老兵系列纪录片中的一部,另外还有2015年的纪录片《龙老》,还有一部正在后期制作中的《将军的卫士》。  纪录片《川军老兵彭国臣》记录曾参加抗战和内战的川军百岁老兵彭国臣晚年(2012-2 017年)的生活状况。彭老抗战身份一直不被认同,终身未娶,晚年与侄孙彭松柏一家过活,生活不能自理时,全靠侄孙彭松柏照料。侄孙彭松柏也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经济压力。而彭老的高龄补贴、精准扶贫款等惠民政策,当地迟迟未予落实。2017年102岁的彭老离开人世,侄孙负债举行体面的葬礼。该片主要探讨日益严峻的中国养老问题。漫研社电梯惊魂(2013)真爱.com因为误会那是爱冷冻灵魂夜限照相馆2012最后的预言宇宙苍穹妈妈别走誓言樱桃2012乱世玉缘勇往直前2017妮基塔第一季唯美貌不可辜负 第一季寄宿学校之六少年浪女大厨第二季喜剧人之冒牌杀手长夜漫漫路迢迢1962秋海棠2006再生花落日绝世武神 第3季·动态漫火炬木小组第二季南昌起义都立水商!~令和~待嫁女儿心异度空间诺亚方舟:创世之旅疯狂电影人年少轻狂 第一季假如动物会摄影西蒙妮破碎银瀑2:重现天地正气犯人就是你 第一季今年夏天森林闺怨2021大世界扭蛋机2黑暗中的舞者老蒲的春夏秋冬

 长篇影评

 1 ) 蒋能杰导演抗战老兵系列纪录片之《川军老兵彭国臣》下载资源发布!

出品:南京沙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棉花沙影像工作室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湖南湘南当地方言

年份:2018年

片长:86min

主海报

纪录片《川军老兵彭国臣》简介

本片是蒋能杰导演2012年发起的抗战老兵系列纪录片中的一部,另外还有纪录片《龙老》、《战魂》,还有一部是正在后期制作的《将军的卫士》。本片记录曾参加抗战和内战的川军百岁老兵彭国臣晚年(2012-2017年)的生活状况。彭老抗战身份一直不被认同,终身未娶,晚年与侄孙彭松柏一家过活,生活不能自理时,全靠侄孙彭松柏照料。侄孙彭松柏也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经济压力。2017年102岁的彭老离开人世,侄孙负债举行体面的葬礼。本片2018年在大陆主要城市有展映,这是首次网络公开,主要探讨中国日益严峻的养老问题。

纪录片《川军老兵彭国臣》预告片

纪录片《川军老兵彭国臣》预告片_腾讯视频

欢迎打赏票钱支持蒋导创作(请备注姓名)

纪录片《川军老兵彭国臣》百度网盘高清剧照、海报、预告片、正片下载链接:

//pan.baidu.com/s/1XTYTtmeT7NSdCU0etWirZQ 提取码 : 05g2

纪录片《川军老兵彭国臣》剧照海报

导演简介

独立制片人,纪录片工作者,导演。2009年成立“棉花沙影像工作室”,曾拍摄纪录片「留守儿童三部曲」:《路》、《村小的孩子》、《加一》,其中《村小的孩子》荣获德国法兰克福影展一等奖、第三届凤凰纪录片大奖等;纪录片「抗战老兵三部曲」:《川军老兵彭国臣》、《龙老》、《战魂》。电影《矮婆》曾入围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单元、华沙国际电影节探索单元等。

