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声传奇

已完结

主演:程雷,白凯南,蔡明,宋小宝,大兵,常远,乔杉,修睿,大张伟

类型:综艺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7

 剧照

笑声传奇 剧照 NO.1

 长篇影评

 1 ) 第二次来写评论,就为了吐槽和支持

之前有写过一篇,很喜欢卢鑫玉浩和方清平,这两对是支持我看下去的动力,如果没有他们,整个笑声传奇就是一个笑话传奇,什么传奇,简直就是东北二人转专场,那些过时的老梗,低俗的,尴尬的,根本不搞笑的好不好却一用再用,看得人整个尬场。还好我看的是重播版的,可以直接快进了去,只为守着每一期的卢鑫玉浩组合和方清平的专场。卢鑫玉浩每次都有新梗,很可乐,方清平最后一场带倪萍老师有些牵强,但我心目中的冠军就是他们俩对,黑幕什么的,我就不多说了,最后添说一句,蔡明的小品,我从来很少笑过。

 2 ) 有些变了质的喜剧人

我是很喜欢这一类的综艺节目的,之前看东方卫视的笑傲江湖感觉整体水平比什么欢乐喜剧人强多了,欢喜喜剧人基本上成了东北二人转和德云社的专场,那个低俗啊,渐渐漫满整个剧场,一开始还看两眼,最后简直辣眼睛,不忍心看了。一直觉得笑傲江湖还可以的,可惜了,什么喜剧节目办多了,一旦充斥满了二人转类的演员,就一下LOW了,让人不忍直视。笑声传奇开始一二期走的路线还有眼看,但接下来我发现又慢慢有二人转霸屏的势头,希望传奇保持住,可不能被带偏了。比较喜欢相声新势力卢鑫和玉浩的相声,希望他们能坚持原则,不要把自己搞坏了。

 3 ) 蔡明老师,我有话说

我不针对贾冰,贾冰老师的作品是不错的

不针对蔡明老师的作品

恕我直言

我就是针对蔡明老师这个人,这个玩不起的做法

最后一场你怎么能那么光明正大地用自己的团队去给贾冰助演呢

这不能叫黑幕

这叫监考老师明目张胆地给考生递小纸条

因为您的资历老大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让着您

真的还能有评委下台给自己喜欢的选手助阵来打赢另外一对毫无背景的演员的这种操作吗

还说什么480票是你的这种话,这真的是一个老艺术家该有的样子吗?

请您尊重比赛!尊重新人!

(对不起,态度不好,我就是一个鲈鱼吹,前来打抱不平,来晚了两年也要把话就在这里)

 4 ) 有点后继无力

感觉喜剧近来有点泛滥,而且常驻嘉宾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人,给人感觉青黄不接。

喜剧火起来,是因为它能带给人欢乐,综艺节目只是展示喜剧的平台,如果不能持续提供优质的内容,只会不断消耗最初攒下的情怀,迟早要完!

不知道是自己看得太多,笑点与审美都提高了,还是喜剧人节目编得太多,才华与激情都退步了,反正感觉现在大多数节目都只剩下套路。

同类节目,有的能成为经典,是因为人家真的用心在做,而有的,只是想跟风火一把。

希望有更多优秀的喜剧新人出现,或者老人不再啃老,从新出发!

 5 ) 专访|感性的笑点可以理性量化吗? 这支顶级喜剧综艺团队有“秘笈”

文|珞思(珞思影视研究组)

喜剧内容生产者们绞尽脑汁想要知道:观众的笑点到底在哪儿?够不着胳肢窝,戳不了脚底板,隔着屏幕想要挠到人心,好难哦!

