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小子贾樟柯

HD

主演:贾樟柯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国语年份:2014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汾阳小子贾樟柯 剧照 NO.1汾阳小子贾樟柯 剧照 NO.2汾阳小子贾樟柯 剧照 NO.3汾阳小子贾樟柯 剧照 NO.4汾阳小子贾樟柯 剧照 NO.5汾阳小子贾樟柯 剧照 NO.6汾阳小子贾樟柯 剧照 NO.13汾阳小子贾樟柯 剧照 NO.14汾阳小子贾樟柯 剧照 NO.15汾阳小子贾樟柯 剧照 NO.16汾阳小子贾樟柯 剧照 NO.17汾阳小子贾樟柯 剧照 NO.18汾阳小子贾樟柯 剧照 NO.19汾阳小子贾樟柯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汾阳小子贾樟柯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巴西著名导演沃尔特-塞勒 斯在北京结束了有关贾樟柯的纪录片 拍摄,这部探索贾樟柯创作秘密的影 片筹备长达三年,在巴西圣保罗、法 国巴黎、及贾樟柯的老家山西汾阳等 地拍摄,影片追踪了贾樟柯在世界各 地的艺术活动,采访了贾樟柯的亲 友、同学、台前幕后合作者,旨在近 距离了解贾樟柯的创作思路及成长过 程。沃尔特-塞勒斯同时完成了一本 关于贾樟柯电影的研究专著,将以 葡、法、英三种语言出版。虫子:热带雨林冒险练手3之乱世巨星血之猎手悉达多活死人黎明29 1粤语她的母亲福尔摩斯探案集第二季大鱼(国语版)笑起来真好看巢穴2013海伦·韦斯特探案集无处可逃2012指尖世界求主垂怜无名故事纸牌屋 第五季浪花一朵朵痴心女子负心郎1948偷听女人心国语故事游戏坏孩子的秋天再见了,小蝴蝶幸福很囧女儿们的恋爱 第一季海军罪案调查处第十季维多利亚2015鳄鱼莱莱兵工厂女郎 第一季超级智能南北狮王(国语版)惊情谍变(粤语版)亲爱的我们的曾经天桥风云爱之女巫尽管你不想要荒唐镜三气胭脂马外界噪音浮士德蔚蓝海岸第一季赤赤炼恋远方牧场第一季

 长篇影评

 1 ) 是否

不过有多少人,会说多少不冷不热的话,在你背后。不过有多少光鲜抑或艰难,过去还是未来。我都依然觉得,中国电影,有你很好。很多年以后,这些时过境迁的高票房商业影片,我想我可能会全部忘记,可是,贾樟柯的电影我还是会翻出来看一遍。
我很喜欢那段刘涛听着广播,一点一点,轻轻摇晃,然后慢慢起舞,最后,忘情的舞蹈起来。,那首歌是《是否》。
他的镜头很糙,直白,自然,原始。是拍给你看,又不是拍给你看。那些镜头总是那么的延缓,感觉时间会静止,脑子里会有自己的想法。
我很喜欢贾樟柯电影里面的歌,流浪者,任逍遥,站台,爱江山不爱美人……不是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却很留恋那个年代。
是的,我喜欢罗大佑的歌。歌里的旋律。

 2 ) 贾樟柯——“我能够获得故乡,是因为我离开了他。”

由巴西著名导演沃尔特-塞勒斯拍摄的有关贾樟柯的纪录片——《汾阳小子贾樟柯》,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去了解藏在电影背后的贾樟柯。

