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与占

HD中字

主演:让娜·莫罗,奥斯卡·威内尔,亨利·赛尔,万娜·乌尔比诺,Serge Rezvani,阿妮·内尔森,萨比娜·奥德潘,玛丽·杜布瓦,米歇尔·索博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1962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祖与占 剧照 NO.1祖与占 剧照 NO.2祖与占 剧照 NO.3祖与占 剧照 NO.4祖与占 剧照 NO.5祖与占 剧照 NO.6祖与占 剧照 NO.13祖与占 剧照 NO.14祖与占 剧照 NO.15祖与占 剧照 NO.16祖与占 剧照 NO.17祖与占 剧照 NO.18祖与占 剧照 NO.19祖与占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祖与占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战前,德国人祖(奥斯卡·威内尔 Oskar Werner 饰)和法国人占(亨利·赛尔 Henri Serre饰)在巴黎结识。他们意趣相投,对诗歌和小说都有强烈而共同的兴趣,甚至二人为着同一个雕塑也着迷。顺理成章地,祖与占都爱上了同一个女子:聪明貌美的凯瑟琳(让娜·莫罗 Jeanne Moreau饰)。  在这样的关系中,占选择了成全温柔单纯的祖。他们一起到乡间度假,度过了美妙时光。然而一战的爆发,却让他们失去了联系,在自己国家服役期间,他们多么担心会在战场上杀死自己的好友。而祖,从不间断地给妻子凯瑟琳写信。  战争结束,祖与占再次相遇,占觉察到祖和凯瑟琳的关系很糟糕——她对婚姻以外的感情从没停止过追逐,喜欢在各种爱情关系中享受自由。占在祖家中住下,凯瑟琳毫不掩饰对占的爱,这段三角关系平衡而快乐的维系着,旁人完全看不透。当占要离去时,凯瑟琳直率锐利的性格让事情起了变化……摸金祖师天路情缘关东大侠冷宫传九尾狐与仙鹤天堂鸟欲望法则1987与海明威为邻擅离职守的猫咪青春皇家恋曲普通妈妈爹地2015置若罔闻外面护照永不言弃(2018)致青春戒賭寅次郎的故事13:寅次郎失恋记丰胸秘CUP天才除草人2(原声版)傻人吉星透纳先生过失岭城兄弟情甜心战士死神 千年血战篇爱生孽加里离婚记第一季白头神探2恐怖的气味青云曲我与赫夫共进晚餐使女的故事 第五季TheEmpire:法之帝国任侠野郎警探奈特3:独立花花尕妹野狼谷最高安全霍顿与无名氏七宝传奇之氽来神钟葫芦奇谭之六娃的秘密庄园战火中的女神龙凤店来了个马老三末日货物(国语版)

 长篇影评

 1 ) 闪开,让我永远青春

You got a fast car
But is it fast enough so you can fly away
You gotta make a decision
You leave tonight or live and die this way

  凯瑟琳唤占上车,占坐在她的身旁,祖看着她们,忽然汽车驶向断桥,坠落,她们终于比肩躺在各自的棺材里,凯瑟琳的棺材那么小。祖忽然觉得解脱了,走出墓地,他还将继续走在跌宕未知的人生路上,也许还会爱上一位女子,也许只是只身一人,他还将不可抗拒的继续老去,他将有满头银发、佝偻的肩背、颤颤巍巍的双手和枯瘪的嘴,他将有许许多多的回忆,而凯瑟琳将只是惟一,我想他想起凯瑟琳时不再感到撕心裂肺,而是平静从容。而凯瑟琳和占将永远年轻,年龄停止在最美好的年华。

