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国2022

HD中字

主演:高桥一生,奈绪,森田望智,高良健吾,由纪纱织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22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雪国2022 剧照 NO.1雪国2022 剧照 NO.2雪国2022 剧照 NO.3雪国2022 剧照 NO.4雪国2022 剧照 NO.5雪国2022 剧照 NO.6雪国2022 剧照 NO.13雪国2022 剧照 NO.14雪国2022 剧照 NO.15雪国2022 剧照 NO.16雪国2022 剧照 NO.17雪国2022 剧照 NO.18雪国2022 剧照 NO.19雪国2022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三个版本的电影《雪国》简单比较评论

我没看过小说,听说川端康成的诺贝尔文学奖三部曲都很美,《雪国》是第一部,主打温柔和凄美。于是把迄今为止日本拍过的三部《雪国》电影都找来看了,总的感觉是各有千秋,没有哪一部特别突出完全盖过其他版本的。所以,今天的这篇影评,会把三部电影综合起来谈,尽量只谈每个版本的亮点和特色,这样读者和观众找片子的时候更能有的放矢。如果有时间的话,我推荐三部都看;如果没时间的话,1965年的版本和1957年的版本可选一部结合2022年的版本看;如果只有看一部电影的时间,推荐1965年的版本。

我个人综合起来比较喜欢1965年的版本,原因很简单,只有这个版本里出现了雪国的春天,虽然小说的名字叫《雪国》,川端康成在小说里描写的雪国的雪景非常美丽动人,然而,雪国的春天在电影里是非常重要的外景,整部电影中最鲜活的东西,只发生在雪国的春天,雪国的暮春初夏之景色,丝毫不逊色于冬天的皑皑白雪。两位女主角,一位19岁,一位15岁,把这样的妙龄女子人间方物设置在全是寒冷凄凉的冬日皑皑白雪场景中,未免有些残忍。

如果说挑演员,我认为男主角都选的不错,1957年版本的池部郎特别有味道,该片被提名1958年 戛纳金棕榈最佳影片。1965年版本的木村功演得最温暖。2022年的高桥一生最贴近现当代日本男人的感觉。虽然岛村只是一个过客,男主角的理性和冷静克制,演得最好的是池部郎。木村功演出暖男的感觉,当然是那种不用负责任的暖男,他在雪国的行头我认为是最符合电影发生地特色的,他在电影结尾前说了三次“你是一个好女人”,把那种恻隐之心表现得淋漓尽致。高桥一生的表演很冷淡,莫名觉得他的爆炸女式齐耳卷发跟电影风格不搭。

女主角的话,那就要混搭才是我心目中好的版本。驹子得是奈绪的长相+岸惠子的性格+岩下志麻的感情,叶子我选八千草薰。驹子的人设是纯洁,敢爱敢恨,柔情似水却又痛苦压抑。

驹子、叶子和行男之间的感情纠葛,在三部电影中处理的都不一样,我没看过原著,不知道哪个版本跟原著更接近,单从电影情节来说,行男基本上没啥存在感,2022年版本非常努力地尝试让这个角色立起来然而并不太成功。行男存在的意义在于他是驹子、叶子这样的女人正常的结婚对象,然而他死了,代表着驹子、叶子这样的女人在男女关系上注定不会太平,岛村的出现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身份?情人、嫖客、一夜情对象?可惜,最后连岛村这样的关系也终结了。

在电影开头和结尾都有长长的隧道,前两部电影都是火车驶过隧道,2022年版本是岛村拧着行李走路穿过隧道。隧道象征着某种与现实的脱离,无论是蒙太奇也好,虚无也好,穿过隧道才能到达雪国,说明雪国本身代表的是远离现实的虚幻世界或假想世界。只有2022年的版本交代了岛村去雪国的真正目的 - 找回自我。可是,到虚幻世界或假想世界能找回自我吗?显然不能!这也注定了岛村无法成为驹子和叶子的真正的男人。

