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派第六季

已完结

主演:窦文涛,周轶君,李光复,濮存昕

类型:综艺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22

 剧照

圆桌派第六季 剧照 NO.1圆桌派第六季 剧照 NO.2圆桌派第六季 剧照 NO.3圆桌派第六季 剧照 NO.4圆桌派第六季 剧照 NO.5圆桌派第六季 剧照 NO.6圆桌派第六季 剧照 NO.13圆桌派第六季 剧照 NO.14圆桌派第六季 剧照 NO.15圆桌派第六季 剧照 NO.16圆桌派第六季 剧照 NO.17圆桌派第六季 剧照 NO.18圆桌派第六季 剧照 NO.19圆桌派第六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真的要有第六季了吗

昨天在看理想上看有人说,圆桌派要更新了,回家激动地去优酷上找,结果啥都没找到。

是真的要更新了吗?

希望这季能多些道长、马家辉、许子东、马爷的参与。

以前总是在吃饭的时候看圆桌派,心里有一种真实的幸福感。

希望能一直做下去,也算少有的能称得上精神粮食的节目了吧。

最近在看十三邀,感觉还是做作了点,没有窦文涛的节目自然紧凑。

窦哥,勤快点儿吧!

 2 ) 用心打卡第六季

1.人艺

3.天文 邓李才 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金属铱为主要成分的16km的小行星的撞击,白垩纪。 射电望远镜和黑洞。恒星和白矮星。光速与可观测宇宙。引力波。平行宇宙与多维空间。 5.雅与俗 美是一种韵律和平衡。 美也与复杂性有关。藏民的衣服上有红色还有更深的几种红,而不是各种不同的颜色。 6.脱口秀 情绪是生产力。线上表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最大限度调动观众的情绪。“炸裂”。 脱口秀生动诠释了“人是万物的尺度”。 每个人有自己的“最佳激励水平”,这决定了与人交往/独处是对自身的消耗还是补充。 7.考古 13000年出洞,9000年上路(贾湖骨笛),6000年提速(仰韶文化),5000年文明(社会分层、权力中心),4000年跨步(文字),2000年鼎新(秦始皇统一文字度量衡)。 生土&文化层 科技发展:用气相色谱热普仪对出土文物做热裂解,未来尝试从出土文物中提取古人的dna 9.量子力学 半导体不是导体,是做了变性手术的绝缘体。 10.证美 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都是科学艺术作品。当时最先进的科学研究(光学、几何学、天文学)应用于绘画。 科学家对自己理论的维护,“科学保守主义”,有利于科学发展前进的每一步都更加扎实。 古典艺术是很霸道的,蒙娜丽莎就是美的。 11.远征 冯远征与德国女教授:师道 传承 12.哲学 密捏瓦的猫头鹰在黄昏时才起飞。 古希腊罗马对裸体体育竞技的热爱,从而产生了雕塑、几何、绘画、艺术、赞美诗,进而产生了悲剧和喜剧。

 3 ) 又见圆六

按照看的顺序写吧。

06.有很久没看圆桌派了,这一季从第六集周奇墨和呼兰讲脱口秀看起,很赞赏他们说的刚开始说钱不多但很满足的那个状态。

05.讲梦境,傍晚睡醒后的失落这句话有同感。

04.讲美学,此前看了一小段看不下去,现在看一遍还蛮有趣,邱老师弹幕很多人看不惯,其实是表述的逻辑不连贯,很多想法非常好。

03.讲天文。

02、01.濮存昕、李光复讲人艺,人和艺术,有点空高但是仔细揣摩还是有东西在,技和艺,术和意,贴着表演讲,没有升到道的层面。

07.极喜爱考古题材,凭这一集就能四星拉到五星。

08.第二次看邓亚萍,这一集又是五星水平,最后讲滑雪特别好,首先要掌握技巧,关键是刹住和拐弯,技术掌握了以后就可以任意挥洒,其实是怎么分析问题然后解决。

09.讲量子力学,内容平平,曹教授科普功底还要加强。

10.用科学的方式讲审美,张教授说了个原则“不常见,没缺陷”,与自己价值观契合,这次是讲清楚了审美这个事。

11.冯远征带着两个徒弟,聊表演,一开始比较无聊,后来聊基本功很有感触,每个人的开始都要有一个锤炼的过程。冯是一个经历丰富的人,但后来的故事略显冗长。

12.讲哲学。好像是跟第六集脱口秀一起录的,看的最碎,也最没有感觉的一集,很无聊。

 4 ) 关于美

对于智识如此贫乏的我,前30分钟很难觉得有趣,但又不舍得不看,可是接下来的内容可以说是久饿之人的饕餮大餐,看完全集决定要从头再看一遍,每段对话都可以延展出很多知识,老六可真是铁三角之又一角,话题延展后又收放自如,与窦文涛极有默契,让人看的舒服。