  凯瑟琳是个迷人的矛盾的混合体。她是个孩子,有天使一般的面孔,有小鹿一样受惊的眼神,她欢快的唱着阿拔为她写的歌,她会突然起身逃跑让占追她。她是优雅的女人,有迷人的身体和魅力。她是个老人,她试图去凝固时间,抓住转瞬而逝的美好。她热爱自由,不受束缚,与祖的婚姻中还有众多的情人甚至离家出走;她又是那么的矛盾,不能忍受孤独和没有人疼爱。她是狠心的女王,可以不顾祖的存在,她又是脆弱的爱的仆人,占的疏离使她的非凡化作腐朽平庸。如果说祖的爱是宽容的,他们三个在一起的那些看似欢乐的日子里他常常是安静的坐在一旁,寡言的、淡淡的笑着,他那张中庸的脸看着心里微微作痛。那么不如说祖是最自私的,他的容忍只为能见到凯瑟琳,他啜饮的是自己酿的一杯苦酒。爱情,就是占有与自私。祖为和凯瑟琳在一起,而容忍三人在一起;占为对凯瑟琳的没有把握而退却,选择了原来的女友;凯瑟琳为占的犹豫与离去,选择了永久的不离不弃。真的有完全无私的全心全意的爱吗?凯瑟琳像飘在空中的四季,不管是春风化雨、电闪雷鸣、冰雪飘零,落在祖波澜的心海里都只是水,对于祖,凯瑟琳就是凯瑟琳,没有别的形态。凯瑟琳是那么的任性与偏执,她会在衣箱里放一只装满盐酸的瓶子,倒掉这种腐蚀性极强的液体也不肯扔掉瓶子,只为喜欢用这只瓶子,看到这里以后她的疯狂行为似乎都不会使我震惊,我随着祖的漫步也长舒了一口气,他那种仰视的爱太累。凯瑟琳的孤独本质铸就她的疯狂,即使有祖,有占,她仍然是落寞的、忧郁的。人与人之间因亲人、同学、同事、朋友、爱人、恋人之间产生的联系,仿佛使人变得强大,人生也许可以不再寂寞的美好。然而,孤独能否就此排遣?孤独就是生命的底色,仿佛一杯咖啡,加了牛奶是奶特,加了巧克力是摩卡,可是不能掩饰的是咖啡固有的苦涩,令人上瘾的也正是舌尖上跳动的这种滋味。

  凯瑟琳和占的离去,使得她们之间的这份感情永恒了,爱情是一个人的事情,可是可以产生摧毁两个人的力量,不知祖自此可以怎样。不朽和平凡也非对立,不朽的仍可平凡,而不能平凡也许会选择不朽。对于生命,说起来每个人都有选择权利。有人愿意终此一生,子女绕膝,敦睦安详;有人选择在最美的时候离去,激烈眩目。有些是命运的安排,有些是自己的抉择。然而,人却不只有权利还有责任,选择总是陷入权责的泥潭里,单纯的选择只能在艺术和疯子中实现,剩下的只能在理想与现实的夹缝里挣扎。高尚也许会痛苦,世俗的却是最现实的快乐。我不能终止肉体的衰老,我没有勇气选择,我任命运驱使摔打,然而让我在心里呼喊——闪开,让我永远青春!

You got a fast car
I want a ticket to anywhere
Maybe we make a deal
Maybe together we can get somewhere

 2 ) 三人行

你说:我爱你。我说:留下来。
我差点说:占有我。你却说:走吧。

特吕弗1962年的作品,电影史上最著名的三人行。


Catherine

以两个男人名字命名的电影,实际的主角却是Jeanne Moreau 饰演的Catherine 。

Catherine 的出场便是一个多角度的面部特写,有着与那尊石像几乎相同的面容的她,当场便征服了两人,特别是Jules 。

Catherine 是个极端热爱自由的人,她当然不能忍受男权主义,所以她会在Jules 说出“身为妻子,忠贞很重要,丈夫一方反而次要”时突然跳入河中来表示抗议。这一跳,使得Catherine 在她和Jules 以后的婚姻生活中始终处于强势的地位,同时也征服了Jim 。不过同样是这种自由,使得她和Jim 的相处推迟了。

她的格言是“一对恋人中,起码其中一人要忠诚。”换言之,在爱情生活中,她可以对对方不忠,而对方却不能做出任何辜负她的行为。所以她会一而再地耍“睡衣把戏”,而却不能忍受Jim 和Gilberte 在一起。