棉花沙影像工作室 简介

棉花沙影像工作室是一家以电影,纪录片,公益项目,图片摄影,广告制作,后期剪辑、包装等多元素为发展方向的综合性工作室。 工作室创立于2009年,以工作室创始人蒋能杰的出生地命名,秉承着对历史的虔诚,对未来的瞻望,始终用影像对时代思考和记录。   在物质消费、商业甚嚣尘上的现代,棉花沙影像工作室坚信影像的力量,有着自己的文化使命与价值承担,用独特的眼光去打量这个时代。梦想用影像的方式表达自己、传承价值、记录时代,为后世留下时代的记忆。 工作室也乐于寻求有共同价值诉求的合作伙伴,将表达自己、记录时代、与自身价值观有机结合,共同为社会创造价值。因时代而记录,以影像思考时代。力图在对参与时代的记录中传承文化,用影像熔铸理想,以思考洞见未来。

 2 ) 纪录片《川军老兵彭国臣》主创阐述

纪录片《川军老兵彭国臣》主创阐述

Director's Interpretation of The Sichuan Army Veteran PENG Guochen

我是2012年返乡的,那会正在寻找新的纪录片题材。可能出于对历史感兴趣,加上那会民间关爱抗战老兵公益活动搞得轰轰烈烈。湖南是抗战期间重要的兵源地。据统计,抗战期间湖南兵源数额达210万,占全国征募总数的15% 。

直至现在,老家湖南还有不少健在的抗战老兵。本着抢救历史,我们团队陆陆续续拍摄了一百多位抗战老兵,大多是视频版口述史。真正跟拍的抗战老兵纪录片除了2015年的《龙老》,还有就是《川军老兵彭国臣》,还有一部就是正在后期中的《将军的卫士》。

由于我们跟拍二战老兵纪录片时间跨度比较长,跟拍到后面,抗战老兵只是我们纪录片里主人公的一个身份而已。虽然也牵涉到抗战老兵身份认可问题,片子更主要的是探讨中国日益严峻的养老问题。

我们有个传统就是养儿防老,只是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乡村空心化,乡村劳动力大多已外出务工,留下的基本是老人和小孩。老人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群体,老人的孤独寂寞比物质上的匮乏更为严重,也更容易被忽视。

纪录片《川军老兵彭国臣》前半部分主要呈现伦理道德,就是晚辈对老人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片子后半部分牵涉到社会的养老体系,比如医疗等社会保障福利,其实百姓跟政府要福利的意识也不强。我出生乡村,2012年返乡的,直到2017年08月份才来城市,主要也是因为我孩子教育问题。我和很多人一样逃离了乡村,主要因为乡村医疗教育太落后。社会资源分配很成问题,包括政策的落实一样存在严重的问题。

在乡村,我见过太多老人老无所依,这值得我们反思的。为什么中华民族发展到现在,国家号称很强大,为什么社会保障这么落后,尊老爱幼本是传统美德,为什么当今太多老人老无所依。

每个人都会老去,包括我也是一样,我希望到了那一天,我能有尊重地活着,有尊严地死去。

I went back to hometown in 2012 and looked for new documentary subject. Because I’m interested in history, and the civil public benefit activities for Anti-Japanese War veteran are very good, I paid attention to these veterans. Hunan is the important source of troops.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data, during Anti-Japanese War, the number of soldier is up to two million and one hundred thousand, they are 15% of the countrywide soldiery.

Till now there are still many Anti-Japanese War veterans are alive in Hunan. We shot over one hundred veterans for history salvage, most are oral history by video. For documentaries those we following shot, we finish Anti-Japanese War Veteran in 2015, The Sichuan Army Veteran PENG Guochen, also with another one that is in post production.

Because we spent too much time in following shooting Anti-Japanese War veterans, their identity is just one side shown in our documentary. Our documentary mainly discusses about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problem of supporting elder people even if it also shows the problem of identity acceptance.

Raising children to provide against old age is Chinese tradition, however because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most of labor force leave the villages and go outside to work, just the old and children stay in villages. For the old, material deprivation is a serious problem, but what’s worse, they are too lonely, also are ignored too easily.