这部探索贾樟柯创作秘密的影片筹备长达三年,在巴西圣保罗、法国巴黎、及贾樟柯的老家山西汾阳等地拍摄,不同的镜头与不同的切换,带我们走进贾樟柯的台前幕后。

关于他的电影,我们总是不断的用自己的思维解读,有时迷惑,有时惊奇。但是我们观众有再多的自我解读,不过也是主观的臆想。

只有真正了解了贾樟柯的创作意图才能够靠近电影的最初的意义。这部影片与其说是我们观众了解贾樟柯的一个途径,不如说这是贾樟柯难得的机会去倾诉。

贾樟柯带着我们走进汾阳,走进《小武》里的镜头,老宅的苹果树已经没了,很多曾经在他记忆里的痕迹都在现代化的步伐里慢慢颓败消失。贾樟柯能做的就是用镜头留住它。

贾樟柯是一个很怀旧的人,我们能在他的镜头里看到很多有着“个人化“的东西,但是还有很多看似是无意的存在都带着贾樟柯的记忆。

贾樟柯童年里的印度歌《流浪者》,变成了《站台》里的播放的电影。还有那些他曾经听过的故事,走过的道路,眺望过的远山都被他嵌入电影的支流里,变成它涌动的生命力。

回首过去的人是有勇气的,他要承受事物消逝的苦痛,还要努力从过去里抽离出来。但是贾樟柯做到了,他勇敢的记录下他的时代,他成长记忆的地方。也正因为有他的坚持,我们才能看到那个曾经存在过的时代。

童年时期的贾樟柯被父亲带到了城墙边上。遥望远方的公路,等待偶尔经过的车,贾樟柯疑惑他的父亲为何在流泪。

后来,长大了一些的贾樟柯终于体会到了那时父亲泪水的意义,那是每个怀揣着梦想的人都会有的感觉,是那种拼命的向往着外面的世界的感觉。

外面的世界广袤的无法想象,那种神秘感一直在激荡着贾樟柯汹涌澎湃的渴望。这种渴望因为现实的差距和自身的无能为力变成了一种无力感和禁锢感。越是渴望,却越孤独。越是孤独,就越迷茫。

后来贾樟柯把真实存在的那种因为禁锢感而由生的孤独感赋予了《站台》,也给了所有同样被禁锢而孤独的观众。

我们看到汾阳如同围城一样阻挡住了里面的青年,青年们的呐喊和渴望全部都淹没在轰隆作响而驶过的火车中。

火车啊,请你把我带向远方,带向生生不息的另一个世界中。

后来他终于如愿的离开了汾阳,却也真正的理解了自己的汾阳。离开一个地方,你的心就会很包容,包容故乡的贫穷与落后,包容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如同故乡一样,包容每一个都试图拼命离开它的人。

就像贾樟柯自己说的,“我能够获得故乡,是因为我离开了他。”他看到了不完整的自己,看到了不完整的故乡,所以他回去了。

从此故乡对贾樟柯的电影来说就像是一个符号化的存在,他电影镜头下的汾阳不是一个已经变了模样的汾阳,他努力的把记忆里的汾阳呈现出来,所以我们看到的汾阳总带着年代感和粗粝感,最原始也最动人,是音乐一响起就会让人冲动流泪的感动。

一点一滴都被贾樟柯安排在电影的细枝末节里,伏脉千里。

我们每个人都是那时候的贾樟柯,都曾经想要逃离,逃离父母,逃离一成不变的故乡,逃离不堪和压抑。

直到我们来到了另外一个城市,异乡人的流浪曾经让你享受自由,但是你却愈发觉得疲惫,没有归属感让你缺失安全感,你的渴望变成了一点点关于回家的希冀。

后来我们去了很多城市,发觉所有的城市都是不过都是一个模样,高楼大厦,车流不息,还有一批又一批的迷惘的年轻人。

后来贾樟柯的镜头注视了另一部分群体,那些生活在社会底端的人,那些带着忧愁感的人们。我们或许不是他们,但是我们却在他们身嗅到了相同的气味,关于许许多多现代人的气质。

他们总是带着生活的惨烈记忆,完成一次又一次的生活祭奠。

“不能因为整个国家在跑步前进就忽略了那些被撞倒的人。”