很久之后,当三人再度重逢时,当Catherine 再度遇见Jim 这个她未曾完全占有的男人时,毅然开着车冲下了断桥。



Jules

德国男人,爱情的弱者,影片的一开始他便被Thérèse 甩了,这种弱势贯穿着他的一生。

他对Catherine 的认识远没有Jim来得深刻,他只是被这种Catherine 那种神秘吸引着。

他的温柔、慷慨、单纯和脆弱迷惑了Catherine ,让她觉得他与其他的男人是如此不同。不过当Catherine 发现那原来是他性格的一部分时,毅然离开了他。

他对Catherine 的爱是绝对的,所以为了留住Catherine ,他可以接受她和Jim 在一起,典型的“痛并快乐着”。

影片的最后,当他看着两具棺材进入焚化炉时,长舒一口气,解脱了。



Jim

典型的多情的法国男人,与Catherine 反反复复的同时还与Gilberte 暧昧着。

对于Catherine 的认识,远比德国男人来的清楚,当Jules问他“你会介意我娶Catherine 吗”时,他并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反问道:“她会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吗?我恐怕她在世上永远也不会快乐。她是个幽灵,不是一个让男人拥有的女人。”

骨子里他和Catherine 还是很像的,都热爱自由,都希望自己的伴侣忠贞而容忍自己的偶尔出轨。

很难说他对两个女人哪个的爱更多,毕竟是两类完全不同的女人,Gilberte 的性格就和Jules 一样温柔,只希望能与他白头偕老,而Catherine 是他从未完全得到的,他也从未放手过。最后当Catherine 将车开下河去时,Jim 也未做任何反抗。





影片中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有两处,一是Catherine 在Albert 的伴奏下清唱《生命的季风》那段,感觉时间仿佛停止。

另一处是Catherine、Jules、Jim、Sabine 四人在餐桌前做鬼脸那段,镜头依次扫过每一个人,幸福之情写在每个人的脸上。那应该是三人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刻。


后记

影片中对于两个男人的友谊的描写在我看来有些不可思议,爱着同一个女人的两人,居然还能把友情呵护得如此完美。看了一段花絮才知道,这部电影是根据一个73岁的老人的自传改编的,大概只有真正到了那个年纪的人,才能体会这种真正无私的情感。



附 生命的季风

她每根手指都戴了戒指 手腕套满手镯
她的歌声清澈如水 教人欢欣翠雀跃
她的眼睛亮丽如宝石 令我心醉神迷

她的脸美如冠玉 夺命佳人杀死人
相遇是缘分 错过是无奈
苦乐随风逝 背道逆风行
生命的旋风吹得我们团团转

那夜再相逢 仍叫我心动
是她是她 果真是她
神秘的笑 教我心惊肉跳
脸儿俏 眼儿媚 叫我意乱又迷离
手中是美酒 眼中是美人

人醉半痴迷 一饮醉如泥
沉睡温柔乡
相遇是缘分 错过是无奈
苦乐随风逝
生命的旋风吹得我们团团转

那夜再相逢 仍叫我心动
吻过又错过
回到我的怀抱 做我的宝宝
相遇又分离 人生不稀奇
但愿长醉不用醒 与你携手入梦乡




对白选
JULES:你会介意我娶C吗
JIM:她会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吗?我恐怕她在世上永远也不会快乐。她是个幽灵,不是一个让男人拥有的女人。

追求自由,享受生命的每一刻

JULES:身为妻子,忠贞很重要,丈夫一方反而次要。

德文中,月亮和战争属于阳性词,而太阳和爱情却属于女性。

C:JULES的慷慨、单纯和脆弱迷惑了我,赢了我的芳心,他与其他的男人是那么的不一样。我指望用我的爽朗治愈他的弱点,但它们原来是他性格的一部分。我们的快乐维持不了多久,最后被逼面对面,无法成为一体。