The front part of Sichuan Army Veteran PENG Guochen is to show the younger generation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the older generation. The latter part shows more about our social pension system, also with medical security. Many common people don’t know how to get welfare from government clearly. I was born in village and return to hometown in 2012, I went to city in 2017 August, that’s mainly because I need to provide better education for my son, because the education and medical treatment are not developing in village. The social resources distribution is unfair, central policy implementation faces serious problem.

I have seen too many old men have no dependence in villages, we need to rethink about this situation. Why our country is stronger but the social security is not developing? Respect the old and love the young is our traditional virtue, why now so many the old are in such a poor situation.

Everyone gets old including me, I wish when I’m old, I can live and die with dignity.

蒋能杰 Jiang Nengjie

2018-01-03

 3 ) 纪录片《川军老兵彭国臣》内容简介

纪录片《川军老兵彭国臣》内容简介 (500字版)

Brief Introduction of documentary The Sichuan Army Veteran PENG Guochen

本片是蒋能杰导演发起的抗战老兵系列纪录片中的一部。记录曾参加抗战和内战的川军百岁老兵彭国臣晚年(2012-2017年)的生活状况。以彭老和侄孙彭松柏日常生活为主线,探讨日益严峻的中国养老问题。

彭老参军九年,曾抵御日寇,却因国军身份,解甲归田后,反成“四类分子”,常遭受异样的眼光。终身未婚的彭老跟侄孙彭松柏一起过活,晚年的彭国臣身体越来越差,渐渐没了赚钱的能力。政府发放的每月55元的微薄养老金难以支撑日益增长的生活开支,而彭老的高龄补贴也迟迟没有领到。

2013年国家民政部将原国民党抗战老兵列入抚恤对象,但彭老一直没有尝到政策的甜头。直到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政府关怀突然到来,一波一波来了又走了,彭老生活始终没有实质性的改善。

2016年彭老开始卧床不起,生活起居全靠侄孙彭松柏照料,对侄孙的依赖也越来越强。彭松柏同样面临上有老下有下的经济压力,在希望与放弃之间徘徊,在离开与陪伴之间纠结。

村里常广播精准扶贫工作,由于上级领导检查,彭松柏家突然收到一本册子,才明白彭老早已属扶贫对象,门上也悄悄挂了牌子。只是上面写的不小数目扶贫款却从未收到。彭松柏多次向相关部门反映,几经折腾扶贫款依然没有领到。

2017年彭老离开人世,彭老的高龄补贴和扶贫款也不了了之。侄孙彭松柏继续承担养老送终之责任,负债举行了体面的葬礼。

Peng Guochen joined the army for nine years and fought against the Japanese before, but because he belonged to the National Revolutionary Army, after his coming back to hometown, he was treated unfairly as four kinds of elements. He wasn’t married in the whole life and lived with grandnephew family. His health condition is worse and worse in later life, also lost ability of earning money gradually. Old aged pension RMB55 per month paid by government is too little to pay for ever-increasing living expenses. He never received the old age allowance even if he should.

In 2013 Ministry of Civil Affairs treated KMT Anti-Japanese War veterans as entitled groups, but Peng Guochen didn’t taste the sweetness of this policy. Until 2015 that is 70th anniversary of Chinese people Anti-Japanese War, government cared for them suddenly, they paid visits many times, however his life didn’t get real better.

In 2016 Peng Guochen was bedridden, grandnephew took care of his everything, he relied on his grandnephew more and more. Peng Songbai faced economic pressures because he is sandwich generation, he was hesitated between hope and disappointment, also between leaving or staying.

Village broadcast usually reports the news of taking targeted measures to help people lift themselves out of poverty. This family suddenly received a notebook because of high-level leader inspection, from that notebook they knew their family belonged to those living below the poverty line, even there was also a sign on the door and showing much poverty relief funds, they never received money. Peng Songbai checked with the related government departments many times, but finally got nothing.

This is one of Anti-Japanese War veteran documentary series directed by Jiang Nengjie. It shows the later life (2012-2017) of centenarian Sichuan veteran Peng Guochen. The main line is daily life of Peng Guochen and his grandnephew Peng Songbai, in order to discuss about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problem of supporting elder people.

