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1963

DVD

主演:英格丽·图林,古内尔·林德布洛姆,约根·林德斯特伦,霍坎·扬贝里,比耶·马尔姆斯滕,Lissi Alandh,Karl-Arne Bergman,Leif Forstenberg,Eduardo Gutiérrez,Eskil Kalling,Birger Lensander,Kristina Olausson,Nils Waldt,Olof Widgren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1963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沉默1963 剧照 NO.1沉默1963 剧照 NO.2沉默1963 剧照 NO.3沉默1963 剧照 NO.4沉默1963 剧照 NO.5沉默1963 剧照 NO.6沉默1963 剧照 NO.13沉默1963 剧照 NO.14沉默1963 剧照 NO.15沉默1963 剧照 NO.16沉默1963 剧照 NO.17沉默1963 剧照 NO.18沉默1963 剧照 NO.19沉默1963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沉默1963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战争阴影还没消散的欧洲,翻译家、知识分子Ester(英格里德•图林)与妹妹Anna(冈内尔•林德布洛姆)以及Anna的儿子Johan一起坐火车回瑞典。途中,患有晚期肺病的Ester发病,三人于一个言语不通的小城下车,住进一家老宾馆。  Ester有意无意间总想偷窥Anna的生活,想对她表示好感却无从下手,而Anna一心认为Ester是她的束缚。某晚,Anna外出结识一名酒保,返回宾馆后将幻想中的性爱的过程和刺激描述给Ester听,引起对方的激烈反应,随后,她与酒保在Ester眼皮底下做爱,终引起Ester爆发,多年来深藏在两人心中的、夹杂着嫉恨与冲突的往事被重提。李碧华鬼魅系列:迷离夜粤语夜之亡灵爱之香气那一天的管风琴特利迦奥特曼少狼第一季三片无藤之叶关于我家的一切时空怪客第二季死里逃生2021警察锅哥2黑人商业教父男孩、鼹鼠、狐狸和马冲锋九号沙雕兄弟打丧尸 5特别有种:致命行动记忆归零远古入侵第五季王子变青蛙(泰版)人人都爱雷蒙德 第七季回到未来 (国语版)龙凤茶楼和我结婚吧!刘易斯探案 第五季沉睡谷 第四季高校教師悲しみの素顔恶魔高校D×D HERO秘密的校园黄色大门:寻找奉俊昊被尘封的短片爱情盲选第三季2023成都大运会火炬传递启动仪式万人斩伦敦来的明信片偷心贼单人房的天使大正处女御伽话探案拍档 第一季一曲秦腔红与黑1954浦和小调第二季目击者2018情义两重天维玛拉的圈套

 长篇影评

 1 ) 看不懂

The silence

主角:
女翻译
男孩
小男孩
仆人
矮人

剧情:
1、 一起出去,翻译生病
2、 男孩和母亲一起洗澡,然后裸体而睡?
3、 母亲出去玩,男孩碰到小矮人和仆人
4、 仆人照顾翻译,小男孩回来
5、 男孩母亲出去乱搞,被男孩撞见,叫上翻译,吵架
6、 大家分开,男孩收到信

疑问:(完全没看懂)
1、 女翻译的病象征什么?
2、 小男孩象征什么?
3、 女性为什么乱搞?
4、 仆人的意义是什么?
5、 矮人象征什么?
6、 小男孩和母亲裸体而睡象征什么
7、 为什么男孩母亲喜欢出去?
8、 男孩被套衣服象征什么?
9、 坦克象征什么?
10、最后到底是一句什么话?
11、

大疑问:
1、 什么是silence?
2、 为什么翻译和女性有那么强大的冲突?

 2 ) 沉默的终点,是不可言说的孤独,也是开端

经过了《犹在镜中》的巧妙叙事,《冬日之光》的心理写实,“信仰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沉默》的结构已经接近于象征主义的寓言。对这一寓言的阐释众说纷纭,评论者众,也各有可取之处。这里仅从一个角度做一直观的分析,没有人物前史的研究,没有太多资料作证,难免偏颇,姑且听之。

和前两部一样,《沉默》的故事也发生在一天之内。近乎封闭的场景,有限的三四个人物,反剧情的情节设定,无头无尾的故事。每一个场景都仿佛独立的隐喻,阐释的目的,便是对这些场景、符号作出合乎逻辑的理解。譬如,火车外掠过的一辆辆坦克的影踪,以及车窗里望见开进城市街道的那辆坦克,无疑是暴力肆虐的踪影。再譬如,剧院与酒店里肆无忌惮的性爱场景,犹如欲望泛滥的表征。暴力和情欲都出现在它们不该出现的地方,这当即成为时代的征象——一面是秩序的解体,一面是人心的暗流涌上了台前。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上帝确立的神圣秩序已土崩瓦解,成就了一个群魔乱舞的时代。