JULES:她不特别漂亮、聪明或真挚,但她是个真女人。而她,是我们都爱的女人…男人的渴望。为什么这么多人追求的女人会垂青我俩?因为我们对她像对皇后般呵护备至。

一对恋人中,起码其中一人要忠诚。

 3 ) 你说他们都疯了我说呵呵后呵

我们为什么可以如此平静地接受面对你的人说出来的话,每一句话,你都可以接受,就算你在事后说,啊我早就发现那句话有问题了,你在当时还是接受了,接受了她说的每一句话,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值得奇怪的。
可是我越想越奇怪,为什么她会跟你说这句话(注意:是这句话!)?为什么会这样说?为什么她会说话?为什么她会回答你?为什么你会说话?好吧,我想问的,其实就是,为什么我们都在说话,在不同的时间,说着不同的话,关键是,有时候,我们说的话还会相同。
我开始想象一个没有语言的摩登世界,大家在建筑工地上呲牙咧嘴,或者沉默地做着自己的事,还是每个人在自己的空间里跳着莫名其妙的舞蹈?再深想下去我突然意识到,语言帮了大忙,如果我们不去说话,我们的世界会变得更加荒唐,我们的习惯用语让我们可以平静地早睡早起,“你好啊”,“早上好”,“再见”,一天天就这么过去。
只是穿越了这些礼貌的话,我还是在话里看出些本能的敌意(?),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可能(?),所以我还是无法接受你说的话(为什么是这句话?),我也不能告诉你为什么我现在说了那么多话(而且是这些话)。


你说:“我爱你。”
我说:“留下来。”
我差点说:“占有我。”
你却说:“走吧。”

 4 ) 象风一样自由

一个女人,即使再普通,只有被懂得她的男人所珍视,她才是特殊的。而这一个,却是无论放在哪里,都不会被忽略的。

凯瑟琳是bitch,还是女神?是放荡,还是率真?讨论这个,根本无谓。我在《祖与占》里看到的只是非一般的自由,无底限的爱。

祖给予的爱是纵容凯瑟琳的随心所欲,是给她完全的自由。他可以让她与自己的好友占在一起,甚至去到其他的情人那里,只要她不离开自己。不知道是否因为祖与七十多岁的作者昂利—皮埃尔·洛齐貌似同一人的缘故,所以看透了人生最应珍惜的是什么。相对于祖,占就有点心存芥蒂,当然这是作为兄弟应有的反应,但比起祖的境界来就差多了。

最赏心悦目是战前的三人行场景,在铁桥上奔跑,骑车出游,镜头自然流畅,毫无约束的青春激情,简直象风一样自由。

实在是艳羡,即使这是电影给出的假定的情境,即使生命中真的遇到祖与占,也不会放肆若斯。

但是爱情的乌托邦并不能让凯瑟琳满足,就象发自肺腑的呼喊在空旷的原野上得不到回应一样,内心永远无法满足的痛苦与深入骨髓的孤独,不是身边有人陪伴就能够消除的。凯瑟琳先是用跳河,最后用驱车坠河来表达。没有出路,只得毁灭。

可能很多人不喜欢凯瑟琳的肆意放纵,但另一个极端是对她无比欣赏。她是绝对的主角,爱恨由你,与她无关。

其实始终感觉凯瑟琳可能更喜欢占,她赴黄泉路时捎带的也是占,但一开始两人就在咖啡店里错失,后来占为了祖而却步了。祖能够得到凯瑟琳,多半是拜那些在战争的绝望时期写的狂热情书所赐,但本质上祖是一个温和平静的人。说到这里,想起另一个凯瑟琳,《呼啸山庄》中的凯瑟琳,惊人的相似,火一样的性格,与生俱来的自由天性,再宽容的对待也不能阻止她的疯狂。两个凯瑟琳都需要极尽自我的燃烧,祖与林顿的包容都挽留不了她们。