有人说,喜剧创作就是伴随着一路痛苦的过程中走向悲剧,没有尽头。创作完上一部,痛苦的就是下一部。即便如此,在市场红利的美丽诱惑下,喜剧综艺还是一拥而上,作品数量不少,“尬笑”的也挺多。

看似不可捉摸的国民笑点,到底有没有规律可循?将《笑傲江湖》这一喜剧大IP潜心耕作到第四个年头,而且收视和口碑始终保持前列的喜剧综艺团队,无疑是极具代表发言权的。

《笑声传奇》总制片人、总导演朱慧(右)

执行制片人、执行总导演盛开(左)

第四季《笑傲江湖》全新升级为主张星素对战模式的《笑声传奇》,开播以来依然强势捍守了东方卫视在周日晚间的冠军席位。四年不衰,这群手艺人的武功秘笈到底是什么?亲历和厘清了喜剧综艺脉络的东方卫视独立制片人朱慧和她的团队,硬是将看似感性的不可捉摸,变成了一条理性的“笑点工业生产线”。

活起来的模式力量

“当他们有紧张感的时候,说明成功了”

为了《笑声传奇》,蔡明拼了。

风格多变的作品中,《念念不忘》编剧苏彪、《陌生的你》编剧束焕、《民国往事》编剧束焕、彭旭,接着又邀请了编剧查慕春进行剧本创作。“50亿票房”编剧团跨界支持,蔡明自称拿出了冲刺高考架势,“这次我们动用上了同等春晚的豪华配置。”

蔡明变身美人鱼

人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也不太可能连续两次被同一个笑点击中。喜剧不同于音乐,靠吃怀旧的老本,根本没人买帐。相反,那些江湖不问来路的新秀高手,反而能让人眼前一亮。让数位传奇熟脸用实力硬碰硬一群喜剧生脸,以星素对战为切口的《笑声传奇》,天然具备了玩转的可能。

果然玩很大。第一期节目,大兵就输了。27票的差距,“南派相声大师”败给了张番、刘铨淼这对新鲜面孔。

回忆起当时的状况,朱慧说:“可能于他们来说,并没有预料到输了这样的一个结局。大兵在现场说了一句话,我觉得还是蛮表达他真实想法的。他说输作为我来说,肯定是不舒服的,不开心的。但是好在有人赢,年轻人战胜了我们,他们有更好的前途,相声这个行业太需要新人,哪怕今天用我的输来让后辈能够往前走,我觉得还是有价值。而且,确实那些新人拿出来的作品是很不错的,让人看到了整个行业的进步,起码市场并非青黄不接。蔡明老师也说过一句话,他们来的目的之一,是想把一些年轻人从左边这个舞台接到右边这个舞台。”

左边,属于传奇大咖。右边,属于新锐笑匠。

整个舞美的视效是一张喜剧小丑的面具,“左眼”和“右眼”是两大表演区,“嘴巴”是备战明星的发言区。总决赛的时候,制作团队有意将两大表演区合二为一,将更大的空间给到新锐笑匠,传奇大咖成为助演,双方在舞台中央一同绽放。

有人说舞台像内衣?并不是哦

或许比起高手如云的歌手乃至演员,喜剧人彼此更能惺惺相惜吧。真正能在舞台上逗人一笑的人才,可遇不可求。

朱慧做了一个类比:“成名歌手的量很大,未成名的素人更加多。但是喜剧领域,能在观众心中所谓传奇的,我觉得不足十个。为什么?因为喜剧太难达到这个程度了,在我们做《笑傲江湖》也就是四年之前,其实是没有什么喜剧平台的,就只有一个,叫做春晚。它可以让有喜剧表演能力的人一夜成名,以及之后常年的出现进而在观众心目中占据这个位置,陈佩斯、宋丹丹、赵本山、蔡明、黄宏、冯巩……但是有好多人已经不出来演,也几乎没有新的作品了。”

这几年如雨后春笋成长起来的一批喜剧力量,综艺节目功不可没。类似于沈腾、乔杉、贾玲、宋小宝、文松……一批后辈攒足了人气,更多的新秀需要一个爆发的出口——说他们是“素人”,倒也并非全无雕琢,这些喜剧人大多早已十年磨一剑,只是需要一方舞台和一个成就的契机。

新秀如何“抗衡”明星带有光环的一个盘面和一套班底?某种程度上,《笑声传奇》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对抗关系。

朱慧介绍,“两边的舞台,左边所有的节目全是明星做的,导演组做最终把控以及调整,但主要的原创在于他们自己本身;右边所有的节目全是导演组做的,他们什么都没有,但是我们觉得他们有这个能力,然后帮他来设计、排练、打磨,配备所有的资源对抗明星。”而且相对来说,喜剧审美是更趋客观和直接的,它不像唱歌和演戏过分强调光环和台风。