电影的雪景很美,但这种美让人产生的是虚无缥缈的感觉,让我想起日本的“丧文化”,包括日本人赏樱都认为最美的樱花不是在枝头盛开的樱花而是随风飘落从树上纷纷落下掉在地上之前的漫天飞舞的樱花。那是死亡之美。一切都是虚无、“徒劳”、无意义。这是川端康成的人生观。对于爱情,想要不敢要,反正要了也要分手,不要藏在心里又一直惦记一直想念,我爱的人不爱我,爱我的人我不爱,这种悲观失望消极的基调注定最后肯定是一场徒劳。辜负深情的人,不是岛村,不是行男,而是驹子、叶子自己。

既然故事发生在隧道的那边,结局就更加不重要,因为都是想象和幻想,是岛村的世界观人生观爱情观决定的情节和桥段。

有些人,一生都在做着没用的事情。只有没用的事情才能让心灵真的充实和快乐。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一遍白茫茫。”终于,他来不来都一样了。

妥妥的受虐狂和逃避现实狂!

 2 ) 爱而不可得。

这部影片是根据川端康成的同名诺贝尔获奖小说改编的,导演渡边一贵要改编这部唯美的爱情小说是十分需要功力的,原著有大量北国小镇四季景色描写,以及长篇的体现主人公情感的对话记叙。从影片的整个制作来说,能较好地体现了小说原有的情感和氛围。 在这个宁静、深邃、遥远的,被冰雪覆盖的北国小村氛围中,人物的情感交织是剧情主线,从某种程度上,三个人相互之间的情感交融,有一点类似于《红楼梦》中贾宝玉,薛宝钗,林黛玉三个人的感情纠结,爱而不可得,得而不能爱,患得患失。

 3 ) 飞蛾扑火的徒劳是极致的美丽

在回顾完原著的基础上,无字幕看了一遍,字幕又看了一遍。只看了几遍所以只能来粗浅地讲讲新版《雪国》,无明显剧透可放心观看。

1.感官的美。首先是视觉上很美。画面色彩整体比较素,场景必然是美的,村舍的黑、雪的白、橘黄的火光……人也是很美,苍白的皮肤、墨黑的眉发、发梢在阳光下闪耀出的金、脸上的红晕,沉静的色彩与鲜活的色彩的碰撞,这其中,那点象征生命的色彩就格外令人怜爱。画面的内容也相对比较简洁,在黑与白中,线条与轮廓尤其凸显,让人忍不住畅想那个雪国里的东西摸起来的质感是否也如同画面一般,有一种洁净的、不很光滑的古老的木质家具的摩擦感。在这种情境里,岛村呼出的飘渺不定的烟,人们眼里闪烁不定的水光也显得沉静。听觉上也很美,主演的声音很美,这不用说,然而除了剧情中出现的音乐与对话之外,我尤其想强调的是来自雪国本身的细微的声音:跫音、纸张翻动的声音、点火柴的声音、风声、木柴燃烧的噼啪声……这种美丽是在映画出来之前就有所预料的,毕竟是《雪国》的影视化,感官上的那种极致而微妙的美丽是基本的要求,没有什么夸张的特效和震撼的场景,将雪国的样貌原原本本地展现,就很美了。

2.命运的美。也许有人觉得,驹子也好叶子也罢,甚至行男与师傅,都是被不可抵抗的力量所推着走向不能抵抗的结局的,比如疾病、比如贫穷。在我看来,雪国中人的命运不是某种早就决定好的东西,而是由雪国中的人们凭着强烈的“自我”的意志而最终交相编织出来的东西,如果说驹子的“命运”是条曲折的线,那么决定这条线的样子的绝不是它的走向,而是在某些时刻绽放出的强烈的色彩。比如在车站送别的驹子,明明是无甚波澜的场景,但是我甚至认为,她不选择回家而陪岛村去往车站的固执,代表了她这一生。驹子永远朝着她所向往的那种美好跋涉,就像飞蛾永远朝火光的方向飞,但是正如飞蛾终将投入火焰,驹子的追求最终也在火中焚净。驹子是飞蛾,叶子何尝不是?行男何尝不是?雪国众生何尝不是?岛村像是一个外来者,也是我们读者、观众的眼睛,看到、叹息道:“徒劳。都是徒劳。”既然明明是徒劳,那么这其中每只飞蛾的挣扎又算什么呢?我想,这才是真正的美丽绽放的地方吧。

