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公寓第五季

已完结

主演:娄艺潇,孙艺洲,李金铭,李佳航,成果,万籽麟,张一铎,陈赫,赵文琪,刘萌萌,榕榕,三浦研一,李晟,陈若轩,王子异,赵志伟,张双利,刘浩,韦正,刘一君,陈雅丽,唐超,罗峰,常鑫,申帅,封佳奇,王蕴凡,魏宗万,单小纯,严丰,于立,顾隽瑶,李志良,李汶樯,崔宗仁,王旭东,朱可佳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20

 剧照

爱情公寓第五季 剧照 NO.1爱情公寓第五季 剧照 NO.2爱情公寓第五季 剧照 NO.3爱情公寓第五季 剧照 NO.4爱情公寓第五季 剧照 NO.5爱情公寓第五季 剧照 NO.6爱情公寓第五季 剧照 NO.13爱情公寓第五季 剧照 NO.14爱情公寓第五季 剧照 NO.15爱情公寓第五季 剧照 NO.16爱情公寓第五季 剧照 NO.17爱情公寓第五季 剧照 NO.18爱情公寓第五季 剧照 NO.19爱情公寓第五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爱情公寓第五季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经过多年的爱情长跑,爱情公寓的老住客们纷纷修成正果,他们中有的确定了恋爱关系,有的决定领证结婚。大家的爱情纷纷进入了新阶段,新的惊喜和新的烦恼都接踵而至。有的人在约会的过程中磕磕碰碰,有的人在筹备结婚的过程中鸡飞狗跳。爱情公寓仿佛是一个有魔力的地方,每一对真心相爱的情侣都能在这里获得祝福,走向美好。随着公寓浪漫的美名越传越远,新住客也慕名而来。新住客带来很多新观念、新玩法,让曾经都是时代弄潮儿的老住客们也自叹弗如。和新住客的青春活力相比,老住客们经过多年历练,对爱情和人生的态度更加成熟稳重。新老住客努力去理解对方,彼此帮助,即使磕磕碰碰,也要互相拥抱。铁打的公寓,流水的爱情,新的浪漫故事在这里不断上演。凡多和莉丝小圆满阿姆斯特丹完美受害人半梦半醒之间夏日星光夜第一季洛迪2010怪兽湖陷阱的战争脱单好难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金陵秘事法村真情香火寅次郎的故事10:寅次郎美梦成真雾山2020布罗姆利的足球小子澳门风云3MBTI vs 四柱790热线乱世佳人1939一级暗杀令乔·皮克特第一季圆月弯刀小小家长我们离婚吧春之幻半步崩拳苗山花花芯迷城(2010)新娘和爸爸猫物语(白)竞争的守护者流星之绊切尔诺贝利·禁区电影版结局二1899两个婚礼一个葬礼戏梦人生死亡笔记:最后的名字日语异教徒2011第三个嫌疑人

 长篇影评

 1 ) 豆瓣评分还有说服力吗?

没有。

看看这些看了几分钟就打一星的无脑黑就知道了。

说歌舞尬。您看宝莱坞看爱乐之城的时候尬吗?而且第三集以后基本上就没啥歌舞片段了吧?再不济您不会手动快进跳过?

说新人尬。咋的,您看之前不知道之前主创人不齐?您评判一部剧单纯只看得到那两三个演员?

说不是原来那个味儿了。不是我就笑了,您当初看的时候才多大?跟您现在还是一个味儿吗?时代变了人变了人家一个情景剧还不能变了不成?难不成您希望人家原样给您拍一遍?那您去看前几季不就成了吗?

其实也不难理解。

爱情公寓就像你非主流时期写在扣扣空间的伤感火星文。当初的欢笑眼泪感动现在看来不过就是不懂事的黑历史罢了,你现在看不起看不起它,不想承认曾经的“低级趣味”和“幼稚”,很正常。你觉得它现在不再符合你的“逼格”了,OK

只是,能不能起码做到对我们其他观众的一丢丢尊重?我一直觉得豆瓣是个包容性很强的社区,LGBT的普及度都这么高了,怎么还有人在一部国产喜剧里刷优越感?不可笑吗?