此前看解说,就有人有人将姐姐、妹妹和小孩分别看做伊壁鸠鲁主义、天主教教义和世俗立场的代言人,然而宗教的视角对很多来说毕竟陌生,倘若换成精神分析的术语大概一目了然。具体地说,相互依存却又彼此冲突的姐妹,俩人之间的矛盾就颇类似“本我”和“超我”的冲突,随心所欲与道德法则的冲突。在基督教社会,上帝常常也成为超我的等价物,于是矛头自然指向“上帝”在当代的境遇。伊斯塔罹患绝症,行将死去,宛如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上帝形象的崩塌。

小男孩的角色很特别,他是妹妹(本我)之子,却分外信任姐姐(超我)。一开始他就不断游离在姐妹之间,如同被夹在中间的“自我”,无所适从。情节上讲,小男孩(自我)是一个旁观者,目睹着本我的肆意妄为,以及超我的衰朽无力。在不可解的故事背景中,他“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他拿着玩具手枪在宫殿一般繁复的酒店里穿行,遇见童话人物一般的“七个小矮人”,被穿上了“白雪公主”一样漂亮的裙子。然而,童话终究是场胡闹,他还是被“请”了出去,回到那个冲突频生的世界。

值得一说的是,小男孩最后被妈妈(本我)带走,留下了行将死亡的Aunt(超我)。然而Aunt却留给他一张字条,上面是不可辨识的文字——这神迹一般的字条,令人想到摩西十诫,或者福音书中耶稣传讲的寓言。诚然,作为符号的语言文字本身,原是没有意义的能指,它的意义是被赋予的,并最终操纵在“阐释者”的手里,譬如上古的摩西和众先知,譬如中世纪的教会。“上帝”死了,然而将死的“上帝”留下的这串字符,也许又将把这个尚在幼年的“自我”养成一个新的“超我”,谁又可知呢?

影片题为《沉默》,这本是《冬日之光》的关键词之一——神的沉默,代表着爱的缺席,也意味着生的虚无。在本片中,沉默的不只是神,也是人及魔。全片对白极少,那种压抑的沉默感透过许多缓慢的长镜头呈现得赤裸裸,三个角色所象征的自我分裂与自我隔膜到终于忍无可忍。于是,姐妹矛盾的爆发和摊牌,就终于成为“漫长的沉默”的结果——最后,姐姐孤独地死去,妹妹带着孩子坐火车离开。

离开这一神秘“小镇”的火车上,妹妹打开窗户,风雨大作,天昏地暗,小孩手捧着Aunt给的字条,陷入了沉思之中——沉默的终点,正是那不可言说的孤独、困惑,也是一场在未名启示之下未知旅途的开端。

 3 ) 圆桌 | 英格玛·伯格曼《沉默》

参与人:Sum、emf、Anni;日期:2023/2/12


emf

《沉默》这部电影有一种割裂感,前半部分非常有趣、非常好,后半部分(大致从夜晚听音乐的时候开始,不过没有非常明确的界线)却相当无聊,甚至可以说拙劣。到结尾时,整部电影的文本完全被简化成了一个主题单一的寓言(Ester和Anna的矛盾就是能指和所指的矛盾;Ester的疾病就是语言在一个难以理解的世界中的病变)。

我觉得这种简单化的方式辜负、玷污了前面那些美妙的部分。开头不久在酒店里,从蓬松的被子高度拍的那几个镜头太棒了——完全是顿悟瞬间!(也许作为顿悟瞬间它来得太早了,毕竟电影很难维持住这样的水平。)还有比如Anna出去玩那一段里一些奇怪的镜头,也很有意思。

我看的时候想起罗伯特·穆齐尔的小说,比如《学生托乐思的迷惘》和《爱情的完成》:叙述成为了一种神奇地敞开的游戏性目光,仿佛能轻柔地把事物从内部打开……有点不太好描述。但《沉默》中这些镜头又是完全电影化的,小说不可能具备有这样的语言。这些镜头也让我想到早期德国电影(比如朗和默瑙的作品)中某些空灵的气质,这种气质随着有声片的发展好像几乎消失殆尽了。

但或许,前半部分我喜欢的这种游戏性其实是假的,我是说或许伯格曼并没有这么想,他只想拍一个无聊的寓言故事。

Anni

可能确实是个无聊的寓言故事吧,但其实无所谓,即使抽掉文本单看影像我也很喜欢了。我没感觉前后有太大区别。

Sum

前面小孩的视点很抢眼,但后面不知道怎么就变化了。

emf

到头来,前面小孩玩耍的部分大概只是暗示他有潜力在能指与所指之间实现某种统一。所以说,《沉默》的后半部分是(或至少表现为)一种对之前那些优美段落的背叛,一种偷换概念。