3.错位的美。表面上来说,这部雪国电影的叙述方式,故意模糊了人物的一些行为,观者对这部分的预想,与影片最后以撕裂般地方式揭示出的真实错位了,我们跟随着岛村的视角粗鲁地阅览了被驹子狼狈遮掩的真实,这种意外的发现是美的。更进一步说,这部电影中很多场景是以岛村的记忆展开的,所以夏天好像是冬天一样,秋季也大雪纷飞,然而我们也能够隐约察觉,岛村明明作为我们窥视这个雪国的眼睛,但他的雪国与被他渲染前的真实的雪国是有错位的。因为岛村本就在探寻着自我,叹息着徒劳,我们从他给我们戴上的眼镜后边窥探,自然看到的是纯洁的必然逝去,自然看到的是徒劳的挣扎与虚无的人生。如果能察觉到这个错位,并且能以稍稍脱出岛村的视线去看这雪国众生,想必能感受到有关于人这一种存在的另一种美。

ps.明明是主役,饰演岛村的高桥一生老师真的是没什么存在感,察觉到这一点之后再次被高桥桑的绝妙的表演所震撼。因为在《雪国》的故事中,岛村本来就是一个观众的窗口般的存在,观众以岛村的“徒劳的”视角看这个故事。除此之外,岛村这个角色只需要偶尔推动一下剧情,后悔一下是不是自己让驹子“不纯洁”引起观众思考就行了。高桥桑演的岛村真是完美完成了这个角色的使命而且毫无违和感,在一些场景中,他的脸和神情还会偶尔美到我一下。说的夸张点,就是非常细致地把握了岛村这个角色灵魂。毕竟岛村这种人要我看来就是那种:“活着挺好,死了也没什么不好,话说回来死和活背后是什么东西呢?想知道。不过即便知道也是徒劳吧。”这种气质也就高桥一生能够把握得这么精妙了!选角选得太好了!

超出期待,而且我很喜欢高桥一生,所以私心打五星哈哈哈。不过这部作品本身也该有9分的。

 4 ) 《雪国》里的镜像学

川端康成是讲镜像学的

为了表现《雪国》的主题:一切都是徒劳。

除了设置驹子为了爱情出卖肉体的徒劳、为了财富抛弃爱情的徒劳,还设置了两个镜像人物来多角度强化:

驹子的内化镜像,叶子。叶子没有出卖自我,始终坚守爱情坚守贞洁,然后被火烧死,她哀求岛村,救救她吧救救驹子。她以为另一条道儿上的人能活下去;

驹子的外化镜像,岛村。作为情人,作为作家,他观照驹子命运的起承转合,玩味书写,却不想介入,及时抽身。你折腾的真好看真美感啊可还是死路一条。

川端本人也是死路一条。

 5 ) 徒劳的美

看完原著之后就很想看电影,因为实在是有一些地方没看懂,需要影视画面的解答。

电影相比起原著扩充了不少东西,比如说驹子的日记。我看原著的时候隐约察觉了驹子是爱着行男的,但未曾想过会有如此之爱,乃至电影中表现出来的前因后果些微惊到我了。这大约是我不曾发现的部分加上编剧和导演的解读吧。

