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

HD中字

主演:袁泉,吴彦祖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09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如梦 剧照 NO.1如梦 剧照 NO.2如梦 剧照 NO.3如梦 剧照 NO.4如梦 剧照 NO.5如梦 剧照 NO.6如梦 剧照 NO.13如梦 剧照 NO.14如梦 剧照 NO.15如梦 剧照 NO.16如梦 剧照 NO.17如梦 剧照 NO.18如梦 剧照 NO.19如梦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如梦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迈克(吴彦祖 饰)是纽约一家安全软件公司的职员,他的猫死了,这令他非常不安,他来到神父面前祷告,但是依旧无法安睡。在梦中,迈克遇到了一个奇怪的女人艾玲(袁泉 饰),她失魂落魄,因为男朋友此前跳楼自杀,迈克试图劝慰她,却屡屡受挫。因为这个离奇的梦,迈克的脑海中反复萦绕艾玲。他决定去上海寻找她。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冲洗店得到了她的照片。按照这个线索,他来到了杭州,却因为邂逅了艾玲的双胞胎妹妹。原来,她们是孤儿,被分别寄养。迈克漠然回到了纽约,内心却充满了纠结,他从此陷入了一种茶饭不思的窘境,以至于公司伙伴也开始觉得心寒。他再次来到了上海,重新见到了那个艾玲的妹妹,然而当双方吐露心事的时候,他们的关系也发生了复杂的改变……©豆瓣迷雾追凶(国语版)泰格·伍兹龙游天下乡间小屋DTC-温泉纯情篇青梅酸酸你微甜火星上的最后时日我和爸爸7号房的礼物 (土耳其语)炮兵司令朱瑞皮肤之下2020勇者大冒险之黄泉手记圣地X伊利亚:杰拉姆农家小子与甜心千金我控诉破坏欲九叔最好的女友梦想致命弯道4:血腥起源阳台上的派对特种部队之挑战极限 第一季天堂岛之外灰色气流深郁之蓝悲情红与黑该隐之子双面女蝎星拳道(国语版)女高怪谈3:狐狸阶梯丈夫因素港督最后一个保镖里克·斯坦的西班牙美食之旅全美超模大赛第十四季罗梅什·兰加纳坦:玩世不恭者第一季O Primeiro Natal do Mundo生死列车阴差阳错第二季铁血奇兵目无王法春申君后传

 长篇影评

 1 ) 柳梦梅的惊梦

       吴彦祖来我们学校宣传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正在图书馆里晃荡,在书架前游荡N次之后,选中了夏尔。波德莱尔的《巴黎的忧郁》,出来的时候,恰巧看见他乘车准备离去的身影,一睹了有别于银幕上的风采。

       不能说是特别的喜欢他,但是他的魅力还是很大的,多多少少在看见他的脸之后会忍不住在内心花痴地荡漾一下。

       《如梦》里的马克是个宅男,一开始我无法想象吴彦祖这个看似有几分轻佻,魅邪的花花公子的面目如何去塑造一个有些木讷呆板的宅男。而袁泉那深深凹陷下去的眼眶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阴影,我真不知道她将如何去处理一个神经质的角色。所以在我看见海报的时候,我的心里还是有一些小小的不屑的。

       但是,我还是看了,而且有一些喜欢了。

       我喜欢这样的电影:主色调不能太过于鲜亮,要么昏黄,要么黑白,喜欢蒙太奇,喜欢有动人的背景音乐的牵引,喜欢主人公的以自我表达的方式来讲述一个故事。

       《如梦》似乎恰巧就是这样的电影。

       我喜欢《如梦》,首先喜欢上的是它的故事。

       我觉得它是现代版的《牡丹亭》,只是这一次不是从杜丽娘的角度来讲这个故事,柳梦梅才是讲这个故事的人。

       浅显的分析:一个叫马克的男人在梦里和一个女孩谈了一场恋爱,并且爱上了这个姑娘,幸而现实中又遇见了这个女孩,就而开始寻找的故事,这其中充满了偶然,碰巧,以及命中注定。更深层次的分析,爱情并非全部主导的主体,导演或是编剧可能更想表达的是当下都市人的压抑和孤独。