贾樟柯说,这些都是生活的缺失。社会在发展的同时,总是会压榨掉一些人,他们苟延残喘在社会的底层,他们代表着非权力的拥有者,他们被动的生活在这个社会,被权贵排除在外,他们曾经努力生活却得不到应有的馈赠,他们同样迷茫却早已麻木。

社会把他们遗忘,他们也躲在阳光的阴影里。贾樟柯却不是,他把他们都记录下来了。他同情他们,他关注他们,甚至觉得那些边缘化的工人带着悲情的色彩。

贾樟柯用电影跟观众交流,他用电影里的一件事,一个人物,一个背景,甚至是花草,都是他无声的思考。

耽于享受世俗的人,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一人突然倍感空虚,现实的喧闹和繁华的追逐突然让人怀疑,赵涛的经历变成了《世界》的雏形,而贾樟柯也在向观众提问真实世界和虚假世界的界限和意义。

由此,我们不断的探讨,他所呈现的故事的意义。这或许就是贾樟柯给我们的馈赠,我们不停的思考,成为一个能够停下来思考的人。

贾樟柯的故事很多,他热爱电影行业,敢于叙述“敏感性“的真实,所以当他被限制创作的时候,他痛苦,并且怀疑它。

但是迷茫的贾樟柯却还带着年少的热忱继续爱着电影。为故乡创作,为自己创作,为人间的百态创作。这真是难能可贵。

从前,我不了解贾樟柯,如今逐渐的看见了他的精神世界,才恍然他的电影是多么的巧妙和深刻。他身上的人文情怀令我敬佩,他“天真”的理想令人动人。

孤独虽常在,希望他还能够用电影倾诉。

那一份情怀和忧愁,浸泡着割舍不断的乡愁。人生短短几个秋,不醉不罢休。

 3 ) 小人物不小了

贾樟柯说话很好听,不只是声音,周全儒雅,态度和姿态也拿捏的齐整。话当年时,和小武(王宏伟)重走少年路,物是人非。
苍夷犹在,故人依然,只是他已经跳脱出去,用力焕然出游客的光鲜。
中国男人除去昏聩的老年期就只有热血的少年期和平庸中年期。
要保有少年期的一切真,就只能在少年期死去。再活下去,一跤摔进成年人的世界,恋恋不去的也只能是一个又一个一文不值的梦。
抓取这些梦,横下心让他们再死一次。贩卖温情也好,真实也罢,太阳之下的事——过去的、旧了的、老去的——都不甘心,魂魄不散。
还魂这件事很难,是巫师的本分,亲历者大多从不发声。
人惜物,念旧,不止受控于流逝,也急迫拥抱新的绝望。
旧物大师。也可以说是个破烂小子,点石成金,一刻鲜衣怒马,自觉隔离人群。
他说,他从人群中来,是人群中的一份子,他不能忘记那些脸,虽然那些人和事都是新死的和死去很久的。

 4 ) 心灵的成长·周遭的现实

贾樟柯作品梳理:

1995-《小山回家》;1997-《小武》;2000-《站台》

2001-《公共场所》;2001-《狗的状况》;2002-《任逍遥》

2004-《世界》;2006-《东》;2007-《三峡好人》;2007-《我们的十年》

2007-《无用》;2007-《在那里》;2008-《河上的爱情》

2008-《黑色早餐》;2008-《十年》;2008-《二十四城记》

2010-2011-《语路计划》;2010-《海上传奇》;2013-《天注定》;

2014-《老潘的昼与夜》;2015-《山河故人》;

2015-《我们的时代-十年敢想录(10集)》;2018-《江湖儿女》


2014-《汾阳小子贾樟柯》(沃尔特·塞勒斯)

“如果不拍摄,他只是我内心的感受。生命的尊贵在里面,在人海里面。一直要去注意每一张面孔,你就会注意到每一个有尊严的人。但是通过摄影机,它可以把我的这种感受呈现出来。它变成一种现实的存在,存在于荧幕上面,否则它只存在于我的感觉里面。”(贾樟柯)