前半部分中,“游戏”贯穿性地存在于电影的目光中,它在Johan玩耍、Ester抽烟喝酒生病和Anna出去玩的时候同等地在场。然而,后半部分为了将一切贴合到公式性的文本主旨上,似乎却使游戏性退化成了一种陈腐的天真符号,独属于孩子而基本上与成人角色无关,因为成人需要扮演矛盾的极端而孩子需要扮演富有童趣的辩证统一。

提到游戏性,可能会让人想到里维特。但我觉得里维特的游戏性永远执着于文本——不——人物之上,而这里前半部分却充满了朝向事物的目光;而且这一目光不满足于任何一种趣味性,而是似乎要掀开事物自身,比塔蒂更进一步。这大概仍然可以被叫做游戏性,但它在电影性上高于里维特和塔蒂,也更为奇异地动人。

Sum

不太明白这种游戏性具体指的是什么,但的确能感觉到那些对物的注视,如果将其他一切都剥离开,仅仅关注这一点的话,能感觉到的是一种真诚。

emf

我不知道,也许和普通的镜头叙事比起来,它就是某种间离效果吧。但它似乎很微妙、很均匀,对比起来,一般的间离暴力得就像罗伯斯庇尔恐怖统治。

另外,后半部分失败也在于伯格曼想要落实人物的具体心理(而不是只表现更轻盈的情感片段),而我觉得伯格曼一旦表现具体心理就很少做得好,涉及性和自我中心之类话题的时候更加如此。

Anni

“伯格曼一旦表现具体心理就很少做得好”这个判断很有意思;我想到的是伯格曼的所有电影都戏剧式地进行人物和情境写作,在表层下永远都藏着某种寓言式的深层文本。他的很多电影都是从表层出发,最后深层会浮现出来推翻/钳制住表层——一种戏剧式的揭露,比如《呼喊与细语》,电影存在一个从melodrama到抽象寓言甚至超现实的发展过程。

因此《沉默》的最后在我看来也许不是落实了具体心理,而是为了形成某种寓言式的情境/人物关系而简单地定义了人物,比如姐妹那场戏。但另一方面,姐妹之间的关系似乎在最后也没有被道明,那几场戏更像是增加了其文本的混乱程度?

emf

《呼喊与细语》我觉得挺抽象的,但不是寓言那种抽象,是比较纯净的情感状态;另外,《沉默》中的两个人是姐妹吗?我以为是女同性恋:Ester读书不爽,进门,看见Anna光着身子睡觉,儿子也在旁边睡觉,她抚摸Anna的头发,后来Anna走了之后Ester躺到床上自慰,有这样一段吧。

Anni

豆瓣的简介上写的是姐妹,我是看了这个简介就默认了二人关系的,电影中有没有提到我不记得了……但不管怎么样,二人之间确实存在某种性张力,或至少有超越姐妹关系的嫉妒情感。网上有这样一段简介“两个姐妹,一个是女同性恋,另一个是性瘾者,前者依赖后者最终被拒绝。”这样一看,这个文本的确有些套路化了。

Sum

这部电影在不着重于一个无聊的故事时还是很恋物的,不过这是否是暴力的,我不太确定。关于前面提到的目光,也许正是因此,这部片子在某种意义上算是唯物主义电影?在这里,如果抛开其他的一切,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种牢固,也许和某种对大地的朴素情结是有共通性的。

对我来说,这种目光的重量恰恰决定了他在文本上的选取限制,一旦过于细化和实化,正如emf所说的,对具体心理的执着,那么很容易产生一种割裂性。反过来说,这应该也是我对《假面》和《第七封印》那么痴迷的原因,前者是哲学性的,后者又着重于对历史的某种处理,伯格曼更适合这些。

emf

嗯,这么说很奇特,但确实其他伯格曼电影比起这部就唯心得多。大概这也是为什么伯格曼无法很好得避免前后两半的断裂,因为那些好的部分并不真的受他控制。

Anni

的确,不用对比别的,就对比《假面》就可以看出来了。从影像上说,《假面》的影像是完全真空的、虚幻的,一方面文本上的悬疑和不断出现的各种意象(白窗帘、岛屿、照相机、信件……),以及电影的整个自反结构都让影像远离了具象的物质性,似乎任何物(其实根本少得可怜,布景和空间都是抽象的)在其中的出现都会自动转换为符号;另一方面,摄影机运动也相对呈现出一种戏剧性的僵硬感和设计感,这也是使其更加抽象。