以及,打了一星的无脑黑,我就问问您看过老友记吗就在那喊抄袭?我赌你不敢看第13集🙃🙃

 2 ) 第二集回归熟悉的味道

第一集是为了填坑,所以大量套用老梗交代其他人物的结局,同时用类似爱情公寓第四部盗梦空间类似的悬疑情节设计,交代第五部将会把注意力放在婚后生活。

就表现力来说,扑克脸诅咒交代人物相识过程,歌舞片表现人物心情,结婚誓词的袒露心声效果ok,大量老粉回踩的原因其实是没了熟悉的抖包袱和背景笑声,但是请放心,第二集开始又有了熟悉的味道,主创甚至用自己的真实名字开始玩梗,笑点还是很多的。

可能令不少老粉难受的点是歌舞片情节,后续剧情把这作为角色赵海棠人设之一,估计歌舞的场面应该不会少。其实歌曲本身还挺有趣的,第二集甚至开始玩起了rap调侃张伟的小强人生,主要还是国人观看习惯问题,会感觉剧中突然开始尬唱很突兀。个人认为情节有所创新是好的,一来是对指责抄袭党们的回应,国内电视剧我还没有看到过相同的题材。二来也看到制作组的努力,每集都需要结合原创歌舞和剧情配相应的舞蹈歌曲和道具,所画的心血远远要超过同等时长的对白。

看过那几部美剧的我再多说几句:其实不管是老友记还是himym都有类似的心路历程,himym中barney也是通过承诺(不说假话)的方式表现跟过去的决裂,爱五相较而言缺少了情节铺垫,但道理还是这个道理,第二集开始味道还是那个味道。

部分高能剧透:

沙漠电台实况

小黑登场

夫妻...离异?(美嘉演技炸裂)

导演乱入

子乔美嘉初见面(盐汽水的梗得到解释)

吕子乔卖艺养家

 3 ) 从《爱情公寓》看情景喜剧起伏

就在前几天,《爱情公寓5》回归。

如我所料,评论区里的态度是两个极端,一方表示“听见开场的歌就哭了”、“我的青春不舍得给低分”、“还是很喜欢看他们”,一方感觉“一句都笑不出来,应该是原创”、“抄了四季没东西抄了”、“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