拍得非常美,其实就是很平常的雪景,北方不鲜见。但配上和服,配上茶水,烟气和三味线,雪国就活起来了,驹子也就活过来了。奈绪可真好看,驹子倔强鲜活又绝望的感觉透过文字立起来了。一生君作为旁观者,依靠大量的旁白叙述了雪国和岛村的内心世界,声音非常好,很合适雪国的氛围。大量的旁白来描述当然不是电影的好选择,但原著那种细微的心里描写纯靠镜头和演员确实太难表现了,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叶子我以为是更清冷美人的类型,选角上确实觉得不太合适。

原作的徒劳感莫名的吸引人,以至于两个人之间那种复杂微妙的情感都淹没在了绝望的徒劳下面,电影不能说完美展现,不过能感受到尽力了。

 6 ) 没有1965版好

男主怎么还有点装13的感觉呢,来人叫男主去管管孩子们,男主一副“无所谓,只不过以后分到的钱会更少。”俺想知道这个场景想表达什么?另外头发更利索点不好吗?男主大段的独白,还有驹子的嘴形都对不上,全靠后期配音。

男主给人的感觉像极了美国佬去东南亚度假的感觉,低成本高享受。

最后是叶子,敢再像村妇一点吗,说叶子声音非常好听,感受不到啊

 短评

爱情就是这么做作。苦心经营,敌不过东京来的一个嫖客。

6分钟前
  • 寒狐传媒
  • 推荐

益生菌和奈绪都是好演员,可不晓得为什么,在这样的故事里完全撑不住;尤其奈绪,跟和服姿天生八字不合。尽管这是个严格依照小说顺序做的剧本,却反而看得人愈发吃力,还不如做得跟肥皂剧一样,说不定更好看呢。

11分钟前
  • 暗地妖娆
  • 还行

奈绪没有撑起来真是太遗憾了,其他都过得去,叙事手法我也可以,但凡奈绪再入味一点我都不会觉得这么隔靴搔痒,偏偏我还是因为奈绪看的,倒是对以前的版本有了兴趣。没看过原作,但是原作的强大完全感受到了。

13分钟前
  • laflor
  • 还行

只能说演员选的不太适合 ,或者说主演们的气场和功底还达不到足以诠释霓虹旧时代经典作品的能力 ,田中裕子和吉永小百合不得不赞美,绝对时代尤物。整片都平平淡淡毫无亮色 。

15分钟前
  • 琢臻
  • 较差

拍出了原著的蒙太奇感和混沌感。看到叶子和驹子同时出现在温泉旅店时,突然跟岛村共情,产生了类似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里的那种眩晕感。嘿,love shuffle,低温环境下的魔幻。但是没有喜乐,只有心酸。像是片中总在重复的“徒劳”。是徒劳啊,驹子总是活在别处,叶子苦于错付,岛村始终在迷茫。高桥一生的确还挺色气的。奈绪的演出好厉害!

16分钟前
  • 桃子
  • 力荐

中规中矩 倒是想起当时读原著的回忆了 某棚景一键魂穿岸边露伴( 想知道那谁是不是为金10男O打雌激素???bushi x

18分钟前
  • raku
  • 还行

高桥一生和奈绪的选角都不太适合这类文学体裁,即便人物情绪浓烈也无法有代入感,散发出一股照章行事而非创作的感觉。前者没有文人气质,后者的台词有点棒读,演这类题材整体上功底都不太够。森田望智倒是相对较能融入这类题材的气质氛围。过量的旁白来推动剧情是一枚险棋,除非演员旁白功力特好加上编剧特别会写,才会有加乘效果。雪景很美。

21分钟前
  • kanno
  • 较差

大师就是大师,把简单的三人关系写的这样百转千回。这部小说和电影,都与芥川龙之介的《南京的基督》有颇高相似度,先以男性视角讲述,再用女性视角收尾。这种在特定封闭时空发生的感情,说难听点儿,就像养了一条狗,男人只是把女人当一个特别的、调剂的、娱乐性的寄托,而对女人来说那却是全部。雪国的岛村和南京的冈川,他们都随时可以抽身离去,他们也知道自己终将离去,或许有牵挂有愧疚有痛苦,但都徒增唏嘘,终成笔下风流。有当代的话倒是一言以蔽之: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