能势均力敌,抗衡感自然就来了。

朱慧和团队小伙伴回看视频的时候,发现了十分微妙而有趣的事情:“明星第一轮都比较放松,还能和观众一样哈哈大笑,但是第二轮来的时候就紧张了,因为知道第一轮素人的水准,并且第二轮又有两个明星输了。当他们嘻嘻哈哈,觉得我把自己东西演了其他都无所谓,那表演便是割裂的,模式力量没有建立。喜剧最怕是游戏,因为它认真都不一定做得好,你只能看腕和腕之间产生的那种化学反应,当他们有紧张感的时候,说明节目成功了。

内部三审机制+500大众评审

给国民笑点“号脉”

笑声是刚需已成共识。一档喜剧模式活起来之后,“好不好笑”成了另一大关键。如何才能掌握中国观众的基本喜剧鉴别能力?朱慧认为喜剧的欣赏更趋多元化,“每一个喜剧节目一定有人说是黑幕的,它不像歌唱类容易达成一定的共识,喜剧类有年龄差异、南北差异、知识水平的差异、社会阅历的差异、社会层级的差异,无形中产生巨大的审美分歧。”

乔杉修睿成一大看点

偏向垂直受众的小众喜剧,相对还是好做的,毕竟只用服务口味相对一致的人群。可是电视属于大众文化,希望收视过2,全家都看,并形成一定的话题和效应,能让大家伙儿都知道有个节目叫《笑傲江湖》,这件事儿就难了。摆在朱慧面前的选择只有一条路:“把各种形态全部囊括进来,只做这种形态的最高点,所以这个事就把我们逼到了必须去做喜剧头部。”

完美主义强迫症有两种表象,一种逼死自己,一种逼死别人,朱慧团队属于两者并行的顶配版,“我在团队当中也说过这句话:我们若不追求极致,就满足不了观众的需求。每个节奏点都必须卡在那个位置上,我们的编剧、导演、摄像、导播、服化道、剪辑师,每一个人哪怕是实习生,他都得把喜剧笑点做到最强。”

这个死磕自己的过程,从练习内功阶段就开始了。

没有项目上马的时候,团队就休养生息,主要干一件看起来特别枯燥冗繁的事情:拉片。按照朱慧的玩笑话说,“就是一个很无聊的工种,把所有世界上的喜剧样态全部入库。”

这个“全部”,不仅包括中国观众认同的东西,还包括国外观众认同的东西,比如说韩式喜剧、日式喜剧、美式喜剧、英式喜剧,甚至俄罗斯喜剧、法国喜剧的表现手法。收录、翻译、学习、整理,然后拉出笑点、梁子、包袱……形成自己的工业体系素材。

80后相声代言人高晓攀也成拼命三郎

“喜剧它是一个梁再有很多肉(包袱)来填满,这个梁往往是全世界都共通的,比如说误会,比如说反差,全世界都识得这个梁子;但是包袱不一样,它是落地而有声的,不同的文化语境会有不同的包袱触动点,那么这套生产的原材料又该从哪儿来呢?还是得依靠观众。我们通过研究学习转化成产品,再去市场验证”,在朱慧看来,像《夏洛特烦恼》《驴得水》这样的麻花系电影之所以剧本扎实,在于有剧场这样一个直达的线下触角。对于电视综艺来说,每一次播出也是线下触达。不接地气,喜剧是无法存活的

为了更佳的触达效果,朱慧团队将这一过程做了前置。前置工作分两部分,一是层层淘汰的内部内核机制;一是观众参与的效果反馈机制。

《笑声传奇》在春节之后就完成了海选搜罗工作。大量的第一批优秀素人来到上海,全国邀来的才艺团队、编剧导演都在基地一对一卡位,开始了不停歇的边创作边打磨,资源配置不设上限。一般来说,一个团队六个人和一个选手死磕,一磕就是两三个礼拜。所以喜剧节目就这么难做,所有工种捏合在一起达到融合追求极致才可能出好作品,它不是配在一起,随便拉郎配就行的。