《假面》中海边的轨道镜头

与之相比,《沉默》的调度就更加是被画面中的物驱动的(而不是如《假面》中各种匀速直线的推轨镜头被自身的视觉规律驱动),开头第一镜就可以看出了。

小男孩几乎是“侵入”镜头,带动运动

往后的段落中,伯格曼(罕见地?)用了很多长焦摇镜,镜头在不同的物体之间流转(很多时刻像是在爱抚),我觉得在我看来完全可以作为一部唯物主义电影去观看。

注意物体的金属材质、光泽、碰撞声…

而且这也对应了主题上的“在异国”,似乎如果言语——伴随着意义与交流的可能——一同消失了之后,构成世界-主体间性的媒介就只剩下物,所以无论是人物的目光还是导演的目光都强烈地聚焦于物,因为在一个真空的环境(酒店走廊作为一种“阈限空间”在象征性和直觉感受上都强烈地提示着这一点)中只有这些物是切实的。

不若说整部电影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物的过程——但这样一回想的话其实对物的探索确实在前半段更多(小男孩段落),后半段出现了转折,但不知为何我在观影中并没有察觉到。

另外这部电影的主题似乎在任何时刻都没有对我产生意义,而完全只是一种若有若无的“神秘”(悬念?)——在这方面《沉默》甚至比将对主题的文本写作完全作为电影的核心和重心的《假面》要好一些,因为这两部(以及更拙劣的《豺狼时刻》)想在文本层面探讨的东西在我看来是差不多无聊的。

emf

同意,这部的文本主题很疏朗(《豺狼时刻》则很密,强烈的手法也很多),因此即使它的陈腐的,在“空心”的电影织体中我们并不感觉到任何拙劣。失败的是把东西贴合到主题上的压强(在后面部分明显起来,甚至不惜用上了情节剧式的场景),不是主题。另外,前面部分,我觉得人物(虽然也有能指-所指对立的感觉)和世界背景(小镇)的关系其实是含混的,不像后面环境似乎成为了失语处境的象征(?),且语境不断变得没有必要地沉重。

Anni

有趣的是《假面》和《沉默》的开场中都出现了小男孩-银幕的镜头,但给我的感觉很不一样,前者是抽象的,后者是物质的,我想这种区别也许在于影像上前者更注重抽象的图像和对比关系,后者(尤其是光影和声音上)则充满幽微的细节。

《假面》开场

《沉默》开场

emf

电影开头火车里的一段挺有意思,我最开始认为是小孩做的梦,直到中间才逐渐觉得应该不是梦,它和小镇的语境是一体的。

Anni

我感觉这种物质性在伯格曼的电影中是弥足珍贵的……尤其是考虑到他的电影大多是以某种抽象性为基调的,尤其是《豺狼时刻》结尾透露出的表现主义套路令人非常厌恶。

《豺狼时刻》中油腻的阴影运用

他标志性的脸部特写镜头其实是一种抽象而非具象——作为一个象征物的脸,在《秋日奏鸣曲》中的那个标志性的侧脸象征构图,《假面》中的分屏重合,或者《呼喊与细语》中的纯色背景特写,这和《沉默》中美丽的物件特写镜头是完全不同的。

《呼喊与细语》

《秋日奏鸣曲》

Sum

现在想想《假面》和《沉默》的确在形式和物之间有关注点的不同,我前面的发言里应该是混淆了两个概念,而仅仅着眼于重量。假面给我的其实是一种厚重的质感,但这更多来自于一种形式上的东西。不过形式的重量并不一定轻于物的重量,在这方面我并没有在价值上坚持某种次第之分。而影像如果足够有分量,所要探讨的东西总是会受到一定限制的。

Anni

我觉得形式的重量和物质的重量是不兼容、甚至几乎是相反的两个向度,这一点对比一下《潜行者》和贝拉·塔尔《诅咒》就非常明显,前者是物质性的、探索大地与自然的电影,后者是形式主义电影(虽然也拍物)。

emf

这部电影某些部分有点《潜行者》的感觉了:坦克经过,玻璃杯晃动那个镜头虽然过于明显/巧合,但也提示了一种塔可夫斯基化的特性。

《潜行者》中火车经过玻璃杯摇晃

《沉默》中坦克经过玻璃杯摇晃

Sum

我并没有在否定形式和物质这两种东西的不相容性,相反,我是在承认这样一个前提下——所以在这方面和大家的判断基本一致——指出我对这两种东西的分量没有明显的价值判断,至少在伯格曼电影的范畴内。当然我并不否定自己对一些形式电影的厌恶,它们明显是轻浮的,可在《假面》里我感受不到这一点。

Anni

最后,《沉默》的声音设计似乎也是物质性的一种明证:钟表声在这里好像并不象征时间流逝,而是一种纯粹本真的、物质性的声音。


评分表

*四星制评分,最高★★★★,×代表零分。

往期推荐

长评|PLAYBACK:三宅唱《惠子,凝视》

长评 | 洪常秀《草叶集》

长评 | 薇拉莉·邓泽里《命运的宣战》


 4 ) 银幕剧作的一种方式—沉默

写电影对白,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不写。

只要能创造一个视觉表达,就不要写对白。如果连篇累牍的全是讲话,让角色走入房间,在椅子上坐下,呆滞的定在那里,不停的说呀说,精美的对白便会淹没在这些雪崩般的对话中。