对异于常人之人给予理解吧!平凡之人所不能体会的痛苦深深地折磨着他们,他们的生命绚烂、灼人而短暂,转瞬便消失在无尽的黑暗中。

 5 ) 她一个人

他们两人

什么是幸福呢?对朱尔与吉姆来言,分享对文学、艺术的热情和理想爱情的憧憬,就是在追求幸福。影片一开始便交代了两人把对方视为另一个自己的亲密关系。刚认识的女孩在出租车上问“吉姆与朱尔?”“不,朱尔与吉姆!” 吉姆纠正说。
塞万提斯给了堂吉珂德一个忠实的仆人,任他不断冒傻念头做傻事,帮他收拾残局。但《堂吉珂德》实则一本关于理想的理想化小说,现实中基本不会有这号人。朱尔与吉姆把他们的关系定义为堂吉珂德主仆,是特吕弗告诉我们,这两人身上有理想主义的东西,他们皆视金钱为粪土。
一战爆发前,巴黎的知识分子和咖啡馆文化异常繁荣。德国人朱尔与法国人吉姆就是那时认识的。他们整日在咖啡馆谈论小说、戏剧,说莎士比亚、毕加索,读自己写的东西给对方听,一起幻想着如希腊雕像般美的女性出现。(他们看了朋友在希腊摄影中的雕像幻灯片,被她们的美吸引,立即来到亚德里亚海边,找到那尊至美的雕像。)
我羡慕他们的友谊和他们对文学、艺术、爱情的完美追求的态度。这种态度在今天似乎已经消失殆尽。我们都是终日忙忙碌碌,见面能打个招呼就很不错了,谁还舍得花上半天甚至一天的时间谈论子无虚有的玩意呢?即便谈文学说艺术,又有谁还真耐下心去谈说的确关乎人心灵的作品呢?更不要说爱情。我们期待中的爱情,早就成了有钱有势人又好看的白马王子或白雪公主。
可是,他们俩却是那类几乎已经消失的人。不久,他们遇到了另一类差不多已经消失的人——如雕像般美的女神凯瑟琳。几乎是在同时,他们都爱上了她。他们三人在一起,度过了年轻、单纯的岁月,生命无比自由、狂野、纯真。

她一个人

凯瑟琳一出场,特吕弗便用各种正面侧面特写将她的美与前面希腊雕像的美做对比,让人疑惑女神般的高贵冷漠怎会降临在一个肉身之上。事实上特吕弗特别迷恋凯瑟琳的扮演者珍•摩露。他在看到她的第一眼时恰如朱尔与吉姆一样,立马心醉神迷,爱上了她,并当场将《朱尔与吉姆》的剧本交给了她。而电影开拍前,特吕弗已与珍•摩露一起在她的一个别墅呆了一段时间。他们身边,还有摩露的前夫理查德。特吕弗被理查德拒绝时尚、游戏人生的态度吸引,恰如影片中朱尔与吉姆互相吸引一样。——这段旧史,大概也是影片上映后能大获成功的一个原因吧!
凯瑟琳在影片伊始简洁如诗的独白——你说:我爱你/我说:等等/我本要说:带我走/你说:走开——告诉我们影片必是首关于爱的挽歌。事实上片子前一半浪漫轻快的步子里,也有对爱情必会挫败、生命定会伤痛的伏笔(凯瑟琳毫无征兆地跳下塞纳河,在火盆中烧信不慎烧着自己的连衣裙,随身携带硫酸)。
一战爆发,朱尔与吉姆失去联系。待有了通信,朱尔已与凯瑟琳结婚并生了一个女儿。吉姆又出现在他们眼前时,已经不当朱尔是其丈夫的凯瑟琳又爱上了吉姆(凯瑟琳一开始的情人就是他,她曾数次拒绝朱尔的求婚,但在某刻被朱尔身上脆弱单纯的气质吸引而爱上并嫁给了他)。可是浓情不久,凯瑟琳却又试图与朱尔欢情,吉姆忍受不了,决定回到巴黎老情人的怀抱。
不要因此斥责凯瑟琳为荡妇。她只是太脆弱敏感又想爱情的绝对平等。无论和朱尔还是吉姆在一起,她都有过背叛,那是因为她感到受了冷落,被爱的人遗忘在了角落。事实上她又与朱尔打情骂俏,也是因发现吉姆对她允诺的离开巴黎老情人并没有兑现,他们仍有来往。她选择出轨是因这样可以扯平,并希望着双方可以忘记不愉快,重新来过。
重新来过的可能性当然很小。凯瑟琳在和吉姆的通信中,因情绪太过激动,信件要过几天才能到达对方手中(他们说好不打电话),而将好不容易怀上的吉姆的孩子又打掉了。
影片最后,吉姆对凯瑟琳说在她读的一本书里看到她写的幻想和一个陌生人做爱的纸,并告诉她自己准备和老情人结婚。凯瑟琳听后悲伤地说:“那我呢?那我呢?”随后,她向朱尔含笑告别,并在朱尔的注视下,一边流露高贵神秘的笑,一边平静地将载有吉姆的车开到了河里。寂寞的朱尔,只捧回两盒骨灰。
诚如有些评论所说,特吕弗在这部影片中没有放入明确的道德观念。但这部影片留给后人的最大意义,可能也正是这种混乱了道德观念的一段友谊、几段爱情,而它们,皆因与这个叫凯瑟琳的如谜一样的女人有关而愈发迷人。