第一版作品出来,旋即进入残酷的内部三审机制。初审是团队六十多人全部参加,每个人都发表意见,有时甚至直接推翻重来,这么一轮一轮,一直到三审通过。紧随其后是500名观众参与的大众评审环节,需要填写特别精细的调查问卷。

特别能战斗的“传奇”团队

精细到什么程度?舞美是全新的,每个点都希望调适到最佳欣赏状态,所以具体到每位观众所在的席位是不是有视听障碍的技术瑕疵,都在考核范围。

出现在节目中的24位新锐笑匠,算得上优中选优,“我们是从层层选拔出的40人阵容中再做淘汰。反复的评审中,好不好笑,好笑的原因是什么,不好笑的原因是什么,从哪一点开始觉得不好笑了,哪些地方是反感的,哪些地方是喜欢的,统统成为数据。喜剧它感觉上是一个很感性的东西,好像没有什么可循的逻辑,但事实上有很理性的可以用数据来量化的东西。

这是一轮清晰的笑点“号脉”,“为什么我们叫喜剧内容制作团队?就是因为有这个流水线在里面,我们从观众源开始吸取,到找寻原材料,到加工制作,最后再回到观众里来。笑点在哪里,全团队所有人都是认知的,对应到电视播出可能有曲线,在哪里它可能会掉,在哪里又会上去,我们都是清清楚楚的,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一个个段子和作品去做排兵布阵,达到更为优化的整体效果”,可以说,每一次的播出,朱慧和她的小伙伴们做到了成竹于胸。

坐拥最大的华人喜剧人才库

强大体系支撑素人成长

任何资源都经不起疯狂的收割,更何况喜剧笑匠这种稀缺人才。资本跟投,市场跟进,一哄而上的喜剧节目看起来都一样,但其实又不一样。只有建立起了一个丰实的产业链条,形成了无法逾越的竞争壁垒,这条路才能走的更稳、更长,更无人匹敌。

“以前,喜剧演员的身价跟歌手有巨大差距,但是现在反而高得多”,朱慧打了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比方,“周杰伦站在这个舞台上,我都可以说他根本不贵,就是到这个地步。为什么?个人的价值永远是供需关系的一个体现。”

蔡明如此道出她来到舞台的初衷

可以说,《笑傲江湖》建立了中国电视喜剧尤其是素人喜剧的新气象。回溯到这个市场一开始的青涩模样,朱慧想来还有些后怕,“当时唱歌泛滥成灾,领导让我们往喜剧这个方向去研发,胆子真是大呀,喜剧是什么类别,需要什么资源,该要从哪里去努力着手,都不知道的。我们团队历年来都在做真人秀,从《舞林大会》到《中国达人秀》到《妈妈咪呀》,觉得做真人秀有一定能力,想着那就把这一套东西放到喜剧上。以前是海选达人,现在就海选喜剧演员。”

第一年《笑傲江湖》海选的时候,搭了很多海选的台,朱慧哭笑不得:“以为搭个台就有人来唱戏了,结果,上来的人是不可想象,素到一塌糊涂。有的人上来,就给你讲个笑话。”

团队逐渐意识到,喜剧是严丝合缝的,是团队编创的,而且喜剧人才本身得有能力张弛有度地逗观众笑,这是一种很难达到的天赋:天生喜感。

绝大多数的人天生没有喜感,再怎么后期培训都不会有,拥有喜剧天赋的人比天生好嗓子的人少太多了。这基本属于家庭生活的长期熏陶和个体思维方式的系统养成,然后再通过专业场合的后天历练,相声场也好,二人转也好,脱口秀也好,否则一个人再幽默,也只是一个纯粹的开心果,一上电视就傻了。中国越值钱的喜剧人,他就大众性越强,但是越稀有。