“《站台》里面的人向往外面的世界,如果他们看到《世界》的时候,他们会怎么想?那是他们希望的远方吗?那是他们希望的另外一种生活吗?如果《小武》知道了《天注定》里的四个人的遭遇,他会怎么想呢?我不能说是变得更糟,还是变得更好,但是他会很荒谬……”(贾樟柯)

“拍摄不顺利的时候,恰恰是我在通往那个崭新的东西,但我对自己最深刻怀疑的时候是拍得非常顺利,我没有一种挑战和思维,一定是沿着一种成规、一种工作经验在拍摄,我失去了一个对新方向的直觉。”(贾樟柯)

“二十多年来,贾樟柯持续关注时代变迁中的个体命运 和经验,体现了一种独特的现实主义美学风格和对大 时代普通人的人文关怀,其作品也成为改革开放四十 年来中国社会变迁的影像记录。”在贾樟柯的电影以及贾樟柯的访谈中,不难发现其摄影机一直呼应着现实主义,拍摄故事、人物源于生活灵感,拍摄场景、场地还原生活之地。正像剪辑师总结贾樟柯的创作特点:大量的流行歌曲使用,故事跟日常生活有关。

在我看来其现实主义在电影中的呈现从技术视听上,正如《小武》的主角王宏伟在纪录片中总结的那样,这种风格——“手持,实景拍摄,方言,地方”。从叙事内容及题材表达方面,可以大致分为两类:成长生活的回忆现实生活的思考。当走向现实的深处,它更像落脚到一种超现实的世界,可能是未来、可能是不会到达的未来。同时,贾樟柯所呈现的真实并非真实,而是一种“真实感”。

成长生活的回忆

贾樟柯尤其是早期作品的呈现与表达都与自己汾阳童年、少年生活的经历紧密相关。《小武》中的街道、院子就是自己生活之处。《小武》的故事思路也是源于生活中实际的感受:童年的小伙伴很多人3年级就已辍学,变成小偷。《小武》中的整条街的拆迁搬家镜头,也源于自己现实生活中对于拆迁的记录与思考。

《站台》可以说正是作者自身1979-1989年阶段个人成长经历的一种记忆与表达。包括在电影中涉及的歌曲、场景元素,如《站台》影片中呈现的电影《我是一个流浪者》,正是自己儿时所观看的电影。《站台》的场景、《世界》的后台准备……都不自觉得流露着对“准备演”出的那种情景的喜爱,其经历也源于父亲是剧团的导演,贾樟柯儿时经常站在后台观看。《站台》中的第一个镜头电影镜头来自的是拍摄现场临时的变动偷拍。《站台》中奔跑、追逐火车的孤独感,源于贾樟柯一次看他父亲面对城墙感觉在哭,禁锢感带来的孤独感。

包括《山河故人》的片名产生:“其实《山河故人》这个片名的产生是很多年前的事了。大概是十几年前的春节期间,我去山里的姨妈家走亲戚,我姨妈家门口是沟,沟对面是群山,群山上覆满残雪。当时正好是大雪初歇的午后,太阳出来了,放眼望去太阳照着残雪,远处小小的人在走,那个时候我突然想到这个词组——“山河故人”。”

现实生活的思考——“非权力的拥有者”

《世界》是赵涛亲身讲述的故事的原型,正如她自己所言:“在演我自己”。在《世界》中,贾樟柯说自己所表达的是2003年-2004年加快的城市化,自己亲身的感受:城市的背景都是一样的,对全球化的质疑,虚拟性、想象性。“世界公园某种程度和网络世界一样,带给人们另一种生存的假象,世界公园外在的开放性、开放的幻觉,更衬托了人的孤独感和机械性”。

“从事一种创作、对快速变化的时代有快速的反应。”在《二十四城记》、《三峡好人》中,呈现的更是贾樟柯对于现实世界的记录和关怀。他在记录生活的缺失,电影里面的人物“非权力的拥有者”,他们是权贵之外的人群,无法掌控社会的资源、被动地生活在这样的时代里。他想拍工人的生活,那一代90年代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改变,工人的中心位置的主体边缘化,不再有工人。随着微博、社交网络的普及,暴力案件的真实案例,暴力更像是个人的一种宣言、存在的讲述。《天注定》正是在此寓意下诞生的。