       女孩子的男友为什么会跳楼?马克为什么会做这样一个梦?这些都是隐晦的问题。但是在故事的某些环节也不见得处理的有多好。

       我一度认为马克是患了精神病(可见自己也可能丧失了一些想象力和浪漫的情怀),我不清楚导演或是编剧一开始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没能成功的将梦境处理到现实来,那么这部片子将陷入后现代主义和成为一部隐晦的文艺片的尴尬(虽然,它已经差不多是一部文艺片了)。七十年代的时候,法国出现了许多的先锋导演,题材多是隐晦,其中有一个导演根据“弗洛伊得”的观点拍摄了一部与梦有关的电影,但是太先锋了,很少有人理解,落得惨败。如果没有将故事落入现实,那么结果也是可怕的。

       我十分喜欢这个故事,到处充满浪漫主义的色彩。而马克能遇见梦中的姑娘的事情又是何其的美妙呀。

       我觉得吴彦祖的表演也很出彩。电影里马克是具有两面性的,当然这也暗示现实中人的两面性。现实中的马克是一个头发蓬松,带着眼镜,胡子拉碴,不善言谈,只会讲蹩脚的中文的宅男,而马克梦境中的马克是一个西装笔挺,善言谈,中文流利的人,这两种马克,吴彦祖塑造的都很好。袁泉的表演还算到位,虽然我觉得她在第二个角色上了表演有些夸张了,但是也很不错的。

        最后,并不是很多人都喜欢这部片子的,大多数人觉得它很烂,我想这也是没有道理的,故事确实有些老套,一开始像是诡异的悬疑片,将人引入“袁泉”男友的跳楼事件中去了,但是故事“寻找”过程中的心情有点吊人胃口,而真正的高潮时“女孩再次出现在马克的梦里,告诉她也在现实中见到他之后的惊讶,失望乃至绝望。

        其实,这个故事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无非是现实和梦境的差别。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不是绝望,绝望的是现实是现实,梦境只是梦境。马克至少是在现实中遇见了梦中的女孩,而我们大多数是无法遇见的。而他同样告诉我们人应该真实的活着,梦境只能是梦境,虚拟世界也只能是虚拟世界。

 2 ) 祈愿岁月静好的猫


    人之为人的福分何其浅!学者颜元叔便曾明言,“乱世不如狗,治世不如猫。”华裔白领麦克一觉醒来,惊愕地发现连猫也突然死去。世虽治世,但在猫尚且不忍存活的治世里,人何以堪?电影《如梦》借着务虚的片名,为现代都市人的生存底线作着务实的探底。
    麦克是孤儿,陪伴他的猫,是母亲生前唯一的遗下的活物。在纽约一家安全软件公司工作的他,每天的工作是设计出能有效过滤、隔绝甚至杀除病毒的软件。这一工作的设定无疑是带有隐喻性的,身处繁华都市诱惑丛生的麦克,其现实生活从不以缓释压力或寂寞的名义投向人群,相反是以保持孤独的姿态,刻意地提防着生活中的“病毒”,包括爱情。究其心理,他在影片的片尾足足述说了十分钟:晚上母子俩跑到无人的街道玩捉迷藏,目睹父亲射向母亲的32发子弹,自己躲在衣橱里哭。
    被死亡撕裂了童年,直至成年也未能平安愈合,反用留下的伤疤织结了一个“衣橱”,当命运与人玩起捉迷藏的游戏时,从不去寻找的麦克直接习惯性的躲进去。当自己和朋友的合伙公司被并购,只要他同意瞬间可成百万富翁时他拖延否决:“其实我只想要有一个角落,只想吃匹萨,平静愉快。”抵抗自然没用,他的合伙朋友不是只想吃匹萨的人,麦克瞬间失去了工作、朋友和处所。
    他现在的家是“有三瓶安眠药的家”,悉心照料的猫正死于此。他不断的做梦,碰见了徘徊在午夜上海某广场的艾玲,影片中她的男朋友向雨滴一样坠楼。在梦里麦克模拟艾玲的男朋友,追寻着自杀的原因,这一过程巧妙的带出了常见于现代人恋情中的“性与爱”、“沟通与信任”等问题。这也意味着躲在“衣橱”里的麦克,开始有了追寻并尝试走出“衣橱”了。期间,他发现艾玲的男朋友和自己很像:永远不让别人知道自己心里在想什么;怕承诺太累不给人任何承诺;去看很烂的电影,因为这样可以提醒我们,这个世界有多烂多无聊……他恋上了艾玲,并承诺在下雨天邀她跳舞。
    作家苏童说,“世界上所有的胆小鬼都一样,只敢发泄自己的恨,不敢公布自己的爱,他们敢于发泄自己的恨,只因为要掩藏自己爱。”好不容易走出“衣橱”的麦克,发现自己重新躲进了自己的“梦”里。“我也想想尝试其他的可能性,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什么梦也不做。”不想做梦、不做胆小鬼的麦克说,这个世界我们没有喜欢不喜欢它的权利,只能去寻找。他去上海找梦中的艾玲。
    但他找到了长得极像艾玲的依依。依依也是孤儿,和麦克不同的是,她从小便想勇敢的走出孤独,走向欢舞繁华。听了麦克的故事,她开始的反映无非是,“现实怎比梦中美丽?”麦克的执着打动了她,她觉得麦克是自己梦寻已久的“繁华”。这里,一个错位出现了:麦克觉得自己走出梦境寻找真实;一向真实的依依觉得麦克所追寻的真实只是梦,她自己才是真实的。
    艾玲和依依是双胞胎姐妹,自小被分开寄养。她们患有遗传性病,脑细胞会在几周内死尽。麦克见到梦中的艾玲时,她已病入膏肓。而真实的依依,心中的麦克却有如梦那般远。让人频生“白天不懂夜的黑”之感。参加艾玲的葬礼后,麦克一人去看山看水,有人告诉他一句古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他顿悟:我们每个人都会被逝去,每一个人都在不断的失去生命中的一部分,余下的部分不停的在寻找那失去的。
    导演罗卓瑶迟迟不肯给影片一个结果。在结尾,终究给了麦克和依依一次共舞的机会:在时钟也开始腐蚀、处处充满裂痕不断坍塌的世界里,麦克担负起依依的整个重量,如梦如幻。两个生来被遗弃的人,像极了一对祈愿岁月静好的猫。