 6 ) 骨殖的粉末和长桥上的风

男人生命中的两个女人,这个故事,是女性作家张爱玲写的。而女人生命中的两个男人,是昂利-皮埃尔•洛齐写的,他是个男人,一个七十四岁的老男人,这颇有意味。 他需要两个女人,一个纯白如月光,一个热情如火焰。 她也需要两个男人,一个单纯固执坚守,矢志不渝,一个性感奔放自由,充满诱惑。 凯瑟琳的魅力来自于她卡门式的自由态度,她永远流动不居,在任何一个时刻里都忠实于自己的感受,她不遵守游戏规则,她走着走着就跳下塞纳河,她永远在行动,她让人猜不透,如谜语,如毒药。 朱尔和吉姆都爱上她,既爱她的神秘,也爱她的轻蔑。 轻蔑中有着颠覆一切的勇气和随性,这是朱尔和吉姆在希腊雕像的神情中寻找的东西,凯瑟琳,就是自由。 朱尔爱她爱得全无自我,只要她快乐,只要她的生活能让他存在,他什么都能做,容忍一切,而且是真正的无怨无悔,整个故事里面,朱尔从来没有讲过一句凯瑟琳的坏话,吉姆说,你把她当成了皇后,朱尔说,她就是皇后。 如果,凯瑟琳是一种生活理想,那么朱尔为了追逐这种理想义无反顾,从未犹豫和背叛。 朱尔总在那里,永远在,也许恰恰是因为这个,凯瑟琳一次次地离开,又一次次回来。 吉姆呢,从某种程度上,他和凯瑟琳有某种同质的东西。他也有个为之坚守,无怨无尤的情人,他也任性,想回来就回来,想离开就离开。 凯瑟琳和吉姆之间,是真正的角逐,因为朱尔对凯瑟琳早已不战而降,毫无悬念的甘当奴隶,吉姆却时刻都能离开,他有自己的去处。 两个人之间的战争,比的是自己控制对方的能力,凯瑟琳以为吉姆可以像朱尔一样,无论她怎么做,她都能赢。但最后,她输了。 因为吉姆不是朱尔,他不是仅为她存在,没有她就不能活的人,吉姆回到另一个女人身边时,找到的是平静和安然,没有激情,也没有那么剧烈的痛苦。 他想逃离这游戏,他想找的无非就是安全稳固,不再好奇,不再冒险,虽无惊喜,却也不必忍受无休止的折磨。然而,他却用了另外的借口,他说,凯瑟琳,我们得想想,我们是否伤害了别人。 凯瑟琳第一次失去了自己的控制力,她甚至掏出了枪。 她不能容忍失败,她更不能容忍的是一个人的逃跑,所使用的胆怯而堂皇的借口。 如同振保一样,她无法同时拥有红白玫瑰。她阻止不了别人离开的脚步。 暴烈任性如她,开车驶向塞纳河,前一秒钟还言笑晏晏,后一秒钟就从容赴死,凯瑟琳最后的眼神,是胜利,是疯狂,是崩溃,还是解脱? 死亡,终结了一切纠结和难题,解决了一切矛盾和痛苦。 以死亡做结束的电影,却有着最为谐谑的形式,这种谐谑,还不是黑色幽默,是由衷的轻松和喜悦,除了《朱尔和吉姆》,似乎没有电影能做到这样。 看影片的片头,那些默片式的搞笑片段,立时就会明白《天使艾米丽》和《漫长婚约》里面那些谐谑的源头,人物的刻画是漫画式的,他们的行动也是漫画式的,一个动作接一个动作,长镜头跟拍,快捷流畅,最大量地传递着他们的信息,这背后的讲述人,人物本身,都在游戏,生活的欢欣喜悦勃勃欲动。 影片安排了一个讲述者,他的眼在观察事态的进展,他也用游戏的态度消解着这一切,其随性自由和主人公如出一辙。 到了影片后半段,当人物陷入纠结时,表层的故事格调却还是戏谑的,讲述人一如既往,他的讲述隐藏了故事背后的痛苦,就像凯瑟琳前一秒钟的沉郁,一抬眼就是一脸的妩媚明媚。矛盾的翻转顷刻之间就能完成。 形式上的喜剧性甚至保留到最后,两个人壮烈殉情之后,电影居然用快速剪切讲述了遗体的处理过程,没盖严的棺材板,顷刻之间化为骨灰一片片,为了方便存放,骨灰又被捣碎,放如瓮中,一切流畅如工厂流水线,毫无煽情,毫无感情色彩,一如卓别林之《摩登时代》的大机器生产。 这依然是消解,那么多精神上的痛苦和折磨,那么多活色生香,五彩斑斓,一起奔跑时候的风和快乐,就变成了这样的物质,两盒骨灰,朱尔甚至没有感到沉重,他觉得一阵轻松。 到影片最后,真的让人有理由怀疑,这个讲述者,是不是就是朱尔本人? 正是那种自嘲和谐谑的超然,让他反而坚持到了最后,没有被激情所裹挟与摧毁? 理想和理想的背叛者毁灭了,忠于理想的人活下来了。为他们送葬。 新浪潮电影之于特吕弗,是不是也是同样的情形? 捣成粉末的骨灰,曾是长桥上激荡的自由的风。我们要笑到最后,笑得最放肆和自由,哪怕这笑容的前一刻是蚀人心骨的疼痛和无法止息的泪水。