贾樟柯的现实主义我想在主观能动的记录下,还有一层作者自身的艺术直觉和心灵洞见,以至于让他快速回忆起童年往事,快速捕捉社会变迁,同时将自己的感受与思考隐藏其中。

阅读参考文献:

1. 2014-《汾阳小子贾樟柯》(沃尔特·塞勒斯)

2.贾樟柯;杨远婴. 拍电影最重要的是“发现”[J].当代电影,2015(11).

3.贾樟柯;尹鸿. 为大时代的小人物写传:对话贾樟柯[J].当代电影,2020(01).

 5 ) 贾樟柯的本土大银幕之路

本文曾发表过,此处有删减。

贾樟柯新片《江湖儿女》在戛纳铩羽而归,虽然略有遗憾,但该片已经定档9月21日,对广大影迷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了。

贾樟柯曾是所谓的“地下导演”,2003年获得“解禁”,但他的本土大银幕之路,仍然是漫长而艰难的。

03年八所高校联合邀请贾樟柯到南京与大学生交流,作者与贾樟柯“合影”。

15年前(2003年),南京八所高校联合邀请贾樟柯到南京与大学生交流,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

那时候的贾樟柯,还是新锐导演,也是所谓的“地下导演”——当时他还没有导演过能在大陆公映影片。

那时候的贾樟柯,也还没有成为“文化精英”和杂志封面的宠儿。他在国际上有了较大的名气,但在国内,他还算不上电影界的“大咖”。

那时候的贾樟柯,是一个谦逊、友善的青年导演。

我当时的好朋友是那场活动的主办人之一,他跟我说,贾樟柯回到北京后,寄来了感谢信,信中附带了他给他们买的回程火车票,好让他找学校报销。

这件“小事”告诉我——

贾樟柯当时虽然已经是入围过戛纳主竞赛的导演(《任逍遥》2002),但并没有架子,他到南京参加交流活动,知道学生申请到的经费有限,并没有要求坐飞机来回,而是选择了经济实惠的火车。

贾樟柯很会做人,对一个短暂接待过他的大学生如此客气,如此体贴。其情商之高,非常人可及也。

而在那场活动中,我也见识了贾樟柯非凡的口才。

也是2003年。

那年的11月,电影局召集一些独立电影人在北京电影学院开会,何建军、雎安奇、贾樟柯、娄烨、王小帅、张献民、张亚璇七人签名(人称“七君子“),提出了对电影问题的解决方案。

在这次会议上,大部分所谓“第六代”导演被宣布解禁。

如果说1998年《小武》横空出世是贾樟柯导演生涯的重要起点,那么,2003年11月的这次会议,可以说是贾樟柯征战本土大银幕的重要起点——从那天起,他的导演身份在他的国家“合法化”了。

取得“合法身份”后,贾樟柯非常积极投入到“合法电影”的创作中,2004年,他便拿出了首部可以在大陆公映的作品《世界》。

2005年4月15日,《世界》在大陆公映,但票房惨败,正应了2003年那次重要会议中的一位官员所言,今天我们给你们解禁,但你们要明白,你们马上就会变成市场经济中的地下电影。

但贾樟柯此时已经成长为国际大导演,他的影片并不需要依靠国内票房来收回成本或获得利润。

贾樟柯本人说过:“我28岁的时候,已经解决了自己的财富问题了。”

