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

HD中字

主演:大卫·爱登堡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3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非洲 剧照 NO.1非洲 剧照 NO.2非洲 剧照 NO.3非洲 剧照 NO.4非洲 剧照 NO.5非洲 剧照 NO.6非洲 剧照 NO.13非洲 剧照 NO.14非洲 剧照 NO.15非洲 剧照 NO.16非洲 剧照 NO.17非洲 剧照 NO.18非洲 剧照 NO.19非洲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Africa 观影第一集

观赏一部纪录片,除去影片自身内容、反映主旨等必要考虑条件外,影片自身所透露出来的让人为之震撼的部分则是其流光溢彩之处。作为BBC出品的最新作品,Africa 做到了内容上生动活泼,既满足一众无国度界限、无年龄划分、无宗教信仰之差的观众来观影,也在光影的采集,配乐的基甸下一部浑然天成的影片产生了。
说到非洲,首先映入脑海的便是一望无垠的撒哈拉沙漠,之广阔之浩瀚。与文字描述所不能相比拟的是,影片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镜头转换剪切以及光影的完美结合,是光凭借语言难以描述的。特别值得称赞的是,作为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它的配乐随着拍摄需要也在不断转变着风格。在拍摄狐獴诱骗卷尾燕上当时,配乐有紧张急奏的气氛摇身一变欢悦的调子,特别是结合解说老头欢快的一句“thank you very much”更是使得忍俊不禁。
适者生存,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无不阐述着同样的道理。因为想要捕食幼鸟而释放臭毒液体最后惨遭失败导致要被同类所瓜分的蟋蟀,为争夺水源生存地而相互残杀的长颈鹿,捕食失败偷食母亲所捕获的猎物的非洲豹...诸如此类...世界之广袤,一花一世界,万物无时无刻不在更新着,白云苍狗,各自追逐着自己的本命。这或许,就是自然界所揭露给我们最真实,最直接的秘密了吧。

 2 ) 非洲纯记录

第一集 卡拉哈迪沙漠

1.卷尾燕学狐獴叫声发出天空有飞鹰来袭的警告

2.鸵鸟带着小鸵鸟寻找水源

3.黑犀牛在月光下聚会

4.红嘴奎利亚雀与披甲蟋蟀

5.东非大裂谷下暗流龙息洞(地下湖)里的盲鱼

6.蛛蜂与黄金车轮蛛

7.长颈鹿之间的战斗

第二集 非洲大草原

1.尼拉贡戈火山

2.牛羚迁徙与蜥蜴在狮子身上捕捉苍蝇

3.月亮山“造雨师”形成河流,沿途形成森林,是黑猩猩最后的生活区域

4.鲸头鸛捕捉鲶鱼,只抚养一直鲸头鸛长大

5.河马在旱季的泥巴里

6.草原火灾中,卷尾燕、食蜂鸟和金丝雀捕捉昆虫

7.干旱迫使大象迁移,小象死亡,干旱结束之后,大象重回家园

8.小红鹤在腐蚀性的水中觅食

9.冠鹰等待果蝠的到来

第三集 刚果

1.猩猩吃蜂蜜,无刺蜂树皮下构筑4年多的巢穴毁于一夕,大自然真残酷。

2.岩蟒暖身产卵,小蛇顺利长大的概率只有1%,丛林中充满了风险。

3.晚上发光的真菌,像一副精灵的舞蹈。

4.青蛙寻偶,深夜冒险登高,产卵包裹于细长的草里,在来日大雨来袭时蝌蚪迎来成长的机会。

5.岩鹛筑穴与哺育下一代,岩石的形状被溪水塑造,给了岩鹛生存的环境。

6.剪嘴鸥学飞,下嘴远远长于上喙翅膀展开可翱翔的生物,森林里溪流在流入大西洋时趋于平缓和开阔,却暗藏奔流的气势。

7.大象聚会社交

8.森林动物到海滩休闲

第四集 好望角

1.刚出生的绿海龟拼命跑向海洋,面对白颈鸦和鹰和螃蟹的威胁,开始史诗般的征途。只有千分之一能长大。科莫罗的伊兹米亚村民保护海龟,在他们的保护下这里成为世界少数海龟数目增长的海域。

2.蝴蝶从森林飞上最高的地方。

3.Gorongosa国家公园各种动物捕鱼,厄加勒斯洋流,好美!!