In 2017 Peng Guochen passed away, there was no more updated news for old age allowance and poverty relief funds. Peng Songbai borrowed money and was in debt to give him an honorable burial.

纪录片《川军老兵彭国臣》内容简介 (200字版)

Brief Introduction of documentary The Sichuan Army Veteran PENG Guochen

本片是蒋能杰导演发起的抗战老兵系列纪录片中的一部。记录曾参加抗战和内战的川军百岁老兵彭国臣晚年(2012-2017年)的生活状况。彭老抗战身份一直不被认同,终身未娶,晚年与侄孙彭松柏一家过活,生活不能自理时,全靠侄孙彭松柏照料。侄孙彭松柏也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经济压力。而彭老的高龄补贴、精准扶贫款等惠民政策,当地迟迟未予落实。虽有反映和上访,但始终没有结果。2017年102岁的彭老离开人世,侄孙负债举行体面的葬礼。该片主要探讨日益严峻的中国养老问题。

This is one of Anti-Japanese War veteran documentary series directed by Jiang Nengjie. It shows the later life (2012-2017) of centenarian Sichuan veteran Peng Guochen. He wasn’t admitted as Anti-Japanese War veteran, and wasn’t married in the whole life. He lived with grandnephew Peng Songbai family in later life, when he couldn’t take care of himself on his own, grandnephew took care of him. But Peng Songbai faced economic pressures since he is sandwich generation. Their local government didn’t pay old age allowance and poverty relief funds to them, even if they appealed to the higher authorities for help but got nothing finally. In 2017 Peng Guochen was 102 years old and passed away, Peng Songbai borrowed money and was in debt to give him an honorable burial. This documentary mainly discusses about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problem of supporting elder people.

 4 ) 农村老人的悲歌

《川军老兵彭国臣》,可谓是一部农村老人的悲歌。我的爷爷从去年年初开始中风卧床不起,一切均靠着我奶奶的照料。去年一年,就回国两次老家,也做不了什么,仅仅看望,陪陪老人。

前两年开始,每年年后,爷爷看着我们出去务工,心里都特别难过是,舍不得。奶奶说,我们走后,爷爷想念我们,睡不着,一个在房里走来走去。当看到彭国臣老人卧床后,不让侄孙松柏出去,心里最触动了。躺在床上喊叫,都是那么的真,与相似。爷爷刚中风卧床,每天晚上都疼痛难受的喊叫,隔几分钟就需要别人帮忙把靠垫的褥子往上挪一下,暂时缓解。

我生活的湾子里,还没有那些那么可怜的人。也没有那么多黑暗悲伤故事,大家生活的都还行,不至于缴不了学费,上不了学。湾里唯一一位无儿女的低保老人,以前家里是地主,政府给盖了房子,低保等每年补贴快过万,过年发衣服米油的,自己平时做农活儿,加收废品。小日子过得很好。

电影在涉及农村扶贫这块儿的政治意味,需要客观些,从大局观着眼,不能站一个村子一个乡镇来看。农村的贫苦人家一直都存在的。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勤劳致富,这是不变的法则。一直靠别人救济,永远你都难致富。

彭国臣老人,参军报国抗战九年,浴血奋战,值得我们所有人的敬仰。

彭松柏,作为一个侄孙,对待叔爷爷这般好,真的是比爷爷还好了。帮老爷爷洗澡擦屁股,可谓孝孙典范,现在也没有多少年轻人能够做到。侄曾孙和侄曾孙女,到床边给老爷爷吃的。切西瓜,立马送到床上。这个家庭是一个有故事的家庭,是一个有温情有爱的家庭。

农村里的老年人,大多都是头发斑白,佝偻着背,儿孙常年在外务工,难得回来几次。承欢膝下,这个词,在农村或将成为历史。城市化发展,人越来越地涌进城,服务于城市发展。农村就像一块孤岛一般,留守老人与儿童,则是这孤岛中的守望者。