 3 ) 很轻很轻的电影,很重很重的梦

   意外中拿到吴彦祖对话女大学生的电影票(感谢好心的洲洲转让~),从实习单位转了两趟车才迟迟赶到,还是错过了电影的开场。于是坐在了剧场最后排的阶梯上,一边咬着我的煎饼,一边被身旁明显来看彦祖同学的MM的鄙视着。
   
      看到的时候彦祖同学与袁泉同学在照相馆擦肩而过,但是他上了出租车之后才发现自己拿的是袁泉同学超美超文艺的照片。场景一下子跳到了飞机上,彦祖同学激动了,要下飞机,惹得很大的动静,但是飞机已经开始滑行了,更加激动的空姐当然不会让他下飞机。跟着彦祖同学起身的还有身后身旁的好些乘客。难道是大家都预感要出什么事了么?我想不通的只是为什么Max同学在出租车上不下车,而非要跑到飞机上了闹着要下机呢?

     故事大体是说宅男Max同学做梦梦到了一美女袁泉同学,清丽脱俗,好不惊艳。于是乎他又在现实生活中遇见了她,但不巧每次都擦肩而过。最终见到的是大大咧咧颇具有乡村范的另一名袁泉同学,于是就邀请活泼可爱的袁泉同学帮他一起寻找神秘文静的另一名袁泉同学。接下来的故事大家都应该猜得到了。