 短评

特吕弗代表作,也是他最有反叛精神的新浪潮作品。①"两男一女三人行"经典,超越道德,自由,狂野,宽容,暧昧的关系,仿若乌托邦;②文学性的大段旁白,对爱情的探讨深邃,隽永;③形式上大胆随性,快节奏剪辑,跳切与纪实性长镜头相结合,对定格,画面分切的独特运用;④我们玩弄生命的泉源,却失败了。(9.0/10)

3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茫茫黑夜漫游》中的马德隆姑娘枪杀了罗班松之后跳下车去,与朱尔和吉姆中的凯瑟琳一样凛然,驾车载着爱人走向死亡。以及,巴黎野玫瑰。文艺作品中,你不爱我毋宁死。过不完美的生活毋宁死,不要苟且度日,不要在让步中度日。

6分钟前
  • nadja
  • 力荐

在这部电影中,特吕弗不喜欢拖泥带水,人物介绍和一些过渡情节都是用快速剪辑代替,对于三人之间情感变数的描写则放慢了节奏,凯瑟琳驾车自杀也没有传统制作中那样过多的铺垫和刻画。总体来说,是一种“新浪潮式”的观影经验。

9分钟前
  • 24格
  • 推荐

这是我所见过最深的爱和依恋的一种,它不是一对一的关系,它是一段属于三个人之间的爱,那种不停留于性爱与占有的关系,它是一种游移活动的生命体本身,一直在寻找最适合的寄居体。而他们,所作出的种种选择,都只是出于追随爱这种生物本身。

12分钟前
  • 时以星
  • 力荐

说实话,看的第一部新浪潮王将特吕弗的经典,感觉不咋的。也不过就是几个定格和fast zoom,故事虽然女权,但并不像是特吕弗的本意。反正看完我特烦这个女的,自私任性善变不负责任,可能是演得好我才这么烦她。但是要说从她的身上体会出生命的活力,恕不奉陪。反正我对所有爱情片的看法基点就是负数,原谅我对爱情这个东西的微弱兴趣。整个片子让我感觉最好的大概就是女主角女扮男装走在街上的那一两分钟镜头。后来Six Pence None Richer把这部电影的经典镜头翻拍成他们大红大紫的"Kiss Me“那首歌的原版MT