4.无鰾石首鱼聚集进入内陆水域逆流而上,巴扎鲁托区域入内陆西开普河,然后不知为何绕圈。德拉肯斯山脉陡峭的山脉挡住了洋流的影响,南非内陆的沙漠。本格拉洋流寒冷富含营养物质。

5.大白鲨按体型轮流进食。其中大白鲨数量比其他海域都多!

6.南非企鹅在高温下孵卵,岩石很滑企鹅很滑稽。能耐受零下40°的企鹅耐受不了这高温,有可能放弃了小企鹅。

7.雾气带来了鲜艳的花朵,本格拉洋流寒冷所以降雨少,雨水以另外的形式到来,纳马夸兰在雾气的作用下变成了花海。

8.跳羚奇怪的跳跃,伴随着惊起的绿蝴蝶,配乐是一首古典柴可夫斯基的交响乐

9.最南端,本格拉寒流和厄加勒斯暖流交汇。海豚群和布氏蓝鲸在交界处捕捉沙丁鱼群,似炮弹一般的海鸥也有参与。

第五集 沙哈拉沙漠

1.巴巴利猕猴在雪松中颤抖

2.沙尘暴会吞没村庄和生物。

3.斑马与雌斑马群

4.地底的裸鼹鼠,沙漠只占1/5,其余风蚀岩

5.过客家燕要飞去欧洲必须要识别海市蜃楼和真正的水源。骆驼也是过客,在人类导航下才能找到绿洲和水源。

6.复活草,死去100年遇水还能复活播种,即使马上死去仍有种子留存。

7.蜣螂滚粪球

8.绿洲中的鱼类罗非鱼与鳄鱼,利比亚炙热的火山温泉滋养了生物。鱼苗在母亲嘴里渡过危险。

9.家燕迁徙飞跃沙哈拉经过有毒的乌姆海(盐分太高)吃苍蝇(能将盐水过滤成淡水)取水。鹡鸰好漂亮,黄腹黑头的漂亮小鸟也是候鸟。这是候鸟唯一的停留,然后一路北飞!

10.沙丘的变化,出现流动时便是沙漠哭泣的时候。沙哈拉鸣唱沙丘,是因为崩塌。

11.银蚁在天敌棘跖蜥蜴走了后寻找食物,即使能反射阳光也活不过10分钟。整片沙漠只属于太阳。沙哈拉中间世界最大的湖泊蒸发但是留下丰富的藻类遗迹,每天的风把大量的富含矿物质的沙土吹到南美,滋养了亚马逊雨林。

第六集 未来

1.保护臭脾气的黑犀牛

2.马沙伊人保护狮子

3.黑猩猩栖息地被农田包围

4.拯救被困大象,高速路下建通道

5.杰拉达狒狒因为气候变暖往高处迁移,栖息地越来越小

6.横跨11个国家的防护林

7.绿海龟的保护,气候变暖的影响

8.Gorongosa国家公园繁荣的旧景与重建的可能性

 3 ) 人类和动物通用的底层法则

看了BBC这部《非洲》纪录片,我感到万分沮丧,同时也被这些顽强生存拼搏的动物激励到。

感到沮丧是因为有了一些社会经历以后,再去看动物的世界,不会感觉到太多新奇,更多的是悲从中来,感到我们人类世界其实和动物世界有很多通用的规律,感觉我们其实也是动物世界的一员。

规律一: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我会不自觉地对号入座,到底自己是其中的强者还是弱者。

我是打架输了的还是赢了的那个?胜者为王,赢得食物和交配权,人类世界也是一样,慕强,弱肉强食。

这个规律,是人类和动物都没法逃脱的,资源永远是有限的。为了赢得水,食物和交配权,那么优雅的长颈鹿还是要用脖子把对方甩跌在地,大象要用坚硬的象牙互相壮击,一决胜负。

但是你又会被激励到,因为那些动物,真的是用生命去争取,它们进化出神奇的机能和习性,与自然的恶劣条件做抗争。我们永远会为这些顽强奋斗的生命而感动,它们强大生命的力量,让我叹服和敬佩。

规律二:生老病死,无法抗拒。动物的生老病死,跟人类的悲喜没有区别。

因为干旱没有水没有食物,小象无法活着走出那片一望无垠的旱地去寻找水源,就倒在了大象的脚下。

生命如此坚强,也如此脆弱。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在生老病死面前,我们和动物都是一样的,如此渺小,无力反抗,只能接受。