     就故事来说,导演很有野心。综合悬疑,梦幻,纯情,抑郁,俄狄浦斯,弗洛伊德,神秘身世,帅哥靓女,跨国爱恋,名胜展示……所有他们可以糅合在一起的情节都放在一起了。但是很多时候,愈是想说得多便愈是适得其反。一部电影很有限,导演们又很不容易,什么都不想割舍,于是会让电影吸纳太多太多的东西。无意中瞟到唯美的宣传海报,生生地印着“宅男春梦,玉女。。。”什么什么的字样,让我煎饼都没吞下去。太港式了这,就如同好几年前看到的香港翻译的片名《黑色追缉令》、《终极追缉令》、《火线追缉令》、《桃色追缉令》、《第六感追缉令》,谁想得到这些电影居然是《低俗小说》、《这个杀手不太冷》、《七宗罪》、《叛逆性骚扰》与《本能》。
     导演是夫妻搭档,之前的电影都没看过。号称亚洲最具争议的女导演罗卓瑶,看上去瘦瘦小小,弱不禁风。现场互动的时候有人问为什么想要拍摄这样的一部影片。她淡淡然的,说拍了很多英文的片子,想要回归一下中文的吧。我向来偏好女导演,找来她以前片子的简介看了看,满满的都是妖气纵横的样子。这部《如梦》反而更多是纯纯的,美美的。适合那些相信梦到的事情就要去做,这个世界上一定还存在另一个我的孩子们去YY一下。我感慨地想,如果这部电影是五年以前拍的,我应该会更加喜欢一些吧。
     梦境的处理很难,电影本身就是一个梦。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是老塔电影里利用水与镜的处理。当彦祖同学抱着死都不愿意睁开眼睛的袁泉同学在东方明珠的高层大厅里徘徊时,我们看到指到十二点的时钟出现裂痕,地板也如同地震般开始破裂。蛮具有梦感的,只是不知道谁做的技术,多看了几秒就假了。两人跑到空地上(估计应该也是个旅游景点吧,可惜我对上海不熟),开始梦中的舞蹈。彦祖同学把袁泉同学立正放好,袁泉同学就开始倒,优雅地倒到彦祖同学身上,彦祖同学就帅气有力地接住,再次把她立正放好。袁泉同学半眯着眼,可是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是紧绷的,不然怎么可能倒出这样柔美的姿势呢?彦祖同学完美的侧脸顺着袁泉同学完美的腰胸而上,两人深情地互视,然后就黑屏了……想必导演在设计这场戏的时候也是费了不少功夫。如果这部电影是冲着欧美的甚至香港去的,那这段舞蹈戏就应该是床戏了。知道内地的审核不好过,于是要改,要删,要唯美。可是我看到的都是赤裸裸的情欲。本来就是,大宅男好不容易在梦里头又见到了找了恐怕一年的情人,有什么理由只跟她在午夜的广场上跳一段莫名其妙的舞呢。而且我最恨无端的逐格。音乐那么缓,本来两个人的动作就已经放慢了,忽然来个十几帧的加速,节奏全然都不对了。就好像我在电视台的实习,看着人家编导剪片子,为了节约时间于是把速度给调快,整个感觉就怪怪的,人还美名其曰,我这是特技,你不懂……

      就两个演员来说,都是感觉蛮好的人。可是袁泉演得有点过,不论是那个清丽脱俗的梦中情人,还是活泼可爱的弄堂大妞,因为两者的性格差距太大,她也不得不把表演夸张化,摆脱不了的话剧的影子。其实要拉开差距的不一定是性格,有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双面维罗妮卡》说明一切了。但是看着她睁大着凹陷的双眼和深陷进去的双颊,我也会觉得太瘦了貌似不是件好事。吴彦祖已经不是十二年前的《美少年之恋》里面的他,微微有些皱纹,但是演得还是蛮真实的。自我感觉这个角色对于他难度不是很大。背景与其有相似性,对中文要求也不高,还可以跑跑纽约和黑妞419,回到上海又做做春梦。我更喜欢他背着书包顶着鸡窝蓬头垢面到处跑的样子。海报上做的太像哈利波特了。在回忆小时候童年痛苦的回忆时,导演给了他很足很足的空间,整个特写给的都是他,让他一个人又哭又笑地飙戏。但是这个,其实更多的是留给看吴彦祖的女fans们去看的。单纯从电影叙述上来说,太拖沓,而且不真实。

      电影放完了我的煎饼还没有吃完。散场之后热情的fans们还围着彦祖同学的车久久不肯散去。我还得赶紧赶回学校,连送给我票的洲洲同学都没能见上一面。之后又恍惚。今天在回忆这部电影的时候居然感觉这么这么轻,轻到我连结局都不记得了。

 4 ) 因情成梦,因梦成戏——《如梦》

是的,人间如梦,浮生如梦。梦是另一个真实,另一个特殊时空之中,我在,我们都在。

有人纳罕,罗卓瑶和方令正何以继《遇上1967的女神》后,十年了,才推出一部《如梦》,有人期望甚殷,对《如梦》不甚满意,有的以为此作是艺术片,难免曲高和寡。

《如梦》贯注罗卓瑶的流动和寻索命题,半唐番特色和作者手迹清晰易见,101大楼、华山创意文化园区、信义威秀一带在镜头下成功转变成不真实的城市空间,而更重要的是,时间沉淀了细密的思考,对人生的深刻领会,东方人的精神反省,这些一一诗意地反映在《如梦》之中。《如梦》跟去年韦家辉的《再生号》一样,关注人的存在与流逝的时光,堪为近年香港电影中饶富哲理性的两部佳构。