原因是自《小武》开始,贾樟柯导演的影片的海外销售非常好,这些影片至今仍然在给贾樟柯赚钱。

28岁就实现财务自由的贾樟柯,在金钱上并不需要国内票房的“加持”,但影片的公映,给贾樟柯带来了“合法的”声望和影响力,也带来资源。

贾樟柯的电影在国内不赚钱,但他却是国内炙手可热的广告导演,他甚至可以把广告拍成剧情长片或纪录片,比如《二十四城记》(2008)、《语路》(2011)等。

作为国际大导演,贾樟柯拍广告可是非常赚钱的。

贾樟柯在国内“曲线救国”的赚钱“套路”,也是其他导演难以达成的。

2006年,《三峡好人》先是“惊喜”地参赛威尼斯电影节,后更“惊喜”地捧回金狮大奖。

获得金狮奖后,贾樟柯毫无疑问地成了中国大陆在国际影坛上最具影响力的导演,而此时,他不过36岁。

2006年12月14日,《三峡好人》携“金狮”之威,选择与张艺谋导演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同日上映。

《三峡好人》硬碰硬的结果是彻底沦为炮灰,票房数字连《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零头都没有达到。

但为中国电影争了光的《三峡好人》让贾樟柯在国内的声望进一步上升。

此后,他频频登上各种杂志封面,成为当代“文化精英”的代表人物,进而获得了参与政府项目的机会。

2010年,贾樟柯导演了上海世博会的献礼电影——纪录片《海上传奇》。

据说,这是贾樟柯唯一一部亏损的电影作品。

自2004年起,贾樟柯便与上影集团合作。

2008年,“贾樟柯电影工作室”在上影集团挂牌成立。

2013年,贾樟柯、赵涛夫妇“落户”上影集团,贾樟柯已经成为这家国营电影巨头的“台柱”之一。

2013年,《天注定》在第66届戛纳电影节获得了最佳编剧奖。

但,这却成了贾樟柯“解禁”后首部无法在大陆公映的作品。

贾樟柯在2012年12月24日(平安夜)晚上22点36分发了一条微博:“忍无可忍则无需再忍。重回地下!”

这条微博说的很可能是《天注定》遭遇的电影审查问题。

《天注定》在戛纳亮相后,贾樟柯接受采访时曾说该片已经取得公映许可证。

而影片最终没有公映,很可能是因为没有通过“社会影响评估”。

就《天注定》自带的话题性而言,它很可能成为贾樟柯作品在国内电影市场的“爆款”。

《天注定》虽然无缘国内公映,但贾樟柯并没有重回地下,而是继续抖擞前行。

两年后,《山河故人》公映,收获了3000多万的票房,比贾樟柯之前的所有电影的国内票房加起来都多。

相对于高歌猛进的中国电影票房来说,3000多万的票房并不算什么,但对于“票房毒药”贾樟柯来说,这是一次了不起的胜利!

本该由《天注定》取得的胜利,被推迟了两年。

2017年,贾樟柯联合四位同样来自金砖国家的知名导演,为金砖国家会议拍摄了献礼片《时间去哪儿了》。

这个项目选中贾樟柯,表明贾樟柯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的“国际名片”。

贾樟柯是山西人。

他从未忘本,成名之后,没少用自己的影响力反哺家乡。

巴西著名导演沃尔特·塞勒斯(也是《时间去哪儿了》的导演之一)拍摄了一部关于贾樟柯的纪录片——《汾阳小子贾樟柯》。

片名如此强调贾樟柯的出身,与贾樟柯的电影(“故乡三部曲”、《三峡好人》、《山河故人》等作品皆与山西关系密切)有关,当然也与贾樟柯的“乡情”有关。

《山河故人》的“成功”,让贾樟柯有了将其发展为山西“品牌”的想法。

2016年,贾樟柯在自己的家乡汾阳开了一家名为“山河故人·家厨”的餐馆,而餐馆同时也是一个艺文空间。

这个餐馆是电影《山河故人》的“副产品”,也是贾樟柯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推广“晋菜”和自己的家乡的浓浓“乡情”。