这只大象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已经没有了呼吸,只能用鼻子和小象最后吻别,然后离开,继续行走一望无际的荒野上。让人感到无比的心酸。

幸好,在干旱结束后,象群迎来了有记录以来最高的出生率,它们的族群又兴旺了起来。

生命就是这样,经受挫折和考验,然后焕发出更大的活力。

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真的美到让人落泪,在心底深处,感到敬佩。

 4 ) (字数超限的短评)

E1卡哈拉力沙漠·生存环境越恶劣,兽性越凶残,卷尾学会了欺诈邻居狐獴,铠甲螳螂吃小雀、喷毒液,长颈鹿的脖子还要用来打架抢地盘,黑蜂在沙漠里找到金轮蜘蛛想把孩子寄生在它体内(原来《异形》的剧情仍然源于生活)。

E2稀树草原·从地下15公里的地球之心喷出的岩浆如血流淌,火山灰如泥毯造就草原孕育生命。生不逢时的小象死在迁徙途中,生在有食物充足时候的小象快乐地追赶白鹭。

E3谷歌雨林·世界上最大的火烈鸟群远看壮观近看热闹非凡。虽然水分充足,但竞争也同样激烈。

E4好望角·一出生撒腿就跑的小绿海龟只有千分之一的存活机会,金龟子真的在雏菊里睡觉和交配,非洲也有小企鹅,大白鲨很讲餐桌礼仪按个头大小依次进食。

E5撒哈拉·每次觅食都像上演生死时速的银色蚂蚁,在沙漠下面的远古水域中生存的金色盲鲇鱼,白天暴躁夜晚温和有礼的黑犀牛,一遇到水迅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复活草,需要被大雨冲刷来播散种子。

E6拍摄花絮·每位摄影师都带着对大自然和各种生物的敬畏,而这么多令人惊艳、感动的镜头,也可算是大自然的馈赠。拍摄过程很辛苦,被蚂蚁爬满身,被老鼠咬坏衣服电线,被大象袭击,被大白鲨盯上,还要穿越雨林、攀登山峰、下到地底一百多米、忍受水蛭走过水塘、忍受沙漠的70度高温等等,很不容易,但收获也很大。

总之很棒,拍摄团队很棒,拍出来的东西很棒,最终呈现的效果非常棒,五星打爆。

从此开始向往非洲,那片充满神奇生物的土地。

 5 ) 人类可不可以不要再捕杀

太美了,太好看了。
看到雌性岩鹛鸟,衔泥筑巢,以安家栖身。
灵感启发,写了篇文章,竟然还得了第一名。
眯眼和我说,为什么国人都没有如此认真努力的拍摄动物世界呢?
也确实要感谢这些制作纪录片的人,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
夜晚的犀牛,真的很可爱也很温驯,好喜欢。
小海龟出生就要面对生死,让人心疼。
大自然是如此神奇,如此多彩。
人类可不可以不要再捕杀,可不可以不要再破坏。
给动物安身的家,给动物最大的安全感。

 6 ) 纪录片《非洲》观后感

躺在床上把之前下载的bbc纪录片非洲看完了。虽然断断续续的看的,但还是被震撼到了。摄制组高超的拍摄技巧,为了一个画面而坚持等候几天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时间,克服了野外的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和危险,为观众呈现出了如此精彩的纪录片,他们是为爱好而工作,为使命而斗,这才是真正的爱岗敬业。说到使命,也就谈到了这部纪录片的拍摄意图,通俗点说就是中心思想。 首先是展现非洲大陆的辽阔无际,自然环境的多变复杂,地形地貌的丰富多彩,动植物的生机勃勃。让我们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伟大和神奇,惊叹造物主的鬼斧神 工,感悟生命的顽强和脆弱,体味生存的艰辛和苦楚。撒哈拉沙漠中有不畏酷暑顽强生存的银蚁,乞立马扎罗山上有喜爱严寒的杰拉达狒狒,死亡一样的喀拉哈里沙 漠下方却是流水潺潺鱼翔浅底的世外桃源,金灿灿的金鲶鱼生活在黑暗的世界与世隔绝。正如解说员david所说,这里的神奇,远超人们的想象。 然而,更让我震撼的,更能引发人类思考的,却是纪录片中所传达的对非洲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修复。当看到一个物种因气候变化或人类活动而导致食物短缺,领地缩小最终不得不面临灭绝的时候,我的心似乎被隐隐的刺痛。正是人类所谓的文明导致气候变暖,也正是所谓文明正一步步侵占原本属于它们的领地。失去 的不仅仅是动物的领地,还有人类的道德和尊严。不懂得尊重其他物种迟早会让人类被大自然抛弃。好在我欣慰的看到纪录片中出现很多动物保护组织,他们在尽自 己最大努力保护着地球上可爱的精灵,地球需要它们,人类更需要它们。在我看来,这些动物保护者们的工作比坐在办公室里盯着股票看的白领们有意义的多,也高尚的多。将来有一天,如果有机会我愿意加入到野生动物保护的行列中,为保护他们和他们的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反过来想想非洲的人民,在那样严峻的环境中顽强的生存,粮食严重不足,也正是全球粮食危机的缩影。反过来想想自己的研究工作,不正是要为解决这个跨世纪的难题而进行的一些探索吗?想到这里,不禁为自己的研究方向而自豪,为自己能参与到这样一项意义重大的全球工程中而骄傲!