《如梦》的基本二元结构十分清楚——生与死、梦与真、理想与现实、人脑与计算机、男与女、东方与西方、活力与忧伤、自我与他我等等。而爱情作为主线贯穿整部电影的千头万绪,又具体化地呈现在同一面孔的两个女孩身上。身在纽约的男主角Max(吴彦祖饰)在梦中遇上伤心人艾玲(袁泉饰),找到了理想的女神,就令他神不守舍。Max到了上海公干,遇上跟艾玲相貌一样,性格迥然回异的乡村女子依依(袁泉分饰),Max似乎只能够在茫茫人世找出现实的对象或是理想的倒影。理想属于一边,现实属于一边,从男人角度出发去看爱情,这是挺真确的反映吧(遇上100%的女孩几乎不可能)。《如梦》中的依依后来奋发淬砺,投入上海的城市生活,更在现实里找到Max的梦中人艾玲,表明女人也会为个人理想而奋斗,当中可能是为了成全男人,但也可以是个人生命的实现,到底跟男人无关,是为了自主的生活而努力。

爱情以外,还有存在。Max和艾玲一样,都在童年时,遭到遗弃,遗世独立的孤绝感,无法适意自若的生存遗憾,令Max自小就想躲回衣柜,好像要爬回漆黑幽深的母体,断绝人世,尚未诞生,永远在被保护的安全状态之中(Max埋首于计算机世界和从事网络保安工作多么顺理成章呢)。而艾玲面对孤儿的身世和男友的自杀,直到跟Max失之交臂,早令她感到人世腐烂,存在没意思。

面对于这个不确定的、神秘的世界,Max只能够寻找。寻梦?寻生?寻求?

《如梦》的外在情节及人物设置上可能令人联想到《两生花》、《情书》、金基德的《悲梦》等电影,。然而,《如梦》到底是跟汤显祖的《牡丹亭》眉来眼去的,压根儿跟传统东方情怀遥遥契合的。

汤显祖尝言:「因情成梦,因梦成戏。」信哉此言。《如梦》借取或改编了《牡丹亭》梦中相会、忧思成疾、形象写真几个重要情节,但罗卓瑶和方令正并不亦步亦趋,他们没有提供起死回生和缔结婚盟等光明尾巴,而是来一个现代的转化,剎那的光辉和开悟就够了,编导借最后的梦中,世界倾坍,二人在舞蹈中迸发出一股单纯的生命力,将生死情爱赋予一种艺术美,情与梦,梦与戏,结合起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是苏东坡在《水调歌头》经营的放任自适境界。

艾玲的死别,令Max回到自然,看山看水,这是失意现代人的一种精神出路,复返自然,Max吟哦孔子川上的名句:「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时间的流逝,生离死别教人唏嘘,而我却想起苏东坡的《前赤壁赋》也说逝者如斯,他却从变中看见不变,物我无尽,天地万物是造物者之无尽藏等领悟。对于Max,他又从山水中看到多少?

我们从《如梦》中看到,罗卓瑶和方令正的表达主线效法汤显祖,精神核心依傍苏东坡,这是一种属于道家的美学人生情怀。而片题《如梦》,想必是来自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结句:「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信报》2010.5.26]

 5 ) 一部只有MV剧情的文艺电影。

明明是一部5分钟的MV就可以诠释的情节

偏偏花了将近两个小时;