依稀记得2009年夏天,北京奥运会结束刚好一年,原本在荧幕前为运动员摇旗呐喊的观众,开始端坐在沙发上看《爱情公寓》。

以至于当时的收视率直逼1.5,直接从逢暑假必播放的《还珠格格》和《西游记》中脱颖而出。

©《爱情公寓》第一季与2009年8月首播

作为一部现象级电视剧,导演韦正或许自己都没有预料到,《爱情公寓》在今天会被骂得这么惨。

惨到人们忘了,它开创了国产情景喜剧的一个新类型,也亲手关闭了这一类型的大门。似乎在它见证了情景剧在国内的荣光之后,这个剧种就销声匿迹了。

01

电视剧向来下饭,情景喜剧尤甚。

这是一种诞生于美国的电视剧类型,每集故事相对独立,演员场景固定,多为室内,几乎没有外景。

没有广播和电视的时候,它叫单口喜剧

酒吧舞台是固定场景,演员每场不重复的笑话,类似如今情景喜剧每集独立的故事。

©1920年,喜剧演员埃迪·康托尔在舞台上声色并茂的表演单口喜剧

没两年,广播出现,鉴于单口喜剧居高不下的人气,1926年,芝加哥WGN电台找来几个单口喜剧演员,组了档节目叫《山姆与亨利》

为有所区分,电台重新包装,把单口喜剧改叫广播情景喜剧,内容依然是演员们讲段子。

©《山姆与亨利》,广播情景喜剧开山鼻祖

由于演员来自酒吧,习惯面向观众,电台里缺少喝彩和笑声,严重影响其发挥,刚开始,效果并不好。

后来,电台开始找人入场观看,有了观众,立竿见影。

迅速流行的广播情景喜剧,各大电台争相效仿,垄断了当时美国人的闲暇时间。

20世纪40年代,电视成熟,大量广播节目转战荧幕,当然也包括广播情景喜剧。

1947年,电视史第一部情景喜剧《玛丽·凯和琼尼》诞生。

©遗憾是,那会听广播情景喜剧的人还是占多数,加上《玛丽·凯和琼尼》没什么亮点,其收视率惨淡,仅播了两年

真正的突破是1951年,演员德西尔·阿纳兹和妻子创作主演的《我爱露西》

该剧首次引进多机位拍摄,并加入后期剪辑,将段子和喜剧表演完美结合。

©《我爱露西》,情景喜剧的里程碑之作,其不但五获艾美奖,更是播了十年

大部分电视情景喜剧已不再邀人入场,而荧幕上依然有从广播剧沿袭下来的画外音笑声,其多为事先录好,再后期加入,俗称“罐头笑声”。

进入六十年代,情景喜剧飞速发展,期间不仅涌现口碑优秀的《脱线家族》,还诞生了动画情景喜剧。

©《脱线家族》,后被评为美国电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家庭情景喜剧

而按其场景,情景喜剧被划分成工作剧和家庭剧,主题和内容紧跟时代。

©60年代中期的音乐情景喜剧《The Monkees》,便是在摇滚文化和披头士背景下应运而生。

情景喜剧终于发展成熟,成为了如今的模样,其和肥皂剧,情节剧分庭抗礼,成为三大电视剧种。

从酒吧到棚内,从广播到荧幕,半个世纪,形式千变,不变的是其喜剧的内核。

02

国产情景喜剧起步相当滞后。

1982年,国内引进过美国的《火星叔叔马丁》,碍于当时电视机的普及程度,该剧未能掀起风浪。

©《火星叔叔马丁》,美国首播于1963年,国内于80年代初引进,科幻和情景喜剧结合之作

90年代是电视和电视剧腾飞的年代。

先是1990年《渴望》的万人空巷,开启现代室内剧先河,随后是《编辑部的故事》,国产情景喜剧初步成型。

©《编辑部的故事》已具备情景喜剧大部分特征,但因为缺少画外音笑声,其未能被划分进情景喜剧

1993年,留美归来的英达参考在国外看的《考斯比一家》,拉上王朔,准备拍个类似的。

©《考斯比一家》,美国情景喜剧,于1984年首播

钱还没到位,王朔因上部电视剧失利,“跑路”去了海南,走时给英达推荐了梁左。

于是,有了《我爱我家》。

©《我爱我家》,中国情景喜剧开山之作

《我爱我家》首播空前成功,国内观众也头回知道了情景喜剧,尔后,英达成立公司,开始了情景喜剧的量产。

整个90年代,国内的情景喜剧市场都属于英达,每年都有新剧播出,《候车大厅》、《中国餐馆》都获得了不错反响。

由于缺乏竞争对手,到90年代末,其叙事模式逐渐落入窠臼,观众难免审美疲劳,2000年的《闲人马大姐》,成了最后的挣扎。

©《闲人马大姐》之所以回光返照,只因英达引进了边拍边播的手法,情景喜剧结合上了实时社会热点

新千年后,情景喜剧百花齐放,非英达喜剧《家有儿女》热播,南派情景喜剧开始崛起,还出了位新导演尚敬

©2000年,南派情景喜剧代表《外来媳妇本地郎》,播放逾三千集,创造了两广地区收视奇迹

起初,他还只是《闲人马大姐》里的客串演员,耳濡目染逐渐熟悉了情景喜剧套路后,其离开英达,拍了《炊事班的故事》

其不但汲取了英达北派喜剧诙谐的语言风格,还加入无厘头的喜剧表达手段,给看腻了英氏喜剧的观众,带来一股清风。

©2002年,《炊事班的故事》

乘胜追击,2006年,又一尚氏喜剧《武林外传》首播,情景喜剧开创性搭上古装,尚敬个人风格在该剧里发挥到极致。

一经播出,便掀起了继《我爱我家》后,第二次全国情景喜剧收视巅峰,尚敬正式扛起国产情景喜剧大旗。

©比起其他,《武林外传》里的既有无厘头,还有歌舞,幽默表达方式更加多元,是尚氏喜剧风格的集大成者

2009年,《爱情公寓》首播,其既不像英达,也不同尚敬。

偏西式的段子加上与年轻文化紧密结合,国产情景剧迎来第三个春天。

但可惜,春天过后,是寒冬萧瑟。