第一年的《笑傲江湖》还是以“表达”为主,slogan叫“生活百般滋味,人生需要笑对”,就是表达大众的社会生活现状,用故事表达价值观,才艺只是当中的一种呈现。如今回想起来,朱慧中肯道:“第一季在打造才艺的过程当中,有的时候束手无策,来了一个人觉得他挺好笑的,怎么样让他变得更好笑不知道,也不知道观众是不是觉得他好笑,因为不知道观众的脉在哪儿。通过第一季、第二季、第三季,我们中间还做过一个《生活大爆笑》,以及一个周播类的《笑傲帮》,再加上《笑声传奇》,还有东方卫视喜剧春晚,算是逐步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喜剧工场。中国所有喜剧演员的全名单,每个人具体是什么情况,我们都知道。”

死磕自己的“铁娘子”朱慧

既然说它是一个喜剧工场,当然不止是掌握了一手材料库这么简单。朱慧举例,“我们每年《笑傲江湖》的海选工作不是说直接找一个其他的团队,而是所有的导演全部下沉到每一个区域,今年这样,明年错位,后年再错位,就这么把全中国捋了个遍,今年还将区域扩大到了全世界。四年时间,捋了四把,每一次都是四周的时间下去,每天基本上有一千个回送,每一个回送的材料包括录制才艺、个人小传、内容小传、个人特点在内的全部履历。这一千个里面,有一个能用就很好了。”

一季海选做完,可以带回上海的大概也就150个到200个,能最终上台的又一半都不到,大约65个左右。四年下来,这个庞大的数据几乎覆盖了全世界华人区的喜剧艺人整体目录。

人才有了,灵感全了,这还只是备足了生产材料。真正让一个生脸的喜剧人发光发亮,还得仰仗强大的团队。朱慧还是拿歌手做比,“一个歌手可以自己达到艺术创作追求的最高峰,你不需要见人,突然之间就能横空出世,喜剧不太可能,强大体系的支撑,才可以让一个有能力的素人走下去。

以什么方式来炒这个菜?从采购到创意到烹饪,各个工种都具备强大的判断能力。雕琢的过程中,所有人给出意见,集纳,整合,这是一个量体裁衣、频繁优化的过程。所以能让生脸站在熟脸的面前去pk,朱慧是底气十足的,“有的时候我甚至认为我们素人的段子不比明星的差,背后是因为四年的积累。”

这个竞争壁垒强到了什么地步?朱慧说,“其他喜剧节目出现的任何一个人,我都知道他是哪儿人,他有什么活儿,可以做到什么程度,还能怎么做。但是真正的财富不是某一个人看过,而是一个团体在学习过、经历过、谈论过之后总结达成的判断力。我觉得这个竞争壁垒极高,不是任何一个人所能单独代表的,而是一个共识。”

编辑|厂长

 6 ) 不一样的喜剧体验

里面有好几个作品很不错。意难平的是哑剧没有进决赛。

蔡明之前无感,看春晚的节目也没感觉有多好看,到这个节目看了她这么多作品后觉得还是不错的,里面她的几个作品我感觉很不错。春晚怎么不上这种作品呢?

然后这个节目是春节前看了热搜说开心麻花的节目毙掉了,然后我想起来小时候看的大兵,网上找大兵以前的相声看,发现他参加了这档节目,感觉很久都没有在电视屏幕上看到大兵了。他的头发肉眼可见的稀疏了,但以前的感觉还是有的。三五年一个作品时间还是有点久。

高晓攀是我在这个节目上发现的新大陆。小先生印象🈶,虽然它喜剧性质比较弱。

卢鑫玉浩也是在这个节目发现的宝藏,整体很不错。

张攀刘铨淼也ok

哑剧在这个节目里真的是一股清流,不一样的欢乐方式,还有种看魔术的感觉,后面那个几个舞台老伙伴走了的作品深度也有,就怎么…哎…无语

还有几个不记得名字了的素人?作品也不错但好像连第一轮都没过,有对台湾来的?那个作品我就觉得🉑

周云鹏感觉没有那么合我心意吧,作品并没有很好笑,但感觉他的这种风格很独特,第一次看的时候觉得临场发挥能力很强。

贾冰感觉上也一般,我也觉得能得冠是因为有蔡明。

方清平决赛的节目感觉基本笑不出来,感觉没有之前几个作品好,但之前的也不是很出色吧。

徐英子那类的我是真不喜欢,就是那种撅个嘴傻笑,突然大吼的那种,感觉一次也没看过这种类型的第一次看可能会笑一下,但这种稍微一看多了就很无趣

程野丫蛋就那个搞对象那个作品感觉还行,其它很一般。

这个节目的优点我觉得传奇笑匠不是完全固定的这个比较好,请不同的人不同风格的喜剧没有那么单调。像我喜欢的大山,乔杉修睿,大兵,高晓攀,会有期待,感觉有看头。如果整个过程就那几种风格转来转去真的会感觉无聊死。