“木头是木头 石头是石头 砖头是砖头

让木头做成其他木头做不成的样子 就感受到了美”

所谓做不成的样子就集合了工艺和巧思 科学和艺术

 5 ) 第六季批评

选题

本季的选题:人艺,天文,脱口秀,审美,量子物理,考古…

总结来说,第六季的主题就是:艺术与科学

我大概能猜到窦文涛的想法,“上季最后两期,请那个科学家聊基因啥的,反响不错,原来大家对这感兴趣,那就请专家来聊些专业的东西”。 “曲高和寡”,聊天的门槛这就提高了,能跟专家聊起来的难度也相应提高了。就像老六说的“都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天这是要先学十年书,才能跟你聊上一句。”

就只是一个嘉宾的观点输出,其他人说的反而像是捧哏的,而且有些嘉宾的话,能听出明显是有准备的。所以这季与其说是聊天节目,不如说是科普节目,像在看《开讲了》。不过节目有意思就行了,管他是在聊天,还是在演讲,而且窦文涛找的这些专家说话都还是有趣的。

但话题还是太飘,可以安排几期接地气的话题。

嘉宾

对圆桌派来说,不同的嘉宾设置,就直接决定了一期节目的好坏。冯远征和他的两个学生那期就是反面典型,感觉其实他们应该分别来,学生来一期,聊聊他们与老师的相处,评价老师,青年演员的成长…冯院长再来一期,聊聊教学生的细节,话剧演员的培养,他的德国经历…但你把他们两拨放一起,让他们面对面评价对方,后来,冯院长讲他的德国经历,那两个学生就插不上话,就感觉很尴尬。尤其我代入情景后,要是我导师带我去上节目,虽然我们平时关系很好,但那种感觉还是很诡异的,我表现可能就跟那个女学生一样,吞吞吐吐,脑袋空空。

讲人艺的那两期也是灾难,他们那两期都在说“我们人艺怎么怎么厉害”,“我们人艺演员怎么怎么厉害”,我承认人艺是我国最厉害的话剧团,但这话从你们人艺自己嘴里说出,还是有点“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而且不知道为什么濮存晰总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很拜好感。

其他期还可以,希望多请些邓亚萍这种既健谈,又会说“人话”的嘉宾。

希望文涛下一季继续努力

 6 ) 步入中年的《圆桌派》

for《上海电视》

作为一档谈话节目,《圆桌派》的前几季都有明显的新闻色彩,即同时兼具时效性和话题性。但到了第六季,《圆桌派》好像缓和下来,选题不再像从前那么接地气,涉及的领域从戏剧、体育到天文、考古。从第五季开始,一季的集数从原来的二十四集变为现在的十二集,但每集长度也有所延长,企图把话题聊深聊透。无奈有时嘉宾发散思维太强,聊着聊着就聊飞了。 前几季的《圆桌派》着重于发表观点,第六季《圆桌派》则更侧重分享经历、传播理论,也难怪有网友在弹幕上调侃,这季的《圆桌派》是来扫盲的。第一期和第二期的“人艺”,请来了北京人艺的两位老演员李光复和濮存昕,“审美”一期则请来了艺术学者徐累和邱志杰以及出版人张立宪对于美学的分享,而“考古”和“天文”两期,则请了相关专家对其所在领域进行科普。 能做到六季的节目并不多,倘若能做到,一说明有还算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二说明有不错的口碑和收视率。《圆桌派》有一部分观众是从《锵锵三人行》时期就累积下来的,爱的就是他们“混不吝”的谈话风格,仿佛世间就没有他们不能介入的话题、不敢发表的观点。但当节目的定位从时事转移到通识,而嘉宾却未能在节目中对其领域的基本概念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未能言简意赅地梳理出学科的主要脉络,不由让人觉得,这一季的圆桌派,实在太挑战观众了。幸好笔者在戏剧圈混迹多年,当北京人艺的老前辈们分享角色塑造和分析剧本的心得时,还能获得些许共鸣;也幸好身边有朋友在自媒体上进行考古学方面的大众普及,因此观看“考古”那一期时,还不至于看得一头雾水。但当看到弹幕上的网友纷纷发出“不明觉厉”的感叹时,不知道这一季《圆桌派》的目的达到了没有? 进入第六季后,《圆桌派》宛如一个锋芒毕露的少年蜕变为一个成熟稳重的中年人,让人惊喜的同时也略有惋惜,仿佛望见一位风韵犹存的迟暮美人,怀念它昔日的风采。倘若要进行通识教育,君不见慕课、视频网站上的入门课程百花齐放,哪怕是纯粹的聊天,或许在移动设备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今天,大家宁可选择在睡前打开播客或者FM电台收听直至入眠。《圆桌派》在原有的特色淡化、并且输出方式也无法很好地满足受众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时,该何去何从?