如今,这家餐馆估计已经成为许多文艺青年的电影“朝圣”之地。

2017年10月28日,第一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在平遥古城开幕。

山西人贾樟柯创办了这个电影节,还利用自己的资源和人脉拉起了一个国际团队为电影节保驾护航。

这个电影节在展映电影和评奖之外,更重要的使命是,打响平遥古城的国际知名度,推广平遥古城乃至整个山西的旅游资源。

导演贾樟柯、商人贾樟柯之外,贾樟柯又成了山西文化、山西旅游的“代言人”。

已经成为中国电影最闪亮的名片的贾樟柯还在今年年初当选山西省全国人大代表。

我相信,今后贾樟柯的电影亮相本土大银幕应该都是水到渠成的。这对贾樟柯或广大影迷而言,都是一件幸事。

 6 ) 我的邻居是山西人

贾樟柯,在他的电影里,有你能看到的真实,也有你想象不到的真实。这种真实是不同于第五代、第六代导演所刻意营造的真实,你会对贾樟柯的真实所感染,你能感到这是你曾经生活的一部分。你可以说这是时代的印记,也可以解读这是贾樟柯的记忆,它是真实的,真实的让你忽视了它曾经的存在。如果你看过科长的电影,这部纪录片能让你更好的接近电影背后的“贾樟柯”,了解那个真正的汾阳小子!唯一不满意的就是太短了눈_눈

 短评

不管有多少人,会说多少不冷不热的话,在你背后。不管有多少光鲜抑或艰难。我都依然觉得,中国电影,有你很好。很多年以后,这些时过境迁的高票房商业影片,我想我可能会全部忘记,可是,贾樟柯的电影我还是会翻出来看一遍。

5分钟前
  • 小王子
  • 力荐

沃尔特·塞勒斯资历比贾樟柯深,也拍出过《中央车站》等经典之作,他却是科长的忠实粉丝,为他拍摄了这部纪录片。也许科长的电影不免有标签化之处,但放眼中国,他毕竟是纪录“我们的时代”最好的导演之一。科长在海外收到热捧,与其“中国特色”不无关系,但他的敏锐与直觉却是绝大多华语导演所缺乏的

9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一个可敬的人,假科长。

13分钟前
  • 希尼莫
  • 力荐

我没有想到片尾曲是爱江山更爱美人。没忍住哭到结束。也是第一次看到全场的观众不为彩蛋也几乎没人走,一起坐到了片尾字幕走完。“人生短短幾個秋,不醉不罷休/ 東邊我的美人哪,西邊黃河流/ 來呀來個酒啊,不醉不罷休”

16分钟前
  • 阿花
  • 力荐

科长两大粉丝倾情奉献,看得太流畅,就像完全凭借粉丝的直觉在拍的,重返了《小武》《站台》《世界》《天注定》等众多取景地。隐隐希望能多点什么不一样的,爆点或者泪点,但就只是朴实的一张贾樟柯画像。讲座那段有些偷懒,但看到涌动的年轻学生,就知道贾樟柯最忠实的一批观众是谁了。

20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看哭了。

21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父亲,小武,爱江山更爱美人

24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跟侯孝贤画像相似,大师间的惺惺相惜,塞勒斯说对于尊敬的人的确很难保持距离。“贾樟柯在拍新片,不能来现场,这是最好的借口”。表现了贾的很多焦虑,对失落的文化和家园,对全球化下的生存孤独,对电影审查制和身份危机...柏林全景纪录片,上座很满,大部分是欧洲老头老太

28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深受感動,尤其是:我想讓自己孤獨,因為孤獨能給我更多的情感醞釀和思想萌發。也看到了賈樟柯在《天註定》不能上映后特別失落甚至打算離開這一行,他說看到自己《站台》的盜版碟震驚了,像是自己的孩子被拐走了。我看到了贾樟柯更深层次的一面,珍惜优秀影片吧