 5 ) 《每位老兵都应被善待》

关于抗战老兵题材的片子看的不多,也许这种题材本就不多吧!更何况是国民党老兵呢! 看了这部纪录片只有一个深深的感触吧!无论你以前为了这个国家做过什么,付出过什么,不要太指望他们会在你凄凉多病的晚年记得你。即使是为了应付形式匆匆忙忙的来看你一眼也透漏着虚情和假意,特别是在农村。 片子本身流水账似的记录方式虽有些令人乏味但也真实客观冷静的记录老人晚年的生活。

在这个人心浮躁的环境下,这种关注老兵的纪录片尤其难能可贵!

 6 ) 我想说

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我被这名可爱的抗战老兵完全带入了情节,年过百岁,依然耳不聋眼不花,头脑清晰,言语睿智,爷孙对话,或有滑稽,或有打诨,天真烂漫,忍俊不禁——这老叟着实令人喜爱。

片子开头,老人生活尚能自理,且能看人打牌,他滑稽中带有幽默的自嘲一句“我离家九年才回到家中那晚竟然还没有下夜饭的米”,虽是真实,却不失乐观,令人捧腹。然而到了次年,小腿肌肉萎缩,便卧倒在床。猛然想到了梁实秋先生的文章,他说,不知何时在堂屋里,多了许多男男女女的小娃子,不知何时,下楼梯的时候后面有人在你腋下狠狠扶你一把。大约,这也印证了这片子彭爷爷的真实写照。

我决然不忍的是,彭爷爷腿痛,不能直伸,更不能洗澡,每次下床犹如酷刑一般,纵然隔着屏幕,见此状,依然心如刀绞。

弥留之际,形容枯槁。我想到了鲁迅先生的文章,《朝花夕拾》里面有篇《父亲的病》,专门讲到他父亲将快死去的时候,一个精通礼节的太太要鲁迅去喊爸爸,鲁迅爸爸痛苦的喘气“不要嚷不要嚷”,直到中年的鲁迅才明白,去哭喊一个即将断气的父亲,这无疑是“对于父亲的最大错处”。

除了病痛,残年的孤独,无疑老人是最大敌人。即使卧倒床上,他还会时刻大叫亲友陪伴;即使卧倒在床,也还会与小孩子互动,给钱小孩子钱。他或许不知这小孩是谁,但眼前定会有“耳畔频闻故人死,眼前但见少年多”的感慨。

至于片中所牵涉的各方面抗战老兵补助与社会低保的问题,我不知,也不敢妄论,但“杨改兰事件”,“老兵彭国臣”,这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例子。

民族的站立,是靠着前辈的鲜血换来;而民族的幸福,要靠着社会与国家的观注而换来。郁达夫说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而今,这类抗战的英雄,已越来越少。风烛残年之际,有些老兵还在等着政策的救助,有些老兵还在病痛中奄奄一息,还有些老兵早已成了绝响……

蒋能杰导演,长期追踪拍摄抗战老兵,无论《龙老》、《川军老兵彭国臣》等片,镜头平铺直叙,内容真实贴切,风格朴实无华,真情真性,率真率性,长年追踪,难能可贵,这些无疑都具有无限的的文献价值、历史价值与人文价值。

向老兵致敬!这,是一场永垂不朽的人生。

向导演致敬!这,是一场濒危英雄的救助。

 短评

一个百岁老兵的凄惨晚年,我老的不能动了就选择安乐死吧

5分钟前
  • 棘阳故人
  • 推荐

这种纪录片我是不会看第二遍了。一是因为这是我的家乡话,我每次听到总会被一种力量拉到我生长的那片土地,这让我有种说不出来的情绪。再是因为相比死,我更畏惧老,老而无尊严,老而病痛,瘫痪,什么都没法做。抛开片中人物国军老兵的身份,这片子更想讨论的是养老问题和扶贫上的各种踢皮球,新闻里国富民强的新闻报道与片外形成一种微妙的对比,也有讽刺。而当国军老兵看着电视里阅兵时的八路老兵颇为荣耀的样子时,这部片子政治意味最浓的一刻到了。