03

新世纪进入第二个十年,国产情景喜剧除了《爱情公寓》,荧幕上难觅其他。其终究还是没落了。

原因在于,情景喜剧的核心,不是演员,而在编剧。

由于场景长期固定,致使镜头语言也十分单一,情景喜剧表现力必然比不上电影。

缺乏视听语言的辅助,唯一能抓人的便是情节与台词。

《我爱我家》之所以成为丰碑,功归于编剧梁左,英达曾言:“《我爱我家》其实应该是梁左的《我爱我家》”。

©北大中文系毕业,书香世家的梁左,在写《我爱我家》前,已靠《虎口遐想》、《电梯奇遇》等春晚小品闻名业界,更何况是王朔本人推荐

在当时,主演之一的宋丹丹一集片酬约一千,而梁左写一集剧本,酬劳近三千,剧组重视编剧,质量自然过硬。

反观如今影视市场,本末倒置,编剧廉价,人才流失严重,情景喜剧失去核心竞争力。

此外,优秀的情景喜剧必依附于时代环境。

像是《我爱我家》,90年代初,社会急速变革,人们普遍有着对新事物,新思维的矛盾彷徨。

©《我爱我家》的傅明便是典型,计划经济供养后半生的机关干部傅明,在市场经济大潮下,不得不转变思想

而《闲人马大姐》与《东北一家人》,赶上的是90年代末,国企改制轰轰烈烈的下岗潮。

©《闲人马大姐》是国企下岗老人的生活,《东北一家人》则是沈阳一个七口之家在下岗潮中的故事

至于《爱情公寓》刚播那会,正直网络文化高速传播期,当下都市青年生活,加上网络文化点缀,轻松俘获年轻观众。

©《爱情公寓》中的网络文化

然而,成也环境,败也环境。

网络野蛮生长,流量成为决定要素,影视行业纷纷转向网络,明星主打的IP剧网剧,流量剧大行其道,情景喜剧空间不断压缩。

即便是借网络东风的《爱情公寓》也在2014年止步于第四季。

另外,情景喜剧特有的生活化,正在被综艺取代。

譬如《向往的生活》和《亲爱的客栈》这种生活气息浓郁的慢综艺,观众能看到明星更加真实的生活细节,情景喜剧里的表演反倒没了说服力。

©《向往的生活》

大环境下,情景喜剧可供玩味的,只剩下了情怀,其具化到实处叫电影翻拍。

2011年,电影[武林外传]上映,腐竹(《武林外传》粉丝)们等了五年,等来了同福客栈再聚首。

©[武林外传]

如今是《爱情公寓5》开播,在此之前还有同名电影上映,不提也罢。

但编剧似乎并不介意,还把电影版只有3.1分的笑话写进了第五部的歌词里,作为自嘲。只是观众并不买账了。

©️《爱情公寓5》

匆匆的时代,总会诞生些什么,带走些什么。

那年夏天,空气湿热,蝉鸣聒噪,饭菜不咸不淡。虽然没有老干妈,观众仍对着这些剧,吃了十碗米饭。如今荧幕里依旧欢声笑语,好像情景喜剧从未有过低潮,但台下的观众,早已经不再端起饭碗守着它。

-

作者/ 夭夭酒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破词儿(pocier)】

 4 ) 《爱情公寓》五宗罪

大家好,我是戴着眼镜拿着话筒的阿拉斯加,片片。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第一个月刚刚过半,就有《想见你》和《唐人街探案》(仅限前两案)这样的悬疑神剧应运而生。

马上还有《刘老根3》大战《乡村爱情12》的旷世对决。

好像活得久了,什么都能见着。

比如《爱情公寓5》上线,并在开播后“荣登”猫眼数据国产剧第一名。

提到《爱情公寓》,大家想到的第一个词多半是——抄袭。

经过各界人士多年查证,这件事已经是板上钉钉,我在这里说一句《爱情公寓》抄袭,你们谁赞成,谁反对?

说反对的麻烦去看看B站up主残狼之卑的视频,人家辛辛苦苦把《爱情公寓》前两季所有抄袭分镜都整理的明明白白。

是的,光前两季,就做出了四十几个视频。涨到了23万粉丝。

本着“不看就没有发言权”的原则,我硬着头皮看完了《爱情公寓5》的前12集。

看完之后我沉默了很久,因为我意外地发现,“抄”已经不是《爱情公寓5》最大的问题。

粉丝们先别急着骂我,听我讲完,再骂也不迟。

《爱情公寓5》的第一罪:抄袭。

你没看错,旧习难改,尽管导演韦正再三强调不会再抄袭,可《爱情公寓5》它又抄袭了。

不过这回它没盯着美剧抄,而是剑走偏锋,选择了抄网络段子。

毕竟段子大多出处不详,而且篇幅短小,真的要告抄袭也无从告起,告赢了也赔不了多少钱。

其中大部分笑点都能从这篇知乎提问里找到原出处,有兴趣的小伙伴不妨自己去看看,还挺好笑的。

不仅是内容,《爱情公寓5》刚开播第二天,就爆出官方推出的积木玩具,基本就是照搬了乐高的《老友记》。

《爱情公寓》果然是不忘初心,吃水不忘挖井人,就算剧情不抄了,也要在周边蹭一蹭。

无独有偶,在《爱情公寓5》中美嘉直播画画,其中三幅画作抄袭了B站up主老番茄在2017年发布的视频:

巧了吗这不是?韦正在创作《爱情公寓5》剧本的时候,估计老番茄还不到一百万粉丝。

谁知道短短三年过去,人家现在已经是全网知名的B站一哥了呢?

值得肯定的是,至少《爱情公寓》编剧和导演的审美品味是过关的。

官方在装聋作哑三天后,终于在(据说)联系老番茄无果的情况下,发出了一封姗姗来迟的道歉信。

随后营销号们一拥而上,在当事人都没发声的情况下,盛赞“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戏都让你一个人演完了,完全没给当事人表态的余地呀!