30分钟前
  • 非灰
  • 力荐

早听说过2014年的此片,一直未看,今日观看感觉很不错。一个巴西有名的导演,由于喜爱而下功夫,亲历亲为地到实地来拍一部别人国家导演的纪录片,着实难能可贵,说明他真的喜欢这位导演的作品,愿意付出劳动去宣传它。我们常说“让中国电影走出去”,这是人家主动来做宣传,来介绍中国电影,当然应该欢迎并大力支持的! 本片讲述了贾导演从1998的《小武》到2013年的《天注定》,近二十年的各部电影的创作历程,将旧地重游与过去的影片片段交错组接起来,生动、全面地讲述了贾导演的创作理念、美学追求,说明了在外国人眼中这些作品的文化、社会、历史认识与审美价值。除了影片本身的艺术认识价值以外,贾导演的作品在国外为什么能有如此之多、之高、之深的接受价值,更值得我们思索、研究。

35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贾导电影结束时自己都哭了,朴实又感性的一个人。纪录片拍挺好的,感受到了赛勒斯的爱

36分钟前
  • bibobobibobi
  • 推荐

我觉得无论是看贾樟柯的文字记录还是口头讲述,都比他的电影本身好看。在中国社会这二三十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很多时候我们的影像表现又缺失的情况下,像他这样长期关注现实的导演实在是太难得了。但我觉得他现在的问题是脱离了底层的生活,所以只能重复他过往的体验或是转向戏剧性。戏剧性当然不是问题,问题是他不是那种能够把剧情写得很滴水不漏的人。

41分钟前
  • 灰色堡垒
  • 力荐

他是中国最孤独的电影人,他也是最值得敬佩的电影人。因为他只在乎人本身。

44分钟前
  • M
  • 力荐

我真正开始获得故乡,其实是因为离开了它。

45分钟前
  • Sundance小千
  • 推荐

沃尔特·塞勒斯一定非常欣赏贾樟柯,不是他的影迷拍不出这样的电影。他在回顾贾导的电影生涯,寻找电影在生活中的蛛丝马迹。贾樟柯对电影的爱,对时代的观察,都在不经意间流露。科长哭了的时候我也哭了,他可以在电影里书写时代,可以在演讲现场夸夸其谈,但他落泪的时候,那个内敛的小镇青年在他人的镜头前卸下心防的时刻,格外打动人。收尾极好,不知道一个异国导演是怎么找到《爱江山更爱美人》的。那年我在KTV里第一次听到这首歌,唱歌的那哥们儿全程走音。他说女朋友的名字跟“江山”谐音,现在他俩还在一起。等过年回家了,希望能和他喝一顿酒,再唱一唱歌。

47分钟前
  • 晚不安
  • 力荐

看完对科长的了解和喜爱又增加了一分。电影像公路之旅一样跟着他去了许多地方,说着说着就提到自己的父亲了,那里很动人。科长是个很合适的受访者,叨叨个没完,由他的好友拍摄完成的本片的确由内而外散发出真诚和爱意。最后一首歌啊~ “人生短短几个秋,不醉不罢休”果然是科长自己选的…

49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岁月无情,当年小贾,如今老贾;感动常在,不只佳能,还有电影。

54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我始终觉得贾樟柯的电影才是中国电影的正确打开方式,你看张陈冯也好,看姜娄王也好,只有贾在心平气和的记录着中国社会的变迁,他镜头里更多的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我反对人说他只喜欢拍脏乱差,我亦觉得真实就是这样。

55分钟前
  • 东北洪常秀
  • 力荐

grand cinema的放映应该是首度在国内公开放映。小贾回家、电影与家乡的关系、感谢盗版、网络时代谈被禁。盗版就像走丢的孩子,你在别人家找到了,那种感觉是很微妙的。

57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为什么我们总是用自己的偏见去看贾樟柯?他的电影是当代中国走出地下的代表,其中有他的童年回忆、他的情感诉求和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跟着贾导重返拍摄现场,这部纪录片真正成为了贾樟柯一次难得的自我倾诉机会,片子中也时不时插入流行歌,真是彻头彻尾地致敬呀,也再次回味了许多经典

1小时前
  • 幽灵不会哭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