2014.5.15

 短评

漂亮啊,真是漂亮

6分钟前
  • 乐孚伦
  • 力荐

画面太美

10分钟前
  • 朱朱小当家
  • 力荐

BBC每一次都在进步,从来没让人失望过

15分钟前
  • phoenixtre
  • 力荐

被从泥潭中救起的母象柯丽达,卷起象鼻向救起她的人们致意。地下通道完工后的24小时内,一只大象穿过了通道,如今,所有大象都常在晚上通过这条路上山觅食。

17分钟前
  • 达令
  • 力荐

生生不息,美轮美奂。

20分钟前
  • [x]
  • 力荐

没事就开着当背景;第一次见shoebill这种生物,翻白眼太诡异了,印象深刻

24分钟前
  • 维罗尼
  • 力荐

原来可爱的老爷子既是主持也是导演,之前在life和冰冻星球里就很赞了!

28分钟前
  • 力荐

太美了!呕心沥血啊!太赞!

33分钟前
  • alexwillows
  • 力荐

天啊我为什么下载完毕没早看 早看都不用去电影院看狮子王哈哈哈哈哈

38分钟前
  • Dita
  • 力荐

This young bull is in a state of musth, a kind of sexual fury.

43分钟前
  • 颍原真吾
  • 力荐

1、“Amazing……”这是唯一足以形容的词语!伟大的Itsamia人民。2、神奇而美妙的生命和自然值得我们敬畏,人类不保护它们,就是自我灭绝的开始。

45分钟前
  • Gemini
  • 力荐

BBC绝对是大地之母的亲儿子。摄制组大哥求交往~~~~

50分钟前
  • 小BA
  • 力荐

动物的部分太厉害了,有些镜头真的感觉能拍到那就是奇迹,再加上非洲本身就是野生动物的奇迹之地,是世界目前已知环境最接近原生态的大陆,震撼感太强了。这一部给动物行为赋予的故事也并没有强拗的尴尬感,还是比较自然真实的。【9.7】

54分钟前
  • 奶油小方
  • 力荐

有些内容跟以往看过的纪录片重合了,剧集制作仍然是不错的~

55分钟前
  • shanglin117
  • 推荐

蟋蟀偷吃幼鸟未得逞反被同类吃 长颈鹿用脖子互相攻击

60分钟前
  • cat
  • 力荐

呕心沥血的制作,对什么充满敬畏。

1小时前
  • 小波尔卡
  • 力荐

很赞啊~

1小时前
  • 超级无敌大馒头
  • 力荐

早上遇到一倚老卖老的北京老太婆,被弄得心情糟到极点。看完此片,畅然许多。看看世界,看看自然,再看看那老太婆的小市民嘴脸,愤怒已经消散,剩下的只有为她悲哀——她身体的五分之四已经进入了黄土,或许,明天就将是她的终日。可悲如她者,就此一生圉于她用尖酸、无知、丑陋、刻薄打造的牢笼里。

1小时前
  • 泥馒头
  • 力荐

四年六集,BBC拍得非洲也许是动物们最后的乐园。白发苍苍David Attenborough,在第六集中,用极优雅的口音,介绍着各种环保进步,与我看来,于人类的野心只是螳臂当车。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人类是野生动物的癌症。

1小时前
  • 身无半亩
  • 力荐

Hats off to the BBC Nature team. So much dedication, bravery and love for our planet.

1小时前
  • YuRAY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