当然,精彩的对白谁都不会拒绝,当一部高度形象化的影片在必要时刻转入对白,看客的兴趣问题则会被激发出来(大刀早已饥渴难耐了)他们自然会洗耳恭听。

一种递减定律:写出的对白越多,对白的效果就会越小。(除非在叙事结构上做文章)

餐厅情调戏实例:

简介:安娜到楼下餐厅故意挑逗服务员(给后面的情节做铺垫)为了达成来家里sex的目的,这样可以利用一个午后风情来刺激她姐姐。

“服务员勾引顾客”的场景,如何去写?

1.服务员打开菜单,推荐这些菜

2.询问是否住在旅馆,旅途是不是还很远

3.恭维她穿的怎么样

4.询问对城市熟不熟,再故意说待会就下班,很愿意带她去逛逛市容

说呀说呀说呀balabala………

那么

伯格曼的版本:

服务员走到桌子前,故意将找回的硬币掉在地上。当他弯腰去捡时,满满地把安娜从头到下身的脚嗅了个遍。作为反应,她慢慢地,几乎谵妄地输了一口长气。

故意碰掉
捡起硬币时

无须多言,当相关联的交代镜头再次出现时,观众则会恍然大悟,原来他们早在镜头之外,背离我们做好了约定。

切入,他们在旅馆房间。

情色、纯视觉,没有必要的对白。

公主与路人甲开始了没羞没臊的生活

 5 ) 伯格曼作品《沉默》观后座谈会纪要

伯格曼作品《沉默》观后座谈会纪要
/范达明整理/
  
时 间:2012年5月26日(星期六)上午10:50-11:25
地 点:杭州南山路202号恒庐美术馆讲堂
(恒庐艺术影吧伯格曼作品《沉默》观后现场)
与会者:(发言序)范达明、金爱武、马以乐、池云飞、陈亚丁、何吉、王犀灵、蔡玲(观影者:陈杏生、黄华威、俞柏文、姬伯庆、方永根等)
主持人:范达明
记 录:蔡玲
  
影片表现了人与人沟通的困难,深层原因是人本质的孤独与寂寞
范达明:伯格曼的《沉默》是他的“沉默三部曲”(一说“信仰三部曲”或“神之沉默三部曲””)之一,应该主要是写人的欲望的,通过两姐妹伊斯特与安娜在旅途一家旅馆里的情感冲突表现出来。“沉默”可能暗示了人与人沟通的困难,还有一点是属于外部环境的原因,她们是到了国外,来到一个讲话互相听不懂的小镇,语言的不能沟通。其中通过一个小男孩——妹妹的儿子约翰,以及他一个人在宾馆房间走廊里穿来穿去的室内镜头,让我觉得很有后来的库布里克的《闪灵》表现那个宾馆环境的味道。但表现人与人沟通的困难,主要的或深层的原因是人的本质的孤独与寂寞。具体到姐姐伊斯特身上看,集中体现的是她的疾病(晚期肺病)与欲望(人的生命的本能)的冲突。
  
姐妹俩的无法沟通夹杂着情感上的嫉恨的冲突,也包含着理性与感性的冲突
金爱武:她们姐妹俩之间因为性格、文化等方面的不同而无法沟通。男人女人,都有性的追求与欲望。姐姐看到妹妹外出又带人进宾馆与人私通,这里面还夹杂着俩人情感上的嫉恨的冲突。
马以乐:这种冲突还包含着人意识中的理性与感性的冲突。影片刻画出了属于人的本性的东西。由于战争与其他情况,她们的家庭是不完整的。姐姐知识丰富,感情其实也很丰富,但患病在身,她的心理是很压抑的;妹妹是一个正常的人,由于受了外界的刺激,在一个不正常的年代与环境里,她的“出格”也可以看作是她仍然有那种情感上的“正常”交流的“需要”。三个人都有着孤独与排解孤独的需要。姐姐与妹妹的冲突,在于姐姐习惯于将自己的观念强加在妹妹身上。那个孩子,也是孤独的。
范达明:那个宾馆以及那个宾馆的老管,也是孤独的,譬如他就一个人在小屋里吃东西等。
  
人或许是通过欲望的实现,来实现人与人的沟通并克服孤独感
范达明:姐姐是个作家或翻译家,有很大的精神追求;妹妹是凡尘的俗女子,有七情六欲。但姐姐的精神追求再伟大再高尚,似乎也难以抵抗自己同样有的七情六欲。影片最终把矛盾集中到了姐姐的内心冲突,表现了姐姐是何等艰难地越过或挣扎于“欲望”的这一关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本能的东西。人或许就是通过欲望的实现,来部分地实现人与人的沟通,部分地克服自己的孤独感的。
陈亚丁:(原始记录不详,待补)
池云飞:(原始记录不详,待补)
  