而且“虚心道歉,屡教不改”这八个字,算得上《爱情公寓》系列的传统。

这时候可能会有粉丝跳出来说:我们也知道它抄袭,但它是我们的青春啊,是我们共同的回忆啊!

那我就得掰扯掰扯连粉丝都不能忍的第二罪了。

《爱情公寓5》的第二罪:人设魔改。

相信有很多《爱情公寓》的粉丝,都是被这张表情包圈粉的:

曾小贤这个角色,是《爱情公寓》里为数不多能拿到的出手的人物之一。

人设相对于其他角色而言更为饱满立体,贱贱的性格也非常讨喜。

结果呢?到了第五季曾小贤不光不贱了,甚至不见了!

刚登场就和胡一菲来了一段板板正正的人生感慨,金鸡奖获奖感言都没他正式。

贱王曾小贤被电台发配去了阿拉善。

别问我为什么他们一个小破电台在阿拉善居然会有分部,你说他去阿拉善帮我们照看梭梭树了都更可信。

其实就是陈赫身价高,请不起了。

胡一菲和曾小贤结婚了,曾经的舞会女王摇身一变成了勤俭持家的好太太,整个感觉就变了,更多时候扮演着过来人的角色。

美嘉和吕小布结婚了,他俩的感觉也变了。

一个花花公子不撩妹了,一个天然呆不蠢了,他们之间的互动更像是吕子乔和陈美嘉,拿到了关谷和悠悠的剧本。

可能有人会为他们开脱:因为角色们都成长了呀!

然而编剧在第一集就明确表示,《爱情公寓5》的故事仅仅发生在第四季结束一年后。

区区一年,就能让人发生这么大改变?

我看大半年过去了,你们看文章不点“在看”这么小的习惯都没改掉嘛。

除了人设魔改之外,老人的戏份也全面让位新人。

一方面是老人确实凑不齐,悠悠的饰演者邓家佳早已明确表示不会出演《爱情公寓5》,关谷的饰演者王传君更是丢下一句“关我屁事”扬长而去。

另一方面也是没得抄了,编不下去了。

说句不好听的,《爱情公寓》里的每一个角色,都是从各个美剧里七拼八凑出来的缝合怪。

再加上情景喜剧里造梗难度本来就很高,编剧只能选择另起炉灶。

新人物诸葛大力接替了胡一菲的学霸人设,饰演诸葛大力的演员成果确实外形清纯讨喜,演技也不做作。

奈何编剧自己的知识水平有限,以至于让一个学霸整天在嘴边挂着“罗密欧与朱丽叶定理”这样的歪理。

新人物赵海棠甚至不会正常说话,第一次出场就在学校走廊里演了一场《歌舞青春》。

平均每集最少表演三次唱、跳、RAP,甚至因为尬唱尬舞上了热搜。

新人物咖喱酱(这是个人名)是个女主播,但除了在第三集的酒会喝多了想起要直播,就没做过一件主播该做的事。

反倒是接替了美嘉卖蠢的任务,看得那叫一个闹心。

这三位新人,除了诸葛大力可以靠外型取胜,剩下的可比他们的前辈差太多了。

《爱情公寓5》变味了,它已经不是当年的《爱情公寓》了。

用脚趾头想都知道,这一群妖魔鬼怪,能做出多少弱智举动。

这里我就得提到《爱情公寓5》第三罪了。

《爱情公寓5》的第三罪:剧情悬浮。

曾经被《爱情公寓》抄袭的《老友记》,六个好友性格各异,其中不乏有大脑脱线的,但都维持在人类的智商水平,不会把段子当真。

如果《爱情公寓》是一部以现实世界观为背景的情景喜剧,我只能说编剧压根没把观众的智商放在眼里。

第三集,吕子乔向黄老板拉投资,胡一菲意外将投资人打晕,按照正常人的思路你会怎么做?

立刻送医,赔礼道歉。

他们是怎么做的?

他们把昏迷中的黄老板扛起来就跑,一路拖行然后扔进了泳池,指望着一会儿他醒了,就说他喝醉了,自己跑到泳池来休息的。

更离谱的还在后头,他们发现黄老板眼睛被打肿了,谎圆不下去,你猜他们想出个什么招?

编剧是想辣黄老板的眼睛,还是辣观众的眼睛?

类似的脑残行为比比皆是:

女主播咖喱酱因为男友阻止她喂流浪猫,就穿成美少女战士一样要投河自尽。

胡一菲购置房产,买了个挖掘机造型的房型。

还让两个打扮成马里奥兄弟的装修工进来随便装修。

我就想问问编剧,这五年来您的大脑遭受了什么样的冲击,才能写出这种悬浮的剧情?