还有之前觉得喜剧作品就应该认真搞笑不要整那些煽情乱七八糟的。整个节目看下来觉得不是不能搞煽情这些,而是不要乱搞,不然真的又尴尬又无语。首先你作品就要搞好,有的作品是既没有笑点也没有泪点,但有的作品就能做到既能开怀大笑,也能让人潸然泪下,还意味深长。

 短评

这么好看评分却不及格,真没天理。

5分钟前
  • 尤里卡
  • 力荐

歇一歇好吧,欢乐喜剧人完了笑傲江湖,笑傲江湖完了欢乐喜剧人,再加上友台的喜剧总动员等等,这是在逼着喜剧快速被观众厌倦然后淘汰吗?同质类的节目少一点,精一点不好吗?

7分钟前
  • Minimalismer
  • 很差

喜欢周云鹏

11分钟前
  • joemayxu
  • 还行

我的卢鑫玉浩,我的天雷滚滚!喜欢贾冰曾经的总裁线,希望他以后人设不要崩吧,对方清平各种遗憾,真心可惜没得冠军~

12分钟前
  • 沈★公子
  • 推荐

谁来拯救我的尴尬癌~蔡明辣么严肃一瞬间我以为看见了李谷一老师~整体用力过猛,看着费劲~

17分钟前
  • 长宁
  • 还行

相声演员说的还真是比较好了,说实话不喜欢喜剧节目总煽情的。说相声的刘铨淼算是最好看的🐻了。

22分钟前
  • 木水
  • 还行

比欢乐喜剧人3好很多啊 节目质量80%优秀 不易了

27分钟前
  • TTse7en
  • 力荐

尬声传奇....不过多给一颗星,卢鑫玉浩不错!希望你们继续努力~

32分钟前
  • 怂囧小赫
  • 较差

贾冰夺冠新势力亚军,可以可以,都是我的心头肉~卢鑫玉浩跟金承志合作太惊艳,都是我超爱的气质哈哈哈,这一段反复看好多遍,有才啊有才!

33分钟前
  • 超级飞侠
  • 还行

密集轰炸下,还是有几个精品的。

37分钟前
  • 三日
  • 还行

很多对打作品明明很棒,但是就PK不过明星。。。再黑一些。有些人作品不行,就煽动民族情绪

40分钟前
  • Mura
  • 较差

几位老师颇有用力过度的感觉呢!

43分钟前
  • 沧海一小生
  • 还行

东方卫视可以依靠天籁之战的素人VS明星模式打造几百个综艺节目...好的小品有,比如第二期蔡明老师的穿越爱情片,集笑点和格局为一体,自然真实,一点儿都不尴尬(不尴尬可能是喜剧的较高境界了)

47分钟前
  • 李九弟Jody
  • 还行

被消费的多了,好的喜剧作品只会越来越少。

49分钟前
  • 24city
  • 还行

并不怎么搞笑啊,看了常远艾伦和王宁、丫蛋等等作品都一般8207

54分钟前
  • hungry
  • 还行

我给五星就是为了支持方清平的,特别喜欢方老师的脱口秀,支持你继续创新,继续娱乐下去

59分钟前
  • 最美的时光
  • 较差

我为卢鑫玉浩而来…

1小时前
  • 恋鱼晓晓
  • 还行

蔡明老师的演技第一次让我觉得震惊到止不住的流泪,低调做人的老戏骨!

1小时前
  • 午后Ice Tea
  • 力荐

喜欢方清平的脱口秀和相声新势力的天雷滚滚。

1小时前
  • 雨后的萱草
  • 还行

支持卢鑫玉浩

1小时前
  • RipSe7en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