26分钟前
  • 泥巴
  • 推荐

好无聊以至于让我读川端康成的心有些许退却。高桥一生在这个剧情中显得很碍眼是怎么回事?Nao盘发气质佳恍惚间像年轻时的优酱。

31分钟前
  • 贫血战士
  • 还行

将原作中的虚无变夯实了,不容易懂的故事也变得通俗。驹子后半太耀眼,就像一团火,周围一切都暗淡了,为爱奋不顾身看着一点也不徒劳。雪景虽美,却还是不若川端康成的文字美。

34分钟前
  • sweetbear
  • 推荐

最后二十分钟…是真没想到川端康成的故事都被能改造成推理档,高桥一生披着斗篷离去的背影,怎么看都更像金田一耕助而非岛村orz…叙事全靠旁白叨叨,既无对雪国风土的细腻摹画,亦无对三人关系真正入心的演绎。看之前还纳闷怎么亿万同人会做这一部,原来是编剧把人物关系读出了这么一层莫须有的暧昧来。可是川端所谓生存的徒劳或美的徒劳,都不是这么个徒劳法。与原作偏差极大,没读原作的观众请绕行此版。

37分钟前
  • 奥兰少
  • 较差

(奈绪:从芥川龙之介到川端康成)似乎是以新的视角重新切入川端的原作,雪国依然是清冷的雪国、雪国的女子也依然是雪国寂寥的女子,岛村只是观众的眼睛,从东京来到越后旁观那位名为“驹子”的艺伎的一生,行男是她爱过但终究注定失去的人,叶子是她想爱却无法直言的人,而叶子对驹子的好感是毫无掩饰的,她对行男的好只是因为驹子曾经喜欢过他。驹子自述日记的口吻过于哀伤与无可奈何。白茫茫的雪地,活过似乎没有痕迹;红彤彤的火光,把爱恨都付之一炬。尽管徒劳,也要捕风;虽为幻觉,也要捉影。

41分钟前
  • 颜落寒
  • 推荐

奈绪惨就惨在太像苍井优,然而又是低配版的,是第一次看就觉得眼熟,但看多少遍也记不住的脸。不上不下才最要命啊。

43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叶子太弱化了

44分钟前
  • 东北洪常秀
  • 还行

桥老则老矣,演这种有钱又有点丧的文青还是手到擒来啊。即别人的故事是别人的故事我只是个开麦拉(。还真是。驹子日记那段跟看电影似的,但就算打破第四面墙火场里她还是朝叶子的方向跑过去,最近的距离是擦过肩膀。ps奈绪真是楚楚动人啊,眼睛总是湿漉漉的。

49分钟前
  • 纤维+可乐大户
  • 推荐

用手指触感记住的女人,和另一位眼里闪烁着灯火的女人,川端康成懂她们,懂這份命运里的「徒劳」,在意识到徒劳和无法摆脱徒劳,自愿深陷徒劳的困境中,处处弥漫着哀伤与虚无。白雪,银河,火光,女人的脸,寂灭景象

54分钟前
  • 淺蒼
  • 还行

高桥一生的服装让我觉得他是一个杀手,穿过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我们的主人公要开始暗杀任务了……

55分钟前
  • 离经叛道的Will
  • 还行

才发现奈绪长得像去森化的苍井优

56分钟前
  • 一重奏
  • 较差

是什么样的倔强 让我们不说一句真心话第一次觉得益生菌如此不适合这个角色,完全神游的感觉,奈绪倒是意外地耀眼,尤其后面日记部分。

60分钟前
  • RealityBites
  • 还行

2022.4.16

1小时前
  • Sabrina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