也许是为了弥补故事主线喜剧性的不足,编剧故意在叙事中穿插了很多“笑料”。

这也构成了《爱情公寓5》的第四罪。

《爱情公寓5》的第四罪:笑点尴尬。

豆瓣给《爱情公寓5》贴的tag有两条:“爱情”,“喜剧”。

《爱情公寓5》有爱情吗?有,在剧名里写着呢。

那它好笑吗?平心而论,有一部分笑点确实是好笑的。

比如张伟律师事务所曲折的揭牌仪式,以及张伟和诸葛大力更加曲折的爱情故事,确实有一部分桥段戳中了我的笑点。

但是更多的时候,我感受到的只有空前的尴尬。

刚刚我说了,《爱情公寓》抄了大量的网络段子:张伟初次对大力自我介绍:事业不突出,成绩不突出……

上次看这条段子的时候我才刚上小学,冯巩老师上春晚准备的小品都比这新鲜。

老段子之外,大量出现的谐音梗,也让我深感李诞王建国“谐音梗扣钱”的决定是多么英明,因为谐音梗用得不好真的太尬了。

其实老和尬都不算什么,最可怕的是编剧用自己稀碎的价值观,玩起了刻板印象的低级趣味。

吕子乔评价诸葛大力的倒贴行为,开口就是一句:高学历女性挑男人眼光不行,这种现象非常普遍。

Excuse me?你有事吗?

一句话包含了性别歧视、刻板印象、学历歧视和反智主义,编剧真的不是在钓鱼吗?

张伟和大力初次约会,张伟在两件格子衬衫之间摇摆不定。

编剧你以为把程序员身上的刻板印象老梗,套到律师身上,就能出新意了?

就是这些老梗、烂梗、尬梗和谐音梗,构成了《爱情公寓5》的低级笑点。

对不起,我真的笑不出来。

《爱情公寓5》的第五罪:消费粉丝。

以下内容,我想写给《爱情公寓》的粉丝们。

其实相比于我们,《爱情公寓》的粉丝们才是最大的受害者,我们不爱看可以不看,眼不见为净,但粉丝们是真情实感地追着看。

说白了《爱情公寓》就是个二道贩子,他们把从别处免费领来的东西,稍微拾掇拾掇,用更高的价格卖给观众。

有的人见识广看出来了,大骂奸商无耻,呼吁大家不要再买了,却叫不醒沉醉其中的死忠粉们。

那这部《爱5》,又带着什么样的诚意呢?

《爱情公寓5》打着情怀牌,向我们走来。

首先是用第一场8分钟歌舞就奠定了第五季的主旋律:

开头先自黑一波:

轻描淡写就把欺骗观众的事情揭过去了,而且对抄袭只字未提。

“成长总要告别过去自己”,大概是在暗示自己知错了,不会再抄了。

“先看两集,跟风太不可靠。”潜台词是要观众给个机会,我们已经痛改前非,第五季绝对好看。

随后他们又说要牢记观众情谊,爱情公寓过去十年了,这次回来是为了给观众一个圆满。

我看他们是回来收割最后一波韭菜。

平均每集两个长达30秒的插播广告,加上三个以上的植入硬广,让整部剧透着浓浓地“捞最后一把就细软跑”的味道。

去年的《爱情“公墓”》大电影已经把最后一批理智尚存的粉丝摘了出去。

现在还会点开《爱情公寓5》的不是中毒太深的受害者,就是像我这样好奇心过于旺盛的铁头娃。

前年的《爱情公寓》大电影已经是一场灾难,或许制作方还觉得这波韭菜割得不够彻底,于是在今年卷土重来。

豆瓣、微博、B站,各大平台的评论区里,只要和《爱情公寓5》有半点联系,就能引发一场骂战。

一边是反对抄袭的自发行动者,另一边是《爱情公寓》的忠实粉丝。

真相真的是这样吗?

《爱情公寓》的粉丝们有没有想过,和自己并肩作战的,有可能是一群机器人水军?

难得有几个活人水军,在复制粘贴水军评论的时候,甚至忘了换号。

最令人厌恶的,是官方都在拿青春说事。

我曾经一度以为,我的童年就是小霸王游戏机,是《圣斗士星矢》,是《小神龙俱乐部》……

可是当我真的在网上买了一台小霸王,打开《超级玛丽》的时候,当我打开《圣斗士星矢》重温经典的时候。

为什么心里反而空落落的?