知足者常乐,而有欲望追求者却心神不定,常常是痛苦的
范达明:影片穿插的一批侏儒们的表演应该是有所隐喻。他们也住在同一宾馆里,男孩无意中闯进了他们的住房而与他们发生了联系。导演是否借此表达了这样的思想:知足者常乐,而有欲望追求者却是心神不定,常常是痛苦的。这些畸形人由于干脆抛开了某种人生的目标或要求,他们反倒活得更快活——从他们的演出与演出归来的愉快情绪来看,就表现了这一点。
  
人都是被一张网所套牢的,人的自由度其实是很有限的
何吉:其实所有人都是被一张网所套牢的。这些侏儒们也有人管着的。
范达明:从晚上突然出现的坦克开到街头的镜头,我还产生这样的一个概念——占有。街道被坦克所占有,姐姐被疾病所占有,妹妹被欲望所占有,所有的主人公都被孤独、寂寞所占有。人的自由度其实是很有限的。
  
坦克的出现应该是有所指的
何吉:坦克的出现,不是泛泛指战争的背景,应该是有所指的。
范达明:影片是1963年的,大概不会指“二战”。
何吉:影片开头就有小孩在列车上看着窗外开过运军备的火车的镜头。有可能指苏联对于东欧国家采取的行动,譬如对于波兰的镇压。
范达明:或许是指1956年苏联对所谓“匈牙利事变”的平息。不过这样的猜测意义不大。下面请王大姐说说看法。
  
其实导演也无情地揭示了人性的丑的地方
王犀灵:我听了各位的发言,觉得大家对影片主人公的看法都是很宽容的。我谢谢大家的发言,
范达明:请你说说你的不宽容的想法。
王犀灵:其实导演是有自己的看法的,他是批判这两个女人的,无情地揭示了人性的丑的地方。例如对于姐姐的描写,她的几乎歇斯底里的发作的镜头,把她写得多丑恶多可怕。当然最后她给妹妹留下的一封信,说明了她对妹妹的理解与宽容,展示了她们还有的可取之处,好像给沉闷的屋子开了扇天窗。
  
范达明:要真正来解读这部影片以及伯格曼的其他影片,或许不是今天看一遍这部影片就能解决的。谢谢大家的发言。下个月我们一起来看伍迪•艾伦的影片。
  
  
2012年6月7日整理

 6 ) 孤独,是永恒的主题。

伯格曼的电影《沉默》,讲述了安娜带着儿子约翰与姐姐伊斯特一起乘着火车旅行。结果因为伊斯特病重,不得不暂时停留在一个小城市。故事就讲述了这两天一夜的情况。
电影的大背景是战争时期的欧洲,有飞机的轰鸣声,包括小男孩约翰游戏似的模仿飞机的声音,都交代了平民对战机轰鸣表示习以为常。而在电影将要结束的时候,坦克明目张胆的开进了旅馆下面的巷子,也表示形势越发严重。

在这部基本说不上任何剧情的电影里,让人揪心的是姐妹二人的关系。
姐姐伊斯特是一个知识分子,翻译家,老派的发型,干练的职业套装,都显示她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严厉的人。即使在病中,期间要起床去见妹妹,也会把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穿上正装。但是,这样一个女人,还身患重病,抽烟酗酒,本身就处于一个巨大的冲突中。包括她的自慰,她的酒精依赖,烟草依赖。她处于极度的痛苦中,而却严格要求自己。并以家长的身份来要求自己已经成年的妹妹。

妹妹安娜犹如一个叛逆期的少女。虽然是带着孩子一起出门,但是她却如一个单身女人般自由。一住进旅馆,她就自顾自的去酒吧喝酒,寻欢作乐。她虽然不在乎儿子,显然她很在乎姐姐伊斯特的想法,她一一告诉伊斯特,她去了哪儿,干了什么。当然,她也有故意刺激伊斯特的成分。她和伊斯特吵了一架,然后又把酒吧的酒保带进房间欢爱。

安娜的儿子约翰,那么沉默,他跟着妈妈和姨妈一起乘着火车旅行。他充满好奇心,一个人四处游走。在火车上,在旅馆里里。他对人有戒心,也有好奇心。他在火车上观察工作人员,在旅馆里观察同住的侏儒旅客并一起玩耍,他观察旅馆的工作人员并和他一起看他的老照片。哪怕没有语言交流,哪怕语言不通,但是却有一些东西在他们中间流动。