8分钟前
  • 易思棠
  • 推荐

导演以时间为基奠,死亡为落脚的结尾,不时用广播和现实对比的风格,很现实,而该片老兵的悲剧是历史问题,是国民党没得到天下,就人民斗人民的问题,很难想象他悲剧色彩的一生,wg被批斗,老来无子女,低保金被剥削,但幸运的是他有个侄孙,而那些和他有相同境遇的其他老人会怎么样,我不敢想……

12分钟前
  • 木兮
  • 还行

太真实了…太讽刺了,谢谢导演持续几年的拍摄,看的人五味杂陈。让我想起了我的外公外婆,太讽刺了,直接反应底劳动人民生活的辛酸和无奈。某官员肥头大耳,大腹便便进门不想多待一秒,和卧床不起,饱受皮肉腐烂之苦,骨瘦嶙峋的老人一比真是太讽刺了,丑恶腐败

16分钟前
  • 江湖马扁子🌾
  • 力荐

少时替国军抗日结果一步错步步错,到年老总算因为高龄而享受到了某些福利却也在「全民脱贫」浪潮中先为浮萍后成为人造的样板,不过因为还有后辈照顾也算体面退场,在非常冷静的旁观中却也蕴含着纪录片应该有的态度,明眼人一看即知。

18分钟前
  • 451½°F™
  • 推荐

蒋能杰的两部作品都以一场邵阳地方葬礼收场。晚景的凄凉,着实让人难过。

19分钟前
  • AlterEgo🦙
  • 推荐

感谢中国还有这样一群记录的人

23分钟前
  • 小志
  • 力荐

湖南省新宁县马江村,1915年出生,身份证写的是1917年。1938年从军,改名为彭永保,所以后来找不到彭国臣。属于76军135师404团,从湖南走四十多天到成都,每天训练,每周演习。和侄孙一家住一起,时常惦记田土有没有好好种,八十多岁还下田。补贴老兵的事情,民政部说要统战部认可,统战部说还没有政策。门上贴的“医疗救助解决若干元”“社会救助解决若干元”和村干部的扶贫救助记录真是能把人气死。显然不只是一个关于养老的问题,而是善良总被辜负的恒久的悲剧。

28分钟前
  • 两次晕倒在厕所
  • 力荐

记录得相当原生态,也真实到有些压抑,虽然他的身份是川军抗战老兵,但更是一个普通农村老人,他们最青春热血的时代被历史掩埋,而垂垂暮年也被现实生活所腐蚀。

30分钟前
  • 孔府小鱼
  • 推荐

你活一天也要活啊。

35分钟前
  • 郭锅儿
  • 推荐

信任、依赖、顺从,是老人对于侄孙的感情。在角落洗澡的大红盆里,在床上弯着腿的爷爷多次反驳说“我真的做不到(伸直腿)呀” 。而侄孙却只能理解为爷爷不愿意努力,只能慢慢变瘫痪。同理心或许只能存在于有着相同处境的人身上。让后辈理解老辈,让健康人理解病人,或许只能依靠一种理念层面的“孝顺”。但是长时间的话,健康人、年轻人必然会被“我为什么要被你拴住”的念头所困,变得不耐烦。目前看了蒋导的三个纪录片,都是葬礼结尾。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层面,人们重视葬礼的体面,是要让大家知道自己是重孝道、有道德的。当然,这个纪录片里的侄孙确实做得挺好的了,也让人看到了养老上真正普遍的感情是关爱与厌烦共存的。