我们怀念的,我们标榜为青春的,真的是这些没有生命的载体吗?

我们怀念的,其实是五六年前懵懂无知的自己,是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是看《爱情公寓》时开怀大笑的自己吧。

《爱情公寓》,代表别人的青春,宁配吗?

青春是一种记忆,一种感受。没有任何人的青春,是附庸在其它事物之上的。

你们的青春,更不应该是这种廉价的垃圾。

原本这篇文章到这里就该画上句号,但我还是忍不住想多说两句。

我知道写完这篇文章后会有很多人留言骂我,你们当然可以骂,这是你们的自由。

毕竟“若批评无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今天说的有点多了,拜了个拜。

 5 ) 我怀疑这评论一半都没看几集

刚看完更新过来,节奏和剧本是爱情公寓的味道,不无脑跟风黑,歌舞是偏舞台剧的编排,国内尚未普及,不接受可以理解。但是就前两集有,为什么那么多黑的夸张?水军买的也太明显了!我现在看到了第五集,一集接一集,这种追剧感觉难道不是一个优质剧集给一个观众带来的吗,新人演员大力那人设不香吗,其他二位看多也发挥正常,老主演的感觉有喜有平没有不妥,随着年岁增长也有了成熟,吕子乔都懂事了,看剧的你别像以前一样了!希望大家多看几集,求求你们了!爱五真的没有让大家失望!

充了VIP,看到了乌合之众那集,感触很多,我起初是因为看到夸张差评特意来豆瓣注册打抱不平。看到现在我觉得这是一个中国电视剧该有的样子,有创新,有思想,有敢为,有独立,用实力说话,多的不说了看的人自己有自己的见解,五颗星的人数相等maybe才是最好的结果吧

 6 ) 我会继续追下去

前两集的确很生硬很尬,但是如果你是来看剧,请你再坚持一下,这一季真的是满满的心意,每集都有一个结合剧情的结尾曲,有填坑(“我一口盐汽水喷死你”的来历,美嘉的最后一个如来神掌),有时下话题(购物节,巴黎圣母院火灾),一定会为坚持下去的你带来惊喜。如果你是来跟风黑,如果豆瓣有零分绝对适合你。

 短评

或许没有结局才是最好的结局

6分钟前
  • 热狗的小老弟
  • 很差

其实还好,到后面还是有看点的。至于故意要黑爱5的人,他们就像喝醉的人永远忘了吃菜,毕竟豆瓣上又不是所有人都是学艺术的,是个人都可以在评论区大放厥词。歌舞剧元素我个人觉得还可,毕竟跟学舞蹈的艺术生接触过,也看过几场歌舞剧,个人可以接受。可能是因为少了几个原来的角色,总感觉缺了什么,但至少终于把坑给填了,张伟也终于走上巅峰了。

9分钟前
  • Die DDR
  • 推荐

就开场的歌我哭了。

11分钟前
  • 张小龙
  • 还行

哇,什么鬼?有笑料?

15分钟前
  • 菜菜
  • 很差

多好看啊,评分咋那么低。作为一个系列剧,能走到大部分原班人马,完美结局,已经很不错了,比那些第一季就再没后续的强太多,就冲这一点,我就打满分!!!而且剧情多有意思,下饭剧,就是搞笑好看!!!我爱5~

20分钟前
  • 我心自有旗不倒
  • 力荐

或许关谷才是最有勇气的那个,起码比想退出却又看了一会儿的我们有勇气。

23分钟前
  • 公民奎文
  • 很差

这个评分我真的匪夷所思 真的是很用心而且笑点很密了啊

24分钟前
  • 春树
  • 力荐

为了《爱5》充了VIP,点开一看,发现编剧已换,汪远没有参与剧本制作,代之的是导演韦正和邹杰,加上被卫视嫌弃沦为网剧,我对它是否还能原汁原味产生了怀疑……第一集看完,感受颇丰。还好,还是那个熟悉的公寓,虽然槽点很多,但至少都是原创段子,但......我却很难像以前那样为这些故事情节而忍俊不禁,甚至是面无表情地看完了一集,对于第二集我也没有当你追《爱4》时那种非看不可的冲动,或许是我变了吧……综上为《爱5》第一集打分6/10。当然,为了情怀,我还是给了五星🙈