好过伊斯特和安娜。

安娜对酒保说,我真希望伊斯特死掉。

她也是孤独至死。她对面的人并不懂她的话语。有时语言是最无力的。但是她的状态,她的情感,在那一瞬间,不需要语言,都能看懂。
她一个人诉说,他只是个陌生人,他听着。

安娜故意在伊斯特面前和酒保亲热,无非是对姐姐的反抗。然而,她仍然是难过的,她的哭泣,她的挣扎,她的痛苦与孤独,同样是无人理解。
伊斯特不理解安娜,就如安娜也不理解伊斯特。

孤独,深入她们的骨髓。前路无法同行,只想丢盔弃甲的逃走。

旅馆的工作人员也是一样。他独自打理这间旅馆。照顾生病的伊斯特。伊斯特对他说话只能用肢体语言交流。然而,他关切的眼神用心的照顾她。
他拿自己的照片,给独自在旅馆游走的小男孩约翰看。语言不通,但是照片可以看懂。照片的人肯定是他的亲人,如今却只能凭借照片怀念。

活在这个世界,每个人都带着沉重的故事生活。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四周都是茫茫大海,无人可探及彼此的内心。

孤独是我们永生的主题。从我们呱呱坠地,就开始了我们注孤生的生涯。

所有的诉说,所有的寻找,所有的奔跑,以为会带我们离开这孤绝的境地,最后发现还是孤身一人。

最后,安娜带着约翰来到伊斯特的床前告诉她,我们要乘着下午两点的火车离开。
我突然感到心中松了一口气。

如此纠缠的关系,不如一个人。

虽然,伊斯特仍然是渴望活的,她在呼吸困难的时候喊着,“妈妈,救我”。


这个世界即使多么孤独,仍然让人想活。

伊斯特在病床上给约翰写了一封信。约翰和安娜上了火车,打开信,却被安娜抢过去看。


只是,我们和安娜一样,都不知道写了什么。


或许,约翰知道。


真希望他长大后不会活在这样孤绝的世界。

 短评

"神之默示"三部曲终章,伯格曼的象征主义室内剧。1.上帝至终缺席,两姐妹化身灵肉冲突之象喻。2.孱弱临终的精神与放荡不羁的身体间以走道房门为分隔,另一中介是镜子(直面或羞于直面自我&被道德监视)。3.巴别塔式沟通困境:一是姐妹心灵间的隔阂,二是与宾馆老服务员的语言不通——但Musik(巴赫)竟是唯一相通的语词(影片亦仅有巴赫配乐)。4.坦克视像与战机轰鸣作为冲突象征。5.迷宫般的巴洛克宾馆走廊似[去年在马里昂巴德]。6.大量深焦长镜,以景深或布光分隔(即便)处于同框的姐妹,冷郁压抑。7.姐姐痛苦而孤独的垂死呻吟与多次复现的钟表滴滴同质于[呼喊与细语]。8.一正一侧的面孔重叠恍若[假面]前奏。9.四角色在心理与生理年龄上构成互补网络:姐姐-身心成熟,妹妹-身大心小,孩子-双小,侏儒-身幼心老。10.大胆的戏院性爱戏。(8.5/10)

3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大人的精神世界里充满了各种痛苦,唯有孩子的世界才最真实。导演在景别和镜头运用上很讲究呀

4分钟前
  • ZHANGWANHE
  • 推荐

小孩是最为冷静真实的存在。大人之间反而纵生着太多如荆棘缠绕的不可触的沉默,人心是一个个黑洞,我不让你进来,你看到的是一个黑色的口,我让你进来,你看到的还是黑色。你留下的信件,我一面给它嘲讽,另一面的我在认真的读着,却发现上面满是看不懂的字。每一条交流的路都被堵住。

8分钟前
  • 周鱼
  • 还行

第一次看到伯格曼把色欲表现得如此直白。姐妹宿怨掺入赤裸裸的欲念,很有张力。Ester重病在身,以善为本,却处处束缚妹妹Anna,对方曾以她为道德楷模,最终总觉事事触目,试图倒戈,却把自己推至浪荡而淡漠的一角。“信仰三部曲”最后一曲,再次无人可诉。有很淡的乱伦与拉拉味道。

12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上帝在[沉默]里并不存在,其后果就是人的智慧与身体的彻底失调。在这个语言不通的炼狱里,爱完全缺位。唯一的希望是小男孩,穿梭于迷宫一样的走廊里并学习起了语言。这是伯格曼调度最好的几部电影之一,昭示着后面的[假面]和[呼喊与细语]。他在这里完成了对上帝的清算,并即将转向更为曲折的心理学。

15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推荐

如果你跟我一样是个俗人,千万不要看那种影迷在评论里只谈哲学不谈情节的片子。否则你坐在影院里听着旁边影厅的娱乐片音效,感觉就像:你娶了一个内涵非常丰富但却性冷淡的老婆,而隔壁老王的媳妇虽然不懂文学艺术哲学,但是人家风情万种。