13分钟前
  • 思阳
  • 还行

天呐朱勒,我不相信会有人可以这样爱人。让我们把自由推向极致,看看会怎样吧。原来在极致的自由中,每个人都不自由。

17分钟前
  • 亚比煞
  • 推荐

三种爱情观,祖代表着绝对的忠诚,我爱你,为了你可以付出一切,为了你什么都愿意。占代表着爱情中的理性,我爱你,但我会做最正确的决定。凯瑟琳代表着爱情中的欲望,我要爱、要自由,我可以爱很多人,每一次我都是全心投入的。若你不爱我,我宁可选择死亡。法国电影里的三人行真迷人,好多台词都好喜欢。“我最爱你的地方是你的后颈,因为那是你唯一看不见我在看你的地方。”

22分钟前
  • 老虎
  • 推荐

你遇到过的女人太少,我见识过的男人太多,平衡一下,也许可以成为一对~

23分钟前
  • 飘來飘走的甜蜜
  • 力荐

原谅我,首先是对这种以女性为主游离在两个男性之间故事向来嗤之以鼻,其次,特吕弗也好戈达尔也好,对于新浪潮,我的审美是无法接受的,再者这种文艺电影已无法调动内心的内啡肽和荷尔蒙,所以,文艺电影要少看,要精看,因为会产生疲劳。

24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还行

这是世间最伟大的3P电影。特吕弗拍这本原本不太可拍的小说,可以作为文学改编的典范案例。罗歇原著枝蔓之处大刀阔斧地砍掉,却又在原本故事大纲似的原著基础上编写饱含细节的对白。场面镜头为主,对话场面非常用心,定格及变焦都很精彩。尤为难得的是老电影片段的插入。

25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她不特别漂亮、聪明或真挚,但她是个真女人。而她,是我们都爱的女人… -You told me"I love you" -I said"wait" -I almost said"Yes" -You said"Go"

28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他們愛的其實是她所象徵的自由。可到了最後,Jules竟然因為離開她、Jim也因為她離開而如釋重負,重拾自由。多麼諷刺,多麼可悲。這多半是因為她雖然不接受任何束縛,卻沒有主心骨,沒了束縛就無法自立,必須通過對他人的愛縛,自我才得到支撐。兩位男士如弱柳柔荑,甘受纏縛,愛之適足以害之。

31分钟前
  • Reader
  • 还行

我们只是无法把握彼此的爱的零点与沸点

35分钟前
  • A-sun*
  • 还行

或许正如特吕弗说的那样 在爱情方面 姑娘们都是专业人士 而男士们都只是业余爱好者罢了

37分钟前
  • RIVERSDIARY
  • 推荐

特吕弗把快乐拍得那么快乐,悲伤拍得那么悲伤,绝望拍得那么绝望。每个人都无法放手的爱情注定会是劫难。音乐好。

40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我最喜歡你的頸背/唯一看不見我在看你的部位

45分钟前
  • Beth Lau
  • 还行

新浪潮早期的女性角色全都带着一种让人不舒服的神秘色彩,因为她们代表了男导演对于女人的理解无能。

50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还行

她可以因为你们对女人狭隘的偏见而纵身一跃,不畏世俗只跟爱的人在一起。她确实绝情,只有你不为我伤心时我才伤心,所以从始至终凯瑟琳都不属于任何人,她只属于自己那份爱情。爱情只属于女人,男人只是附属品。

54分钟前
  • 后自愈
  • 推荐

近乎荒诞的三角关系,但我们丝毫不觉得虚伪,丑恶,淫秽,非道德。为什么?因为世俗才是虚伪,丑恶,淫秽,非道德的。追求真爱的人无罪无畏。

55分钟前
  • 荒也
  • 推荐

越来越讨厌这个导演和这个电影,迂腐透顶

58分钟前
  • hitlike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