29分钟前
  • 遗忘莫奈
  • 力荐

看到6、7集到还是忍不住打了五星

30分钟前
  • 范德萨
  • 力荐

本来看了8集已弃剧,后来没事又看了下去,讲真,要不是豆瓣改不了评分我会给7分,到后面真的越来越好,剧本越来越走心,明显感受到了剧组的诚意,评分一路走高也的确是剧集质量上升的写照,所以请不要带有色眼镜,耐心看完!你会发现其实质量真的挺不错的。(下面是本来对前8集的评价,没删,):有一说一,这季真的连情怀都没有了。人物的表演无比浮夸,剧情造作无比,咖喱酱还有赵海棠真的让人无比尴尬,歌舞部分就像是在土嗨,词完全就是瞎编的,难怪被嘲讽。如果说以前的《爱情公寓》抛开抄袭不谈还算得上好看,那么这一季的《爱情公寓》就连能看都算不上,简直就是一种畸形的产物。两星给主题曲以及最后响起的爱的回归线。其他的是真的不行,找不到一点点前四季的感觉。

31分钟前
  • 米兰小镇
  • 较差

大家故意打一分的吧。第一集的开头确实很尬,但是从第二集开始慢慢开始好看起来了。

35分钟前
  • 小白兔2小松鼠
  • 推荐

最可怕的莫过于偏见

36分钟前
  • 呆河马
  • 力荐

当时评论的时候评分是4.5,现在居然爬升到6,冥冥之中…越往后看还是越能看到诚意和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的(并不是为爱五辩护)以下是原评论这是头一次感受到豆瓣评分与实际严重不符,客观来说六分是有的,果然人心里的成见是一座大山,奈何时间越久大山筑得越高,从第四季到现在确实隔了太长时间,让观众在心里将曾经的记忆美化不少,导致等来的落差翻倍。不管怎么说,最终季还是能看到编剧导演的诚心,不管是摒弃抄袭,还是音乐剧元素(一点都不尬好吗),都能看到制作的良心。

41分钟前
  • 没关系我一倍速
  • 还行

有一说一哈,大部分低分其实都是对前几部的报复性差评而不能反映这一部的真实水平。人之常情都会觉得,盗窃者就算金盆洗手,但他也配不上任何称赞,或者会对其评价变得苛刻。也算是自作自受了,但我只是单纯觉得不应该前几部抄袭的评分都能7点多这部反而这么低,这部明显比前几部要用心很多的。从情怀上看,每个人物都是有成长的,尤其是子乔的变化。从故事主题的深化看也很到位,有产前抑郁,有对电商平台制造购物节鼓吹消费主义的讽刺,也有借用科幻元素表达看脸时代的反思。表现形式也有创新,比如微信对话那一集还有互动剧的那一集。就算是被吐槽最多的歌舞,其实都能看出显然是花了大力气去编排的。非要说尬的要么是怀着偏见要么我只能怀疑你的观影量不够了。

42分钟前
  • 张顽强顽强突破
  • 推荐

为什么分数这么低?我觉得很好看啊!很好笑,还是老味道

46分钟前
  • 卉木萋萋
  • 力荐

刚开始期待太高,硬着头皮看下去,后来发现其实也不错,8集一次性熬夜看完,5集之后走上正轨,有了之前的感觉,真的爆笑,美嘉直播的画,胡老师的墙,子乔的各种人设,新人增添的活力,(大力的人设真的很难不喜欢)。后来发现,所有的人都有了代替的人,公寓里面的人也逐渐脱离了青年群,对新的游戏感到陌生,开始为了未来而努力奋斗。感觉第五部主角就是张伟的逆袭,还有对之前的每一部填坑,放下期待,放下成见,慢慢看下去,为青春画下一个句号。不足之处在于人没到齐,希望后来会有惊喜吧!

49分钟前
  • 位家大宝贝儿
  • 推荐

大家站在道德高地和智慧低谷上对骂的太久了,却没有几个人愿意平静的坐下来,好好欣赏一下这部剧。我不会为他前 4 季的抄袭做任何辩解,但当年的快乐是真的,第 5 季的转型也是成功的。或许这么多差评的原因,只是因为大家都没有爱奇艺会员,没能看到第 8 集吧。

52分钟前
  • Nein kitsch
  • 力荐

前两集确实尬了,尤其是那个歌舞我还以为是点开了印度剧呢,好在后面没有了,另外就是诸葛大力这个角色挺讨喜的,演员也好看,所以多加一星给大力,老演员里最入戏是斯内克,这季笑点基本都在他身上了,不容易啊,益达。

55分钟前
  • 左子
  • 推荐

时隔多年,子乔美嘉有情人终成眷属,最后一季,一个故事一个宇宙的完结,一段记忆的永驻。

59分钟前
  • 90子昂
  • 力荐

多看几集就渐入佳境了,大家为什么都这么苛刻。第七集又哭又笑。其实很多地方能感觉到主创人员很用心的。

1小时前
  • 傣傣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