20分钟前
  • aaron
  • 还行

7.1 第八十九分钟时,伯格曼借英格丽图林台词“我困了”一语道出我内心情感,霎时对大师的景仰简直有若滔滔江水。

21分钟前
  • 失意的孩子
  • 还行

影片譯名叫“沉默”,卻道盡了我們在道德生活、人際關係和社會規則中壓抑、狂躁、空虛的精神狀態。兩個女人,兩種對立的性格思想,打著愛的名義,面對彼此或是沉默,或是傷害。語言不通是另一種”沉默“,但姐妹間的隔閡而造成的”沉默“顯然要可怕許多。此外,伯格曼對光影的捕捉和設計十分出彩!

26分钟前
  • 咘呱
  • 还行

人与人之间变得无法沟通,只好暗自品尝内心深处的痛苦;一个人若不自杀,就得接受生命。伯格曼电影的启发价值并不在于最终断定上帝的存在与否,而是向观众提出了一个永恒的疑问:在上帝被“杀死”之后,人类该如何面对这个罪恶依然存在的世界,如何面对孤独与隔绝依旧攫住所有个体灵魂的现实?

31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还行

“再见语言”,伯格曼虽宣称和高达八字不合,但思想内核还是相通的,人类语言是如此荒谬,唯有动作、表情和调度能在影像中道出了一切,而孩子的窥视更是最能揭开所有。

33分钟前
  • TWY
  • 推荐

#第三遍重看#4.5;确乎是《假面》之前奏,两人主导&从属关系的对切,面部特写在光线变幻中呈现无穷的戏剧性,脸孔是灵魂的外在表现,噩梦是死亡的先行预演,仿佛嵌入瞳孔的镜头直击内心深处,其恐惧战栗不亚于任何恐怖片;小镇的失语氛围,是无法沟通的禁锢孤岛,是渴爱的泣血呼喊。

38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要么走向毁灭要么生存,所以她选择接受,她沉默不语,她不想开口说话,她厌恶自己的声音,她不想虚假。

42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三人单独行动的时候大部分像在陌生的梦境里滑行,种种孤独、冲突和不安的暗示隐藏在梦一样无法理解的异国语言平滑的水面下,可能因为这样,看到姐妹冲突那段痛感十足的表现反而出戏了

46分钟前
  • slowdive
  • 推荐

无法与某人沟通就别沟通,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吧。无法与所有人沟通,那只能是自己的问题了。人是群居动物,而另一些人则是独居动物,独来独往其实也挺好。没有哪种人生是完美的,爱意味着无私奉献与束缚,自由则意味着孤独,总需要放弃某些东西才能获得。而贪婪的完美主义者总是导致人格分裂与病态。

47分钟前
  • 小熊QQ
  • 力荐

【北京电影节展映】一方面是语言不通却相处融洽(侍者、侏儒与约翰),另一方面是同行同住却有不可修复的矛盾隔阂(双女主),形成鲜明的对比反差。女主之间的关系似姐妹又似拉拉,肉欲情欲的表达很美很大胆直接,而宗教意图则十分隐晦。

51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極少數觀察到飯店走廊那股異樣感的作品,很是著迷於那股排斥每一個無門可進者不得不保持走動脫離尷尬的魔幻被動之情境。「跟你做愛很舒服,舒服的不需要理解彼此。」

52分钟前
  • 焚紙樓
  • 还行

这三部曲真正体现了导演对神学的怀疑态度,可以说《第七封印》和《处女泉》并没有彻底否认上帝的概念,然而《犹在镜中》对上帝存在的怀疑、《冬日之光》对上帝的否定,以及《沉默》中对上帝缺失之下人与人关系的探讨,不仅否定了上帝概念,同时流露出伯格曼后期关于人物交流困境和心理阴影的电影主题。

56分钟前
  • 康报虹
  • 推荐

从一列沉默的夜车,到一座不宁的酒店。一个孩童的观望,两个女人的对峙。世事吊诡,精通语言的翻译家,也无法击破人与人之间巴别塔般的次元壁。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吧。死亡是重新获得贞洁的唯一途径。片尾,母子在雨中的列车上渐行渐远;而散场后的美琪大戏院,人们在倾盆大雨中落荒而逃。

59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力荐

三部曲对神论讨论最少的一部。精神想控制肉体,肉体想拜托精神,上帝不在服务区,你们自己解决吧

1小时前
  • 今生、唯爱
  • 较差

1.再深的沉默也有呼吸的声音;2.权威受到了赤裸裸的践踏,剩下的是一片废墟;3.内心深藏的感受交付给语言不通的人来得到内心压抑的释放,最终当面的爆发是隐忍多年的结果;4.小孩是中立者,老人是旁观者,小矮人是对立面。

1小时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