就像一部两个小时之内就可以诠释的情节

却偏偏拍成30集电视剧。

我们有时就是心甘情愿把时间

任某些文艺精神病践踏
~~~~~~~~~~~~~~~~~~~~~~~~~~~~~~
所以是我手贱

非要点开某些影视作品。

更因为我花痴

为了吴彦祖

才看的《如梦》

一部只有MV剧情的文艺电影。

我真不好意思说这是一部大烂片

本来就不喜欢袁泉

一开始我以为袁泉是一只鬼

更加受不了结尾二人的舞蹈

所以台湾人有够装13的。






 6 ) 如梦:我梦到你了,你梦到我了没


    电影缔造梦境,梦境予人幻想,可是幻想又会摧残人心。人们以为规模宏大的电影是适合在影院里观看的,那令人瞠目的特效、震耳欲聋的声响、甚或是万千血肉之躯组成的汹涌潮水,这些往往都是票房的保证。如果给你几个亿,你不知道往哪方面花,那么我建议你去拍电影——既能娱乐他人,又能娱乐自己,更重要的是,你拍得好了,人们马上就认识了你,你若拍得不好,人们也不会把你骂到陈凯歌、张艺谋之流的地步。
    那么文艺片该怎么办呢?中国的院线都交给国外的大片了,少有的场次要么被用来放映《建国大业》,要么被满屏幕的刀枪剑影所占据,虽然时下文艺青年越来越多,但是带着点装逼范儿的文青们更愿意去买十块钱一张的盗版碟也不愿意花费六十块钱坐在电影院里看着纠结的、毫无头绪的、小清新的故事。网络宠坏了这些死文青,也断送了那些新锐导演的前途。
    当然,罗卓瑶算不上新锐导演,毕竟在多年以前她和李碧华合作的《诱僧》让大陆观众为之一震。李碧华是个看点,因为中国最好的几部片子都改编自她的小说,但是并不代表所有的好片都需要有优秀的原著作品为蓝本。我想《如梦》应该是这样一部影片,它是适合在影院里面看的——但是只适合在空旷的影院。
    《如梦》是什么?是空旷的街道?是城市里冷冰冰的建筑?是两个人在夜色中的相遇?还是昏暗的空间里不断扩大的裂纹?似乎都不是,似乎又都是。在梦里与另一个人相遇,这本是无法想象的。只有在童年时才会傻乎乎地问另一个人,嗨,我昨天梦到你了,你梦到我了没有?或者说,喂,昨天晚上在梦里你居然打我,来,让我打你一下。又或者对某个喜欢的女孩子说,你不是说喜欢我的吗,现在怎么又不承认了?
    在影片的开始,吴彦祖抱着他的死猫——我的猫死了,怎么处理?是挖个坑埋了还是煮了吃了?一切令人震惊的处理方法都来源于网络。可是网络不能代替你处理生活中的困惑啊,所以吴彦祖选择用比较传统的方式来处理,埋葬了他的猫。一个人在生活中可能会对某些事物感觉到依赖,或许你并不喜欢,但是你已经习惯,吴彦祖和他的猫似乎便是这么种关系。有些人在失去以后会想办法进行补救,比如重新买只猫;有些人则对过去念念不忘,认为失去的如同时间一样不可挽回。因为不适应,吴彦祖开始频繁的做梦,并且总是梦到同一个女孩。梦里的女孩很落寞,很悲伤,她像一切恐怖片的女主角一样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来来回回,如果说影片总分是十分,那么女孩的表演应该能占到了六分,她的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看到她的人。
    我爱死了袁泉,因为她的演技太好。空空的梦境、长长的街道、高耸的建筑、盘旋的回声,这些都是构成舞台的因子。《如梦》成为一个露天的话剧,似乎是这电影的与众不同之处。与之相比,吴彦祖的台词却显得冗长,比如他讲述的那小孩的故事,如果你长时间盯着一个人看,他又在讲一个无比悲伤的事情,他一边讲一边哭,而观众呢,他们刚刚酝酿好情绪,也许正要流几滴泪,却发现这个故事居然还没讲完——天已经亮了。
    我只喜欢点到即止的煽情。所以我喜欢看那些若有若无的爱情。梦里的爱情是不切实际的,但世界那么大,总有几个傻乎乎的人愿意去相信。拍电影大概也是如此,你如果不喜欢,你对它批判再多,也很难改变别人对影片的第一印象。因为人们是不同的,他们如果觉得电影中的某个桥段触动自己了,很可能是那个桥段与他本人的记忆接了轨,而不是这个段落拍得有多么的好。