38分钟前
  • Lui吉豆
  • 力荐

又是一部压抑的纪录片……窒息的不仅仅是一个单独的个体

41分钟前
  • 沈凡
  • 力荐

中國老人真是太慘了,不是苦,不是難,是慘,當然不包括那些躺在別人血汗之上老不死的魔鬼野獸。唉。有人說沒有把老兵的題材發揮好,我不認同。相比較抗日的故事,戰爭打贏了,結果呢?當今環境下,能說什麼?又還能說什麼?老人當兵至32歲回到家鄉,102去世,這70年的經歷無法想像也無法描述,晚景才是最真實的,最觸動人心的。

44分钟前
  • 景太懒
  • 推荐

频繁地使用画外音,声音甜美的主持人播报着种种国富民强的新闻,而镜头始终对准了彭国臣那张布满沟壑、看不出表情的脸。这种声画组合的方法未必称得上高明,但画外音与镜头中的内容形成鲜明反差时,仍让人不由得思考起独立纪录片在当今电影市场上的存在意义:它触及了主流媒体无法关照的缝隙,从这个缝隙往下望,才知道那里是如此幽深,如此暗淡。

48分钟前
  • 李濛Lemon
  • 推荐

贫困老人的晚年 准备瓶毒药 一分钟作秀呕吐

50分钟前
  • 唱唱反调
  • 推荐

老有所养,天下才能大同。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完善,底层官员没良心,形式主义大于探访意义。如果我们连功臣都忘记了,那我们还能记住什么。

54分钟前
  • 王兆鑫
  • 推荐

一个百岁老人的最后几年。「抗战老兵」是老人32岁前的9年身份,如今看到年近百岁的「现在进行时」,很少提及中间70年的「过去时」。影片后半大部分在呈现彭国臣的衰老苦境,和社会养老问题,可能和预期稍稍有些偏差。

57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还行

从2012到2017,漫长的时间跨度让彭国臣彻底失去了自理生活的能力,也让纪录的主体产生了自然而然的改变,从一位川军老兵的家庭生活变成诸多贫困地区高龄人群的某种缩影:他们与家人的关系与其说是一种亲情体现(当然有亲情维系),不如说更像是一种各有苦衷地互相折磨,镜头下的他们因此显得身心俱疲与狼狈不堪;永远收不到的扶贫基金、在一分钟内假借“探望”之名作秀走过场的官员,与电视、播报中的“国富民强”“落到实处”形成了一种再精妙不过的反讽,主流媒体的聚光灯永远照不到的角落,恰恰是那些幽暗晦深之地。前一秒还在吃水果,下一秒一个漆黑的转场,生命由风烛残年静默地走向死亡,人生无常,借用导演在阐述中的一句话表露心迹:每个人都会老去,我希望到了那一天,我能有尊严地活着,有尊严地死去。

60分钟前
  • 豆友180035471
  • 推荐

片子没什么技术含量,其实就是普通老人的凄凉晚年,看到了养老问题政府方面的缺席,和大部分家庭一样,就靠儿孙辈在撑,难免遇到“久病床前无孝子”的状况。只是年近百岁川军老兵这样的身份让这件事格外凄凉,他们为国家付出了青春,却因国军身份度过了毫无质量孑然一身的一生,岂止是晚景凄凉,这是一生凄凉。

1小时前
  • 津五渡
  • 推荐

没有对波澜壮阔或颠沛流离人生的几分钟回忆,就迅速转为对人之将死痛苦折磨的无情直视。当然,摄像机背后始终能感到温情的观察存在,哪怕镜头前那些相互辱骂的一个个时刻,也能因这就是社会哪怕人类命运共同体现实,而被观众充分理解和谅解吧。属于中国乡下养老的问题,也是实打实被揭示出来的,至于怎么解决,就远不是纪录片作者职责和能力所在了。在每个人都过上好日子却依旧韭菜遍地的时代,不要认为这些邵阳乡下的孤寡老人,是雨女无瓜的个体,让自己对未来也心惊胆战可能才是超越恐怖片的效果吧。

1小时前
  • seamouse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