 短评

人艺的两期一般。濮存昕端着副“望之俨然”的知识分子领导架子特没劲,还不如让李开复一个人侃点可乐的。焦菊隐的时代已经是文革以前了,可能不必快五十年了咀嚼着昨日光辉来自夸。 天文这期挺有意思,咱们面对外星生命还是有点小市民心态了。 文涛现在除了每年一季《圆桌派》还有没有其他产出呢?难得一见啊。

10分钟前
  • 旁骛
  • 推荐

第一集我虽然不太有共鸣,但是我仍在期待我有共鸣的那集。因为那一定有收获。

12分钟前
  • Mona
  • 力荐

就一句:人艺牛逼

17分钟前
  • Yann
  • 力荐

语言文化类节目近乎绝迹,且看且珍惜。

22分钟前
  • 无人应答
  • 推荐

第一集就极度舒适,光复老师很可爱,濮老师讲的很深刻受益匪浅,开头还有些拘谨后期越聊越舒服了,这才是演员的素养,演员真的是一个有门槛的职业,不是谁都可以演的,宁可要质不要量!

23分钟前
  • 北方有个少年
  • 力荐

任何艺术都是即兴的,可惜这一季没有铁三角了。

27分钟前
  • 独孤行二
  • 推荐

「节目能够生存 就可以了」,窦文涛对着两位正当红的脱口秀演员发出这般的感慨,短短几个字道尽了节目制作者的心酸。做到第六季,主题越聊越专且精,内容越失去锐气。这是当下文化类节目逃不脱的宿命。

31分钟前
  • 我情绪零碎KAI
  • 还行

我知道它不是锵锵,我知道不是他们不想聊别的话题。可我依然觉得有一股没有方向的愤怒在我胸口横冲直撞。我只能换个思路想,还能和文涛见面,多一次都是好的。想念那些不再出现的嘉宾,爱大家,祝大家身体健康。(对了,生日快乐,文涛和许老师。

33分钟前
  • 烦了🌈
  • 力荐

就推广聊天文化而言——文涛,这播客盛世如你所愿

35分钟前
  • llao
  • 力荐

第一集的质量就如此之高!濮老师、李老师对话剧与表演的理解与造诣不可谓之不深!《茶馆》里的台词桥段脱口而出、角色神态信手拈来。相比较现在的流量明星,可能连《茶馆》是什么都没听说过吧?

37分钟前
  • I am legend
  • 力荐

我明确的认为自己看到了窦文涛老态和心不在焉。当年那个神采飞扬揣着明白装糊涂的窦文涛可能再也回不来了。我应该对此感到愤怒还是释然呢?

39分钟前
  • 盗火线
  • 推荐

第一期不苟同,濮存昕叨叨半天也没出来个观点,没踩到点子上,李光复也就老了,像个老年痴呆,缅怀着那金色北京余味,像一根风干透的北京腊肉,过誉了这俩人。 呼兰,冯远征这两期给的触动最好,邱志杰谈美,谈审美那两期最差,最后一期的哲学,被点到了好多东西。

40分钟前
  • 蛋炒面条
  • 推荐

人艺的演员,如果继续停留在目前这个状态,对老演员顶礼膜拜,对同行一团和气,对小辈吹吹捧捧的状态。恕我看不到它的未来

42分钟前
  • 苏维
  • 还行

少了社会话题和普世价值, 有点失望。

43分钟前
  • 阿蚪可以燎原
  • 推荐

过年了,朋友们。

46分钟前
  • 言之命至
  • 力荐

不要再请演员了求求

50分钟前
  • vvva
  • 推荐

从广告一窥节目现状:四特东方韵-长安福特-海天酱油-喜临门床垫…

51分钟前
  • 什么啊
  • 还行

只能说这种不痛不痒的话题了

56分钟前
  • 鲁镇周可儿
  • 还行

圆桌派终于开了,世界又重新开始运转。(文涛就像一只在地球核心努力跑圈的小白鼠,满头大汗的维持地球转圈,没有你饭都不香。)

58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濮存昕说体验生活那段太好了。现在好多演员(相对用心点的)会为了演某类角色去观察这个职业的人,名曰体验生活。然而现实是,即便是同一种职业身份,也不是千人一面的。所以所谓的体验生活最看重的还是理解力和想象力。完整copy是塑造不出属于自己的角色的!//这季也没文道和家辉

1小时前
  • 多喜养福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