    吴彦祖我当然很喜欢,虽然在关于这部片子上,他讲了几句冷笑话。但是好的剧本,好的演员(这片子演员并不多)让这样一部原本该沉闷无比的影片显现出了更多光泽。尤其是当电影舞台上的袁泉和话剧舞台上的袁泉终于找到了契合点时,我相信至少有一半的观众并未对这部电影失望。
    吴彦祖对梦中的女孩着了魔,于是他真的去上海寻找袁泉了。人生的际遇是不可捉摸的,梦中的女孩没有找到,却找到了女孩的同胞姐妹。当另一个袁泉语无伦次的解释着,因为知道世界上有另一个自己的存在,现在她感到不安,总是在想关于她的一切时,我是有些小感动的,直到她在自己的孪生姐妹耳边悄悄说,我们曾经拥抱了十个月……吴彦祖在两个女孩之间挣扎不定,他心里感受到不安,因为现实和梦境的区别实在太大了,你在梦里谈恋爱,不会出现第三个人,你在梦境之外——到哪里去找那个和你做着同样的梦,在遥远的两地都还能手牵着手,甚至亲吻过的人呢。
    梦中女孩的逝去让人心中隐隐作痛,因为从此以后你只能静静等待着在梦中与另外一个人相遇。也许喜欢这电影的人可以一个人去看,因为一个人时似乎更能体会什么是梦,什么才是错过后的意味深长。

 短评

电影就是要好好说故事的。意识流浮于过多只会让人觉得故事太闷画面太唯美像是超长共鸣太少mv

7分钟前
  • ka‘ka
  • 还行

袁泉演的真不好。

11分钟前
  • 路灯
  • 还行

袁泉演的有点太用力了,好生硬啊。这个故事还是没能打动我。

13分钟前
  • 苏不西
  • 还行

想法是好的,落实是有困难的,结果是有点失望的。女主角过了。最后那段舞还行,白衣飘飘的男和女。Daniel还真是帅的哩!

15分钟前
  • 紫风信子
  • 还行

海报上的祖哥一如既往的帅,但实际片中,他憔悴颓废,穿衣邋遢,我不知道他接拍这么彻头彻尾的文艺片,是不是想要突破自己。可是袁泉这种歇斯底里的话剧腔调太抢戏。她是个为戏痴狂的好演员。可能我老了,可能时机不对,我些许悲凉地发现,要不是这两位演员,我肯定看不完这么节奏缓慢的电影。还好,结

19分钟前
  • 柯不悔KOKIKA
  • 还行

我真的不喜欢这种做作的电影!

23分钟前
  • 龙哥儿
  • 还行

一般

28分钟前
  • 麦子
  • 还行

感谢豆瓣主办方,喜欢袁泉的念白

29分钟前
  • 起名儿不容易
  • 推荐

理想中的文艺片

33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袁泉演戏太用力,吴彦祖没突破,剧情不知所云,某些细节还天雷滚滚,形式远远大于内容,打二星是我手软了。

37分钟前
  • 平平无奇奇怪怪
  • 较差

好假好假

39分钟前
  • 木卫二
  • 较差

第一部让我想中途离场的片子 也就摄影还不错 整体就是小成本版的《无极》 遍布吐槽点

44分钟前
  • jj73浅之
  • 较差

假如女主不是袁泉而是周迅,或许会更有戏剧张力。但周迅已经在《明明》里分饰两角过,对手恰巧也是吴彦祖,所以袁泉还是最合适的女主人选。可惜两部影片的风格均大过于内涵,只能算是又一部超长版MV。

49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沉闷到歇斯底里

50分钟前
  • y▓▓▓ton
  • 较差

文藝得抽筋兒

55分钟前
  • 姬气猫
  • 还行

虽然片子有些让我纠结,到是让我亲眼看见了吴彦祖,人超级帅说话也超nice,我鸡冻啊!

56分钟前
  • Wasabi
  • 推荐

宅男遇见两生花。

57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这应该是部话剧~~~~~~~~~~~~

1小时前
  • 暴殄天物
  • 还行

袁泉的演技,吴彦祖的国语,完全在一个水平上,袁泉太做作了,打了鸡血一样莫名其妙又闹又疯又神经,完全不知道她在干吗,吴彦祖国语真的是个障碍,当然,没人不爱他吧,换了刘烨演这个角色可能好点儿

1小时前
  • 城南草木生
  • 较差

好台湾 好文艺 好神奇= =

1小时前
  • linds_plumage
  • 推荐